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学习资料

时间:2019-05-12 02:32: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校本课程学习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校本课程学习资料》。

第一篇:校本课程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

校 本 课 程

——教育教学生产力的新增长点

昨天下午教研室组织全镇老师开展了第一次校本课程研讨活动。中心小学的贺梅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一节校本课程《食品与安全》课;宋庄小学是如何开展校本课程的,张校长为我们做了详细的经验介绍,并给我们展示了他在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国画》参加枣庄市校本课程优质课评选的精彩片段。

校本课程,自诞生以来就被潜意识地打上了“配角”的标记;这个还被许多人没有接受的“新事物”,已经润物无声、低调内涵地成为了学校教育教学生产力的新增长点。而适应地方、学校和学生需要的、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作为国家课程的有效补充,有稳步推进、深入发掘的必要。

现在有些老师对校本课程的概念、与国家课程的区别分辨不清,针对这些方面,做以下内容介绍: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学校自主开发校本课程,要体现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

(一)校本课程开发要基于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

校本课程开发一定要基于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学校如果脱离了本校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去进行课程开发,背离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初衷。

(二)校本课程开发要善于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

校本课程开发要善于利用蕴藏在当地社区和学校师生中的各种课程资源,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实际生活。

比如,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及学校的资源条件,开发那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有利于形成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如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东北塘中心小学开发的国际象棋课程和八士中心小学开发的茶文化研究课程,就属于这一类。校本课程开发还要根据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情况进行统筹安排。

二、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交叉,与综合实践课的不同

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有哪些交叉呢。如:美术里的剪纸,美术里的陶艺;语文里的书法,语文里的朗读、写作;科学里的科技小制作;音乐课里的舞蹈、礼仪等。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课又有不同,综合实践课注重学生实践,鼓励学生动手,注重学生活动。每节课之间没有太大的联系,如植树节那天,学生到山上去植树;星期六学生到敬老院为老人表演节目等,一节课完了就可以。校本课程就没有那么简单,一套完整的校本课程体系,包括学校的校本课程理念,课程设置、资源开发、组织实施、评价手段;还要有上课的教案等等;另外校本课程综合考虑学生需求,还具有自主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创新性。

“课”只是“校本课程”的一种具体表现形态,怎样把校本课程用课的形式展示给大家,有一定的难度。这样的课要经过合理性设计、能够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的活动课,才具有校本课程的意义。设计一节校本课程这样的课,要动一番脑筋,体现较强专业性,关注学生的活动,老师只是起到引领、点播作用。学习方式多元化,合作学习,个人探究,表演等,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有学科思维。

那比较理想的校本课程是怎样的呢。课堂首先要突出问题的解决,体现研究意识,关注学生幸福,关注学生的参与化需求。三 校本课程开发的《课程纲要》

一个是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要有《校本课程规划方案》。《校本课程规划方案》是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思路,大致要包括下列几项基本内容:课程规划的基础、总体目标、课程结构与门类、实施与评价的建议以及保障措施。

而《课程纲要》是教师开发的一门课程的方案,要关注课程的四个基本要素(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其中课程目标是重点,目标要有难度,有不断提高的难度。内容选择要有资源的思考,要与目标一致。目标是什么,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都要与目标一致。而教案关注更多的往往是内容及教学时的主要方法、组织形式。

下面我介绍一下校本课程方案包括的具体内容,(备课也可用这种形式)仅供参考: 一般项目:

课程名称:感受吴文化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课程类型:人文素养类,任选课 教学材料:自编纲要(共18讲)

授课时间:一学期(每周1课时,共18课时)具体方案:

一、课程目标

1.感受吴文化(人物、歌谣、山水、语言等),提高人文素养。

2.经历吴文化研究步骤(选题、搜集、整理、利用各种吴文化资料,形成吴文化研究成果)。3.选取有关吴文化的某个问题进行探究。

二、课程内容与活动安排

„„

第一讲

吴地人物研究之一

教学目标:描述吴地状元、杰出人物的基本特点。教学方式:教师主讲,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学要点:

1.科举考试种种(童试、乡试、会试、殿试)。2.状元的由来。3.4.

第二讲、、、、、、四 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

一所学校可以开设多门校本课程,如:上海市闵行区的校本课程,分为拓展型和探究型两大类100门课程,涉及人为、艺术、科技、体育、心理等各个领域,成为全国争相学习的热点;青岛市嘉峪关学校的以“善的教育”为核心,组织开发了79门关联课程,成为我省校本课程建设的“领头羊”;滕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历时三年打造出六个系列30多门校本课程。

现在鲍沟镇各小学开发的校本课程也很多:有学科拓展类、实践类的校本课程,比如由国家课程衍生出的课本剧、写作、舞蹈、武术、手工制作等,既是对传统课堂的补充,也顺应了学生的需求。有凸显学校特色的课程更加引人注目,如立新小学的“柳编、春节灯笼”课程、宋庄小学的“国画”课程、中心小学的“家乡的大棚菜”、“手工制作”、“玻璃王国”课程等,还有其他学校的“古诗文经典诵读”、“钢笔书法”、“羽毛球、乒乓球”课程等。而要铸就品牌化的校本课程还要继续按照本校开发的课程纲深入开发研究。

一节规范的校本课堂,需要授课教师精心研究三维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环节流程,需要落实到每一个操作步骤,细化到每一句教学语言;一所规范实施校本课程的学校,需要上下一心、群策群力、持之以恒„„在实施校本课程这门课程中,每个人都应该做一个“有准备的人”。教育虽然有规可循,但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所具有的特征是多样性、差异性、个性化,对不同人的教育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因而,教育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育有法,教无定法,需要因人而异,随机应变,不拘泥于法则,更多的是创造。

通过昨天的活动,感慨万千:把校本课程做好,我们都还在前行的路上。今后让我们一起,且行,且思,且珍惜!

鲍沟镇小学研究室

2015年3月26日

注:教研室有《校本课程》省级优质课说课视频,有需要的老师前来用优盘拷贝。

第二篇:校本课程资料

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和评价方案(试行)

一、组织结构

1、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组长:尤文亮(担任校本课程主要决策负责人,负责校本课程的总体策划,宏观调控,进行全面实施研究)

副组长:陈平、张必华(负责组织落实、协调、检查校本课程进行中的事物性工作)成员:各科教研组长(主管校本课程的具体信息、资料收集与校本课程档案管理工作)

2、课程实验组主要成员

二、开发背景

二十一世纪是以只是创新和应用为课题的知识经济时代,一次,二十一世纪将使教育和 学习起核心作用的时代。随着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与经济文化的多元发展,对学校可碜个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受教育者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既要强调传授知识的普遍性,还要强调根据学校的差异选择不同的课程而教。恰逢新课程改革春风,给中学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新的舞台。校本课程的开设,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空间选择和内容选择,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多元性和选择性,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由学生自愿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校本课程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它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社会活动的能力,形成学校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学生兴趣,充分利用学校及社区资源,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

三、指导思想

个别化教学是面向全体,兼顾学生差异的教学思想理念、方法策略的总称,及我们常说的因材施教。当前正在实施的新课程特别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注重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要学生歌星发展,必然会呼唤个别化教学。因此我校校本课程给予贯彻个性化教学。开设本课程主要依据下列理论基础:

(一)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学生也要具体分析,不同的学生,由于其学习的原有水平、思维习惯、学习方法等等差别,他们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必定会产生差异。实行个别化教学正是承认这种差异,将目标定为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个性化教学既采取集体教学,解决共性问题;又采取个别教学(指一个教师对一个学生的个别施教),解决不同层次的个性问题,将矛盾的普遍性和曼吨的特殊性加以区别对待,使教学符合辩证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

(二)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由于个人的经验以及经验信念不同,从而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也是个不相同的。该理论把学习看作是建构内在心里表征的过程,这种建构不是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而是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包罗原有知识经验和认知策略)对新信息进行主动加工,并把它融入到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中。而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对内在心里表征的建构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在学习中必须充分重视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差异,实施个别化教学。

(三)依照多元智力理论。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已经成为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西方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当前进行课程改革的理论支撑,现在也应成为我们实施个别化教学的理论基础。该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每个人至少存在着的7种智力,即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动觉智力、交往——交流智力、自知——自省智力。加德纳认为这7种智力在现实生活错综复杂地、有机地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序组合在一起,正是这7种智力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组合使得每一个人的智力各具特点。同时,加德纳还认为即是统一种智力,其表现形式也是不一样的,如同样具有较高的逻辑——数理智力的两个人,其中一个 可能是数学家,而另一个可能是文盲,但它有很好的心算能力。由于每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方式、每一种智力又都有多种表现方式,我们很难找到一个适用于任何人的统一的评价标准来评价一个人聪明与否。因此,教育的出发点就是抓住每个学生德智力特点,使施个别化教学。实施个别化教学,提高学生智力开发水平。

(四)依照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教育在我国推行多年了,也形成了一套理论。素质教育有三要素,即面向全体、全面提高,主动发展。而个别化教学的宗旨便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体现素质教育三要素,既面向全体学生,又注重因材施教,突出学生歌星发展,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根本措施。

(五)依照视听教育理论。我们的个别化教学是依靠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的,还必须以视听教育理论为指导。视听教育理论,又称“经验之塔”学说,是美国教育家戴尔在1946年提出的。他对经验是如何德来的作了系统的研究,认为经验有的是直接德来的,也有的是间接得 来的,他把经验按抽象程度分成三大层次:“做的经验”“替代的经验”“抽象的经验”。教育应从具体做的经验入手,逐步上升到抽象理念。在学校中,运用各种教育媒体,给学生提供各种“替代的经验”,使教学具体化,既有利于向抽象概念转化,又易于向实践过渡,现行的网络多媒体系统正是起这样的作用。

四、开发目标

1、总体目标

以课程为载体,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共同成长。我校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提出了选修课和活动课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

2、具体目标

选修课:在完成教学规定的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后,培养学生语文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数学思维能力与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让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劳动意识,环保意识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活动课:艺术类;培养音乐、美术兴趣,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少数同学艺术特长得到发展。体育类;增强健康意识,提高健身能力,初步掌握基本健身技能。技能类;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和语文写作能力,初步学会计算操作。

学科类;通过课外活动,培养一批尖子。

五、开发原则

1、主体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量让学生多练、多动,多给学生以尽可能夺得实践与想象、创造空间。

2、自主性原则:学生在“自选科目时,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意愿,报名后按各自选择组织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自愿性原则:尊重学生的意愿,自选组别,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4、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的做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5、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适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主体性。

六、校本课程教材编写要求

以活动形式为主,不宜编写为系统性得知识册,教师应从以下四个渠道挖掘教材资源,1、自编教材

2、改编教材

3、选用优秀教材

4、拓宽现有教材

七、校本课程的开发步骤

(一)建立领导机构:校本课程开发小组

组长:张必华

成员:各教研组长

(二)前期论证

1、利用现有资源,征集教师意见,确定校本课程的具体内容

2、将开发的课程纲要要拿到学生及家长中征求意见,确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

(三)培训师资

1、校本课程理论

内容:课程标准与校本课程开发。培训方式:学习、研讨。

2、教师专业知识培训。学校对担任校本课程及其开发的教师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培训。

(四)撰写课程纲要。课程纲要阐明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课程目标:全面、恰当、清晰地阐述课程涉及的目标与学习水平。

2、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

3、课程实施:包括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组规模等

4、课程评价:主要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涉及评定方式、几分方式、成绩来源等。

(五)开设拓展型课程,成立兴趣小组,学生自主选择。在活动中积累开发校本课程所需的资料、教学经验,发现问题,改进课程纲要。

(六)完成校本课程开发。整理、编撰校本课程,把完成的课程提交上级部门审批。

(七)实施校本课程。在获得上级批准的情况下,实施校本课程。教务处做好监控、测评。参与听、评课的指导,调控校本课程实施情况,总结经验,解决问题。

(八)课时安排:选择恰当的年级,校本课程每周2课时。

八、组织实施

开发内容

(一)选修课程:

1、学科课程:

2、微型课程:

(二)活动课程

艺术类;体育类;技能类;学科类

九、校本课程的评价

1、授课教师的评价。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对教师进行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主要是四看:

一看教学资料,二看听课情况,三看教学成果,四看学生问卷。

2、学生的评价。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方式的考试或考查,对学生评价主要是三看: 一看学生考勤记录

二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地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等形式记录在案,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

三看学生学习的成果,学生的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及如学生学籍档案内。

十、校本课程的教学管理

1、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按步实施、教务处随机听课,随时测评。

2、教师必须有计划、有进度、又叫安、有学生考勤记录。

3、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的成绩资料。

4、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5、任课教师要认真填写好学校安排的其他需完成资料,及时总结经验。

6、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研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十一、配套措施

1、教务处、教科室、年级段、教研组要积极帮助教师制定好教学计划,负责协调安排和组织指导教学计划的执行。

2、学校聘请社会有关人员担任部分课程的教学,邀请市、区、教研部门领导到校指导工作。

3、校本课程与必修课程一样,计入教师工作量,工作实绩载入业务档案。

十二、运作机制

1、管理网络

校长、主管教学副校长

教务处主任、教科室主任

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办主任、校本课程教师

2、运作流程

学校规划

前期动员

师生自选

年段或学科编组

组织教师制定教学计划

研究教学模式

进行备课活动教学

实施课堂教学

完成学习

成果展示与评估

古河乡石桥头小学校本课程评价的机制和措施

校本课程的评价,是校长和教师对本校开发的课程进行质量分析和监控的过程,也是学校对校本课程进行跟踪管理的过程。只有采取行之有效的评价策略,才能在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调整、丰富和完善校本课程,真正使校本课程促进本校学生的发展。

校本课程的评价,应该以学校课程资源为基点,以开发与实施过程为主线,以学生发展为目的。既要评价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和内容,又要评价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和体验,还要评价校本课程作为教育信息载体在学校发生的作用。这就要求,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一、校本课程评价的内容

这里所说的校本课程内容,是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整个过程的内容。可以表述为:校情——目标——方案——实施——效果。

1、校情。也就是学校的实际情况。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也是校本课程评价的起点。对校本课程进行评价时,就要对学校的校情加以重新审视。对学校的外部、内部环境,课程资源、学校的物资装备技术条件,学校的传统和办学特色;校风、教风、学风,以及学校发展的目标和规划等,进行分析和定位。将对校情的分析和评估,作为评价校本课程目标主题的依据。

2、主题。指校本课程开发的所选用的题目。校本课程的根本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利用哪种内容促进本校学生的发展,就需要选择校本课程的主题。例如,有的以《生活英语》作为校本课程的主题,有的以《电子科技制作》作为校本课程的主题等等。校本课程的主题规定着校本课程开发的取向,是需要重点评价的。只有明确了校本课程的目标主题,才能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指导下,设计行之有效的校本课程方案。

3、方案。即预设的校本课程“蓝图”。主要包括《课程纲要》,以及围绕《课程纲要》设计的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值得指出的是,校本课程方案的评价,是整个评价过程的关键性环节。因为《课程纲要》具体地指向了教学活动,指向了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和目的。评价课程方案时,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从三个维度进行整合性评价。既要分析课程方案中的知识和能力,又要分析教学过程和方法的设计,还要评价课程方案是如何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总之,只有能够促进本校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方案,才能有效地实施。

4、实施。是指校本课程的执行和落实,也就是教学活动情况。这一环节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它是将校本课程设计的“蓝图”运用于现实教学行为的过程。只有课程方案得到实施,才能实现学生发展的潜能向现实素质生成的转化。评价校本课程的实施,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对照课程方案,评价落实的程度。也就是说,校本课程方案是否落在了实处,落实在教学活动之中。哪些地方落实的好,哪些地方落实的不好,存在什么问题,应该怎样改进。二是关注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尤其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这就要评价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交流活动,是否既体现了校本课程的预成性,又体现了生成性。三是评价校本课程实施的手段和方法。教学过程的方法和手段也是极为重要的,它关系到教学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因此,通过评价,提出改进教学方法的措施,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5、效果。即通过校本课程实施所达到的成效和结果。效果的评价较之于其它方面的评价更为复杂。这是因为育人的效果不同于工业生产的效果,难以用量化的统计数字来完成。主要原因是课程本身有显性的知识和能力,也有隐性的知识和能力。表现在学生身上的效果,也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的表现是容易判断的,隐性的潜质则是难以评价的。这就要求评价者把显性的评价和隐性的评价结合起来,把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结合起来。尤其要关注将评价的视角从效果的表现形式转向效果的内容,从师生的行为表现转向主体的内心体验。从而去触摸和诊断学生在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得到个性发展的脉搏。

因此,校本课程效果的评价,必须高度重视评价的主体——教师和学生的发展。

(1)、教师评价。教师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与实施者,也是校本课程的管理者与评价者。所以,教师评价,一方面是学校对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评价;另一方面,也是教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自我反思性评价。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应该指向教师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的教育理念和能力、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由此达成的教学效果。教师的自我评价,应该是对自己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的反思。通过评价与反思,促进教师的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2)、学生评价。学生是校本课程实施的参与者,也是教学过程的直接感受者。所以,学生评价,既指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又指学生对课程和教师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可以从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参与度、学生在教学过程的行为表现来进行。例如,某一门选修课,学生都不愿意参加,或者虽然参加了却没有积极性。那么,这样的课程是显然不受欢迎的。值得强调的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最有权利对校本课程的建构和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作为学校和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学生对课程和教师的评价。学校可以设计一些调查问卷,让学生对课程和教师进行评价,以便获取第一手评价资料,调整和改进工作。

二、校本课程评价的策略

校本课程的评价,对教学工作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要使这一作用得到应有的发挥,必须树立新的理念,转变评价的功能。从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程评价功能,转向人的发展。让评价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而不是学生的发展为评价服务。这就启发我们,进行校本课程的评价就是要考查学生的认知水平、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个性心理品质等方面的整体发展。为此,必须采取多元化、多样化、综合化的评价策略。

1、平价的多元化

校本课程评价的多元化,既指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又指评价指标的多元化。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就是改变过去以管理者为主的单一评价主体的状况,实现课程评价的的民主化。将评价作为由教师、学生、学校管理者以及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分析与评估的过程。从而促进教师、学生、管理者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主动接纳和认同评价结果,自觉改进工作和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实现自我发展。

评价指标的多元化,是指从过分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转向对学生多方面素质的评价。也就是说,要评价学生发展的方方面面,而不是某一方面。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到学习水平,从创新精神到实践能力,从知识观到价值观、人生观等。还要考查不同的学生,在不同方面的不同发展。承认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发展。

2、评价的多样化

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是说在进行校本课程评价时,从过分强调量化评价逐步转向对质性的分析与把握,把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结合起来。学生的发展是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单纯以量化的评价描述人的发展,是简单而浮浅、呆板而僵化的。这就要求我们更加关注质性评价,以全面、真实、深入地再现评价对象发展的特点。因此,校本课程的评价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方法,尤其是对学生的评价,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既要有行为观察,又要有成长记录;既要有表层的作业,又要有深层的学习日记。使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更清晰、更准确地反映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事实,为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工作的改进,提供可资借鉴的科学依据。

3、评价的综合化

这里所说的综合性评价,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评价校本课程要充分考虑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诸方面的综合因素,多方面采集和收集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总结经验,找出差距,提出丰富、补充校本课程的方案。另一层含义是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行评估。特别要重视发展过程的形成性评价,为终结性评价奠定基础、提供依据,使终结性评价具有客观性和说服力。进而提出改进工作的思路和计划,作为下一阶段教学活动的起点。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既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评价改革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从学校的实际状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构建学校办学特色,打造“个性化”学校形象,发展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进步,科教发展,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

二、实施目标:

1、校本课程要体现基础性:

基础教育要重视基础,校本课程将立足于打好学生文化基础、品德基础、身心基础为目标。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和运用。

2、校本课程要体现发展性:

根据学校实际状况,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树立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观,把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当作校本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

3、校本课程要体现现实性:

校本课程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开设了课程,在开发过程中主要依靠学校的自身力量来完成,所以要充分考虑本校老师队伍的整体实力,科研水平及学生的发展情况,还有学校的设备资金等因素,目标不能远离实际。

4、校本课程要体现主体性:

校本课程的主体性体现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需要,教师的充分参与,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使校本课程得到更大的开发。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和反映学生的实际,重视学生参与,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不断根据学生的需要完善优化校本课程。

三、实施内容:

(一)、建立健全校本课程开发体系

校本开发不是一两个人能完成的,是由校长、课程专家、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学校要形成开发校本课程的组织网络,形成领导小组——教研组——教师——学生的开发网络,通力合作,共同创建“学习化校园”。

1、成立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课程的初步审议)

组长:蒋志敏

副组长:乔磊

赵春丽

员:班主任、自然、社会、综合实践课程等相关教师

2、成立课程开发研究小组(负责课程的具体开发)

组长:蒋志敏

副组长:乔磊

赵春丽

组员:班主任、自然、社会、综合实践课程等相关教师

(二)、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的师资培训和课题研讨

1、在校本培训中设立校本课程开发专题,进行讲座辅导和自学研讨,深入领会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和作用,提高认识,明确目标。

2、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根据学科特点、学生实际、学校状况、及目标导向等因素,研究开发校本教材,将此作为教研组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

3、强化科研意识,以“校本教材开发”为课题展开研讨,使校本教材的开发步入科研、教研的科学轨道。

4、创造条件,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技能培训。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程序:

1、成立组织。

2、通过学生座谈等了解学生各种需求。

3、全面评估分析确定校本课程总体目标,制定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

4、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

5、培训教师—教师申报课程—对教师申报课程进行审议—编订《学生选修课程目录及课程介绍》。

6、向学生公布《学生选修课程目录及课程介绍》。

7、组织学生选择课程。

8、确定校本课程。

9、形成完整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10、任课教师拟订具体的《课程纲要》。

(四)、校本课程的结构:

根据学校实际,完全靠自己开发的校本教材

艺术课程:美术、书法

技能课程:生物、物理实验、各兴趣小组

专题课程:心理辅导等

(五)、校本课程的评价

1、学生学习评价:

问卷调查

2、学习效果评价:

信息反馈

3、课程评价体系

(六)几点要求

1、加强校际间的校本课程交流借鉴

2、注重特长生的培养

3、体现特色课程设计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2009-10-01 16:06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着眼素质、扎实基础、全面发展、办出特色”的学校办学宗旨和育人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等手段和途径,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积极有效地发展,并以此为契机,争创学校特色,努力提升教学质量,最终促使学校、教师、学生共同成长。

二、开发目标

1、坚持自愿自主、灵活开放得原则,给学生想象、创造空间,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现目标多元内容宽泛,积极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生活,适应社会。

4、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进一步培养具有科研能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教师团队。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内容

1、基础性课程:

《„五个一‟养成教育》、《古诗词鉴赏》、《智力数学》等。

2、丰富性课程:

《语文实践》、《数字与生活》、《数字日记》、《好词佳句》、《法在身边》、《探索自然》等。

3、发展性课程:

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兴趣小组活动:计算机基础应用、英语角、舞蹈、绘画、书法、版报、广播、写作等。

四、校本课程教材编写要求

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将根据教师的个性特长,以教师丰富的实践为基础,选择参考有关资料,诱导教师通过大量的创造性劳动,自编或选编校本课程教材。学校主要是审核、并适当资助教材的刊印整理,保证校本课程教材的科学、合理、有效。

五、校本课程的开发步骤

㈠ 建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㈡ 进行前期论证

1、结合现有资源,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征集教师的意见,确定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具体科目及内容。

2、就即将开发实施的校本课程征求学生及家长的意见,考察所开发的课程是否符合学生及家长的意愿与需要,如符合需要的,学校负责可行性论证;如不符合的,则取消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计划。

㈢ 师资培训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化,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将越来越丰富多样。在职教师能否适应与承担新课程的教学任务,已成为提高校本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根据学校在职教师的现状,特制订目前师资培训的计划与方法。

方式与途径:

1、培训——参加各级培训、观摩和讲座。

2、实践——开设示范课、开展专业研讨。

3、学习——学校提供相应书籍资料和网络平台,让老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掌握一门或几门校本课程教学能力。

内容:

1、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理论指导。

2、教师专业知识培训。根据教师的个性特长,对担任校本课程的教师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培训与辅导。

㈣ 撰写校本课程纲要

课程纲要阐明以下几方面内容:

1、课程目标,应全面、恰当、清晰地阐述课程涉及的目标与学习水平。

2、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根据教师开发的主题或科目作相应安排。

3、课程实施,包括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组规模等。

4、课程评价,主要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涉及评定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来源等。

㈤ 健全管理制度

为确保校本课程开发质量,学校将进一步拟定相应的校本课程管理制度:

1、校本课程开发审议制度;

2、校本课程评价制度;

3、校本课程管理岗位责任制等。

㈥ 配套措施

1、教务处、教研组要积极帮助教师制订好教学计划,负责协调安排和组织指导教学计划的执行。

2、学校将聘请社会有关人员担任部分课程的教学,邀请教研部门领导到校指导工作。

3、校本课程与必修课程一样,计入教师工作量,工作实绩载入业务档案。

4、学校尽可能保证课程开展必需的经费、器材等物质条件。

5、完善管理网络和运作流程,确保我校校本课程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尽快形成特色。

六、校本课程的评价

1、教师评价

⑴ 教师执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⑵ 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⑶ 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⑷ 任课教师要认真写好教学案例,及时总结反思等。

⑸ 学校及时做好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监控和测评工作,参与听、评课的指导,随时调控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情况。

⑹ 学校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

2、学生评价

校本课程对学生评价主要是发展性评价:

一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性、参与状况等,可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一般”等形式记录在案,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

二看学生学习的成果展现,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竞赛、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予以表彰并收入成长记录袋,记入学生成长报告册及其它相关档案内。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紧密结合学校教育理念和主体办学指导思想:发现学生个性潜力,让每个学生都成功!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内容,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促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个性发展,教师、学生共同成长。以此为契机,树立学校品牌、开创学校特色、提高办学水平。

二、开发目标

1、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

2、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

3、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生活,有个性、适应社会。

三、开发原则

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多给学生创造想象空间。

2、自愿性原则:尊重学生的意愿,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体现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广泛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评价的差异性。

5、实效性原则:以师资实际情况为基础,结合学生实际开发课程,保证课程的实效。

四、校本课程的开发内容及责任人

通过教师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课题及内容,申报学校领导小组审定,学校再根据申报内容,进行归类统计,明确责任人。

校本教材应为资料包形式,以活动形式为主,力争编写为知识册。教师应从以下五个渠道挖掘教材资源,1、自编教材;

2、选编教材;

3、选用优秀教材;

4、拓宽现有教材;

5、挖掘社区资源。

五、校本课程的开发步骤

(一)建立领导机构:校本课程开发小组。

组 长:江小华

副组长:谢建钢

成 员:王仙芝、陈梅仙、李国中。

(二)前期论证

1、利用现有资源,征集教师意见,确定校本课程的具体内容。

2、将开发的课程纲拿到学生及家长中征求意见,看所开课程学生家长是否意愿。

(三)培训师资

1、校本课程理论。

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校本课程研究。

培训方式:讲座、研讨。

2、教师专业知识培训。学校对全体教师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培训。

(四)撰写课程纲要。课程纲要阐明以下几方面内容:

1、课程目标:(全面、恰当、清晰地阐述课程涉及的目标与学习水平)

2、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

3、课程实施:(包括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组规模等)

4、课程评价:(主要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涉及评定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来源等)

(五)校本课程实施。任课教师组织教学活动,领导小组、教研组长、做好监控、测评,参与听、评课的指导,调控校本课程实施情况,总结经验,解决问题。

(六)课时安排: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中的课时安排,禁止挪用着其他课。

六、校本课程的评价

1、对授课教师的评价。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对教师进行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主要是五看:一看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二看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反映,三看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四看教师的教学案例、教案等,五看学生特长发展阶段成果。

2、学生的评价。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方式的考试或考查,对学生评价主要是发展性评价:一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性、参与状况等,可分为“A、B、C、D等级”等形式记录在案,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二看学生学习的成果,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成长记录袋中。

七、校本课程的教学管理

1、分管领导调控校本课程实施情况,对校本课程实施情况搞好阶段验收、评价。

2、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按步步骤实施,随机听课,随时测评。

3、教师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

4、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5、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6、任课教师要认真写好教学案例,及时总结反思等。

7、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研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八、经费保障

学校保障校本课程的开发、编辑、实施、活动、评价及奖励。

第三篇:校本培训学习资料

新厂镇初级中学[校本培训学习资料]

新课程理念下农村初中校本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教师 即研究者”

新课程是一种新理念。早在60年代英国著名课程专家芬伦斯·斯腾豪斯声称:“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课程发展。”课程是帮助教师在课堂上重建他们的知识观及他们与学生之间关系的资源。而课程发展则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协同阐述知识方式所进行的不断的再组,同时对他们的教学进行思考。这样的课堂不再仅仅是课程的实施场所,而成为教育实验的实验室。教师也就自然地成为这个实验的主要参与者或者说是主持者,就是说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教授者),又是课程的研制者,教学的反思者(研究者)。一句话,教师的角度要从“教书匠”转化为“研究者”。

20世纪以来,“科研兴校”、“校兴科研”、“教师成为研究者”,成为中国教育界很抢眼的字眼。它体现了广大中小学校及教师对科研的热切关注,以及正盼着通过科研改变学校面貌,转变学校实践行为的热忱。的确,置身于社会转型时期,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教师都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新的困惑、新的矛盾,而要真正解决这些矛盾,一味地靠原有的老经验已经不能奏效了,需要借助研究找到新的途径与方法。如果当今的教师与先前的教师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那么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当今的教师需要以研究为已任,将自己作为一个研究者来看待,要以研究者而非教书匠的角度出现在学校以及课堂的场所中,拿起研究者的武器,通过研究更深刻地了解自身的境况,描述自己所经历的事件,预测自己的种种行为所可能引发学生的变化。

新课程既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动。随着市、区组织的基础教育事业改革的发展,新的以校为本的理念走进中国、走进学校,广大教师经过新课程的通识培训,已经基本解决了关于新课程认识层面的问题,但把认识转化为行动,还需要真正解决实践层面的问题。在实施新课程的时候,多数教师仍然感到困惑或不知所措。这就告诉我们,教师要真正走进新课程、走进新课堂,需要实践的学习和实践的研究及实践的体验。新课程的实践又能反过来深化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并在实践中检验认识的正确性。

校本教研在英美就是伴随着“教师即研究者,”运动于20世纪60年代前后兴起的,当时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没有学校参与特别是教师参与的教育研究,是无法使教育研究成果很好地在教育实践中加以运用的。如果没有得到教师的这一方面对研究成果的检验,那么就很难看到如何能够改进教学,或如何能够满足课程规则。如果教学要得到重大的改进,就必须形成一种可以使教师接受的,并有助于教学的研究传统。这种研究传统就是将学生实践活动与研究活动密切结合在一起,大力倡导学校教师参与研究的校本教研。

校本培训是提高教师研究水平的重要途径

在校本研究中,由于教师是研究主体,“研究者”研究水平的高低,决定着研究的成败,决定着研究成果能否转化为具体的课堂教学,以及班级管理等方面的实践。所以,在校本研究

开展转好的学校,普遍都注意到利用多种不同手段提高研究水平。提高教师研究水平的手段很多,如脱产进修、校外机构安排的在职培训、继续教育、日常教学实践的反思、自学等,但真正符合教师要求,且又能大面积提高教师研究素质的手段,大概非校本培训莫属。

我们认为,所谓校本培训是指:“源于学校的发展需要,由学校发起和规划的,旨在满足学校与教师发展需要的主要是在校本进行的学习与培训活动。”校本培训强调在校内的培训,突显出“学习”的主动性、连续性与情境性。它使教师培训经常化和深入化,使培训者由被动变为主动。充分利用本校资源,发挥学校教师的集体智慧,实现教师与教师的合作,教学与研究、教学与培训、研究与培训的真正结合,使教师经常地、潜移默化地融于培训之中,学校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学习型组织。所以,这是一种全新的培训,构建一种新的学校文化,为教育管理者与教师搭建了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为教师的继续教育创造了良好氛围和条件。

校本培训强调“校本”,主要有三重含义:(1)以学校为基本单位,学校的问题由学校自行解决,但学校却不是解决学校问题的唯一场所,必要时可适当借助大学等培训机构协助校本培训的开展。(2)基于并为了学校的发展。“从学校中来,到学校中去”是校本培训的主要特色,培训的起点和培训的归宿都是解决学校出现的问题。(3)学校有充分自由权。学校是整个培训的主体,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仅为校本培训提供咨询,建议及一定程度的援助或监督,至多起“配角”作用,主角还是学校。

以前,师资培训工作大多由师范院校、教师进修学校承担,教育行政部门策划,强调自上而下的培训管理体制,侧重于知识、技术,缺乏针对性、实效性、灵活性,不能有效调动参训教师的积极性,难以较好地发挥培训效益。校本培训却能弥补这些不足,并且能多渠道,随时随地渗到教师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和过程中,校本培训作为提高教师各种素质的一种培训模式,由于具有灵活性、针对性、多样性及实效性,近年来已越来越得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的高度重视,并付诸实践。

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已历时近2年,在建立学习型班子和学习型教师群体,资源共享,优化互补的基础上通过培训,让教师掌握“现代化的教育理念,现代化的教育技术,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为新教材的实施,为加快学校“走跨跃式发展道路”的步伐,培养一批干部、教师,打造一批品牌教师,而且发挥重要的自身功能。

校本培训的主要内容

一是加强师德培训。首先成立德育领导小组,并且分工职责明确:校长任组长,张蕾书记为副组长,并作具体的分工。袁本文校长负责教师职业道德、政策法规教育;张蕾负责实施素质教育面临问题与对策;工会主席刘良柱负责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校办主任郑维祥负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政教主任负责《若干意见》的学习与实施;教科室主任负责师德培训的计划与评价,校办主任郑维祥负责师德培训的总结。

二是进行教育教学新理念的培训。

三是加强市级专题研究的培训。

四是加强班主任的培训。

五是加强计算机、多媒体的培训。王君华老师进行《多媒体的操作》和《课件制作》的培训。有85%以上的教师会同多媒体课件上校级、市级新课程展示课。王老师还被评为市级远程教育先进工作者。

六是组织全体教师外出参观学习,交流经验。

七是进行“新课程标准”的起始阶段的培训与实践。

校本培训的措施

1、每开学初由教科室牵头,制定校本培训工作计划,并在实际培训中作调整,加大培训内容和力度。

2、由学校规定每周至少一次校本培训,(开学前、后两周除外)。

3、开展二轮师徒结对,举行了隆重的仪式,签订了责任书,制订了工作计划,徒弟汇报课,师徒座谈会。

4、学校领导带头搞科研,一大批肯干教师举行“借脑发展”调研公开课,即借调初

一、初

二、初三各学科优秀教师换班换年级,上同一教学内容的探讨课,各教研组及时组织本教研组教师讨论。并探讨出一般的课堂教学模式。

5、期末组织教师进行校本培训考试,评选校本培训优秀学员。

校本培训的形式与考核办法

采用通式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和全员培训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形式。

校本培训的经验与思考一、一定要加强校本培训的管理

师资培训中心既要抓教师的继续教育,又要做好各校本培训的管理与指导工作。校本培训虽然是立足本校本岗,但只有不断交流,不断修正,才能使校本培训具有旺盛的活力。俗话说得好:“独木不成林。”一定要让校本培训从资源垄断到资源共享。由师资培训中心牵头,定期召开校本培训联席会,进行备课交流,开展课题研究及相关的学术活动。或举办校本培训现场观摩活动,及时发现和挖掘校本培训中的亮点,促进校际间的横向联系。或建立校本培训网络,培训兼职教师,为推荐名师,拜师学艺,牵线搭桥。

二、积极争取上级师资培训机构的支持

目前校本培训似乎是无章可循,各自为战的,缺乏高理论、深层次、强有力机构的指导。

一方面,农村学校更要千方百计创造各种条件(包括先进的设备),积极鼓励教师用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投身于教育科研之中;另一方面,师资培训机构应该根据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和培训教师的实际,开发一些专题和教改课程发放到各个学校,供选择适合本校实际的教学内容或专题,提供先进的教育教学信息资源。特别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参与式培训和研讨式相结合,使从事新教材的教师能及时沟通和交流,把发现的问题通过研讨交流得到解决。使校本培训逐步趋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三、校本培训一定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校本培训既是根据学校的实际,师资状况以及当前教育教学要求,找准本校急需解决的问题,恰当的开发,选择校本培训课程。例如,目前要紧扣以教育思想转变,教育手段更新,新课程标准学习,教育科研等为主要内容。又要与师资培训中心通力合作和交流,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校本培训一定要与人事制度改革挂钩

校本培训通过起导向“抓基础、树师德、强师能、提待遇、抓整改”等做法,转变教师的观念,统一思想,统一认识,不断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比如我校即将推行星光灿烂工程之一:“首席教师制”,形成学校系统“岗位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待遇能高能低”的用人机制。

五、校本培训一定要合理地安排好时间

本学期由于学校各项工作都抓得比较紧,教师普遍感到平时工作很忙,加上学校没有教师宿舍,所以,对校本培训安排在周四晚上集中培训,反响强烈。怎么样科学合理地安排校本培训的时间段,确实是一门学问,有待进一步研讨。

校本培训一定要从“要我培训”转变为“我要培训”。人类在发展,知识每时每刻都在更新,通过校本培训,要让教师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感到确确实实落后于人家了。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能与时俱进,不断增强整个学校的原动力,把它变化为“教育生活力”,并能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运用自如、得心应手。

校本培训案例及分析

校本培训案例1:

在创建学习型单位过程中,为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展示广大师生的才华,进一步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一批骨干教师,以应用性研究为主,解决学校的实际问题,我校每学期都要举办一次大型的教育教学活动。

第二轮师徒结对又开始,共有4对:

李国民——彭学敦(历史)蒋圣祥——龚道钰(政治)

彭天红——张 靖(物理)许小平——陈方权(数学)

师徒举行了隆重的签订责任制的仪式。这些师傅大多数是第一轮的师傅,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徒弟都是新分配、刚调进的年轻教师。在第二轮师傅结对中,学校给师徒补充一条硬性规定,徒弟所教班级的成绩不能低于其它班级10个百分点,使师徒结对工作做得更扎实有效。

学校提出建设性意见:

1、每一位教师要精心设计、准备每一堂课,为学生的认知准备足够的认知材料;在课堂中认真组织实施,既要重视双基,更要重视过程、重能力、重情感的培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后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总结成败的经验和教训。

2、从本周起各备课组组长、教研组组长、年级组组长、各教师办公室主任、中层及中层以上领导,每周至少听两节课(区级、校级公开课除外,特殊情况除外),并要与执教的老师及时交流,并在听课本上写出书面的材料。各备课组每周至少集体备课1次,并作好记录。教务处、教科室负责督查。

3、每一位老师也要按学校规定的节数相互听课,开展互帮互学活动,教研组长负责督查。教龄在3年及3年以下的教师每学期必须听课30节;教龄在4—10年以下教师的必须听20节;教龄在10—19年的教师必须听课15节;教龄在20年以上的教师必须听课10节。

4、加强过程化管理,把平时教学工作、教育科研工作与教师的考评、评先、评优、进城选调等挂钩,作为重要的评定依据。

5、要重视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研究,特别是学习新课标。并在工作中渗透、落实。不仅仅初一老师要这样做,初

二、初三老师也要关注新课程,尽快与新课程理念接轨。

第四篇:教师校本研修学习资料

电力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学习资料

第一、校本研修的含义

1、什么是校本?

校本就是 “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通俗地说就是在在学校里。那么,校本不一定就是在一所学校里,应该是就学校而论,只要是学校里哪怕是校际间交流,只要为了学校,也可理解为校本。

2、研修,《辞源》上说,研,学习、遵循;著作、撰写。修,磨、碾;研究、探讨。针对学校教育工作而言,是想通过学校管理者、学校教育科学研究、教师的研究,提高教师教育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和困难,熟练应用已有的知识,服务于教育教学,又在教学和管理中提高自已,不断的更新自已,逐渐的构造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什么是校本研修?

三句话揭示“校本研修”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为了学校和教师的发展” :这是“校本研修”的根本目的,“校本研修”目的:是以促进学校、教师的发展为目的,实实在在、一点点、一步步、看得见的发展。表现在“改进学校的课程与教学,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提高”。

——“基于学校和教师的发展”:这是“校本研修”的基本问题。“校本研修”的问题是学校、教师实际中发现、思考、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由专家批示的问题,甚至是看起来很小、别人以为很肤浅,但必须研究与解决的问题。表现在“学生为主体,学校研修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也要有促进教师发展的功能”。

——“通过学校和教师的发展”:这是“校本研修”的主要对策。“校本研修”对策:“在学校(以在学校为主),由教师(以教师为主),有组织、有针对性“(包括学习、培训、进修)与”教育研究“(包括学科教研、教育科研)”统一的工作,从目的、内容、形式、活动到管理等方面有机融合在一起,实现“研与修”一体化,进而促进教师专业化“以学校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教师教育”。简单说“学校和教师的问题,主要由学校和教师通过‘研修’来解决”。

第二、关于校本研修与校本教研

前几年在对校本教研谈得比较多,什么是校本教研呢?校本教研,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

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

校本研修不仅仅包括了校本教研,还包括了教师的培训和教育。校本研修的外延比校本教研的外延更宽,包括得内容更丰富。

第三、“校本研修”三大要素、教师个人:自我反思(实践反思)。即教师对自我教学行为及结果的审视和分析过程。自我反思是建立于教学经验基础上的,是校本研修活动的起点,是承担“校本研修的个人责任”的具体落实,教师只有在回顾基础上提提出问题,才能在实践中去解决问题。、教师小组:同伴互助(共同发展)。同伴互助是校本研修的基本形式,它是建立在教师之间的合作基础之上,力求通过合作互动,同伴之间相互影响,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研究。、教育专家:专业引领(专业提升)。校本研修的实质是理念和实践的结合,校本研修虽然基于学校,对学校问题进行研究,提升,需要专家的专业指导和学术支持。

第四、校本研修的宗旨?

校本研修的宗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成为“内行” —— 使教师“成为教育家”·促进教师主体发展 —— 培育“主体” —— 使教师“有主体性”·促进教师自由发展 —— 提升“生命” —— 使教师“成就人生”第五、教师怎样做研修?

1、确立多种主题,通过以人为本的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提升有了坚实的理论作基础,教师也学会了主动去观察,去发现,能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思考,挖掘出有价值的内容。此时,教师们已具备了研修的基本功。学校就决定以校本研修为载体,建立以校为本的研修模式。即实堂研讨——同伴互助 ——案例反思——研修提升

一是注重课堂教学研讨(抓住案例教学:着重化解教学难点,解除教学困惑,采取的方式:

一是坚持教研组活动,每个教研组每两周开展一次的课堂教研活动,在课堂教学后,进行说课、议课,促进了教师运用新课程理念讲课、议课。专题研讨会上,教师直接与授课教师对话、研讨,(听课教师必须做到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你听课时的关注点是什么?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你的解决方法是什么?也可以向授课教师提问:你为什么会设计这样的问题?这

个问题是想对哪一类学生的提出的?授课教师必须做到站在讲台上,每发问,都应明确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同时要向听课教师汇报你的教学思路课的设计还有哪些困惑?你想让听课教师帮你关注什么?让听课者也不消停,教师在听中思考。)这样在议课过程中,教师就会以课堂教学的某一环节或相关知识而深入的研究,抓住课堂教学中认为有所欠缺的问题进行切磋、探讨。从而在质疑中,不断提高,化解了教学难点,解除了教学困惑,真正地帮助教师走出困境。

二是采取案例评课,将授课教师的教学片断录下来,让教师跳出自己看自己,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自己看自己的课,教师就会发现自己这一节课中设计问题?有多少次表扬是无效的?哪一个环节真正引起了师生的和谐互动等,这样教师自己会真正地做到心中有数。、案例反思日常化: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在交流中反思,在反思中超越,这应成为教师成长方式式,它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案例反思,是一种培养教师时刻思考自己教学活动是否合理的一种有效形式涉及到自己在教育细节上对学生关注的成功与不足、优秀案例对自己的启示、课活动中对其他教师的教学活动的感悟等。这样的案例反思不仅是对自己教学与反思,同样,也带给其他教师带来积极的借鉴价值。同时,通过案例撰写,了练笔的机会,提供了记录自己的“教育故事”的条件。更为重要的是,使教师成为一种自觉行为。随着校本研修工作的深入开展,我校教师能够随机、积极的教育教学行为和他人教育教学行为。一个好的案例有利于教师的分析、反思与运用,因此案例反思在青年教师中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要求教师通过案例进行反思,倡导“讲教师自己的事”。正是在这叙事化的描述过程中,教师经历了一个感知、分析、判断、决定的历程。这一过程,也恰恰是教师成长的过程。、从小抓起,从实抓起。

开展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中,学校紧紧抓住教学中的难点、热点问题性地进行研究,引导教师炼就一双“火眼金睛”,从纷繁芜杂的教育教学题,进行筛选,建立起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即课题问题化。(那也就是说课题研起,争取课堂问题化、问题课题化、课题研究化、研究常规化,做到小课题大过课题研究式的研修活动,既丰富了教师的专业知识,又提高了科研能力和水平,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带来很大的促进和发展。、撰写论文:校本研修理念的提升。有感必发,有思就写,撰写论文。及时在研修茶座上上传自己的所想所思们的行为习惯,促使教师自觉不自觉地去思考、总结、积累、综合。从而达到丰富自己的目的。实践的提升,理念的飞跃,让教师于不知不觉中成长、发展长了一批优秀教师。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师资保障。

第六、校本研修的几个环节

(一)确定研修主题

研修主题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比较综合的、出现得较多的研修主题,表现形式为以课堂教学为载体,集体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再备课。它的价值取向是多元的,涉及到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涉及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第二类是在课改的背景下,以本校学生、教师的实际情况为基础,确定校本研修主题。它一般是从问题到主题再到课题,建立起紧密联系课堂教学的研修课题。这种研修课题比较明确、单一。我们认为这两种研修主题应该并存,而第二种研修主题对提高校本研修的有效性更为有益。

案例:学校在推行“绿色学业”的过程中,遇到了新问题——学生的空余时间如何玩?目前的现状是学生不知道怎么玩,而学生家长怕学生出事不让学生玩。针对这样的问题,年级组就确定了“如何玩得有意义,玩得快乐”的研修主题。

(二)确定研修目标

校本研修的目标可分为直接目标、近期目标、长远目标。

提出了从以下三个方面创办特色学校的思路,即:

1、通过加强德育教育和科研课题《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教育》的实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不乱扔东西、不说粗话脏话、不吃零食、不乱涂乱画、不乱攀折花草果物等等。

2、通过学校规范化管理,使教学活动规范化、教师管理规范化、教师形象规范化、学生形象规范化、学生日常规范化、学校卫生规范化、校园规划绿化规范化。

3、以教育科研兴校,对确立的课题认真组织实施,让所研究的课题服务于教学和管理中。

这是我们的长期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分学(年)度分步推进。在每年(学)中紧紧围绕上述核心思路,确定一定的管理和科研课。目前正在实施中,已取得明显成效。

(三)确定研修人员及任务

校本研修应是一种开放的活动,它的资源和人员都应该是开放的,不应局限于一个学校。学校与学校之间应该互相合作,不但学校教师搞研修,还可邀请相关专家参与校本研修,甚至还可以在异地搞校本研修。也正因

为这样,研修人员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来自一线的实践者,也可以是专业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在确定研修人员时,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师与教师的差别、专家与教师之间的差异资源。

如何确定研修任务呢?主持者或者设计者要对参与研修的人进行分析,分析参与的教师到底关注什么、缺少什么。主持者还应对全过程的持续性、有效性负责。参与者也应该有任务,研修的主题应该事先知道,并明白要准备些什么,包括想提的问题、需要收集的资料。引领人员也应该明确任务。

(四)设计研修问题

校本研修有各种组织形式,讨论式是主要形式之一。在这种形式下,主持者的问题设计对研修的成败至关重要。设计的研修问题要在教师最近的专业发展区内,而且有层次性和逻辑结构。

(五)确定研修形式

校本研修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听课、说课、评课、研讨、访谈、听讲座、看书学习、小组讨论等。形式是为目标服务的,校本研修的组织者要考虑何种形式能为目标服务,为我们的教师服务,也有必要为教师创设良好的研修氛围。

(六)调控研修过程

在研修活动中,有很多是预设的问题,但也常会有生成的问题产生。因此,主持者要有驾驭的能力。

仍以科学课堂实验为例。观察水骚的心脏跳动,通过反复多次实验,无法成功,后经研究,发现是我们的现有显微镜倍数可能太小,故作为及时的调整。

(七)进行活动归纳

校本研修的支持者有必要对活动进行小结,当然也有可以请专业引领人员小结。

(八)进行活动反思

参与研修的人员、研修的主持人都应进行反思。作为支持者应该反思本次活动是否达成了预定的目标,是否解决了问题,对活动过程调控得如何,对生成的问题解决得是否妥当,整个活动中是否调动了教师的群体智慧。参与人员需要反思,反思自己获得了什么,在以后的教育活动中怎么跟进灞桥区电力小学

2012年11月21

第五篇:校本课程学习计划1

校本课程学习计划

兴隆乡直小学

随着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入,校本培训在今后将成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主流模式,这种以学校为基础,学校自主确定培训目标、内容和方式,并把培训与教育教学、科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的培训模式的理论构想相对较完善。为能顺利开展校本培训,促进教师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在此制定我校校本培训计划。

一、目标:以推动素质教育和提高教师素质为目标,为教师提供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

二、内容:校本课程实施的有关理论知识。

三、途径:充分利用网络交流、面授、研讨会等多种形式,重在建立交流平台,以多种方式及时解决教师在实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惑。

四、培训形式:

1、学校通过专题培训,专题总结和专题交流的模式,教师要在自我学习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对自己的课程开展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要达到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2、通过网络学习,弥补教师自身存在的知识缺陷,查找有关课程开展所需的资料。

3、通过外出学习、参观,找出自身差距,明确需要改进的方面,取长补短。

4、要通过学习-反思-总结的学习方式,提高教教师教育科研的能力,以及开展校本课程的策略与方法,掌握技术要领。

五、培训措施:

1、明确责任义务

(1)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是培训工作的计划者、组织者、领导者和指导者,要履行以下职责:

①制定本校的教师培训计划,建立参加培训教师的培训档案。

②定期检查指导教师的学习和工作情况,帮助解决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③每学期末,要将教师的培训情况,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写成书面材料,及时向项目领导小组汇报。

④培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2、教师是校本培训的主体,要履行下列职责 ①参加培训是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必须按学校安排参加校本培训的各种活动。

②要认真学习《自觉教程》,按学校规定按时完成自学任务,并做到有读书笔记,有心得体会,有案例评析。把理论学习与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的反思结合起来,进行自省、自查,并在理论指导下,探索教育教学新路,把培训成果通过课堂教学体现出来。

③要把自己本学期、本学年的参加培训的有关情况,如参加课题实验、参加培训班、研讨班、观摩示范课,听的讨论,参加的什么层次的交流活动、获奖情况,都要详细记录,并附有感受,收获和建议。

④要把自己一学期、一学年的学习成果整理出来。按《自学教程》每个专题后设的“实施建议”分类整理,成果包括:优秀实验报告、实验方案、优秀教案、教学笔记、教育教学心得体会、观察日记、主题活动设计、学术论文及经验总结等。学校每学期进行评比,分设一、二、三等奖进行嘉奖。

⑤凡按兵不动、敷衍塞责、无成果的教师均不能参评各层次的先进个人,校长不能评为各层次先进个人或晋升职称。

⑥教师参加培训,成绩要与教师考核、评职定级、评聘、作用、评优奖先、骨干教师评选等各项利益挂勾

2010-2011学校本课程学习计划

兴隆乡直小学

下载校本课程学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校本课程学习资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校本课程学习心得体会[合集5篇]

    校本课程学习心得体会7篇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学习工作总结---2

    校本课程学习工作总结 兴隆乡直小学 教育发展的关键在教师,教师成长的关键是继续教育。新课程改革要求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这是现阶段摆在中小学教育面前一项艰苦而紧迫的任......

    学习校本课程的心得体会

    学习校本课程的心得体会 我参加了校本课程培训学习,在培训的过程中,对于校本课程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理论到实践、由陌生到熟悉的过程,尤其是以下几个内容的学习,触动很深:一、关......

    学习校本课程的心得体会

    学习校本课程的心得体会 我参加了校本课程培训学习,在培训的过程中,对于校本课程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理论到实践、由陌生到熟悉的过程,尤其是以下几个内容的学习,触动很深:一、关......

    学习校本课程的心得体会

    学习校本课程的心得体会 我参加了校本课程培训学习,在培训的过程中,对于校本课程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理论到实践、由陌生到熟悉的过程,尤其是以下几个内容的学习,触动很深: 一、关......

    校本课程

    晏子礼貌护尊严春秋时,南方的楚国一天比一天强大起来,为了疏通国与国之间的渠道,齐王就派晏婴出使南城。晏婴到达楚国。前来迎接的礼宾官员见他个子矮小,就命令士兵打开城门旁边......

    校本课程

    高中实用英语词汇与表达一、指导思想: 依据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总体目标的要求,为了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的能力。本学期的校本课程主要是提高学生学......

    校本课程大全

    《珍爱生命,安全出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方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