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文言文《病梅馆记》重点词句解释(精选合集)

时间:2019-05-14 11:28: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一文言文《病梅馆记》重点词句解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一文言文《病梅馆记》重点词句解释》。

第一篇:高一文言文《病梅馆记》重点词句解释

《病梅馆记》知识梳理

一、文常填空

1、《病梅馆记》选自《龚自珍全集》,作者龚自珍一名巩祚,字璱人,号定庵,清代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是我国清(近)代的杰出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

2、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小品文,作者通过谴责人们对梅花的摧残,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朝统治阶级束缚人民思想,压制、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要求改革政治、要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与他的《己亥杂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词法、句法知识梳理

(一)重点实词

1、以欹为美,正则无景(倾斜).

2、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砍削).

3、删其密,夭其稚枝(使„„弯曲、摧折).

4、锄其直,遏其生气,(阻碍).

5、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卖).

6、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宣告).

7、甘受诟厉(辱骂)..

8、安得使予多暇日(空闲).

(二)一词多义

1、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使动用法:使„„成为病态)

而江浙之梅皆病(名作动,呈病态、成为病态)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形容词,病态的,做“梅”的定语)

2、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作为)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做)

(三)虚词

1、以

(1)梅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把、拿)

(2)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来)

(3)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可以:能够)

(另一说法是:以,按,“以”后省略“之”,代病态的审梅标准。)

(4)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把来、用来)

(5)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凭)

(6)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把)

(7)以求重价(来、用来)

(8)辟病梅之馆以贮之(来、用来)

(9)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来、用来)

(10)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来、用来)

2、之

(1)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的)

(2)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的)

(3)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的取独)

(4)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它、代梅)

(5)辟病梅之馆以贮之(的它、代梅)

(6)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的)

(四)指出句中的古今异义现象并解释:

1、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智力:智慧、力量

(五)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1、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夭:使„„弯曲。病:使„„成为病态。)

2、夭其稚枝(夭:使„„弯曲。)

3、纵之顺之(纵:使„„放纵地生长。)(顺:使„„顺其自然地生长。)

4、必复之全之(复:使„„恢复、使„„复原。)(全:使„„健全。)

5、既泣之三日(为„„哭泣 为动用法)

6、心知其意(心:在心上 名词作状语)

7、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号,号召;绳,约束 名词作动词)

8、而江浙之梅皆病(呈病态、成为病态 名词作动词)

9、予购三百盆,皆病者(呈病态、成为病态 名词作动词)

10、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明,公开形容词作动词)

11、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竭尽、用尽 形容词作动词)

12、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隐,隐衷形容词作名词)

(六)指出下列句式特点

1、予本非文人画士(„„非„„判断句)

2、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非„„也 判断句)

3、甘受诟厉(受:被 被动句)

4、予购三百盆,(“盆”后省“病梅” 省略句)

5、纵之顺之(前面省主语“予” 省略句)

6、悉埋于地(全在地里种植 介词结构后置)

三、请结合文本就本文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加以赏析,并请评价其思想性。

本文主要表现手法是比喻手法,借梅喻人、托物言志,反映了作者反对专制主义,向往人格自由和精神解放的思想。文中以“文人画士”偏爱梅花的病态美,来影射封建统治者对人才的摧残,揭露封建专制制度对人性的压抑和束缚,表达了作者要求政治改革、培养人才和追求个性解放的愿望。

作者能从当时的现实及自己的遭遇出发,深感拯救人才之重要,才在文章里提出疗梅的措施。作为一个进步的思想家文学家,一个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者,能在“文字狱”恐怖气氛笼罩下用这种曲笔揭露时弊,大声呐喊,提出改良措施,是难能可贵的,是有进步意义的,但他的良好愿望毕竟是无法实现的。

第二篇:《病梅馆记》教案

《病梅馆记》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托物言志”的特点;

2.感受作者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以及要求改良社会、解放人性的强烈愿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生活的社会背景; 2.理解并掌握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1.文化常识:(ppt给出图片)岁寒三友:松、竹、梅;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2.梅位于花中四君子的首位,可见它的地位。自古文人雅士也非常爱梅,因此咏梅的诗词也是层出不穷,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ppt给出诗句)①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 ②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③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 ④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3.自古以来,“梅”作为花中君子,是高洁品质的象征,人们咏梅、赞梅,无一不将梅写得高雅圣洁,但是生活在晚清的龚自珍却以“病”来写梅,不免让人费解。(ppt展示课题)先让我们来可以课题,《病梅馆记》从中我们可以明白这是一篇关于梅的记,关于“病梅”的记。那么什么是“记”呢?(ppt给出“记”的概念)

记:古代一种文体。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

①写景(游记):《小石潭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登泰山记》。②状物:《核舟记》。③叙事:《桃花源记》。

Q:那我们这篇文章的“记”是属于哪一类呢? A:状物类的,所状之物是“梅”。

4.昨天我们已经梳理了文章的字词,那么请同学快速阅读课文。Q:思考文章分了几个部分来写梅? A:两部分。

第一小节:社会方面对梅的摧残和扭曲;

第二~三小节:作者对梅的哀痛和疗救。Q:选择一个恰当的动词来概括一下这两部分。A:病梅、疗梅。

5.我们首先来看文章的第一部分,也就是第一小节。Q:人们为何要病梅?(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A:曲、欹、疏为美。

Q:人们如何使梅美?(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A:斫、养、删、夭、锄、遏。

Q: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A:江浙之梅皆病。

6.这些是社会方面对梅的摧残,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文章的第二~三小节,看看作者是怎样疗梅的。

Q:作者疗梅的过程时怎样的?具体疗梅的方法又是怎样的?(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A:泣:三日

疗:纵、顺、毁、埋、解、复、全

贮:穷予生之光阴

7.作者如此详尽地记叙“病梅”,又详尽地叙述了“疗梅”的过程,仅仅是为了写梅而写梅的吗?仅仅是为了说明自己喜欢自然之梅而去恢复它们的本性的吗?

这里显然不是这样的。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这里我们就需要对作者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ppt显示相应内容)

龚自珍(1792~1841):一名巩祚,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晚清杰出思想家、文学家;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之一。他生平诗文甚富,后人辑为《龚自珍全集》。

出生于清朝“乾嘉”盛世后期世代官僚文士之家;自幼展露才华,27岁中举、38岁中进士;之后十年辗转北京,任国史馆校对等小官,48岁被迫辞官回乡,在书院讲学;49岁逝于丹阳的云阳书院。

主张禁鸦片,主张“更法”、“改图”,废科举;与林则徐、魏源等人一起组织宣南诗社,宣传改良主义思想;为保守势力所不容,一再受到排挤和打击。个人人生:才华横溢,不得重用,壮志难酬

了解了龚自珍,那我们在来看看他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又是怎样的。(ppt显示相应内容)

当时清王朝政治腐败,衰势明显;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奴役人民。一方面八股选士,束缚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严酷思想的统治下,人才遭受严重的压抑和摧残。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首诗(ppt显示相应内容)《己亥杂诗》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九州:中国;恃:依靠;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喑:哑;天公:造物主,指皇帝;抖擞:振作精神。

Q:请同学结合注释来讲讲这首诗的大意,从中我们感受到作者要表现怎样一种情感?

A:表达了对于人才的呼唤。

8.在以上种种背景之下,我们再来思考一下:

Q:这篇文章中作者笔下的“梅”有没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呢? A:这里的梅其实是指人才,作者是以梅喻人。(详见板书)

9.理解了这一层含义后,我们思考一下:

Q:作者为何不直抒胸臆,而是要以梅来喻人呢?

A:当时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决定了作者不能直言朝政,只能委婉含蓄、隐晦曲折的表达自己的主张。

Q:既然这样,那么这是一种怎样的手法呢?

A:托物言志——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含蓄地寄托、表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

10.正因为作者以梅喻人,托物言志,因此作者对人才的感情就寄托在文中对梅的感情上,让我们来看一看课文,找出一些抒情性的句子,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A:①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表现出作者对统治者扼杀人才的愤慨和痛恨。

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野也哉!——表现出作者要求改良的愿望和决心。

五、小结:

本文其实与《已亥杂诗》一样,揭露和抨击了清朝统治阶级束缚人民思想,压制、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要求改革政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

如今,我们的社会终于从万马齐喑的阴霾年代里挣脱了出来,它的兴旺发达需要建设者丰富多彩的个性和才干,任何一个时代人才的成长都需要自由广阔的空间,我们永远期待“不拘一格降人才”。

六、板书:

(托物)

(言志)

之因:曲、欹、疏为美

统治阶级选用人才的标准:奴才、庸才、歪才

| 之举:斫、养、删、统治阶级的帮凶们摧残、扼杀人才

夭、锄、遏| 之果:江浙之梅皆病

人才受害之惨 梅 | | 疗

泣:三日

痛惜人才遭扼杀

疗:纵、顺、毁、埋、解除人才的束缚,解、复、全

恢复人才的生机

贮:穷予生之光阴

拯救人才的强烈愿望、坚定的信念

七、作业:

这篇文章虽然是控诉封建统治者,那么它对于现今的我们是否依然有意义呢?现今人才的现实意义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现今这个社会中,人才是发展个性重要还是顺应社会更重要?请举例来说明。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明天课上交流。

第三篇:病梅馆记说课稿

一、说教材

1.1教材分析:

《病梅馆记》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大纲对高中阶段在文言文方面的要求如下: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病梅馆记》是一篇明清散文,“托物言志”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点,针砭时弊,呼唤个性解放是本文的写作目的。新课程改革标准中强调教者应充分把握教材特点及所教课文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学中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互相渗透,融为一体,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1.2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和课改标准的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我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认知目标:理解重要的文言字词,疏通文意,掌握一些特殊语法现象。

(2)能力目标:理解本文如何“托物言志”。

掌握“托物言志”的特点。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压抑人才现象的愤恨之情及其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的思想感情。

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引导学生探讨人才观。

1.3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针对性的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据此原则,我确立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

1、理解文言词语及相关的特殊语法现象。

2、理解“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文章的寓意。

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引导学生探讨人才观

二、说教法

教自读课,教师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是关键。教师既不能“主”而不“导”,又不能“导”而不“主”,要恰当设计教学方法,灵活地指导、引导学生去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在教学双边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变被动接受式为主动探究式。因此本人根据本课的特点采用了以下方法:

1、诵读法——这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方法。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串讲法——课文学习中,将文言字词置于具体的语句中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3、启发式——启发式原则是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课文,体会作者感情,理解文章主旨。

这堂课我主要采用教师设问,学生诵读、分析、讨论,师生共同小结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兴趣。积极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

三、说学法

高二学生对文言文阅读已具备了一些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分析能力。因此我教本篇自读课文时,立足于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框架同化新信息,建立新的智能,逐步走向独立学习的境界。

1、引导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疏通文意,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2、引导学生自主的探究性的在课外搜集作家、作品及写作时代背景等相关资料。

3、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作者所表达的感情,理解文意。

4、拓展性学习。“得法于课内,启发于课外”将所学知识积极向课外拓展。教师适时点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比较学习。将所学课文与课外文章比较阅读,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四、说教学过程

这节课我设置了五个大的教学环节,即:导入新课,整体感知,透析重点难点,合作与探究,课后作业。

具体过程如下:

一、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展示《卜算子?咏梅》)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毛泽东(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梅是百花中,以韵胜,以格高,品为上。更被苏东坡形容是“玉雪为骨冰为魂”的梅花。但在龚自珍的“病梅馆”中却有着这么一群被扭曲的花魂。让我们一起走进龚自珍的《病梅馆记》。

(板书:病梅馆记)

传统的导入方法是以作者生平简介或龚自珍的《已亥杂诗》进入课文。本课我以陆游和毛泽东的咏梅词导入,是想让学生赏析名作的同时,体会文学作品中梅的形象。再话锋一转,指出梅的形象在本文将有不同之处。导入时设置一定的悬念,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求知和探索欲,为教学做铺垫。

二、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文,正音。

2、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文章能表明作者写作意图的主旨句。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3、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

全文共三段:第一段,剖析产生病梅的根由。(为什么疗梅)

第二段,作者疗梅的行动。(怎样疗梅)

第三段,抒写自己疗梅的决心

这一环节的学习使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自读为主,教师运用执果索因的方法,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对文章也有了一个总体印象。

三、透析重点、难点

1、“梅”与“病梅”有和区别?

梅(常态):自然,健康,无束缚,个性自由发展。

病 梅:生长受到束缚,根枝受到严重压抑和摧残。

学生通过比较,从而更加突出本文写作对象的特点。

2、病梅是如何产生的呢?

①评梅的标准

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②文人画士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③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鬻梅者助纣为虐。

斫、养、删、夭、锄、遏(串讲此6个关键动词)

诵读这6个关键动词组成的排比句,体会作者对夭梅之举的痛恨之情。

3、如何疗梅?

纵、顺、毁、解、复、全(串讲此6个关键动词)

诵读此排比句,体会作者对疗梅之举的坚定决心。

串讲法:串讲关键字词,意在使学生于课文的学习中把握词义,将文言字词置于相关语句中去理解。增强语感。

(① 词类活用:绳、夭、锄、顺、复、全)

(② 一词多义:病)

(③ 虚词的用法:以)

诵读法:引导学生反复的诵读排比句,通过朗读,体会本文句式整齐、感情强烈的特点。

4、托物言志的文章以前的学习中也学习过不少,如《白杨礼赞》《荔枝蜜》《陋室铭》等。本文是托物言怎样的志呢?

①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生平,时代和写作背景理解作者的寓意。

为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激发学习兴趣。在课前预习中可布置学生搜集作者及作品有关资料。

②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之情的语句。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这种情感变化。

③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师生共同小结。

明确:病 梅 象征遭摧残、压抑的人才

文人画士 封建统治者

鬻 梅 者 统治阶级豢养、扶植奸佞小人

疗 梅 毫无畏惧,决心追求思想解放,个性自由

师生作结:本文表面写梅,实际是借梅议政,揭露封建统治者摧残和压抑人才的残酷现实,表达作者强烈呼唤思想解放,个性自由的思想感情。

四、合作与探究

1、现今,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人才呢?

此题目设计是运用讨论、探究的学法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得法于课内,启发于课外”。这也是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和重要价值之一。

2、如何体会作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的慨叹?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解除人才束缚、恢复人才生机、解放人才个性、改革沉闷政局的强烈愿望,这种思想是积极的,值得肯定的。

然而作者以慨叹作结,慨叹自己暇日不多,闲田不多,疗梅的力量有限,这也就是慨叹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挽回人才受扼杀的黑暗的政局。有一种悲观逃避的思想。作者所追求的只是个性解放,所依靠的力量只是他个人的力量,这当然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这也体现了其思想的局限性。

思考这个问题,能启发学生客观辨证的看待问题,评价人物。这也是认识事物的正确方法。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一些重点文言词语的词义及用法,在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的基础上,认识了作者,体会了他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压抑人才的愤慨痛恨之情以及迫切要求改良,呼唤个性自由的思想感情。

五、课后作业

《病梅馆记》和《已亥杂诗》的比较

比较阅读是提高阅读水平的重要方法。通过此题目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将课内所学内容在课外得到拓展。

第四篇:高中文言文《琵琶行》重点词句解释

《琵琶行(并序)》知识梳理参考答案

一、常识填空

1、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除此之外,与“行”同类的表示诗歌体裁的还有歌、引等。

2、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中唐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在文学史上的贡献之一是倡导和推动了新乐府运动,“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其重要的创作主张。

3、《琵琶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我们初中还学过白居易写的另外一首叙事诗《卖炭翁》。《长恨歌》是以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为题材写成的又一首叙事诗。

4、白居易诗歌语言的最大特点是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

二、词法知识梳理

㈠、请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及意义

1、本长安倡女

㈡、写出句中古今异义的词并解释

1、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2、因为长句

3、铁骑突出刀枪鸣

4、整顿衣裳起敛容

5、弟走从军阿姨死

6、暮去朝来颜色故

7、老大嫁作商人妇

8、凄凄不似向前声

9、年长色衰

㈢、找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的词,注明用法并解释

1、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2、歌以赠之

㈣、解释下列句中一词多义的词

1、命 ⑴、遂命酒

⑵、命曰《琵琶行》

2、言

⑴、凡六百一十六言

⑵、东船西舫悄无言

⑶、自言本是京城女

倡:同“唱”,歌妓

明年:第二年 因为:于是写了 突出:突然出来 整顿:整理

阿姨:倡女的养母的姐妹,一说倡女的养母,又说是倡女的姐妹 颜色:容貌 老大:年纪大了 向前:刚才 色:容貌

夜:名作状,在夜里

歌:名作动,作歌

叫,吩咐 命名

字 言语,声音 称,说

⑷、感斯人言

3、拨

⑴、转轴拨弦三两声

⑵、曲终收拨当心画

4、数

话语

拨动 拨子

⑴、使快弹数曲

几(表不定数)⑵、一曲红绡不知数

数量

5、轻

⑴、轻拢慢捻抹复挑

轻轻地 ⑵、商人重利轻别离

轻视

6、重

⑴、添酒回灯重开宴

重新,再 ⑵、商人重利轻别离 重视,看重 ⑶、又闻此语重唧唧 再,又

7、泣

⑴、满座重闻皆掩泣

哭泣,流泪 ⑵、座中泣下谁最多

眼泪

8、于

⑴、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向 ⑵、转徙于江湖间

9、是

⑴、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这,此 ⑵、自言本是京城女” 是,表判断

10、为

⑴、委身为贾人妇

做 ⑵、因为长句

写,作 ⑶、初为《霓裳》后《六么》

弹奏 ⑷、为君翻作琵琶行

替,给

三、句法知识梳理

1、送客湓浦口(介词“于”)

2、使快弹数曲(宾语(或说兼语)“之”)

3、曲罢悯然(主语“倡女”)

4、闻舟中夜弹琵琶者(主语“余”)

以上为省略句

5、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6、感斯人言

7、妆成每被秋娘妒

8、感我此言良久立

以上为被动句

9、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10、转徙于江湖间

以上为介宾短语后置

四、熟读诗歌第二段,结合具体诗句简析诗人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的。参考:

运用比喻:急雨——音乐的粗重;私语——音乐的轻细;大珠小珠落玉盘——音乐的清脆圆润;莺语——音乐的婉转流畅;等等,化无形为有形

运用叠词、拟声词等来摹声拟音:嘈嘈、切切、幽咽、嘲哳、呕哑等,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性;

运用烘托:“主人忘归客不发”、“唯见江心秋月白”,把音乐效果与环境气氛、人物感情结合,烘托出音乐的美妙和饱含深情;

直抒胸臆:“未成曲调先有情”、“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揭示乐曲的无穷意蕴。

第五篇:高中文言文《兰亭集序》重点词句解释

《兰亭集序》知识梳理

一、文学常识填空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朝代)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曾任右军将军等职,人称王右军。

二、词法、句法知识梳理

(一)重点实词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全)(都)..

2、引以为流觞曲水

(疏引).

3、亦足以畅叙幽情

(内心深藏的感情)..

4、所以游目骋怀

(开畅胸怀)..

5、信可乐也

(实在).

6、夫人之相与

(交好).

7、俯仰一世

(指社会人事的应酬进退周旋)..

8、放浪形骸之外

(放纵无拘束)..

9、向之所欣

(过去,从前).

10、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发生,引起).

11、趣舍万殊

(不同).

12、不能喻之于怀

(明白).

1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本来).

14、故列叙时人

(一个一个地)(记下)..

(二)一词多义

1、修

(1)茂林修竹

(高)(2)况修短随化

(指寿命长)(3)乃重修岳阳楼

(修建)(4)修守战之具

(整治)

2、致

(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情趣,情致辞)(2)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招致)

(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

3、临

(1)未尝不临文嗟悼

(面对,引申为阅读)(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面对,迎)(3)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

(面对)(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将要)

4、次

(1)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旁边)(2)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

(下一等)(3)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按次序)(4)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行军途中的驻地)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的词并解释

1、列坐其次

(其次,古义:这个地方。今义:次一等的。)

2、俯察品类之盛

(品类,古义:万物。今义:物品的种类。)

3、或取诸怀抱

(怀抱,古义:思想抱负。今义: 怀里抱着。)

4、所以游目骋怀

(所以,古义:用来……的……。今义:连词,表示因果关系。)

5、夫人之相与

(夫人,古义: “夫”用在段首引发议论,是发语词,可不译。“人”,人们。今义:对已婚女子的尊称。)

6、亦将有感于斯文

(斯文,古义:这篇文章。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

(四)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1、映带左右

(带,环绕,名作动)

2、流觞曲水

(流、曲,使动用法,使……流;使(水)弯曲)

3、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贤、少、长,形容词作名词,贤才;年少的人和年长的人)

4、所以游目骋怀

(游、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游;使……骋)

5、固知一死生

(一,数词的意动用法,看作一样)

6、齐彭殇为妄作

(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看作相等。)

7、一觞一咏

(觞,名作动,喝酒)

(五)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虽趣舍万殊

(趣,通“趋”,往,取)

2、亦由今之视昔

(由,通“犹”,像)

(六)指出下列句式特点

1、仰视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定语后置句)

2、会于会稽山兰亭

(介词结构后置句)

3、当其欣于所遇

(介词结构后置句)

4、亦将有感于斯文

(介词结构后置句)

5、晤言一室之内

(省略介词“于”)

6、引以为流觞曲水

(省略介词宾语“之”)

7、死生亦大矣

(判断句)

三、写兰亭的景色突出什么特征,与作者的情有何关系?

写兰亭的景色突出“淡雅”的特征,三月的江南,山涧水渚之间,绿树相映,鲜花吐艳,但在作者笔下,所有浓艳之物皆不见踪影,唯山、水、林、竹、天、风而已。看山,言其“崇”“峻”而舍其青翠;绘竹,言其“修”而舍其绿;写水,言其“清”而舍其碧;叙气候,亦只“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而已。一切尽显淡雅,而这景物正是与作者心境的淡雅一致。东晋之时,玄学盛行,名士们对山水的欣赏,不仅“目寓”,而且“神游”,到自然中去,并认真观察思考,不只是怡情养性,还可以“明理”和“悟道”。

下载高一文言文《病梅馆记》重点词句解释(精选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一文言文《病梅馆记》重点词句解释(精选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文言文《师说》重点词句解释

    《师说》知识梳理参考答案 一、文常填空 1、《师说》选自《韩昌黎文集》卷一,作者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文公、韩昌黎、韩吏部,“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领袖,其......

    《病梅馆记》详细教案

    《病梅馆记》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龚自珍认识龚自珍反对束缚人才,追求个性解放的积极意义。 2.体会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3.掌握活用实词及积累相应的实词、虚词。 二、教......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一 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作者的言外之意。 二 理解本文以梅喻人、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三 掌握本文“固”“以”“病”等词。 教学重点、难点:理......

    《病梅馆记》词类活用

    《病梅馆记》词类活用1文言文古今异义的文言汉语: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智力古:智:智慧力:力量今: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

    龚自珍《病梅馆记》原文和翻译

    作者托梅议政,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朝封建统治者束缚人们思想,压抑,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作者要求改革政治,打破严酷的思想统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

    《病梅馆记》文言文原文阅读答案翻译注释(五篇模版)

    《病梅馆记》文言文原文阅读答案翻译注释 作者:龚自珍原文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qī)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

    《病梅馆记 龚自珍》阅读答案及翻译

    病梅馆记 龚自珍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 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梅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与反思[全文5篇]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的 1、掌握文言词语"以"、"则"、"之"、"其"、"夭"、"病"、"泣"、"顺"。 2、理解本文内容,体会其"托物言志"的特点。 3、了解作者并认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