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追求“绿色”。绽放生命改
追求“绿色”,绽放生命
茂县中学高二
(八):余正琴
追求“绿色”,绽放生命。“绿色”是一种幸福。
乐于享受物质所带来的幸福的人绝不会虚游天下,嵇康打铁于树下是幸福的。同样忙于争夺名利,追逐权势的人也一定会认为“无官一身轻”是荒谬的,而对于拥有家财万贯的富翁来说,贫穷一定是痛苦的。然而,对于那些认为幸福绝不仅仅等同于物质享受的人来说,在平凡无奇的生活里,我们用一双敏锐的眼睛观察,用一双勤劳的手拾掇那璀璨的明珠,他们在发现与创造中享受着别样的幸福,即“绿色”的幸福——没有互相争夺,没有尔虞我诈,只希望宁静与和平。生命在“绿色”中诠释人生的价值,感悟人生的真谛。
“绿色”是一种财富。
金钱是财富,健康是财富,知识是财富,磨练是财富,而勇敢拼搏的精神更是一种财富。这种在精神上追求的财富才是真正的财富。艺术家追求艺术境界的空灵化,作家追求语言境界的哲理化,教师用知识培育祖国的花朵,军人抛洒热血报效祖国„„生命在“绿色”的汪洋中愈美轮美奂。
“绿色”是一种感恩。
每个人都应该怀着一颗仁慈感恩的心,帮助他人,回报他人。在斑马线上,他搀扶着年迈的老人过马路,获得了最真诚的微笑;在
募捐箱前,那小孩子正踮起脚尖,手里拿着十元钱要往募捐箱里塞,她脸上的表情是多么的神圣;在公交车上,她主动让座,友爱小朋友。这一切充满了爱心与温暖。在一个个素不相识的人面前,我们会伸出爱的双手,献出一颗真诚的爱心。这一道道亮丽的风景,正一幕幕演绎在世人面前,向人们展现“绿色”风景的友爱与温馨。生命在“绿色”中学会感恩。
“绿色”是一种创新。
有的人在世界上只是一味的索取,那么他的人生是负数;有的人付出多少就索取多少,他的人生等于零;有的人为世界创造了许多的卓越成果,他的人生就是正数。人的一生只要努力地付出,不为个人名利,不为荣华富贵,不断的追求人生目标。完成自我创新,在短暂的人生中绽放生命的极致。贝多芬是一种创新,在痛苦磨难中创造出优美的旋律;爱迪生是一种创新,在黑暗环境中创造出明亮的灯光;袁隆平是一种创新,舍一己之名利,促全局之伟业,让水稻比高粱还高,稻穗比扫帚还长,稻谷比花生米还大。他使中国水稻在前进道路中得到一个巨大的飞跃。生命在“绿色”中成为人们心中的骄傲,在每个人血液里欢呼雀跃。
“绿色”是一种梦想。
曾经梦想着能变成一根蜡烛,燃烧自己,在黑暗中给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曾经梦想着能成为一滴水,牺牲自己,给干涸的大地送去甘泉。现在我拥有一个绿色梦想,它不只是属于我的,还属于每个中国人,“绿色梦想,文明生活”在“绿色”的祖国怀抱中,像陶渊明享受着田园生活带来的闲适自得,像杜甫观赏着绿色山川的雄伟发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宽广胸怀。绿色的天,绿色的地。绿色的山川还有一个绿色的梦想鞭策着中国前进的步伐。生命中的“绿色”梦想,会使世界愈美丽、和平、温暖。如果你要问我“绿色”是什么?我会告诉你,绿色是一片森林,一座城市,一段感情,一首乐曲,一种生命;在“绿色”中充满了奇特,充满了生机,充满了和谐与高尚。
绿色,绽放了生命!
指导老师:赵秀花
第二篇:生命的绽放
生命的绽放
——读《清塘荷韵》有感
我喜爱梅花的傲雪绽放:喜爱牡丹的富贵耀眼:喜爱月季的温文尔雅:喜爱栀子的清新淡雅,更有奇妙于淅淅沥沥的雨花„„而季羡林爷爷笔尖的荷花却让我一见钟情。
我一向觉得荷花是高雅、纯洁的象征。可今天读了季老的《清塘荷韵》我彻底改变了对荷花的印象,因为他的精神所给予了我无限的力量,敢于面对困难和险境……它令我感触颇多,它让我深受启迪。如果说周敦颐笔下的荷花是志行高洁的隐者,朱自清笔下的荷花是抚慰心灵的舞者,那么,季老笔下的荷花则应该是张扬生命的强者,是领悟生命的仁者。
那雄雄燃烧的希望之光,那泯灭不了的渴望之情,深深触动着我的内心:撒入池塘的五六颗莲子在淤泥中沉睡了两年,是的,我们很难想像,在寂寞的岁月里,在荒芜的湖面下,在阴暗的泥沼中,那莲子是怎样暗暗地积蓄着力量,是怎样将生命的嫩芽钻出了坚硬的外壳,是怎样展现生命的绽放的。盼着盼着,它在第三个年头冲出硬壳,长处“几个圆圆的绿叶”,虽“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却足以使那颗干涸枯萎的心得到慰藉。多少个春夏秋冬,风沙雨雪,多少个日日夜夜过去了,在漫长的寂静后,——第四年,它竟遮掩的半个荷池,粉红天使般的花儿绽开了,荷花完成了生命的涅盘——放眼望去,满目的绿荷红蕖,撩云逗雨,映日迷霞。我想:“这正是生命的绽放吧。”
随着季老清丽文笔的描写,我仿佛亲临荷塘,体验到荷花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繁荣昌盛的景象,从中感受到荷花旺盛的生命力,以及季羡林爷爷的喜爱与关怀之情,使我们由美丽的大自然想到人间的美好生活。
“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的确,生命所迸发出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是伟大的。一首歌唱得好:“希望就在前方。”不要放弃,只要我们心中还装有希望,生命就会绽放光彩,明天相会为你喝彩。联想季老的人生遭遇,这种顽强而美丽的生命,这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不正是季老生命历程的真实写照吗? 也许,季爷爷对荷花的热爱也来源于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吧!在生活中,只有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才会迸发出渴望和动力。珍惜生命,向往美好,这才是我们思想的最高境界,最远体验,最深感悟。
第三篇:绽放的生命
蜡烛燃烧了自己,却为世界带来一丝光亮,驱散那无尽的黑暗;张丽莉奉献了自己,却挽救了年轻的生命,为数个家庭带去希望之光。她以一位教育工作者以对自己学生的满腔热爱点燃了一个个稚嫩的生命,同时也点燃了自己的生命,焕发出绚丽的光彩,让生命之光绽放。
我们不能忘记这个时间“2012年5月8日20时38分”,我们不能忘记那一幕,年仅29岁的张丽莉学姐在一辆失控的客车冲向自己学生之时,她毅然将学生推向一旁,自己却被碾到车下。或许我们很是诧异,心中总会有个‘为什么’。为何在危险来临之际,她没有选择逃跑,而是挽救她的学生。逃避危险是人的本能,为何她会临危不惧,将学生推向那安全的角落。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生命绽放美丽。
一个她,感动一座城;一个她,感动一个国家。她是一位班主任老师。她喜欢组织学生活动,在活动中与学生打成一片,在活动中团结学生,在活动中教育学生。她把她所有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都奉献在班级活动中。因为她的爱,一些灰暗的生命闪现了光彩;因为她的爱,一些歪斜的生命挺直了脊梁;因为她的爱,一些困顿的生命重现了生机。
起初,我们对她没有深入的了解。那时的我们并不知道张丽莉学姐,并不知道张丽莉学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为她的学生们的付出。直至她的事迹被曝光,我们才真正的了解她的人生,她对教育的热爱,她对学生的喜爱。大爱无疆,或许这是我唯一可以用来形容的词汇。正是因为她的大爱,危难来临之际,临危不惧的她将一片美好的前途、一个美好的明天留给了自己的学生而不是自己。正是由于她的这种大爱,战胜那一时的怯懦,没有选择逃跑而是勇敢的面对,奋力一推,她为自己的学生开辟出一条久远的路。
她燃烧了自己,绽放生命的美丽。她挽救了不仅仅是几个年轻生命,而是维持几个家庭的希望之火得以继续,她用自己的双腿化作数个家庭安稳的支柱,让他们在风雨中稳定安逸。这一切得以实现,完全都是因为她,我们的张丽莉学姐。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尊重这样的人、敬佩这样的人,更应珍惜这样的人、学习这样的人。生命的绽放,最美的张丽莉学姐。
第四篇:让生命绽放
让生命绽放
走在学校的林荫道上,偶尔驻足,望那云卷云舒,也会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也会想我从何处来,要干什么,又往何处去。或许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干什么吧!人生如此短暂而珍贵,容不得我们半点浪费,只是对于我们——二十一世纪的高中生,我们又要做什么,又能做什么?
有位哲人曾说:“机会,凭自己争取;命运,靠自己把握;生命是自己的画板,为什么要依赖别人着色。”因此,如果说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至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地球上的生命是能得以延续的)。我们每个人刚开始都只是生命花园中一粒细微的种子,只有在生长的过程中,努力汲取阳光雨露,才能绽放,散发芳香。赢得赞美。
张海迪是个半截人,像一座半身塑像。她经常身穿银灰色牛仔上衣,胸前绣着温暖的迎春花,下着黑色浅条纹西裤,肉色丝袜,小巧的黑皮鞋,鞋袜和鞋裤,纤尘不染,人因她永远不能站起来。在她那美丽而典雅的衣服之下,包裹的却是一具高位截瘫的躯体,只有第二胸椎平面以上才有感觉。可想而知,她的生活是多么困难!如果对于我们,这简直就是一种煎熬。然而,张海迪并没有失去生活的希望,埋怨命运的不公。
她曾说:“假如我能活下去,我还要写一本这么厚的书。”她写的这本书——《轮椅上的梦》,整整32万字。
她曾说:“假如我能活下去,我还要学西班牙语。”而她已经通晓英、日等六种语言。她曾说:“假如我能活下去,我还要办油画展。”她已画过50多幅作品,有大海、蓝天和太阳。
她曾说:“假如我能活下去,我还要弹钢琴”,她的手为孩子们理过发,替姑娘们裁过衣,给病人们扎过针,写过八本书。她的手很美……
这就是张海迪,即使天生有缺陷,或许不是缺陷,而是命运对她的磨炼,但她从不向命运屈服。相反,她憧憬生活,热爱生活,制定一个又一个计划,努力完成一个又一个愿望,而这些都是张海迪心中最明亮最耀眼的星星。
相比之下,我呢?一次考试考得不理想,就怨天尤人,惩罚自己。总是回忆过去的种种美好,以为只有那一片蔚蓝的天空是我的专属,希望拥有一双天使的隐形翅膀,然后将其寻回。但这毕竟是童话,我知道永远不可能,只有擦干眼泪,暂时忘记人生错过的站点,从中汲取教训,然后风雨兼程,出发,向前!这是生命之花绽放的必须一步。
人生匆匆,每个人都是过客,同时也是自己的主角,并不天马行空,主宰这个梦想的舞台,你就是真正的成者。即使黑暗遮住了苍穹,白云又太吝啬,只要坚持自己的使命——绽放。看,阳光就在不远处,雨露也正滋润……
第五篇:绿色的追求
绿 色 的 追 求
——造林大户马进礼先进事迹材料
站在他面前,你几乎不可能把眼前这个衣着朴实无华的人与他创下的令人惊叹的事业和获得的许多荣誉联系在一起。但是,当我们带着疑惑的心情身处在漫山遍野、一片郁郁葱葱的宏利林场之时,我们的心情难以平静,一种从内心产生的敬意油然而升,对他艰难的创业经历难以释怀……他就是造林大户——马进礼,现年五十一岁,吴忠市利通区古城镇左营村八队农民,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99年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宁夏吴忠宏利畜牧业发展公司总经理。他曾当过临时工,修过自行车,办过农具修理厂,开过配件门市部。经过长期的资金积累,他先后办起了东城加油站、东城饺子馆等企业。想起一步步走过来的日子,他感慨万分地说,“我有今天的发展,离不开党的好政策,也离不开国家改革开放带来的好机遇。”在那几年里,他的事业有起有落,遇到过不少的坎坷经历,但他都坚持挺了过来,而且步入了良好的发展轨道。到九十年代初期,他的资产已达到几百万元,在许多人眼里,他一辈子可以睡着吃了,但他有着长远的发展眼光,始终不停地搜寻着机会。
九十年代中期,国家提出了“发展农村经济,调整产业结构”的号召。原吴忠市的养殖业初现端睨,许多人还在等待观望的时候,1994年初,他带着一帮人来到了吴忠市的南部地区,筹集资金在扁担沟乡峰火墩村征地100亩,办起了宏利奶牛养殖场。创业的日子十分艰难,由于扁担沟乡地处鄂尔多斯缓坡丘陵向引黄灌区过度的边缘地带,开发时交通不便,地下打出的水都是咸水,生活用水还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拉。自己对奶牛养殖业也是边摸索边干,中间出现了许多问题,有些人对他的行为不理解,甚至有的还说风凉话。但他硬是凭着执着,一座标准化的养殖场在他的艰辛努力下建成了,之后又开荒种植了30亩苜蓿。经过科学的饲养与精心的管理,养殖场逐步走上了正轨,经济效益稳步上升。到2003年底,宏利养殖场的奶牛存栏已达到80多头,每年收割苜蓿3茬,产量达到500吨,年鲜奶及小牛的销售收入达到300万元,利税达到83万元。当时的扁担沟乡属于一个开发时间不长的地方,大多数群众的生产不便、生活十分困难,当他在峰火墩村勤劳致富后,他在想“自己富了不算富,只有大家富了才算富”。于是,他积极帮助周围农民群众,给他们提供技术服务、资金担保,亲自给大家出主意、想办法,发展奶牛养殖业,使相亲们逐步走上了致富之路。如今许多群众家中都有了一些积蓄,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看到扁担沟学区的教学设施不全,他出资金购买教学设备捐给学校,还多次给贫困学生捐款,让他们能够安心上学。1995年,他被吴忠市古城乡党委、政府评为私营企业先进个人。2003年,他所创办的宏利养殖场被吴忠市利通区人民政府评为“模范化示范养殖场”。
九十年代后期,由于过度放牧、无序开采、乱抓发菜,利 通区的南部山区又一次成为荒山秃岭,山坡植被严重破坏、水土严重流失、风沙肆虐,该地区已成为土地荒漠化的重灾区。作为一个农民,对土地的感情是深厚的,靠党的富民政策致富的他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毅然拿出多年来的积蓄,于1998年在扁担沟乡双吉沟地区承包荒地2万多亩,办起了一家非公有制企业——宏利林场。到2008年12月底,他已累计投资4362万元,共栽植防风固沙林2173亩,生态经济林3340亩,围栏封育15000亩,林草覆盖率达到45%,使昔日的荒山变成了绿洲,生态环境得到了根本改善。
建场初期,没有住的地方,他就住在被牧羊人遗弃的窑洞里和羊圈里;没有水吃,他就用铁桶到很远的地方去拉;吃饭时一刮风碗里、嘴里全是砂子。因为不通电,无法使用电焊机等设备,给施工带来了种种不便。晚上为了充分利用寂寞长夜,他就购买了许多林业方面的书籍,在油灯下刻苦学习,提高了自身的造林水平和技能,使自己从一个林业方面的门外汉变成了一个内行人。他还邀请来林业方面的专家及政府有关部门,进行仔细研究和论证,分析该项目的可行性。经政府部门批准后,制定了以营造防护林改善生产条件为主,进行荒山、荒坡造林,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型林业和饲草种植业。防护林有适合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新疆杨、刺槐、臭椿、山桃、山杏等树种。经济林选择了抗旱性强、市场前景广阔、具有地方区域优势的灵武长枣、中宁圆枣、同心圆枣等优良品种。牧草方面有柠条、紫花苜蓿等。在造林中实行条、带、片、林、乔、灌相结合,以科技推广为主线,运用了ABT生根粉沾根、抗旱保水剂、地膜覆盖、树干套袋、节水灌溉等技术。为了改善林场的水利建设系统,烈日炎炎的五黄六月,他的脸晒得黝黑,身上晒脱了几层皮,脚上磨起了水泡,跑遍了双吉沟地区的坑坑洼洼、山山沟沟,终于找到了水源。他上西安找来了打井队,打了300米深的水井2眼,每小时出水量在100吨左右。埋设输水管道5230米,在小水处砌护挡水墙100米,在滴水处修建拱水坝56米,建小型水库4座。即防止了因径流集中所指的沟头前进和沟岸扩张,同时又可以拦蓄洪水用来浇树,为制止水土流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彻底解决用水问题,利用丰富的黄河水资源,他投资建成了一座12500立方米的蓄水池,并完成了扬水干渠的土建工程,有了充足的水源,提高了造林的成活率。通过几年的有效治理,使该地区的土地荒漠化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生态环境得到了根本改善,达到了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流失的目的。过去一片荒漠、风沙肆虐的恶劣环境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现在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色世界。
但随之而来的是资金短缺问题。他起早贪黑,积极跑项目、争资金。2003年是个大旱之年,连续5个月吴忠地区没有下过一场雨。眼看着树木因缺水奄奄一息,他一咬牙忍痛将加油站的流动资金全部拿出来抢救树木,结果导致加油站无法经营而被迫关闭。2004年因城市改造,拆迁宅基地他应得补偿资金86万元,因植树急需大量资金,为了支持生态建设,本因补偿1147平方米的楼房,但他只要了64.7平方米的一套楼房,将 剩余的资金用来解决林场的燃眉之急,至今,他一家三代人仍挤住在这套房子里。当时,他还变卖了心爱的牛场和所有奶牛,筹集了400多万元资金,全部用于林场的植树造林。
人们戏称他是“千万富翁”,但熟悉的人都知道,他是一贫如洗的穷光蛋,因债务缠身,要帐的人纷涌而致。为了还账,他甚至变卖了家产,现在还欠银行贷款及利息上千万元,朋友和亲戚的借款也有几百万元,真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如今已是家徒四壁,看的电视还是18寸的。因为他一心扑在造林事业上,无暇兼顾加油站、餐厅和养殖场的经营,致使生意清淡、效益一直下滑,甚至连家里也受到了影响,夫妻俩一个在牛场、一个在山上,孩子的学习无人管,成绩由班里的前几名下滑到二十几名,今年又逢高考,压力可想而知。
尽管这样,2005年,他为了职工和农民工能够行使自己的权义,宏利林场又办起了工会组织,为农民工排忧解难。
马进礼还不忘帮助乡里的贫困人家。丁少义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户,儿子得了神经病,媳妇改嫁后,家中留下了三个孩子,生活十分困难。他得知后,每月给予200元生活救济,五年来从没有间断过,老人激动地逢人就说:“马进礼真是个大好人啊”。2008年,四川省汶川县遭受了特大地震,人民生命和财产遭到重大损失,他得知这一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募捐现场,并多次捐款,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向灾区人民献上了自己的一份爱心。
这些年来,宏利林场不但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而且也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该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十多年来,他的宏利林场解决了周边农民工就业36万人次,共支付农民工工资1800多万元,为农民增收、减轻社会就业压力、促进周边群众致富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改变了农副产品品种单一的现象,并带动了周边相关地区林业产业化生产。
多年的生态建设,使得双吉沟这个不毛之地初步得到了治理,他的辛勤劳动,也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2002年,在自治区组织的生态建设验收中,双吉沟地区被评为“生态环境优良地区”,他本人也连续三年被利通区人民政府授予“造林绿化先进个人”;2004年被自治区林业局评为“全区林业建设先进个人”,又被自治区团委、财政厅、水利厅、农牧厅、林业局、青联会评为“第三届宁夏优秀青年农民荣誉称号”,还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2005年他当选为利通区第一届政协委员、常委,吴忠市第二届政协委员;2006年被吴忠市委、政府评为“绿化先进个人”,并被国家绿化委、人事部、林业局授予“全国绿化劳动模范”;2008年又当选为吴忠市第三届政协委员、常委。
站在草木葱茏的山头上,他满怀希望地畅谈他今后的创业规划,设想要在这里建设一个千头牛羊养殖园区,在实现资源互补的同时,使生态建设型向生态效益型稳步迈进,利用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休闲旅游业,为人们节假日提供回归大自然的休闲场所,唤起人们热爱家园、重视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为家乡的生态环境建设再添一笔浓墨重彩。
宁夏吴忠宏利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 2010年
月
日
吴忠市利通区农牧局 2010年
月
日
吴忠市园林管理局 2010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