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国教育的花开花落 杨小英 读书笔记
民国教育的花开花落
教育是什么?在今天一般中国人眼中,其实“教育”只被理解成一个字:只有“教”,没有“育”。“育”是什么?我们可以联想到孕育、哺育、养育……,都跟生 命有关。如果我们把这个“育”当成“教育”的重心,就可以想到“教育”从来都不是一个结果,“教育”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生命展开的过程,就像一棵树,从一 粒种子到参天大树,这是一个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如果你只看到结果,那不是教育。所以,当我们理解“教育”这个词的时候,只把重心放在前面那个字,那就 是注重结果的教育;而事实上,教育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它永远都不会有结果,它永远面朝未来,不会结束。刚才,张文质先生说到一句话,让我很感动。他说,生命化教育课题追求的不是成功。太美好了,在这个时代,要是有一个人能够立定心志说出这句话——他做一件 事,不是为了成功;而是为了一个过程。我觉得,这就是这个时代最大的成功。“成功”这个词在中国已经被异化了,成为“腰头丸”,每个人心目中的成功其实是 不一样的。所以,我特别喜欢这个“慢”字,“慢”是一个过程,“慢”是对过程的肯定,“慢”是一种开放的姿态,“慢”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
我对教育的理解仅仅站在一个普通人的理解上,我是研究历史的,我所懂的仅是历史,但我关心中国的今天,也关心中国的未来。所有正处于当下的中国人都知道,我们正处于一个巨大的转型当中,这次转型将以什么方式展开,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是与教育有关的。一个国家的教育能达到什么样的程度,这个国家的文明就是 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或者说,普通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中学、小学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准,这个国家就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准。19世纪,德国打败法国,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德意志民族的崛起,在小学老师的讲台上就决定了。”一百多年后,当中国的学者来到德国的一个边缘小镇,看 到十九世纪的德国教学挂图:世界地图。一个德国小学生就知道万里长城是什么样的,就知道世界七大洲,知道基本的科学常识。他们还看到了当时保存下来的完整 的化学、物理、生物实验室。看到这些之后,我们就知道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
我在关注民国历史的时候,刚开始主要关注大学,只有大学才能决定一个民族的文明高度,所以我们把过多的目光集中在北大、清华、西南联大这些顶尖的大学,我 们会特别向往、羡慕那些学术大师们,向往那个时代学术自由的空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我年龄的增长,我越会发现,比大学更重要的是中学,比中学更重要 的是小学。我想起一百年前蔡元培当中华民国教育总长的时候,和教育次长范源濂的争论。范源濂说,小学最重要,如果没有好的小学,就不会有好的中学;没有好 的中学,就没有好的大学。而蔡元培的意见正好相反,他说没有好的大学,中学的师资从哪里来?没有好的中学,小学的师资从哪里来?因此要先办好大学。这也许 可以看成是一个循环的问题,但是今天回过头来看,“小学比大学更重要”,应该是没有问题了,因为不是所有的人都要接受大学教育,而所有的人几乎都要接受小 学教育。所以,我说了一句话:小学课本,尤其是小学语文课本,代表着一个民族文明的底线。这句话曾经被媒体广泛引用。为什么说是“底线”?如果说,我们的 文明高度是由最顶尖的知识分子决定的,那么在底线的意义上,一个民族整体的文明水准则是由所有的中国人决定的。所有的中国人受到一个什么样的小学教育,这 个民族基本上就是什么样子。我记得中国社科院前副院长李慎之先生,他是1923年生人,在民国受的教育,他印象最深的不是大学,而是小学和初中,其中印象最深的课,不是数学,不是语 文,而是公民课。他说当时读的那套书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复兴公民教科书》,他推算那个时代和他读过同一套教科书的人大概有几百万——那个时候的教育还没 有普及。所以,他就有一个感想:这些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受小学、中学教育的人,到了五十年代初,也就是建国初期的时候,正好是社会的主力,而那个时候社会风 气相对较好,如果说还做不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话,大致已经接近了。有些人认为那个时候的社会风气好,是政治原因,是改朝换代造成的的,但是李慎之 说是教育造成的,因为这些人——社会的主力人口小时候受过公民教育。那么再回想,从孔夫子以来的教育实际上是比较单一的经典教育,这种经典教育只是提供了一个维度的教育。我不说这种教育不好,它也有它的优越性,它也包含了 人类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人文教育:四书五经,经典阅读,加上诗词歌赋,每个人从小就受到伦理的、审美的熏陶,但是几千年走下来,到了清朝1905年,废 除科举制的那一年,2000年来的中国只是在原地踏步,一直只有这种单一化的经典教育或者说人文教育模式,已经跟不上世界的脚步了。当时整个世界的教育,正是我们今天普遍接受的欧美教育,这套教育是从希腊发源出来的,它的核心是“科学教育”,但也不排斥以文史哲为核心的人文教育,同时又加上了公民教育。所 以,我理解的现代教育实际上是三大板块,人文教育、科学教育和公民教育。在我们当代的教育当中,其实只剩下了单一的科学教育,既没有我们古老的——有2000年传统的人文教育,也没有——曾在民国有过几十年历史的——公民教 育。我们只有从西方传过来,又根据自己意识形态需要改造过的科学教育,所以我们常会觉得我们的教育在追求“快”,为什么?因为“科学”是讲究效率的,人文 教育是“慢”的,是讲生命的。人文教育单一化,不好,所以我们要把科学教育引进来,但是当我们把教育带上单一的科学教育轨道的时候,我们有没有发现,这样 的教育也是大有问题的。这就回到我们教育的核心:什么是教育?教育的最终价值是什么?这些问题我也想过很多年,但至今没有想得特别明白。我粗浅的理解是,我们的教育,提供的是 “常人”教育、“常态”教育,而不是“天才”教育、“非常态”教育。学校只担负一个使命,培养普通人;不担负培养“天才”、“超人”的责任。学校并不担负 培养弗洛依德、爱因斯坦的责任……不是为培养科学天才,也不是培养文学家、艺术家而存在的,贝多芬、莫扎特是学校能教出来的吗?他们本身就是天赋异能,天 才不是靠学校教育提供的,他在任何环境下都可能通过自己的方式脱颖而出——当然,学校会给他提供一些契机。爱因斯坦也需要读大学,但他一直到大学毕业,他 的物理学成绩都并不特别出色,但这并不影响他成为几百年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学校只担负一个责任,就是让一个普通人成为在精神上健全的人,成为文明社会的正常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教育就是应该以人为本的,而且应该以普通人为本 的,尤其是基础教育。中小学教育,根本不需要设定一个目标,需要教出多少出类拔萃的人。学校教育,其实提供的是一条中间线的教育,它不是按照智商最高的人 的标准设立的,而是按照普通人的智商设立的,所以,学校教育中,快乐是一个重要的元素,它应该成为学生——同时更加重要的是——成为老师快乐的过程。今 天,恰恰相反,老师不快乐,学生更不快乐。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过去对教育的主体有很多的分歧,但是我思来想去,其实老师和学生都是主体。如果老师不快乐,这个教育过程的展开就会带上很多阴影。所以,我想到一个 词:尊严。如果一个时代的老师,尤其是基础教育的老师,在社会上的地位不是较高的,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他的生命的尊严不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满足,我们的 教育基本上就失败了。何为师道尊严?就是老师在这个社会受到普遍尊重的那种尊严,如果连这个都没有,这个时代的教育——哪怕它出了很多高分的学生——也是 失败的。很多时候,那些衡量指标都是不可量化的。现在来理解民国的教育,我们知道那个时候有战乱,有动荡,但是它的教育是相对成功的,因为那个时代教师得到了尊 重,学校得到了尊重。那个时代的学校,大部分——我们不能说全部——都是由教育家来办的,而不是由行政人员来办的。那个时候,北大校长这个位置和教育部长 之间可以是来来回回的,蒋梦麟当过教育部长,也多次当过北大校长,但他不认为当了部长,再当校长有什么不好。蔡元培也当过教育总长,然后再去当北大校长。他们并不觉得校长和部长之间有巨大的落差,反而觉得北大校长这个位置可能更体面,北大校长,在他们心目中不是一个行政职务,在他们看来,这是一个教育家所 担负的岗位。
我想到几个人。张伯苓,大家都知道他是南开大学的校长,但我更愿意说他是南开中学的校长。事实上,张伯苓办得最成功的学校可能还不是天津的南开学校,而是 抗战烽火中的重庆南开中学。林砺儒,他是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校长,后来做了北京师范大学的校长,1949年以后做了教育部的副部长。我倒觉得他不应该 去做副部长,他最适合的岗位是做校长,而不是部长。经亨颐,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校长,创办过春晖中学。还有赵君达、高凤山、周厚枢……后面这几个人现在都不 大有名了,已经被人们给忘了,但是在他们学生的眼中曾经都是耀眼的明星,曾经是太阳,正是在他们手里,天津耀华中学、北京汇文中学、扬州中学,这些学校都 是当时中国最好的中学。这样的人,在民国的时候,每个地方都有一批,正是他们大大小小的教育家办出了一批很有魅力、很有影响的中小学。所以,我说一个民族 的文明程度很大程度是由中小学所决定,而这些教育家就是这些学校后面的灵魂人物,他们不仅是掌舵的人,没有他们,学校就没有灵魂。
我在看民国教育的史料时,特别想到几点。第一,那个时代,教育的每一个阶段都是自成体系、自成脉络的,具有独立的价值和地位,小学就是小学,中学就是中 学。一个人可以以终身做小学老师来作为他的理想追求,把自己的角色尽最大可能的扮演得尽善尽美;一个人也可以把中学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来追求,而不仅仅作 为一个职业来看待。整个国家、整个社会也是如此看的。
但在今天我们可以看到,中小学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中,实际上是没有任何地位的!不知道诸位是否同意,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今天教育体系的设置是按照升学的体制 来的——小学是为了升初中而存在的,初中是为了升高中而存在的,高中是为了升大学而存在的。所以,中学、小学并没有自己的独立地位,它只是这个“升学”流 水线上的环节。决定一个老师,决定一个校长,决定一所学校的(地位)是看你为更高一级的学校输送了多少高分的学生。这是唯一的一个指标,你自己的学校办得 好不好都不要紧的。民国时代也有“高考”,或者是一所大学单独招生,或者是联合招生,但并不影响小学、初中、高中都自成体系。如果教育的每个阶段的独立性不解决,每个人都会 累死在这条“跑道”上。你不就在那里跑嘛,从小学一直到跑到高中,而且你都是为别人在跑,而不是为自己,因为所有的目标都特别的确定,每个老师和学生都为 此而着急。这样,就把教育过程中的乐趣,那些美好的东西,全都消解掉了。要还原教育本身,其实就是在接受教育或获得教育的过程中,获得最美好的东西,获得 精神上的最大快乐,而不是在那里“跑步”,所以,我们为什么要说“慢”,“慢”就是享受这个过程。
我想起一个故事。在苏州工业园区,那里有一家美籍华人开的企业。这个企业的食堂门口有一片草坪,要进入这个食堂,必须要绕一圈才可以。但是,员工都不愿 意,他们就在草坪当中走出一条路,一条最短、最快的路。其实,这是人的天性,要走捷径嘛。这个老板有点与众不同,他后来琢磨出一个办法,他在草坪中间种了 一棵树,恰好挡住了那个捷径。然后他告诉员工,在我这个公司,倡导不走捷径,用一棵树作为标志。他倡导的正是一种“慢”的观念。在一个人人都求快、走捷径 的时代,求慢就是一种理想。
我们今天看民国教育,会有很多看点。刚才讲的就是其中的一个看点:教育的独立性。另一个就是,它是人的教育,它把人当人。有一个在台湾影响非常大的知识分 子,叫殷海光,是金岳霖的弟子。我到台湾参观殷海光的故居,走进去看到的第一条他手写的格言,当时印象特别深。由于他是研究逻辑学、伦理学的,因此就更加 关注基本性的问题,他说:“自由的伦理基础是把人当人”。我想把这句话借过来说:教育的哲学基础是什么?把人当人。
“把人当人”,不是说我们现在不把人当人,而是说我们现在更多的是把人当成工具。事实上,我们现在的教育设计更多的是把人工具化,因为学校要求学生在考试 中胜出,要他成为考试的机器,整个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考试而存在的,而不是为了教他成为一个人而存在的。这就是一个最大的问题。当所有人都往一个方向去的时 候,你要扭转方向,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去拼,拼到最后大家都筋疲力尽了。华东师大心理学系在2006年做了一项调查,调查了1300多人,竟然有 70%以上的人把考上大学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因为在前面奔跑的过程中,实在太累了,筋疲力尽了,好不容易跑到这个点,终于可以放下来 了,所以,这里都成了他的目的地了。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事情。我前面说,教育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它永远没有终极的目标,它永远朝向未来,它只是一个过程,它没有结果,没有终点。
文质先生有本书,叫《教育的十字路口》,其实中国的文明、文化也在十字路口。我们一方面在享受着人类高科技所带来的一切最先进的东西,另一方面,我们发现 自己正越来越往下走。我就想到另一问题:教育从产生之日起——西方的(古)希腊时代,我国的诸子百家、孔夫子时代,它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提升人类。
今天处在转型期的中国,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很多事情都是按照本能设计的,但教育是与本能为敌的,教育是要提升人,而不是按人的本能来行事,不是按本能来 思考,要把人变成一个有能力驾驭自己本能、超越自己本能的高级族类。什么是文明?文明就是有高于本能的东西。如果什么都按照本能去做,动物也有本能,甚至 有比人类强过百倍的本能。所以,人类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有能力超越自己的本能,而最重要的途径就是教育,通过教育提升人,通过教育让人超越本能,实现自我。但是现在你到街上一看,满大街的广告,或其他的东西都是把人放回本能的状态,它们都是迎合人的需要产生的,而不是让你高于自己的本能。与人的本能相对应 的,无非是衣、食、住、行、性这五个,整个社会的一切仿佛都是围绕着这些而产生的。所以,广告、各种娱乐节目,它们不是向上提升人,而是向下沉沦,这是社 会的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都是与这样的本能化趋向为敌的,是为了抗衡人类向下拽的趋势而存在的,否则,要教育干嘛?如果只是要迎合本能的需要,你根本不需要读 书,不需要进学校。所以,孔夫子以来的教育,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将人类一代一代积累的最好的文明成果告诉你,让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自己,让我们更 加靠近文明,但今天看来,我们未必是在往这个方向在走。
也有一些人在说,怀念民国是不是一种病?有人问我怀念民国是不是一种怀旧?每一次我都断然否定了,我说,怀念民国不是怀旧,而是一种寻找。经济学喜欢讲一 个词,叫“路径依赖”,教育也要讲“路径依赖”。今天的教育,可能更多的强调外面的资源、横向的资源,而往往会忽略本土的资源、纵向的资源,那就是往前追 溯。往前追溯我们有两大传统,一是孔夫子以来的人文教育,二是晚清以来的新式教育传统,我们只有这两个传统。从路径依赖来说,往往只有本土资源更有可以转 化成一种动力,成为一种内在的力量;外在的资源,我们在借鉴的时候,不容易转化成自己内在的生命力量。当我们回望民国的时候,是要寻找一种可以依赖的资 源,一种可以依赖的本土资源,因为从晚清到民国的半个世纪当中,我们的前人立下了一些规范,创造了一些可以让我们今天重新接上的传统。有一个企业家叫卢作孚,他是民生公司总经理,曾经是中国的船王。但他说自己是一个教育家更多于实业家。他曾经办过学校,做过民众通俗教育馆馆长,更重要的 是他在重庆一个叫北碚的地方搞乡村建设,把教育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当地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当别人问他,你做得这么好,有什么奥秘时,他指了指墙上刷 的标语:“忠实的做事,诚恳的对人”。这十个字很简单,也很朴实,但是恰恰包含了教育的真谛,忠实、诚恳,人的教育。在那个时代很多中学、小学的校训中,我们都会看见这两个字,一个是“诚”,一个是“实”,我们这个时代可能最缺的也正是这两个字,而浮躁的、华丽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我对那个时代的教育总结出几组关键词:
知识、方法、视野 兴趣、健康、能力 个性、气质、精神
现在看来似乎没有太多的意义,没有太大的价值,但是当我们对这些词重新进行解读之后,教育其实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美好的过程。
北大有一个经济学教授厉以宁,每次在给新生上第一堂课时他都会问一个问题:你到北大来是要学什么?很多人说,我是来学知识的,他说不对;也有人说是来学方 法的,他也说不对。没有学生能答对,他就说:你是来开阔视野的。教育首先给学生提供的是一个文明的视野,让他看到世界有多大,天有多高,地有多厚,让他看 到古往今来人类走过了一条怎么样的道路,让他打开视野,认识这个世界、这个时代,这才是首要的目标,然后才是知识和方法。
我有一个朋友喜欢说:在谷歌时代,什么样的学问似乎都变得不太重要了。为什么?因为没有必要嘛,你在谷歌上一搜索关键词,一大串的东西全出来了——你记那 么多干嘛?那就叫现成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你要有一个“判断”。我觉得他说的“判断”这个词非常好,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你有能力对这些知识作出判断,因 为网上的东西不一定都对的,有很多都是错误的,你具备辨别真伪的能力,那才是属于你的真本事。由此,我想到的是,今天我们缺的不是知识,因为知识获得的途 径真是太多太多了——过去,我们说一个人要是不经过学校教育,就是“睁眼瞎”,但在现在,获得知识的途径已经非常丰富了,“获取”已经不再是什么困难的事 情。但是困难的是,你自己怎么去看待这些知识,怎么去判断这些知识,并形成你自己独立的看法。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来判断我们教育的功能,就能看到它的局限在哪里。等一会儿我会讲到,当教育把老师和学生在时间、空间上占得太满,都占满之后,留下给他们装备自己、真正提升自己的余地就没有了。《圣经》中说,耶稣来到世上要干什么?干三件事: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被压制的得自由。我把这三句话用在教育上,怎么解释呢?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 上,对自己本来都是不了解的——所以,古希腊有句名言:认识你自己!教育所说的把人当成人,首先也是让人认识自己: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往哪里去。认识 你自己,就是让“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就是我刚才讲的,让你看见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被压制的得自由”,指的是你真正认识了这个世界,你就会获得精神上的自由,你就会觉得,自己是活得是有自信的,是有尊严的。
我觉得在这一问题上,民国时代的学校基本上都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性。他们有大把的时间让老师和学生自己去想这个问题,自己去读书,自己去玩想玩的项目。学校里有很多不同的社团,有很多让学生去从事文化或其他活动的空间,所以下面我想说的关键词是:兴趣、健康、能力。如果一所学校能在教育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自己兴趣之所在,真正让他们知道兴趣在哪里,也让老师有机会把自己的兴趣转化成动力,这样的教育才有可能变得丰 富、健康,也才能把一个人的能力挖掘出来——因为每个人的潜能都是不同的,也就是上帝所赋予给每个人的恩赐是不同的。每一个人恩赐的方向一定都不相同,我 看到在某些领域做出重大成就的人后来回忆自己的中小学时,不约而同的讲到,自己在中学或小学时代,在某个阶段遇到某个老师,这个老师激发出他某个方面的潜 能,然后他在那个阶段就奠定了今后发展的方向。中科院院士施雅风是中国冰川学的开创者,他的启蒙是在初中完成的,他当时就决定要考大学的地理学专业,后来 考取了浙大。中国最著名的植物学家之一吴征镒,还在扬州中学读中学就发现自己的天分在这一方面,后来就不断在这个方面追求。科学史家、《爱因斯坦文集》编 译者许良英,之所以后来会去研究爱因斯坦,也起源于少年时代的一个偶然机会,他读到爱因斯坦的一本书《我的世界观》,一心想成为像爱因斯坦那样的物理学 家。这样的例子非常多。我深感,在学校阶段,如果有充分的机会,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能力在哪一个方向,并且能健康的发扬光大,这就是真教育。
我喜欢讲两个只读过小学的人,一个成了作曲家,一个成了出版家。一个叫周大风,在浙江读的小学,学生时代偏爱音乐,天分得到发掘,初中失学,踏上社会,最 后成了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一个叫范用,三联书店的总编辑,他只上过镇江的穆源小学,他非常怀念这所小学,甚至为她写过一本书,我还没有看过第二个人为一 所母校——小学——去写一本书的。他的小学给他留下这么深的印象,以致可以写成一本回忆录,他在书中回忆了整个小学生时代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小学毕 业,抗日战争爆发,1938年他到出版社做学徒。如果要讲知识的话,他根本比不上同时代的其他人,因为别人还要继续受教育啊,而他没有机会了,但是我觉得 他在小学中得到的东西已足够奠定他今后成为一个优秀的出版人。他特别讲到的是,他在小学里做志愿者,做义工——为学校管理图书馆。当时,这件工作是学生们 轮流去做的,而他是小组长,并做得很好。他把图书馆的书基本上都看了一遍,其中有一套书,叫《小学生文库》,里面什么门类的书都有,还有大量的杂志,他都 浏览过。这是他小学时代完成的一件事,第二件事是他在学校里办了好几个不同的壁报,实际上就是他自己写写画画抄抄的东西,这就奠定他后来成为出版家的基 础。他还参加学校组织的剧团,到街头去演出过,宣传抗日。这些在小学时代做的事情,就成为他今后很多发展的奠基石。
大家都很熟悉的金庸,香港《明报》的创始人,当然也是武侠小说的一代大家。但是他人生的根基不是由大学决定的,而是更多的取决于小学和中学。他在小学时代 遇到一个语文老师(也是班主任),叫陈未冬,那个老师发现他的作文特别好,五年级时,班级创办了一个班刊叫做《喔喔啼》。这本《喔喔啼》,老师就让他做主 编,还推荐他的一篇作文在当时杭州的一家报纸发表。中学时代,他就自己给报纸投稿,并发表了三篇作文,这三篇作文我都在档案管里找出来了,已经写得非常好 了。如果我们将他后来的武侠小说和他中小学时的作文联系到一起,也许我们会蓦然发现,每个人的人生在他的少年时代都已经奠定了。少年时代的那条线索是直接 抛向你的未来的,这是一条神秘的线索。
我在和年轻人说“读书”这件事的时候,常常会想到这样一番话:你说读这本书有什么用,尤其是这本书考试不考的,读了干什么?你读那本书,也不考的,有什么 用?是的,没有用。但是,也许在十年后,二十年后,甚至三、四十年后,你少年时代读过的某一本书、某一篇文章,会在你的脑子中跳出来。或者,在你做某一件 事的时候,它会突然跳出来,那是什么?那就是一条神秘的线索。这条神秘的线索就像天罗地网一样埋在你生命的深处,待某一天它就会被拎出来。这条线索就是你 的人生,就是你的精神世界。
如果没有你早年的阅读,当你在以后的人生中想要做某一件事的时候,你没有线索可以被拎,因为你的生命中没有布下像天罗地网一样的线索。那些线索在当时布下 的时候,是无用的,它不是有意的。我们今天所讲的教育,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过于追求“有用”,也太过追求“有意”、“刻意”。我们把这些看得太重了——而对 “无用”非常排斥,对“无意”、“不经意”看得很轻。等到未来十年、二十年之后,我们没有什么可以拎起来的线索,因为你的生命中本来就没有埋下什么伏笔。
我经常想到,人成年以后,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不是课堂里面学的东西的竞争,不是作业里、考试里那些东西的竞争,因为这些东西大家都差不多。人与人的真正竞争是在不一样的地方展开的,我看的书你没看过,那我就跟你不一样,最多的竞争是在原先“无用”的地方、“无意”的地方。如果我们观察每一个时代在不同领域有造就的人,你从表面怎么都看不懂他。我喜欢用阅读这个角度去观察,八九不离十就能看懂很多人。比如,我认识一些在各自 领域有重要建树的老先生,比如著名律师张思之,他为什么成为律师界的泰山北斗?你可以说他专业好,他有道义勇气,都对,但是你这样说等于什么都没有解释。法律学得好的人有,辩护辩得好的人也有,有勇气的人也不仅是他。我破译他的精神密码,之所以区别于同时代甚至比他晚一辈的律师,最大的不同在于他身上有一 些别人不具备的东西——我用一个词概括叫:人文性。专业性、公共性别人同样有,人文性别人可能也有,但绝没有他这么强烈。他是1927年出生的人,六七年 前,我在编《过去的中学》时,请他写一篇回忆的文章。他的回忆让我大为惊讶,他印象最深的竟然是一堂课,他回忆在抗战中的重庆读高中,有一位高中老师姓 傅,本是东北大学的教授,因为战争的缘故流亡到那里做了中学老师。他记得那是一堂讲李清照词《声声慢》的课,老师仅就其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 戚戚”的叠词就讲了一节课!少年的他没有想到汉语竟然有这样打动人心的力量,竟然有这样的穿透力,这堂高一时代的课直到八十他还记得,并将留在他心中一辈 子。他的专业和古典文学没有关系,但是2005年夏天我去北京看他,他在一家酒店的大堂等我,当时带了一本书在看,我一看桌子上的封面,就突然明白了他一 生区别于其他同行的奥秘——那本书是《元曲选》。我明白了高中那堂课给了他一辈子,给的不是专业,而是精神的滋养,他一辈子都能在这里面得到滋润。所以,他一方面可以站在法庭上辩论,另一方面他在辩词中一辈子都在追求汉语的美感。你可以说一个律师与元曲、宋词有什么关系,但是,正是这些才是留在他生命里一 辈子的东西。
我特别赞成文质先生搞的跨年诗歌朗诵会,因为在一个人的成长阶段,这种美育的东西,才更容易成为他生命内在的东西,从中可能转化出一生的资源。其实,教育 说穿了就是要把人当人,但是把人当人是需要资源的,这不是一句空话。你不知道李白,不知道曹雪芹,不知道屈原、杜甫,不知道鲁迅、胡适,你就没有办法让自 己在文化上变成一个中国人——你只能是物质上的中国人。就像我们到了美国,我们就不能成为一个美国人,因为我们不是在惠特曼的诗歌、海明威的小说哺育下成 长的,我们要进入他的文化,进不去啊。有些华人在美国生活几十年,交往的圈子基本上还是华人,因为他跟人家是两个文化系统。我曾经想,一个人在这个时代生 活,他在精神上需要两个证件,一个是中国文化的身份证——这是指你身上中国文化的元素,另一个就是全球普世文化的护照,你要知道自希腊文明以来整个文明的 脉络。你有了这两个证件才可以说基本上是一个现代人,大致上可以跟这个时代构成一个对应的关系。如果这些都没有,那你虽然活着这个时代,但实际上和这个时 代是很远的,你只能生活在自己的一个很小的世界。
从这些方面来看,我觉得民国的教育是成功的。一个时代不能因为它是乱世,就说它是失败的。诸子百家不是产生在秦始皇大一统的中国,而是产生在春秋时代。民 国,是中国的乱世,但是在教育上走出了一条真正融合中西的道路,将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本土化,让我们在这块土地上不仅享受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最优秀的文 化,同时能享受来自全球的最优质的那些资源,这就是民国时代曾经做到的。
最后一组关键词是:个性、气质、精神。
这些词,我们看上去都是虚词,全是虚词,是这个时代所反对的词,是这个时代不喜欢的词,但恰恰是这些词才是“把人当人”的根基。人区别于其他人的,不就是 这些东西吗?如果在这些方面没有展开,在教育中没有能塑造人的个性,也不能让人的气质得到展现,更不能培养他们健全的精神,那种教育基本上就是失败的。
今天,我们小学阶段的教育是有可能做得更好的,中学可能难度更大。毕竟小学还是能给小学生做一些“无用的”事情——无用的事情,恰恰是最有用的;那些有用 的,恰恰是没有的。在这方面我有一些个人的体验。我觉得,当我成人以后,在学生时代所学过的东西,基本上都用不着,可以说90%都没有用上。但是自小学时 代以来,我读的那些课外书基本上都有用。这个“有用”不是说直接拿来的那个“用”,而是它总在你写某一本书,或某一篇文章的时候,那条神秘的线索会被激 活,几十年前的东西,就被扯出来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东西。这一种说不清道不明,却又真实存在的精神层面的东西,也难用一种物质的、可以量化的方式去表 达,就好像《圣经》里的一句话:“你必点燃我的灯。”
今年有本书,大陆出的是删节版,没有香港的全版精彩,书名叫《燃灯者》,是讲北京大学周辅成先生的。“你必点燃我的灯”,教育就是要点燃学生那盏灯。你做 了几十年的教师,哪怕有一个学生的灯被你点燃,你也是可以骄傲的,何况,你有可能点燃更多人的灯。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者其实就是“燃灯者”,点燃那盏灯 的人,你的伟大的工作就是擦亮火柴,因为讲台下面那些眼睛就是那些还没有被点亮的灯。
诚如爱因斯坦所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专业教育可以让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
第二篇:花开花落
花开花落
一朵花的绽放可婉转成一树的莺,一束花的凋零可嘶哑成独只乌鸦的哀鸣。一朵花的绽放,是飘在天空的三月风筝,被风搅动的铃声把群山喧响得如此的灿烂;一束花的败落是挂在悬崖边的悲恸的驼铃,映在太白的酒壶中,狂欢中的孤独化为芬芳的烈酒,酒入愁肠,酿成佩环的撞击,幻化为呢喃的梦呓花开,是一个天使的降落,花之缤纷,是笼罩在我们周身的一道七彩光环:菊花开放的淡定,飘散的是对花怀人的凄清;桃花开放的芳香,芬芳的是浓浓情意。
花会在空气中变老。花败,并不是一个世界末日的降临。
在尽情绽放之间,季节的皱纹悄悄爬上花的额角,花蕊谢了,花瓣随风而逝,花的精灵依旧盘旋在空中,久久不离去
梨花带雨?不,那是梨花的泪。杏花雨是梨花的满腔愁苦堆叠成的哀恸,洒下的泪,杨柳风是芭蕉孤独时写下的伤感,花败经常是灵魂的寄宿处。花开花落是人生必演的一曲戏。
花开,有时是一道枷锁,锁住众人的视线,欢呼她的绽放,然而欣喜最终归于平淡,激情在花败时散场。只是那时花开,却锁不白居易的一声长叹,如泣嗟叹长恨歌。
花败,是花的宿命。木兰花的衰败,化作窦娥的冤屈;牡丹花的衰败,奢靡成杨玉环颈上的伤痕;梅花的凋零,颓废成陈圆圆伴佛的孤灯。
花开是陶渊明对山独酌的闲适,花败是李自成兵败身亡的悲壮;花开是一世的等待,花败是来世的续缘。
弦断无人听,花开无人赏不是花的悲哀,她同样可以孤芳自赏,这并不是骄傲,而是一种释然。
花开,是梦的开始,那里是生命的起跑点;花败,是梦的终结,孕育了一个丰盈的人生。
花是花而非花,雾是雾而非雾,花开花败如潮起潮落,随时移,随世易,何必为之嗟叹唏嘘,为之欣喜若狂?
花开花落,缔结了一个个生命的轮回,或许曾经烂漫,或许一直平庸,或许圆满,或许遗憾,我们不能只看见花开时绚烂的色彩,而忽略花落时凋零的花心。
第三篇:班主任工作计划 杨小英
二年级下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班级:2015级2班
班主任:杨小英
【特色班名】诵读特色班
【班风建设】积极向上 努力拼搏 团结凝聚 快乐成长
【育人理念】用百倍的细心,千倍的耐心,万倍的爱心,去传道、授业、解惑,用心去呵护每一颗幼小的心灵,陪伴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班级现状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66人,其中男生38人,女生28人。班风比较活跃,总体男生较女生活跃。有的同学在学习上好胜心强,乐于学习,勇于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思维活跃,有较好的学习习惯;但也有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方法不当,或是学习习惯较差,致使学习基础薄弱。男生比较喜欢动脑筋,回答问题比较积极,特别是凌富禹、薛文杭、张峰瑞等同学。但作业完成情况不够理想,总有学生忘带忘作业或质量极差,而女生作业完成较好些,有部分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较慢,而且容易把新旧知识混淆,因此分析能力也有待提高。班级凝聚力较强,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全班同学都积极踊跃的报名参加,都想为班级取得荣誉。学习风气较好,每天由领读班长带头早读,一进教室就开始诵读、数学听算。同学之间团结互助,我班唐志同学一直生病,经常在教室呕吐,同学们都能不怕脏不怕臭,主动耐心地帮忙打扫,令老师很感动。
【工作目标】
总目标:以礼貌为首,做可爱的少年;以微笑为容,将欢乐带给大家;以智慧为主,创建智慧的班级;以品德为限,得到全面发展的好班级!让“公德、责任、感恩、文雅、大气、创造”六大素养真正在每一个孩子身上落实。
1.抓好学生的常规教育,强化《新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落实,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2.师生中进行赏识教育,老师赏识学生,让学生学会赏识自己,赏识他人。
3.积极配合学校、少先队的各种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强烈的责任感以及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
4.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好班队设计课,为学生设立一个展示才能的小舞台,给学生一块自由发展的空间。【具体措施】
1.抓好学生的常规教育。
带领全班同学学习新版《小学生守则》,《一日常规》等,采取一定的评比、竞赛等措施,使常规工作落到实处,切实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开学之初,班主任要靠上抓,深入学生,掌握苗头,解决后倾向性问题。在班级要开展自评、组评、师评等活动,并用制度规范学生的言行。2.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
工作中,不断用班级获得的集体荣誉和成绩激励学生,在班级中形成向上的班风,教育学生要热爱班级,为班级的利益着想,在思想意识中形成,我为班级,班级为我的思想,促使班集体建设不断完善。比如:获得的流动红旗,开学典礼上获得的“文明班级”的奖状,我让每一个孩子都举着奖状,给他留个影,发到班级群,让他明白,这一份奖状上有他的一份力量。
3.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起学习上的自信心,掀起比、学、赶、帮、超的新高潮,建立“手拉手”,“一帮一,一对红”,互教互学,使学生在原有的情况下成绩有所提高,学习兴趣更浓。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4.培养好班干部,充分发挥班级干部的作用,给予他们锻炼的机会,培养工作的能力,支持他们开展各项工作,辅导他们配合班级的整体工作。引入竞争机制,让班干部竞争上岗,给每一个同学提供一个公平展示自己的舞台。采取班干部竞争上岗制及班干部轮流工作制,使班级管理再上新台阶,让每个孩子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挖掘,培养有个性的人,使孩子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和学会管理。
5.重视家校联系。孩子的进步成长,不单单是需要老师的教育与培养,更离不开家长的大力配合。在本学期,我继续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学生一旦因病缺勤,都要及时电访、给予关心,使家长对学校、对老师建立起一种信任感。通过班级QQ群、微信群、校讯通、亲自走访等,做好家访工作,互通情况,个别教育指导,使其收到良好的效果。
6.提高自身素质。在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同时努力学习有关教育方面的材料,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认真备好课,在上课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开发学生的智力,善于诱导他们勤动脑,使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课后要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7.卫生工作落实到人,使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上好两操,讲好个人、室内外卫生,定期检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8.积极参加校园活动:继续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举行的各项文体活动,本学期的听写大赛,书法比赛,六一节的文艺展示活动,每一个月的经典诵读过级活动,课外阅读活动,以及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等,并开展一次老师、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也为班级夺得荣誉,增强班级凝聚力。
【特色创建】.一、目标:
1.引导学生诵读具有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经典诗文,吸取终生受益的知识精华,塑造健全的人格和优雅的气质,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获得创造的智慧。2.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在诵读中扩大识字量。学生养成天天诵读的习惯,逐步使学生能够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
3.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诵读,全面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公德、责任、感恩、文雅、大气、创造”的特质,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二、措施:
1.每周四下午两节拓展课程,老师做好课件,搜集制作精美的视频资料,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教育资源,给学生进行诵读指导,培养诵读兴趣,提高诵读能力。
2.每天课前两分钟,让学生诵读国学经典,充分发挥其他学科的课堂渗透作用。“经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只要学生能熟练背诵,里面的意思自会理解,对于一些典故和字的读音,教师要做适当指导。
3.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社区互助组活动时间,坚持学习、诵读国学经典三十分钟。
4.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机融合,如:古诗经典过级活动、六一艺术节展示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充分利用校园读书节、经典诵读比赛以及德育系列活动,创造性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力争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展示的机会。
5.开展学习型家庭建设。引导、鼓励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开设“家庭经典时刻”,要求孩子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每天在孩子放学后、睡觉前,抽出一定时间,与孩子一起学习,“亲子诵读”,家校合作,共同引导孩子进入国学的殿堂。
三、成果预设:
1.以小组为单位,组内成员共同商量,确定一个主题,选择组内共同喜欢的诗歌,整体展示诵读并辅以队形变换、伴奏、歌唱等艺术表现形式。
2.以情景剧表演、经典朗诵会、亲子诵读活动、快板诵读等形式,展示教师、家长、学生在参与诵读经典上获得的喜悦与成绩。
3.手抄报展示:主要以学生学习为载体,展示此活动的,彰显人文教育。【工作安排】 二月份:
1.盘点寒假生活,拟定新学期规划;假期成果上交评比,参加第14届开州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2.整理美化校园、教室、队室、开放式书柜,完善班级文化建设。
3.学习《小学生守则》《汉丰一校一日规》《好习惯
我养成》等,进行习惯教育。三月份:
1.上礼仪教育班队课,学习“健康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争做小雷锋。2.规范三姿,加强锻炼,心胸宽广,健康生活。
3.开展清明节主题教育,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参加扫墓活动。
4.学习植物养护知识,认养植物,参加植树活动。
5.组织经典诵读活动。
四月份:
1.开展“法制教育月”系列活动演讲身边典型的守法故事;上好法制教育课。
2.走进“劳动节”,感恩父母及身边劳动者,尊重劳动成果,体验劳动,争当劳动小能手。3.经典过级,读书汇报。五月份:
1.走进“端午节”,传承民俗文化。
2.开展第二十届红领巾艺术节活动。
3.庆祝“六一儿童节”,全面评价,评优选先,“六一”表彰。
4.经典过级,读书汇报。六月份:
1.开展“学习金点子交流活动”。
2.收集整理上交各类资料,进行班级内期末量化考核评比。
第四篇:教研总结发言稿 杨小英
2016——2017学上期教研总结会
二年级语文备课组长发言稿
发言人:杨小英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这学期,由于我们年级组的各位老师都十分谦虚,结果就把“组长”这顶帽子戴在了我的头上。不能说是“临危受命”,只能说是“赶鸭子上架”。既然接受了任务,就只能硬着头皮干。
本学期,我们年级组新进了三位教师:曹永平、李千、户维英,他们虚心好学,很快适应了我们的教学模式,同时给我们带来了其他学校的先进经验,让我们这个团体更有活力。特别是教学能手伍瑶老师入驻我们年级,更是给我们团队注入了鲜活的力量。我们组的教研工作,谈不上出新出奇,但是真实、朴实、扎实。我们始终以学校的教研精神为指挥棒,以“改革课堂,提升质量”为宗旨,以“合作共进”为策略,有效开展各项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及时教研成为新常态。
本组教师以谦逊的态度,接纳的心态,随时随地开展常态交流。办公室,QQ群都是教研平台,灵活性教研成为我们的教研新常态。这种及时性、针对性的交流,让我们每一个人能第一时间释疑解惑,感悟深刻,真的是受益匪浅。
二、取长补短,经验共享
我们组的老师,老中轻搭配,各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李千老师亲和力强,富有幽默感;伍瑶老师的课温婉而不失高效;曹永平老师课堂训练点提炼准确,注重对学生片段写话训练;冯凌云老师注重课外阅读指导,并创新工作,除了定期向学生推荐好书,还在每一本书读完后,出相应的检测题,大大提高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成就感;邹代平老师书艺见长,重视对学生的书写指导,本届开州区少儿艺术节,他们班共有9名学生分别获一二三等奖,邹老师也荣获开州区少儿艺术节指导学生书法类一等奖;;谢淑华老师和户维英老师重视对孩子的分层培养,特别是对潜能生,特别耐心细致地进行课外辅导;朱老师重视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更多地则是给我们提供理论上引领和先进教法的介绍。
三、扎实小组教研,高效完成工作
本学期,我们认真学习了学校差异化备课要求,各年龄段的老师,根据要求各自备好课。每位老师都认真上了小组展示课,还进行了小组论坛发言。三位新教师上了展示课。课前大家认真磨课,真诚解决问题,为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和艺术性共商策略。在学校的各项学科活动中,也是群策群力。如:听写大赛,每位老师都去分类准备一些二年级可能要听写的词语,再年级共享。经典过级,因为有些古诗深奥难懂,二年级的学生不太容易理解,我们又分别搜集了朗朗上口的诗歌,发电子文档给家长。在期末复习阶段,我们分单元出了测试卷,另根据学生平时出错的情况,又有针对性地整理了错题集,做到少 而精,精而准。凭借年级老师的集体智慧,实现学生复习的轻松高效。
四、倾情付出,收获喜人。
朱大彩老师执教的《半截蜡烛》获部优课例,邹代平老师执教的《所见》获一师一优课二等奖,课堂实践评优三等奖。谢淑华、朱大彩两位老师的课程故事《最美的声音》《德育,在课程化中走向精致》分别获重庆市一等奖,伍瑶老师的课程故事《手工润童年》获县级二等奖,课程故事演讲获县级一等奖。杨小英老师的论文《每一个位置都很重要》获市级二等奖。朱老师还有论文在《中国教育报》上公开发表。二(4)班和二(5)班的“秋游”综合实践活动被开州区电视台报道。学生积极参加红领巾电视台投稿,有十余篇稿件被播出;参加各大杂志社投稿,有十几名学生的作品见诸《少年先锋报》《作文大本营》等报刊;在第九届少儿艺术节中全年级书法类获奖达到五十人次。我们想明年要组织更多的孩子们,进入赛场,展现风采,为一校争光。
五、展望来期,信心满满。
1.来期,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时间能静下心来,研读一本教育理论书籍,能获得更多的理论上的指引和方法上的指导。
2.努力学习和践行先进的教学课堂艺术,让学生进一步享受课堂学习的快乐和获得感。3.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灵性。4.多思考,多总结,不断提升自己的教研能力,争取多出成果。
最后,感谢学校领导和各位老师对我们二年级组的关心、帮助和支持,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团结奋进,挥洒汗水,成就梦想。
谢谢大家!
(2017.01.10)
第五篇: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杨小英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杨小英
2015级(8)班,这是我从一年级带上来的第一届毕业班,我盼望着能在六年级画上圆满的句号,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学习。以下是我在这一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课后及时反思
为了更好地实施新课标要求,我反复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在语文课改团队和语文教研组的引领下,认真学习语文课堂的335模式,深入领会课改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备课时,我认真钻研教材,掌握教材体系、基本内容及其内在联系,明确重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把握教材的关键,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选择教法,安排每节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活动,注重每一个教学重点的突出和每一个难点的突破。课后,我及时对每一节课进行反思,反思教学方法,反思教学环节,反思学生课堂学习过程等等,并在教案的复备栏里记录下来。本学期我上了大组公开课,在磨课阶段我在三班和九班去试讲了一遍,发现三班的孩子口齿伶俐、词汇量大、发言出口成章,我下来就及时向许君老师取经,学习许君老师的做法:把语文课前的歌声改为新闻播报,以小组的形式呈现,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我发现九班的孩子思维很活跃,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经过和朱老师的一番交流后,我明白了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和积极的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所以我在课堂上尽量把话精简,浓缩,节约时间,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孩子们。经过这些交流,我学到了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可以说受益匪浅。
二、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
要想学好语文,只凭课本是不够的,必须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我把《小学生必 读的课外书30本》《小学生必背的古诗词80首》的目录打印出来,张贴在教室的图书角里,让孩子们有目的的选择书籍来阅读。学校组织的古诗词过级活动如火如荼,我以此活动为契机,引导学生大量背诵诗词,结合本学期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轻叩诗歌的大门》的教学,让学生积累课外知识。结合学校的读书月的活动,引导学生阅读自己喜欢的名著,要求学生必须根据自己课外阅读的内容做摘抄,可以是作文,可以是名言,可以是精彩片段„„我还注重培养学生读书后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在班上举行了《我爱阅读》的演讲比赛,组织了《好书推荐》手抄报的制作比赛,我班的蒋小语、陈志美、付春燕、冉可欣等几名同学的作品被德育处的老师选中,粘贴在大队部外面的墙壁上。时间久了,学生积累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我相信这样的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是大有好处的。
三、注重作文教学,多种渠道引领学生爱上作文
首先,要高度认识到作文的重要性和决定作用,学生只要作文能力提高了,阅读能力自然就跟着提高了,其他的基础知识也就更不在话下。抓好作文等于是抓中了语文的主脉。我首先向学生提出作文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再通过各种渠道让学生爱上作文。如:将阅读教学与作文联系起来,把课文的精彩句段摘抄下来运用到作文中,或者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仿写片段,让学生觉得作文有章可循;将作文与班队活动与实践活动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觉得作文有话可说;将老师对同学们的作文评价语言展示给大家看,让学生觉得作文有理可依;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着眼他们内心的细微变化,让学生觉得作文有情可抒。每一次作文都是由老师精心指导,学生写好草稿,小组互评互改,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每一组派一个代表汇报本组学生作文的亮点和不足,然后学生修改完毕后,再由老师修改评价,选择优秀作文全班朗读,不合要求的要请到办公室单独指导。可以说每一次作文都是一场硬仗,要花费大量的心血,可以说语文老师一半的教学时间都用在 作文教学上了。不过,有付出终有回报,孩子们的作文兴趣增强了,作文能力提高了,广播稿的质量也提高了,本期播出的篇数与上期相比明显增加。
四、关注后进生的转化
对于后进生,在班中成立学习“互助”及“竞争”小组,利用优优生组和差生组结对子形式,以优生来带动差生,对学困生的学习进行辅导和帮助。又利用每一个学习小组组内成员进行竞争来带动全班同学共同进步。取得明显成效的有刘杰、李桢豪、向雪等几位同学。对于李帅、谭宏宇、袁媛等几位同学的进步不太明显,下期需要花大力气帮助转化。中等生中进步明显的有:付春燕、陈珊、唐洪旺。
五、夯实基础,激发信心
对于语文基础知识,我采取让小组出题的方式来巩固,每一个小组合作出一份试题,自己设计题型、构思内容,想一想考哪些知识点,确定试题的难易程度,鼓励创新,然后小组对抗赛,互相考,最终评出最佳试卷奖和最佳智慧星,孩子们兴趣极高,在轻松愉快中掌握巩固了知识。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多组织一些班级活动,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继续花大力气指导学生习作,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教无定法,学无止境,我将不断努力,争取获得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