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本课程 电影欣赏资料
第三讲
影视表演艺术
一、表演艺术基本规律:演员的创作具有“三位一体”的性质:他运用自身的形体、表情与声音作为创作材料去创造角色,因而他本人既是创作者,又是创作的工具材料,以及完成了的创作对象。三位一体构成表演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创作的基本特性。
演员作为创作者,实际上并不拥有太多的自主权,这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演员的创作起点受文学剧本中“这一个”角色的制约。其
二、演员能否获得出演角色的机会,一般先要经过导演的选择,一般来说,导演会根据外形与气质的相似来挑选演员,可是任何影视剧中的角色绝不可能同演员本人的特征完全吻合,演员只有从自我出发过渡到角色,求得自我与角色的高度和谐,才能融化真实、生动的艺术形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演员的创造天地是大有作为的。
二、影视表演特殊规律:
1、逼真性要求表演生活化
2、镜头感与“微相表演” 镜头感:即要求演员掌握不同景别、角度、景深等各类镜头所应突出的表演侧重点,能够预计自身表演与摄影造型结合之后所产生的效果。“微相”:指人们能在特写镜头里通过面部肌肉的细微活动看到即使是目光最敏锐的谈话对方也难以洞察的心灵最深处的东西。
3、影视制作方式对表演的制约:影视表演要受摄影日程调遣,而影片拍摄时不可能与剧情时间同步安排的,这就给影视演员的表演带来“非连续性”的特点,即表演不按剧情起承转合的循序进行,被分割成一个个镜头,最后经过剪辑而合成。
第四节 影视摄影艺术
影视摄影是一种具有时空性质的、由运动着的光与色构成的造型艺术。摄影师的创作包括技术操作与艺术创造两重因素。(摄影师的创作工具和创作材料有感光胶片、光学透镜、摄影机、照明灯具以及升降移动设备等,要熟悉它们的各种性能并达到得心应手的程度,方能掌握好每一个画面的正确曝光、色彩还原、影调层次等质量要求。)摄影创作基本手段:概括来说可分为光影与构图两个基本方面。
1、摄影师每拍一个镜头都要考虑光影效果,或捕捉自然光线,或运用人工照明,这是摄影创作的一项基本功。
2、影视摄影的主要对象是人物,局中人的情绪、性格即命运变化都可通过光影变幻来加以表现。(《末代皇帝》)
3、影视摄影的另一个基本手段是构图。所谓构图,是指“被摄”对象在一定画幅里的美的结构。(普通银幕画幅的高度比例是1:1.38),构图的任务是“使主体形象不论在哪个位置上都能形成视觉的焦点”。
第五节 电影流派
所谓流派,指的是一定历史时期内由一批创作风格相近的创作者所体现出来的大致相近的美学风貌,其作品的思想倾向与创作方法具有一致性或相似性。
一、好莱坞电影:好莱坞电影有一个根本性特征,即建立在充分尊重经济规律和艺术规律的基础上,尤其尊重电影所具有的商业属性。
好莱坞电影的主要类型:
1、西部片《关山飞度》《正午》《与狼共舞》《火车大劫案》《不可饶恕》
2、喜剧片
卓别林《淘金记》《马戏团》《城市之光》《大独裁者》《摩登时代》
3、歌舞片《雨中曲》《西区故事》
4、悬念片
希区柯克《后窗》《眩晕》《蝴蝶梦》《精神变态者》
5、伦理片《毕业生》《克莱默夫妇》《美国美人》《金色池塘》
二、新现实主义电影:电影的创新意味着打破一切常规的做法,特别是好莱坞电影确立的类型叙事规范,转而要求电影艺术家自己对现实生活做出观察和思考,用真诚的态度直面现实。(发源于意大利。《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偷自行车的人》《擦鞋童》等)特点:
1、关注现实、反映当下社会问题
2、以普通人作为主人公
3、朴素自然的艺术风格
4、传达生活的诗意
美学原则:
1、真实美学原则
2、“美在生活”原则
3、选择事件原则
4、人到主义原则
二、新浪潮电影:起源于法国
最初的含义是指1958-1959年间涌现的法国青年导演创作现象,体现出反传统、追求创新的倾向。《广岛之恋》《四百下》《精疲力尽》
特点:作者电影:在电影创作中展现导演风格,建立以“导演”为中心的创作机制。
第六节 影视评论
影视评论是对影视作品的一种接受与交流,具体来说,这种接受与交流表现为三种形式:观看、欣赏、评论。
观看:将影视作品作为一种直接信息接收,仅仅是一种表面上的看到,是站在作品之外的接受。
欣赏:将影视作品作为一种艺术对象进行感受,是进入作品的交流,像角色替换一样去体验作品中人物的经历,体验作品所提供的规定情景,对人物的遭遇形成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同身受。
评论:是将影视作品作为一种艺术对象进行剖析与评判,要分析作品诱发欣赏者形成感受和体验的程度与原因,分析作品所要表现的深层意蕴,这是对影视作品内在理性意义的认识,属于一种高层次的艺术审美接受。
一、评论基础:影视评论的前提是欣赏。评论的构成包括理解认识作品和分析评判作品。首先是感受作品。其次才是评论。影视评论是一种科研活动,评论者要阐释影视现象的本来面貌,包括作品本身的思想内涵与艺术内涵、创作者的思想价值取向、社会上各种思潮对作品的影响等等。
影视评论又是一种艺术活动,在实际上参与了艺术审美意义的价值实现过程。
二、评论角度:所谓角度,是指评论的出发点。角度既包括评论的客体对象,也包括评,比如从主题角度进行评论,就是针对作品主题的评论;也包括评论主体的立足点。比如从人文主义角度评论作品,就是将人文主义作为依据对作品进行评论。(可补评论角度的范畴 203页)
三、评论方法:方法是指达到认识目的的途径与方式,被认为是认识的工具,是一种研究方法。
1、社会评论方法,是一种运用社会学理论和知识,着眼于影视作品的社会属性,研究影视现象与社会只见互相影响的批评方法。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艺术与社会的关系来评论作品,关注作品所表现的社会内容和社会意义。《飞越疯人院》曾被多数人认为是在讽喻美国,但实际上矛头不仅仅针对美国,更在于批判整个现代社会生活。
2、心理批评方法,是建立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认为作品是艺术家受压抑情感的一种无意识、潜意识的释放。《爱德华大夫》《精神病患者》心理批评注重发掘作品中人物的心理内涵,即分析作品中人物行为的心理动机、心理状态、心理依据、心理效果等。它要求把握创作者的心理因素与作品的联系,主要是指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辐射到作品中的心理内容,或隐藏在作品中的创作者的无意识与潜意识对作品的影响。
3、结构主义批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其一是作品的意义由作品本身的结构关系所决定,与影视艺术中蒙太奇结构十分相似。其二是批评的主要任务是阐释,因为作品的意义存在于各种内部关系结构当中,是隐含在深层的,批评就是进行一种揭示,使结构关系的特征及包含其中的真正意义得以显形。
第二篇:英文电影欣赏校本课程
英文电影欣赏校本课程教案
执教人:何菲
课时说明:
一、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了解隐含在语言内部的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指导学生提高对西方文化的鉴别能力,汲取精华,去其糟粕;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情感受到真善美的陶冶,心灵受到激荡,人格得到升华,提高认识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观看电影中的其精彩部分(highlight),在“质感”的英语中感受体悟原汁原味的英语,逐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对电影的真实感悟,从真实的交流中体会语言的文化内涵。
三、教法、学法及教学手段
1.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来看,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查找材料和信息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还有待养成。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大多数学生喜欢思考,能积极参与学习交流活动,但他们也需要老师适当引导。
2.教法
(1)采用问题教学法
采取实践、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如:教师引导、查阅资料、分析探究、小组讨论、模拟对白,情景剧表演
(2)谈话教学法
设置情境--引导思考--交流互动
3.学法
自主探究学习法,在课前,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课上教师扮演学生领路人的角色,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并自我总结,形成知识结构。引导学生学会独立地思考问题并能流利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4.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四、课时安排
本课程共4课时。欣赏4部影片:《里约大冒险1》、《冰河世纪2》《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驯龙高手2》 课程内容:
第一时
《里约大冒险1》电影欣赏 1.电影简要介绍
《里约大冒险》是一部2011年3D动画片。影片由《冰河世纪》系列的导演卡洛斯·沙尔丹哈执导,由好莱坞演员杰西·艾森伯格、安妮·海瑟薇和杰米·福克斯配音。2.Plot outline(故事梗概)
《里约大冒险》的故事讲述一只生活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小镇上的蓝色金刚鹦鹉,一直是世界上仅存的一只公金刚鹦鹉。直到有一天,一个鸟类研究博士图里奥来到了这里,告知鹦鹉的主人琳达要是再不给它们进行人工繁殖那么蓝色金刚鹦鹉可能就会灭绝,而他们研究所就有一只母蓝色金刚鹦鹉。于是,为了拯救蓝色金刚鹦鹉,他们从美国出发飞往巴西里约热内卢,一段充满异域风情的冒险之旅就这么开始了。3.Movie Time带问题看电影
Question 1 Which role in the movie do you like best? Question 2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movie?(protect animals, love the nature, be brave...)4.Slang俚语 词汇讲解
I come in peace.我是和平使者。
That works every time.百发百中。
We're doomed.我们完蛋了。
I don't have a choice.我别无选择。
be good for 对......有好处
get well soon 早日康复
play dead 装死
smuggler 走私贩
carnival 嘉年华
samba 桑巴舞
第二课时
《冰河世纪2》电影欣赏 1.电影简要介绍
《冰川时代2》(Ice Age: The Meltdown)是一部2006年的美国动画电影,为电影《冰川时代》的续集,由蓝天工作室制作,二十世纪福克斯发行,卡洛斯·沙尔丹哈执导,雷·罗马诺,约翰·雷吉扎莫,丹尼斯·利瑞,西恩·威廉·斯科特主演配音。2.Plot outline(故事梗概)
曼尼、希德和迭哥警觉到天气正在剧烈变化,巨大的天然冰山正发生着大规模的崩解。三兄弟毅然挥军南征,沿途经历诸多危险,最终到达安全的彼岸。在旅途过程中,经常逗嘴的三兄弟互相扶持,有难同当。同时,一直认为自己是最后一头猛犸象的曼尼在旅途中遇到了爱丽(奎因·拉蒂法 配音)--世界最后一头雌性猛犸象。第一次看到好兄弟陷入情网,迭哥和希德也完全无能为力,帮不上忙。其实曼尼也很头疼,美丽的爱丽从小被负鼠家族收养,浸染了所有负鼠的习性,爬树,钻墙角等。而更夸张的是,爱丽打从骨子里认为自己是一只负鼠,所以根本无法接收曼尼。再加上与爱丽同行的一对活宝负鼠兄弟,个性鲜明,唧唧喳喳。吵的我们的长毛英雄在面对一筹莫展的爱情和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一时完全没有了对策。而偏偏这场破冰之旅还万万少不了爱丽。3.Movie Time带问题看电影
Question 1 Which role in the movie do you like best? Question 2
Which scene impress you the most? 4.Slang俚语 词汇讲解
第三课时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电影欣赏 1.电影简要介绍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英国版《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美国版《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是英国女作家J.K.罗琳的著名魔幻小说《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第一部。这部小说的英文原版1997年6月26日在英国出版;中文繁体版2000年6月23日出;中文简体版2000年9月出版。2.Plot outline(故事梗概)
这是一个异乎寻常的星期二,住在女贞路4号的德思礼先生看见一只花斑猫正在家门口不远的地方看地图,而且听电视上说:一贯昼伏夜出的猫头鹰今天一早就四处纷飞,连专家们也无法解释这种反常现象。
就在这天晚上,失去父母的一岁男孩哈利·波特神秘地被送到女贞路4号的门前,开始了在他姨父姨母家饱受欺凌的生活。姨夫和姨母好似凶神恶煞,经常对他大吼大叫,一直把他关在楼梯下的碗橱里。他们还有一个混世魔王一般的儿子达力,更是经常对瘦弱的哈利拳脚相加。
十年过去了,住在姨夫姨母家的哈利从来没有过过生日。但是在他十一岁生日那天,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一只猫头鹰送来了一封信:邀请哈利去一个他从来没有听说过的神奇地方--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去上学。
3.Movie Time带问题看电影
Question 1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movie?(Bravery, hard work, friendship)Question 2
Which scene impresses you the most? 4.Slang俚语 词汇讲解
第四课时
《驯龙高手2》电影欣赏 1.电影简要介绍
《驯龙高手2》(How to Train Your Dragon 2)是2014年迪恩·德布洛斯编剧并执导的3D奇幻喜剧动画电影,由梦工厂动画制作,20世纪福克斯发行,杰伊·巴鲁切尔、杰拉德·巴特勒、乔纳·希尔、T.J.Miller配音。改编自英国女作家克瑞西达·科威尔所著的同名儿童书籍,是2010年作品《驯龙高手》的续集。2.Plot outline(故事梗概)
故事发生在《驯龙高手》的五年之后,赛龙比赛已成为岛上最受欢迎的一项运动,男女主人公希卡普与阿斯特丽德驾着自己的龙开始探索未知的世界。他俩发现自己已卷入一场战争的中心地带,必须率领族人捍卫这片土地的平静。3.Movie Time带问题看电影
Question 1 Which role in the movie do you like best? Question 2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movie? 4.Slang俚语 词汇讲解
第三篇:英语电影欣赏校本课程教案
英语电影欣赏校本课程教案
英美电影中的节日文化
执教人:张莹 马伟红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初步了解圣诞节、复活节、万圣节、感恩节的由来和习俗,感受文化的多元性。培养学生学习收整理、分析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英美节日文化的了解感受人类文化的多元性,懂得对不同国家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文化习俗,持宽容、欣赏和尊重的态度。通过对感恩节的了解,让学生学会感
恩。使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圣诞节、复活节、万圣节、感恩节、情人节的由来及习俗;中国流行过洋节的原因。
教法、学法及教学手段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来看,学生已初步 具备了一定的查找材料和信息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学习的 方法和习惯还有待养成。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大多数学生喜欢思考,能积极参与学习交流活动,但他们也需要老师适当引导。教法
(1)采用问题教学法
教师引导、查阅资料、分析探究、小组讨论
(2)谈话教学法
设置情境——引导思考——交流互动 学法
自主探究学习法,在课前,学生查阅相关资料 课上教师扮演学生领路人的角色,学生在教师的引 导下探究并自我总结,形成知识结构。引导学生学 会独立地思考历史问题并能流利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过程与方法
(1)教师对各节日进行深入了解、对学生的课外资料收集进行针对性指导。
(2)课前老师先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布置一个英美的主要传统节日(包括圣诞节、复活节、万圣节、感恩节)每个小组找出和这个节日相关的信息,探究、讨论,得出结论。新课导入
一、自主学习、了解新知
二、深入探究、畅所欲言 新课讲授英美主要节日:新年∕元旦情人节愚人节1月1日2月14日4月1日复活节春分圆月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劳动节5月1日(英)9月第一个星期一(美)母亲节5月第二个星期日父亲节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万圣节10月31日感恩节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圣诞节12月25日平安夜:12月24日晚圣诞夜:12月25日晚狂欢夜:12月26日晚畅所欲言
几百年过去了,感恩节已经被世界上 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因为人们发现这个世 界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感恩,你觉得有哪些
值得你感恩的?请举例说,并说出为什么?
Please find mor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about other ethnic festivals and share it with your classmates.观看电影视频,结合你所了解的知识,西方节日 有什么特点?中西方节日有什么不同? Discussion Why do you think young people in China are increasingly interested in celebrating some western festivals nowadays? Discussion Why do you think young people in China are increasingly interested in celebrating some western festivals nowadays? 开心辞典
1、圣诞节前夜圣诞老人是从什么地方把圣诞 礼物送孩子的?()
A、窗户
B、烟囱
C、炉子
D、门
2、复活节的两个典型的象征物是什么?()A、鲜花
彩蛋
B、鲜花
小兔子
C、彩蛋
小兔子
D、彩蛋 新衣服 作业:知识拓展
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每年到了这些日子校园里都会非常热闹,而元旦、中国的情人节就没那么热闹了,一些西方节日被我们默默接 受了,是不是崇洋媚外呢?为什么中国人喜欢过洋节?我们该如何看待西方节日呢?写一篇作文,发表你的观点。
第四篇:校本课程_微电影欣赏与制作
校本课程
微电影欣赏与制作
前言
管理论学家们如何定义电影的本体,无可否认,当初电影的发生始于新技术的发展,而且之后若干次,电影走进历史新时代的起点都和技术表现力的丰富息息相关。
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胶片到数字、从两维到3D/4D,电影再三体现其“时尚达人”的本性,电影一直与时代潮流、技术新貌相呼应,从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拓宽其竞争空间的机会。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坚信移动互联网为“覆盖性而非补充型媒体”理念的人越来越多,而这一媒介与电影的结合已经无可避免地发生,很多人因此断言,电影即将进入“第四屏”时代。但究竟这一屏的开发、利用愿景如何?是否具有独立研讨性?又能否带给电影崭新的生命力呢?微电影和传统电影、电视电影、影视广告的衔接点及岔路口何在?“老革命”(电影)遇上了新问题(移动互联网媒体)。
微电影是近两年才开始流行起来的概念,所谓“微型电影”其实也是短片的一种。微电影是基于当今移动互联网传播的全新电影形态,它是电影在诞生一百多年后发生的又一次嬗变,这种变化体现
在微电影的呈现方式、接受方式、创作语言和创作题材等各个方面。
移动互联网目前展现的微时代是一个速食时代,催生了各种微产物,微电影广告正是新媒介下的一大新兴微产物,因为近几年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手机、掌上电脑等移动终端都能非常方便快捷的观看视频。微电影的制作周期短,投资相较于一般电影来说较少,不可能通过上映的方式回收资本,其最大的播出平台就是移动互联网。于是大量的品牌、商品、厂商也敏锐的嗅到了微电影兴盛带来的商业价值,植入型微电影应运而生,也使得微电影与广告的融合水到渠成。作为新的广告形式,微电影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别具一格,微电影广告极强的故事性带给受众的感官体验,让人们在新奇的基础上获得情感共鸣,感动或震撼。汲取百年电影发展精髓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微电影,再加入影视广告营销模式,使微电影广告在新媒体传播中具有与生俱来的优势。微电影广告既然脱胎于电影,就具有艺术性,源于生活,在商业信息的传达过程中,自然会更鲜活更易触动人心,而不引起受众的反感,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
目录
第一章
微电影概说......................................................................................................................3
第一节 微电影的定义与特征.................................................................................................3
1.微电影的定义................................................................................................................3 2.微电影的特征................................................................................................................4 第二节 微电影的发展及现状.................................................................................................4
1.微电影的发展................................................................................................................4 2.微电影的现状................................................................................................................5 第三节 微电影的分类.............................................................................................................6 活动设计 “我眼中的微电影”...............................................................................................8 第二章
微电影欣赏......................................................................................................................8
第一节 微电影鉴赏指导.........................................................................................................8
1.主题................................................................................................................................8 2.结构................................................................................................................................8 3.人物................................................................................................................................9 4.场景................................................................................................................................9 5.景别..............................................................................................................................10 6.空间..............................................................................................................................11 7.机位..............................................................................................................................11 8.光线..............................................................................................................................11 9.影调..............................................................................................................................12 10.对话............................................................................................................................12 第二节 微电影佳作欣赏.......................................................................................................13 1.剧本节选赏析..............................................................................................................13 2.镜头节选赏析..............................................................................................................15 活动设计 微电影爱好者沙龙...............................................................................................18 第三章
微电影制作....................................................................................................................18 第一节 拍摄知识介绍...........................................................................................................18 1.剧本:一个可操作的好故事......................................................................................18 2.拍摄:快、狠、准......................................................................................................18 3.后期制作......................................................................................................................18 4.混合录制......................................................................................................................19 第二节 微电影从剧本开始...................................................................................................19 1.浅谈剧本......................................................................................................................19 2.剧本基本理论:..........................................................................................................20 3.创造角色冲突..............................................................................................................20 4.创造表面张力..............................................................................................................20 6.剧本三大忌..................................................................................................................21 第三节 微电影实际制作技巧...............................................................................................21 1.视听语言......................................................................................................................21 3.蒙太奇与长镜头..........................................................................................................25 4.后期制作......................................................................................................................26 活动设计 我们的微电影.......................................................................................................27 第一章
微电影概说
第一节 微电影的定义与特征
1.微电影的定义
微电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8-15分钟)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超小)规模投资(几千-数千/万元每部)”的视频(“类”电影)短片,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它具备电影的所有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主题和故事情节。
“微”时代,是web2.0带来的横向传播特点,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信息很容易被获得,使得“微事物”被人们无限放大,迎合了受众从细节中体现这个时代的方方面面的心理感受,快餐文化、碎片化精神追求成为一种潮流。“微需求”和“微表达”是这个“微时代”的人对社会现实的情感诉求,并自发形成一种无形的“微力量”,它使得“微”观念深入人心,催生出许多新鲜事物,从而衍生出新鲜的名词。在这横向文化传播时代,许多名词都以“微”字为开头,例如微博、微小说、微信、微电影等,这些词汇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渲染着微时代的来临。在“微电影”这个名词产生之前,曾经把简短的电影都称为“短片”,但微电影在故事内容上更加丰富和完整,网络视频和传统电影在网络平台上的结合,为中国电影及相关产业带来了新的营销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品牌营销模式,微电影不再是单向诉求,而是通过引发互动的扩散传播,打造品牌再娱乐和视频类媒体的传播壁垒,借势‘微传播’概念及微博等渠道形成非凡热度,从而达到预期的品牌传播效果。”这充分说明了用“微”字来命名可以吸引注意力,起到“趁热打铁”的宣传效用。“事实上,在这之前微博、微小说的流行,使微电影的产生似乎变得顺理成章,不足让人称奇了”。
1995年,广告人斯科特-扎卡林说服Fattal and Collins公司创作的连续剧《地点》于各大网络播放,有的学者认为,微电影是在制作上更专业,在内容上更有创意的网络视频,从这个角度来看,虽然《地点》被称为网剧,但应该被看做是历史上最早的“微电影”雏形。微电影概念的产生事实上是与网络视频与网络电影等相关概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电影大片《无极》播出之后,2006年初在网络上爆红的恶搞视频《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是第一部由“恶搞网络红人”影视爱好者胡戈创作,具有较完整剧情、时长较短的“类”电影视频走红,后来,网络电影日益流行,如2010年筷子兄弟的《老男孩》在优酷网开播短短几天,在没有任何宣传手段和票房保证的前提下,却出人意料地产生了全民轰动和集体怀旧的效果,创下几千万人次的点击率。“如果说网络视频是微电影的初期‘发育胚胎’,那么以2010年筷子兄弟的《老男孩》为代表的网络电影就是微电影的直接雏形”,以上作品都可以说是微电影的开山之作,只不过在这些作品中,他们并没有明确提出微电影这个概念。
微电影这一个概念由凯迪拉克汽车品牌公司最早提出,2010年12月27日,百年豪华汽车品牌凯迪拉克与华人影坛魅力巨星吴彦祖携手打造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微电影作品《一触即发》,全球首映宣传语中更是号称这是中国首部微电影影片,微电影这一个概念由凯迪 拉克品牌提出并推广后,这一词逐渐被许多人认知和接受,成为继“微博”之后电影艺术的一次创新演绎。
2.微电影的特征
微电影是微时代——网络时代的电影形式,名称富有中国特色,事实上脱胎于国外早已有之的“短片”。微电影之“微”在于:微时长、微制作、微投资,以其短小、精练、灵活的形式风靡于中国互联网。
微电影兴起于草根,各种参差不齐的“小短片”,来自于各种相机、DV、手机,但真正把它提升到“电影”层次的,是类似“天堂鸟影像”这样的专业机构,微电影从个人自拍的随性表达,渐渐登堂入室,上升到电影的层次。投资规模也从几千几万上升到几十万不等。微电影具有与商业联姻的先天基因,它神奇的把“广告”变成了“内容”,把品牌、产品通过故事和流动影像来包装、传达,可以说是一种相当高级的手段。
“微电影”相对传统电影和电视的根本区别在于它的3“微”特征,使得过去曲高和寡的单项度的艺术殿堂回归到了真正具有互动和体验特点的、人人皆可参与的“草根秀”时代。它的低门槛,广泛性与参与互动性适合了新经济时代人们追求精神自由和互动体验交流的感性诉求。
1、迷你性
“5分钟呈现一个完整的世界,难道这不是很神奇吗?”3在这个资讯异常发达,信息传播率极快的年代,这就造成了很多人不愿意坐下来慢慢欣赏长达两个小时的电影。
在这个网络时代应运而生的微型电影,不再是高不可攀的影视界大腕的专利,而是大众共同的“宠物”,只要拥有简单的摄影设备和处理工具,每个人都可以做编剧、做导演,只要有兴趣和愿望,每个人都可以做主角、做配音。
2、互动性
美国传播学者沃伦弗曾说:“传播是一个心灵影响另一个心灵的全部程序”
3、商业性
太阳圣火影视机构2000年在南京成立,是以从事宣传片、广告片、和电视纪录片、微电影、影视培训为主业专业影视公机构。太阳圣火导演分析了微电影的传播特征,微电影盛行网络并非空穴来风,而跟其独特的传播特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
第二节 微电影的发展及现状
1.微电影的发展
微电影雏形:《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是中国自由职业者胡戈创作的一部网络短片,其内容重新剪辑了电影《无极》和中国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栏目《中国法治报到》。对白经过重新改编,只有20分钟长,无厘头的对白,滑稽的视频片段分接,搞笑另类的穿插广告。在一个著名的娱乐场,工作人员倾城和王经理发生了关于工资问题的争论,最后大打出手,这时,一个神秘人物从天而降,杀死了王经理,离开了。警察奉命调查,发现这盔甲竟然是著名的真田小队长的,他们拘捕了真田小队长,可小队长说那天不是他。后来警察又锁定了小队长地部下昆仑,可是没有证据,警察束手无策。这时,贵公子无双站了出来,说是小队长干的,于是,真田小队长和倾城被拘捕了。在法庭上,昆仑突然承认是他干的,于是法官决定给他们判死罪,刑法由无双执行。在执行过程中,无双拿起了一个馒头:告诉了他们一个秘密,这个阴谋是他策划的,而他是为了报复倾城„„
许多人士认为这就是“微电影”的雏形。
第一部微电影:作为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广告“微电影”,2011年由吴彦祖主演的《一触即发》是源自“微时代”的产物,其剧本来自微小说《一触即发》。剧情通过90秒的“微时间”讲述吴彦祖在一次高科技交易中遭遇敌手中途突袭,为了将新科技安然转送至安全地带,吴彦祖联手女主角Lisa施展调虎离山等计策,几经周折最终成功达成目标。全片场面宏大,制作精良,也是第一部大制作的网络微电影,堪称微时代的里程碑,开始真正让微电影的风暴“一触即发”。
微电影具有与商业联姻的先天基因,它神奇的把“广告”变成了“内容”,把品牌、产品通过故事和流动影像来包装、传达,可以说是一种相当高级的手段,在国外称为video marketing(视频营销),已经发展相当成熟,像BMW、Levi's、Evian、SONY、NIKE、Coca-Cola、Pepsi、Apple、P&G、Durex、Bud这些大品牌,对于视频营销已经驾轻就熟,这也是远在大洋彼岸的品牌能够远涉重洋,畅行于世界任何角落,并且深入人心的重要因素。凡事在国外被验证成功的东西,国内复制就会成功的经验屡试不爽,天堂鸟影像作为最早研究国外视频营销的机构之一,相继推出了品牌微电影、品牌故事、病毒视频、植入广告、系列网络剧等这些艺术与商业高度融合的影片形式,让其成为一种强有力的营销工具逐渐为品牌商家所青睐。
相比电视广告等传统媒体,微电影营销的性价比非常高,其传播范围之广、接受度之高、以及传播成本之低,吸引了众多品牌商尝试和采用微电影营销。其中有凯迪拉克、桔子酒店、梦洁家纺、周生生珠宝、网易等品牌已经成功运用了微电影营销推广自己的品牌,其微电影在各大视频网站、社交网络平台免费传播,点击率均在百万以上。“小体积”的微电影,或将成就品牌内容的“大理想”!微电影接触的80后90后年轻群体,是各品牌商家非常看重的营销目标受众,微电影与生俱来的时尚、新潮、前卫气质,也是微电影营销、视频营销的地位在商家的营销组合中大为上升的重要因素。
2.微电影的现状
微电影的现状却远不如微博发展的好。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微电影的盈利问题:现在的微电影界,可以盈利的应该还是寥寥无几,因为还只是个开始,就像网络广告刚发展的时候一样,新兴事物总需要去打开这个市场才行,另外就是模式,微电影的模式除了常规的广告植入和赞助商鸣谢以外,其他的方式基本上就没有了。所以,在广告投放选择上商家也会选择性的去投放广告,到底是投入到常规电影还是网络微电影中,而这最终决定权就在于谁的性价比高,微电影取胜的衡量标准就是他的受众,也就是网络点击率,那么我们就不得不说他的宣传问题。
第二,微电影宣传推广问题:常规电影都有大的投入,所以报纸啊电视台的报道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公关稿可以召开新片发布会等方式,只要宣传出去,然后进入影院就会有他的观众。而这也是网络微电影所缺乏的。因为微电影本身的投入并不大,少则上千多则数万即可。所以在宣传推广上就成了一个很头疼的问题,当然,也可以像之前火遍网络的微电影《小悦悦微电影》一样,找著名网络推手青春弘志操刀执行,几乎一夜之间就占尽了各大网络媒体头条,一周内吸引了近千万点击,但是毕竟这样的网络推手有限,不可能每部电影他都有时间推。而采取传统宣传方式,比如报纸广告等,费用又过于太高,所以,怎么样宣传推广微电影也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第三,微电影的内容质量:由于微电影投资少门槛低,所以就导致了这个圈子的鱼龙混杂,当然,以后市场发展起来以后,那些不正规的不专业的还是会淘汰掉,但目前来说,还是会存在很长一段时间。那么微电影的内容质量就会受到很多影响了。无论是剧本还是导演,或者还是后期制作,不同的水平打造出不同的作品,而低水平打造出来的作品必然会为微电影市场带来负面效应。
从以上三点来看,中国微电影市场现状还是不容乐观,还需要一个过渡期来筛选。
第三节 微电影的分类
纵观近几年来拍的相对成功的微电影,我们大致可以将这些成功的微电影分为三类:一是以缅怀青春、友情和梦想等为主题的70、80后怀旧文艺片;二是企业高额投资的大制作企业形象宣传片;三是劝导人们珍爱生命、关爱家人等为主题的公益类微电影,这类作品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纯公益性微电影,一种是企业冠名拍摄的有广告植入的公益类微电影。下面就这三类微电影的特征及广告植入问题做简单讨论。
一:以缅怀青春、友情和梦想等为主题的70、80后怀旧文艺片。青春。友情和梦想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每一个人的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青春也是一个人生命中最绚烂的时期,所有的灿烂都留在了那段令人难忘的岁月,所有为梦想奋斗的时光也停留在了那里。所以此类影片很容易引起70、80后的情感共鸣,很容易引发一代人的集体怀旧。
《老男孩》可以说是这一类微电影中的一个代表,该影片通过讲述一对平凡的好兄弟为梦想辛苦奋斗的经历,引起了70、80后关于青春和梦想的集体怀旧。微电影《老男孩》中植入的雪佛兰科鲁兹在广告植入上也不同于以往的直接植入产品的广告,虽然镜片中有直接商品的植入,但是此次植入更加注重品牌理念和精神的植入。该剧以剧情植入为核心,倡导雪佛来科鲁兹品牌的奋斗精神。剧中的主角筷子兄弟组合的角色身份也非常符合为梦想奋斗的一代认得现状,一个是理发师,一个是婚庆司仪,经济条件刚好维持基本生计。然而就是这样的两个人依旧在为曾经的梦想而努力,而科鲁兹则是作为他们为了圆梦参加的比赛的奖品的形式出现的。科鲁兹在剧中代表的是主人公的奋斗目标,也代表了梦醒可实现的真实性,这与科鲁兹品牌的奋斗理念高度吻合。同时剧中两位主人公圆梦的辛酸更是惹得无数观众产生共鸣,纷纷落泪,即是为剧中的人物,同时也是为自己。尤其是剧中的那首歌曲老男孩更是让人印象深刻,歌词句句戳中泪点。我到现在还记得高三那年,我们一向冷静的四十多岁的语文老师在给我们放这首歌的MV时痛哭流涕的样子。放完后,他也难以平静,哽咽着告诉我们,来之前他已经做过心理建设,但没想到还是控制不住。他说,你们可能不会有太多的感受,当你们到了我这个年纪再去听这首歌的时候,或许就能理解我现在的心情了。从我们老师的身上就可以看出这个影片有多么地成功,他成功地引发了一代人的集体怀旧。同时也成功地把雪佛来科鲁兹的品牌理念融入其中传递给观众。
在微电影火热播出的时候,雪佛来借着其良好的播出效果也推出了线下实体活动。他们专门策划了“参与互动赢取科鲁兹1.6T大奖”活动、配合网络传播的地面试驾活动等,通过在科鲁兹官方网站开设活动专区和当地经销商销售点等渠道来实现参与。这些活动都大大促进了雪佛来科鲁兹的实际销售量,并且提升了在消费者中的品牌形象。
二:企业高额投资的大制作企业形象宣传片。在微电影植入广告成功营销的案列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不少企业也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开始纷纷投巨资打造企业形象宣传片。这一类的影片大多都凭借其高投资换来的完美视觉感受取胜,给人一场强大的视觉盛宴,当然内容上也是精心挑选,故事情节也是深入人心,以情动人。
这类微电影现在有很多,不只是企业和商家,就连各个事业单位。电视台等也都纷纷推出自己的企业形象微电影。这类片子成功的比较多,比如康美药业的《康美之恋》、香格里拉酒店集团的《至善盛情,源自天性》等。
下面以香格里拉酒店集团的《至善盛情,源自天性》为例,谈一谈这类微电影的相关问题。这类影片一般都是高投资大制作,那么这则也同样不例外。这则时长不到三分钟的广告动从创意公司到导演、演员、拍摄地点甚至是后期制作全都用的是业内一线的团队。内容也是以情动人,就如其名称“至善盛情,源自天性”一样,在所有人都以为他会冻死的时候,那些他曾经害怕的狼群向他走来,那些狼用它们的体温将这个旅人暖醒救活。故事的结尾我们看到了旅人和狼群相拥而眠的画面,加上此时浮现的广告语——不是非得相识,才能相拥入怀。这种触动我们内心深处的真诚与善良,很容易在当今社会唤起人们的共鸣,这也是广告则重表现的香格里拉的文化精髓——待客如亲,真心关爱。正式这种影片内容和品牌理念的高度契合造就了这则广告的成功。
三:劝导人们珍爱生命、关爱家人、珍惜时间等为主题的公益类微电影。这类微电影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纯公益性的,一类是企业冠名的产品植入式公益广告。这类广告大多是以生活中比较常见但又容易被大家忽略的问题为内容,通过巧妙地演绎组合,已达到警醒世人的效果。这类影片也有很多,比如2013央视拍的纯公益类微电影《回家》。由百事投资拍摄的《把爱带回家》、由红星美凯龙出品的《时间门》等。
这类作品都盛在用最生活中最细微的事情去打动你内心最深的情感。比如说央视的《回家》,这是一部讲述常年打工在外的人们在春节时为了和家人团聚而骑着摩托车历尽艰险回家过年的故事。春节回家和家人团圆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而且影片中的人们又是在那样一中艰苦的条件下回家,这怎么会不让除夕夜坐在电视机前的你感 动流泪。这样的情感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的而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这样的感情是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的。还记得《时间门》的播出实在2012年12月3日国际爱家日,这本来就是一个容易让人产生感情的日子,再加上影片以超现实主义方式讲述了一个因忙碌而失去陪伴家人,最终却因工作操劳而病倒并将失去记忆的人,对往日没有好好陪伴家人的后悔。看完影片,我们会不自觉的去想,我们将来会不会和其中的主人公一样,我们现在应该要做些什么。这就是这部影片的引起的观众的共鸣之处。这个影片播完之后,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莫让忙碌架空了陪伴,我想这是对这部影片精神的最精炼的概括。
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是哪个类型的微电影,但凡成功的,大都是以情动人,能在情感上引起观众的共鸣。无论是友情、爱情、亲情、还是陌生人之间的发自本性的真情,只要你的影片传达出来的感情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那么它就算是一部成功的微电影。
活动设计 “我眼中的微电影”
将30个学生分成A、B、C 3组,组内交流,讨论自己眼中的微电影是怎样的,思考:如果我想拍一个微电影,会想拍一个怎样的微电影。
每小组讨论出一个结果,然后组间交流。
第二章
微电影欣赏
在学会微电影拍摄与制作之前,必须先学会分析鉴赏微电影,知道微电影中拍摄好的与不好的地方,为以后自己制作微电影打好基础。
第一节 微电影鉴赏指导
微电影鉴赏一般从10个维度去分析,分别是主题、结构、人物、场景、景别、空间、机位、光线、影调、对话。
1.主题
主题是微电影中内容的核心与内涵;正是微电影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微电影的主题往往是多元化的、多侧面的、多切入点的。
2.结构
结构是影片的组织排列的方式和叙事组合的构造。影片的结构,框架,就是微电影的风格。导演根据影片的主题、内容、人物塑造的需要,运用各种手段、方法,将各诸要素合理、有机、完整地组成一个视听整体,达到艺术上的统一。
影片的结构分析是影片分析中的系统工程,我们认定的微电影的结构分析应该包括: ①剧作的分析
主要是对微电影的情节设置,情节的组织进行系统的分析。
从微电影的创作规律研究表明:戏剧性结构的微电影无非是无数件有因果关系、有内在联系的事件,有机地、有目的地安排在一起,最终构成一种结局。
纵观世界各国故事片微电影的样式,微电影的叙事结构、微电影的剧作结构及故事的结局基本是四种存在模式:A、情理之中,预料之中;B、情理之外,预料之中;C、情理之中,预料之外;D、情理之外,预料之外。非戏剧性结构的微电影,在表面构成上,会更为随意,更为自然和偶然的,许许多多的事件被十分有机地,有意地排列在上起,往往在影片的最后形成上,无非是形成两种模式“n个体无意识形成集体的有意识,整体有意识形成风格的有意识”。
现代微电影的剧作结构,往往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变异性,重点表现在剧作的合情与合理的处理上,有的合情不合理;有的合理不合情;但是,从大多数的影片的构成上分析,合情比合理更为重要。
②情节结构分析
情节的分析主要是对微电影的情节安排在排列方式上的整体分析。
总体来讲,影片的结构是导演风格和主题思想表达的最重要的手段。经分析发现,微电影的叙事结构、剧作结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影片最终结构的选择与确定,一定是有利于影片的主题,有利于人物的塑造,有利于风格的体现,有利于叙事的多样化。
3.人物
微电影中的人物,是微电影创作中的核心,也是作品的核心。反过来讲,人物的塑造,是微电影导演创作的重中之重。
对于微电影的基本要求,我们希望是在一系列的场景中,事件中,动作中,对话中看到的不是一般的人(具体的演员),而是鲜活的、有性格的人物。
世界微电影中的常规情况是,观众对于微电影中的人物(其实是对演员)感兴趣,对于微电影中的故事感兴趣,对于微电影的主题感兴趣,才会全方位的对微电影给予关注。
4.场景
场景是影片叙事的基本载体和影片特定的空间环境,是影片重要的造型元素。现代电影的场景,可以是现实空间环境,也可以是非现实空间环境,但是,这两种场景的存在,都要求要体现和反映剧本中规定的情境。
通常的,影片中场景存在的方式和种类,大体上可以划分成如下六种:内景、外景、实景、场地、外景特技合成景、计算机模拟景。
通过拉片和影片的分析我们发现,电影中场景的选择、利用、排列、构成,会影响到以下几个问题:
①场景决定影片的风格:场景的选择和具体的运用,在宏观上就决定了影片的叙事风格 和造型风格。
②场景影响影片的空间感觉:电影中外景的出现,无论场次的长短、多少,都会在影片中形成一种整体的空间规模。感觉和效果。而在内景的拍摄中,我们会有一种与之相反的感觉,显得影片空间变化较多,但不完整。
③场景制约人物形象的塑造:电影中外景的应用,使得人物的表达更为有环境依据,使人物在叙事上更有可信程度,更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内景的应用,优化了摄影的造型元素,在视觉上更有利于人物的塑造,更主要的是有利于人物的“戏”的表现。
④场景关系影片的影调构成:由于影片中场景的有意 识、无意识的变化,影片中的地调关系会有很大的变化,可以构成影片的不同场景的不同的初调效果。
⑤场是决定一段叙事情节的完整:电影中的一个场景可以清晰、明确地完成一个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叙事情节,也可以仅仅是表达叙事情节的一个小小的部分。实际增况往往是;一场戏有可能在一个场景中完成,也有可能在几个场景中完成。
5.景别
在微电影中,通常使用到的景别有5种,分为大远景、远景、中景、特写、大特写。①大远景:在需要展示户外的壮观景象如沙漠、山丘、海洋,或者航拍城市鳞次栉比的房屋、两军在开阔地交战又或是大规模**场面等这些情况时,常常使用到大远景镜头。
在大远景镜头的画面中,人物的作用远没有他们身处的环境来得重要。通常,在画面中,人看起来不过是一个斑点,这很正常,因为大远景镜头的功用便是展现人的处境。
②远景:远景可以框住几个人(从头到脚),在这个景别范围内,人物可以有相对自由的活动空间,比如相互间的打斗,或者闪避一只正在向前冲的看门狗。当然,远景也可以容纳一些背景,或者容纳一些大型的、重要的道具,比如一家高中体育馆里的寄物柜,在那里,有几个运动员正在互相较劲。
③中景:虽然在中景镜头中,有很多种拍摄人物的方式,但典型的中景镜头是表现两个人物的腰部以上出现在景框之中,而背景则十分有限。在这种景别之下,背景和动作退到了次要的位置,人物的重要性开始凸显。
在微电影中,当两个人都不存在明显的优势的时候,导演常使用中景来推进他们之间的对话。当两个人出现激烈的身体接触,或者,这种身体接触对戏剧张力表现显得很重要,比如,当一个人将一把刀送进了另一个人的小腹,或者当一个男人拥抱一个女人时,中景也是首选。
④特写:特写仅能显示片中演员的头、脸和肩。由于我们已经知道演员身处何处,所以背景出现得并不多。导演在运用特写时,主要意图是将演员和周围的环境隔绝开来,或者让演员与其他角色隔绝开来,以便让观众注意到该演员所扮演的角色。
在那些频繁使用特写的微电影中,导演希望展现角色的孤独感,与他人的隔绝,以及与社会的疏离。
⑤大特写:用来凸显角色的面部表情、绝命书,或者眼球的画面等。6.空间
电影空间指由银幕体现的基本空间世界。主要包括两种基本方式: 一是再现空间,即逼真复制某个真实场景或写意场景,强调摄影机的记录功能。虽然就银幕的物质属性而言,它只是屏幕上的宽度和高度两个向度,但由于影响的透视感、人或物在纵深向度上的复合作用,观众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产生视觉幻觉,银幕上的画面就有了宽、高、深的三维空间。
二是创造空间,即是通过蒙太奇手段将零散拍摄的的一系列个别场景组合成一个统一的完整场面,强调蒙太奇的创造功能。这种空间是在蒙太奇作用下在观众的心理中形成的,是一种假定的空间,实际并不存在。
7.机位
机位是微电影的创作者对摄影机拍摄位置的称呼,也是影片分析中对摄影机拍摄点的表述。实际上,机位是影片导演风格中最为重要的语言形式。机位的运用是微电影的叙事形式,机位的变化是微电影的镜头形式,机位的变化规律是影片的视觉形式。
从宏观的意义上讲,微电影中的机位有如下的意义:
①机位就是视点。是决定我们从一个什么样的角度看到影片叙事的发展。
②机位就是构图。每一个机位拍摄的画面,由于位置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和构图效果。
③机位就是调度。每一个机位反映了导演在空间上,在调度上是如何完成微电影的叙事的。我们知道,戏剧场面调度的核心是人物在舞台中的位置。他反映了戏剧导演对人物在舞台上每一个点和位置的处理关系。因为,戏剧的表现是没有景别的划分的,是从一个点上看 到的环境关系和人物的关系。
④机位体现了导演的叙事方式。有的导演在镜头的转换中,镜头变化的幅度比较小,有的导演在镜头的转换中,镜头变化的幅度比较大。有的导演机位变化比较有规律,有的 导演则表现出更大随意性。
而微电影的场面调度则更为丰富,它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因素:
①人物在场景空间中的调度与处理。人物在场景中的调度处理应该体现叙事的需要,导演风格的要求。人物的调度既是任意的、主观的,又是受一定限制的。
②摄影机机位在场景空间中的调度和处理。微电影场面调度的核心是摄影机机位的调度。摄影机机位的设计、运用、具体方式、变化的规律,都反映了导演的镜头意识和视觉语言的形式。在微电影的创作过程中,机位的设计与运用既反映了导演的技巧,又反映了导演的叙事风格。
8.光线
微电影光线是微电影视觉风格的重要表现形式。微电影光线的使用,体现了导演和摄影师对未来影片画面视觉形式的追求。光线的感觉表达了摄影师对导演摄影技术掌握的程度。而光线的形式决定了影片的人物形象风格。微电影的光线处理有的追求“自然、真实的效果”, 有的追求“唯美、戏剧的效果”。微电影中的光线首先是一个技术的问题,其次,才是一个艺术的问题。
微电影摄影创作中按光线的性质和作用来划分,有如下的几种形式:
①主光:人物的主要塑性光源,是镜头暴光的主要依据。人物的主光可以是任意的光线形式。当然,人物的主光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上,有一个明暗比例分配的问题。
②副光:人物的次要光源,副光帮助主光共同表现人物的形象。人物的副光可以影响人物光源的反差,也可以影响人物的光比。我们可以通过控制人物的副光来达到控制人物的光比效果。
③轮廓光:人物的外部形象光源,轮廓光既反映人物所处的位置,又反映了环境的建筑结构关系,同时表明环境的光线特点。
④背景光:背景的光线既表明环境的光线现状,又反映了拍摄者背景处理意识。背景光不是可有可无的存在,而是环境气氛表达的一种重要的手段。
⑤修饰光:修饰光完全是一种装饰的光线,可有可无。用来在人物和环境在拍摄中进行必要的补充,是区别普通照明和特殊照明的重要方法。
9.影调
影调——是微电影画面色彩关系与黑、白、灰关系的一种视觉感觉和整体的效果。影调的概念,是一个微电影摄影中的技术问题。
影调的影片的拍摄过程中的具体实施,实际上是摄影师对场景中各种亮度关系的分配。而影片中各种影调的处理,完全是导演、摄影师根据影片的内容与影片的风格来决定的。例如:有的摄影师将整部影片的画面影调关系控制的很暗,大部分的景物控制在胶片低密度部分,形成一种压抑和沉闷的感觉。影片《花样年华》中,叙事的要求和大部分的场景是夜晚,使得影片本身更加伤感和充满了怀旧、悲剧的色彩。
10.对话
在我们的影片分析中,分析对话场景的存在形式、出现的次数、控制的方法,都是我们对影片对话处理的宏观把握。
分析影片的对话有如下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对话的形式:微电影中的对话形式基本上有两种主要的形式:
(1)专注对话。影片中的人物对话是镜头表现的主体和微电影叙事的主要形式。这时的人物没有形体的运动和位移没有更多的动作来帮助和表现对话的内容,完全依靠对话的内容完成影片的叙事。
(2)随意对话。影片中的人物对话是镜头表现的一个部分,人物的动作和环境的因素也是场景中叙事的重要形式。这时的人物会有静态形式、形体运动形式和位移的形式,帮助和表现对话的内容,众多的因素一起完成影片的叙事。
②对话的内容:从总体上讲,对话的内容肯定要表达影片的叙事,但是在镜头细化分析中我们发现,对话的内容有如下的几种表达:
表达影片的情节,推动影片情节的发展。这种影片的对话一般很关键,也很精彩,观众 如果不注意,很难掌握影片后面的故事与人物的命运,可以说,这时的对话完全是在说情节和事件。
表达人物的情感。这种对话胜过影片的情节和事件胜过人物的动作,对人物的情感表达和压迫的整个情绪表达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表现人物的性格。影片中的人物性格,主要是通过对话来表达的,对话的语调、语气及和人物动作的配合,可以较多地表达人物的性格。
表达影片的节奏。节奏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对话的节奏表达恐怕主要是对话在单位时间内给我们传达的信息量。
扩大影片的信息量。在影片的叙事中,主要是通过对话的独立叙事作用,扩大影片的故事容量,所以,对话是一个独立的叙事手段和方法。③对话的结构:
我们强调的对话结构,实际上是指对话的构成。微电影中的对话有顺序的结构处理;有开放的结构处理;有联想的结构处理;这里,就存在着直接型的对话处理和间接型的对话处理。甚至,我们可以分析对话在整个影片的构成中的比例关系。
第二节 微电影佳作欣赏
欣赏《苹果就要红了》这部微电影,通过对剧本和镜头的赏析,进一步了解优秀微电影中的细节,明白评价一部微电影的好坏,一是要看它的故事是否蕴含着值得我们深思的内容,有没有主题思想;二是看情节与情感是否能触动你的心灵,为之感动;三是看情趣的设定,看这部电影能不能让你津津乐道地看完。
1.剧本节选赏析
微电影《苹果就要红了》讲述的是一位成功的中年男人刘诚,他爸爸托人告诉他:家里的苹果就要红了,他感觉不对劲,急忙赶往家里。在途中,因为司机的一句问话,引起了他对童年的一段回忆。
故事里还讲了他小时候与继父之间的情感变化:从不认可到明白继父是好人,从不想叫爸爸,到最后发自内心地叫了爸爸。这是主人公理性、人性、情感交织在一起的一段童年生活。故事讲得很平淡,没有很多的大起大落,却记录了一段催人泪下、感人肺腑的童年足迹,让人看后铭记在心。
第一场:刘诚是这个片子的重要人物,是个成功的男人。整个故事都是围绕他和养父之间的纠葛展开。当他接到电话时,对方问:“这是你父亲的电话,他让我告诉你苹果就要红了。”电话很快就撂了,刘诚的耳边响起了继父的话:诚子,家里的苹果就要红了。
这时的刘诚心里突然萌生一种不详的预感,家里可能除了什么事。他拿起电话叫了司机:“李师傅,快把车开出来,我要回趟老家。”放下电话后就开始收拾东西,当他打开抽屉拿出一支老式钢笔时,耳边响起了上大学钱一天,父亲送他这支笔时说过的话:“我昨天回来看到这支笔,挺贵的,一块六呢,上学用把。”这个道具是作者有意设下的一个预埋件,也 正是这个预埋件给后面的故事留下了一个煽情点。刘诚把钢笔放进口袋里,拿起旅行袋下楼时。影片配乐开始隐约地出现,急匆匆的脚步,伴随着急促的音乐,车子行驶在漫山遍野的果树林中,整场戏的节奏都是慢中有急。正像京剧里的紧拉慢唱节奏,给人一种预感:事件马上就要发生,让观众有一种大事将要来临的感觉。
第十四场:程爹又在听他的收音机,那个年代还是流行样板戏。诚子坐在小饭桌旁反复看他的入学通知书。妈妈进来说了句:“别看了,这回能上大学了,快准备吃饭把。”又回头对程爹说,“你也别听了,快吃饭吧。”程爹关掉了收音机,上炕坐在饭桌旁。这是程爹去煤窑后第一次回来,诚子心里万分感谢他为了自己能上大学而去煤窑背煤。刘母也埋怨程爹不该去煤窑干活,可是毕竟安全回来了,又解决了诚子上大学的经费问题,所以也非常高兴。这是最和谐的一顿晚餐,是在暖洋洋的氛围中进行的。在饭桌上,程爹一个劲给诚子夹菜,又从包里拿出一支钢笔举在诚子面前。程爹说:“昨天回来看到这支钢笔,挺贵的,一块六呢,上学用吧。”诚子一愣,感觉有点意外,在那个年代,花一块六买一支钢笔确实也不容易。他想说什么,可是又没有说出口,慢慢接过那支钢笔,看着程叔。这时,程爹仿佛看出了诚子要说些什么,为了打开尴尬局面急忙说:“快吃饭吧,吃饭吧。一切都过去了。”刘母把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又笑着对诚子嘱咐了几句:“吃完饭把衣服脱下来,妈再给你洗洗,到了学校就要自己洗了。”这时,诚子一下子感觉到了家的温暖,他说:“放心吧,我自己会洗的。”
十五场:县城里的公共汽车站,刘妈帮刘诚拿着行李,直奔一辆去省城的大客车。诚子在靠窗的一个座位坐下了,刘妈一直在四处张望,像是在找什么。车子马上就要开了,远处程爹拿着一个小书包正往车站跑来,来到车前看到诚子就把包从车窗扔进去。诚子打开包一看,是一包还没有红的苹果,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这时,车开走了。他把头伸出车窗大声地喊着:“爸爸„„”(音乐响起,接歌曲《父亲》叠成小轿车穿行在果林中)刘诚的画外音:“我读了四年大学,爸爸他每年都去煤窑背煤。全都是为了我,现在好了,不愁吃穿了,我就想让爸爸晚年多一点幸福。”
结尾:刘诚风风火火地跟着医生进了急救室。刘母也来了,凑近程爹的耳边说:“他爸,诚子回来了!”程爹慢慢地睁开眼睛,拉住诚子的手小声地说:“诚子,咱家苹果就要红了„„”就是这句话,从小一支说到大,这也是诚子和养父之间最简单的一种沟通方法。说完这位老父亲露出了微微的笑容。主题歌起,影片结束。2.镜头节选赏析
镜头采用的是前景一颗狗尾巴草,由于焦点在校车上,前景就被虚化了,这样给画面增添了一个很大的空间感。由于校车颜色很显眼,使画面的主体非常的突出。
正在林中除草的程爹听到歌声,放眼望去,发现一辆校车正高速向被洪水冲断的小桥驶去,程爹不顾一切向前追去。
程爹全力追赶校车的这个画面,因为是一个动感很强的画满,会忽略画面色彩,由于程爹的服装是绿色迷彩服,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截图,实际上是个大动作镜头。
这时,车里的孩子们却开心地玩着,不知道危险正在靠近,两个画面对切后形成了很大的反差。这个反差是一个马上即将发生的危险和一群还不知情、天真烂漫的孩子造成的。这样一对比才给观众带来了一种既担心又害怕的紧张情绪。
这张图片是一个主观镜头,采用全景拍摄,是一个背苹果树包围着的小庄。可惜受条件限制,拍了一个顺光镜头,有点遗憾。
程爹从外面回来,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咱家的油盐酱醋啊,就靠这些苹果了。”他是在表扬这些苹果还是在感谢这些苹果?不得而知,总之,他说了这句话,又一次让诚子想起了生父。
诚子以为程爹说他乱摘苹果,所以委屈地哭了。这个镜头是一个中景,由于两个人都在画面里,要交代以下他们之间的距离关系。
诚子明白程叔为了让他能上大学,真的去煤窑背煤去了,非常的难过。这种镜头一般都采用短焦点的方法拍摄,主体调实,后面一切全部虚掉,这也是拍摄这类近景镜头最常用的一种手法,这样拍摄画面比较漂亮,另外后面的背景虚化后显得画面格外干净。
程叔说:“昨天回来看到 这支钢笔,挺贵,一块六呢,拿着上学用吧。”通过程叔的话可以看出,一块六角钱对他来说不是个小数字。
这个画面并没有虚化掉背景。因为这个家里的一切都有着很强烈的时代感。这是一个处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当时不算穷但相比于今天却是非常贫穷的家。活动设计 微电影爱好者沙龙
环节一:寻找优秀微电影
每个小组成员去电脑房寻找一部微电影,通过讨论筛选,选出一部比较优秀的微电影,然后集体观看这三部微电影,进行一一点评赏析。
环节二:即兴表演
针对三部微电影中的情节,进行现场表演,对于微电影中组内认为的不足之处,可适当进行改动。
第三章
微电影制作
第一节 拍摄知识介绍
微电影的拍摄技巧其实很简单,掌握了这些技巧相信你以后的拍摄技术肯定会上一个层次。
1.剧本:一个可操作的好故事
想拍微电影,光有点子当然不行,你得写出一个可以操作的剧本。但要注意,和长片不同的是,微电影没有太多的时间给你去铺垫剧情,所以剧本一定要干净利落。如果对剧本的吸引力没有十足把握,可以考虑约上几个朋友一起探讨,集思广益总比闷头苦想见效要快。要知道,好莱坞的优秀剧本也都是经过很多编剧多轮动刀修改出来的。如果你技术在手,拍片愿望强烈,但自己又无特别想法,那就考虑去网上看看现成的微剧本、微小说,或许能从中生出灵感
2.拍摄:快、狠、准
如果你的微电影不是在自家后院开机,那提前选景也绝对不是一件轻松事情。内景要主要要顾虑如何打光和收音,外景则更复杂,还要涉及到交通工具、衣食住行等等,面包车和方便面都要备足。实拍开始以后,指导演员表演都在其次,不穿帮才是最大的挑战,总的原则是快、狠、准,但也一定要考虑周全,因为补拍是非常不现实的。
3.后期制作
剪辑画面和对白
剪辑画面是进入后期制作的第一项工作,一般意义上,我们将画面剪辑笼统地分为两步: 初剪和精剪。精剪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要求剪辑师在剪辑过程中具备蒙太奇思维,掌握蒙太奇语言,通过剪辑创造最佳的画面叙事效果。初剪工作完成后,留给剪辑师的只是一堆原料,一个优秀的剪辑师能在这个基础上创造出令人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
制作声音
后期录音的工作分为三个部分:录制对白、录制音响效果、录制音乐。录音师要在导演的整体艺术指导下,确定影片的声音造型。从录音部门的工作方式来看有同期录音和后期录音两种方式。采用同期录音的制作方式,对白和音响在拍摄现场与画面同步录制完成。在现场录制效果不理想的声音,有可能在现场补录,也可能留到后期录音时再对不理想的部门进行补录和加工。同期录音的方式,优点是声音的真实感强,演员表示时也不必拘泥于限定的台词,可以有很大的发挥余地。缺点是对拍摄现场的录音条件要求比较高,有时因为录音效果不好,容易导致重拍。
制作特级、字幕、片头片尾在非线性系统中,字幕和特技可以在画面全部编辑完成之后再添加,也可以两者同时进行。字幕的制作主要包括制作片头片尾出现的演职员表和剧中人物的对白、独白。必须使用国家公布的规范的语言文字,并按电影播出单位对字形、位置、大小等要求制作,不能出现错字、别字。
4.混合录制
混录合成是将影片中所有的声音、画面按照其应有的位置、效果混合录制完成,之后影片最终的面貌就定型了。
第二节 微电影从剧本开始
1.浅谈剧本
谈到微电影,还是离不开剧本。世界上许多有名的大导演,他们寻找剧本的时间都远远超过了拍电影的时间。不好的剧本绝对拍不出好的影片来,剧本的弱点要在剧本完成阶段加以克服,否则必定会给电影留下无法挽救的祸根。一部影片的命运几乎要由剧本决定,导演并不能掩饰剧本的缺陷。所以,抓住一个好剧本是导演艺术的第一步。
既然电影剧本那么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写好电影剧本呢?首先,会写剧本的人要具备讲故事的本事。也就是童谣一句话,从他们嘴里说出来全是戏;同样一件事,让他去讲就有故事。怎样才能做到呢?方法就是:找到一个最直接最有说服力的角度入手讲故事,也就是找到切入点。另外还要有先声夺人之气势,而去这个气势一定要有情趣、情感、情节这三个点所形成的稳定的三角关系,以及一条故事线,也就是常说的“三情一线”了。一部好的电影的情节脉络,必须要有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才能使观众产生浓浓的兴趣。情趣应该归属在情节里的,一切情节都不能离开情趣,没有情趣的故事是没人想看的。那么什么叫情趣呢?就是一个个情趣单元的组合体。每个情趣单元里,都有你想象不到的悬疑空间,口人心弦,这样后面的故事才有意思。这就需要把故事架构得既有情趣,又要合情合理,但有不能为了找一个情趣点把故事写得匪夷所思。写剧本还有一个要领,首先要把故事的来龙去脉设计好,不能开篇就写。设计故事中环环相扣的情节,预想不到的意外,不用质疑的巧合„„这些都是写剧本的常用手法。其次还要确立故事的主线。主线确立后,再把人物关系和任务行动先安排好,还有故事的发展到最后的结局。这些都要事先定下来,不能边写边看,这样很容易写着写着就跑题了。
当故事和人物都确立了,就开始赵故事里的情趣点,所有人都感兴趣的一点就叫做情趣点。作者不仅要想好,还要运用好,把它作为故事的切入点,这样会给后面的故事留下很多想象空间。然后再紧紧地结合这个情趣点去设计一个大家都很期望的故事结局,让所有观众去期待它;还要设计出可能出现的其他接过,让所有观众产生一个共同的期望。之后一步步地发展这个期望,并把它推到一个濒临灭绝的边缘,让观众更加关注。当这个期望到了即将破灭的时候,再把它拉回来守候着,经营它,最后让他实现。让这个期望里有悲有喜,有浪漫有抒情,有合理的故事,并且更贴近生活。
2.剧本基本理论:
态度——写故事最重要的是对故事的态度,不同的态度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主题——在下笔写故事之前,你必须要问自己:你要讲怎样一个故事?是朋友之间的友情,男女之间的爱情,外星入侵地球的故事,还是控诉战争的故事等,这就是主题。
主题必须明确、贯彻、毫不怀疑。一套成功的剧本是要观众看完后,清楚明白作者想表达的思想和主题。
3.创造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是吸引观众的不二法门。这包括故事角色和角色之间的冲突,角色和他自身价值观的冲突等。
方法一:故事里的人物想做一些事情,但有一股力量抗衡他 方法二:不能分解的关系
4.创造表面张力
方法一:让你的观众知道一些事而故事中的角色是不知道的。方法二:让你的观众感到故事中的角色是走在一条错误的路上。方法三:时间限制
方法四:转折点——使用转折点能制造意外效果,引起观众的预期心理,加强情节的张力,从而持续观众对故事的兴趣。转折点最常出现于故事的前段和后段。剧本前段的转折点一般用于开启故事和陈列出主角即将面临的各项选择。至于后段的转折点则指向主角解决危机,收拢故事。
5.其他技巧
伏笔:埋下伏线可以吸引观众追看剧情。关键匙:就是最能象征整个故事的对象。
蒙太奇:有两个画面,梅花间竹地播出,这就是蒙太奇。蒙太奇亦可以指一些不同而没 有关系的画面,当它们剪接在一起时,会产生另一种意义。
6.剧本三大忌
写剧本变写小说:剧本写作和小说写作是两样完全不同的事。写剧本的目的是用文字去表达一连串的画面,所以你要让看剧本的人见到文字而又能够实时联想到一幅图画,将他们带到动画的世界里。小说就不同,它除了写出画面外,更包括抒情句子,修辞手法,和角色内心世界的描述。这些在剧本里是不应该有的。
用说话去交待剧情:剧本里不宜有太多的对话(除非是剧情的需要),否则整个故事会变得不连贯,缺乏动作,观众看起来就似听读剧本一样,好闷。要知道你现在要写的是电影语言,而不是文学语言,只适合于读而不适合于看的便不是好剧本。所以,一部优秀的剧本,对白越少,画面感就越强,冲击力就会越大。
故事太多枝节:很多人写剧本都写得太多枝节,在枝节中有很多的角色,穿插了很多的场口,使故事变得复杂化,观众可能会看得不明白,不清楚作者想要表达什么主题。
第三节 微电影实际制作技巧
1.视听语言
画面语言
即我们能看到的每一个镜头画面,它们都述说着要表达的内容,离不开每个镜头的拍摄方式。因为用不同的方式来拍摄一个同样的物体,它会产生很多不同的解释。同样一部手机,我们拍一个大特写,可能会看的很清楚它是什么品牌的,使用状态如何。这时,我们把镜头拉开,周围的环境就出现在镜头里。原来是一个垃圾堆,这时镜头语言完全变了,变成了“这时谁的手机丢这儿了”,镜头再一摇,摇到几个环卫工人正在清理垃圾。此处镜头语言又变了,变成了:“我们几个工人会发现这个手机吗。”你看,说镜头会说话是不是很有道理?所以,在电影界就形成了很多固定的拍摄方式,比如推、拉、摇、移、甩等,用这些方式来表达镜头要说的内容。
①推:推镜头是指镜头从广角向长焦的变化过程,是画面由大范围景逐渐变成局部重点过渡,形成连续过渡拍摄的方法,目的是为了强调主体在这个环境中,提醒观众对主体或主体的某个细节特别关注,引导观众的视觉渐渐地集中在某个局部活位置上。简言之,推镜头就是在大环境中去强调被摄主体。
②拉:拉与推正好相反,它是把镜头从长焦向广角变化的过程。它让被摄主体在局部画面由近到远拉开,将主体或主体的细节渐渐变远,也会逐渐露出主体所处环境中的位置。拉镜头可以强调主体与环境的关系,即主体处在大环境中的位置。
③摇:摇是指机位不动,只做角度变化的拍摄方法。用这种方法改变拍摄角度,其方向可以是左右或上下,目的是对被摄主体的各部位逐一展示或规模展示,或巡视环境等。比如一个排着写着“此处眼睛停车”,镜头摇下来就是一台停着的车。摇镜头的主要目的是展示物体规模,变现起幅和落幅的连接关系。
④移:移动机位的意思,是用摄像机进行拍摄时机位在走动,可产生巡视或展示的视觉效果,移动机位可以观察物体的三维空间,还可以使超大物体如建筑类主体都旋转。移动机位时,可以多设计一些前景,外景可利用树、花做前景加大镜头动感。室内拍摄可人造前景,加一些小挂件,这时机位移动这些前景就会划过镜头前,增加被摄主体的神秘感,展示被摄主体的三维空间。
⑤甩:实际上是摇的一种,具体操作是在前一个画面结束时,镜头急骤地转向另一个方向。在摇的过程中,画面变得非常模糊,等镜头稳定时才出现一个新的画面。它的作用是变现食物、时间、空间的急剧变化,同时展现异度空间。
以上拍摄方法,都是为了更准确地表达一个镜头语言内容,因为演员的表演是通过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是形体,二是语言。形体是通过演员每个动作来变现他的行为轨迹,深刻刻画人物内心世界。不过即使演员做得非常准确,如果没有用摄像机以强调的手法记录下来,就不可能把演员的形体动作的真正目的说清楚,于是随之而来才诞生这些拍摄方法。同时,还能总结出镜头的景别。景别是指镜头的焦距,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角度的镜头。
①远景
只能分辨人物的简单行动和动向。一般是看不清人物的面部表情的,主要是为了展示宏大场面和广袤视野。
这是个远景,没有被摄主体,只有一个大环境
②全景
和远景不一样,远景是无边界的,全景是有边界的,只是展示一个环境或一个事件的全貌。比如车祸的现场,全景会展现与这个故事有关的现场全景,像道路、房屋、人物等都会在镜头里出现。
这是一个篮球场的全景,有双方的运动员,还有篮球架,边网等
③中景
中景是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时最常用的镜头,比如人物关系、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对话时的位置关系等。它主要表现人物的肢体语言和人物之间的方位和距离,为了展示形体语言和人物方位关系所用。
这是中景镜头,体现人物全貌和位置关系
④近景
近景是表现人物表情和展现内心世界时常用的镜头,比如人物面部表情的微妙变化,内心世界的震撼或喜怒哀惧的面部表情。这些镜头必须要用近景才能分辨,主要是清楚地看到人物的面部表情。
这是一个典型的近景,能够清楚地看到主体人物的面部表情 ⑤特写
特写是拍摄细节和强调重点的基本方法。使用特写有两重意义,一是看清局部的细节,二是强调此处的重要作用。强调重点时,一般是直接拍摄特写,要是强调此处重要,大多数都是从大景别推到特写,这样一推就把观众的视点引导到此,通过镜头语言告诉你:这里是重点。
这是两颗小菌菇,一个特写镜头
以上这些镜头与景别,早在20世纪初期就诞生了定义,不过也在不断变化着。镜头语言虽然在发展中会有一些小小的改变,大的方向始终是不会变的。只要你想用镜头去讲故事,就必须牢记这些使用镜头说话的方法。声音语言
包括演员的台词,还有背景声等。因为你想表达用意就要说话,如果有这样的物体存在,就要出现这些我们能看得到的人和物发出的声音。它们叫做有源类声源,也就是客观声源。还有一种声音是主观声源,它是在后期加进去的声音,大多数都是音乐和特效声等。
音乐也会有两种不同的方式出现。一种是有源音乐,即观众能看到这段音乐是从哪里发出来的。比如一对情侣在一个录音机旁听音乐的场景,当主人公把放音键按下去时,音乐会响起来。这样的音乐情感和音乐旋律正好符合剧情的需要,就可以让音乐继续下去,正好烘托剧情。哪怕是画面已经转场了,还可以使用。但是这样的音乐不可能全剧通用,所以还有一种使用音乐的方法——无源音乐。
无源音乐是导演主观加上去的,让观众看不到音乐的源头。如一对情侣分开,处于难舍难分的离别时刻,需要音乐烘托分手之情,就不能再用之前的有源音乐了。这时需要使用无源音乐,只有音乐围绕着剧情存在着。
还有一种声音就是同期声。同期声是在摄影的同时录下声音,也有它们自己的语言。不管是什么东西发出来的声音,都会预示着环境和事态的变化。这类声音一般以自然声居多,如各种动物发出的叫声、大自然的声音等。它们在电影里诉说着自己的语言,如深更半夜里狗吠起来,是一种暗示,可能有人来了或者剧情里的事态要变化了等。3.蒙太奇与长镜头
①蒙太奇手法
将不同剪辑并且重新拼接,当不同镜头拼接在一起时,往往又会产生各个镜头单独存在时所不具有的特定含义。
例如卓别林把工人群众赶进厂门的镜头,与被驱赶的羊群的镜头衔接在一起;普多夫金把春天冰河融化的镜头,与工人示威游行的镜头衔接在一起,就使原来的镜头表现出新的含义。爱森斯坦认为,将对列镜头衔接在一起时,其效果“不是两数之和,而是两数之积”。凭借蒙太奇的作用,电影享有时空的极大自由,甚至可以构成与实际生活中的时间空间并不一致的电影时间和电影空间。蒙太奇可以产生演员动作和摄影机动作之外的第三种动作,从而影响影片的节奏。
《疯狂的石头》中的蒙太奇手法: 镜头一:小猛不小心将可乐从缆车上扔下,镜头二:一个可乐砸到了包世宏的车子,包世宏下车对着缆车大骂,这时包世宏的车在无人驾驶中下坡行驶。
镜头三:到正在贴广告的李老板,听见碰的一声,他的车子被撞了。
镜头四:骗子搬运公司正在被警察检查驾驶,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碰的一声,发生车祸了,警察离开。
在同一时间,不同的时空发生了四种动作交叉的剪接,构成了紧张的气氛和强烈的节奏感,一个可乐的抛下,将四个不同空间,做不同事情的人的紧张气氛融到同一时间,造成惊险的戏剧效果,有严格的同时性。
影片中,有一个场景就是,三个骗子走进了一件旅馆房间,老大拉开了灯,脸色大变,老二接着也看了看,大吃一惊。这时,老大转身重桌子上拿来一把菜刀朝看的那个方向扔去。镜头随着菜刀的方向拉去。菜刀砍到了床头柜上,床上有谢小盟和骗子老大的老婆。这种叙事自然流畅,朴实平顺。沿着一条单一的情节线索,按照事件的逻辑顺序,有节奏的进行。
蒙太奇的运用,使电影艺术家可以大大压缩或者扩延生活中实际的时间,造成所谓“电影的时间”,而不给人以违背生活中实际时间的感觉。但需要注意的是,对蒙太奇的把握不能过长,否则会令人乏味,也不能过短,会让人感觉仓促。②长镜头
指的不是实体镜头外观的长短或是焦距,也不是摄影镜头距离拍摄物的远近,而是拍摄之开机点与关机点的时间距,也就是影片的片段的长短。长镜头并没有绝对的标准,是相对而言较长的单一镜头。通常用来表达导演的特定构想和审美情趣,例如文场戏的演员内心描写、武打场面的真功夫等。
长镜头不打断时间的自然过程,保持了时间进程的不间断性--与实际时间、过程一致,排除了蒙太奇通过镜头分切压缩或延长实际时间的可能性。表现的空间是实际存在着的真实空间,在镜头的运动中实现空间的自然转换,实现局部与整体的联系,排除了蒙太奇镜头剪接拼凑新空间的可能性。2003年的《大事件》开场设置了一段6分47秒的长镜头。整段中警察、匪徒、记者有机交错,一气呵成,不带任何枯燥之感。杜琪峰运用吊臂也经过了精打细算,包括镜头从室外街道转换到二楼室内,都非常自然。警匪对战的重头戏是香港电影近年来少见的场面,长镜头的运用避免了切换和人物特写等带来的主观性,更多通过镜头移动和变焦形成一种身临其境的存在感,不加剪辑的操作,也让这场完整的火拼场面达到了最大限度的震撼。
蒙太奇与镜头内部蒙太奇是影视语言的两种基本形态,无所谓好坏优劣之分,只有使用合适与否。长镜头在电视纪实节目中,尤其是纪录片创作中,深受青睐,因为在一个镜头里,不间断地表现一个事件的过程,其效果是利用时空运动的连续可以把真实的现实面貌(包括环境、气氛)自然呈现在屏幕上,具有独特的纪实魅力。
与蒙太奇相比,长镜头最大的美学特征在于它在还原现实上的真实性和纪实性。在影片中运用长镜头手法可以保持整体效果,保持剧情空间、时间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可以如实、完整地再现现实影像,增加影片的可信性、说服力和感染力;还可以渲染气氛、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有人曾说过“蒙太奇是思维,长镜头是眼睛”。蒙太奇和长镜头之间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对于影视创作来说,二者都十分重要。
4.后期制作
首先一部片子给人的第一映像非常重要,片头的包装能直接告诉观众本片的特点、风格等重要信息,字幕的出现方式,同时配合的画面内容、音乐等,都可以明显的体现出本片的特点,很有可能一下子就抓住了观众的视线。本人只会用AE做片头包装,字幕的特效之类的。
一部片子从拍摄完的素材到片子的大体框架再到最后的成片都要靠这门非常深奥的剪辑艺术来完成,对于初学者来说,剪辑就是要把一个个单独的事件,串成一部完整的、有逻辑性的片子,让观众能够观看完这个完整的故事。不要去用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很华丽的剪辑技巧,片子最重要的还是其本身的深刻意义,能让人静下来思考。
一部片子的色调很重要。想要好看的照片,那就需要PS,想要唯美的视频,那就必须要调色。调色要注意的是确定片子的整体色调,不要钻在局部一个镜头的色调,要考虑整体。
音乐在微电影中的低位非常重,适合的画面配上合适的音乐可以达到很多出乎想象的效果,出了视频影像,音乐给人带来是听觉感受可以加深导演要求达到的情感渲染。很多片子中的片段其实都可以不加音乐只需要音效就可以达到音画同步了,但是加了音乐之后效果,你能感受到更加深层次的东西。活动设计 我们的微电影
通过之前的学习,根据老师对全班同学的观察,指定两名同学为导演,并把全班分为两组,每组同学组内商量,写出剧本,选好演员等,各自拍摄,要求全员参与。最后通过电脑房后期制作,完成属于自己组的微电影。
为鼓励学生积极性,最后进行评比,将微电影给全校师生展示,通过全校学生的评选,选出较好的一组,给予一定的奖励。附录
教学设计
微电影的分类
教学目标:1.了解目前微电影的种类
2.能明白不同种类的微电影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不同内容的微电影所含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微电影欣赏
观看微电影:筷子兄弟的《老男孩》,七喜、益达系列微电影,以及微电影《回家》。
二、讨论思考
1.思考4部微电影按内容可以如何分类: 《老男孩》——缅怀青春为主题; 七喜、益达系列——广告类微电影; 《回家》——公益类微电影。2.讨论:3类微电影分别有何意义?
《老男孩》 :通过讲述一对平凡的好兄弟为梦想辛苦奋斗的经历,引起了70、80后关于青春和梦想的集体怀旧。以剧情植入为核心,倡导人们为梦想不断奋斗的精神。
广告类微电影:凭借其高投资换来的完美视觉感受取胜,给人一场强大的视觉盛宴,内容上也是精心挑选,故事情节也是深入人心,以情动人。这种影片内容和品牌理念应该是高度契合,来造就了这则广告的成功,推动品牌形象。公益类微电影:这类作品都盛在用最生活中最细微的事情去打动你内心最深的情感,内容大多是以生活中比较常见但又容易被大家忽略的问题,通过巧妙地演绎组合,已达到警醒世人的效果。
三、总结
无论是哪个类型的微电影,但凡成功的,大都是以情动人,能在情感上引起观众的共鸣。无论是友情、爱情、亲情、还是陌生人之间的发自本性的真情,只要你的影片传达出来的感情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那么它就算是一部成功的微电影。
微电影镜头赏析
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的景别
2.从微电影中,能分辨不同的镜头 教学重点:明白不同景别的作用 教学难点:从微电影中分辨不同镜头 教学过程:
一、学习景别
学习《校本课程——微电影欣赏与制作》第10页与22页,了解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的含义,明白不同景别的作用。
二、欣赏《苹果就要红了》
从微电影中寻找相应的景别,并分析该镜头在该场景下的作用,组内讨论,并且组间交流。
参考《校本课程——微电影欣赏与制作》中的“节选镜头赏析”部分。
三、交流体会
通过小组讨论结果,总结不同镜头的实际作用,并且模拟部分景别,通过特定场景拍摄,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去。
第五篇:校本课程资料
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和评价方案(试行)
一、组织结构
1、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组长:尤文亮(担任校本课程主要决策负责人,负责校本课程的总体策划,宏观调控,进行全面实施研究)
副组长:陈平、张必华(负责组织落实、协调、检查校本课程进行中的事物性工作)成员:各科教研组长(主管校本课程的具体信息、资料收集与校本课程档案管理工作)
2、课程实验组主要成员
二、开发背景
二十一世纪是以只是创新和应用为课题的知识经济时代,一次,二十一世纪将使教育和 学习起核心作用的时代。随着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与经济文化的多元发展,对学校可碜个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受教育者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既要强调传授知识的普遍性,还要强调根据学校的差异选择不同的课程而教。恰逢新课程改革春风,给中学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新的舞台。校本课程的开设,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空间选择和内容选择,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多元性和选择性,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由学生自愿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校本课程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它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社会活动的能力,形成学校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学生兴趣,充分利用学校及社区资源,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
三、指导思想
个别化教学是面向全体,兼顾学生差异的教学思想理念、方法策略的总称,及我们常说的因材施教。当前正在实施的新课程特别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注重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要学生歌星发展,必然会呼唤个别化教学。因此我校校本课程给予贯彻个性化教学。开设本课程主要依据下列理论基础:
(一)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学生也要具体分析,不同的学生,由于其学习的原有水平、思维习惯、学习方法等等差别,他们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必定会产生差异。实行个别化教学正是承认这种差异,将目标定为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个性化教学既采取集体教学,解决共性问题;又采取个别教学(指一个教师对一个学生的个别施教),解决不同层次的个性问题,将矛盾的普遍性和曼吨的特殊性加以区别对待,使教学符合辩证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
(二)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由于个人的经验以及经验信念不同,从而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也是个不相同的。该理论把学习看作是建构内在心里表征的过程,这种建构不是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而是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包罗原有知识经验和认知策略)对新信息进行主动加工,并把它融入到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中。而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对内在心里表征的建构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在学习中必须充分重视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差异,实施个别化教学。
(三)依照多元智力理论。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已经成为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西方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当前进行课程改革的理论支撑,现在也应成为我们实施个别化教学的理论基础。该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每个人至少存在着的7种智力,即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动觉智力、交往——交流智力、自知——自省智力。加德纳认为这7种智力在现实生活错综复杂地、有机地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序组合在一起,正是这7种智力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组合使得每一个人的智力各具特点。同时,加德纳还认为即是统一种智力,其表现形式也是不一样的,如同样具有较高的逻辑——数理智力的两个人,其中一个 可能是数学家,而另一个可能是文盲,但它有很好的心算能力。由于每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方式、每一种智力又都有多种表现方式,我们很难找到一个适用于任何人的统一的评价标准来评价一个人聪明与否。因此,教育的出发点就是抓住每个学生德智力特点,使施个别化教学。实施个别化教学,提高学生智力开发水平。
(四)依照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教育在我国推行多年了,也形成了一套理论。素质教育有三要素,即面向全体、全面提高,主动发展。而个别化教学的宗旨便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体现素质教育三要素,既面向全体学生,又注重因材施教,突出学生歌星发展,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根本措施。
(五)依照视听教育理论。我们的个别化教学是依靠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的,还必须以视听教育理论为指导。视听教育理论,又称“经验之塔”学说,是美国教育家戴尔在1946年提出的。他对经验是如何德来的作了系统的研究,认为经验有的是直接德来的,也有的是间接得 来的,他把经验按抽象程度分成三大层次:“做的经验”“替代的经验”“抽象的经验”。教育应从具体做的经验入手,逐步上升到抽象理念。在学校中,运用各种教育媒体,给学生提供各种“替代的经验”,使教学具体化,既有利于向抽象概念转化,又易于向实践过渡,现行的网络多媒体系统正是起这样的作用。
四、开发目标
1、总体目标
以课程为载体,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共同成长。我校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提出了选修课和活动课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
2、具体目标
选修课:在完成教学规定的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后,培养学生语文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数学思维能力与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让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劳动意识,环保意识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活动课:艺术类;培养音乐、美术兴趣,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少数同学艺术特长得到发展。体育类;增强健康意识,提高健身能力,初步掌握基本健身技能。技能类;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和语文写作能力,初步学会计算操作。
学科类;通过课外活动,培养一批尖子。
五、开发原则
1、主体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量让学生多练、多动,多给学生以尽可能夺得实践与想象、创造空间。
2、自主性原则:学生在“自选科目时,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意愿,报名后按各自选择组织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自愿性原则:尊重学生的意愿,自选组别,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4、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的做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5、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适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主体性。
六、校本课程教材编写要求
以活动形式为主,不宜编写为系统性得知识册,教师应从以下四个渠道挖掘教材资源,1、自编教材
2、改编教材
3、选用优秀教材
4、拓宽现有教材
七、校本课程的开发步骤
(一)建立领导机构:校本课程开发小组
组长:张必华
成员:各教研组长
(二)前期论证
1、利用现有资源,征集教师意见,确定校本课程的具体内容
2、将开发的课程纲要要拿到学生及家长中征求意见,确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
(三)培训师资
1、校本课程理论
内容:课程标准与校本课程开发。培训方式:学习、研讨。
2、教师专业知识培训。学校对担任校本课程及其开发的教师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培训。
(四)撰写课程纲要。课程纲要阐明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课程目标:全面、恰当、清晰地阐述课程涉及的目标与学习水平。
2、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
3、课程实施:包括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组规模等
4、课程评价:主要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涉及评定方式、几分方式、成绩来源等。
(五)开设拓展型课程,成立兴趣小组,学生自主选择。在活动中积累开发校本课程所需的资料、教学经验,发现问题,改进课程纲要。
(六)完成校本课程开发。整理、编撰校本课程,把完成的课程提交上级部门审批。
(七)实施校本课程。在获得上级批准的情况下,实施校本课程。教务处做好监控、测评。参与听、评课的指导,调控校本课程实施情况,总结经验,解决问题。
(八)课时安排:选择恰当的年级,校本课程每周2课时。
八、组织实施
开发内容
(一)选修课程:
1、学科课程:
2、微型课程:
(二)活动课程
艺术类;体育类;技能类;学科类
九、校本课程的评价
1、授课教师的评价。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对教师进行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主要是四看:
一看教学资料,二看听课情况,三看教学成果,四看学生问卷。
2、学生的评价。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方式的考试或考查,对学生评价主要是三看: 一看学生考勤记录
二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地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等形式记录在案,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
三看学生学习的成果,学生的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及如学生学籍档案内。
十、校本课程的教学管理
1、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按步实施、教务处随机听课,随时测评。
2、教师必须有计划、有进度、又叫安、有学生考勤记录。
3、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的成绩资料。
4、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5、任课教师要认真填写好学校安排的其他需完成资料,及时总结经验。
6、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研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十一、配套措施
1、教务处、教科室、年级段、教研组要积极帮助教师制定好教学计划,负责协调安排和组织指导教学计划的执行。
2、学校聘请社会有关人员担任部分课程的教学,邀请市、区、教研部门领导到校指导工作。
3、校本课程与必修课程一样,计入教师工作量,工作实绩载入业务档案。
十二、运作机制
1、管理网络
校长、主管教学副校长
教务处主任、教科室主任
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办主任、校本课程教师
2、运作流程
学校规划
前期动员
师生自选
年段或学科编组
组织教师制定教学计划
研究教学模式
进行备课活动教学
实施课堂教学
完成学习
成果展示与评估
古河乡石桥头小学校本课程评价的机制和措施
校本课程的评价,是校长和教师对本校开发的课程进行质量分析和监控的过程,也是学校对校本课程进行跟踪管理的过程。只有采取行之有效的评价策略,才能在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调整、丰富和完善校本课程,真正使校本课程促进本校学生的发展。
校本课程的评价,应该以学校课程资源为基点,以开发与实施过程为主线,以学生发展为目的。既要评价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和内容,又要评价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和体验,还要评价校本课程作为教育信息载体在学校发生的作用。这就要求,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一、校本课程评价的内容
这里所说的校本课程内容,是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整个过程的内容。可以表述为:校情——目标——方案——实施——效果。
1、校情。也就是学校的实际情况。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也是校本课程评价的起点。对校本课程进行评价时,就要对学校的校情加以重新审视。对学校的外部、内部环境,课程资源、学校的物资装备技术条件,学校的传统和办学特色;校风、教风、学风,以及学校发展的目标和规划等,进行分析和定位。将对校情的分析和评估,作为评价校本课程目标主题的依据。
2、主题。指校本课程开发的所选用的题目。校本课程的根本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利用哪种内容促进本校学生的发展,就需要选择校本课程的主题。例如,有的以《生活英语》作为校本课程的主题,有的以《电子科技制作》作为校本课程的主题等等。校本课程的主题规定着校本课程开发的取向,是需要重点评价的。只有明确了校本课程的目标主题,才能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指导下,设计行之有效的校本课程方案。
3、方案。即预设的校本课程“蓝图”。主要包括《课程纲要》,以及围绕《课程纲要》设计的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值得指出的是,校本课程方案的评价,是整个评价过程的关键性环节。因为《课程纲要》具体地指向了教学活动,指向了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和目的。评价课程方案时,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从三个维度进行整合性评价。既要分析课程方案中的知识和能力,又要分析教学过程和方法的设计,还要评价课程方案是如何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总之,只有能够促进本校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方案,才能有效地实施。
4、实施。是指校本课程的执行和落实,也就是教学活动情况。这一环节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它是将校本课程设计的“蓝图”运用于现实教学行为的过程。只有课程方案得到实施,才能实现学生发展的潜能向现实素质生成的转化。评价校本课程的实施,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对照课程方案,评价落实的程度。也就是说,校本课程方案是否落在了实处,落实在教学活动之中。哪些地方落实的好,哪些地方落实的不好,存在什么问题,应该怎样改进。二是关注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尤其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这就要评价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交流活动,是否既体现了校本课程的预成性,又体现了生成性。三是评价校本课程实施的手段和方法。教学过程的方法和手段也是极为重要的,它关系到教学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因此,通过评价,提出改进教学方法的措施,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5、效果。即通过校本课程实施所达到的成效和结果。效果的评价较之于其它方面的评价更为复杂。这是因为育人的效果不同于工业生产的效果,难以用量化的统计数字来完成。主要原因是课程本身有显性的知识和能力,也有隐性的知识和能力。表现在学生身上的效果,也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的表现是容易判断的,隐性的潜质则是难以评价的。这就要求评价者把显性的评价和隐性的评价结合起来,把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结合起来。尤其要关注将评价的视角从效果的表现形式转向效果的内容,从师生的行为表现转向主体的内心体验。从而去触摸和诊断学生在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得到个性发展的脉搏。
因此,校本课程效果的评价,必须高度重视评价的主体——教师和学生的发展。
(1)、教师评价。教师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与实施者,也是校本课程的管理者与评价者。所以,教师评价,一方面是学校对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评价;另一方面,也是教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自我反思性评价。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应该指向教师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的教育理念和能力、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由此达成的教学效果。教师的自我评价,应该是对自己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的反思。通过评价与反思,促进教师的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2)、学生评价。学生是校本课程实施的参与者,也是教学过程的直接感受者。所以,学生评价,既指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又指学生对课程和教师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可以从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参与度、学生在教学过程的行为表现来进行。例如,某一门选修课,学生都不愿意参加,或者虽然参加了却没有积极性。那么,这样的课程是显然不受欢迎的。值得强调的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最有权利对校本课程的建构和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作为学校和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学生对课程和教师的评价。学校可以设计一些调查问卷,让学生对课程和教师进行评价,以便获取第一手评价资料,调整和改进工作。
二、校本课程评价的策略
校本课程的评价,对教学工作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要使这一作用得到应有的发挥,必须树立新的理念,转变评价的功能。从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程评价功能,转向人的发展。让评价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而不是学生的发展为评价服务。这就启发我们,进行校本课程的评价就是要考查学生的认知水平、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个性心理品质等方面的整体发展。为此,必须采取多元化、多样化、综合化的评价策略。
1、平价的多元化
校本课程评价的多元化,既指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又指评价指标的多元化。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就是改变过去以管理者为主的单一评价主体的状况,实现课程评价的的民主化。将评价作为由教师、学生、学校管理者以及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分析与评估的过程。从而促进教师、学生、管理者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主动接纳和认同评价结果,自觉改进工作和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实现自我发展。
评价指标的多元化,是指从过分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转向对学生多方面素质的评价。也就是说,要评价学生发展的方方面面,而不是某一方面。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到学习水平,从创新精神到实践能力,从知识观到价值观、人生观等。还要考查不同的学生,在不同方面的不同发展。承认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发展。
2、评价的多样化
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是说在进行校本课程评价时,从过分强调量化评价逐步转向对质性的分析与把握,把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结合起来。学生的发展是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单纯以量化的评价描述人的发展,是简单而浮浅、呆板而僵化的。这就要求我们更加关注质性评价,以全面、真实、深入地再现评价对象发展的特点。因此,校本课程的评价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方法,尤其是对学生的评价,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既要有行为观察,又要有成长记录;既要有表层的作业,又要有深层的学习日记。使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更清晰、更准确地反映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事实,为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工作的改进,提供可资借鉴的科学依据。
3、评价的综合化
这里所说的综合性评价,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评价校本课程要充分考虑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诸方面的综合因素,多方面采集和收集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总结经验,找出差距,提出丰富、补充校本课程的方案。另一层含义是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行评估。特别要重视发展过程的形成性评价,为终结性评价奠定基础、提供依据,使终结性评价具有客观性和说服力。进而提出改进工作的思路和计划,作为下一阶段教学活动的起点。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既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评价改革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从学校的实际状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构建学校办学特色,打造“个性化”学校形象,发展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进步,科教发展,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
二、实施目标:
1、校本课程要体现基础性:
基础教育要重视基础,校本课程将立足于打好学生文化基础、品德基础、身心基础为目标。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和运用。
2、校本课程要体现发展性:
根据学校实际状况,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树立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观,把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当作校本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
3、校本课程要体现现实性:
校本课程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开设了课程,在开发过程中主要依靠学校的自身力量来完成,所以要充分考虑本校老师队伍的整体实力,科研水平及学生的发展情况,还有学校的设备资金等因素,目标不能远离实际。
4、校本课程要体现主体性:
校本课程的主体性体现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需要,教师的充分参与,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使校本课程得到更大的开发。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和反映学生的实际,重视学生参与,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不断根据学生的需要完善优化校本课程。
三、实施内容:
(一)、建立健全校本课程开发体系
校本开发不是一两个人能完成的,是由校长、课程专家、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学校要形成开发校本课程的组织网络,形成领导小组——教研组——教师——学生的开发网络,通力合作,共同创建“学习化校园”。
1、成立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课程的初步审议)
组长:蒋志敏
副组长:乔磊
赵春丽
组
员:班主任、自然、社会、综合实践课程等相关教师
2、成立课程开发研究小组(负责课程的具体开发)
组长:蒋志敏
副组长:乔磊
赵春丽
组员:班主任、自然、社会、综合实践课程等相关教师
(二)、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的师资培训和课题研讨
1、在校本培训中设立校本课程开发专题,进行讲座辅导和自学研讨,深入领会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和作用,提高认识,明确目标。
2、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根据学科特点、学生实际、学校状况、及目标导向等因素,研究开发校本教材,将此作为教研组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
3、强化科研意识,以“校本教材开发”为课题展开研讨,使校本教材的开发步入科研、教研的科学轨道。
4、创造条件,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技能培训。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程序:
1、成立组织。
2、通过学生座谈等了解学生各种需求。
3、全面评估分析确定校本课程总体目标,制定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
4、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
5、培训教师—教师申报课程—对教师申报课程进行审议—编订《学生选修课程目录及课程介绍》。
6、向学生公布《学生选修课程目录及课程介绍》。
7、组织学生选择课程。
8、确定校本课程。
9、形成完整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10、任课教师拟订具体的《课程纲要》。
(四)、校本课程的结构:
根据学校实际,完全靠自己开发的校本教材
艺术课程:美术、书法
技能课程:生物、物理实验、各兴趣小组
专题课程:心理辅导等
(五)、校本课程的评价
1、学生学习评价:
问卷调查
2、学习效果评价:
信息反馈
3、课程评价体系
(六)几点要求
1、加强校际间的校本课程交流借鉴
2、注重特长生的培养
3、体现特色课程设计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2009-10-01 16:06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着眼素质、扎实基础、全面发展、办出特色”的学校办学宗旨和育人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等手段和途径,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积极有效地发展,并以此为契机,争创学校特色,努力提升教学质量,最终促使学校、教师、学生共同成长。
二、开发目标
1、坚持自愿自主、灵活开放得原则,给学生想象、创造空间,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现目标多元内容宽泛,积极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生活,适应社会。
4、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进一步培养具有科研能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教师团队。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内容
1、基础性课程:
《„五个一‟养成教育》、《古诗词鉴赏》、《智力数学》等。
2、丰富性课程:
《语文实践》、《数字与生活》、《数字日记》、《好词佳句》、《法在身边》、《探索自然》等。
3、发展性课程:
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兴趣小组活动:计算机基础应用、英语角、舞蹈、绘画、书法、版报、广播、写作等。
四、校本课程教材编写要求
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将根据教师的个性特长,以教师丰富的实践为基础,选择参考有关资料,诱导教师通过大量的创造性劳动,自编或选编校本课程教材。学校主要是审核、并适当资助教材的刊印整理,保证校本课程教材的科学、合理、有效。
五、校本课程的开发步骤
㈠ 建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㈡ 进行前期论证
1、结合现有资源,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征集教师的意见,确定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具体科目及内容。
2、就即将开发实施的校本课程征求学生及家长的意见,考察所开发的课程是否符合学生及家长的意愿与需要,如符合需要的,学校负责可行性论证;如不符合的,则取消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计划。
㈢ 师资培训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化,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将越来越丰富多样。在职教师能否适应与承担新课程的教学任务,已成为提高校本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根据学校在职教师的现状,特制订目前师资培训的计划与方法。
方式与途径:
1、培训——参加各级培训、观摩和讲座。
2、实践——开设示范课、开展专业研讨。
3、学习——学校提供相应书籍资料和网络平台,让老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掌握一门或几门校本课程教学能力。
内容:
1、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理论指导。
2、教师专业知识培训。根据教师的个性特长,对担任校本课程的教师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培训与辅导。
㈣ 撰写校本课程纲要
课程纲要阐明以下几方面内容:
1、课程目标,应全面、恰当、清晰地阐述课程涉及的目标与学习水平。
2、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根据教师开发的主题或科目作相应安排。
3、课程实施,包括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组规模等。
4、课程评价,主要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涉及评定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来源等。
㈤ 健全管理制度
为确保校本课程开发质量,学校将进一步拟定相应的校本课程管理制度:
1、校本课程开发审议制度;
2、校本课程评价制度;
3、校本课程管理岗位责任制等。
㈥ 配套措施
1、教务处、教研组要积极帮助教师制订好教学计划,负责协调安排和组织指导教学计划的执行。
2、学校将聘请社会有关人员担任部分课程的教学,邀请教研部门领导到校指导工作。
3、校本课程与必修课程一样,计入教师工作量,工作实绩载入业务档案。
4、学校尽可能保证课程开展必需的经费、器材等物质条件。
5、完善管理网络和运作流程,确保我校校本课程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尽快形成特色。
六、校本课程的评价
1、教师评价
⑴ 教师执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⑵ 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⑶ 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⑷ 任课教师要认真写好教学案例,及时总结反思等。
⑸ 学校及时做好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监控和测评工作,参与听、评课的指导,随时调控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情况。
⑹ 学校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
2、学生评价
校本课程对学生评价主要是发展性评价:
一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性、参与状况等,可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一般”等形式记录在案,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
二看学生学习的成果展现,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竞赛、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予以表彰并收入成长记录袋,记入学生成长报告册及其它相关档案内。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紧密结合学校教育理念和主体办学指导思想:发现学生个性潜力,让每个学生都成功!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内容,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促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个性发展,教师、学生共同成长。以此为契机,树立学校品牌、开创学校特色、提高办学水平。
二、开发目标
1、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
2、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
3、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生活,有个性、适应社会。
三、开发原则
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多给学生创造想象空间。
2、自愿性原则:尊重学生的意愿,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体现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广泛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评价的差异性。
5、实效性原则:以师资实际情况为基础,结合学生实际开发课程,保证课程的实效。
四、校本课程的开发内容及责任人
通过教师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课题及内容,申报学校领导小组审定,学校再根据申报内容,进行归类统计,明确责任人。
校本教材应为资料包形式,以活动形式为主,力争编写为知识册。教师应从以下五个渠道挖掘教材资源,1、自编教材;
2、选编教材;
3、选用优秀教材;
4、拓宽现有教材;
5、挖掘社区资源。
五、校本课程的开发步骤
(一)建立领导机构:校本课程开发小组。
组 长:江小华
副组长:谢建钢
成 员:王仙芝、陈梅仙、李国中。
(二)前期论证
1、利用现有资源,征集教师意见,确定校本课程的具体内容。
2、将开发的课程纲拿到学生及家长中征求意见,看所开课程学生家长是否意愿。
(三)培训师资
1、校本课程理论。
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校本课程研究。
培训方式:讲座、研讨。
2、教师专业知识培训。学校对全体教师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培训。
(四)撰写课程纲要。课程纲要阐明以下几方面内容:
1、课程目标:(全面、恰当、清晰地阐述课程涉及的目标与学习水平)
2、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
3、课程实施:(包括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组规模等)
4、课程评价:(主要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涉及评定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来源等)
(五)校本课程实施。任课教师组织教学活动,领导小组、教研组长、做好监控、测评,参与听、评课的指导,调控校本课程实施情况,总结经验,解决问题。
(六)课时安排: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中的课时安排,禁止挪用着其他课。
六、校本课程的评价
1、对授课教师的评价。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对教师进行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主要是五看:一看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二看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反映,三看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四看教师的教学案例、教案等,五看学生特长发展阶段成果。
2、学生的评价。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方式的考试或考查,对学生评价主要是发展性评价:一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性、参与状况等,可分为“A、B、C、D等级”等形式记录在案,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二看学生学习的成果,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成长记录袋中。
七、校本课程的教学管理
1、分管领导调控校本课程实施情况,对校本课程实施情况搞好阶段验收、评价。
2、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按步步骤实施,随机听课,随时测评。
3、教师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
4、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5、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6、任课教师要认真写好教学案例,及时总结反思等。
7、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研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八、经费保障
学校保障校本课程的开发、编辑、实施、活动、评价及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