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026杨可洋 经济学作业
中国GDP的简介
(2011年9月7日公布)经初步核实,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401202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321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增长速度为10.4%,比初步核算数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0534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37亿元,增长速度为4.3%,与初步核算速度相同。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87581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1100亿元,增长速度为12.4%,比初步核算数提高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73087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2082亿元,增长速度为9.6%,比初步核算数提高0.1个百分点。按初步核实数计算的三次产业结构,第一产业占10.1%,第二产业占46.8%,第三产业占43.1%。根据2011年9月7日公布初步核实数据,按年平均汇率计算,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初步核实折合59266.12亿美元.中国GDP在世界上的位子
2010年 中国GDP在世界上的位置
1952年中国的工业总产值按现价估计为2390亿元。在总量上 这个数字占有世界几乎3%的份额,同时也是日本或者印度的1.5倍(非人均)。
人均GDP在六十年代增速仅仅为17%,到七十年代增至70%,到了飞速发展的八十年代以63%的速度一举超过印度,最后在九十年代更是达到了175%的高峰。然而中国的繁荣仍然集中在沿海和南方省份,同时近几年中国已经努力将其繁荣扩展至内陆省份和东北传统工业带。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试图将中央计划与市场主导化改革相结合,提高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和科技质量同时不加剧通货膨胀、失业和财政赤字;谋求农业改革,破除公社体系和引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让农民在农业活动中有更大的自主决定权;政府还鼓励非农业活动,比如乡村地区的农村企业;促使国有企业更加自主的经营,提高市场竞争力,并且促进大陆与境外贸易企业的直接接触;同时也更加地依赖境外的资金与进口。
1.政经结合及官员无风险操作国家投资是GDP增长的绝对力量
中国经济发展是由政经结合,经行政首长谋划的,结合政治任务,以政治前程为激励力的官场商场结合的投资型增长经济。在执行层面,由政体辖区内的官员发令,形成了人财物层层响应的规模、复制、官商一体的项目开发型,以公共消费为切入点快速走向国际标准的裙带关系经济。其表现为粗放型的投入性的大消耗的低起点上的规模迅猛扩张,还没有顾及社会效率和利润,尚未完全认识到更没有做到生产为消费服务。相反,生产劳动束缚人的自由,迫于生计或追求升官发财梦而努力读书拚命劳动,为生产而生产为学历而读书。
国家力量是任何个人或组织不能相提并论的,政治业绩与经济收益兼得之激励力是任何行业都无可比拟的。经济由政府官员控制,具有政治色彩;升官发财需要大搞项目,搞获取回扣旱涝保收项目,搞那些规模大、价格可随意拔高的公款公共消费项目。搞项目由政府出面银行出资且官员无风险操作是市场经济中绝无仅有的,加之成本、回扣和造价失控,政治业绩和经济回报必然双双丰收,从而大开发大投资之势自然不可当。当升官发财成了人生最大追求的时候,在政治前程离不开项目经济的情况下,以社会基础建设和公共、官商等的高消费为基本内容的GDP增长就是绝对的结果。因而说,政经结合及官员无风险操作国家投资是GDP增长的绝对力量。这是突破常规经济律建设中国特色道路的创举。
2.复制先进的科学技术、学习市场经济的管理方法和融入世界、引进外资是GDP增长的高平台新起点
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下,通过购买世界先进的生产线,然后模仿制造、改进工艺并学习配套的市场经济管理方法等,所造就的现代化生产水平和规模是GDP增长的高新基础。
生物科技引入农业使粮棉畜牧林产量翻番增长,不仅解决了衣食温饱问题降低成了生活品产出成本,而且留给发展城市和交通道路、房地产的用地大幅增多。
中国开放早期就强调引进外资,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积极融入世界市场,同国际接轨。这在经贸和资金及其运作上,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形成了GDP增长软设施。
如此十几年下来,很快就缩短了与先进国家的距离,同时通过科教兴国培植民族创新能力以赶超世界水平。这是走捷径实现经济腾飞的英明之举。
3.农民及廉价民工等绝对多数人的勤俭节约和国家资源存量变现、高物价是GDP增长的实质所在
农民和广大低薪劳动者节衣缩食支持了大出口大加工赚外汇,从而储蓄了劳动成果积累了资本,支持了货币信贷过多、外贸顺差过多和公共设施建设。这样就填充了GDP总量猛增的空虚。同时,十多亿人的勤俭节约支持一、二亿人的共产主义生活,必然出现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城市亮丽门面效应。
存量变现和高物价意味着物资总量未变,以货币标记的GDP和财税帐面却平地起大厦。物资采购、项目发包中的回扣交易使价格大幅度增长,货币贬值;行业垄断收入和房地产等的高物价形成充货膨胀。此二者造成货币标记的GDP高增长,货币需求和发行量不断增加。
4.汽车住房带动的路桥建设和造城运动所形成的公共规模消费是GDP进入高速增长的新龙头力量
衣食经济反映在恩格尔系数上,是温饱先行经济。由于其规模小,占用资金量不多,基本上属改革开放早期目标和私营经济活动范围,是中国改革开放前十年GDP增长的龙头力量。现在是改革开放的后十年阶段,住行经济由于级差大规模大投入大,可以说是豪华型经济。房地产由国家控制,汽车则属大企业,养车费用高昂,路桥建设涉及到地产。在这种背景下,政府大幅度介入使得官场与商场结合,大手笔项目规划经济推动GDP空前高涨。加之低利率房贷车贷政策形成的高超消费,吸入高收入人士和年青一代涌入高消费群,成功地刺激了内需,使GDP高增长有了着落点。
中国GDP的发展历程
回顾中国30年来的发展历程,地方以追求GDP为目标的发展方式,是造成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根本原因之一,并且形成巨大的体制和利益惯性,阻碍着科学发展理念的贯彻实施。而珠三角乃至广东何以能将科学发展的理念贯穿工作始终?事实上,广东早在2008年,就出台了《市厅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评价指标体系及考核办法(试行)》,将科学发展指标作为考核干部的依据,并经全省9万名干部群众参与民主测评、满意度评价,从考评指标上将发展是否科学、人民是否满意作为干部工作评价的指针。2010年,广东又出台了落实《纲要》推进四年大发展的行动计划,将单位GDP能耗、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等39项科学发展指标分解到珠三角九市,从机制上促进了各级领导干部发展理念的根本转变,也为珠三角乃至广东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思想和体制保障。2010年,广东在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时,再次明确指出,要根据广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需要,科学确定经济发展速度,不盲目攀比,不层层加码。
同时,珠三角乃至广东为了解决“不具备知识能力,不会转”的难题,开展了大规模干部培训活动。汪洋说:“要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首先必须促进党员干部知识结构的转型升级。”截至2010年9月,广东全省举办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787期,举办专题讲座、学习论坛、读书活动等8291期,培训干部112万人次,从知识结构和工作能力上保证了领导干部具备转变发展方式的能力,为珠三角乃至广东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组织保障。
正是通过思想上、机制上、组织上、体制上的不断突破旧的发展思维,逐步树立新的科学发展理念,珠三角乃至广东才步步为营,逐渐形成了追求发展质量的科学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理念,产业转型升级的效益理念,创新驱动发展的高端理念,内外需协调发展的均衡理念,区域城乡统筹发展的协调理念,软硬实力全面提升的文化理念,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的人本理念等一系列改革共识,成为推动珠三角乃至广东转变发展方式的强大思想武器,这也为中国推动科学发展理念真正成为中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实践样本。
2010年,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大会上,对深圳乃至珠三角的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指出要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突破。体制改革,也为珠三角乃至广东提供了强大的体制保障和动力,珠三角的体制改革在四个层面全面展开。
珠三角的体制改革之路,是一条党内民主向常态化、制度化、落地化全面进发之路。改革和完善中国的政治体制,推进政治文明发展,党内民主是一条“红线”。早在2000年4月,宝安松岗镇在全国率先试行党代表常任制,一时间名动全国。2010年,广东印发关于实施省党代表提议、提案、询问、质询的四项制度,从制度上保证了党代表权利的行使,明年广东就将全面完成党代表工作室建设,各地今后每年都要组织开展党代表调研、视察、走访、评议活动,这标志全省18万党代表不再只是在党代会上握握手、拍拍手、举举手,而将成为“全程代表”和“民意领袖”,2010年4月,深圳在国内的副省级以上城市中,率先尝试采取公推直选的方式产生党代表。这一系列先行先试的举措,为中国党内民主实践提供了常态化、制度化、落地化的实践模本。
珠三角的体制改革之路,是推动基本民主制度加速向民主实践转化之路。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2005年中央就提出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重大问题在决策前和决策执行中进行协商。但在执行层面,始终缺乏可操作的规范。2010年,广东率先出台全国首部省级政治协商规程,用制度的形式将事关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省政府投资的重大建设项目决策等全部明确纳入政治协商范围,并且规定了政治协商的进行时间、基本方式、协商形式和基本程序,并把政治协商纳入政绩考核内容。这一创新举措,在中国率先实现了把政治协商这项民主制度转化为可操作的民主实践,以程序的公开保证结果的公正,以程序的科学保证制度的科学,从基本政治制度层面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民主实践样本。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深圳还率先试水政协委员选举,全国首批10名由选举产生的政协委员在珠三角诞生,这标志着政治协商这一民主制度在珠三角正在从选举、决策、考核等各个层面变身可操作性极强的民主实践,为中国民主进程探索了一条新路。
珠三角的体制改革之路,是在县级层面全面推进“大部制”改革,构建责任、服务、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之路。郡县治则天下治,中国自秦设郡县以来的2000多年中,县一直是中国社会行政区划的基础。2010年底,广东省全面推广顺德“大部制”改革经验,除深圳、珠海、东莞、中山以外的所有地级以上市共25个县(市、区)成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这次改革承袭了顺德党政机构改革的精髓,规定党政机构设置限额为:县级市30个以内;较大的县28个以内,中等县24个以内,较小的县20个以内;市辖区22个以内,由县级市改设的区28个以内,并明文规定各地可因地制宜确定机构的具体设置形式、名称和排序,不统一要求上下对应。这标志着在2009年被称为石破天惊的顺德“大部制”改革经过一年的实践之后,开始在全局层面铺开,党政一体的机构改革、“条块分割”机制的打破,决策、执行、监督体制的完善,成为广东县级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要义,同时也为中国2800多个县级行政体制改革和权力的规范提供了进一步的实践蓝本。同时,深圳2010年在全国率先启动公务员改革,把原来“大一统”的公务员管理模式划分成综合管理类、行政执法类、专业技术类,69%的公务员将被划入行政执法类和专业技术类中,通过职位分类和聘任制的实施,69%的公务员“官帽”将被摘掉,独立的晋升渠道让长期困扰公务员的“天花板”问题得到破解,也为中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进公务员队伍管理精细化、职业化、专业化、技术化开创了一条新路。
珠三角体制改革之路,是大力推进“简政强镇”改革,构建责任、事权、财权相统一的基层服务型政府之路。从中国的改革路线图看,向下放权和向外放权,始终是一条主线。作为中国最基层的一级政权,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强镇扩权改革并没有彻底理顺从上到下的治理关系,责任与事权不匹配、事权与财权不匹配的矛盾愈加突出。2010年,广东全面启动“简政强镇”改革,这次改革的创新之处在于,“简政”与“强镇”并举,从政府向社会放权的层面看,这次改革要求将政府原有的相当一部分服务职能交予非政府机构,实现“横向简政”;同时,规定行政许可、行政执法和行政管理等权利能下放给镇的都要放,特大镇甚至可以享受县级管理权限,并调整优化市、县、镇三级政府财政收支结构,进一步加强镇级财力保障,实现“纵向放权”。这一改革的标本意义在于,行政体制纵向改革的触角深入到了最基层,镇级政府获得了与责任相匹配的事权、财权,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大大增强,同时实现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放权,提升了政府工作效率,加速了中国基层社会的社会体制改革进程,为中国镇级行政体制改革探索出一条新的实践路径。
如何看待中国GDP发展
从纵向看:这个程度是我国30年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增长得到的结果。这意味着中国可能在很多方面有了更多的资源,有更多的能力来解决未来面临的问题。
但从横向也要冷静地看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经济结构还存在较大问题,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水和资源还比较高,经济质量还有待提高。虽然总量比较大,但人均数量仍然比较低。按照国际经济组织人均GDP的排序,中国排在100位以后。
所以,总量全球第二大不等于人均第二大经济体,更不等于第二大经济强国。
中国GDP与别国的比较
世界各国经济规模(用GDP衡量)的国际比较应满足三个条件:一是GDP指标概念相同,二是货币单位相同,三是衡量的价格水平相同,即剔除各国价格差异,从而进行物量比较。对于第一个条件,各国通过使用同一版本的国民核算体系如93SNA得以解决;对于后两个条件,一般采用购买力平价(PPP)法和汇率法来实现。
按汇率法核算的结果是:
1980年,发展中国家GDP总量占世界GDP总量的23.5%,发达国家GDP总量占世界GDP总量的76.5%;
1985年,发展中国家GDP总量占世界GDP总量的20.4%,发达国家GDP总量占世界GDP总量的79.6%;
1990年,发展中国家GDP总量占世界GDP总量的15.9%,发达国家GDP总量占世界GDP总量的84.1%;
1995年,发展中国家GDP总量占世界GDP总量的18.0%,发达国家GDP总量占世界GDP总量的82.0%;
2000年,发展中国家GDP总量占世界GDP总量的19.5%,发达国家GDP总量占世界GDP总量的80.5%。
按购买力平价法核算的结果是:
1980年,发展中国家GDP总量占世界GDP总量的40.6%,发达国家GDP总量占世界GDP总量的59.4%;
1985年,发展中国家GDP总量占世界GDP总量的41.2%,发达国家GDP总量占世界GDP总量的58.8%;
1990年,发展中国家GDP总量占世界GDP总量的41.2%,发达国家GDP总量占世界GDP总量的58.8%;
1995年,发展中国家GDP总量占世界GDP总量的41.1%,发达国家GDP总量占世界GDP总量的58.9%;
2000年,发展中国家GDP总量占世界GDP总量的43.2%,发达国家GDP总量占世界GDP总量的56.8%。
上述数据表明,按汇率法核算,从1980年至今,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较小,同时又呈现下降趋势;按购买力平价法核算,从1980年至今,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较大,同时又呈现上升趋势。
经济规模居世界前10位的国家排序方面,也呈现出明显不同的结果。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四个发展中大国跻身世界前10位,其经济地位显著提高。其中,中国GDP总量居世界的位次从汇率法的第6位,升至购买力平价法的第2位,仅次于美国;印度从第13位升至第4位;巴西的位次没有变化,均为第9位;俄罗斯从第16位升至第10位。下表列出了2000年GDP居世界前10位的国家:
位次
汇率法
1、美国
2、日本
3、德国
4、英国
5、法国
6、中国
7、意大利
8、加拿大
9、巴西
10、墨西哥
PPP法
1、美国
2、中国
3、日本
4、印度
5、德国
6、法国
7、英国
8、意大利
9、巴西
10、俄罗斯
美国、欧盟、日本三大经济体的实力对比也发生了变化: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美国、欧盟、日本经济总量的对比是100: 94:34,按汇率法计算,三者之比为100:80:49。从购买力平价的计算结果看,欧盟经济规模与美国势均力敌,而日本经济规模则相对较小。
可见,按汇率法和按购买力平价法测算的世界各国国内生产总值差异较大。
汇率法低估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总量,高估了发达国家的经济总量。这是因为,汇率只反映了国与国之间可贸易品的价格对比关系,而不反映各国建筑品、各种服务项目等非贸易品价格的对比关系。汇率除了受各国通货膨胀率变动的影响外,主要由外汇市场供需关系决定,并受本国国际收支状况、利率、经济增长、甚至政府干预、投机炒作、资本流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汇率已经成为各国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因此,在短期内汇率变化幅度大,变化频繁。
购买力平价法高估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总量,低估了发达国家的经济总量。购买力平价法的数据来源不够可靠,数据不够准确、质量不高(针对发展中国家的数据尤其如此)。目前以国际比较项目(ICP)为框架的购买力平价统计调查活动还没有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应用。中国、印度等一些发展中国家尚未正式全部参加ICP项目。在这种情况下,世界银行的购买力平价法数字(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字)是少数专家通过推算取得的,计算结果误差较大。同发达国家相比,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经济转型阶段,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低,以建筑品、服务项目为主要内容的非贸易品占相当大的比重。而且这些非贸易品质量较差,如果将这种低质量的非贸品与国际市场上质量优异的商品和服务混在一起进行比较,显然会高估发展中国家货币购买力,进而高估其经济规模。发展中国家政府对教育、医疗、房租、工资等项目给予不同程度的补贴,因而其价格被严重扭曲。购买力平价汇总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也高估了不发达国家的经济规模。
相比之下,真实比价(ARV)理论,因为吸收了汇率法和购买力平价法的合理内核,剔除了汇率法和购买力平价法的缺陷,因而其计算结果比较接近于客观实际。按ARV法核算的结果,介于汇率法和购买力平价法之间。按汇率法核算,200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八百多美元;按购买力平价法核算,200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三、四千美元之间;按真实比价核算,200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二千多美元。
第二篇:经济学作业
从汕头市城乡居民幸福指数思考中国人的幸福感
一、调查目的
为了解当前中国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与主观幸福感的现状,探索可能会影响主观幸福感受的若干因素,以期促进中国城乡居民幸福生活与和谐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积极可行的建议。而汕头特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时期最早开放的四个特区之一,其经济发展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及特殊性,且由于学生长期生活于汕头特区,对其经济发展以及城乡居民收入有一定的了解及认识。加之近期汕头特区最近正在举行关于“汕头市城乡居民幸福”调查问卷,正好可以借用其调查问卷来分析结果。
二、数据结果与初步分析
(一)答题者基本信息:
1、年龄分布:参与此次问卷调查的人中,18-25岁的人占了41%,26-35岁的占了33%,36-45岁的占了15%,46-55岁的占了6%,56-65岁的占了2%。
2、性别分布:参与此次问卷调查的人中,男性占了58%,女性占了42%。
3、受教育程度:参与此次问卷调查的人中,受教育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的占了12%,高中或中专的占了34%,大专占了29%,本科占了21%,硕士及研究生占了1%,博士占了1%。
4、家庭目前月平均收入情况:参与此次问卷调查的人中,月平均收入在1000-2000元的占了39%,2000-4000元的占了34%,4000-6000元的占了14%,6000-8000元的占了5%,8000-10000元的占了2%,10000-15000元的占了1%,20000元以上的占了1%。
(二)调查结果初步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从调查者的经济收入状况、职务等方面来衡量此次调查的幸福指数。
在“对目前的家庭月收入水平是否满意”一题中,选择“非常满意”的占了2%,选择“满意”的占了7%,选择“一般”的占了38%,选择“不满意”的占了32%,选择“非常不满意”的占了19%。而选择“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合起来占了51%。
在“对您的家庭投资选择主要是”一题中,选择“房产”的占了6%,选择“股票”的占了10%,选择“银行存款”的占了20%,选择“子女教育”的占了24%,选择“健康”的占了17%,选择“其他”的占了20%。
在对“职业”一题中,选择“公务员”的占了4%,选择“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含文教卫研究单位)”占了16%,选择“企业管理人员”的占了10%,选择“工程技术人员”占了5%,选择“工人及商业服务人员”占了13%,选择“其他”的占了49%。在“对现在的职业是否满意”一题中,选择“非常满意”的占了3%,选择“满意”的占了16%,选择“一般”的占了49%,选择“不满意”的占了18%,选择“非常不满意”的占了18%。其中选择“不满意”的和“非常不满意”的合起来占了36%。
在“对事业取得的成就满意度”一题中,选择“非常满意”的占了2%,选择“满意”的占了12%,选择“一般”的占了49%,选择“不满意”的占了34%。在“对汕头现在的赚钱机会是否满意”一题中,选择“非常满意”的占了1%,选择“满意”的占了4%,选择“一般”的占了32%,选择“不满意”的占了35%,选择“非常不满意”的占了26%。其中选择“不满意”的和“非常不满意”的合起来占了61%。
在“对在的住房条件是否满意”一题中,选择“非常满意”的占了3%,选择“满意”的占了14%,选择“一般”的占了36%,选择“不满意”的占了25%,选择“非常不满意”的占了19%。其中选择“不满意”的和“非常不满意”的合起来占了44%。
在“对居住在汕头的安全感(包括社会治安、人身财产安全等)如何”一题中,选择“很有安全感”占了1%,选择“有安全感”的占了13%,选择“安全感不强”的占了54%,选择“没有安全感”的占了30%。后两者合起来占了84%。在“对身体健康程度是否满意”一题中,选择“非常满意”的占了6%,选择“满意”的占了20%,选择“一般的”占了45%,选择“不满意”的占了12%,选择“非常不满意”的占了4%。
在“对汕头就医环境满意度”一题中,选择“非常满意”的占了1%,选择“满意”的占了5%,选择“一般”的占了29%,选择“不满意”的占了32%,选择“非常不满”意的占了30%。后两者合起来占了62%。
在“感觉家庭生活幸福满意度”一题中,选择“非常幸福”的占了11%,选择“幸福”的占了42%,选择“一般”的占了37%,选择“不幸福”的占了4%,选择“很不幸福”的占了3%。
在“对业余生活满意度”一题中,选择“非常满意”的占了4%,选择“满意”的占了20%,选择“一般”的占了46%,选择“不满意”的占了18%,选择“非常不满意”的占了9%。
在“对人际关系交往满意度”一题中,选择“非常满意”的占了6%,选择“满意”的占了32%,选择“一般”的占了43%,选择“不满意”的占了12%,选择“非常不满意”的占了4%。
在“对汕头交通状况满意度”一题中,选择“满意”的占了3%,选择“一般”的占了19%,选择“不满意”的占了73%,选择“说不清楚”的占了3%。在“对汕头购物便利性满意度”一题中,选择“非常满意”的占了9%,选择“满意”的占了31%,选择“一般”的占了40%,选择“不满意”的占了21%,选择“说不清楚”的占了1%。
在“对汕头社会保障制度满意度”一题中,选择“满意”的占了6%,选择“一般”的占了35%,选择“不满意”的占了52%,选择“说不清楚”的占了4%。在“与过去相比,您感觉目前您的精神紧张程度有何变化”一题中,选择“压力更大”的占了67%,选择“压力更小”的占了7%,选择“没什么变化”的占了17%,选择“说不清楚”的占了7%。
在“对未来幸福满意度”一题中,选择“将会比现在更幸福”的占了47%,选择“变化不大”占了29%,选择“不幸福”的占了8%,选择“没想过”的占了13%。
在“最关注的社会问题”一题中,选择“社会公平、正义”的占了12 %,选择“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的占了11%,选择”社会保障体现”的占了11%,选择“房价”的占了10%,选择“医疗”的占了12%,选择“教育公平”的占了10%,选择“下岗再就业”的占了5%,选择“社会安全”的占了12%,选择“食品安全”的占了11%。
在“对汕头人身份认同感”一题中,选择“强烈认同”的占了18%,选择“认同”的占了59%,选择没有归属感的占了21%。
在“对汕头城市绿化、公共设施配套建设、文化场馆建设等满意度”一题中,选择“非常满意”的占了1%,选择“满意”的占了11%,选择“一般”的占了42%,选择“不满意”的占了25%,选择“非常不满意”的占了18%。在“为现在的幸福感打分”一题中,选择91-100分的占了6%,选择81-90分的占了21%,选择71-80分的占了27%,选择61-70分的占了24%,选择51-60分的占了19%。
在“对汕头城市生活节奏满意度”一题中,选择“非常满意”的占了4%,选择“满意”的占了25%,选择“一般”的占了51%,选择“不满意”的占了11%,选择“非常不满意”的占了7%。
在“对汕头邻里人情满意度”一题中,选择“非常满意”的占了6%,选择“满意”的占了30%,选择“一般”的占了46%,选择“不满意”的占了10%,选择“非常不满意”的占了6%。
(三)结论与讨论
在分析结果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城乡居民的受教育水平、月平均收入、工作职务以及对其工作的成就感、自身身体状况、人际交往、社会保障制度、邻里关系、生活节奏、公共设施、交通状况都在影响着人们主观的“幸福感”。而且,当上述各方面呈正相关时,人们的幸福指数就越高,反之则越低。另一方面,目前汕头城乡居民还有大部分人在就业、工作成就感、住房条件、安全感、就医环境、交通状况、社会保障制度方面都觉得不满意现状,希望可以有所提高,这也成为影响居民幸福感的消极因素。但如果我们从以上所有方面来加强建设,相信会有一个更加幸福的氛围。
根据上述材料,我们可以得出,城乡居民收入、支出、经济状况、身体状况等与幸福指数有一定的相关联系。我们的调查表明,大多数答题者对自身幸福感的评价比较高,选择91-100分的占了6%,选择81-90分的占了21%,选择71-80分的占了27%,选择61-70分的占了24%,选择51-60分的占了19%。也就是说,大多数的答题者认为自己生活比较幸福。
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评价,它既以人们生活的物质条件为基础,又与人们的主观评价相关联,也与社会发展状况和社会的价值观念相协调。总体上说,当前人们的幸福感水平在提高,但城乡之间,以及不同年龄、不同教育程度、不同职业群体之间的幸福感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与他们各自的人生目标、参照群体、现实生活状况有关。当然,各种社会因素都会对人们的生活幸福感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生活幸福感的提升与社会结构、社会政策的发展有密切关系。中国正在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保障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政策并切实加以实施,以提高社会公平。这就是说,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追求经济、社会与人的协调发展。同时,还必须开展更加细致的调查和研究,了解不同层次人们独特的需求和感受。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调查发现,人际关系,身体状况,社会性状等后天的因素对人们幸福感的影响很大。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幸福感是可以通过个人的主观努力去改善的。一个能够自我解压,情绪稳定,决断力好的人,往往也是那些自我感觉幸福的人;一个乐于助人,经常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人际关系融洽的人,大多生活愉快,感觉幸福。为了更好地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受,我们需要提升生活质量,也需要调整个人的心理状态,搞好人际关系,营造和谐家庭,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而共同努力!
希望借着此份问卷,从汕头城乡居民幸福指数出发,来反映整个中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支出的幸福感,虽然还有一些因素无法使得本次的调查完全反映出整个中国城乡居民的幸福感,但也希望能够由此来引发大家的思考。
第三篇:经济学作业
就近期出台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看法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
分类: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 将财政政策划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是根据财政政策调节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中的不同功能来划分的.(1)扩张性财政政策(又称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主要措施有:增加国债、降低税率、提高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
(2)紧缩性财政政策(又称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主要措施有:减少国债、提高税率、减少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
(3)中性财政政策(又称稳健的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
例如减少税收可刺激消费,增加政府的支出能够刺激生产,这两种方式都可以刺激经济增长。经济措施主要指财政税收杠杆;法律措施是通过立法来规范各种财政分配关系和财政收支行为,对违法活动予以法律制裁;行政措施指运用政府机关的行政权力予以干预。① 国家预算。主要通过预算收支规模及平衡状态的确定、收支结构的安排和调整来实现财政政策目标。
② 税收。主要通过税种、税率来确定和保证国家财政收入,调节社会经济的分配关系,以满足国家履行政治经济职能的财力需要,促进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公平分配。③ 财政投资。通过国家预算拨款和引导预算外资金的流向、流量,以实现巩固和壮大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调节产业结构的目的。
④ 财政补贴。它是国家根据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和一定时期的政策需要,通过财政转移的形式直接或间接地对农民、企业、职工和城镇居民实行财政补助,以达到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和社会安定的目的。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用以达到特定或维持政策目标——比如,抑制通胀、实现完全就业或经济增长。包括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和外汇政策。
根据对总产出的影响方面,可把货币政策分为两类:扩张性货币政策(积极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稳健货币政策)。在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采取措施降低利率,由此引起货币供给增加,刺激投资和净出口,增加总需求,称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反之,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太高时,中央银行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货币供给,以提高利率、抑制投资和消费,使总产出减少或放慢增长速度,使物价水平控制在合理水平,称为紧缩性货币政策。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这一部分是一个风险准备金,是不能够用于发放贷款的。这个比例越高,执行的紧缩政策力度越大。最简单的说,就是各家银行需要交给人民银行保管的一部分押金,用以保证将来居民的提款,而如果押金交的比以前多了,那么银行可以用于自己往外贷款的资金就减少了。
我国目前采取的措施
一,我国采取的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我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消费需求保持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对外贸易更趋平衡,内需作为经济增长动力更强,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工业生产增长平稳,居民收入继续增加,物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围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这一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综合交替使用数量和价格型工具以及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平稳增长,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和调整信贷结构。同时,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在各项措施综合作用下,货币信贷增长从2009年的高位逐步向常态回归,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充裕,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金融运行平稳。当前经济增长趋稳是主动调控的结果。一段时期内世界经济形势依然复杂多变,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国内经济发展也面临不少新情况、新变化、新挑战,但中国经济本身平稳增长的内在动力较强,宏观经济有望继续课 持平稳较快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发展总体稳定,并且呈增长模式。而我国的货币形势也较为稳定,但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也暴露出了许多弊端,特别是人民比在近两年不断地升值,这对经济的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视。所以,货币政策虽然能够调节经济发展说存在的问题,但是它本身是无法几头兼顾的,要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光靠货币政策是不够的,政府推动行政体制改革和调整自身的行为也必不可少
二,我国采取的适度宽松的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它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两大重要工具之一,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等手段来实现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等宏观经济目标的长期和短期财政战略,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财政政策运用的是否得当,决定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功能是否能正常发挥。财政政策运用得当,就可以保证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运用失当,也会引起经济的失衡和波动。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功能可将财政政策划分为扩张性政策、紧缩性政策和中性政策。
财政政策作为国家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并形成自己的体系,是经历了一个历史地发展过程。我国古代历史上的理财家早已提出“量入为出”、“轻徭薄赋”、“藏富于民”等颇有见地的、朴素的财政政策思想,但这种政策思想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政策的目标单一,手段简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小。我国建国后,实行宏观经济政策后,奉行 “双松”政策,1998年针对当时结构性需求不足的现实,政府主动地采取了积极财政政策,再到2005年我国政府开始奉行了“双稳健”政策,再到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发展迅猛,财政政策再次转变为积极地财政政策。我国政府正是从实际出发,结合我国国内经济发展的形势和国际经济动态的转变,审时度势,成功地完成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变。这说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政府对财政政策的运用日趋成熟。
为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必须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这样,我国已经连续实施两年的“积极加稳健”宏观经济政策搭配格局延续至第三
个年头。不过,根据以往宏观经济政策运行的轨迹可以发现,今年继续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与往年相比也有很多不同的侧重点。相同的宏观经济政策搭配了不同的实际内容:一是适当增加了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二是结合税制改革完善了结构性减税政策。重点是加快推进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完善试点办法,适时的扩大了试点地区和行业范围。三是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向教育、医药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严格控制行政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勤俭办一切事业。中央预算内投资主要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水利、城市管网等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民生工程,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等领域。四是继续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妥善处理债务偿还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积极推进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建设,合理控制地方政府性债务水平。总体看,以上几点更好地发挥积极财政政策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中的作用。
我的认识
近年中,我国恰当的运用积极财政政策,应对国内外的经济状况。对我国经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据资料显示,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主要指标处在预期的合理区间,但经济环境仍然错综复杂。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和工业增加值数据来看,我国经济稳定增长,但工业企业盈利状况仍未好转;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来看,中国经济的增长仍然是靠内需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持平,通货膨胀压力温和可控;货币市场运行平稳,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总的来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虽仍存在小问题但对于解决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过快,物价持续高涨不降,内需不足等多重影响经济稳定增长的大问题是最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并取得了巨大的政策效应:扩大基本建设投资,推动了经济的增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经济结构;加大科技改革创新力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大教育和科研投入,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就业再就业机制,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大力刺激消费、鼓励出口。总之,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地增长,使国民经济和财政收支导向良性循环的轨道,为和谐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发展总体稳定,并且呈增长模式。而我国的货币形势也较为稳定,但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也暴露出了许多弊端,特别是人民比在近两年不断地升值,这对经济的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视。所以,货币政策虽然能够调节经济发展说存在的问题,但是它本身是无法几头兼顾的,要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光靠货币政策是不够的,政府推动行政体制改革和调整自身的行为也必不可少。
袁云鹏
1313138
13会展1班
第四篇:杨洋:培训心得范文
培训心得
济南历城区供电公司 杨洋
2011年9月5日至9日为配电线路实习阶段,在陈老师带领下,我们不仅认识了许多线路用具、知道了它们的用法而且掌握了爬杆的技巧,可谓真真实实的学到了根本的技能。
配电线路实习的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线路工器具的认识,一部分为爬杆。刚进设备室的时候,一个非电专业的我感觉既新鲜又迷茫,各式各样的器具从来没有留心去看过,即使是路边电线杆上的绝缘子,之前或许看到过,却从来不知道有什么作用,甚至不知道叫什么名字。陈老师不但没有笑我的无知,对我的疑问和问题一一解答,让我很短的时间就掌握了各种设备的基本情况。现在说到设备室里的器具,我都能一一说出它们的名字,并且很多设备的用法和作用我都牢记于心。每天吃饭的路上,看到电线杆,我都昂头看一看上面有什么设备,都是怎样连接的,这个全新的领域深深吸引了我,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够很快胜任我将来的工作。
第二部分为爬电线杆,陈老师给我们示范,他边爬边给我们讲述爬杆子的技巧,讲到爬杆前一定要检查所有的器具和线杆,带安全帽、系安全绳,可见一个老线路前辈对安全依旧置于前面,在一个高危行业里,更应该重视安全,人身安全、设备安全和电网安全,其中,最基本的人身安全,是重中之重。以后,不论何时都要牢记安全,做到安全四不伤害。爬杆子的经历,让我很难忘,以前看过很多线路工人穿着铁鞋爬杆子,看他们爬的那么矫健,那么迅速,没想到,铁鞋穿在自己脚上的时候,发现好重,每台一步都有些吃力,特别是第一次爬的时候,铁鞋老掉,陈师傅就在旁边站着,帮着一个一个的纠正,还不断鼓励我们。他担心我们的安全,所以每次只允许我们爬三米左右就得下来,当时还真有意犹未尽的感觉,真想爬到上面去感受感受,却忽视了老师傅的良苦用心。
一周很快就过去了,看到自己的进步,知道这一个周没有白过,非常感谢陈师傅的指导和帮助,让我们这群没有实践经验的学生,在学到基本技能的同时对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此外,这一周市局的朋友们也来西郊供电所进行技能培训,在培训期间,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认识很多新的朋友,感谢领导给予这次培训机会,我们都会努力去做的更好。
第五篇:2013经济学在线作业
单选题
1.如果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则食物支出在总支出中比重将()
A 大大增加;
B 稍有增加;
C 下降;
D 不变。
单选题
2.在一个不存在政府和对外经济往来的经济中,若现期GDP水平为5000亿元,消费者希望从中支出3900亿元于消费,计划投资支出总额1200亿元,这些数字表明:()
A GDP不处于均衡水平,将下降;
B GDP不处于均衡水平,将上升;
C GDP处于均衡水平;
D 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单选题
3.在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均衡时,名义货币供给增长率的上升会()
A 时总需求曲线右移,使均衡水平位于更高的通货膨胀率和产量水平上;
B 使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右移,使均衡水平位于更高的通货膨胀和产量水平上;
C 使总需求水平和总供给曲线左移,使均衡水平位于更高的通货膨胀和产量水平上;
D 使总需求曲线右移和总供给曲线左移,均衡水平位于更高的通货膨胀率水平上而产量不变。
单选题
4.从最终使用者的角度看,将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加总计算GDP的方法是()
A 支出法;
B 收入法;
C 生产法;
D 增加价值法。
单选题
5.在均衡条件下,消费者购买的商品的总效用一定()他所支付的货币的总效用。
A 小于;
B 等于;
C 大于。
单选题
6.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A 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
B 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不同;
C 效用水平不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不同;
D 效用水平相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相同。
单选题 7.完全垄断市场中如果A市场的价格高于B市场的价格,则()
A A市场的需求弹性大于B市场的需求弹性;
B A市场的需求弹性小于B市场的需求弹性;
C 两个市场的需求弹性相等;
D 以上都正确。
单选题
8.垄断行业的利润极大时,()
A P=MR=MC;
B P>MR=AC;
C P>MR=MC;
D P>MC=A
单选题
9.小麦歉收导致小麦价格上升,准确的说在这个过程中()
A 小麦供给的减少引起需求量下降;
B 小麦供给的减少引起需求下降;
C 小麦供给量的减少引起需求量下降;
D 小麦供给量的减少引起需求下降。
单选题
10.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如果不考虑折旧和技术进步,则当()时稳定状态下消费有一最高水准。 A 劳动的边际产出等于资本的边际产出;
B 劳动的边际产出等于人口增长率(劳动增长率);
C 资本的边际产出等于人口增长率;
D 资本的边际产出等于零。
单选题
11.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
A 消费者偏好;
B 消费者收入;
C 所购商品的价格;
D 商品效用水平的大小。
单选题
12.假定完全竞争行业内某厂商在目前产量水平上的边际成本、平均成本和平均收益均等于1美元,则这家厂商()
A 肯定只能得到正常利润;
B 肯定没有得到最大利润;
C 是否得到了最大利润还不确定;
D 肯定得到了最少利润。
单选题
13.如果商品A和商品B是替代的,则A的价格下降将造成()
A A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 A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 B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D B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单选题
14.当经济中只存在()时,该经济被认为实现了充分就业。
A 摩擦性失业和季节性失业;
B 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C 结构性失业和季节性失业;
D 需求不足型失业。
单选题
15.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A 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B 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C 表示经济制度已调整过的预期通货膨胀率;
D 以上均不是。
单选题
16.如果等成本曲线与等产量曲线没有交点,那么要生产等产量曲线所表示的产量,应该()
A 增加投入;
B 保持原投入不变;
C 减少投入; D 上述三者都不正确。
单选题
17.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固定成本()
A 在开始时下降,然后趋于上升;
B 在开始时上升,然后趋于下降;
C 一直趋于上升;
D 一直趋于下降。
单选题
18.“滞胀”理论用菲利普斯曲线表示即()
A 一条垂直于横轴的菲利普斯曲线;
B 一条斜率为正的直线;
C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不断外移;
D 一条不规则曲线。
单选题
19.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已知某厂商的产量是500单位,总收益是500美元,总成本是800美元,总不变成本时200美元,边际成本是1美元,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他应该()
A 增加产量;
B 停止生产;
C 减少产量;
D 以上任一个措施都采取。单选题
20.加速原理发生作用的条件是()
A 国民收入或消费支出持续增长时;
B 经济活动由衰退转向扩张时;
C 社会上没有剩余生产能力时;
D 任何时候均可。
单选题
21.等产量曲线是指在这条曲线上的各点代表()
A 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是不能变化的;
B 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价格是不变的;
C 不管投入要素量如何,产量总是相等的;
D 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
单选题
22.根据哈罗德的定义,有保证的增长率实际增长率G之间可能有的关系式()
A Gw>G;
B Gw=G;
C Gw D 以上各项均可能。 单选题 23.需求量和价格之所以呈反方向辩护,是因为() A 替代效应的作用; B 收入效应的作用; C 上述两种效应同时发生作用; D 以上均不正确。 单选题 24.某个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图包含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因为() A 收入有时高,有时低; B 欲望是无限的; C 消费者人数是无限的; D 商品的数量是无限的。 单选题 25.经济学可以定义为() A 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B 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 C 研究如何最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用途; D 人民靠收入生活。 单选题 26.导致经济周期波动的投资主要是() A 存货投资; B 固定资产投资; C 意愿投资; D 重置投资。 单选题 27.经济学上的投资() A 企业增加一笔投资; B 建造一座住宅; C 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 D 以上都是。 单选题 2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厂房设备投资的利息是可变成本; B 贷款利息的支出是可变成本; C 总成本在长期内可以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D 补偿固定资本无形损耗的折旧费是固定成本。 单选题 29.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划分取决于() A 时间长短; B 可否调整产量; C 可否调整产品价格; D 可否调整生产规模。单选题 30.当消费函数为C=a+bY,a>0,1>b>0,这表明,平均消费倾向() A 大于边际消费倾向; B 小于边际消费倾向; C 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D 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单选题 31.已过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点表示() A 通货膨胀; B 失业或者说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 C 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水平降低; D 一种生产产品最适度水平。 单选题 32.“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A 一定是对的; B 一定是不对的; C 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 D 以上三种说法都是全对。 单选题 33.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之时。 A 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 B 实际的消费加实际的投资等译产出值; C 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 D 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单选题 34.下列人员哪类不属于失业人员() A 调动工作的间歇在家休养者; B 半日工; C 季节工; D 对薪水不满而待业在家的大学毕业生。 单选题 35.下列各项中()项属于生产要素供给的增长。 A 劳动者教育年限的增加; B 实行劳动专业化; C 规模经济; D 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应用。 单选题 36.在长期中,下列成本中哪一项是不存在的() A 可变成本; B平均成本; C 机会成本; D 固定成本。 单选题 37.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 A 摩擦性失业; B 结构性失业; C 周期性失业; D 永久性失业。 单选题 38.米格拉周期是指() A 短周期; B 中周期; C 长周期; D 不能确定。 单选题 39.经济之所以会发生周期性波动,是因为() A 乘数作用; B 加速数作用; C 乘数和加速数的交织作用; D 外部经济因素的变动。单选题 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产量的某一变化范围内,只要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成本曲线的上方,平均成本曲线一定向下倾斜; B 边际成本曲线在达到一定产量水平后上升,是由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造成的; C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在达到一定的产量水平以后趋于上升,是由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造成的; D 在边际成本曲线上,与平均成本曲线交点以上的部分构成商品的供给曲线。 单选题 41.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的关系是() A 乘数原理说明国民收入的决定,加速原理说明投资的决定; B 两者都说明投资的决定; C 乘数原理解释经济如何走向繁荣,加速原理说明经济怎样陷入萧条; D 只有乘数作用时国民收入的变动比乘数、加速数作用相结合时的变动要更大一些。 单选题 42.如果商品在短期内供应量既定,则该商品的价格() A 仅由市场需求曲线决定; B 仅由市场供给曲线决定; C 由市场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共同决定; D 以上任一条都不能决定。 单选题 43.康德拉基耶夫周期是一种() A 段周期; B 中周期; C 长周期; D 不能确定。 单选题 44.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0美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美元,消费等于430美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0美元,个人储蓄为40美元,个人可支配收入则等于() A 500美元; B 480美元; C 470美元; D 400美元。 单选题 45.经济增长在图形上表现为() A 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某一点向曲线外移动; B 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C 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的某点向曲线上移动; D 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某一点沿曲线移动。单选题 46.经济波动的周期的四个阶段依次是() A 扩张、峰顶、衰退、谷底; B 峰顶、衰退、谷底、扩张; C 谷底、扩张、峰顶、衰退; D 以上各项均对。 单选题 47.下列()项命题不正确。 A 国民生产净值(NNP)减直接税等于国民收入(NI); B 国民生产净值(NNP)加资本消耗(折旧)等于GNP; C 总投资等于净投资加折旧; D 个人收入等于个人可支配收入加直接税。 单选题 48.在需求和供给同时减少的情况下(). A 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都将下降; B 均衡价格将下降,均衡交易量的变化无法确定; C 均衡价格的变化无法确定,均衡交易量将减少; D 均衡价格将上升,均衡交易量将下降。 单选题 49.假如某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从水平线变为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说明() A 既有厂商进入也有厂商退出该行业; B 完全竞争被不完全竞争所取代; C 新的厂商进入了该行业; D 原有厂商退出该行业。 单选题 50.消费者预期某种物品未来价格要上升,则对该物品当前需求会() A 减少; B 增加; C 不变; D 前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单选题 51.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的基本原来是() A 一国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 B 假定所有经济资源能得到充分的有效利用,则只能减少y物品生产才能增加x物品的生产; C 改进技术引起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 D 经济能力增长唯一决定于劳动力数量。 单选题 52.在一般情况下,厂商得到的价格若低于以下哪种成本就停止营业() A平均成本; B平均可变成本; C 边际成本; D平均固定成本。 单选题 53.下列关于自然失业率的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 A 自然失业率是历史上最低限度水平的失业率; B 自然失业率与一国的经济效率之间关系密切; C 自然失业率恒定不变; D 自然失业率包含摩擦性失业。 单选题 54.一个消费者想要一单位X的心情甚于想要一单位Y商品,原因是() A 商品X有更多的效用; B 商品X的价格较低; C 商品X紧缺; D 商品X是满足精神需要的。 单选题 55.如果完全垄断厂商在两个分割的市场中具有相同的需求曲线,那么垄断厂商() A 可以实行差别价格; B 不能施行差别价格; C 既能也不能施行差别价格; D 上述都不对。 单选题 56.下列各项中()项不属于生产要素供给的增长。 A 投资的增加; B 就业人口的增加; C 人才的合理流动; D 发展教育事业。 单选题 57.下述哪一项说法正确表达了加速原理?() A 投资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数倍变动; B 消费支出随着投资的变动而数倍变动; C 投资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增长率数倍变动; D 消费需求的变动引起投资的数倍变动。 单选题 58.在得出某种商品的个人需求曲线时,下列因素除哪一种外均保持为常数() A 个人收入; B 其余商品的价格; C 个人偏好; D 所考虑商品的价格。单选题 59.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可以预期,这将导致 均衡水平GDP增加() A 20亿元; B 60亿元; C 180亿元; D 200亿元。 单选题 6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 B 边际收益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 C 规模报酬递减式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 D 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式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 单选题 61.说“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A 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B 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 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 D 世界上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殆尽。 单选题 62.使用自有资金也应计算利息收入,这种利息从成本角度看是() A 固定成本; B 隐含成本; C 会计成本; D 生产成本。 单选题 63.如果实现了哈罗德模型的自然增长率,将使() A 社会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B 实现均衡增长; C 实现充分就业下的均衡增长; D 经济持续高涨。 单选题 64.如果某种商品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该商品价格的上升,导致() A 供给增加; B 供给量增加; C 供给减少; D 供给量减少。 单选题 65.当某一社会经济处于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时() A 经济的生产能力超过它的消费需求; B 总需求逐渐增长,但没有超过总供给; C 存货的增加与需求的减少相联系; D 总需求超过总供给。 单选题 66.经济物品是指() A 有用的物品; B 稀缺的物品; C 要用钱购买的物品; D 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单选题 6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种说法是() A 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 B 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一定也减少; C 随着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将趋于下降,其中边际产量的下降一定先于平均产量; D 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 单选题 68.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 A 今年的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 B 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 C 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都比去年提高了; D 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 单选题 69.已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10000亿美元,实际国民收入是9800亿美元,边际消费倾向是80%,在增加100亿美元的投资以后,经济将发生() A 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B 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C 结构性通货膨胀; D 需求不足的失业。 单选题 70.厂商停业点() A P=AVC; B TR=TVC; C 企业总损失等于TFC; D 以上都对。 单选题 71.菲利普斯曲线说明() A 通货膨胀导致失业; B 通货膨胀是由行业工会引起的; C 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呈负相关; D 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正相关。 单选题 72.为减少经济中存在的失业,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A 增加政府支出; B 提高个人所得税; C 增加失业保险金; D 增加货币供应量。 单选题 73.抑制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应该() A 控制货币供应量; B 降低工资; C 解除托拉斯组织; D 减税。 单选题 74.按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在一个只有家庭、企业和政府构成的三部门经济中,一定有() A 家庭储蓄等于净投资; B 家庭储蓄等于总投资; C 家庭储蓄加折旧等于总投资加政府支出; D 家庭储蓄加税收等于总投资加政府支出。单选题 75.若一国16周岁以上的人口是2.5亿,工作人数是2亿,失业人数是2千万,则失业率为() A 0%; B 9%; C 10%; D 8%。 单选题 76.若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dY/dX=-1/2,这意味着消费者有更多的X时,他愿意放弃()单位X而获得一单位Y。 A 1/2; B 2; C 1; D 1.5。 单选题 77.保持所有其他因素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 A 需求增加; B 需求减少; C 需求量增加; D 需求量减少。单选题 78.序数效用论认为,商品效用的大小() A 取决于它的使用价值; B 取决于它的价格; C 不可比较; D 可以比较。 单选题 79.下列哪些情况不属于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A MUx/Px=MUy/Py=MPz/Pz=...=λ; B 货币在每种用途上的边际效用相等; C MU=λP; D 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相等。 单选题 80.在短期,完全垄断厂商() A 无盈亏; B 取得最大利润; C 发生亏损; D 以上任何一种情况都可能出现。 单选题 81.GDP是衡量经济增长的一个较好指标,是因为() A GDP以货币表示,易于比较; B GDP的增长总是意味着已发生的实际经济增长; C GDP的值不仅可以反映一国的经济实力,还可以反映一国的经济福利程度; D 以上说法都对。 单选题 82.下面哪种情况使国民收入增加最多?() A 政府对高速公路的修建开支增加250亿元; B 政府转移支付增加250亿元; C 个人收入所得税减少250亿元; D 企业储蓄减少250亿元。 单选题 83.加速原理断言() A GDP的增加导致投资数倍增加; B GDP的增加导致投资倍数减少; C 投资的增加导致GDP数倍增加; D 投资的增加导致GDP数倍减少。 单选题 84.在下列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中,哪一个最可能是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的原因?() A 银行贷款的扩张; B 预算赤字; C 世界性商品价格的上涨; D 投资增加。 单选题 85.在一个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的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的总和。 A 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B 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C 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 D 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 单选题 86.应付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的方法是() A 人力政策; B 收入政策; C 财政政策; D 三种政策都可以。 单选题 87.等成本曲线平行向外移动表明() A 产量提高了; B 成本增加了; C 生产要素的价格按相同比例增加了; D 生产要素的价格按不同比例增加了。单选题 88.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短期供给曲线是指() A AVC>MC中的那部分曲线; B AC>MC中的那部分曲线; C MC≥AVC中的那部分曲线; D MC≥AC中的那部分曲线。 单选题 89.社会在其生产可能性曲线上选择一点所回答的问题在下列几点中只有哪一点才不是?() A 如何生产; B 生产什么; C 为谁生产; D 在哪里生产。 单选题 90.下列行业中哪一个最接近于完全竞争模式() A 飞机; B 卷烟; C 水稻; D 汽车。 单选题 91.在生产者均衡点上() A MRTSLK=PL/PK; B MPPL/PL=MPPK/PK; C 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曲线相切; D 上述都正确。 单选题 92.均衡价格随着() A 需求和供给的增加而增加; B 需求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C 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D 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单选题 93.要能有效地实行差别定价,下列哪一条以外都是必须具备的条件() A 分割市场的能力; B 一个巨大的无弹性的总需求; C 每个分市场上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 D 保持市场分割以防止商品在较有弹性的需求时被顾客再售卖。 单选题 94.以下哪两种情况不可能同时发生?() A 结构性失业和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B 需求不足失业和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C 摩擦性失业和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D 失业和通货膨胀。 单选题 95.下列哪一种情况不会使收入水平增加?() A 自发性支出增加; B 自发性税收下降; C 自发性转移支付增加; D 净税收增加。 单选题 96.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 A 实际所得; B 主观感受; C 没有购买的部分; D 消费剩余的部分。 单选题 97.经济学分析的一个假设条件是消费者偏好不变,因此,对同一个消费者来说,同样数量的商品总是提供同样的效用。() A 正确; B 错误; C 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 单选题 98.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如果没有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则当()时稳定状态下消费有一最高水准。 A 劳动边际产出等于资本边际产业; B 劳动边际产出等于折旧率; C 资本边际产出等于折旧率; D 劳动边际产出等于零。 单选题 99.如果GDP是均衡水平,则要求() A 收入总额必须正好等于消费者从收入中来的计划的支出加上计划的储蓄; B GDP总额必须正好等于计划储蓄总额与计划投资总额之和; C 消费者支出总额必须正好等于收入的收支平衡水平; D 所得收入总额必须正好等于全体消费者从收入中来的计划支出加上计划投资总额。 单选题 100.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A 失业; B 通货膨胀; C 有用性资源增加或者技术进步; D 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物品生产下降。单选题 101.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 A 与纵轴相交; B 经过原点; C 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 D 与横轴相交。 单选题 102.用收入法计算GDP应等于() A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 B 工资+利息+地租+利润; C 工资+利息+中间产品成本+利润+间接税; D 生产企业收入-中间产品成本。 单选题 103.假定X、Y的价格Px,Py已定,当MRSxy>Px/Py时,消费者为达到最大满足,他将() A 增购X,减少Y; B 减少X,增购Y; C 同时增购X、Y; D 同时减少X、Y。 单选题 104.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是() A 经济要逐步增长,做到年年能以大致相同的比例增长; B 经济要平稳地增长,不能过分的波动; C 今天的增长不能成为今后增长的障碍; D 以上的说法都对。 单选题 105.所有下列因素除哪一种以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 A 购买者(消费者)收入变化; B 商品价格下降; C 其他有关商品价格下降; D 消费者偏好变化。 单选题 106.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条件是() A P=AR; B P=MR.; C P=MC; D P=AC。 单选题 107.线性消费曲线与45度线之间的垂直距离是() A 自发性消费; B 储蓄; C 收入; D 总消费。 单选题 108.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体系?() A 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B 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C 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 D 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 单选题 109.通货膨胀的水溶分配效应是指() A 收入结构性变化; B 收入普遍上升; C 收入普遍下降; D 债权收入上升。 单选题 110.当某厂商以最小成本生产出既定产量时,那他() A 总收益为零; B 一定获得最大利润; C 一定未获得最大利润; D 无法确定是否获得最大利润。单选题 111.某人正在等待着某项工作,这种情况可归类于() A 就业; B 失业; C 非劳动力; D 就业不足。 单选题 112.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称为() A平均成本; B 固定成本; C 长期成本; D 总成本。 单选题 113.总效用曲线达到顶点时() A 边际效用达到最大点; B 边际效用为零; C 边际效用为正。 单选题 114.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单选题 115.一个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 A 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 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 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D 互补品的价格上升。 单选题 116.如果在消费-收入图形上,消费曲线向上移动,这意味着消费者() A 由于减少收入而减少储蓄S; B 由于增加收入而增加了储蓄S; C 不是由于增加收入,而是其他原因使储蓄S增加; D 不是由于增加收入,而是其他原因使储蓄S减少。 单选题 117.假如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要原料价格上升了,则这种商品的() A 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 B 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 C 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 D 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 单选题 118.消费者剩余是() A 消费过剩的产品; B 消费者得到的总效用; C 消费者购买商品所得到的总效用减去支出的货币的总效用; D 支出的货币的总效用。 单选题 119.通货膨胀是() A 货币发行量过多而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普遍持续的上涨; B 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黄金量; C 货币发行量超过商品的价值量; D 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 120.假定消费者只购买三种商品,且数量都不变。已知,第一年价格指数:商品A、B、C均为100,;第二年价格指数:商品A为150,商品B为90,商品C为120; 消费者第一年支出: 商品A为100,商品B为300,商品C为200;商品A、B、C的权数分别为1/6,1/2,1/3。那么,在第一年和第二年间,一般的价格水平的上涨率为() A 20% B 16.6% C 11% D 10% 单选题 121.GDP高于均衡水平,意味着() A 从收入流量中漏出的储蓄S大于注入收入流量的投资I; B 计划的消费支出C的总额超过计划投资I的总额; C GDP偶然沿着消费曲线超过收入平衡点; D 计划投资I的总额和计划消费C总额之和超过现值GDP水平。 单选题 122.下列哪一项计入GDP? A 购买一辆用过的自行车; B 购买普通股票; C 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 D 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 单选题 123.如果某人由于钢铁行业不景气而失去工作,这种失业属于() A 摩擦性失业; B 结构性失业; C 周期性失业; D 永久性失业。 单选题 124.当合意的资本-产出比率大于实际的资本-产出比率时,厂商的反应是() A 增加投资; B 减少投资; C 保持原投资水平; D 不能确定。 单选题 125.GDP低于均衡水平,每当() A 从收入流量中漏出的储蓄S大于注入收入流量的投资I; B 计划的消费支出C的总额超过计划投资I的总额; C GDP偶然沿着消费曲线超过收入平衡点; D 计划投资I的总额和计划消费C总额之和超过现值GDP水平。 单选题 126.如果某商品富有需求的价格弹性,则该商品价格上升() A 会使销售收益增加; B 该商品销售收益不变; C 会使该商品销售收益下降; D 销售收益可能增加也可能下降。单选题 127.在任何市场中,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可以由() A 他的产品供给曲线表示; B 他的产品需求曲线表示; C 行业的产品供给曲线表示; D 行业的产品需求曲线表示。 单选题 128.根据现代关于经济周期的定义,经济周期是指() A GDP值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 B 人均GDP值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 C GDP值增长率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 D 以上各项均对。 单选题 129.根据哈罗德的分析,如果有保证的增长率大于实际增长率G,经济将() A 持续高涨; B 长期萧条; C 均衡增长; D 不能确定。 单选题 130.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 A平均成本上升; B平均可变成本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C 总成本下降; D平均可变成本上升。 单选题 131.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即向外凸出)反映了() A 资源在所有生产活动中都同样有效率; B 成本递增规律; C 存在政府政策; D 失业率高。 单选题 132.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上商品X和Y的边际替代率是等于它们的() A 价格之比; B 数量之比; C 边际效用之比; D 边际成本之比; 单选题 133.经济增长的标志是() A 失业率的下降; B 先进技术的广泛运用; C 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 D 城市化速度加快。 单选题 134.基钦周期是一种() A 段周期; B 中周期; C 长周期; D 不能确定。 单选题 135.建筑工人工资提高将使() A 新房子供给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上升; B 新房子供给曲线右移并使房子价格下降; C 新房子需求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下降; D 新房子需求曲线右移并使房子价格上升。 单选题 136.当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均衡状态时,政府支出的增加会使() A 总需求曲线右移一段时间; B 总需求曲线永久右移; C 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永久性右移; D 总需求曲线右移,在连续几个时期后,新的均衡位于更高的通货膨胀率水平上。 判断题 137.当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一种生产要素投入量越多,产量越高。 正确 错误 判断题 138.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和边际成本递增规律是同一问题的两个不同角度的表述。 正确 错误 判断题 139.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实现长期时,没有盈利也没有亏损。 正确 错误 判断题 140.当消费者从每种商品消费中得到的总效用不断增加时,边际效用也是递增的。 正确 错误 判断题 141.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相互补充的。 正确 错误 判断题 142.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存在稀缺性。 正确 错误 判断题 143.在需求和供给同时减少的情况下均衡价格的变化无法确定,均衡交易量将减少。 正确 错误 判断题 144.任何商品只要降价,就肯定能多销,增加总收益。 正确 错误 判断题 145.线性需求曲线斜率不变,所以其价格弹性也是不变的。 正确 错误 判断题 146.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而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分析法。 正确 错误 判断题 147.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的解决方法是不同的。 正确 错误 判断题 148.如果某种商品如花生的存货过多,卖方会提高价格以提高对花生的需求量。 正确 错误 判断题 149.在完全垄断市场上,边际收益一定大于平均收益。 正确 错误 判断题 150.恩格尔系数表明,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恩格尔系数是上升的。 正确 错误 判断题 151.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个别厂商销售量的变动会影响市场价格的变动。 正确 错误 判断题 152.产品有差别就不会有完全竞争。 正确 错误 判断题 153.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交点是收支相抵点。 正确 错误 判断题 154.如果用纵轴代表的物品的价格上升,预算线将变得更加平坦。 正确 错误 判断题 155.经济学根据其研究范畴示同,可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要。 正确 错误 判断题 156.政府征收消费税是由消费者独立承担的。 正确 错误 判断题 157.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 正确 错误 判断题 158.有差别的产品之间并不存在竞争。 正确 错误 判断题 159.如果社会不存在稀缺性,也就不会产生经济学。 正确 错误 判断题 160.需求的减少将引起均衡价格的下降和均衡数量的增加。 正确 错误 判断题 161.一条等产量线的上部表示的产量大于该等产量线的下部表示的产量。 正确 错误 判断题 162.需求的价格弹性等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正确 错误 判断题 163.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任何一个厂商都可以成为价格的决定者。 正确 错误 判断题 164.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不同的消费者得到的总效用是无差别的。 正确 错误 判断题 165.消费者预期某物品未来价格要上升,则对该商品的当前需求会减少。 正确 错误 判断题 166.以市场机制为主要资源配置方式的经济中,价格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正确 错误 判断题 167.在农业生产中,土地越密植越好,施肥越多越好。 正确 错误 判断题 168.无差异曲线上每一点都表示消费者消费物品的数量组合相同。 正确 错误 判断题 169.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所以产量是既然定的,永远无法增加。 正确 错误 判断题 170.生产一定量产品时,投入的要素的配合比例应该固定不变。 正确 错误 判断题 171.经济学按其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正确 错误 判断题 172.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 正确 错误 判断题 173.厂商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总成本是边际成本。 正确 错误 判断题 174.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最小。 正确 错误 判断题 175.根据供求定律,需求的变动方向与均衡价格变动方向相同;供给的变动方向与均衡价格变动方向相反。 正确 错误 判断题 176.支持价格一定高于均衡价格。 正确 错误 判断题 177.规范经济学的结论以研究者的阶级地位和社会伦理观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结论。 正确 错误 判断题 178.限制价格一定低于均衡价格。 正确 错误 判断题 179.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 正确 错误 判断题 180.供给的增加将引起均衡价格的下降和均衡数量的增加。 正确 错误 判断题 181.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正确 错误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