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无后、不没---表示什么意思?
无后、不没、禽兽……古代骂人的7种方式
中文转英文、英文转中文的过程里会有很多很有趣的现象。照着英国文学家萧伯纳的说法,那些洋泾浜英文才是最好的英文,因为它简单明了。好比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意思是人山人海。
人山人海的场面,我一辈子见过很多次。当年胡适从美国回来的时候,到台北机场去接他的朋友们就人山人海,各路人马都有。其中包括了日本鬼子驻华大使芳泽,一个侵略中国的老手儿;还有个人叫王兆民,是现在大名鼎鼎的歌星王菲的祖父;还有白崇禧——白先勇的爸爸,诸如此类,好多人。证明什么?证明胡适的人脉宽得不得了,三教九流的朋友都有。可是在我李敖看起来,他交的这些朋友虽然不敢说都是酒肉朋友,可是很多都是跟着他起哄的,真正能够为他传播思想的朋友不在这些人里面。
胡适有个本领是他能够记住很多人的名字。有一次台湾学术界为胡适请了两桌客,其中一个做东的人叫曲显功。可是胡适来了以后,认不出来这个曲显功,就私下问一个教授李玄伯,这是什么人啊?李玄伯告诉他,这是曲显功。胡适立刻记起来,当年曲显功写过一部《韦庄年谱》,他还用毛笔给题了字。最后胡适把这两桌客人里每个人的名字都叫得出来,有一个认不出来的还给他很侧面地打听出来,显示了他的记忆力和修养。
曲显功是燕京大学国文系毕业的,在台湾教过我国文,所以我晓得这个事。他是一位很努力的学者,研究了很多历史上被人忽略的问题,譬如古代之诅詈语。什么叫诅詈语?诅是诅咒,詈是骂人的话。《说文解字》里说:“正斥曰骂,旁及曰詈。”我正面骂你叫作骂,旁边又加了一句陪衬的话叫詈。
曲显功研究出来,中国古代经常用的一句诅詈语叫“无后”,翻成白话文就是断子绝孙。譬如《孟子·梁惠王上》里说:“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孔子说,最早发明用人俑殉葬的人会断子绝孙,不得好死,因为太缺德了。《阿Q正传》里阿Q摸了小尼姑的头,小尼姑骂起来也是:“断子绝孙的阿Q!”可见断子绝孙、无后在中国是很重要的一种骂人的话。
还有一种骂人的话叫“不没”,就是不得好死,不是寿终正寝、该活多少活多少,正式死在自己卧室里。“不没”这话骂起来也是很严重的,因为古人都希望自己“得死为幸”“死得其所”,能够活到什么时候就活到那个时候,该死的时候才死,这是一种幸福。《左传》里讲:“楚王其不没乎?”“不以寿终”楚王他不得好死吗?本来应该寿终正寝的,结果不得好死。
第三种骂人的话叫“禽兽”。《孟子·滕文公下》里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禽兽也是骂人的话。第四种骂人的话叫“食其肉”,我恨你恨得要吃你的肉。古人说:“吾食其肉,不以分人。”我一个人吃你的肉还不够吃呢,还不满足呢,不能分给别人。还有一个“尔何知”,也是骂人的话,意思是“你懂什么!”第六种“尔类”,意思是干掉你这一票人。第七种“残竖子”,意思是你这个浑小子!浑蛋!还有“厉鬼”“死鬼”“役夫”“贱货”“役人”“役臣”等等,都是骂人的话。
还有一种“竖子”。鸿门宴的时候,范增一再暗示项羽要把刘邦干掉,项羽当场没做到,最后范增发脾气了,说:“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你这个幼稚无知的人,我没办法跟你共事,以后抢你天下的人肯定是刘邦。后来汉高祖刘邦“骂郦生为竖儒,谓此儒生竖子耳”,你们这些知识分子是竖子,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而公,高祖自谓也。汉书作„乃公‟,乃亦汝也。”乃公就是你老子,自称你老子,骂你是竖子。所以汉高祖骂人是相对的,一方面骂你是竖子,一方面捧自己是老子。
还有一种“野哉”。孔子骂他的学生子路:“野哉,由也!”意思是你这个没见识、不懂事的家伙。还有一种“小人”,骂人是“小人”比较常见。还有一种“死公云等道”,五个字连在一起,意思是“死东西你胡说什么鬼话”。
还有“伧人”“伧夫”,用来骂那种爱钱的货色、市井中的人。另有一种“貉子”“鼠子”“庸狗”“鬼子”也是骂人话,我们骂日本人“日本鬼子”就这么来的。
现在我们读《水浒传》,还可以看到很多活生生的骂人的语言。好比有人调戏孙二娘,讲下流笑话逗她,然后吃了蒙汗药,全都晕倒了。这时候孙二娘讲了一句话:“由你奸似鬼,吃了老娘洗脚水!”任凭你小子怎么狡猾,还是上了我的当,吃了老娘的蒙汗药,都晕倒了。
我举这些例子干什么?告诉大家,骂人是人类很正常的一种感情表达,也是很正常的一种意思表达。虽然古代很多骂人的话现在不用了,因为观念改变了,很多字的意思都跟着变了,可是不管怎么骂法,从古到今骂人的传统一直流传下来,并且花样百出,推陈出新。
现在政府经常跑出来,要管制媒体上骂人的话,说是对小朋友、年轻人影响不好。我必须提醒这些想管制的人,管得住吗?举个例子,美国白宫有个总统房间是椭圆形的,叫oval official,椭圆形的房子。oval跟oral(嘴巴)两个词很像,发音也像。前几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在椭圆形办公室里跟他的女助理闹口交的时候,美国报纸上整天都是oral、oral、oral,口交来口交去。请问这么大一个事件,你能够管制得住吗?事情太大了,压不住的,拦截不了的!所以当时美国好多儿童都问他们的爸爸妈妈,什么叫oral啊?按照管制的标准,这个词绝对是不雅的,连男女性交都不能随便谈,怎么可以谈口交呢?可是由于克林顿这个事情闹出来,变成一件大新闻,口交就上了报纸上了电视,成为一个封锁不了的词。这就是我说的,在现代媒体的传播力量之下,言论你管不住的。
再好比《红楼梦》,这本书在清朝一段时期是被禁的。后来共产党南京军区的许世友上将也说不许大家看《红楼梦》。可事实上拦得住吗?今天《红楼梦》不看,做得到吗?做不到了。证明什么?证明言论需要适度的开放,至少不要不由分说地统统管制,为什么?你管不了嘛。清朝政府可以一声令下,《红楼梦》大家不能看,现在谁还能管得住看《红楼梦》吗?
(原文载《这一次,我只聊真话》/李敖/湖南人民出版社)
第二篇:承诺+要约+意思表示
承诺(法律术语)
依据《合同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即受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全部条件而与要约人成立合同。承诺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表明可以通过行为作出承诺的除外。承诺的法律效力在于,承诺一经作出,并送达要约人,合同即告成立,要约人不得加以拒绝。
承诺在国际贸易中,也称“接受”或“收盘”。
任何有效的承诺,都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要约和承诺是一种相对人的行为。因此,承诺必须由被要约人作出。被要约人以外的任何第三者即使知道要约的内容并对此作出同意的意思表示,也不能认为是承诺。被要约人,通常指的是受要约人本人,但也包括其授权的代理人。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其承诺都具有同等效力。
(2)承诺必须是在有效时间内作出。所谓有效时间,是指要约定有答复期限的,规定的期限内即为有效时间;要约并无答复期限的,通常认为合理的时间(如信件、电报往来及受要约人考虑问题所需要的时间),即为有效时间。
(3)承诺必须与要约的内容完全一致。即承诺必须是无条件地接受要约的所有条件。据此,凡是第三者对要约人所作的“承诺”;凡是超过规定时间的承诺,(有的也叫“迟到的承诺”);凡是内容与要约不相一致的承诺,都不是有效的承诺,而是一项新的要约或反要约,必须经原要约人承诺后才能成立合同,关于承诺有效要件,大陆法系各国要求较严,非具备以上三要件者则不能有效。而英美国的法律对此采取了比较灵活的态度。例如,美国《统一商法典》规定,商人之间的要约,除要约中已明确规定承诺时不得附加任何条件或所附加的条款对要约作了重大修改外,被要约人在承诺中附加某些条款,承诺仍可有效。
承诺可以书面方式进行,也可以口头方式进行。通常,它须与要约方式相应,即要约以什么方式进行,其承诺也应以什么方式进行。对于口头要约的承诺,除要约有期限外,沉默不能作为承诺的方式,承诺的效力表现为要约人收到受要约人的承诺时,合同即为成立。口头承诺,要约人了解时即发生效力。非口头承诺生效的时间应以承诺的通知到达要约人时为准。一般认为,承诺和要约一样准许在送到对方之前或同时撤回。但迟到的撤回承诺的通知,不发生撤回承诺的效力。
承诺生效:
《合同法》规定,承诺应当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承诺不需要通知的,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的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时生效。
采用数据电文形势订立合同的,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的时间,视为到达时间;未知道特定系统的,该数据电文进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视为到达时间。
要约没有确定承诺期限的,承诺应当依照下列规定到达:
1、要约以对话方式作出的,应当即时作出承诺,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2、要约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承诺应当在合理期限内到达。
要约
要约的条件
a.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明确。所谓“具体”是指要约的内容必须具有足以使合同成立的主要条款。如果没有包含合同的主要条款,受要约人难以做出承诺,即使做出了承诺,也会因为双方的这种合意不具备合同的的主要条款而使合同不能成立。所谓“确定”,是指要约的内容必须明确,而不能含糊不清,否则无法承诺。
b.要约必须具有订立合同的意图,表明一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的拘束。
c.要约必须到达。大多数国家的法律都规定,要约必须于送达受要约人时才能产生效力。
要约的效力
《合同法》第16条规定:“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自要约实际送达给特定的受要约人时,要约即发生法律效力,要约人不得在事先未声明的情况下撤回或变更要约,否则构成违反前合同义务,要承担缔约过失的损害赔偿责任。需明确一点,到达是指要约的意思表示客观上传递到受要约人处即可,而不管受要约人主观上是否实际了解到要约的具体内容。例如,要约以电传方式传递,受要约人收到后因临时有事未来得及看其内容,要约也生效。
要约的撤回和撤销
要约的撤回[1],是指要约人在发出要约后,于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取消其要约的行为。合同法第17条规定:要约可以撤回。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同时到达受要约人。在此情形下,被撤回的要约实际上是尚未生效的要约。倘若撤回的通知于要约到达后到达,而按其通知方式依通常情形应先于要约到达或同时到达,其效力如何?我国合同法未作规定。依诚实信用原则,在此情况下,相对人应当向要约人发出迟到的通知,相对人怠于为通知且其情形为要约人可得而知者,其要约撤回的通知视为未迟到。
要约的撤销,是指在要约发生法律效力后,要约人取消要约从而使要约归于消灭的行为。要约的撤销不同于要约的撤回(前者发生于生效后。后者发生于生效前)。
合同法第18条规定:要约可以撤销。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第19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不得撤销:(1)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方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2)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且已经为履行合同做了准备工作。
二者的区别仅在于时间的不同,在法律效力上是等同的。要约的撤回是在要约生效之前为之,即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而要约的撤销是在要约生效之后承诺作用之前而为之,即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
要约的失效
要约发出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失效,要约人不再受原要约的拘束:
a.要约的撤回。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
b.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受要约人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明确能知要约人不接受该要约。
c.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进行实质性变更。有关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方法等的变更,是对要约内容的实质性变更。
d.要约中规定有承诺期限的,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对口头要约,在极短的时间内不立即作出接受的意思表示,则表明要约的失效。
e.要约的撤销。要约可以撤销,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不得撤销:A.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B.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
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别
a.要约邀请是指一方邀请对方向自己发出要约,而要约是一方向他方发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b.要约邀请不是一种意思表示,而是一种事实行为。要约是希望他人和自己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是法律行为;
c.要约邀请只是引诱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在发出邀请要约邀请人撤回其中邀请,只要未给善意相对人造成信赖利益的损失,邀请人并不承担法律责任,以下四个法律文件为要约邀请: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
意思表示
一、意思表示的概念
民事法律行为既以意思表示为核心要素,那么,认识民事法律行为,便须从意思表示入手。只有将意思表示的要素予以厘清,方能真正理解和把握民事法律行为及其法律要件。意思表示是行为能力适格者将意欲实现的私法效果发表的行为。意思存于内心,是不能发生法律效果的。当事人要使自己的内心意思产生法律效果,就必须将意思表现于外部,即将意思发表。发表则须借助语言、文字或者表意的形体语汇。意思表示所发表的意思,不是寻常意思,而是体现为民法效果的意思,亦即关于权利义务取得、丧失及变更的意思。
作为意思表示,其表示客体必须是意思,意思之外的表示,不能成立意思表示,如事实通知。事实通知又称观念通知,其表示的是某种事实,而非意思。合同法中规定的承诺迟到通知、债权让与通知等虽也都是表示,但客体却是事实,而不是意思。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果是由当事人意思表示决定,如果虽有表示意思的行为,但法律效果不由该表示的意思内容决定的表示之意思,仍不能成立意思表示。如催告、拒绝要约等,虽然也是一定意思的表示,然而其效果却不取决于意思,而是取决于法律的规定,故民法上称之为意思通知,以与作为民事法律行为要素的意思表示相区别。
二、意思表示的类型(一)明示和默示
民事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核心要素,所以民事法律行为形式,就是意思表示形式。民法通则第56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取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规定用特定形式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即民事法律行为以意思发表的载体,可分为明示和默示两种形式。区分明示与默示的法律意义,在于若非法律特别规定,以民事法律行为处分权利的,须经当事人明示始得成立。
1.明示。明示是使用直接语汇实施的表示行为,除常见的口头语言、文字、表情语汇外,还包括依习惯使用的特定形体语汇,如举手招呼出租汽车,即表示有租用该车之意。
(1)口头形式。口头形式即口头语言形式,如以口头语言洽谈并订立的合同,以口头语言委托代理人,以口头立遗嘱。口头形式的优点是便捷,但也具有不易保留证据的缺点。
(2)书面形式。书面形式即书面语言形式,主要指文字(文件、信函、电报)、图表、照片、技术工程用图、电子数据等形式。书面形式的特点是烦难不便,但却有郑重庄严和“白纸黑字,铁案如山”的优点。
书面形式又分一般书面形式和公证、登记等特别书面形式。公证形式即以公证书对民事法律行为加以证明的形式。民事法律行为除法定必须公证的以外,是否办理公证,应依当事人意思决定。登记则是国家主管行政机关对于民事主体资格和物权变动等事实通过实质审查,予以确认并在专门登记簿上加以登录的管理手段。设立法人和个体工商户、取得和变更不动产物权、结婚等民事法律行为,依法必须登记。凡法定登记行为,只有依法完成登记才能发生效力。
2.默示形式。默示形式是含蓄或者间接表达意思的方式。默示所包含的意思,他人不能直接把握,而要通过推理手段才能理解。因此,默示形式只有在有法律规定或交易习惯允许时才被使用。按默示时的作为和不作为又可划分为:
(1)推定,即行为人用语言外的可推知含义的作为间接表达内心意思的默示行为。所谓可推知,是从该行为中,一般人能够容易地推知其意思的内容。例如租赁合同届满,承租人继续交付租金并为出租人接受,便可推知其表示要延展租赁期间。
(2)沉默,即行为人依法或者依约以不作为间接表达内心意思的默示行为。不作为即缄默、沉默不语。民法通则第66条规定的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同意。合同法第47条第2款规定的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继承法第25条第2款规定受遗赠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等,都属法定沉默形式。此外,当事人可以约定以沉默作为意思表示。
(二)有相对人的、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
意思表示,依其是否以向相对人实施为要件,划分为有相对人的表示与无相对人的表示。
向相对当事人作的意思表示,为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如要约与承诺、债务免除、合同解除、授予代理权等。意思表示有相对人时,如果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有传递的在途时间,则该意思表示以到达相对人时生效。为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如遗嘱、捐助行为等,类似“自说自话”,该意思表示自完成时生效。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还可以作进一步的划分:
1.对特定人的表示和对不特定人的表示。须以特定人为相对人的意思表示是对特定人的表示,例如承诺、允许、撤销等;无需向特定人实施的意思表示是对不特定人的表示,例如悬赏广告等。区分的意义在于须以特定人为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对于非特定人不生效。
2.对话表示和非对话表示。有相对人的双方表示,依其相对人是否处于可同步受领和直接交换意思表示的状态,而划分为对话表示和非对话表示。口头或者打电话直接订立合同是对话表示;相反,通过信函交往或者经使者传达而订立合同,则属非对话表示。区分的意义在于,非对话表示,意思表示有在途时间,而对话意思表示则无,法律对两者何时生效、撤回的规定不一样。
三、意思表示的效果(一)意思表示的拘束力
意思表示的拘束力,亦即意思表示的成立效力。意思表示一旦成立,表意人须受其约束,非依法律,不得擅自撤回或者变更的法律效力。意思表示作成后,将要影响表意人、相对人或第三人的利益。如表意人作成订立合同的要约,相对人即产生承诺权,表意人抛弃某物的所有权,他人占有该物即不构成非法占有或者不当得利行为。再则,对于已作成的意思表示,表意人可否撤回或者撤销,也事关表意人本身以及相对人和第三人的利益。
(二)意思表示拘束力的发生
意思表示拘束力自何时发生,事关表意人对于撤销权的行使期间(即该期间始期与终期的确定),以及相对人的信赖利益,同时关涉非对话意思表示传达途中遗失或者迟到风险的负担。民法通则第57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从成立时起具有法律约束力。行为人非依法律规定或者取得对方同意,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而合同法第16、23条等就合同意思表示成立的时间做了进一步规定。
四、意思表示瑕疵
民事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核心要素,若意思表示有瑕疵,将要影响到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使当事人的意思无法达成预定的目的。意思表示瑕疵究竟如何影响民事法律行为的效果,民法通则的规定与合同法的规定有不同,因此,这里仅就意思表示瑕疵概念和类型作介绍,其效果如何,在无效、可撤销等部分再论。
(一)欺诈
所谓欺诈,是故意欺骗他人,使之陷于错误的行为。受欺诈而实施的行为,则是由于他人的欺诈行为陷于错误,进而作出的意思表示。欺诈行为的法律要件是:
1.在欺诈人方面:
(1)须有欺骗他人的行为。欺诈行为是故意把不真实的情况表示给别人,无论虚构事实、歪曲事实或者隐匿事实均属之。欺诈往往呈现为积极行为,而消极行为,尤其是沉默,则必须是法律、合同或者商业习惯上有告知事实的义务,而未告知时才能构成欺诈。
(2)须有欺诈故意。欺诈故意,是指具有欺骗他人的故意,这种故意的含义包括两层:第一是使相对人陷于错误的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所表示的情事不真实,并且明知相对人有陷入错误的可能;第二是有使相对人陷于错误而作出意思表示的故意。这两种故意从根本上妨碍了被欺诈人意思形成的自由。
2.在被欺诈人方面:
(1)须被欺诈人因受欺诈而陷于错误。被欺诈人陷于错误与欺诈人的欺诈行为之间须有因果关系。如果被欺诈人并不陷于错误,或者虽然陷于错误,但该错误不是受欺诈而产生,则欺诈行为不能成立。
(2)须被欺诈人因错误而作出意思表示,即错误与意思表示之间须有因果联系。如果被欺诈人虽然陷于错误,但是并没有因之而作出意思表示;或者虽有意思表示,却不是因错误所致,欺诈行为也不能成立。
(二)胁迫
胁迫是因他人的威胁或者强迫,陷于恐惧而作出的不真实意思表示。威胁是指以预告未来的损害使相对人精神感到恐惧。强迫是指以对相对人或其亲属的身体强制或伤害。当事人因受胁迫而作出的不真实的意思表示,即是胁迫行为。胁迫的法律要件是:
1.在胁迫人方面:
(1)须有胁迫行为存在。胁迫是不正当地预告危害,以使他人陷于恐怖的行为。最高人民法院《民通意见》第69条规定:以给公民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或者以给法人的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对方作出违背真实的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胁迫行为。
(2)须有胁迫的故意。胁迫人的故意包括两个方面:第一,须有胁迫相对人使之产生恐惧的故意;第二,须有使相对人因恐惧而作出意思表示的故意,即胁迫的目的在于使相对人作出迎合性意思表示。
(3)须预告危害属于不正当。所谓不正当,即违背诚实信用原则和公认的道德准则。违法当然属于不正当,但不正当却不一定都违法。例如,某甲对某乙说:“如果不签订合同,则告发你私拿回扣的事”,是很难说这预告是违法的,却肯定属不正当,因为它干涉了相对人的意思自由。
2.在被胁迫人方面:
(1)须因受到胁迫而产生恐惧。如果胁迫人纵然施加胁迫,但被胁迫人并不因此恐惧,或虽有恐惧,但恐惧并不是因胁迫而生,就不能构成受胁迫而实施的无效民事行为。
(2)须因恐惧作出意思表示。即胁迫人的意思表示与其恐惧须有因果联系。而且,其意思表示,又须迎合胁迫人的意思作出。这两个方面必须同时存在,如果被胁迫人并不因胁迫而恐惧,就不能构成受胁迫而实施的行为。进一步看,即使被胁迫人产生恐惧,但是所实施的行为却不迎合胁迫人的意思,也还是不能构成受胁迫而实施的行为。因为,受胁迫而实施的行为,其实质在于行为人的意思形成和表示均受到不正当干涉。
(三)乘人之危
因危难处境被他人不正当利用,不得已而作出对自己严重不利的意思表示,是乘人之危而实施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危难人的意思形成和表示,都受到了乘危人的不正当干涉,违背了意思自由原则,因而不能被认为是民事法律行为。乘人之危的行为,须具备以下要件:
1.在乘危人方面:
(1)须乘人之危。即对他人的危难处境加以利用。危难处境一般指经济上的窘迫,以及生命、身体、健康、名誉、自由等方面面临或者陷于危险或困难。
(2)须有乘人之危的故意。即须有使危难人按照自己意思进行意思表示的故意。
2.在危难人方面:
(1)须危难人被迫进行意思表示。即乘人之危与危难人的意思表示之间具有因果联系。危难人进行意思表示是不得已而为之,是乘危人不正当利用的结果。如果危难人临危不惧,不为利诱所动,当然谈不上危难为人所用而实施的行为。
(2)须危难人迎合乘危人的意思进行意思表示。即危难人无奈而使自己的意思表示迎合乘危人的意思。如果危难人并不迎合乘危人的意思,那么他所实施的行为也就不构成危难为人所用而实施的行为。
(3)须后果对危难人严重不利,违反了公平原则。
(四)重大误解
重大误解行为是基于重大错误认识而实施的意思表示。所谓重大误解,最高人民法院《民通意见》第71条的解释是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可以认定为重大误解。概括法律的规定,重大误解行为的要件可以分解为:
1.须有错误认识。所谓错误认识,既包括表意人方面的错误,也包括受意人的误解。前者是发动型错误,后者则是受动型错误。错误的形态很多,有把想要设定的法律关系性质搞错,如把租赁当成借用;有把标的搞错的,如把18K金当成赤金;有把价格搞错的,如把100元1市斤当成100元1公斤;有把履行时间、地点或甚至把当事人搞错的,等等。
2.须当事人不了解其错误。即当事人属无意中犯了错误。如果是故意搞错,那就属于欺诈或虚伪行为,而不再是误解行为。
3.须错误性质严重。判断错误是否严重,应从一般人处于表意人的地位,如果有此误解,会不会实施该行为的标准来把握,如果不会实施,则属性质严重。
第三篇: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
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
1.表示向四周看
()2.表示恭敬的看
()3.表示斜眼睛看
()4.表示睁大眼睛愤怒的看
()瞅,窥,瞄,望,注视,凝视,张望,眺,鸟瞰,俯视。。
表示已经看到(看见)
表示向四周看(环视)(环顾)
表示向下看(俯视)(鸟瞰)
表示向远处看(远望)(远眺)
表示向上看(仰望)
表示恭敬地看(瞻仰)
表示注意力集中看(注视)(端详)
表示粗略的看(浏览)
表示偷偷地看(窥视)
表示看不起地看(轻视)(蔑视)
表示不值得地看(不屑一顾)
表示照应地看(看护)(照看)
表示生气地看(怒视)(瞪)
表示斜眼看(瞥)
表示拜访地看(探望)
表示上级查看(视察)
表示仔细地看(观察)
表示回过头看(回眸)
表示注意地看(注视)
其他表示看的词语:瞧 瞅 瞄 盯 眺望 瞻仰 俯视 打量 欣赏 环视 偷窥 窥视 注视 张望注视、凝视、巡视、审视、僵视、斜视、环视(伺)、仰视俯视、轻视重视、近视远视、横目、侧目、游目、纵目、极目、张目、青眼、白眼、怒眼、电眼、观察、浏览、细阅、秋波、偷望、眺望、顾盼、回首、回眸
如“看”的同义词和近义词,根据词的细微差别来分,就有如下几十个。
①表示一般地看的:如见、瞧、视、睹等。
②表示已看到的:如看见、见到、看到等。
③表示向远处看的:如眺、望、眺望、了望等。
④表示向上看的:如仰望、仰视等。
⑤表示向下看的:如鸟瞰、俯瞰等。
⑥表示向周围看的:如顾、张望、环视、巡视等。
⑦表示看全身的:如打量等。
⑧表示偷看的:如窥、窥视、窥测、窥探等。
⑨表示亲自看的:目睹、目击、目测等。
⑩表示集中精力看的:如盯、注视、凝视、凝望等。
表示斜着眼看的:如膘、斜视等。
表示愤怒地看的:如瞪、怒视、怒目等。
表示略微看的:如一瞥、浏览等。
表示仔细看的:端详、察、察看、观察、检查、查看等。
表示恭敬地看的:如瞻仰等。
表示上级看下级的:如检阅、视察等
成语
矮人看场(ǎi rén kàn chǎng)
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矮子看戏(ǎi zǐ kàn xì)
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白眼相看(bái yǎn xiāng kàn)
看别人时眼睛朝上或旁边,现出白眼珠,表示轻蔑,不屑一顾,对人不礼貌。
打狗看主(dǎ gǒu kàn zhǔ)
狗有主人,打不打它,要看给其主人留不留情面。比喻处理坏人下事要顾全其后台的情面。
佛眼相看(fó yǎn xiāng kàn)比喻好意对待,不加伤害。
狗眼看人(gǒu yǎn kàn rén)比喻眼光势力。
刮目相看(guā mù xiāng kàn)
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看菜吃饭(kàn cài chī fàn)比喻根据具体情况办事。
看风使舵(kàn fēng shǐ duò)
看风向转发动舵柄。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
看破红尘(kàn pò hóng chén)
旧指看透人生,把生死哀乐都不放在心上的消极的生活态度。现也指受挫折后消极回避、无所作为的生活态度。
看人眉眼(kàn rén méi yǎn)比喻看人脸色。
看杀卫玠(kàn shā wèi jiè)
卫玠:晋人,字叔宝,风采极佳,为众人所仰慕。卫玠被人看死。比喻为群众所仰慕的人。
看朱成碧(kàn zhū chéng bì)
将红的看成绿的。形容眼睛发花,视觉模糊。
冷眼静看(lěng yǎn jìng kàn)形容从旁冷静而仔细地观察。
另眼相看(lìng yǎn xiāng kàn)
用另一种眼光看待。指看待某个人不同一般。也指不被重视的人得到重视。
雾里看花(wù lǐ kàn huā)
原形容年老视力差,看东西模糊,后也比喻看事情不真切。
下马看花(xià mǎ kàn huā)
比喻停下来,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
远来和尚好看经(yuǎn lái hé shàng hǎo kàn jīng)比喻外地来的人比本地人更受重视。
拄笏看山(zhǔ hù kàn shān)
拄:支撑;笏: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着的手版。旧时比喻在官有高致。
走马看花(zǒu mǎ kàn huā)
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矮人看场 矮人看戏 矮子看戏 不看僧面看佛面 白眼相看
打狗看主 佛眼相看 刮目相看 狗眼看人 看菜吃饭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看风使船 看风驶船 看风使舵 看风使帆
看家本领 看家本事 看景生情 看破红尘 看人眉睫
看人眉眼 看人下菜碟儿 看人行事 看杀卫玠 看朱成碧
冷眼静看 另眼看待 另眼看戏 另眼相看 面面相看
马上看花 青眼相看 雾里看花 下马看花 远来和尚好看经
拄笏看山 拄颊看山 走马看花
矮人观场 矮子观场 傍观冷眼 悲观厌世 傍观者清
傍观者审,当局者迷 比量齐观 炳如观火 炳若观火 从壁上观
迟徊观望 迟回观望 侈人观听 粲然可观 察言观色
察颜观色 迟疑观望 察言观行 东观续史 东观西望
达观知命 东观之殃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等量齐观 洞若观火
洞如观火 东望西观 大有可观 耳闻是虚,眼观为实 返观内视
返观内照 隔岸观火 观场矮人 观风察俗 观过知仁
观化听风 观机而动 观机而作 观今宜鉴古 观貌察色
观眉说眼 观山玩水 公听并观 观望不前 观往知来
观形察色 观衅伺隙 观隅反三 观者成堵 观者如堵
观者如垛 观者如市 观者如云 观者如织 观者云集
静观默察 借镜观形 镜里观花 燎若观火 燎如观火
冷眼旁观 明若观火 旁观者清 跑马观花 凭轼旁观
齐量等观 迁延观望 束手旁观 烧犀观火 水月观音
叹观止矣 探观止矣 听其言而观其行 叹为观止 蔚为大观
兴观群怨 袖手旁观 雄伟壮观 仰观俯察 以观后效
眼观六路 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眼观四路,耳听八方 岩居川观 游目骋观
洋洋大观 作壁上观 坐观成败 坐井观天 走马观花
侏儒观戏 作如是观 坐山观虎斗 掌上观文 掌上观纹
第四篇:谈民法中的意思表示
论民法中的意思表示
关键字:民法 意思 表示
一、意思表示的涵义
对于意思表示,在制定法中很难找到明确的概念表述,其仅仅被作为一个特定的法律用语,只能在学理解释中发现。德国学理上通常认为,意思表示是实现旨在使某种法律效果产生的意思的行为。台湾学者王泽鉴认为,意思表示指将企图发生一定私法上效果的意思表示于外部的行为。郑玉波则表述为:“意思表示者,乃表意人将欲成立法律行为之意思,表示于外部之行为也。”在大陆学者中,佟柔先生认为,所谓意思表示,就是把行为人进行某一民事法律行为的内心意愿,以一定方式表达于外部的行为。所以意思表示就是民事主体为了引起特定的法律效果而将其内心意思向外表示的行为。梁慧星认为,所谓意思表示,指向外部表明意欲发生一定私法上法律效果之意思的行为。张俊浩认为,意思表示是行为能力适格者发表其自由形成的私法效果目的的行为。
从以上的各种表述中,我们可以发现共同的地方是:意思表示首先是一种行为,其次该行为指向的是一种内心意思;也就是说意思表示由两个要素构成:一为内心意思,一为此项内心意思的外部表示行为。内心意思是意思表示的主观要件,外在表示是意思表示的客观方面,意思表示这一概念直接反映了主观与客观的连接,在这里主观与客观是相互规定的。意思,不是一般的普通的意思,而是一种具有法律意义的意思,是特定的,是指追求特定法律效果的意思,而表示同样的也是指向该特定意思的特定行为,正是由于两者的相互规定性,才使其“区别于停留在意思阶段而尚未表达的状态、不含任何法效意思的表达、只含事实效果意思的表达和不含任何效果意思的表达”。
二、意思表示的构成要素
关于意思表示构成要素的学理研究中,不论我国大陆还是台湾学者,主要的都是以德国法为资料来源,而且该种理论也成了主导性话语。其一般认为,意思表示由内心意思与该意思的外部表示两个要素构成,该两个要素在构成上又分为客观要件,即表示行为;主观要件,包括行为意思、表示意识、效果意思。此种观点以台湾王泽鉴教授为代表。
行为意思,即表意人自觉地从事某项行为,例如少女含羞点头答应男友之求婚,路人举手招呼计程车。行为意思要求行为人的动作必须出于行为人有意识的身体动作,而非仅有行为外观。此要件强调的是行为人的意思自由,其强调的是“表示行为是否是表意人自愿实施的,亦即是否出于表意人的意思,只有具有行为意思的表示行为,方符合意思自治要求,才可能被认定为意思表示”。
效果意思,即行为人欲依其表示发生特定法律效果的意思,这是意思表示构成的核心。主体的内心意思是意思表示以及法律行为制度的起点和效力根源。效果意思所关注的是行为人的内心追求,是行为人内心所想达到的法律效果,其不是指对法律效果的意识,而“需要达到意欲程度,即具有追求的意志”。例如,承租人具有以一定数量的租金承租某物的法效意思;出卖人具有以一定价金出卖自己物品的法效意思。
表示意识,就是行为人认识其行为具有某种法律行为上意义,例如以邮件订货、电话表示解约等。这里主要强调的是行为人不仅希望产生自己追求的法律效果,而且基于该目的的外在行为的法律意义其必须理解清楚,实际是对一个“理性人”的基本要求。
表示行为,指外在的行为(作为或不作为)而言,即在客观上可以认为其在表示某种效果意思。其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将意思外部化。表示行为须为自由自觉的行动,如遗失的信函,虽然偶然落到收信人手中,但是也并不具有遗失者的真正意思表示。表示行为是内心意思被外在感知的途径,只有经过表示行为,表意人的意愿(目的意思、效果意思)才能实现。
另外,还有几种不同的见解,如郑玉波教授认为,意思表示的成立分为两大阶段,即意思与表示,而意思又由效力意思(又称目的意思、基础意思)和表示意思两个要素构成。胡长清认为,意思表示由目的意思(又称为行为意思、基础意思)、法效意思、表示意思、表示行为构成,等等,但实际上都只是几个不同要素的不同组合而已,无须一一列数。
其实,从以上各种观点来看,一般都认为意思表示是由内部主观意思与外部客观表示两部分构成,而分歧主要是对于行为人内部主观意思的构成分析不同。对于各种不同的划分,究竟该如何取舍呢?是否具有一定的取舍标准呢?理论上有一种观点认为,对于内部意思的要素划分要以是否具有实践作用为准,即如果缺少某种要素应该会伤及意思表示或法律行为的效力。例如,认为缺少行为意思,行为人在催眠状态下的语言表达和动作,由于缺乏必要的意识而不能成立。
三、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区别
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实施的有意志的行为,它以发生一定的法律后果为目的。法律行为既然是有目的、有意志的行为,那么意思表示就必然构成法律行为的核心,或者说是法律行为的本质要素。人们要想取得预期的民事法律后果,就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将自己要求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在意思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示出来,使之获得外在的客观表现,内心意思才有可能获得法律上的意义,形成法律行为。例如,某人想到超市购买一台电脑,目的在于建立买卖关系,以追求与超市之间的买卖关系,这是预期的法律后果。这一内心的意思或愿望在表现于外部之前,他人无法知晓,买卖电脑的行为亦无从产生。因此,某人到超市后,必须先将自己想买电脑的想法以口头的、书面的或其他方式表示出来,这一内心意愿表示于外部后,售货员才能知道你要买什么,这件买卖电脑的法律行为才有可能产生,预期的法律后果才有可能实现。那种当事人仅仅存于内心而尚未表示于外部的意思,并不能让他人知道或了解,在法律上一般是没有意义的。故意思表示是法律行为的本质要素,没有意思表示,就没有法律行为。法律行为必须以意思表示为必备要素这一特点,是它有别于其它法律事实的根本标志之一。如无因管理行为、拾得遗失物的行为、使用自己财产的行为、消费生活品的行为等等,虽然也都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但该法律后果的发生,并非基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是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因而,法律行为与非意思表示的行为是不同的。
意思表示虽然与法律行为关系密切,但意思表示只是法律行为的构成要素,意思表示并不等于法律行为。例如,有的情况下一个意思表示即可成立法律行为,并产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后果,意思表示即为法律行为,如所有权之抛弃、放弃继承、免除债务等。但大多数情况下,仅有一个意思表示并不能成立法律行为,需要两个或多个意思表示,而且两个以上的意思表示必须一致,即达成协议,法律行为方能成立,例如契约。再如,有些法律行为,除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外,还必须交付实物,才能成立,如赠与合同、借用合同等;有些法律行为,除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还得履行某种特殊行为才能生效(抵押合同须经登记后生效)。由此区分了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使之成为法律行为制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可见,法律行为与意思表示,两者既存在密切的联系,同时又相互区别,各有其不同的内涵与外延。
四、意思表示瑕疵——兼论意思与表示的关系
意思表示作为法律行为制度的核心,负载着法律行为制度价值实践化的意义。意思表示直接决定和影响着法律行为的效力,而效力实际上涉及的是法律对当事人之间行为的评价后果。在传统民法理论和实践中,对于法律行为的效力,包括合同的成立与生效,但这都是以意思与表示是否一致为判断前提的。而且,意思表示健全是我们追求和期待的,是保证当事人具有足够自主决定性的条件,是意思与表示之间的自然一致与和谐,然而,意思表示健全的反面就是意思表示瑕疵。从后果来看,意思表示瑕疵实际就是指意思与表示之间的不一致,两者之间发生了分歧,这对于意思表示来说是“致命”的。为此,法律在该方面以意思与表示之间的分离为对象进行了细致的评价,也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意思表示瑕疵制度”。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意思表示可以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成为“有瑕疵的”表示。
(一)意思表示瑕疵的类型
《德国民法典》在其成熟的意思表示理论基础上,通过意思表示内部结构分析以及必要的法律政策考量,区分了健全的意思表示和瑕疵意思表示。《德国民法典》以及其继受者都对意思表示瑕疵进行了深入的理论透视,为利于实践操作对瑕疵进行了类型化归纳,一般包括:真意保留游戏表示、虚假(意思)表示、表示错误、(受)欺诈(的意思表示)、(受)胁迫(的意思表示)以及重要性质错误。
对于以上各类意思表示瑕疵,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和归纳,从意思表示的过程性来看,其可以分为意思瑕疵和表示瑕疵。
1、意思瑕疵
又称为意思(表示)不自由,包括欺诈、胁迫和重要性质错误。在表示行为之前的意思形成阶段,瑕疵就可能已经存在。对于意思瑕疵,由于其涉及人的主观状态和内心世界,所以,在推崇个人自由的观念下,传统民法对待意思瑕疵是很谨慎的,原则上认为法律不宜涉入该领域,以避免恣意评判。但是,法律也没有完全退回,而是尝试着在存在一些明显的外在干扰因素时,确定瑕疵的存在,同时也赋予行为人以一定的自主权,即认为法律行为是可撤消的,而非绝对无效。
2、表示瑕疵
表示瑕疵,主要的发生在意思与表示的连接上,主要包括真意保留、游戏表示、虚假(意思)表示、表示错误,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表示行为上的瑕疵,又称为意思与表示不一致。此项瑕疵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形,一是表意人知道自己的真意与表示不一致而为的意思之表示,即虚伪表示、真意保留和游戏表示,实际上出现的是表意人主观意思的分离。二是表意人不知其表示所传达的意思与自己真意不符,即表示错误。
虚伪表示、真意保留和游戏表示,实际上都是行为人故意利用意思与表示的分离追求特定的法律效果,都没有真正的内在意思。表示错误则是由于表意人欠缺合理思考,而使所进行的行为不符合其内心的真实意思,从而造成了分离。
(二)意思表示瑕疵的背后——意思与表示的关系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理论中对于意思表示瑕疵制度的设计是以意思与表示的“对立性”为出发点的。将意思表示看做是一个由内心意思到达外观表示行为的一个过程,那么在这
个过程中,有时难免会发生一些“阻断”,对此“阻断”加以规范和确定其效力,使其恢复畅通的“手段”是不同的。这些不同“手段”运用的依据就是对意思与表示关系的不同学说。在此,主要有三种学说:(1)意思说,主要以表意人的内心意思为准,强调意思表示的成立必须有内心的效果意思为基础,外部表示仅仅是内心意思的公开、传达手段或证明方法。如果没有内心的效果意思,则外部的表示也就丧失了依据,不能发生法律效力。(2)表示说,认为应以外部表示为准,无论表意人的内心意思如何,都是无法如实确定的,应该就行为人的外部行为来推知表示意思和效果意思,并最终赋予法律效力,保护相对人的信赖利益和交易安全。(3)折中说,以为意思说与表示说都过于极端,应予以调和,或者以意思为原则以表示为例外,或者以表示为原则而以意思为例外,方能够调和表意人及其相对人的共同利益。
我们认为,究竟采用何种处理原则,并不仅仅是一个利益考量和政策决定的事情,更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并反映了在不同价值指导下的不同观察角度。这一问题应该从意思与表示分立为认识起点,意思与表示当然是有关系的,而且是效力上的牵连,但是由于意思表示所具有的体系功用(与法律行为的关系)以及负载的细化法律行为操作结构的技术价值,不能将意思与表示视为一体或协力,作为意思表示的效力来源;对于意思表示瑕疵制度的设计,也应该回到该制度产生的初衷,即以意思与表示的分立为基础或前提。
第五篇:没甚意思的杂文随笔
今天金球奖颁奖,意味着今年颁奖季开始了。我2017年居然没有什么特殊喜欢的电影,这导致我觉得这一整年和白过了一样。
罗南凭着Lady Bird不出所料的拿了最佳喜剧类女主,看到鸟小姐这么争气,我不禁怀念起了我的青春往事……
我不太喜欢这部电影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它给我造成了意料之外的错乱感。我的故事当然不是这样——当然不是,它不比狗血的高中校园轻喜剧,因为我可以分得清那些是电影,而这部太过真实(倒不是说真实有什么不好),只是它跟我想的不一样。这就导致我对这部电影没什么感觉。
我无法它产生什么深刻的共鸣。
鸟小姐自始至终都没有获得她想要的,她想要的男朋友,想要的衣服,想要的朋友,她都没有得到。唯一获得的录取通知书,却为自己和母亲摇摇欲坠的关系火上浇油。
我每次想起来鸟小姐跳车的时候,我就想起来我自己。我妈特别喜欢在车上口头教训我,有一段时间她的副驾驶成为了我的噩梦。她心情不好和我做错事的情况比例大致相等,太原哪有那么大,从河西跑到河东,加上堵车,再慢也慢不过半小时。我妈在那半个小时里总有话要说,具体说的什么我至今一个字都不记得,只是记得她和我说话的时候会走错路,于是越走越错,越走越错,花的时间越来越长,越来越长。我的热泪与鼻涕也挥洒在了坐垫上,视线只能堪堪盯着窗户外面,灰丫丫的树枝,郁郁葱葱的树枝,糖炒栗子,肯德基,大卖场,烤红薯。
但是她说什么我转眼就忘了,怎么也记不住,能记住的是“我在副驾驶上挨训”,训什么完全没印象。
我爸不训我,他有更独特的办法令我难堪。他骂我妈,我妈再添油加醋。我怕他怕的要死。他真的超有手段,他能让我产生无穷无尽的,对我妈的愧疚感。我有很长一段时间,都觉得我妈挨打挨骂是我的错。其实不是,是因为我爸太贱了,打女人。
大概是十四五岁的时候,那个年龄太尴尬了。不能说成熟,也不能说乳臭未干。好像知道点什么,但又什么也不知道。那会儿压力还很大,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压力大,但我现在的猜测是那个时候激素达到峰值,导致我天天哭。说是天天哭一点也不夸大,我有的时候一天能哭两三次,我记得初三有一次更恐怖,因为被男生推进了男厕所,推推搡搡的同时左手无名指被墙角的铁皮蹭起了一块儿。我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哭,说是大哭,其实只是泪珠子滚的很多,然后我还把血淋淋的左手给张老师看。我说老师我要去医务室,老师就说去吧去吧快去吧。
我那天晚些的时候又哭了一次,因为这个肯定会留下疤。以后带结婚戒指都能看到这个疤想起那些事。
但是现在想想,这他妈算什么啊?不就是一个很丑陋的疤吗,能不能结婚,能不能有戒指都不一定呢。我真的不明白为啥哭,因为那个时候手好像也不是很疼,我应该超坚强的去医务室,一滴眼泪都不要掉啊。
我那个时候多愁善感。漂亮女生多愁善感是林黛玉,我多愁善感就很恐怖,每次哭的时候脸红红的,一生气就很憋,然后脑门上就蹦蹦蹦冒出来几颗痘。
我有一天又跟我妈哭,我说我太孤独了,吃饭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在干嘛。
我妈诧异,吃饭就好好吃饭啊,你想干嘛?
我哪知道,我现在忘了。但我那会儿真孤独,我吃饭的时候就感觉我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因为我爸我妈都不跟我吃饭。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