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与文化讲义

时间:2019-05-14 17:09: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电影与文化讲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电影与文化讲义》。

第一篇:电影与文化讲义

英美影视欣赏课程教学计划

课程名称:英美影视欣赏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授课对象:英语08、09级本、专科学生 开课学期:

二、三年级第一学期 主讲教师:夏欣 教学目的:

英语影视课程旨在将英语影视教学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同步进行,并进而全面提高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英语影片是外国文化和生活的真实反映,以真实的语境、鲜活的人物、生动的语言及异国风土人情给学生一种亲临其境的情绪体验,并使学生习得各种词汇,了解当下的流行语言以及口语体的特殊用法,学习交际语的适用情景、语言的节奏、以及肢体语、表情和符号等,从而使学生全方位地感受语言,弥补传统英语教学较为注重书面语的不足。

课堂教学将以影片为具体内容,对于指定的影片应在泛看的基础上选出片段进行精看,并复述故事,练习听力,围绕人物、主题思想、戏剧冲突以及文化内涵或差异进行讨论,将口语讨论、文本分析和语言点学习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使学生学会用英语理解、表达观点、情绪和感受,同时学会用英语进行辩论,在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提高认识水平、分析事物的综合能力。

课程的基本要求:

1.了解主要英语国家影视发展概况。

2.了解主要英语影视类型。

3.了解英语影视文化在主要英语国家大众文化发展中的地位。4.基本掌握影视语言和方法。5.掌握影视评论的基本方法。辅 导

课程的教学内容:

1.主要英语国家影视发展概况。

2.主要影视类型。3.电影语言与方法。4.影视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5.影视评论的写作和方法。

课程的教学形式:

1,教师讲解,观看影片,选定主题,口头、笔头表述观后感; 2,以若干个GROUP为单位,做出ANALYSIS AND PRESENTATION;3, ROLE PLAY 4,DISCUSSION 5, REPETITION

第一章

影视发展史简介 课时:2周,共4课时 第一节

早期的英美影视

一、早期英语影片简介

概述英语影片的产生及风格

二、经典欣赏(节选)

选取早期的部分经典影片节选快速播放,给学生以直观感。

第二节

英语影视的发展

一、影视界的传奇:好莱坞

好莱坞影片在电影界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发展某种程度上是英语影片发展史的一个代表。它创造了美国式的“世界趣味”,在美国的全球化战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非英美英语影片:不可忽略的旁支

尽管英美影片占据了英语影片中的大部分,然而其它英语国家,如澳大利亚,加拿大等一些国家仍有不错的英语影片。

三、当代英语影片的发展及流变

第三节 经典片、获奖片回放

选取以下经典片、国际获奖片和近年来观众喜闻乐见的影片做一略影回放: The Sound of Music(《音乐之声》)Gone With the Wind(《乱世佳人》)Jane Eyre(《简•爱》)

Casablanca(《卡萨布兰卡》)

Kramer vs.Kramer(《克莱默夫妇》)(1980), Schindler’s List(《辛德勒名单》)(1994), Forrest Gump(《阿甘正传》)(1995),Titanic(《冰海沉船》)(1998),The Lord of Ring(《指环王》)(2004), Sleepless in Seattle(《西雅图不眠夜》)(1993), You‘ve Got the Mail(《电子情书》)(1998),Shawshank Redemption(《肖山克救赎》)

Legally Blonde(《律政俏佳人》)The Parent Trap(《天生一对》)The Godfather(《教父》)

Pride and Prejudice(《傲慢与偏见》)

思考题:

1. 早期英语影片有哪些特点? 2. 谈谈早期影片对于电影发展的贡献。

3. 不会过时的经典:经典形成和流传原因是什么?

4. 好莱坞影片与英国影片相比有哪些风格上和表现形式上的差异? 5. 当代英语影片的发展有哪些趋向,优秀的当代大片有哪些共同特点? 6. 你曾试图通过观看英语影片提高英语听力与理解吗?例举一部曾看过的影片。

7. 你认为经典片和当代流行片哪个更适合英语语言的学习?差异何在?

第二章 英语影片中的英语

课时:2周,共4课时

即便是英语本身,也不尽相同,也有变化。本章内容旨在让学生在影片中体验英语语境,区分不同的英语发音。并通过欣赏电影《天生一对》和《哈姆雷特》这两部影片了解英语口语表达特点、英式经典英语戏剧语言的表达方式和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的表达差异。电影译名

1.拼贴。在源语框架内做一定程度的改动,通过

增词、减词、转类、扩展等方法进行翻译, 实现准确传 达电影信息, 增强感染力的目的。如: The Safty of Objec《t 拜物有礼》,M adison《麦迪逊锦标赛》, Iris《艾 丽丝的情书》, Bandit《完美盗贼》, B lack Hawk Down 《黑鹰计划》, B lood and Sand《碧血黄沙》, S inging in the Rain《雨中曲》, Places in the Heart《心田》, 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n《美国往事》, Forrest Gump 《阿甘正传》, B ringing Down the House《桂河桥》, S ilence of the L am bs《沉默的羔羊》, How Green was M y Valley《青山翠谷》, A ll Quiet on the W estern Front 《西线无战事》, Ghost《人鬼情未了》, The W aterloo B ridge《魂断蓝桥》, Pretty W oman《风月俏佳人》等。

2.替换。在译名完全找不到原名的影子。现在

关于这种译名还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有些译者认为其 与翻译的原则背道而驰,但长时间广范围的流传又证 明了它的成功性。如: On the L ine《恋爱蜜令》, I am Sam《他不笨他是我爸爸》, North by Northwest《谍海 疑云》, Closer《不能靠近的爱》, The Quiet American 《西贡风云》,M y Darling Clenentine《侠骨柔情》, M is2 sion: Impossible《谍中谍》, Out of Time《埃及古墓之 谜》, Flesh and B one《亡命鸳鸯》, Rebecca《蝴蝶梦》, M rs.Doubtfire《窈窕奶爸》, A ll about Eve《彗星美人》, Thelm a &L ouise《末路狂花》, S ideways《杯酒人生》, Carlito’s W ay《情枭的黎明》, The Negotiator《王牌对 王牌》, Picnic《梦旅人》, Erin B rockovich《永不妥协》, The L egend of 1900《海上钢琴师》等。

3.借用。根据能指和所指之间在意义上的相似 性,译者可以把此领域的词用在彼领域, 这类词语包 括电影受众所熟悉的俚俗语、方言、诗歌、流行语等。如: M y Fair L ady 译为《窈窕淑女》, 源自《诗·周南 ·关睢》“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君子好 逑。”

Bathing B eauty 译为《出水芙蓉》, 源自南朝梁· 钟嵘《诗品》卷中:“谢诗如芙蓉出水, 颜如错彩镂 金。”

A W oman Against A W om an译为《桃李争春》,源 自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谚曰:‘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How High 译为《至High一族》,“族”是现代汉语

类词缀,“族”类流行语众多,如“上网族”、“月光族”、“有车族”、“啃老族”、“哈韩族”等。

High Heels and L ow L ifes译为《强盗美眉》,“美

眉”为当下时髦网络用语, 意为“妹妹”、“女孩”、“姑 娘”。

4.仿造。在现有影片名的比照下, 更换词语中的 某个词或语素创造而成的新片名。它是产生新片名 的一种最便捷的方式,能够极大地满足人们概括新事 物、表达新思想的需要,同时也能使语言形象风趣、诙 谐幽默。如: “风云”—Casino《赌城风云》, The W estW ing《白 宫风云》, M iam i V ice《迈阿密风云》, Prison On Fire 《监狱风云》, Gangs of New York《纽约风云》。

“悍将”—Bad B lood《悍将情仇》, Contac《t 追命悍 将》, Term inal Velocity《摩天悍将》, Heat《烈火悍将》, Amazons and Gladiators《魔鬼悍将》, V irtuosity《时空 悍将》。

“神鬼”— The M ummy《神鬼传奇》、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Dead M an’s Ches《t 神鬼奇航》、The Aviat2 or《神鬼玩家》、A rt Heist《神鬼追缉》、Kaena: The Prophecy《神鬼帝国》。

“总动员”—Toy S tory《玩具总动员》, Finding Nem o《海底总动员》, The Incredibles《超人总动员》, Cars《汽车总动员》, Valiant《战鸽总动员》, Rata2 touille《美食总动员》, W all-E《机器人总动员》等。

英美电影常见口语词汇 A

1、“我请客”

觉得我们常用pay这个词,如Let me pay it for you。这里列举三种说法:I am buying;This is on me;This is all my bill。

2、“收买某人”

有个比较正式的词叫bribe,名词时为“贿赂”的意思,动词时就有“收买”之意。既然提到了“买”,那么我们能不能用上buy呢?当然,那就是buy sb off。

3、“向前看!”

我们会说Look forward!而美语里有个更贴切的说法是Eyes front!“眼睛朝前”,是不是很生动?

4、“头等大事”

你会怎么翻译呢?The most important thing吗?看这个吧“It’s on the top of my list”。

5、“看在主的份上,你就„„”

两种说法,其一是For the love of God,另外For God’s sake(sake的意思是缘故、关系)二者之中,后者更常用。

6、“我不是傻子!”

I am not a fool?对,语法完全正确。但再看这个I am no fool。比上面的只少两个字母,但是不是感觉不一样?同样的道理,我们常说I have no idea,而不常说I don’t have any idea。

7、short hairs

是说“短头发”吗?呵呵,它就是我们说的“小辫子”!

8、one-time thing

帅哥跟一美女过了一夜,回来后室友问帅哥:Do you really love her?帅哥回答:Oh, it was just a one-time thing!那么one-time thing是什么呢?我就不罗嗦喽!

9、She knew red was her color。

“她知道红色是她的颜色”?恰当的翻译是:她知道自己和红色很相配。Then, what’s your color?

10、“停电”

No electricity?恩,够直白!其实提到“电”,老外更多是用power,停电就可以是There is a power failure或Power goes out。

B喜欢爱上某人怎么说

●喜欢、爱上„„

汤姆是个美男子。

Tom is a lady-killer.*lady-killer直译是“少女杀手”,其实不是杀手,而是指一下子就能迷住女人的男子。

Tom dates around a lot.(汤姆和好多女人来往。)

Tom is a real playboy.(汤姆真是个花花公子。)

汤姆真让我神魂颠倒。

Tom really turns me on.*turn...on“有性方面的吸引力”、“使人着迷”。

Tom really turns me on.(汤姆真让我神魂颠倒。)

I didn’t know you felt that way.(我一点儿都不知道你的感觉。)

I’m crazy about Tom.I have strong feelings for Tom.I love Tom.I have the hots for Tom.*俚语。

克里斯长得真帅。

Chris is really a heartbreaker.*用heartbreaker表示“长得很帅,对异性有吸引力的人”。进一步讲,“heartbreaker”是指给异性带来撕心裂肺的痛苦和失望的人,魅惑他人,让人沉醉的人。Elvis Presley(爱尔维斯·普里斯利)有一首成名曲“Heartbreak Hotel”,指的就是“(因恋爱而)绝望的人住的饭店”。

Chris breaks a lot of hearts.(克里斯使很多女人尝到了失恋的痛苦。)

Chris dates a lot of women.(克里斯和许多女人有来往。)

珍妮特真迷人。

Janet is a knockout.*如同拳击中的“knock out”一样,表示极具魅力、使对方晕头转向的人,多指女性。

Janet is a knockout.(珍妮特真迷人呀。)

You can say that again!(颇有同感。)

Janet is sexy.Janet is beautiful.他好像看上你了。

I think he has a crush on you.*have a crush on...“看上„„”。

I think he has a crush on you.(他好像看上你了。)

Give me a break.(别随便瞎说。)

I think he is infatuated with you.* be infatuated with...“被„„迷住,为„„神魂颠倒”。

I think he likes you.简好像喜欢上我了。

Jane seems to like me.*seem“好像,看上去像„„”。

I’ve got the feeling that Jane likes me.I think Jane likes me.I have a hunch(that)Jane likes me.戴安娜对杰克有意思。

Diana’s been coming on to Jack.我不敢打像她那样的姑娘的主意。

I can’t handle a girl like her.* handle 表示“对待,对待(人)”。

She’s too much for me.我非常想见到她。

I’m dying to see her.*dying to“忍耐不住地想做某事”。

我想追求她。

I’m trying to make a pass at her.*make a pass at...“(特别是对女性)挑逗,求爱”。

I’m trying to make a pass at her.(我想追求她。)

I don’t blame you.([她对你来说很有魅力,]我理解你的心情。)

I’m trying to pick her up.(我打算把她弄到手。)*pick up 是口语“把异性弄到手”、“勾搭女人”、“追女人”的意思。

I’m trying to get a date with her.(我打算和她约会。)*get a date with...“和„„约会”、“约会”。

你也太狠心了。

You broke my heart.*break...heart在恋爱中“使„„十分痛苦”,用于甩掉自己的人。

You broke my heart.(你也太狠心了。)

I didn’t mean to...(我不是那个意思„„)

C 当别人在你旁边罗嗦个没完,你烦透了,说“you are so boring “.(你真烦!)。“shut up!”(闭嘴!)自然没错,可人家受得了吗?不如来一句“oh, come on.give me a break!”(帮帮忙,让我歇歇吧!)这多地道、多幽默。

要想说人“气色好”。“you look fine!”当然不错,可如果你说“you’re in the pink!”就妙得多了,实际上,在英语口语中,表示颜色的词用起来非常形象生动。

“他精力充沛”美国人说:“he is bouncy.”而不说“he is energetic ”,牢记一些日常对话中的活句式是你一把必备的钥匙。

如:久仰,“I get mind of you ”比“I heard a lot about you.”轻松得多。代问他人好当然能用”please remember me to your sister.” 或“please give my best wishes to your father ”不过,若是很好的朋友,何不说,“please give my love to Jim。”

在中国可不能随便说“我想你”,然而,当和西方人分手时说“I will miss you.”要比说“good-bye”或“see you soon”有趣得多,不妨一试。

有人开会迟到了,你若对他说 “you are late.”,听起来象是废话,若说“did you get lost ?”,则更能让他歉然,可别说成“get lost!”那可是让人滚蛋的意思。

别人征求你的意见,问能否开窗户等,你要说“you can do that.”就有点土了,用一句“do you have the time? ”实际上,问他人的姓名,地址都可以这么用:“may I have you name?”要比”what’s your name ? ”礼貌得多,不过警察例外。

别人问你不愿公开的问题,切勿用“it’s my secret ,don’t ask such a personal question.”回答,一来显得你没有个性,二来也让对方尴尬。你可以说“I would rather not say.”(还是别说了吧!)。

有时候,你想说什么,可说是想不起来,你可以说“well „”“let me see”“just a moment ”或“it’s on the tip of my tongue.”等,相比之下,最后一个句型是最地道的。

交谈时,你可能会转换话题,不要只说“by the way ”,实际上,“to change the subject”“before I forget”“while I remember”“mind you ”都是既地道有受欢迎的表达。

遇到你不懂的问题时可别不懂装懂,“I know”可能是中国人用得最多,而美国人最不能接受的一句话。当一美国教师向你解释某个问题时,你如果连说两遍“I know”,我敢保证,他不会再跟你说什么了。用“I got it ”就顺耳得多,要是不懂就说“I’m not clear about it.”不过如果你会说“It’s past my understanding”或“it’s beyond me.”你的朋友定会惊讶不已的。

D 网络语言

有些人批评年轻人喜欢使用简化英语的现象,认为这是语言退化的象征,所以老师不该教,年轻人也不该学。但是,语言是沟通的工具,既然这些简化的网络语言在年轻人的网络世界通用,那么年轻人就应该学。否则,跟外国朋友在MSN聊天,十句看不懂五句,还有什么乐趣可言?

而且,Google还告诉我们,这些简化了的语言,实际上非常环保,是拯救地球的大势所趋。Google Talk的官方Blog Google Talkabout 引述An Inconvenient Truth 的数据称,他们每个讯息中的每个字节(Byte),均会释放0.***0034立方吨的二氧化碳到大气层。正所谓小数怕累计,所以我们的讯息越简洁,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就越少。

言归正传,下面列举一些典型的电影、网络英文潮语。

btw(by the way):这个大多数人都会用,就是“顺便再说一句”的意思。

g2g(got to go):要走了。原句是I’ve got to go。

ttyl(talk to you later):下次再说。

brb(be right back):很快回来。也就是I’ll be right back 或I’m gonna be right back的简写。

jk(just kidding):开玩笑,别当真。

omg(oh my god):我的天啊!有时为了表达更强烈的情感,有人会打:OMGGGGGGG!

lol(laugh out loud):大声地笑。这个缩写已经快被用烂了。

Imao(laughing my arse/ass off):笑死我了。遇到真正搞笑的事,可以这么说,不过有点粗俗。

rofl(rolling on the floor laughing):笑到摔到地上。

roflmao(rolling on the floor laughing my ass of):前两个的结合版,也就是超级搞笑的意思。

sth(something):某事某物。

nth(nothing):什么也没有。

plz(please):请。please 字尾是z 音,所以按照读音缩写为plz。

thx(thanks):谢谢。按照发音来看,thanks字尾的ks可以用字母X代替。

idk(I don’t know):我不知道。

imho, imo(in my humble opinion, in my opinion):在我看来,常见于论坛。

当然了,以上这些缩略语的使用还是要分场合的,该用完整表达的时候还是要把句子写全的。

E 电影词汇

电影摄制 filming shooting

film industry 电影业

cinematograph 电影摄影机, 电影放映机

cinema, movie theater 电影院

premiere 首映 film festival 电影节

distributor 发行人

shooting schedule 拍摄日程;拍摄计划

censor's certificate 审查证书 banned film 禁映影片

direction 导演(指艺术行为)

production 制片 adaptation 改编

screenplay 编剧 special effects 特技

slow motion 慢镜头

editing, cutting 剪接

montage 蒙太奇/画面剪辑;画面合成recording, sound recording 录音

sound effects 音响效果

dubbing 配音

post synchronization 后期录音合成studio 制片厂,摄影棚

(motion)film studio 电影制片厂

properties, props 道具

dolly 移动式摄影小车

spotlight 聚光灯

clapper boards 拍板

boom 长杆话筒

scenery 布景

shooting angle 拍摄角度

high angle shot 俯拍

long shot 远景

full shot 全景

close-up, close shot 特写,近景

medium shot 中景

pan 摇摄(移动摄影机以便使被摄物保持在画中或获得全景效果)frame, picture 画面(电影的一系列画面中的单独一个)

影片类型 films types

film, movie 影片,电影 newsreel 新闻片,纪录片

documentary(film)记录片,文献片

filmdom 电影界

literary film 文艺片 musicals 音乐片

comedy 喜剧 tragedy 悲剧

horror movie 恐怖片

thriller 惊悚片

detective movie 侦探片

ethical movie 伦理片

pornographic movie 黄片

western movies 西部片

serial 系列片

trailer 预告片;宣传片 cartoon 卡通片,动画片

footage 连续镜头

feature film 长片

short film 短片

dubbed film 译制片

title 片名

original version 原著

dialogue 对白

subtitle 字幕;给……加字幕

credits;credit titles 对原作者及其他有贡献者的谢启及鸣谢者姓名

演员 Actors and Actresses

cast 演员阵容

film star, movie star 电影明星

leading role 主角

stand-in 替身演员

stunt man 特技替身演员 extra, walker-on 临时演员

guest actor/actress 客串

supporting role 配角

工作人员 Technicians

adapter 改编者

scriptwriter 编剧

dialogue writer 对白作者

production manager 制片人

producer 制片主任

film director 导演

assistant director 副导演,助理导演

cameraman 摄影师

assistant cameraman 摄影助理

property manager, propsman 道具员

art director 布景师

stagehand 后台工作人员

lighting engineer 灯光师

sound engineer, recording director 录音师

script girl 场记员

Projection 放映

sound track 音效

showing, screening, projection 放映

projector 放映机

projection room 放映室

panoramic screen 宽银幕

英美词汇表达法的不同

美 电影

film

movie 公寓

apartment 橡皮

eraser 电影院

movie theater 厕所

restroom 信件

mail 邮箱

mailbox

flat

rubber

lavatory

letter

postbox

cinema

电梯

lift

elevator 卡车

lorry

truck 短裤

shorts 裤子

pants 人行道

lk 汽油

gas/gasoline 酒馆

bar 商店

store

pants

trousers

petrol

pub

shop

path/footpath sidewa

眼镜

spectacles

glasses 地铁

underground/the tube

subway 收音机

adio 钞票

bill 律师

饼干

cracker 出租车

taxi 垃圾箱

garbage can 天桥

overpass

banknote

solicitor/barrister

biscuit

dustbin

flyover

r

wireless

lawyer

cab

罐头

tin

can 长途电话

trunk call

long distance call 第一层楼

ground floor

first floor 假日

holiday

vacation 秋天

autumn

fall 图画

picture

painting/drawing 相片

photo

picture 壁橱

cupboard

closet

LANGUAGE FOR PRESENTATION 1,Greetings getting attention 2,Overview of your project and why you decided on that topic/limited it to what you will present 3,Warn participants if you require their involvement 4,Close/end presentation so your audience are aware it is over!To start Although…., we concentrated on….First of all / firstly….Let me first give you an outline of what we’re going to present….Before I hand over to------, I’m going to tell you about….There are-----parts to our presentation: x, y, and z, so first I am going to talk about….To continue I will now hand over to-------Next I am going to talk about….I am going to focus on-----because-----What you might find interesting/ significant/ surprising/ curious is-------

To finish The final point I would like to make is …..Finally/ lastly/ last ….Last, but not least, is ….To summarize ….We concluded that ….To close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That was our presentation on ….Before we finish, are there any questions? We would be happy to answer any questions now, otherwise that is all from us.

第二篇:电影文化

国外知名的电影节及电影相关奖

1、美国奥斯卡电影金像奖(Academy Awards)

当前世界上影响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电影奖,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院颁发。The Academy Awards, popularly known as the Oscars, are awards of merit presented annually by the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AMPAS)to recognize excellence of professionals in the film industry, including directors, actors, and writers.The formal ceremony at which the awards are presented is among the oldest, most prominent, most prestigious, and most watched film award ceremonies in the world.The 1st Academy Awards ceremony was held on Thursday, May 16, 1929, at the Hotel Roosevelt in Hollywood to honor outstanding film achievements of 1927 and 1928.It was hosted by actor Douglas Fairbanks and director William C.DeMille.The 80th Academy Awards ceremonies, hosted by Comedy Central's The Daily Show host, Jon Stewart, were held on Sunday, February 24, 2008, at the Kodak Theater in Hollywood, Los Angeles, California.The 81st Academy Awards honoring the best in film for 2008 will be held on Sunday, February 22, 2009 at the Kodak Theater in Hollywood.“奥斯卡金像奖”的正式名称是“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1927年设立,每年一次在美国洛杉矶举行。半个多世纪来一直享有盛誉。它不令反映美国电影艺术的发展进程和就而且对世界许多国家的电影艺术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1927年5月,美国电影界知名人士在好莱坞发起组织一个“非赢利组织”,定名为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缩写为

A.M.P.A.S.)它的宗旨是促进电影艺术和技术的进步。学院决定对优秀电影工作者的突出成就给予表彰,创立了“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Academy Award),1931年后“学院奖”逐渐被其通俗叫法“奥斯卡金像奖”所代替,现在其正式名称已鲜为人知。“奥斯卡”这个名称的来历说法不一,较为可信的是,1931年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图书馆的女管理员玛格丽特·赫里奇在仔细端详了金像奖之后,惊呼道:“啊!他看上去真像我的叔叔奥斯卡!”隔壁的新闻记者听后写道:“艺术与科学院的工作人员深情地称呼他们的金塑像为“奥斯卡。”从此,这一别名不胫而走。

还有,著名演员蓓蒂·台维丝申述,是她最早命名奥斯卡的。她说自己首次领金像奖时,无意中叫了声丈夫海蒙·奥斯卡·奈尔逊的名字“奥斯卡”,被现场采访的记者听到,于是一下子传开来了。

此外,另有一种说法是:好莱坞专栏作家史柯尔斯基在第六届颁奖仪式结束的当晚用打字机写一篇报导时,竟忘了小金像(Statuette)的拼法,他突然想起自己过去看过的某歌舞剧里的一场戏。那是一群喜剧演员走到乐池跟前,打趣地对指挥说:“奥斯卡,要香烟么?”指挥伸出手欲取,哪知这些喜剧演员不给香烟而躲开了。这引起了哄堂大笑。史柯尔斯基认为金像奖座象征着欲望,应该具有喜剧性色彩。于是他在报导中写道 :“ 凯瑟琳·赫本以《惊才绝艳》里艾娃一角赢得了奥斯卡。”

据各方面的分析来看,上述第一种说法较为可信。因为蓓蒂·台维丝首次获最佳女主角奖是在一九三五年,而那时奥斯卡这一别名早已家喻户晓了。到于史柯尔

斯基认为金像座应具有喜剧性色彩,这样的看法未必为广大电影界人士所接受。奥斯卡奖杯的主体为一座13.5英寸重3.9千克的镀金男像,由美国著名的雕塑家乔治·斯坦利设计。按照奥斯卡奖有关的评选规则,一项奖的获得者只能领取一个金像奖座,如果一项奖有两个人共获,则应分别授予他们每人一个金像奖座。

金像奖的样子是裸体男子,双手交叉于胸前,握着一把长剑,站在一个五环片盘上,每一个环代表影艺学院的一项重要工作部门:制片、导演、编剧、演员、技术人员。最初的奖座由梅耶拨出五百美金交给乔治·史丹利制作,奖座高十三寸半,重六又四分之三磅,内里是合金,外表银上一层金色薄片,看起来闪闪发光,所以称为金像奖。金像奖图样的设计是出自赛赘克·吉朋斯,当时在米高梅公司担任美术师,上司梅耶指定由他担任这项工作,而吉朋斯是影史上最杰出的美术设计之一,他不仅设计了金像奖,日后更得到了金像奖,从第二届开始到第廿九届为止,28年间级共获得了三十九次提名,其个人独得了十一次金像奖,由米高梅公司出品的优秀影片,吉朋斯几乎都参加美术设计工作。

2、威尼斯国际电影节(Venice Film Festival)

The Venice Film Festival(Italian Mostra Internazionale d'Arte Cinematografica di Venezia)is the oldest film festival in the world.Founded by Count Giuseppe Volpi di Misurata in 1932 as the “Esposizione Internazionale d'Arte Cinematografica”, the festival has since taken place every year in late August or early September on the island of the Lido, Venice, Italy.Screenings take place in the historic Palazzo del Cinema on the Lungomare Marconi.It is one of the world's most prestigious film festivals and is part of the Venice Biennale, a major biennial exhibition and festival for contemporary art.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号称“国际电影节之父”。1932年8月6日在意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创办。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电影艺术水平。1934年举办第2届后每年8月底至9月初举行一次,为期两周。1943~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度停办。大战结束后于1946年恢复举行。1932年至1942年,奖项分为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短片、意大利影片、外国影片,以及最佳导演、编剧、男女演员、摄影、音乐等奖。此外,还有特别奖、综合奖、“墨索里尼杯”、“双年节杯”等。1946年至1948年,取消了“墨索里尼杯”。1949年增设“圣马克金狮奖”、“圣马克银狮奖”、“圣马克铜狮奖”等。

威尼斯国际电影设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电影节,它始办于1932年,被誉为“国际电影节之父”,参加该电影节第一届活动的只有几个国家,二十几部影片参赛。意大利政府拨款资助,还专门为电影节建造了电影宫,所以规模逐渐扩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意大利政府走上法西斯道路,使其评奖活动附上法西斯色彩,让德国和意大利的影片频频得奖,引起英、美、法等国家电影界的强烈不满。反法西斯国家的电影工作者纷纷拒绝参赛。电影节不得不停办。直到1946年才恢复。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和其它大型国际电影节一样,都有自己的宗旨:奖励世界各地有价值的、有创造性的、并且适合进行国际发行放映的优秀影片,促进世界各地电影工作者之间的交往和合作,并为发展电影贸易提供方便。同时根据形势的不同,每届还提出不同的口号。

威尼斯电影节设立的奖项很多,有“圣马克金狮奖”、“圣马克银狮奖”、“圣马克铜狮奖”、意大利电影评论家奖、国际电影评论家奖、国际天主教组织奖、国际电影新闻协会奖、记录

片奖,等等。评奖之前要组成有权威性的评审委员会,我国导演谢晋、陈凯歌都当过评委。中国电影自八十年代以来频频在威尼斯得奖。

3、夏威夷国际电影节

The Hawai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HIFF)is a film festival held in the U.S.state of Hawaii.It was started in 1981 and has been held annually in the fall for two weeks.It also features two smaller festivals, a one week festival in the Spring known as the “Spring Showcase” or the “Spring Fling” and a three day Korean Film Festival in August called “K-Fest.”

The HIFF states that it “is dedicated to the advancement of understanding and cultural exchange among the peoples of Asia, the Pacific and North America through the medium of film.” It is the largest such “East meets West” film festival in the United States.The festival receives sponsorship from numerous corporations every year, with the largest contributor being Louis Vuitton.The festival is also known as the Louis Vuitton Hawai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Each year, renowned film critic Roger Ebert picks one film to be shown at HIFF and he sometimes travels to Hawaii in order to introduce it to the audience.The Festival gives out several awards: the top prize is named the Golden Maile and is also known as the First Hawaiian Bank Golden Maile Award.In 2004 an award for achievement in acting was given to Maggie Cheung, a second was awarded to Samuel L.Jackson in 2005.Ken Watanabe received honors in 2006.4、戛纳电影节Cannes Film Festival

The Cannes Film Festival(French: le Festival de Cannes), founded in 1946, is one of the world's oldest, most influential and prestigious film festivals alongside Venice, Berlin and Sundance.The private festival is held annually(usually in the month of May)at the Palais des Festivals et des Congrès, in the resort town of Cannes, in the south of France.The 61st Annual Cannes Film Festival was held between 14 and 25 May 2008.戛纳电影节成立于1939年夏天,而其间因二次世界大战及1968年“五月革命”的财务因素等,曾断断续续进行数年,1969年後的影展活动服日渐稳定,且增设了“导演双周”,到1971年后,市场交易就愈来愈热门了…。

在短短双周之内,影展的活动分为了六个项目:“正式竞赛”、“导演双周”、“一种注视”、“影评人周”、“法国电影新貌”、“会外市场展”。有两组的评审委员分别评审长片和短片,“正式竞赛”的部份由各国电影文化界人士组成,其人选都是颇有声望的导演、演员、编剧、影评人、配乐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担任主席,然而,主席常会影响到大奖评审的客观性,所以,最近几年常遭人诟病。另外,在非竞赛的部份,主要则是提拔新人,以及让杰出的非商

业影片有机会公开映演,且“导演双周”及“一种注视”几乎已发掘了不少有潜力或已成功的导演。

有关奖项部份,则分为“金棕榈奖”、“评委会特别奖”,第一个奖属于大奖,算是最佳影片,象征了导演的最高荣誉,第二个奖常选一到三部优良作品颁发,另外则有一些名目不少的个人奖,如:“最佳导演奖”、“最佳演技奖”、“国际青年批评家奖”等不一。竞赛部份通常从世界各地挑出二十四部影片,且作为开幕或闭幕的影片,不参与竞赛

美国电影金球奖(Golden Globes)

This article is about the entertainment award.For the yacht race, see Sunday Times Golden Globe Race.For the John Varley novel, see The Golden Globe.Awarded for Best in film and television programs

Presented by Hollywood Foreign Press Association

CountryUnited States

First awarded 1944

Official website

The Golden Globe Awards are American awards for motion pictures and television programs, given out each year during a formal dinner.The awards have been run as a fundraiser since 1944 by the Hollywood Foreign Press Association(HFPA).They are a major part of the film industry's “awards season” which culminates each year with the Oscars and Screen Actors Guild Awards.The broadcast of the Golden Globe Awards generally ranks as the third most-watched awards show each year, behind only the Oscars and Grammys, and film studios solicit support from HFPA members and mention nominations and awards in their advertisements.The Golden Globes are awarded early in the year, based on votes from(as of 2005)86 mostly part-time journalists living in Hollywood and affiliated with media outside of the United States.Unlike the Academy Awards, for which the eligibility period begins January 1, the eligibility period for the Golden Globe Awards begins October 1.Unlike the Oscars, the Grammys, and the Emmys, the Golden Globe Awards is one of two major Hollywood awards ceremonies(the other being the Screen Actors Guild Awards)that does not have a regular host: there is a presenter every year who introduces the ceremon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broadcast.Meryl Streep, Angela Lansbury and Jack Nicholson hold the record for most Golden Globe wins with 6 each.Jack Lemmon holds the record for most nominations with 22, and Meryl Streep is second with 21.金球奖,始终笼罩在奥斯卡的阴影之下,更像是奥斯卡前的一次预演。金球奖始自1943年,由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主办,是美国影视界最重要的奖项之一,金球奖共设有24个奖

项,金球奖的被提名者名单通常是在圣诞节前公布,颁奖晚会则选在一月中旬举行。金球奖颁奖晚会的举办地点曾多次变动,不过近几年似乎已经固定在贝弗利山的希尔顿饭店。作为每年第一个颁发的影视奖项,金球奖被许多人看作是奥斯卡奖的风向标。近十几年来二者结果的对比似乎也能很好地证明这一点。

第三篇:青春电影与青年文化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广东工业大学公选课平时作业

……

……

……

……

……

……

……

……

……

装…

订…

…线

……

……

……

……

……

……

……

……

……

……

……

…五月的广州,骄阳似火。这时还有什么比在绿树成荫的象牙塔,吹着风扇,吃着冰棍,静静欣赏一部画面优美得像古老画卷的电影来的更惬意的呢? 对于《西西里岛的美丽传说》我怀有一种莫名的情绪,难以言喻。在人心浮动的教室里,第一次看着那些残缺却是震撼的电影画面,我渐渐沉默,那是语言不能表达的东西,每一幕都写满了人心,每一幕都在诉说着那些血淋淋的过去,而造就这一切的除了懵懂的青春,还有那以幸福为名扼杀幸福的战争,但最残忍的不是这些,是那些人劣根性里迸发出来得浑浊,让人窒息。曾以为《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会是一部至真纯爱电影,里面会歌颂一切美好的事物,会拍一段又一段的白云蓝天。事实上,它没有:布满历史尘埃的西西里岛,被涂满美丽罪恶的玛琳娜,跌入青春深渊的小男孩,色欲熏心的男人们,长舌妒忌的妇女们等等,让西西岛的美丽彻底成了一个传说。那些想毁掉美丽事物来掩饰自己嫉妒的丑陋心灵,让那个美丽、孤傲、坚强、热爱生命的玛琳娜成了一个美丽的传说。在那样的岁月里,一个女人饱受排挤和非难,忍受不存在的流言蜚语,却坚强的活了下来,可敬。观之我国,古代妇女一般都是以死明志的,人们很难原谅活着的人却很容易同情死去的人,这其实也就一种畸形的社会现象。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富家小姐出嫁,轿子经过山林时碰上了一群劫匪,被侮辱后用钗自尽,人人都赞此女何其贞烈,父母找到后伤心欲绝,欲厚葬之。守棺时发现此女尚存一息,开棺视之,先喜后愁,说道,不如死了的好,这样一来这一生如何度过。便狠心葬之。当然后来她被人所救,一生也在江湖之中活的风生水起。但小说始终是小说,现实生活中,要面对流言蜚语需要的勇气难以想象,可是,玛琳娜做到了。所有男人们没做到的,小男孩没做到的,一个无依无靠的女人做到了。支撑她便是爱情。也许,电影的初衷是想说明一个孩子的青春、人性的扭曲或者战争什么的,但我看到的却是那个女子在尘烟流年里,独自走在通往爱情的路上,义无反顾。看,她为爱情苦苦挣扎的一切,不禁心疼。新婚的丈夫参加战争,留自己独守空房,没有朋友,甚至被自己的亲人排斥,咀嚼思念,日日寂寞。走在街上,忍受着可谓是陌生人猥琐的目光,以及故意压低的闲言闲语。但那时的她是充满希望的,盼那个可以依靠的肩膀早日归来,盼阻挡流言蜚语的那个胸膛。但心里也许还有一点忐忑,怎样解释,丈夫会不会信任。可是后来,丈夫战亡的消息传来,那些人们更加肆无忌惮,百般刁难。为了活下去,被迫出卖了自己。从前我们都会说谁谁谁是为堕落找借口,那时因为看到生活还在对他们微笑。可是对马琳娜,生活彻底把她逼到死角。可是怎么舍得离开,兴许心里还有点期待,怕消息误传丈夫归来找不到她,她毅然坚守。后来的变本加厉,辱骂殴打,她踏上一个人的旅程。选择了逃离,也不得不逃离。再后来的,选择归来也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没有丈夫十足的爱,十足的信心,十足的鼓励,我想玛琳娜宁肯死去也不愿踏上着西西里的土地。电影省略了很多情节,比如:玛琳娜从哪里来,没有任何亲人吗,后来她又去了哪里经历了怎样的故事,她怎样与丈夫重逢,还有那些永远道不完的委屈与所受的折磨。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甚至有一些我都不敢想象。因为它太过于残忍,语言不能诉说,画面无法传递。只留与我们细细体会。我最难想象的是他们如何度过后来的生活,回来难道就是圆满

了吗,不见得吧,那些满是疮痍的过去会把他们原有的生活一点一点捣碎。甚至在想着玛琳娜与他丈夫解释说起那些屈辱的过去时,我觉得不如丈夫战死沙场好一些,至少在最后他的妻子是美丽鲜活的而自己不用断臂残肢的对着她,自己也是完好无缺的,至少玛琳娜不必以满是疮痍的自己面对丈夫。但我的想法也是如此自私的,美不容破坏,但生活中,每个人都是需要依靠的,不能行尸走肉般生活。若相爱,一起面对生活的灾难;若相惜,一起牵手共度余生;若相恋,一起筑起爱的城堡。

一直记得,玛琳娜,那个在尘烟流年里,坚定地走在通往爱情道路上的女人。

第四篇:市井文化小说与汪曾祺受戒讲义

乡土小说、市井文化小说与汪曾祺《受戒》(2课时)

一、教学目的:了解乡土小说与市井小说兴盛的背景原因及其主要的审美特征,了解主要作家作品。

二、教学要求:掌握汪曾祺小说《受戒》的审美特征。

三、阅读书目:陆建华:《汪曾祺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

汪曾祺:《汪曾祺全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刘绍棠《我与乡土文学》,春风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四、课后作业:《受戒》与“十七年”小说写作模式相比有哪些方面的突破?

一、乡土小说与市井文化小说的兴起

当80年代的文学创作一步步地恢复和发扬现代知识分子的启蒙主义和现实战斗精神的时候,“五四”新文学的另一个传统,即以建构现代审美原则为宗旨的“文学的启蒙”传统也悄悄地崛起。

但从文学史的传统来看,‚五四‛新文学一直存在着两种启蒙的传统,一种是‚启蒙的文学‛,另一种则是‚文学的启蒙‛。前者强调思想艺术的深刻性,并以文学与历史的现代化进程的同步性作为衡量其深刻的标准;后者则是以文学如何建立现代汉语的审美价值为目标,它常常依托民间风土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境界,与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不尽同步。追溯其源,新文学史上周作人、废名、沈从文、老舍、萧红等作家的散文、小说,断断续续地延续了这一传统。

“文革”刚刚结束之初,大多数作家都自觉以文学为社会良知的武器,积极投入了维护与宣传改革开放的政治路线的社会实践,以倡导和发扬知识分子现实战斗精神的传统为己任;但随着80年代的文学创作的繁荣发展,作家的创作个性逐渐体现出来,于是,文学的审美精神也愈显多样化。就在“伤痕”、“反思”、“人道主义”、“现代化”等新的时代共名对文学发生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的时候,一些作家别开生面地提出“民族文化”的审美概念,它包括“民族性”、“乡土性”、“文化小说”、“西部精神”等一组新的审美内涵来替代文学创作中愈演愈烈的政治意识形态。

在这一创作思潮中有意识地提倡“乡土小说”的是刘绍棠,他的这类作品有《蒲柳人家》、《瓜棚柳巷》、《花街》等中篇小说,他把自己的语言美学命名为“山里红风味”,小说主要学习和运用民间说书艺术、着力描写乡土的人情美与自然美,小说多带传奇性,民间的气息比较浓厚。

他的几部最出色的中篇小说都以描写抗日爆发前夕的运河边上农村生活为背景,着重渲染的是农家生活传奇,俊男俊女恩爱夫妻,一诺千金生死交情,故事结局也总是“抗日加大团圆”。这样的故事传奇自然回避了现实生活中的尖锐矛盾,而且内容结构也常有重复之嫌。但由于吸收了大量的民间语言和艺术因素,可读性强,在大众读 物刚刚起步的80年代,在农村会受到欢迎。

刘绍棠小说文笔优美而清新,意境淡雅而适远,景物描写尤胜,仿佛是一首首田园牧歌。他歌颂的人情美主要体现在中国民间道德的善良和情义方面,小说中的主人公无不是侠骨柔肠,重情重义,既描画了民间人情美的极致,也显示出作家的世俗理想。

还有被称为“市井小说”,如邓友梅的《烟壶》、《那五》,冯骥才的《神鞭》、《三寸金莲》,陆文夫的《小巷人物志》系列中短篇小说等,小说将民俗风情的描写与当代生活结合起来的、以民情民俗来反衬当前政策的适时的创作。如陆文夫的“小巷人物”系列,尤其是《美食家》,小说通过一个对食文化、对老吃客都有着严重偏见的“当权者”,带着一种狭隘的阶级报复心理,使有着悠久传统的江南食文化遭到破坏,同时又以一位老“吃客”的经历反映了当代社会和文化观念的变迁。

汪曾祺的小说创作特点与上述作品不太一样,他以家乡纪事来揭示民间世界。汪曾祺对这个‚市井小说‛概念有过一些论述:‚市井小说没有史诗,所写的都是小人小事。‘市井小说’里没有英雄,写得都是极平凡的人‛。

汪曾祺的小说不但具有民间风情,而且具有深刻的民间立场,其深刻性表现为对民间文化的认同上,并没有人为地加入知识分子的价值判断。在汪曾祺的作品里,风土人情并不是小说故事的环境描写,而是作为一种艺术的审美精神出现的。这就使得‚五四‛以来被遮蔽的审美的传统得以重新发扬光大。譬如他在《大淖记事》中他记载穷乡风俗:

这里人家的婚嫁极少明媒正娶,花轿吹鼓手是挣不着他们的钱的。媳妇,多是自己跑来的;姑 娘,一般是自己找人。她们在男女关系上是比较随便的。姑娘在家生私孩子;一个媳妇,在丈夫以外,再“靠”一个,不是稀奇事。这里的女人和男人好,还是恼,只有一个标准,情愿。有的姑娘、媳妇相与了一个男人,自然也跟他要钱买花戴,但是有的不但不要他们的钱,反而把钱给他花,叫做“倒贴”。因此,街里的人说这里“风气不好”,到底是哪里的风气更好一些呢?难说。

汪曾祺用“难说”一词,以表示真正下层民间的多元的道德标准。民间真正的文化价值就在于对生命自由的向往与追求。汪曾祺的可贵之处,就是他站在民间文化的立场上写出了穷苦人们承受苦难和反抗压迫时的乐观、情义和坚强,热情讴歌了民间自己的道德立场。

二、汪曾祺小说及《受戒》

汪曾棋(1920-1997),江苏高邮人。1939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大中文系。

从1940年到1947年,是他小说创作的第一个阶段——探索阶段。他与沈从文过从甚密,并且选了沈从文在联大开的几门课程。其间,他写了《复仇》、《落魄》和《鸡鸭名家》等短篇小说,后收入1948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邂逅集》。

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下放到张家口的一个农业科学研究所劳动,将近4年。1962年初调回北京,任北京京剧团编剧,曾与杨毓珉等人把沪剧《芦荡火种》(汪曾祺等作)改编成京剧《沙家浜》。60年代是其创作的第二个阶段。

1980年以后是汪曾祺创作的第三个阶段,也是其小说创作的丰收期。他写了《异秉》、《受戒》、《大淖记事》等小说。在新时期以来的诸多当代小说家中,能象汪曾祺那样经久不衰地吸引着评论家的目光,并保持极大探究兴趣的作家,似乎不算多。

汪曾祺的小说在思想内容上多表现美与健康的人性,他对新时期小说最大的贡献在于创造了一种散文化的小说文体。他的小说近似随笔,随意洒脱,亲切自然,同时还注重气氛的描摹。他认为在短篇小说中只要写出了气氛,即使不写故事,没有情节,不直接写人物性格、心理,也可以‚在字里行间都渗透了人物‛,因为‚气氛即人物‛。《受戒》是一篇饱含诗情的小说,表现的是纯朴健康的人性之美。

(一)散文化的笔调构筑了一幅明丽的风景画

散文化的笔调是这篇作品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这种散文化的笔调最主要地表现在结构上。汪曾祺小说的结构如行云流水,自然随意,没有我国传统小说那种有头有尾、情节曲折、故事性强等特色。

《受戒》与汪曾祺的其他小说相比,情节性要强一些,但小说有约一半以上的篇幅是写庵赵庄的自然环境和民俗风情的。

这个地方的地名有点怪,叫“庵赵庄”。“庵赵庄”指称着两重涵义:庄上大都姓赵,庄上有一个庵。庄以族为名,是中国传统社会注重血缘聚居的一种反映;庄以庵名,则可见这座小小的菩提庵对庄上人家的重要性。“出和尚”便是这个地方的一大特色。

小说描写的内容包括和尚们的宗教生活和民间的世俗生活两部分。和尚们的宗教生活是充满着人间烟火气或者说世俗性的。聪明漂亮的主人公明海在家叫小明子,是从小就确定要出家的。他的家乡出和尚。当和尚对当地人来说是一种谋生的职业,因为当和尚有很多好处,可以吃现成饭,可以攒钱,将来还可以还俗娶亲。有许多人出家当和尚好像正是出于这些“现实”的考虑,而几无信仰方面的需求。明子正是这样的。而要当上和尚却不容易,必须得是面如朗月,声如钟磬,还要聪明记性好。当然要求也没有严格执行。

不仅出家的目的是世俗的,寺庙里的生活方式也如此,充满了尘世的气氛。荸荠庵的小和尚过着很清闲的日子,连早课、晚课也不做,只是敲几声磐,然后挑水、喂猪。在为数不多的几个和尚中,大概只有一个老和尚最守规矩,他是吃斋的,但过年时也破戒。

在对和尚们的生活习俗作了充分的铺叙后,作品又以小英子家为中心,展开了明丽的田园牧歌式的水乡世俗生活画卷。这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文明社会,人与环境自然和谐。小英子一家4口人,尽管性格不同,但都禀承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格。英子一家的生活,男耕女织,温饱无虞,充满了一种俗世的美:“房檐下一边种着一棵石榴树,一边种着一棵栀子花,都齐房檐高了。夏天开了 花,一红一白,好看得很。栀子花香得冲鼻子。顺风的时候,在孛荠庵都闻得见。”

小英子家房檐下一个石榴花,一棵栀子花,一红一白,应该不是小小的点缀,而是匠心独运。小英子摘花,明子画,连英子娘看了也喜欢,促成了明子给她当干儿子。

秧已经很高了,低下头看不见人。一听见非常脆亮的嗓子在一片浓绿里唱:栀子哎开花哎六瓣头哎……姐家哎门前哎一道桥哎……明海就知道小英子在哪里,三步两步就赶到。小英子热情泼辣,心灵手巧,热爱劳动。她和常往她家跑的明海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明海会画花,小英子就把它们绣出来。他们共同劳动,一起薅草,车水,挖荸荠。随着岁月流逝,春去秋来,他们的心田里渐渐长出了爱情的苗子。

汪曾祺似乎总是用一种独特的交待,详细认真地交待这,交待那,交待来,交待去,小说就结束了。这种独特的“交待”诉诸我们的艺术魅力是强烈的线条感。汪曾祺小说中那一连串的“风俗画”都不是靠色彩的渲染烘托而成,而全凭着他那老道奇妙的线条勾勒。

比如:荸荠庵的地势很好,在一片高地上。这一带就数这片地高,当初建庵的人很会选地方。门前是一条河,门外是一片很大的打谷场,三面都是高大的柳树。山门里是一个打谷场。三面都是大的柳树。山门里是一个穿堂,迎门供着弥勒佛,不知哪一位名士撰写了一副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颜一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弥勒佛背后,是韦驮。过穿堂,是一个不小的天井,种着两棵白果树。天井两过各有三间厢房。走过天井,便是大殿,供着三世佛。佛像连龛才四尺来高。大殿东边是方丈,两边是库房。大殿东侧,有一个小小的六角形门,白门绿字,刻着一副对联:一花一世界,三藐三菩提。进门有一个狭长的天井,几块假山石,几盒花,有三间小房。

人的一切生活方式都顺乎人的自然本性,自由自在,原始纯朴,不受任何清规戒律的束缚,正所谓“饥来便食,困来便眠”。正如受戒所言:“一花一世界,三藐三菩提”。

语出《佛典》,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佛祖就是佛祖,谁人能有这样的境界?!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正是这种随意漫谈,自然地营造了小说的虚构世界。这种特有的气氛与韵味的营造,在很大程度上也得力于作品的语言。如写人物:“两个女儿,长得跟她娘像一个模子里托出来的。眼睛长得尤其像,白眼珠鸭蛋青,黑眼珠棋子黑,定神时如清水,闪动时像星星。浑身上下,头是头,脚是脚。头发滑滴滴的,衣服格挣挣的。——这里的风俗,十五六岁的姑娘就都梳上头了。这两个丫头,这一头的好头发!通红的发根,雪白的簪子!娘女三个去赶集,一集的人都朝她们望”。

《受戒》的语言是洗练的现代汉语,其行文如行云流水,潇洒自然中自有法度,正如作者所言:“作品的语言映照出作者的全部文化修养。语言的美不在一个一个的句子,而在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包世臣论王羲之字,看来参差不齐,但如老翁携带幼孙,顾盼有情,痛痒相关。好的语言正当如此。”这不但是文章三昧,也是一种人生态度。

小说虽有情节,却又不以情节取胜。小说的第一章开头写道,“明海出家已经四年了”,“他是十三岁来的”,交代了情节的线索。下面便很快转入了对庵赵庄风俗的描写,在这一章的最后写到明海在河边初遇小英子时,情节才开始缓慢地推动。但接着的两章全都是对和尚们生活习俗的铺叙;与主要人物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情节推动的节奏相当缓慢。

《受戒》花了很大篇幅描写风俗人情和地方色彩不是离题万里,正是因为庵赵庄善良的习俗熏陶了两个小男女对现世生活的热爱,而这里优美的自然风光则铸造了他们自由恬淡的天性。

《受戒》表面上的主人公是明海和小英子,实际上寄托的主旨应该是这种“桃花源”式的自然纯朴的生活理想。这个桃花源中诸多的人物不受清规戒律的约束,其情感表露非常直接而且质朴,他们虽然都是凡夫俗子,却没有任何奸猾、恶意,众多的人物之间的朴素自然的爱意组成了洋溢着生之快乐的生存空间。在汪曾祺笔下,明海是聪明的、善良、纯朴的,小英子是天真、美丽、多情的。他们之间朦胧的异性情感,呈现出浪漫的、纯真的色彩,在人生的旅程中奏出了一曲美的旋律。

(二)主题的确立:受戒与除戒

汪曾祺曾引用沈从文的话来评述自己的小说:“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隐藏 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汪、沈是一致的,都善于把自己的感情和观点深深藏在人、事、物的叙述和描写中。因此,我们解读《受戒》,不能仅仅停留在作品对江南风俗民情如诗如画的描写上,还应透过作品去欣赏“背后隐伏”的“热情”或是“悲痛”。在我们看来,这“热情”和“悲痛”就是作者对人生、社会的理性思考和认识。这种思考和认识,就是与“受戒”相对的“除戒”,即破除一切清规戒律,追求率真自然的人生形式和社会理想。

第一层小说写作模式的“除戒”。小说的题目叫“受戒”,按理,“受戒”应成为小说情节的中心或枢纽,但是,“受戒”的情节直到结尾才出现,而且还是通过小英子来侧面介绍的,并没有正面告诉我们受戒的具体场面和过程;一个一个,穿了新海青,光光的头皮上都有十二个黑点子。——这黑疤掉了,才会露出白白的、圆圆的“戒疤”。和尚都笑嘻嘻的,好像很高兴。她一眼就看见了明子。隔着一条护城河,就喊他:“明子!”“小英子!” “你受了戒啦?” “受了。” “疼吗?” “疼。” “现在还疼吗?” “现在疼过去了。” “你哪天回去?” “后天。”

小英子这天穿了一件细白夏布上衣,下边是黑洋纱的裤子,赤脚穿了一双龙须草的细草鞋,头上一边插着一朵栀子花,一边插着一朵石榴花。她看见明子穿了新海青,里面露出短褂子的白领子,就说:“把你那外面的一件脱了,你不热呀!”

他们一人一把桨。小英子在中舱,明子扳艄,在船尾。她一路问了明子很多话,好像一年没有看见了。她问,烧戒疤的时候,有人哭吗?喊吗?

明子说,没有人哭,只是不住地念拂。有个山东和尚骂人:“俺日你奶奶!俺不烧了!” 她问善因寺的方丈石桥是相貌和声音都很出众吗?“是的。”

“说他的方丈比小姐的绣房还讲究?” “讲究。什么东西都是绣花的。” “他屋里很香?” “很香。他烧的是伽楠香,贵得很。”

“听说他会做诗,会画画,会写字?” “会。庙里走廊两头的砖额上,都刻着他写的大字。” “他是有个小老婆吗?” “有一个。” “才十九岁?” “听说。” “好看吗?” “都说好看。”

这种散文化的小说写法与传统的小说写法大相径庭,本身就是对小说技法的挑战,是对小说领域“戒律”的破除。难怪小说发表后,很多人惊呼:原来小说还可以这样写。

第二层,“人性的除戒”,小说写了明子和小英子的恋爱故事,所占篇幅虽不多,但很多论者都把它当成小说的主题。它是不是小说的主题姑且不论,若换个角度思考则会发现,恋爱故事中仍然体现了对传统观念的冲击。传统中,儿女的婚姻应该遵父母之命,依媒妁之言,可小英子的婚姻似乎与父母毫无关系,父母没有包办,没有干预,甚至连关心也没有,媒妁之言就更不须说,他们完全是依自己的本性在演奏生命进行曲。

他们几乎没有受到任何“忌讳”的约束。小英子初次见到明子,就很自然地把半个莲蓬扔给他吃,以后就熟如一家人,明子也老往小英子家里跑。小英子的母亲斥责明子时,径直叫他“儿子”,后来干脆把他认作了干儿子。明子帮着小英子姐妹画绣花,帮着做田里的农活,一起踩水,一起 荸荠„„“男女授受不亲”的秩序被彻底打破了,少男少女在一种亲密无间的关系里滋养起了一种最自然的相互依恋的情感。明子在善因寺受完戒,小英子驾船去接他。她不让明子将来去当方丈,也不要他当沙弥尾,明子都答应了。小英子接着更是毫无顾忌地提出自己要给他做老婆,已当上和尚的明子眼睛睁得鼓鼓的,答应了。在这里,情感表达被表述为一种如水一般流淌的、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更耐人寻味的是小说的结尾,按传统观念,出家当和尚,就要遵守和尚的清规戒律。作为和尚必须遵守的戒律有: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食肉。但是刚刚受戒的明海受不住小英子“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的诱惑,几乎是毫无抵御地甚至是心仪已久地操起桨“飞快地划起来,划进了芦花荡”,芦花才吐新穗。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有的地方结了蒲棒,通红的,像一枝一枝小蜡烛。青浮萍,紫浮萍。

汪曾祺的语言如唐诗绝句一样带有暗示性,通过自然景物的各种形态,我们自然而然地意识到 一对恋人的结合。芦穗是在水边随意生长的植物,刚开始结穗子的芦花(是要授粉的表现)是自然的起端。通过这种初生的自然状态,我们知道明子与小英子的爱情已经自由地发展起来。阳光下闪着银光的芦穗又软又滑,看起来像是一串丝线,通过自然的华丽,我们感到恋人情感的美好,芦棒像一根根小红蜡烛,让我们自然想到没房花烛,通过自然的欢悦,我们意会到人间的喜事。

“长脚蚊子,水蜘蛛。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穗,扑鲁鲁鲁飞远了。”这些花草蚊子如停留在时间的一刻,通过自然的宁静中被惊起的青桩,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的感情有了极大的震动,这段风景描写其实是歌颂青春的开放与活力,明子与小英子的恋情充满自由、喜悦、生气勃勃。

《受戒》这个题目是带有反讽性的,“受戒”本来是和尚表明接受佛门戒律的仪式,小说却在结尾处以写景暗示了性的成熟。这里用充满诗意的芦花荡来象征明海和小英子爱情的美好,而就在明海受戒的同时,两个小主人公的爱情也走向成熟,毫无疑问是对清规戒律的否定。

对这种“常规”的否定几乎占据着小说的每一个角落。常规是庙住和尚,庵住女尼,但“荸荠庵”却住着几个大和尚,并且“这个庵里无所谓清规,连这两个字也没人提起”。按戒律,和尚是不能杀生的,可这庵里的和尚 “年下也杀猪”,并且“杀猪就在大殿上”佛的眼皮底下,与在家人不同的仅是煞有介事地念一道“一切胎生、卵生„„往生再世,皆当欢喜”的“往生咒”,然后“三师父仁渡一刀子下去,鲜红的猪血就带着很多沫子喷出来”。戒律同时要求不淫邪,但“荸荠庵”的和尚不仅准备将来还俗娶亲,就是在庙里也可以有老婆,二师父仁海就是有老婆的,且是一来就住几个月。仁渡也“有相好的,而且不止一个”。就连全县第一大庙——善因寺的方丈石桥,也“有一个小老婆”,“才十九岁”。

和尚也唱荤歌:姐儿生得漂漂的,两个奶子翘翘的。有心上去摸一把,心里有点跳跳的。另外,和尚们到庄户人家放焰口,一场焰口后,“会有一两个大姑娘、小媳妇失踪”——被和尚勾引跑了。戒律还规定和尚不能饮酒食肉,这里的和尚 “吃肉不瞒人”,大方得很。这里的和尚还有很多超常规的举止:他们不做早课和晚课,明子敲三声磬就算都代替了;庵里的负责人不叫“方丈”也不叫 “住持”,而叫“当家的”;“当家的”仁山在庵里“从不穿袈裟,连海青直裰也免了”。庵里也有田产租给人,还收租放债;他们也打牌赌博,三师父仁渡的牌技还特高,“二三十张牌落地,上下家手里有些什么牌,他就差不多都知道了”„„和尚们的一举一动似乎都在与清规戒律叫板。

值得注意的是,小说对庵里没有清规戒律的描写占了小说一半的篇幅,而这一半文字又与小和尚的恋爱没有什么联系,这不能说是没有目的的。

《受戒》的最后,作者说是“写四十三年前的一个梦”,又说“四十多年前的事,我是用一个八十年代的人的感情来写的”。一九八〇年汪曾祺已六十岁,“四十三年前”他刚好十七岁;“明海出家已经四年了,他是十三岁来的”,明海也是十七岁;小英子是“跟明子差不多大的女孩子”,还是十七岁。三个十七岁,不能说是一种巧合,它应该体现了作者构思的匠心。不仅如此,沈从文《边城》中的翠翠也是十七岁。十七岁的他们天真善良,纯洁真挚,心中有太多的梦想,梦想中的生活色彩斑斓绚丽多彩,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作者曾说:“我觉得,有点像《边城》。”由此,我们可以从沈从文《边城》的创作意图来揣摩《受戒》的创作初衷。沈从文说《边城》是为了“将‘过去’和‘当前’对照,所谓民族品德的消失与重造,可能从什么方面着手”。据此,我们完全可以认为,汪曾祺是在以《受戒》来唤起人们在新的时期重塑民族的品德,而重塑民族品德又必须打破那个时代束缚人们思想的清规戒律。

《受戒》写于一九八〇年,此时刚刚拨乱反正,无论思想界、文学界,都还有一些陈旧的教条(清规戒律)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束缚着人们的灵魂。《受戒》展现的是一幅幅自然、平和、淳朴的生活画面及清新淡雅的自然风光,用美丽动人的生活来表达作者的人生理想。小说之所以要写得如此美丽,一方面固然是为了表现“一种顺乎自然,超功利的潇洒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小说所表现的对人生、社会的理性思考,即不打破清规戒律的束缚,人生就不会潇洒,社会就不会平和。作家笔下的风俗民情愈是美丽,愈表明了破除各种桎梏的必要。

小说名为“受戒”,实为“除戒”。

另外小说《受戒》以童年视角为叙述策略。巴乌斯托夫斯基说过:“对生活,对我们周围一切诗 意的理解,是童年时代给我们的伟大馈赠。”汪曾祺正是以童年视角这一童年时代的馈赠完成了对充满诗情的牧歌般田园的营造,歌出了一曲和谐的人性的合唱。

毕竟,童年对于成人而言,只是一个“在语言上在场,而在现实中缺席的东西”(德里达)。童年梦境处于一种悬置状态,可望而不可及。童年生活解构了现实生活,而现实反过来又解构了童年生活。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汪曾祺小说创伤的主题的话,那就是:人应该像他所描写的人物那样,诗意地生存在(诸如民间的)大地上。

三、汪曾祺对新时期小说的突破

一说到新时期小说的肇始,论者几乎不约而同地首推刘心武的《班主任》为开山之作。小说裸露出的内在质地:它的叙述动机、叙述结构、叙述范式,很容易让人一眼看出,它是“十七年”小说的仿制。真正使新时期小说步入新的历史门槛的,应该是手里擎着《受戒》的汪曾祺。

在《受戒》这里,竟被汪曾祺来了一个彻底的逆反和颠倒而成为“非功利性的主题,非重大性的题材,非典型性的人物,非时代性的格调”。于是新时期小说呱呱问世了。《班主任》只能说是对“十七年”小说的某种改良,《受戒》才能算作一次小说革命。汪曾祺用他的《受戒》,为新时期小说家进行一次小说观念的“受戒”,惊诧于“小说原来可以这样做”。

(一)《受戒》的视角转换成了文化视角,突破了《班主任》和‚十七年‛小说以‚塑造人物为中心,人物性格必须在环境中得到实现,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的的写作模式。

《受戒》较为充分地体现了他的小说思想,在文体上融合了散文和诗歌的文体因素。随着作家审美意识的觉醒,小说的叙述模式、结构技巧等也有了新面貌。汪曾祺曾提出:“语言是小说的本体,不是附加的,可有可无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写小说就是写语言。”在结构方面,《班主任》没有脱离传统的“性格——事件”的情节结构模式,它依然是借助各种社会事件中所包含的对立和统一,构成故事情节。

在这篇小说里,作者没有遵守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信条。明海和小英子等够不上典型人物的级别,《受戒》的情节是散淡的,行动序列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松散的。《受戒》已不是《班主任》那样的性格小说,而是抒情化散文小说,或叫作诗化小说。

而《受戒》已冲出了这一结构模式,扬弃了情节,而采用了“复调”式结构。作品里的五个和尚的故事那样,各个故事之间的关系基本上可以说是并列组合关系。叙述模式的变化是多方面的,包括叙述视角、叙述节奏等。单从叙述视角来看,《班主任》还是以传统的全智全能视角来叙述的。

《受戒》的视角就多样化了。整个的叙述过程中,全智全能视角和作品人物视角不断交替,而小说的大部分是以明海和小英子的视角来叙述的,孩童的视角下是一个别样的世界。由于叙述内容控制在叙述人物的视界中,小说就具有了更强的个性化,作品的真实感也增强了。

(二)作家对小说的艺术本质的理解发生了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刘心武在《班主任》中所注重的是提出问题和答案,强调的是小说的劝谕功能。而汪曾祺创作《受戒》的初衷就是“我要写!我一定要把它写得很美,很健康,很有诗意!”优美的人生,和谐的结构,如云似水的语言等完美地聚合升华出一个飘渺、灵动的意境。与《班主任》相比,《受戒》所显示的与‚十七年‛小说的断裂和变异还有许多,比如美学风格(由崇高到阴柔),情感基调(由英雄乐观主义到平和欢快)等。

第五篇:《安娜与国王》电影文化鉴赏范文

《安娜与国王》电影文化鉴赏

摘要:电影中英国妇女安娜应邀前往暹罗王宫中做家庭教师。由于东西方文化及各自性格上的差异,她与国王的子女乃至国王本人时有冲突,甚至差点被赶走。但是随着了解的加深,尤其是在一次粉碎敌对分子政变阴谋的过程中,安娜临危不惧和国王对自己国家的忠诚都给对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国王认识到,女人是可以同自己平起平坐的;而孩子们更是由衷地把她当成自己的良师益友。就在国王从心底喜爱她的时候,她却认为自己已经完成了来王宫授益解惑的任务,毅然回到了自己的祖国。四十年后,当年的得意门生已经继承了王位,像老国王一样对自己的国家竭尽忠诚,并带领人民向二十世纪进军做好准备(电影内容简介).关键字:安娜与国王,东西文化,文化差异和冲突。

一:文化冲突 英国人安娜·里奥诺云斯曾于十九世纪中叶来到当时被称作“暹罗”的泰国任皇室家庭教师。安娜的自传曾多次被搬上银幕。现今由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投资拍摄的《安娜与国王》则一心要通过东西方演员的配搭来重新演绎这段半真半假的故事,以表现西方的傲慢和东方的抉择之间的碰撞。

《安娜与国王》也遭到同样的命运,本的初稿把国王刻画成一个精通武功的阿拉伯王子的形象。里面还有安娜与国王用眼神交流表达情感的场景,安娜的儿子有意模仿国王的走路姿势和说话的神情等等。不知好莱坞的剧作家是否知道,在泰国,任何敢公开抨击王室的人就有可能背上不敬的罪名,甚至遭到监禁,更何况目前在位的普密篷国王本人就是蒙空国王的直系后代 二:风俗冲突:婚姻制度

英国女教师是个寡妇,带了一个儿子来到暹罗,她被邀请当国王的58个孩子的家庭教师,即肩负西方文化传播的重任,当然要付出代价和牺牲。首先她没有立即得到国王事先答应的独立住所,不得不住在王宫里,和几十个嫔妃争宠,目睹了东方文化的阴暗面,一夫多妻制,眼睁睁的看见一个嫔妃为了争取爱情所付出的生命代价,她不甘心一辈子就是国王的附属,过着守活寡的日子,她用英语写信给他的情人,与他约会,结果给逮了个正着,被人审判,砍头,场面惨不忍睹。

三:语言冲突不同

安娜很会抓住国王所说的每一句话,善辩。直言不讳。国王为了国家的进步要求安娜叫他的58个孩子学习英语。而且说话婉转。四:宗教制度冲突

暹罗信奉佛教,认为人死之后会生活的更好,到另一极乐世界去了,不会烟消云散。英国的基督教提倡人的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应抓住活着的机会好好做事情。人死不能复生。

五:国家的文明程度不同

暹罗国的人民见了国王,必须行匍匐礼仪,以表示对国王的尊敬。不能直视国王,低头说话。英国提倡人人平等,见面握手拥抱。直视对方微笑作答。

六:文化内涵不同 国王希望她教他的孩子语言,科学,数学,可她却教给他们平等,博爱,自由的西方理念,从恿他们在国王到来时可以不匍匐在地面,哪怕是争取到一天的自由。

七:阶级制度不同

寡妇门前是非多,她组织起宫里的女人,孩子穿西服,跳交谊舞,吃西餐,以迎合西方客人的欢心,那些外国冒险家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可她和国王朝夕相处,两目传情,心心相应,已经建立了男女那种跨等级,种族,年龄的原始关系,当国王邀请她跳第一支华尔兹的时候,全场的目光都对着他们,她成了第一夫人,上演了一场激情戏。西方的男人用洋枪洋炮征服了东方的男人。西方的女人又用智慧征服了东方男人。其实东方的女人赢得了西方男人才是真实的历史。更为荒唐的是,导演了一场宫廷政变,兵临城下,国王无法抵挡,就谎称有白象出现,要到城外面去迎接,实际上是逃到寺庙里躲避。这时已经决定离开暹罗的安娜又留下来帮助国王,国王威风凛凛的在桥头挡住了叛匪,在气势上镇住那群乌合之众,安娜吹起了她儿子的号角,就像有英军接应,然后放起来鞭炮,好像有千军万马,吓退了匪兵,给国王解了围,然后他们幸福的跳起了舞。东方人也不要抗拒现代化,闭关自守是要付出代价的,我们的文化有包容性,可以同化侵略者,世界大同才是总的趋势,世间流流的的男子任你流流的爱哟世间流流的女子任你流流的挑哟。八:各自性格上的差异

她与国王的子女乃至国王本人时有冲突,甚至差点被赶走。但是随着了解的加深,尤其是在一次粉碎敌对分子政变阴谋的过程中,安娜临危不惧和国王对自已国家的忠诚都给对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国王认识到,女人是可以同自己平起平坐的;而孩子们更是由衷地把她当成自己的良师益友。就在国王从心底喜爱她的时候,她却认为自己已经完成了来王宫授益解惑的任务,毅然回到了自己的祖国。四十年后,当年的得意门生已经继承了王位,像老国王一样对自己的国家竭尽忠诚,并带领人民向二十世纪进军做好准备。九:地位差别

人们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存在社会地位差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社会地位有不同的认识,在权力距离高或权力距离低的不同社会,人们往往对与自己平等、低/高于自己的人在情感态度和言行上表现出不同取向。电影《安娜与国王》中,西方女性安娜看到泰国国王的仆人见到国王时要马上跪拜,觉得难以接受,因为她认为这是对仆人人性的不尊重。西方文化与泰国文化对地位的不同理解导致跨文化误解,安娜不能以西方文化的价值观改变泰国国王的习惯,泰国国王也不该依泰国人的习惯要求西方人(安娜)见到他就行跪拜礼。

英国人向往自由尊重人权,而且安娜是一位很狡辩有个性的女人所以她会不顾一切,理所当然地用自己那见证与死去丈夫爱情的戒指换取一个奴隶的自由.她崇尚爱情的自由但在泰国这个封建广义国家里,人们不会庭一个背叛丈夫的妻子,这是有背伦理的,更何况那位丈夫是个国王.塔蒂可以说是我们中国历代后宫中嫔妃的很英武的一们,为了成全家族的利益,必须离开她的爱人,然后被弃于后宫之中.塔蒂对爱情的忠贞与执着令我感动:“他对于我就像是空气,把我与空气隔绝了,我就无法生活!”也使我懂得,闭关自守必是国家落后,人民痛苦,还要活在谎称有白象的流言飞语的天空下,敢于接受新事物,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国家才会兴盛。

下载电影与文化讲义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电影与文化讲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美国电影文化

    浅谈美国电影文化 [摘要]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她虽没有悠久的历史,但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并且随着时代发展美国文化越来越显示出其生命力,研究美国文化特性对于我国建没与......

    美国电影文化

    摘要: 美国电影文化 关键词:眼泪,阳光,香味,英雄 悲伤,说到悲伤的情绪,电影《超脱》带给我的感触很大。这部电影是由艾德里安•布洛迪主演,影片主要讲述的是亨利•巴赫特来到社区......

    《青春电影与青年文化》平时作业

    ………………………………………………………装……订……线…………………………………………………………………我是这样长大的说起平时生活,电影和电视剧一直都是自己的兴......

    电影与文化软实力的关系(精选)

    电影与文化软实力的关系在视觉文化背景下,电影与其他媒介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和功能:电影本身即具有教育、认知、娱乐和宣泄等功能,加之电影传播范围的广泛性和受众接受......

    论电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论电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摘要:随着大众文化生活越发丰富多彩,电影也早已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看电影本身就是一种大众文化,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又反映出了一些具体的文化现......

    文化人类学概论讲义[5篇]

    《文化人类学概论》(culturalAnthropology) 课程简介 文化人类学是研究人及其文化的科学。它运用民族志方法,通过观察与参与观察,研究和描述不同人群的生存状态、人类的文化与......

    美国电影文化论文

    美国电影文化论文 美国是当今世界最有生命力的国家之一,她没有悠久的历时与根深蒂固的传统,作为一个如此年轻又强盛的国家,正是因为没有了厚重的历史的羁绊,融合了多民族的智慧......

    电影文化主题咖啡厅!

    电影文化主题咖啡厅 策 划 方 案 策划人:叶慧 目录: 第一部分:市场调查情况与市场分析 1.市场背景 2.市场状况 3.校园咖啡厅特点 第二部分:企划方案 1: 营销机会和威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