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一届《越地长歌》讲解稿
《越地长歌》讲解稿
A组《文明的曙光》讲解稿 大家好,我是来自浙江大学的志愿者„„,很开心能为您讲解。
大家首先看到的一楼的越地长歌——浙江历史文化陈列。我们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是于2009年12月20日对外开放的,22号正式对观众开放,整个馆区展厅分为四层,地下一层为临时展厅;我们现在在一楼,一楼为固定陈列:越地长歌——浙江历史文化陈列;二楼是浙江的革命历史纪念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设置的。三楼是一个临时展厅和三个固定的陈列展厅,主要是民间文化和工艺品,等一下大家会去参观有讲解员为大家详细介绍。
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走文明的曙光去了解古人的生活,了解史前时期的浙江。
【浙江境内的人类活动,至迟可以追溯到10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从距今1万年左右时候起,钱塘江两岸先后进入新石器时代,上山文化、跨湖桥文化和河姆渡文化依稀勾勒出南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演进的大致脉络,并在世界稻作起源的历史上书写了浓重的一笔;在北岸地区,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形成了相继承关系清晰的发展序列,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良渚文化,因其发达的生产力、复杂的社会结构和完整的礼仪制度,被视为是中国五千文明的典型案例。】
浙江省内最早的人类化石在西部丘陵山地建德及毗邻的桐庐发现,因此被称为建德人。“建德人”生活在约5万年前。然而,他们并不是浙江大地上最早的人类。2010年10月,考古工作者在西苕溪畔发现的旧石器遗址,发现了这些砍砸器,把浙江有人类活动的历史推至100万年以前。这些砍砸器主要是用来狩猎用的器具。
1、上山文化:(张乐乐)(距今11000-9000)钱塘江南岸最早的
浦江上山遗址不仅是浙江而且也是长江下游及东南沿海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以大口盆、平地盘、双耳罐为代表的陶器群,以及石墨盘和石磨棒的组合,是其富有特点的文化内涵,丰富的栽培水稻遗存表明,这里所处的长江下游地区是世界水稻作业起源之一,在嵊州小黄山遗址发现了类型相同的文化内涵,且两处遗址都位于浙西南山区和浙东过度的去领、河谷地带,属同一种地域文化、考古学界将之命名为上山文化。介绍文物:
1、大口盆
目前关于大口盆的3种猜想
猜想一:大口盆是“石煮法”的工具。用火将石头烧烫后,投入放置水或食物的大口盆,就可以用来烧水或流食。假如这一猜想成立,我们的先民早在万年前就已结束了“茹毛饮血”的生活。
猜想二:大口盆是安放磨盘的盛器。将上山出土的石磨盘放入大口盆中,再拿块茎植物(如番薯等)在上面磨浆,流质淀粉直接收集在盆中,避免了浪费。上山先民早就有了“节约型社会”的设想?
猜想三:大口盆是没有盖子的“储存罐”。当时,地球上的气候刚开始从干冷向湿暖转化,还没有“防潮”的概念。
2、稻谷(图片为遗存的稻谷)玻璃圆盘中上山文化也是浙江境内目前出土最早的栽培稻
【浦江上山遗址代表了一种新发现的、更为原始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类型,这种新颖的地域文化可以命名为“上山文化”。上山遗址位于钱塘江支流浦阳江上游的浦江县黄宅镇境内,已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已出土的文物中,有约80件陶器,大多数器型为大口盆。此外还出土了大量石球、石磨盘等。六年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现了浦江上山遗址。经发掘证实,一万年前当地人就会种水稻,会用石磨棒和石磨盘磨稻谷脱壳。它将著名的河姆渡等史前文明上溯了3000年。
浙江省考古研究所蒋乐平研究员,是负责上山遗址发掘的领队。他在此前的一个学术报告中介绍说,对一组2001年发掘标本的碳14测定的结果是,上山遗址的年代为距今11400年至8400年。由于在相关研讨会上也有专家对这一数据态度审慎,曹锦炎在新闻发布会上并没有说明上山文化的具体年代。他在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尽管1万年左右的数据有专家存疑,但8000年以上是为专家们普遍接受的。他希望通过今后的发掘和进一步科学研究,使上山文化的年代进一步确定,同时也能够在其他如相关墓葬、制陶遗址、稻作遗迹等方面有新的发现。】
2、跨湖桥遗址:(郑帆)
现在我们要领略的是跨湖桥遗址的文化。跨湖桥遗址,位于浙江省萧山城区西南大约4公里的城厢街道湘湖村。我们知道,很多古代文明的发源地都是在大江大河中下游土地肥沃的地方,跨湖桥遗址也是这样。位于钱塘江、富春江与浦阳江三江的交汇处附近。跨湖桥遗址是怎么得名的呢?原来,是由于古湘湖的上湘湖和下湘湖之间有一座跨湖桥而命名。而由于长期的湖底淤泥沉积,遗址的表土厚达3-4米,从而使遗址内的文物保存比较完整。
由于地理的原因,跨湖桥遗址带着非常鲜明的水文化的气息。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出土于跨湖桥遗址的独木舟。这是已出土的中国年代最早的独木舟,它把浙江文明史推进到8000年以前,证明了长江流域也是文明发祥地之一。同时它又反映出长江流域古文明与中原文明的不同,浙江先民倚水而居,重视渔业,与中原地区的“黄土”文明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陈列在浙江博物馆里的的这个独木舟只是复制品,原件就存放在位于跨湖桥遗址附近的跨湖桥遗址博物馆。跨湖桥遗址博物馆是跨湖桥遗址发现后新建的博物馆,建筑很有特色,造成船形,给人浓烈的水文化的气息。这艘独木舟就是跨湖桥遗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大家有兴趣的话也不妨到那儿去看看。
跨湖桥遗址的重要性当然还不止这些。它发掘较晚,最早也是在1990年,此后还经过2001、2002年两次发掘,震动了考古界,被评为“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它和长江中游文化有比较密切的联系,又地处浙江中北部,和本地文化也有一定关系,因此,它的发现,第一次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考古学问题直接联系起来了,对日后整体上研究长江流域的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
好,看过神奇的独木舟,接下来这边大家看到的是犀牛角、鹿角,右边这个哨子一样的东西就是中国最早的乐器,骨哨,就是骨头做的哨子。两者之间看似没什么关系,其实关系是很密切的。人类最初的乐器,造型比较简陋,以实用为主。骨哨制作出来主要不是为了欣赏音乐,而是为了打猎。猎人使用骨哨模拟动物的叫声,特别是鹿的鸣叫,从而诱引异性的鹿,伺机猎杀。左边陈列的动物的角正是打猎的战利品。
再过来是一些陶器,这些我们叫做“陶釜”。一般认为陶釜是用来盛放食物的。不过考古学家也有一些更有趣的发现。相信大家都知道“神农尝百草”,这是中华民族药文化的渊源。在跨湖桥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些小陶釜里盛有煎煮过的草药,是一捆植物的茎,纹理结节清晰,出土时头尾整齐地卷缩在釜底。从这个现象观察,这很可能是因为陶釜烧裂而丢弃的煎药。标本送浙江省药品检验所中药室检测,定为茎枝类。这一发现说明史前人们早已认识到自然物材的药用价值。传说中商初重臣尹伊发明“复方”草药,而这次出土的显然是“单方”,这一珍贵资料对研究我国中草药的起源尤其是煎药起源具有 重要价值。
好,我关于跨湖桥遗址的介绍就到这里,接下来欢迎大家继续参观下一个古文明遗址展览——河姆渡遗址,由另一位志愿者为大家讲解。谢谢!
3、河姆渡文化(陶阳)
那么我们接下来要看的是距今6000年的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文化是浙江新石器时代的典型代表,它与良渚文化并称为史前双璧。它呢是发现于余姚的河姆渡村。
这个干栏式建筑是河姆渡文化最典型的代表,大家是否注意到,这种建筑与地面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大概是60-80公分,这段距离就起到了一个防潮防湿的作用。这种干栏式建筑采用的是榫卯结构,就是玻璃柜里展出的,木柱突出的部分成为榫,凹进去的地方称为卯,在榫卯结构的基础上,加上藤条捆绑,使得整个建筑相对于先前的茅草屋,更加地牢固。直到现在,中国云南、贵州的边远地区依然能够看到使用这种干栏式建筑结构。好,下面我们来看这些骨耜,它是利用偶蹄类哺乳动物,也就是四条腿的动物的肩胛骨制成的,在这些骨头上面有一些小孔,一开始考古学家并不知道这些孔是干什么用的,直到出土了这件中间绑了一根木柱,再用藤条捆绑的骨耜,从而认定,之前的四件骨耜是古人类用来当铲子的,加上木质长柄,就可以用它来挖土,再将种子埋进土里,是当时主要的农具。
有了骨耜,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出土的稻谷。这些黑色的稻谷刚出土时是金黄色的,由于遇到了空气它氧化变黑,那么这个碗里是栽培稻、野生稻的混合,证明浙江新石器时代就有了原始状态的农业萌芽。
下面我们看到的是我馆的十大镇馆之宝之一的象牙蝶形器。它是河姆渡文化的典型器物,全名为双鸟朝阳象牙蝶形器。器物的中间是一个太阳,两边各有一只小鸟朝着太阳飞翔,因此这种纹饰被称为双鸟朝阳。那么它是象牙质的,说明在6000年前的河姆渡有大象生活,也就是说当时河姆渡的气温、湿度环境可能与今天亚非地区的热带气候类似。在这件器物的边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漆木蝶形器,目前考古工作者还不能判断它们的功能,可能是装饰在身上,可能装饰在额头上,也可能时建筑的构件,但是它们的形状类似,都是有蝶有孔,所以命名为双鸟朝阳蝶形器。
4、马家滨文化(陈文祥)
刚刚接触了钱塘江南岸古人类的生活,接下来我们要走入的是他们对岸北岸的另类世界——马家浜文化。
马家浜文化是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为浙江省嘉兴县马家浜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区,南达浙江的钱塘江北岸,西北到江苏常州一带。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始于公元前5000年,到前4000年左右发展为崧泽文化。主要文化特点有三:①盛行俯身葬。有些死者头骨用陶器覆盖,或是把头骨另放在陶器内,这是较为特殊的一种葬俗。②陶器主要是红陶,以外红里黑或表红胎黑的泥质陶为特色,多素面,外表常有红色陶衣,器形以宽檐釜(或称腰沿釜)、喇叭形圈足豆、牛鼻形器耳的罐、圆锥足鼎等具有代表性。③使用玉璜、玉块等装饰品,这类玉器后来成了中国的传统饰物。
农业生产是马家浜文化居民定居生活的基础。渔猎经济也占有较重要的地位。石器的磨制技术较高,器类以(石奔)为主,体型较厚,有孔石斧大都呈舌形,体也较厚。
5、崧泽文化(陈琪)
各位游客,请往前看,接下来展示在你们眼前的是崧泽文化。崧泽文化距今约5800-4900年,属新石器时代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因首次在上海市青浦区崧泽村发现而命名。【崧泽文化上承马家浜文化,下接良渚文化,是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重要的文化阶段。】
各位请看,最靠里面的陶器叫陶盉(he第二声),是一种温酒器,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已相当繁荣,已有大量的剩余粮食用于酿酒。
【假腹陶簋是盛食物器具,和陶鼎一起也能用于祭祀。】
(指向展板一)浙江崧泽文化的遗址主要集中在浙江东部和东北部,现今共发现11处。不少墓地陪葬品质精量大,丰富多彩,这都表示 6000 年前的崧泽人生产、生活、文化发展已达到一定阶段。陶豆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盛于商周。它的足呈喇叭形、镂空形等,具有马家浜文化的特色,它主要用来盛放“菜”。各位可以看见陶豆的形状浅而小,只能盛放少量“副食”。主副食有所区别,【主食用陶钵】这是稻作农耕社会派生出来的生活方式,也是东方饮食文化的传统特点之一。高而稳的陶豆,在使用中,既能突出豆器中“菜”的视觉效果,又与古人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相一致,方便夹“菜”,可见古人的聪明才智。(展板二)崧泽文化时期,人们谋生由极为原始的渔猎采摘转为以畜牧和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生产工具以崧泽文化石器为主,锄耕进入犁耕,由使用原始石器为主的旧石器时代转为以使用比较精制的石器为主的新石器时代。玉制饰品的种类更加丰富。在崧泽时期,墓葬仰身直肢葬,也就是立着(从展板中可见)。陪葬品早期用生产工具或生活工具,到晚期的时候,陪葬品就改用陶制的鼎、罐、豆等,也就是前面看到的那些陶器。可以发现石犁和残石刀已经是石器,这些都是生活工具,和现在的器具形状差不多。大家请继续向前,我们来到了良渚文化。
6、良渚文化(林柳)
良渚,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被誊为中号民族的的曙光——良渚文化的发祥地。良渚文化是环分布的以黑陶和磨光玉器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1936年首先发现于良渚而命名,距今5300—4000年。
中国文明的曙光是从良渚升起的,良渚是中华民族和东方文明的圣地,国家文物局已正式 将良渚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清单。
良渚文化是一支分布在太湖流域的古文化,距今5300-4000年。考古研究表明,在良渚。新石器--良渚玉枭
文化时期,农业已率先进入犁耕稻作时代;手工业趋于专业化,琢玉工业尤为发达;良渚文化发展分为石器时期、玉器时期、陶器时期。玉器是良渚先民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精髓。良渚文化玉器,达到了中国史前文化之高峰,其数量之众多、品种之丰富、雕琢之精湛,在同时期中国乃至环太平洋拥有玉传统的部族中,独占鳌头。而其深涵的历史文化底蕴,更给世人带来了无限的遐想。文字是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良渚文的一些陶器、玉器上已出现了为数不少的单个或成组具有表意功能的刻划符号,学者们称之为“原始文字”。
良渚文化时期,稻作生产已相当发达,从出土的大量三角形石犁等农具看,良渚人已摆脱一铲一锹的耜耕而率先迈入了连续耕作的犁耕阶段,从而为当时社会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良渚文化以黑陶著称,胎质细腻、造型规整,器种变化多样,用途分明,尤其是鼎、豆、壶的组合,构成了富有良渚文化特色的器物群。
良渚文化也被成为玉文化琮王。贵重的东西和图腾。玉璧象征财权。小鸟突出良渚人对鸟的崇拜。
7、马桥文化(张乐乐)
经历了辉煌的良渚文化及之后的钱山漾水类型,浙江进入了以马桥文化为代表的时代。马桥文化有一个奇特的返祖现象:即在其他地区良渚文化晚期出现的许多耗工费时的稀世珍品,包括玉器,带细刻图案的陶器、象牙器,在马桥古文化遗址中均未发现,遗存只是些粗陋的陶器杂件,与良渚文化风格传统渊源相中断。
马桥文化的陶器形制与良渚文化明显不同,大量的陶器用泥条盘筑法成型,如:印纹陶和原始瓷。而且生产技术革新,印纹陶中出现了火候相当高的硬陶,温度高达1100摄氏度左右;
马桥文化的石器较为粗糙,石镞和网坠数量很多,这和良渚文化发达的石制农具形成强烈对比,表明两者在经济生活中娱乐与农业的比重不同。
同时,作为马桥文化原始文字的形器结构和表意方式,比上距千年的良渚文字更为简单。这种现象,考古界认为除社会发展因素外,很大程度是受生态环境的影响。新石器晚期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致使发生一次大规模的海浸。沿海先民不得不离开故土,远走他地。这一地区众多聚落荒废,人大批死亡,造成马桥文化突然衰落。
【马桥文化因为这类遗存最早发现于上海马桥遗址中层而命名。从年代上来讲,马桥文化紧接着良渚文化,但文化面貌上截然不同。马桥文化继承了少量良渚文化的文化因素,而且整类良渚文化因素在马桥文化中不占主导地位。研究成果表明,马桥文化来源于浙西南山地的原始文化,同时它还包含了山东地区的岳石文化、中原地区的二里头文化因素。对照中原地区的王朝序列,马桥文化的年代大致与中原的夏和商相当。】
B组《古越王国》讲解稿 大家好!我是来自浙江大学的讲解志愿者XXX。在感受了原始时期的浙江之后,接下来,我们便进入古越王国,领略先秦时期的浙江文化。
(博物馆 金丽亚)
这一时期的中原地区正经历夏、商、周、春秋战国时代,而在浙江这块土地上则生存着一支古老且强大的民族——於越人。
首先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於越人。大家或许经常听闻“百越”的说法。所谓百越,就是中国古代南方越人的总称。分布在今浙、闽、粤、桂等地,因部落众多,故总称百越。【分布在福建的越人称之为闽越人,分布在广州的越人称之为粤越人,而分布在浙江的越人即被称为於越人。】而於越人便是生活在我们现今这片土地上的祖先。
聚居在杭州湾及周边地区的於越人终年与水相伴,并因此形成独特的风习。(展板地理环境介绍)
於越人为了方便水下作业,将额前及两鬓的头发剪短,并在身体的特定部位纹上龙蛇图案,想借此避免水中“蛟龙”的侵害。这种“断发文身”的形象与中原的衣冠之士相去甚远。关于“断发文身”,大家可以仔细看这青铜鸠杖敦。它是在湖州埭(dài)溪出土的,春秋时期的文物。鸠杖上的雕像为我们提供了古越人“断发文身”的具体形象。大家可以看后方的放大模型,其文身图案多为龙蛇。
与中原人不同的是,越人无论是在海洋或是内河湖泊,都将舟船作为主要交通工具。有文献称他们“以船为车,以辑为马”。在多水的环境中,古越人终日与舟辑为伴。若在航行中遇到危难,於越人总会祈求民族的保护神鵅(lùo)鸟的庇护与赐福。在这种意识的促动下,在航行时,他们还将自己装扮成鵅(lùo)鸟的形象。大家请看羽人划舟纹青铜钺(yùe)。这是春秋时期的文物,宁波鄞(yín)州出土,此为复制品。我们可以看展板上放大的图案。“羽人划舟”的纹饰既是越人“习水便舟”的生活的真实写照,也透露出海洋民族的精神世界。
中原人用“饭稻羹鱼”概括越人的食性。稻米一直是古越人的主要粮食作物。至今,江浙一带仍以稻米为主食。此外,河网纵横的越地水产丰富,鱼、螺、龟、鳖、蛤(gé)、蚬(xiǎn)等,皆是越人的盘中佳肴。越人如此喜食鱼虾蚌蛤,使得中原人发出了越人不知腥膻的感叹。让我们将目光转移到这些青铜鱼镖(biāo)和青铜钓钩上。这体现出了当时古越人对于鱼的喜爱。注意看这些钓钩,钓钩上有倒刺,一旦鱼上钩,越挣扎只会越紧。古越人很聪明,他们总结了生产、生活的实践经验并将其再次用于实践。
而旁边的这些青铜鼎、盂(yú)、觚(gū)、缶、簋(gǔi)等器具,均是越人用以盛放或煮熟食物和液体的器皿。当然,这一部分器皿也是重要的礼器。【游客咨询具体文物时刻按照资料上的资料进行讲解】
(汉语言 李青霞)
刚刚接触了古越人的生活,接下来我们要走入的是他们丰富的音乐世界——山野之声。
在历史发展早期,处于南方的古越文明还较为野蛮落后,但即便如此,於越人也有属于自己的音乐和舞蹈。他们用金、石、皮、木、丝竹、陶瓷等材料制作各种乐器,与中原音乐相比,越人的音乐中充满了激越的山野之气,十分独特
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两件青铜铙(náo)。铙是一种打击乐器。流行于商晚,沿用至周初,在西周早期主要流行于南方地区。【大家看它的体形似铃而大,下面中空的短柄可安木把(早期也有不是中空的)。】大家看左边这件,上面刻有美丽的花纹,这是一种在青铜器上常常用到的兽面纹。【旁边的这件大型的铙无法长时间举起,因而我们推测它也可能是一件礼器。】
接下来的这两排乐器,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大家应该都听说过曾侯乙编钟,说的就是这种编钟。钟和铙一样,是一种打击乐器。由铙演化发展而来,广泛运用于祭祀、宗庙和战争中。很遗憾,隔着玻璃,我们不能重新去感受千年前祖先们的激扬庄重的音乐声,也不知道它的乐曲的演奏方法。不过我们可以通过这边的多媒体设备来再次聆听古时候的越人所唱的歌谣。
(多媒体播放《勾践维甲歌》和《越人歌》)
大家或许会看不懂这些诗歌歌词。这是由于当时的中原人去越地时听不懂越人的方言,只好用自己的语言来记下越人当时的发音。而中原人所用的上古汉语又与我们现今的汉语不同,且越人的方言流传至今也发生诸多变化,从而我们已无法理解其中的含义了。【接下来大家看到的这些是古越人的玉器。与良渚人一样,古越人也爱玉,但是他们的玉不作为权力的象征,而是生活的装饰物。大家可以看到,这些玉器都做工精美,而上面雕刻的云纹、鸟纹、龙纹十分鲜明地说明了古越人的鸟龙崇拜。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些原始瓷器,都是从古墩墓中出土的。所谓的古墩墓,大多是依山势而建,平地掩埋,封土成墩。这是越地不同于当时中原的一种独特的墓葬形式。】
接下来的重中之重呢,就是我们这一件异常精美的工艺品——浙博的十大镇馆之宝之一的伎乐铜屋。铜屋南面敞开,无墙、门,立圆形明柱两根。东西两面为长方格透空落地式立壁。北墙仅在中心部位开一小窗。屋下有四阶。屋顶、后墙及四阶均饰勾连回纹,八角柱各面饰S形勾连云纹。室内跪坐六人,束发裸身,造型生动,其中有二个人双手相交于小腹,应是乐伎;其他四人或作吹笙状,或作抚琴弹拨状,或作执槌击鼓状,或作执棍击筑状,当为乐师。中央的八角柱上立一大尾鸠,反应了越地的鸟崇拜。【关于这座铜屋,有学者怀疑它是戏台,反应了当时的音乐生活,因为房屋的构造很像戏台。四周镂空,前面只有两根大柱子(明柱)支撑;也有学者认为它是祭台,因为其中六人都是赤身裸体。】
伎乐铜屋反映了越人音乐生活的生动场景,也多少使我们了解了一些当时建筑的信息。
(人文 周运红)
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於越人的原始陶器。展示在大家面前的是一种被称为“印纹硬陶”的陶器,它可以说是我们越地的一大特色。它制造所采用的原料和制作工艺与其他的陶器相比有很大的差别。【原料是一种含铁量很高的粘土,胎质颜色多呈紫色、红褐色、灰褐色或黄褐色。烧成温度比一般陶器高,大概在1100摄氏度左右。】
大家可以发现陶器上都有一些纹饰。这不仅体现於越人追求美的审美心理,还显示了一种颇为科学的制作工艺。印纹硬陶基本采用泥条盘筑法成型,【也有轮制成型的】。将泥料制成长条形,以螺旋式的方法由下向上盘筑成器形。待初步成型后,用“抵手”抵住内壁,用刻有花纹的拍子拍打器壁,这样便能使胎体坚密,从而烧制出的陶器皆带有美丽纹饰。
刚才我们提到的印纹硬陶,它晚于一般陶器,同时具有了一些瓷器的特征。这为我们越地陶器的发展奠定下良好的基础。下面我们来看看历史悠久的原始陶器。大家看这件原始瓷插座,这可不是我们现实中需要接通电源的插座哦。大家不妨猜一下它是用来做什么的?该器物较大,是用于安插支架的。它的底座较大,并附有整齐的纹饰,做工精细。在青铜器中也有类似的造型,但是在原始瓷中迄今为止发现不多,应该是作为一种礼仪之用。
想给大家展示的还有这原始瓷炉和温酒器。【原始瓷烤炉架从传统的贮藏器具变为炊具,使瓷器的用途大大拓展。】原始瓷烤炉架是用于烤肉用的长方形炙炉的座,【造型与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青铜炙炉(肉放在上面烤)完全相同。可见越国烤肉的传统一直延续到西汉。】而这件温酒器则造型美观,上面还附有三个酒杯,富有生活情趣。【温酒器置于炉上,炉上置炭,温酒器内置水,圆孔内置酒杯,以火温水,以水温酒。这是我国南方一种饮酒方式(米酒),这种习惯一直延续至今。】越人智慧地将陶与瓷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令人叹服!
想必大家的目光早已被这件金灿灿的玉耳金?所吸引。它是由99.9%的黄金锻打而成的。器表略显凹凸。窄口部位对称铆接一对环形玉耳,上面琢刻精细卷云纹。此器轻如薄纸,有专家认为它的椭圆形造型与舟有关。是同时期罕见的黄金器皿。
其他展示的这些器物皆是融入越地的徐人之作,做工精致,并带有徐人的特色,大家可以自己欣赏一下。
(人文 施思)
下面为大家展示的是越国王陵勾践之父允常之墓——印山大墓。各位请看,这就是印山大墓的模型。博物馆为了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印山大墓的构造,特地制造了这一模型,让我们有身临其境之感。
印山大墓原址在今浙江绍兴。印山又名木客山,因其平面与方形相似,立体面像到过来的漏斗,形似古代印玺,故俗称“印山”。(史载春秋时期越王勾践之父允常就葬于此。)
大家可以看这边,这是印山大墓的实地照片。
印山越国王陵是一座长墓道的甲字型竖穴岩杭木墓,由隍壕、封土、墓坑、墓道、墓室、陈列室组成。墓道长54米,宽6.8米。墓坑长46米,系人工挖掘而成,中间建一三角形墓室,大家看,这就是墓室模型,墓室【长33.6米,宽4.25米,】分前、中、后三室,均用巨木铺筑,三面涂漆。中室内有大型独木棺一具,【长6米余,宽1.1米,高0.4米。木椁为人字形,用巨木斜撑,木椁上铺140层树皮,覆以1米厚的木炭层,上盖青胶泥,分层打桩建造,再往上是封土层。】
该墓结构独特,规模宏大,1998年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被今天的考古界以“北有秦陵,南有印山”相称。
但是呢,在挖掘过程专家发现,中室的独木棺里面是空的。于是就产生了很多争议。目前呢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呢是认为空棺木是受盗墓影响,另一中年则认为是王室成员为保证尸体安全建的假王陵。但是呢,由于大墓内随葬品所剩无几,无法给出直接的证明,所以呢,目前两种说法各持己见,未有定论。【这以后呢就又有人对墓主的身份提出来质疑。因为大墓未能躲过古代盗墓贼贪婪的目光而虎口余生,随葬品所剩无几,更没有留下能表明墓主身份的直接物证,致使墓主人究为何人仍显得扑朔迷离。好在,专家在对剩余的随葬品进行了考证并结合了各种史料证实了此墓墓主的确是允常。】
我们可以想象,在当时能建出如此宏大的王陵,越国的经济一定很繁盛。让我们这边走,来了解於越人的农耕经济。
(人文 周恬恬)
下面向大家展示的就是於越人的耕与战。这里主要展示的是古越人农业生产所用到的青铜农具。上方的展板呢则是描绘了当时的专业生产基地以及水利工程建设等内容。有兴趣的游客可以自己慢慢观赏,也可以和旁边的讲解员进行交流。
【(大家都知道,水稻是我们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古人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由此可见,水稻可谓是当时越国最为重要的粮食种类与战略物资。出于部族生存及对外战争的需要,越人倾全国之力发展农业经济。)
与北方中原地区大规模制造青铜礼器不同,於越人将珍贵的青铜用于制造各种生产工具,为越国开发山(阴)会(稽)沼泽平原(今宁绍平原)、兴修水利,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并使於越人的耕作技术出现了质的飞跃。这一时期的生产工具涵盖了农业、手工业、渔猎等各个生产领域,其数量之众多和门类之齐全,都是中原地区所无法比比拟的。
越人以青铜为料,创制出了整套用于起土、除草和收割的专门性工具,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便是青铜镰。大家看,这几件展品便是春秋战国时期越人所使用的青铜镰。(这种长条形带锯齿的执镰),制作颇为科学,器形小巧而锯齿锋利,收割作物轻便快捷。(用钝了只须用砺石磨砺锯齿即可重新变得锋利。)这种锯齿农具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越人垦拓、收割和加工谷物的能力。这种青铜镰不仅流行于长江中下游一带,甚至还影响到中原地区,成为稻作农业的典型农具。大家不妨与现今使用的镰刀进行比较,两者外形相差不大,一脉相承,从中体现出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与智慧。
而这边的两件椭圆形的青铜銍(zhì),虽然外形与镰很不一样,但它们却有相似的功能。銍也是用于收割作物的,可以说是短的镰刀。
而这两件V字形的青铜耨(nîu)呢,则是中柄除草工具。耨本来是大的蚌片,而青铜耨也具有片状的刃部,两刃部有细锯齿,便于切割草的根茎。执柄平坦地向前切割,则杂草披靡。
而三件青铜锸(chā)是用来开沟渠和做垅的农具。大家看,锸头有方形和椭方形两种。它是三面开刃的分工器。人们劳作时,用脚踩在用木头做的长方形肩上使之锸入土中将土层剥离。
青铜铲是铲土除草用的农具。(青铜斧是继新石器时代大量使用的石斧之后出现的砍伐工具。流传到后世的不少。青铜釿(jīn)也是斧的一种。青铜凿是用来凿孔或挖槽用的工具。)这些器具大家可以从字面上了解它们的用途。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这边的青铜锛(bēn)。锛是用于开垦土地的农具。大家可以看到,它的外形和斧有些相像,但锛除了用于农业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用途。大家不妨猜猜,这种偏刃、背部微拱的形状可以用来做什么呢?呵呵,其实古代呢是没有刨子的,所以当时木材不是被削(xūe)平,就是用它来锛平的。所以说锛呢,也是平木的主要工具。
看完青铜农具,再让我们抬头看墙上的这幅图。
绍兴西施山是传说中西施习步的宫台遗址(但并无可靠依据。自1959年开掘河道以来,在此发现了许多青铜器和铁器以及大量印纹硬陶,原始青瓷和青铜器等。这说明,西施山一带是重要的越国遗址。)据考古发现西施山应该是当时越国主要的青铜制造中心之一。
处于备战需要,越国兴建了葛山、鸡山、富中大塘等大型生产基地,实行规模化地专业生产。这些鸡山、豚山等的名字与山中主要蓄养的动物有关。大家看,这个叫犬山的基地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句践为获得白鹿敬献吴王,为自己和越国的生息争取机会,就在今绍兴阜(fù)埠(bù)镇的吼山驯养捕鹿的猎犬。后来。吼山便逐渐发展为越国的养狗基地。(这种大农业生产基地是越国农业经济的重要组织部分,对吴站争和争霸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而这一块呢主要是越国的水利工程示意图。在滨海平原,想要从事农业生产,首先要阻咸蓄淡、发展灌溉。在越国中心从山区走向平原的过程中,越王勾践率领民众围堤筑塘,建立了各种的灌溉设施。(塘田是越人改造沼泽平原的产物。勾践时期,人们在今绍兴县富盛镇富盛村修筑了富中大塘,成功阻止了咸湖的入侵。其工程的规模、配套设施和效益,达到了系统堤防的标准,时间比黄河流域最早的系统堤防还早一个多世纪。)
无论是农业工具还是规模化的专业生产,或是水利工程的设施建设,无不体现古越人经济本位的价值取向和“精勤耕战”的文化品质。纵观越国历史,我们深深感悟到务实创新、自强不息的精神在整个社会进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这些中原人眼中的所谓“蛮夷”,用自己的辛勤与智慧,努力发展农业生产,支撑着国家的强盛,最终成就一番霸业!】(该整段可删除)(工信 赵洁晨)
再来看看这边的青铜兵器,相信男孩子们都会很喜欢。看着电视剧中的大将军,拿着宝剑、驰骋沙场,心中一定曾有过羡慕敬仰之情。好的,现在就让我们来见识一下古越王国的战争利器。边上的玻璃窗厨内展示的便是那时的青铜兵器:青铜镇,青铜削,青铜带钩,铜鸠杖镦等,大家若有兴趣,我们可以私下交流。(可看藏品资料)
现在还是让我们来看这边展柜子中的宝物,相必大家的目光早已锁定了它,我馆的镇馆之宝“越王者旨於?剑”,它是战国时期越王勾践之子者旨於?的自用宝剑。
这柄越王剑,在出土或传世的吴、越剑中可谓绝无仅有。为什么有此殊荣呢?那是因为,它的保存状态良好,剑身亮泽如新,虽然历经2400多年的时光变迁,它依然没有锈蚀。而且整个剑身磨砺光滑,剑刃薄而犀利,削铁如泥。剑鞘也保存的十分完整。学术界给了它极高的评价。
仔细观察,剑长52.4厘米,剑体宽阔,是吴越古剑中最为常见的形制。而剑格的两面刻有越地特有的鸟虫书铭文,正面刻着:“?(越)王?(越)王”;反面刻着:“者旨於?”。字口之间镶嵌着薄如蝉翼的绿松石,显得精美华丽。剑柄上有2个铜箍,而且用丝带缠绕着,这也是此剑的一大特色。
再看剑鞘,也保存的非常完整。剑鞘是木质的,上宽下窄,是用两块薄木片粘合而成。然后用丝线缠绕,加以固定,最后敷上黑漆。剑鞘没有卡扣,应该是越王直接插入腰内佩戴的。
也许大家也会心存疑虑,如此的稀世珍宝,是如何辗转而来的呢?其实,者旨於?剑与杭城颇有渊源。据传它本就出自浙江,后流入香港,机缘巧合,在它等候拍卖时,被原上海博物馆馆长、著名青铜器专家马承源先生发现,并由杭州钢铁集团出资136万港币购得并且捐赠给我们浙江省博物馆,使越王者旨於?剑得以回归故里。
看着这把绝世宝剑,它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那个金戈铁马,群雄争霸的年代所发生的故事。这把剑属是越王儿子的佩剑,那越王他本人的剑呢?越王的剑叫做“王者之剑”,是由当时世界文明的打铁匠——欧冶子所铸。欧冶子可不仅仅是一个铁匠,还是个关怀天下的军事家呢。说到勾践,不知大家有没有玩过三国杀的游戏,类似在QQ桌游的“英雄杀”中,勾践也成了一位英雄,有着“隐忍”和“图强”两个技能。技能名字倒是非常符合勾践的生平呢!
好了,接下来,让我们走入浙江文明的下一个时期——三吴都会,由下面的志愿者为大家进行讲解,谢谢!
C组《三吴都会》讲解稿
大家好!我是来自浙江大学的讲解志愿者XXX。在感受了先秦时期的浙江文化之后,接下来,我们便进入秦汉六朝及隋唐时期的浙江。
(德语 温丹萍)
刚才大家已经听了关于越王勾践的讲解,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越王勾践在浙江一带的子弟曲折的历史和两度灭国的故事。
越王勾践灭吴后,分封子弟为诸侯。其中,分散在浙江东南一带的越国王族建立了东瓯国,他们与当地的瓯人融合,形成“瓯越族”。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东瓯国跟闽越人的地盘改为闽中郡,东瓯王也就被降为郡长。东瓯从建国到被废共历时二百五十二年。
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起义,六国贵族纷纷起兵响应,越王勾践七世孙摇与闽越王无诸也一同反秦。秦王朝灭亡后,项羽称霸,但因为楚人与越人过去的敌对关系,项羽担心越人强大后对楚不利,没有将摇和无诸封王。结果他们非常不满,在随后的“楚汉战争”中反过来帮助汉高祖刘邦消灭了项羽的楚军,后来被刘邦封王封侯,东瓯再度立国。汉景帝的时候,吴王刘濞起兵叛乱,史称“七国之乱”。吴王被击败投奔东瓯国后,汉廷密使游说东瓯王,于是东瓯王的弟弟杀了刘濞将功折罪。而吴太子刘子驹逃亡到闽越国,一直挑拨闽越王攻打东瓯。汉武帝建元三年,闽越王出兵围住东瓯城,东瓯王战死。由于汉武帝紧急发兵援助,“东瓯国”才侥幸得以存活。但是刚刚继位的东瓯王知道自己到底没办法抵抗闽越王的不断侵扰,只好请求汉廷批准他举国迁移,得到许可后,他就率领着宗族和部众4万多人迁移到江淮流域的庐江郡,也就是今天安徽巢湖周围。东瓯国也就再次消亡了。这从当初复兴东瓯算起,一共是55年。
在这期间,温州城区的行政建置有了第一次明确的记载。也就是说,温州作为一个行政区域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东瓯列传》也让温州的历史首次被记入正史。
话说这闽越王除了围攻东瓯,还攻南越,侵百越,想要践勾践之迹,中兴越国。汉廷屡次出兵,解决不了问题,最后就灭了闽越国,将东瓯、闽越之地并入会稽郡,结束了浙江汉代开始以来郡国并存的局面,并在汉昭帝始元二年建立了回浦县,将“不可郡县”的浙江南部纳入了帝国的郡县体系,这也标志着帝国的权力真正进入了浙江东南。
这个回浦县,到了东汉又被改为章安县。它位于今天的台州境内。三国时期,东吴的开国皇帝孙权派遣了两位将军率领万人大军远航台湾,一年后才回来,正是从章安港出发。太守沈莹当时也跟着这万人大军去了台湾,这是发生在公元230年的事。后来他撰写了一部临海郡的地方志书《临海水土志》,其中对当时被称为夷州的台湾有专门的记载。这是世界上最早记录台湾的文献之一。这本书已经流失,但它的主要内容记载在《太平御览》之中。
前面讲到,汉朝在今天的浙江设置了会稽郡。而这个会稽郡在东汉发展成为了全国铜镜铸造中心。接下来就请大家来欣赏这些精美的青铜镜。
(周爱清)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这一时期已高度发展的铸镜工业。浙江是青铜镜之乡。铜镜多为圆形,方形次之。唐宋时期,随着铸造技术的发展,铜镜打破了过去传统的圆形和方形的制式,根据使用、装饰等的要求,铸造出了带手柄镜以及八菱形、菱花形、八弧形、四方委角形、圆角方形、亚字形、云板形、鸡心形等铜镜。在我们博物馆中陈列的还是以圆形镜为主。中国古代铜镜的大小千差万别,但大体可分为大、中、小三类。小型铜镜尺寸一般在3厘米~8厘米,它们均小巧轻薄,用绹绳系于腰间,随身携带。中型铜镜尺寸在10厘米~39.4厘米,它们多厚重精美,使用时或悬挂在墙壁上,或置于镜台上,用毕还有考究的镜奁存放。大型铜镜,就是我们所说的穿衣镜,多是皇宫和王侯显贵家中的陈设。据记载秦咸阳宫曾有大方镜一块,宽4尺,高5尺9寸。魏晋到隋唐间,也曾铸造特大的铜镜。晋灭吴之后,有一位大文学家陆机由吴入洛,在仁寿殿前,也看到一座大方铜镜,高5尺多,宽3尺3寸。人站在院子里,就能把全身都照得非常清晰。我们眼前的主要是小到中型的铜镜。
铜镜上的纹饰雕刻手法多种多样,无论是线雕、平雕、浮雕、圆雕、透空雕,都显得非常细腻生动。纹饰内容更是丰富多彩,从几何纹饰到禽鸟花卉,从神话传说到写实图案,天上人间,人神杂陈,动物植物,交织并列,构思巧妙,包罗万象。
早在商代,工匠们为了增强青铜器的装饰效果,就已经掌握了嵌赤铜工艺。春秋战国时期,金属细加工中的错金银、嵌红铜、嵌松石等技术更为精湛,用红铜、金、银的丝或片以及松石,嵌入器物内,镶嵌成不同的纹饰和图案。嵌入的金银丝细如毛发,工艺极为精密,可谓巧夺天工。它既是优美的工艺佳作,又用艺术纹饰表达了祈福的含义。
比较特别的是汉代透光铜镜,它的发明是铸镜工艺的一个里程碑。透光镜发明于西汉时期,外形与普通镜一样。但当光线照在镜面上时,镜面相对的墙上,会反映出镜背花纹和铭文的影像,古人称之为“幻镜”。
铜镜不但要时时擦抹干净,而且还得常常去磨光,才能够保持光亮如新,照出影像来。
精耕细作农业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萌芽于夏商周时期,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是技术成形期,隋唐宋辽金元是精耕细作的扩展期,明清是深入发展期。
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铁犁牛耕技术出现于春秋战国,在汉代得到改进和推广。隋唐时期,随着江东犁的出现,得到完善而为后世所沿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西周时期,实行了垄作法,西汉时实行代田法。还采用轮作倒茬和间作套种方式,宋代以后,江南地区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和一年三熟制。为了提高土地生产率,人们通过提高耕作技术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充分发挥土地潜力,在北方形成耕耙耱技术,南方形成耕耙耖技术。
精耕细作的发展历程大致为:春秋至秦汉时期精耕细作开始,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农业生产技术已经日臻成熟,隋唐时期南方水田的精耕细作技术逐步成熟,宋元时期精耕细作技术进入全面成熟时期,明清时期精耕细作农业继续发展。
中国古代主要的耕作方式由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施成燕)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龙窑的模型。
龙窑是我国唐朝时期江南地区典型的一种窑炉,多建筑在坡地上,最早发现于浙江上虞。窑呈长条形,依山坡而建,由下自上,如龙似蛇,故名龙窑,也叫蛇窑、蜈蚣窑。所以龙窑并不是只为官家烧造的窑口,她也为普通的市民烧造。早期龙窑一般长十几米到二十几米,到了宋代龙窑长达五六十米,个别地区甚至达到七八十米。窑室分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烧制的时候先烧窑头,由前向后依次投柴,逐排烧成,烧成温度最高达1300℃。瓷器经过陶土,瓷土,捏胚成型,上釉之后会放在一个个根据器形的大小制作的陶钵当中,陶钵下面还有这个支点来支撑这个陶器,一层一层的垒上去,放在这种长长的像龙一样的窑口当中烧制,从这个门送进去之后将门封死,然后将点燃的柴火从投柴孔送进去,黑色的浓烟会顺着这个窑口的形式从这个冒烟孔出来。有些龙窑窑尾不设烟囱,因为龙窑长长的结构和其由下而上的坡形本身就起着烟囱的作用。而且由于陶器是放在夹钵当中的,浓烟不会熏染到瓷器,所以这个釉色会保持它本身的釉色应该出来的效果,于是就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样一批精美的没有经过任何烟熏污染的瓷器,最经典的就是这件越窑青瓷双系罐,它是目前我们发现的最成熟的一件青瓷器,这个瓷器的瓷胎质量非常好,烧制的温度达到1310度以上,吸水率很低,胎体的的烧结程度和抗弯强度都是非常大的,达到了当时的国际标准,所以这种越窑青瓷双系罐被评定为国际标准瓷器,它是我们浙江省博物馆的国家一级文物。
(冯晓雪)
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湖州一座沉睡千年的东晋古墓:五子墩墓。
这座古墓原来在湖州市杨家埠工业园区的地下。那里埋藏着先秦至六朝古墓群,其中一处名为“五子墩”的墓区,为东晋至南朝时期的家族墓葬群。被易地保护的这座五子墩东晋墓,位于五子墩墓区的近中心位置。遗憾的是,现场发掘时发现了多处盗洞,推测为历代盗洞,部分墓顶已坍塌。专家仅从中发掘出一些残破的瓷片以及细小金粒。专家们根据五子墩一号墓的情况推测,该墓穴的主人姓邱,为东晋士大夫阶层。“原装版”的东晋大墓(之所以称它为“原装”,是因为该墓的砖头都是从考古发掘地点运过来的)是根据湖州市杨家埠一处东晋至南朝时期的家族墓中的3号墓,以1:1比例迁建的。
整座五子墩东晋墓为砖石结构,构架精巧。五子墩东晋墓拱形门上大下小,呈现出一段优雅的弧度,这些弧度都是由上厚下薄的砖块环砌而成。墓顶的建筑工艺尤其令人称道。这是一种被称为“四隅券进式穹隆顶”的墓顶,其外观像是插在土里的半个鸡蛋壳,这种蛋壳形状的墓顶,能够均匀地承受来自顶部的覆土压力,将它们分散给四壁,从而提高墓室的结构强度。但堆砌这种穹隆顶的难度很高,不是一般人家修建得起的。双穹隆结构的主墓在浙江地区十分罕见。
晋朝的丧葬风俗较为简朴,墓穴多为单穹隆结构。在浙江发现保存如此完好的四隅券尚属首次,因而特别有保护价值。”
五子墩墓采取的是整体易地保护的模式,将大型古迹整体迁移进入博物馆并非首创,德国的贝加蒙博物馆便是以展出两河流域的真实古迹而著称;而在我国的三峡工程中,有很多位于水平面以下的文物古迹就是通过这种“易地保护”的模式获得了新生。
此次,五子墩主墓采用了分解搬迁的形式,浙江博物馆聘请专业文物运输保护单位匀碧文物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对墓穴进行搬迁。
搬迁时,由专门技术人员从墓穴甬道向内逐步拆除墓穴。拆除下来的砖头一一被标上序列号码,然后整齐地封装到垫了干草等缓冲物的木制周转箱中。
虽然古墓面积只有20多平方米,但拆解工作繁重又细致,所以仍花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博物馆方面决定通过多种手段,更立体、直观地展现出文物所蕴含的价值与魅力。“场景再现”便是其中的一个设想。
此次搬进来的五子墩东晋墓,拼装复原后被初步设计成一个“走入式”的互动展示区域,包括砖石甬道以及主体墓穴两部分,墓室前半部分主要用于堆放随葬品,后半部分停放棺椁。参观者能从甬道走入墓穴内部,亲身体验东晋墓葬风格。为了更好地还原历史原貌,博物馆还拟提供一批文物馆藏,例如黑釉瓷、青瓷的酒具器皿,以及东晋时期的漆器、青铜器,按照墓葬的规格,放置在五子墩东晋墓中。
墓中40多件精美的随葬器物完好无损,保存得如此完整的东汉墓葬在全省还是首次发现。其中出土的多件器物十分珍贵,随葬品的组合、数量无论是对了解当时的随葬习俗、还是对研究两汉时期湖州地区的社会生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西晋永嘉之乱后,黄河流域一片混乱,长江以南则是一方安宁之地,北方的部分世族和民众渡江南下,史称“永嘉南渡”。南来的北人带来了新的希望——新的文化和技术,为这片土地的开发注入了活力,也促进了本地风习从尚武向崇文转变。
北人的南迁也使得南方人口增长。进而带动了南方农业的发展。(陈浩娜)
进入这里,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两个高大的塑像。左边这一位呢,就是我国赫赫有名的书法大师王羲之。王羲之出生在山东临沂,但是他出名的地方是在会稽。晋永和九年,那是他50岁的时候,王羲之邀请他的好友在会稽郡山阴的兰亭聚会。大家一面喝酒,一面写诗,趁着酒兴,王羲之在这里写下了有“天下第一行书”的之称的《兰亭集序》。大家如果像亲眼一睹这“天下第一行书”的风采,等会儿可以去三楼参观。
右边这位则是中国著名的山水诗人谢灵运。谢灵运出生于会稽始宁,是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谢灵运从小才华出众,但是他在仕途上郁郁不得志,于是寄情与山水,他在永嘉任太守期间,游遍了当地的名山胜水,并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永嘉山水因谢灵运的发现从此名扬天下,而谢灵运也因永嘉山水孕育的诗情,被称为中国山水诗的鼻祖。
大家现在往右看,你们看到的这个始宁墅是谢家几代经营所成的庄园。谢家是东晋当时的有名的世家大族,谢灵运在隐居期间又对它进行了扩建。始宁庄园范围大体上在现在的上虞一带,南北绵延约40里,包括“南山”、“北山”,中有曹娥江流经,占据了周围大片的田园山泽。可见谢家当时之富贵。
接下来请大家往这边走,我们将要介绍的是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是隋炀帝时期建造的,它北起北京,南到杭州,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全长约1794公里,到现在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人工运河。在我们浙江还有一条十分重要的运河,那就是浙东古运河。它西起钱塘江南岸的萧山西兴,流经绍兴山阴,并与上虞以东的运河和姚江、甬江相通,直达宁波东海之滨,被誉为浙东地区的“黄金水道”。
在这张运河图的下方,有一张珍贵的京杭道里图。它全长有20米,描绘的是京杭大运河沿岸的自然风貌,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好好欣赏一下。
好了,我们展区的介绍就到此为止了,接下来,我们将走进浙江下一个历史时期——东南楚翘,请大家继续参观,谢谢!
D组《东南翘楚》讲解稿
大家好,我是浙博的志愿讲解员XXX,了解了浙江的吴越文化后,下面由我带大家走进五代宋元时期的浙江,领略一下那时的历史风情。
讲解员:人文--戴翠翠
盛唐之后中国进入了躁动不安的五代十国时期,浙江地区由十国之一的吴越国统治。对于浙江而言,这是一个相对安宁而发展迅速的时期,社会经济各方面都有大发展,成为了东南翘楚。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钱镠金书铁券”。铁券是历史上皇帝颁赏给臣子的信物和凭证,它的外观形如瓦状,上面的信字用金字书写,所以又称金书铁券。公元895年,钱镠平定节度使董昌在越州的叛乱。唐昭宗特赐铁券以示嘉奖。铁券上有金字楷书333个,现在仅剩下一百多个。上面有一句叫做“卿恕九四,子孙三死”,就是皇帝免除你以后会犯下的九次死罪,你的子孙可以免死三次,所以这个牌子又叫做“免死牌”。1959年铁券被移交给国家博物馆,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它的复制品。
【钱镠是唐末浙江地区的节度使,也就相当于今天的浙江省长,在唐朝灭亡后,创立了吴越国,而中国美院的对面,柳浪闻莺旁边的钱王祠,就是为了纪念前缪的功绩而造,大家有空可以去参观一下。】
大家请看这幅照片,这就是西湖北缘宝石山上的保俶塔,这个塔就和我们吴越国的第五代统治者钱俶有关,北宋之处,钱俶奉宋太祖之召进京,久留未返。而他深得民心,百姓忧虑其安危,筑塔于宝石山上以保之,塔名因此而得。
然后我们看到的这件是“官”款白瓷花口盘,它出自钱宽墓,钱宽是钱镠的父亲,墓中还出土了其他许多“官”款白瓷。这件是五代越窑产的“秘色瓷”龙纹罂,它是秘色瓷中的精品。所谓秘色瓷是指碧玉般的青瓷。
到了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钱俶“纳土归宋”,浙江重归王朝直辖领地。这是宋朝时期的徽州修城砖,砖上的文字记载的是苏州方腊领导农民起义的历史。方腊就是《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攻打的对象。
公元1126年,金兵攻克汴京,俘获宋徽宗和宋钦宗,史称“靖康之难”,北宋灭亡。次年五月,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即为,史称南宋。12年后定都临安,也就是今天的杭州。从那时起,浙江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成为南宋时期的全国政治文化中心。
到了元代,忽必烈统一中国,建立元朝,采取民族压迫政策,汉族知识分子报国无门,便把心中的郁闷寄托到到诗画之中,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形成了以山水画为代表的文人画。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马远的“台榭侍读图纨扇”。马远擅长人物、花鸟,而以山水闻名于世。画中的台榭临江而立,台上有人读书,还有侍者数人,山中古树参差,剩余画面留白,表现寥廓的江天。
旁边这两幅画是差不多时代的夏圭的作品。讲解员:人文——夏阳
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他还能够写诗作文、会篆刻、通音律,擅长山水、人物、花鸟,是个通才,也是元代最显赫最有成就的艺术家。
大家接着看这幅《富春山居图》,这可是浙江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为元朝画家黄公望所作,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而充满了传奇色彩。明朝末年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极为喜爱此画,甚至在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险在吴洪裕的侄子从火中抢救出,但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前段较小,称“剩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后段画幅较长,称“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富川山居图》的剩山卷已经送至台湾,与无用师卷拼合展览,这也意味着两岸人们团结一心,渴望统一的心情。
这是元代的铜火铳。火铳是中国元代和明代前期对金属管状射击火器的统称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有名的湖州镜,湖州镜产生于北宋晚期,盛行于南宋初期和中期。和以前华丽的会稽镜相比,湖州镜几乎没有花纹,因为宋代的铜镜风格趋向于平淡简洁。我们发现镜子的名称都有“照子”的字样,这是因为宋太祖赵匡胤的祖父叫做赵敬,处于避讳的缘故而用照子取代镜子。
【然后这些是南宋时期的钱币,这些是南宋时期的金铤、金牌、金叶子和银铤,反映了南宋时期黄金开始扮演货币的角色。】
接下来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作为“东南第一州”的临安,也就是我们今天的杭州。吴越国的苦心经营,到北宋开始结出丰硕的果实,到了南宋时期,浙江已然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地区,这与临安作为当时的京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大家请看,这部分展现的就是大型南宋市井生活模型。这里还有视频短片,大家可以欣赏。南宋定都临安后,这里人口剧增,商业繁荣。这里有上千个人物模型,城里的大街小巷,店铺鳞次栉比,足以想见到当时的热闹程度。
这边的南宋市井生活模型与那边展窗里的“南宋京城图”是相互照应的,大家可以对照着看一下。
【我们都知道,南宋时的杭州是一座风景优美的园林城市,西湖以其旖旎的风姿吸引了大批的文人墨客,艺术家们精心描摹西湖的景致,并命名为“西湖十景”。这是李嵩绘制的《西湖图》。】下面陈列的就是当时的都城临安的老百姓们生活起居所用到的器具,这生动的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景况。
讲解员:人文——汪盼宏
好,大家再跟着我走吧!【中国的青铜时代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青铜文化。青铜器中的礼器无疑就是三代时形成的礼制的最好载体,这对于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深远,以至后世有仰先贤文化,慕三代遗风的复古风潮。】宋代好古,特别是徽宗、高宗两朝,对三代的向往,以仿制三代实物明志,达到亦步亦趋的程度,主要是仿制用于国家宗庙祭祀的青铜礼器,鼎力打造“新成礼器”。杭州环城西路武林门城墙下曾经出土一批尊、蒜头壶、贯耳壶、爵、鼎、钫等仿商青铜器。这件仿商铜尊通高29.5厘米,外表在雷纹上饰有叶脉纹、兽面纹,造型庄重典雅,风格神秘繁丽,与徽宗在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仿《博古图》中商代祖戊尊重制的宣和山尊颇为神似,宣和山尊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接下来我们所见到的是龙泉窑的瓷器。龙泉地处浙南,地方偏僻,因此开发较迟,龙泉窑始烧于北宋,盛于南宋。北宋朝廷南渡后,人口剧增,对瓷器的需求量也急剧增加,这就促进了龙泉窑的发展,南宋时的龙泉窑瓷器,在品种、造型、纹饰上,都达到了精美绝伦的地步。
这是一件“龙泉窑青瓷鬲式炉”。南宋至元代是龙泉窑发展的极盛时期。此时龙泉窑品种丰富,专以造型和釉色取胜。日常生活用瓷应有尽有。新出现了大量仿制古代铜器和玉器的琮式瓶、贯耳瓶、鬲式炉等器皿。鬲式炉始烧于宋代,仿商周铜鬲的式样制作,是焚香用具,南宋时期来自海外的香料很多,焚香的风尚盛行,各种焚香用具应运而生。这件龙泉窑青瓷鬲式炉制作工整,造型优美,釉色青碧,釉层厚润,炉肩、腹部凸棱,相当精致的。
让我们再来看“南宋龙泉窑青釉堆塑龙瓶”龙瓶是冥器,俗称“蟠龙瓶、招魂瓶”。出土资料证明,龙瓶与虎瓶通常成对随葬,习惯上称它们为龙虎瓶。用龙虎瓶随葬,祈祷冥福灵魂安宁升天,护佑子孙风调雨顺,长命富贵。瓶的形式多种多样,装饰手法和纹样也丰富多彩。龙虎瓶上堆塑的各种飞禽小兽,生动活泼,艺术价值高。
【五管瓶是宋代浙江青瓷中常见的器型,因腹部伸出五支圆管而得名,以龙泉窑产品最为著名。这类器物造型奇特,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龙泉地区自北宋起便常在墓葬中出现多管造型的随葬用器。五管瓶或是受这种多管瓶造型习惯启发的产物。至于五管瓶的用途,是生活用品、装饰品或随葬品,仍存在不同的看法。】这件五管瓶是宽矮式的小口瓶,瓶口为蕈状脣,十分精致,五管直接安在肩部,比北宋时期的龙泉窑多管瓶流短而又呈圆形,短直流,管内中空,与腹相通,腹壁削刻重瓣上仰的莲瓣纹,莲瓣中稜突起处成「出筋」现象,闪灰青色厚釉,全身布满纹片。这件五管瓶通高10.1厘米,口径2.3厘米,造型典雅,体态优美,实属一件艺术精品,美不胜收。相似的作品也见于四川遂宁南宋中期的窖藏和韩国新安海底的元代沉船中。
接下来大家看到的是作为我们浙江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的“青瓷舟形砚滴” 南宋至元代,龙泉窑进入了它的全盛期,产品量大质优,造型奇妙之器时有所见,舟形砚滴便是其中一种极具审美价值的文具。这件龙泉窑舟形砚滴龙泉县上严儿出土,高9.1厘米,通体施接近水天之色的滋润厚釉,舟的一端开有滴水的小口,船舱内一对情侣在窃窃私语,船舷上一位艄公欲取船篷上的斗笠,这俨然是春季江南水乡雨天的情景,这种充满诗情画意的舟形砚滴,南方人拥有了它,便会愈加依恋眼前的山山水水,而北方人端详摩挲着它,心中更会增添几分对江南旖旎风光的憧憬。
接下来,大家看到的是一件元代的青瓷龟荷纹碗。五代北宋越窑和元代龙泉窑等瓷器上常见的龟荷纹,源于《史记》的“龟千岁乃游莲叶之上”的记述。【古人认为这种龟“能导引致气,有益于助衰养老”,它“千岁乃满尺二寸。”而龟荷纹中的龟,从比例上看却要小得多。宋人范成大的《吴郡志》记载:“咸平元年夏四月,崑山县有渔妇李氏,张罾河上,得一白龟,如钱大,其色玉莹,朱眸电尾,宫画粲然„„按孙氏〈瑞应图〉云:‘龟千岁,巢莲叶之上。’是龟之质,固可巢于莲叶。而其出也,又将以应于千岁之运乎”。据此可知,瓷器上所饰的正是这种“小型化”了的具有更神奇功能的龟。】
大家接下来看到的就是仿照古代雕版印刷工艺的制作模型。因为雕版印刷的发明,书本的制作提高了效率,也节省了时间。到了宋代,浙江的浙版书更是成为了当时印刷术的代表。
由于书本的大量流通,浙江当时出现了许多知识分子,其中就有著名的浙东学派。浙东学派的代表人物有金华学派的吕祖谦,永康学派的陈亮,永嘉学派的叶适。下面就是他们所著写的一些著作。
刚才说到了文学上的成就,我们再来看看当时浙江艺术方面的成就。大家都知道浙江是戏曲之乡,而流传在浙江南部的南戏更是最早成型的戏曲形式之一。南戏主要在浙江温州地区一带。
讲解员:人文——朱诗琪
浙江不仅是个学术之乡、戏曲之乡,更是个佛教之乡。
中国第一个佛教宗派—天台宗就诞生在浙江。而到了宋代和五代时期,浙江大建佛塔、雕刻经幢,使浙江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南佛国”。
俗话说“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但现在大家看到的彩塑泥菩萨立像却是从北宋一直保留到现在,所以是浙博十大镇馆之宝之一。大家观察这座菩萨与其他的菩萨立像有什么区别?是不是面容更秀丽、姿态更优美呢?大家再仔细观察,看他的形态像不像一个S型。正因为这些特点,也有人称他为“东方的维纳斯”。
大家接着看另外一个镇馆之宝——2001年雷峰塔地宫出土的鎏金银阿育王塔。这座塔的塔身描绘的是关于阿育王的故事,是所发现的阿育王塔中故事最完整,最丰富的,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在这座塔中供奉着佛螺髻发舍利,所谓佛螺髻发就是传说中佛祖的一缕头发,是舍利中的最高形式之一,由此也可以看出当时佛教在浙江地位之高。
大家跟着我继续看,这是金华万佛塔和瑞安慧光塔出土的大量佛教文物。【金华万佛塔因为塔身每个砖块都刻有佛像,故称“万佛塔”。】而我们从这些出土文物数量之多,器物之精美也可以看出当时佛教在浙江的兴盛程度。
我们最后看到的是识文描金堆漆舍利函。顾名思义,它也是用来供奉高僧的舍利的。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舍利函特别的精美,但是其实这些精美花纹并不是雕刻在木头上的。大家可以猜猜是怎么雕刻上去的呢?其实,这个舍利函是在外面喷上了几十层甚至几百层的油漆后,等它干后,雕刻在油漆上的,称为“堆漆”技术,是当时漆器代表之作,精美堪称国家文物。
从这许多的文物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浙江佛教的确快速发展,达到鼎盛,又因为海上贸易,浙江的佛教得以传播到日本、朝鲜等地,使佛教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领略过了东南翘楚,接下去我们要走进的是明清时候的浙江,由接下去的讲解员进行介绍。
E组《繁庶两浙》讲解稿
大家好,我是浙博的讲解员XXX,下面就由我来为大家向介绍繁庶两浙这个馆区。这个展区展示了我们浙江明清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发展。
首先在政治方面,我们最先接触到的是浙江省名字的由来。宋代以来分两浙路明设浙江省,为浙江得名的开始,明代设立了浙江承宣布政使司,这就是“浙江”这个名字的由来。而清代设立浙江省,至此浙江省的格局和范围就基本形成了。
大家请看这边,这里展示的金银器都是从王士琦的墓葬中出土的。王士琦久镇云中,严守北疆,处理边疆事务,刚柔相济,威信素著。在任期间,边境平靖。他曾经做过山东参政,并参与了万历三大征之一的抗倭援朝,可以说是战功赫赫。后来,他担任临安节度使,也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浙江省省长。当时明朝一位省长的墓里陪葬有这么多的金器,可见当时浙江经济的繁华。这件金器名叫金带板,是当时官员官服腰带上的装饰,经过多年的腐蚀,布腰带已经腐朽不见了,但上面的金器仍保留了下来。王士琦金带板共二十枚,总重量665.98克。金带板上的纹饰分别为獬豸纹和灵芝纹。獬豸是传说中的灵异之兽,性格忠诚,能辨曲直,在封建王朝时期一直被当作御史等风宪衙门执法官的身份象征,獬豸纹也就成了古代执法官服饰上特有的纹饰。在这块金带板上呢,獬豸纹呈浅浮雕,独角昂首,作蹲踞状,身体两侧绕以火焰形云纹。王士琦曾任右副都御史,三品官。金带板上的獬豸纹和灵芝纹正与他的身份官衔吻合,也与明代制度相符。
这边陈列的是王士琦夫人生前所使用的一些首饰、饰品;有戒指、耳环、钗子等等。这一件金丝福寿五梁冠是戴在女子发髻上面的发罩,把发髻撑起,以便插袋各种昝钗。这件五梁冠造型前低后高,大小约略如拳。金冠迎面编一个立檐,其上系缀粗金丝掐出的“福”、“寿”两个金字:寿字的上半部掐作一个连枝带叶的桃子。冠两侧装饰卷云纹,顶部有五梁,前后左右留出圆孔、花孔共五个,以用来插簪。整件器物设计合理,制作精致,反映了明代金器细工的高超技艺。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这件麻姑吊坠,它造型生动,经过几百年,仍然是栩栩如生。大家可以看到,这里挂着一个牙签和掏耳朵勺,下面还有一个寿桃形状的塞子,麻姑的身体是中空的,我们可以把牙签和耳朵勺放入麻姑的身体里面,把寿桃形塞子塞上,便于随身携带,使用的时候再把寿桃塞子打开,非常方便。此物制作精美,构思极为巧妙,它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活品质的一种追求。
大家请看这幅浙江省行政区划图。钱塘江这条自然分界线将浙江省一分为二,以南称浙东,以北称浙西。前面讲到,宋代以来分两浙路明设浙江省,后改为承宣布政使司,清改为省,并且将浙西路的一部分划入江苏,一部分留在浙江,即下三府。仍以钱塘江为界,钱塘江以南地势较高的八个府也就是宋代浙江东路,就称为上八府。上三府为杭嘉湖,三地基本一体,属平原。其余的八个地区为下八府。宁绍台一体,为丘陵地带。温州处州(丽水)为山区,金衢两地相仿。
这些不同的地理环境会导致各地经济结构的不同。
这里展示的是杭嘉湖平原的产业结构,大家知道,平原地区是适宜种植水稻的。但是,为了在沉重的赋税下生存,浙北许多农民放弃传统的水稻种植,转而种桑养蚕。明清时期,杭嘉湖平原成为中国丝织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这里有一个清代文官的补子,官服补子又称“背胸”、“胸背”。补子分圆补和方补两种。圆补用于贝子以上皇亲者,上为五爪金龙纹,分别饰于左右肩上及前胸和后背。方补均用于文官和武将等官员。文官的补子用禽,而武官用兽。不同品级对应不同的禽兽。这只是孔雀,是三品文官的补子。
大家看这里,展示的是一件官袍和龙袍,有没有谁知道官袍和龙袍除了颜色以外,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是龙的爪子,龙袍上龙的爪子一定是五个的,取九五至尊之意,而官袍上的龙都是少于五个爪子的,有四个爪子、三个爪子、两个爪子,但是没有一个爪子的。这一件呢,是一品大员的官服。
当时清代朝廷在江宁﹑苏州和杭州三处设立织造局,统称“江南三织造”,专办宫廷御用和朝廷所需的各类纺织品。清代江南三织造的产品代表了当时最高的织造水平。江南三织造各具特色:江宁织造局善于织金妆彩以及倭缎、神帛的织造;苏州织造局的缂丝、刺绣工艺最精;浙江湖州生产的湖丝的品质最为优良,如绫、罗、纺、绉、绸等织品则多由杭州织造局织造。
这里展示的是一个清代丝织业手工作坊的场景以及养蚕、缫丝、纺织的整个流程图。丝织机有两种,一种织机是“腰机”,专织平面的丝织品,只需一人操机。另一种就是墙上画着的这种机器--“花机”,这种织机实际上是一种提花机,专织上等丝织品,构造较复杂,需要两名以上的织工操作。
明清丝织作坊中逐渐出现得机工与机户之间的雇佣关系也就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江南地区,特别是宁波温州台州这些沿海地区,很早就出现了相当规模的造船业。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拓展,使浙东沿海的对外贸易异常活跃,造船业兴盛。尽管明初实行的海禁对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破坏,但随着隆庆后实行较开放的贸易政策,经济得以恢复。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整艘船的制造过程,从选取龙骨,到整艘船的成型,都是纯手工打造的,虽然耗时,但是质量很好,很精细。
大家都知道,出海是一件很危险的事,特别是当时航海技术不是非常发达的状况下。所以呢,在出海前,人们会祈求神保佑他们或是他们的亲人平安回家。除了信佛,海神信仰在滨海而居的人们中也广泛流行,其中妈祖是最受尊崇的海神。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组宁波庆安会馆的图片,表现的是会馆的人祭祀妈祖,祈求保佑的景象。在红土绵延的浙江金衢盆地,人多地少,资源贫乏,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这里不沿海而且又是山地,不适宜种植业和造船业的发展,所以古越人走出了一条依靠专业技能外出谋生的生存之路,“以一技之长闯天下”。明清时期,随着手工业从家庭副业中分离出来,这片土地上活跃着一支支以建筑、五金、雕塑工艺和小商品贸易为特色的百工队伍,使浙江成为中国著名的“百工之乡”。其中以永康的铜匠,义乌的货郎,东阳的木匠最为著名。关于东阳木雕,在三楼的意匠生辉展厅还有详细的展示,有兴趣的观众可以去那里仔细看看。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明清时代浙江的文人墨客。盛极一时的清代浙东学派是中国传统学术的一个派别,其源起于宋,发达于明清时期。其代表人物多为活动于今浙江一带及籍贯为浙江的学者。浙东学派的学术思想体系庞杂,著作繁多,其重要学术取向是“经世致用”。浙东学派的经学研究,由黄宗羲开其端。经由万斯同、全祖望、章学诚得到发展。清代浙东学派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巨大的包容性。该学派的一些代表人物大力倡导并切实奉行兼容并蓄、广采博取的治学风格,反对墨守一家、好同恶异的狭隘学风。
还有我们明代最著名的王守仁王阳明先生,读过《明朝那些事儿》的一定知道,当年明月是特别推崇阳明先生啊,称他为明朝第一猛人。阳明先生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开创了心学学派,对后世儒学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里展示了明清时期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此时的西学传入,主要以传教士和一些中国人对西方科学著作的翻译为主。1605年利玛窦辑着《乾坤体义》,被《四库全书》编纂者称为”西学传入中国之始”。当时对中国的影响主要在天文学、数学和地图学方面,由于只在少数的士大夫阶层中流传,而且大部分深藏皇宫,没有能够很好的普及。
这里有几块太平天国的瓦当。瓦当是瓦的头端,瓦用于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面,主要功能作用是防水、排水,保护木构的屋架部分。在实用上,既便于屋顶漏水,起着保护檐头的作用,也增加了建筑的美观。其样式主要有圆形和半圆形两种。旁边这块巨大的旗帜呢,就是太平天国的令旗。
大家看到这里陈列的是满清八旗的战袍。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创建的一种耕战合一的社会组织形态,出征时用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种颜色的军旗以示区别,所以称为“八旗”。清代八旗盔甲种类形制相同,唯有不同的是颜色,正黄、正蓝、正白、正红通体为一色。镶黄、镶白、镶蓝三旗各以原旗本色为主,其边缘饰以红色。镶红旗盔甲边缘则饰以白色,以示区别。八旗盔甲都是很厚的棉甲。它是将棉花浸湿,反复拍成棉片,再把多张棉片做成厚实的棉布,两层棉布之间是铁甲,内外再用铜钉固定,这种盔甲对传统火器的防护较好。八旗的头盔材料主要是皮革,头盔外表用金属片装饰,头盔两边用棉甲片保护头部两侧。北京故宫存有的一千多套八旗盔甲,均由杭州织造局制作。
吴杰,字吉人,安徽歙县人。中法战争期间,任镇海口炮台守备。l885年3月l日,法军进犯浙江镇海。吴杰在招宝山威远炮台亲自操炮还击,重创法国舰队,取得了中法战争镇海之役的胜利,这是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史上唯一的海岸战役的全面胜利。此物为清代守备吴杰的铠甲,以绸为面,蓝布为里,内絮一层轻薄丝棉,其面饰有精美的图案,通体缀饰等距的镀金圆铜钉。
葛云飞(1789-1841年),字鹏起,号雨田,汉族,清代山阴天乐乡(今属杭州萧山)人,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抗英民族英雄,官至镇海总兵,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8月 17日,在著名的定海保卫中壮烈牺牲。
十九世纪中叶,英国为了改变中英贸易逆差的状况向中国偷运鸦片并发动了鸦片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非常沉重的灾难。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大门,中国人民进行了顽强的抵抗,这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血泪史。
这里陈列的是民国建立前,革命斗士在浙江进行的一些革命斗争。有孙中山先生的演讲唱片,还有由当时浙江籍留日学生在东京创办的《浙江潮》第一期。这些都记录了伟大的革命先烈为挽救中国所进行的无畏的斗争
走出我们面前的浙江军政府大门,我们就结束了越地长歌浙江古代史的讲解,下面让我们去二楼参观汹涌澎湃的钱江革命红潮。
第二篇:越人歌现代诗歌
潺潺江水
映着明亮的残光
是哪位君子
伴着水月
舟子摆桨
远方的月歌
山的临岸
又是哪位梦人
晚风泛起的涟漪
如是我的心跳
我轻声的歌唱
怕惊了梦中的悠长
江里映着你的模样
和我的船桨
我慢慢的靠近
你的身影烙在了我心上
晚风轻了
江水静了
你慢慢的走进船头
走进我的心里
华美的矜带
娟秀的发束
优雅的谈吐
你的举止让我心动
我唱着家乡的曲歌
摇着船桨
在晚风飘摇
月华静好中浅唱
水花因歌绽放
江雾因歌褪场
我倾慕你
只有你不知情
鱼儿因歌跳跃
星辰因歌闪烁
我仰慕你
只有你不知情
晚风因歌婉转
江水因歌恬淡
我爱慕你
只有你不知情
传世恋歌兮不绵绝
倾心睐君兮难停歇
月作青灯江为蜡
持桨愿将此生借
第三篇:长歌嘹亮[推荐]
长歌嘹亮,党魂浩荡
雄鸡唱三唱,长歌嘹亮,神州大地,走过了八十九载光辉历程的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它的九十诞辰。蓦然回首,那过往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融入历史的长河,沧桑了激情燃烧的岁月,璀璨的留给新中国一个华丽的转身。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艰难困苦,砥砺精神品格,我们党历经磨难而巍然屹立,千锤百炼而凛然坚定,是他们带领中国人民冲破艰难险阻,自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八十九年来,他们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值此诞辰的礼花即将绽放之际,我们胸中涌动着一腔热情,只将一曲高歌化作生生不息的党魂,萦绕每个人的心中。
“南湖水拍起航程,岁月沧桑印旧痕”,还记得1921年吗?那年的七月,在碧波荡漾的嘉兴南湖的一叶扁舟上,革命的蓝图在一群有志之士的手中轻轻展开。从此,铁锤与镰刀紧紧交织在一起,开辟出了一个民族的希望;从此,中国共产党像一轮喷薄而出的红日,照亮了一个民族前进的方向;从此,光耀宇寰的惊天壮歌在华夏舞台奏响,中华民族在高亢的起伏里怒放。
“一炮声闻千载后,西江月朗井冈雄”,井冈山上,革命的星星之火迅速形成燎原之势,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沉重打击,没有阻碍党前进的步伐。在南昌起义中,工农组织打响了武装夺取政权的第一枪。秋天的井冈山上,是党挥舞着长矛、大刀和红缨枪,以无穷的生命力,抗争,崛起,激励着全国民众披荆斩棘。一句“枪杆子里出政权”像一盏明亮的火炬,在漫漫长夜里,驱散了党一再桎梏被动的迷茫。面对反动黑暗势力血淋淋的屠刀,党拿起战斗的枪戟,指引着人民奋勇前进,无畏无惧!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决定着中国革命的生死存亡,北上遵义会议给党拨正了航向。两万五千里的漫漫长征挑战着我们党伟大的决心。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党冲破国民党重兵的追堵,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没有艰苦卓绝的精神,没有前赴后继的勇气,党如何能一路越过重重险阻,完成中国崛起的伟大使命。我们无法用脚步去丈量那漫长的征程,但是七十年前的长征,已经作为一个符号,走进了历史,镌刻在我们心灵的深处。
“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还记得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党领导全国人民与日军进行浴血奋战,台儿庄战役,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那流淌着的为保卫祖国而澎湃的血浪,无一不激荡着每一个国人的心。抗日战争胜利了,那被无数先烈们用鲜血染红的党旗,翻卷着的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怒涛,彰显着的是共产党坚定的信念与钢铁般的意志。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四年的解放战争,党在淮海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中积蓄着力量,酝酿着决胜千里的宏筹。百万雄师过大江,一场渡江战役,蒋家王朝在炮声中灰飞烟灭。从此,我们挣脱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冲开了艰难险阻的牢笼,亿万双希望的眼睛蕴含着梦想,将胜利的和平鸽放飞在祖国的天空。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西柏坡的声声呐喊,诉说着党澎湃的思绪,缓缓升起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震撼着亿万同胞的心。一句“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将那说不尽的沧桑坎坷化为每个人激动的泪水。从此,一个新的中国有如东方旭日冉冉升起,人民当家作主,开始了他们脚步下不停的探索。
我们永远忘不了,当《东方红》的歌声回荡在祖国上空的每个角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在西北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呼啸升空,中国航天事业书写了新的篇章,“两弹一星”的伟大成就是何等的荡气回肠。“太空俱乐部”从此有了中国的身影,向世界展示着我们的荣耀与自豪。
我们忘不了,1971年中国合法席位在联合国的恢复,在那有历史意义的一天,乔冠华同志的开怀一笑成为每个人心上永恒的记忆,向世界宣誓着中国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如果没有党永不言弃的铮铮誓言,如何完成一次次历史的超越?如果没有党正确战略思想的指导,我们如何创造一个个傲人的奇迹?
我们永远忘不了邓小平同志拨雾正航,力挽狂澜的伟大创举,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缕缕春风,吹开改革开放的朵朵春蕾,荡起与时俱进的滚滚浪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脸上绽放笑容;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特色社会道路日新月异;一首《春天的故事》,四个经济特区、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神话般的崛起,歌颂着党彪炳千秋的历史伟绩。
我们永远忘不了像焦裕禄、王进喜,孔繁森,任长霞等优秀共产党员给我们留下的感人肺腑的故事,是他们在祖国大地挥洒滚烫的热血,无怨无悔,甘做人民的公仆,换来了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我们忘不了在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下,香港澳门相继回归,两个特别行政区先后成立,我们唱着七子之歌,洗刷了百年屈辱的历史。党为开辟香港澳门的新纪元,为实现祖国的完整统一所付出的艰辛,在人民群众心中铸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我们忘不了,1998年特大洪灾肆虐全国,党和战士们在最危险的时刻,奋不顾身,跳入急流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挡住滔滔洪水。面对这百年不遇、不可一世的洪魔,党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传播到每一个角落,拯救出千万个流离失所的难民,抚慰着灾难面前人们震颤的心。
我们忘不了,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后,那个喜悦的泪水和成功的狂欢交织的不眠之夜。当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先生,庄重而清晰地宣布,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举办城市为“北京”时,北京沸腾了、中国沸腾了、华夏儿女沸腾了。是党把实现民族百年梦想和向世界奉献一届高水平奥运会的双重承诺共担肩头,是党在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悠久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们忘不了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亿万人民胸中翻滚的热情;忘不了党冲在斗争最前沿,带领我们成功抗击非典型性肺炎和禽流感疫情;忘不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神舟五号”遨游太空时的热血澎湃;忘不了西藏铁路建成通车后,戈壁历史的进步;忘不了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实现千年奔月梦;忘不了2008年在中国南方百年不遇的雪灾面前,日夜坚守在抗灾岗位的中国共产党员奔波劳碌的身影;忘不了在藏独分子嚣张的气焰下,党团结全国人民的浩然正气;忘不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留给世界惊羡的美丽;忘不了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融入心底;忘不了相继发生的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是党将爱心汇成川,生命站成树,向全国人民诠释着我们血浓于水的真挚感情……
看今朝,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主席的“八荣八耻”、科学发展观,使全国人民有了更强的凝聚力。现在,让我们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八十九年前的峥嵘岁月已在革命的进行曲中平息了硝烟,党的九十诞辰在时钟的回响下靠近了我们的步伐。当我们越上巍巍古长城,过往的风雨洗礼着韶华的天真,如今的党披上睿智成熟的铠甲,自信的走过八十九载春秋,承载着党升腾的灵魂。
我们呐喊着未来,迸发着豪情,我们要在今朝向党献上深情的祝福:九十诞辰,举国同庆;长歌嘹亮,党魂浩荡
第四篇:越人歌赏析
篇1:越人歌赏析
越人歌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赏析
起首两句“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洲”,当从《北堂书钞》卷一O六引作“舟”。“搴洲中流”即在河中荡舟之意。这是记事,记叙了这天晚上荡舟河中,又有幸能与王子同舟这样一件事。在这里,诗人用了十分情感化的“今夕何夕兮”、“今日何日兮”的句式。“今夕”、“今日”本来已经是很明确的时间概念,还要重复追问“今夕何夕”、“今日何日”,这表明诗人内心的激动无比,意绪已不复平静有序而变得紊乱无序,难以控抑。这种句式及其变化以后常为诗人所取用,著名的如宋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的末两句“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进入诗的中间两句行文用字和章法都明显地由相对平易转为比较艰涩了。这是诗人在非常感情化的叙事完毕之后转入了理性地对自己的心情进行描述。“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顽而不绝兮得知王子”,是说我十分惭愧承蒙王子您的错爱,王子的知遇之恩令我心绪荡漾。
最后两句是诗人在非常情感化的叙事和理性描述自己心情之后的情感抒发,此时的诗人已经将激动紊乱的意绪梳平,因此这种情感抒发十分艺术化,用字平易而意蕴深长,余韵袅袅。“山有木兮木有枝”是一个比兴句,既以“山有木”、“木有枝”兴起下面一句的“心说君”、“君不知”,又以“枝”谐音比喻“知”。在自然界,山上有树树上有枝,顺理成章;但在人间社会,自己对别人的感情深浅归根到底却只有自己知道,许多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对别人的感情难以完全表达,因此越人唱出了这样的歌词。而借“枝”与“知”的谐音双关关系做文章的比兴手法,也是《诗经》所惯用的。如《卫风芄兰》“芄兰之支,童子佩;虽则佩,能不我知”,《小雅小弁》“譬彼坏木,疾用无枝;心之忧矣,宁莫之知”,即是。这种谐音双关对后代的诗歌如南朝乐府民歌《子夜歌》等恐怕不无影响。而“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二句,与《九歌湘夫人》中“沅有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二句相仿佛(然“山”句为“A有B兮B有C”句式,“沅”句为“A有B兮C有D”句式,亦有不同),也可见出此楚译《越人歌》深受楚声的影响。虽然今人所读到的《越人歌》是翻译作品,但仍可这样说:《越人歌》的艺术成就表明,两千多年前,古越族的文学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篇2:越人歌原文翻译及赏析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译文:
今天是什么样的日子啊,我驾着小舟在长江上漂。
今天是什么样的日子啊,我竟然能与王子在同船泛舟
承蒙王子看的起啊!不因为我是舟子的身份而嫌弃我,甚至责骂我。
我的心里如此的紧张而停止不住,因为我知道他居然是王子!
山上有树木,而树上有树枝,
可是我的心底这么喜欢王子啊,王子却不知。
今夜是什么夜晚啊,我能操桨于此洲流;
今天是什么日子啊,我有幸能与王子同舟。
含羞怀情啊,不顾诟骂羞耻,
心里多么痴迷不止啊,盼见王子。
山有树啊树有枝,心里爱慕着您呀您却不知。
故事:
据刘向《说苑·善说》记载:春秋时代,楚王母弟鄂君子皙在河中游玩,钟鼓齐鸣。摇船者是位越人,趁乐声刚停,便抱双桨用越语唱了一支歌。鄂君子皙听不懂,叫人翻译成楚语。就是上面的歌谣。歌中唱出了越人对子皙的那种深沉真挚的爱恋之情,歌词声义双关,委婉动听。是中国最早的译诗,也是古代楚越文化交融的结晶和见证。它对楚辞创作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选自《先秦诗文精华》人民文学出版社20xx.1版)
故事讲的是楚国襄成君册封受爵那天,身着华服伫立河边。楚大夫庄辛经过,见了他心中欢喜,于是上前行礼,想要握他的手。襄成君忿其越礼之举,不予理睬。于是庄辛洗了手,给襄成君讲述了楚国鄂君的故事:
鄂君子皙是楚王的弟弟,坐船出游,有爱慕他的越人船夫抱着船桨对他唱歌。歌声悠扬缠绵,委婉动听,打动了鄂君,当即让人翻译成楚语,这便有了《越人歌》之词。鄂君明白歌意后,非但没有生气,还走过去拥抱船夫,给他盖上绣花被,愿与之同床共寝。
庄辛进而问襄成君:鄂君身份高贵仍可以与越人船夫交欢尽意,我为何不可以握你的手呢?襄成君当真答应了他的请求,将手递给了他。
篇3:越人歌原文翻译及赏析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译文:
今天是什么样的日子啊,我驾着小舟在长江上漂。
今天是什么样的日子啊,我竟然能与王子在同船泛舟
承蒙王子看的起啊!不因为我是舟子的身份而嫌弃我,甚至责骂我。
我的心里如此的紧张而停止不住,因为我知道他居然是王子!
山上有树木,而树上有树枝,
可是我的心底这么喜欢王子啊,王子却不知。
今夜是什么夜晚啊,我能操桨于此洲流;
今天是什么日子啊,我有幸能与王子同舟。
含羞怀情啊,不顾诟骂羞耻,
心里多么痴迷不止啊,盼见王子。
山有树啊树有枝,心里爱慕着您呀您却不知。
故事:
据刘向《说苑·善说》记载:春秋时代,楚王母弟鄂君子皙在河中游玩,钟鼓齐鸣。摇船者是位越人,趁乐声刚停,便抱双桨用越语唱了一支歌。鄂君子皙听不懂,叫人翻译成楚语。就是上面的歌谣。歌中唱出了越人对子皙的那种深沉真挚的爱恋之情,歌词声义双关,委婉动听。是中国最早的译诗,也是古代楚越文化交融的结晶和见证。它对楚辞创作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选自《先秦诗文精华》人民文学出版社20xx.1版)
故事讲的是楚国襄成君册封受爵那天,身着华服伫立河边。楚大夫庄辛经过,见了他心中欢喜,于是上前行礼,想要握他的手。襄成君忿其越礼之举,不予理睬。于是庄辛洗了手,给襄成君讲述了楚国鄂君的故事:
鄂君子皙是楚王的弟弟,坐船出游,有爱慕他的越人船夫抱着船桨对他唱歌。歌声悠扬缠绵,委婉动听,打动了鄂君,当即让人翻译成楚语,这便有了《越人歌》之词。鄂君明白歌意后,非但没有生气,还走过去拥抱船夫,给他盖上绣花被,愿与之同床共寝。
庄辛进而问襄成君:鄂君身份高贵仍可以与越人船夫交欢尽意,我为何不可以握你的手呢?襄成君当真答应了他的请求,将手递给了他。
【越人歌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3篇)】
篇4:越人歌原文翻译及赏析
原文:
越人歌
先秦:佚名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译文:
今晚是怎样的晚上啊我驾着小舟在河上漫游。
今天是什么日子啊能够与王子同船泛舟。
承蒙王子看得起,不因为我是舟子的身份而嫌弃我,责骂我。
心绪纷乱不止啊,因为能够结识王子。
山上有树木啊树木有丫枝,心中喜欢着你啊你却不知道。
注释:
今夕何夕兮,搴(qiān)舟中流。
搴:拔。搴舟,犹言荡舟。洲:当从《北堂书钞》卷一O六所引作“舟”。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pī)好兮,不訾(zǐ)诟(gòu)耻。
被:同“披”,覆盖。訾:说坏话。诟耻:耻辱。
心几(jī)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几:同“机”。王子:此处指公子黑肱(?-前529年),字子皙,春秋时期楚国的王子,父亲楚共王。
悦:喜欢。
赏析:
据刘向《说苑·善说》记载:春秋时代,楚王母弟鄂君子皙在河中游玩,钟鼓齐鸣。摇船者是位越人,趁乐声刚停,便抱双桨用越语唱了一支歌。原文汉字注音为“滥兮抃草滥予昌枑泽予昌州州州焉乎秦胥胥缦予乎昭澶秦逾渗惿随河湖”。
鄂君子皙听不懂,叫人翻译成楚语。译文为“今夕何夕兮,搴州中流。今夕何夕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鄂君子皙在听完译文后万分感动,与越人缠绵一夜,“行而拥之,举绣被而覆之”。
歌中唱出了越人对子皙的那种深沉真挚的爱恋之情,歌词声义双关,委婉动听。是我国最早的译诗,也是古代楚越文化交融的`结晶和见证。它对楚辞创作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其中“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一句最为经典,后来楚辞中的“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被认为是借鉴了其“兴”的修辞手法。
起首两句“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洲”,当从《北堂书钞》卷一O六引作“舟”。“搴洲中流”即在河中荡舟之意。这是记事,记叙了这天晚上荡舟河中,又有幸能与王子同舟这样一件事。在这里,诗人用了十分情感化的“今夕何夕兮”、“今日何日兮”的句式。“今夕”、“今日”本来已经是很明确的时间概念,还要重复追问“今夕何夕”、“今日何日”,这表明诗人内心的激动无比,意绪已不复平静有序而变得紊乱无序,难以控抑。这种句式及其变化以后常为诗人所取用,著名的如宋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的末两句“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进入诗的中间两句行文用字和章法都明显地由相对平易转为比较艰涩了。这是诗人在非常感情化的叙事完毕之后转入了理性地对自己的心情进行描述。“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是说我十分惭愧承蒙王子您的错爱,王子的知遇之恩令我心绪荡漾。
最后两句是诗人在非常情感化的叙事和理性描述自己心情之后的情感抒发,此时的诗人已经将激动紊乱的意绪梳平,因此这种情感抒发十分艺术化,用字平易而意蕴深长,余韵袅袅。“山有木兮木有枝”是一个比兴句,既以“山有木”、“木有枝”兴起下面一句的“心悦君”、“君不知”,又以“枝”谐音比喻“知”。在自然界,山上有树树上有枝,顺理成章;但在人间社会,自己对别人的感情深浅归根到底却只有自己知道,许多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对别人的感情难以完全表达,因此越人唱出了这样的歌词。而借“枝”与“知”的谐音双关关系做文章的比兴手法,也是《诗经》所惯用的。这种谐音双关对后代的诗歌如南朝乐府民歌《子夜歌》等恐怕不无影响。而“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二句,与《九歌·湘夫人》中“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二句相仿佛,也可见出此楚译《越人歌》深受楚声的影响。虽然今人所读到的《越人歌》是翻译作品,但仍可这样说:《越人歌》的艺术成就表明,两千多年前,古越族的文学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篇5:描写爱情的诗词《越人歌》赏析
《越人歌》
先秦·佚名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赏析】
抛开诗歌背后的故事,这也是一首美妙的情歌。灰姑娘(越女)相识了一位王子,一下子芳心暗许,忐忑不安之余又欣喜若狂,于是便唱出了这首歌。“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山上有木,木有枝丫,人人都知道,可是我对你的喜欢,你却不知道。你不懂我的言语,难道还看不懂我的眼神。
“山有木兮木有枝”是一个比兴句,兴起下句“心悦君兮君不知”;即由自然界顺理成章的现象,引出毫无规律可言的情爱,因此流露出一种痛彻心扉的惋惜之情。暗恋有千般痛苦,敢于唱出来,就是一种解脱。相比之下古人更直白大胆,当感情郁积于心难以抑制时,就付诸于歌谣。这大概就是《毛诗序》所说的“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当你也这么喜欢一个人,又难以表达时,不妨引用这句,说不定还能收到不可思议的效果呢。
这两句与《九歌·湘夫人》中“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意义相似,句式相仿,可以看出这首《越人歌》对楚辞的影响之大。
扩展阅读:文化背景
越人生活的江汉地区温热潮湿,雨量充沛,有纵横交错、星罗棋布的江河湖海,这样的地理环境使得古越人熟谙水性,“善于舟揖”、“利于水战”。《淮南子·原道训》说越人“陆事寡而水事众”,《汉书·严助传》说越人“处溪谷之间,篁竹之中,习于水斗,便于用舟”。越人善于使舟,并多次献舟于中原,帮助中原国家训练水兵。《竹书纪年》中有:周报王时“越王使公师隅来献舟三百”;《汉书·武帝纪》载:汉朝的楼船水师曾大量启用越人为将;《梁书·王僧辩传》记载:南北朝时,梁朝攻击侯景之部,船上“棹手皆越人,去来趣袭,捷过风电”。
《说苑·奉使》说:“(越人)剪发文身,烂然成章以像龙子者,将避水神也。”众所周知,越族的突出特征就是“断发文身”,越人“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伤害也。”剪发、被发、断发即不同于中原民族的束发。而文身即在身上刺划各种纹样,“以避蛟龙之害”。越人因常与水打交道,难免发生意外,故相信水中有龙和信奉水神。他们担心龙伤害自己,便以其形文身,使彼视己为同类;为祈求神的保护,又信奉水神,并有祭祀水神之俗,而祭祀水神时又用船并将船饰以龙的形象(即所谓龙舟)。所以越人的文化图腾是龙蛇崇拜。
从语言上,汉语主要是由华夏族语而来。楚人与华夏的语言有别。汉语为单音节,楚语系多音节,语词多双音,如蟋蟀、蚊子、怂恿、扭泥等等,本是楚语,亦已变成汉语词汇。楚语有发语词“羌”等,有结语词“兮”、“些”等。但总的来讲,楚语和华夏语族操的汉语还属同一语言系统,而且楚国贵族阶层基本上都通晓华夏族通行的汉语。而越人的语言则是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不光与汉语不同,和楚语也有很大差异。
越人的语言被中原华夏族称为“鴃舌鸟语”。汉语为一字一音的孤立语,越语则为一字数音的胶着语。越人不仅与华夏人不能通话,就是与近邻楚人也很难通话,所谓“鸟声禽呼,言语不同。”在西汉时成书的《淮南子·修务训》中还记载了越人语言的语音特点:“胡人有知利者,而人谓之駤。越人有重迟者,而人谓之訬,以多者名之。”高诱注云:“訬,轻利急,亦以多者言。訬,善誃者谓之訬”。这说明越人语言多数是轻利急速,故虽偶然有说话重迟的人而外族人仍称为訬,这可能同越语发音习惯有关,所以多数人以訬著称。可见,越语是独立的一个语音系统。
楚国吞并越国后,通楚、越双语的人在两个民族中逐渐增多,但楚国上层贵族还是流行中原华夏语音,而越族一般平民,比如横楫逐波的舟子,有些也还只操自己的语言——越语。反正翻译人才比比皆是,沟通不成问题。子晰在船上表示听不懂越语,便能有如探囊取物立马召来了翻译,说明其地同时能操楚、越两族语言的人不少。这是楚、越两族人民相杂而居,日常生活频繁需要的结果。
扩展阅读:词句鉴赏
起首两句“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洲”,当从《北堂书钞》卷一O六引作“舟”。“搴洲中流”即在河中荡舟之意。这是记事,记叙了这天晚上荡舟河中,又有幸能与王子同舟这样一件事。在这里,诗人用了十分情感化的“今夕何夕兮”、“今日何日兮”的句式。“今夕”、“今日”本来已经是很明确的时间概念,还要重复追问“今夕何夕”、“今日何日”,这表明诗人内心的激动无比,意绪已不复平静有序而变得紊乱无序,难以控抑。这种句式及其变化以后常为诗人所取用,的如宋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的末两句“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进入诗的中间两句行文用字和章法都明显地由相对平易转为比较艰涩了。这是诗人在非常感情化的叙事完毕之后转入了理性地对自己的心情进行描述。“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顽而不绝兮得知王子”,是说我十分惭愧承蒙王子您的错爱,王子的知遇之恩令我心绪荡漾。
最后两句是诗人在非常情感化的叙事和理性描述自己心情之后的情感抒发,此时的诗人已经将激动紊乱的意绪梳平,因此这种情感抒发十分艺术化,用字平易而意蕴深长,余韵袅袅。“山有木兮木有枝”是一个比兴句,既以“山有木”、“木有枝”兴起下面一句的“心说君”、“君不知”,又以“枝”谐音比喻“知”。在自然界,山上有树树上有枝,顺理成章;但在人间社会,自己对别人的感情深浅归根到底却只有自己知道,许多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对别人的感情难以完全表达,因此越人唱出了这样的歌词。而借“枝”与“知”的谐音双关关系做文章的比兴手法,也是《诗经》所惯用的。如《卫风·芄兰》“芄兰之支,童子佩觽;虽则佩觽,能不我知”,《小雅·小弁》“譬彼坏木,疾用无枝;心之忧矣,宁莫之知”,即是。这种谐音双关对后代的诗歌如南朝乐府民歌《子夜歌》等恐怕不无影响。而“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二句,与《九歌·湘夫人》中“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二句相仿佛(然“山”句为“A有B兮B有C”句式,“沅”句为“A有B兮C有D”句式,亦有不同),也可见出此楚译《越人歌》深受楚声的影响。虽然今人所读到的《越人歌》是翻译作品,但仍可这样说:《越人歌》的艺术成就表明,两千多年前,古越族的文学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第五篇:大国长歌演讲稿
大国长歌
肇始之初,三星堆面向星空的仰望,激发了一个伟大民族生息繁衍的智慧之光。伏羲炎黄,黄河流域的刀耕火种,点燃了一个文明延续五千年连绵不断的辉煌。才终于找到了通向未来的方向。终于,我们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终于,我们把先行者的脚步追上;昆仑,秦岭,太行,民族起伏的龙骨脊梁!坚实的脊梁顶住了亿万年沧桑,古文明硕果仅存的华夏民族已雄踞东方!
当奥运圣火映红天安门广场,世博蓝图已经绘就浦江。
奥林匹克精神让中华民族更快更高更强,凝聚全世界专注的目光。亚欧大陆最东端已激荡起巨浪,共产主义所蕴藏的巨大力量,将使她撼动亚非,震惊世界,百世流芳。
五千年的文明是我们延续的根脉,五千年文明也是我们前进的羁绊。当我们打开了国门放眼世界,终于,冒险家乐园展现出——最前沿、最尖端、最绿色的时尚。厚重的华夏礼仪将我们滋养,“与文明同行”,“让生活更美好”,共同把和谐社会的旋律唱响。
纵览风云百年
世界博览会不再是“奇趣会” 而是崛起!兴盛!复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已敞开九百六十万宽阔的胸膛,吸纳着五大洲四大洋!大道行思,古老文明在东西方思想地碰撞交融下,必将创造出永载史册的大国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