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中国的传统潜规则文化

时间:2019-05-14 18:27: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谈中国的传统潜规则文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谈中国的传统潜规则文化》。

第一篇:谈谈中国的传统潜规则文化

谈谈中国的传统潜规则文化

最近与某位说起来泡小姨,说起与小姨的感情纠葛和困惑,这位哥们太不知道泡小姨的文化背景和前提条件了,这是现代人不知道中国传统潜规则文化的结果,今天就讲一下大家喜闻乐见的这个话题。

姐夫勾搭小姨子,是中国民间的一景。自古以来人们都说:姐夫戏小姨,天经地义。北京人也常说:小姨子是姐夫的半拉屁股(含义是:不疼白不疼,不摸白不摸)。新疆民歌中也明目张胆地唱到:“你要是嫁人,不要嫁给别人,一定要嫁给我;带着你的嫁妆,还有你的妹妹,一定要嫁给我。”中国历史上《周易》就有“归妹以娣,吉”的说法,泡小姨是有历史渊源的,过去长女出嫁是有庶出女陪嫁制度的。很多人说小姨是老婆的间谍,因此被老婆考验甚至成为床头柜(跪)的,是因为他连出轨权都没有的结果,历史上的泡小姨是能够纳妾的产物,在有外来女的情况下不如给自己的妹妹,老公的妾是大比例来自老婆家的妹妹们的。过去又说“要想家不宁,找个小老婆”,不过这说的大家要注意是找一个不是找几个,只要你老婆是三四个,他们自己就打麻将去了,二个争斗最厉害,如果有了三个,老婆就想拉一个妹妹下水当第四个了。老婆是希望自己的妹妹来帮助自己稳固家庭地位的。现在有些人在丈夫找小三的选择下,很多老婆也是把自己妹妹或者表妹介绍给老公的。古代妇女如果反对老公纳妾犯了嫉妒一条是可以被休妻的,嫉妒是法定休妻的七出当中的一条,不过如果老公嫖娼或者与他人妻子通奸则属于男人的不是,女当家也是可以请族长来实施家法的,但丈夫要多娶女人则不能无理由的限制,想一下到底是外来的女人分享好还是跟自己妹妹分享好?古代姐妹之间本来就是从小分享的,所以她们之间不是嫉妒关系而是统一战线的关系。就如汉成帝刘骜的赵飞燕,为紧紧抓住成帝的心,她又把容貌更胜她一筹的妹妹赵合德,推荐给成帝,成功的姐妹把持了宠信。

古代社会的粮食紧张疾病多,生存压力特别大,没有避孕措施孩子还特别多,如果自己的孩子还小,老婆病重就特别想要拉一个妹妹来,否则其他女人当后娘,自己的骨肉是否能够活下来就难说了,想一下新的后娘来了,以后家产还是这个继子的,她不想办法弄死他吗?而自己的亲妹妹则不同了,很多东西是在残酷现实下的产物。在历史上最著名的就是李后主,大周后病重就把妹妹叫进来一起陪丈夫,后来妹妹就成为了小周后。这样的婚姻多是以佳话来传播的。过去的婚姻联姻实际上是两家合资的行为,聘礼要以加倍的形式以嫁妆还回去的,这一笔嫁妆数额巨大是在家产当中占有大比例的。这嫁妆的归属是很关键的。如果休妻是要退还嫁妆的,而如果老婆死了你再娶的不是原来的老婆家的人,你老婆死前没有儿子继承这笔家业,人家是要索回嫁妆的。但你对抗的方式就是让她家再嫁一个女儿过来,这样的情况即使是皇家公主死了,都要再嫁公主或者宗室女的。以前战争频繁和兵役、徭役,男子的死亡率远远高于女子,兵役男子即使是和平时期,由于边远蛮荒疾病等威胁,死亡率也在30%以上,战争就是胜利也生还很少,按照汉武帝时的数据,胜利也只有十分之一的人回来。而女人在古代没有机械的重体力劳动下生存能力是有问题的,需要有男人的,古代小说所谓的妇女干女红养家糊口没有多少市场容量的,社会不能容纳大量单身女人生存,因此一夫多妻也是必须的。而后来发展社会出现很多地方强制性的一夫一妻制的背后是在人口压力下的选择,为了限制人口甚至禁欲文化会发展起来,就如当年蒙古大部分男子被出家必须戒除性欲。对此中国发展了禁欲文化西方发展了一夫一妻制。

古代一夫多妻但穷人娶不到老婆的概率却不高,过去穷人能够娶到妻子而不是女孩都奔着富人都去当妾,除了妻妾差别壁垒极大,没有当今三小上位想象空间大以外,还有就是信仰问题,死后能不能进宗庙是很关键的。这里两家联姻你娶人家家里的所有女孩都可以进宗庙的,而外来的女子要进宗门就极难,在西周礼法当中以妾为妻者是自己都有可能被宗庙踢出来的。进了宗庙就有后代香火供养,古人看这个比什么都重要,因此一般女孩还是愿意为妻不当妾的,但妹妹与姐姐随嫁则不存在这样的信仰压力啊!

过去家族里面嫡庶之分也是很大的,除了有名分的妾,还有婢女等生的孩子呢!丫鬟生的孩子地位很低的,能够随着嫡女随嫁本身就是好出路,而且古人为了满足联姻嫡子为长的情况,一般都限制纳妾年龄,在三十以前不准纳妾,而择妻不择相貌,找妾和丫鬟都是美貌为标准,因此随嫁来的小姨是年轻漂亮啊!小姨是包括堂姐妹的,过去堂和表是有天壤之别的,但现在我们都不分了,堂亲之间是不能通婚的,表亲则是亲上加亲。这里面家族利益是很重要的纽带。对于庶出的女孩,下嫁穷人不是好出路,嫁门当户对则对对方嫡子是难以当正妻的,如果嫁庶子则庶子的地位很低,同时家里的陪嫁还要多出一笔,与姐姐同嫁是费用低的。因此能够跟随嫡出的姐姐一起嫁给姐夫确实是非常好的选择,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也有正妻、次妻和妾的分别,次妻这在明清不多(明清有时类似两头大)但在宋唐以前很多的,次妻与妾的区别就是次妻也是可以进入宗庙的,妾是不行的,而且正妻死后次妻可以扶正的。而且妾的地位低还有一点就是可以送人的,甚至可以索要!记得苏东坡白马换妾的故事吗?次妻很多时候是老婆妹妹的专利,在着装上也是一样,过去妻子才可以穿红色,妾和丫鬟是桃红色或者粉红色,所以才有桃色事件一说!因此在古代女孩子可不像今日那样喜欢粉红色的。

对于古代女子到婆家去适应,去取得一定的家庭地位也是要付出艰苦的努力的,尤其是受到婆婆的欺压,而年龄相距大的妹妹随嫁姐姐家,姐姐已经成为了女家长是正常情况,妹妹的到来是受宠的对象,压力是小多了的,而且如果姐姐去世,妹妹一般是理所应当的扶正的。知道了这些,就知道泡小姨古代是很有现实背景的,我们看《周易》归妹一卦,这是一个非常凶的卦,但其中唯一吉利的情况就是归妹以娣,妹妹与姐姐同嫁一夫是吉利的,从这个卦以及卦的解释内容来看,就已经非常说明古人对此的评价标准了。就知道世家望族庶出的女孩随着姐姐嫁为次妻跟随权贵是很不错的选择。

泡小姨还有一个重要的让人心动的层面就是古代包办为主的情况下,泡小姨是难得的自由恋爱的机会,女子在家一般是难以见到陌生男子的,甚至是表兄弟都没有姐夫更容易见到,而对于姐夫避讳的就比较少,尤其是姐妹差距大妹妹未成年或者父母早忘姐姐管妹妹的情况,对于姐夫基本是不避讳的,姐夫很多时候是妹妹的性启蒙者,带给妹妹最初的异性体验。在上古时代这样的情况被认可的时候,父母包办一般也不会强行禁止的,庶出的妹妹实际上是有选择随嫁到底跟着哪个姐夫的权利的,父母不在姐姐有很大的做主权,过去可不是嫉妒而是统一战线姐姐都是希望妹妹随来的。至于真的做出来什么婚前的事情,谁也不会声张出去,顺势而为的嫁了就可以了,所以泡小姨就是被默许的事情,古代男女之大防能够被潜规则默许是很不易的,这与叔嫂之避嫌完全不同的背景,因此这个泡小姨所以被古代文人所乐道,一般是被认为美谈的。

知道了这些背景,就知道古代的泡小姨为什么那么被书生私下乐道,这是一种潜规则下的文化,放到其时代背景下去看,具有一定的时代合理性的。现代李银河甚至说父亲作为女儿的性启蒙者很有意义,这样的乱伦都被一些所谓的性解放要求宽容,那么对于姐夫当小姨的性启蒙者又有何不可?况且古代中国就是这样干的,只不过现代人对于古代文化了解太少了而已。

第二篇:中国传统美食文化

中国传统美食文化

一、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饮食文化不断发展丰富多彩,各地的特色小吃多种多样,还有融合了各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传统。现代,随着经济的发展,绿色饮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形成道路:

1.最早的是有巢氏(旧石器时代):贡献:A造巢 B积鸟兽之肉聚草木之实,但当时人们不懂人工取火和熟食。饮食状况是茹毛饮血,不属于饮食文化。

2.燧人氏:钻木取火,从此熟食,进入石烹时代,脱离了动物,主要烹调方法:①炮,即钻火使果肉而燔之 ②煲:用泥裹后烧 ③用石臼盛水、食,用烧红的石子烫熟食物 ④焙炒:把石片烧热,再把植物种子放在上面炒。

3.伏羲氏:在饮食上,结网罟以教佃渔,养牺牲以充庖厨。

4.神农氏:“耕而陶”,是中国农业的开创者,尝白草,开创古医药学,发明耒耜,教民稼穑,是最早的农具,陶具使人们第一次拥有了炊具和容器,为制作发酵性食品提供了可能,如酒、醢、醯(醋)、酪、酢、醴等。鼎是最早的炊具之一,有爪儿因为当时没灶,还有鬲,其爪是空心的,鬶用来煮酒的。

5.黄帝:中华民族的饮食状况又有了改善,皇帝作灶,始为灶神,集中火力节省燃料,使食物速熟,而广泛使用在秦汉时期,当时是釜,高脚灶具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蒸谷为饮,烹谷为粥”首次因烹调方法区别食品,蒸锅发明了,叫甑,蒸盐业是黄帝臣子宿沙氏发明,从此不仅懂得了烹还懂得调,有益人的健康。

6.周秦时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成形时期,以谷物蔬菜为主食,春秋战国时期,自产的谷物菜疏基本都有了,但结构与现在不同。

7.汉: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时期,归功于汉代中西(西域)饮食文化的交流,还传入一些烹调方法。

8.唐宋:饮食文化的高峰,过分讲究。如素蒸声音部、罔川图小样,最代表唐代的是烧尾宴。9.明清:饮食文化的又一高峰,是唐宋食俗的继续,同时又混入满蒙的特点,饮食结构有了很大变化,满汉全席最能代表清代饮食高峰。

二、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

1、具有悠久的历史性

自山西猿人和云南猿人用火进行熟食开始,中国已有170-180万年的熟食历史。如从确切有用火熟食的北京猿人算起,也有50-60万年的历史。从火在下水在上的“烹饪”算起,中国至少也有1万年的历史,这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绝无仅有的。

2、饮食文化的传统性

(1)饮食选料、用料上形成“物尽其用”的优良传统。(2)饮食以“味”为主,并辅以色、香、味、形、器等。

(3)饮食重视食疗。除饮食外,重视食疗、养生等,是现代功能食品的“源”。

三、饮食文化的民族性和博大精深的文化性

(1)中华民族的博食

中国现代饮食原料总数已达1万种以上。(2)独特的饮食制作方法

蒸、炒、爆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蒸法已有6000年,爆法已有2000多年,至今仍为华人所独有。

(3)风味流派众多(1)按地域分

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基本覆盖全国的、具有代表性的四大风味流派:广东、山东、江苏、四川。第二个层次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范围的风味流派。在这一层次中,常有八大、十大、十二大风味流派之说。八大是上述四大之外再加福建、浙江、湖南、安徽;十大是八大之外再加北京、上海;十二大是十大之外再加西北和东北(或陕西和河南)。第三个层次是各省、区、市风味流派之下的地方风味流派。如江苏流派下的扬州、南京、苏锡和徐州四个流派。

(2)从民族角度分

除汉族外其他民族都是少数民族。55个民族各有其风味流派。(3)以消费群体分 历史上按此方法划分的有民间、寺院、宫廷等。(4)从原料性质上分 可分为素食和荤食。(5)从时间角度上分

有仿古和现代风味之分。仿古主要有仿膳、仿唐、仿宋、孔府、谭家、仿红楼、仿随园。现代包括的范围很广泛,如现代民间、市井、工业制品等。

(6)从食品功用分

食疗、普通两大类。其中食疗又可分为食疗、美容、优生、益智等。

四、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特点

现今,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变化、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在不断地更新。餐饮消费,人们已不满足于简单的味觉、口感需求。更注重特色文化与经营环境的消费。因此,一批深入挖掘传统美食文化、着力打造核心特色的“特色餐饮”异军突起,并日益受到消费者的追捧。尤其具有民族特色的餐馆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如石锅鱼、干锅辣鸭头、三汁焖锅、怪味合等。还有随着人们对环境污染、自身健康等问题的日益关注,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许多餐厅也纷纷适应这种需求,推出了健康绿色食谱、药膳等特色菜肴,对健康的概念赋予了全新的解释。

如上所述,华夏民族的饮食生活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特性,尽管有些特性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不可理解、或者说不太科学,但饮食生活难道仅仅是“科学”二字所能说尽的吗?如果我们再关注一下“文化”,那么研究中国人的饮食生活不仅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必要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成为研究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傅浩宇

201248020405

第三篇:100个中国传统文化名词

一.100个中国传统文化名词

1.元宵节: Lantern Festival

2.刺绣:Embroidery

3.重阳节:Double-Ninth Festival 4.清明节:Tomb Sweeping Day

5.剪纸:Paper Cutting

6.书 法: Calligraphy 7.对联:(Spring Festival)Couplets

8.象形文字:Pictograms/Pictographic Characters 9.雄黄酒:Realgar Wine

10.四合院:Siheyuan/Quadrangle

11.战国:Warring States 12.风水 :Fengshui/Geomantic Omen

13.昆曲 :Kunqu Opera

14.长 城 :The Great Wall 15.集体舞 :Group Dance

16.黄土高原 :Loess Plateau

17.红白喜事:Weddings and Funerals

18.中秋节:Mid-Autumn Day 19.花鼓戏:Flower Drum Song

20.儒家文化:Confucian Culture 21.中国结:Chinese knotting

22.古装片:Costume Drama 23.武打片:Chinese Swordplay Movie 24.元宵:Tangyuan/Sweet Rice Dumpling(Soup)

25.越剧:Yue Opera

26.火锅:Hot Pot 27.江南:South Regions of the Yangtze River

28.《诗经》:The Book of Songs 29.谜语:Riddle

30.《史记》:Historical Records/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31.《红楼梦》:A Dream of Red Mansions

32.《西游记》:The Journey to the West 33.除夕:Chinese New Year's Eve/Eve of the Spring Festival

34.针灸 :Acupuncture 35.唐三彩 :Tri-color Pottery of the Tang Dynasty/ The Tang Tri-colored pottery 36.二人转 : Errenzhuan

37.偏旁 :Radical

38.孟子:Mencius

39.亭/阁:Pavilion/Attic 40.黄梅戏 :Huangmei Opera

41.火 药 :Gunpowder

42.农历 :Lunar Calendar 43.印/玺 :Seal/Stamp

44.腊 八 节 :The laba Rice Porridge Festival 45.京 剧 :Beijing Opera/Peking Opera

46.秦腔 :Crying of Qin People/Qin Opera 47.太极拳 :TaiChi

48.《本草纲目》: 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 49.天坛 :Altar of Heaven in Beijing

50.小吃摊 :Snack Bar/Snack Stand 51.红双喜 :Double Happiness 52.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The Four Treasure of the Study/Brush,Inkstick,Paper,and Inkstone 53.春卷 :Spring Roll(s)

54.莲藕 :Lotus Root

55.罗盘 :Luopan 56.故宫博物院 :The Palace Museum

57.相声:Cross-talk/Comic Dialogue 58.五行 :Five Phases

59.北京烤鸭 : Beijing Roast Duck 60.《桃花扇》:The Peach Blossom Fan

61.木偶戏:Puppet Show

62.敦煌莫高窟:Mogao Caves

63.电视小品:TV Sketch/TV Skit

64.甲骨文: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65.古筝:Chinese Zither

66.二胡 :Urheen

67.门当户对:Perfect Match/Exact Match 68.《水浒》: Water Margin/Outlaws of the Marsh

69.除夕:Chinese New Years Eve 70.国子监 :Imperial Academy

71.兵马俑: Cotta Warriors/Terracotta Army 72.旗袍:Cheongsam

73.指南针:Compass

74.泼水节:Water-Splashing Day 75.馄饨:Wonton

76.花卷:Steamed Twisted Rolls 77.羊肉泡馍:Pita Bread Soaked in Lamb Soup 78.冰糖葫芦:A stick of sugar-coated haws(or apples,etc.)79.八宝饭:Eight-Treasure Rice Pudding

80.粉丝:Glass Noodles 81.豆腐脑:Jellied Bean Curd

82.小品:Witty Skits

83.孝顺:To Show Filial Obedience 84.武术:Wushu(Chinese Martial Arts)85.宣纸:Rice Paper

86.衙门: Yamen

87.叩头:Kowtow 88.中庸:The Way of Medium(cf.Golden Means)

89.牌楼:Pailou(Pai-Loo)90.东坡肉:Dongpo Pork

91.中山陵:The Sun Yat-sen Mausoleum 92.秦淮河:Qinhuai River

93.玄武湖:Xuanwu Lake

94.夫子庙:the Confucian Temple 95.鸭血粉丝:Duck Blood Fans

96.盐水鸭:Yanshuiya, or Salted and Baked Duck 97.大煮干丝:Gansi

98.小笼包:Steamed Buns

99.明孝陵:Ming Tomb 100.云锦:Nanjing brocade 二.相关话题作文预测

1.某中学生英文报就“保护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举行英语征文活动。你准备给该报投稿,稿件内容包括:

1.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2.列举1-2个你所知道的国家或当地政府文化保护的事例;3.谈谈你对文化保护的建议。

字数要求:120字。【参考范文】

Protec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he protection of national and folk cultur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hinese cultural diversity and also to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loc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It is reported that the Guangdong government pays special attention to protecting Chaoju(潮剧),a local drama born in Chaozhou in the eastern Guangdong province.In my opinion, som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protect traditional culture effectively.To start with, we should make a law to regulate the society’s performance.Besides, we should draw more people’s attention to it, for the more they know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e protection, the stronger support we can get from the public.In a word, it is high time for us to treasure and develop our own valuable culture.2.假如你叫李华,最近你的美国笔友Tony要来北京体验中国传统文化,请根据他的问题回复邮件,为他设计北京一日游活动,帮助他体验中国传统文化。请描述你们打算去的地方、具体的活动安排、以及这样安排的理由。

提示词语: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ea house, Peking Opera, paper cutting 【参考范文1】 Hi, Tony!I’m glad that you will come to Beijing soon.There are lots of places of interest in Beijing.In order to experienc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better, I do recommend Beijing Hutong tour.First, we’re going to go sightseeing along the lanes in Hutong.The houses in Hutong are traditional, such as Siheyuan.From them, you can imagine how people used to live.Of course you can stop anywhere you like and it is interesting to take pictures or have a close look.Second, we are going to pay visits to a Hutong family.We can have lunch there and have a short talk with the local residents, which can help you learn about many stories of the past.We can not only appreciate the dramatic changes that Hutong has undergone, but also see evidence of the history of Beijing, experience the old way of life and experience traditional Beijing culture.In a word, Hutongs are the homes of common people in the past.It is easy to know how people lived and had fun in the old days.So it is a good choice to learn abou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I’m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coming.Yours, Li Hua 【参考范文2】 Hi, Tony!I’m glad that you will come to Beijing soon.There are many places of interest where you can experienc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 Beijing, but I’d like to take you to Nanluoguxiang.First, we can take a walk along the lanes in Hutong to feel the architectural style of the old buildings like Siheyuan and local people’s way of life.Besides, you can have a talk with the residents to know more about the history about Hutong.What’s more, we can try all kinds of local foods on the way.And you can buy some paper cuttings as gifts for your friends.When we feel tired, it’s a good choice for us to go to a tea house.There, we can taste all kinds of Chinese tea and get a lot of knowledge about tea.Most importantly, we can watch Peking Opera while drinking tea, which is a typical art to reflect Beijing humanities features.As for the reason why we go there, I think it can make you better experience traditional Chinese tea culture, the food cultur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ld residence in Beijing.I’m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coming.Yours, Li Hua 3.假如你叫李华,你的美国笔友Tom对中国的传统节日非常感兴趣。他想请你介绍你最喜欢的一个节日,如中秋节、端午节、春节等,你通常是怎么庆祝的,以及你喜欢这个节日的原因。请你根据他的问题回复邮件。

提示词语:eat, get together, share, happy, special 【参考范文1】 Hi!Tom, I’m glad to hear that you are interest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s.My favorite festival is the Mid-Autumn Festival.It usually comes in September or October.On that day, our family members usually get together and have a nice meal.After that, I always admire the moon and share mooncakes with my families.I love this festival because I like eating mooncakes.They are in the shape of a full moon.They carry people’s wishes to the families they love and miss.In short, the Mid-Autumn Festival is a day of pleasure and happiness.I hope that my letter will help you know more about Chinese festivals.Yours, Li Hua 【参考范文2】 Hi!Tom, My favorite Chinese festival is the Spring Festival which comes on the first day of the Chinese Lunar Year.There is a name for each year, such as the dog, the monkey, the tiger or one of the twelve animals, and this year is the year of the horse.Before the New Year’s Day, the Chinese people usually give their houses a good cleaning and on the last evening of the old year, all the members of a family will get together and have a big meal.People usually have jiaozi, fish, niangao and many other dishes.On the first or second day of the new year, people usually go to visit their relatives and friends and give some lucky money to children.Among all the festivals, I like the Spring Festival best not only because I can enjoy delicious food, but also because I can relax myself by spending a few days with my family, my relatives and my friends.Yours, Li Hua 【参考范文3】 Hi!Tom, I’m glad to hear that you are interest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s.There are many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China, and my favorite is the Spring Festival.It falls on the first day of the Chinese lunar New Year.The Spring Festival is as important as Christmas in the U.S.and Chinese people have been celebrating it for many years.To celebrate the Spring Festival, I usually stick the Chinese character “Fu” upside down on the door, which means happiness will come.Besides, I always prepare some red paper cutting to decorate my house because I believe the red color can bring our family good luck.On the eve of the festival, My family usually get together, having dinner and sharing some interesting experiences.Midnight is my favorite time because I can set off fireworks and admire them.Shining little stars coming out of fireworks create a warm atmosphere.Everyone is overjoyed as they say farewell to the old year and welcome the new year.I really like the Spring Festival because it’s time for family reunion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s becomes closer.Besides.What’s more, I can do various activities during the festival.I hope you can come to China to experience this colorful and meaningful festival.Yours, Li Hua

第四篇: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讲稿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讲稿

子曰:“不学礼,无以立”。这就说明礼仪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准则。如今,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提高全民族礼仪文化修养,越发的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美誉,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源远流长,儒家把能够遵循礼仪,拥有道德修养的人称为“君子”。君子礼仪三百,威仪三千,这样的人是优良社会风气的引领者,也是中华文明礼仪的化身。那么,如何成为生活中人人敬爱的“君子”呢,这就需要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下面我就用《弟子规》中的原文和大家谈谈传统礼仪吧。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孔夫子教导我们,学习文明礼仪首先要做的孝道。父母与我们关系最密切的人,孝敬父母,的确是天经地义的事。那么,孝从何做起呢?我想,应该从听父母的话开始。首先我们应当理解到,父母对我们的教导,无论对错与否,其出发点都是为我们着想。天下没有父母希望子女不学好,都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期待子女实现自己未能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梦想。所以我们身为子女,应当负起这个责任,应该有担当。其次,即使父母的教导错了,出现了原则上的错误,那我们就应该和颜悦色地与他们协商,达成统一的意见,千万不要当面顶撞父母,让他们伤心。试想,朋友之间相处尚且需要相互体谅,互相关切,没有人会对自己的朋友恶语相向,何况是供养我们十多年的父母呢? 除了孝敬父母,我们在礼仪修养方面还应注意哪些内容?那就是诚信,仁爱和学习文化知识。

如今的社会,是一个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社会,学生们从大学毕业,踏入社会以后,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求职,也即找工作。在这样的一个商业社会中,最重要的就是诚信二字!人无信不立,丧失诚信的人,是会被全社会所厌弃的。在这里大家可能会有疑问,本次演讲的主题是礼仪,为什么要谈到道德修养呢?因为诚信是一切礼仪之本,一个人只有在为人处世中充满诚意,才能表里如一,没有诚意的礼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就比喻至诚的力量连金石都可以感化,何况是人呢?如何培养诚信,这就需要自我反省,人,不可能不说谎,这并不可耻,可耻的是明知自己犯了错误,说了谎话,还不知道改正,一而再,再而三的圆谎,最终自欺欺人,惶惶不得终日,害人害己。科学研究表明,经常说谎的人往往心理压力过大,容易导致神经衰弱等精神疾病,因此,我们应当常常反省,做到问心无愧,这就是修身之道。

在传统礼仪中,最重要的是言行两个方面。易经上有句话:“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就是告诉我们言行的重要性,人生在世之所以光荣或者是遭受耻辱,都是有本身的言行所引发的。

祸从口出,就是说明言语的重要性,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一些粗话脏话,有些同学可能会一时好奇,学了起来,渐渐就染上了说脏话的坏习惯,这个一定要改,因为恶语伤人是很可怕的,一时的出言不慎可能会激起别人的仇恨心理,说着无意,听者有心,这会给你招致很多不必要的矛盾。还有一种就是挑拨离见,揭发别人的隐私的毛病,这样的人很容易失去朋友,因为别人一旦知道了你这个毛病,就一定会提防着你,不愿意与你谈论自己的事了,那么你就很容易被孤立,当然这种恶果也是自招的,怨不得人。所以我们说话,尽量说一些有意义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如果言谈终日,言不及义,与他人聊一些闲言碎语,不但浪费时间,而且耽误学习。

行为,更是礼仪的重中之重,打架,偷窃等恶习向来是为人所不齿的。如果严重的话,当事人还要负担刑事责任,接受国家机器的制裁。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也应当检点自己的行为,比如坐姿要端正,不要弯腰驼背,也不要跷二郎腿。走路不要莽撞,同时要抬头挺胸,使人感觉有朝气。写字要工整,不要潦草。写字不规范也反映了心态的不端正。《弟子规》里说的:“字不敬,心先病”就是这个道理。

论语上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要求我们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比如当你想乱扔垃圾的时候,就应当想到清洁工工作的辛苦,如果自己是清洁工,看到同学们乱扔垃圾时心里会怎么想?再比如上课时有的同学在下面聊天,做小动作,自己作为老师,学生们在课堂上讲课时心里又会怎么想呢?学会换位思考也是我们成功人生的秘诀之一。

然后我们要谈的就是生活中待人接物的礼仪。我们常常听父母对我们说到察言观色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察言观色呢?比如亲朋好友聚会时,看到长辈应当问好,如果不知道怎么称呼可以事先问父母,在吃饭时,不要只顾自己,长辈没有开动之前最好不要先开动,坐座位是也要听从长辈的安排。在路上遇到师长要主动问好。在和朋友谈话时,如果对方沉默不语,就不要追我下去了。这些礼仪都很细,平时生活中应留心观察,不懂的地方可以向父母,老师请教。谈了这么多,同学们是不是对中华传统礼仪有更深的理解了呢?今天的演讲在这里就要和大家说拜拜了,同学们要认真体会,并付诸行动哦,中华民族的明天等待你们创造!

第五篇:中国传统尚红文化

透过中式婚礼看中国尚红文化

摘要:中式婚礼从最初的订亲直到完整婚礼结束的整个过程中,红色都是不可或缺的主角之一,不了解中国文化的人一定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红色的出现?殊不知,在古代的中国社会,人们就已经开始保存着尚红的习俗了。进一步探其究竟,这是源于古老的自然崇拜与血崇拜。对于中国这种传统的尚红文化,当代的我们应该传承下去,作为中国一种特有的“中国红”展现在世界文化舞台之上。

关键词:中国;中式婚礼;红色文化

为什么在南北民俗中,都有在本命年穿红避邪躲灾的传统?为什么象征“长寿安康”、“团圆美满”、“幸福吉祥”、“喜庆欢乐”等祈福内涵的中国结多用红色的绳子编制?为什么中国从新生婴儿的产衣到新人结婚时的装饰,再到春节家家户户门上贴的春联,所有这些物品的颜色都统统是“中国红”?为什么当今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最雄伟、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紫禁城的门和墙都是红色的?为什么中国人如此钟情于红色呢?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笔者尝试进行探析。

一、中式婚礼习俗

中国人普遍重视红白喜事,这里的“红”便是指代婚礼。不懂中国风俗的人都会产生疑问,这样的一个简单汉字为何有如此巨大的功能?解开中国尚红的风俗文化,我们可以首先从婚礼说里。

不同于西方浪漫婚礼的白色,似乎喜庆的红色才是最能代表中国人的精神,穿红袄、戴红花、坐红轿,一辈子红红火火。“梳油头,戴红花,红呢轿子红搭。”俗曲里句句唱的都是喜洋洋的红。“中国红”弥漫在婚礼的每一处缝隙里。

中国人的婚礼可以说从婚前就开始了,而“红”贯穿始终。从婚前仪礼来说,男方要先给女方家送彩礼,这彩礼并不是随便的,除却数量不说,“红”是其中重要的部分,譬如要用红纸包裹糕点;红包存放礼金、首饰;红纸衬在物品下方„„。送过了聘礼,女方父母送给女儿的嫁妆登台亮相。古时把嫁妆也称“十里红妆”,一个“十里”点出了数量,是父母希望可以在男方家庭中给女儿争取地位;一个“红”更是突显了女方父母满满的祝福与期盼,希望女儿可以过得幸福美满,生活红红火火。

结婚当天,红红的鞭炮首先出场,清脆的声响也敲醒了沉睡的人们。迎着鞭炮声传来的地方望去,门上早已挂好了红灯笼,贴上了喜庆的红对联和福字,屋子里的各个角落也都贴上了红红的窗花与喜字,一片红色尽入眼帘。

早去的迎亲队伍已经回来,接回了新娘,也接回了红红的祝福。由古至今,虽大红花轿早已不再,但还是在过往的历史上留下了它曾经辉煌的一笔。现在女孩们不再期盼坐上红红的花轿,而是等待着心爱的王子乘车来接。但不论是何种类型的婚车,昂贵与否,车前后那红花的装饰是不可缺少的。

伴随着新人到来,古时身着红色长衫马褂,头戴红色大沿帽的新郎,如今早已换上一身笔挺的西装。与英俊潇洒的新郎相比,最能吸引来宾眼球的还是新娘,在女人一生这最美的时刻,每个女孩都是用心装扮的:一方红盖头遮挡了新娘如花似玉的容貌,给不熟知的人增添了一丝神秘,古老的禁忌也已经变为今日的祝福。新娘的嫁衣也成了人们注目的焦点,结婚穿红,既是代表吉祥,也有延续后代,繁衍生息之意。在现今西方白色婚纱传入后,中国数千年流传下来的凤冠霞帔和绣花红袍早已不见了身影,但仍以穿红为一种不变的习俗。所以在婚礼上,除婚纱外,红色的旗袍和礼服仍为现代新娘所延续。在换去华美婚纱后,红色旗袍与礼服是不是更能凸显中国女性的柔情与娇媚呢?

正式婚礼过后,红色依旧不可或缺。婚宴,人们现在一般称为喝喜酒,到了宴会举办地,亲朋好友送上事先准备好的红包,作为对新人的祝福。虽然世界各地都有送礼的习俗,但中国的红包却很值得一提,它不仅是一件物品,也是一种礼仪,而且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文化。晚上的闹洞房同样是中国必不可少的婚俗之一,戏谑新娘新郎的方法也随时代改变,在当代,吊起来的红红苹果是给新人最好的挑战,也是所有来宾带给新人的吉祥与平安的祝福。在喜庆的婚房中,一对红烛或红灯交相辉映,红烛衬红装,更增添了中国人婚礼的喜庆。至此,新人结束了婚礼一天的劳碌。

二、中国古人红色文化

中式的婚礼上,红色是所有色彩中的主角,其实不仅如此,在中国人的其他日常生活中,红色也是必不可少的。京剧中“红蓝别善恶,黑白显忠奸”的红脸,历来被认为是赤诚、忠厚的人物,如:关公、大刀关胜、朱全等。每逢节日,红色总是给喜庆的日子增添不少的喜气。有红春联、红灯笼、红炮仗、红蜡烛、2

红窗花;有穿红袄的姑娘、捆红腰带的小伙子;还有接新娘的大红轿子、红柜子和红包;以及给小孩子的红糕(用大枣或食用红颜色点缀的年糕)、红布玩具、红肚兜等等。

说起中国人为什么喜欢红色,这个可是说来话长,首先从我国古人说起。其实红色起初不是统治者最推崇的颜色。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曾用过黄色代表吉庆,也曾用过黑色和白色代表吉庆。到了汉朝,汉高祖称自己是“赤帝之子”。赤,就是红色。从那时起,红色于是成了人民崇尚的颜色。汉朝以后,我国各地崇尚红的风俗已基本一致,并一直沿袭了下来。后来,红色为避邪之色,过年挂红灯,鞭炮、对联均红色,还有人们在“逢九”年习惯穿红色来躲灾。因此,红色为吉祥色,中国人认为红色能带来安定和幸福,避邪消灾。红色还是权利的象征,官服中品位高的人才能用红色,故民间没有喜庆节日,是不能随便用红色的。皇族也同样推崇红色,红色象征着特权与富足。掌管权力之人使用公章更是红色为主导,这时的红色代表的更多的是自信与权威。与此相对,老百姓普遍着灰、黑、蓝等色,但是在建筑上,窗框、门框等需要勾勒轮廓的部分总是喜欢用红色来装饰,象征一种富贵与吉祥。72万平方米的北京紫禁城,用的最多是红、黄两种色彩。远观最夺目的是红色宫墙、宫门,近看最醒目的是红色的大立柱、红色的门窗。红色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能衬托皇帝的权势和威严。明朝规定,凡上交皇帝的奏章必须为红色,称为红本;清朝也有类似的制度,红色成为皇帝批发文书的专一颜色,称为“朱”批。正是古人对这些习俗的传承,才形成了当今中国人对红色的偏爱。

三、尚红的起源探究

说起中国古人喜欢红色文化的起源,这就要涉及到信仰这个层面。据学者研究表明,红色崇拜主要有两个起源:

一、自然崇拜,对太阳和火的崇拜,它们相互穿插,互相联系,同属于一个系统。

二、血崇拜,包括血液崇拜、血液禁忌。两个起源中,前者具有自然性,主要表现出红色积极光明的一面,代表崇高、尊贵。后者偏重宗教文化性,且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性。既有崇拜的信仰,又带出一丝神秘感,进而发展成为红色禁忌。

1.自然崇拜

太阳崇拜。光明和温暖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而这 3

两者均来自太阳。原始人类对于光明和温暖本能的渴求激发了对于太阳的崇拜,并认为自己的生存都是来源于太阳的恩赐,便把太阳视为孕育万物的生命之神。而太阳是红色的,所以延伸出对于红色的喜爱和崇拜。

在各民族古老的神话传说中均有记载关于太阳和太阳崇拜的神话,《周礼》、《仪礼》、《礼记》中也有许多关于古人祭拜太阳的故事。人们把太阳神想象成自己期望的模样,中国的后羿射日和夸父逐日就是最典型的关于太阳的神话传说。这些传说都表现出人类对于太阳的崇拜,一方面太阳赐予人类生存的必备条件——光明和温暖;另一方面原始人类无法理解太阳为何物,为何它每日东升西落,从而更加增添了太阳的神圣感。

火的崇拜。原始社会后期,人类发现了火,并学会了保持和使用火。火可以驱走寒冷和黑暗,它改变了人类茹毛饮血的生存状况,改变了原始人的蒙昧状态,促进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德国学者利普斯在其《事物的起源》一书中曾指出:“一切火的崇拜都起源于太阳崇拜。”《淮南子·天文》又有:“积阳热气者生火,火气之精者为日。”从太阳崇拜中延伸出了火崇拜,而对红色的崇拜也被顺承了下来。火是人类改善生活状态的重要工具和现象,因其从天而降,能驱邪逐魔、消灾去污,进而被视为神物。鲜明的红色作为火的标志也被世人所崇拜。

世界上几乎所有民族的先民都有过崇拜太阳或火的历史,且创造出各具特色的美丽神话。但只有中国,从这种崇拜和神话中抽象出的红色得以传承不息,其原因就在于中国古老的哲学,《易》及其后推衍出的阴阳五行理论。易学认为,宇宙万物是由阴阳两类物质,按照金、木、水、火、土在相生相克运行中,交合嬗变演化而成的。东周直到秦汉之际,儒学家在整合易学过程中,把五行配以五德,又用五种颜色来表示:金为白,木为青,水为黑,火为红,土为黄。这些儒家的学者还以五德生克的变化来附会王朝的成败迁变。

“红”从源到流,从对日、火的原始崇拜,引申为对日色、火色的敬畏,再经后世的发挥,于是,在中国人眼中就形成了有“红”色便有了生命,有了希望。

2.血崇拜

红色崇拜的另一源头是血崇拜。红色是血的颜色,对血液的崇拜催生了对红色的崇拜。生物体伴随着母亲的血液出生,血是生命力的象征,是生命的源泉。我国有许多关于石狮子的传说,石狮口内或眼中出血是自然灾害的预兆,就是一 4

种血有灵魂观念的雏形。原始巫术中有一种巫术叫做“顺势巫术”或“模拟巫术”,即一切相似的东西都是同一种类,具备同一功能。故在实施巫术时,用一物的类似物为代替品来达到巫术目的。红色是血的颜色,与血相似,所以把红色作为巫术的符号,进而延伸出红色禁忌。原始人认为血液具有魔力,可以用红色施行与灵魂有关的巫术,于是红色就渐渐与巫术、鬼怪联系在一起。藏族人认为“红”具有杀戮的象征意义。古时出征的战士身披红色战袍,面涂红色,增加气势以显残暴。

中国人尚红,除了以上两个起源外,或许还和一些其他因素有关。如祈福迎祥的民族心理。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古代中国经常遭受洪水和其他自然灾害带来的苦难,人们期望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比如神灵或法术等)能战胜这些自然灾害,保佑年年风调雨顺,四季健康平安。如民间传说中的钟馗的形象即是赤发红面,身着红袍,怒目圆睁;贴在农民家中大门上的门神关公,也是面色赤红,手拿青龙偃月刀,威风凛凛,使妖魔鬼怪、魑魅魍魉望而却步。中国红意味着吉祥、平安、喜庆、福禄、康寿、忠诚、兴旺,意味着百事顺遂、祛病除灾、逢凶化吉、弃恶扬善。

再如还可能与中国人热情向上的民族性格有关。红色给人留下绚烂、热情、兴奋、活力、张扬、饱满、成熟的印象,红色又是欢乐、喜庆的象征。中国人的尚红习俗,反映了中国人热情、赤诚、向上的民族性格和热爱生活的民族传统,这种性格和精神代代相传,流淌在每一位中国人的血液里,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四、结 语

中国红将华夏民族喜庆的色彩习俗打造得美轮美奂。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社会习俗文化里,习俗文化的形成无疑必须经过选择,比如中国红被确立为喜庆颜色就是中国人智慧的选择,尔后逐步传承下来。诚如法国社会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书中所说:“很多影响都是归因于模仿,其实这不过是传染造成的结果。”这也是凡遇喜庆,华夏儿女都自觉选择中国红的原因。习俗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氛围,容易形成集体心理定势。如果这种习俗看得见、摸得着而且符合生理选择,比如中国红,其固定性还会更强,还 会逐步演变成民族心理。习俗带有的守恒性和排他性,还会使异类思想被弱化或 5

被淹没,比如,中国人春节贴红春联,如果有的人家贴的是绿春联,便会被视为异类。

时至今日,科学如此发达,思想如此先进,虽然古老的自然崇拜观念早已远去,人们不再考虑到红色可以避凶就吉,但这并不妨碍中国人民对红色的偏爱,每逢哪家哪户有喜事,红色定当作为主角出场。如果说西方婚礼白色的主色调是浪漫与宁静,那么中国婚礼上的红便是一种喜庆与热闹。从古代延续到今天,不曾废弃,这是一种中国独有的红,是中国源远流长的红色文化。

参考文献:

1.何海燕.中国人尚红习俗探源[J].美与时代.2007(3).2.门德来,唐岚.中国传统色彩研究之红色崇拜[J].南方论刊.2010(10).3.乔洪,张序贵.中华民族色彩观念中的红色[J].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3(6).4.诸葛铠.中国的红色象征[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5.伊方方.中国“红”——中国人膜拜的颜色[J].艺术与设计.2009(10).6.程士元.中国文化中的红色情结[J].艺术探索.2006(8).

下载谈谈中国的传统潜规则文化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谈中国的传统潜规则文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传统建筑与文化

    中国传统建筑与文化中国建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作为中国优秀传统艺术文化的物资载体,中国建筑的崇高形象犹如一棵参天大树自立于世界建筑文化之林,并成为世界建筑历史中最引人......

    读《三国》《水浒》,看职场潜规

    读《三国》《水浒》,看职场潜规文学是人学,是典型化了的社会生活写照,社会百态、忠奸恶善,一应俱全,下面采撷几朵花絮以飨读者。 一,好员工要学会适时跳槽。员工一定要对公司忠诚......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现状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现状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产生与发展的经济基础是以农业立国的农业经济,其思想核心是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发展。这种在农耕文化状态......

    中国传统行政伦理文化复习提纲

    《中国传统行政伦理文化》复习提纲 第一章中国传统行政理论文化概述 一、伦理:伦理就可以理解为: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复杂的社会关系,就应当遵循一定的道理和准则。比如说就像......

    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文化内涵是什么?面对中国房地产市场上种种建筑文化的变异现象,我们需要增强民族的自信和文化的自省。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是什......

    合规文化

    农村信用社作为一个高风险金融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时刻与风险相伴,负债经营的特性决定农村信用社必须把“安全性”放在首要位置。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管理活动过程实质上就是对......

    合规文化

    合规文化----业务发展的重要保障 合规文化是我行的立行之本,经营之本。只有合规文化的灌输和执行,业务发展才能向正确的航线前行。在全行积极推进合规文化建设的基础上,我们要......

    合规文化

    合规文化建设年活动自查报告(2011-07-24 12:38:08)转载标签: 合规文化自查报告杂谈 分类: 案防类本人XXX,根据“WY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合规文化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