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英汉互译之词类转换文献综述
温州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题 目
英语构词的转类法与英汉翻译词类转化法 Comparison between Conversion in English Word Formation and Translation
专 业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英语 Jerry Joel Licia Wong
班 级 学 号 职 称
03英本6班 03046666 讲师
2007年1月18日
温州大学教学部制 英语构词转类法与英汉翻译 词类转化法的文献综述
v 在由于英语构词法和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中,都会提到一种方法,即转类法/词类转换法(conversion)。在英语构词法中,转类法是一种词汇扩大的重要方法和途径,能都转变词汇句法功能。在现代英语中,词类有一种词类转换成另一种词类似乎更加便捷,因此而有着普遍的存在。而在英汉翻译的实践过程中,一些句子可以逐字对译,有些句子则不然。在这些句子中,有些词就需要词类转换,使译文通顺自然,并传达出原文的准确意思。
英语构词法中的转类法(conversion)在英语发展的历史长河里,由于大部分词汇的词尾屈折变化的基本消失,衍生出一种新的构词法――转类法。这种方法成为现代英语构词方法中最为简便和有效的途径。它不改变词的形态,只是使词从一种词类转换为另一种词类,从而使词具有新的意义和作用,成为一个新词,这种构词法叫做转类法(conversion)。这种构词法的特点是无须借助词缀即可实现词类的转换(陆国强,1999:21)。因此,这种构词法又被成为零位后缀法(derivation by zero suffix),简称“零位派生法”(zero derivation),如fax(传真)可以由名词不加任何形式变化直接转化为动词to fax(发传真)。
在英语构词法中,转类法的几种突出表现包括:名词定语(noun attribute),如danger zone(危险区域),depth charge(深水炸弹);recipient country(受援国);名词转化为动词,如名词traget(目标)转化为动词to target(把„„作为目标),名词brainstorm(献策攻关)转换为动词to brainstorm(集中个人的智慧猛攻);动词转化为名词,如laugh动词转化为名词a laugh;形容词转化名词,如the poor, the rich, the riduculous, the condemned。
英语词汇中的简单词大多能够进行词类转化,如多数的单音节名词都有着与它形式相同的动词,如:chase n.→to chase v.;sight n.→to sight v.;search n.→to search v.等等。而真正意义上的派生词(derivatives)通常不能进行转类,因为派生词中已具有了明确表示词类的词缀。复合词(compounds)转类的情况比派生词多。复合词通常由两个单音节的词复合而成,如:spotlignt n.→to spotlight v.(聚光灯照射;使醒目突出);blacklist n.→to blacklist v.(把„„列入黑名单);to break down → breakdown(崩溃);to stand still→ standstill(停顿)等都是由名词转化为动词或者由动词词组转化为名词。转类法被认为是英语构词中构词能力最强的方法之一。不论是什么词类的词汇,都有相当的一部分可以进行转类而产生新词汇。
英汉翻译中的词类转换(conversion)翻译的实质是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其目的在于把源语(Source Language)的全部信息准确地转换成译入语(Target Language),同时取得最大限度的等值效果。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两种语言的文字、词汇、语法以及表达方式都有着各自的形式和特点,在语言结构和表现手段上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在英汉翻译过程中,按照原文的词类对号入座地逐词对译,往往会使译文生硬别扭,带有“翻译腔”(translationese)。所以,有些情况下为了使译文更加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和规律,在忠实于原文的前提下,必须把词类适当地加以转换,才能使译文通顺自然,流畅得体。
词类转换(conversion)是翻译中常用的处理方法。词类转换指在翻译实际过程中,将源语的某类词转换成译入语的另一类词。(林煌天1998:104)词类的转换,目的在于超脱源语的语言形式,使译入语既能够忠实地传达原文的内容,又符合译入语的语法和修辞习惯。如在英汉、法汉翻译中,由于不同的语言在词汇的构成和使用习惯上都有很大的不同,进行逐词对译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灵活地进行词类转换,就显得十分必要。从理论上讲,只要是出于表达的需要,任何的词类转换都是允许的。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英语学习者被要求掌握把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接词、代词等词类分得清清楚楚的能力。这对于一个英语学习者来说,本该是一个长处,但在英汉翻译时过分强调词类的概念就可能成为译者的障碍。因为英汉翻译是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在英语里可以用一个名词表达的概念,翻译成汉语也许可用一个动词来表达,也可能是可以并且只能用一个动词来表达。英汉翻译中的词类转换法就是把源语(Source Language)中的某种词类,转换成译入语(Target Language)中的另外一种词类来表达的翻译方法。英语词类的分类大体上可以分为10类,而汉语词类大体上可以分为12类。
英语词类
汉语词类 Noun
名词 Verb
动词 Adjective
形容词 Adverb
副词 Numeral
数词 Pronoun
代词
Preposition
介词(前置词)Conjunction
连词 Article
×× ×× 量词 ×× 助词 ×× 语气词 Interjection 叹词
在翻译实践中,使用词类转换这一翻译技巧和方法的目的主要是避免照搬原文结构而造成译文晦涩难懂,是译文语句流畅、清晰明确、合乎语法规范和语言习惯、便于理解。所以,译者应以忠实反映原文的内在实质为前提,以符合译入语语法规范和语言习惯为依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的使用这种翻译方法。英汉翻译中常见的词类转换现象有:表示动词动作的名词,动名词,动宾结构转换成动词或形容词;介词转换成动词或副词;动词转换成名词或形容词;形容词转换为副词等等。
虽然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当中名词的使用量都是首屈一指的,但这两种语言在名词的使用上也保持了各自的特点。从语法结构角度来说,在通常被称为“结构语言”的英语当中,一个句子往往只有一个谓语动词,因此名词用的更多一些;而在通常被称为“逻辑英语”的汉语当中,一个句子往往可以连用几个动词或动词词组,因此动词用的更多一些。从构词法(Word Formation)上说,有相当数量的英语的名词是有动词派生而成的(例:settle→ settlement, retrieve→retrieval),如同行词(例:research既是名词又是动词)或是同源词(例:sight和see)。基于上述原因,有许多英语名词在翻译过程中可以转换成汉语中的动词,翻译工作者可以根据具体文本和情况酌情处理实行灵活的词类转换。
英汉翻译也是存在动词转换为名词的过程。例:They have been victimized by the experiments.[译文]它们成了试验的牺牲品。其中,“victimize”是有名词victim派生而来的,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转换成了汉语中的名词,同时为了保持句子结构完整性,在译文中增补了相应的动词。这种现象从构词法的角度来说,是因为在英语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一定数量的动词是有名词派生或者转类而来的。在翻译这些词汇的过程中,翻译工作者往往难以找到相应的汉语动词,因此就有了把该种动词还原成名词的必要。
英语构词转类法与英汉翻译词类转化法的对比
语言是一个无限生成的系统,翻译的目的就是将原文的意思准确地在译入语中转达。按照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Eugene A.Nida)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的观点(奈达,2003:14),译入语要在语言的功能上与原文对等,而不是在语言的形式上和原文对应。在奈达看来,翻译就是要在译入语中以最自然的方式重现原文中的信息,首先是重现意义,然后才是风格(Nida 2003:12)。最好的翻译就是应该读起来不像翻译。要让原文(Source Language)和译入语(Target Language)对等,让译入语自然流畅,就必须突破原文语言结构对翻译工作者的束缚。也就是说,翻译所追求的并不是语言的对等,而是语言功能的对等。奈达的理论给让翻译事业走入了柳暗花明的境界。所以,翻译的过程就是原文信息传达的过程,只要能够真实地传达出原文的信息,是否注重语言词汇的词类变化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但是,对于两种语言在遣词造句方面的相似性和差异的深入认识,有助于翻译工作者准确地完成传达原文信息的使命。
英语构词的转类法与英汉翻译中的词类转化法都是语言现象。英语构词中的转类现象较为普遍,因而产生了相当数量的转类语;而在英汉翻译的中,适时地运用词类转化法可以生成自然的译文。两种转类法/词类转换法(conversion)都是根据句子和表达的需求,在不改变词汇的基本意义的基础上,不通过任何词形变化方式,选择需要的词性的方法。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研究中,对于英语构词法中的转类法(conversion)在各种教材和专著里有着较为详细的论述和说明;在各种教程、教科书和专著里对于英汉翻译中的词类转化法(conversion)也有详细的描述,但是对于两者的比较分析却凤毛麟角。很少有研究人员从词汇学角度探讨和研究了翻译中的词类转换。此外,对于翻译中的词类转换的理论基础描述也存在着一定的空白。
作者拟解决问题
英语构词中的转类法和英汉翻译中的转类法是否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翻译实践中是否应该考虑两种语言的构词特征,灵活地运用词类转换法?本选题研究对英语构词中的转类法与英汉翻译中的词类转换法进行对比分析,探寻两者的关系和特征。以期能够为英语学习者和翻译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Bauer, Laurie.English Word-Formation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2] Dalgish, G.M.Webster’s Dictionary of American English [M].New York: Random House, 1997.[3] Nida, Eugene A.and Taber, Charles R.The Practice and Theory of Translation
[M].Leiden: 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 2003 [4] Nida, Eugene 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5] 林煌天.中国翻译词典[M].武汉 : 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6] 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7] 罗阿祥.英汉翻译中的词类转换[DB/OL].中国知网,2001.[8] 王蕾.英语构词转类法与英汉翻译词汇转译法[J].上海翻译,2006(3).[9] 汪榕培, 卢晓娟.英语词汇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10] 谢建国.英语翻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1] 许建平.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12] 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13] 杨琦.英译汉翻译技巧之词类转换法[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4).[14] 章振邦.新编英语语法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5]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16] 张春柏.英汉汉英翻译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7]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军事训练教材编辑工作委员会.科技英语翻译实用教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第二篇:初一下(词汇)英汉互译 词形转换
英汉互译
Unit1
1.弹钢琴
2.善于应付……的 3.擅长于…….4.打鼓
5.help…with…
6.交朋友 7.在周末
8.美术俱乐部
9.跟…说
10.结交朋友
11.在某方面帮助(某人)
12.on the weekend
13.on the weekday
Unit2
1.起床
4.穿衣服
7.take a shower
10.eat quickly
13.散步
Unit 3 1.骑自行车
4.介于……之间
7.十九
Unit 4 1.上课迟到
3.在外面打架
5.穿校服
7.看望朋友
9.学钢琴
11.听音乐
13.练习吉他
15.整理床铺
17.make rules
20.be on time for class
Unit 5 1.长时间走路
4.迷路
water
Unit 6 1.读报纸
4.做汤
7.在游泳池里
10.通过电视
13.read a story to me
2.吃早饭
3.在早晨
5.去上班
6.做家庭作业
8.taste good
9.after breakfast
11.lots of
12.穿上衣服
14.刷牙
15.吃早饭
2.乘地铁
3.认为
5.实现
6.六十八
8.一百零九
9.九十九
2.在教室听音乐
4.在餐厅吃饭
6.出去
8.遵守规则
10.对某人要求严格
12.在走廊里跑
14.放学以后
16.go out in school nights
19.good luck
21.do the dishes
2.拯救大象
3.处于为想之中
5.砍到
6.places with food and 7.(be)made of
8.kind of shy
2.看电视
3.用电脑
5.通过电话交谈
6.洗餐具
8.呆在家
9.足球赛
11.in the library
12.younger brother
14.any other
15.sound good
18.clean the room
16.wash clothes
17.go to the movies
18.tomorrow evening
Unit 7 1.在加拿大
2.在欧洲
3.在下雨天气
4.玩得高兴
5.no problem
6.call sb at+电话号码 7.not too bad
8.right now
9.have a great time 10.summer vacation
11.study hard
Unit 8 1.邮局
4.在……和……之间
7.向左拐
10.在周末
13.on your left
16.police station
19.a noisy street
Unit 9 1.黑发
4.相同的方式
7.short straight hair
Unit 10 1.在不同的国家
4.吹灭
7.bring good luck to sb
Unit 11 1.去散步
4.照一些照片
7.一点也不
10太多人
13.ride a horse
16.last week
Unit 12 1.去电影院
4.打羽毛球
7.熬夜
10.吃惊
13.生火
16.know about
2.投币式电话
5.在……的前面
8.在第一个十字路口
11.enjoy reading
14.excuse me
17.far from here
20.next Sunday
2.金发
5.最后
8.curly black hair
2.……的数量
5.green tea
8.great specials 2.给奶牛挤奶
5.在星期六的上午
8.对……感兴趣
11.play chess
14.play with
17.visit my grandparents
2.去划船
5.抛开
8.高中
11.把……弄醒
14.go to sleep
17.stay up late
3.在……的对面
6.紧靠……的旁边
9.沿着……走
12.look like
15.in town
18.watch sb doing sth
21.have a good trip 3.一张圆脸
6.首先,最重要的是 9.look like 3.许个愿望
6.orange juice
3.喂鸡
6.去钓鱼
9.进行学校旅行
12.all in all
15.show sb around
18.grow apples 3.去海滩 6.大声叫喊 9.搭起 12.两周前 15.look out of 18.up and down
词形转换
1.swim(与人相关的名词)
37.tall
(反义词)2.paint(同义词)3.piano(复数)4.family(同义词)5.also(同义词)6.music(与人相关的名词)7.story(复数)8.teach(与人相关的名词)9.outside(反义词)10.wash(三人称单数)11.noise(形容词)12.relax(形容词)13.luck(形容词)14.study(同义词)15.hallway(复数)16.before(反义词)17.friend(形容词)18.clever(同义词)19.danger(形容词)20.zoo(复数)21.one(序数词)22.twenty-two(序数词)23.forget(反义词)24.wish(三人称单数)25.young(反义词)26.shop(现在分词)27.run(现在分词)28.swim(现在分词)29.study(现在分词)30.child(复数)31.easy(副词)32.there(对应词)33.left(对应词)34.clean(反义词)35.enjoy(三人称单数)36.cross(名词)
38.curly(反义词)39.light(反义词)40.glass(复数)41.good-looking(同义词)42.good-looking(反义词)43.act(与人相关的名词)44.thin(反义词)45.cinema(复数)46.high(名词)47.paint(名词)48.love(形容词)49.cheap(反义词)50.excite(形容词)51.slow(反义词)52.interest(形容词)53.hear(过去式)54.present(同义词)55.farm(与人相关的名词)56.feed(过去式)57.grow(过去式)58.worry(过去式)59.luck(副词)60.fast(同义词)61.beach(复数)62.butterfly(复数)63.visit(名词)64.mouse(复数)65.baby(复数)66.sheep(复数)67.fly(过去式)68.wake(过去式)69.start(同义词)70.high(同义词)
第三篇:英汉词汇互译
英汉词汇互译的若干方法
(一)准确理解词义
1.根据上下文辨词义。
2.论褒贬,即要注意同义词之间有不同的语体色彩、使用范围及程度。
任何语言都有语体之分,有高雅的、通俗的、粗野 的,还有俚语、公文用语及术语等。文学作品中,作家通过不同的语体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更是常用的方法。翻译时,必须审其雅俗,量其轻重,这样,才能恰如其分地表达原文的精神。
(1)词义有轻重的不同
例如表示“打破”的词
break是最一般的用语,意思是经打击或施加压力而破碎。
crack是出现了裂缝,但还没有变成碎片。
crush是从外面用力往内或从上往下而压碎。
demolish是破坏、铲平或削平(如土堆、建筑物、城堡等)。
destroy是完全摧毁,使之无法复原。
shatter是突然使一物体粉碎。
smash旧指由于突如其来的一阵暴力带一声响而彻底粉碎。
又如表示“闪光”的词
shine照耀;指光的稳定发射。
glitter闪光;指光的不稳定发射。
glare耀眼;表示光的最强度。
sparkle闪烁;指发射微细的光度。
(2)词义有范围大小和侧重面的不同
在一定上下文中,在agriculture,farming,cultivation,agronomy四个词中:griculture指农业科学、农业技术、整个农业生产过程,所包含的范围最广。farming指农业的实践。cultivation指农业物的栽培过程。agronomy指把科学原理运用到农业耕作中去的实践。
又如在empty,vacant,hollow这组同义词中,它们各自有不同的形容对象和强调的内容:
empty可以用来形容house,room,cup,box,stomach,head,words等词,表示“空的,一无所有。”
vacant可以用来形容position,room,house,seat等词表示“没有人占用的,空缺的。”hollow可以和tree,voice,sound,cheeks等词连用,表示“空洞的,虚的,不实的,下陷的。”
(3)词义有感情色彩(如憎恶、蔑视、讽刺、诅咒、尊敬、亲昵等等)和语体色彩(如庄严、高雅、古朴、俚语、方言词语、公文用语、委婉词等等)的不同。如“死”就有许多委婉的说法:
to expire 逝世
to pass away 与世长辞
to close(end)one's day 寿终
to breathe one's last 断气
to go west 归西天
to pay the debt of nature 了结尘缘
to depart to the world of shadows 命归黄泉
to give up the ghost 见阎王
to kick the bucket蹬腿You can kick everything but you can not kick the bucket.to kick up one's heels 蹬腿
又如“怀孕”也有许多委婉的说法:
She is having a baby.She is expecting.She is in the family way.She is knitting little booties.She is in a delicate condition.She is in an interesting condition.又如“警察”:
policeman 正式用语
cop 美国口语
bobby 英国口语
nab 美国俚语
3.看搭配。任何一种语言,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会形成一种固定的词组或常见的搭配。这些比较固定的说法,有时可以译成另一种语言,有时则不行。翻译时,必须注意英汉两种语言中词的不同搭配。
以kill为例:
He killed the man.他杀死了那个人。
He killed his chances of success.他断送了成功的机会。
He killed the motion when it came from the committe e.他否决了委员会提出来的动议。
He killed three bottles of whisky in a week.他一周内喝光了三瓶威士忌。
kill the peace 扼杀和平
kill the promise 取消诺言
kill a marriage 解除婚约
还要注意英汉定语与名词的搭配不同:
heavy crops 丰收
heavy news 令人悲痛的消息
heavy road 泥泞的路
heavy sea 波涛汹涌的海洋
heavy heart 忧伤的心
heavy reader 沉闷冗长的读物
又如:
a broken man 一个绝望的人
a broken soldier 一个残废军人
a broken promise 背弃的诺言
a broken spirit 消沉的意志
broken money 零钱
国际著名品牌趣译
许多国际著名品牌源于很平凡的名字,译为中文必须有巧思。
如果把营销比喻成一场战役,那么成功的品牌名称就像一面不倒的军旗。国际品牌在全球范围内营销,必然要跨越种种文化障碍,如语言差异、消费习惯差异、宗教差异等。把品牌译为中文必须有巧思。
由于西方国家的文化比较相似,所以某一个国家的品牌比较容易为其他国家所接受。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差异较大,因此,国外品牌要打入华人市场,必须慎重考虑命名问题。商品经济现象的复杂,使西方品牌名称的翻译超越了语言学概念,而上升到文化心理和市场重新定位层面。
麦当劳:蕴含多层意义,比如麦当劳,英文名称是“McDonald’s”,它是店主人名字的所有格形成。西方人习惯以姓氏给公司命名,像爱迪生公司、华尔特·迪斯尼公司、福特公司。但是华人通常喜欢以喜庆、兴隆、吉祥、新颖的词汇给店铺命名,如“百盛”、“天润发”、“好来顺”、“全聚德”、“喜来登”。McDonald是个小人物,他比不上爱迪生,人家是世界闻名的大科学家,也不如迪斯尼,因为迪斯尼成了“卡通世界”的代名词,所以如果老老实实地把“McDonald’s”译成“麦克唐纳的店”,就过于平淡,而“麦当劳”就非常成功:
一,大致保留了原发音;
二,体现了食品店的性质;
三,蕴涵着“要吃麦就应当劳动”的教育意义;
四,风格既“中”又“洋”,符合华人的口味。
可口可乐:绝妙之译,众所周知,“可口可乐”就是“CocaCola”,但是却很少有人追问一句:那是什么意思?原来Coca和Cola是两种植物的名字,音译为古柯树和可乐树,古柯树的叶子和可乐树的籽是该饮品的原材料,古柯叶里面含有古柯碱,也叫可卡因(有时用做局总麻醉药,尤其用于眼睛、鼻子或喉咙,还因其兴奋性和刺激性而广泛用做毒品)。这样枯燥乏味甚至有点可怕的名字居然被翻译成“可口可乐”,真是CocaCola公司的化腐朽为神奇。“可口可乐”译名的成功之处在于:
一,保留了原文押头韵的响亮发音;
二,完全抛弃了原文的意思,而是从喝饮料的感受和好处上打攻心战,手段高明;
三,这种饮品的味道并非人人喜欢,很多人甚至觉得它像中药,但它却自称“可口”,而且喝了以后还让人开心。善于进行自我表扬,讨好大众。
上述两例是保留原品牌名称发音,而改变原意的成功范例。其他如中国译为“奔驰”,新马译为“马赛地”的名牌汽车,原文“MercedesBenz”是该汽车公司老板爱女的名字,译为“奔驰”是删除了复杂的Mercedes,简洁而响亮。
“Ikea”译为“宜家”是高招,再如“Ikea”家具品牌,即便在瑞典也很少有人知道它的意思,是聪明的中译者赋予它“宜家”这美好的含义。实际上,Ikea是该品牌的创始人IngvarKamprad和他的农场名Elmtaryd及村庄名Agunnaryd的词首字母组合。
有的品牌名称只进行音译,如“麦斯威尔”咖啡,仅仅是“Maxwell”的发音而已。由于它的诉求对象是白领阶层,尤其是“外向型”白领,因此这个名字是成功的。但如果想让广大华人买账,就不如“雀巢”。在雀巢咖啡刚进入中国大陆时,听村里的农民议论:“雀巢”咖啡就是“鸟窝”咖啡。即使没文化的人也对它产生兴趣,可见名称的戏剧性效果非常有利于提高品牌的知名度。
名牌手机“诺基亚”,芬兰文原名“Nokia”,是厂子所在小镇的名字,很显然,译文比原文更富有高科技感,好像还有点“承诺亚洲”的味道。
“福士伟根”跟希特勒有关,有的品牌名称只进行意译。如“福士伟根”(中国称“大众汽车”),德文原名“Volkswagen”,Vokls的意思是人民大众,Wagen是汽车。
关于“福士伟根”,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来历:19世纪二三十年代,汽车非常昂贵,只属于少数富人。希特勒上台后,宣称要为全体劳动大众制造汽车,汽车的牌子就叫“Volkswagen”,他号召人们每月省下一些钱,建立“汽车存款”,若干年后家家有汽车。可是不久战争爆发,汽车厂忙着造战争机器去了。然而战后大众汽车的品牌名称却保留了下来。
还有一类是以简称进行跨国界统一传播,比如慕尼黑的一家汽车厂,德文全称是BayerischeMotorenWerke(拜耶里奇飞机引擎生产厂),简称为BMW,后来它不仅生产飞机发动机,还扩展到越野车、摩托单车、高级轿车。现在没有人关心BMW到底是什么意思,BMW三个字母围绕的蓝白徽标,已成为成功和信誉的标志。其中文名称“宝马”是多么浪漫、简洁、贴切。
再如,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明尼苏达矿业及制造公司),就是我们熟知的3M公司。西方人对品牌名称的要求比较单纯:一,简单易记;二不重复;三,在别国语言里不会产生误解,对宗教信仰不要有侮辱性含义。为安全起见,有些厂家就干脆造一个新词,如康柏公司“Compaq”(美国电脑生产商)来源于Compact(电脑术语,意思是密集的、压紧的),把词尾变成q,就构成一个新词,它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源词,使公司的行业特征非常明显。
感冒症状表达法
1.I've got a cold./ I've got a bad cold.我感冒了。/ 我感冒很严重。
2.I've got a runny nose./ My nose is running.我流鼻水。
3.I've got a sore throat.我喉咙痛。
4.I've been coughing day and night.我早晚都在咳嗽。
5.I can't stop sneezing.我打喷嚏打个不停。
6.I've got a temperature./ I'm running a high fever.我发烧了。/ 我发高烧。
7.I've got a very bad headache./ This headache is killing me.我头很痛。/我头快痛死了。
8.I feel sore and ache all over.我觉得全身酸痛。
9.I feel like I'm dying.我觉得我好象要死了一样。
10.I feel dizzy./ My head is swimming.我头晕。/ 我头昏脑胀的。
关于[缘]的表达
缘分 predestined relationship
缘 reason;cause;sake, relationship, edge;fringe, climb
血缘 blood relationship
人缘 relations with people
姻缘 predestined marriage
前世因缘 predestination
天赐良缘 a godsent marriage;a good marriage arranged in Heaven
天缘巧合 a luck coincidence
喜结良缘 tie the nuptial knot
缔结姻缘 form marital tie
聊得投缘 talk congenially
有缘结识某人 be lucky to get acquainted with sb.无缘结识某人 have no opportunity to get acquainted with sb.
第四篇:英汉拟声词互译.
英文拟声词与翻译
试看译例:
1.风萧萧,雨萧萧,马萧萧。
The wind whistled, the rain pattered and the horse neighed.2.Thunder began to rumble.雷声开始隆隆地响。3.The cart rumbled past.车轱辘轱辘地过去了。
4.His stomach rumbled emptily.他肚子空空如也咕噜咕噜地叫。
5.哒哒哒哒哒!咚!咚!李先生突然抱着头直跳起来,但随即像一块木头似的倒下去。Rat-ta-ta-ta, boom!boom!Wrapping his arms around his head, Mr.Li leaped up, but immediately fell forward like a log.6.这个时候,长城线上,烽火连天,一辆囚车,却囚着革命英雄,向南急驰。
At a time when the war was raging along the Great Wall, a Carriage, carrying this
revolutionary hero, went rumbling swiftly southwards.7.Though I speak with the tongues of men and of angels and have not charity, I am become a sounding brass, or a tinkling cymbal.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鸣的锣,钹一般。
8.She drew one out.R-ratch!Now it sputtered and burned.她抽出一根或才,哧!啪!一下子燃着了。
有关拟声词的译法:
一、同一个拟声词,如例1中的“萧萧”,在不同的上下文或结构中,应根据译文的语言习惯或地道用法,选用不同的与原文意义对应的词或表达方式。
二、根据上一条,自然可以从另一面总结出第二种方法,即原文不同句中的几个不同拟声词可以译成同一个词。如“隆隆地响”、“咕噜咕噜地叫”、“ 轱辘轱辘”均可译成同一个英文拟声词 rumble, 其基本意思是 “make a deep, heavy, continuous sound”。
三、原文中有拟声词,译文中也用拟声词相对应。有的译为独词句,有的译为动词或名词的辅助成分。有时可以将英文的拟声词译为汉语中较为抽象的“..........的叫,...........声”,如he seemed to hear about him the rustle of unceasing and innumberable wings,耳际仿佛传来无数翅膀的拍击声。
四、原文中没用拟声词,但很生动,如例6中的“向南疾驰”,也可以译成拟声词。增加拟声词可以增加效果,如The logs were burning briskly in the fire.木柴在火中哔哔剥剥烧的正旺。
五、与上一方法相对应,原文中用了拟声词,译文中可以不用拟声词,而是用其他能产生同样效果的词语,如例7。译文也可以不用拟声词而直叙其动作,如They splashed through the mire to the village.他们一路踏着泥水向村子去。
关于动物叫声的拟声词不管是在英语还是汉语中,都很具体,在互译中要特别注意选准具体词语。英国人说“......动物怎么叫?”“What dose a XXX go?”现将最常用的具体词语列举如下:
A bee hums(buzzes, drones).蜜蜂嗡嗡(哼哼)的叫。
A fly hums(buzzes, drones).苍蝇嗡嗡叫。
A mosquito hums(buzzes, drones).蚊子哼哼(嗡嗡)叫。
A bird twitters(chirps, chirrups).鸟叫(叽叽喳喳的叫)。
A sparrow twitters(chirps, chirrups).麻雀吱吱喳喳叫。
A cicada chirps(chirrups).知了啾啾叫。
A cricket chips(chirrups).蟋蟀唧唧叫。A crow caws(croaks).乌鸦哇哇叫。
A dove/ pigeon coos.鸽子咕咕叫。
A magpie chatters.喜鹊喳喳叫。
A nightingale jugs(jug-jugs).夜莺歌唱。
An owl hoots(whoops).猫头鹰叫。
A parrot squawks.鹦鹉叫。
A wild-goose honks.雁叫。
A crane whoops.(风声)鹤叫。
A bull bellows(lows).公牛哞哞叫。
A cow moos(lows).母牛哞哞叫。
A calf bleats.小牛哞哞叫。A goat bleats.山羊咩咩叫。
A lamb bleats(baas).小羊咩咩叫。A sheep bleats(baas).绵羊咩咩叫。A deer bleats.鹿叫。
A hen cackles(chucks, chuckles, clucks).母鸡咯咯叫。A chick cheeps(pips, peeps).小鸡唧唧叫。
A cock crows.公鸡喔喔叫。
A duck quacks.鸭子呱呱叫。
A goose cackles(gaggles).鹅嘎嘎叫。
An elephant trumpets.大象叫。
A fox yelps.狐狸叫。
An ass brays(hee-haws).驴叫。
A horse neighs(whinnies, knickers).马叫。
A lion roars.狮吼。
A tiger growls.虎啸(吼,叫)。
A turkey gobbles.火鸡(咯咯)叫。
A whale blows.鲸鱼(扑扑)叫。
A wolf howls(growls).狼(嚎,号)叫。
A frog croaks.青蛙哇哇叫。
A monkey screeches(chatters, gibbers, jabbers).猴子叫(猿啼,猿啸)。
A mouse squeaks(peeps).老鼠吱吱(唧唧)叫。
A snake hisses.蛇声咝咝。
A cat miaows(miaus, mews, purrs).猫咪咪叫。
A dog barks(yaps, yelps, bays, snarls, growls, howls).狗汪汪叫(狂叫等)。
A pig grunts(squeals).猪咕噜咕噜(哼哼)叫。
其它一些拟声词:
1、金属磕碰声
当啷
clank,clang
2、形容金属的响声 当当 rattle
3、金属、瓷器连续撞击声 丁零当啷 jingle, jangle, cling-clang
4、鼓声、敲门声 咚咚 rub-a dub, rat-tat, rat-a-tat
5、脆响的(关门)声 吧嗒 clik
6、敲打木头声 梆梆 rat-tat,rat-at
7、重物落下声 咕咚 thud, splash, plump
8、东西倾倒声 哗啦 crash, clank
9、风吹动树枝叶声 飒飒 sough, rustle
10、树枝等折断声 嘎巴 crack, snap
11、不大的寒风声 瑟瑟 rustle
12、踩沙子、飞沙击物或风吹草木 沙沙、飒飒 rustle
13、飞机螺旋桨转动 呼呼 whirr
14、雨点敲击房顶 噼里啪啦 patter
15、水流动声 拔拉 splash, gurgle
16、物体受压 嘎吱 creak
喀嚓 crack, snap
17、溪水、泉水流动声 潺潺 murmur, babble, purl
18、液体、沸腾、水流涌出或大口喝水声 咕嘟 babble, gurgle
19、重物落地声 扑通 flop, thump, splash, pit-a-pat 20、笑声、水、气挤出声 扑哧 titter, snigger, fizz
21、雷声、爆炸声、机器声 隆隆 hum, rumble, roll
22、汽笛或喇叭声 呜呜 toot, hoot, zoom
23、油在锅里 滋滋 sizzle
24、鞭炮爆炸声 噼啪 pop
25、脚踏楼板声 登登 clump
第五篇:兵马俑英汉互译导游词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
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创立者,也是一个文武双全的皇帝。他姓嬴名政,出生于赵国的邯郸,13岁继承王位,22岁开始亲政,经过十年的浴血奋战,统一了全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秦朝。为了巩固政权,加强思想政治领域内的统治,他还设立了郡县制;而且先后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车轨和法律制度。他认为自己功过三皇,德高五帝,又因为是第一个皇帝,所以便自称为始皇帝。他曾经五次出游天下,于公元前210年的7月,在出巡途中,暴病死于河北的沙丘,终年50岁。死后葬于骊山脚下的陵墓之中。
秦始皇帝陵南靠骊山,背面与渭水相邻。骊山风景如画,绿树成荫。据史书记载:“骊山山南多美玉,山北多黄金。”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巨大的封土堆,就是秦陵了。在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在建设上都遵循“虽死犹生”的思想,因此,秦始皇陵是依照当时秦咸阳宫的规模修建的。经过几千年的风风雨雨,当时的地面建筑现在已荡然无存了,我们已经无法领略秦陵的全貌。据《史记》记载,从这样的一段描述中我们可以得知:秦陵地宫的顶端是用28颗夜明珠组成的天冥星;陵内还有设置着百官座次的殿堂;并且藏满了各种奇器异宝;还用水银做了江河湖海以象征天地;用人鱼膏点长明灯为了防盗墓;还安装了能自动发射的暗箭。《史记》中对秦陵的内部只做了一个大致的描述。那么陵内到底有多少的奇珍异宝呢?由于科学技术的问题,现在还无法打开帝陵,我们已经发现了它的一个陪葬坑,就是秦始皇秦兵马。我们只能等待陵墓发掘的那一天,相信到时候一定会引起全世界考古界的轰动的 现在,我们面对的是秦俑馆一号坑,坑里就是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面对威武整肃的庞大军阵,你们的脑子里一定会闪现许多问题。现在我就一一回答大家的这些问题。
这些俑是西杨村农民们在抗旱打井的过程中发现的。他们决定报告文物部门。经过考古专家们的鉴定。秦俑馆内的1、2、3号坑被确认为秦始皇陵的陪葬坑。
经测量,1号坑东西长330米,南北宽62米,面积14260平方米,相当于两个足球场的面积,为三个佣坑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它为坑道式土木建筑结构,在东西两端各有5个斜坡门道,还有10个2.5米宽的夯土隔墙,隔墙上架有粗大的横梁,底部都是以青砖墁铺。一号坑是由步兵和车兵组成的军阵。一号坑是以长方阵的排列方式,由前锋、主体、侧翼、后卫四部分组成。我们现在所看到面东而立的就是前锋部队。南、北、西端各有一排面外而立的武士俑是侧翼和后卫,他们是为了防止敌人旁敲侧击和从背后偷袭。中间有38路面东而立的纵队,是由步兵和骑兵组成,构成了整个军阵的主体。从这里也体现了古代兵书中所
讲的“前后整齐,四方为绳”的军阵。《孙子兵法》中曾经讲到,古代兵阵布阵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前锋必锐,整体必宏。”他把一个军阵比喻成一把剑,如果一个军阵没有精锐的前锋,那么这个军阵就像是一把无锋的剑,便失去了杀伤力,可见前锋部队的重要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就是一号坑的前锋部队。它一共是3排,每排70件,共210件。这些兵俑手中都持有强弓劲弩,都是以骁勇善战而著称于世的。他们在作战时都不戴头盔。头盔本来是作战时的一种最基本的防护装备,但是秦国军队规定一律不准戴头盔。所以历史上称他们为“科头”。由于“科头”不戴头盔便敢杀入敌阵,史籍上也称他们为“科头锐士”。从这些“科头锐士”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秦军的勇猛和善战了。
在一号坑以北20米处,是秦始皇兵马俑的二号坑。它的平面呈曲尺形,面积为6000多平方米,是由步兵、骑兵、车兵和混和兵种组成的军阵。他一共由四个小的单元构成。这四个单元可以有机的构成一个大的军阵,也可以分开成四个独立的小军阵,这正是古书中所讲的“大阵套小阵、大营包小营”,阵中有阵、营中有营的布阵方法。它能攻能守,反应迅速,自我保护力强,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反应最快速的一支部队。
由于我们目前对兵马俑的颜色无法保护,二号坑迄今都没有大量的开发,但是在二号展厅中出土了大量的有代表性的陶俑,其中有将军俑、跪射俑、立射俑、骑兵俑、鞍马俑等。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就是一个从二号坑中出土的现在我们欣赏一下跪射俑,他上体笔直挺立,下部是右膝、右足尖及左足抵地,三个支点呈等腰三角形支撑着上体,重心在下,增强了稳定感。跪射佣由于目标小,不易被发现,所以是埋伏射击的最佳状态。甲片随着身体的扭转而流动,衣纹伴着体态的变化而曲转。这些跪射俑的面容和神态各不相同,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跪射俑是兵马俑中的精华,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看完了这么多的陶俑、陶马,拿他到底是怎么制作而成德,下面这幅图将会解答大家的疑惑。
看完了一、二号坑,大家也许会问:如此气势宏伟的军队,它的指挥部,也就是古代说的军幕是怎样的呢?那么三号坑的参观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
三号坑位于二号坑以西、一号坑以北。平面呈凹字形,是三个俑坑中面积最小的一个。一共出土了四马、一车和68个陶俑。这些陶俑的排列形式与一、二号坑完全不同。
一、二号坑是按实战军阵排列的;而三号坑则是面向内相向夹道式排列。他们手中所持的兵器也有不同。
一、二号坑中陶俑所持的兵器有长射兵器和短射兵器;但在三号坑中只发现了一种无刃兵器——铜殳。铜殳是一种用于仪仗的兵器,证明这里可能是一个地下军队的指挥部。三号坑如果从它的建筑布局来看,主要由车马房、南北厢房组成。在北厢房还没有修复好,在里面发现了朽骨一堆,残鹿角一件,证明它是一个活动前占卜或祷告的场所。南厢房位于俑坑的南部,它从东向西依次排列着廊坊、俑道、正厅和偏房。它们都有武士俑分立于两边,其中以正厅的警卫最多。这里可能是召开军事会议的场所。这一点也就完全证实了三号坑是
一个地下军队的指挥部——军幕。秦俑坑当中既有“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强大军阵,又有“运筹于帷幄之中”的将领,可见当时思虑严密,布局严谨了。
好了,秦俑坑我们就先参观到这里,下面我将要带领大家参观的是铜车马展厅。
如果说秦俑坑是大中显武的话,那么铜车马展厅就是小里透文了。前者把我们带入干戈相交的战场,而后者则使我们感受到了舒适的宫廷生活。它们虽然都是秦陵的陪葬物,但是却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那个时代的历史文化。秦始皇陵西侧20米处,发掘出土了两乘大型彩绘的铜车马。按照当时的发现的顺序,它们分别被编为一号和二号铜车马。当年出土的时候全部被打成了碎片,经过专家们近8年的修复,又使它重新焕发出了当年的瑰丽姿彩。据考证,这两乘车的体积均为真车真马的1/2,它们处处都是依照真人、真车、真马制造的。当年,这两乘铜车马的出土曾经使多少人赞叹不已!因此,它们也被人们称为“青铜器之冠”。这两乘车都是驷马单辕,呈前后纵向排列。前面的一号车为古代的“高车”,也叫“立车”,因为乘坐这辆车要保持站立的姿势而得名。这辆车上配备有大量的武器,鲜明的表明了一号车是用来保护后面二号车安全的。
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二号铜车马了。这辆车叫“安车”,它比我们的旅游空调大巴还舒服,因为它的车窗设计的非常科学,不但可以调节车内的温度,而且可以观赏车外的风景。我们可以看到前面拉车的四匹马,中间的两匹马叫“服马”,两边的两匹马是拉车的叫“骖马”。由于是皇家车队,因此要求它们行走起来必须平稳,于是在马身之间以“胁驱”相隔。这样,可使马匹保持一定的间距,如果它们离的太近,胁驱就会扎疼它们。马的制作技术达到了非常高超的境界。马的脖子上有一个项圈,这个项圈是由42节金与42节银焊接而成。金和银的熔点不同,它的焊接点用24倍的放大镜才可以清楚的看到。2000多年前的时候,手工制作能把着两种金属焊接在一起,表明秦代的工艺也是相当高的,我们不得不为之赞叹。我们再来看一下二号车上的华盖。华盖是一次烧铸而成,最厚处为也不过4毫米,最薄处为只有2毫米,是世界冶金史上的一次奇迹,包括现在的美国、日本都是无法做出来的。这个华盖就像一个龟壳一样,俗话说的好:“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这表明秦始皇希望自己永远长寿。但是秦始皇当时乘坐的并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安车。据史书记载,秦始皇的车队共有“九九八十一”辆车,而秦始皇乘坐的,则是由六匹马驾辕的一辆的金根车。它可能也被作为秦始皇陵的一个陪葬品埋在了秦陵的附近,说不定到不久的将来便会发现。希望到时候各位能够再来一睹皇家车队的迷人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