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工业工程之我见(定稿)
工业工程之我见
摘要:工业工程(IE)作为一门边缘交叉学科,是综合性的应用知识体系,将现代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它的显著特征。本文介绍了现代工业工程的概念,其发展过程,以及工业工程在我国的发展,并扼要地总结了我国工业工程难于推广的原因与建议。
关键词:工业工程 发展过程 难于推广 原因
一.什么是工业工程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 ,简称IE)在国际上有近百年的历史,是影响相当广泛的综合性、交叉性、反映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交叉型学科,并且它的内涵与外延仍然在不断发展。在IE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不同国家的学者、学术团体对其所下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但其内涵大体相似。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工业工程师学会(AIIE-American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ngineers)1955年提出后经修改的定义:“工业工程是研究由人、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综合系统的设计、改善和设臵的工程技术,它应用数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来确定、预测和评价由该系统可得到的结果”。
二.工业工程的特征:
(1)工业工程是一门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学和管理学等的综合、交叉型科学。因而工业工程师是复合型人才。
(2)工业工程的工程属性很强,其工作原理是采用工程分析与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所以容易强调定量方法等技术手段。
(3)它追求由人、物料、设备、能源、信息等生产要素所组成的综合系统的整体效益,无论系统的大小都反映出很强的降低成本、提高系统管理效益的特征。
(4)现代IE不仅是一种工程技术而且还是一种哲理,特别强调发挥系统中人的作用。这也是IE发展到今天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征。因而在研究组织设计与重构、人员评价、激励手段等时往往采用工业工程的方法。
三.工业工程的发展:
早在十八世纪,亚当〃斯密斯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提出的劳动分工概念,作为推动当时工业化生产的一个重要里程碑。IE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产业革命后,生产力有很大发展,1799年美国的惠特尼提出了“互换性”概念奠定了合理化、专业化、机械化、简单化和标准化的基础,因而能向大量生产发展。1832年英国的巴比奇在《论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一书中论述了专业分工、工作方法、机器与工具的使用、制造的经济原则等。人们开始用新的思考方法来研究提高效率,这就孕育了IE的思想,为IE的诞生和发展打下基础。
第二阶段从十九世纪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里。泰勒受“作为经济学家的工程师”的思想影响,在机械制造领域发展了这样一个概念:方法设计、时间测定、生产计划安排与控制等都是工程师的职责。他努力实践这个概念,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等并提出了工作定额原理和标准化原理,从而使生产率提高了几倍。吉尔布雷斯夫妇致力于动作研究,设定了十七种基本动作要素以及工作流程分析,他为工作与操作的改进和后来的预定时间标准创造了科学的依据,提供了至今人们仍在使用的思维方法。享利〃福特首创了符合标准化、专业化的生产线同步化系统(流水线),使制造领域的生产率大幅度提高。这一时期,享利〃甘特创造了“计划控制图”或叫“甘特图”,艾马逊提出了“奖金计划”和“提高个人效率的十二原则”,为生产管理和生产率的提高做出了很大贡献。1917年成立了IE协会和泰勒协会。
第三阶段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第二次大战期间广泛地将当时的数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成果引入IE活动中,从多种学科的角度来考察、分析和改进所研究的系统。1924年至1932年梅奥进行的著名“霍桑”试验,使人们认识到生产过程中人的行为和作用对生产效率提高更为重要,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率的有效方式;1924年休哈特首创质量控制图使统计学成为IE研究中的一项有力武器。工作研究、质量控制、人事评价与选择、工厂布臵、生产计划与控制等已成为IE的内容。随着机械化的迅速发展,费希首创“工程经济”,解决设备的“经济性”问题。运筹学的产生为决策者提供在多种方案中进行决策的方法,工业工程师将其应用到工厂管理中,使得IE的技术内容得到大大的丰富与发展。
第四阶段为第二次大战以后。1945年希亚公布了“因数分析法”。1947年米鲁兹创立“价值工程”技术,总结了一套保证产品或作业必要功能,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的方法。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自动化、电子化的进一步发展,IE关于人的因素的研究有了新的发展。IE工程师们逐渐认识到必须把人和系统结合起来加以分析和研究,出现了“人机工程”,又称工效学(Ergonomics)。IE从战前经验主义发展为战后更讲求定量方法。IE的研究方法随着应用数学所取得的成就以及电子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而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定量化技术成为IE研究的主导和趋势,通过数学模型的建立来分析、设计、描述复杂的工业生产系统,特别是计算机科学、系统科学与工程的产生,使得IE工程师们对大规模的经济与社会系统进行分析、实验、多方案对比与决策,以及运行过程的控制与创新。
四.工业工程在我国的发展
我国的工业基础是相对薄弱的,特别是制造业的管理基础相对于工业发达国家具有较为明显的差距。计划经济的模式使企业不具有市场竞争的意识和条件。尽管在解放后,许多大企业像长春一汽、湖北二汽、鞍钢等都有技术革新方面获得很好的成绩并具有IE应用的特点。但是真正IE的推广和应用当数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90年代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的诞生翻开了我国工业工程发展的新篇章。短短的几年内,工业工程在中国是发展迅速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国外的先进管理理论和模式,如TQC ,18 种管理工具,战略管理等收到一定效果但并不十分理想。其原因在于: 1)体制改革进度不理想,国营企业政企不分,束缚发展,摆脱不了计划经济的阴影,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企业管理不受重视,政府部门和学者更多注重宏观经济管理,而国民经济基础──企业缺乏真正的管理和支持手段。进入90 年代人们逐渐认识到企业管理,特别是制造企业的管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而企业管理的成功在于工业工程这种管理技术的作用发挥和实现。而我国企业在这方面能力太弱、基础太薄。
尽管如此,已有许多企业在推行工业工程方面受益匪浅。长春一汽变速箱厂在推行精益生产工作中获得降低流动资金70 % ,在制品90 % ,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等效果;湖北二汽的“一个流”生产和厂际运输看板管理,都是中国式IE的杰作;在工作研究方面上海金陵无线电厂,成都红光电子管厂,天津市电子局等都收到显著的效果。全国闻名的“邯钢经验”的成本否决法等就是IE中的成本控制法。最为突出的是几乎所有的外资和中外合资企业都有工业工程部门和工业工程师,像Motorola 公司,天津OTIS 公司,中美史克公司,上海麦道公司,上海大众有限公司和一汽大众公司等,都广泛推广、应用工业工程,其企业效益不言而喻。
综上所述,我国的工业工程仍处于认识与起步阶段。但是可以预见,随着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业工程将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五.工业工程在我国难于推广的原因
一般来说,IE的理念与做法在工厂里推广起来,并不是一帆风顺毫无阻力的,这可分三点来说:
1、在一些闭塞的家族式企业中,企业主的观念不够开放,不愿公开成本方面的问题,也不愿向IE工程师提供周全的资料,而缺少信息来源,IE师就无从下手解决问题。
2、有些企业比较守旧,在企业运营正常的情况下拒绝改变,因此IE师即无从施展所长。
3、一件新事物要经过学习的过程,人们才能驾轻就熟地应用,而IE应用从起步到应用水平有一个很大的提升这个过程比较困难,往往成效不那么显著,所以即使费力一些,也宁可继续使用旧方法。
这种种的阻力多少削弱了IE应用的推广,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制造业未能达到美国、日本等国制造业水平的原因之一。其实从IE应用的推广问题中折射出的是两个普遍的问题:
一是文化问题。文化可以看成是几千年来的历史问题,体现在保守,“安土重迁”的思想,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就是在中国推广新产品,推行改革异常的困难,历史上的历次改革都建立在强势的手段。
二是政治问题。我国总是把物价等经济问题锁定从经济角度考察,而最近的动车事故调查报告把原因归于管理层面已属不易了。工业工程师确定了最佳方案改进以后,如果领导层看不到新方案的优势,不愿采纳,最终方案只能搁浅。
为此,首先我们应加强IE的宣传、培训、教育和试点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工业工程的重要作用,同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工程体系,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更重要的是积极推进政治体制革新,在企业中融入更多的科学管理技术,这样我相信,工业工程必将在中国大地上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齐二石 现代工业工程发展概况
工业工程 【2】张新媛 浅谈工业工程在国内外的发展
工业工程 【3】孟瑜清 工业工程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
工业工程
【4】齐二石,李修恕 我国工业工程研究及应用概况
工厂建设与设计 【5】郭重庆 工业工程在中国制造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工业工程与管理
【6】齐二石,霍艳芳,刘亮
21世纪我国工业工程发展及其应用的战略思考
工业工程
第二篇:现代工业工程之我见
现代工业工程之我见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 ,简称IE)是将人、设备、物料、信息和环境等生产系统及要素进行系统优化配臵,并对工业生产过程进行系统规划与设计、评价与创新,从而提高工程生产效率和社会经济效益的专门化综合技术。在国际上有近百年的历史,是影响相当广泛的综合性、交叉性、反映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交叉型学科,并且它的内涵与外延仍然在不断发展。它以现代工业化生产为背景,对国家经济的高效、快速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IE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产业革命后,人们开始用新的思考方法来研究提高效率,这就孕育了IE的思想,为IE的诞生和发展打下基础。
第二阶段从十九世纪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里。泰勒在机械制造领域发展了这样一个概念:方法设计、时间测定、生产计划安排与控制等都是工程师的职责。吉尔布雷斯夫妇致力于动作研究,设定了十七种基本动作要素以及工作流程分析,他为工作与操作的改进和后来的预定时间标准创造了科学的依据,提供了至今人们仍在使用的思维方法。
第三阶段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第二次大战期间广泛地将当时的数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成果引入IE活动中,从多种学科的角度来考察、分析和改进所研究的系统。此时,工作研究、质量控制、人事评价与选择、工厂布臵、生产计划与控制等已成为IE的内容。运筹学的产生为决策者提供在多种方案中进行决策的方法,工业工程师将其应用到工厂管理中,使得IE的技术内容得到大大的丰富与发展。
第四阶段为第二次大战以后,随着自动化、电子化的进一步发展,IE关于人的因素的研究有了新的发展。定量化技术成为IE研究的主导和趋势,通过数学模型的建立来分析、设计、描述复杂的工业生产系统,特别是计算机科学、系统科学与工程的产生,使得IE工程师们对大规模的经济与社会系统进行分析、实验、多方案对比与决策,以及运行过程的控制与创新。
我国的工业基础是相对薄弱的,特别是制造业的管理基础相对于工业发达国家具有较为明显的差距。但是90年代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的诞生翻开了我国工业工程发展的新篇章。短短的几年内,工业工程在中国是发展迅速的。
现代工业工程被认为是工程学科中发展最快的一个领域,一系列的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运用于工业工程,完善了工业工程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特别是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系统、决策理论、控制理论等武装了工业工程之后,使其应用范围从微观系统扩展到宏观系统、从工业和制造部门扩大到政府部门和各种组织,在普适性方面具备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以及计算机、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未来工业工程的发展将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趋势。
概括起来说,未来工业工程的发展,一方面在集柔性化、敏捷化等管理理念的应用研究上将有长足的进展,例如在虚拟企业、电子商务、全球供应链等方面会面临突破;另一方面在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上将进一步形成多样化的格局,会不断借鉴和吸收计算机、人工智能、信息科学、运筹学等相关学科的最新成果。例如,由于复杂性科学的诞生,对工业系统的复杂管理问题也提出了崭新的研究途径。可以预见,这些新兴领域将得到迅速发展,并与传统领域逐渐交叉融合,促进工业工程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一般来说,IE的理念与做法在工厂里推广起来,并不是一帆风顺毫无阻力的,这可分三点来说:
1、在一些闭塞的家族式企业中,企业主的观念不够开放,不愿公开成本方面的问题,也不愿向IE工程师提供周全的资料,而缺少信息来源,IE师就无从下手解决问题。
2、有些企业比较守旧,在企业运营正常的情况下拒绝改变,因此IE师即无从施展所长。
3、一件新事物要经过学习的过程,人们才能驾轻就熟地应用,而IE应用从起步到应用水平有一个很大的提升这个过程比较困难,往往成效不那么显著,所以即使费力一些,也宁可继续使用旧方法。
这种种的阻力多少削弱了IE应用的推广,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制造业未能达到美国、日本等国制造业水平的原因之一。其实从IE应用的推广问题中折射出的是两个普遍的问题:
一是文化问题。文化可以看成是几千年来的历史问题,体现在保守,“安土重迁”的思想,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就是在中国推广新产品,推行改革异常的困难,历史上的历次改革都建立在强势的手段。二是政治问题。我国总是把物价等经济问题锁定从经济角度考察,而最近的动车事故调查报告把原因归于管理层面已属不易了。工业工程师确定了最佳方案改进以后,如果领导层看不到新方案的优势,不愿采纳,最终方案只能搁浅。
为此,我们 必须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客观规律办事,在更高速度、更高水平上实现快速累积。结合我国具体情况,跟踪世界最新潮流,实施战略性原则指导,必将成为工业工程在我国发展和推广的重要一环。各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创造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创新模式。
要走多层次、多样化发展道路,我国企业发展的多层次性决定了我国工业工程的应用也必须体现这种多层次性。第二,实施传统工业工程与现代工业工程相结合、工业工程管理技术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相结合的复合管理模式。目前,国内许多企业的管理水平与现代化的要求相距甚远,同时,信息化浪潮正席卷全球,引领着整个世界经济和社会的进程,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共享技术无疑将对产业管理和工业工程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第三,注重工业工程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研究,工业工程理论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时期有其不同的内容;同时,工业工程又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技术,所以,跟踪世界最新潮流,结合我国国情研究工业工程,以指导工业工程在国内各行业中的应用是当务之急。
工业工程是兴业之道,企业成功之术,其发展的趋势必将与生产经营环境的变化相适应。当前。如何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已成为这门学科鲜明的时代特征,为了使我国的企业适应当代生产经营环境的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在了解工业工程的历史及其今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我国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策略做出适时的调整,以适应时代的需要。我们深信,21世纪工业工程技术将在我国全面推行,它的研究与应用将不断得到发展和深化,并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过程中发挥其巨大的作用。
第三篇:现代工业工程论文
【王斌制作·必是经典】
校名名
现代工业工程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现代工业工程的历史与未来
提
要:工业工程;回顾;展望
作
者:
班
级:
时间
【王斌制作·必是经典】
目录
【王斌制作•必是经典】
第一章 绪论
1.1工业工程是什么?
工业工程(简称IE)是将人、设备、物料、信息和环境等生产系统及要素进行系统优化配置,并对工业生产过程进行系统规划与设计、评价与创新,从而提高工程生产效率和社会经济效益的专门化综合技术。它以现代工业化生产为背景,对国家经济的高效、快速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学科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迄今已有近百年历史。但对于我国产业界和学术界来说,工业工程还是一门新兴学科,正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
由于它的内容强调综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使生产系统能够处于最佳运行状态而获得最高之整体效益,所以近数十年来一直受到各国的重视,尤其是那些经历过或正在经历工业化变革的国家或地区,如美国、日本、四小龙及泰国等地方,都有将其视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工具,同时相对地IE技术在这种环境下亦得到迅速的成长。1.2 工业工程做什么?
其实这个问题解答起来也不十分的困难,举例来说,每个人每天都会刷牙,可是,你知道怎样刷牙才是正确的吗?我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这就好像现场,工人每天都在现场工作,但他们实际上还是不知道怎么做才是正确的,每天只是按照自己的经验和习惯去做。所以还是需要工业工程人员为他们制定标准操作,然后对他们进行培训,要求他们按照制定的标准来做。
这个时候,技术人员可能要说话了,因为我们最懂得技术,怎么保护牙齿,怎么刷牙我们知道呀。这一点我们工业工程的承认,但是问题是,仅仅你们知道,刷牙的科学方法早就有,可是人们现在还是不知道!还是需要我们将这些方法推广下去,让每个人都按照这种方法去做。但是工业工程也不能脱离了技术和现场的任何一方,其实是二者之间的沟通桥梁,正所谓技术与管理相结合。所以,应该这样说,技术是在讲自然规律,而管理则更多的是涉及社会规律,所以,工业工程所做的其实就是将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相结合,实现技术的合理化应用。
1.3 工业工程怎么做?
工业工程推行困难的原因很多,但是概括起来阻力来源可能会有两大类情况:
第一种情况,支持却不了解工业工程的人。这样的人对于工业工程的使命和目的是了解的,也是赞同的,但是却不了解工业工程该怎么去推行,什么时候能取得效果,甚至一些刚进入工业工程领域的人也会倾向于这一类。他们往往对工业工程期望过高或是操之过急,总想很快的看到很大的改善效果,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就好像病人去治病,医生总要去对病人的健康状况有个认真的了解,然后才可以对症下药,但为了赢得他们的支持,经常性的将阶段的改善效果show给他们看,也是不错的一种方法。
第二种情况,就是不支持工业工程的人。他们对工业工程的推行是从开始就抵触的,这种抵触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对工业工程不了解,觉得没什么用处,反而还碍事;第二,能够理解工业工程,但是工业工程的改善活动触及到了他们的个人或小团体利益。其实第一中人对工业工程不会有太大的阻力,尤其是在看到改善效果之后,他们极有可能转向支持工业工程,所以对这样的人,就要不急不躁,并尽量争取他们的配合,以他们的所希望的方式来呈现改善的效果,以改善成果来换取他们的信任;而第二种人就比较难对付了,因为个人或小团体利益可能会受到损害,他们可能不仅不支持,甚至会反对。所以,在推行的时候,一定不可操之过急,就好像去治疗一个危重病人,就算你有再好的特效药,也不要指望他很快就会痊愈,总要有个缓慢的适应性的过程,逐步让他们接收改善。其实工业工程更多的时候做的是制定标准的工作,担负着标准使用者和标准作用者两方面的压力,标准过高,标准作用者会不满,标准过低,标准使用者不接受,所以,就会把工业工程夹在中间,工业工程的难处就在这里,它需要协调双方面的利益,通过最后制定标准来为
【王斌制作•必是经典】
双方的争端画上一个句号。所以在制定标准的初期,应该会有所偏颇,具体偏向哪一方,就该看哪方力量弱了,所谓柿子专拣软的捏,表面上看起来,工业工程师好势力啊,居然在制定标准的时候还偏向,其实不然,这时候的标准表面上看起来不利于弱者,但实际是支持弱者的,因为标准一旦得到强者的承认,就会成为弱者的依据,强者不再有机会对弱者进行进一步的挑衅,因为有标准,而且他们已经承认,这是第一步,即让双方都承认标准,并养成一种依照标准来行事的习惯。以后的工作就是不断的修改标准,并最终达到较为满意的程度,标准的修改应尽量与利益受损者交流,争取他们的支持,不能因为是正确的就强制推行。总之,工业工程者本身一定要努力,在制定标准时做到维护大局,不偏不倚,在执行时,做到有步骤,有层次,稳步推进,才能使工业工程的理念深入人心,为以后工业工程更大的改善打下坚实的基础。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目的 本论文主要研究以下内容: 工业工程的发展历程 工业工程的发展趋势
我国工业工程的发展与展望
工业工程学科的发展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其研究的范围、手段也日益扩大和综合,学科体系亦日趋完善。中国工业工程理论的研究必须结合我国的国情,分层次、分地域、分类型地进行,它将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发挥巨大的作用。
【王斌制作•必是经典】
第二章 工业工程的发展历程
工业工程是从“劳动专业化分工”和“科学管理”逐步演化而来的。1776年,亚当•史密斯在《原富》中提出“劳动专业化分工”概念,是推动产业革命的一个重要力量。上个世纪之初美国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概念,对工业工程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认为是工业工程的开端,因此,他也被称作“工业工程之父”。而“工业工程”一词的正式使用并作为一门工程学科进行研究,是1901年由葛恩开始的,此后,工业工程的研究和应用得到快速发展。
2.1萌发期:从产业革命到19世纪末
产业革命以后,社会生产力获得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美国的惠特尼首先于18世纪中叶提出了“零件互换性”概念,规定了各零件的公差,促进了零件可以互换的性质。这种方式奠定了合理化、专业化、机械化、简单化及标准化的基础,使工业生产能够向着大规模的生产方向发展。
对工业工程先驱者产生直接影响的是英国剑桥大学教授C•W•Babbage于1832年发表的《论机器和创造业的经济》一书,该书论述了专业分工、工作方法、机器与工具的使用、成本管理等。他对工业工程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试图制造出一种他称之为“分析计算的机器”——计算机,而一百年后这一理想才得以实现。
随后,美国的普尔为铁路公司等大企业提出了一些诸如组织化、通讯联系和情报资料的管理原则。这些都为生产的标准化、专业化和管理的科学化奠定了基础,并孕育了工业工程的思想。
2.2奠基期:从20世纪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20世纪初进入“科学管理时代”,也是工业工程发展壮大的重要时代。通过吸收数学和统计学方面的知识,创立了许多工业工程的原理和方法,特别是统计质量控制、进度图、库存模型、人的激励、组织理论、工厂布置、物料搬运等方法为工业工程提供了科学基础。其中最有影响的是1911年泰勒所发表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该书内容涉及制造工艺过程、劳动组织、专业分工、标准化、工作方法、作业测量、工资激励制度和智能组织等,是代表工业工程发展的经典著作。他把19世纪英美两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相关成果加以综合,形成一套整体思想,使一些无条理的首创事物和试验有了一个哲学体系。这些都为生产的标准化、专业化和管理的科学化奠定了基础。
同时做出卓越贡献的还有美国的吉尔布雷斯夫妇,他们主要从事动作研究和工作流程研究,主张重视每一细微动作,认为极细微动作的不当和成千上万次的重复所造成的浪费是惊人的。他们把人的动作划分为17个基本要素,这些至今仍然是进行动作分析的标准。他们更加强调工作中人的因素,认为在应用科学原理时,必须首先看到人,并了解其性格的需要,这对后来的行为科学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他们指出,工业工程区别于其他工程学科的唯一特点,是对工人的价值、作用以及人对工作和环境反应的重视。此外,他们在技能研究、疲劳研究及时间研究等方面的成就也对工业工程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这期间,还有一大批技术及管理专家对工业工程的创立与初步完善、管理科学的发展做出过不同程度的贡献。像福特、甘特、法约尔、哈里斯等人所做的工作都属于这一阶段的成果。
1908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还根据泰勒的建议,首先单独设立工业工程系。此后美国的许多学校成立了更多的工业工程专业或系,并且出现了专门从事工业工程职业的人。同时又出现了许多相关的书籍和组织,1901年《工业工程与工业文摘》开始出版,1902年《工业工程》杂志出刊。1917美国成立了第一个工业工程组织,即工业工程师协会。1933年,美国康奈尔大学授予从事动作研究的学者巴恩斯第一个工业工程博士学位。这些重大事项都推动着工业工程在社会上产生更加广泛的影响。
【王斌制作•必是经典】
2.3成熟期:从20世纪2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这一时期是心理学、社会学、数学和统计学等方法在工业工程中得到综合运用的重要阶段。1924年休哈特著有《统计质量管理》一书,根据统计学的抽样理论提出一种统计的质量管理方法,即MTM法,并开始在工业生产上运用,以解决质量控制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其后一段时间,MTM法逐步被普遍采用。工作研究、工作简化、质量控制、人事评价与选择、工厂布置、生产计划、材料管理等都已正式成为工业工程的主要内容。
由于战争的需要,这一时期运筹学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专家们运用运筹学为战役决策提供可行性方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根据经济建设和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工业工程相关原理与运筹学得以结合,为学科提供了更为科学的方法基础,使其技术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另外,计算机的广泛运用也为工业工程提供了有效可行的技术手段。
1948年,美国工业工程师学会(简称AIIE)成立,后来又发展成为国际性的学术组织,并在1954年第一次正式给出了工业工程的定义。从此以后,工业工程便建成了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
2.4革新期: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
这一时期也称为工业与系统工程时期或现代工业工程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自动化、电子化的进一步发展,人的因素对生产的影响更为明显,人与机器的关系进一步扩展为人与环境的关系。20世纪50~60年代,随着学科专业在科学、技术水平方面的高速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高,工业工程对复杂的工业和社会化生产系统进行量化分析和系统设计的能力大大增强。尤其是系统工程学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产生与发展,逐步奠定了工业工程的理论与技术基础,进一步推动了它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使之成为一门更加成熟的学科。
此阶段工业工程不仅在美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与应用,而且在其他工业化国家如英、法、德、日本、澳大利亚、前苏联等国也获得到了重大发展。同时韩国、新加坡、印度以及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也开始建立工业工程的教育和应用体制。目前工业工程已被列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十大支柱之一,并且与MBA齐名。第三章 工业工程的发展趋势
现代工业工程被认为是工程学科中发展最快的一个领域,一系列的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运用于工业工程,完善了工业工程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特别是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系统、决策理论、控制理论等武装了工业工程之后,使其应用范围从微观系统扩展到宏观系统、从工业和制造部门扩大到政府部门和各种组织,在普适性方面具备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以及计算机、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未来工业工程的发展将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趋势。
概括起来说,未来工业工程的发展,一方面在集柔性化、敏捷化等管理理念的应用研究上将有长足的进展,例如在虚拟企业、电子商务、全球供应链等方面会面临突破;另一方面在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上将进一步形成多样化的格局,会不断借鉴和吸收计算机、人工智能、信息科学、运筹学等相关学科的最新成果。例如,由于复杂性科学的诞生,对工业系统的复杂管理问题也提出了崭新的研究途径。可以预见,这些新兴领域将得到迅速发展,并与传统领域逐渐交叉融合,促进工业工程向更高的水平发展。3.1工业工程研究对象和应用范围将逐步扩大
工业工程不仅在制造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而且逐步扩展到如CIMS、AM、MRPⅡ、ERP等领域,尤其近年来,在服务性行业、运输行业也得到广泛推广,如金融工程、物流、供应链等方面,更是把制造厂、供应商、销售商、银行和用户联结成一个网络,通过Internet等通讯网络以及电子商务进一步推进全球经济一体化。甚至在政府部门和其他公共服务组织中,也逐步形成了一般系统一大系统一超大系统的多层次、全局优化的结构,并日益注重用系统观点和系统工程方法来处理问题。
【王斌制作•必是经典】
3.2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率 当前,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应用,这种快速而精确地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使得工业工程能够借此设计出有效、大型而复杂的管理系统,并能够控制这种系统的运作。由于工业工程与其他工程不同,它的许多原理和方法很难在实物或物理模型上试验,而借助计算机仿真技术,能够设计出工程构造、制造过程的仿真模型,预测不同方案、不同管理策略。
3.3随着工业工程的理论研究不断完善,新兴的研究领域应运而生
在遗传算法、模糊逻辑、人工神经网络等领域,研究正在向企业的实际应用方面转移。同时还有一些新兴研究领域也呈活跃势头,如在基于网络的工业工程应用研究方面,全球供应链、电子商务、虚拟企业等的研究与应用,以及电子商务在金融、旅游、交通等领域的成功应用等。
3.4优化方法更为广泛
除了研究不同学科领域中计算机综合应用技术已形成一种发展趋势外,解决综合性的工程课题,还要求用综合性的技术手段。这也正反映了工业工程本身的特点,而优化方法正是获取这种综合效果的理想手段。当前优化方法的重点之一是研究人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即在高效率设施条件下,研究人与机器的最佳配合,解决好人的适应性和提高生产率的问题。因此,现代工业工程要对所面临的新生产环境的特点和发展特征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分析,采用新手段、新方法、新工具研究和探讨“优化”问题。3.5注重研究对象的适宜工作模式
现代工业工程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条件下,研究生产系统如何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的学科,它强调对象系统的高效、集成与柔性。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多品种、小批量、短交货期为特征的先进生产模式发展很快,如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智能制造系统、柔性制造系统、精益生产、敏捷制造等。这就要求现代工业工程对象系统要按照先进生产模式集成起来。
3.6学科体系日趋完善,研究队伍不断壮大
工业工程专业要解决生产系统的优化组合问题,必须要研究生产系统的输入和转换过程,能够最合理地综合运用各种资源,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工业工程专业人员不但应具有较坚实的工科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要具备经营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他们在企业中所起的作用是一般管理专业人员无法替代的。因此,培养一批知识结构合理、训练有素的管理队伍,必然会对推动工业工程学科体系的发展与完善产生深远影响。
第四章 我国工业工程的发展与展望
工业工程在其他工业化国家广泛发展和应用的同时,自然也会引起我国相关方面的关注。民国初年留美学生杨铨、马寅初、穆藕初、张廷金、曹云祥、王抚洲等人就已闻知传统的工业工程,实际即为“科学管理”,他们回国后对工业工程均有所介绍。国民党执政后,某些高校便开设了工业管理课程,并派人去美国研习工业工程,也有人获得博士学位。抗战期间,兵工署和航空委员会分别派人去美国学习工业工程与质量控制,回国后在兵工厂应用。1930年6月成立了以实业部长孔祥熙为理事长的“中国工商管理协会”,在1930年11月召开的“全国工商会议”上,“官、产、学、研”各界头面人物,包括著名的民族资本家、企业家荣宗敬、刘鸿生、范旭东、吴蕴初等产业界人士,也将“科学管理”列为重要的议题,曹云祥还倡议举行“全国管理会议”。可见。推行科学管理在抗日战争爆发以前的中国已形成了一定的声势,并出现了一些这方面的样板企业,如项康元的“康元印刷制罐厂”、王云五的商务印书馆。台湾在20世纪60年代初,由东海大学首倡,中原大学、逢甲大学、(新竹)清华大学、台北工业专科学校等相继设立工业工程系。
大陆方面,最早出现“工业工程”一词是在(上海)交通大学1921~1922“校历”和“课
【王斌制作•必是经典】
程一览”中,是机械工程科(系)工业管理门(专业)四年级下学期(即毕业班)的课程。但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30年间,不再提及“工业工程”,而使用中国管理工程的主流名称——“系统工程”或“管理科学”。其间,已故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于60年代领导并开展了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的理论研究,同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组织小分队先后到23个省、市、自治区推广优选法、统筹法,并成功地应用于化工、电子、冶金、煤炭、石油、电力、机械制造、交通运输、建材、环境保护、国防工业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是国内最早从事工业工程研究与应用工作的团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地学术界逐渐认识到了工业工程学科的重要性。朱镕基主编的《管理现代化》,首次译介了AIIE.在1954年公布的“工业工程”定义,并总结了工业工程的研究范围。“工业工程”这时才真正进入中国企业。许多外资、合资企业均采用工业工程管理模式,并首先在汽车、钢铁、机械、家电、建材等十几个行业获得显著的应用成果,成为我国实施企业改革和迈向现代化之路的典型表现之一。
为了进一步推动工业工程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1990年6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研究会在天津成立,同时召开了首次工业工程学术会议。它标志着我国工业工程的系统研究和发展进入了新时期,出现了工业工程的学习和推广热潮。到1999年5月已先后有6次工业工程学术会议召开。1995年10月在上海、1996年10月在重庆、1998年8月在北京,有三次工业工程国际学术会议举办,另外还组织了学者互访、交流和考察。目前,该领域有团体会员96个,包括院校、科研设计院所、企业、地方或部门的学会等。有10个省市和两个行业部门成立了工业工程研究会,有38所高校设置了工业工程专业并有近万名学生就读,有10所学校培养硕士和博士生。在继续教育和自学考试科目中也设置了工业工程专业。主要的专业性刊物有《工业工程与管理》、《工业工程》等,还出版了一系列工业工程方面的专著、论文集及科普读物。
中国的工业工程是在现代工业工程大发展的前提下逐步发展壮大的。目前在我国尽管已经有了如上所说的许多良好开端,但就全国范围而言,工业工程的实施力度尚小,绝大部分国企和中小型企业对现代工业工程的内涵还缺乏了解。鉴此。对我国实施工业工程战略提出几点建议:
4.1结合我国国情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工业工程
必须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客观规律办事,在更高速度、更高水平上实现快速累积。结合我国具体情况,跟踪世界最新潮流,实施战略性原则指导,必将成为工业工程在我国发展和推广的重要一环。各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创造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创新模式。
4.2走多层次、多样化发展道路
我国企业发展的多层次性决定了我国工业工程的应用也必须体现这种多层次性。要努力推进从外资向内资、从东向西、从沿海向内地快速的阶梯式发展,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企业必须采取不同的工业工程管理模式,应用不同层次的工业工程管理技术。
4.3实施传统工业工程与现代工业工程相结合、工业工程管理技术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相结合的复合管理模式
目前,国内许多企业的管理水平与现代化的要求相距甚远,主要表现为工业工程基础工作不扎实,组织机构和作业流程未经重组和优化,难以给现代工业工程的实施提供合适的运行环境和有效平台;同时,信息化浪潮正席卷全球,引领着整个世界经济和社会的进程,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共享技术无疑将对产业管理和工业工程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对于我国来说,必须走复合管理模式的道路。
4.4注重工业工程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研究
工业工程理论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时期有其不同的内容;同时,工业工程又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技术,所以,跟踪世界最新潮流,结合我国国情
【王斌制作•必是经典】
研究工业工程,以指导工业工程在国内各行业中的应用是当务之急。当前国有大中型企业应用和实施工业工程的研究正不断深化,为使工业工程理论适应国内工业工程迅猛、持续发展的需要,建议成立中国工业工程应用协会,以便更好地规划、指导各方面的工业工程应用工作,并组织开展应用成果交流和示范活动。
4.5成立专门的工业工程咨询服务机构,促进高校与企业联手。共同发展工业工程
当前,在高校集中了工业工程理论研究的高级人才,担负着跟踪国际工业工程学科发展最新动态和为企业培养工业工程专门人才等方面的重任。不久,国内将会出现工业工程的应用热潮,针对高校的资源有限,面对数百万企业对工业工程人才的大量需求必将形成供不应求的局面;加之企业运行机制方面的限制,特别是小型企业不可能聘用专职工业工程人员等实际情况,应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成立专门的工业工程咨询服务机构,由掌握现代工业工程理论和先进制造技术的学者和专家介入,为需要应用工业工程技术的单位和用户提供咨询、策划、讲座、培训、实施等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第五章 结束语
工业工程是兴业之道,企业成功之术,其发展的趋势必将与生产经营环境的变化相适应。当前。如何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已成为这门学科鲜明的时代特征,为了使我国的企业适应当代生产经营环境的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在了解工业工程的历史及其今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我国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策略做出适时的调整,以适应时代的需要。我们深信,21世纪工业工程技术将在我国全面推行,它的研究与应用将不断得到发展和深化,并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过程中发挥其巨大的作用。
第四篇:现代工业工程的研究课题
现代工业工程的研究课题
日期:2006-6-10 源自:互联网 网友评论【 字号: 大 中 小 】
发展工业工程的技术和管理基础有:信息技术、制造与生产系统、管理系统工程和服务。为了创造各类组织的全潜力从中长期看现代工业工程应该重点研究与开发以下课题:
1)研究与开发未来的制造[2 3 >。
从20 世纪70 年代以来制造的概念被极大地扩展了。1998 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 证实制造仍然是创造社会财富最基本的手段是国家经济发动机运行的强大支柱并把制造定义为:创造、开发、支持和提供产品与服务所要求的流程/ 过程和组织实体。1999 年麻省理工学院MIT 认为制造包括:产品的规划、设计与开发、销售与服务和实现这些职能所运用的技术与流程以及使技术与人结合的途径。
作为一个产业当代制造已经扩展为包括:硬件、软件或硬软件的集成生物技术和某些农业综合企业生产的产品。中国的工业工程必须积极参与和帮助制造应对以下六大挑战:
①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组织对市场的快速响应能力。为此制造必须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和并行工程等技术手段与工具。
②快速捕捉、搜集竞争信息并迅速把它们转换成竞争情报和知识。工业工程必须充分运用竞争情报(competitive intelligence)、横向对比(benchmarking)与关系学(relationship)等先进方法及其工具。
③快速配置和系统地集成人、技术和资源。发展网络制造和基于互联网与内部网的沟通。
④消除或控制污染提高企业对环境的适应性。执行:不可再生资源利用最小化能源利用最小化对空气和水的污染最小化使工作与生活环境绿色化四个判据准则。
⑤发展可重组企业(Reconfigurable Enterprise)。
所谓可重组企业是在良好的基础结构(如法律、法规与行政和有序而高效的金融与市场运作、资源配送及通信网络等社会条件)支持下根据任务或项目的合作要求可以快速“聚合”(即组成动态联盟/ 合作或虚拟公司)一旦任务完成就可以快速“解散”的新一代可变组织与管理的企业。
⑥创新和改进了的流(过)程。它是基于基本粒子物理、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和微小型化的材料零部件生成与制造和已经创新改进了的工艺技术方法与流程的。
同时工业工程应该积极参与应对上述挑战的十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它们是:
①可重组制造系统RMSs(Reconfigura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制造的实践证明在企业的三个核心竞争要素中制造系统经常成为满足顾客需求的新产品开发上市和快速响应市场的商务活动的瓶颈。RMSs 是对传统制造系统的规划、设计、建造与运行理论和方法的创新它利用系统组元/ 模块组态(布局)的可变性与可更新性实现制造系统的可变性。它将对产品、制造系统及装置硬软件的设计与制造产生深远的影响。
②无损耗的处理(Waste2free Processing)。未来的制造过程是能耗与资源消耗最小化的。
③新的物料过程(New Materials Process)。它是建立在革新了的原材料与零部件制造方法与流程基础上的。
④制造用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 for Manufacturing)。它是利用生物技术实现自动化装配和加工的新一代制造技术。
⑤企业建模与仿真(Enterprise Modeling and Simulation)。这一技术主要解决企业系统变换、商务流程和所有制造作业的建模、仿真和系统集成等有效综合的问题。
⑥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它是为正确、高效的各级决策提供全方位关键信息和快速把信息转换成情报与知识的技术。
⑦产品与过程的设计方法(Product and Process Design Methods)。它要求创新系统、产品与流程/ 过程的设计理论、方法和工具是新一代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原理、方法和工具。
⑧增强了的机器-人的接口(Enhanced Machine Human Interfaces)。它是解决机器与人接口问题的新一代人机工程技术重点解决物理接口设计和增强员工学习能力的问题。
⑨员工的教育与培训(Workforce Education and Training)。它要求建造一种能快速联想知识的教育培训和开发不同语言直接沟通的翻译机实现不同文化、语言员工的合作。
⑩智能合作系统软件(Software for Intelligent Collaboration Systems)。其目的是把不同语言与文化背景的专家通过智能合作软件融合为一体。它包括成组通信协议、制造专用网络协议、分布式企业流程控制方法与标准和共享知识等软件的开发是利用人的交互动力学模型和全部智能合作软件与接口软件形成的虚拟合作空间。
2)研究、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信息系统和知识管理系统。
信息被理解为是经过处理后可获取人可以接受与理解、有确定涵义的情报的那些原材料。信息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检测传感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支柱的技术群。信息系统是提供经过处理的信息流和精确数据与信息的网络其核心功能是信息的处理和存储保存。工业工程师们应该积极进行信息系统及其软件工具的研究开发特别是SCM、CRMXRP(扩展的资源规划)以及电子贸易(e2C)、电子商务(e2B)和知识管理的工程系统的研究、开发与利用。发挥工业工程方法学的优势在我国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学习型组织、发挥组织全潜力和适应快速多变的市场竞争中施展工业工程师的才华。
3)研究、开发和建立管理系统工程。
1990 年W.Skinner 明确指出:“传统管理失效了”。现代企业迫切需要新的管理理论、方法与工具近7 ~ 8 年来企业界掀起学习应用约束理论(TOC Theory of Constraints)的热潮。所谓约束管理是由E1M1Goldratt 开发的一种管理哲理它由三个分离而相关的业绩测定、逻辑思考过程和后勤保护工程组成(APICS 2002)。它不是最优生产技术OPT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根本改进企业的管理理论、方法和工具。
①企业的目的不再只是“为老板赚钱”而是“使受益者完全满意(TSS total stakeholder satisfaction)”。为了达到TSS 企业的目标是“将来同现在一样赚钱”以净利润、投资回报率和现金流三个指标度量企业业绩用产销量、库存和运行费用测度企业的运作以“产销量最大化、库存与运行费用最小化”作为优化企业运作的目标判据。
②约束是阻止(企业)系统按其目标达到更高业绩水平的因素(APICS 2002)。基于约束的五步法、99/ 1 规则和DBR(鼓/ 缓冲器/ 发信缆)法是寻找和解决系统约束的方法利用它们可以有效地找到瓶颈、提升企业的业绩水平。
③基于约束的管理是按照TOC 原理管理组织和资源的实践(APICS 2002)。它利用DBR 法、V2A2T 结构分析、关键链等理论管理后勤保障工程;测定每天的业绩改进企业的业绩系统;利用现在现实树、未来现实树、因果审计和云雾图等工具思考与分析问题。80 年代以来的企业实践证明只有把使顾客完全满足TCS 作为业务工作目标才能实现企业业绩改进。其核心是建立“超过顾客期望”的企业文化每天用3.4 ×106(6.5σ)测定所有员工和岗位业绩差错用每五年压缩运行时间10 倍测定效率的提升。同时工业工程还应该继续利用TOC 理论、DBD(基于决策的设计)等理论在组织的系统管理、发挥人因作用特别是为建立管理系统工程学做出应有的贡献。
4)积极参与服务领域企业的创新与改进。
过去十几年工业工程象其它学科一样不太重视在服务业领域的研究开发。服务具有不可触摸性、不可分性、不均匀性和不可存储性等特征同产品的生产活动有显著的区别。对于这一最大的国民经济行业未来的工业工程不能置之不理应该积极参与其改进与创新。
5)企业员工教育与培训的革新。
现在事实上它已经成为工业工程发挥作用的重要领域。未来要求工业工程在员工教育培训和智能合作系统软件开发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6)流程(过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流程设计与再造是改进工业工程方法、工作/ 作业测定和企业“全组织业绩”的重要方法与工具。它包括:流程设计与再造(PDR)、提问技术与调查表设计、动作经济原则与方法改进时间研究/ 作业测定组织系统业绩测量以及工程决策等方法和对传统工业工程工作研究的创新与改进。
第五篇:现代工业工程的研究课题
现代工业工程的研究课题
作者/来源:浙江工业工程在线
加入 时间:2004-8-4 10:26:37 点击数:8501
发展工业工程的技术和管理基础有:信息技术、制造与生产系统、管理系统工程和服务。为了创造各类组织的全潜力,从中长期看,现代工业工程应该重点研究与开发以下课题: 1)研究与开发未来的制造[2 ,3 ]。
从20 世纪70 年代以来,制造的概念被极大地扩展了。1998 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 证实,制造仍然是创造社会财富最基本的手段,是国家经济发动机运行的强大支柱,并把制造定义为:创造、开发、支持和提供产品与服务所要求的流程/ 过程和组织实体。1999 年麻省理工学院MIT 认为制造包括:产品的规划、设计与开发、销售与服务和实现这些职能所运用的技术与流程,以及使技术与人结合的途径。
作为一个产业,当代制造已经扩展为包括:硬件、软件或硬软件的集成,生物技术和某些农业综合企业生产的产品。中国的工业工程必须积极参与和帮助制造应对以下六大挑战: ①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组织对市场的快速响应能力。为此,制造必须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和并行工程等技术手段与工具。
②快速捕捉、搜集竞争信息,并迅速把它们转换成竞争情报和知识。工业工程必须充分运用竞争情报(competitive intelligence)、横向对比(benchmarking)与关系学(relationship)等先进方法及其工具。
③快速配置和系统地集成人、技术和资源。发展网络制造和基于互联网与内部网的沟通。
④消除或控制污染,提高企业对环境的适应性。执行:不可再生资源利用最小化,能源利用最小化,对空气和水的污染最小化,使工作与生活环境绿色化四个判据准则。
⑤发展可重组企业(Reconfigurable Enterprise)。
所谓可重组企业是在良好的基础结构(如法律、法规与行政,和有序而高效的金融与市场运作、资源配送及通信网络等社会条件)支持下,根据任务或项目的合作要求可以快速“聚合”(即组成动态联盟/ 合作或虚拟公司),一旦任务完成,就可以快速“解散”的新一代可变组织与管理的企业。
⑥创新和改进了的流(过)程。它是基于基本粒子物理、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和微小型化的材料零部件生成与制造和已经创新改进了的工艺技术方法与流程的。
同时,工业工程应该积极参与应对上述挑战的十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它们是: ①可重组制造系统RMSs(Reconfigura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制造的实践证明,在企业的三个核心竞争要素中,制造系统经常成为满足顾客需求的新产品开发上市和快速响应市场的商务活动的瓶颈。RMSs 是对传统制造系统的规划、设计、建造与运行理论和方法的创新,它利用系统组元/ 模块组态(布局)的可变性与可更新性实现制造系统的可变性。它将对产品、制造系统及装置硬软件的设计与制造产生深远的影响。
②无损耗的处理(Waste2free Processing)。未来的制造过程是能耗与资源消耗最小化的。
③新的物料过程(New Materials Process)。它是建立在革新了的原材料与零部件制造方法与流程基础上的。
④制造用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 for Manufacturing)。它是利用生物技术实现自动化装配和加工的新一代制造技术。
⑤企业建模与仿真(Enterprise Modeling and Simulation)。这一技术主要解决企业系统变换、商务流程和所有制造作业的建模、仿真和系统集成等有效综合的问题。
⑥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它是为正确、高效的各级决策提供全方位关键信息和快速把信息转换成情报与知识的技术。
⑦产品与过程的设计方法(Product and Process Design Methods)。它要求创新系统、产品与流程/ 过程的设计理论、方法和工具,是新一代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原理、方法和工具。
⑧增强了的机器-人的接口(Enhanced Machine Human Interfaces)。它是解决机器与人接口问题的新一代人机工程技术,重点解决物理接口设计和增强员工学习能力的问题。
⑨员工的教育与培训(Workforce Education and Training)。它要求建造一种能快速联想知识的教育培训和开发不同语言直接沟通的翻译机,实现不同文化、语言员工的合作。
⑩智能合作系统软件(Software for Intelligent Collaboration Systems)。其目的是把不同语言与文化背景的专家通过智能合作软件融合为一体。它包括成组通信协议、制造专用网络协议、分布式企业流程控制方法与标准和共享知识等软件的开发,是利用人的交互动力学模型和全部智能合作软件与接口软件形成的虚拟合作空间。
2)研究、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信息系统和知识管理系统。
信息被理解为是经过处理后可获取人可以接受与理解、有确定涵义的情报的那些原材料。信息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检测传感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支柱的技术群。信息系统是提供经过处理的信息流和精确数据与信息的网络,其核心功能是信息的处理和存储保存。工业工程师们应该积极进行信息系统及其软件工具的研究开发,特别是SCM、CRM,XRP(扩展的资源规划),以及电子贸易(e2C)、电子商务(e2B)和知识管理的工程系统的研究、开发与利用。发挥工业工程方法学的优势,在我国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学习型组织、发挥组织全潜力和适应快速多变的市场竞争中施展工业工程师的才华。
3)研究、开发和建立管理系统工程。
1990 年W.Skinner 明确指出:“传统管理失效了”。现代企业迫切需要新的管理理论、方法与工具,近7 ~ 8 年来企业界掀起学习应用约束理论(TOC ,Theory of Constraints)的热潮。所谓约束管理,是由E1M1Goldratt 开发的一种管理哲理,它由三个分离而相关的业绩测定、逻辑思考过程和后勤保护工程组成(APICS ,2002)。它不是最优生产技术OPT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根本改进企业的管理理论、方法和工具。
①企业的目的不再只是“为老板赚钱”,而是“使受益者完全满意(TSS ,total stakeholder satisfaction)”。为了达到TSS ,企业的目标是“将来同现在一样赚钱”,以净利润、投资回报率和现金流三个指标度量企业业绩,用产销量、库存和运行费用测度企业的运作,以“产销量最大化、库存与运行费用最小化”作为优化企业运作的目标判据。
②约束是阻止(企业)系统按其目标达到更高业绩水平的因素(APICS ,2002)。基于约束的五步法、99/ 1 规则和DBR(鼓/ 缓冲器/ 发信缆)法是寻找和解决系统约束的方法,利用它们可以有效地找到瓶颈、提升企业的业绩水平。
③基于约束的管理是按照TOC 原理管理组织和资源的实践(APICS ,2002)。它利用DBR 法、V2A2T 结构分析、关键链等理论管理后勤保障工程;测定每天的业绩改进企业的业绩系统;利用现在现实树、未来现实树、因果审计和云雾图等工具思考与分析问题。80 年代以来的企业实践证明,只有把使顾客完全满足TCS 作为业务工作目标才能实现企业业绩改进。其核心是建立“超过顾客期望”的企业文化,每天用3.4 ×106(6.5σ)测定所有员工和岗位业绩差错,用每五年压缩运行时间10 倍测定效率的提升。同时,工业工程还应该继续利用TOC 理论、DBD(基于决策的设计)等理论在组织的系统管理、发挥人因作用,特别是为建立管理系统工程学做出应有的贡献。4)积极参与服务领域企业的创新与改进。
过去十几年工业工程象其它学科一样不太重视在服务业领域的研究开发。服务具有不可触摸性、不可分性、不均匀性和不可存储性等特征同产品的生产活动有显著的区别。对于这一最大的国民经济行业,未来的工业工程不能置之不理,应该积极参与其改进与创新。5)企业员工教育与培训的革新。
现在,事实上它已经成为工业工程发挥作用的重要领域。未来要求工业工程在员工教育培训和智能合作系统软件开发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6)流程(过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流程设计与再造是改进工业工程方法、工作/ 作业测定和企业“全组织业绩”的重要方法与工具。它包括:流程设计与再造(PDR)、提问技术与调查表设计、动作经济原则与方法改进,时间研究/ 作业测定,组织系统业绩测量,以及工程决策等方法和对传统工业工程工作研究的创新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