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病梅馆记》文言文原文阅读答案翻译注释
《病梅馆记》文言文原文阅读答案翻译注释
作者:龚自珍原文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qī)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zhuó)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yù)梅者,斫(zhuó)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gòulì),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选自《龚自珍全集》)注解注释1.江宁:旧江宁府所在地,在今江苏南京。
2.龙蟠:龙蟠里,在今南京清凉山下。
3.邓尉:山名。在今江苏苏州西南。
4.西溪:地名。
5.或:有人
6.欹(qī):倾斜
7.固:本来
8.明:公开
9.诏:告诉,一般指上告下
10.号:疾呼 喊叫
11.绳:名作动,约束
12.斫(zhuó):砍削
13.隐:隐衷,隐藏心中特别的嗜好
14.鬻(yù):卖
15.夭梅病梅:摧折梅,把它弄成病态。夭(yāo):使……摧折(使……弯曲)
16.旁条:旁逸斜出的枝条
17.稚枝:嫩枝
18.重价:大价钱。
19.棕缚:棕绳的束缚
20.遏(è):阻碍
21.悉:全
22.复:使……恢复
23.全:使……得以保全
24.诟(gòu)厉:辱骂
25.穷:穷尽
26.以……为:介词,把……当做
27.直:笔直的枝干(形做名)
28.病:使……成为病态
29.智力:智慧和力量
30.孤癖:特殊的嗜好
31.泣:为……哭泣
32.纵:放开
33.顺:使……顺其自然
34.暇:空闲译文
江宁的龙蟠里,苏州的邓尉山,杭州的西溪,都出产梅。有人说:"梅以枝干弯曲为美,笔直了就没有风姿;以枝干倾斜为美,端正了就没有景致;以枝干疏朗为美,稠密了就没有姿态。”本来如此。这些文人画士心里明白它的意思,却不便公开宣告,大声疾呼用这个标准来约束天下的梅;又不可以使天下种梅人,砍掉笔直的、除去繁密的、锄掉端正的、摧残梅,把它弄成病态来作为赚钱的方法。梅的枝干的倾斜、疏朗、弯曲,又不是忙碌的、只知赚钱的人能够凭他们的智慧、能力做得到的。有的人把文人墨客这隐藏在心中特别的嗜好明白地告诉卖梅的人,(使他们)砍掉端正的(枝干),培养倾斜的侧枝,除去繁密的(枝干),伤害它的嫩枝,锄掉笔直的(枝干),阻碍它的生机,用这样的方法来谋求高价:于是江苏、浙江的梅都成病态了。文人画士所造成的祸害竟惨烈到了这个地步啊!
我买了三百盆梅,都是病梅,没有一盆完好的。已经为它们流了好几天泪之后,就发誓要治好它们:我放开它们,顺着它们的天性,毁掉那些盆子,把梅全部种在地里,解开捆绑它们的棕绳的束缚;以五年为期限,一定要使它们恢复本性,保全健康的形态。我本来不是文人画士,心甘情愿受到辱骂,设立一个病梅馆来贮存它们。
唉!怎样才能使我有很多闲暇的时间,又有很多空闲的田地,来大量贮存江宁、杭州、苏州的病梅,尽我一生的时光来治疗病梅呢?词类活用及句式古今异义的词语: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智力 古: 智:智慧 力:力量 今: 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
2一词多义:
⑴病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使动用法,使……成为病态。
而江浙之梅皆病 名作动,呈病态、成为病态。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名词作形容词,病态的,做“梅”的定语。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 名作动,呈病态、成为病态。
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 名作动,呈病态、成为病态。
⑵欹、疏、曲
梅之欹之疏之曲 “ 欹”、“疏”、“曲”三字都是 形容词,倾斜、稀疏、弯曲。
梅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 欹”、“疏”、“曲”三字都是形作 名,倾斜的枝干、稀疏的枝叶、弯曲的枝条。
为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作为)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做)
3常用虚词:
⑴以
梅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把、拿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来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 可以:能够
(另一说法是:以,按,“以”后省略“之”,代病态的审梅标准。)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把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来:用来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凭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 把
以求重价 来、用来
以五年为期 用、拿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来、用来
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 来:用来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来:用来
⑵之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 的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的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 的 梅之欹之疏之曲 取独
(语法上失取独,翻译时仍可写“的”,如汪钰明《文言文三行编排本》就是这样。)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的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 的 而江浙之梅皆病 的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的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取独
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它:代指病梅
纵之顺之 它:代指病梅
必复之全之 它:代指病梅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的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它:代指病梅
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 的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的4、特殊句式
⑴判断句:
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非……也)
予本非文人画士(……非……也)
江浙之梅皆病(……皆……)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皆……)
⑵被动句:
甘受诟厉(受:被)
⑶省略句:
予购三百盆,(“盆”后省“病梅”)纵之顺之(前面省主语“予”)
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前面省主语“予”)
(予)纵之顺之,(予)毁其盆,(予)悉埋(之)于地
⑷介词结构后置:
悉埋于地(悉于地埋,全在地里种植)
5、固定结构
梅以曲为美(“以……为……”:把……当作……)
6、词类活用
⑴使动用法: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夭:使……弯曲。病:使……成为病态。)
夭其稚枝(夭:使……弯曲。)
纵之顺之(纵:使……放纵地生长。)(顺:使……顺其自然地生长。)
必复之全之(复:使……恢复、使……复原。)(全:使……健全。)
(2)为动用法
既泣之三日(为……哭泣)
乃誓疗之(为……治疗)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为……治疗)
(3)名词作状语:
心知其意(心:在心上)
(4)名词作动词:
(1)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号,号召;绳,约束
(2)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祸,造成罪过
而江浙之梅皆病(呈病态、成为病态)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呈病态、成为病态)
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呈病态、成为病态)
(5)形容词作动词: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明,公开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穷,竭尽、用尽
(6)形容词作名词
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隐,隐衷
直
直则无姿(笔直的枝干)
斫直(笔直的枝干)
锄其直(笔直的枝干)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直,挺直的枝干
密
密则无态(茂密的、繁密的枝叶)
删密(茂密的、繁密的枝叶)
删其密(茂密的、繁密的枝叶)
③正
正则无景(端正的枝条)
锄正(端正的枝条)
斫其正(端正的枝条)
曲
以曲为美(弯曲的枝条)
欹
以欹为美(倾斜的枝干)
疏
以疏为美(稀疏的枝叶)词语注释1.江宁:旧江宁府所在地,在今江苏南京。
2.龙蟠:龙蟠里,在今南京清凉山下。
3.邓尉:山名。在今江苏苏州西南。
4.西溪:地名。
5.欹(qī):倾斜。
6.固也:本来如此。
7.明诏大号:公开宣告,大声疾呼。
8.绳:约束。
9.斫(zhuó):斫(zhuó)削。
10.夭梅病梅:摧残梅,把它弄成病态。夭,摧折。
11.隐:隐衷,隐藏心中的特别的嗜好。
12.鬻(yù):卖。
13.旁条:旁边斜出的枝条。
14.稚枝:嫩枝。
15.重价:大价钱。
16.棕缚(zōngfù):棕绳的束缚。
17.诟厉(gòulì): 讥评,辱骂。厉:病。
【资料来源 :上海市语文高级中学课本 高中一年级 第一学期(试用本)】写作背景
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束缚人们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严酷的思想统治下,人才遭受严重的压抑和摧残.本文写于1839年,正是鸦片战争前夕,作者托梅议政,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朝封建统治者束缚人们思想,压抑,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作者要求改革政治,打破严酷的思想统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 生于杭州城东马坡巷小采园(今有纪念馆于此),是龚家的长房长孙。6岁随父母租居北京绳匠胡同、潘家河、门楼胡同、手帕胡同和城外上斜街等处。祖父病逝后与家人回杭州守孝。两年后返京,租住北京法源寺南。
第二篇:龚自珍《病梅馆记》原文和翻译
<病梅馆记>作者托梅议政,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朝封建统治者束缚人们思想,压抑,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作者要求改革政治,打破严酷的思想统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龚自珍《病梅馆记》原文和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原文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qī)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zhuó)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yù)梅者,斫(zhuó)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gòulì),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选自《龚自珍全集》)
注释
1.江宁:旧江宁府所在地,在今江苏南京。
2.龙蟠:龙蟠里,在今南京清凉山下。
3.邓尉:山名。在今江苏苏州西南。
4.西溪:地名。
5.或:有人
6.欹(qī):倾斜
7.固:本来
8.明:公开
9.诏:告诉,一般指上告下
10.号:疾呼 喊叫
11.绳:名作动,约束
12.斫(zhuó):砍削
13.隐:隐衷,隐藏心中特别的嗜好
14.鬻(yù):卖
15.夭梅病梅:摧折梅,把它弄成病态。夭(yāo):使……摧折(使……弯曲)
16.旁条:旁逸斜出的枝条
17.稚枝:嫩枝
18.重价:大价钱。
19.棕缚:棕绳的束缚
20.遏(è):阻碍
21.悉:全
22.复:使……恢复
23.全:使……得以保全
24.诟(gòu)厉:辱骂
25.穷:穷尽
26.以……为:介词,把……当做
27.直:笔直的枝干(形做名)
28.病:使……成为病态
29.智力:智慧和力量
30.孤癖:特殊的嗜好
31.泣:为……哭泣
32.纵:放开
33.顺:使……顺其自然
34.暇:空闲
译文
江宁的龙蟠里,苏州的邓尉山,杭州的西溪,都出产梅。有人说:"梅以枝干弯曲为美,笔直了就没有风姿;以枝干倾斜为美,端正了就没有景致;以枝干疏朗为美,稠密了就没有姿态。”本来如此。这些文人画士心里明白它的意思,却不便公开宣告,大声疾呼用这个标准来约束天下的梅;又不可以使天下种梅人,砍掉笔直的、除去繁密的、锄掉端正的、摧残梅,把它弄成病态来作为赚钱的方法。梅的枝干的倾斜、疏朗、弯曲,又不是忙碌的、只知赚钱的人能够凭他们的智慧、能力做得到的。有的人把文人墨客这隐藏在心中特别的嗜好明白地告诉卖梅的人,(使他们)砍掉端正的(枝干),培养倾斜的侧枝,除去繁密的(枝干),伤害它的嫩枝,锄掉笔直的(枝干),阻碍它的生机,用这样的方法来谋求高价:于是江苏、浙江的梅都成病态了。文人画士所造成的祸害竟惨烈到了这个地步啊!
我买了三百盆梅,都是病梅,没有一盆完好的。已经为它们流了好几天泪之后,就发誓要治好它们:我放开它们,顺着它们的天性,毁掉那些盆子,把梅全部种在地里,解开捆绑它们的棕绳的束缚;以五年为期限,一定要使它们恢复本性,保全健康的形态。我本来不是文人画士,心甘情愿受到辱骂,设立一个病梅馆来贮存它们。
唉!怎样才能使我有很多闲暇的时间,又有很多空闲的田地,来大量贮存江宁、杭州、苏州的病梅,尽我一生的时光来治疗病梅呢?
第三篇:《病梅馆记 龚自珍》阅读答案及翻译
病梅馆记 龚自珍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 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梅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8.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2)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3)乃誓疗之,纵之,顺之()(4)甘受诟厉()
9.以下列各组加点虚词在短语中的作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梅以曲为美 梅之欹、之疏、之曲
B.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C.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 明告鬻梅者
D.能以其智力为也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
10.翻译。(6分)
(1)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通观全文,在下面的空档处填上恰当的内容。(3分)本文通篇有一个中心比喻形象梅。作者以病梅比喻,以自然之梅比喻,而作者自己在文中则是以 的形象出现,可以看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痛心和谴责。
参考答案:语文网
8、斫:砍断 烈:严重 纵:顺着 诟厉:
9、C(均为人称代词;A 介词凭借 连词来 B 助词的 代词它们
D 的人 句末音节词)
10、(1)这些文人画士心里明白它的意思,却不便公开宣告、大声号召,来约束天下的梅;
(2)怎样才能使我有很多空暇时间,又有很多空闲的田地,来大量存贮江宁、杭州、苏州的病梅,尽我一生的光阴来治疗病梅呢!
11、被束缚、被摧残的御用人才 个性解放的俊杰人才 疗梅者
病梅馆记
江宁的龙蟠里,苏州的邓尉山,杭州的西溪,都产梅。有的人说:梅以(枝干)曲折算作美,直了就没有风姿;以(枝干)横斜算作美,端正了就没有景致;以(枝干)疏朗算作美,稠密了就没有美态。固然如此。这些文人画士心里明白它的意思,却不便公开宣告、大声号召,来约束天下的梅;又不可以使天下的人,砍掉笔直的,删掉繁密的,锄掉端正的,把梅弄成奇形怪状,弄成病态,拿这作为职业来赚钱。梅的(枝干的)横斜、疏朗、曲折,又不是蠢蠢地追求金钱的人能凭他们的智慧能力办得到的。有的人把文人画士这种偏嗜成瘾的情趣明白告诉卖梅的人,砍掉那端正的(枝条),培养那横斜的枝条,删掉那些繁密的(枝条),使那些嫩枝弯曲,锄掉那些笔直的(枝干),阻碍它的生机,(这样)来谋求高价:于是江苏、浙江的梅都成为病态的。文人画士所造成的祸害的酷烈,竟到了这个地步啊!
我买了三百盆(梅),都是病残的,没有一盆完好的。已经为它们流了三天泪,于是发誓要治好它们:放开它们,使它们顺着(天性生长),毁掉那些盆子,(把梅)全都种到地里,解掉它们棕绳的束缚;以五年为期限,一定要恢复它们(的生机),保全它们(自然的形态)。我本来不是文人画士,甘愿受到(他们的)辱骂,设立一个病梅馆来贮存它们。
唉!怎样才能使我有很多空暇时间,又有很多空闲的田地,来大量存贮江宁、杭州、苏州的病梅,尽我一生的光阴来治疗病梅呢!
第四篇:《超然台记》文言文原文阅读答案翻译注释
《超然台记》文言文原文阅读答案翻译注释
原文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夫所为求褔而辞祸者,以褔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褔。夫求祸而辞褔,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盖之矣。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挟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复,如隙中之观斗,又焉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乎!
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全之计。
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庐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词句注释凡物皆有可观,省略“者”即可观者,值得观赏的地方。哺:吃。啜:喝。醨:米酒。醉:使······醉。饱:使······饱。吾安往而不乐,即“吾往安而不乐”。而,表承接。求褔而辞祸,“而”表并列,并且。求褔而辞祸者。者:……的原因。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而可以足吾欲之物者有尽,译为“但是能满足我们欲望的东西却是有限的”。岂:难道。情:心愿。有以:可以用来。盖:蒙蔽。焉:哪里。横:意外发生。而:表承接,随后。焉:于此。背:远离。比:连续,常常。登:丰收。苟全:大致完备。葺(qì):原指用茅草覆盖房子,后泛指修理房屋。庶几:表希望或推测。遗烈:前辈留下来的功业。撷(xié):摘下,取下。秫(shú):黏高粱,可以做烧酒。有的地区就指高粱。瀹(yuè):煮。白话译文任何事物都有可观赏的地方。如有可观赏的地方,那么都可使人有快乐,不必一定要是怪异、新奇、雄伟、瑰丽的景观。吃酒糟、喝薄酒,都可以使人醉,水果蔬菜草木,都可以充饥。以此类推,我到哪儿会不快乐呢?人们之所以要追求幸福,避开灾祸,因为幸福可使人欢喜,而灾祸却使人悲伤。人的欲望是无穷的,而能满足我们欲望的东西却是有限的。如果美好和丑恶的区别在胸中激荡,选取和舍弃的选择在眼前交织,那么能使人快活的东西就很少了,而令人悲哀的事就很多,这叫做求祸避福。追求灾祸,躲避幸福,难道是人们的心愿吗?这是外物蒙蔽人呀!他们这些人局限在事物之中,而不能自由驰骋在事物之外;事物本无大小之别,如果人拘于从它内部来看待它,那么没有一物不是高大的。它以高大的形象横在我们面前,那么我常常会眼花缭乱反复不定了,就象在缝隙中看人争斗,又哪里能知道谁胜谁负呢?因此,心中充满美好和丑恶的区别,忧愁也就由此产生了;这不令人非常悲哀吗!我从杭州调移到密州任知州,放弃了乘船的舒适快乐,而承受坐车骑马的劳累;放弃墙壁雕绘的华美漂亮的住宅,而蔽身在粗木造的屋舍里;远离杭州湖光山色的美景,来到桑麻丛生的荒野。刚到之时,连年收成不好,盗贼到处都有,案件也多不胜数;而厨房里空荡无物,每天都以野菜充饥,人们一定都怀疑我会不快乐。可我在这里住了一年后,面腴体丰,头发白的地方,也一天天变黑了。我既喜欢这里风俗的淳朴,这里的官吏百姓也习惯了我的愚拙无能。于是,在这里修整花园菜圃,打扫干净庭院屋宇,砍伐安丘、高密的树木,用来修补破败的房屋,以便勉强度日。在园子的北面,靠着城墙筑起的高台已经很旧了,稍加整修,让它焕然一新。我不时和大家一起登台观览,在那儿尽情游玩。从台上向南望去,马耳、常山时隐时现,有时似乎很近,有时又似乎很远,或许有隐士住在那里吧?台的东面就是卢山,秦人卢敖就是在那里隐遁的。向西望去是穆陵关,隐隐约约象一道城墙,姜太公、齐桓公的英雄业绩,尚有留存。向北俯视潍水,不禁慨叹万分,想起了淮阴侯韩信的赫赫战功,又哀叹他不得善终。这台虽然高,但却非常安稳;这台上居室幽深,却又明亮,夏凉冬暖。雨落雪飞的早晨,风清月明的夜晚,我没有不在那里的,朋友们也没有不在这里跟随着我的。我们采摘园子里的蔬菜,钓取池塘里的游鱼,酿高粱酒,煮糙米,大家一边吃一面赞叹:“多么快活的游乐啊!”这个时候,我的弟弟苏辙字子由恰好在济南做官,听说了这件事,写了一篇文章,并且给这个台子取名“超然”,以说明我之所以到哪儿都快乐的原因,大概就是在于我的心能超乎事物之外啊!创作背景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为新党所不容,被排挤出朝廷,先任开封府推官,继任杭州通判。“三年不得代,以辙之在济南。求为东州守”。苏轼《栾城集·超然亭赋序》。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被批准改任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太守。第二年,政局初定,他便开始治园圃,洁庭宇,把园圃北面的一个旧台修葺一新。他的弟弟苏辙给这个台取名叫“超然”。故此,苏轼写了这篇《超然台记》。作品鉴赏文学赏析这篇文章说明超然于物外,就可以无往而不乐。即把一切事物都置之度外,无所希冀,无所追求,与世无争,随遇而安,就不会有什么烦恼,能成为二个知足者常乐的人。这是用庄子“万物齐一”的观点来自我麻醉,以旷达超然的思想来自我安慰。不管祸福,美丑,善恶,去取,通通都一样,自己屡遭贬请,每况愈下,也就不足挂齿,可以逆来顺受,无往而不乐了。其实,这是置无限辛酸、满腹怨愤而不顾的故为其乐,有其形而无其实,犹如酒醉忘优之乐,并非敞怀舒心的快乐。全文以“乐”字为主线,贯穿始终,被称为“一字立骨”的典范文章。以议论和记叙相结合的方法,从虚实两个方面阐明了主旨。游于物外。就无往而不乐。第一段,从正面论述超然于物外的快乐。“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一切物品都有可以满足人们欲望的作用,假如有这种作用,都可以使人得到快乐,不一定非要是怪奇、伟丽的东西。实际上并非如此,物有美丑、善恶之分,爱憎自有不同,人各有所求,其选择、去取也不能一样,所以很难“皆有可乐”。苏轼是以“游于物外”的超然思想看待事物。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从写法特点上看,是一起便说“超然”,提出“乐”字为主线。上面是从总的方面论述,下文是举例加以证明。“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是说物各有用,都可以满足欲求,给人快乐。推面广之,人便可以随退而安,无处不快乐了。四个皆字使文意紧密相联,语势畅达,浑然一体。第二段是从反面论述不超然必会悲哀的道理。求福辞祸是人之常情,因为福可以使人高兴,祸会令人悲伤。但是,如果人不能超然于物外。任随欲望发展,必然陷人“游于物内”的泥潭。物有尽时,很难满足无止境的欲求。而且事物往往被某些现象掩盖着本来的面目,美丑不一,善恶难分,祸福不辨,取舍难定。事物的假象常常令人头昏目眩,什么也看不清楚,不超然于物外,就会盲目乱撞,结果必然招来灾祸,造成绝顶的悲哀。上面两段,一正一反,正反对照,有力地论证了只有超然于物外,才能无往而不乐;如果超然于物内,则必悲哀的道理。从理论上为记超然台的事实奠定了基础。这是以虚领实的写法。第三段,步入正题,叙述移守胶西,生活初安,治园修台,游而得乐的情景。用具体的事实说明了超然于物外,必得其乐的道理.这一段可分为三层:
一、移守胶西,用了三个对偶句,组成排比句组,语调抑扬起伏,气势充沛,使杭、密两地形成鲜明对比,说明了苏轼舍安就劳、去美就简的遭遇。这既是记实,也是以优托喜的伏笔。
二、生活初安。“比岁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面斋厨索然,日食杞菊。”,是写初到胶西后年成不好,政局**,生活艰苦。用了五个四言句和一个连词,句子精悍,节奏急促,与处境维艰交相吻合。再次写忧,以见喜之可贵,乐之无穷。“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意外的变化带来无限喜悦。“予既乐其风俗之醇,而其吏民亦安予拙也。”自己爱上了胶西,百姓也爱戴太守。官民相爱,必然官民同乐。由苦变乐,真是无往而不乐。生活初安,就有余力洁庭治园,为寻乐作些事情。
三、修台游乐。先交待台的位置、旧观和修缮情况。利旧成新,不劳民伤财,含有与民同乐之意。再写登台四望,触目感怀,见景生情,浮想联翩,所表现的感情十分复杂。时而怀念超然干物外的隐君子,时而仰慕功臣建树的业绩,时而为不得善终的良将鸣不平。这正表现了作者想超然子物外,而实际上又很难完全超然处之的矛盾心情:有怀念,有羡慕,有不平。这一层虽属常见的“四望法”,但写得不落俗套,没有用对偶排比,只用了较为整齐的散行句,别具一番疏宕流畅的情韵。最后描写了台的优点:“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流露出无比喜爱的感情。因此,予与客不管“雨雪之朝,风月之夕”,都时常登台游乐,亲手做菜做饭,饮酒欢歌。这种游玩,确实是很快乐的。最后又落脚在“乐”字上。最后一段交待了其弟苏辙(子由)为此台命名并作赋的事。文章到此方点明“超然”二字,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且结句“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既照应开头:又与前文所说乐少悲多的人“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如应不应,有意无意,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见出两种人不同的思想境界,回味无穷。名家评价黄震《黄氏日钞》卷六十二:“谓物皆可乐,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无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唐顺之《苏文忠公文钞》卷二十五:“前发超然之意,后段叙事解意,兼叙事格。”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二十五:“子瞻本色。与《凌虚台记》,并本之庄生。”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卷十五:“台名超然,看他下笔便直取‘凡物’二字,只是此二字已中题之要害。便以下横说竖说,说自说他,无不纵心如意也。须知此文手法超妙。全从《庄子·达生》、《至乐》等篇取气来。”林云铭《古文析义》卷十三:“台名超然,作文不得不说入理路去,凡小品丈字说到理路,最难透脱。此握定无往不乐一语,归根于游物之外,得南华逍遥大旨,便觉愉然自远。其登台四望一段,从习凿齿与桓秘书脱化而出。与凌虚台同一机轴。”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十一:“是记先发超然之意,然后入事。其叙事处,忽及四方之形胜,忽入四时之佳景,俯仰情深,而总归之一乐,真能超然物外者矣。”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年),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在才俊辈出的宋代均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
第五篇:《病梅馆记》教案
《病梅馆记》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托物言志”的特点;
2.感受作者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以及要求改良社会、解放人性的强烈愿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生活的社会背景; 2.理解并掌握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1.文化常识:(ppt给出图片)岁寒三友:松、竹、梅;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2.梅位于花中四君子的首位,可见它的地位。自古文人雅士也非常爱梅,因此咏梅的诗词也是层出不穷,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ppt给出诗句)①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 ②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③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 ④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3.自古以来,“梅”作为花中君子,是高洁品质的象征,人们咏梅、赞梅,无一不将梅写得高雅圣洁,但是生活在晚清的龚自珍却以“病”来写梅,不免让人费解。(ppt展示课题)先让我们来可以课题,《病梅馆记》从中我们可以明白这是一篇关于梅的记,关于“病梅”的记。那么什么是“记”呢?(ppt给出“记”的概念)
记:古代一种文体。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
①写景(游记):《小石潭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登泰山记》。②状物:《核舟记》。③叙事:《桃花源记》。
Q:那我们这篇文章的“记”是属于哪一类呢? A:状物类的,所状之物是“梅”。
4.昨天我们已经梳理了文章的字词,那么请同学快速阅读课文。Q:思考文章分了几个部分来写梅? A:两部分。
第一小节:社会方面对梅的摧残和扭曲;
第二~三小节:作者对梅的哀痛和疗救。Q:选择一个恰当的动词来概括一下这两部分。A:病梅、疗梅。
5.我们首先来看文章的第一部分,也就是第一小节。Q:人们为何要病梅?(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A:曲、欹、疏为美。
Q:人们如何使梅美?(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A:斫、养、删、夭、锄、遏。
Q: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A:江浙之梅皆病。
6.这些是社会方面对梅的摧残,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文章的第二~三小节,看看作者是怎样疗梅的。
Q:作者疗梅的过程时怎样的?具体疗梅的方法又是怎样的?(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A:泣:三日
疗:纵、顺、毁、埋、解、复、全
贮:穷予生之光阴
7.作者如此详尽地记叙“病梅”,又详尽地叙述了“疗梅”的过程,仅仅是为了写梅而写梅的吗?仅仅是为了说明自己喜欢自然之梅而去恢复它们的本性的吗?
这里显然不是这样的。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这里我们就需要对作者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ppt显示相应内容)
龚自珍(1792~1841):一名巩祚,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晚清杰出思想家、文学家;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之一。他生平诗文甚富,后人辑为《龚自珍全集》。
出生于清朝“乾嘉”盛世后期世代官僚文士之家;自幼展露才华,27岁中举、38岁中进士;之后十年辗转北京,任国史馆校对等小官,48岁被迫辞官回乡,在书院讲学;49岁逝于丹阳的云阳书院。
主张禁鸦片,主张“更法”、“改图”,废科举;与林则徐、魏源等人一起组织宣南诗社,宣传改良主义思想;为保守势力所不容,一再受到排挤和打击。个人人生:才华横溢,不得重用,壮志难酬
了解了龚自珍,那我们在来看看他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又是怎样的。(ppt显示相应内容)
当时清王朝政治腐败,衰势明显;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奴役人民。一方面八股选士,束缚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严酷思想的统治下,人才遭受严重的压抑和摧残。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首诗(ppt显示相应内容)《己亥杂诗》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九州:中国;恃:依靠;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喑:哑;天公:造物主,指皇帝;抖擞:振作精神。
Q:请同学结合注释来讲讲这首诗的大意,从中我们感受到作者要表现怎样一种情感?
A:表达了对于人才的呼唤。
8.在以上种种背景之下,我们再来思考一下:
Q:这篇文章中作者笔下的“梅”有没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呢? A:这里的梅其实是指人才,作者是以梅喻人。(详见板书)
9.理解了这一层含义后,我们思考一下:
Q:作者为何不直抒胸臆,而是要以梅来喻人呢?
A:当时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决定了作者不能直言朝政,只能委婉含蓄、隐晦曲折的表达自己的主张。
Q:既然这样,那么这是一种怎样的手法呢?
A:托物言志——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含蓄地寄托、表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
10.正因为作者以梅喻人,托物言志,因此作者对人才的感情就寄托在文中对梅的感情上,让我们来看一看课文,找出一些抒情性的句子,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A:①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表现出作者对统治者扼杀人才的愤慨和痛恨。
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野也哉!——表现出作者要求改良的愿望和决心。
五、小结:
本文其实与《已亥杂诗》一样,揭露和抨击了清朝统治阶级束缚人民思想,压制、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要求改革政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
如今,我们的社会终于从万马齐喑的阴霾年代里挣脱了出来,它的兴旺发达需要建设者丰富多彩的个性和才干,任何一个时代人才的成长都需要自由广阔的空间,我们永远期待“不拘一格降人才”。
六、板书:
(托物)
(言志)
病
之因:曲、欹、疏为美
统治阶级选用人才的标准:奴才、庸才、歪才
| 之举:斫、养、删、统治阶级的帮凶们摧残、扼杀人才
夭、锄、遏| 之果:江浙之梅皆病
人才受害之惨 梅 | | 疗
泣:三日
痛惜人才遭扼杀
疗:纵、顺、毁、埋、解除人才的束缚,解、复、全
恢复人才的生机
贮:穷予生之光阴
拯救人才的强烈愿望、坚定的信念
七、作业:
这篇文章虽然是控诉封建统治者,那么它对于现今的我们是否依然有意义呢?现今人才的现实意义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现今这个社会中,人才是发展个性重要还是顺应社会更重要?请举例来说明。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明天课上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