外国文学读书笔记1[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4 17:10: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外国文学读书笔记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外国文学读书笔记1》。

第一篇:外国文学读书笔记1

欲望“无底洞”

——读福楼拜《包法利夫人》有感

汉文08级2班

李晓艳

*** 在众多描写女性的外国文学作品中,我比较喜欢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在这部作品中,福楼拜先生通过对包法利夫人(爱玛)对物质生活、爱情的强烈追求,揭示出人的欲望的无止境,把当时社会的典型女性形象描绘的淋漓尽致。

在《包法利夫人》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女主公包法利夫人在爱情上的强烈追求,对那种肉体享乐的追逐以及精神上的欢娱。在她的整个生命中一共有三个她想从他们身上得到某种欲望或利益的男人,这中间有她爱的,也有很爱她的,同时还有她为了利益而进行某种交易的。欲望就像一个“无底洞”,在这三个男人的身上,包法利夫人仍然没有得到欲望的满足。下面我想从这三个男人的角度出发,简略的谈谈我读了这部作品后的一些感想。

查理·包法利

这个男人是包法利夫人的丈夫,是一个十分爱她的男人,对她关怀备至。查理·包法利是一个医生,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受邀从道特到拜尔斗去接一条断腿,在这里他见到了他后来的妻子爱玛,需要接腿的不是别人,正是爱玛的父亲卢欧先生。卢欧先生十分感谢查理的帮助,于是他将女儿爱玛嫁给了查理。查理十分爱他的妻子,对她百依百顺,她需要什么就一定给她什么,但包法利夫人却不喜欢自己的丈夫,总是觉得他没有其他的男人好,一天到晚都嫌弃他。尽管如此,查理仍然爱她,一切都忍让她,给她足够的自由空间。后来,包法利夫人爱上了罗道耳弗,每天跟他约会,还打算与之私奔的„„最后,爱玛借贷未还,即将要上法庭了,家里的一切都被她败光了,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爱玛弄出来的,她的丈夫查理不但没有责备她,反而安慰她,见她生病了,他比任何一个人都要着急,在她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在她身边只有查理,只有他对她始终不离不弃,在这时候她才明白对她最好的是她的丈夫,他永远是那个最爱她的人,只是她发现的太迟了,她的生命已经走到尽头了。查理士她生命从头到尾没有改变过的男人,对她的爱从未改变。我十分同情查理·包法利,他对妻子的爱没有得到回报,他付出了太多太多;但他的爱又感动了我,让我知道爱一个人就是为她付出一切,不计较得失,只要她幸福„„

子爵(渥毕萨尔舞会)

就在包法利夫人对自己的丈夫不满意,开始抱怨现在过的生活,正在思考自己为什么要结婚,开始后悔结婚时,她的生活中出现的一件大事彻底改变了她的这些想法,这件大事就是:昂代尔维利侯爵邀她去渥毕萨尔。

在这次的舞会上,她认识了子爵,并且对其念念不忘,仿佛是爱上了他;在这次的舞会上她见到了许多身着华丽的贵族公子小姐们,她开始向往他们那样的贵族生活,她瞧不起查理的普通生活,她向往每天都可以身着华丽的服装在宽敞的舞厅里尽情的展现自己的舞姿。她的虚荣心在此刻快速的膨胀了,她对奢华的贵族物资生活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了,她在物质上的欲望就此开始生根发芽了,就有了后面的借贷一事。在她的心中,对子爵的仰慕和爱恋一直没有离去过,一直藏在她的内心最深处,无人触及。

罗道耳弗

罗道耳弗也许是包法利夫人最爱的一个男人,她甘愿为他付出一切。他们在一起的那段时光是包法利夫人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候,她是真的爱他,还打算抛弃丈夫和孩子与之私奔。在永镇寺,爱玛有过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她就像一个初恋的小女孩,对罗道耳弗的爱恋十分的强烈,一日不见就如隔三秋。他们在花园里背着查理偷偷地约会,包法利夫人在罗道耳弗的身上找到了她想要的那种爱情,她会对丈夫撒谎却是为了去城里和罗道耳弗约会。但包法利夫人对罗道耳弗爱情也没有得到最后她想要的,他没有与她私奔,没有娶她,最后他抛弃了她,不与她纠缠在一起。她的付出没有得到最终的收获,她对爱情的追逐和对肉体享乐的欲望都彻底的崩溃了,一切都让她失望了,她没有追逐到自己想要的,自己的欲望也没有得到满足。她的爱情欲望最终没有得到满足,她崩溃了,最终逝去了。

在这三个男人身上各自有包法利夫人所追逐的某种欲望:对查理,她最初追求家庭的温暖和一个男人的保护和来自于他的爱,但这没有满足她,她的欲望追求越来越高,查理士不能满足她的欲望;对子爵,在她的心中,子爵一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永远留在她内心最深处;对罗道耳弗,她对他付出了真实的感情,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她对爱情的欲望和在精神上的欢娱,但最后的结果出乎她的意料之外,她期待的天长地久没有出现,得到的却是被人抛弃。她的所有欲望在最后都落空了,只有查理守在她的身边,知道她生命的最后一刻。

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给我的感触特别的多,最初没有读懂文中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包法利夫人是个典型的形象,她对爱情敢于追求,但她是个不知足的人,她的要求越来越多,欲望越来越强,以至于最终没有人能够满足她的欲望。她还是个贪心的女人,就因为她的贪心导致她最终一无所有,“欲望”这个“无底洞”让她失去了所拥有的一切。总之,我对包法利夫人,既同情又批判,她是那个社会环境下的产物,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产生的。

第二篇:外国文学读书笔记

1、《雅典的少女——拜伦诗歌精粹》 【英】拜伦 著查良铮 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读后感这本小书只是拜伦的诗选,选取了他的44首抒情或政治短诗、著名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选段及《贝波》、《审判的幻景》等长诗,未选入《唐璜》。剑桥的《英国文学简史》曾对拜伦写下评语说“只在纯抒情诗上,他次于最优,因此读者不可在诗选中去了解拜伦”。固然,要想全面而深入又不失准确的了解一位诗人,最好仔细品味他笔下所有的诗,但诗歌这个东西,并不容易为人接受和理解,尤其在迅速世俗化的当今,诗歌逐渐被边缘化,真正爱好诗歌并能不厌其烦地去读诗者恐怕要是社会上的“非主流”人群。且诗歌更让人纠结的一点是: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诗歌差异巨大,被翻译后就容易变味,因此人们对外国诗歌更是敬而远之,也许有几句精到的外国诗能被传了又传,用了又用,然而也总是那么一些,人们甚至只知诗,而不知其来自何处。没有那么多的兴趣,而又想了解一点,只能退而读诗选,选取诗篇较为全面的版本也不失为一个观察作者的精致“窗口”。

了解了拜伦的生平事迹,不得不说他的一生也带有传奇色彩、充满挫折而艰辛。他有贵族身份而不耽于消受,他爱过几个女人,他坚持“叛逆”,他游历东方,作为英国人的他参与希腊的革命运动„„或许真是“性格决定命运”,在拜伦的骨子就有那样一些特殊的气质决定着他人生行进的道路,让他愿意去做什么而不愿意做什么。随遇而安的人也许就会选择安然享受贵族生活,太过浪漫主义的人如拜伦者则始终与这个世俗世界格格不入,他的行动处处碰壁,他被现实的荆棘刺得遍体鳞伤,心灵受损。拜伦具备浪漫主义者的普遍性情:感情炽烈、易感孤独、追慕自然、崇尚自由、寻求正义„„由此从他笔下蹦出了一个个“拜伦式的英雄”,产生了一篇篇抒发悲欢离合的爱情诗篇,读者确实容易被其痛不欲生似的心情密语、灼灼情话感动几分,但似乎除感觉到其极其强烈的主观情绪外,什么都没有留下,不知是不是因为激情的产物一般都比较容易流于肤浅。对于爱情,拜伦应有过很多深切的体验,他有时在诗中直洒伤心的“泪水”,可能会让有些读者感到过于矫情的“似水柔情”,但对于当事人,也许再多的情话也是不足的,诗始终是一种很好的宣泄方式。

可以看出拜伦对政治也有一种狂热,写有多首抒发政治情怀的诗。他歌颂工人运动,抵触英国的统治,每每对国家兴盛时景象的逝去表示哀叹,有爱情时,认为荣誉就是爱人眼中闪烁的光,失去爱情后,便认为活着的意义就是到战场上去,主张政治上的自由主义„„自由是好的,但似乎现实的政治并不如此简单,而是充斥着权谋。浪漫主义者拥有的执念,他们奉行的“真理”,他们自己会认为很值得,然而我一时也不知道该赞成还是反对,我想正因为不同人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才使得这个世界缤纷多彩。

读拜伦的诗,也发现了他对《圣经》之熟悉,会在诗中运用到好多《圣经》中的典故,看不出拜伦有什么绝对的信仰,他只是一直保持思考的姿态,也许浪漫主义者真的是不安定的吧„„

2、《该隐》 【英】拜伦 著 曹元勇 译华夏出版社2007.9

读后感领略了拜伦在诗中喷薄的激情和政治情怀,转而体悟他对信仰的怀疑和表白,感觉沉重了些。面对信仰问题,所有的思虑似乎都是理性思考,自觉地脱离浮浅的激情,往深里挖掘。拜伦对正统基督宗教进行尖锐质疑和反思的勇气刺激了很少思考信仰、无宗教信仰者我的神经。对于信仰,有不同的境界:有的是无信仰者,却纯粹对丰富多彩的宗教内涵感兴趣;有的是孜孜探索信仰,必定经历精神上的煎熬和斗争;有的是虔诚的信徒,在自己全盘认可的宗教世界里知足常乐。不管怎样,可以肯定地是“精神皈依何处?”是人类普遍关注的问题。那些爱思索、爱探索的人给人类带来了许许多多美妙的“精神之果”、“思维之花”。信仰问题没有最终以及确定的答案,这是一个可供永久追问的问题,或许正因为它的无解,才让它这么充满魅力。

拜伦在这部诗剧中借该隐杀弟的故事来表述自己对生存、死亡、善恶、知识和生命等重大问题的看法,在卢西弗的诱导下,思维变得愈发清醒和强烈。这正如《浮士德》中浮士德和靡菲斯特的对立关系。上次课堂讨论中,我们组讨论了诗剧中体现的对立诗学,其实,一切人物都是拜伦的代言人,他们的话语就是拜伦的话语,拜伦借不同的人的口将自己不同的思想分别表达出来,对立的观点显示了拜伦思想的矛盾性和复杂性,然而它们又都是统一的,因为这些观点都是在为拜伦思考信仰问题这一目的服务。拜伦也许在这种思考中体验到一点纠结,而读者能在这种纠结中体验到与拜伦思维交锋产生的快感。拜伦所想的很可能是读者自己想不到的,他的独特思维对读者来说是一种挑战。不仅自己在思考,而且促进读者去思考的作品我认为就有可以肯定之处。虽然《该隐》这部诗剧故事情节简单,主题形而上,语言朴素,但就贵在它的深刻。

3、《德伯家的苔丝》 【英】哈代 著张谷若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07

读后感:整个故事并不复杂,但作者依然写下了洋洋洒洒的四十余万字。总体印象作品平铺直叙,没有多大的跌宕起伏。虽然感觉有些地方作者叙述的比较繁琐,但从另一面来看,丰富、旁杂的内容也是作者观察细腻、想象力丰富的表现。作者的叙事能力应比描写环境的笔力强,他对环境的刻画差不多简单地描绘、修饰一下,不如莫泊桑那样倾注大量心思。读者一般能够发现莫泊桑在《一生》等小说中以很多的 1

笔墨去表现乡村环境的优美、极力去渲染气氛,并试图将环境与人物的心理、心情等相结合。我想这是现实主义的不同特色。

按照社会学角度的解读,一般说作品反映了一定的社会背景,苔丝的不幸是由她所处的经济、政治和阶级地位造成的,作品反映了“性格与环境”的矛盾等等。这种解读的角度当然无可非议,因为人本身都难以脱离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束缚。但从作品来看,社会环境也不是决定苔丝的命运的唯一因素,在中国的环境里,苔丝的悲剧也有可能发生。个人认为苔丝有其自身的性格弱点,她的性格决定了她的道路选择,如果换一个不同性格的人,又可能会有不同的结局。在一开始面对亚雷的侵犯时,苔丝因为单纯、没有经验、过于轻信他人,没有做出很具威慑力的反抗,使亚雷的计谋得逞了一些,后来和亚雷在山林里迷路时,苔丝也缺乏足够的警惕性,以致失身。在与爱人克莱相处时,苔丝因无法摆脱自身的顾虑,在克莱面前一度表现得卑微,丧失了自我,克莱同样有过性经历,苔丝不以此而责怪他,却不向克莱争取让他也同等对待她的待遇,只一味进行自责及复杂的心理斗争。理想的情况或许是:苔丝克服她的这些弱点,做出更加有力、理性的反抗。但我也知道正因为不能理想,才有悲剧,有了悲剧,作品才更有震撼力。

大部分读者读作品应该都会不自觉地把作品看成现实或者倾向于关注作品对自身有所用的地方,把自己已有的体验与作品带来的体验相比较,汲取新的并且自己喜欢的“营养”。所以有时常把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一大意义定义为:从中获取生活经验和教训,避免犯同类错误。这部小说应该能有这一作用。素质较高的读者追求的或许就是能够纯粹为了艺术本身而受感染、甚至动容得流泪。有读者说看完有些小说会感动得泪流,也有读者会因为小说中的某个人物的影响而有所改变,而我个人似乎始终对虚构的事物缺乏那种狂热和沉迷。但应该也不妨碍我去鉴赏它们吧,我尚且会为作品的精彩之处献上一份赞美和微笑,为悲剧叹一声惋惜„„对于哈代的这部作品,我感觉到作者对苔丝的美和男主人公对苔丝的美的赞美的语言表现有点生硬,有为了说美而强说美的痕迹。

读这部小说,也让我想起了小仲马的《茶花女》,两者都给读者呈现了一定意义上“不纯洁”的少女的另一种意义上的纯洁、可爱、可敬之处。这或许也告诉我们对人的品行不可妄下断论以及我们的某些观念应该变变了„„

4、《罪与罚》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著朱海观,王汶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10(同时参看《陀思妥耶夫斯基集》 徐振亚 主编花城出版社)

读后感:这部小说确实扣人心弦,看的时候我好似入了迷。作者将主人公杀人后的心理变化刻画得非常到位。故事紧密、细致、连贯又震撼人心。在主人公身上,精神上的折磨远比肉体来的更让他痛苦。思想的挣扎、变化本只有罪犯本人最清楚,作者却擅于揣摩,将人物刻画至此深度。这是我阅读完后首先反应出的几句感性话语。大家一般也都把这本小说定性为探讨人性和人类命运的哲理心理小说。体会一下,作者的叙述似乎引起不了我们对杀了人的主人公拉斯科尼科夫的反感和道德批判,反而随着作者对主人公罪后的复杂心理剖析的逐渐深入,我们心底生发的更多的是反思、迷惑、同情等。我们无法绝对地、片面地判断拉斯科尼科夫是好还是坏,以及到底是内在个性还是外在环境促使了他的犯罪。或许这也就是作者想要探讨的问题,他自己说:“我是最高意义上的现实主义者,即刻画人心深处的全部奥秘。”他表现的人的“双重人格”的复杂性可以在绝大部分人身上发现。

鲁迅说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人的灵魂的伟大的审问者”,也说过“写强盗不一定要去杀人,写妓女不一定要去妓院。”能写好自身未见闻、未做过的、未感受过的东西的作家确实是厉害的,但我们似乎也似乎无法否认作家的人生经历和体验会对他的创作或多或少产生影响。优秀的作家也善于从现实中提炼出艺术。从《陀思妥耶夫斯基集》一书中了解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生经历,感觉也是充满传奇色彩和众多苦难。被囚禁过、服过役、差点被判死刑、有癫痫病、婚情一波三折、沉迷赌博、依靠写作还债„„这些丰富的体验对于《罪与罚》的写作应有很大的益处。

对于“罪与罚”这一主题的探讨,我想除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外,影响较大的还有《圣经》、莎士比亚等。《圣经》中赋予罪人以同情,宽恕,倡导以爱感化、原谅罪恶,认为犯罪是自我的污秽,是对犯罪者的惩罚,每个人都有原罪。莎士比亚则通过戏剧《哈姆莱特》等进行了深刻的探讨。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后是走向了基督教,他甚至说“如果真理离开了基督,他宁愿选择和基督在一起”。我也很认可基督教对“罪与罚”的理解,有时候人的心灵、信仰的力量真的无比强大,法律、规则似乎不能成为治疗社会问题“终极良药”。神秘的、无限的内在世界和有限的外在世界的矛盾始终存在着。

5、《包法利夫人》【法】福楼拜 著 李健吾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1第2版

读后感:《包法利夫人》是福楼拜的代表作,真不愧为作者用了几年时间雕琢出来的精品。这部作品的语言是我阅读过的所有作品中最精致、最简练的。以前看莫泊桑的《一生》,赞叹其文句的优美,感觉文字的简洁、出神尤其突出在自然环境、情景交融等的描写上。现在一经对比,发现莫泊桑的文字功力整体上还是不及师傅福楼拜,所谓“姜还是老的辣”。福楼拜对字字句句匠心独运,一方面可以看出他对艺

术的热忱和严格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使得作品凸显刻意雕琢的痕迹,可能得不到崇尚“自然”者的完全认可。普通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也可能会遇到一些阻碍,因为普通人在读小说时的思维没有那么缜密,极有可能是流水线式的,他们倾向于欣赏结构简单、脉络清晰、语言通俗的优秀艺术作品,而同样优秀但构造复杂、细节精致的优秀作品,则似乎更适合喜欢拿着显微镜去做深入调查和分析的人。说实话,我读《包法利夫人》时的心态是比较复杂的,一面想缩减时间,一面书中经过权衡的语言又无法在短时间与自己的思维顺利地契合,一面我又不忍心快速的线性扫描,我摆脱不了文中精美的文句的魅力,我想知道作者到底怎样独特地去描述。于是有些句子跳过后又禁不住回过头来一字一字浏览一遍。李健吾的翻译很好地把握了原著的精髓。

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主人公爱玛。惊奇于作者赋予她的浪漫主义想象和追求风月经验的勇气。梦被福楼拜描写得极浪漫、迷人,可能无数少女读者都会忍不住跟爱玛一起沉迷于此。我想涉世未深的少女们或多或少拥有些感性、天真的气质。甚至可能无论男性或女性在潜意识里都曾存有像爱玛一样疯狂去追求爱情或情人的想法,只是敢不敢,做没做的问题,大部分人难以摆脱建立起来的文明、伦理、道德规范的约束。恪守传统家庭伦理道德的人绝对会对她嗤之以鼻,她一点也不适合为人妻和为人母。从另一角度来看,她却不失为一个好情人,美丽又有激情。但她的性情决定她做任何角色都不能长久固定,她想要的幸福也不可能在一个人身上持久拥有。似乎她从来不满足于结果,只有新的追求、新的过程才能让她获得极致但也短暂的幸福和快感。她仿佛陷入了一个无法自拔的魔圈,她已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最近,看了一个英国青年作家阿兰·德波顿写的《爱上浪漫》一书,作者以小说的形式利用哲学、心理、文艺等多方面的观点对女主人公的想法和做法,对她和男友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其中他就有一段写到:“当女人爱上男人,爱上的往往不是男人,而是爱情。伴随埃里克的出现,爱情击中艾丽丝,她抛却独立,拥抱激情、甜蜜,和爱;她委屈自己,无视埃里克贪享受怯承诺的自我中心。可是爱情依旧,浪漫却终有透支的一天,这时,菲利普的出现又让她心荡神移„„所以,爱上爱情,不如说爱上浪漫;这是每个女人的故事。”我觉得这段话用来理解爱玛倒也很合适,虽然不一定对,却也不一定错,并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探索和分析的角度。福楼拜没有对爱玛做出道德评判,也没有加入自己的看法,排除了主观抒情成分,可他给出的爱玛的故事是那么的精彩和别致,对于此,人人可以发表观点,可以发现新东西。有人说爱玛就是“女堂吉诃德”,确实有些许相似性,但爱玛似乎要现实、真实的多,堂吉诃德是很夸张,极其不切实际的,他具有更高层次的意义。

6、《欧也妮·葛朗台》 【法】巴尔扎克 著张冠尧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5

读后感:《欧也妮·葛朗台》应是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中最为人所知的篇章之一,老葛朗台是众所周知的吝啬鬼形象,“铁公鸡中的铁公鸡”。巴尔扎克很明显地在文中给老葛朗台贴上了“吝啬、贪婪”的标签,他本身也意在塑造这样一种典型形象,将人物刻画类型化了,并一定程度上运用了漫画笔法,简笔勾勒,紧紧围绕人物的某点性格特征展开表现。老葛朗台的性格就是“视金钱于一切之上”,他的行为、语言、心理等都离不开“金钱”二字,或者说除了“金钱”以外就无其他。老葛朗台是吝啬鬼、守财奴、偏执狂,正如美国作家舍伍德·安德森笔下的“畸人”,他坚持的真理便是“人生的意义就只是积攒金钱”。对于老葛朗台的吝啬、贪婪如何表现,我不想详细陈述,因为大家应该都把这点阐述、理解得差不多了。巴尔扎克不如福楼拜等人的“纯客观性”叙述,有时也会加入自己的主观意图和议论,感觉有比较明显的引导倾向,一次次通过自己的一些定论逐渐从外在强化读者对人物或主题等的认识,如文中有诸如“大凡守财奴都不信来世。对于他们来说,现世就是一切。这种思想给金钱统帅法律,控制时尚,和左右风尚的现今这个时代,投下了一束可怕的光芒,金钱驾驭一切的现象在眼下比任何时代都有过之而无不及„„”等的大段论述。并且,在文章一开头作者就明确给出了所要描写的人物的典型特点(原文:由于吝啬和爱财,葛朗台在家中是个锱铢必较的人物),这样读者就有了基本的“先入之见”,接下来的阅读就是一步步跟随作者证明这个观念。对这种看似给读者权利,实则一定程度上已经约束读者阅读心理的写作手法的评判,也许因人而异,也可供探讨。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作者塑造的这一形象是成功的。

《欧也妮·葛朗台》也应该无一例外地能引发读者对“金钱”的思考。钱财对人性的扭曲越来越达到可怕的地步。有多少人的人生意义近似葛朗台?恐怕绝大部分人得承认。我们不该为还没有达到葛朗台吝啬之程度而庆幸,而该记得在为金钱而偏执、扭曲自己的时候给自己提个醒。我们都太容易偏执,甚至更多的时候是我们意识不到自己的偏执和成心,并对别人的不义之举指指点点。

7、《汤姆·索亚历险记》 【美】马克·吐温 著 范纯海,夏旻译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7.6

读后感:对于这样一部享誉世界的儿童小说,很多人应该早在儿童时期就在父母的指导下完成了阅读。我的童年太缺乏文学的熏陶,所以以至于在大学的殿堂里,才得以用几个小时的时间,陪汤姆·索亚历险了一番。现在的我再也不能以孩童的心态仿效汤姆如何去寻求刺激及玩的乐趣,而是带着回忆的、感慨世事已惘然的心态,更理性地想,对于作品,我应发挥自己已有的文学素养进行条条在道的专业鉴赏,或者,最好我能够学习伟大作家的写作精髓然后进行自我创作„„这些的确都是我想做的,只是在进一步的努力中。儿童小说看似简单,但要创作出真正好的作品并不简单,大部分能写很高深的文章的作家不一定能写出优秀的儿童作品,或者他们根本对此不屑一顾。我始终觉得中国的儿童文学没有受到很大的重视,没得到足够的发展。

马克·吐温的儿童小说能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进行一次精神之旅,顽皮、聪明的汤姆·索亚被人喜爱,或许因为在他身上有自己的影子,很多人可能曾经都是一个“汤姆”。汤姆的那点小幸运也会让很多人羡慕加嫉妒。马克·吐温流畅、活泼的文笔把儿童小说把握得游刃有余,但我也冒犯地觉得小说带有“大人”的口吻,有些描述近似大人的理解,过于深刻,例如在第31页,作者对人物“买弄”的观察和点读,感觉是成人看事才有的理性,且“那位伟大的人物在那里坐着,脸上挂着堂皇的笑容,法官的庄严阳光般照耀着整个大厅,他自己也沐浴其中。其实,他自己也是在‘买弄’”一段带有一点讽刺意味。我个人还是更喜欢原汁原味、尽可能贴近儿童思维的儿童小说。

这部小说的语言并不艰深,我想我更应该读读英文原著,可惜没找到英文本。

8、《小城畸人》 【美】舍伍德·安德森 著吴岩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

读后感:不得不说意识流小说是神秘而难以捉摸的,总觉得接触这一类的作品需要足够成熟的心智,要不然便读不懂。意识这种无形的存在容易让人混淆真假,因为思维方式的不同,一个人更难以完全追寻到另一个人的意识流动,觉得每读完一篇,便留下一个或几个我的理解无法企及的深刻问题,最后堆积起来是“一头雾水”,多看几遍,才得以抓住点头绪。对于流动变幻的意识,用再多的文字去表现似乎都显得有点苍白和不足,且以有限追无限,是人类始终面临的困境,追求的过程极有可能伴随身心的煎熬。我不能确定这种探索是否真的有意义,也知个人的叫嚣是无用的或许也是幼稚的,现在的人类还不允许就停止对思想的探索和前进的脚步。

虽然我个人不喜欢现代派一贯呈现的深刻、阴暗、悲观、虚无感,有时却也感受到这特殊的另一种存在的魅力,且知要有足够的才力才能成就好的现代派作品。安德森一直被认为是现代美国文学的先驱者之一,他的《小城畸人》是我除《变形记》外接触的第二部意识流之作,看完倒生发对小说人物隐隐的感动和同情,也许是因为《小城畸人》的关注定位于普通、平凡的小人物,让读者容易有切身之感。它像其他意识流小说一样注重表现人物意识活动本身,忽略故事情节,着力描写人物心理的种种微妙的感受,开掘深层的意识来展露隐蔽的灵魂和内心世界。也正如译本序里说作者“凭借敏感的想象力和透视力,抓住一种气氛或是一种情调,一个地方或一个人物,一股狂热或是一种梦幻,加以描绘或点染”。作者更是把弗洛伊德所说的潜意识进行了发挥,使得小说更神秘、更具吸引力。

《小城畸人》看是由几十篇独立的短篇小说构成,实则又有一个人物将每一篇串联起来,老师上课提到文学巨匠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也使用这种多维透视的“串篇人物”结构,布局给人新颖之感,或许安德森有受巴尔扎克的影响。观其内容,作者在开篇献辞里便说“谨以此书纪念我的母亲„„母亲对周围生活的锐利观察,首先在我的心中唤起了透视生活表层之下的渴望。”由此我们可知作者写书的目的和观察的视角。此后作者便凭借他的梦、回忆、亲身体验、想象和直觉等给读者呈现了一批形形色色的小人物形象,有教师、医生、木工匠、农场主、平凡的母亲„„作者把他们称为“畸人”,而对于“畸人”,作者在《畸人志》里给出了自己全新的解释,“使人变成畸人的,便是真理”,“一个人一旦为自己掌握一个真理,称之为他的真理,并且努力依此真理过他的生活时,他便变成畸人,他拥抱的真理便变成虚妄”。我的理解是:任何以个人的知识和经验得出的观念可能都是片面的,但大部分人都固执己见,以为自己掌握的是绝对正确的,有社会心理学上所说的“自我服务式偏见”,这是心理上的畸形和阴影,容易让人产生“心病”。就此意义上来说,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一个“畸人”或者很容易就沦为“畸人”。曾经遭受的某次精神创伤很可能就在不预知的某个时刻迸发出来,突然给一个人的行为造成重大影响,甚至让人表现异常。安德森笔下的人物就常有某种“郁积”,这种难以名说、无形的创伤非常微妙地影响和改变了人物一时的举止甚至一生的命运。创伤里有被压抑的情欲、不愉快的婚姻、不被理解的人际交流、有老者对青春的追悔等等,这都是常人容易遇到的。如《小城畸人》之《手》里的教师阿道夫·迈耶斯爱抚学生的双手竟被误解为污秽的淫手,因此,他被驱逐出校,被人唾骂,无辜、善良的阿道夫·迈耶斯便不自觉地自感有所过失,改性换名,终苦一生。阿道夫·迈耶斯的境遇也是我们在现实中可能遇到的情况,好人受冤的故事不免引发反思和同情。每个人对人生都有自己的企求和观感,生活无不在摸索中前进,去找寻人生的真理不一定可得,而找到了又可能使人固守己见,陷入绝对的虚妄。作者有时也难以用文字确切地描述出矛盾的心理、寂寞的幻梦等抽象的存在,更多地以“某种东西”来代替说明,并尝试通过给出一些背景或当事人做出的行为让读者自己去领会和判断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潜意识里的感觉。在作者安德森的暗示和启示下,我觉得我突然离“意识流”更近了,慢慢地对某些感觉更加领悟了。细腻的文字滑过我的脑海,改变着我的“意识流”。

9、《变形记》 【奥】弗朗茨·卡夫卡 著,王宏,王翠 译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7

读后感:很多人对卡夫卡的意识流尤其不理解,甚至觉得《变形记》里的甲壳虫有点恶心,我曾经也是这些人中的一个,后来参考他人的理解,慢慢便有所懂得。尽管理解作者是用看似荒诞、奇怪的变形来表现人类生存可能遇到的一种状态,有时候又消极地想作家或读者真须这么“自虐”么?须要耗尽神力去直面和探究那样一些还没遇到却可能存在的可能么?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中称小说家为“存在的勘探者”,把小说的使命确定为“通过想象的人物对存在进行深思”,“揭示存在不为人知的方面”,他也从“可能性”的角度来理解卡夫卡,可见昆德拉对作家的探索精神是极其赞许的。庄子说:“生有涯

而知也无涯,以有涯追无涯,殆矣。”我们会不会因为存在潜意识里的忧患和孤独感的潜滋暗长而终于让自己的生活受影响呢?卡夫卡对人生、人性思考得深刻,这点已毋庸置疑,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在卡夫卡的骨子里或潜意识里或许就经常存有孤独、矛盾、焦虑之类的阴暗因子。临终时他想把自己的作品付之一炬,我想可能是孤寂的他担心被人误读吧,倾向悲观或看得透彻的人很容易就相信人与人之间是难以沟通的。可是作品还是得以保存了下来,对于作者写作的每个真正的意图我们不得而知,误读或许总会存在,但对于文学作品,有多种解读的可能,能引发不同人的不同思考,这不也正是它的可贵之处吗?

现在,我承认我还无法对卡夫卡的作品进行深刻、系统的理解,随着阅历的加深,以后读起相同的文字,或许与此时的感受会有很大的不同。在他的几篇短篇小说中,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判决》和《乡村医生》,这两篇小说带给我一丝触动,《判决》里的用刑被描写得触目惊心,极其残忍,揭露了执行官们对国家法律的盲目支持及国家机器对人的残酷迫害,作者以冷峻的笔调写出人至于残忍、麻木、无奈的可怕。《乡村医生》则似乎以一个简洁、精炼而精致的故事揭示人的自私性及不被理解的孤寂感。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医生就必须有救死扶伤的义务,被需要时,不管自身愿不愿意,最好还是得服从需要,否则招来非议。治疗后结果的好坏完全取决于医生的医术水平的高低,好则名传千里,坏则“遗臭万年”。其实,医生也只不过是一项职业,只是工作内容的特殊和重要性使得他们肩负着似乎不可违背而又超重的责任和使命。也如有些人往往理所当然地认为作家就应肩负社会责任,写出有质量,爱国、爱人民的“好作品”,支起精神的脊梁。想想这也是对作家不公平的待遇。放大到更广阔的领域,也许我们见到人还是同样的自私,许多人还是处在不被公平对待的境遇中。卡夫卡揭示着人类的种种困境,可对于揭示困境的理解成了我新的困境。人的困境总是在不断地重复着、不断被诉说着、不断被发现着„„

10、《瓦尔登湖》 【美】梭罗 著徐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6

读后感:书的封面上说:“这是一本恬静的、充满智慧的书。”简单而又恰当的一句概括。我尽量平静着自己的内心,读这些一百多年前写下的文字。我很想回到家乡的某个山中,坐下来,静静体味这本书,然后也写下一些感思的文字。这样,我的心会更加静,我会获益更多。我完全有这个条件,可从来未去尝试。小时候在山头、田间、水边不知跑过多少回,留下过多少足迹,只是孩童有的全是单纯娱乐的心态。当我渐渐有了思想,走进大自然的机会便越来越少了,偶尔重走故地,有的只是陌生的感觉。记忆飞快地逝去,山、田、水变化了一季又一季,风雨吹洗的这片土地属于我的时候是在几世纪?远,很远,越来越远了„„我怕杂草扫身,怕飞虫,怕走磕碜的乡间小道,便捷的城市生活竟然让我如此脆弱了,乡间的大自然是不是越来越被像我这样的人遗弃了?不再深究,最起码因为梭罗的《瓦尔登湖》让我在今天意识到并提醒自己注意这个问题,我的记忆猛然复苏,现在作为成年人的我如果有了可行的想法,该不会拖拉着不行动了。我会不会像梭罗一样去享受大自然,在自然中思考,谁说得定呢?梭罗说:“充满自信地追求你的梦想!去过你梦想中的生活。当你让自己的生活变得简单,宇宙的法则也会变得简单。”是啊,只要有想法了,我还怕什么呢?!

曾经我只知道有一个似乎专属于一个叫梭罗的人的湖叫瓦尔登湖,一切只知其名,如今通过真正的源头之书,而知其实——梭罗和“他的自然”的故事。全书由“我”来发言,让我感受到作者体验之真实,我也赞成作者的这种“不谦逊”。写“我”之所见所闻所感,写得并不俗气,而是精致、优美;外人看来是单调的生活,在“我”的笔下丰富而多彩、有趣而迷人;同样是写生活,“我”写出的却是哲思。梭罗的确是智慧的,从行文中感觉他是个动物学家、植物学家、地质学家、旅行家、又是思想家、诗人、农夫。从我标榜的这种种头衔,就知他的故事会多么独特。他真正是去享受生活,全面调动了听觉、触觉、味觉、视觉等各种感觉。他观察草、木、鱼、虫、鸟、兽、天、地、山、川这些大自然最富有的东西,因为用心,所以观察得细致、精妙、别致。当他以平等的、友好的眼光看待这一切的时候,他已与它们融为一体,领会了这一点,便不用问梭罗寂不寂寞。不知是景色使得梭罗的文笔美了,还是梭罗的文笔使景色美了,或许是相得益彰吧!瓦尔登湖在作者的描述下似乎能在我们面前现出原形,从形状、水的颜色、周边的景致到四季的变化甚至深度,我们都能一一得知。总之,借助梭罗的想象、渲染、刻画,瓦尔登湖变得神秘而迷人。透过许多描述,我们都不得不说作者的观察力是惊人的。同时,作者在叙述每一个主题时,无不加入自己的人生哲学,他有自己的推崇的生活哲理,颇有主见。他的想法可能一般超出世俗的常人的理解范围,更加深刻。会思考、勤思考的人一定不是懒惰的人,不能使自己的精神富足的大有人在,现在的人的确走的太快了,在不停地、贪婪地追逐外在的东西,忘记了停下来,静一静,想一想。体会着身心疲惫了而找不到原因的悲哀。

梭罗是特殊的,我们也许没有机会去体验那同样的生活,但我们似乎不应该拒绝如此的智慧。

11、《浮士德》 【德】歌德 著绿原 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11

读后感:一直对《浮士德》保持仰望的态度,但终究下决心要拿来一看。作品从艺术上看,内容庞杂,用典极多,象征纷繁,确实艰深隐晦,令人费解。书中抽象化、概念化的形象、语言等给我的阅读和理解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尽管读到一半时,因为理解上的困难产生了对作品的排斥感,调整阅读状态后,便还是读下去了,就像浮士德的心态一样,一切重在体验。

在阅读《浮士德》之前,就对书中许多内容有所了解,这使得我有时不自觉地先入为主,一定程度上削减了我的阅读激情,从而影响了阅读效果。我很承认作品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技巧,我也是因为作者对人生做的精神思考和探索而对作品产生兴趣,却发现阅读后的感觉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好。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是我没有读懂书的内涵,相比之下,《堂吉诃德》和莎士比亚的作品带给我的感触要多得多。感觉《浮士德》和《神曲》很相像,两书作者对神界、魂灵等的浪漫主义想象值得佩服。灵魂的世界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都是神秘的,甚至说不可测的,而宗教或说伟大的作家却还是努力去探索,给我们呈现虚无世界里的一朵朵奇异的精神之“花”。《浮士德》的内容丰富多彩,但最为人所知的是那几句名言——“停留一下吧,你多么美啊!”“ 所有理论都是灰色的,生活的金树常青。”“只有每天战胜生活和自由的人,才配有享受两者的权利。”及永远重在过程的“浮士德精神”。莱辛曾说过:人的可贵不在于拥有真理,而在于追求真理。《浮士德》一书的一个主题也便是:追求。歌德对“过程”和“结果”(或说目的)两者的思索是极其深刻的,具很大的启发意义。这些内容也是最让我受益的。

因为没太读懂,便不想多做评论。以后有机会再重读。

12、《一生》 【法】莫泊桑 著盛澄华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正好可以和福楼拜对比阅读)读后感:高中时期,接触了莫泊桑著名的短篇小说《项链》和《我的叔叔于勒》,被其笔下细腻描绘的那些小人物感动过。“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是对其作品的普遍定性。《一生》也体现了“描写平凡人物生活的真实”这一点,作者也试图通过展现一个正常的、普通的女人(主人公约娜)一生平凡而辛酸的经历,来剖析和探索人生(更确切地说是女性的人生)。

《一生》虽是莫泊桑对小说长篇形式的第一次尝试,作者对结构也把握得比较好,小说始终以女主人公的经历为线索,平铺直叙日常生活及处于常态的感情的发展变化。没有波澜起伏的叙事手法恰贴合了主人公平凡、平庸的一生。主人公约娜是普通的、平凡的女性典型,一生经历几次角色的转换,由天真、单纯、充满梦幻的少女,经闪电般爱情的洗礼,成为丈夫于连的妻子,再在丈夫背叛、离弃她,她生下孩子后,成为一位寡妇及溺爱孩子的母亲,后儿子离家游荡在外,自己孤独一人,到最后成为儿子和一不知名的女人生的女儿的奶奶。这是约娜的一生,也可能是现实中众多女性的一生。

作者作为一位男性试图站在女性角度,去描绘一个女性的一生,他达到了他的目的。作者把握女性的性情、心绪、心理等十分到位,也擅于表现女性处在不同阶段的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女性的懦弱,以及女性为人妻、为人母后所承受的欢乐与痛苦的交替、矛盾的折磨,希望与失望的交错。作为女性,我极其同情书中的女主人公,但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是作品引发的共同感,说明作者能“以单纯的真实感动人心”)作者没有掺入个人的同情和主观看法,只是冷静地表现女主人公的种种辛酸,在最后借一个女仆之口点出“人生从来不如想象中那么好,也不如想象中那么坏”的意旨。这确也显示出作者潜意识中某种认命的、空余叹息的感觉,现实中的莫泊桑到后来也是倾向于消极的悲观主义。从作品中也发现作者有意写到神甫的具报复心理等鄙陋之处,写约娜、丽松姨妈向宗教企求安慰也是出于世俗的现实无奈,并非心底的虔诚信仰,由此可见作者对宗教救赎是缺乏信心的。译本序中说“莫泊桑的漠然,恰是极度悲观的表现,正是这种悲观,削弱了他作品的力量。”我想一方面是如此,另一方面也有一种意义,即让冷静的作为旁观者的读者去审视、思考,一般清醒的读者会认识到主人公那种懦弱、忍让、认命的生活态度是不可取的,我们应及时从中吸取教训,只是具体应该怎么做需要自己去思考、探索,但莫泊桑也确实告诉我们一点“对人生,不能有太多幻想,也不能完全不抱希望”。

从作品中也可发现作者对田园自然风光、天气、环境等的细腻的描绘(几乎充斥全篇)以及对人物情态、动作等细致的白描。语言唯美、清逸、准确、凝练,像一篇篇散文,这体现了作者语言运用水平的高超及对生活的入微观察。作者笔下展示的其熟悉的诺曼底傍海村庄的景色确实迷人,人情风俗也较全面。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外在的景色是随着主人公心绪的变化而变化的,约娜心情愉快时,景色是美好而迷人的,失落时,景色是无比黯淡、萧瑟的,前后有一种对比、一种视觉差异,用景色衬托主人公心情确增强了表现效果,行文的视觉感受。但觉这部分内容还是有点过量,使人有点视觉审美疲劳。

最后,觉得作品在细节处理也有所欠缺,如约娜丈夫婚前婚后性情的突变,前文没有伏笔,显得有点突兀,对约娜很重视的第二次生育、婴儿生下确就死亡,作者是一笔带过、轻描淡写,我认为这两件事对主人公有重要影响,详尽一点的描写对主人公辛酸的表现会更有力。还有一点理解就是据说生活中的莫泊桑是比较放荡、流连于女性之间,耽于情欲的,表现在作品中是作者没有对丈夫于连的偷情、背弃妻子的行为进行指责,反而有人为其辩护或掩护,这使得恶行看似不那么可恨,甚至被容忍,作品没有那么深刻的批评力度,不过后来安排于连被情敌害死,还是体现作者对这种不负责任,仅为掠夺情欲的行为的某种程度上的否定。

13、《英国文学简史》 王守仁 方杰 著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读后感:英国文学在我的印象中一直都是辉煌、充满魅力的。其悠久的历史渊源及涌现的一批批享誉世界的优秀作家都是重金的砝码。以前只是以阅读作品为主,但作品数量多,有些作品、作家便因时间有限的原因疏忽了,这就造成了知识的不全面,缺乏对英国文学整体性的认识。于是找来这样一本小书。这类书都是普及性的书籍,简明扼要,通俗易读,对主要作家和代表作品都有基本的阐述,能帮助读者在很短的时间里了解别国文学的一般知识。我想这类书对自己也是颇有益处的。

14、【美】海明威 著 吴劳 译 《老人与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年第1版 读后感:一只小船,一位老人,一片大海就构成了一个故事。地点、事件、人物单一,故事蕴含的意旨却丰富。老人坚忍的战斗精神是显而易见的,作者反复地在语言、动作上将这一点进行了表现。或许这也是多年前读这部作品时产生的单一印象。近日,了解到其他多种解读,有结合希腊古典悲剧进行分析的,有说其中涉及多处基督受难情节的,还有说作品阐明了海明威对作家和写作的看法,分析在理。这又让我调动自己的阅读经验对文章重新审视。

读作品,当然还是有感于主人公圣地亚哥。老人孤寂、年老,本该安享余年,却固执于出到遥远的海中打捞一条大鱼。如果仅仅是为了一条鱼,他可以选择与其他渔夫同去多鱼的地方。然而他不,由此而知他骨子里便有一种孤傲的精神。老人或许是为完成年轻时未完成的梦,一个想去未知的远方探索与发现的梦,这个梦仅仅属于自己。或许只是一个偶然生出的念头,却让他无比执着,一个念头生成了一个梦,一个梦催生了一种信念、理想。没有什么东西比未知的远方更有迷惑,孤傲者,精神强大,没有畏怕,只有一颗前进的心。但尽管老人始终都有坚定的信念,还是总感慨“要是男孩在这就好了”,透出一丝忧伤和遗憾,怅然于年轻时精力旺盛,却未曾寻求一个属于自己的梦,并为之博一次。男孩马诺林其实就是老人年轻时的影子,是一种幻象。作者巧妙地将其提炼出来使之成为一个现实的独立的人,给予老人一种客观外在的关照。一老一少的对比也正是老人过去与现在的对比。男孩总是充当为老人提供食物的角色,我想这从另一面也折射出老人年轻时仅追求为生活而生活的物质,如今到晚年,意识到这种追求的狭隘和庸俗,企图去探寻生命更加广阔的外延,达到一个更高的生命高度。老人在海上的日子,与其说是捕鱼,不如说是一次心灵、生命的探索之旅,肉体被强大的精神打败,在与大鱼的搏斗中越挫越勇,那时主宰生命的真正实质是来自内在信念的一种动力,食物已成为次要。老人做到了“不是为了吃饭而活着,是为活着而吃饭”。有了精神支撑,“一个人在海上是永远不会孤单的”。老人的故事不正是给我们一种警醒,告诉我们生命的本质意义。

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老人最后的回归。当与鲨鱼的搏斗胜利后,老人精力所剩无几,这时他已不在乎、不遗憾大鱼的丢失,只一心盼望不再遇到什么阻碍,能够轻松地回到家中,好好睡上一觉。这种回归是必要的,也是安静、祥和的。正如一个人事业达到顶峰时,便应适时得选择隐退,从耀眼的荣光中退到阴处,享受一下生命的静美。这个过程是心灵的尘埃落定,是对生命的觉悟。一个人的一生总要有些时光是完全属于自己的,用来自己与自己对话。生命需要搏发,亦需要休憩。海明威的这个老人教我们如何去生活。

第三篇:外国文学读书笔记2

爱恨情仇

——读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有感汉文08级2班李晓艳*** 爱与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人的感情的两个极端。在爱的背后就可能是无休止的恨,在恨的背后也可能隐藏着一种永恒的爱。在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中就主要详细的描述了主人公希思克利夫的爱恨情仇。他一生都活在他的复仇大计中,在他终于复仇成功后,他失去了所有,包括他的最爱的人——凯瑟琳·欧肖,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你终于醒悟了,因而对生活也没有了信心,他的一生也就在这个时候结束了。他的悲剧的一生告诉了我们许多许多,我读了这本名著,我的脑海中就突然冒出了四个字“爱 恨 情 仇”。我只能用这四个子来概括希思克利夫的感情,用它来形容主人公的一生。

希思克利夫的爱与恨,是很难让人琢磨的。他的爱是那样的大胆,那样的壮烈;他的恨也是那样的极端,那样的残忍。下面就这两方面,谈谈我的看法以及一点感受。

首先,在我最初读这篇文章时,我是十分的同情希思克利夫的,我觉得他是个很不幸的孩子。他被富翁老欧肖先生捡回家,我还以为他会过着很好的生活,生活在一个富翁的家里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要什么有什么啊。(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幻想自己出身在一个富翁的家里,那样的日子应该是很安逸的吧。)随着继续深入的阅读我知道了希思克利夫的生活远远没有我想象的那样的美好的。他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虽然老欧肖先生对他很好,胜过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子,也就正因为如此,希思克利夫才遭到了老欧肖先生的儿子——亨德雷·欧肖的仇恨和凯瑟琳·欧肖的同情以及后来的爱慕,这也为希思克利夫后来的复仇埋下了种子。希思克利夫先生对凯瑟琳·欧肖的爱凯瑟琳·欧肖十分极端的,他确实是很爱很爱她的,他们的爱可以说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由于凯瑟琳·欧肖受外界的影响,改而爱上了画眉田庄的文静青年埃德加。希思克利夫愤而出走,三年后致富回乡,凯瑟琳已嫁埃德加。这里凯瑟琳的移情别恋深深的打击了希思克利夫,这也是他后来进行疯狂报复的最主要的原因。这是希思克利夫对凯瑟琳爱到了极致的表现,他的爱在后来就直接转化为恨了。我是很同情希思克利夫的,他的一片痴心都没有最终得到凯瑟琳的爱,他们青梅竹马的爱情就在此销声匿迹了,留给他的只有看别人的幸福生活的双眼。在现实社会中也是一样的,许多人在恋爱时爱的死去活来的,到最后却也没有得到什么的。

在希思克利夫的感情中,他的恨与仇才是这部著作的精华之所在啊。由他的爱情引出了他后来的恨与仇,由于他的爱的极致就有了后来他的恨的极端,他进行了疯狂的报复。读完

了这篇文章,我觉得希思克利夫太残忍了,他没有得到想要的爱情就破坏别人的爱情,冲某种角度来说,他和张爱玲的小说《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十分的相似,他们都因为自己没有得到自己的最爱,就对别人的爱情进行了疯狂的报复和阻碍。他们都存在一种变态心理,文中的希思克利夫先生对小凯瑟琳和哈里顿·欧肖的压迫,都是由于早先他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和在爱情上的失意。他使尽了各种手段完成他的复仇行动,他霸占了画眉山庄和呼啸山庄,有了无数的财产了,但他一点都不幸福,他没有快乐,没有笑容,就连自己的儿子他也会利用他来获得财产。希思克利夫的人生是一个悲剧,他的一生大部分都活在他的报复生活中;他的悲剧还在于,在凯瑟琳临死的时候,她告诉了女仆内莉,她一直都是深爱着希思克利夫先生的,在她的心中他永远都占据着那个最重要的位置的。尽管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报复,但最终他什么都没有得到,凯瑟琳不可能复活的,他唯一的儿子小林顿也就在他的报复行动中死去了,最后的他一无所有,一切的一切都离他远去了。

希思克利夫先生这个悲剧的人生让我感触颇多,他的“爱 恨 情 仇”,让他一辈子活在了痛苦之中,因为他在这之中选择了“恨 愁”,如果他是选择了“爱 情”,他就不会是现在这么悲剧的结局了。其实有许多的事情,根本就不是我们表面上所看见的那样,把一些事情放开后就可以见到久违的“阳光”。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给自己找台阶下,不要让自己永远活在过去的阴影中,我们要勇敢的抬起头看着前方,开始我们的新的生活,这样我们才不会像希思克利夫先生那样,一生都活在过去的仇恨中。我们要勇敢的面对我们的痛苦的过去,也要在同时敢于接受未来的新生活,我们要试着多过去说“拜拜”!

第四篇:外国文学读书笔记

读《奥赛罗》有感

杨显忠 2008级汉语言文学 100112008067

《奥赛罗》是莎翁的四大悲剧之一,里面表现的思想太多了,我觉得里面对爱情的表现非常有感触。大凡爱情,相识相遇的方式各种各样,过程却无外乎两种,一是轰轰烈烈,惊世骇俗,动天地泣鬼神,但最终也会走向平淡,一是从头至尾始终平淡如水,不波不澜但也爱意无限。而爱情的结局也可分为两种。悲者,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从此阳光道独木桥各走各的路。喜者,结婚生子,走上人生正常的轨迹,“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床头打架床尾和,相互扶持,相濡以沫。但也有两个例外,一是虽然自此两不相干,但做不成情人做朋友,可是很少人能这样大度,这种情形多数存在于电视剧中,结局是令人欣慰的,像《半路夫妻》。另一种则是生前迫于无奈不能在一起,只得寄希望于死后能凤凰于飞,如罗密欧与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但这只存在于文学作品和神话传说中。

奥赛罗与玳丝德摩娜的爱情,属于过程惊世骇俗,充满挫折而结局悲痛万分震撼人心的类型。奥赛罗是玳丝德摩娜的父亲布拉班旭的座上宾,因其骁勇善战,经历奇特博得玳丝德摩娜的芳心,两人相爱并冲破阻碍结成连理。虽然玳丝德摩娜拥有了丈夫,却失去了疼她爱她的父亲,其父也因此郁郁寡欢最终离世。至此,奥赛罗成为玳丝德摩娜的整个世界,是她生活的重心,就像月亮围着地球旋转一样。与其说《奥赛罗》这出悲剧的罪魁祸首是亚果,不如说是奥赛罗自身的性格缺点和他们爱情的不和谐性造成的。正是这种客观存在,才给了亚果利用的机会。除掉亚果本身的邪恶念头,我倒是很佩服亚果的识人才能,他能准确的抓住周围人性格的优点与缺点,从而加以利用,但可惜的是他并没有把这种才能用到正当之处,显然,他周围人并不具备这种才能,但他们那种美丽善良正直的品格是值得赞颂的。正是这种能力,再受到欲望的驱使,并利用奥赛罗与玳丝德摩娜爱情之间固存的缺陷,最终酿成了这出悲剧。每个人潜意识中都有人性的缺点与恶念,但我们平日都会用理智和道德去规范约束它,才使它不至于一时冲破出来,控制我们的心智。但是一旦触发它,便会很难控制,做出很多不合理智的举动,使我们陷于不义之地同时也伤害道我们周围的人。所以,亚果在这出悲剧中既是始作俑者,也是人性恶念的触发者。在这里,我们检验出真正的真善美假丑恶。真正的真善美是无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环境下都会坚持自己品性。

在玳丝德摩娜与奥赛罗的爱情中,存在着诸多不和谐的因素,也是造成这出悲剧的根源之一。首先,年龄上的差距造成一定的隔隙。玳丝德摩娜年轻貌美,家世殷盛,贤良淑德,堪称名门闺秀。奥赛罗年龄已大,长相并不俊美,他的资本是他卓著的战绩,地位的崇高。但这两者并不能弥补年龄上的差距。在他内心中,存在着深深的自卑与忧虑,而这种对自己的不确定很可能发展成对对方的谴责(恋爱中的人一般都不愿意从自身找原因,而善于把错误归咎于对方)进而会转换成对他们爱情的怀疑。其次,玳丝德摩娜对奥赛罗的爱情是由崇拜延伸来的。因为玳丝德摩娜涉世未深,对外界充满了好奇,而奥赛罗的传奇经历正好给了她无尽的想象空间,抒发了她的怜悯,勾起了女性的善良之心。基于此,她萌发了爱情,对他百依百顺。但这种爱情中,爱的成分多一点,还是崇拜的成分多一点,还是怜悯的成分多一点呢?所以,我认为他们的爱情基础并不很牢固。悲剧的最后,奥赛罗亲手杀死了玳丝德摩娜,亚果的奸计被识破,奥赛罗最终悔悟并自杀。可是,这番悔悟来的太晚了。他没有给玳丝德摩娜足够的解释时间(玳丝德摩娜本身也并没有过错,所以即使解释了他也不会相信),仅仅想着怎样让这对奸夫淫妇得到惩罚以泄心头的怒火。有时候,我们宁愿相信其他人,也不愿相信身边最亲近的人,所以才会听信谗言,抱憾终身。人生是由多种偶然堆积的必然,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正是基于六个偶然,托马斯认识了伊莉莎,托马斯一直认为他们之间的爱情是从一个大夫坐骨神经痛开始的。假使没有亚果的挑唆,奥赛罗与玳丝德摩娜本该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有人说悲剧是撕开伤口给人看。在这出悲剧中,透过那些伤口,我们的怜悯与恐惧——对相爱的两人不能在一起的怜悯和遗憾,对人性中的恶念以及善良的品性被利用遭致不幸的恐惧,得到宣泄,也引起我们对自身的反省,对命运的思考。

第五篇:外国文学读书笔记

外国文学读书笔记

任何罪过都得被赎,或许是用法律,或许是用道德。这句话或许是我看到过的最最贴切的对《罪与罚》这部作品的总结。

记得刚接触这部作品的时候是在大一。当周围同学都在喊着俄国作品晦涩难懂的时候,我却默默的从图书馆里借回了这本书。用了大半个月的时间慢慢品读,它给与我的,在今年学习外国文学之前,是对故事情节的熟悉以及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个名字的脱口而出,仅此而已。这个学期的外国文学,专门用了一整节来介绍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及他的代表作《罪与罚》。学完之后,时隔三年,《罪与罚》这部作品又重新回到了我的脑海中,拉斯科尔尼科夫以及他所犯下的罪和他所受到的惩罚。

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说自己是“最高意义上的现实主义者”,所以他在选取小说主人公的时候把视角对准了当时最最具有典型意义的一类人——19世纪俄罗斯知识分子群体。因为他们在当时都面临着俄罗斯本土文化和西欧异质文化之间的抉择。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正是俄国19世纪知识分子这类人中的一个典型。他是一名法律专业的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被迫辍学。他“有点儿骄傲自大,目空一切,不善交际”,有着一般知识分子的清高,也有知识分子关怀天下苍生的悲悯之心,如他曾在火灾中舍身救人,而且在自己都已贫困不堪的情况下,还做了将钱送给马尔美多拉夫一家的善举。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和知识青年,却做出了行凶杀人的这种冷漠无情、麻木不仁、毫无人性的事情,不禁令我们读者无法相信。这样一个极具知识分子气质的青年,陀思妥耶夫斯基让他受到西方无政府主义思想以及尼采超人哲学的影响。他一直都在经历着一场痛苦而激烈的思想斗争——他要确定自己是属于“不平凡的人”还是属于“平凡的人”。他认为前者能“推动这个世界”,这种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为所欲为,甚至杀人犯罪;后者是平庸的芸芸众生,不过是“繁殖同类的材料”和前者的工具。小说真实地揭示了拉斯科尔尼科夫的“理论”的内核,这种理论尽管也是对社会不公的一种抗议,但却是无政府主义的抗议。它不仅能使主人公获得梦寐以求的穷人的生存权利,反而肯定了少数人奴役和掠夺他人的权利。这种挣扎使他痛不欲生。这点也是作品要传达给我们的更深层次的东西。小说深刻地写出了这种“理论”的必然破产,指出了它的极端个人主义的实质.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的双重人格,只是整部作品的一个小小的部分,但是却给我相当深刻的感触。

拉斯科尔尼科夫,他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是一代人的叛逆。他不满于命运,不满于现实,不满于社会。所以他选择反抗,但他又不知道该如何反抗,以何种形式,向谁反抗。于是他找到了放高利贷的老太婆,认为她是万恶之源(当然是他神智不清的一厢情愿),当他举起斧头的那一刹那,他把自己当成了救世主,我想他应该认为那一刻世人都在等他的解救吧。

因绝望、因悲观,生活从未曾彻底控制住拉斯柯尔尼科夫;因愧疚、因悔倦,他的心从未被彻底异化,保留着难得的温度。救拉斯柯尔尼科夫的不是上帝、道德的罚,而是他心底的惶恐——无法接受沦为普通人的惶恐,是超越世俗的理念驱使他自首,是“超人”的光芒给一个凡人带来的苦痛,创造了最后一条光明的路。所以,拉斯柯尔尼科夫放弃了超人思想却一点点成了一座超越的桥梁。正是依自我而杀戮,因自己而赎罪,幸福才降临。

我觉得,拉斯科尔尼科夫并不仅仅是那个时代的产物,甚至在当代,大批的大学生也有同拉思科尼科夫那样的压抑。寒窗苦读多年,终于来到梦寐以求的象

牙塔,以为可以潇洒,以为拥有了浪漫,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的想象根本不存在。在冷漠的倾扎中,日子慢慢地消去。于是引起一大批人的恐慌,大家都在努力弥补,于是喝酒、谈恋爱,一大堆好像大学生专利的事情被提到日程上来。日子还是无法返回的死去,像梦想和灵魂,一起无影无终。说好的青春年少呢?想象中的美好生活呢?一切的一切都抵不过现实。我们也许尝试过反抗与挣扎,但是一切都是徒劳。于是,跳楼、杀人、放纵、带着面具生活。在自己幻想的世界里沉沦,直到有一天,人们告诉他,你毕业了。然后,挥一挥手与那段灿烂的糜烂日子告别,而和更多的失业的人群喝着啤酒唱着生活的压力,再慢慢老去,像叶子一样黄黄的,枯枯的在风中飘零。

想的太多就会觉得现实太残忍。再想想拉斯科尔尼科夫。人好像真的是矛盾的动物。只不过《罪与罚》中表现太残忍了,而我们的现实却中庸许多。也许我们的双重人格表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却不被发现,因为每个人都是矛盾体。主人公的结局告诉我们,幸福和痛苦都来源于我们自己的内心。书中还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我只想证明一件事,就是,那时魔鬼引诱我,后来又告诉我,说我没有权利走那条路,因为我不过是个虱子,和所有其余的人一样。

错便是错了,有时连认错都不必,矫情。只要还能自责。还懂得自我讨伐,灵魂便还没烂透,读《罪与罚》我学到。是的,“我相信这世上从没有坏人。”外界的纷纷扰扰那么多,我们经历过,也扛过来了,有时候却抵不过自己内心的一点点脆弱。我们所有人都一样,在同样的社会里过着彼此依附又彼此独立的生活。而到底过得怎样,还要看我们自己。

下载外国文学读书笔记1[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外国文学读书笔记1[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外国文学《香水》读后感 读书笔记(汇编)

    《香水》——最香艳的谋杀在最初,我接触审美这个词的时候,我不知道怎么样才算一种审美的体验,书上说审美体验能陶冶人的情操,也可以让一个人注意自己的修养,从而获得人生美丽的一......

    外国文学参考书目[★]

    外国文学参考书目 一、古代——18世纪欧洲文学:(按时期排列) 1、《希腊神话和传说》2、《圣经》3、《圣经故事》4、《罗马神话故事》5、《北欧神话故事》6、《伊里昂纪》7、《......

    《外国文学》教案

    《外国文学史》是一门系统讲授外国文学发展史及基础知识的课程,通过本课程教学,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外国文学的基础知识和发展规律,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去观察、分析丰富复......

    外国文学教案

    外国文学教案 1 第一章 欧洲古代文学 欧洲古代文学包括上古和中古两个历史时期的文学。上古文学指古希腊、罗马文学,也叫古代文学,是氏族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时期的文学;中古文......

    外国文学复习题

    1、美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海明威的第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是《太阳照样升起》,该书被认为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 2、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有《椅子》的作者尤内斯库和《等......

    外国文学 复习资料

    混沌神 哈俄斯 大地女神 盖亚 天神2 乌拉诺斯 天神3 宙斯 天后 赫拉 海洋神 波塞冬 农神 得墨忒耳 太阳神 阿波罗 战神 阿瑞斯 火神 赫淮托斯托 神使 赫尔墨斯 女战神 雅典......

    外国文学书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荷马史诗》 2、《俄狄浦斯王》 3、《神曲》 4、《十日谈》 5、《堂吉诃德》 6、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7、《伪君子》、《悭......

    外国文学赏析

    文学是个严肃的话题,我不敢妄下结论,不过在这里我简单谈一点对当代作家郭敬明的两本小说《梦里花落知多少》和《悲伤逆流成河》的想法。说实话,感觉两者都各有所长吧。 我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