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孔子那样做教师-《论语新解》

时间:2019-05-14 23:05: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像孔子那样做教师-《论语新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像孔子那样做教师-《论语新解》》。

第一篇:像孔子那样做教师-《论语新解》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师德活动月学习材料

像孔子那样做教师 ——《论语》新解 李 亮 周 彦

经典阅读永远都不会太迟。对经典的解读也从来都不缺乏、不拒绝新鲜的视角。其实,每个人心里都装有自己的《论语》。身份不同,站位不同,眼中的《论语》也必定不太一样。我们站在普通教师、日常教学的角度读《论语》,亦有别样的心得和收获。

做一个真实的教师

《论语》虽是经典,但各篇章对话之间并无上下一贯的系统联系。然而,正像李泽厚先生所说,读罢全书,却仍然可以见到一个“相当完整的生动印象”,那就是孔子。透过《论语》,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个生动、真实的教师。他有爱憎,不做好好先生。后世的人往往只关注儒家的中庸,于是遇到事情便选择不置可否,谁也不得罪,成为一副世俗的嘴脸,林语堂称之为“超脱老滑”。

孔子不是这样的,他有自己的爱憎。子贡问他,君子也有憎恶吗?(《论语》阳货篇第十七、二十四章,以下注作 17.24)他说有。他憎恶讲别人坏话的人,憎恶自己下流却毁谤向上的人,憎恶勇敢而不懂理智的人,憎恶专断而执拗的人。有憎有恶才有活生生的人的情感。

他会着急,急了还会发誓。一次孔子拜会了南子,据说这是一个不道德的女人。于是招来了子路的不悦,孔子急得发誓说,我如果做了坏事,老天会惩罚我!老天会惩罚我!(“天厌之!天厌之!”6.28)。一个老师被冤枉或者被怀疑了,想自证清白又没有太多的证据,情急之下的发誓,多么诚实,一点也不装腔作势。

他经常会被学生批评和质疑。子路首当其冲。老师见南子,他不高兴;孔子在陈国断了粮食,他也带着嘲弄的语气质问孔子:君子也有毫无办法的时候?(15.2)老师要去做官,他又颇有微词(17.5)。看来,孔子的学生可以对他说不,可以不高兴!

他还会发牢骚。他曾抱怨没有人知道自己,没有人起用自己,因怀才不遇而抑郁感叹(14.35);面对现实他也会有悲观的情绪,用凤凰鸟来比喻当时天下无清明之望(9.9);他还会前后矛盾,既提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14.30),又公开埋怨“莫我知也夫”(14.35)。如此不悉数列举。足见,孔子其实并非如后世,尤其是宋明理学描绘的那样超凡入圣,他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平常人,在学生的眼中,他也不是高大上,并非一个所谓高尚完美的至圣先师,他可以被挑战,可以被诘问,甚至可以被指责。为师者,就应当如孔子那样做个真实的老师。

真实的老师是自信的老师。过于看重自己的形象,唯恐一个真实的自己撑不起教师这个角色,生怕有什么问题会让孩子瞧不起。这样的老师,究其原因恐怕是缺乏人格自信、文化自信。一颗为孩子着想的心也容许有各种犹豫、疑惑、焦急、无奈、后悔,但充满自信的老师能够开放应对,越是藏着掖着,有所顾忌,就越会背负沉重的思想枷锁。孔子无疑很自信,自信到能够允许和接受学生的批评,这种批评看来也并不影响学生对他的尊敬。

真实的教师还是一个生动的老师。自己生动,也能让学生生动。一个教学技艺精湛的老师也许可以用语言感染孩子,但一个真正的好老师更应该用整个的身心来教育孩子,他即是教育,他就是教材。一个生动的教师,最大的感染力就来自于身教。严格点说,应当是只有自然的身体力行,没有刻意的为人师表。自然状态的表现也许对学生的影响更大。孔子对学生的教诲也绝不仅是“子曰”而已,他的整个人就是教育的最大资源。看看他的学生,哪一个不生动呢?子路性格爽直,子贡聪明灵活,曾点谨慎迟缓。孔子固然喜欢沉默不语、勤奋好学的颜回,但他也一样喜欢时不时质问他的子路,宁愿与他“乘桴浮于海”,也喜欢“不受命”的子贡,甚至对曾被他批评为“朽木”的宰我也有过称赞。学生性格的发展,最为突出的价值就在于对人的丰富心灵的尊重。人的心理结构各异,具有无限丰富可能性,唯有引导他们各自生动地成长与发展,个体精神的自由才有基础。我们共享文化的传统,但却可以有个体的发展与创造,这本身就是丰富生活的应有之义。如果教出的学生千人一面,那是教育的失败。

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徜徉

孔子和弟子的一些对话,两千多年以后读起来也并不觉得枯燥,启发、诱导、批评、反诘、叹服、悲悯、无奈,异常丰富的情感蕴含其中。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形象跃然纸上。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老师重视营造问题情境,善于提问,也善于解答学生的问题。从教学论的视角看,“问题意识”是《论语》中特别值得驻足和回味的教学现象。

孔子常常用问题来回答学生的提问。与其说是回答,不如说是启发。子游问“孝”,他反问子游,如果“孝”只是赡养,那与养狗养马有什么区别(2.7)?子夏问“孝”,他反问,不给父母好脸色看,仅仅让年长的先吃酒饭就是“孝”吗(2.8)?子路问如何侍奉鬼神,什么是死,孔子反问不能侍奉人,怎能侍奉鬼?不懂得生,怎懂得死?(11.12)老人家没有直接回答,给出的问题就像是提示,是拐杖,学生借助这些问题思考,就能自己得出答案。

孔子似乎不怎么喜欢帮学生“彻底解决问题”,反而会给学生留下点问题。比如,子路问“政”,孔子说就是自己带头,大家努力,子路没听明白,要求老师多讲一些,孔子补充说,不疲倦(13.1)。再比如樊迟问“仁”,孔子说“爱人”,樊迟再问如何是“知”,孔子说了解别人,樊迟还是不懂,孔子继续解释道,“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还是没弄明白,但似乎孔子并没有继续解释的意思,樊迟自己出来之后请教了子夏才把问题弄清楚。看来孔子也并不急于通过一次的讲解就彻底解决学生的问题。

孔子还喜欢追问。老师追问学生,是为了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子张问如何做到“达”,孔子反问,你的“达”是什么意思?子张说就是在国家和宗族中有名气,他告诉子张两者不一样,然后才开始进一步的解释(12.20)。相比较而言,孔子更多的时候喜欢等着学生追问。子张、子路、司马牛、冉有都追问过孔子。最为典型的是子张的追问,孔子的每一个回答中,都有他不明白的地方,于是就有了链条式的追问:“如何可以搞政治?”“什么叫五种美德?”“什么叫施恩惠但不花费?”“什么叫四种恶行?”一个接一个地追问,最后终于把问题弄明白了。

从这些饱含“问题意识”的对话中,我们不难梳理出几条孔子关于“问题教学”的特征。

第一,思考比答案重要。我们通常认为,学生来请教,当然要给出答案,高明一点的老师也许会给出寻求答案的方法,总之要让学生带着疑问来,还要带着疑问走。老师的角色规定就是解疑,但孔子似乎不这样想。他也适当地解疑,但他更在意问题,不仅不刻意追求解答得天衣无缝十全十美滴水不漏,还抛给学生更多的问题去自己思考,看来老人家觉得让孩子一直保留着疑问更有必要。

第二,无论是提问还是解答,老师的语言简洁、不啰唆,不担心学生听不懂。老人家三言两语,子路听不明白很着急,非拉着老师让他多说一点。这是多有意思的场景!想想我们说很多,求着压着强迫着孩子听,可孩子呢,并不感兴趣,还很反抗。孔子倒好,就像一个“懒汉”,你问一句,我冒两个字,你再问一句,我再冒两个字,很少见到那种学生不问或不想知道的时候,他对着学生左叮咛右嘱咐的。这样的简洁,学生的理解反倒有了更多的空间。

第三,要让学生追问。这是孔子与学生的问答里最精彩的地方,也是与今天我们看到的师生对话最不相同的地方。我们今天的课堂里,老师追着学生问,精彩的是老师的提问,因为那似乎显示了老师的水平;学生精彩的是回答,是猜中老师想要的答案,是能够让听课老师响起掌声的回答。孔子好像倒没这样认为,他通常懒得去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等着你一步一步问下来,但是你再往下问,问到关键的地方,难点重点的地方,老人家也会滔滔不绝,说个痛快,说到你明白。

往深处琢磨,我们似乎还能触摸到孔子关于“问题教学”的一些理念。(1)学问学问,不会问岂能叫学问,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很重要,老师要留给学生提问的空间和余地,一下把答案和盘托出,学生就没有了提问的需求。(2)学习应当是一种主动的行为,不是老师追着逼着你、勉强让你学,而应当是自己“求学”。本末倒置,学生没有积极性、主动性,老师讲得再多再好恐怕也不行。(3)老师解答的意愿要和学生求知的意愿相吻合。急急忙忙地把答案和盘托出,一下讲得太多,学生想听吗?唠叨的老师是不是反而会败坏学习的兴味呢?(4)老师的解答要合乎学生的理解水平,学生知道自己在哪儿,老师的解答才有意义。

孔子的那些问题之所以美妙,就在于能触发思考,在于对知识的探求,在于求知的满足和不满足。问题,不正是一条通往美妙教学世界的路径吗?

从现实生活中汲取教育智慧

孔子的教育教学就在日常生活、教学之中发生着。他不仅关心学生的现实生活,而且善于用生活中的经验来引导学生理解一些艰深的道理,哪怕是他所极力推崇的一些深刻的理念,在他看来,也无一不是可以落实在饮食、睡觉、绘画、穿戴、走路上。所以孔子的教育很有生活气息和感觉。我们今天把生活当作一种教育资源,似乎还不够开阔,生活能给予教育的启示远不止这些。

首先,孔子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宰我白天睡大觉,被老师批评“朽木不可雕也”,并进而得出要听其言观其行才可。颜回身居陋巷,生活得很快乐,孔子称赞他有贤德(6.11)。固然,他们生活的方式不同于现在,但孔子对学生日常生活的关注,应该不仅仅是出于生活之便,而是基于学习、生活、人生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在今天,却日渐被老师们遗忘。

现代生活的特点之一就是专门化、精细化,教育从社会总体生活中分化出来,又进一步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几个板块。老师精力有限,面对几十个学生,只能关注到他们在学校中的表现,甚至只能关注到上课听懂了没,作业完成没,考试考好了没。如果有孩子成绩出了问题,那一定是课上没认真听,下课没好好复习、预习。这些当然都有可能,但很多时候,学习出了问题,病根却在日常生活中。想通过提高学习的强度来“治疗”学习的问题,有时收效甚微,有时南辕北辙,更有时适得其反。

比如,你可能只留意一个孩子晨读时没能把昨天的古诗背熟,却未必会想到昨晚他的爸爸妈妈大吵了一架闹着要离婚,他到现在也静不下心来背书而处于惶恐之中;你留意到一个孩子上课思想开了小差,在无聊地把玩手上的橡皮,却未必想到他刚才下课与同桌闹了别扭,正盘算下课如何打破僵局。有些孩子一个阶段成绩突然下滑,你简单地以为他被什么游戏分了心,却未必在意他其实是想借助游戏逃避现实里的什么问题,而如果背后的原因不被及时发现,“成为一个不愿学习的孩子”就会变成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到后来他也认为自己真的爱上了游戏,放弃了学习。在这样一些时候,我们就需要教育的眼光,而不仅仅局限在教学的视野里。孩子的生活是完整的,我们的教学只是他日常生活的一个片段,教学的问题都有生活的关联。我们单指望在学校课堂将一个人塑造完成,是很难的。在现实条件下,我们

要尽可能地关注一些特殊孩子的生活,他们生活中缺少的关爱,遇到的问题,都会以某种形式在学习中传递出来。借用经济学的术语,教育是“嵌入”学生的日常生活结构之中的,我们的教育面向的是整个的人,而不是某一门学科的成绩,就好像孔子对子贡、子路这些弟子的教诲,早已超出了“学问”的范畴而直指人生。学生对生活有了正确的认识,对学习才会有健康的态度。

其次,孔子重视日常经验的教育意义。这从学生的评价里能够看出。子贡说,老师讲诗书礼乐我们能够听到,老师讲人性天道我们却听不到(5.13)。因为孔子很少谈大题目,少用大字眼,强调从近处、从实际、从具体言行入手。不是不讲大问题,而是不直接讲,不把问题弄得很高深。李泽厚先生一言以蔽之,“道在伦常日用中”。颜回也评价过老师,他说老师的引导与教诲,发掘了他的才能,好像能够高高站立起来了,但想要继续跟着前进,又感到还有许多未知(9.11)。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比如孔子用敬神的玉器来比喻子贡(君子不器),既褒其才能之高雅贵厚,又贬其发展不够全面(5.4);“好学”就是不追求饮食居所的优越,做事勤勉说话慎重,接近有德行的人来匡正自己(1.14);用先有白底,再有绘画,来表示内心情感的“仁”是外在体制的“礼”的基础(3.8);用麻布来纺织帽子就是礼制(9.3);如此等等,都是用日常的经验来阐述大道。这样的思维方式、论述方式有着实用理性的思想传统,但发掘日常经验的教育价值,却是教育智慧的体现。智慧有时就表现为一种跨界的眼光,发现学习与生活、社会与自然中原本看来毫无关联的事物间的潜在联系。这是一种直观的思维,整体的思维,区别于分析的、逻辑的思维形式。如果后者更具有科学倾向,前者就更具有艺术或者美学倾向。这种思维方式对今天解决生存、社会等世界性问题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自然原本就是一个整体,人类从中整体地划分出来,个体又从类中划分出来,教育从人的社会生活中划分出来,各个学科又将教育划分为不同的板块。总之,孩子往往无法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与课堂上、书本中的观点与公式联系起来。结合生活的教育,不是生硬地把生活拉进课堂,在课堂中讨论几个现实热点,仿佛这就是生活化了,重要的是从生活中实践、体验、领悟知识,同时也将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之中。

再次,孔子的教育常常融化在师生日常的聊天中。他和学生的一些对话与其说是讨论,不如说是聊天,不仅聊日常的话题,朋友的话题,聊天的氛围也很生活化。

孟懿子问如何是“孝”,孔子说“不违背”。樊迟替孔子赶车时,孔子就对他说,孟懿子问我如何是“孝”,我说“不违背”。樊迟问什么意思,孔子说,父母活着,按照礼制来侍奉,去世了按礼制安葬和祭祀。(2.5)学习就发生在这些日常的聊天之中。

一次颜回和子路在旁边,孔子说,你们何不谈谈自己的志愿呢?子路的志愿是与朋友分享的豪爽,颜回是不夸耀的居敬持志。子路反过来说,愿意听听老师的志愿,孔子说,使老一代安心,朋友一代信任,年轻一代关怀。(5.26)聊志向,也要相互说说,别只听学生说,学生也很想知道老师的志向呢。这种日常的聊天具有一种拉近心灵的效果,什么是老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高高在上,抛个问题给学生,然后在一旁听孩子讨论,再怎么低下身来,也没有平等的情味。与学生像朋友一样的聊天,将教育化在这些日常的语言中,才更接近教育的本真。

如果说,孔子的这些聊天有什么特别值得一提的话,那就是教师的在场,即讨论与对话中“有我”,有教师的存在。换言之,讨论的主体是“我们”,而不是单单的“你们”;是我们一起交流对某个问题的看法,而不是老师来听听你们有什么想法。

孔子也受到道家学说的影响,说如果主张行不通了,就坐木排到海上漂流去,跟随我的大概是子路吧,子路很高兴,孔子马上提醒道,子路比我还勇敢,但只是不知道如何剪裁自己。(5.7)与学生交流自己面对困境的想法,也随机点出子路的粗犷鲁莽。

孔子问子贡,你与颜回谁比较厉害,子贡说,哪敢与颜回比,他闻一知十,我才知二,孔子说,是不如他,我和你都不如他。师不必贤于弟子倒是其次,把自己也放进去和学生比较一番,该有多大的气魄。

孔子更时常拿自己说事。既有自我谦虚的评价,比如不敢称自己圣与仁,觉得自己只是诲人不倦而已(7.34);也有极力的辩解,你们这些学生以为我有什么隐瞒吗?我没有什么不对你们公开的(7.24);也有对自己的剖析,觉得自己一以贯之(15.3),也觉得自己努力实践做一个君子,但还没有达到(7.33)。而最为经典的对白,就是子路、曾点、冉有、公西华侍坐,师生五人畅谈理想的场景。孔子不仅没有否定其他几位的志向,也表明了自己的理想与曾点相同(11.26)。孔子不怕暴露自己的缺点,敢于向学生表明立场。

我们常说孔子懂得因材施教,不同的人来问仁,问孝,问同一个问题他都能给出不同的建议,这有一个前提,就是他很了解自己的学生。这是从老师的角度上来看的一种惯常的看法。如果反过来想,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呢?孔子的学生也一样很了解孔子,也许在学问上还难以企及,但他的脾气、兴趣、志向、爱好、憎恶,统统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一览无余地暴露在学生面前,包括在朝廷上的唯唯诺诺(遵守礼节)和被隐士质问时的无言以对。

教育的场域里,在师生相互的眼中,彼此都应当在场。我们提倡“把学生当成一个完整的人看”,这是人本取向的必需,其实还少了一半,就是教师在学生的眼中,也应当成为一个饱满而丰富的人。

正是借助了这些因素,孔子没有把日常生活看作是什么教育教学的资源,而是就在教育中生活,在生活中教育。他没有刻意为之,却饱含教育的智慧,更暗合了教育中的一些亘古不变的规律。

作者单位:李亮系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彦系南京凤凰母语教育科学研究所

文中所列《论语》篇章原文:

17.24 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 上者,恶勇而不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6.28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15.2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17.5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 14.35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9.9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14.30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14.35 子曰:“莫我知也夫!”

2.7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11.12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13.1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12.20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6.11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5.13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9.11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之,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5.4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8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 9.3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2.5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5.26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5.7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7.34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7.24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15.3 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7.33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11.26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第二篇:《梓州教苑》第四期像孔子那样做教师赵祯定稿

孔子是家喻户晓的古代圣贤,每当听到他的名字就肃然起敬,总感觉中国几千年才出那么一个,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像孔子那样做老师》一文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生动、真实的孔子形象,又让人感觉孔子并不那么高不可攀。

做教师若不学孔子乃是一种缺憾。孔子之所以值得学习,不仅因为他有我们没有的东西,更因为他的精神可以成为我们这些中国教师的“魂”。我们以他的精神为“魂”,不仅可以让自己的日常“做人”有一个中心,而且能让自己的职业生涯给学生带去一种文化或精神上的熏陶,使他们将来无论做什么也有源自中国文化的“魂”,而不仅仅是让他们通过大学的招生考试,然后便不知道心灵将往哪里去了。

我们身处现代,当然不能完全像孔子那样去生活和施教。但是孔子的很多教学思想与方式在现代教育中依然值得采用和推广。继承好、发展好这些宝贵的经验,对于我们教师的成长、教育事业的发展会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编者

像孔子那样做教师

——《论语》新解 《人民教育》2014年第20期

作者:李亮 周彦

题记:师者,永怀教育之恋,永怀生命的恬静、感动与美好

经典阅读永远都不会太迟。对经典的解读也从来都不缺乏、不拒绝新鲜的视角。其实,每个人心里都装有自己的《论语》。身份不同,站位不同,眼中的《论语》也必定不太一样。我们站在普通教师、日常教学的角度读《论语》,亦有别样的心得和收获。

古语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带给教师哪些启示呢?孔子在与他的学生互动过程中,体现出哪些为师之道? 孔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创立的儒家思想对于中华民族的影响可谓根深蒂固。作为人民教师,我们面对的工作对象不是工厂里任凭排列组合的零件,而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我们要承担起“教书育人”的使命,仅仅有渊博的学识还是不够的,高尚的师德,人格魅力是成为一个优秀教师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在这方面,孔子的以身作则,他的因材施教,他的爱生如子,他的乐观大度,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做一个真实的教师

《论语》虽是经典,但各篇章对话之间并无上下一贯的系统联系。然而,正像李泽厚先生所说,读罢全书,仍然可以见到一个“相当完整的生动印象”,那就是教育者孔子。透过《论语》,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个生动、真实的教师。

孔子有爱憎,不做好好先生。后事的人往往只关注儒家的中庸,于是遇到事情便选择不置可否,谁也不得罪,成为一副世俗的嘴脸,林语堂称之为“超脱老滑”。孔子不是这样的,他有自己的爱憎。子贡问他,君子也有憎恶吗?他说有。他憎恶讲别人坏话 2 的人,憎恶自己下流却毁谤向上的人,憎恶勇敢而不懂理智的人,憎恶专断而执拗的人。有憎有恶才有活生生的情感。

孔子会着急,急了还会发誓。一次孔子拜会了南子,据说这是一个不道德的女人。于是招来了子路的不悦,孔子急得发誓说,我如果做了坏事,老天会惩罚我!老天会惩罚我!一个老师被冤枉或者被怀疑了,想自证清白又没有太多的证据,情急之下竟发起誓来。孔子就这么诚实,一点也不装腔作势。

孔子也经常会被学生批评和质疑。子路首当其冲。老师见南子,子路不高兴,极力劝阻;孔子在陈国断了粮食,他也带着嘲弄的语气质问孔子:君子也有毫无办法的时候?老师要去做官,他又颇有微词。

看来孔子的学生可以对他说不,可以不高兴。

孔子还会发牢骚。他曾报怨没有人知道自己,没有人起用自己,因怀才不遇而抑郁感叹;面对现实他也会有悲观的情绪,用凤凰鸟来比喻当时天下无清明之望;他还会前后矛盾,既提出“不患人之不已知,患其不能也”,又公开埋怨“莫我知也夫”。

如此不悉数列举。足见,孔子其实并非如后世,尤其是宋明理学描绘的那样超凡入圣,他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平常人,在学生的眼中,他也不是高大上,并非一个所谓高尚完美的至圣先师,他可以被挑战,可以被诘问,甚至可以被指责。

为师者,就当如孔子那样做个真实的老师。

真实的老师是自信的老师。过于看重自己的形象,唯恐一个真实的自己撑不起教师这个角色,生怕有什么问题会让孩子瞧不起。这样的老师,究其原因恐怕是缺乏人格自信、文化自信。一颗为 孩子着想的心也容许有各种犹豫、疑惑、焦急、无奈、后悔,但充满自信的老师能够开放应对,越是藏着掖着,有所顾忌,就越会背负沉重的思想枷锁。孔子无疑很自信,自信到能够允许和接受学生的批评,这种批评看来也并不影响学生对他的尊敬。

真实的教师还是一个生动的老师,自己生动,也能让学生生动。一个教学技艺精湛的老师也许可以用语言感染孩子,但一个真正的好老师更应该用整个身心来教育感染孩子,他就是教育。一个生动的教师,最大的感染力就来自于生动的身教。严格点说,应当是只有自然的身体力行,没有刻意的为人师表。自然状态的表现也许对学生的影响更大。孔子对学生的教诲也绝不仅是“子日”而已,他的整个人就是教育的最大资源。看看他的学生,哪一个不生动呢?子路性格爽直,子贡聪明灵活,曾点谨慎迟缓。孔子固然喜欢沉默不语、勤学好问的颜回,但他也一样喜欢时不时质问他的子路,宁愿与他“乘桴于海”,也喜欢“不受命”的子贡,甚至对曾被他批评为“朽木”的宰我也有过称赞。学生性格的发展,最为突出的价值就在于对人的丰富心灵的尊重。人的心理结构各异,具有无限丰富可能性,唯有引导他们各自生动地成长与发展,个体精神的自由才有基础。我们共享文化的传统,但却可以有个体的发展与创造,这本身就是丰富生活的应有之义。如果教出的学生千人一面,那是教育的失败。

做一个善于提问、善于启发的老师 ——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徜徉

孔子和弟子的一些对话,两千多年以后读起来也并不觉得枯燥,启发、诱导、批评、反诘、叹服、悲悯、无奈,异常丰富的情感蕴含其中。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形象跃然纸上。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老师重视营造问题情境,善于提问,也善于解答学生的问题。从教学论的视角看,“问题意识”是《论语》中特别值得驻足和回味的教学现象。

孔子常常用问题来回答学生的提问。与其说是回答,不如说是启发。子游问“孝”,他反问子游,如果“孝”只是赡养,那与养狗养马有什么区别呢?子夏问“孝”,他反问,不给父母好脸色看,仅仅让年长的先吃酒饭就是“孝”吗?子路问如何侍奉鬼神,什么是死,孔子反问不能侍奉人,怎能侍奉鬼?不懂得生,怎懂得死?老人家没有直接回答,给出的问题就像是提示,是拐杖,学生借助这些问题思考,就能自己得出答案。

孔子似乎不怎么喜欢帮学生“彻底解决问题”,反而会给学生留下点问题。比如,子路问“政”,孔子说就是自己带头,大家努力,子路没听明白,要求老师多讲一些,孔子补充说,不疲倦。再比如樊迟问“仁”,孔子说“爱人”,樊迟再问如何是“知”,孔子说了解别人,樊迟还是不懂,孔子继续解释道,“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还是没弄明白,但似乎孔子没有继续解释的意思,樊迟自己出来之后请教了子夏才把问题弄清楚。看来孔子并不急于通过一次的讲解就彻底解决学生的问题。孔子还喜欢追问。老师追问学生,是为了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子张问如何做到“达”,孔子反问,你的“达”是什么意思?子张说,就是在国家和宗族中有名气,他告诉子张两者不一样,然 后才开始进一步的解释。相比较而言,孔子更多的时候喜欢等着学生追问。子张、子路、司马牛、冉有都追问过孔子。最为典型的是子张的追问,孔子的每一个回答中,都有他不明白的地方,于是就有了链条式的追问:“如何可以搞政治?”“什么叫五种美德?”“什么叫施恩惠但不花费?”“什么叫四种恶行?”一个接一个的追问,最后终于把问题弄明白了。

从这些饱含“问题意识”的对话中,我们不难梳理出几条孔子关于“问题教学”的特征。

第一,思考比答案重要。我们通常认为,学生来请教,当然要给出答案,高明一点的老师也许会出寻求答案的方法,总之要让学生带着疑问来,还要带着疑问走。老师的角色规定就是解疑,但似乎孔子不这样想。他适当地解疑,但他更在意问题,不仅不刻意追求解答得天衣无缝十全十美滴水不漏,还抛给学生更多的问题去自己思考,看来老人家觉得让孩子一直保留着疑问更有必要。

第二,无论是提问还是解答,老师的语言要简洁、不要啰唆,不必过于担心学生听不懂。老人家三言两语,子路听不明白很着急,非拉着老师让他多说一点。这是多有意思的场景!想想我们说很多,求着压着强迫着孩子听,可孩子呢,并不感兴趣,还很反抗。孔子倒好,就像一个“懒汉”,你问一句,我冒两个字,你再问一句,我再冒两个字,很少见到那种学生不问或不想知道的时候,他对着学生左叮咛右嘱咐的。这样的简洁,学生的理解反倒有了更多的空间。

第三,要让学生追问。这是孔子与学生的问答里最精彩的地方,也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师生对话最不相同的地方。我们今天的课堂里,老师追着学生问,精彩的是老师的提问,因为那似乎显示了老师的水平;学生精彩的回答,是猜中了老师想要的答案,是能够让听课老师响起掌声的回答。孔子好像倒没这样认为,他通常懒得去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等着你一步一步问下来,但是你再往下问,问到关键的地方,难点重点的地方,老人家也会滔滔不绝,说个痛快,说到你明白。

往深处琢磨,我们似乎还能看出孔子关于“问题教学”的一些理念:

一、学问学问,不会问岂能叫学问。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很重要,老师要留给学生提问的空间和余地,如果一下把答案和盘托出,学生就没有了提问的需求。

二、学习应当是一种主动的行为,不是老师追着逼着你,勉强让你学,而应当是自己“求学”。如果本末倒置,学生没有积极性、主动性,老师讲得再多再好恐怕也不行。

三、老师解答的意愿要和学生求知的意愿相吻合。老师急急忙忙地把答案和盘托出,一下讲得太多,学生想听吗?唠叨的老师是不是反而会败坏学习的兴味呢?

四、老师的解答要合乎学生的理解水平,学生知道自己在哪儿,老师的解答才有意义。

孔子的那些问题之所以美妙,就在于能触发思考,在于对知识的探求,在于求知的满足和不满足。问题,不正是一条通往美妙教学世界的路径吗?

做一个关注学生生活的老师 ——从现实生活中汲取教育智慧

孔子的教育教学就在日常生活、教学之中发生着。他不仅关心学生的现实生活,而且善于用生活中的经验来引导学生理解一些艰深的道理,哪怕是他所极力推崇的一些深刻的理念,在他看来,也无一不是可以落实在饮食、睡觉、绘画、穿戴、走路上。所以孔子的教育很有生活气息和感觉。我们今天把生活当作一种教育资源,但似乎还不够开阔,生活能给予教育的启示远不止这些。

首先,孔子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宰我白天睡大觉,被老师批评“朽木不可雕也”,并进而得出要听其言观其行才可。颜回身居陋巷,生活得很快乐,孔子称赞他有贤德。固然,他们的生活方式不同于现在,但孔子对学生日常生活的关注,应该不仅仅是出于生活之便,而是基于学习、生活、人生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在今天,却日渐被老师们所遗忘。

现代生活的特点之一就是专门化、精细化,教育从社会总体生活中分化出来,又进一步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几个板块。老师精力有限,面对几十个学生,只能关注到他们在学校在的表现,甚至只能关注到上课听懂了没,作业完成没,考试考好了没。如果有孩子成绩出了问题,那一定是课上没认真听,下课没好好复习、预习。这些当然都有可能,但很多时候,学习出了问题,病根却在日常生活中。想通过提高学习的强度来“治疗”学习的问题,有时收效甚微,有时南辕北辙,更有时适得其反。比如,你可能只留意一个孩子晨读时没能把昨天的古诗背熟,却未必会想到昨晚他的爸爸妈妈大吵了一架闹着离婚,他现在也静不下心来背书而处于惶恐之中;你留意到一个孩子上课思想开小差,在无聊地把玩手上的橡皮,却未必想到他刚才下课与同桌闹了别扭,正盘算着下课如何打破僵局。有些孩子一个阶段成绩突然下滑,你简单地以为他被什么游戏分了心,却未必在意他其实是想借助游戏逃避现实里的什么问题,而如果背后的原因不被及时发现,“成为一个不愿学习的孩子”就会变成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到后来他也认为自己真的爱上了游戏,放弃了学习。在这样一些时候,我们就需要教育的眼光,而不仅仅局限在教学的视野里。

孩子的生活是完整的,我们的教学只是他日常生活的一个片段,教学的问题都有生活的关联。我们单指望在学校课堂将一个塑造完成,是很难的。在现实条件下,我们要尽可能地关注一些特殊孩子的生活,他们生活中缺少的关爱,遇到的问题,都会以某种形式在学习中传递出来。借用经济学的术语,教育是“嵌入”学生的日常生活结构之中的,我们的教育面向的是整个的人,而不是某一门学科的成绩,就好像孔子对子贡、子路这些弟子的教诲,早已超出了“学问”的范畴面直指人生。学生对生活有了正确的认识,对学习才会有健康的态度。

其次,孔子重视日常经验的教育意义。这从学生的评价里能够看出。子贡说,老师讲诗书礼乐我们能够听到,老师讲人性天道我们却听不到。因为孔子很少谈大题目,少用大字眼,强调从近处、从实际、从具体言行入手。不是不讲大问题,而是不直接 讲,不把问题弄得很高深。李泽厚先生一言以蔽之,“道在伦常日用中”。颜回也评价过老师,他说老师的引导与教诲,发掘了他的才能,好像能够高高站立起来了,但想要继续跟着前进,又感到还有许多未知。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比如孔子用敬神的玉器来比喻子贡(君子不器),既褒其才能之高雅贵厚,又贬其发展不够全面;“好学”就是不追求饮食居所的优越,做事勤勉说话慎重,接近有德行的人来匡正自己;用先有白底,再有绘画,来表示内心情感的“仁”是外在体制的“礼”的基础;用麻布来纺织帽子就是礼制;如此等等,都是用日常生活的经验来阐述大道。

这样的思维方式、论述方式有着实用理性的思想传统,但发掘日常经验的教育价值,却是教育智慧的体现。智慧有时表现为一种跨界的眼光,发现学习与生活,社会与自然中原本看来毫无关联的事物间的潜在联系。这是一种直观的思维,整体的思维,区别于分析的,逻辑的思维形式。如果后者更具有科学倾向,前者更具有艺术或者美学倾向。这种思维方式对今天解决生存、社会等世界性问题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自然原本就是一个整体,人类从中整体地划分出来,个体又从类中划分出来,教育从人的社会生活中划分出来,各个学科又将教育划分为不同的板块。总之,孩子往往无法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与课堂上、书本中的观点与公式联系起来。结合生活的教育,不是生硬地把生活拉进课堂,在课堂中讨论几个现实热点,仿佛这就是生活化了,重要的是从生活中实践、体验、领悟知识,同时也将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之中。再次,孔子的教育常常融化在师生日常的聊天中。他和学生的一些对话与其说是讨论,不如说是聊天,不仅聊日常的话题,朋友的话题,聊天的氛围也很生活化。

孟懿子问如何是“孝”,孔子说“不违背”。樊迟替孔子赶车时,孔子就对他说,孟懿子问我如何是“孝”,我说“不违背”。樊迟问什么意思,孔子说,父母活着,按照礼制来侍奉,去世了按礼制安葬和祭祀。学习就发生在这些日常的聊天之中。

一次颜回和子路在旁边,孔子说,你们何不谈谈自己的志愿呢?子路的志愿是与朋友分享的豪爽,颜回是不夸耀的居敬持志。子路反过来说,愿意听听老师的志愿,孔子说,使老一代安心,朋友一代信任,年轻一代关怀。聊志向,也要相互说说,别只听学生说,学生也很想知道老师的志向呢。

这种日常的聊天具有一种拉近心灵的效果,什么是老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高高在上,抛个问题给学生,然后在一旁听孩子讨论,再怎么低下身来,也没有平等的情味。与学生像朋友一样的聊天,将教育化在这些日常的语言中,才更接近教育的本真。

如果说,孔子的这些聊天有什么特别值得一提的话,那就是教师的在场,即讨论与对话中“有我”,有教师的存在。换言之,讨论的主体是“我们”,而不是单单的“你们”;是我们一起交流对某个问题的看法,而不是老师来听听你们有什么想法。孔子也受到道家学说的影响,说如果主张行不通了,就坐木排到海上漂流去,跟随我的大概是子路吧,子路很高兴,孔子马上提醒道,子路比我还勇敢,但只是不知道如何剪裁自己。与学生交流自己面对困境的想法,也随机点出子路的粗犷鲁莽。孔子问子贡,你与颜回谁比较厉害,子贡说,哪敢与颜回比,他闻一知十,我才知二,孔子说,是不如他,我和你都不如他。师不必贤于弟子倒是其次,把自己也放进去和学生比较一番,该有多大的气魄。

孔子更日常拿自己说事。既有自我谦虚的评价,比如不敢称自己圣与仁,觉得自己只是诲人不倦而已;也有极力的辩解,你们这些学生以为我有什么隐瞒吗?我没有什么不对你们公开的;也有对自己的剖析,觉得自己一以贯之,也觉得自己努力实践做一个君子,但还没有达到。而最为经典的对白,就是子路、曾点、冉有、公西华侍坐,师生五人畅谈理想的场景。孔子不仅没有否定其他几位的志向,也表明了自己的理想与曾点相同。孔子不怕暴露自己的缺点,敢于向学生表明立场。

我们常说孔子懂得因材施教,不同的人来问仁,问孝,问同一个问题他都能给出不同的建议,这有一个前提,就是他很了解自己的学生。这是从老师的角度上来看的一种惯常的看法。如果反过来想,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呢?孔子的学生也一样很了解孔子,也许在学问上还难以企及,但他的脾气、兴趣、志向、爱好、憎恶,统统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一览无余地暴露在学生面前,包括在朝廷上的唯唯诺诺(遵守礼节)和被隐士质问时的无言以对。

教育的场域里,在师生相互的眼中,彼此都应当在场。我们提倡“把学生当成一个完整的人看”,这是人本取向的必需,其实还少了一半,就是教师在学生的眼中,也应当成为一个饱满而丰富的人。正是借助了这些因素,孔子没有把日常生活看作是什么教育教学的资源,而是就在教育中生活,在生活中教育。他没有刻意为之,却饱含教育的智慧,更暗合了教育中的一些亘古不变的规律。

(作者单位:李亮系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周彦系南京凤凰母语教育科学研究所)

第三篇:111021教师新解孔子经典名言

教师新解孔子经典名言:把女儿嫁给小人最难相处

2007年01月25日17:29

河南教师新解论语名句:把女儿嫁给小人最难相处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对于孔子的这句名言,北师大女教授于丹曾这样解释:小人是指小孩子,意思是说女人就跟小孩子一样,过于宠溺她会恃宠而骄,不理她又会心生怨气。

话一出口,称赞的、拍砖的立马各站一边。俗话说,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不,在经过十几年的潜心研究后,我省教师闫合作,近日出书《〈论语〉说》,对这句话又做出了更为个性化的解读。

闫氏新解:把女儿嫁给小人最难相处。

近日,济源市第一职业高中教师闫合作潜心研究的学术新著《〈论语〉说》,由河南省人民出版社出版。

书中,闫合作认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这句话里:“女子”指女儿,“与”在《说文解字》中为“赐与也”。这里指嫁与。整句话就译为:孔子说:“只有把女儿嫁给小人,是最难相处了。亲近他则骄横无礼,疏远他则怨怒。”

此言一出,立刻引来许多读者的关注与质疑:很多书上不是解释说“只有女人和小人最难相处”,这位作者把女子与小人,两个并列名词变成了动宾短语,这样解释合适吗?

那么,闫合作的说法到底是如何出炉的?有没有经过严格的考证?

闫合作:我的说法有根有据,孔子很重视选女婿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其实孔子是很重视选女婿的。”昨日记者致电闫合作时,他首先谈到了孔子的择婿问题。他说,经过仔细的研究,他发现《论语·公冶长篇》的一、二章与《先进》第六章中,孔子谈的都是同一个问题如何选择女婿。

“而且,孔子选女婿的标准在当时看来也相当个性。他一不看中钱财,二不看中权势,在乎的只是人品。‘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话讲的正是择婿时孔子独独看中人品的真正原因。”

闫合作说,如果把女儿嫁给了那种道德败坏的小人,亲近他,他就骄横无礼;疏远他呢,却还心系着女儿。近,近不得;远,远不得,这是一件很麻烦的事。

钱逊:他的解释有些牵强,不同时代造就不同《论语》

对于闫合作的这种有趣解读,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原所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钱逊表示,他的解释有些牵强,一般每个汉字都有几种含义,不能这样随意发挥。同时,钱逊也表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话在《论语》中并不是非常重要,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看法,大家也不必计较。

一本薄薄的《论语》,为何千百年后居然有N多个注解版本?

钱逊教授说:“这跟时代的发展有关。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像现代以来,国家提倡男女平等;大家也把孔子从高高的神位上请了下来,甚至开始批判他。于是就有人站出来说,孔子说只有女子和小人最难相处,这是在轻视妇女。试想,如果在男尊女卑的时代,也许就不会有这样的说法。”

另外,除了时代这一因素外,钱教授表示,每个人对《论语》的解读还与他自身的看法有关。有些人可能推崇孔子,觉得孔子是圣人,圣人哪会有错呢?同样,他也会做出一些更贴合自己看法的注解。

名家解读,各有千秋

《论语新解》中,著名国学大师钱穆这样解释:“先生说:只有家里的妾侍和仆人最难养。你若和他们近了,他将不知有逊让。你若和他们远了,他便会怨恨你。“此章女子小人指家中仆妾言。”妾视仆尤近,故女子在小人前。因其指仆妾,故称养。”

而在《论语别裁》中,台湾学者南怀瑾则表示:孔子说女子与小人最难办了,对她太爱护了,太好了她就恃宠而骄,搞得你啼笑皆非,动辄得咎。对她不好,她又恨死你,至死方休,这的确是事实,是无可否认的天下难事。但问题是,世界上的男人,够得上资格免刑于“小人”罪名的,实在也少之又少。孔子这一句话,虽然表面上骂尽了天下的女人,但是又有几个男人不在被骂之列呢?

而以南怀瑾的角度看来,“孔子说这句话时是有时代背景的,在上古时代,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结构,女性大多数没有受过教育,对外界事物的陌生,知识的隐蔽,不是现代人——尤其是我们今天社会所能想象的。”

而台湾的另一学者李敖则认为,孔子在说这些话的时候,他的原义,不是特指而是泛指的原因,乃在于他颇能体味出女子与小人基本性格的那一面。从这种体味里,孔子这段话的现代表达法该是:“只有女人和小人才是最难同他们相处的。你对他们好,他们便不知天高地厚,试探你、冒犯你、搅你;你对他们板下脸来,他们便埋怨个不停,说你对不起他。”孔子认为,在女人身上、在小人身上,显然是有这种“女人性格”与“小人性格”的,因此他发为感慨之言,做了泛指的论断。

来源:大河网-河南商报 记者:李雅静

编辑:张开翼

(责任编辑:李静玉)

第四篇:论语新解读后感

德才兼备堪为君子

—读《论语新解》有感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人生经验和智慧的高度浓缩,是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作,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在我们中学的语文学习中,都存在对论语的学习。在高中时甚至有一本单独的书让我们学习论语。由此可见,尽管论语历经了如此长的岁月,但却依然被世人所借鉴与推崇。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对论语进行了剖析,把论语的内涵与现时代的精神结合在一起,《论语新解》就是其中的经典之一。《论语新解》所以取名新解,非谓能自创新义,掩盖前儒。实亦备采众说,折衷求是,而特以时代之语言观念加以申述。此书写于1963年,作者钱穆曾被评价为在史学领域高举现代新儒学旗帜,维护中国历史文化精神的第一人。钱穆一生中的著作有许多都是关于论语的解读,更体现了他对论语的独特见解。

翻开这本厚重的书卷,一字一言都细细的诠释着中国流传千年的儒家哲学。朴素的言语中处处蕴含着一种信仰,一种情怀,一种社会担当。在我对这本书的理解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学习就是边学习、边思考,要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化为己有,联系生活,并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这是一种学习的态度,所以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总是提醒自己不断地思考,学习学的就是一种兴趣,为满足自己而感到满足。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根据钱穆先生的解释,弟子在家则讲孝道,出门则尽弟职,言行当谨慎信实,对人当泛爱,而亲其有仁德者。如此修行有余力,再向书本文字上用心。这更适合运用于如今的生活。在如今教育状况下的学习,我们都注重书本上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道德仁爱修养的提高。因此,多看书是永远适用于现在的我们的。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钱穆先生解释为:品德不加意修养,学问不精勤讲习。听到义的,不能迁而从之。知道了不好的,不能勇于改正。这是我的担忧呀。

孔子担忧他以及他的学生做不到这些,不仅仅是在当时,现在我们也存在着这些问题,历史传统文化正在流失,人们的道德水平也跟着时代发展而被消磨。新闻报道的那些老人该不该扶,外国景点的中文提示都表示了深深的担忧。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一句话。培养坚强的意志,树立远大的目标,并要以坚持不懈的恒心努力奋斗。百折不回的毅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是奋斗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一个真正的有责任的人,必须具有坚韧的意志,现在的我们不需要说一定要为国家做出多大贡献,我们需要的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孔子不仅提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思想,而且认为“民无信不立”,这都表明我们要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乐亦在其中—这是我曾经最耳熟能详的课文之一。君子之所以被称为君子,不仅仅是因为他拥有的才华,更是因为他所具备的“气质”。无论我们身处怎样的环境,都能不被其所影响,甚至更好的利用周围所给予自己的一切。君子饮食不求饱,居处不求安,敏疾地做事,谨慎地说话,又能常向有道之人来辨正自己;君子 “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 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弟子为学,当重德行。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

有人曾经批评孔子看不起劳动人民,有一次他的弟子问他劳作的事情,孔子说的很不客气,文革的时候批孔也是抓住这点,不过孔子之道确实是不重视劳动的,而且还不关注人们的饮食,不是有这么一句吗。子曰:“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就是说一个人既然已经志在道,还觉得吃的不好穿的不好是个耻辱,那么这种人事不能与之相交的。孔子是不是在说我们既然选择了道就当纯洁一点别那么世俗去追求物质上的享受,为了衣食而求道是不能与之相交的,那么说我们如果真的要求道,就需要去摒弃生理上的欲念,这也正好从一个方面论证了孔子喜欢颜回的原因。

《论语》是片段语录,没有了上下文,其余的都是要猜的,但是这个世界不是你做不到就不存在,不是你看到的才是存在的,空气你看不到吧,但是你知道它存在,同样夫子道不是说摒弃人欲的自虐之道,有一段理解是正确的就是论语中孔子却是是非常喜欢颜回的,因为他是夫子道的实践者,人人都会犯错的,但是颜回却能在自己出现恶念或者是错误念头的时候醒悟,能够反省自己。这里提到的一个词就是自律和反省,孔子之道是自己对自己负责,人对天直接质问,天人合一,仁义存乎一心,而不是被他人决定的,他人对你的看法,你赚钱多少,生活上受到别人的歧视,钱少了被嘲笑,等等,如果你在意,你就会压力倍增,心里面不快,为什么我是硕士人家也是我却赚得少,为什么我努力追求道却不能得到应有的报酬,夫子说了,我们的道不是为了利,不是为了衣食,这么看你明白了,前面为什么不对了吧。因为道在你的心,你坚持的是不为世俗容忍的,“放于利而行,多怨”明白了没?如果你追求的利益,只能让自己怨气冲天,人比人气死人。夫子不是不让你追求物质享受而是说你追求你自己的不要去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有一个例子,有个大学生毕业后很有理想,但是面对现实的种种,心灰意冷,去家乡教书,每天给自己的妻子写诗读,每晚陪着家人散步,你说,他的日子是好还是不好,是幸福还是不幸?你可以去比照他身边的朋友,腰缠万贯,但是他却能如此按照自己的意愿过着自己的生活。你说,这是幸福吗?夫子道是什么?一下子我很难说出来,但是最起码有一点可以明白的是不是我们认为的完全的没有人情味,完全的书呆子,夫子从来都是最有人情的。你可以从存在主义看这段,人不能被他人决定,他人是你的地狱,人要有自我的选择,你也可以从基督教思想来看,信仰不是为了衣食的,你信是因为你的心虔诚的归属于他。读论语觉得孔子之道博大,非人弘道,而道弘人。不是你追求信仰,而信仰拥有你。

孔子一生的心愿就是贯道,但是孔子之道不行于世,有一次他不是和子路说,子路我们去海外传道,子路听了非常开心,好呀,老师,去吧。孔子说,还是你最勇敢。但是我们没有地方去找材料做船去啊。读到这段的时候你会觉得孔子非常幽默,他想去海外传道,因为道不行世,孤独啊,苦闷啊,子路是最具实践性的一个学生而且非常勇敢,一起去吧,去啊,但是却没用工具啊,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不就是这个意思吗?

那么我们现在的道德为什么会不行了呢?为什么儒家之道不能成为我们现在普遍的信仰,我们究竟有没有信仰呢?这里涉及到的是私德与公德的,儒家是自我对自我的规约而非社会契约,人与自己订了约定但是却没有人能够监督,但是公德是一群人与上帝的约定,不遵守有一群人来监督你,儒家式向内的超越,而基督是向外的是涉及到一群人的问题。公德心,在中国是一个人的良心的外延,是道德高尚的行为,而西方却是一个人对上帝的约定是对自己负责,对大家负责,是必须要遵守的,摩西与上帝订约,人人遵守,违背约定就要受到惩罚。为什么会如此,中国人尤其是文人是被要求放于利的,不应当去为利而蝇营狗苟,精神上的自由才是最大的自由,所以颜回最得孔子喜欢。这种追求是纯正的,纯粹的。但是西方自古是逐于利的,人与上帝立约,人们有权去享受生活中的一切可以追求的,在此在世界可以自由享受,在彼岸只要信了上帝,还是能到天堂享受,但是中国文人却要摒弃享受,在此在世界是吃苦的修行,修心,在精神上是痛苦孤独然而也是自由,但是中国文人很少相信彼岸,只有此在,没有未来和灵魂。对比一下,思考一下,中西之不同是不是可以见一二端倪,但是你说哪一种更好呢?很难说,中国人的这种精神更具有悲剧性的意味,而西方人无疑是幸福的。

君子没有具体的定义,最初指代贵族、统治者,后来指代德才兼备者,始终突出这类人的仪式性。君子象征“应该”,小人象征“放纵”。即便违背欲望和惰性,君子也会实施当下最高智慧要求的行为。相对于“君子”指代的完人,它更像是庙堂中供奉的偶像、牌位,代表着人由卑劣、自我向高尚、群体的发展过程。金刚经有同样例子,“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佛是渡船,常人由佛引达彼岸。因此,佛和君子都成为神圣的成长仪式,象征精神净化升华。

君子的双重指代,“完人”和“仪式”,正是它难以定义的原因。夫子口说笔述的历史和名言,都是为后人留下“基于事实的隐喻”。夫子以孔文子为例,说明如何实现道德博闻;以管仲为例,说明成事不拘小节。很显然,夫子举例并非要人牢记这些贤人,而是希望当读者面对选择和成长时,能够获得恰当的引导。

解读者既然难以不把这些“君子”当做偶像,因此,君子既是一种过程(仪式),也是一种彼岸(完人),怎能不引起定义混乱?以我管见,不妨在以下的讨论中把“君子”一词分为仪式和完人两部分讨论,并以前者为主。

君子所代表的仪式,最初是凡人学会自律。它处于人类成长的第一阶段,人始于蒙昧无知、注重自我,逐渐学会接受公共道德,顺从社会要求。但仪式君子比这一过程高端一些,他不盲目服从社会趋势、主流要求,还能够主动根据已有的事例(历史)、早有的规章(典籍),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标准(道)。这一点点的高端,使得完人君子常常如激流中的坚石,自主进退。从简单的清廉耿直,比如强项令董宣,再深度一点的完人君子,可以表现的偏激或迂腐一点,像东汉的邓奉,看不惯自己滥杀无辜,竟挑起了反旗,实在是让常人难以理解。顺从社会,便要致其道,动容貌,正颜色,出辞气,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一跃而成为君子。

然而成长不仅是学会顺从,还要学会自我。因此,各类小说里的儒生大都迂腐忠诚,往往不忘前朝、身份或者恩主,而与之对应的和尚,则多是酒肉和尚,洒脱不羁。前者是顺从,后者是自我。其实君子不器,也注重自我感受,他有形制,而无固定内容。成长的第二阶段,人可以在现有社会架构下,合理的顺从自我。这种顺从与人初始的蒙昧态的自我在于尺度,即所谓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君子作为一个仪式,是凡人成长的阶段性标志。未接受教育的凡人是小人,喻于利,追求利益,对在上者怀其惠,常戚戚焉,对同侪比而不周,同而不和,对在下者色厉内荏,易事难说。倘若这样的凡人不满足于卑劣的天性,则十有五,而志于学,主动去学习社会道德和规则。学会了顺从社会,则三十而立,找到了立足的根本,然而此时的凡人仅知道顺从规则可以生存,并不了解规则制定的缘由,也不知如何在规则体系中实现自我。不满足于安身立命的凡人,继续学习遵从自己的方法,四十而不惑。经历了这两个成长阶段的凡人,已经变味一名君子,随后的生活就是不断调和个体、群体和自然的关系,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因此,论语新解 可以揭示每条语录的讲述环境、理由,说明语录是具体社会环境的产物,读者应当学习其中抽象的道理,而非具体的规矩。就像读到狐假虎威,只觉得狐狸在自然界的地位不如老虎,便是浅显,只学会不要仗势欺人,便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如果明白名实并非一一的对应关系,应该算是初窥门径了吧。

其次,便是引人思考,解释共性的功能。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第一层意思是孔门多贤,第二层意思是孔子胸襟,两千五百年前一大教育家之气象,与夫其师弟子间一片融和快乐之精神,尽在目前矣。各种论语集解,对止于此,然而世视子贡贤于仲尼,而子贡自谓不如颜渊。孔子亦自谓不如颜渊。然在颜子自视,或将谓不如子贡。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此圣贤之德,所以日进而不已。学者其深体之。此句语录则又发申了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之意。

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钱穆先生是抱着浓浓的温情与敬意的。这种敬意与进化论所透露的现代人的骄矜恰成对比,是一种谦抑而内敛的姿态。在中国传统伦理中,这种谦抑是一种极高的美德。老子说,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此之谓也。

作为20世纪中国之历史大家,我不相信钱穆没有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可这些精神在面对孔子、《论语》时似乎都消失了,何以哉?父母对孩子爱意过盛,则易成溺爱;大约,对传统文化与历史敬意过甚,也不无失之。所以,在对传统文化的敬意与批判这个问题上,我宁愿赞同另一种选择:扣其两端,而执其中

学习钱穆老师所写的《论语新解》,让我再次重温经典,让我仿佛穿越了时间的隧道,身临夫子教导的场景,感悟到了经典的平凡智慧。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感受到了论语的从古至今深层含义,也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修身正己,勤勉自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是我以后生活与学习的目标;与此同时培养坚强的意志,让书中的知识真正实践在生活中。学习并不仅仅是为了知识,还有的是对态度的培养,气质的养成。才所谓德才兼备,堪为君子。

第五篇:学习《论语新解》心得体会[范文模版]

【篇一】

近日读完钱穆先生所著的《论语新解》,对于儒家的道德学说有了一点新的感悟。众所周知,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那是一个动荡不安、礼崩乐坏的时代,人人自危,求取自己的利益,道德准则则被弃置一旁,属于一个新旧交替、方生方死的时代。为了使社会从动荡不堪解脱出来,孔子选择了复周礼的道路。孔子认为周代礼乐制度完善,以周礼为行事的基本规范能使社会井然有序,天下安定、百姓安乐。但是有礼还是不够的,孔子创造性地改造了古代仁的概念,将其赋予新的内容,把仁作为行礼的内在基础,从而有了儒家完整的道德学说。

一、礼——理想化的社会

礼起源于原始先民的仪式活动,但最初的仪式活动并不是礼。在仪式活动发展成为礼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出现了一批专门掌管仪式活动的人员,仪式活动变为少数人垄断,成为体现少数人意志的一种活动。显然,礼的起源是以贫富分化、等级分化为前提的,反过来,礼的起源又促进了这种分化与文明的形成。由于特定的亲属制度和发达的祖先崇拜,礼一经产生便具有重视现实和人伦的特质。同时,礼的关注重心是人而非神。与殷人尊神尚鬼的作法不同,周人对鬼神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把注意力集中到现世人间,通过礼的实践以行人事。

春秋时代是一个动荡不堪,方生方死的时代。盛极一时,成功运作数百年的周代礼乐制度,这时已经行不通了。孔子称这种情况为“天下无道”。为了解决这样的情况,孔子提出了“复周礼”的主张。他看到了最初的“礼”的等级分化和重视人伦的特点,看到了构建安定的社会秩序的希望。

在孔子眼中,礼与政的定义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政是“正”、而礼则是“事之治也”。从狭义看,礼只是典礼、礼节的意思;

从广义看,其含义是礼貌(好的行为);

从哲学意义看,又具备了理想的社会秩序之义。

在我看来,对于孔子的“礼”的解释,最合适的是第三者,即礼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秩序,尤其是合理中节的封建社会。孔子追求礼,毋宁说是追求一种理想社会。这种社会人人相爱,尊敬当权者,等级分化明确,在社会上公众的拜祭喜庆符合礼乐之制。这种礼不仅包括了宗教的法规,也包括了生活的规范。周礼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只有依靠这种礼,整个社会可以得到合理的安排。

二、仁——诸德之家

孔子从来不没有给仁一个明确的定义。仁可以是“为人也孝悌”、可以是“爱人”、可以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的表现实在是太丰富了,其中每一个表现都是仁的一个子项,要想用其中任何一个子项,哪怕大一点的子项,去统一其他子项,都是不可能的。孔子从来没有用仁来具体指代某个人某件事,相反,他赋予了仁很多的变数。我看来,只要行为是符合道德的,符合人之为人的标准的,就能够被称为仁。可以说,仁应当是一种人的纯乎自然的状态,是合乎人情的思考,是儒家确立人之为人的道德标准。从这点来说,仁是诸德之名,凡是合乎道德的都能被称为仁。

仁的另一个说法是诸德之源。仁可以说是道德的根据和源头,是道德的根据,是道德的本体。没有了仁也就没有了一切道德。维护好了内心的仁,也就有了“德”。仁是内在的。因为是内在的,所以仁往往表现为一种道德情感而非知识。因为是内在的,所以仁成为了道德的起源和根据。

关于仁,孔子有着极高极精的涵义,他绝不肯以仁这个字轻予许可任何人,也从不把仁的涵义具体化。仁对于孔子更是一种心境,描写做人所追寻、所获得的状态、心情宁静时的感受、心情中失去仁以后的情况、心中依于仁的感受。孟子所说“居于仁”可以说很好的说明了孔子仁的思想的内涵。

三、礼与仁的关系——外在目的与内在基础

那么,礼与仁之间又存在什么联系呢?孔子复周礼的进程并不顺利,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这个困难并不在于周礼当时已经湮落,散落在民间,而在于很多人明明知道了礼却不按照礼的要求去做。有了礼乐制度,还需要有仁,来保证礼乐制度得以实现,仁是更本质、更内在的东西。行礼必须有内在的基础,只有有了内在的基础,行礼才能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这种内在的基础就是仁。

可以说,礼是行仁的外在目的,仁是行礼的内在基础。如同孔子所言,“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为人而不仁,再好的礼乐也没有用。人如果做不到仁,就不会自觉实行礼乐制度;

反之,人如果做到了仁,就会将实行礼乐制度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

四、礼与仁的现实启示——道德的重要

毋庸置疑,行礼必先以仁为基础,而要做到仁,对于个人的道德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仁是存在于人的内心、不是靠学习就能会的东西,而礼是外在的、记录于典籍之上的。孔子使“仁”成为了最重要的基础,维护好内心的“仁”,也就成就了“德”,才能做到“礼”。然而仁是易于流失的,这也就给人们提出了处事行为的要求,提出了如何保持“仁”的一大挑战,自然就引到了“德”上。因此,在《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孔子有关为人处世的评价,指出了很多人应该怎么做的道德准则。孝、悌、忠、恕等等,都是各种值得提倡的德,能够做好这些,并且一直保持警惕、坚持不懈,也就能不违仁了,这样,礼也自然能实现。

孔子礼和仁的思想尽管是针对他那个时代而发的,但这一思想有极大的普遍性,对于今天的社会生活仍然有其适应性。

在我们当今社会,虽然说不上礼崩乐坏,但是可以说,很多人的内心是没有信仰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道德的缺失。我们应该做的是给正确的“礼”找到一个内心的仁的基础,而不是将所有的礼教全盘否定,甚至也扔掉了仁。

首先要明确的是:礼非常重要。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国家若想稳定安泰,一定的“礼”是必不可少的。例如父母与子女、师长与学生、上级与下级之间必要的尊重和爱护,这些都是应该有的,不仅如此,这些更是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骄傲。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味地否定礼教,盲目追求所谓的自由,只能引起社会的混乱。再比如,我们讲人人平等,可是这难道能作为对父母长辈大呼小叫、放肆无礼的借口吗?在去除了对长辈行礼问安之类的繁文缛节之后,我们又岂能连“孝”也一并舍弃?放眼现代社会,多少人以奇异的装束、中性的打扮为美;

一些女孩子自认为任性刁蛮就是可爱、更惹人喜欢,以之为学习的榜样、努力的目标,这难道正常吗?而当这个社会在过度解放之后所产生的浮躁、轻薄,已经造成了人们精神世界的空虚、造成了这个社会的物欲横流、享乐主义横行。

是时候好好反思一下这个时代了。是时候追求内心的“仁”了,是时候认识到儒家学说所崇尚的“德”了。如今,利欲的追求应该让位于道德的追求,而不是再让拜金主义占据时代的主流。道德的追求是人最崇高的追求,它揭示了人真正的生存意义。在追求道德的过程中,人们找到生活的方向、实践生命的意义、使生命得到充实,犹如阳光遍洒大地,没有一丝的阴影——“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因此而使心灵平静、灵魂坦荡,一如对上帝的信仰使基督徒获得了心灵的皈依和灵魂的救赎。追求道德,让人获得心灵的满足,让人学会牺牲、懂得责任,让人活得充实坦荡、活得无悔。对道德的追求应该成为一种信仰,即使辛苦也应坚持。

在当今时代再度反思孔子关于仁与礼的学说,在如今这个缺乏道德感的时代更显出其重要。而作为教师的我们,或许就可以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唤起学生关于道德感的思考与践行。

【篇二】

第一次认真阅读《论语》,还是在9年之前《百家讲坛》最火的时候,从于丹老师的口中,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里面包含着的智慧。今年寒假,根据学校的安排,再次重读《论语》,又有了不一样的感悟和触动。

正如论语中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这向我们指出了学习的方法,学习就是边学、边思考,要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化为己有,并应用到工作中。

这本厚重的图书之中,包含了太多内涵,正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字一言都细细的诠释着中国流传千年的儒家哲学。朴素的言语中处处蕴含着一种信仰,一种情怀,一种社会担当。《论语》教育我们用一种简朴、温和的角度看待问题。书中讲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用“忠恕”二字教会我们要做好自己,同时要想到别人,让我们用宽容的心态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和谐相处,达到“仁者不忧”的最高境界。

孔子教导世人用“君子”作为自己的人格标准,正所谓“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就是要不断的完善自己的内心,以个人内心的强大去化解生命中诸多疑虑。把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性,这部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一直被后人推崇为经典的著作,从太多方面给予世人以启迪,让我们在纷乱的思绪中找回自己内心真正的力量和渴望已久的平静。

还记得上师范的时候,学校教学楼命名为“弘毅楼”,当时老师是这样向我们解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今天再一次阅读《论语》,从中让我感受到了男子汉的担当意识和坚强的意志,寻找到了更多的正能量。

【篇三】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人生经验和智慧的高度浓缩,是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作,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在我们中学的语文学习中,都存在对论语的学习。在高中时甚至有一本单独的书让我们学习论语。由此可见,尽管论语历经了如此长的岁月,但却依然被世人所借鉴与推崇。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对论语进行了剖析,把论语的内涵与现时代的精神结合在一起,《论语新解》就是其中的经典之一。《论语新解》所以取名新解,非谓能自创新义,掩盖前儒。实亦备采众说,折衷求是,而特以时代之语言观念加以申述。此书写于1963年,作者钱穆曾被评价为在史学领域高举现代新儒学旗帜,维护中国历史文化精神的第一人。钱穆一生中的著作有许多都是关于论语的解读,更体现了他对论语的独特见解。

翻开这本厚重的书卷,一字一言都细细的诠释着中国流传千年的儒家哲学。朴素的言语中处处蕴含着一种信仰,一种情怀,一种社会担当。在我对这本书的理解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学习就是边学习、边思考,要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化为己有,联系生活,并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这是一种学习的态度,所以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总是提醒自己不断地思考,学习学的就是一种兴趣,为满足自己而感到满足。“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根据钱穆先生的解释,弟子在家则讲孝道,出门则尽弟职,言行当谨慎信实,对人当泛爱,而亲其有仁德者。如此修行有余力,再向书本文字上用心。这更适合运用于如今的生活。在如今教育状况下的学习,我们都注重书本上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道德仁爱修养的提高。因此,多看书是永远适用于现在的我们的。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钱穆先生解释为——品德不加意修养,学问不精勤讲习。听到义的,不能迁而从之。知道了不好的,不能勇于改正。这是我的担忧呀。孔子担忧他以及他的学生做不到这些,不仅仅是在当时,现在我们也存在着这些问题,历史传统文化正在流失,人们的道德水平也跟着时代发展而被消磨。新闻报道的那些老人该不该扶,外国景点的中文提示都表示了深深的担忧。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一句话。培养坚强的意志,树

立远大的目标,并要以坚持不懈的恒心努力奋斗。百折不回的毅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是奋斗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一个真正的有责任的人,必须具有坚韧的意志,现在的我们不需要说一定要为国家做出多大贡献,我们需要的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孔子不仅提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思想,而且认为“民无信不立”,这都表明我们要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乐亦在其中——这是我曾经最耳熟能详的课文之一。君子之所以被称为君子,不仅仅是因为他拥有的才华,更是因为他所具备的“气质”。无论我们身处怎样的环境,都能不被其所影响,甚至更好的利用周围所给予自己的一切。君子饮食不求饱,居处不求安,敏疾地做事,谨慎地说话,又能常向有道之人来辨正自己;

君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弟子为学,当重德行。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

学习钱穆老师所写的《论语新解》,让我再次重温经典,让我仿佛穿越了时间的隧道,身临夫子教导的场景,感悟到了经典的平凡智慧。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感受到了论语的从古至今深层含义,也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修身正己,勤勉自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是我以后生活与学习的目标;

与此同时培养坚强的意志,让书中的知识真正实践在生活中。学习并不仅仅是为了知识,还有的是对态度的培养,气质的养成。才所谓德才兼备,堪为君子。

【篇四】

我刚看完杨伯峻先生的书作为入门,正在看钱穆先生的书。我觉得,两书都适合初学者看,两书一起看尤佳。

论语篇章散乱,文字简洁,歧义很多。个别章节从古至今就众说纷纭。虽然杨先生的书不可避免的也有个人色彩,但相对于其他版本来说已经是最基础的翻译。钱先生的书虽名为新解,但大部分内容中规中矩,并非哗众取宠标新立异之书。

论语时代久远,汉代的人就开始有了不同的解释。更何况时代更久远的今天。注释论语犹如写史:对于历史故事,时代离得越远故事反而越多细节;

对于注释论语,今天的人可能比同代的人解释的更多。从这个角度来看,作为一个工科学生我不追求论语“真正的解释”,这些留给专门的人去做。我只需要从中挑选一个我喜欢而且比较主流的观点即可。其他一些书如于丹的论语或者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显然“非主流”了点。

杨钱两位先生解释论语,大都也是在古今的众多解释中作一个选择而已。我看两书,就感觉有的句子杨先生挑出来的解释令我信服,而有的句子或许其他解释更好。但这些歧义大都不是重点。整体来看,两书对孔夫子的思想描述都是清晰的而一致的。

【篇五】

这真是可爱极了的一本书啊。

先说钱先生的的注解吧。虽然没有看过其他版本的注解,但是钱先生那掏心掏肺的一腔真情啊,总是让人感(mí)动(liàn)的。严肃而不道学,独立思考而不胡掰瞎扯,细致而不拘泥,易懂而不俗气。这可不就是中庸之道了么。

当然重要的是《论语》本身。可爱极了啊,孔子定是个讨人喜欢的人。这书讲起大道理、经验来是毫无倨傲的温润,记录起日常、段子、八卦来又有板有眼的正经。读的时候可以正襟危坐严肃地读,也可以歪着随便读读。正经读来可以窥见宇宙天命、世界人心的大道,随便读读也可以教自己宽慰开心。这样就是开卷有益了吧。

我很喜爱子路呀。老师夸奖其他同学,就连忙追问那打仗呢(他自己擅长)的子路;

老师用一句诗来表扬他,他就反复念这句诗自己得意的子路;

老师问同学们有什么志向,就忙不迭抢答我要治千乘之国使其壮大的子路;

老师去见了南子,就直愣愣不高兴的子路;

老师落魄之时,就愤慨世道的子路;

老师生病了,就说要替他祝祷的子路;

老师病重时组织同学们冒充属官家臣,好让老师能葬得体面些的子路(后来孔子这里没有死);

听到老师赞美路边的野鸡,就对野鸡作揖的子路;

推荐小同学做官被老师批评了,也会开口狡辩的子路。这个人啊,讲义气,能治国,又活泼泼的。跟了孔子这么多年,一身淳气、野气,都还是那副模样啊。

可惜这个人,最终死在了卫国乱政之中,死在了老师的前面。劣势时仍忠于职守,败危之际仍想着整理衣冠。最终惨死,被人剁成肉泥,就像孔子预言过的那样不得善终。子路死后,孔子再不吃肉酱。

以上。

【篇六】

作为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一书在中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如果我们谈论中国人的思想并追溯其根源,我们不可能避开贯穿整本《论语》的仁爱孝悌;

我们谈到教育,就不可能忽略孔子提倡的有教无类所带来的学在民间的一系列影响;

其中所包含的一些政治主张在面对当今社会复杂的情况时也不失为良策。

在我看来,《论语》首先体现了孔子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即“人治”。“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不欲,虽赏不窃’”在这里孔子认为,社会的稳定与否完全在于领导人是否有才干,其领导者的道德水准决定了整个社会的道德水。我不否认领导具有一定的表率作用,但是决定一个社会的道德风尚的绝非一个人的行动。在社会上有小部分人能坚守仁,然而绝大部分的人是在平日里也能遵守基本道德要求,但当自己的利益受到重大侵犯时,道德就会让步于利益。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人的表率作用是极其有限的,而孔子将治盗的希望全部放在一个人的言行上,即使季康子做到了,如果他的继任者做不到,那这个事情又将怎么接解决呢?

回看整个历史,我们一直都在期待明君,春秋战国怀恋三皇五帝治理下的原始社会,猛烈抨击桀纣的暴政;

而其后汉武盛世、贞观之治等等将一个朝代的繁荣都归结与一个君主是否贤明。这样带来的最大问题是,每个人都有私欲,并且随着一个朝代建立的时间愈久其继任者往往享乐思想俞严重,将天下重任交付这样的人,其结果就只能是一个朝代的日趋衰落。这样,整个人治思想带来的必然是社会的崩溃。

孔子同样还数次提到谨言慎行,如:“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言孙行。”“君子哉蘧柏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这个意思很明确,能为国家做出贡献时,你应该积极为国家效力。而君主不能接纳你的意见,你的一腔抱负无法实现时,你就默默的归隐于山林当中求得自身安全。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并非一味的提倡仕途,他更注重的是个人思想抱负的保存,所以提倡无道之际的归隐以保证其思想不受社会的玷污来求其纯洁性。从这里看,陶渊明、苏轼从本上来说仍是受的儒家学说的影响。

但是问题在于,我遇到邦无道的时代,我为什么不能反抗这个时代,而一定要逃避这个时代呢?

诚然,反抗的代价是巨大的,嵇康不太明确的反抗都让他死于非命,在狱中留下《幽愤诗》沉痛反省自己的反抗精神。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陈胜吴广的反抗并非毫无效果,朱元璋更是因此建立起了自己朝代。我不讲他们是无德之人,但是很难说他们是有思想抱负、有道德礼仪修养的。他们的反抗尚能成功,作为知识分子代表的我们为什么能去建设一个有道的社会呢?即使面临牺牲,这未尝不是孔子所赞赏的杀生成仁啊!

《论语新解》读后感(九):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句话是孔子政治思想的中心,他所提倡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以德治国”。以德治国之名何其好听,但是它的施行和实现又是何其难哉。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层次和格调高低之别,以法治国之格调似乎要低于以德治国,在当下之中国,于依法治国都距之尚远,更遑论以德治国。

此一句实际上是孔门政治思想之理想化,如近世马恩之共产主义,后世子孙曲解孔子之意(一如今人曲解马氏之意),不在现实土地求得制度之建立与改良,而求诸有德之君,剑走偏锋,以至于近日。今人读史,不只不于历史中吸取教训,痛切深思而有所改进,反而在歧路上越走越远,误国误民不浅,怎不教人捶足顿胸啊。

再谈一下钱先生的这本书。钱先生旧学功底深厚,全书是用浅近的文言文写就,言简意赅,微言大义。虽是文言文,但一般读者还是能看得懂的,本人系一普通读者,除极少数地方不能尽知其意外,其余皆能流畅地阅读。本书是对论语的串讲,旨在向普通读者普及国学常识,领会孔子思想与精神的本意(建议大家不要看于丹的论语心得,很多都曲解了孔子的本意)。对《论语》中的每一句话都给出了详细的注释(论语系语录体没有严谨的叙事,加之孔子距今两千余年,其间注者无数,莫衷一是,有时一个词或一个句子常有几种解释),接着是对整句话的总结与阐发,最后还有白话试译。总之,一般读者读起来基本上不会有什么障碍的。如果确实不习惯看古文,本人建议参看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

下载像孔子那样做教师-《论语新解》word格式文档
下载像孔子那样做教师-《论语新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语新解》读书报告

    翻译学院李倩萱 14308186 《论语》与君子 《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北宋政治家赵普称:临死时对宋太宗道,臣有《论语》一册,一半可用来助君打天下,一半......

    新解教师

    【本文作者:肖培东,浙江省特级教师,现任浙江永嘉十一中校长】请别奢望我会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学校,给了学生,那不是教育, 至少不是我要的教育。下课了,改完作业了,备好课了,走出校园,......

    像次仁那样做名合格干部

    像次仁那样做名合格干部 在全区首届和谐模范寺庙暨爱国守法先进僧尼表彰大会上,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深情地说,次仁同志是一名以身殉职的优秀共产党员,是新时期民族干部的模范......

    像兰辉那样做老百姓的贴心人

    像兰辉那样做老百姓的贴心人 ——学习兰辉同志先进事迹心得 2013年5月23日下午,兰辉同志在下乡检查道路交通和安全生产工作途中,于北川县漩坪乡不慎坠崖,因公殉职,享年48岁。 9......

    孔子论语翻译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By nature, men are nearly alike; by practice, they get to be wide apart.过而不改,是谓过矣。Not to mend the fault one has made is to err indeed.......

    孔子《论语》有感

    孔子《论语》一则有感! 今天,在下班等候公车的时候,偶然看到深圳大运会的灯箱宣传广告;其中引用了《论语》中一段非常著名的对话,全文如下: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子夏......

    孔子论语论文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后人记录孔子思想言行的书籍,是研究孔子的重要资料。 影响力极为大,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一份孔子论语论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摘 要:本文通过对《论语》的......

    论语孔子语录

    孔子是中华文化中的核心学说儒家的首代宗师,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万世师表。孔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