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上海市生食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的决定
【发布单位】上海市
【发布文号】上海市人民政府令2013年第6号 【发布日期】2013-09-10 【生效日期】2013-10-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上海市生食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的决定
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6号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上海市生食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的决定》已经2013年9月9日市政府第2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
市长 杨雄
2013年9月10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上海市生食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的决定(2013年9月1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6号公布)
鉴于近年来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不断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发生重大调整,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规范要求、监管措施更加严格,《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禁止生产经营食品品种的公告》进一步明确了禁止生产经营的生食水产品品种,市政府决定:
对1995年8月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根据1996年6月2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上海市生食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的决定》修正、根据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的《关于修改〈上海市植物检疫实施办法〉等19件政府规章的决定》修正、根据2012年2月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81号公布的《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上海市内河港口管理办法〉等15件市政府规章的决定》修正并重新发布的《上海市生食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予以废止。
本决定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上海市劳动合同规定》的决定
【发布单位】上海市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2-04-30 【生效日期】2002-04-3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上海市劳动合同规定》的决定
(2002年4月3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第121号令发布)
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了《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于2002年5月1日起实施。为此,市人民政府决定废止《 上海市劳动合同规定》(1995年11月2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第18号令发布)。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上海市电梯管理办法
上海市电梯安全监察办法
(2004年5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22号发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了加强本市电梯的安全监察,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电梯生产(含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下同)、销售、使用、日常维护保养、检验检测以及相关管理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第三条(主管与协管部门)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市质量技监局)是本市电梯安全监察的行政主管部门。区(县)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区(县)质量技监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电梯的安全监察工作。本市建设、公安、安全监察、工商、房地资源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共同做好本市电梯的安全监察工作。第四条(区县政府职责)
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支持、督促区(县)质量技监局依法履行安全监察职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电梯安全监察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及时予以协调、解决。第五条(许可管理)电梯的生产单位、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和电梯检验检测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机构)应当依法取得许可,方可从事相关活动。从事电梯安装、改造、维修、日常维护保养的作业人员以及检验检测人员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许可证书。第六条(电梯保险)
鼓励电梯生产、使用单位参加电梯安全责任的相关保险,以保障乘客的合法权益,降低电梯生产、使用单位的损失程度。
第二章 生产和销售
第七条(生产单位的质量要求)
电梯的生产质量应当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和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禁止制造、安装存在产品缺陷、可能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电梯。
第八条(电梯出厂的证明文件)
电梯制造单位对出厂的电梯,应当提供国家规定的产品质量合格证等证明文件以及有关安全使用的警示说明或者警示标志。第九条(制造单位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电梯制造单位应当向使用单位提供下列技术指导和服务:
(一)指导制定电梯排险救援应急预案;
(二)提供急需的电梯备品备件;
(三)提供专业排险救援等技能培训。第十条(禁止转借证书)电梯生产单位不得向其他单位转借从事电梯制造、安装、改造和维修活动的资质证书。
第十一条(销售单位的质量责任)
电梯销售单位应当对销售的电梯产品验明产品质量合格证等证明文件和其他标识,并将销售的电梯产品目录报市质量技监局备案。
电梯销售单位销售进口电梯的,应当持制造商委托代理的证明材料以及中国境内注册的证明材料,向市质量技监局备案。第十二条(禁止销售的产品)禁止销售下列电梯产品:
(一)无电梯制造许可证的;
(二)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和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
(三)制造单位不能提供技术资料的;
(四)产品存在缺陷,可能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
(五)利用废旧零部件拼装的;
(六)法律、法规规定禁止销售的其他电梯产品。第十三条(施工前的告知)
从事电梯安装、改造、维修活动的单位应当将拟进行活动的时间、地点和内容等情况,于施工前3个工作日书面告知施工所在地的区(县)质量技监局。第十四条(质量自检和监督检验)从事电梯安装、改造和重大维修活动的单位应当安排相应等级的专业技术人员,对电梯安装、改造和重大维修活动的全过程实行质量自检,并经检验机构监督检验检测合格。第十五条(电梯安装、改造和重大维修的售后服务)电梯安装、改造和重大维修单位应当向使用单位提供电梯安装、改造和重大维修的质量合格书,并提供不少于一年的售后服务。
第十六条(日常维护保养的规范)
电梯安装、改造和维修单位承担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应当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要求。所需更换的零部件,应当具有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安全部件应当有合格的型式试验报告。电梯产品的维修零部件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第十七条(改造、重大维修的规范)
电梯的改造、重大维修,应当遵循科学性、先进性原则,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和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电梯改造技术规范,由市质量技监局另行制定。
第三章 使用
第十八条(安全责任)
建设单位在选购、安装、交付电梯时,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选购的电梯产品系由有资质的生产厂家生产,具有产品合格证书,并且其选型、配置及备用电源的配备与建筑结构、使用需求相适应;
(二)电梯的安装由取得国家规定资格的单位承担,并保证安装的电梯经检验机构检验检测合格;
(三)向使用单位提交完整的技术档案,并附有齐全的各项证书,提供有关安全使用的警示说明或者警示标志。第十九条(电梯运行基本条件)
电梯使用单位应当确保电梯在使用过程中符合下列运行条件:
(一)在电梯轿厢显著位置标明有效的安全检验合格标志;
(二)有电梯安全使用的警示说明或者警示标志;
(三)使用于防爆场所以及建设工程等特殊环境下的电梯能够满足相应的安全使用管理要求。第二十条(电梯使用单位安全责任)
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对电梯的安全使用履行下列职责:
(一)配备电梯专职安全管理员;
(二)根据产品特点和公共场所安全需要,配备电梯驾驶员;
(三)制订电梯安全使用管理制度,保证电梯安全运行符合本办法第十九条的规定;
(四)对存有严重故障、继续使用有可能发生事故的电梯,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组织整改;
(五)变更日常维护保养单位的,书面确认被交接的电梯处于安全状态;
(六)在电梯发生事故时,按抢险救援预案组织排险、抢救,保护事故现场,并立即报告所在地的区(县)质量技监局。第二十一条(在用电梯的年检)
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在电梯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的30日内向检验机构提出定期检验申请。在用电梯的定期检验周期为一年。
第二十二条(电梯专职安全管理员的责任)电梯专职安全管理员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做好电梯运行和管理记录,督促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做好质量检查和相关保养记录;
(二)妥善保管电梯层门三角钥匙、机房钥匙;
(三)监督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定期检修、保养电梯;
(四)发现电梯运行安全隐患、需要停止使用的,作出暂停使用的建议,并报告本单位负责人。第二十三条(乘客的行为规范)电梯乘客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违反电梯安全使用警示操作电梯;
(二)乘坐明示处于非安全状态下的电梯;
(三)采用非安全手段开启电梯层门;
(四)拆除、破坏电梯安全警示、标志或者报警装置和安全控制回路等电梯安全部件;
(五)运载超重货物乘坐电梯;
(六)其他危及电梯安全运行或者他人安全乘坐的行为。第二十四条(安全技术论证的申请)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电梯使用单位可以向检验机构申请安全技术论证:
(一)在用电梯因建筑结构或者国家强制性标准变更等客观条件限制,市、区(县)质量技监局认为未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和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可能产生安全隐患的;
(二)电梯改造单位认为在用电梯涉及主参数改变的;
(三)电梯维修单位认为在用电梯需要进行重大维修的。第二十五条(报废)
经检验机构论证,电梯确实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或者已无改造、维修价值的,使用单位应当及时予以报废。第二十六条(登记、变更和注销)
电梯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向所在地的区(县)质量技监局办理登记手续。
电梯使用单位变更或者电梯报废的,原使用单位应当在变更或者报废的30日前,向所在地的区(县)质量技监局办理相关手续。
第四章 日常维护保养
第二十七条(日常维护保养单位的制度建设)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以下管理制度:
(一)安全质量保证体系;
(二)管理人员安全质量责任制;
(三)安全操作规程;
(四)安全质量检查考核制度。第二十八条(日常维护保养的要求)
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应当按照保养说明书提供的保养项目、方法和周期要求,制定日常维护保养计划,并做好保存期不低于3年的保养记录。
日常维护保养计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至少每15日对电梯及安全设施进行一次预防性保养;
(二)每月不少于1次对安全装置、钢丝绳、制动器、接触器和其他运转部件的外观和运转情况进行检查;
(三)每半年对安全装置、限速器、缓冲器进行1次安全试验;
(四)每年进行1次机械制动器的制动能力试验;
(五)每年不少于1次对电梯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第二十九条(日常维护保养单位的告知)
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在所承担日常维护保养的电梯轿厢的显著位置,标明本单位的名称、急修和投诉电话。第三十条(日常维护保养单位的安全义务)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履行下列安全义务:
(一)发现电梯故障及时予以排除;
(二)在接到电梯关人故障报告后的30分钟内赶到现场完成排险救援;
(三)对故障难以消除的,书面通知使用单位暂停使用电梯,故障排除前不将电梯交付使用。
对使用单位接到暂停使用电梯的书面通知后,无正当理由拒绝配合的,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及时向所在地的区(县)质量技监局报告。
第三十一条(特殊情形的保养)
对原制造单位被注销、原品牌型号已改变或者品牌难以确认的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应当委托取得国家规定资格的其他电梯生产单位进行。
第五章 检验机构管理
第三十二条(机构的职责)
检验机构可以接受委托,从事电梯的监督检验、定期检验、型式试验、技术鉴定和安全技术论证等活动。第三十三条(检验责任)检验机构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确保其从事检验检测活动的人员具有国家规定的资格;
(二)检验检测活动符合国家规定的规程要求;
(三)在国家规定期限内出具检验检测报告,并对出具的检验检测报告负责;
(四)为电梯使用单位提供便利的检验检测服务,对涉及商业秘密的履行保密义务。
第三十四条(安全技术论证的程序)
检验机构受理使用单位提出的涉及本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的安全技术论证申请后,应当组成不少于3人的专家评审组,对电梯的安全情况予以论证。专家组作出评审意见后,检验机构应当进行复核,签发安全技术论证结果报告书,并抄报申请人所在地的区(县)质量技监局。
电梯经论证可以采取安全、技术措施达到安全运行要求的,检验机构应当作出可以继续使用的技术鉴定;经论证无法采取安全、技术措施达到安全运行要求的,应当作出停止使用、予以报废的技术鉴定意见。
第三十五条(监督检验和检验的费用)
检验机构应当对电梯安装、改造和重大维修的全过程实施监督检验。
检验机构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收取检验检测费用。
第三十六条(隐患的告知和报告)
检验机构在实施检验检测活动中发现安全隐患的,应当书面告知被检验单位。
检验机构在定期检验中发现电梯安全运行的严重事故隐患时,除告知电梯使用单位和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及时采取措施外,有权先行通知电梯使用单位暂停使用,并报告电梯所在地的区(县)质量技监局。
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三十七条(安全监察)
市、区(县)质量技监局应当加强对电梯的日常安全监察,具体包括:
(一)督促电梯使用单位落实电梯安全运行的基本要求;
(二)督促电梯使用单位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
市、区(县)质量技监局应当根据需要,对电梯实施专项安全监察,具体包括:
(一)对电梯产品的主要安全部件实施安全质量抽查;
(二)对检验机构的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进行监督抽查。第三十八条(安全监察指令)
市、区(县)质量技监局进行现场安全监察时,发现电梯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当责令电梯使用单位改正,必要时可向其发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并督促及时整改。第三十九条(严重隐患的处置)
区(县)质量技监局接到电梯暂停使用报告后,应当在2小时内到达现场,会同实施该项检验检测活动的检验机构予以处理,并视情况作出取消暂停使用的指令、停止使用的指令,或者作出需要作进一步技术鉴定的决定。第四十条(电梯事故的处理)市、区(县)质量技监局在接到电梯事故的报告后,应当立即赴现场组织查处。涉及人员伤亡的,质量技监、安全监察、公安等部门应当组成联合调查组,按照职责分工依法作出处理。电梯事故处理中需要区(县)人民政府支持配合的,市、区(县)质量技监局应当及时与区(县)人民政府联系。第四十一条(相关部门配合依法查处的责任)
市、区(县)质量技监局在进行安全监察时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提请工商、房地资源、建设等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查处,有关部门应当予以配合:
(一)电梯生产单位、检验机构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和安全技术规范要求,需要撤销相关证照或者核准内容的;
(二)电梯维修、日常维护保养单位不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被撤销许可后,需要提请责令办理企业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的;
(三)物业管理企业未落实电梯管理安全责任,经发出安全监察指令拒不改正,需要追究当事人责任或者对物业管理企业资质作出处理的;
(四)建设单位和电梯使用单位未履行安全管理职责,需要追究有关当事人责任的;
(五)电梯井道建筑工程质量影响电梯安装,电梯安装单位不遵守施工总承包单位安全管理要求,需要追究当事人责任的。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二条(对销售禁止销售产品的电梯单位的处罚)电梯销售单位销售无电梯制造许可证或者无技术资料的电梯的,市或者区(县)质量技监局应当责令其停止销售,并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三条(对销售单位未备案的处罚)
电梯销售单位未将销售的电梯产品目录备案或者销售进口电梯未备案的,市或者区(县)质量技监局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第四十四条(对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单位未履行职责的处罚)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市或者区(县)质量技监局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处以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制定日常保养计划的;
(二)未落实日常保养计划,做好保养记录的;
(三)未在轿厢显著位置标明本单位名称、急修和投诉电话的;
(四)电梯发生关人故障时,未在接报后30分钟内赶到现场完成排险救援的;
(五)将故障未排除的电梯交付使用的。第四十五条(对转借证书的处罚)电梯生产单位向其他单位转借资格证书的,市或者区(县)质量技监局应当责令其改正,并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六条(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的处罚)
电梯生产、使用单位和检验机构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理。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七条(有关用语含义)
本办法所称电梯使用单位,包括电梯所有权人以及受电梯所有权人委托行使电梯管理的责任人。
第四十八条(实施日期)本办法自2004年8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上海市深井管理办法
上海市深井管理办法
(根据1997年12月1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第53号令修正并重新发布)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和合理使用地下水源,防止地面沉降,严格控制深井用水,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凡是井管深度从地面往下超过10米的水井,称为深井,都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进行管理。
第三条 本市各单位需要用水时,应当首先考虑使用地面水,如确实必须取用地下水,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向深井管理部门办理申请手续。
上海市公用事业管理局是本市的深井管理部门,其所属的上海市给水管理处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第四条 凡取用地下水的单位,应当积极采取重复使用、综合利用等节约用水措施,防止地面沉降,限制污水排放。
第五条 深井回灌是稳定地面沉降的重要措施。凡在上海市自来水公司管网到达范围内使用深井的单位,必须进行回灌。如因对水质有特殊要求而不能回灌的,须经深井管理部门同意后,方可不灌。
第六条 为了合理平衡地下水取用量,深井管理部门有权对深井用户进行统一调度,规定使用季节和取用限度,组织用水单位之间互相支援;对于现有深井井位过密,取用量过多,使用不合理,浪费地下水源,或者有其他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单位,必要时有权停止其使用。
第二章 凿井管理
第七条 凡需开凿深井的单位,必须先向深井管理部门申请,提出用水资料及井位图,经审查同意,发给证明文件后,方可向主管机关上报施工计划,经批准后再向凿井施工单位落实施工,凭证明文件向机电设备供应部门订购深井水泵。
第八条 施工单位凭同意凿井的证明文件签订合同,落实施工条件后,填具工程请照单,向深井管理部门申请发给凿井执照,领得执照后,在限期内施工,并按全部工程费的1%交纳执照费,在未领得执照前不得施工。
第九条 施工单位应当按深井管理部门核定的井位施工。如必须改变井位时,应当由使用单位和施工单位会同深井管理部门复核同意;未经同意,不得更改。施工时,应当每隔3米采取地层砂样,按规定排列,完工后交使用单位备查。如深井管理部门亦需砂样时,应当事先提出,由施工单位送交备查。
第十条 凿井完工后,施工单位应当通知使用单位和深井管理部门到场验收,测量静水位、动水位及深井出水量等资料,由三方会同签证。如不符合验收标准,应当由施工单位负责处理。施工单位应当填具竣工报告单和地层资料 送深井管理部门备查。
第十一条 为了掌握地下水动态,加强深井管理,凡新凿深井应当装置计量仪表、测水位孔和设置必要的原始记录。
第三章 深井的使用、修理及回灌
第十二条 使用单位应当制订深井运行、维护和定期检修等管理制度,指定部门及专人负责管理。深井管理人员名单应当报送深井管理部门,并接受指导,负责提供有关资料。
第十三条 使用单位应当按规定定期向深井管理部门报送深井汲水量。如水表发生故障等情况,使用单位可随时通知深井管理部门及时调换。有条件测定水位的深井,应当定期测量地下水水位。
第十四条 深井运转过程中如发现有出砂、震动、异声等失常情况,使用单位应当立即停用进行检修。如情况严重,需要委托施工单位进行修理时,施工单位应当安排力量及时修理,修井完工后应当做好检修报告,除交使用单位存查外,应当抄送深井管理部门。
第十五条 使用单位因深井水泵损坏或者型号过于陈旧等原因需要调换时,应当先向深井管理部门申请,经审核同意后向机电设备供应部门订购。第十六条 市区和近郊区的深井,要实行计划用水。采用量由深井管理部门根据市地质部门提出并报经市有关领导部门核准的回灌和采用计划,一年一度分配至各主管局下达给各使用单位。使用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计划执行,不得超用。
第十七条 凡在上海市自来水公司管网到达范围内使用深井以及郊县各工业生产单位使用深井,其采用量全部按上海市自来水公司规定的工业用自来水价格收费,每年在夏用结束后,结算一次。
第十八条 凡在上海市自来水公司管网到达范围内用自来水回灌,回灌单位不负担水费。
第十九条 如发现超计划用水,使用单位的领导要作书面检查,超计划部分水量按规定的工业用自来水价格10倍收费。
第四章 深井的停用和报废
第二十条 凡废井及长期停用的深井,使用单位在未征得深井管理部门批准同意前,不得擅自修理或者恢复使用。如擅自启用,使用单位除应当作书面检查外,按超计划用水处理。
第二十一条 为了防止地面沉降,深井管理部门可动员停用深井的单位进行回灌,各单位应当从全局出发积极协作;如需将停用的深井作为地下水动态长期观察孔或者水准标志等用途时,各单位也应当配合。
第二十二条 因损坏严重或者建造房屋等需报废深井,经施工单位鉴定确属无法修复使用的,可向深井管理部门申请报废,经核准后,使用单位应当按规定将深井填实,避免地下水质受到污染。如要拔除井管,应当委托施工单位办理,拔除井管后,也应当按规定把井孔填实。
第五章 水
质
第二十三条 为了保护地下水水质,在凿井施工时,必须做好不同含水层的止水措施,同一深井只准在一个含水层取水。
第二十四条 凿井完工后,使用单位应当及时通知深井管理部门取水样进行化验,深井管理部门应当把化验结果通知使用单位和施工单位,使用单位应当按规定缴纳化验费。
第二十五条 深井使用期间,如果水质发生问题,使用单位应当报卫生防疫部门鉴定,也可报深井管理部门协助进行水质化验。
第二十六条 为了防止地下水水质受到污染,使用单位应当按国家水源防护规定进行防护,不准在深井水源防护地带内设置污水沟坑、厕所等构筑物,并应当防止生活污水或者工业废水、废渣等进入深井。未经深井管理部门同意,不准把其他水源灌入深井。
第二十七条 深井水的回用水,经过净化处理,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的可以回灌,但必须征得深井管理部门检验同意。在结算水费时,可扣除回用水回灌量的因素。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由上海市人民委员会于1963年6月发布的《上海市深井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关于上海市深井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1982年 4月 2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
根据1997年12月1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第53号令修正并重新发布)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利用地下水的管理,对1979年发布的《上海市深井管理办法》作如下补充规定:
一、扩大深井收费范围。从1982年5月起,所有企业、事业、机关、部队、学校、农场、城镇及社队等单位,采用地下水,不论市区和郊县全部实行收费。
二、调整深井收费标准。
(一)在市自来水公司供水管网到达地区每吨水收费仍为0.12元,市自来水公司供水管网未到达地区每吨水收费0.06元。小化肥厂仍维持每吨水收费0.06元。
郊县各深井水厂对其用户的收费标准按各县的规定办理。
(二)国营农场生产与生活用水分别计量的,其生活用水部分免予收费,生产用水部分每吨水收费0.06元;生产与生活用水混合计量的每吨水收费0.03元。为照顾目前国营农场的特殊情况,在1984年4月底前继续免予收费,但须按照1981年实际用水量限额用水,并采取有效措施,力求节约,超过限额部分按规定的用水价格10倍收费。
三、深井水费应当按期缴付。逾期不缴付的,每天增收1‰的滞纳金。
四、进一步扩大深井计划用水的范围。从1982年起,在市区和近郊区,对深井继续实行计划用水的同时,远郊区各工业生产单位的深井以及县属深井水厂和供水站(包括城镇、社队)的工业生产用水部分实行计划用水,超计划 部分按规定的用水价格10倍收费。1983年起,凡是采用深井水的单位全部实行计划用水。
五、地下水开采量大的地区和单位,特别是水源已经比较紧张的地区,为了防止水源枯竭,对原有计划量要适当予以压缩调整。
六、由市、县环保部门和卫生防疫部门,配合深井管理部门,加强对回灌水水质的检验和监督,所需化验费用由深井用户负担。由市地质部门负责对地下水的水质、水位动态进行监测和试验,各深井使用单位必须予以协助。
七、凡准备采用深井水的新建、扩建或者搬迁的工厂企业,在制定选址方案时,必须事先征求深井管理部门的意见,由深井管理部门根据地下水分布情况,提出意见,作出合理安排,控制凿井。事后申请的,如无特殊情况,一般不予批准。
八、严禁无照违章凿井。对违章凿井和无照施工的单位,应当追究单位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限期填实已凿深井,并对无照施工的单位处以5千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采用的深井水,一律按规定的用水价格10倍收费。
九、对节约用水、重复利用率高有显著成绩的集体和个人,由有关单位或者深井管理部门给予表彰。
十、深井收费范围扩大后,郊县深井用户的抄表、收费、调表等工作,可由县自来水厂代办,有关代办、管理等费用在深井收费中支付。
第五篇:上海市无线电管理办法
上海市无线电管理办法
2010年05月17日 16时35分 29 主题分类: 信息产业
“无线电”
上海市无线电管理办法
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43号
《上海市无线电管理办法》已经2010年4月19日市政府第74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5月1日起施行。
市长 韩正
二○一○年四月二十二日 上海市无线电管理办法
(2010年4月2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43号公布)
第一条(目的依据)
为了加强无线电管理,有效利用无线电频谱资源,维护无线电波秩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设置、使用无线电台(站),研制、生产、销售无线电发射设备,以及使用辐射无线电波的非无线电设备,应当遵守本办法;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管理原则)
本市无线电管理应当遵循科学管理和合理使用无线电频谱资源,促进各类无线电业务协调发展的原则。
第四条(管理部门)
市信息化管理部门负责本市无线电管理工作,其所属的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本市无线电管理的日常工作。
本市公安、工商、质量技监、规划、环保、通信、文广影视、农业、体育等行政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协同实施本办法。
第五条(无线电频率使用方案)
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无线电管理规划和相关频率划分规定,制定本市无线电频率使用方案。
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应当定期对本市无线电频率的使用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并根据综合评估结果,完善无线电频率使用方案,提高无线电频谱资源使用效率。
第六条(固定无线电台站的布局规划)
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应当根据本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和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的原则,组织编制本市涉及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固定无线电台(站)布局规划,经市规划管理部门综合平衡并报市政府批准后,纳入相应的城乡规划。
第七条(无线电台站设置条件)
设置无线电台(站),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拟使用的无线电频率符合国家无线电频率划分和本市无线电频率使用方案;
(二)拟使用的无线电发射设备技术参数符合相关标准;
(三)有明确、合理的用途以及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工作环境安全可靠;
(四)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措施;
(五)操作人员熟悉无线电管理的有关规定,并具有相应的业务技能和操作资格;
(六)涉及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固定无线电台(站),应当符合固定无线电台(站)布局规划;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设置个人业余无线电台(站),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第八条(无线电频率的指配)
需要设置无线电台(站)的,应当向市无线电管理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应当在受理申请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对于符合条件的,应当根据法定权限对无线电频率进行指配,并出具无线电频率批复文件。
无线电频率批复文件应当记载频率的范围、用途、使用期限等核定项目。
第九条(无线电台执照的核发)
申请人应当在取得无线电频率批复文件后6个月内,完成无线电设备设置,并向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办理验收手续。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组织验收;经验收合格的,应当核发无线电台执照,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需要使用无线电台(站)呼号的申请人指配呼号。
无线电台执照应当记载无线电台(站)的台址、频率、发射功率、有效期等核定项目。
第十条(公用移动通信基站的共建共享)
设置公用移动通信基站,除符合本办法第七条规定条件外,还应当符合基站资源共建共享的要求。具备基站资源共建共享条件而不落实的,市无线电管理机构不予核发无线电台执照。
第十一条(无线电台执照的管理)
无线电台执照是设置、使用无线电台(站)的法定凭证。
禁止伪造、涂改、转让、质押、出租或者出借无线电台执照。
无线电台执照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使用无线电台(站)的,应当在期满30日前,向市无线电管理机构申请办理无线电台执照延续手续。无线电台执照有效期届满前3年内有违反国家和本市无线电管理规定的重大违法纪录的,不得续期。
无线电台执照有效期届满前需要停止使用无线电台(站)的,应当在停止使用前,向市无线电管理机构申请办理注销手续。
第十二条(无线电频率占用费)
设置、使用无线电台(站),应当按照规定缴纳无线电频率占用费。
第十三条(无线电频率的调整和收回)
经依法指配使用的无线电频率,市无线电管理机构不得擅自调整或者收回。因国家调整无线电频率划分或者公共利益需要,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可以依法调整或者收回无线电频率。
市无线电管理机构需要依法调整或者收回无线电频率的,应当事先告知有关当事人。因调整或者收回无线电频率给有关当事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第十四条(无线电台站的使用要求)
无线电台(站)使用过程中应当定期进行维护、检查,保证其无线电发射设备按照核定项目进行工作,不发送和接收与工作无关的信号,并防止干扰其他合法无线电业务。
使用无线电台(站)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和执行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做好电磁辐射活动污染环境的防治工作,接受环境保护部门对电磁辐射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和检查。
第十五条(无线电台站场所提供者的义务)
为无线电台(站)提供设置场所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无线电管理相关规定,配合市无线电管理机构的监督检查。
第十六条(研制生产无线电发射设备)
研制、生产无线电发射设备,应当按照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核准的频率、频段和发射功率等技术指标进行。出厂的无线电发射设备,应当标明型号核准代码。
研制、生产无线电发射设备需要进行实效发射试验的,应当依法报经国家或者本市无线电管理机构批准。
第十七条(销售无线电发射设备)
销售无线电发射设备,应当查验其型号核准代码,并建立进货台账。禁止销售无型号核准代码的无线电发射设备。
无线电发射设备进货台账,应当至少保存1年。
第十八条(非无线电设备的无线电波辐射)
工业、科学、医疗等非无线电设备使用中产生无线电波辐射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避免对无线电业务产生有害干扰。
第十九条(干扰的报告和处理)
对依法设置、使用的无线电台(站),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应当保护其使用的无线电频率免受有害干扰。
依法设置、使用的无线电台(站)遇有害干扰时,可以向市无线电管理机构报告。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查找有害干扰源,并协调有关单位和个人排除有害干扰。其中,有害干扰源为非无线电设备的,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应当责令设备所有者或者使用者采取措施消除干扰。
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发现无线电台(站)或者非无线电设备产生的干扰对航空器、船舶的安全运行造成危害时,应当责令有关单位和个人采取措施消除干扰;拒不采取措施消除干扰的,应当移送有关部门予以处理。
第二十条(无线电电磁环境监测)
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应当依法组织对本市无线电电磁环境和无线电台(站)信号的监测,并对监测中发现的问题责令有关单位和个人限期整改。本市电磁辐射环境监测由环境保护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并对监测中发现的电磁辐射污染环境问题责令有关单位和个人采取措施消除影响。
第二十一条(无线电发射设备检测)
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对无线电台(站)使用的无线电发射设备进行检测;经检测不符合相关标准的,应当责令停止使用。
第二十二条(制止措施)
无线电发射设备被责令停止使用而拒不停止的,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可以采取技术措施予以制止。
第二十三条(重点无线电台站的电磁环境保护)
本市对重点无线电台(站)的电磁环境实行重点保护。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划定其保护范围,明确保护要求,并在编制固定无线电台(站)布局规划时一并予以明确。重点无线电台(站)周边的建设活动,应当服从其电磁环境的保护要求。
前款规定中所称的重点无线电台(站),是指民用航空地面无线电导航台(站)、水上无线电导航台(站)、水上交通管理和调度台(站)、铁路和轨道交通调度台(站)、广播电视发射台(站)、气象观测台(站)、大型卫星地球站、射电天文台、海岸电台、无线电监测和测向台(站)、一级干线微波路由及接力站等对电磁环境有特殊保护要求的无线电台(站)。
第二十四条(无线电电磁环境临时保护区)
经市政府批准,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可以在本市举办大型活动期间设立无线电电磁环境临时保护区,在无线电电磁环境临时保护区范围内重新指配无线电频率,并核发临时无线电台执照。
市无线电管理机构设立无线电电磁环境临时保护区,应当提前发布公告,明确临时保护区的范围、临时保护期限和相关管理措施。因设立临时保护区给原依法取得无线电频率、设置无线电台(站)的有关当事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临时保护期限届满,经重新指配的无线电频率和临时无线电台执照自行失效;临时保护区设立前依法取得的无线电频率和依法设置的无线电台(站)恢复使用。
第二十五条(无线电日常管理要求)
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应当在法定的职责范围内履行管理监督职责,发现违法行为或者接到对违法行为的举报后,及时调查处理。
市无线电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应当忠于职守、秉公执法、文明服务。违反本办法规定,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六条(违反无线电台执照管理规定的处罚)
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伪造、涂改、转让、质押、出租或者出借无线电台执照的,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应当责令改正,并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七条(违反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管理规定的处罚)
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销售无线电发射设备未建立进货台账的,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应当责令改正,并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销售无型号核准代码的无线电发射设备的,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应当责令改正,并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八条(违反无线电管理其他规定的处理)
违反本办法其他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理。
第二十九条(施行日期)
本办法自2010年5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