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语新解》读书报告
翻译学院
李倩萱
14308186
《论语》与君子
《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北宋政治家赵普称:临死时对宋太宗道,臣有《论语》一册,一半可用来助君打天下,一半可用来助君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历代的统治者心目中的地位了。《论语》是一本以记录春秋时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和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言行为主的汇编,又被简称为论、语、传、记,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统治中国近2000年。《论语》当然也就稳坐了2000年的宝座。直至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论语》的地位才开始动摇。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理念等几乎都包含在《论语》字里行间。《论语》里最常见的词汇是中庸、君子、礼仁等,而这次读完《论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孔子及其弟子们对“君子”的看法和观点。
什么是君子呢?孔子认为“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九思”把人的言行举止的各个方面都考虑到了,他认为君子的一言一行都要认真思考和自我反省,这里包括个人道德修养的各种规范,如温、良、恭、俭、让、忠、孝、仁、义、礼、智等等。而“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则表明了孔子认为的君子所必需的品格有许多,这里他强调指出了其中的三个方面:仁、智、勇。在《子罕》篇第九当中,孔子也讲到以上这三个方面。孔子认为,他应当注重义、礼、逊、信的道德准则;他严格要求自己,尽可能做到立言立德立功的“三不朽”,传名于后世;他行为庄重,与人和谐,但不结党营私,不以言论重用人,也不以人废其言,等等。当然,这只是君子的一部分特征。
孔子还进一步提出了自己对君子的解释:“君子不器。”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非凡夫俗子,他应该担负起治国安邦之重任。对内可以妥善处理各种政务;对外能够应对四方,不辱君命。所以,孔子说,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因此,他可以通观全局、领导全局,成为合格的领导者。这种思想在今天仍有可取之处。做一个有道德修养、有博学多识的君子,这是孔子弟子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孔子认为,作为君子,不能只说不做,而应先做后说。只有先做后说,才可以取信于人。
接着是对君子的道德要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同样观点的还有“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然而这种要求在现当代看来有点不合乎人性的基本需求,我更相信,作为一个当代社会真正的君子是应该在作为满足了正常人的胜利和心理的基本需求后在通过进一步的自我提升达到的境界。
其次是对君子具体的要求:“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孔子在这里所说的“君子无所争”是即使要争,也是彬彬有礼的争,这反映了孔子和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即强调谦逊礼让而鄙视无礼的、不公正的竞争,这是可取的。这从社会稳定和和谐出发,把君子当成淡泊名利,甚至无欲无求的圣人来培养,过于强调谦逊礼让,以至于把它与正当的竞争对立起来,恐怕只会抑制人们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精神,成为社会发展的道德阻力。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信,无以知人也。”这一章,孔子再次向君子提出三点要求,即“知命”、“知礼”、“知言”,这是君子立身处世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论语》一书最后一章谈君子人格的内容,表明此书之侧重点,就在于塑造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培养治国安邦平天下的志士仁人。
同时《论语》中的很多篇章还提到了君子与小人的明显不同: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这里提到君子与小人这两个不同类型的人格形态,孔子认为君子有高尚的道德,他们胸怀远大,视野开阔,考虑的是国家和社会的事情,而小人则只知道思恋乡土、小恩小惠,考虑的只有个人和家庭的生计。这是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区别点之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孔子学说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一句话,被人们传说。这就明确提出了义利问题。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他的义指服从等级秩序的道德,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就会犯上作乱,破坏等级秩序。所以,把追求个人利益的人视为小人。经过后代儒家的发展,这种思想就变成义与利尖锐对立、非此即彼的义利观;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件,不计个人利害得失。心胸狭窄,与人为难、与己为难,时常忧愁,局促不安,就不可能成为君子。君子走的是君子之道,君子之道当以修身为要,修身是修自己,不是修别人,把自己修的像一块海绵一样的可以容下一切困难,阻力,障碍。这就是君子之道了。容忍的力越高,所修的道也就越高;容纳的力越强,修持的境界也越强。通过以上的对比,我们知道了君子与小人的习性刚好是两个极端。那些总喜欢对别人指指点点,挑三拣四的人就是小人的某一特性。所以这种人根本听不进去长者的教诲,本身已是满身成见,任何劝勉也听不进去,只装了一肚子垃圾,还自以为是的不懂装懂,这种人是无法培养他的君子之道的。
但在那么多孔子对君子的看法和评价中我最喜欢的是以下两句短小精悍的真理: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这句话极为精炼,但含义深刻。孔子希望人们少说多做,而不要只说不做或多说少做。在社会生活中,总有一些夸夸其谈的人,他们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说尽了大话、套话、虚话,但到头来,一件实事未做,给集体和他人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对照孔子所说的这句话,有此类习惯的人,似乎应当有所警戒了。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认为,人是要有骨气的。作为有远大志向的君子,他就像松柏那样,不会随波逐流,而且能够经受各种各样的严峻考验。孔子的话,语言简洁,寓意深刻,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在儒家传统道德中,智、仁、勇是重要的三个范畴。《礼记·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这三德,成为真正的君子。
《论语》是中华古国的经典之作,虽然它不可避免地存在糟粕,然而毕竟精华远远多于糟粕,我们应该铭记《论语》交给我们的关乎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的至理箴言。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必须首先修养自身、扩充自己、提高自己,才可以把道发扬光大,反过来,以道弘人,用来装点门面,哗众取宠,那就不是真正的君子之所为。这两者的关系是不可以颠倒的。而《论语》在君子的问题上所提出的方方面面都让我感动,它值得我们深刻研究学习并朝着孔夫子的方向努力前进。君子在当今这个充满诱惑的社会注定不容易“修成”,不过我们应当坚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二篇:论语新解读后感
德才兼备堪为君子
—读《论语新解》有感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人生经验和智慧的高度浓缩,是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作,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在我们中学的语文学习中,都存在对论语的学习。在高中时甚至有一本单独的书让我们学习论语。由此可见,尽管论语历经了如此长的岁月,但却依然被世人所借鉴与推崇。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对论语进行了剖析,把论语的内涵与现时代的精神结合在一起,《论语新解》就是其中的经典之一。《论语新解》所以取名新解,非谓能自创新义,掩盖前儒。实亦备采众说,折衷求是,而特以时代之语言观念加以申述。此书写于1963年,作者钱穆曾被评价为在史学领域高举现代新儒学旗帜,维护中国历史文化精神的第一人。钱穆一生中的著作有许多都是关于论语的解读,更体现了他对论语的独特见解。
翻开这本厚重的书卷,一字一言都细细的诠释着中国流传千年的儒家哲学。朴素的言语中处处蕴含着一种信仰,一种情怀,一种社会担当。在我对这本书的理解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学习就是边学习、边思考,要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化为己有,联系生活,并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这是一种学习的态度,所以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总是提醒自己不断地思考,学习学的就是一种兴趣,为满足自己而感到满足。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根据钱穆先生的解释,弟子在家则讲孝道,出门则尽弟职,言行当谨慎信实,对人当泛爱,而亲其有仁德者。如此修行有余力,再向书本文字上用心。这更适合运用于如今的生活。在如今教育状况下的学习,我们都注重书本上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道德仁爱修养的提高。因此,多看书是永远适用于现在的我们的。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钱穆先生解释为:品德不加意修养,学问不精勤讲习。听到义的,不能迁而从之。知道了不好的,不能勇于改正。这是我的担忧呀。
孔子担忧他以及他的学生做不到这些,不仅仅是在当时,现在我们也存在着这些问题,历史传统文化正在流失,人们的道德水平也跟着时代发展而被消磨。新闻报道的那些老人该不该扶,外国景点的中文提示都表示了深深的担忧。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一句话。培养坚强的意志,树立远大的目标,并要以坚持不懈的恒心努力奋斗。百折不回的毅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是奋斗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一个真正的有责任的人,必须具有坚韧的意志,现在的我们不需要说一定要为国家做出多大贡献,我们需要的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孔子不仅提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思想,而且认为“民无信不立”,这都表明我们要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乐亦在其中—这是我曾经最耳熟能详的课文之一。君子之所以被称为君子,不仅仅是因为他拥有的才华,更是因为他所具备的“气质”。无论我们身处怎样的环境,都能不被其所影响,甚至更好的利用周围所给予自己的一切。君子饮食不求饱,居处不求安,敏疾地做事,谨慎地说话,又能常向有道之人来辨正自己;君子 “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 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弟子为学,当重德行。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
有人曾经批评孔子看不起劳动人民,有一次他的弟子问他劳作的事情,孔子说的很不客气,文革的时候批孔也是抓住这点,不过孔子之道确实是不重视劳动的,而且还不关注人们的饮食,不是有这么一句吗。子曰:“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就是说一个人既然已经志在道,还觉得吃的不好穿的不好是个耻辱,那么这种人事不能与之相交的。孔子是不是在说我们既然选择了道就当纯洁一点别那么世俗去追求物质上的享受,为了衣食而求道是不能与之相交的,那么说我们如果真的要求道,就需要去摒弃生理上的欲念,这也正好从一个方面论证了孔子喜欢颜回的原因。
《论语》是片段语录,没有了上下文,其余的都是要猜的,但是这个世界不是你做不到就不存在,不是你看到的才是存在的,空气你看不到吧,但是你知道它存在,同样夫子道不是说摒弃人欲的自虐之道,有一段理解是正确的就是论语中孔子却是是非常喜欢颜回的,因为他是夫子道的实践者,人人都会犯错的,但是颜回却能在自己出现恶念或者是错误念头的时候醒悟,能够反省自己。这里提到的一个词就是自律和反省,孔子之道是自己对自己负责,人对天直接质问,天人合一,仁义存乎一心,而不是被他人决定的,他人对你的看法,你赚钱多少,生活上受到别人的歧视,钱少了被嘲笑,等等,如果你在意,你就会压力倍增,心里面不快,为什么我是硕士人家也是我却赚得少,为什么我努力追求道却不能得到应有的报酬,夫子说了,我们的道不是为了利,不是为了衣食,这么看你明白了,前面为什么不对了吧。因为道在你的心,你坚持的是不为世俗容忍的,“放于利而行,多怨”明白了没?如果你追求的利益,只能让自己怨气冲天,人比人气死人。夫子不是不让你追求物质享受而是说你追求你自己的不要去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有一个例子,有个大学生毕业后很有理想,但是面对现实的种种,心灰意冷,去家乡教书,每天给自己的妻子写诗读,每晚陪着家人散步,你说,他的日子是好还是不好,是幸福还是不幸?你可以去比照他身边的朋友,腰缠万贯,但是他却能如此按照自己的意愿过着自己的生活。你说,这是幸福吗?夫子道是什么?一下子我很难说出来,但是最起码有一点可以明白的是不是我们认为的完全的没有人情味,完全的书呆子,夫子从来都是最有人情的。你可以从存在主义看这段,人不能被他人决定,他人是你的地狱,人要有自我的选择,你也可以从基督教思想来看,信仰不是为了衣食的,你信是因为你的心虔诚的归属于他。读论语觉得孔子之道博大,非人弘道,而道弘人。不是你追求信仰,而信仰拥有你。
孔子一生的心愿就是贯道,但是孔子之道不行于世,有一次他不是和子路说,子路我们去海外传道,子路听了非常开心,好呀,老师,去吧。孔子说,还是你最勇敢。但是我们没有地方去找材料做船去啊。读到这段的时候你会觉得孔子非常幽默,他想去海外传道,因为道不行世,孤独啊,苦闷啊,子路是最具实践性的一个学生而且非常勇敢,一起去吧,去啊,但是却没用工具啊,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不就是这个意思吗?
那么我们现在的道德为什么会不行了呢?为什么儒家之道不能成为我们现在普遍的信仰,我们究竟有没有信仰呢?这里涉及到的是私德与公德的,儒家是自我对自我的规约而非社会契约,人与自己订了约定但是却没有人能够监督,但是公德是一群人与上帝的约定,不遵守有一群人来监督你,儒家式向内的超越,而基督是向外的是涉及到一群人的问题。公德心,在中国是一个人的良心的外延,是道德高尚的行为,而西方却是一个人对上帝的约定是对自己负责,对大家负责,是必须要遵守的,摩西与上帝订约,人人遵守,违背约定就要受到惩罚。为什么会如此,中国人尤其是文人是被要求放于利的,不应当去为利而蝇营狗苟,精神上的自由才是最大的自由,所以颜回最得孔子喜欢。这种追求是纯正的,纯粹的。但是西方自古是逐于利的,人与上帝立约,人们有权去享受生活中的一切可以追求的,在此在世界可以自由享受,在彼岸只要信了上帝,还是能到天堂享受,但是中国文人却要摒弃享受,在此在世界是吃苦的修行,修心,在精神上是痛苦孤独然而也是自由,但是中国文人很少相信彼岸,只有此在,没有未来和灵魂。对比一下,思考一下,中西之不同是不是可以见一二端倪,但是你说哪一种更好呢?很难说,中国人的这种精神更具有悲剧性的意味,而西方人无疑是幸福的。
君子没有具体的定义,最初指代贵族、统治者,后来指代德才兼备者,始终突出这类人的仪式性。君子象征“应该”,小人象征“放纵”。即便违背欲望和惰性,君子也会实施当下最高智慧要求的行为。相对于“君子”指代的完人,它更像是庙堂中供奉的偶像、牌位,代表着人由卑劣、自我向高尚、群体的发展过程。金刚经有同样例子,“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佛是渡船,常人由佛引达彼岸。因此,佛和君子都成为神圣的成长仪式,象征精神净化升华。
君子的双重指代,“完人”和“仪式”,正是它难以定义的原因。夫子口说笔述的历史和名言,都是为后人留下“基于事实的隐喻”。夫子以孔文子为例,说明如何实现道德博闻;以管仲为例,说明成事不拘小节。很显然,夫子举例并非要人牢记这些贤人,而是希望当读者面对选择和成长时,能够获得恰当的引导。
解读者既然难以不把这些“君子”当做偶像,因此,君子既是一种过程(仪式),也是一种彼岸(完人),怎能不引起定义混乱?以我管见,不妨在以下的讨论中把“君子”一词分为仪式和完人两部分讨论,并以前者为主。
君子所代表的仪式,最初是凡人学会自律。它处于人类成长的第一阶段,人始于蒙昧无知、注重自我,逐渐学会接受公共道德,顺从社会要求。但仪式君子比这一过程高端一些,他不盲目服从社会趋势、主流要求,还能够主动根据已有的事例(历史)、早有的规章(典籍),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标准(道)。这一点点的高端,使得完人君子常常如激流中的坚石,自主进退。从简单的清廉耿直,比如强项令董宣,再深度一点的完人君子,可以表现的偏激或迂腐一点,像东汉的邓奉,看不惯自己滥杀无辜,竟挑起了反旗,实在是让常人难以理解。顺从社会,便要致其道,动容貌,正颜色,出辞气,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一跃而成为君子。
然而成长不仅是学会顺从,还要学会自我。因此,各类小说里的儒生大都迂腐忠诚,往往不忘前朝、身份或者恩主,而与之对应的和尚,则多是酒肉和尚,洒脱不羁。前者是顺从,后者是自我。其实君子不器,也注重自我感受,他有形制,而无固定内容。成长的第二阶段,人可以在现有社会架构下,合理的顺从自我。这种顺从与人初始的蒙昧态的自我在于尺度,即所谓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君子作为一个仪式,是凡人成长的阶段性标志。未接受教育的凡人是小人,喻于利,追求利益,对在上者怀其惠,常戚戚焉,对同侪比而不周,同而不和,对在下者色厉内荏,易事难说。倘若这样的凡人不满足于卑劣的天性,则十有五,而志于学,主动去学习社会道德和规则。学会了顺从社会,则三十而立,找到了立足的根本,然而此时的凡人仅知道顺从规则可以生存,并不了解规则制定的缘由,也不知如何在规则体系中实现自我。不满足于安身立命的凡人,继续学习遵从自己的方法,四十而不惑。经历了这两个成长阶段的凡人,已经变味一名君子,随后的生活就是不断调和个体、群体和自然的关系,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因此,论语新解 可以揭示每条语录的讲述环境、理由,说明语录是具体社会环境的产物,读者应当学习其中抽象的道理,而非具体的规矩。就像读到狐假虎威,只觉得狐狸在自然界的地位不如老虎,便是浅显,只学会不要仗势欺人,便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如果明白名实并非一一的对应关系,应该算是初窥门径了吧。
其次,便是引人思考,解释共性的功能。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第一层意思是孔门多贤,第二层意思是孔子胸襟,两千五百年前一大教育家之气象,与夫其师弟子间一片融和快乐之精神,尽在目前矣。各种论语集解,对止于此,然而世视子贡贤于仲尼,而子贡自谓不如颜渊。孔子亦自谓不如颜渊。然在颜子自视,或将谓不如子贡。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此圣贤之德,所以日进而不已。学者其深体之。此句语录则又发申了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之意。
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钱穆先生是抱着浓浓的温情与敬意的。这种敬意与进化论所透露的现代人的骄矜恰成对比,是一种谦抑而内敛的姿态。在中国传统伦理中,这种谦抑是一种极高的美德。老子说,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此之谓也。
作为20世纪中国之历史大家,我不相信钱穆没有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可这些精神在面对孔子、《论语》时似乎都消失了,何以哉?父母对孩子爱意过盛,则易成溺爱;大约,对传统文化与历史敬意过甚,也不无失之。所以,在对传统文化的敬意与批判这个问题上,我宁愿赞同另一种选择:扣其两端,而执其中
学习钱穆老师所写的《论语新解》,让我再次重温经典,让我仿佛穿越了时间的隧道,身临夫子教导的场景,感悟到了经典的平凡智慧。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感受到了论语的从古至今深层含义,也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修身正己,勤勉自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是我以后生活与学习的目标;与此同时培养坚强的意志,让书中的知识真正实践在生活中。学习并不仅仅是为了知识,还有的是对态度的培养,气质的养成。才所谓德才兼备,堪为君子。
第三篇:学习《论语新解》心得体会[范文模版]
【篇一】
近日读完钱穆先生所著的《论语新解》,对于儒家的道德学说有了一点新的感悟。众所周知,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那是一个动荡不安、礼崩乐坏的时代,人人自危,求取自己的利益,道德准则则被弃置一旁,属于一个新旧交替、方生方死的时代。为了使社会从动荡不堪解脱出来,孔子选择了复周礼的道路。孔子认为周代礼乐制度完善,以周礼为行事的基本规范能使社会井然有序,天下安定、百姓安乐。但是有礼还是不够的,孔子创造性地改造了古代仁的概念,将其赋予新的内容,把仁作为行礼的内在基础,从而有了儒家完整的道德学说。
一、礼——理想化的社会
礼起源于原始先民的仪式活动,但最初的仪式活动并不是礼。在仪式活动发展成为礼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出现了一批专门掌管仪式活动的人员,仪式活动变为少数人垄断,成为体现少数人意志的一种活动。显然,礼的起源是以贫富分化、等级分化为前提的,反过来,礼的起源又促进了这种分化与文明的形成。由于特定的亲属制度和发达的祖先崇拜,礼一经产生便具有重视现实和人伦的特质。同时,礼的关注重心是人而非神。与殷人尊神尚鬼的作法不同,周人对鬼神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把注意力集中到现世人间,通过礼的实践以行人事。
春秋时代是一个动荡不堪,方生方死的时代。盛极一时,成功运作数百年的周代礼乐制度,这时已经行不通了。孔子称这种情况为“天下无道”。为了解决这样的情况,孔子提出了“复周礼”的主张。他看到了最初的“礼”的等级分化和重视人伦的特点,看到了构建安定的社会秩序的希望。
在孔子眼中,礼与政的定义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政是“正”、而礼则是“事之治也”。从狭义看,礼只是典礼、礼节的意思;
从广义看,其含义是礼貌(好的行为);
从哲学意义看,又具备了理想的社会秩序之义。
在我看来,对于孔子的“礼”的解释,最合适的是第三者,即礼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秩序,尤其是合理中节的封建社会。孔子追求礼,毋宁说是追求一种理想社会。这种社会人人相爱,尊敬当权者,等级分化明确,在社会上公众的拜祭喜庆符合礼乐之制。这种礼不仅包括了宗教的法规,也包括了生活的规范。周礼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只有依靠这种礼,整个社会可以得到合理的安排。
二、仁——诸德之家
孔子从来不没有给仁一个明确的定义。仁可以是“为人也孝悌”、可以是“爱人”、可以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的表现实在是太丰富了,其中每一个表现都是仁的一个子项,要想用其中任何一个子项,哪怕大一点的子项,去统一其他子项,都是不可能的。孔子从来没有用仁来具体指代某个人某件事,相反,他赋予了仁很多的变数。我看来,只要行为是符合道德的,符合人之为人的标准的,就能够被称为仁。可以说,仁应当是一种人的纯乎自然的状态,是合乎人情的思考,是儒家确立人之为人的道德标准。从这点来说,仁是诸德之名,凡是合乎道德的都能被称为仁。
仁的另一个说法是诸德之源。仁可以说是道德的根据和源头,是道德的根据,是道德的本体。没有了仁也就没有了一切道德。维护好了内心的仁,也就有了“德”。仁是内在的。因为是内在的,所以仁往往表现为一种道德情感而非知识。因为是内在的,所以仁成为了道德的起源和根据。
关于仁,孔子有着极高极精的涵义,他绝不肯以仁这个字轻予许可任何人,也从不把仁的涵义具体化。仁对于孔子更是一种心境,描写做人所追寻、所获得的状态、心情宁静时的感受、心情中失去仁以后的情况、心中依于仁的感受。孟子所说“居于仁”可以说很好的说明了孔子仁的思想的内涵。
三、礼与仁的关系——外在目的与内在基础
那么,礼与仁之间又存在什么联系呢?孔子复周礼的进程并不顺利,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这个困难并不在于周礼当时已经湮落,散落在民间,而在于很多人明明知道了礼却不按照礼的要求去做。有了礼乐制度,还需要有仁,来保证礼乐制度得以实现,仁是更本质、更内在的东西。行礼必须有内在的基础,只有有了内在的基础,行礼才能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这种内在的基础就是仁。
可以说,礼是行仁的外在目的,仁是行礼的内在基础。如同孔子所言,“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为人而不仁,再好的礼乐也没有用。人如果做不到仁,就不会自觉实行礼乐制度;
反之,人如果做到了仁,就会将实行礼乐制度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
四、礼与仁的现实启示——道德的重要
毋庸置疑,行礼必先以仁为基础,而要做到仁,对于个人的道德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仁是存在于人的内心、不是靠学习就能会的东西,而礼是外在的、记录于典籍之上的。孔子使“仁”成为了最重要的基础,维护好内心的“仁”,也就成就了“德”,才能做到“礼”。然而仁是易于流失的,这也就给人们提出了处事行为的要求,提出了如何保持“仁”的一大挑战,自然就引到了“德”上。因此,在《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孔子有关为人处世的评价,指出了很多人应该怎么做的道德准则。孝、悌、忠、恕等等,都是各种值得提倡的德,能够做好这些,并且一直保持警惕、坚持不懈,也就能不违仁了,这样,礼也自然能实现。
孔子礼和仁的思想尽管是针对他那个时代而发的,但这一思想有极大的普遍性,对于今天的社会生活仍然有其适应性。
在我们当今社会,虽然说不上礼崩乐坏,但是可以说,很多人的内心是没有信仰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道德的缺失。我们应该做的是给正确的“礼”找到一个内心的仁的基础,而不是将所有的礼教全盘否定,甚至也扔掉了仁。
首先要明确的是:礼非常重要。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国家若想稳定安泰,一定的“礼”是必不可少的。例如父母与子女、师长与学生、上级与下级之间必要的尊重和爱护,这些都是应该有的,不仅如此,这些更是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骄傲。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味地否定礼教,盲目追求所谓的自由,只能引起社会的混乱。再比如,我们讲人人平等,可是这难道能作为对父母长辈大呼小叫、放肆无礼的借口吗?在去除了对长辈行礼问安之类的繁文缛节之后,我们又岂能连“孝”也一并舍弃?放眼现代社会,多少人以奇异的装束、中性的打扮为美;
一些女孩子自认为任性刁蛮就是可爱、更惹人喜欢,以之为学习的榜样、努力的目标,这难道正常吗?而当这个社会在过度解放之后所产生的浮躁、轻薄,已经造成了人们精神世界的空虚、造成了这个社会的物欲横流、享乐主义横行。
是时候好好反思一下这个时代了。是时候追求内心的“仁”了,是时候认识到儒家学说所崇尚的“德”了。如今,利欲的追求应该让位于道德的追求,而不是再让拜金主义占据时代的主流。道德的追求是人最崇高的追求,它揭示了人真正的生存意义。在追求道德的过程中,人们找到生活的方向、实践生命的意义、使生命得到充实,犹如阳光遍洒大地,没有一丝的阴影——“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因此而使心灵平静、灵魂坦荡,一如对上帝的信仰使基督徒获得了心灵的皈依和灵魂的救赎。追求道德,让人获得心灵的满足,让人学会牺牲、懂得责任,让人活得充实坦荡、活得无悔。对道德的追求应该成为一种信仰,即使辛苦也应坚持。
在当今时代再度反思孔子关于仁与礼的学说,在如今这个缺乏道德感的时代更显出其重要。而作为教师的我们,或许就可以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唤起学生关于道德感的思考与践行。
【篇二】
第一次认真阅读《论语》,还是在9年之前《百家讲坛》最火的时候,从于丹老师的口中,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里面包含着的智慧。今年寒假,根据学校的安排,再次重读《论语》,又有了不一样的感悟和触动。
正如论语中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这向我们指出了学习的方法,学习就是边学、边思考,要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化为己有,并应用到工作中。
这本厚重的图书之中,包含了太多内涵,正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字一言都细细的诠释着中国流传千年的儒家哲学。朴素的言语中处处蕴含着一种信仰,一种情怀,一种社会担当。《论语》教育我们用一种简朴、温和的角度看待问题。书中讲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用“忠恕”二字教会我们要做好自己,同时要想到别人,让我们用宽容的心态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和谐相处,达到“仁者不忧”的最高境界。
孔子教导世人用“君子”作为自己的人格标准,正所谓“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就是要不断的完善自己的内心,以个人内心的强大去化解生命中诸多疑虑。把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性,这部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一直被后人推崇为经典的著作,从太多方面给予世人以启迪,让我们在纷乱的思绪中找回自己内心真正的力量和渴望已久的平静。
还记得上师范的时候,学校教学楼命名为“弘毅楼”,当时老师是这样向我们解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今天再一次阅读《论语》,从中让我感受到了男子汉的担当意识和坚强的意志,寻找到了更多的正能量。
【篇三】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人生经验和智慧的高度浓缩,是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作,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在我们中学的语文学习中,都存在对论语的学习。在高中时甚至有一本单独的书让我们学习论语。由此可见,尽管论语历经了如此长的岁月,但却依然被世人所借鉴与推崇。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对论语进行了剖析,把论语的内涵与现时代的精神结合在一起,《论语新解》就是其中的经典之一。《论语新解》所以取名新解,非谓能自创新义,掩盖前儒。实亦备采众说,折衷求是,而特以时代之语言观念加以申述。此书写于1963年,作者钱穆曾被评价为在史学领域高举现代新儒学旗帜,维护中国历史文化精神的第一人。钱穆一生中的著作有许多都是关于论语的解读,更体现了他对论语的独特见解。
翻开这本厚重的书卷,一字一言都细细的诠释着中国流传千年的儒家哲学。朴素的言语中处处蕴含着一种信仰,一种情怀,一种社会担当。在我对这本书的理解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学习就是边学习、边思考,要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化为己有,联系生活,并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这是一种学习的态度,所以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总是提醒自己不断地思考,学习学的就是一种兴趣,为满足自己而感到满足。“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根据钱穆先生的解释,弟子在家则讲孝道,出门则尽弟职,言行当谨慎信实,对人当泛爱,而亲其有仁德者。如此修行有余力,再向书本文字上用心。这更适合运用于如今的生活。在如今教育状况下的学习,我们都注重书本上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道德仁爱修养的提高。因此,多看书是永远适用于现在的我们的。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钱穆先生解释为——品德不加意修养,学问不精勤讲习。听到义的,不能迁而从之。知道了不好的,不能勇于改正。这是我的担忧呀。孔子担忧他以及他的学生做不到这些,不仅仅是在当时,现在我们也存在着这些问题,历史传统文化正在流失,人们的道德水平也跟着时代发展而被消磨。新闻报道的那些老人该不该扶,外国景点的中文提示都表示了深深的担忧。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一句话。培养坚强的意志,树
立远大的目标,并要以坚持不懈的恒心努力奋斗。百折不回的毅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是奋斗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一个真正的有责任的人,必须具有坚韧的意志,现在的我们不需要说一定要为国家做出多大贡献,我们需要的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孔子不仅提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思想,而且认为“民无信不立”,这都表明我们要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乐亦在其中——这是我曾经最耳熟能详的课文之一。君子之所以被称为君子,不仅仅是因为他拥有的才华,更是因为他所具备的“气质”。无论我们身处怎样的环境,都能不被其所影响,甚至更好的利用周围所给予自己的一切。君子饮食不求饱,居处不求安,敏疾地做事,谨慎地说话,又能常向有道之人来辨正自己;
君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弟子为学,当重德行。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
学习钱穆老师所写的《论语新解》,让我再次重温经典,让我仿佛穿越了时间的隧道,身临夫子教导的场景,感悟到了经典的平凡智慧。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感受到了论语的从古至今深层含义,也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修身正己,勤勉自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是我以后生活与学习的目标;
与此同时培养坚强的意志,让书中的知识真正实践在生活中。学习并不仅仅是为了知识,还有的是对态度的培养,气质的养成。才所谓德才兼备,堪为君子。
【篇四】
我刚看完杨伯峻先生的书作为入门,正在看钱穆先生的书。我觉得,两书都适合初学者看,两书一起看尤佳。
论语篇章散乱,文字简洁,歧义很多。个别章节从古至今就众说纷纭。虽然杨先生的书不可避免的也有个人色彩,但相对于其他版本来说已经是最基础的翻译。钱先生的书虽名为新解,但大部分内容中规中矩,并非哗众取宠标新立异之书。
论语时代久远,汉代的人就开始有了不同的解释。更何况时代更久远的今天。注释论语犹如写史:对于历史故事,时代离得越远故事反而越多细节;
对于注释论语,今天的人可能比同代的人解释的更多。从这个角度来看,作为一个工科学生我不追求论语“真正的解释”,这些留给专门的人去做。我只需要从中挑选一个我喜欢而且比较主流的观点即可。其他一些书如于丹的论语或者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显然“非主流”了点。
杨钱两位先生解释论语,大都也是在古今的众多解释中作一个选择而已。我看两书,就感觉有的句子杨先生挑出来的解释令我信服,而有的句子或许其他解释更好。但这些歧义大都不是重点。整体来看,两书对孔夫子的思想描述都是清晰的而一致的。
【篇五】
这真是可爱极了的一本书啊。
先说钱先生的的注解吧。虽然没有看过其他版本的注解,但是钱先生那掏心掏肺的一腔真情啊,总是让人感(mí)动(liàn)的。严肃而不道学,独立思考而不胡掰瞎扯,细致而不拘泥,易懂而不俗气。这可不就是中庸之道了么。
当然重要的是《论语》本身。可爱极了啊,孔子定是个讨人喜欢的人。这书讲起大道理、经验来是毫无倨傲的温润,记录起日常、段子、八卦来又有板有眼的正经。读的时候可以正襟危坐严肃地读,也可以歪着随便读读。正经读来可以窥见宇宙天命、世界人心的大道,随便读读也可以教自己宽慰开心。这样就是开卷有益了吧。
我很喜爱子路呀。老师夸奖其他同学,就连忙追问那打仗呢(他自己擅长)的子路;
老师用一句诗来表扬他,他就反复念这句诗自己得意的子路;
老师问同学们有什么志向,就忙不迭抢答我要治千乘之国使其壮大的子路;
老师去见了南子,就直愣愣不高兴的子路;
老师落魄之时,就愤慨世道的子路;
老师生病了,就说要替他祝祷的子路;
老师病重时组织同学们冒充属官家臣,好让老师能葬得体面些的子路(后来孔子这里没有死);
听到老师赞美路边的野鸡,就对野鸡作揖的子路;
推荐小同学做官被老师批评了,也会开口狡辩的子路。这个人啊,讲义气,能治国,又活泼泼的。跟了孔子这么多年,一身淳气、野气,都还是那副模样啊。
可惜这个人,最终死在了卫国乱政之中,死在了老师的前面。劣势时仍忠于职守,败危之际仍想着整理衣冠。最终惨死,被人剁成肉泥,就像孔子预言过的那样不得善终。子路死后,孔子再不吃肉酱。
以上。
【篇六】
作为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一书在中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如果我们谈论中国人的思想并追溯其根源,我们不可能避开贯穿整本《论语》的仁爱孝悌;
我们谈到教育,就不可能忽略孔子提倡的有教无类所带来的学在民间的一系列影响;
其中所包含的一些政治主张在面对当今社会复杂的情况时也不失为良策。
在我看来,《论语》首先体现了孔子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即“人治”。“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不欲,虽赏不窃’”在这里孔子认为,社会的稳定与否完全在于领导人是否有才干,其领导者的道德水准决定了整个社会的道德水。我不否认领导具有一定的表率作用,但是决定一个社会的道德风尚的绝非一个人的行动。在社会上有小部分人能坚守仁,然而绝大部分的人是在平日里也能遵守基本道德要求,但当自己的利益受到重大侵犯时,道德就会让步于利益。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人的表率作用是极其有限的,而孔子将治盗的希望全部放在一个人的言行上,即使季康子做到了,如果他的继任者做不到,那这个事情又将怎么接解决呢?
回看整个历史,我们一直都在期待明君,春秋战国怀恋三皇五帝治理下的原始社会,猛烈抨击桀纣的暴政;
而其后汉武盛世、贞观之治等等将一个朝代的繁荣都归结与一个君主是否贤明。这样带来的最大问题是,每个人都有私欲,并且随着一个朝代建立的时间愈久其继任者往往享乐思想俞严重,将天下重任交付这样的人,其结果就只能是一个朝代的日趋衰落。这样,整个人治思想带来的必然是社会的崩溃。
孔子同样还数次提到谨言慎行,如:“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言孙行。”“君子哉蘧柏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这个意思很明确,能为国家做出贡献时,你应该积极为国家效力。而君主不能接纳你的意见,你的一腔抱负无法实现时,你就默默的归隐于山林当中求得自身安全。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并非一味的提倡仕途,他更注重的是个人思想抱负的保存,所以提倡无道之际的归隐以保证其思想不受社会的玷污来求其纯洁性。从这里看,陶渊明、苏轼从本上来说仍是受的儒家学说的影响。
但是问题在于,我遇到邦无道的时代,我为什么不能反抗这个时代,而一定要逃避这个时代呢?
诚然,反抗的代价是巨大的,嵇康不太明确的反抗都让他死于非命,在狱中留下《幽愤诗》沉痛反省自己的反抗精神。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陈胜吴广的反抗并非毫无效果,朱元璋更是因此建立起了自己朝代。我不讲他们是无德之人,但是很难说他们是有思想抱负、有道德礼仪修养的。他们的反抗尚能成功,作为知识分子代表的我们为什么能去建设一个有道的社会呢?即使面临牺牲,这未尝不是孔子所赞赏的杀生成仁啊!
《论语新解》读后感(九):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句话是孔子政治思想的中心,他所提倡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以德治国”。以德治国之名何其好听,但是它的施行和实现又是何其难哉。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层次和格调高低之别,以法治国之格调似乎要低于以德治国,在当下之中国,于依法治国都距之尚远,更遑论以德治国。
此一句实际上是孔门政治思想之理想化,如近世马恩之共产主义,后世子孙曲解孔子之意(一如今人曲解马氏之意),不在现实土地求得制度之建立与改良,而求诸有德之君,剑走偏锋,以至于近日。今人读史,不只不于历史中吸取教训,痛切深思而有所改进,反而在歧路上越走越远,误国误民不浅,怎不教人捶足顿胸啊。
再谈一下钱先生的这本书。钱先生旧学功底深厚,全书是用浅近的文言文写就,言简意赅,微言大义。虽是文言文,但一般读者还是能看得懂的,本人系一普通读者,除极少数地方不能尽知其意外,其余皆能流畅地阅读。本书是对论语的串讲,旨在向普通读者普及国学常识,领会孔子思想与精神的本意(建议大家不要看于丹的论语心得,很多都曲解了孔子的本意)。对《论语》中的每一句话都给出了详细的注释(论语系语录体没有严谨的叙事,加之孔子距今两千余年,其间注者无数,莫衷一是,有时一个词或一个句子常有几种解释),接着是对整句话的总结与阐发,最后还有白话试译。总之,一般读者读起来基本上不会有什么障碍的。如果确实不习惯看古文,本人建议参看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
第四篇:论语读书报告
从《论语》中看现代公共关系思想
“公共关系”一词是英语“public relations” 的中文译称,是指一个组织在经营管理中运用各种信息传播媒介,促使组织与相关社会公众的双向沟通,为本组织树立良好公众形象,从而达到组织的预期目标。公共关系于19世纪起源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由于改革开放公共关系正式进入中国大陆。但在这之前的古代中国就客观存在着类似现代公共关系思想的萌芽。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 其时周王室微弱, 诸侯虎视王位, 争霸天下, 黎民生活涂炭。孔子兴私学、弘仁道, 以期推行贤人统治,平息纷乱, 共赴大同。孔子及其弟子的一些言行, 从现代的眼光来看, 实质上就是公共关系活动或对这种活动的评价。《论语》一书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底子的言论。本文将从“仁”、“义”、“信”、“礼”、“和”这五个组成孔子思想的重要方面谈关于《论语》和公关思想的联系。1.“仁”与“公众第一”
“仁”是孔子继承西周、春秋时“重人”思想, 总其大成而创立的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 “仁” 是孔子学说的精髓, 也是社会中处理人与他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孔子的“ 仁”是一种多层次几乎包含了一切优秀的道德品质,也是孔子思想中对正人君子的最高标准,这在《颜渊篇》中有所体现。孔子对“仁”做出了解释,“克己复礼为仁”、“仁者,其言也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三句的白话分别是“约束自身使言行合乎礼,就是仁”、“具备仁的人,言语谨慎”、“自己所不想要的,不要施加于他人”。从公共关系的角度来看,“仁”是组织需要具备的素养,一方面要体现出“仁者,爱人”的思想,另一方面要表现互惠的理念。具体来说,组织进行公关活动时,要意识到公众是构成公共关系的三大要素之一, 是公共关系工作的对象, 离开公众再谈公共关系, 只能是缘木求鱼。作为具有“仁”的组织,要尊重每一个个体以及个体组成的公众,真正做到“爱人”。孔子在《子罕篇》中说“三军可多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强调保持人格尊严,重视主观精神,肯定了人的独立人格、意志、价值。此外,孔子还说“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的忠恕之道,这是指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要贯彻“爱人” 的原则。公共关系的任务是协调行为主体与各类公众之间的关系, 任何公共关系的策划者和实施者都必须始终确立公众利益至上的信条, 才能取得成功。公共关系的出发点是先利己后律人,在实施过程中绝不能只顾及组织自己的利益不考虑内外部公众的利益,更不能把自己不愿做的事强加给别人。美国的公关之父艾维李在他的《原则宣言》中说过:“公众第一”。从事公关活动强调以互惠为原则。一个组织或机构与和它有关的组织或个人之间不是以血缘、地缘为基础, 而是以一定的利益关系为基础。一个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要得到相关组织或个人的支持, 必须奉行互惠原则, 既要实现本组织的目标, 又要让公众得益。当本组织的利益与公众利益产生矛盾时, 社会组织应着眼于长远效果, 坚持公众利益优先的原则。只有这样, 社会组织才能在公众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使合作长久。这种理念并不是说组织不考虑自身利益,而是要求其在制定、实施公关计划以及在解决与公众的矛盾中,尊重公众的意愿和利益,舍弃“一方吃掉另一方”的观念,而是通过协调与沟通,接纳、包容对立双方并求的双方的相互理解共同发展。比如浙江的一家生产“清风”品牌纸巾的企业,一直宣称企业所有的工厂从选址到加工废料的处理,每一步骤都和当地的环保局、工厂周边群众、社会环保组织商量过,充分考虑到这些方面的意见和利益,因而作为一家产生大量污染的企业并没有收到批评和指责。组织需要怀着“仁爱”之心,像孔子口中的君子那样把“为己”和“为人”,“爱己”和“爱人”统一起来,才会有公关活动的成功。因此可以这么说,如果组织离开了公众利益这一前提,组织形象的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的形成,公共关系所有的努力都会成为一句空话。2.“礼”与“组织自身形象塑造”
孔子身处于春秋五代时期,当时社会礼乐制度崩塌,民不聊生。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毕生都在为了恢复周朝的礼乐制度而努力,由此可见孔子对于“礼”的重视。在《乡党篇》中记载了很多孔子恪守礼制的行为,有些在今天看来甚至有些愚昧。“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圁圁如也。君在,踧踑如也,与与如也。”表明孔子在朝堂上一言一行都合乎礼仪规范;“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事,居必迁坐。”体现孔子对祭祀、戒斋活动的重视;“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与乡里人饮酒,拄杖的老人退出后,自己才退出来。表明孔子对老者的敬重,也是合乎礼仪规矩的。孔子认为,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两者紧密结合。要想在社会和个体方面实现“仁”,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克己复礼”,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克制自己的言行举止,使之不违背道德原则。因此孔子在《颜渊篇》中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回答学生颜回对于什么是“仁”的问题。同时,在《尧曰篇》中孔子提到“不知礼,无以立也”既不知晓礼,就无法立身处世,由此可见礼的重要性。此外,孔子强调礼不仅有外在的规范意义,更重要的是它内在的道德价值。在《八佾篇》中,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表明他所认为的礼并不是简单的送送礼物,作揖磕头,而是把礼当成教人尊老爱幼、培养自己美德的方式。孔子的一身都在推行自己这种以仁德为本的礼治代替以往以刑法为主的法治社会,他在《为政篇》中就这样表达过自己的观点,“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联系到现代公共关系中来,孔子的“礼”的思想集中体现在组织公关人员的礼仪规范和组织的整体形象方面。公共关系中主体面对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需要运用协调沟通的手段,广交朋友、减少磨擦、化解冲突,创造和谐的、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环境。为此,公共人员在公共关系中要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表现出良好的社会公德,学习礼仪规范,约束自我,并了解和遵循各地域、各民族、各种场合的礼节要求,充分尊重他人,在此基础上才能达到理解、信任、支持与合作,这是开展公共关系活动,也是取得事业成功的必要手段。现代公共关系中所提倡的“礼”包括言行举止及个人职业道德,这与孔子所强调的“礼”的外在规范性和内在道德价值是一致的。另一方面,组织通过一系列的公关活动,增强了组织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传播了组织文化,巩固了组织的自身形象。举个身边的例子,现在大学生网络购物越来越频繁,因此大学城周边每天都有很多家快递公司来送包裹,申通、圆通,等等。在这么多家快递公司中,顺丰快递不能说是送货速度最快的,但是肯定是服务态度最好,最受同学们欢迎的公司。原因在于,顺丰的快递员在工作中穿着统一的工作服,送货前的短信提醒中使用“请、您、”这样的敬语,对取件人的身份也进行严格的审核。可以看出,顺丰快递对于自己的员工有着严格的“礼”的要求,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了客户的满意。3.“信”与“组织诚信” “信”是孔子思想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实践其“仁”理念的重要途径之一。孔子在《阳货篇》中回答子张关于“仁”的问题时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这五者分别是“恭、宽、信、敏、惠”,即恭敬、宽厚、诚实、敏捷、慈惠。《述而篇》中记载了“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意思是说,孔子用四种东西教育学生,典籍文献、道德实践、对别人的忠诚以及信实。由此可见,孔子认为做人言而有信是很重要的,只有“信”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才能称得上“仁”,可见“信”是孔子“仁”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
同时,孔子还把“信”看作是道德的重要准则。子贡曾问孔子怎样才能称为士,孔子在《子路篇》中答道“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说话必定诚实可信,行为必定坚定果断。《学而篇》中,孔子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意为治理具有千乘兵车规模的大国,一定要守信无欺。《公冶篇》中记载“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孔子很看重自己“信”的修养,他的弟子也深受影响。《学而篇》中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另一名弟子子夏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意为结交朋友,说话诚恳实在。由此可见,“信”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部分,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与观念。
做人和组织树立良好的形象如出一辙。作为一种管理职能,现代公共关系同样强调社会组织在管理各项事务的过程中,必须奉行真诚守信的原则。在今天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之下,至诚至信是企业形象树立的关键所在,因为市场经济实际上就是一种契约精神的体现。在组织日常运营活动中,无论是内部管理,还是对外传播;无论是承诺售后服务,还是处理公关危机,都必须认真负责,诚实守信。要以真诚守信为信条,使全体员工都形成诚实守信的公关意识。如果一个社会组织能让广大公众认为它是一个“言必信”的组织,那么它将拥有一笔庞大的无形资产,也就是企业的光辉形象。这种良好的社会信誉口碑带来的收益是显著的,比如金融机构愿意给它以资金方面的支持,因为这个社会组织诚实守信,按期还贷;广大消费者愿意购买它的产品,因为这个社会组织生产管理严格,承诺售后服务“言而有信”;供应商、批发商愿意和它保持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因为这个社会组织总能及时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以及优惠的价格。反之,如果企业不能做到诚实守信,后果不仅仅是利益的损失,甚至带来毁灭性的打击。2008年轰动中国的“毒奶粉”事件就是个典型例子。以三鹿公司为首的中国众多乳制品企业被媒体曝光在奶粉中添加了一种叫三聚氰胺的化学添加剂,导致了数万名儿童身体的健康受损。这次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导致中国乳制品企业公信力的全部崩塌,曾经中国最著名的乳品企业三鹿集团也不得不退出市场。组织诚信的重要性由此可见。4.“义”与“舆论传播和控制” “义”是孔子思想范畴的又一个主要内容,也是体现孔子“仁”思想的重要方面,是他所倡导的规范社会关系的一种方式。在《论语》中,针对当时阶级对抗的社会现象,孔子对义的概念作了变革, 同时对“义”的涵义又大加充实和发扬, 概而言之孔子所说的“义”,是把义和利看作是一个既对立又统一的有机整体。这个整体包含两层意思:首先,孔子明确把求义或贪利看成区分君子或小人的界限。他在《里仁篇》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为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明白的是利。另一方面,孔子要求人们能自觉地以义取利,合理取利。他在《里仁篇》中要求人们要“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 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表明了君子取财要行之有道,如果用不正当的方法,就不能拜托贫困。在《季氏篇》中孔子说了君子九思中的一思就是“见得思义”,见到名利时要想到大义。因此,孔子在《述而篇》中得出了取利的结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意为不行道义而得到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孔子通过不断的向公众、当权者灌输舍利取义才能称为君子这种思想,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种社会舆论,潜移默化中塑造了一种君子“义”的形象。
当今世界是舆论的世界, 政府、企业、公司甚至个人通过各种传播途径,发布形形色色的信息,几乎人们一不小心就被舆论所控制。尼克松曾经说过:“美国总统必须学好驾驭舆论的艺术。”各商家铺天盖地的广告,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更加使人眼花缭乱,几乎到了使人无所适从的地步。尤其是现今新媒介的出现和不断发展,更加速了信息的传播和流通。社会舆论的力量因此变得越来越强,甚至可以改变法律的制订。2010年的西安药家鑫案件就是一个例子。其实按照中国的法律,药家鑫可以判处最低无期徒刑最高死刑,一般情况下法官在考虑各方面情况后会做出死缓的判罚。但是由于当时中国的数量众多的网民强烈要求药家鑫死,形成了一股巨大的网络舆论压力,法官这才做出死刑并且立刻执行的判决。这个案例对于公关人员是个很好的启示,任何公关活动都不可能使所有利益相关者满意,支持的和反对的舆论肯定都会存在,这时候就需要有人正确的引导舆论导向,让支持的声音大过反对的,使得舆论向偏向自己的方向前进。中国政府正在通过一系列的国家公关行为改变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对中国高速发展的威胁舆论,比如精简军队、承诺永远不率先使用核武器、逐年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持续援助非洲等贫困的第三世界国家、花巨资在纽约时代广场放映有关中国的广告片等。这些公关活动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消除他们对中国的恐惧,以达到支持中国发展的目的。5.“和”与“双向沟通”
“和”是和谐的意思,在孔子的思想体现中表现为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孔子在研究历史和观察实践中,以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经过对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原因的多方面分析、综合而得出的一条基本规律。孔子认为中庸是一种最高的道德标准,思想就是正确、妥当地处理事物。怎样才算正确、妥当地处理事物呢?《先进篇》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说明孔子认为子张和子夏这两个学生都没有真正掌握“中庸”这个最佳尺度。具体来说,就是认识事物、处理事务要不偏不倚,要正确、妥当、恰到好处。孔子在《子罕篇》中说“吾有知乎哉> 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 空之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孔子认为自己并没有什么知识,只是他在认识某一事物时能“叩其两端”并尽力追究到底。孔子所谓“叩其两端”就是要研究事物中的自身矛盾。
开展公关活动,实施公关计划,实际上就是进行传播沟通的过程。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它常常因传播沟通的工具运用的不当方式方法不妥、渠道不畅等而使公关活动不能如愿以偿。一些传播沟通的实践者发出感叹:我们面对着的仍是一个难以沟通的世界。不能实现沟通的主要原因来自于社会沟通障碍,其中就包括极端的观念给沟通带来的障碍。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争论双方都只是抓住对方沟通过程中的某一环节、方面或特点, 各执一端, 彼此否定, 谁也听不进对方的意见, 结果常常闹的不欢而散。比如“郭美美”事件后的中国红十字会,民众对这个组织的信任降到最低点,捐款也越来越少。这时候红会就必须要有一些举动来挽回失去的公信力,比如公开组织的账目,协会秘书长接受访谈,彻底查处组织内的贪污腐败问题,在全国各个高校、社区举行慈善宣传讲座等,同时还应该建立网络虚拟社区、设立意见收集组等来了解民众对红会看法的改变。这样的双向交流有利于红会的健康发展,扭转公众对其的负面印象。
我们引进西方先进的管理思想,是改革开放的需要。中西方思想文化的融合,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我们应注重将优秀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西方科学的、先进的思想文化相融合,经过一番吸收、消化、改造和创新,形成适合于当今中国实际情况的更为科学、更为先进的思想文化,从而促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朝着一个更为健康的方向发展。
第五篇:论语读书报告
《论语》读书报告
《论语》一书可谓集儒家思想之精华,春秋至当代亦无人敢言自己将其中的精髓理解透彻。于我而言读《论语》,但求有所感悟。南怀瑾先生曾在其书《论语别裁》中有言:“至于孔子学说与《论语》本书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可毁、不可赞的不朽价值,后起之秀,如笃学之,慎思之,明辨之,融会有得而见之于行事之间,必可得到自证。”我读《论语》之感必比不上传世大家,亦仅仅是我个人之所感所悟,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论语》中所囊括的儒家思想不同的人在不同时代,从不同角度去品读亦必有不一样的见解。
《论语》是一本以记录春秋时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和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言行为主的汇编,又被简称为论、语、传、记,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在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建议汉武帝采纳儒家思想,于是便有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口号。论”读音为“轮”,从字面上理解,《论语》即为言论的汇编。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文选·辨命论注》引《傅子》也说:
“昔仲尼既没,仲弓之徒追论夫子之言,谓之《论语》。”《论语》一书由孔子的弟子汇编而成,虽然后人多有怀疑其中语句的真实性,却也不阻碍我们品读其中儒家思想的精华。儒家思想的核心即仁和礼,却又不止于此。孔子的政治思想体现是:为政以德,教育思想则是:有教无类。《论语》一书共有20篇,第一学而篇,第二为政篇,各篇章各成体系又成系统,从而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形成与春秋战国时代,经过孔子,孟子,荀子的发展到秦代的焚书坑儒发展停滞,汉代董仲舒提出新儒学,宋代朱熹提出理学到元明清时期儒学发展僵化成为束缚思想发展的消极思想。儒学的发展历程中,自宋代以来,儒学便不再是孔子的儒家思想反而成了朱子的儒家思想,然而朱子的思想却是曲解了孔子真正的思想,正如南怀瑾先生所言,孔子学说与《论语》本书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可毁、不可赞的不朽价值。而朱子对《论语》的曲解却也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家思想的式微。南怀瑾先生说,我们不应一味的想要革命,我们首先需要弄懂什么是命,正如我们对儒学的做法,我们在摒弃儒学之前首先是要了解什么是儒家思想,读《论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真正的儒家文化,也让我们了解儒家文化经久不衰的缘由。
《论语》首篇为学而篇,学而篇包括了孔门当年教学的目的、态度、宗旨、方法等等。首句即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看到这一句话,有人或会觉得要做孔子所言的君子可真是十分困难,并且这君子也做得十分虚伪。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不就是最苦的事情了吗?竟然还要觉得十分愉悦,这不是虚伪是什么呢?其实不然,儒家文化讲究遵循经验,时即时常,习即实习,过去得到的好的经验,时常落实地去做,然后得到好的结果,这难道不是愉悦的事情吗?就像你做一件困难的事,因为你有过这个经验,然后你根据经验去调整去落实,最终困难的事情也办得十分顺利,十分好,这难道不是可以愉悦的事情吗?孔子所言的有朋自远方来,不易乐乎?可能现代人会觉得现在交通之发达,有朋友从远方来探望也并非什么难事,也不那么值得快乐。但是对于孔子而言,“远”的意义不仅仅是距离上,更是时间上的,是精神上的。这里所言的朋即是知己,有言人生在世觅一知己足矣,可见知己是多么可遇而不可求。孔子提出儒家思想并未得到重用当代也找不到赏识自己的人,这就是找不到知己,500年后,远道而来的孟子便是孔子的知己,他能体会到孔子的思想,因此,孔子才会发出感叹: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如何能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呢? “不愠”这个问题很重要。“怨天尤人”这四个字我们都知道,任何人碰到艰难困苦,遭遇了打击,就骂别人对不起自己,不帮自己的忙,或者如何如何,这是一般人的心理。严重的连对天都怨,而“愠”就包括了“怨天尤人”。人能够真正做到了为学问而学问,就不怨天、不尤人,就反问自己,为什么我站不起来?为什么我没有达到这个目的?是自己的学问、修养、做法种种的问题。自己痛切反省,自己内心里并不蕴藏怨天尤人的念头。拿现在的观念说,这种心理是绝对健康的心理,这样才是君子。君子才够得上做学问,够得上学习人生之道,拿现代的新观念来讲,就是讲究人生哲学的开始。学而篇的首句可谓是集孔子求学思想的大成,而后人想要在某一学术领域有所成就也需遵循孔子的经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为政篇,孔子的政治孔子只讲“为政”,不谈政治;“政治”如国父所说的:“管理众人的事。”孔子所提的“为政”是教化,教化是中国文化的名词,不能看成是教育。教是教育,化是感化,但过去又不叫作感化,而叫作风化。为政的意义包括了教化。这个重点我们必须把握住。因此第二篇《为政》,也是谈到学问外用的道理。孔子的政治强调教化,风化,是由个人,家庭,宗法社会再到国家的。使我印象最深的是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就像是孔子一生的自我剖析,同时也应该是我们人一生应该追求的。年十五,正是学习的好时候,这个时间的我们应该志于学,虽说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学习并非人的唯一出路,但是知识却是每行都不可缺的,有知识的人干哪一行都更容易获得成就,正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在应当志于学的年纪专注学习才不会使得人生留下遗憾。三十而立,离开象牙塔的我们经过多年的磨练,已经到了成家立业的时候了,这个时候我们已经确定好自己人生的方向,立即不改变,但这个时候虽然确定了方向却还是不肯定的,内心任然是存在怀疑的,所以在人生的方向上再经历十年的磨练,终于可以达到不惑即不怀疑的状态,这个时候的我们不再怀疑自己的人生是否走错了方向,而是抱着确定肯定的心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前进的。人生就是这样不断地累积经验,不断思考,人到了五十岁变能开始体会到天命,知天命即开始思考人生的哲学,懂得思考生与死,五十岁大多是迎接自己的孙辈的来临或许会有朋友离开,这个时候对生与死的思考便加深,从而形成自己独有的人生哲学。六十而耳顺,人活到六十岁,自十五岁开始作人处世,学问修养,到了六十岁,好话坏话尽管人家去说,自己都听得进去而毫不动心,不生气,你骂我,我也听得进去,心里平静。人到七十对人生大概也就能够看得透彻了,自己的人生哲学经二十年的思考也臻于完善,对人生透彻了所以能够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人活一生最重要的就是把握住一个度,不多也不少恰到好处地做人要在七十岁才能达成,因为对人生把握透彻所以能够看清一切的界限才能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为政篇讲的不是孔子的政治,更多是孔子如何把学问应用于人生外在处以此起教化作用,形成好的社会风化。
人们常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一个人假若能够不曲解论语的意思从中品读出为人处世的道理那他也是世人眼中的君子了。读完《论语》,我对论语头两篇学而篇,为政篇深有感触,人的一生应该追求学而篇里所讲的学习态度,追求为政篇中的做人态度。不论学习还是为人,论语都追求遵循经验,或许这会给人一种死板的印象,但是这种遵循经验又非一般意义的遵循经验,在经验中思考赋予人生不一样的改变,从而立到不惑、知天命、耳顺到从心所欲,不逾矩。人生在对经验的思考中进步。以及中国政治中特有的“教化”意义,西方强调教育,是表面的单单从知识层面而言的,中国教化,不单是教,更强调化,化是由心而外的一种体现,是在人的精神深处进行的一个活动,正适合与中国的宗族社会,以道德以礼治人。读《论语》方知中国文化之博大精深,方知儒家思想对中国人影响之深远而不可磨灭。《论语》任旧值得众人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