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悄悄的革命》摘要

时间:2019-05-14 17:41: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静悄悄的革命》摘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静悄悄的革命》摘要》。

第一篇:《静悄悄的革命》摘要

《静悄悄的革命》摘要

第一部分

社区是教材的宝库,综合学习必须让学生突破限制,为他们与教室之外、教科书之外的人与物相互接触做好准备。这种与人与物的接触会成为稳定的学习推动力。这种稳定感也会使教师能够轻松愉快地行动。实际上,这一综合学习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正是通过与家长和市民的相互交流而得以丰富和发展。

一、教室里的风景,关于“主体性神话”。

1、关于“主体性”神话

教学是由学生、教师、教材、学习环境四个要素组成。在这四个要素中,最近的倾向可以说都 集中在“学生”这一要素上。特别是重视学生的“需要、愿望、态度”的“新学力观”,学生自主地设定课题、主动探索、自己解决问题的“自我学习”形式等,均被树立为理想的教学形态。这是一种将学生的“主体性”绝对化的倾向。2

2、悬在半空中的主体

培育学生成为自立的、自律的学习者是教育的一大目标,对此谁也没有异议。而所谓“主体性神话”却是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与教材以及学习环境等割裂开来,让教育成为仅仅针对学生的需要、愿望、态度等学生自身性格取向来进行的神话。

二、产生主体性假象的温床——教学中的形式主义

1、手势

手势教学是把学生当成了教学过程中只能向教师打手势的被操作的对象。这种教学把教室里的相互对话与日常的对话割裂开来,使其成了人为的游戏。

2、束缚思考的东西

手势在操作上制约学生,被强迫使用手势的学生除了割舍了思考、情感的多义性、复合性,发言时被强制地将自己内心产生的的情感和思想分成“赞成”、“反对”“提问”三部分。

3、主体性的假象

如果在幼儿园、小学时代过分地强加以虚假的主体性的话,到了初中、高中后,学生就会尽全力去反抗小学时代被驯服出来的虚假主体性,从而使他们不可能实现自身的自由成长。如果的确这样的话那么就造成学生到了初中、高中就拒绝发言,常常面无表情地坐在教室里的情景,就不仅仅是初中、高中任课教师的责任了,幼儿园、小学教师也必须对此负责任。

除了手势,追求虚假主体性的教师意识和由此意识而产生出来的教学形式主义渗透了教室的每个角落。如起立、上课、敬礼 等。还有发完言的学生一定要指名下一个学生也是一种虚假的主体性现象。

允许进度慢一点,允许学生发言模糊一点。教师是站在教室里和学生一起区度愉快的时光,应该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这样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与情感相互交流。

三、以“应对”为中心的学习和教学——超越“主体性”神话

1、润泽的教室

在这样的教室里,教师和学生都不受主体性神话的束缚,大家安心地、轻松自如地构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筑着一种基本的信赖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即使耸耸肩膀,拿不出自己的意见来,每个人的存在也能够得到大家自觉地尊重,得到承认。润泽表示的湿润程度,也可以说它表示了那种安心的、无拘无束的、轻柔滋润肌肤的感觉。这样的教室给人的感觉是教室里的每个人的呼吸和其节律都是那么地柔和。

2、作为“被动的能动性”的主体性

在教室里的交流中,倾听远比发言更重要。如果我们希望在课堂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达力的话,那么与其鼓励他们发言,不如培养其倾听的能力,这是一条捷径。在教室里倾听能力培养起来之后,课堂的言语表现才会变得丰富起来,而不是相反。

3、“应对”的活动

“被动的能动性”正是我所追求的教和学的形态,教也好,学也好,都应该是以“应对”的应答性活动为中心组织的。

对教师的言语、教室里的同学的言语的“应对”唤起了什么的时候,让这种被唤起来的东西结晶为自己的言语,让这些言语与教材中的内容和其它同学的的言语相互碰撞,在学习发展的动态过程中,这种个体与个体的相互碰撞不断地产生出来。

4、以“应对”为中心的教学

“被动的能动性――应对”不仅在学生的学习中是中心,在教师的教学中也是中心。以被动的能动性――应对为中心的教师的活动是怎样的呢?

第一,在课堂上以慎重的、礼貌的、倾听的姿态面对每一个学生,倾听他们有声的和无声的语言。

第二,能生动地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师在对学生群体讲话时,能做到与一个一个的学生展开对话。而不是以群体为对象进行谈话。因为在教室里的是一个一个的学生,而不是铁板一块的学生群体。

四、“应对”的教师的身体和言语――倾听学生的发言

五、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千方百计地促进交往

1、教学观的混乱

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中,教师的精力集中在深入地观察每个学生,提出具体的学习任务诱发学习,组织交流各种各样的意见或发现,开展多样化的与学生的互动,以让学习活动更丰富,让学生的经验更深刻。各种引发“交往”和“联系”的活动构成了教师工作的中轴。

2、在交往中学习

在教师的介入下,学生自立地、合作地进行的活动,这才是学校中“学习”的本质。

3、把“学”置于教学的中心

要实施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应当以在教室里构筑一种新型的关系为出发点,即让每个儿童持有自己的课题,相互探究,相互交流,相互启发,我将之称为“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即是让那种与物与教材的对话,与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与自我与自身的对话的学习成为教学的中心。具体地说,就是

组织和指导有任务的学习,有小组活动的学习,有学生将自己理解的东西用作品表现出来与同伴共享、相互欣赏的活动的学习。也可以说,就是从个体出发,经过与同伴的合作,又再返回到个体的学习。

在教室里,与对物对人的冷漠做斗争的实践,应成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的中心课题。

在每天发生的事情中存在着无数的契机,让我们得以构筑教室里的“交往中培育”的师生关系。仔细地关注每个学生在理解上、感受上的差异,从这一点开始,就能够向着硕果累累的相互交往迈出一大步。

六、每个学生相互作用――交响乐团式的教学

1、服装裁剪与交响乐团

前者,即是说按照每个人的身体尺寸量体裁衣那样去对应每个学生的个性,创造课程。而后者是让各种学生的看法和想像相互碰撞激荡,回响共鸣的活动,所以称之为交响乐团。如文字所示,好像不同乐器的声音相互协调地鸣响而产生了交响乐团那样,在教室里,各种各样的意见、想法相互呼应便产生了如同交响乐一般的教学。

2、倾听“异向交往”话语

四种交往类型:只有一方讲话的单向交往;相互交谈的双向交往;被拒绝被阻挡的反向交往;思路各异的“异向交往”。人与人的交往并不是预成的、调和的、平平静这才是自然的。四种交往都有其各自存在的必要性。„„可以说在教学中,没有比倾听“异向交往”的话语更重要的了。(生成)在异向交往的话语中,如果把探究那个学生自身的逻辑世界作为一个课题的话,教室里的交往就能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相反,如果教师对不同思路的话语不敏感,那么教学就只可能顺着教师的路数进行下去,交往也就只能停留在表面上,变得肤浅和单薄。

对教师来说,每个学生的想法和头脑中的表象都相互碰撞、呼应起来的“交响乐”本身,乃是教学的最大妙趣之所在。通过交响乐式的教学,每个学生之间富有内涵的相互学习是否能够开展起来,与教师是否能够尊重每个学生微妙的个别差异,是否能够洞察差异之间相互学习的可能性是分不开的。

七、创造相互学习的教室――息息相通

第二部分

一、为了让学校从内部开始变化

1、回顾过去的二十年

2、改革的方略

3、打开教室的大门

改变学校的第一步,就是在校内建立所有教师一年一次的、在同事面前上公开课的体制。只有教师间彼此敞开教室的大门,每个教师都作为教育专家而共同构建一种互相促进学习的“合作性同事”关系,学校的改变才有可能。

二、相互开放的教室――改革的第一步

1、第一年的课题

2、为了打开教室的门

让所有教师都能在同事面前公开授课只要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校长的领导能力。第二个条件就是要充实教研活动。

非常重要的是,首先得让上公开课的教师心甘情愿地接受再一次的公开评论;其次能让其他参加者也自觉地产生“下次公开课我来上”的愿望。研讨的焦点应针对授课中的“困难”和“乐趣”所在,大家共同分享。

三、校内教研活动的三个原则

1、应对学生的教学。

改革第一年校内教研活动的中心目的不是上出精彩的课,而正相反,授课技术拙劣一点无所谓,失败多少次也无所谓,最重要的乃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教师尊重每个学生的相互关系,也是要在教室里形成一种每个学生都能安心上课,彼此之间都能互相勉励的学习氛围。所以,观摩课和校内研讨的中心应该是教师对待每个学生的态度问题。应该把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教师的态度作为讨论的中心问题。对于教学内容和授课结构的研究应该从课堂上每个学生的学习实况和教师的对应这两者间的联系出发来进行讨论。

作为改革第一年的课题,是要把学校里大多数的教室变成能让学生情绪稳定、相互间能够诚恳、亲热地发言和倾听的教室。反过来即是说,如果能让教室的空气远离浮躁,让学生自然平静的声音重新回到教室,并且教师能够通过对每个学生广告的恰当对应而创造出平和气息的教室来,那么无论使用什么样的教材,都能实现与其内容相应的自立的学习、合作的学习。

2、创设以听为中心的教室。

形成互相倾听的教室的第一步,是教师自身要自始至终地保持专心专意地、郑重其事地听取每个学生发言的态度。教师应该认真地听取每个学生的发言并做出敏感的对应,应能慎重地选用每个学生都理解的词语讲话,这样,学生之间才会开始互相倾听,才能在教室里形成仔细倾听别人的讲话、互相交换意见的关系。

3、教师持有自己明确的课题的教学研究。

四、学校组织的简化――为了能让教研活动成为核心 以校内教研活动为中心建立教师间“合作性同事”之间的关系(通过教学研讨,教师间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的关系)是学校改革的中心课题。

1、一次尝试

我向学校的教师们提出了以下4个方针:第一,无论学生怎样调皮,课怎么上不下去,在教员室和学校以外的地方,绝对不说关于学生的坏话。第二,作为教学改革的具体指针,在所有教学时间内,哪怕是几分钟的时间,也要引入让学生活动的作业,引入小组的、合作的、相互交谈的活动。引入学生相互表现、交流和品评各自理解的事情等活动,也就是把“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在每一课时的教学中具体落实。第三,设定每周一次的校内教研活动,进行教学事例的研究。第四,为了把教学工作置于中心位置,废除校务分管和委员会,把这些工作一并放到每周一次的教师会议上讨论解决。(简化学校机构和组织)

2、更大的挑战

3、把校内教研活动作为学校运营的重点

为了通过教学研究来改变学校,最少100次的授课案例研

究是必要的,学校改革必须超过两年,甚至三年的时间,就在于这100次的授课案例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在校内建立合作性同事关系是不可能的。

五、召开公开研讨会

按照三年计划进行学校改革的话,第二三年的关键在于召开公开研讨会。究竟应该如何准备和举办这样的公开研讨会呢?

1、指令性研究实验学校制度的功过

实验学校最大的弊端在于它的形式主义。不过是被动的研究和被动的公开研讨而已。一旦做完了三年研究成果的印刷物,举办了公开研讨会,到第二天,剩下的就仅仅只有完成任务的感和徒劳感,而研究活动和教研活动就此中断,不会再持续下去了。

2、公开日常授课

在协助这些改革学校召开公开研讨会时,我提出了几点希望:第一,尽量减少印刷物。第二,公开日常的授课情况。第三,无论是以书面报告还是口头报告的形式来汇报研究成果,都最好列举出学生的具体名字。第四,举办公开研讨会时适当地收些费用。(作为主办学校,因为收些费用,从而感到一种压力和责任)

3、与参观者的应对

参观的人是来看学生学习的,授课的好坏无关紧要,只要平时培养了学生如何学习,到时坦然的迎接公开研讨会的到来就行了。

六、学校向社区开放――校外人士参与学习的挑战

1、教师和家长的合作

教师和家长间合作关系的建立,如果仅仅由教师单方面地向家长主动伸手,或家长单方面地协助教师,都是不能实现这一课题的。

2、从参观教学到参与学习

自从家长们参加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后,学生变得更听话了,每个学生都能安心地学习。究其原因,首先,家长们兴致勃勃的样子使“参与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其次,随着参加次数的增多,家长们不再局限于对自己子女的照顾,对别的儿童也开始进行帮助,他们的意识也从以自己的孩子为中心逐步地向教室全体学生向学校的全体学生扩展了。再有,过去教学参观只是母亲来参加,而改革后,不但祖父母来参加,而且连父亲们也来参加了。

家长们参与的方式各式各样,有的作为小组学习的讲师来参加,也有的代替教师来授课。还有的坐在教室里与学生一起听课等等。

教师的变化也很明显,最大的成果莫过于教师们开始信任起家长来,不再畏惧家长们的批评和要求,而是认真、坦诚地吸取家长们的意见了。真正实现了教师、家长在明确各自责任的基础上的团结合作关系。

3、为形成学习共同体而努力

对于参与学习,还是要看开一点比较明智。一开始老爱教学生怎么做的家长有了几次参与学习的经验之后,也会逐渐改

变做法,而不再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在一旁让他们自己思考。在“参与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家长们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如果教师过分追求完美的授课过程,那么就有可能使家长们觉得受到拘束,也会让学生的思考变得呆板起来。所以参与活动越是轻松愉快,“参与学习”方式就越能持续发展下去。

教师和家长携起手来,学校就能重新成为“学习共同体”。我们绝不能低估家长和社区的能力,而学校也是一个还有无数的可能尚待实现的地方。

在学生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教室里,能看到身体放松、轻松愉快、毫无顾虑地表达自己感情的学生和侧耳静听学生轻言细语的教师。而在沉闷的教室里,看到的是学生笔直地端坐着,面无表情,教师也是用生硬的姿势、硬邦邦的语言控制着整个教室。教师的注意力一般在集中在讲课上,很少去关注听课过程中学生思想的起伏波动或与学生的想像产生共鸣。而相互学习关系的建立恰恰需要从教师用心倾听学生身体所发出的无声语言开始。

一、什么是课程

所谓课程,一言以蔽之就是“学习的经验”。“创造课程”并不是制定“目标”或“计划”一览表,而是要实际创造学习的经验。

“创造课程”可通过三种活动来进行。一是学习经验的“设计”,二是创造学习经验的“教室实践”。三是对这种学习经验进行“反思和评价”。中心是教室实践。即是“教室的实践”为中心,同时进行“设计”和“反思和评价”的,不能把这三种活动阶段性地加以区分。

“创造课程”的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

二、以“学的课程”为中心

所谓学习,是与作为教育内容的对象世界(物)的接触与对话。是与在此过程中发展的其他学生的或教师的认识的接触与对话,是与新的自我的接触与对话。学习是通过创造世界(认知的实践)、人际交往(交往的实践)、和完善自我(自我内在的实践)这三种对话性实践而完成的。我把通过这三种对话性实践而完成的学习的特性称之为“学习的三位一体论”。

创造以学为中心的课程,具体来说,就是把与对象物的接触与对话、与学生的接触与对话、和自我的接触与对话作为单元的单位而加以组织。不论是学科学习还是综合学习,都是把“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作为一个一个的单元来加以组织,可以说这就是创造课程。

因此,怎样组织单元是创造课程的中心问题,在迄今为止的传统的学校教育中,单元一直都是作为“目标、达成、评价”的单位而进行组织的。作为这种“目标、达成、评价”的单位的活动单元便构成了“阶梯型”课程。通过这种课程使有效地传授大量的知识和技能和教育变为可能。然而阶梯型学习经验必然是狭隘的、划一的,评价必然是简单的、一元化的。今后学校教育的单元有必要设计为“主题、探求、表现”为单位的“登山型”课程。在这种模式中,要创造这样的学习,即设定作为教学内容核心的主题,学生能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展开活

动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并能相互表现和共享学习的成果。

三、“综合学习”为什么会混乱?

为什么围绕综合学习的议论和实践会出现如此浮躁的现象、陷于极度的混乱呢?其理由之一是教育宣传媒体、教育评论家以及教育学者的广告所造成的。

除此之外,在这些浮躁的议论和混乱的实践中还潜藏着更大的问题。这个问题更为本质和深刻,那就是对“综合学习”理解混乱的教师根本没有想亲自与学生一起研究现实的主题和内容。

那么为什么许多教师没有在“综合学习”中应予追求的现实主题和内容呢?这是因为许多教师都只在学校中生活中,他们并没有作为一个市民而生活在社会中的缘故。

四、综合学习和学科学习

综合学习与学科学习产生混乱的原因还在于认识上的错误,即把综合学习理解为通过“经验(体验)”进行学习,而把学科学习理解为通过“知识(技能)”而进行的学习,这种两分法的错误理解导致了认识上的错误。

综合学习与学科学习的不同:

这两者的不同并不在学习形态方面。综合学习和学科学习的区别在于把“知识”和“经验”组织成单元的方法不同。综合学习是以现实的“主题(课题)”为核心,把“知识”和“经验”组织成单元的学习;而学科的学习是以学科的“内容(题材)”为核心,把知识和经验组织成单元的学习。也就是说,综合学习和学科 学习是两种把学习组织成单元的不同模式。(第107页)

五、综合学习诞生的时候(海洋生物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六、综合学习的乐趣(以水为主题的探究学习)

七、创造综合学习的教师

大西先生以“寻找大淀最漂亮的地方”为主题的综合学习(当地名产羊栖菜的学习)

提到活动,大西先生说过:“在活动中,我自己也像着迷似的感到十分愉快。”

因此看来,综合学习能否成功取决于教师自己能否与学生一起共同愉快地学习,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不管教材如何出色,不管资料准备得如何丰富,不管指导方案制订得如何完美,如果教师自己不能与学生一起愉快地学习的话,那么学生的学习也就得不到发展。作为学习设计师的教师,首先要求他们自己要勤奋好学。

八、公民教育和学习“学习”方法 综合学习课程的两点意义:

一是具有进行公民教育的意义。另一个意义在于学习“学习”方式的意义。(第116页)

要在日本的学校中实践以学习“学习”方式 为目的的主题学习课程,综合学习的实施正是为之准备的条件。而实现的关键在于要有明确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和事物对话、和他人对话、和自己对话这种形式的“学习”而组织的这种课程。另外

要准备丰富的资料和环境,认真地组织好以“主题、探究、表现”为单位的单元。

九、没有正确答案的学习

“琵琶湖”为主题的综合学习。(丰富人们的生活以及与自然共存共处这两件事必须协调好,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不可能找到保护环境的方法和途径)

十、从现实出发进行学习

综合学习最大的魅力就在于从活生生的现实出发进行学习。(东京某中学的三年级教室里“向残疾人学习”为主题的学习)(“老人福利”为主题的学习)

要注意的是,综合学习强化了学生的偏见和差别观念的危险性也同样存在,而且并不少见。作为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首先需要克服自己的偏见和差别观念。

十一、虚假的“自主性、主体性”

教室里出现的混乱责任当然由教师担当。这种教室里的教师总认为只要让学生“自主地、主体地”设定课题,每个学生都“自主地、主体地自己解决问题,”就是很好的综合学习了。因此他们热心于指导学生在活动前写“计划”,活动后写“反思”,而教师自己对重要活动题材的发展却缺乏预见,没有准备丰富的办法或对策,对很多学生失去方向、陷入困惑的事实无动于衷。但实际上是把学习这件事完全听任学生自己来做,依赖于学生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这种做法极端地说,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每个学生自己制订计划、自己独立学习的方式不是学校应组织的学习方式。学校是通过教师的帮助和学生的合作,来实现学生独自一人无法进行的学习场所。

综合学习也不例外,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是很重要的。但这并不是为了还原“自主性、自我解决”上去,而是要在教师的帮助下,把学生组织到其个人无法进行的、合作的学习活动中去。在“学生的自主性、主体性”这些美丽词藻的背后,隐藏着教师无责任心的一面,要说这是一种欺骗也不为过。

要搞好综合学习,对主题及内容的发展具有预见性是决定性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把设计好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作为自己的责任。

十二、从“勉强”到“学习”的转换

综合学习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当综合学习中创造出的学习与学科学习的改革结合起来时,综合学习实践就有可能导致整个课程的整体改革。反过来说,综合学习不管开展着多么好,但如果不能推动学科学习的改革的话,则可以说课程改革就没有成果。日常的学科学习的改革才是中心课题。

学科学习改革的中心课题,简言之,就是实现从“勉强”到“学习”的转换。(126)

把“勉强”转换成“学习”的首要课题是组织“媒介化的活动”。第二个课题是实现“合作(分组活动)”。第三个课题是把“获得”并“巩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转变为“表现的、共有的”学习。表现所学到的东西,并通过和同伴共有,学生才能反思性地领会知识和技能,确切地掌握其含义。

实现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成为了课程改革的课题。

十三、在活动中的合作学习

三年级教师“比例分数”和“量分数”的学习。分菜的分数

十四、组织合作的探究 云是怎样产生的实践学习

这样的与物对话、与伙伴对话的合作探究,向我们揭示了科学学习的本质过程应该是什么样的。

十五、通过对话深化学习“霜柱为什么会产生”的学习

与物(对象世界)对话、与他人(同伴)对话、与自己对话,并在此过程中进行的学习,就像上述学习那样,是在以实验和观察为媒介的合作探究过程中进行的。

十六、校本课程建设

具体地说,课程建设是通过校内教师协同推进实践性研究而完成的。课程建设并不是制订教学计划,而是在校内交流和共享那些在教室里每天都在进行着的创造性学习的活动。

在学校里推进课程建设的最必要的条件,是校内所有的教师每年至少有一次在教室进行公开教学,向其它教师开放课堂,以进行教学研究。

课程建设就是所有教师都进行公开教学、相互交流、相互评价学习经验的创造性的、合作的活动过程。

十七、从综合学习到课程的创造

调查地区历史并用演戏等形式来表现的综合学习。平泽校长与学生的“对话会”。(137)

十八、向学习共同体的学校发展

把学校变成学习共同体的改革正在深入进行之中。所谓学习共同体的学校,是指在这样的学校里,不仅学生们相互学习、成长,作为教育专家的教师也相互学习、提高,家长和市民也参加学习,共同发展。

推动“合作性同事”关系构建的最好方法是教师之间相互公开教学、相互批评,对教学案例进行研究。浜之乡小学 为了把教学案例的研究作为教师的中心工作之一,进行了大胆的组织和机构改革。(一人一职)

创造课程需要教师们协同进行工作。在浜之乡小学,把教室里的学习创造和作为校内研讨而进行的教学案例研究,都视为创造课程的具体过程。在该校,课程是“学习的履历”,是通过每天的实践与研讨而到年度末开花结果的东西。因此,浜之乡小学所创造的课程是学生学习经验的轨迹。同时也是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学生(人)与学生(人)的交往的轨迹”,是以“合作性同事”关系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教师学习的轨迹。这种学习、教学和研究一体化的创造性做法架起了通向未来学校的桥梁。

第三部分 学校改革的挑战

教学是多种思考相互呼应的活动,同时也是对应每一个学生的活动。分组活动时,教师不必在教室里转来转去地踱步,而要走到需要帮助的学生的课桌前,倾听他的想法和了解他的思想。教师常常爱用“大家”来称呼学生,但是,在教室里并不存在“大家”,存在的只是有自己名字和容貌的一个一个的

学生。即使在以教室中的全体学生为对象讲话时,也必须从心底里意识到,存在的是与每个学生个体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在同一视线上相互交换目光的关系是教育的基本。

一、培育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关系

参加金透小学的公开研讨会是每年的乐事之一。他们的公开研讨会告诉我们,学校的改革决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学校的改革需要地区和学校双方都共同具有创造文化的传统,而且这一改革本身就是继承这种创造文化的传统并开拓未来的伟大事业。

二、向学校的未来挑战 小千谷小学的开放式教室

学校是一个个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地方,“公立”学校是“我的学校”,同时也是“大家的学校”。

向“校外人士参与学习”挑战

学校的变化只能从其内部开始发生。为了能让学校从内部发生变化,首先必须让学校和教室向地区、家长、市民开放,能与家长、市民协同合作,学校必须从内部做好准备,即学校的校长能够向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挑战,同时,只有在这样的校长的指导下,全校的教师们才能够协同一致地工作。

向相互学习的共同体推进

如果去教室访问的话,一定会看到学生相互切磋、相互影响,会看到促进、帮助这种学习的教师和家长。而且,在教师相互切磋、交流各自的观点和教学方法时,家长往往也一起参加。

三、迈向相互探究、创造、表现的共同体 发掘可能性的教育实践

福井大学附中的实践和研究。第一,该校以中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设置课程和组织教学,并根据学习交流和共同性发展的情况而动态地开展。第二,为了实现这种学习,教师们打破了学科与教室的界限,创造了新的教学方式,并共同构建相互学习的合作关系。第三,这一实践的创造和研究是以和大学研究者的密切合作为基础而开展的。

“学年方案”的制订、组织

为什么综合学习中的“学习的创造”会直到改革整个学校学习的核心作用呢?理由两点:一是因为与从单元到单元的学科学习不同,在综合学习中可以对连续的、贯穿始终的主题进行持续地探究。

“勉强”是不断地以结束为标志来划分、区别学校中学习的进程的,而“学习”却是不断地准备新的开始,如“没有终结的故事”一样。对持续的、相互联系的、具有一贯性的学习的追求,使中学生自己自主地、合作地进行探究、创造、表现的教学和课程有了实现的可能。同时实践了这种综合学习的教师们也认识到,有必要让通常的学科学习也像综合学习一样,通过“探究、创造、表现”来构成。并切实地看到了这种可能性和前景。

另一个理由在于“学年方案”中教师的组织。综合学习实践打破了学科与教室的壁垒,实现了教师的合作和共同研究,这一意义非常巨大。

福井大学附中在“学年方案”实施中,在进行综合学习实践和课程建设时,产生了在学生的整体性学习基础上的教师合作工作的形式,实现了教师的跨学科合作。

学科学习的改革

学科学习的改革是把过去根据“效率性”原理而产生的“目标、完成、评价”型(阶梯型)课程改革成“主题、经验、表现”型(登山型)的课程。为了使学科 的本质鲜明化,在各学科的学习中,应努力提示该学科的中心概念,围绕学科的中心内容来开发单元,持续地开展实践性研究。同时也希望注意到,即使在以综合学习实践为中心时,对学科学习的改革也必须投入很大的精力,以尽力推动日常学科学习的改革。

教师集体的合作研究

四、由对话创造出的学校文化 长冈市南中学 从沉默到对话

长冈市南中学的挑战告诉我们中学的改革应从什么地方开始为好,这是非常宝贵的经验。

平泽宪一校长认为:作为学校改革的出发点是对话。和学生的对话,和教师的对话,和家长的对话。作为教育必要条件的是教师与学生的信赖关系、教师与家长的信赖关系。要建立对话的文化而不是“说话”的文化,对话的文化是“倾听”的文化。在倾听文化还不成熟的地方,再怎么强调对话的重要性,大多数人依然会保持沉默。

从倾听出发

学校的改革从对话(相互倾听)出发,这种对话是要把沉默后面蕴藏着的声音转化为语言。使至今为止在办公室里一直不说话的某位教师开口说话,使在教室里一直不说话的某位学生开口说话、使在教师和家长联席会上一直不说话的某位家长开口说话。这就是学校从内部进行改革的出发点。平泽校长已经开始的“对话集会”正是为开始这一实践做准备。

表现的追求

对话(相互倾听)是学习的核心问题。所谓学习,就是与教育内容的题材(主题)对话,是与教室中的教师、与组成各种各样的形象或意义的同伴对话,是与自己自身的对话。以“对话集会”为契机所创造的长冈南中的对话(相互倾听)文化,使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也建立起了对话的关系。对教室中的“学习的创造”起到先导作用的综合学习的实施。

以表现为中心的学习的一个重要活动是在每年秋天借用市剧场举办“艺术才能展示会”面向全校学生、家长及公民举行公演。可以说,通过对话,大家相互学习,相互影响,从而使蕴藏于学校每个角落的每一个人的声音都发出来,在此基础上诞生了雄壮的演剧和合唱。

和地区一起共创学校

长冈南中的建校工作,不仅依靠教师和学生来推进,还同时依靠家长们“参与学习”来推进。所谓参与学习并不是像以往“参观上课”那样,家长只是旁观一下教师的上课情况,而是指家长直接“参加”到教学中去。家长和学生一起学习,和教师一起参与创造课程的工作。

五、“学习共同体”的实验学校

第一步

走向“学习共同体”的改革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它不仅要把学校建成学生相互学习成长的地方,而且也要成为作为教育专家的教师们相互学习成长的地方,成为家长和市民参与学校教育、相互学习成长的地方。

为实现这一改革,需要在教室中组织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在教师之间建立相互开放教室、共同创造教学的合作性同事关系,确立校长的指导性,谋求学校工作的民主化,重新把学校建成一个能使每位教师既独立自主、又协同合作的组织。同时还必须进一点发展学校在与家长、市民联合的基础上的自律性。此外,与教育行政之间的关系也必须要民主化。

相互呼应的公共圈 相互学习的教师们

在建设“学习共同体”方面,教师相互之间建立作为教育专家的共同提高的合作性同事关系是核心课题。浜之乡小学把校内研讨放在了学校管理营运的中心工作的位置上。

每个学校每年都要进行三次左右的教学研究和讨论。所有教师一年内至少要有一次向同事开放教学、接受批评帮助的机会。做不到这一点,要在学校内部建立教师之间的合作关系是不可能的。

学校组织的改革

一人一职的分工,学生可以跨教室相互学习。以年级为单位开展活动。

这里正在形成这样的教室:每一个人都情绪安定、性格开放,向自己和同伴的潜力挑战,每个人的个性虽有不同,但从这种差异出发,大家更好地开展着相互学习。

课程建设也需要持续地、具体地实践。如果把课程看作是“学习的履历”,那么每天授课中的学习的创造就成了课程建设的具体过程。课程建设也是一个至少要花10年时间的大事业。

对一切创造活动来说,自由、公开、批评都是必要的。学校内的教研活动也同样要保障每一个教师的自由创造,将实践向许多人公开,如果不能得到来自各种立场的批评的话,发展是不可能的。但是,仅仅公开特别准备的教学是没有必要的,更希望公开的是日常的教学,与参观者一起探索那些与学生一起交往、进行创造性实践的契机。公开研讨会每年都开,与学校共鸣、支持改革的人在增加,通过这些人的期待和批评,学校的改革将脱颖而出,获得更加广阔的视野,从而持续地发展下去。

第二篇:静悄悄革命读后感

静悄悄革命读后感

我们知道教育是关乎国家兴衰的事业。很少有人会把教育当作是一场革命斗争。面对学生的心声:“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学校并不快乐”“老师一点也不可爱”,我们往往会强行学生从属我们的权威。作为教师,我们禁不住问自己:教育这一事业的人性魅力何在?怎样创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怎样的教师是优秀的教师?怎样的教育实践是优秀的实践?怎样去“倾听”学生、“理解”学生?读完《静悄悄的革命》一书,自己的心灵也得到了一次洗涤,自己教育实践中的一些疑惑,也找到了答案。特别是以下两点,更是极赞同佐藤学教授的观点。

一、教学中要关注到学生不确定的回答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每当提出问题后,如果学生回答的正是我们想要的答案时,总会不自觉地舒一口气,或会心的微笑一下,而当学生回答的不是我们想要的答案时,总是想方设法的引导学生回答出自己设想的答案上来。对于这种现象,佐藤学教授分析到“在这些学习行为中,其不确定的思考或表现与那些确定的思考和表现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明晰的思考或表现容易变成一种把思想和情感定型化的行为,而不确定的思考和表现往往在创造性的思考和表现中更能发挥威力”。这就提醒我们,确定或不确定的答案,我们都要重视,尤其是不确定的,包含有创造思维的过程,应该更为重视,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把这些不确定的、模糊的思考和表现相互反响和激荡,课堂的内容就变得丰富多彩了。如果教师能够做到这些,学生思考的威力就会淋漓尽致地发挥,个性思维特点得到充分的发展,而在这些个性思维的相互作用下,就可能创造出“交响乐团式的教学”——不同的音响,奏出和谐的音乐。

二、教学中要学会倾听

佐藤学教授提到:“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善于倾听的儿童,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儿童是不可能学得好的。……学习,是从身心向他人敞开,接纳异质的未知的东西开始的,是靠‘被动的能动行为’来实现的行为。”的确,老师的倾听,不仅仅是倾听学生发言的内容,判断发言的对错、语言的精彩,而是要仔细倾听孩子发言中所传递出来的心情、想法的信息,要和孩子心心相印,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孩子的倾听,不仅仅是倾听老师的讲解、指导,倾听同学的发言,而是在倾听的过程中接收到隐藏着的心声,从而激起情感的共鸣。在别人的话语里,有鲜花、有荆棘、有废渣、有珍珠、有林林总总的一切。细心倾听者能从中听到心灵的声音。因此,在很多时候,我们更需要的往往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互相倾听的教室”。形成互相倾听的教室的第一步,是教师自身自始至终地保持专心专意地、郑重其事地听取每个学生的发言的态度,要能做到与学生对话,要去体味对方话语中潜在的复杂想法。的确如此,倾听,像一面镜子,镜里就有真容。就如佐藤学教授所说的:“在以自然的轻声细语来交往的教室环境里,更能培养自立、合作的学习者”。

《静悄悄的革命》一书,它带给我们一种冷静的思考,这是在教学改革轰轰烈烈的年代里的冷却剂,让我们躁动不安的心平静下来,聆听学生与教师真实的声音!也许很多情况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很多改变也是艰难的,但既然有时我们改变不了别人,但起码可以从自己的课堂改变,以自己微小的力量加入这场静悄悄的革命吧。

第三篇:《静悄悄的革命》摘要

《静悄悄的革命》精华摘要

在教室里,与对物对人的冷漠作斗争的实践,应成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的中心课题。

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

学校应成为“学习共同体”,在教室中要实现“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在传统的“阶梯型”课程之外创造“登山型”课程。

在教室里并不存在“大家”,存在的只是有自己名字和容貌的一个一个的学生。即使在以教室中的全体学生为对象讲话时,也必须从心底里意识到,存在的是与每个学生个体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在同一视线上相互交换目光的关系是教育的基本。

“如果感到教学空洞虚假的话就不行……”小林老师用谨滇的话语表达了自己对教学的挑战。他认为:“判断自己的工作究竟好不好,只能看教室里每个学生的表情、学习的姿态,看他们是否在持续学习。”作为一年来进步的成果,那就是,小林老师“看自己以前的教学录像时,感到痛苦!要不喝酒的话都看不下去了”。他还说,现在在教室里,让学生位于前台,自己退居其后,就不再觉得痛苦了。

我看过数不清的教室,可以说没有哪一个教室和其他教室飘溢着完全相同的气息,有着完全相同的问题。然而在完全观摩教学时,无论访问哪个教室,大同小异的教室却极易让人产生误会,以为发生的问题都是一样的。如同在日本找不到一个人与另一个人是完全相同的一样,彼此完全相同的教室是不存在的。教学是由“学生”、“教师”、“教材”、“学习环境”四个要素构成的。在这四个要素中,最近的趋向可以说都集中在“学生”这一要素上,这是一种将学生的“主体性”绝对化的倾向,现在所有的教学中几乎都能看到这一倾向。

培养学生成为自立的、自律的学习者是教育的一大目标,对此谁都不会有异议。而所谓“主体性”神话却是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与教材以及学习环境等割裂开来,让教育成为仅仅针对学生的需要、愿望、态度等学生自身的性格取向来进行的神话,成为把学习理想化为只由学生内部的“主体性”来实现的神话。与这一神话不同的是,在欧美,神、自然、国家、真理、民众的意志等,由于成为超越了自身的从属者,而被认为获得了“主体性”。学习的“主体性”要求的“谦虚”正是源于这样的“主体=从属”的思想根基。不过,在我国完全没有“主体等于从属”的思想方法。我国“主体性”的意思,可以说,是从一切从属关系或制约中获得自

由,完全根据自己内在的思想而行动。这样的“主体性”不成了“我行我素”了吗?进一步说,这样的“主体性”难道不是丧失了其应有的从属关系而成了悬在半空中的“主体”吗?

第四篇:教师阅读随笔-读《静悄悄革命》有感

教师阅读随笔-读《静悄悄革命》有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阅读随笔-读《静悄悄革命》有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静悄悄的革命》是日本佐滕学先生的著作。初看这本书时,觉得里面的内容晦涩难懂,但在任务的驱动下,真的静下心来读时,便被书中的观点和案例渐渐地吸引。由于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他们教育改革与我们正在进行的新一轮教育改革极其相似。所以,书中的许多观点,我读起来感受很深。

例如:书中对繁体字“学”的字形解析。佐滕学先生认为,“学”的上半部中间的两个“X”表示交流的意思,上面的“X”表示与文化遗产的交往,下面的“X”表示学生之间的交往。两侧的形状像大人的手,表示大人想尽办法支持学生在交往中成长。这一解析不仅形象具体地描述了“学习”的含义,突显出“交往”在学习中的作用,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中国方块字的博大精深。

又如,第二章第61页提到:“只有教师间彼此敞开教室的大门,每个教师都作为教育专家而共同构建一种互相促进学习的“合作性同事“关系,学校的改变才有可能。”对于这个观点,我在前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已经真切地体会到了。

我想,结对子随堂听课就是一种“合作性同事”的关系。我所说的结对子并不单单指一对一的关系,也可以是一个小群体,它是指同事间两个人或几个人相对固定地,经常性地相互随堂听课。听课的老师在听课中向同事学习好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同时,也对上课的老师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上课的老师在与听课老师的交流中反思自己的教学。并且,“上课”和“听课”这两角色经常相互轮换。三年来,正是这种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随堂听课,经常地、持续地进行,才使我们的教学能力,课堂效率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像这样子,书中让令我赞赏的观点和案例还有很多很多。但是,也许是区域和背景不同的缘故吧,书中的'个别观点,我认为值得探讨。

例如:关于“手势”教学的观点:“让学生表现出虚假主体性的教室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利用‘手势’进行教学。”‘“手势’在操作上制约学生,被强迫使用‘手势’的学生割舍了思考、情感的多义性、复合性”

我认为“手势”教学并不这么一无是处。在数学教学中,“手势”教学能使一些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很好用也很实用,经常被老师采用。

如:大家非常熟悉的利用拳头的凹凸记住大小月的方法。这种方法对初学者有很大的帮助;大北师大教材中,还有一种利用手指的伸屈记住“9”的乘法口诀的方法,这种方法真的能帮助学生很快地记住“9”的乘法口诀,学生非常喜欢;我在教学“对称、平移、旋转”这一课时,虽然在黑板上画了很种图形想让学生明白这三者的关系,但是练习多次后学生仍不大理解。后来,我把两只手掌当作具进行演示,学生跟着比划,很快就明白了这三者之间区别了。

每一本书都不是尽善尽美的,但如果我们读书的时候,用欣赏的、选择的、批判的眼光读,并联系实际进行思考,都将会受益匪浅。

第五篇:罗一民引领南通“静悄悄革命”

罗一民引领南通“静悄悄革命”

来源:《决策》杂志 2010年12月01日06:56

一个人改变了一座城市,这座城市也成就了他最得意的“作品”。

“我将南通看作自己的作品了”,55岁的罗一民主政南通已经10年。10年里,南通从江苏末位跃居长三角“明星城市”,经济增长速度连续在长三角16个核心城市中排名第一,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南通现象”。

“南通现象”不是一个单纯经济增长的故事,而是一个社会矛盾、生态矛盾相对平缓的故事。”在罗一民的作品里,他最得意的不是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而是科学发展观下的“跨越赶超,全面协调”。在短短数年间,南通不仅在江苏和全国创造了很多“第一”,而且连续获得了十多个国家级荣誉称号。南通奇迹般发展的背后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相比其他地方发展总伴随着阵痛而言,“南通现象”里少了很多争议,也没有吸人眼球的事件。在南通人看来,10年里,罗一民引领南通进行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功夫在诗外”

南通南靠长江,东临黄海,过去有江无桥、有海无港,与上海隔江相望,却被长江阻隔,往来很不方便。在上海及上海周边发展最快的时期,南通失去了一次发展的机会,与苏南的差距越拉越大。

“过去南通叫“难通”,地理上的阻隔,人的思想容易保守封闭。”曾经的江苏“四小虎”之一一度衰落了。本世纪初,南通主要经济指标均列江苏13个地市的末位,在长三角也逐渐被边缘化。

“处在世纪之交的南通渴望腾飞,但曾经的发展之短、民心之散、矛盾之深又在深深地裹缠着南通的脚步。”南通曾经因为脏乱差,被前来视察的中央领导斥为“垃圾堆上的城市”。而位于市中心繁华地段的濠南路,由于临街建筑破旧混乱更饱受人们的诟病。2000年,时任代市长的罗一民决心改造濠南路。

然而,这条仅700余米的路却让罗一民碰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改造之初,拆迁就推行得相当艰难。在改造中碰到一点困难,相关职能部门的官员就双手一摊:没法干。把他这个代市长直接顶到了矛盾的最前沿,一点回旋余地也没有。

罗一民不得不经常亲自到现场协调解决难题。从调研、考察、到开现场会、督办,罗一民前前后后跑了不下20次,改造才得以艰难推进。“当时我就感到,南通要真正想搞好,首先是发展环境要搞好;发展环境要搞好,首先是政务环境要好;政务环境要好,首先就是政风要好,也就是干部的作风要好,而作风好的关键是机制要好。”

2001年初,正式转任市长的罗一民把第一把“火”就烧向了机关作风。“政不通,是大病;政不通,则万事休。南通,南通,要发展,首先要做到政通。”

对于这把“火”,许多人表示不理解,“新市长是不是不务正业?按理说,新市长上任后,应该首先抓经济工作啊。”在市长办公会议上,更是争议声一片,“这又不是工厂计件,机关工作是没办法量化考核的。”

“机关的事不能评。不评还好,大家相安无事。一评等于把本来平静的一池水搅浑了,将来不好收拾,是要捅马蜂窝的。”有副市长婉转地提醒罗一民。

“我们不能就经济抓经济,也不能就作风抓作风,而要通过抓作风来优化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在罗一民的强力主导下,建立了一套以目标责任制管理为主的考评机制。所有部门和县区都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一级考核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考评结果与经济奖惩、评先评优、干部使用等直接挂钩。

2003年,罗一民升任书记后,又发动了一场“机关效率革命”。在《南通日报》用整整14个版面,登载了全市93个部门制订的1087项“最佳办事”指标,接受全体市民的监督。其中每个具体指标,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最高效率的。

这些高效指标的公布,在南通产生了“爆炸式”的反响。“这几年我们各行各业都在争先进,在全国、全省争回了很多“第一”,或许,这与我们不是就经济抓经济有关。我是为发展经济创造条件的,我干我该干的事。”

在这种“争先创优”的鲜明导向下,南通不仅得到了很多“第一”,也一跃成为效率最高的城市,先后被评为“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价值的中国城市”、“中国最佳投资环境城市”、“最具创新环境城市”。

“南通十年,我最看重的是人的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最难能可贵,也是今后南通继续发展永不衰竭的动力和源泉”。在罗一民看来,南通跨越发展“功夫在诗外”,其中,机关作风建设堪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撑竿跳”

针对南通落后的现状,罗一民主政后,提出“猛攻投入、强攻改革、扩大开放、优化环境”的四大方针。在他的设想里,要通过城市改造,优化城市环境;通过强攻改革,完成企业改制和事业单位改革;通过猛攻投入,拉动经济发展大提速。然而这些想法的实现,都需要巨额的资金,但钱从哪里来?

2001年,南通固定资产投资只有200多亿元,工业投入仅占全社会投入的31%。罗一民引入了“撑竿跳”的新理念:“撑杆跳是一个竞技性体育运动项目,它利用外部条件,使平常不可能跳得那么高的人,实现了超常跨越。“撑竿跳”,就是我们也可以借助外力去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方法。”

“南通要启动外资和民资这两个发动机,一是向国际资本要生产力,二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由于政府的行政效率得到大大提升,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外来资本。南通实际利用外资每年以20-30亿美元的高水平增长,跻身江苏前列。

1999年底,罗一民刚到南通任副市长时主抓民营经济,他提出要让民营经济从“三分天下有其一”发展到“半壁江山”,最终成为“主流经济”。在苏南靠外向型经济崛起的背景下,罗一民的说法多少显得有些“另类”。2003年,他又提出把南通打造成“江苏的温州”,争创“江苏民营经济第一大市”。

“当时很多人认为不太可能,有人觉得没必要提这个口号。但实际上我们是审时度势,权衡了利弊得失,觉得南通有必要,也有这个可能实现。”通过强攻改革,政府职能归位,关系理顺了,民间资本的投入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大大出乎了罗一民预料。

如今,当年提出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南通的民营经济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在江苏都是“数一数二”,民营经济已经占据南通经济70%-80%的份额。

金融危机后,外向型经济受到很大冲击,南通民营经济的优势却凸显出来。特别是船舶产业,在世界产能相对过剩的时候,南通却“风景这边独好”。由于民营经济机制灵活、进退自如,结果南通居然能拿到国内订单总量的一半以上。

“前几年,我们还在为一些项目的资金发愁呢,突然就解决了,上去了。这几年差不多有“心想事成”的感觉。”从2002年到2005年,南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2178.8亿元,相当于前53年的总和。得益于投入的强力拉动,南通经济迅猛发展。

南通拥有166公里的江岸线及203公里的海岸线,集黄金水道与黄金海岸于一身,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在罗一民看来,南通未来“撑竿跳”的最重要支点就是沿江沿海,“早在2003年江苏提出沿江开发战略时,我们就从南通实际出发,提出江海联动开发的战略。”

“把江海的文章做足了,什么都好办,融入苏南好办了,接轨上海好办了,走向世界也有资本了。”在罗一民看来,南通要抢抓新一轮沿海大开发的机遇,强势推进港口建设,打破南通“有海无港”的瓶颈制约。

罗一民希望通过5年努力,把南通港建成江苏江海交汇的第一大港,“沿江沿海的两翼齐飞,将带动南通的全面腾飞。”

“做学问”

从政之前,罗一民曾在南京大学“浸泡”了11年,在学校里养成的“做学问”的习惯,对他以后的从政影响很大。“学校工作一般来说,主要是做学问;那么到地方上工作,能不能也把它当作一门学问来做?”

在罗一民看来,做领导工作,和做学问的道理一样,一是真正把它当作一门学问来研究、探索、创造,这比任何高谈阔论都有意义;二是领导工作要出成果,同样来不得半点偷懒、玩滑、讨巧,糊弄人是糊不过去的,必须是实打实的,经得起社会和历史的检验。

“我一定要让南通的老百姓说我好,而且是真心说我好”,到南通后,罗一民总想把领导工作当作学问来做,一味探究死理,一味追求实效,却往往有悖于官场潜规则。

在当选市长的人代会上,罗一民曾担心,“大家不信任我,认为我这样的高干子弟,镀镀金,就走了”。于是放下原先的讲稿,跟代表们说:“大家已经完成了法律形式上的选举,但是内心深处的选举还远未完成。我的最大愿望就是,将来我卸去市长职务的时候,在座的各位,能够庆幸地说:当初我们没有投错票,选错人。我相信,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南通一定会傲然崛起在苏中大地,巍然屹立在扬子江畔、黄河之滨!”

“我在南通做了七年的“一把手”了,如果从我当市长算起,快十年了。我个人,我们的领导班子,虽然做事高调,做人却很低调。很多人跟我说,南通的改革,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我说,这也是我所期待的,我所追求的。”十年之后,罗一民回过头看,觉得很欣慰,他觉得他是一个一诺千金的人,“我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南通老百姓也给了我最丰厚的回报,那就是,将他们内心最珍贵的一票投给了我。”

在10年里,很多与罗一民同等资历的人都得到升迁,只有他仍然在南通,有人称之为“罗一民现象”。

“关心我的人可能觉得我老是呆在南通,很倒霉,我自己却觉得自己幸运,因为我的前任市委书记们渴望的南通崛起,跨海大桥啊,大港、大学、大城市啊,那些他们想做没有做成的事,那些他们想做却没有来得及做的事,那些老百姓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我都做成了。因此,又有很多人说我是福将,南通人有福气。”罗一民说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罗一民觉得自己对升迁已经日渐看淡了。

“这几年,社会上有些议论,似乎我非常失败,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就我个人的认识来说,升迁,不过是我们这些仕途中人的一种常规想法,跟人生价值的实现,没什么必然关系。”罗一民深信,老百姓真正喜欢的是做事有方,升官却不一定有术的人。

在罗一民看来,那些以升官论英雄的人,未必理解他的感受,“他们甚至会奇怪,我为什么没有破罐子破摔,为什么没有跑到组织那里讨说法,为什么没有走极端搞以权谋私。他们不明白,我将南通看作自己的作品了,我不能留下败笔,我在这里默默地苦干,既是成南通之美,也是成我之美。”

作者:本刊 吴明华

下载《静悄悄的革命》摘要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静悄悄的革命》摘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校园 静悄悄

    故事简介: XX是某大专一年纪的学生,和男友XX从高中开始交往,俩人关系平平稳稳虽然在外人眼里显得不冷不热,不被看好却是细水长流。高中时比较叛逆的李珊,抽烟喝酒浓妆艳抹,吸引了......

    《课堂革命静悄悄体制内外的语文对话》读后感

    《课堂革命静悄悄体制内外的语文对话》读后感 读了《课堂革命静悄悄体制内外的语文对话》这一文章,我想到了自己学习语文课程的经历,同时对于课堂改革也有一些浅显的看法。 本......

    今天利率静悄悄

    今天利率静悄悄——向下 汇丰PMI数据显示,尽管中国经济的强度依然处于微幅扩张区间,但强度却在实实在在地走弱。不管原因是什么,这时候的货币政策都应当至少从“中性偏紧”转......

    《冬夜静悄悄》教案

    《冬夜静悄悄》教案 连春娟 一、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的各音乐要素,并能够简单描述。 2、能够用圆润的声音深情地表演歌曲。 3、感受二声部,并能够与老师合作表演二声部。 二......

    《冬夜静悄悄》教案设计

    《冬夜静悄悄》教学设计 课前谈话 组织教学 “同学们,你们好,首先请允许我自我介绍,我姓潘,来自大洋路学校。非常开心能在这里给你们上课,我和我的学生因为音乐课堂成了好朋友,和......

    《山谷静悄悄》教案

    山谷静悄悄教学课件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a、通过学习和欣赏大山图片,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审美情绪,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的美 b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声音,......

    山谷静悄悄--说课稿

    四年级音乐下册 《山谷静悄悄》说课稿 田家寨镇丹麻学校 刘国菊 一、说教材: 歌曲《山谷静悄悄》是一首描绘大自然美丽景色的艺术歌曲,歌曲节奏优美,歌词朗朗上口,四段歌词虽......

    《山谷静悄悄》教案

    教材分析 歌曲《山谷静悄悄》这是一首描绘大自然美丽景色的艺术歌曲,为一段体结构的分节歌。歌曲一开始用“XOXOX -|”的节奏、很弱的音量,把我们带到了宁静的山谷之中,然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