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儒学与法学比较
2005-10-25 14:56 满意回答
儒法之比较及其现代意义
------------------
摘要:纵观中国古代法律思想史,各家学说有如天空璀璨的群星,然从其影响力来说,儒法两家是足具影响力的学派。可以说,中国传统法制乃在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的不断作用中而形成。① 研究二者对当代依法治国和以人为本的方略都有重要作用和影响。
一、儒家思想概说②
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
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
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
儒家的“人治”主义,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把人当作可以变化并可以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伦理天性的“人”来管理统治的思想。从这一角度看,“德治”主义和“人治”主义有很大的联系。“德治”强调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则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种贤人政治。由于儒家相信“人格”有绝大的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础上便发展为“为政在人”、“有治人,无治法”等极端的“人治”主义。
二、古代意义之法治③
可以说,法家的法律思想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新学”。所谓“新学”是相对以儒家为代表的“礼治”主义的“旧学”而言的。“新学”与“旧学”的分歧归结为“法治”主义与“礼治”主义、“德治”主义、“人治”主义的分歧。
法家的“法治”主义有其特征:主张干涉而反对放任;排斥“人治”主义而独任“法治”主义;排斥“礼治”,不承认自然法的存在;主张国家至上,社会团体甚至血缘亲属团体的利益都得服从君主的国家利益;反对徒任“势治”。法家的思想以“唯物论”为出发点,常常注意此时此地的环境,又深信政府万能,而不承认人类个性的神圣。它的政治主张严格的干涉,但干涉须以客观的“物准”为工具。这一“物准”就是被视为“规矩、权衡”的法律,不容许统治者任意的论心定罪。人们只有在法律容许的范围内,才能得到自由和平等。“法治”主义的精神实质就是“物治”,所以又称“法治”主义为“物治主义”。④一方面,是用客观的标准如规矩、权衡、斗量、尺寸等物一样的客观的、人设的、固定不变的法来衡量所有的人;另一方面,是把人当物来治理。也就是把人当成可以用固定的、客观的规矩、尺寸等“物准”去准确无碍地衡量的东西,而不考虑人的特殊能动性。
同儒家的“礼治”相比,法家的“法治”反对宗法等级制和世袭制,要求平等守法,并且主张制订和公布成文法,凡是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所以说“礼治”和“法治”的主要分歧不在于制裁手段,而在于行为规范的内容本身。也就是讲贵贱、尊卑、长幼、亲疏之“异”的差异行为规范与一断于法的统一行为规范之间的分歧。①同“德治”相比,“法治”主义轻视或完全否认道德教化的作用,这和儒家多数主张人性善而法家主张人性恶有关。
法家的“法治”主义,首先值得称道的即是它把握住了历史进化的法则,并且顺应历史进化的法则来创造,反对保守和空想。它的“实践精神”和“功用主义”都由此而产生。但其缺陷在于过分忽略了“礼”、“德”、“人”和“法”在政治上互相依辅的作用。“法治”主义昙花一现,原因有二:一是由于礼治主义、人治主义久已深入人心,而共同和“法治”主义为敌。“法治”主义虽一时占上风,但最终被“礼治”主义学说所征服。二是法家极端强调国家利益,而轻视个人利益,虽能救一时之弊,但不能确保社会的长治久安。这不仅是“法治”主义思想在汉以后不发达的原因,也是法律和法学不发达的原因所在。②
三、现代意义之法治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古代“法治”的含义和今天我们所倡言的“法治”的含义是有很大差别的。事实上,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在中国古代是不存在的。
那么什么是法治? 法治起源于西方社会,在西人亚里士多德看来,法治就是一切都依法而治,而大家所遵循的法律都是良法。这一简约的概括朴素地反映了法治的基本精神。但是,亚里士多德在这里预设了一个前提:法治要以良法为基础。为此,他确立了一些立法原则。那么,什么是良法呢?尤其是从现代角度审视,我们所要求的良法又是怎样的呢? 法自君出不会是良法;行刑重轻,法峻刑严不是良法;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更不是良法。良法必须体现社会全体人民的公共意志,反映社会每一成员的理性意愿,保障每一成员的人权,它是全社会每一成员共同参与并签订的公共契约。人们违反它就是违背了自己的承诺,要承担“违约责任”,受到制裁。所以,法治要求法治社会之法律本身应是人民共同意愿的提炼,而不只是反映某个人或一部分人的意志,否则它就得不到普遍遵守;要求法律保障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权利,而不只是赋予某些人特权。法治的基本精神是公平、正义、自由和权利,限制权力,法治亦是这些基本的民主原则的具体体现和保障,而良法乃至法治的基础是民主。概言之,民主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民主制度的具体内容和形式。
民主、法治、市场都是率先在西方社会生长并成熟完善起来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法制建设上也引进移植了不少西方法律制度。但是,法律制度的引进与移植远不像生产方式的转变或工艺技术的改进那么简单。被移植的法律的规范制约作用的有效发挥有赖于一定的文化基础,有赖于植入地人文资源是否蕴含法治基因,有赖于植入地植被对法治精神的兼容性。“逾淮成枳”的现象同样适用于人文世界。“法治的现代化并非一个简单的向欧美国家的认同过程,其间还蕴含着每个国家在各自的历史文化视野中对现代化的不同价值取向和模式选择,还必须对自己的传统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和处理。”民主与法治是西方文化的表征,是西方价值观念的载体,那么,西方文化中的法治精神能否植根于中国厚实的儒家文化土壤呢?以儒家伦理为内核的中国传统文化能否承接和转化这西方法治文化呢?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社会缺乏“法治”的历史传统,即在社会秩序和规范中,“法治”始终未占主导地位,这就必然给中国当代建立“法治”社会秩序带来困难。
四、借鉴和启示
虽然今天所倡导的法治跟古代的“法治”几乎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古代法家仍然有许多地方是值得我们认同的。二千多年前他们已经认识到,法是用以规范和衡量人们行为的客观的、公正的准则,具有客观性。法家所提出的“不别亲疏,不疏贵贱,一断于法”是对法的平等适用的肯定。法家思想大力提倡法的权威性和拘束力,强调人民、官员、甚至国君都应该守法和依法办事。他们主张公布成文法,法应清晰、简明,具有统一性和稳定性及可操作性和可预见性等。①法家思想的这些积极方面都是值得学习和借鉴,对今天的法治建设是有利的。
同时我们要看到法家的重刑政策和愚民政策,压制议论和专制王权的方式,与民主与自由是格格不入的,更不是我们今天要的法治。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及专制王权,使得人们观念中缺乏法治的观念。今天中国提倡依法治国,实行法治,但是“法治的落实不在于用法条来取代固有的文化传统,而是要把人们对法、法律和法治的信念融入到人们的血液中去、融入到代代相传的文化传统中去。”提高人的法律素质,增强人的法治意识,灌输自由意识、平等的观念乃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任务。如果人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思想政治素质低,即使有比较健全和完善的法律和制度也会因为得不到遵守而不起作用,甚至形同虚设。所以,“人”仍然是关键。在古希腊传统文化中,法律的至高无上的权威,是与公民的自由和平等以及立宪政体等道德理想联系在一起的。“法律与人性的关系,法律与权力的关系,也都是从城邦的„善‟来阐释的,从而使法治观具有一种超越法律的特殊性而成为更高层次的理想观念品格。如果仅仅在法律层面而不深入道德理想层,不探讨法律的价值基础和价值根源,无以最终确立法治观。”②权力从属于法律,实行法治而不是人治,否则国家就会丧失其真正的本质和特征。西塞罗有句名言:“我们是法律的仆人,以便我们可以获得自由。”西方人的这些传统告诉我们,他们的“法治”传统与我们的“德治”传统同样古老而长久。中国人选择了(这里的选择并非主观意志)“德治”为其根本,并影响至今,建立“法治”秩序,决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西方人选择了“法治”为其根本,也影响至今。但无论以何为根本,都没有离开“人”这个根本的价值主体。这实际上是儒家“德治”文化思想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因此,提高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法治”素养和“德治”素养,是当前精神文明建设中最根本的任务,也是我们要达到法治目标的根本方法。只有在儒家和法家深厚的文化土壤中取其精华,去其糟泊,才能为今天的法治建设指引一条宽广而平坦的路,也才能被真正得以利用。
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中文系教授罗多弼
自从中国人开始追求现代化以来,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上的地位就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自明清时代,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上的地位就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参考儒家传统提供的资源。尤其是华人和东亚人应该有这个机会。但是正如其它的文化传统,儒家传统属于全人类,所以儒家的思想文献应该尽量翻译成各种语言,提供给大家。
作为瑞典人,我必须承认儒家经典著作当中,到现在只有《论语》被翻译成瑞典文。这是我这一代瑞典汉学家应该填补的空白。从一开始儒家思想就体现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用今天的话语来讲,在古代中国儒家思想就被理解为人类文明的核心。结果,至少在中国,儒家思想被视为文明或文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儒家思想给现代人提供了很丰富的资源。面对这些资源,现代人具有一个选择的自由,可以吸收资源里面的一些成分,也可抛弃一些成分。
但是不管你做出什么选择,儒家思想属于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宝库。保存和解释儒家思想文献,增进人们对它的理解是我们作为对儒家感兴趣的学者的一个重要任务。不管你对儒家思想的评价如何,了解这个极其丰富多彩的传统一定会使得你的生活更加丰富。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12月09日第八版)
第二篇:比较法学读后感
读德.K.茨威格特《比较法总论》有感
孙俊杰 刑法学 201412060891 总是习惯看一个人作品前先了解他本人的经历以及这部作品的写作背景。《比较法总论》一书是当代西方比较法研究体系概论的最高研究成果,作者茨威格特于1911年生于波森的一个法律世家,从小就耳濡目染,有良好的法律思维习惯,博览群书,这本书中涉及到多国多方面的法律知识可以看出茨威格特的博学能力。茨威格特曾在英国、法国、哥根廷等世界著名大学学习,1937年在德国以《战争对合同的影响》一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他写作的年代处于二战时期,写作内容很多涉及到世界法的问题,茨威格特一生都在从事比较法的研究与教育,并且在国际范围内组织东西方各国法学研究着从事比较法的研究。这部作品集茨威格特教授研究比较法的所有精华,因此至今被推崇为研究比较法的必读作品。
这本书一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了比较法的界定,包括概念、功能、目的、方法和历史;第二部分是讲世界上的法系,分六编分别讲述了罗马法系、德意志法系、英美法系、北欧法系、社会主义法系和其他法系。
首先阅读了第一部分,阅读完之后对比较法是什么就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比较法是对不同国家的法律现象的比较研究,它必然以外国法为探讨对象,它主要是采用比较的研究方法,包括宏观比较和微观比较,宏观比较研究的对象不是具体的各个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而是各国处理法律素材的一般方法,调解和裁决争议的程序,或者各国法律家从事法律工作时所使用的方法。因此人们不应该把自己的研究局限于国家的法院个法官,而应该注意到所有解决纠纷的实际方法,从而提出对本国实际最有用的方法;而微观比较同宏观比较正好相反,它比较的是各个法律制度或者法律问题,从而比较那些在不同的法律秩序中用以解决一定的具体问题或一定的利益冲突的规则。比如如果父母在遗嘱中不顾非婚生子女的利益时,后者该如何保护自己的权利?为了理解比较法的概念和本质,本书提出了比较法和国际私法、国际公法、法律史和法律社会学的区别以说明比较法不是什么,来让我们理解比较法的范围。作者强调了对外国法的研究并不等于比较法,单纯的罗列出外国法更不是比较法,最多只能称之为叙述的比较法。比较法最好是对外国法的资料进行深入比较研究,得出比较的结果,进行批判性的法律政策的考察或者得出关于本国法律的解释的结论。
比较法的目的之一就是发现对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我们在比较研究中认识到外国关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方法比较实用、简洁时不能因为它是一种外国的解决方法就讲其拒之门外,可以根据本国具体情况经验证后将其适应于自己的国家,法律应超出国家的国家,法律应是世界的。
第二部分是这本书的主要部分。对我感触最深的就是罗马法系。现运用比较的方法讲述对这个法系的感想。
1、和社会主义法系相比较
懂法律史的人都知道,罗马法是民法的巨人,刑法的矮子,这种说法我很认同。中国的法律属于社会主义法系,历来的刑事立法、司法技术比较发达,很多学者认为中西方出现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基础不同,社会主义法系的国家封建社会开始早结束晚,是农业古国,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这个社会充满着“重农抑商”的思想,严格限制商业的发展,以巩固其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因此每个朝代的刑事法律文化发达,关于民事关系方面的法律规范都少之又少或者很不全面,民商事立法技术不完善,制度不健全。
而在古罗马或雅典,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经济的发展形成了立法、司法等法律文化的需要,民商事法律文化十分发达。在现代中国法治化的进程当中,需要结合中西方法律文化,取精华,去糟粕,尽量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不完善的缺点,借鉴西方的先进法律文化。在思想文化的比较上,商品经济的核心就是等价有偿原则,随着商品经济的渗透和发展,罗马法中的重契约、民主制度和民主、平等的原则凸现出来。社会主义法系中的国家民主制度开始的比较晚,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礼”和“习惯”发挥很大作用,特别是息讼止讼和“以和为贵”的思想严重阻碍了民主和法治的进程。
2、和英美法系相比较
从形式上来看,两大法系的最大区别在于,罗马法注重于法律的成文化,英美法系注重于遵循先例。因此两大法系又被称为成文法系和判例法系。成文化的法律,一般由立法机关制定,注重法律的稳定性,但其也因滞后性和僵化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受到批判。有判例法的国家,法律可由法官在运用法律时产生,承认“法官造法”,具有灵活、适应性强的特点,但不宜被人们掌握,在没有先例可循时可能会因为不同的法官而做出不同的判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英国又产生了衡平法,以对普通法补充。两大法系,在法律技术上也有着不同的特点。有法律术语及概念的区别,有体例的不一致,等等。比如法律术语和概念上,对股东的追索制度在英美法系称为戳穿公司面纱制度,而在罗马法系则称为直索制度;从体例上讲,大陆法系将侵权作为债发生的原因之一,规定在债法中,普通法系将侵权独立出来。
进入21世纪后经济全球化的势头更强,各国之间的联系尤其是经济联系加强,需要有统一的法律制度来规范各方的行为,更由于世界上存在的各大法系均存在不同的弱点,所以各大法系之间要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大陆法系可以增加对判例的研究,普通法系也要增加对成文法的制定。目前,世界统一市场的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强大,联合国对经济一体化的需求,各国之间订立了诸多多边条约和双边条约,这些条约有程序上的约定,但更多的是实体法上的规定。这对于各大法系相互融合,共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第三篇:儒学与马克思主义
儒学与马克思主义
翻开世界史,就是不同文明兴起、衰落、融合的过程。任何一种单质文明都难以靠自身的力量克服其固有的缺陷而长盛不衰。古代埃及、希腊、巴比伦、印度、罗马都证明了这一点。较之其他文明,中华文明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几千年一脉相承,延绵不绝。随着世界范围的资本主义兴起,在一连串灾难和失败后,我们陷入了极度的困难之中。和西方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相比,我们的文明也暴露了他固有的缺陷。我们的文明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幸而我们民族固有的文明特质使我们警醒,开始与西方文明融合,重塑民族精神,并最终获得新生,而这个西方文明只可以是马克思主义
西方文明在中国传播的非常缓慢,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以后,西方列强就不遗余力的企图用西方先进文明代替所谓土著文明,印度就是最好的例子。但中华民族强烈的民族优越感和民族自尊心使这种企图很难实现。随着西方资本的不断入侵,虽然我们也接受了诸如选举、议会、责任内阁等,但纯粹是形式主义,是一场闹剧。中华文明把天下为公,以天下为己任作为价值之本,以仁义克己为立身之本,以仁政爱民为执政之本,以忠君报国为道德之本,以中庸和谐、宁静淡泊为自由之本。相比之下,个人主意,个人奋斗则不是君子所为。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的巨大反差,要使中国人接受西方文明是很困难的。有些人简单的认为西方文明是资本主义的产物,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西方文明。实际上,西方文明最有价值的那些东西,如理性精神,科学精神,民主共和传统最初是在古希腊奴隶制社会里孕育而成;而独立自由的爱好和追求,则来源于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人道主义精神则来源于基督教,正是这些精神提供了条件。历史证明一些基本的文明特质是超民族,超社会历史形态的。理性精神、民主共和精神可以在资本主义社会扎根,也可以在奴隶社会存在
第四篇:儒学与人生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儒学与人生
钱逊
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原所长
课程前言
钱逊教授,1933年生于江苏无锡,1953年清华大学历史系毕业,1982年转攻中国思想史,历任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所长,长期从事先秦儒学、中国古代人生哲学方面的研究。在“儒学与人生”的专题演讲中探讨了儒学与人生的关系,提出了儒学真正的本质是做什么,他从四方面论证了儒学与人生的关系。主要著作:《论语浅解》、《先秦儒学》、《中国古代人生哲学》、《中国传统道德》等。
“我们研究儒学也好,我们想从儒学中学习一些东西也好,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就要了解儒学自己本身的一些特点,就是说它必须是和你自己的思想、和你自己的行为是相结合的,它不是一种纯粹的知识体系,你读了以后就是要和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的思想要结合起来体会来用,就是说具体如何去做,那就靠自己去领会去体验,但是如果说把儒学仅仅看作一种知识去研究,和自己的思想行为和自己处理问题、自己做人完全不发生关系,那样的话本身可能做了一门学问,但是这样做就离开了儒学的最根本的核心。”
我今天要讲的题目叫儒学与人生。我先简单说一下儒学和人生的关系。过去很多人大概都认为儒学是一种政治学说,是为2000年的封建统治服务的一种上层建筑,我今天所讲的《儒学与人生》这个题目,目的就是弄清儒学的真正本质在哪里。实际上儒学是一种讲人的学问,或者讲做人的学问,或者说是关于人生的学问。当然说儒学也是一种政治学,这也对,因为儒学讲治国平天下,但是儒家讲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在修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根本是修身,从天子一直到普遍老百姓的根本都是修身。儒家有这样一个基本的观念:一个社会的安定,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的基础在整个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包括老百姓以及领导人,这是儒家治国的基本,所以为政以德,基础的东西是讲做人,做人的问题解决好了社会也就解决好了,国家也就太平了。
那么讲做人的问题,为什么要提出做人,这里就谈到儒家的一个基本的出发点,我们讲到的基本的一个问题是要懂得人,先要懂得人和禽兽的区别。现在流行的一个观点就是人和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禽兽是一回事,人无非就是要生存,无非就是生存竞争,就是弱肉强食,食色性也等,说起来好象人和禽兽是一回事。听起来很可笑,实际上很多人是这样来看待人生的。在这一点上我们的传统儒学就不这样看,而认为人首先要认识人和禽兽的区别。堂堂正正做一个人,要能够摆脱禽兽的境界,要学会做人,修养自己,所以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根本,这是儒学思想的基本出发点。懂得了这点以后再去研究儒学,就可以懂得很多东西。
不仅是儒家提出了这样的思想,而且在中国文化的长期发展中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种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讲做人这个观念在中国已成为一种民族意识,不一定是学者,不一定是秀才状元,即使是老一辈的普遍老百姓,都教孩子要堂堂正正做人。现在我们青年人好像比较讲究将来要做一个科学家,一个文学家,要拿诺贝尔奖还有当议员。中国的传统首先不是讲这个,首先是你要做人,要做事,先做人,而且这种思想渗透在我们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京戏里面讲了多少做人的道理,四大名著里面也讲做人的问题。中国史学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不仅记事,而且记人,记事一方面讲治乱的经验,还有一个人物的褒贬,大忠大奸在史书上都可以找到,一些小人物当时来讲在道德上很有意义,我们史书上也有,并不一定是英雄人物。这是形成我们文化传统的东西。
一、人生价值观
那么这里面第一个谈的是关于人生价值观的问题。人的价值观是我们考虑人的时候首先要思考的一个根本问题。价值观这个词在古代是没有的,在古代讲的是追求不朽,不朽就是一个价值问题。有一种提法叫“三不朽”,就是立德、立功、立言。人们还有一个讲法叫“虽久不废”,立了德,立了功,立了言之后,能够长久地不被人忘掉,长久地有影响,这才叫不朽。基本上可以说“三不朽”的思想后来成为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主导思想。人的不朽不是在你自己身上,不是看你自己得到了什么东西,而是要从历史、社会对你的评价中体现你的人生价值。你的不朽存在于老百姓的心中,存在于长久的历史中,这才能叫做一种真正的不朽。一个人生前在各方面有多少的满足,多大的权利,多大的财富,一旦去世就没有了,即使传给子孙后代,现在看来能够传几代就了不起了,但是立德、立功、立言这样的不朽的含义是,即使人的身体不在了,但是精神却可以长远的不朽,确实可以做得虽久不废,在子孙后代,在民族以至人类的发展中存在下去,成为历史的一部分。这个实际上日常生活中也很容易体验到这一点。
比如说岳飞,他生前并不是一个成功者,他没有完成他的志愿,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判死,但是他被我们中华民族永远记念,永远继承。杭州的岳王坟、岳王庙就是一个很生动、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很典型的表现,一方面是祭祀岳飞,一方面是秦桧被做成铁人跪倒到墙角里。这都体现了中国人对人生价值的一种看法。这个人在历史上的价值,在我们民族发展中的价值很鲜明地体现了出来。这不在于他当年如何成功,而在于他能不能够立德、立功、立言,虽久不废,其他都是假的、空的。所以说,物质的东西比如人的寿命,物质财富、权力,都是短暂的,而真正的精神的东西才是可以永远存在的,永垂不朽的。
岳飞不仅是我们给他纪念,而且岳飞那种精忠报国的精神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里。我可以举一个清华校史上的例子。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北大学生在城里示威游行,清华离北京太远,那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好的交通,没有参加,到晚上才有人把这个消息带到清华园,一夜无话,第二天早上就有反应了,大家早上去吃早餐的时候,发现在饭厅门口帖了一张小字报,当时叫揭帖,小字报的内容是什么?没有巴黎和会的具体内容,就抄了一首岳飞的《满江红》,谁抄的?是闻一多,当时是清华学生。闻一多此时此地抄这么一段岳飞的《满江红》干什么?他是用岳飞的《满江红》来抒发他当时的这样一种爱国的情感,也就是说岳飞的精神实实在在地存在于闻一多的身上。在这样一种民族危亡关头它表现出来,激励一代青年来进行爱国活动,这叫做真的不朽,这真正是一个人的价值。这就是中国人的一个最基本的传统,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最基本的人生价值观念。16:46 刚才讲到的时间问题,中国人的观念不是说只有现代,中国人讲究历史观念,我继承历史的先辈们的这样一种成就,继承他们一些好的思想,同时我也要用我的所作所为在历史上留下痕迹。所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是什么?是历史。这是中国人的观念,不只看我自己,不只看我眼前,而是把自己放在一个群体中间,把自己放在历史中间,来寻找自己的价值。
讲到这个地方需要澄清两个问题:一个问题就是中国人讲究“义”,把“义”作为第一位,所谓“义以为上”.很多人认为中国传统就是重义轻利,不符合现代要求,这是一种误解。实际上中国古代传统讲义利关系,讲的是应该把利的取舍放在义的考量之下。
还有一个要澄清的是,中国人讲人生价值需要把个人放在一个群体中间,放在历史里边,那么是不是就不讲个人?也不是这样。实际上,一方面儒学强调个人对社会的奉献,强调个人要自觉地承担自己的社会义务,意识到自己的历史责任,但同时也非常强调个人的独立的人格。
二、待人处世的原则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涉及到一个待人处事的原则问题,因为做人就是要处理人和人的关系,但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是这里面包括很多具体的规范。比如“孝”就是一个具体的处理家庭关系规范,也是一个基本的道德规范。我在这里不打算讲这些具体的东西,只讲一个最一般的原则,我们待人处世、处理人和人的关系的最一般、最根本原则是“推己及人”.这思想来自于孔子提出来的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两句话,一句话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句话叫“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个道理非常简单,概括起来讲就是“推己及人”,或者像老百姓讲的要“将心比心”,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其基本精神就是为人处事心里要想到别人,而不要只想到自己,这样就可以平等地待人,对人表示一种尊重,一种关心和帮助。这个简单的道理讲起来意义很大,儒学讲仁,孔子讲仁学,讲仁最基本的一个要求就是从自己做起。在《论语》里孔子的弟子问过他,说什么话是可以一辈子终生行之,是一辈子照着去做的,孔子就说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有一段话是一以贯之,另一个学生问,一以贯之什么意思,他回答,忠恕而已矣。如果孔子的思想是仁学,仁的最基本的一个内涵叫爱人,那么如何爱人呢?爱人的起点在哪里呢?我说爱人的起点就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起点就在你心里要有别人,如果你连这点都做不到,心里只有你自己,你又怎么谈到爱别人呢?心里总是有别人,总能够为别人着想,总是能够把别人当做和你一样的人,你才能够对人有爱。所以,孔子的仁学,从推己及人做起就可以了。
这是儒学的一个特点,要讲高深它可以有很高深的道理,要简单它也有很简单的道理。最普通的人,一点不学,听一听也可以明白很多道理。拿现在我们的社会生活来讲,我们讲社会功德,讲文明乘车等,说到底最基本的问题是“推己及人”.干一件事前,能想一想这个对别人会有什么影响,能想一想别人是不是也有这种要求,很多问题就解决了。而往往我们就是没有想到这一点。
再推广来讲,现在“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也被世界所注意。近一些年来,国际宗教界和伦理学界都有一批人提出一个问题,想寻求一种全球的普遍的伦理,寻求大家都能接受的伦理原则,为什么要寻求这个,因为个人伦理原则、价值观念不一致会引起很多冲突。如果我们能够寻找到一些大家都能够接受的原则,大家都按照这个要求行动,就可以减少由此引起的冲突。这件事情已经进行多少年了,国际宗教界、伦理学界都开过国际会议,也有一些成果,最明显的成果之一就是在国际宗教会议和国际伦理学会议上,大家得出一个一致的认识,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个各种宗教、各种民族、各种文化都可以接受的基本原则。
但是还有一点做起来又是很不容易的,你不说别的,就说我们常见的校园里的现象,有些就和它相反,明明知道这个东西自己也不愿意,但是我跟学生讲课常常讨论一个问题,比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如我们校园里常见的占座现象,我们都知道占座不对,但是不占又觉得自己吃亏了,所以还是要占。做起来是很难的,道理是很简单的,但我想我们应该从最简单的道理、最简单的东西做起。
三、谈个人修养
第三讲修养。因为道德原则不是天生的,要修养和教育。儒家非常重视教育,虽然孟子讲人性善,但他还讲要教以人伦,要教育,不能完全靠自发。在修养方面,中国传统文化里面有丰富的内容,有很系统的修养学说。据我所见,中国文化中关于修养的这套东西是最丰富、最系统的。今天讲一下“为己“和”慎独“.儒学也是为己之学,孔子讲,”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但这个”为己“不是为自己,不是为自己的名利。这个”为己“指,学习修养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要求,是为了自己的一种完善。”为人“是指做给别人看,沽名钓誉。儒学提倡的是为己之学。
这里要提到刚才上一个讲座里面,谈到三年服丧的问题,孔子的学生问能不能减到一年,孔子说,如果你不服丧三年,服丧一年,你能不能心安?如果能够心安理得,就那样做好了。接着孔子又说,为什么要三年服丧,是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三年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所以,真正有道德的人,父母死了以后,让他不服丧,让他吃好的,穿好的,让他去听音乐,去跳舞,他都没有这个心情,他会于心不安的。孔子强调要心安,是为己,就是为了自己能够心安。比如现在的见义勇为,老有人问,他怎么想的,他图什么,他为什么?其实很简单,他觉得只要是人都应该这样做,只有这样做了才能够心安,不这样做会后悔一辈子。
中国人讲修养就是真正发自内心的东西,所以就提出所谓”慎独“.”慎独“就是没有别人知道,或者就你一个人在那儿,别人不知道,或者说你仅仅想了,没有见诸行动,在这种情况之下,你也要老老实实,实实在在地按照道德的要求去做。这是慎独,是修养非常重要的一个要求。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说明你真正是”为己“,如果你不是”为己“,你就是要做给别人看,”慎独“这一点很重要,不光是道德上要注意,也包括一切的工作,一切的处事都要注意。
四、谈人生态度
第四个问题,讲人生的态度。我想,人生的态度就是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语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第一句话是中国人基本的世界观:整个宇宙不断地在发展变化,不停地运 5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行。下面还有两句话叫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不断地发展,“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所以做一个人也应该按照这样的精神来做。
再讲讲厚德载物,地很广大,很厚重,能够承载万物,君子就应该象地这样,能够承担大任,能做大事。能够做大事,要有很好的德行。我们前面讲要做人,讲人生价值,讲推己及人,讲修养,讲的都是”厚德“,最后讲一条是要”自强不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以上四个问题只是整个儒学中很少的一部分,讲的很简单,道理也很简单,但是我们如果能够认真的从这四个方面去做,我想我们会有一个很健康、很有意义的人生。谢谢大家!
五、现场提问
听众:钱先生您好!我有一个问题,就是刚才您说到个人和个性这样一个在儒家思想体现的问题,您举了很多例子,富贵不能淫、取义成仁这样的(例子),但是我发现您举的例子,更多时候是当他个人跟集体的利益在一体的时候,更多是受到外来侵略这样威胁的时候,他才产生出这样的行为,而在就是他和整个这样的上层统治的关系中却很难看到这种行为,而更多看到的是一种愚忠或者愚孝的成分在里面,还有就是我发现在我们儒家典籍里面其实自相矛盾的有很多,比方说有(人)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于孝也,那么我想很冒昧地问一句,如果父亲是小偷,那么儿子也要做小偷吗?谢谢!
钱逊:这个(您)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传统中间有愚忠、愚孝,这是事实,包括岳飞身上也有愚忠,但我觉得这个问题我们要做这样一个分析,就是说传统文化要看到它有两重性质,像愚忠愚孝这一方面,是那个时代下面它的一种局限,就是说在那样一个社会条件下,他要忠于这个国家,忠于这个民族,他(忠于的)那个对象只能是皇帝,只能是当时这样一个等级制度,对吧。这就导致了他实际的内容他就变成了是愚忠。更严重的问题我们还可以说到像后来(说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讲气节,在那个时候妇女你要让妇女守节,守它那个封建礼教、三从四德,这是一面,它有它的时代性,在那个时代下面,确实有这个性质,确实有这一面,但是从另一方面讲,那样的精神,处理个人和群体的关系问题,如果我们换了一个社会(环境),现在我们的社会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对不对。同样一个比方守节的问题,那么在抗日战争时期,《四世同堂》里面不这样讲吗,抗日战争时期钱老先生他也讲这话,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日本人要他做事,我就不能做,我就要守住这个民族气节。这个精神是一样的,但具体的时代内容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在这儿讲(儒学),我们就要从它这个时代的具体内容中间把它真正的精神发掘出来,抽出来,用到现在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的社会生活中来。包括闻一多写那个《满江红》,当然他也没有在这里去接受岳飞的愚忠,岳飞的《满江红》也体现出愚忠这一面,但是他是从这里把那个愚忠抛掉了,抛掉以后用的他精忠报国这样的精神来处理当前的事情。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传统它继承下来,而且得到了发展,有了新的内容,新的生命,所以这就是说要分析它两重的性质来加以推陈出新的改造。
第五篇:儒学与生活解读
《孟母三迁》体现了(环境)的作用。
20世纪以来的三大思想运动不包括以下哪种思想:马克思主义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观点。韩愈在(原道)里提到了“博爱”一词。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是(朱熹)
“良能、良知、良心”这是谁提出来的主张。(孟子)以下哪个是顾炎武的名言?(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近代哲学的开创者是(笛卡尔)欧洲的文明传统是(基督教)
中国思想界的三大派不包括(文化保守主义)通常说的“日不落帝国”指的是(英国)(严复)是中国最早的最大的自由主义的代表。弗莱格是西方(分析哲学)的创始人。单子是(莱布尼茨)第一次提出来的概念。
20世纪,哲学达到的最高成就是(海格尔)提出的“存在论区别”。“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是(老子)的名言。“不诚无物”出自于(中庸)。
在(1943)年,蒋介石写了《中国之命运》。毛泽东在(七大)上提出中国有两种命运。以下属于冯梦龙的作品是(情史)。
以下属于洋务派领袖张之洞的名言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孟子推崇(孔子)为“圣中之圣,集大成者”。以下哪个国家不是君主立宪制?(美国)
据统计调查,近年来,西方的宗教信众的数量是(上升的)。对待中国文化的基本态度应该是(继承和转换)。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是(孔子)的言论。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以下不属于对孔子称谓的是(亚圣)。
中国第一篇“自觉的文论”是(曹丕)的《典论论文》。“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出自名著(红楼梦)。六经到今天还传下来的著作不包括(乐)。音乐通常给人的感觉是(和谐)
只要在一个公开的场合或一个仪式里面就会有一套规则,这套规则叫做(礼)“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出自(论语)
中国轴心时代是(战国)时代相当与西方的轴心时代是古希腊哲学建构时代。《哲学全书》是(黑格尔)的作品。
西方现象学的大师之一(舍勒)构造了“情感现象学”。
据调查,世界上只有(中国)和朝鲜两个国家没有“容隐制”的立法。忠恕之道”中“忠”的含义是(尽己谓之忠)。
从孔子开始,(仁爱)观念成为了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传统最核心最重要的一个观念。所有的社会规范基础都是(法律)
以下不属于孟子的“四端学说”是(罪恶感)。秦始皇统一天下主要是采用(韩非子)的思想 西方谈的“博爱”的原义是(无私的爱)《水龙吟》是(苏东坡)的作品。(墨家)主张“兼爱”。
(孟子)提出的“仁者无敌于天下”。中国的主流哲学是(儒家)的“心性论”。道家的处事方式是一种(逃避)的态度。现象学的创始人是(胡塞尔)以下哪个概念不是孟子提出的(良好)以下哪种思想是孟子所主张的(民贵君轻)世界三大文明中心不包括(美国)《周易》共有64卦,第一卦是(乾卦)《周易本义》是(朱熹)的作品。
《周易》古经里面的言字全部都是(千)的意思 据历史文献记载,商王朝的创立者是(契)。基督教的经典是(古兰经)《周易》只有(两)卦谈到龙。
“见龙在田,或跃在渊,飞龙在天”这段话出自(易乾)。(左传)中首先提出君子四德是元亨利贞。一分为二是(毛泽东)的思想。
(易经)被称作“群经之首,百行之源”。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出自于(中庸)。《中庸》属于(礼记)中的一篇。佛教禅宗里分为两派,一派是顿悟派,另一派是(渐悟派)。在上古时代,汉语里面对“庸”最常见的一种解释是(需要)。《中庸》最核心的一个范畴是(诚)。马克思认为天地万物的本质是(物质)。
思无的“无”就是儒家所讲的(大本大源,本真的情感)。《中庸》认为宇宙天地万物的本质是(真诚无望)。《中庸》强调适宜性的问题,这通常叫做(时中)。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提出了存在总是存在着的存在。笛卡尔怀疑某些具体存在着的存在,除了怀疑(存在者的存在)。以下属于笛卡尔的所提出的命题的是(我思故我在)。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字典是(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国哲学特别是(道家)追求“物我两忘”的境界。“存”字最古老的含义是(存在)。“自己如此”是古代汉语(自然)的原义。孟子认为“性”是(先验的道德上的主体性)。孟子认为性与情的关系应完整表述为(情性情)。
“诚者自成也”的意思是诚是自成的。√
“体”、“用”乃是中国哲学形而上学的一种基本架构,其中“体”是形而下者。× 孔子认为大学精神就是居仁由义。×
传统的大学之道的基本内容是“三纲领八条目”。√ 现代大学的宗旨是立德。× 大学之道主要表现为两方面:立德和爱人。√
“诚意正心”与“格物致知”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知识就是智慧。×
中国有56个民族,这里讲的民族是一个前现代概念。√ 1919年,中国思想界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中国谋求现代化就是走向现代性。√
西方人实现的现代化首先是制度的现代化。× 现象学不主张回到事情本身,面向事情本身。×
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最根本的共同点是一个存在着的东西。√ 王夫之是明清之际的三大儒之一。√ 《孔子改制考》是谭嗣同的作品。×
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是中国社会形态及其观念形成的第一次大转型。√ 国民党和共产党对儒学的态度是一样的。× 二希传统”指的是希伯来文化和希腊文化。√
“三纲”指的是“臣为君纲,子为父纲,妻为夫纲。× 儒家基本上是关注生命个体。×
中国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两个人是孔子和老子。√ 《论语》是孔子编写的。×
孔子的全部思想可概括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儒家所讲的教化是对社会的教育。×
所有的社会规范在儒家的话语里面叫做“礼”。√ 可以下定义的东西一定是形而上的东西。× 世界万物都是由本体所生成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从肯定意义上来表达“忠恕之道”。× 现在法律进步性的表现就是对情感的尊重,对亲情的尊重。√ 知识和智慧不是一个层次,拥有知识不一定拥有智慧。√ 功利境界和道德境界是人生的两个阶段。× 朱熹是北宋人。×
儒家把仁、义、礼、智叫做“四德”。√ 上梁在中古古代话语里叫立极。√
儒家的“仁爱”思想超越了爱的差等性。×
儒家的“本体论”和西方的“本体论”是无区别的。× “仁民”就是仁者爱人。√ 一个人要修炼需要“求其放心”。√ 孟子对君主专制持肯定的态度。×
《周易》分为易经和易传两部分,二者属于同一个时代。× 《周易》最早的时候是占卦的书。√ 卦词就是对整个卦的吉凶占卜√
《荷马史诗》时代最突出的特点是人神分离。× 关于龙的话题现在学界已有定论。× 春秋时代被称为疑神疑鬼的时代。√ 所谓德性是一种后天习得的品质。×
从孔子以后,《易经》这种占卜之书变成了一部哲学的书。√ 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是中庸之道。√ 朱熹对《中庸》的解释叫做《四书集注》。× “发而皆中节”表示一种和的状态。√ 儒家思想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 中庸实际上就是指遇事没有原则。× 凡是上当受骗的人的共同点是爱占便宜。√ 怀疑和思想是一回事。× 理性主义的开启着是笛卡尔。√
笛卡尔所确信的“毕竟有物存在”的这个“物”就是“我思”之“我”√ 佛学本质上是“情感哲学”×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