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与《世说新语》轶事比较[样例5]

时间:2019-05-14 17:42: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史记》与《世说新语》轶事比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史记》与《世说新语》轶事比较》。

第一篇:《史记》与《世说新语》轶事比较

《史记》与《世说新语》的轶事比较

石蕊 09汉语言文学2班

概要:轶事是司马迁的《史记》和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里面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史记将人物的性格,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和一些心理描写结合起来,用轶事的手法巧妙新颖,使《史记》能够流传千古,长盛不衰。《世说新语》中间,刘义庆通过对各个范畴内的人物故事的描写,刻画出来不同鲜活的形象。也是轶事运用的经典之作。那么对于二者之间的差异和相似,要从人物,历史背景,表现手法和教育意义上面分别来说明。

关键词:史记,世说新语,轶事,比较,写作手法。

《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是由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流传千古的文学著作,它在中国的历史和文学史,文化史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虽是传记文学名著,但它具有诗的意蕴和魅力。《史记》指次古今,出入风骚。这部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史学著作,标志中国古代史传文学的发展已经达到高峰。其中一大亮点,是暗藏在其中的轶事,使整部作品具有了活力和生机,人物形象更为真实鲜活,从而整部作品庄重而不死板,实现了与宏大叙事的对立与统一。史记全书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包括太史公自序),共一百三十篇。作为24史之首,其历史地位无庸置疑,而因为太史公深厚的文字功力,《史记》又是一部极具文学色彩的书。而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说法。《世说新语》按照类目分为德行,言语,政事等一共三十六个篇幅来记录述士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统治阶级当时的情况,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的思想言行,和门阀社会的生活面貌。这两本书包罗万象,为我们研究古代人文历史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材料,具有不可估量的文学史学价值。但是这两本所记载的人物轶事手法的侧重点又不同。《世说新语》也记录了汉末至魏晋时期名士贵族的言谈轶事。书中的逸闻轶事劝人向善,激人上进。亦启发人的智慧,揭露黑暗丑恶。是一部反映了门阀世族的思想风貌,保存了社会、政治、思想、文学、语言等方面史料。

本文旨在比较《史记》和《世说新语》中“轶事”的界定,产生,和使用作用上的差异,以及两者在表达上所共有的艺术作用。

一.史记轶事

史记的文学体裁是史学传记的类型,在史学传记当中,历史人物的事件,和通过事件所传递表达出来的人物的性格,形象都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史记不仅仅在人物的描写中标新立异,而且还在历史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方面独树一格。司马迁在着笔写历史人物的人生的时候,重大的历史事件也囊括进去,他也采用了《左传》《战国策》等书籍中的轶事,从而将自己的轶事建立在古籍的资料基础上,充分的搜集材料,扩充内容,讲史记中轶事的观念广泛传承。

所谓轶事,指的是不见于正式的文书记载,而且世人也不知道的关于传记主人的一些事情。《史记》当中的轶事当然也是不见于各种历史作品和记录当中的,相必司马迁也是破费周折的经过精心选取之后,才在短短的人物描写里面,将轶事的成分添加进去,妙趣横生又彰显人物个性。《史记》非常生动形象的记载了很多关于传记主人的奇闻异事,很多时候让读者过目难忘,心领神会。这些奇闻趣事对传记主人的人物形象的刻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历史不仅仅是枯燥的陈述和记录,而在轶事里面人物形象鲜活立体,同时后人对一件历史事件的认识,也变得鲜活起来。

(1)在史记中,轶事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表现传主的性格。

史记中的人物形象本来就鲜明、丰富、饱满。而在其中,使得人物形象变得如此动人的关键因素,轶事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一个英雄或者是平凡人的性格,有两种表现手法,一种是在巨大的事件面前表现出来的威慑力震撼人心的力量,从而反映出来人物的性格,如同《项羽本纪》之写矩鹿之战、鸿门宴、该下之围, 《刺客列传》之荆柯刺奉王等等,还有一种就是在细致的生活,细节里面透露出来的,细水长流的人物性格。这样的性格只能从日常生活的话语,动作,言行里面体会出来。而对于人物性格的描写,大部分人还是在日常生活比较多,也许常人也有这样的心理,看多了英雄气概也想知晓英雄在平日生活的事情,司马迁在《史记》中就是舍大取小,写人物在丰功伟绩上面少做了文章,着眼于轶事趣闻。在《左传》的艺术特色里面,汲取了这样的经验。

梁启超在①《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中也提到,史记在写大将军廉颇的时候,没有将他一身的丰功伟绩大做文章,反而将笔头转向轶事有趣的一面,“ 那知道《史记》, 写他八次胜仗, 不到二十字, 反噜噜嗦嗦的写他加何与蔺相如吃醋呕气, 如何负荆请罪。后来在异国又如何对赵使者表示没老, 想赵王用他, 一气写上几百字, 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若写他的战功, 那时战法总是一样, 要写他的智勇, 那吴起、王欲也是一样的忠勇, 从此处都不能表现他整个人格, 写他几件小事便可以看出, 他老人家是一位极忠诚的军人, 气量很小, 然而很知大体, 待人很厚。” 梁氏更就此总结说 “ 写个性是记人之文的主脑, 做一传, 决不可作一篇无论何人都可适用的文字” , 而“ 描写个性的惟一原则是, ‘凡是以表个性之言动虽小必叙, 凡不足以表个性之言动虽大必弃。万。如果进一步问 一些细事小情, 几则轶闻琐事, 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艺术魅力呢。”

我想之所以这样进行表述,是因为在日常生活里面的一些事情才能更加闪光的表现人物性格,如果一个英雄,一个战将,就只是一个廉颇流传千古的英雄人物,后人膜拜有加的同时会不会思考到,这个人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是不是在私底下也是同样的铁面无私呢。而在这篇传记里面,对廉颇的怄气,请罪这些形象的刻画,让后人觉得将军同样有血有肉,能做错事情也会承认。这些微小的闪光点,却产生了强大的艺术魅力。奇闻异事在民间的流传,议论也会比生搬硬套的历史有趣,这样就增加了很多口耳相传的因素。

又如在《吕不韦列传》当中,吕不韦在邯郸遇见楚质子异人时候,马上就说:“此奇货可居。”这样短短的一句话就表现出来吕不韦的商人心思。也是个政治阴谋家的身份。

虽然在司马迁的朝代,还没有非常严格的资料考据。所以司马迁的这些轶事资料大多是从史记文献,还有口耳相传中间得到的,其真实性也不得而知。但是司马迁作为一个出色的史学家,肯定也是经过了他自己方式的严格的考证和缜密思维的考察。严肃的忠于真实可靠的历史,而不是人云亦云,不与圣人同是非而是有自己的认识,轶事也就显得格外的难得和真实有趣。

(2)史记中用轶事来连接人和事件

项羽是秦汉之际时事造就的一位英雄,但是从他的故事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悲剧英雄”。司马迁在《史记》里面专门为项羽写了项羽本纪,这篇文章也是充分的雕琢出来项羽此人的形象。在《项羽本纪》中间,项羽在年幼时便说道“书,足以记姓名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这种轶事的手法,显现出来项羽从小就是心气极高的少年,认为写字顶多只是记人名而已,剑法也只能敌一个人,而他要学习的是对付一万人的本领。这也为后文中项羽成为一时英雄奠定基础。但是又是这句话能够看出下文项羽注定是一个悲剧英雄,因为他太过于自满,而忽视了基础事情的作用,在他没有学成笔和剑的前提下,就想驾驭万人,过度自负和自满的情绪,导致了后文中他的历史悲剧。所以项梁交他兵法的时候,他浅尝辄止,为以后的事件打下了基础。这也是轶事的重要作用。

当写到刘邦和项羽看到了秦始皇出行的时候,项羽在看他渡江的时候,迅速的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也。”②这里就能充分的显现出来他其实是个粗汉子,心口一致,虽然有雄心大略但是缺没有缜密的思维,和能够成为帝王的能力。所以《史记》中的轶事显得非常重要,为项羽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所以在最后项羽在乌江边自刎,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也是与前文的各种迹象相符合,他的刚愎自用导致了他后来的结局。

这种轶事的手法,将全文紧紧的结合在了一起。在《项羽本纪》中间,司马迁很多次运用了这样的手法,通过重大的历史事件,尖锐的矛盾冲突,典型化的细节,个性化的语言和人物的心理活动,将项羽和刘邦之间进行比较,然后写出项羽的不懂收拢人心,以及刘邦的广纳博众。

通过这样的轶事来反映人物的性格从而写事,是史记的一大特色。从人物的言行举止里面,前后文的呼应对照,然后看出来一点点的故事都是有人物性格的刻画在其中,而这样便是轶事要达到的讲文章中的人和事情巧妙的链接起来。

(二)《世说新语》的遗闻轶事

“魏晋风流”是魏晋时期用来评价人物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魏晋时期的文人雅士追求的一种魅力和影响力,追求他们的人格美。魏晋时期,人们对人物的评价由原来的道德风范到后来的外貌,再到精神,一言一行。也是后世的人们所向往的魏晋风骨,也是那个时代特有的精神。《世说新语》是我国小说发轫期的重要作品之一,《世说新语》及刘孝标注涉及各类人物共一千五百多个,魏晋两朝主要的人物,无论帝王、将相,或者隐士、僧侣,都包括在内。它对人物的描写有的重在形貌,有的重在才学,有的重在心理,但集中到一点,就是重在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写出了独特人物的独特性格,使之气韵生动、活灵活现、跃然纸上。如《俭啬》:“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仅用16个字,就写出了王戎的贪婪吝啬的本性。

鲁迅先生曾把《世说新语》的艺术特色概括为③“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信手拈来,“随手而记”,短则数行,甚至三言两语,似不经意间所撷取,意味隽永,蕴含绵远,读者体味其中,收获颇大。《世说新语》不仅是一部魏晋风流的故事集,更是起到了大众教科书的作用。一催人向善,激人上进,启发人思想。它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也成为了“魏晋风流”的重要载体。我们常常说的“魏晋风流”大多都是通过《世说新语》里面的奇闻异事来刻画出来的,概而言之,魏晋风流主要表现在魏晋时期的名士的生活态度,对待事物的感情,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都是与其他时期有着很大的差异,从而展现出来他们是不同流合污的独特的魏晋。

从世说新语中间可以看出,魏晋名士大多率直,真诚,不拘于礼节法术,比如说刘伶喜欢在家饮酒然后一丝不挂,而且以此为乐感受天地宇宙的神奇奥妙。他们在感情方面又含蓄又张扬外露。而且对待男女之情,魏晋时期也是更对的展现了对美的欣赏而不是对性的追求。

首先在第一门《德行》首则《陈仲举礼贤》中,作者为我们推出了一个礼贤下士的楷模。陈仲举新官上任,作郡章太守,可他刚到新地,不去官府,撇开等着迎接他到来的群吏,径直去拜见当地贤士徐孺子。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士范”,成为他人学习的好官。《陶公性俭厉》中,推出了一个崇尚节俭的样板。陶公即为后任大司马的陶侃,他作荆州刺史时,命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别人不解其意,后来元旦集会时,议事大厅前下雪,“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集会照常。他又令部下收集碎竹厚头,“积之如山”,桓温伐蜀时全都派上了用悉用作钉”。《不受赙仪》中,王戎的父亲好名远播,官至凉州刺史,死后,他的部下集赙仪(死后馈赠的礼物)“数百万”,为保父亲的清名,王戎“悉不受”。上面几则,看似小事,却小中见大,含蕴了榜样的元素。《嵇中散临刑》中,嵇康不愿同流合污于司马伪政权,赴东市临刑时,“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弹奏着《广陵散》慷慨赴死。这是个舍生取义的楷模。《周处自新》中,周处与蛟龙、暴虎被当地人并称为“三横”,为减去两横,人们怂恿周处杀虎斩蛟,杀虎后周处又去斩蛟,三日三夜没有消息,乡里人以为周处已死,传告相庆。周处杀蛟龙回来后,“始知为人情所患”,决心痛改前非,“终为忠臣孝子”。《游侠戴渊》里的戴渊,原是一个专事打劫的强盗,才气被陆机赏识,举荐为官,最后竟成了荡敌杀寇的征西将军。《急不相弃》中的华歆是一个见义勇为者,他与人乘小船逃难,一人被敌追赶也意欲上船,船上人阻止,华歆言:“怎么可以急相弃?”于是接纳了该人。《郗公吐饭》中的郗公是一个济人于危难的楷模。时值永嘉丧乱,他带侄甥二子避难于乡,乡亲们周济他的饭食,常常“含饭著两颊边,还吐与二儿”,二儿因此活命。《蒸饭成粥》里的元方、季方兄弟,为了窃听父亲与来客讨论学问,忘了热锅里的米,最后蒸饭不成,只有做粥,可谓刻苦学习的样板。《桓公入蜀》里的桓温,是一个保护动物的先行者。桓温的一个部下在三峡捕到一只小猿带回船上,母猿号啕追赶百余里,一上船便绝了命。桓公恼怒,下令罢黜了那人的官职。《世说新语》中的榜样多多,定会影响读者,熏陶读者向上向善,彰显出应有的教育功用。

《世说新语》中,有许多暴露黑暗,鞭挞丑恶,抨击鄙陋、凶残、狠毒、奢侈、贪婪的故事,读来给人以警示。《德行》门中的《割席分坐》的故事,抨击与管宁一起“园中锄菜”、“同席读书”的华歆一心迷恋钱财、仰慕权贵的丑举,管宁一气之下,与其“割席分坐”。《汰侈》门中的《石崇家厕》、《石崇与王恺争豪》,《人乳饮(猪)》的故事,暴露了以石崇、王武子为代表的大贵族官僚生活的极度奢侈、豪华和糜烂。石崇的家厕里常“置甲煎粉、沈香汁之属”,并有十余个衣着华丽的美女侍列于旁,客人如厕后会为其换上新装,茅厕讲求至此。石崇为了与王恺争豪斗富,竟用铁如意击碎了王恺向自己显富的“高二尺许”的珊瑚树,然后令属下搬来高三四尺、“条干绝世”的珊瑚树六七枚,来作赔偿,奢靡到如此程度。王武子家的乳猪为了“异于常味”,竟用人乳喂养,读来令人瞠目。而《美人行酒》里,石崇为了让客人饮酒,竟令美人劝酒,如客人不饮,便杀美人。大将军王敦为了目睹杀人,固执不饮,石崇连斩三人,大将军颜色如故,尚不肯饮,并说“自杀伊家人,何预卿事”,真是凶残至极。《尤悔》门中的《曹丕杀弟》,揭示了统治者的妒忌残忍。魏帝曹丕妒忌亲兄弟,为了置弟弟任城王曹彰于死地,竟卑鄙地在大枣上沾了毒汁,和弟弟下棋时,自己捡无毒的吃,最后弟弟惨死在棋盘边。《俭啬》门中的《钻核卖李》,为我们推出了一个龌龊的吝啬鬼。那个叫王戎的人家有好李子要出卖,惟恐他人有好李种,便将李核一个个钻了孔后再卖,心胸狭隘至极。《惑溺》门里有一则《雷尚书》,写王丞相有个宠妾姓雷,专擅受贿敛财,人称“雷尚书”。《世说新语》中反面教材多多,警示功用颇大,读来必有裨益。

(三)《史记》与《世说新语》轶事的异同

从总体上来说,《史记》的轶事是从小处着笔,但是总体大气磅礴,源远流长。《世说新语》的轶事却光怪陆离,变幻多端。《史记》借“轶事”的宏大叙事,而《世说新语》则是用轶事来传神。但总的来说,《史记》和《世说新语》虽然是不同的时代,但是都表现出来了发达畅通的轶事观念。而且这种轶事都深入的挖掘探索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讲轶事的品行精神深刻的隐射到了纪传体中传主的性格,还有发生的事情当中去。从而深刻的表现了人物的形象和性格,丰富了人的本质和内涵,用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显现历史,人物,传记,社会时代方方面面的精神。但是,由于《史记》和《世说新语》是在不同的年代和背景环境中完成的,作者的心境也不一样,所以他们对逸闻趣事的描述和在历史事件里面的地位以及影响,也是有很多的不一样的。

1.轶事与人物

对于《史记》来说,第一点,《史记》在对于人物的性格,轶事以及历史进程的大事中间,对这两个方面做了全面深入的探索和挖掘。但是司马迁却没有厚此薄彼,而是将二者非常融洽的结合了起来。在《史记》当中,作者司马迁并没有因为要写到细微的轶事就放弃对宏大的历史事件的描绘,反而是通过轶事来完成对宏大的历史事件的补充和描述,讲它们俩结合起来,人物放在历史里面,性格和轶事在人物中间,用细微的地方来写出宏大的精神,以宏大的描述来彰显细微的可贵。这二者在此书中间显得极为可贵,相得益彰,相互照应。二者没有对立起来,而是统一。

在《世说新语》中间,人物众多,千奇百怪,作者没有长篇大论的对一件事情或者是一个人进行描写。而是见微知著,快刀斩乱麻。

2.轶事与历史背景

下面来比较它们轶事的历史背景的大环境的不同。《世说新语》可以说是广泛的反映了魏晋时期的学术思想以及社会风尚,可以说是当时时代的缩影,但是《史记》记载的是一部历史人物的故事集子,从传纪史学中间而言,轶事是一门非常严格的讨论历史的发生,发展的学科,而且《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据司马迁说,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所以说二者在时间和方式上的轶事都是不一样的。

在历史背景上面,《史记》发生时期是很宽泛的,三千年的历史都涉及。而且是一部正史,里面记录的东西全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正史,轶事也就显得相对于《世说新语》而言要正轨和更有历史的意味。司马迁对于轶事的处理原则,是将这样的轶事放在瞬息万变的历史进程当中,这样既表现了历史进程当中的内在规定性,也决定了历史人物的各种性格的必然性。又表现了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很多轶事的变幻多端表现出来传记主人的性格多样性。所以将内在性和外在在对立中间统一了起来。

《世说新语》的有些篇章记录了魏晋时期的政治情况,也揭露了统治集团的内部勾心斗角的斗争。在诸多名士很多惨遭杀害。魏晋改朝换代之时,司马氏篡位的心日渐显现出来。所谓“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三国志》),那个时候政治局势一直动荡不安。世说新语中的轶事,主要是反映了魏,晋时期士族的制度以及门阀观念。“士族”是东汉以来地主阶级内部逐步形成的仕宦大族,也是在政治上面具有很大的权利,而且是新出现的一个社会阶级。等级比较显著。所以在《世说新语》的轶事中间,很多时候涉及了当时的社会情况,背景的不同也让轶事在整本书里面显得与《史记》的表现不一样。

3.表轶事的表现方法和艺术手段

司马迁之所以特别钝爱这种表现方法和艺术手段并非出于偶然, 他是因为这种方法符合文学反映生活的客观规律,是翻划性格,塑造形象的一种有效手段。这种方法, 在后来的小说创作中似乎也不期而然地受到偏爱,比如魏晋南北朝小说申的“ 轶事万小说又称老人小说一支,就是以斌检和描写人物轶事为其特点的。魏晋南北朝时代志人轶事、志怪小说是中国小说史的发端,在其发端时期就把轶闻逸事的描写放在如此重要地位,可见中国小说在人物塑造上是如何重视轶闻逸事的作用。这个现象也提醒我们进一步从艺术规律上考察轶闻逸事描写的奥妙, 所以对于《史记》的“于小处著神”、“ 借轶事出色” 我们不能看轻了。

翻开史记, 凡是被司马迁立传的人物, 不论是谁, 我们都可以看到一个或几个或大或小、给人以过目难忘的深刻印象的精彩故事, 一部《史记》, 几乎就是一部历史人物的故事集。在《史记》中, 有些人物的传记, 主要就是由一、二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构成的。如管仲和晏子都是齐国历史上颇有作为的贤相, 功业卓著, 建树非一, 可写的事迹很多, 司马迁却采用避实就虚的方法, 只用三言两语就概括了他们的一生, 而重点放在了写轶事上。于管仲, 司马迁主要写了他与鲍叔之间的感人友谊;于晏婴, 则主要写了他不拘一格赏拔人才的两则小故事。司马迁这样写, 作为人物传记, 是不够全面完整的, 但《管晏列传》作为一篇作者正面表达其政治思想、道德理想的颂歌式文章, 其目的仍然是达到的。他如写孙子, 只写他以兵试宫中妇女一个故事, 突出了孙子长于用兵的特点;写司马穰苴, 只写他以军法斩监军庄贾的故事, 表现了司马穰苴执法如山、严于治军的特点;如此等等, 不一而足。司马迁在写人时, 还常常喜欢在人物传记的开端, 选一个意味深远的小故事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 从这个小故事, 我们往往可以看到它对这个人物以后一生事业成败的影响。

在《李斯传》当中,司马迁着力写了李斯见到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处理方式,这样的逸闻趣事很容易在读者心中刻画出来李斯的形象,李斯的贪图利禄的丑恶嘴脸展现无遗。将宏大的叙事和细微的细节有机的结合起来。

《世说新语》的内容十分的丰富多彩,记载的主要是东汉到魏、晋时期士族的文人风貌,还有政治的情况,以及社会风尚,具有特别鲜明的时代特色。而且其中涉及到很多的方面,在文学,艺术,哲学,历史,政治等领域,都有很多的涉及,有很深的研究价值。《世说新语》的语言精炼而且十分有文采,隽永悠长,在书中所选择的都是一些很精彩的零星片段,而且具有很强烈的文学性。

从艺术方面来说,这本书的成绩也是非常高的。这本书用很短小的篇幅轶事,突出了典型的人物形象。文字十分的简洁流畅,而且文章的结构比较精炼简洁,作者十分擅长运用轶事来描写人物的一言一行,凸现出来人物的性格和特点,从而展现出来那个年代的精神面貌。有很多的人物都刻画的十分生动。以王子猷为例子。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世说新语•任诞》)

这篇轶事小文中间,作者写王子猷(徽之)是王羲之儿子,魏晋名士代表人物。山阴美景,到大雪之时将会是一种怎样的美景与凄凉。徽之夜半眠觉,或许是内心的不安与焦灼,内心难以排遣的苦闷,开室,看见四合皎然,感慨由之而生,于是因起彷徨,想起什么已经不得而知,但这种生命的状态却不是悠然而然,不是放诞与大笑,不是面对自然美景的漠不关心或者仅仅停留在欣赏的层面,他的赏景往往与个体整个生命联系在一起,他是冷静与感伤的,人生的苦乐悲欢在那一瞬间全涌而出,可能泪下。“咏左思招隐诗”。《招隐诗》希慕隐逸,远离尘世纷争,远离人界喧嚣,可是这在当时情境,或许中国文人都会追忆一些归隐的诗句,仅仅作为是一种温暖但远不可及的梦,聊作在厌倦之时遣怀的幻梦。“忽忆戴安道。”戴安道何许人也?或许是他一位知己,能在这个夜半大雪之时第一时间想到,必定志趣相投,必然情深意重,这是一位温暖的知己。但知己戴奎远在剡州,常人必定作罢,但徽之却做到了,可以说毫不犹豫,命小舟就之,兴致所发,不可遏止,这便是魏晋风流的最为真实的表达,出人意料但也必然而然,魏晋人就是把人原本最为真实的愿望付诸于行动。人生短暂,不能留下遗憾,不能留下一丝的叹息。经宿方至,这一路,该是怎样一种如画如诗的境界,徽之观赏到了多少沿途美景,回忆起多少美好温暖而亲切的诗句,忘却多少现实的悲哀与苦涩,沿途必然兴致大发。然而让常人更不可思议的,造门不前而返,说道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出自王口,一代风神情跃然纸上,让人回味不已。这一切仅仅一个人,一个原本存在的人,一个或许在心底已经不存在的人,这个人仅仅是作为兴致的生发剂,此人仅仅是一种原本可及的理想追求,此人在可无之间,在远近之间,在兴致之中,或许如此而已,或许这个世界的所有都在可无远近兴致之中,兴致所尽,生命已经没有遗憾,那么生死又何必介意呢?死生便退缩到兴致的背后。这是最诗意的,最天真的,最完美的,最诚挚的,也最热烈,也必然会冷却,会逝去,会无可奈何,或许,这对魏晋人来说,最终没有摆脱这种生命悲凉的悲剧意味。4.轶事教育功能的相同和不同 《史记》流传千古,为万人称赞,史记的教育功能自然是不可小觑的。

《世说新语》在轶事的过程中,内含成语繁多,语言形象精练,不仅丰富了民族语言宝库,还为汉语言教育更新了材料,注入了活力。《世说新语》中许多固定词语后来都演变成了成语,堪称为成语的渊薮,其数多达七八十之多。例如:“身无长物”是形容除此之外,一无所有。“小时了了”形容小儿聪颖。“覆巢之下无完卵”、“瞎马临池”形容身处险境。“楚囚相对”、“新亭对泣”形容哀叹绝望,不思进取。“吴牛喘月”形容天气炎热。“汗出如浆”形容因惊恐汗水淋漓。“七步成章”表现创作颇具才华。“登峰造极”形容取得的成就难以被超越。“一往情深”、“卿卿我我”,一个表现对情感专一恒久,一个形容相爱的男女十分亲昵。“面如傅粉”、“不堪罗绮”是表现肖像的,一个形容面庞白晰宛若傅粉,一个形容身体极度瘦弱,连身上的衣服都无法承载。“志大才疏”、“拾人牙慧”、“老生常谈”、“攀龙附凤”都是具有贬斥意味的。另有“望梅止渴”、“鹤立鸡群”、“略见一斑”、“割席绝交”、“骨肉相残”“标新立异”、“掷地有声”、“清风朗月”、“旁若无人”、“渐至佳境”、“咄咄逼人”,等等,《世说新语》中成语多多,俯拾即是,不一而足。这些成语为民族语言增添了新内容,推动了汉语言教育的发展。总结

总的来说,《史记》与《世说新语》在轶事上的成就都是巨大的,具有深远的社会文化,历史,哲学的影响力。《史记》和《世说新语》的轶事观念也是司马迁和刘义庆的意识观念的反应,他们的历史叙述的观念,和他们的史学著作的观念都是紧紧的连接在一起的。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表现的历史轶事观念,将轶事和宏大叙事这二者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这样的趋势让后人学习借鉴,读史的时候更加明白,可以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特别给予了史学的专辑研究以深刻的启迪。

《世说新语》的轶事较之,史记没有那么宏大和源远,但是却别具一格,短小精悍,有趣传神,将魏晋风流表现的淋漓尽致。附注:

①.《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梁启超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 2012.04 ②彼可取而代之 出自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③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概括为:“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这是比较中肯的《中国小说史略》中华书局,2010.1.1 ④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点校本,1982.⑤南朝·宋)刘义庆撰 ,(梁)刘孝标注:《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2000.⑥范子烨:《〈世说新语〉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⑦骆玉明:《〈世说新语〉精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第二篇:《世说新语》比较阅读文言文

一.比较阅读文言文《童趣》和《咏雪》:

【甲】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乙】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项为之强()

徐喷以烟()

为之怡然称快()

鞭数十()

驱之别院

()

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公欣然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雪寒日内集

能张目对日

B、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撒盐空中差可拟 C、昂首观之

作青云白鹤观

D、徐喷以烟

以丛草为林 3.翻译句子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3)撒盐空中差可拟(4)未若柳絮因风起

4.甲乙两文都包含生活情趣,甲文通过,及鞭打虾蟆三件事写出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而乙文通过“

”和“

”来比拟 “大雪纷纷”,写出了谢太傅一家“讲论文义“时轻松融洽的家庭气氛。

5.甲文中所写的都是平常之物,而“我”却产生了“物外之趣”,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乙文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 比拟 “大雪纷纷”,妙趣横生,结合两篇短文你认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呢?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①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②。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诗》③曰:“宜尔子孙承承兮。”言贤母使子贤也。

【注释】①镒:二十两。②馆:这里指家。③《诗》:这里指《诗经》。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行: ②田子为相,三年归休 归休: 8.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②宜尔子孙承承兮。

9.[甲][乙]两文在为人处世方面各说明了什么道理?文中的“友人”和“田子”在性格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4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

〔乙〕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请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 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

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10.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太丘舍去(舍弃、丢下)B.则是无信(不讲信用)C.及事讫(完毕)D.先期一日(约定的日期)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相委而去 杂然而前陈者 B.计日告之 传一乡秀才观之 C.遂止于野亭 骈死于槽枥之间 D.其为人若此 安陵君其许寡人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13.文段理解。(5分)

(1)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_________。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_________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_____,乙文侧重叙述。(3分)

(2)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就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至少两条)(2分)

《论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3分)

(1)思而不学则殆(2)学而不厌(3)不愤不启

16.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

A.人不知而不愠 择其善者而从之 B.可以为师矣 可以一战

C.必有我师焉 不可亵玩焉 D.有朋自远方来 自三峡七百里中 17.下面句子省略成分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2分)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C.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D.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18.把“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一句翻译成白话文。(2分)

19.用原文填空。(2分)

(1)为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教师应抓住恰当时机进行开导,正如文中所说: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任选一则表明学习态度的句子写在下面:________________。20.相关内容链接。(4分)

(1)给下面一则断句,并加上标点。(2分)

子 曰 德 之 不 修 学 之 不 讲 闻 义 不 能 从 不 善 不 能 改 是 吾 忧 也

(2)③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也会获益匪浅,请另外写出《论语》中你熟悉的一则(不得与试卷上的相同),并简要说说对它的理解。(2分)

(三)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18-21题。(15分)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④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⑤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⑥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⑦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18.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4分)

(1)不亦说乎 说:________________(2)温故而知新 故:________________(3)思而不学则殆 殆:________________(4)士不可以不弘毅 弘毅:________________ 19.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0.选文中不少句子已经演变为成语,请写出4个。(4分)

21.如果从文中选出一个句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你选哪一句,请说明理由。(3分)

2010曲靖市、燕山区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论语》十则

(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二)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四)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六)于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七)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八)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九)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十)(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___________(2)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图:___________(3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之:___________(4)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而:____________ 1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3。文中有很多语句都己成为成语,请你写出其中的三个。(3分)

14。本文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做人的道理。请任选一则,次谈对你的启示。(3分)10、2007武汉市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7-11题。(15分)

[甲]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丙]孔子观于周庙,有敧①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②之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③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④有满而不覆者哉!”(《韩诗外传》)

注①敧(qī):倾斜。②宥(yòu)座:座位右边。“宥”通“右”。③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④恶(wū):哪里,怎么。

7.解释下面加点的字。(4分)

(1)知之为知之(2)是知也

(3)思而不学则殆(4)满则覆

8.翻译上面语段中加横线的文字。(4分)

(1)诲女知之乎?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问于守庙者曰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丙]文中孔子“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的感叹给了我们什么启示?(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这几段文字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甲]文和[丙]文谈的是学习______方面的问题;[乙]文谈的是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孔子认为学习过程中______与______应该相结合。(2分)

11.(1)孔子为什么要“使子路取水试之”?请根据文意简要说明。(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这样做有必要吗?谈谈你的看法,并结合文段内容说说理由。(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篇:《史记·淮阴侯列传》与《汉书·韩信传》比较

《史记·淮阴侯列传》与《汉书·韩信传》比较

—第四部分

《史记》和《汉书》分别是西汉司马迁和东汉班固的著作。作为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两部历史著作,成型于不同时代有着很多不同之处,比如不同的记事笔法、取材、风格和文字。尤其是文字和语法方面,司马迁秉笔直书,兼取口语,故行文多用散体。班固则因工辞赋,习藻饰,所以书中好用古字、崇尚藻饰,韵偶多而散行少。所以在学习韩信传时就会存在一些可比较的字词或者语法。现就《汉书韩信传》与《淮阴侯列传》的第四部分进行粗浅的比较分析。

在整理对比过程中,发现以下几种情况:成句的详略问题,主要表现在主语省略、虚词省略、情景描写省略还有词藻修饰的详略等;汉字在发展过程中的运用变化,主要指异体字、古今字、通假用法和活用现象,词性的多样性和同义词;词句表达的语序变动句型不一致。

成句的详略问题在两书比较后发现这似乎不能证明《史记》当简之处及其简洁,不拘一格,而《汉书》则讲究细致工整,组织严密这一现象。原因如下;《史记》中大量保留了句子的完整性,而《汉书》则大量省略了主语和宾语。例如汉王借兵而东下(史)和借兵东下(汉)。韓信謝曰:“先生且休矣,吾將念之。”(史)和信曰:“生且休矣,吾將念之。”(汉)“項王死後,亡歸信。漢王怨昧,聞其在楚,詔楚捕昧。”和“項王败,昧亡歸信。怨昧,聞在楚,詔楚捕之。”当然也有相反的例句:“得罪於信,信囚,欲殺之。”与“其舍人得罪信,信囚,欲殺之。”我认为这只是表达事情的清楚与否,要论《史记》与《汉书》谁更严密或者简洁最好从记录故事的细节完整性这一角度出发。《汉书·韩信传》对《史记·淮阴侯列传》的增删处理,主要表现在前面删除了《史记》中蒯通与韩信、刘邦对话中的三大段内容,并对其进行了修改。且还有对开头与结尾的增删处理,尤其是结尾的韩信被杀,蒯通被刘邦逮捕之后为自己辩解的一段对话与“太史公曰”一大段。

对于虚词而言,找到了大致的规律,《史记·淮阴侯列传》中大量运用了丰富的虚词,例如“且臣聞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中的“而”表并列;“此所謂功無二於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中的“而”则表转折;“陳豨拜為钜鹿守,辭于淮陰侯”中的于是表对象;“召辱己之少年令出 胯下者以為楚中尉”中的“之”为“的”的意思;“欲發以襲呂后、太子。”中的“以”表目的。除此之外还有修饰辞藻的语气词,如“夫聽者事之候也”的“夫”是句首发语词;“再至,陛下乃疑矣”中的矣为句末语气词。其实在《汉书·韩信传》里也有此类词语的修饰,在这里就不作为重点了。

字词运用的不同在这里是一个亮点。通过对字词的分析比较可以突出差异,也可以展现词类发展过程中的面貌。

1、厭 黶

後爭張厭、陳澤之事,二人相怨。(史记淮阴侯列传)及爭張黶、陳釋之事。(汉书)

“厭”为“ 黶 ”的古字。掩蔽;掩藏。《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齊師圍成,成人伐齊師之飲馬於淄者,曰將以厭衆。”杜预注:“以厭衆心,不欲使知已降也。”陆德明释文:“厭,於冉反。”《庄子·齐物论》:“其厭也如緘,以言其老洫也。”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名號》:“是以陰之行不得干春夏,而月之魄常厭於日光。”

2、澤 釋

後爭張厭、陳澤之事,二人相怨。(史记淮阴侯列传)及爭張黶、陳釋之事。(汉书)

“澤”通“釋”。松散,解散。《周礼·考工记·序官》:“水有時以凝,有時以澤。”陆德明释文:“澤音亦,李音釋。”马王堆汉墓帛书乙本《老子·道经》:“唤呵其若淩澤,沌呵其若樸。”按,今本《老子》作“涣兮若冰之將釋。”参见“澤2澤”。

3、病 疾

信知漢王畏惡其能,(常)稱病不朝從。信知漢王畏惡其能,稱疾不朝從。

“病”:重病;伤痛严重。《论语·述而》:“子疾病,子路請禱。”《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魏犨傷於胸。公欲殺之,而愛其材。使問,且視之。病,將殺之。” 杨伯峻 注:“病謂傷甚。言若其傷甚重,則將殺之。”《汉书·张良传》:“忠言逆耳利於行,毒藥苦口利於病。”唐韩愈《裴君墓志铭》:“疾病,改河南少尹。輿至官,若干日,卒。”

.“疾”:病,病痛。《书·金縢》:“既克商二年,王有疾,弗豫。” 汉王符《潜夫论·思贤》:“夫治世不得真賢,譬猶治疾不得良毉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簡子 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懼,於是召扁鵲。” 北齐刘昼《新论·贵言》:“夫人之將疾者,必不甘魚肉之味。”《宋史·崔翰传》:“淳化三年召還,以疾留京師。” “疾”与“病”的区别在于:“病”常指病得很重,而“疾”则常指一般的生病。“疾病”连用时有两种情况。一种为病重的意思,例如《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亮疾病,卒于军。”另一种情况,“疾病”是同义词搭配的双音词,何现代汉语没有区别。

4、怏怏 鞅鞅

(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怏怏,羞與絳、灌等列。

信知漢王畏惡其能,稱疾不朝從。由此日怨望,居常鞅鞅,羞與絳、灌等列。【怏怏】不服气或闷闷不乐的神情。【鞅鞅】因不平或不满而郁郁不乐。鞅,通“ 怏 ”《史记·秦始皇本记》:“大臣鞅鞅,特以貌從臣,其心實不服。” 《汉书·高帝纪下》“北面爲臣,心常鞅鞅。” 颜师古 注:“鞅鞅,不滿足也。”《史记·高祖本纪》作“怏怏”。

5、豫 與

韓信猶豫不忍背漢,又自以為功多,漢終不奪我齊,遂謝蒯通。

信猶與不忍背漢,又自以功多,漢不奪我齊,遂謝通。“豫”通“ 與 ”。参与。《国语·楚语上》:“ 王孫啓豫於軍事。”《陈书·始兴王伯茂传》:“及建安人蒋裕與韓子高等謀反,伯茂竝陰豫其事。”关涉;牵涉。《南史·孔琳之传》:“此事孔璪所爲,無豫卿事,可作首辭,當相爲申上。”《南史·文学传·颜协》:“ 梁武帝受禪,見遠不食,發憤數日而卒。帝聞之,曰:‘我自應天從人,何豫天下士大夫事?而顔見遠乃至於此。’”

6、憐 哀

高祖已從豨軍來,至,見信死,且喜且憐之。高祖已破豨歸,至,聞信死,且喜且哀之。

两者为同义词,均有哀怜;怜悯的意思,憐:“哀怜;怜悯”。汉王褒《九怀·通路》:“陰憂兮感余,惆悵兮自怜。” 哀:“怜悯;怜爱;同情。”《吕氏春秋·报更》:“人主胡可以不務哀士?”高诱注:“哀,愛也。”

7、乃 反

信方斬,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計,乃為兒女子所詐,豈非天哉!” 信方斬,曰:“吾不用蒯通計,反為女子所詐,豈非天哉!”

两者均为副词。“乃”为竟然;居然。《战国策·齐策四》:“先生不羞,乃有意欲爲收責於薛乎?”晋陶潜《桃花源记》:“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反”为反而。《诗·邶风·谷风》:“不我能慉,反以我爲讎。

8、至

陰使人至豨所

陰使人之豨所 • “至”为动词,有“到,达到”之意。《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至春,果病;四月,泄血死。”《汉书·匈奴传上》:“近幸臣妾從死者,多至數十百人。”当“之”为“到„„去”的意思时,作为动词存在。《汉书·高后纪》:“足下不急之國守藩,乃爲上將將兵留此,爲諸大臣所疑。” 颜师古注:“之,往也。”

9、跪拜 趋拜

信嘗過樊將軍噲,噲跪拜送迎,言稱臣。

嘗過樊將軍噲,噲趨拜送迎,言稱臣。

跪拜:屈膝下拜;磕头。《史记·淮阴侯列传》:“信常過樊將軍噲,噲跪拜送迎。” “趋”有“趋向,奔向”之意。

10、詳狂 陽狂

蒯通說不聽,已佯狂為巫。

通説不聽,惶恐乃陽狂為巫

“詳”通“佯”,假装。《史记·李将军列传》:“行十余里,广~死。” 陽:“表面上,假装。”《韩非子·说难》:“则~收其身,而实疏之。”《汉书·邹阳传》:“是以箕子~狂,接舆避世。”

11、常

上常從容與信諸將能否,各有差。

上嘗從容與信言諸將能各有差。

“常”通“ 嘗 ”。曾经。《荀子·天论》:“夫日月之有蝕,風雨之不時,怪星之黨見,是無世而不常有之。”王先谦集解:“《羣書治要》常作嘗,是也。”《史记·高祖本纪》:“ 高祖常繇咸陽,縱觀,觀秦皇帝。”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三》“ 孫權 常獵於山下。” 唐赵璘《因话录》卷三:“常躬耕得金一瓶。”

12、無 亡

人或說信曰:“斬昧謁上,上必喜,無患。” 人或說信曰:“斬眛謁上,上必喜,亡患。” “亡”通“無”,没有。两者为古今字。《诗·小雅·车攻》:“之子于征,有聞無聲。”毛传:“有善聞而無諠譁之聲。”《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使其中無可欲者,雖無石椁,又何戚焉!”《论语·子张》:“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邢昺疏:“亡,無也。”

语序的不一致在文中找到的比较少,可以表现为具体的短语位置不一致和动名词组合不一致。如:

①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挾不賞之功,„„夫勢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竊為足下危之!”(主谓短语)

今足下挾不賞之功,戴震主之威,„„夫勢在人臣之位而有高天下之名,竊為足下之!”(动宾短语)

②及下鄉南昌亭長,賜百錢(数量短语)及下鄉亭長,錢百(主谓短语)

此外,两书的编写过程中出现了句型异样的迹象。如书中体现的判断句型: 高祖曰:“是齊辯士也。” 高祖曰:“此齊辯士蒯通也。

从浅显的对比中我们可以证实一开始讲的问题,《史记》和《汉书》始终有着各自的特点。史记比较浅显易懂,多用俗字;汉书则好用古字,直录古书。史记喜用对白,据人物口吻直书,所以逼肖传神,汉书则将省去对话。史记虚字特多,如用「矣」往往代表讽刺和抒情,「也」往往有从容舒缓之意。使得人物语气入神入妙,汉书简省虚字,文章遂予人茂密滞塞之感。二者之间不同的用词用字也可以看出两位作者的背静和著书倾向。

第四篇:开题《左传》与《史记》叙事艺术之比较

《左传》与《史记》叙事艺术之比较开题报告

一、研究意义

朱自清曾说:“《左传》不但是史学的权威,也是文学的权威”。“文学的权威”表明了其文学价值之高、成就之大,足以为后世师法。而它的文学价值就体现在它的叙事艺术上。而《史记》则在此基础上,“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本文拟从比较学的角度对比《左传》和《史记》的叙事艺术,以期能对两部史学巨著有更深入、细致的了解,便于理解古代叙事艺术在史传文学中的应用和发展。同时,通过对比梳理,也能更全面地探寻从《左传》到《史记》中国古代史传文学的发展轨迹,不但对研究古代史传文学、叙事文学甚至整个古代文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对启迪现代叙事理论的思维以及现代叙事手法也大有裨益。

二、研究目的

《左传》和《史记》都是从叙事的角度来写史事,风格同中有异,在中国古代史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左传》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先驱,而司马迁在此基础上,以更为成熟的技艺赋予《史记》更为文学性的特质。对两者叙事艺术的比较研究,目的在于将两者的叙事艺术直观、准确的展现出来,以此剖析两者在叙事艺术方面取得的成就,并加深对其的理解,同时还有助于提高对中国古代历史写作与文学创作的关系的认识。

三、研究现状及评价

目前研究《左传》与《史记》的著作、论文已经蔚为大观,叙事学研究也成为学界热点,相关论著层出不穷。清代刘熙载的《艺概》以“纷者整之、孤者辅之、板者活之、直者婉之、俗者雅之、枯者腴之”来总结《左传》的叙事艺术。纷者整之指善于处理各种纷乱复杂题材;孤者辅之指力避孤立静止地记事,以名人的相关轶事作为正式事述说完后的补充;板者活之、直者婉之指叙写力避平直、板滞,除基本的以时为序外,兼用倒叙、预叙、追叙、插叙、补叙等;俗者雅之指善于发掘、发现事物蕴藏的深意;枯者腴之指叙写能突破史书只记大事,不记

小事,只记事之梗概,而不精描其细部的陋见,在简洁的基础上,又巧用特笔、衬笔等文学笔法,传神生动地叙事写人。刘熙载所概括的《左传》这六个方面的叙事艺术可谓切中肯綮,给人以深刻启发。

傅修延的《先秦叙事研究》在探究古代叙事学发展脉络,特别是在探讨《左传》、《史记》时代叙事传统方面作出了深入而扎实的研究。该书认为先秦时期是我国叙事传统的形成时期,先秦史家叙事存在事实与虚构交融互渗的倾向,这种“虚”与“实”的交错不仅体现在对对卜筮、梦兆等神秘事物津津乐道般的叙述,还表现为一种以全知角度对情节的扩充、虚构和再造。这一观点有助于支持本文关于《左传》与《史记》叙事视角的对比。

孙绿怡的《<左传>与中国古典小说》则以《左传》为研究主体,兼论及《史记》与中国古典小说叙事的关系。该书认为相对比《左传》而言,《史记》更善于提炼和选择叙事材料,集中表现人物性格,且通常将人物置于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个性,《史记》在记录历史真实的同时,还表现出鲜明的思想倾向性,而这种倾向性又是通过对历史的记录传递出来的。该书对于探讨《左传》和《史记》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很有价值,其前述观点阐明了在对人物的描写方面,《史记》塑造的人物形象更为饱满,而《左传》则略有欠缺。

在论著研究中,还有很多其他值得关注的成果,如丁琴海的《中国史传叙事研究》从叙事角度和叙事时间方面,对比分析了《左传》和《史记》的叙事特色。此外,王靖宇的《中国早期叙事文研究》、张新科的《<史记>与中国文学》、可永雪的《<史记>文学成就论稿》等都对《左传》和《史记》的叙事艺术方面有所涉猎。

在论文类中,关于《左传》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童庆炳的《中国叙事文学的起点与开篇——<左传>叙事艺术论略》,在文中,作者认为,《左传》是中国叙事文学的起点和开篇,中国古代叙事文学强调“故事情节化”,最早就是从《左传》开始的,《左传》通过揭示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而把史实情节化。中国古代叙事文学顺时序的演进多,《左传》的叙事按自然时间演进的占了绝对多数,这主要是受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守时、顺时观念的影响。《左传》的叙事视角是史官的视角。史官的叙述视点处在“真”与“幻”之间,“隐幽”与“直笔”之间。

张新科的《<左传>叙事文的艺术结构》一文认为,《左传》的作者在研究事物发生发展的外部联系、内在联系及其发展的必然趋势的前提下,慧眼识途、长辔远驭,通过叙事时间的变化——包括叙事速度的加快和打破正常的时空顺序等手段,巧妙地达到承上启下、明断暗续的叙事效果。《左传》叙事文章不同于史料纪实,看起来曲折生动,给人以“曲径通幽”之感,在于它能够在不违背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对史料进行一定的艺术加工,而这种加工并不是随心所欲,《左传》的作者很好地协调了文章结构的变化性与文章主旨的确定性之间的关系,因而文章结构既有外在的曲折,又有内在的中心,两者相得益彰。在文章结构方面,《左传》常采取“前埋伏笔”与“后文对应” 的方法,使整个文章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无论是童庆炳还是张新科都对《左传》的叙事艺术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关于《史记》叙事艺术的研究论文,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纪丽真的《特异性追求:<史记>的叙事策略》,该文认为《史记》的叙事策略为:有意追求特异性,即司马迁在叙事上特别注重事件的传奇性与戏剧性。这使其材料选择、情节安排、艺术手法上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和表现。首先是司马迁在材料的选择上特别注重具有特异性的事迹和情节;其次,追求特异性的叙事策略使得司马迁在叙事中特别注意情节的组织安排,以情节的曲折性、戏剧性突出人物事迹、人物性格的特异性;第三,此种叙事策略在艺术上的另一种表现,是运用对以往历史记载进行“踵事增华”的手法,即在描写上添花叶增波折,把描写对象的某一点推到极致,增强内容的特异性。杨丁友的《“其文直,其事核”——<史记>叙事特点研究》,文中以班固对《史记》“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的评价为出发点,具体分析了《史记》叙事的实录性特点,认为其有三个表现:“考而后信”;实事求是,秉笔直书;简笔交代,不枝不蔓。

另外,车颖的《<左传><史记>叙事艺术比较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从叙事学的角度较为详细地比较了两部史学巨著的叙事艺术,对本文的写作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自古以来,学者们便已着手《左传》和《史记》的研究,现今,对《左传》和《史记》的研究更是比比皆是,以叙事学为角度的研究从总体上看也已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或从叙事时间,或从叙事视角,或从叙事者,或从叙事模式,或从

作品中的人物。本文的叙事艺术角度囊括了这些方面。

四、提纲

引言

一、《左传》、《史记》叙事艺术的相同点比较

(一)叙事中的文学特质

历史叙事,是不加任何文学化、艺术化的渲染、修饰,而是严格按照历史史实的发展过程,将其以文字抒写形式客观呈现出来。而《左传》和《史记》在述说历史的过程中适当地加入了想象和艺术刻画,以故事化的方式赋予了其戏剧性,历史叙事中融合着文学性叙事。

(二)叙事中体现作者思想

《左传》和《史记》作者通过对历史充满文学性的叙述,将叙事者本人、叙事者所代表的阶层的价值取向、道德评判、立场倾向等或直白或隐晦地表达出来。

(三)叙事手法的多样性、生动性

(1)顺序、倒叙、插叙、补叙等叙事手法的运用

《左传》和《史记》运用了顺序、倒叙、插叙、补叙等多种叙事手法。(2)力避平铺直叙,生动鲜明、脉络清晰

《左传》、《史记》运用大量叙事手法,加之以特笔、衬笔、伏笔、互见法等,使得历史的叙事跌宕起伏、精彩绝伦、生动鲜明,而整个叙事过程中《左传》的以时为序和《史记》的纪传体写法(对人物的叙述也基本按照时间顺序)都贯穿着时间的主线,脉络清晰。

二、《左传》、《史记》叙事艺术的不同点比较

(一)《左传》、《史记》叙事者的比较(1)左丘明与司马迁的写作心态及角度

《左传》和《史记》都包含对民众的拳拳关怀,但《左传》更多的是出自精英阶层的自上而下的悲悯,其出发点和落脚点事实上都是统治者,这与左丘明所代表的春秋时期鲁国史官阶层作为统治阶层代言者的角色定位有关。而《史记》由于其作者司马迁自身的遭遇、早年的游历等,在叙事角度上,往往偏向于下层阶级,流露出一种更为民间的姿态和情怀,其关注的范围延伸至历史上的社会各

阶层人民形形色色的活动,延伸至历史上的社会之每一个角落的民族,从社会的上层到社会的下层,从中国的本部到中国的四周,无所不纪。且司马迁在叙述下层阶级时表现出接近于被叙述对象的立场、倾向。

(2)主体意识的萌发——从“君子曰”到“太史公曰”的转变

《左传》中对历史史实评论行为的发出者被命名为“君子”,“君子”是被模糊了个体身份特征的同阶层人群集合体,即春秋时期上层史官阶层。论述主体将自己隐藏在“君子”之称之后,气评论更常见的形式是由事件中相关人物(或为参与者,或为旁观者)基于对事件本身的分析、判断之后言说出来,如各国谋臣策士的议论劝谏之辞。而《史记》中的“太史公曰”则使论述主体从幕后走向了台前,司马迁在进行历史评论的时候,完全以“自我”的身份,充分彰显自己的历史见解和感悟,意味着主体意识的萌发。

(二)《左传》、《史记》叙事技巧的比较

(1)叙事视角的不同——《史记》更为灵活、开阔的视角

在《左传》中,叙事者纯粹以第三人称形象出现,以全知的视角记录所见所闻,并在其中表达对人、事的评论,但在全知叙述中带有某种程度的限知性,在这些限知性叙述中,通过所述人物的视点,使其获得自我表白,提高论述对象的形象生动性,但这种角度的叙述并没有得以灵活且生动的运用,不甚突出。在《史记》中,司马迁使叙事者的全能化程度更为提高和全面化,在保持一贯开阔的时空视野时,将事件的完整轮廓收诸眼底,即有对集体命运的把握,又有对个人内在心理的发掘,转用故事数位人物的眼光来观察事物,一方面尽量转用聚焦人物的眼光来观察事物,另一方面又保留了用第三人称指称涉聚焦人物以及对其进行一定描写的自由,既在人物之内又在人物之外,叙事视角更为灵活、开阔,叙事层面更具立体感。

(2)叙事立场的差异——“国”与“天下”立场的转变

《左传》处于群雄争霸的初起阶段,生存的危机充斥于各国,因此它所站的立场必然是“国”的立场,着眼于如何体现本国利益,以冀在与别国的竞争中取得优势,体现出一种对本国命运的现实危机感和责任感。而司马迁所处的时代是大一统的西汉,其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方面正处于鼎盛和繁荣的时期,这使得司马迁在《史记》的写作中呈现出一种胸怀“天下”的自信与担当。

(3)叙事体例的区别

1、以时为序——《左传》的时间脉络

《左传》的体例是编年体,严格依从时序叙事。但在个别段落中,时间的线性流动常常被“倒叙”等叙事手法打断。但总体上还是严格以时为序。

2、传记文学——《史记》的纪传体

《史记》的体例是纪传体,以人物为主体,将人物事迹多层次复合、多向度有机连缀。叙事者关注的重心在于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使得读者在阅读之后对人物的性格、特色有个生动的印象。结语

参考文献:

专著类:

[1][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点校本,1982年。[2]沈玉成:《左传译文》,中华书局,1981年。

[3]赵生群:《<史记>文献学丛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4]张大可:《史记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5]孙绿怡:《<左传>与中国古典小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6]傅修延:《先秦叙事研究》,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

[7]杨燕起:《历代名家评史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8]丁琴海:《中国史传叙事研究》,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版。[9]王靖宇:《中国早期叙事文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10]张新科:《<史记>与中国文学》,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11]可永雪:《<史记>文学成就论稿》,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12]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13]吕思勉:《中国通史》,当代世界出版社2009年版。

[14][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美]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陈永国、张万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论文类:

[1]车颖:《<左传><史记>叙事艺术比较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6月。

[2]贺陶乐:《对刘熙载论<左传>叙事艺术的阐释》,载《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3]童庆炳:《中国叙事文学的起点与开篇——<左传>叙事艺术论略》,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4]张新科:《<左传>叙事文的艺术结构》,载《人文杂志》,2005年第3期。[5]可永雪:《论<史记>在叙事上对<左传>的继承和发展》,载《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6]杨丁友:《“其文直,其事核”——<史记>叙事特点研究》,载《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7]纪丽真:《特异性追求:<史记>的叙事策略》,载《齐鲁学刊》,2003 年第 3 期。

[8]宋擎擎:《叙事中的时间——<左传>与<史记>中的时间观》,载《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5年10月。

[9]刘宁:《<史记>叙事学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5月。[10]吴美卿:《<左传>的叙事特色对<史记>创作的影响》,载《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11]胡文祥:《比较学导论》,载《科学学研究》,1994年第3期。

[12]Slupski, Z.(2001).The Literary Structure of the Chunqiu(non-Roman script word)and Zuo zhuan(non-Roman script word).Archiv Orientáln.Vol.69,P51-60.[13]Michael Quirin(1986-1987).Chun Qiu Zuo Zhuan Zhu by Yang Bojun;Zuo Zhuan Yiwen by Shen Yucheng.Monumenta Serica.Vol.37,P366-370.[14]Narrative Arts(2012).Women's Wear Daily.Vol.203, No.86, P10.[15]Carol M.Megehee;Arch G.Woodside(2010).Creating visual narrative art for decoding stories that consumers and brands tell.Psychology and Marketing.Vol.27, No.6,603-622.[16] O.Conolly;B.Haydar(2001).Narrative Art and Moral Knowledge British Journal of Aesthetics.Vol.41, No.2, 109-124.

第五篇:《史记》与《战国策》人物描写的艺术技巧之比较研究

高晓颖,陈为科

(阜阳师范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阜阳师范学校,安徽 阜阳 236000)

摘 要:《史记》与《战国策》皆是鸿篇巨制的文学著作,在艺术技巧的使用上都有卓越的成就,尤其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更是出色。历代以来,众多的文学大家们对这两部书的写人成就,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本文从二者的细节描写、语言运用等人物刻画方面的技巧比较二者异同,深入研究两部作品的内在联系。关键词:史记;战国策;细节描写;语言运用

中图分类号:I2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5-0188-03 《史记》与《战国策》皆是鸿篇巨制的文学著作,在艺术技巧的使用上都有卓越的成就,尤其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更是出色。历代以来,众多的文学大家们对这两部书的写人成就,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这里就这一点作些比较,一方面更好的了解两部书在艺术上的成就,另一方面可以看出二者的前后继承。本文欲从人物塑造的细节描绘以及语言运用方面来对比两部作品,以期探索并发现其内在联系。

一、二者细节描写方面的比较

(一)《战国策》细节描写

先来看《战国策》,《战国策》偏重记言,人物的性格特征大多是从言语中体现出来的。只有少数的细节描写,比如被历代奉为经典的《苏秦始将连横》一文,苏秦刚开始没成功的时候“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而在后来成功后,“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位尊而多金。’”①其中的几个动作细节描写,可以说是相当到位,比如“侧目”、“倾耳”、“蛇行匍伏”等,寥寥数言,将苏秦的父母妻嫂那种嫌贫爱富的势利嘴脸勾画的栩栩如生,其嫂最后的一句坦白更是绝妙,毫不掩饰其贪财嘴脸,令人为其坦白而咋舌。而苏秦虽然从头到尾只说了一句话,却正是这一句话透露了他是个斤斤计较的小人,明明知道其嫂势利,他却还是偏偏要问一句,说明了他的心胸狭隘,也说明了苏秦对于自己的功成名就是相当得意的,并不以自己的功利思想为耻。又如《齐人有冯谖者》一文,这种典型的先抑后扬的写法有利于更加完整的表现人物的性格,并且增加一波三折的趣味感,抓住读者的心。这些都是《战国策》的细节描写的成功之处。此一情节在《史记》中也有出现,文字略有不同,情节很相似,说明司马迁对于《战国策》的这段情节也是有所借鉴的。

另外又如“荆轲刺秦”一节,《史记》与《战国策》的描写几乎相差无几,有些话更是原封未动。田光其人,虽然只是占了小小一段的篇幅,但是一位千古义士的形象已经清晰的被勾勒出来。然后是“易水送别”,几句话便营造出一种悲壮慷慨的气氛,荆轲临行而歌表现出慷慨赴死、临危不惧的豪侠精神,突出了战国时期所推崇的“义”的最高境界。而在最后的故事的高潮部分,即“刺秦”一节里,更是用了大量的细节动作描写,表现当时情况的紧张与危急。动作描写细致,读来情景如见目前,颇有惊心动魄之感。

《战国策》虽然着重细节描绘之处不多,仅有的几处却是处处玄妙,被历代奉为经典之作,就连《史记》在写到这些地方的时候,也是基本采用原文,只是个别文字略有变动,说明了《战国策》在这些细节上塑造人物的成功之处。

(二)《史记》细节描写

通过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也是《史记》的一大特色,而且在这一点上,《史记》比《战国策》要出色许多,不仅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有时还通过心理活动的描写来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如关于“吕不韦见秦质子异人”一节,《战国策》里关于吕不韦第一次见异人的记载,吕不韦的谋划都是通过他的语言表达出来的,看起来与别的策士并无不同。而异人则是一个完全被忽略的人物,除了知道有这个人之外,通过这段话我们连异人的轮廓都描绘不出来。

再来看《史记》所载,文中吕不韦见异人“居处困”而怜之,说道“此奇货可居”,这些都是人物的心理描写,通过这些描写可以使人物的个性更加突出,吕不韦已经不再是战国众多策士中的一个,而是一个善于投机取巧、有野心、有谋略的商人。在吕不韦与子楚你来我往的对话中,不仅表现了吕不韦的善于策划,也体现出了子楚的性格。比如“子楚心知所谓,乃引与坐,深语。”说明子楚虽为质子,但是也有野心,不甘于自己的命运就是如此潦倒,见吕不韦有意,于是与之深谈。子楚在得知了吕不韦的计划之后,也立即表明态度,说若成功愿意“分秦国与君共之”,明确表达了自己的野心。在司马迁的笔下,子楚不再是一个轮廓模糊不清的人,他不甘心自己身为秦国王子却一直是质子,一待机会出现,立即显露自己的野心。又因为他的身份特殊,在对话中几经试探,透露了他的谨慎与精明。子楚从头到尾只说了三句话,却已经勾勒出这个人物的形象出来,不能不佩服司马迁对人物刻画的到位。在这一点上,《史记》显然要强过《战国策》。

又如刘邦与项羽在看到秦始皇出行的壮观场面的时候,两人不同的心理活动。刘邦慨叹“大丈夫当如此也”,②项羽则相当坦白的说“彼可取而代也”,③从这一心理的描写可以看出两个人的性格区别,刘邦不明说出自己的向往,只说应当如此,说明此人心机深沉,不露声色,为他以后成大事打下伏笔。而项羽的话则表明他的性格坦白直爽,在波诡云谲、硝烟不断的秦末年代,“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④的景况,众多英雄豪杰各骋其能,用尽心机以争夺天下的时候,他的这种坦白的性格就注定了他在这场逐鹿之争中位居下风。心理活动的描写对于人物性格的刻画是相当重要的,但是在汉以前的众多著作中,尚无人重视到这一点,由司马迁开始,人物的形象丰满起来,因此许多学者认为《史记》中的人物传记含有小说的因素。

二、二者在语言运用方面的比较

此两部书皆以语言见长,《战国策》因源出纵横家,故而语言的运用上以及对话的技巧上皆是无懈可击的,言辞间气势如虹,纵横捭阖,极具说服力。《史记》的语言上的成就也是非同小可的,司马迁尤其善于利用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性感特征。下面来看看二者之间的对比。

(一)战国策的语言运用

《战国策》在语言对话上的运用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其中一大特色就是人物对话善用譬喻,使语言更加生动活泼。《战国策》书中多为策士游说之言,重在说理,要使人信服,譬喻是一个形象而且较容易为大家接受的方法,因而成为众多策士语言运用上的一大工具。比如《张仪欲以汉中与楚》中张仪对秦王说:“有汉中,蠹。种树不处者,人必害之;家有不宜之财,则伤。今汉中南边为楚利,此国累也。”⑤将汉中比喻为“蠹”,极为形象,且更加容易理解。再如《楚绝齐齐举兵欲伐楚》一文,用了有名的“两虎相争,必有一伤”的比喻,生动的描绘出当时三国之间的利害关系,令人心服。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战国策》中的比喻使用极为频繁,这与战国策士本身有关系,他们的工作就是说理服人,比喻是个可以让道理更加通俗化的捷径,因而最多被用到。

《战国策》语言的第二大特色就是善用排比、顶真等句式,营造一种恢弘的气势,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如《张仪说秦王》:“围梁数旬,则梁可拔。拔梁,则魏可举,举魏,则荆赵之志绝,荆赵之志绝,则赵危,赵危则荆孤。”《平原君谓平阳君》:“夫贵不与富期,而富至;富不与梁肉期,而梁肉至;梁肉不与骄奢期,而骄奢至,骄奢不与死亡期,而死亡至。”⑥这里使用的顶真手法,读起来声调铿锵,富有音乐性和煽动性,同样能加强语言的气势。

(二)《史记》的语言运用

再看《史记》,《史记》的语言的一大特色是人物语言的个性化,突显人物的性格。关于对争夺天下的看法,陈涉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刘邦说:“大丈夫当如此矣。”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也。”鲜明的形象通过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表现出来,相当的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陈涉是平民,他的话体现了他对于阶级不平等的反抗;刘邦是下级官吏,对于帝王的奢华生活有羡慕也有野心,但他为人谨慎,即使有野心,也要隐而不显;而项羽原就出身贵族,加之性格桀骜不逊,因而口出狂言,欲取而代之,也是符合他自己的地位的。三人性格一目了然,司马迁对于人物语言的掌控力可见一斑。再比如吕不韦初见异人,便说道:“此奇货可居。”一句话便透露出他的商人本质,一切从利出发。甚至是国家大事,他也将之当作商业行为来进行,等于拿异人来做了一笔生意,所不同的是生意如果做成,他获得的是倾国的权力与财富,将军国大事玩弄于股掌之间。

除了个性化的语言外,语言的讽刺性,也是《史记》的一大特点。比如在《萧相国世家》中讲了三件事情,第一件:“汉三年,汉王与项羽相距京、索之间,上数使使劳苦丞相。鲍生谓丞相曰:“王暴衣露盖,数使使劳苦君者,有疑君心也。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上必益信君。”于是何从其计,汉王大说。”后来论功行赏,“高祖以萧何功最盛”,群臣不服,高祖说,“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第二件:在淮阴侯伏诛后,高祖大赏萧何,众人皆贺,独召平吊之曰:“祸自此始矣。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中,非被矢石之事而益君封置卫者,以今者淮阴侯新反于中,疑君心矣。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第三件:“汉十二年秋,黥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相国为上在军,乃拊循勉力百姓,悉以所有佐军,如陈豨时。客有说相国曰:‘君灭族不久矣。夫君位为相国,功第一,可复加哉?然君初人关中,得百姓心,十余年矣,皆附君,常复孳孳得民和。上所为数问君者,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货以自污?上心乃安。’于是相国从其计,上乃大说。”这三件事描写的是刘邦屡次慰问萧何,看似好意,实为监视怀疑之意。萧何多次听从别人建议,免去大祸。以萧何之劳苦功高,从刘邦起兵即跟随在侧,不离不弃,尚且如此,况别人乎?刘邦之多疑寡情由此可见,司马迁讽刺之意不言而喻,读来令人齿冷心寒。

(三)二者在语言运用上的承继

《史记》与《战国策》在语言的运用上各有胜场,但是在某些方面也是一脉相承的。刘熙载认为:“《国策》文有两种:一坚明约束,贾生得之;一沈郁顿挫,司马子长得之。”⑦是说司马迁承袭了《战国策》沉郁顿挫的语言风格。司马迁著《史记》时,诸多史实都是基于《战国策》加工而成,其语言受其影响也是自然。两部书中都喜欢用夸张的言辞来营造气势就很相似。如《苏秦始将连横说秦》中以极其夸张的言辞极力的渲染了苏秦相六国之后,六国合力抗秦的盛况,读来琅琅上口,能感觉到其中睥睨天下的豪迈之气。这种夸饰的语言风格在《战国策》随处可见,构成独特的纵横捭阖、气势如虹的语言,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史记》中也有很多使用夸张手法的地方。在《刺客列传》中,荆轲易水辞燕丹时,“复为慷慨羽声,士皆嗔目,发尽上指冠。”这里显然也是一种夸张,所谓“发尽上指冠”的情形在现实中是不太可能出现的,这里是为了渲染那种悲愤莫名复又慷慨至极的情景,故而夸饰一下,是一种艺术上的加工。这些夸张的用词很明显的具有战国遗风,可知司马迁是受了战国纵横家文风的影响,正所谓“汉家文章,周、秦并法”,⑧说的就是秦汉间文章风格的传承。

班固《汉书·司马迁传赞》说:“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迄于天汉。„„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才,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 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⑨这段话可以说是对司马迁和他的《史记》的一个精准的概括,有《史记》的成书基础,也有司马迁的述史原则。“辨而不华”、“质而不俚”都是说明《史记》所用语言通俗质朴又不落俗套,内容思辩又不花哨,所以称为“实录”。

下载《史记》与《世说新语》轶事比较[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史记》与《世说新语》轶事比较[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与《史记》 中国历史上每一个有责任感的、有成就的史学家,都会以他们的心血凝聚起来的思想,留给后人许多有益的启示。对此,我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太史公司马迁。司马迁写的......

    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约公元前145~公元前90年),西汉著名史学家。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司马迁10岁开始诵读“古文”......

    司马迁与《史记》

    论《史记》的历史意义 两千多年前,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编撰了一部记载了上至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的史学著作。然而当时为完成自己心愿而撰写......

    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与《史记》简介 一、 司马迁 1、游历天下 20岁开始了他的游历生活。他的足迹到达会稽,访问夏禹的遗迹:到过姑苏,眺望范蠡泛舟的五湖:到达淮阴,访求韩信的故事:到过丰沛,访问......

    《史记》中刘邦和项羽的形象的比较

    《史记》中刘邦和项羽的形象的比较 《史记》对人物的刻画,可谓“千人千面”,不同的人物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司马迁笔下的的人物形象总是那么血肉丰满,神形毕现,淋漓尽致,主要原......

    教案——司马迁与《史记》

    教案——司马迁与《史记》 教学目标: 1、司马迁生平与《史记》的成书 2、《史记》的传记文学成就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史记》的叙事艺术 2、《史记》的人物刻画 教学方法: 讲......

    史记》与中国文明

    史记》与中国文明 文章作者:陈强 历史上的华夏民族很可能来自遥远的西亚——“四海之内”最早当指两河流域或阿拉伯半岛的地理状况,而象“神州”、“天子”、“神明华胄”一......

    司马迁与《史记》的文本文档

    第一节司马迁与《史记》 1.司马迁生平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前87?),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他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