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东省城乡规划条例(征求意见稿)
《山东省城乡规划条例》
(2009年12月9日草案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为科学合理地制定城乡规划,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和有关定义)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进行各项建设活动,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本条例,符合有关城乡规划要求。
本条例所称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村庄规划、有关专项规划和专业规划。城市、镇规划一般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乡规划分为乡人民政府所在地集镇总体规划和集镇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总体规划应当包含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并作为所辖镇、乡规划编制的依据。镇总体规划、乡人民政府所在地集镇总体规划应当包含镇域、乡域村镇体系规划,并作为所辖村庄规划编制的依据。
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以下可简称“县城”。
第三条(规划区)本条例所称规划区,是指城市、镇、集镇、村庄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规划区的具体范围在城市、镇、集镇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中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镇、集镇、村庄,镇、集镇规划区范围内的村庄,不再单独划定规划区,其规划建设纳入隶属的城市、镇、乡统一管理。
第四条(规划原则)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并符合区域人口发展、国防建设、防灾减灾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的需要。
第五条(规划衔接)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以及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的编制,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互衔接,协调一致。
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应当将同级人民政府编制的总体规划作为重要参考。
在规划区内,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应当符合城乡规划。
第六条(管理体制)城乡规划工作实行集中领导,统一管理,分级实施。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以及镇、乡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本条例的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规划管理机构,完善管理职能,配置管理力量。
省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
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在市辖区、片区、镇、乡单独设立或者分片设立派出机构。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镇、乡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助做好城乡规划管理的有关工作。
第七条(科技进步)本省鼓励城乡规划理论、专业技术、管理机制和科技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和创新,通过组织规划成果评优、标准规范制定、业务培训、先进评选等工作,促进城乡规划理论水平、设计水平、管理水平和科技应用水平的提高。
第八条(经费保障)各级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城乡规划编制、管理和科技进步工作的需要,提出年度城乡规划经费预算,由同级人民政府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切实予以保证,并随财政收入的增长同步增长。第九条(城乡规划委员会)建立城乡规划委员会制度。城乡规划委员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代表、专家和公众代表组成,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委托,对涉及城乡规划的重大事项提供决策咨询。
城乡规划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
(一)审议城市发展策略、城市(县)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
(二)审议城市、县专业规划和重点地段的修建性详细规划;
(三)审议重大建设项目的规划选址;
(四)审议单独编制的重点地段城市设计;
(五)城市人民政府授予的其他职责。
须经城乡规划委员会审议而未审议,或经审议未获城乡规划委员会通过的规划或建设项目,城市、县人民政府或其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同意或批准。
城乡规划委员会制度的具体实施办法,由省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二章 城乡规划的制定
第十条(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省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报国务院审批。
省人民政府可以依据全国和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按照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需要,组织编制本省跨行政区的区域性城镇体系规划、城市群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报省人民政府审批,促进全省区域统筹和城市群的加快发展。
第十一条(城镇体系规划内容要求)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区域性城镇体系规划应当依据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全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互衔接。
编制省域和区域性交通、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绿化、供 水、排水、污水处理、电力、通信、综合防灾等专项规划和专业规划,应当依据省域和区域性城镇体系规划,并经省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纳入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或相应的区域性城镇体系规划。
编制城市、镇、集镇总体规划,应当符合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区域性城镇体系规划。
第十二条(总体规划编制审批要求)城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省会城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城市的总体规划,由省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本省其他城市和县城的总体规划,由城市、县人民政府逐级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县城以外的镇、集镇,其总体规划由镇、乡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所属城市、县人民政府审批。历史文化名镇以及省人民政府指定的镇、集镇,其总体规划由所在地城市、县人民政府逐级报省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一般为二十年;城市、县城总体规划还应当增加远景规划的内容,对更长远的发展作出预测性安排。
第十三条(规划报批前置)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县城总体规划,在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查、审批前,应当先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交由本级人民政府研究处理。
镇、乡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镇、集镇总体规划,在报所属城市、县人民政府或省人民政府审批前,应当先经镇、乡人民代表大会审议,代表的审议意见交由本级人民政府研究处理。
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报送审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镇、集镇总体规划,应当将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或者镇、乡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审议意见和根据审议意见修改规划的情况一并报送。
第十四条(城乡统筹规划)城市、县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市域、县域城乡统筹规划,综合评价城乡发展条件,制定城乡发展战略,预测城乡人口增长和城镇化水平,引导和控制城乡居民点布局,拟定城乡建设发展方向与规模,协调城乡生态资源、空间资源保护与利用、综合安排基础 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保证城乡合理有序发展。
市域、县域城乡统筹规划由城市、县人民政府逐级上报省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编制镇、集镇总体规划,应当以市域、县域城乡统筹规划为依据,按照适度集聚、节约用地、有利农业生产、方便农民生活的要求,确定镇域、乡域内村庄布点,统筹安排与村庄相关的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第十五条(近期和年度建设规划)城市、县、镇、乡人民政府应当依据城镇体系规划、城乡统筹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和集镇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近期建设规划,经城市、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镇、乡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同意后,报本级人民政府审批,并报总体规划审批机关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镇、乡人民代表大会备案。近期建设规划的规划期限为五年,每五年续编一次。
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依据近期建设规划,组织编制年度建设规划,报城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年度建设规划应当明确规划年度实施的主要内容,统筹安排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共安全设施和中低收入居民住房等项目的建设。
近期和年度投资计划、土地供应计划应当与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建设规划相互衔接。
第十六条(专业规划)
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据经批准的城镇体系规划、城市和县城总体规划,组织编制城市、县的有关专项规划、专业规划。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的,报本级人民政府审批;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编制的,由同级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审查,经审查同意后报本级人民政府审批。法律法规对专业规划编制和审批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城市、县的专项规划、专业规划应当符合省域和区域性城镇体系规划、城市和县城总体规划,并在审批后纳入城市和县城总体规划。
第十七条(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 部门组织编制城市、县城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经城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镇、乡人民政府组织编制镇、集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报上一级城市、县人民政府审批,并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备案。
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符合总体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的要求,符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合理确定不同用途用地的界线,确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因地制宜,切实可行;
(二)建设用地、建筑容积率和绿地率符合国家标准,保护耕地、生态环境、资源、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等区域,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
(三)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
(四)符合国家、省规划标准、规范和强制性内容,符合区域人口发展、国防建设、防灾减灾、避难场所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的需要。
第十八条(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镇、乡人民政府可以组织编制重要地块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报城市、县人民政府审批。
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受理建设项目规划许可申请时,可以根据建设项目需要,要求建设单位组织编制建设项目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要求组织编制。
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当符合相应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十九条(城市设计)
鼓励在城乡规划编制过程中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城市设计内容应依法纳入各层次城乡规划进行审批和管理。单独编制的城市设计,按照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标准进行审批和管理。城市设计的技术标准由省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第二十条(村庄规划)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或镇、乡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按照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原则,依据城乡统筹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组织制 定村庄规划,报城市、县人民政府审批。村庄规划在报送审批前,应当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
在城市、镇、集镇规划区以外已列为迁村并点、整体搬迁的村庄,经县级以上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可以不编制村庄规划,由县级以上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或镇、乡人民政府依据城乡规划和有关法规、技术标准、规定进行规划管理。
第二十一条(名城、名镇、名村规划)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确定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保护区,应当编制专门的保护规划。与城市、镇总体规划同步编制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规划,纳入城市、镇总体规划一并上报审批。单独编制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和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由所在地城市、县人民政府逐级上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报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备案。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规划确定的历史文化街区,应当编制专门的详细规划,经省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审查后,由所在地城市、县人民政府审批。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所在地城市、县人民政府,应当设立专项保护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二十二条(城乡规划全覆盖和规划备案)
城市、县、镇、乡人民政府及其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总体规划、城乡统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村庄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实现总体规划、城乡统筹规划覆盖行政辖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村庄规划覆盖规划区内的全部规划建设用地。
为保证城乡规划编制经费,提高规划编制水平,实行城乡规划技术成果有偿使用制度。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有关法规和本条例的规定,做好城乡规划备案工作。城乡规划备案和规划技术成果有偿使用的具体管理办法,由省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二十三条(规划编制资质管理)县级以上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有关法规,负责城乡规划编制资质申请的审查、许可和对城乡规划编制单位的监督管理。
承担城乡规划编制、修改的单位必须已取得城乡规划编制资质,并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城乡规划编制、修改工作。组织城乡规划编制、修改的机关或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城乡规划编制资质等级的单位具体承担规划编制或修改工作。具体承担单位的国家注册规划师应当在城乡规划编制或修改成果的文件和图纸上签字盖章。
城乡规划编制单位未按照规定接受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资质检查或者检查不合格的,资质许可机关可以责令其限期整改,逾期整改不合格的,资质许可机关可以公告收回其《资质证书》。
本省以外的城乡规划编制单位承担本省行政区域内的规划编制任务,应当按照规定先向相应的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本省城乡规划编制资质管理的具体办法,由省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有关法规和本条例制定。
第二十四条(编制资料)编制城乡规划,应当符合经依法批准的上位规划,遵守国家和省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采用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的技术资料。
地方人民政府和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城乡规划,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根据规划编制需要,及时无偿提供有关规划、计划、统计、测绘、地籍等基础资料。
第二十五条(规划批前公示、批后公布)城乡规划报送审批前,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依法将规划草案予以公示,并可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审定建设项目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前,应当公示并征询有关公众的意见。公示的时间不少于三十日。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充分考虑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并在报送审批的材料中附具意见采纳情况及理由。
城乡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在城乡规划获得批准后一个月内,向社会公布规划的主要内容和图纸。
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公开的内容,不进行公示、公布。
第三章 城乡规划的实施
第二十六条(规划实施的原则)
城乡建设和发展应当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配套建设,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施城乡规划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尊重群众意愿,量力而行,有序实施。
第二十七条(规划技术规定)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遵守有关技术标准和规定。
省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依法制定城乡规划编制、实施管理的技术标准和规定,规范和指导全省城乡规划工作。
城市、县人民政府可以依据国家和省的有关技术标准和规定制定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第二十八条(规划统一管理)
各类区域性基础设施、公共设施、重大建设项目的选址布局,城镇新区、旅游度假区和各类开发区、园区等的设立,应当符合城镇体系规划和有关城市、镇、集镇总体规划。
城镇新区、旅游度假区、风景名胜区和各类开发区、园区等,由所在地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统一规划管理。
调整行政区划应当符合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镇、集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和村庄布局,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参加区划调整方案的编制。
第二十九条(规划许可依据)在本省行政区域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应当依法取得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划许可。
在城市、镇、集镇规划区的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 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应当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
进行交通、水利、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项目或旅游、资源开采等项目建设的,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依据经批准并纳入相应层次城乡规划的有关专项规划、专业规划核发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三十条(城镇体系规划协调)制定跨行政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地区,有关行政区域的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区域协调发展、区域设施共建共享、区域环境共同保护的原则,定期或者根据需要,就城镇体系规划的实施、重大项目的建设、行政区域相邻地带的规划管理等进行协调、磋商。
本省内涉及跨市、县行政区划范围的建设项目规划审批,应建立协调会办机制。在市、县行政区界两侧各2公里范围内进行下列项目建设,应当征求相邻市、县人民政府或者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一)必须相互衔接或者可以共建共享的各类基础设施;
(二)可能对相邻行政区域的环境、景观、历史文化遗存或者交通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
(三)其他可能对相邻地区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
需要扩大协调、协商范围的,由相邻城市、县人民政府具体商定。第三十一条(各类保护用地)城乡规划中道路红线、绿地绿线、水体蓝线、基础设施黄线、公共服务设施橙线、历史文化保护紫线所划定的区域,以及城乡规划确定的铁路、公路、港口、机场及其净空保护区、消防通道、轨道交通设施、公交场站、输配电设施及输电线路走廊、通信和广播电视设施、微波通道、管道设施、水库、水源地、防汛通道、生态岸线、自然保护区、重要能源设施、垃圾填埋场及焚烧厂、污水处理厂、燃气设施、供热设施、给水排水设施、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和其他需要依法保护的用地,禁止擅自改变用途。
违反城乡规划占用上述用地进行建设的,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不得进行规划审批或许可,有关主管部门不得办理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备案 手续和建设用地批准手续。
第三十二条(地下空间利用)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据总体规划,组织编制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批。规划应当对地下的交通设施、人防设施、公共设施、市政管网、地源热泵等地下建、构筑物建设以及资源保护、文物保护等进行统筹安排,并与地面建筑合理衔接。
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应当与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由县级以上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统一规划管理,依法办理有关的选址、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手续。与地面建设工程同步开发地下空间的,应与地面建设工程统一办理规划许可手续;单独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参照地面建设工程办理各项规划许可手续。
新建、改建、扩建道路桥梁工程,应当同步设计、配套实施管线工程。鼓励建设地下综合管沟,提高基础设施、工程管线的规划建设水平。
第三十三条(选址意见书的适用范围)
按照国家规定需要有关部门审批、核准,或通过划拨方式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在建设项目报送审批、核准前,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核发选址意见书。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建设项目选址申请材料,确认符合城乡规划要求和有关规定的,核发选址意见书。选址意见书的内容应当包括建设项目的选址位置和下一阶段规划要求,附选址位置图。国家级和省级各类开发区、旅游度假区的设立或迁址,应由省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选址意见书。
未依法取得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选址意见书的,有关主管部门不得批准或者核准建设项目,不得批准开发区、旅游度假区的设立或迁址。
第三十四条(选址意见书的分级管理)
跨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经所在地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分别提出选址审查意见后,报有关城市、县共同上一级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选址意见书。
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审批、核准的建设项目,由项目所 在地城市、县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选址审查意见后,报省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选址意见书。
城市、县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审批、核准的建设项目,由该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选址意见书。
国家对核发选址意见书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选址意见书的申请条件和办理程序,由省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第三十五条(土地储备的规划控制)
土地储备机构在实施土地储备前,应当向土地所在地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相关用地的规划条件,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规划条件,作为土地储备授权批准文件的组成部分。
承担土地储备任务的单位应当持土地储备授权批准文件向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相关规划许可。
第三十六条(土地出让的规划管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必须符合城乡规划。城市、县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参与国有土地征收计划、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计划的制定。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前,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拟出让用地的规划条件,作为土地出让合同的组成部分。
规划条件的内容一般包括:出让用地的位置、范围和面积、用地性质、允许建设的空间范围、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建筑退让、绿地率、出入口位置、停车设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要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规定以及有关规划引导要素,附规划用地红线图等图件。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合理确定规划条件中的强制性指标和引导型指标。需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应当在规划条件中予以明确。
未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或未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规划条件的地块,不得进行土地使用权出让。规划条件未纳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或者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擅自变更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规划条件的,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无效。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规划条件一年内未进行土地出让的,规划条件自行失效,土地主管部门应当向城市、县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重新核定规划条件。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前,控制性详细规划依法进行调整或者修改的,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重新核定规划条件,并及时告知同级土地主管部门予以变更。
第三十七条(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适用范围)城市、镇规划区内下列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或变更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一)需划拨或者出让、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
(二)因建设项目改建、扩建,改变原有建设用地性质或变更容积率的。
需划拨或者出让、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在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方可申请办理土地使用批准手续。对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建设单位批准用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撤销有关批准文件;对占用土地的,应当及时收回。
第三十八条(城镇划拨用地、集体用地规划许可)在城市、镇规划区内以划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或者使用集体建设用地的建设项目,按以下程序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一)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持有关部门批准、核准、备案文件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申请。在城市、镇规划区范围内使用集体建设用地的建设项目,按规定不需要有关部门批准、核准、备案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可以直接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申请。
(二)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核定用地位置、范围和面积,提出用地使用性质、允许建设范围、建筑密度、绿地率、容积率、建筑高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定等规划条件。
(三)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建设用地规划总平面图,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规划条件的,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内容应当包括建设用地位置、范围和面积、用地性质、建设规模和建筑面积等,附规划用地红线图。建设项目申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需要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应一并告知。
第三十九条(出让、转让用地规划许可)以出让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按下列程序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
(一)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持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件向城市、县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二)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规划条件和相关材料,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在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中,改变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的规划条件。
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必须符合原出让合同中的规划条件,受让者应当向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变更手续。
第四十条(临时用地的规划管理)因施工、地质勘察等需要临时用地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城市、县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临时用地规划许可证。批准临时用地,不得影响城乡规划实施、妨碍城市安全。
临时用地的使用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两年。确需延长使用期限的,原使用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使用期到期之日三十日前,向原审批核发临时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延期手续。
临时用地使用期满,或者在使用期间因城市建设需要不能继续使用的,使用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期满前或者接到有关部门的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清理场地并复原后归还用地,有关费用由使用单位或个人承担。
第四十一条(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适用范围)在城市、镇规划区内进行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建设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 证。
本款规定的工程建设包括:
(一)建筑工程;
(二)道路、管线等各类市政设施工程;
(三)广场、停车场、绿化工程;
(四)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工程;
(五)改变建筑物原有外貌的建筑大修或者外立面装修工程;
(六)城市雕塑;
(七)占用城市用地和空间或者附着在建筑物、构筑物上的户外广告设施、牌匾、灯饰;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工程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办理建设项目施工许可等手续。
城市规划区外申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审批权的镇,经省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并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镇人民政府可以在本镇规划区内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并应当在发证后七日内向所在地城市、县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四十二条(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办理程序)建筑物、构筑物等建设工程按以下程序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一)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持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件、土地使用权属证件,向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申请;需要建设单位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应同时提交修建性详细规划;属于原有建筑物改建、扩建的,还应当提供房屋产权证明。道路、管线等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不能提供土地使用权属证件的,提供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二)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建设用地规划条件,提出建设工程规划设计要求,建设单位或者个人依据规划设计要求提交建设工程设计方案。
(三)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组织审查后,建设 单位或者个人根据审查意见进行初步设计、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
(四)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中有关城乡规划的内容,符合规划设计要求的,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法律规定在申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前应当取得有关主管部门意见等其他材料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在申请时应一并提供。
有关主管部门在组织初步设计审查时,应当邀请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参加。施工图设计审查涉及改变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内容的,必须经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第四十三条(乡村集体用地规划许可)在乡、村庄规划区内集体建设用地上进行镇、乡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的,应当按以下程序办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一)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向镇、乡人民政府提交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申请表、规划建设用地原权属单位村民委员会同意建设的书面意见,按规定需要审批、核准的建设项目,还应提交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和审批、核准文件,确需占用农用地的,还应提交农用地转用审批文件;
(二)镇、乡人民政府征求土地管理部门意见后报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据镇、乡规划或者村庄规划核定建设用地位置和界限,提出规划条件;
(三)建设单位或者个人依据规划条件提出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规划许可机关审查确认符合城乡规划的,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农村住房建设应当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符合相关规划,保持地方特色和传统风格,坚持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贯彻国家和省有关节约土地、资源和保护环境等规定。
在乡、村庄规划区范围内进行农村村民住宅建设规划管理的具体办法,由省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内容包括建设项目位置、建设规模和主要功能等,附规划设计图纸。
第四十四条(乡村国有土地规划许可)在乡、村庄规划区内的国有 土地上进行建设的,按照本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规定进行规划许可。
第四十五条(建设工程设计文件要求)建设工程设计单位应当按照城乡规划、城乡规划管理技术标准和规定以及规划条件、规划设计要求进行建设工程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并确保其设计文件的文字说明和图纸相一致。
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必须确保申报材料的文字说明和图纸的一致性并对其负责。
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图纸建筑面积与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证书记载的建筑面积不一致的,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证书记载为准。
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应当详细载明建筑用途。属于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应当明确公共场所、公用设施和物业服务用房的位置、面积和界限。
第四十六条(建设工程批前和批后公示)居住建筑周边可能影响居民等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的建设项目、历史街区和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内的建设项目、风景名胜区内的建设项目,其规划许可以及变更规划许可内容,应当在批准前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15日。
上款规定的建设工程经规划许可后,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照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在建设工程用地现场竖立建设工程规划批后公示牌,向社会公示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工程平面图、立面图、透视图等主要附图附件,并写明规划批后管理部门和举报电话。
第四十七条(规划验线)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建设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城市、县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报验线,经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准签章。农村集体土地上的农民自建住房的规划验线,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镇、乡人民政府进行。
第四十八条(临时建设)在城市和镇规划区进行下列临时建设,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城市、县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人民政府确定 的镇人民政府申请办理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一)在临时用地上建设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工程设施;
(二)在已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用地批准文件的用地上,因施工、管理等需要临时搭建的工棚、库房、管理用房、围墙等设施;
(三)其他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建设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临时建设不得妨碍城市交通和公共安全,不得影响城市景观和周围建筑物的使用,不得影响近期建设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
临时建设工程使用期限不超过两年。确需延长使用期限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使用期到期之日三十日前,向原许可机关申请办理延期手续。延期不得超过两次,每次延期不超过一年。临时用地上的临时建设工程,竣工后不得批准延期。因抢险救灾及其他事关公共安全的紧急需要等突发情况下未办理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的临时建设,必须在事由消除后三十日内自行拆除。
临时建设工程必须按照规划许可的用途使用,不得擅自改变用途,不得办理房屋产权登记,不得转让、抵押和租赁。
临时建设使用期满或者在使用期间因城市建设需要应当提前拆除的,建设单位、使用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期满前或者接到有关主管部门拆除该临时建设设施的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无条件自行拆除,恢复场地原有状况。
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办理程序,参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办理程序简化执行。具体程序由市、县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四十九条(竣工核实)建设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有相应资质单位测绘的竣工图等材料,向城市、县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规划核实。
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确认符合规划条件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规定内容的,核发建设项目规划核实合格证。
农村集体土地上的农民自建住房的规划核实,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镇、乡人民政府进行。未取得建设项目规划核实合格证的,建设单位不得组织竣工验收,有关主管部门不得办理房屋产权登记。
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竣工验收后六个月内,向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报送建设项目的有关竣工验收资料。
第五十条(分期建设的规划管理)分期建设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必须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要求完成建设项目相关配套设施和绿地的建设。
分期建设的居住类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组织编制建设项目整体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提出建设项目整体的分期建设计划,向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分期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审定的修建性详细规划中,合理划分分期实施的地块范围,分期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同一建设周期内的地块应当包括相应比例的配套设施和绿地。
建设单位在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要求完成配套设施和绿地建设后,申请办理后续建设期内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前,应当根据本条例第四十九条的规定办理配套设施的规划核实手续;通过规划核实的,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方可为其办理后续建设项目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五十一条(测绘单位义务)测绘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省有关测绘技术规范和规定,进行建设工程放线、竣工测绘以及房产测绘,并对其成果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第五十二条(规划技术服务)在办理规划许可和竣工核实的过程中,建设单位或个人应按照有关规定,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城乡规划技术服务单位,就有关设计方案是否符合规划条件、建筑施工图和竣工建设情况是否符合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要求进行规划技术服务。
城乡规划技术服务成果应当作为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做出规划许可、进行规划核实的技术依据之一。受委托的城乡规划技术服务单位应当对其提供的规划技术服务成果的科学性、真实性负责。
城乡规划技术服务工作的具体管理办法,由省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制定。
第五十三条(规划许可的办理期限和前置条件)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提交的建设用地、建设工程或者乡村建设的规划许可申请和相关材料齐备后,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规定期限内核发规划许可证件或者做出不予许可的决定。
建设单位或者个人组织编制、报审建设工程设计方案、修建性详细规划、施工图设计,规划许可前依法进行的公示、听证、专家评审等,不计入规划许可的办理时间。
除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规划许可前置条件外,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不作为规划许可前置条件。
第五十四条(规划许可的有效期)
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应当注明有效期。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有效期为一年。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取得选址意见书一年内办理建设项目审批、核准手续,在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一年内办理用地批准手续,在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一年内开工建设。
需要申请延期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选址意见书或者规划许可证期满前30日内,向原审批部门申请办理延期手续。延期不得超过一年。
在规定期限内未办理相关手续或未开工建设,又未申请延期的,原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失效。
第五十五条(规划许可的注销)
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规划许可证依据的建设项目批准文件被撤销、撤回、吊销或者土地使用权被收回的,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注销相应的规划许可证。
第四章 城乡规划的修改
第五十六条(城镇体系规划、总体规划修改)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和集镇总体规划进行评估和修改,其条件、权限和程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十七条(控制性详细规划、村庄规划的修改)控制性详细规划一经批准,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变更;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可按照本条例规定的程序进行调整:
(一)控制性详细规划所依据的上位规划发生变化,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土地利用或设施布局等产生较大影响的。
(二)因国务院、省人民政府批准的重大项目,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土地利用或设施布局等产生较大影响的。
(三)经评估确需修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
(四)确需修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其他情形。
修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对修改的必要性进行论证,征求规划地段内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并向原审批机关提出专题报告,经原审批机关同意后,方可编制修改方案。修改后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的审批程序报批。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涉及调整城市、镇、集镇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的,应当先修改总体规划。
因上级人民政府制定的城乡规划发生变更提出修改村庄规划要求,或村庄规划的审批机关认为应当修改规划的,可以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修改村庄规划。修改后的村庄规划,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的审批程序报批。
第五十八条(规划修改后备案)经依法修改并审批的城乡规划,按照有关规定重新备案。
第五十九条(规划许可变更)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规定的内容,不得擅自变更。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发放后,因依法修改城乡规划或者建设项目改建、扩建等原因,确需变更的,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采取公示、听证会等形式,听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因建设项目改建、扩建等改变原用地性质、容积率或建筑布局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持有关主管部门同意项目改、扩建的审批(核准、备案)文件和相关材料,向城市、县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重新申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变更内容不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不得批准。
因变更规划许可内容给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申请变更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事先征得利害关系人同意,并依法给予补偿。
因政府部门依法修改城乡规划直接导致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变更,给被许可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第六十条(改变用途的规划管理)场地、建筑物的使用应当符合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定的使用功能。有关部门在办理企业和个人的工商登记时,其经营场所应当符合城乡规划的相关规定,满足建筑安全、住区环境、交通、邻里关系等方面的要求。
建设工程的所有权人要改变规划许可证规定的使用功能,给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申请变更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事先征得利害关系人同意,依法给予补偿,向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改变使用功能。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六十一条(监督检查的总体要求)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城乡规划编制、审批、实施、修改的监督检查。省人民政府及其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城市、县人民政府及其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城乡规划工作的监督检查。
第六十二条(向人大报告制度)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城乡规划的实施情况,并接受监督。第六十三条(监督检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城乡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有权采取以下措施:
(一)要求有关单位和人员提供与监督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并进行复制;
(二)要求有关单位和人员就监督事项涉及的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并根据需要进入现场进行勘测;
(三)责令有关单位和人员停止违反有关城乡规划的法律、法规的行为。
被监督检查的单位和人员应当予以配合,不得妨碍和阻挠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活动。
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应当出示执法证件。
第六十四条(规划督察员)建立派驻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城乡规划督察员受省、设区城市人民政府委托,对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城乡规划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派驻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的具体实施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六十五条(人员处分)
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查处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时,涉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应当及时通报其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并向其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提出处分建议。
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应当及时调查,作出决定,并反馈通报部门。第六十六条(行政处罚与行政许可的上级监督)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给予行政处罚,而有关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不给予行政处罚的,上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有权责令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或者建议有关人民政府责令其给予行政处罚。
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给予行政许可,而有关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不给予行政许可的,上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有权责令其作出行政许可或者建议有关人民政府责令其作出行政许可。第六十七条(违规行为的撤销)
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本条例规定作出的行政许可,上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有权责令其撤销或者直接撤销该行政许可。因撤销行政许可给当事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违反规定作出行政许可的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给予赔偿。
赔偿义务机关赔偿损失后,应当根据有关规定追究相关工作人员责任。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八条(政府的规划编制责任)
对依法应当编制城乡规划而未组织编制、违反上位规划组织编制城乡规划的,或者未按法定程序编制、审批、修改城乡规划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有关人民政府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六十九条(政府的资质认定责任)
城乡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委托不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编制城乡规划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七十条(镇政府和规划部门行政不作为的责任)
镇、乡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本级人民政府、上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依据职权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依法组织编制有关控制性详细规划的;
(二)超越职权或者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核发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
(三)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未在法定期限内核发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
(四)对依法应当进行规划批前公示的建设项目未组织公示的;
(五)同意修改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总平面图前未 采取听证会等形式听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的;
(六)擅自改变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规划条件的;
(七)发现未依法取得规划许可或者违反规划许可的规定在规划区内进行建设的行为,而不予查处或者接到举报后不依法处理的。
第七十一条(有关部门的责任)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其作出的相关行政许可无效,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对未依法取得选址意见书的建设项目核发建设项目批准、核准文件的;
(二)未依法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确定规划条件或者改变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依法确定的规划条件的;
(三)对未依法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或者办理用地批准手续的;
(四)对未依法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发放建设工程施工许可的;
(五)对未依法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规划核实合格证的建设单位、个人进行房屋产权登记的;或者对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建设单位、个人进行房屋产权登记的内容与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定的内容不符的;
(六)未经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改变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定的建筑物使用功能进行工商注册登记的。
第七十二条(编制单位的责任)
城乡规划编制单位或工程设计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项目所在地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合同约定的规划编制费、设计费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建议原发证机关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超越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承揽城乡规划编制工作的;
(二)违反国家和省有关标准、技术规范编制城乡规划的;
(三)省外规划编制单位在本省行政区域内承担规划编制任务未备案的;
(四)协助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在申请规划许可时提供虚假的规划、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或施工图设计的;
(五)违反城乡规划的强制性条文或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规划条件、规划设计要求编制详细规划、进行建设工程方案设计或施工图设计的。
未依法取得城乡规划编制资质证书承揽城乡规划编制任务的,由项目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依照前款规定处以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以欺骗手段取得资质证书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资质证书;已承揽城乡规划编制任务的,由项目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处以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本省以外的城乡规划编制单位承担本省行政区域内的规划编制任务,未按照规定进行备案的,负责备案的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其规划编制成果不予认可,责令其限期备案,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三条(批前和批后公示责任)按照本条例第五十条规定应当在规划许可前进行公示而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未公示的建设项目,其规划许可无效,依据本条例第七十四条的规定对有关人员给予处分。
按照本条例第五十条规定应当在规划许可后进行公示而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未按照规定进行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四条(城镇违法建设查处)
在城市、镇规划区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的,限期改正,并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限 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没收实物或者进行违法建设的全部收入,可以并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的建设行为包括:
(一)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进行建设,符合规划的;
(二)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确定的内容进行建设,尚可改正的;
(三)利用失效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进行建设,尚可改正的;
(四)其他违反城乡规划进行建设,尚可改正的。
经营性房地产项目超出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批准的建筑面积进行建设,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的,限期改正,并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五外加允许保留的超出面积部分市场评估价格一倍的罚款。
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违法建设行为包括:
(一)擅自占用城市道路、广场、绿地、河湖水面、地下工程、轨道交通设施、通讯设施或者压占城市管线、永久性测量标志进行建设的;
(二)擅自占用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用地进行建设的;
(三)在城市水源一级保护区范围内进行建设的;
(四)违法占用土地进行建设的;
(五)违反建筑间距、建筑退让城市道路红线、建筑退让用地边界等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或者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强制性内容进行建设的;
(六)擅自在建筑物楼顶、退层平台、住宅底层院内进行建设的;
(七)擅自占用居住区内公共道路、绿地、公共场地进行建设的;
(八)其他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违法建设。
本条第一款所称建设工程造价,指违法建设建筑物工程整体造价。第七十五条(乡村违法建设查处)未依法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乡、镇人民政府或原发证机关责令停止建设;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的,限期改正,对村民自建住宅的处以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的罚款,对其他建设处以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 款;逾期不改正的,或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可以强制拆除。
第七十六条(违法临时建设查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地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拆除,可以并处临时建设工程造价一倍以下的罚款:
(一)未经批准进行临时建设的;
(二)未按照批准内容进行临时建设的;
(三)临时建筑物、构筑物超过批准期限不拆除的。
第七十七条(竣工资料报送责任)
建设单位未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六个月内向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报送有关竣工验收资料的,由所在地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补报;逾期不补报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八条(违法建设查处的强制执行)
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作出责令限期改正、停止建设或者限期拆除的决定后,当事人不改正、不停止建设或者逾期不拆除的,建设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责成有关部门采取查封施工现场、停供施工用水电、强制拆除等措施。
采用强制措施查处违法建设的具体实施办法,由设区城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七章 附则
第七十九条(实施日期)本条例自2010年 月 日起施行,1991年8月31日颁布实施的《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同时废止。
第二篇:山东省城乡规划条例(推荐)
山东省城乡规划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为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和有关定义)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进行各项建设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村庄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本条例所称规划区,是指城市、镇、村庄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应当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规划区的具体范围在城市、镇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中划定。
第三条(规划原则)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完善城乡服务功能,维护公共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和传统风貌,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提倡低碳、环保的发展模式,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引导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并符合区域人口发展、国防建设、防灾减灾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的需要,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四条(规划衔接)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以及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的编制,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互衔接。
在规划区内确定建设用地,应当符合城乡规划。
第五条(管理体制)省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全省行政区域内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
市、县(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
对各类开发区的规划管理职能,应当由市、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集中统一行使。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镇(乡)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城乡规划管理的有关工作。
第六条(科技进步)鼓励开展城乡规划理论、专业技术、管理机制和科技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和创新,组织标准规范制定,促进城乡规划工作水平的提高。
第七条(机构和经费保障)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城乡规划管理机构建设,根据工作需要,可以确定设立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城乡规划编制、管理和科技进步工作的需要,设立城乡规划专项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切实予以保证,并随财政收入的增长情况和规划事业发展需要逐步增加。
第八条(规划严肃性和公民权利、义务)经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和规划管理的依据,未经法定程序不得修改。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经依法批准并公布的城乡规划,服从规划管理,并有权就涉及其利害关系的建设活动是否符合规划要求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查询。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或者控告违反城乡规划的行为。
第二章 城乡规划的制定
第九条(城镇体系规划)省人民政府依据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组织编制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用于指导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
省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可以依据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按照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需要,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区域性城镇体系规划、城市群和都市圈规划及有关专项规划,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第十条(总体规划)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由市、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其他镇总体规划、乡规划由镇、乡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市、县人民政府审批。
省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可以确定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由省人民政府审批。
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应当包含远景规划,根据合理的资源和环境容量,按照城镇化发展到成熟期的城镇人口数量,对城镇远景规模、空间布局等长远发展作出预测性安排。
第十一条(规划报批前置)各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总体规划在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查、审批前,应当先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其审议意见交由本级人民政府研究处理。
其他镇总体规划、乡规划报市、县人民政府审批前,应当先经镇、乡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其审议意见交由本级人民政府研究处理。
上述规划在报送审批时,应当将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镇、乡人民代表大会的审议意见和根据审议意见修改规划的情况一并报送。
第十二条(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经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报市、县人民政府审批,并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备案。
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不得改变城市、镇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确需改变的,应当先按照法定程序修改城市、镇总体规划。
第十三条(修建性详细规划)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镇人民政府可以组织编制重要地块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报市、县人民政府审批。
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审查建设项目规划许可事项时,可以要求建设单位组织编制建设项目的修建性详细规划。
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当符合相应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不得改变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第十四条(村庄规划)位于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镇、乡和村庄,不再编制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位于镇总体规划确定的镇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村庄,不再编制村庄规划。
前两款规定以外的村庄,镇、乡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按照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原则,组织编制村庄规划,经村民委员会或者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同意,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意见后,报市、县人民政府审批。
第十五条(专项规划)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可以会同有关部门,依据经批准的城镇体系规划、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总体规划,组织编制交通、水利、电力、燃气、通信、给排水、环境卫生、绿化、消防、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人民防空等有关专项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审批,并纳入总体规划。
单独编制的省域和区域性交通、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绿化、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燃气、电力、通信、防灾减灾等专项规划,应当符合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与区域性城镇体系规划相衔接,并经省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查同意。
各类专项规划之间应当衔接。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落实各类专项规划的有关内容。
第十六条(名城、名镇、名村规划)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确定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保护区,应当编制专门的保护规划,由市、县人民政府逐级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报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文物主管部门备案。
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编制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详细规划,由市、县人民政府审批,并报省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备案。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应当设立专项保护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十七条(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市、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批。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应当遵循统一规划、综合开发、合理利用、依法管理的原则,对地下交通、商业、仓储、能源、通讯、管线、人防工程等设施建设以及资源保护、文物保护要求等进行统筹安排,并与地上相关设施合理衔接。
第十八条(城市设计)鼓励在城乡规划编制过程中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城市设计内容应当纳入各层次城乡规划实施管理。
第十九条(规划编制技术要求)编制城乡规划,应当符合经依法批准的上层次城乡规划,遵守国家和省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采用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技术资料。
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根据城乡规划组织编制机关的需要,及时提供有关规划、计划、统计、勘察、测绘、地籍、气象、地震、地质、物探、水资源、水文、环保、地下设施等基础资料。
编制城乡规划应当充分考虑资源承载条件和防灾需要,合理确定探测(观测)设施、防灾通道和避难场所,统筹安排相关基础设施。
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时,应当组织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省域和区域性城镇体系规划以及城市、镇总体规划批准前,审批机关应当组织专家和有关部门进行审查。
第二十条(规划编制单位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城乡规划编制单位的监督管理。
编制、修改城乡规划,应当委托具有相应城乡规划编制资质的单位承担。
省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完善有关制度,加强对城乡规划编制单位的动态监督管理,对不符合资质要求的单位,可以依法给予警告、责令整改、降低资质等级、取消资质等处罚。
第二十一条(规划批前公告、批后公布)城乡规划报送审批前,组织编制机关应当依法将规划方案向社会公告,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公告时间不得少于三十日。
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充分考虑专家和公众意见,并在报送审批的材料中附具意见收集、采纳情况及理由。
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在城乡规划获得批准后三十日内,向社会公布规划的主要内容和图纸。
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公开的内容,不进行公告、公布。
第三章 城乡规划的实施
第二十二条(规划实施的原则)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统筹兼顾,量力而行,突出重点,集中紧凑,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城乡规划。
第二十三条(近期和建设规划)市、县、镇人民政府应当依据城市、镇总体规划等,制定近期建设规划,报总体规划审批机关备案。近期建设规划的规划期限为五年。
市、县人民政府可以依据近期建设规划,组织编制建设规划,明确规划实施的主要内容,统筹安排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共安全设施和中低收入居民住房等项目的建设。
近期和投资计划、土地供应计划应当与近期建设规划、建设规划相互衔接。
第二十四条(规划技术规定)省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本省城乡规划编制、实施管理的技术标准和规定,用以规范和指导全省城乡规划工作。
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可以依据国家和省的有关技术标准和规定,制定本地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并报上一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五条(城乡规划委员会)建立城乡规划委员会制度。城乡规划委员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代表、专家和公众代表组成,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委托,对涉及城乡规划的重大事项提供决策咨询。
须经城乡规划委员会审议而未审议,或者经审议未获通过的规划或者建设项目,市、县人民政府或者其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不得同意或者批准。
城乡规划委员会制度的具体实施办法,由省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制定。
第二十六条(规划许可制度)在本省行政区域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应当依法取得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规划许可。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实施规划许可,应当依据经批准的城乡规划,不得在城乡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以外作出规划许可。
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项目,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和有关部门论证后,作出规划许可决定。
第二十七条(城镇体系规划协调)在实行省域和区域性城镇体系规划的过程中,有关人民政府应当就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生态环境保护、相邻地区的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的规划管理,主动进行协商,必要时由共同上一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项目主管部门组织协调。
涉及跨市、县行政区划范围的规划审批、许可,相邻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进行协商。
在市、县行政区界两侧各2公里范围内进行下列项目建设,应当征求相邻市、县人民政府的意见:
(一)必须相互衔接或者可以共建共享的各类基础设施;
(二)可能对相邻行政区域的环境、景观、历史文化遗存或者交通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
(三)其他可能对相邻地区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
第二十八条(各类保护用地)城乡规划确定的铁路、公路、港口、机场及其净空保护区、道路、公交场站、轨道交通设施、消防通道、绿地、河道、湖泊、水库、水源地、防汛通道、生态岸线、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保护区、重要能源设施、垃圾填埋场及焚烧厂、污水处理厂、燃气设施、供热设施、给水排水设施、输配电设施及输电线路走廊、通信和广播电视设施、微波通道、管道设施、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以及其他需要依法保护的用地,未经规划审批机关批准,不得改变用途。
第二十九条(空间规划管理)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建设项目的需要,依据城乡规划在项目用地的地上或者地下分别作出规划许可。
第三十条(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下交通、商业、仓储、能源、通讯、管线、人防工程等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项目,应当依法办理规划许可手续。与地面建设工程同步开发地下空间或者进行人防设施建设的,可以与地面建设工程一并办理规划许可手续。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建设地下综合管沟,并逐步建立地下空间、地下管线动态监测系统。
第三十一条(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各类区域性基础设施、公共设施、重大建设项目、各类开发区的选址和布局,应当符合城乡规划。
根据国家规定需要办理选址意见书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报送有关部门审批或者核准建设项目前,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核发选址意见书。
申请核发选址意见书,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包含建设单位、项目性质、建设规模、选址意向等情况说明的建设项目选址申请书;
(二)审批类建设项目的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核准类建设项目的项目申请报告或者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标明拟选址位置的项目用地区位图、地形图;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三十二条(选址意见书分级核发)国家和省审批或者核准的建设项目、省级以上各类开发区的设立,由项目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初审同意后,向省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核发选址意见书。
市、县审批或者核准的建设项目,向同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核发选址意见书。
国家对核发选址意见书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三条(选址意见书的内容)选址意见书应当载明建设项目的选址位置和规划要求,附选址位置图。
依法应当取得而未取得选址意见书的,有关主管部门不得审批或者核准建设项目,不得批准设立各类开发区。
选址意见书管理的具体办法,由省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制定。
第三十四条(建设用地前期规划管理)在城市、镇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镇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进行建设,原土地性质属集体建设用地的,应当先办理国有建设用地征用手续,再办理建设项目规划许可手续。
实施土地储备前,应当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出具用地规划条件。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应当符合城乡规划。市、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参与土地储备计划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计划的制定。
第三十五条(城镇划拨用地规划许可)在城市、镇规划区内以划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应当按以下程序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一)建设单位持有关部门审批、核准、备案文件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申请。
(二)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核定用地位置、面积和允许建设的范围,提出有关规划要求,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第三十六条(城镇出让、转让用地规划许可)在城市、镇规划区内以出让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前,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出让用地的位置、范围和面积、用地性质、允许建设的范围、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建筑高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要求等规划条件并附图件,作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组成部分。未经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确定规划条件的,国有土地使用权不得出让。规划条件未纳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或者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擅自变更规划条件的,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无效。
规划条件应注明有效期。出具规划条件一年内土地未出让的,规划条件自行失效,土地主管部门应当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重新核定规划条件。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前,控制性详细规划依法进行调整或者修改,影响拟出让地块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重新核定规划条件,并及时告知同级土地主管部门。
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在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后,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持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件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等材料,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不得擅自改变作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组成部分的规划条件。
第三十七条(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转让以出让方式获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受让方应当持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等材料,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变更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不得擅自改变原出让合同附具的规划条件。
第三十八条(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效力和内容)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在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办理土地使用权手续。对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建设单位批准用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撤销有关批准文件;对占用土地的,应当及时收回。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应当载明建设用地的位置、范围和面积、用地性质、建设规模和建筑面积等,附规划用地红线图等图件。
第三十九条(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办理程序)在城市、镇规划区内进行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建设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市、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持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件、土地使用权属证件,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申请。城市道路、管线等基础设施项目,申请时可不提供土地使用权属证件。
(二)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建设用地规划条件,提出建设工程规划设计要求。建设单位或者个人依据规划设计要求提交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规划设计要求中需要建设单位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应同时提交修建性详细规划。
(三)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经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建设单位或者个人进行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
(四)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核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中有关城乡规划的内容,符合规划设计要求的,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四十条(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内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应当载明建设项目位置、建设规模和使用功能等内容,附经审定的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建筑物、构筑物等建设工程的规划许可证,还应当附经审定的建设工程设计方案。
施工图设计审查过程中不得改变建设工程规划设计要求规定的内容。
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办理建设项目施工许可等手续。
第四十一条(临时用地、临时建设)在城市、镇规划区临时使用土地、进行临时建设的,应当取得市、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规划许可。
临时用地、临时建设工程使用期限不得超过两年。
第四十二条(乡村国有土地建设规划管理)在乡、村庄规划区内使用国有土地进行工程建设的,应当按照城市、镇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工程建设规划许可的程序,依据乡、村庄规划或者纳入城乡规划的专项规划办理规划许可手续
第四十三条(乡村集体土地建设规划许可)在乡、村庄规划区内进行建设的,市、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向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提供建设用地的有关规划要求。
在乡、村庄规划区内集体建设用地上进行乡镇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在申请办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时,应当向乡、镇人民政府提交下列材料:
(一)建设项目批准、核准文件;
(二)规划建设用地所在的村民委员会同意建设的书面意见,该意见应当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大会集体讨论通过;
(三)建设工程设计方案;
(四)确需占用农用地的,提供农用地转用证明文件;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乡、镇人民政府对建设单位或者个人的申请材料提出审查意见,报市、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应当载明建设项目位置、建设规模和主要功能等内容,并附规划设计图纸。
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在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办理用地审批手续和开工建设。
第四十四条(村民自建住房规划管理)农村村民在乡、村庄规划区内农村集体土地上自建住房的,应当向乡、镇人民政府提交宅基地使用证明或者房屋权属证明、村民委员会意见、新建住宅相关图件等证明文件,由市、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农村村民在城市、镇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区内、中心城区和镇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外的农村集体土地上自建住房的,应当由市、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其需要提供的材料和办理程序,按照前款的规定执行。
第四十五条(建设工程设计文件要求)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和施工图设计文件应当符合规划条件、规划设计要求、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并详细载明建筑用途。属于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应当明确公共场所、公用设施和物业服务用房的位置、面积。
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和施工图设计文件中文字标明的技术经济指标应当与图纸所示相一致。
第四十六条(规划许可听证)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举行听证的城乡规划许可事项,或者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认为规划许可事项对公共利益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做出行政许可决定前,应当发布听证权利公告,组织听证。
规划许可事项直接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益关系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前,应当告知行政许可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享有要求听证的权利;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在法定期限内提出听证申请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在做出行政许可决定前组织听证。
第四十七条(规划许可批前公告和批后公布)直接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益关系,或者位于历史街区和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内的建设项目、风景名胜区内的建设项目,规划许可机关在作出规划许可决定前,应当将许可内容、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享有的权利等事项在政府门户网站和建设项目现场等场所进行公告,公告期不少于7日。
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公开的内容,不进行公告。
规划许可机关应当自作出规划许可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将许可内容在政府门户网站和建设项目现场等场所向社会公布。
第四十八条(规划验线)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建设工程开工前和建筑基础施工完成前,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验线,经规划技术咨询单位现场验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核确认后方可施工。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建设项目的规划验线,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
第四十九条(放线和竣工测绘要求)建设工程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测绘单位或规划技术咨询单位进行规划放线和竣工测绘。地下管线工程的竣工测绘应当在覆土前进行。
测绘单位或规划技术咨询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省有关测绘技术规范和规定,进行建设工程规划放线、竣工测绘以及房屋建筑面积测量,并对其成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第五十条(规划核实)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建设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市、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规划核实,并提交建设工程竣工测绘报告等材料。经规划技术咨询单位现场勘验、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核,符合规划许可内容的,出具建设工程规划核实确认书。
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建设工程的规划核实,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
规划许可确定应当予以拆除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以及因施工需要搭建的临时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申请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前自行拆除。
第五十一条(竣工验收)房屋登记机构应当按照建设工程规划核实确认书载明的相关内容予以登记。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核实确认书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不得组织竣工验收,有关部门不得办理相关手续。
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竣工验收后六个月内,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城建档案管理部门报送有关竣工验收资料。
第五十二条(分期建设的规划管理)分期建设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提出建设项目分期建设计划,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分期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审定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合理划分分期建设的地块范围,分期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分期建设地块范围内的配套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竣工。
第五十三条(规划许可的办理期限)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提交的规划许可申请材料齐备后,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在法定期限内核发规划许可证件或者做出不予许可的决定。
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工程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以及规划许可前的公示、听证、专家评审等时间,不计入规划许可的办理时间。
第五十四条(规划许可的有效期)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取得选址意见书后一年内未取得建设项目批准或者核准文件,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一年内未取得用地批准文件,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后一年内未取得施工许可证的,可以在期限届满前三十日内向原核发机关申请办理延续手续;申请延续的次数不得超过两次,每次延续的期限不得超过一年;逾期未申请延续或者延续申请未获批准的,相应的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失效。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在核发的规划许可证件中,载明前款相关内容。
建设项目批准、核准文件被依法撤销、撤回、吊销,或者土地使用权被依法收回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的相应规划许可证件失效。
第五十五条(规划技术咨询)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办理规划许可、规划验线和规划核实,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城乡规划技术咨询单位提供规划技术咨询。
城乡规划技术咨询成果应当作为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做出规划许可、进行规划验线和规划核实的技术依据之一。
第四章 城乡规划的评估和修改
第五十六条(城乡规划实施评估)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定期组织具备相应资质的规划编制单位、有关部门和专家,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公众意见,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镇人民代表大会和原审批机关提出评估报告。
第五十七条(城乡规划修改)经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应当严格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修改。
对城乡规划进行修改,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并按照原审批程序报批、公布和备案。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组织编制机关方可对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修改:
(一)因城市、镇总体规划发生变化需要修改的;
(二)因国家和省批准重大建设工程,需要修改的;
(三)经评估认为确需修改的;
(四)审批机关认为应当修改的其他情形。
修建性详细规划因控制性详细规划发生变化需要修改,或者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认为应当修改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采取听证会等形式,听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修改修建性详细规划,不得改变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规划条件确定的强制性内容。
第五十八条(规划条件变更)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照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不得擅自变更用地性质、容积率等规划条件。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后,因特殊需要拟变更用地性质、容积率、绿地率等规划条件中的强制性内容的,应当按照以下程序办理:
(一)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市、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申请,说明变更的内容和理由。
(二)市、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对变更申请进行审查。变更内容不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不予批准。变更内容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应当组织专家对变更申请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进行论证,并将变更申请予以公示,征求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必要时,应当组织听证会。
(三)市、县城乡规划委员会对变更申请进行审议,审议通过的,由市、县人民政府批准。
(四)依法批准变更的,应当将变更后的规划条件通报同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并公告。
第五十九条(建设项目改建、扩建的规划许可变更)城市、镇规划区内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建设项目进行改建、扩建,涉及改变原规划批准的建设用地性质或者提高容积率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持有关主管部门的项目批准、核准、备案文件和相关材料,向市、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重新申请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涉及相关国有土地使用权划拨或者出让事项的,还应当按照土地管理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改建、扩建项目在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前,应当采取公示、听证会、座谈会等形式,听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不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不得做出规划许可。因改建、扩建对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第六十条(改变用途的规划管理)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建设工程的使用性质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经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批准后,参照本条例第五十八条规定的程序办理。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六十一条(监督检查的总体要求)省人民政府及其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市、县城乡规划工作的监督检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城乡规划编制、审批、实施、修改的监督检查。
第六十二条(向人大报告制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城乡规划的实施情况,并接受监督。
第六十三条(监督检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城乡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有权采取以下措施:
(一)要求有关单位和人员提供与监督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并进行复制;
(二)要求有关单位和人员就监督事项涉及的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并根据需要进入现场进行勘测;
(三)责令有关单位和人员停止违反有关城乡规划法律、法规的行为。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应当出示执法证件。被监督检查的单位和人员应当予以配合,不得妨碍和阻挠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活动。
第六十四条(规划督察员制度)建立派驻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城乡规划督察员受省人民政府委托,对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城乡规划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派驻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的具体实施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六十五条(人员处分)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查处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时,涉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应当及时通报其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并提出处分建议。
第六十六条(行政处罚与行政许可的上级监督)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给予行政处罚或者行政许可,而有关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不给予行政处罚或者行政许可的,上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有权责令其限期履行职责。
第六十七条(违规行为的撤销)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本条例规定作出的行政许可,上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有权责令其撤销或者直接撤销该行政许可。因撤销行政许可给当事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违反规定作出行政许可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依法给予赔偿。
赔偿义务机关赔偿损失后,应当根据有关规定追究相关工作人员责任。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八条(政府的规划编制责任)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有关人民政府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依法应当编制城乡规划而未组织编制的;
(二)违反上位规划组织编制城乡规划的;
(三)未按法定程序编制、审批、修改城乡规划的。
第六十九条(规划委托责任)城乡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委托不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编制城乡规划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七十条(规划部门和镇政府的责任)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本级人民政府、上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依据职权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依法组织编制有关控制性详细规划的;
(二)超越职权或者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核发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
(三)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未在法定期限内核发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
(四)未依法进行规划公告、公布的;
(五)同意修改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总平面图之前,未采取听证会等形式听取利害关系人意见的;
(六)擅自改变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规划条件的;
(七)发现未依法取得规划许可或者违反规划许可的规定在规划区内进行建设的行为,而不予查处或者接到举报后不依法处理的。
第七十一条(有关部门的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其作出的相关行政许可无效,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对未依法取得选址意见书的建设项目核发建设项目批准、核准文件的;
(二)未依法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确定规划条件或者改变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依法确定的规划条件的;
(三)对未依法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或者办理用地批准手续的;
(四)对未依法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发放建设工程施工许可的;
(五)对未依法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划核实确认书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进行房屋产权登记的;
(六)房屋产权登记内容与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定内容不符的;
(七)未经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同意,改变建设工程使用性质进行工商注册登记的。
第七十二条(规划编制和工程勘察、设计、测绘单位责任)城乡规划编制单位或者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测绘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项目所在地市、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合同约定的规划编制费、勘察费、设计费、测绘费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建议原发证机关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超越资质范围承揽城乡规划编制任务的;
(二)在建设项目规划许可、验线、核实过程中,协助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提供虚假的城乡规划、工程勘察、工程设计、规划放线、竣工测绘资料的;
(三)违反城乡规划的强制性标准、规范或者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出具的规划条件、规划设计要求,编制城乡规划、进行工程勘察、工程设计、规划放线、竣工测绘的。
未依法取得城乡规划编制资质证书承揽城乡规划编制任务的,由项目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依照前款规定处以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以欺骗手段取得城乡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资质证书;已承揽城乡规划编制任务的,由项目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处以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本省以外的城乡规划编制单位承担本省行政区域内的规划编制任务,未按照规定进行备案的,负责备案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其规划编制成果不予认可,责令其限期备案,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三条(尚可采取改正措施的违法行为查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一)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进行建设,符合规划的;
(二)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确定的内容进行建设,尚可采取改正措施达到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要求的;
(三)其他违反城乡规划进行建设,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影响的。
第七十四条(无法采取改正措施的行为处罚)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没收实物或者进行违法建设的全部收入,可以并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一)擅自占用城市道路、广场、绿地、河湖水面、地下工程、轨道交通设施、通讯设施或者压占城市管线、永久性测量标志进行建设的;
(二)擅自占用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用地进行建设的;
(三)在城市水源一级保护区范围内进行建设的;
(四)违反建筑间距、建筑退让城市道路红线、建筑退让用地边界等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或者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强制性内容进行建设的;
(五)擅自在建筑物楼顶、退层平台、住宅底层院内进行建设的;
(六)擅自占用居住区内公共道路、绿地、公共场地进行建设的;
(七)违法建设面积超出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批准建筑面积10%的;
(八)其他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违法建设。
第七十五条(经营性房地产项目一般违法查处)经营性房地产项目超出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批准的建筑面积进行建设,违法建设面积不超过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批准建筑面积10%的,对超出面积部分按照市场评估价格减去土建工程造价确定违法所得予以没收,并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十的罚款。
第七十六条(乡村违法建设查处)未依法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原发证机关责令停止建设;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的,限期改正,对村民自建住宅的处以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的罚款,对其他建设处以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或者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可以强制拆除。
第七十七条(违法临时建设查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拆除,可以并处临时建设工程造价一倍以下的罚款:
(一)未经批准在临时建设用地上进行建设的;
(二)未按照批准内容进行临时建设的;
(三)临时建筑物、构筑物超过批准期限不拆除的。
第七十八条(竣工资料报送责任)建设单位未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六个月内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城建档案管理部门报送有关竣工验收资料的,责令限期补报;逾期不补报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九条(违法建设查处的强制执行)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出责令限期改正、停止建设或者限期拆除的决定后,当事人不改正、不停止建设或者逾期不拆除的,建设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责成有关部门采取查封施工现场、停供施工用水电、强制拆除等措施。
第八十条(改变使用性质查处)未经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批准,擅自改变建设工程使用性质的,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八十一条(补办规划许可手续)进行违法建设的单位或者个人,履行完毕行政处罚规定的法定义务后,方可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办理相关许可手续。
第七章 附则
第八十二条(名词解释)本条例所称开发区,是指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经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实行特定优惠政策的区域,包括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旅游度假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等。
本条例所称建设工程造价,指违法建设建筑物工程整体造价。
第八十三条(实施日期)本条例自2010年 月 日起施行,1991年8月31日颁布实施的《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同时废止。
第三篇:山东省城乡规划条例
《山东省城乡规划条例》
(2010年4月讨论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为科学合理地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和有关定义)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进行各项建设活动,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本条例,符合有关城乡规划要求。
本条例所称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县)规划、镇规划、乡规划、村庄规划、有关专项规划和专业规划。城市、镇规划一般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县规划分为县总体规划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详细规划,乡规划分为乡总体规划和乡人民政府所在地集镇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城市(县)总体规划应当包含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并作为所辖县(市)、镇、乡规划编制的依据。镇、乡总体规划应当包含镇域、乡域村镇体系规划,并作为所辖村庄规划编制的依据。
第三条(规划区)本条例所称规划区,是指城市、镇、集镇、村庄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规划区的具体范围在城市(县)、镇、乡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中划定。
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镇、集镇、村庄,镇、集镇规划区范围内的村庄,不再单独划定规划区,其规划建设纳入隶属的城市、镇、乡统一管理。
第四条(规划原则)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并符合区域人口发展、国防建设、防灾减灾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的需要。
第五条(规划衔接)城市(县)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以及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的编制,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互衔接,协调一致。
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应当将本级总体规划作为重要参考。
在规划区内,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应当符合城乡规划。
第六条(管理体制)城乡规划工作实行集中领导,统一管理,分级实施。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城乡规划管理机构,完善管理职能,配臵管理力量。
省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
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在市辖区、片区、镇、乡单独设立或者分片设立派出机构。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镇、乡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助做好城乡规划管理的有关工作。
第七条(科技进步)本省鼓励城乡规划理论、专业技术、管理机制和科技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和创新,通过组织规划成果评优、标准规范制定、业务培训、先进评选等工作,促进城乡规划理论水平、设计水平、管理水平和科技应用水平的提高。
第八条(经费保障)各级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城乡规划编制、管理和科技进步工作的需要设立城乡规划专项基金,由同级人民政府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切实予以保证,并随财政收入的增长情况和规划事业发展需要逐步增加。
第九条(城乡规划委员会)建立城乡规划委员会制度。城乡规划委员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代表、专家和公众代表组成,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委托,对涉及城乡规划的重大事项提供决策咨询。
城乡规划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
(一)审议城市(县)发展策略、城市(县)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
(二)审议城市、县专业规划和重点地段的修建性详细规划;
(三)审议重大建设项目的规划选址;
(四)审议单独编制的重点地段城市设计;
(五)城市(县)人民政府授予的其他职责。
须经城乡规划委员会审议而未审议,或经审议未获城乡规划委员会通过的规划或建设项目,城市、县人民政府或其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同意或批准。
城乡规划委员会制度的具体实施办法,由省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二章 城乡规划的制定
第十条(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省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报国务院审批。
省人民政府可以依据全国和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按照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需要,组织编制本省跨行政区的区域性城镇体系规划、城市群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第十一条(城镇体系规划的效力)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区域性城镇体系规划应当依据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全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互衔接。
编制省域和区域性交通、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绿化、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电力、通信、综合防灾等专项规划和专业规划,应当依据省域和区域性城镇体系规划,并经省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纳入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或相应的区域性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城市、镇、乡总体规划,应当符合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区域性城镇体系规划。
第十二条(总体规划编制审批要求)城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省会城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城市的总体规划,由省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本省其他城市和省政府指定的县城的总体规划,由城市、县人民政府逐级报省人民政府审批。其他县的总体规划由县人民政府报设区城市人民政府审批。
城市规划区和县城规划区以外的镇、乡,其总体规划由镇、乡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所属城市、县人民政府审批。历史文化名镇以及省人民政府指定的镇、乡,其总体规划由所在地城市、县人民政府逐级报省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一般为二十年;城市(县)总体规划还应当包含远景规划的内容,对更长远的发展作出预测性安排。
第十三条(规划报批前置)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县)总体规划,在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查、审批前,应当先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审议意见交由本级人民政府研究处理。
镇、乡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镇、乡总体规划,在报所属城市、县人民政府或省人民政府审批前,应当先经镇、乡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审议意见交由本级人民政府研究处理。
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报送审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镇、乡总体规划,应当将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镇、乡人民代表大会的审议意见和根据审议意见修改规划的情况一并报送。
第十四条(城乡统筹规划)城市、县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市域、县域城乡统筹规划,综合评价城乡发展条件,制定城乡发展战略,预测城乡人口增长和城镇化水平,引导和控制城乡居民点布局,拟定城乡建设发展方向与规模,协调城乡生态资源、空间资源保护与利用、综合安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保证城乡合理有序发展。
市域、县域城乡统筹规划由城市、县人民政府逐级上报省人民政府城 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编制镇、乡总体规划,应当以市域、县域城乡统筹规划为依据,按照适度集聚、节约用地、有利农业生产、方便农民生活的要求,确定镇域、乡域内村庄布点,统筹安排与村庄相关的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第十五条(近期和建设规划)城市、县、镇、乡人民政府应当依据城镇体系规划、城乡统筹规划、城市(县)总体规划、镇和乡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计划,制定近期建设规划,经城市、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镇、乡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同意后,报本级人民政府审批,并报总体规划审批机关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镇、乡人民代表大会备案。近期建设规划的规划期限为五年,每五年续编一次。
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依据近期建设规划,组织编制建设规划,报城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建设规划应当明确规划实施的主要内容,统筹安排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共安全设施和中低收入居民住房等项目的建设。
近期和投资计划、土地供应计划应当与近期建设规划、建设规划相互衔接。
第十六条(专业规划)
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据经批准的城镇体系规划、城市和县城总体规划,组织编制城市、县的有关专项规划、专业规划。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的,报本级人民政府审批;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编制的,由同级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审查,经审查同意后报本级人民政府审批。法律法规对专业规划编制和审批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城市(县)专项规划、专业规划应当符合省域和区域性城镇体系规划、城市(县)总体规划,并在审批后纳入城市(县)总体规划。
第十七条(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城市、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经城市、县 人民政府批准后,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镇、乡人民政府组织编制镇、集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报上一级城市、县人民政府审批,并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备案。
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符合总体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的要求,符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合理确定不同用途用地的界线,确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因地制宜,切实可行;
(二)建设用地、建筑容积率和绿地率符合国家标准,保护耕地、生态环境、资源、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等,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
(三)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
(四)符合国家、省规划标准、规范。
控制性详细规划不得改变城市(县)、镇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确需改变的,应当先按照程序修改总体规划。
第十八条(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镇、乡人民政府可以组织编制重要地块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报城市、县人民政府审批。
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受理建设项目规划许可申请时,可以根据建设项目需要,要求建设单位组织编制建设项目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要求组织编制。
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当符合相应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十九条(城市设计)
鼓励在城乡规划编制过程中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城市设计内容应依法纳入各层次城乡规划进行审批和管理。单独编制的城市设计,参照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权限、程序和标准进行审批和管理。城市设计的技术标准由省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第二十条(村庄规划)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或镇、乡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按照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原则,依据城乡统筹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组织制定村庄规划,报城市、县人民政府审批。村庄规划在报送审批前,应当经 村民委员会会议或者村民代表大会会议讨论同意。
在城市、镇、集镇规划区以外已列为迁村并点、整体搬迁的村庄,经县级以上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可以不编制村庄规划,由县级以上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或镇、乡人民政府依据城乡规划和有关法规、技术标准、规定进行规划管理。
第二十一条(名城、名镇、名村规划)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确定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保护区,应当编制专门的保护规划。与城市、镇总体规划同步编制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规划,纳入城市、镇总体规划一并上报审批。单独编制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和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由所在地城市、县人民政府逐级上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报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备案。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规划确定的历史文化街区,应当编制专门的保护详细规划,经省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审查后,由所在地城市、县人民政府审批。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所在地城市、县人民政府,应当设立专项保护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二十二条(城乡规划全覆盖和规划备案)
城市、县、镇、乡人民政府及其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总体规划、城乡统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村庄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实现总体规划、城乡统筹规划覆盖行政辖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村庄规划覆盖规划区内的全部规划建设用地。
为保证城乡规划编制经费,提高规划编制水平,实行城乡规划技术成果有偿使用制度。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有关法规和本条例的规定,做好城乡规划备案工作。
城乡规划备案和规划技术成果有偿使用的具体管理办法,由省城乡规 划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二十三条(规划编制资质管理)县级以上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有关法规,负责城乡规划编制资质申请的审查、许可和对城乡规划编制单位的监督管理。
承担城乡规划编制、修改的单位必须已取得城乡规划编制资质,并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城乡规划编制、修改工作。组织城乡规划编制、修改的机关或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城乡规划编制资质等级的单位具体承担规划编制或修改工作。具体承担单位的国家注册规划师应当在城乡规划编制或修改成果的文件和图纸上签字盖章。
城乡规划编制单位未按照规定接受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资质检查或者检查不合格的,资质许可机关可以责令其限期整改,逾期整改不合格的,资质许可机关可以公告收回其《资质证书》。
本省以外的城乡规划编制单位承担本省行政区域内的规划编制任务,应当按照规定先向相应的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本省城乡规划编制资质管理的具体办法,由省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有关法规和本条例制定。
第二十四条(编制资料)编制城乡规划,应当符合经依法批准的上位规划,遵守国家和省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采用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的技术资料。
地方人民政府和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城乡规划,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根据规划编制需要,及时无偿提供有关规划、计划、统计、测绘、地籍等基础资料。
第二十五条(规划批前公示、批后公布)城市(县)、镇、乡的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报送审批前,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依法将规划方案向社会公示,并应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公示期不少于一个月。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审定建设项目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前,应当公示并征询有关公众的意见,公示期不少于15日。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充分考虑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并在报送审批的 材料中附具意见采纳情况及理由。
城乡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在城乡规划获得批准后一个月内,向社会公布规划的主要内容和图纸。
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公开的内容,不进行公示、公布。
第三章 城乡规划的实施
第二十六条(规划实施的原则)
城乡建设和发展应当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配套建设,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施城乡规划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尊重群众意愿,量力而行,有序实施。
第二十七条(规划技术规定)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遵守有关技术标准和规定。
省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依法制定城乡规划编制、实施管理的技术标准和规定,规范和指导全省城乡规划工作。
城市、县人民政府可以依据国家和省的有关技术标准和规定制定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第二十八条(规划统一管理)
各类区域性基础设施、公共设施、重大建设项目的选址布局,城镇新区、旅游度假区和各类开发区、园区等的设立,应当符合城镇体系规划和有关城市、镇、乡总体规划。
城镇新区、旅游度假区、风景名胜区和各类开发区、园区等,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统一规划管理。
调整行政区划应当与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镇、乡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和村庄布局相衔接,所在地县级以上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参加区划调整方案的编制。
第二十九条(规划许可依据)在本省行政区域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应当依法取得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划许可。
在城市、镇、集镇规划区的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 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应当依据经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进行交通、水利、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项目或旅游、资源开采等项目建设的,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据经批准并纳入相应层次城乡规划的有关专项规划、专业规划,或经国务院及其直属部门、省政府及其直属部门批准的工程设计,核发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三十条(城镇体系规划协调)制定跨行政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地区,有关行政区域的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区域协调发展、区域设施共建共享、区域环境共同保护的原则,定期或者根据需要,就城镇体系规划的实施、重大项目的建设、行政区域相邻地带的规划管理等进行协调、磋商。
涉及跨市、县行政区划范围的建设项目规划审批,应建立协调会办机制。在市、县行政区界两侧各2公里范围内进行下列项目建设,应当征求相邻市、县人民政府或者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一)必须相互衔接或者可以共建共享的各类基础设施;
(二)可能对相邻行政区域的环境、景观、历史文化遗存或者交通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
(三)其他可能对相邻地区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
需要扩大协调、协商范围的,由相邻城市、县人民政府具体商定。第三十一条(各类保护用地)城乡规划中道路红线、绿地绿线、水体蓝线、基础设施黄线、公共服务设施橙线、历史文化保护紫线所划定的区域,以及城乡规划确定的铁路、公路、港口、机场及其净空保护区、消防通道、轨道交通设施、公交场站、输配电设施及输电线路走廊、通信和广播电视设施、微波通道、管道设施、水库、水源地、防汛通道、生态岸线、自然保护区、重要能源设施、垃圾填埋场及焚烧厂、污水处理厂、燃气设施、供热设施、给水排水设施、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和其他需要依法保护的用地,禁止擅自改变用途。
违反城乡规划占用上述用地进行建设的,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不得 进行规划审批或许可,有关主管部门不得办理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手续和建设用地批准手续。
第三十二条(地下空间利用)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据总体规划,组织编制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批。规划应当对地下的交通设施、人防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市政管网、地源热泵等地下建筑物、构筑物建设以及资源保护、文物保护等进行统筹安排,并与地面建筑合理衔接。
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应当与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由县级以上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统一规划管理。与地面建设工程同步开发地下空间的,应与地面建设工程统一办理规划许可手续;单独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参照地面建设工程依法办理各项规划许可手续。
新建、改建、扩建道路桥梁工程,应当同步设计、配套实施管线工程。鼓励建设地下综合管沟,提高基础设施、工程管线的规划建设水平。
第三十三条(空间规划管理)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建设项目的需要,依据城乡规划在项目用地的地表、地上或者地下分别作出规划许可。
第三十四条(选址意见书的核发)
依法需要办理选址意见书的建设项目,在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报送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前,建设单位应当持建设项目选址申请材料,经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逐级审查同意后,按建设项目审批或者核准权限向相应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核发选址意见书。
区域性重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较大的建设项目、对城乡布局有较大影响的建设项目,申请选址意见书时应当提供建设项目选址论证专题报告。
跨市、县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分别经所在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初审后,报其共同的上级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选址意见书。国务院及其直属部门或省人民政府及其直属部门审批、核准的建设项目,由项目所在地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初审,报省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选址意见书。国家级和省级各类开发区、旅 游度假区的设立或迁址,由省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选址意见书。国家对核发选址意见书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依法应当取得而未取得选址意见书的,有关主管部门不得批准或者核准建设项目,不得批准开发区、旅游度假区的设立或迁址,不得办理土地预审手续。
选址意见书的申请条件和办理程序,由省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第三十五条(建设用地规划管理一般规定)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参与国有土地征收计划、储备计划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计划的制定。土地储备机构在实施土地储备前,应当向土地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用地规划条件,作为土地储备授权批准文件的组成部分。
在城市、镇规划区内需划拨或者出让、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在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方可申请办理土地使用权批准手续。对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建设单位批准用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撤销有关批准文件;对占用土地的,应当及时收回。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内容应当包括建设用地的位臵、范围和面积、用地性质、建设规模和建筑面积等,附规划用地红线图等图件。
城市、镇规划区内因建设项目改建、扩建,改变原有建设用地性质或变更容积率的,建设单位应当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变更手续。
第三十六条(城镇划拨用地、集体用地规划许可)在城市、镇规划区内以划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或者使用集体建设用地的建设项目,应当按以下程序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一)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持有关部门批准、核准、备案文件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申请。其中,在城市、镇规划区范围内使用集体建设用地的建设项目,按规定不需要有关部门批准、核准、备案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可以直接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申请。
(二)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核定用地位臵、范围和面积,提出用地使用性质、允许建设范围、建筑密度、绿地率、容积率、建筑高度控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要求等规划条件。
(三)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建设用地规划总平面图,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规划条件的,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第三十七条(城镇出让、转让用地规划许可)在城市、镇规划区内以出让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前,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出让用地的位臵、范围和面积、用地性质、允许建设的范围、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建筑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要求等规划条件并附图件,作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组成部分。规划条件未纳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或者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擅自变更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规划条件的,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无效,国有土地使用权不得出让。
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规划条件一年内土地未出让的,规划条件自行失效,土地主管部门应当向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重新核定规划条件。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前,控制性详细规划依法进行调整或者修改,影响拟出让地块的,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重新核定规划条件,并及时告知同级土地主管部门予以变更
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在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后,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持建设项目的批准、核准、备案文件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不得擅自改变作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组成部分的规划条件。
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时,不得改变原出让合同中的规划条件,受让者应当向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变更手续。第三十八条(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适用范围)在城市、镇规划区内进行建设工程建设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本条例所称建设工程包括:
(一)建筑物、构筑物工程;
(二)道路、管线等各类市政设施工程;
(三)广场、停车场、绿化工程;
(四)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工程;
(五)改变建筑物原有外貌的建筑大修或者外立面装修工程;
(六)城市雕塑;
(七)占用城市用地和空间或者附着在建筑物、构筑物上的户外广告设施、牌匾、灯饰;
(八)消防、交通、水利、能源、通讯设施等建设工程;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建设工程项目。
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办理建设项目施工许可等手续。
城市规划区、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规划区外申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审批权的镇,经省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并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镇人民政府可以在本镇规划区内依据详细规划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并应当在发证后七日内向所在地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九条(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办理程序)建筑物、构筑物等建设工程按以下程序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一)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持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件、土地使用权属证件,向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申请;需要建设单位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应同时提交修建性详细规划;属于原有建筑物改建、扩建的,还应当提供房屋产权证明。道路、管线等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不能提供土地使用权属证件的,提供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二)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建设用地规划条 件,提出建设工程规划设计要求,建设单位或者个人依据规划设计要求提交建设工程设计方案。
(三)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查同意后,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根据审查意见进行初步设计、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
(四)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中有关城乡规划的内容,符合规划设计要求的,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法律规定在申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前应当取得有关主管部门意见等其他材料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在申请时应一并提供。
有关主管部门在组织初步设计审查时,应当邀请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参加。施工图设计审查涉及改变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内容的,必须经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第四十条(乡村集体用地建设规划许可)在乡、村庄规划区内集体建设用地上进行镇、乡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的,应当按以下程序办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一)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向镇、乡人民政府提交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申请表、规划建设用地原权属单位村民委员会同意建设的书面意见,按规定需要审批、核准的建设项目,还应提交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和审批、核准文件,确需占用农用地的,还应提交农用地转用审批文件;
(二)镇、乡人民政府征求土地管理部门意见后报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据镇、乡规划或者村庄规划核定建设用地位臵和界限,提出规划条件;
(三)建设单位或者个人依据规划条件提交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规划许可机关审查确认符合城乡规划的,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农村住房建设应当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符合相关规划,保持地方特色和传统风格,坚持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贯彻国家和省有关节约土地、资源和保护环境等规定。
在乡、村庄规划区范围内进行农村村民住宅建设规划管理的具体办法,由省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制定。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内容包括建设项目位臵、建设规模和主要功能等,附规划设计图纸。
第四十一条(乡村国有土地建设规划许可)在乡、村庄规划区内的国有土地上进行建设的,按照本条例第三十四条至第三十九条的规定进行规划许可。
第四十二条(建设工程设计文件要求)建设工程设计单位应当按照城乡规划、城乡规划管理技术标准和规定以及规划条件、规划设计要求进行建设工程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并确保其设计文件的文字说明和图纸相一致。
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必须确保申报材料的文字说明和图纸的一致性并对其负责。
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图纸建筑面积与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证书记载的建筑面积不一致的,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证书记载为准。
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应当详细载明建筑用途。属于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应当明确公共场所、公用设施和物业服务用房的位臵、面积和空间界限。
第四十三条(建设工程批前和批后公示)可能影响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的建设项目、历史街区和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内的建设项目、风景名胜区内的建设项目,其规划许可以及变更规划许可内容,应当在批准前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15日。
上款规定的建设工程经规划许可后,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照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在建设工程用地现场竖立建设工程规划批后公示牌,向社会公示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工程平面图、立面图、透视图等主要附图附件,并写明规划批后管理部门和举报电话。建设工程规划批后公示牌应保留至规划核实合格方可拆除。
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公开的内容,不进行公示。
第四十四条(规划验线)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建设工程开工前和建筑基础施工完成前,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 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报验线,经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准签章后方可开工或继续工程建设。农村集体土地上农民自建住房的规划验线,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镇、乡人民政府进行。
第四十五条(临时用地)因施工、地质勘察等需要临时用地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临时用地规划许可证。批准临时用地,不得影响城乡规划实施、妨碍城市安全。
临时用地的使用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两年。确需延长使用期限的,原使用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使用期到期之日一个月前,向原审批核发临时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延期手续。延期不得超过两次,每次延期不超过一年。
临时用地使用期满,或者在使用期间因城市建设需要不能继续使用的,使用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期满前或者接到有关部门的通知之日起一个月内,清理场地并复原后归还用地,有关费用由使用单位或个人承担。
第四十六条(临时建设)在城市和镇规划区进行下列临时建设,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人民政府确定的镇人民政府申请办理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一)在临时用地上建设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工程设施;
(二)在已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用地批准文件的用地上,因施工、管理等需要临时搭建的工棚、库房、管理用房、围墙等设施;
(三)其他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建设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临时建设不得妨碍城市交通和公共安全,不得影响城市景观和周围建筑物的使用,不得影响近期建设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
临时建设工程使用期限不超过两年。确需延长使用期限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使用期到期之日一个月前,向原许可机关申请办理延期手续。延期不得超过两次,每次延期不超过一年。临时用地上的临时建设工程,竣工后不得批准延期。因抢险救灾及其他事关公共安全的紧急需要等突发情况下未办理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的临时建设,必须在事由 消除后一个月内自行拆除。
临时建设工程必须按照规划许可的用途使用,不得擅自改变用途,不得办理房屋产权登记,不得转让、抵押和租赁。
临时建设使用期满或者在使用期间因城市建设需要应当提前拆除的,建设单位、使用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期满前或者接到有关主管部门拆除该临时建设设施的通知之日起一个月内,无条件自行拆除,恢复场地原有状况。
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办理程序,参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办理程序简化执行。具体程序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四十七条(规划核实)建设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有相应资质单位测绘的竣工图等材料,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规划核实。
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确认符合规划条件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规定内容的,核发建设项目规划核实合格证。
农村集体土地上的农民自建住房的规划核实,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镇、乡人民政府进行。
未取得建设项目规划核实合格证的,建设单位不得组织竣工验收,有关主管部门不得办理房屋产权登记。
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竣工验收后六个月内,向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报送建设项目的有关竣工验收资料。
第四十八条(分期建设的规划管理)分期建设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必须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要求完成建设项目相关配套设施和绿地的建设。
分期建设的居住类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组织编制建设项目整体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提出建设项目整体的分期建设计划,向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分期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审定的修建性详细规划中,合理划分分期实施的地块范围,分期 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同一建设周期内的配套设施和绿地等辅助工程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建设。
建设单位在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要求完成配套设施和绿地建设后,应当根据本条例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办理配套设施和绿地的规划核实手续,未通过规划核实的,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不得为其办理后续建设项目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四十九条(放线和竣工测绘要求)建设工程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测绘单位进行坐标放线和竣工测绘。地下管线工程的竣工测绘应当在覆土前进行。
测绘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省有关测绘技术规范和规定,进行建设工程放线、竣工测绘以及房产测绘,并对其成果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第五十条(规划技术服务)在办理规划许可和竣工核实的过程中,建设单位或个人应按照有关规定,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城乡规划技术服务单位,就有关设计方案是否符合规划条件、建筑施工图和竣工建设情况是否符合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要求进行规划技术服务。
城乡规划技术服务成果应当作为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做出规划许可、进行规划核实的技术依据之一。受委托的城乡规划技术服务单位应当对其提供的规划技术服务成果的科学性、真实性负责。
城乡规划技术服务工作的具体管理办法,由省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五十一条(规划许可的办理期限和前置条件)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提交的建设用地、建设工程或者乡村建设的规划许可申请和相关材料齐备后,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法定期限内核发规划许可证件或者做出不予许可的决定。
建设单位或者个人组织编制、报审建设工程设计方案、修建性详细规划、施工图设计,规划许可前依法进行的公示、听证、专家评审等,不计入规划许可的办理时间。
除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规划许可前臵条件外,其他规范性文件的 规定不作为规划许可前臵条件。
第五十二条(规划许可的有效期)
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应当注明有效期。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有效期为一年。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取得选址意见书一年内办理建设项目审批、核准手续,并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手续;在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一年内办理用地批准手续,并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手续;在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一年内开工建设。
需要申请延期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选址意见书或者规划许可证期满前30日内,向原审批部门申请办理延期手续。延期不得超过一年。
在规定期限内未办理相关手续或未开工建设,又未申请延期的,原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失效。
第五十三条(规划许可的注销)
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规划许可证件依据的建设项目批准文件被撤销、撤回、吊销或者土地使用权被收回的,有关部门应当告知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被许可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将相应的规划许可证件交回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注销。
第四章 城乡规划的修改
第五十四条(城镇体系规划、总体规划修改)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和乡总体规划进行评估和修改,其条件、权限和程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十五条(控制性详细规划、村庄规划的修改)控制性详细规划一经批准,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变更;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可按照本条例规定的程序进行调整:
(一)控制性详细规划所依据的上位规划发生变化,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土地利用或设施布局等产生较大影响的。
(二)因国务院及其直属部门或省人民政府及其直属部门批准的重大项目,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土地利用或设施布局等产生较大影响的。
(三)经评估确需修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
(四)确需修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其他情形。
修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对修改的必要性进行论证,征求规划地段内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并向原审批机关提出专题报告,经原审批机关同意后,方可编制修改方案。修改后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的审批程序报批。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涉及调整城市、镇、乡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的,应当先修改总体规划。
因上级人民政府制定的城乡规划发生变更提出修改村庄规划要求,或村庄规划的审批机关认为应当修改规划的,可以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修改村庄规划。修改后的村庄规划,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的审批程序报批。
第五十六条(规划修改后备案)经依法修改并审批的城乡规划,按照有关规定重新备案。
第五十七条(规划许可变更)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规定的内容,不得擅自变更。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发放后,因依法修改城乡规划或者建设项目改建、扩建等原因,确需变更的,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进行批前公示,并采取听证会等形式,听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批前公示的时间不少于15日。
因建设项目改建、扩建等改变原用地性质、容积率或建筑布局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持有关主管部门同意项目改、扩建的审批(核准、备案)文件和相关材料,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重新申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变更内容不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不得批准。
建设单位或个人申请变更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中建设单位名称的,应当提供有关部门批准、核准其名称变更的证明材料。
因变更规划许可内容给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申请变更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事先征得利害关系人同意,并依法给予补偿。
因政府部门依法修改城乡规划直接导致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变更,给被许可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第五十八条(改变用途的规划管理)建设工程的使用应当符合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定的使用功能。有关部门在办理企业和个人的工商登记时,其经营场所应当符合城乡规划的相关规定,满足建筑安全、住区环境、交通、邻里关系等方面的要求。
建设工程的所有权人要改变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定的使用功能,给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申请变更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事先征得利害关系人同意,依法给予补偿,向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改变使用功能。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五十九条(监督检查的总体要求)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城乡规划编制、审批、实施、修改的监督检查。省人民政府及其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城市、县人民政府及其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城乡规划工作的监督检查。
第六十条(向人大报告制度)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城乡规划的实施情况,并接受监督。
第六十一条(监督检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城乡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有权采取以下措施:
(一)要求有关单位和人员提供与监督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并进 行复制;
(二)要求有关单位和人员就监督事项涉及的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并根据需要进入现场进行勘测;
(三)责令有关单位和人员停止违反有关城乡规划的法律、法规的行为。
被监督检查的单位和人员应当予以配合,不得妨碍和阻挠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活动。
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应当出示执法证件。
第六十二条(规划督察员)建立派驻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城乡规划督察员受省、设区城市人民政府委托,对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城乡规划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派驻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的具体实施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六十三条(人员处分)
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查处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时,涉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应当及时通报其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并向其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提出处分建议。
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应当及时调查,作出决定,并反馈通报部门。第六十四条(行政处罚与行政许可的上级监督)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给予行政处罚,而有关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不给予行政处罚的,上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有权责令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或者建议有关人民政府责令其给予行政处罚。
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给予行政许可,而有关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不给予行政许可的,上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有权责令其作出行政许可或者建议有关人民政府责令其作出行政许可。
第六十五条(违规行为的撤销)
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本条例规定作出的行政许可,上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有权责令其撤销或者直接撤销该行政许可。因撤销行 政许可给当事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违反规定作出行政许可的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给予赔偿。
赔偿义务机关赔偿损失后,应当根据有关规定追究相关工作人员责任。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六条(政府的规划编制责任)
对依法应当编制城乡规划而未组织编制、违反上位规划组织编制城乡规划的,或者未按法定程序编制、审批、修改城乡规划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有关人民政府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六十七条(政府的资质认定责任)
城乡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委托不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编制城乡规划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六十八条(乡镇政府和规划部门行政不作为的责任)
镇、乡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本级人民政府、上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依据职权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依法组织编制有关控制性详细规划的;
(二)超越职权或者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核发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
(三)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未在法定期限内核发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
(四)对依法应当进行规划批前公示的建设项目未组织公示的;
(五)同意修改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总平面图前未采取听证会等形式听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的;
(六)擅自改变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规划条件的;
(七)发现未依法取得规划许可或者违反规划许可的规定在规划区内 进行建设的行为,而不予查处或者接到举报后不依法处理的。
第六十九条(有关部门的责任)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其作出的相关行政许可无效,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对未依法取得选址意见书的建设项目核发建设项目批准、核准文件的;
(二)未依法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确定规划条件或者改变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依法确定的规划条件的;
(三)对未依法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或者办理用地批准手续的;
(四)对未依法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发放建设工程施工许可的;
(五)对未依法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规划核实合格证的建设单位、个人进行房屋产权登记的;或者对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建设单位、个人进行房屋产权登记的内容与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定的内容不符的;
(六)未经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改变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定的建筑物使用功能进行工商注册登记的。
第七十条(编制单位的责任)
城乡规划编制单位或工程设计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项目所在地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合同约定的规划编制费、设计费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建议原发证机关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超越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承揽城乡规划编制工作的;
(二)违反国家和省有关标准、技术规范编制城乡规划的;
(三)省外规划编制单位在本省行政区域内承担规划编制任务未备案的;
(四)协助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在申请规划许可时提供虚假的规划、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或施工图设计的;
(五)违反城乡规划的强制性条文或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规划条件、规划设计要求编制详细规划、进行建设工程方案设计或施工图设计的。
未依法取得城乡规划编制资质证书承揽城乡规划编制任务的,由项目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依照前款规定处以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以欺骗手段取得资质证书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资质证书;已承揽城乡规划编制任务的,由项目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处以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本省以外的城乡规划编制单位承担本省行政区域内的规划编制任务,未按照规定进行备案的,负责备案的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其规划编制成果不予认可,责令其限期备案,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一条(批前和批后公示责任)按照本条例第五十条规定应当在规划许可前进行公示而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未公示的建设项目,其规划许可无效,依据本条例第七十条的规定对有关人员给予处分。
按照本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应当在规划许可后进行公示而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未按照规定进行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二条(城镇违法建设查处)
在城市、镇规划区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的,限期改正,并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没收实物或者进行违法建设的全部收入,可以并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的建设行为包括:
(一)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进行建设,符合规划的;
(二)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确定的内容进行建设,尚可改正的;
(三)利用失效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进行建设,尚可改正的;
(四)其他违反城乡规划进行建设,尚可改正的。
经营性房地产项目超出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批准的建筑面积进行建设,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的,限期改正,并处允许保留的超出面积部分市场评估价格一倍以上二倍以下且不少于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五的罚款。
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违法建设行为包括:
(一)擅自占用城市道路、广场、绿地、河湖水面、地下工程、轨道交通设施、通讯设施或者压占城市管线、永久性测量标志进行建设的;
(二)擅自占用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用地进行建设的;
(三)在城市水源一级保护区范围内进行建设的;
(四)违法占用土地进行建设的;
(五)违反建筑间距、建筑退让城市道路红线、建筑退让用地边界等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或者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强制性内容进行建设的;
(六)擅自在建筑物楼顶、退层平台、住宅底层院内进行建设的;
(七)擅自占用居住区内公共道路、绿地、公共场地进行建设的;
(八)其他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违法建设。本条所称建设工程造价,指违法建设建筑物工程整体造价。第七十三条(乡村违法建设查处)未依法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乡、镇人民政府或原发证机关责令停止建设;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的,限期改正,对村民自建住宅的处以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的罚款,对其他建设处以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或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可以强制拆除。
第七十四条(违法临时建设查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有下列行为之 一的,由所在地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拆除,可以并处临时建设工程造价一倍以下的罚款:
(一)未经批准进行临时建设的;
(二)未按照批准内容进行临时建设的;
(三)临时建筑物、构筑物超过批准期限不拆除的。
第七十五条(竣工资料报送责任)
建设单位未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六个月内向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报送有关竣工验收资料的,由所在地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补报;逾期不补报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六条(违法建设查处的强制执行)
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作出责令限期改正、停止建设或者限期拆除的决定后,当事人不改正、不停止建设或者逾期不拆除的,建设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责成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行使城乡规划行政处罚权的部门及其它有关部门采取查封施工现场、停供施工用水电、强制拆除等措施。强制拆除的费用由违法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承担。
采用强制措施查处违法建设的具体实施办法,由设区城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七章 附则
第七十七条(实施日期)本条例自2010年 月 日起施行,1991年8月31日颁布实施的《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同时废止。
第四篇:山东省建筑材料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山东省建筑材料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建材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原材料基础工业,产品范围包括三大部分,即建筑材料及制品、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和非金属矿物材料。我省是建材大省,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工业体系较完整,区位优势突出,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建材工业具有独特的优势。“十二五”是我省建材工业进一步调整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升级,实现由大变强的重要战略时期。认真总结“十一五”发展经验,制定并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对于我省建材工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十一五”基本情况
(一)发展特点
1、主要经济指标走在全国同行业前列。2009年与2005年相比,规模以上建材企业达到3430户,增长了61.03%。完成销售收入3509.1亿元,增长1.28倍;完成工业增加值1074.1亿元,增长1.21倍;实现利润255.9亿元,增长1.48倍;实现利税404.3亿元,增长1.33倍。以上四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居全国第一位。出口创汇额由2005年的10.39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14.99亿美元,增长44.27%,居全国第三位。
2、主要产品产量适度增长。2009年与2005年相比,水泥完成1.42亿吨,居全国第二位,比2005年的1.41亿吨略有增长;平板玻璃完成6092万重量箱,居全国第三位,增长27.95%;建筑陶瓷完成12.76亿平方米,居全国第三位,下降11.33%;玻璃纤维纱完成46.85万吨,居全国第一位,增长71.92%;石膏板完成5.62亿平方米,居全国第一位,增长70.30%;花岗石板材完成6036.65万平方米,居全国第二位,增长53.17%。推广散装水泥8391万吨,散装率达59.78%,分别列全国第一位和第六位。
3、已经形成较完备的建材工业体系。到2009年,我省建材工业已基本形成了以水泥及制品、平板玻璃及加工、建筑卫生陶瓷、非金属矿深加工及制品、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及制品、传统房建材料、新型墙体材料、化学建材、建材机械加工等多产业、多门类、多层次的较完备的建材工业体系,成为我省六大传统产业之一。通过资源与市场的合理配置,产业布局日趋合理,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水泥、玻璃、陶瓷、非金属矿采选加工、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石膏板等产业基地。水泥工业已形成集中生产熟料,分散配套粉磨的生产格局。
4、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水泥工业经过多年的淘汰落后和发展新技术,使产业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布局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得到全面提升,新型干法水泥产能比重达到了60%,比2005年的40%提高了20个百分点;水泥企业平均规模由2005年的37.3万吨提高到43.5万吨,山水和中联两大企业集团产能已占全省总产能的42%,占全省新型干法水泥产能的63.81%。预拌混凝土产能约达2亿立方米。玻璃工业的浮法玻璃比重已达到95%以上,适用于建筑节能的新产品不断增加,深加工率不断提高。建筑卫生陶瓷在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加花色品种,增强配套能力,提高产品档次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新型建材以积极推广新型墙材为重点,加快淘汰实心粘土砖,不断提高新型墙材的生产和应用比例。无机非金属材料已形成了以泰山玻纤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不仅在数量上跃居世界第五位,而且在产品的开发及深加工等方面已具国际先进水平。
5、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步伐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正在形成,企业技术改造的步伐不断加快。山水集团、泰山玻纤、金晶集团、德州晶华、威海蓝星、中联水泥、泰山石膏等一批骨干企业形成了产学研相结合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体系,为推动行业的自主创新发挥着领率作用。至2007--2009年,山东建材名牌产品总数已达到79块。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企业普遍采用了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使建材工业的技术装备整体水平有了全面提升。
6、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显著。依靠科技进步,把结构调整同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等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和挖掘建材工业在吸纳消耗各种工业废弃物和城市垃圾中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2009年,全行业综合利用各种固体废弃物消纳量达到3500万吨以上,建成投产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站11座,总装机总量100兆瓦,吨熟料发电35千瓦时以上,年节标煤23.5万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2万吨。水泥单位综合能耗达到110千克标煤/吨,玻璃单位能耗达到18千克/重量箱。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水泥工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仍然存在,全省立窑水泥产能尚有3000多万吨。占水泥总量20%多。玻璃生产的总体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平板玻璃的深加工率较国外差距更大。建筑陶瓷行业个性化、高附加值产品少,名牌产品少,产品同质化严重,产业配套水平低,个别地区仍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无机非金属材料生产技术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落后工艺仍占一定比重,先进的高性能复合材料发展缓慢,低端产品多,许多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非金属矿物材料深加工产品比重较小,高附加值产品少。全省仍有砖瓦厂3000多家,占地20万亩,每年生产实心粘土砖200多亿块标砖,毁田4万多亩。我省60%的石材产量为落后工艺技术装备所生产,石材加工企业70%是小型企业。
2、可持续发展问题仍是建材工业面对的最大挑战
建材工业对资源、能源的巨大消耗,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都严重制约建材工业的发展。目前建材及非金属矿山采选技术比较落后,大部分乡镇矿山仍处于人工开采、手工分选的落后状态,分选效率低,资源浪费严重。同时,乡镇和个体矿山不同程度地存在盲目开采或乱采滥挖等现象,使资源受到破坏。烧建材工业又是高耗能工业,其产品大都经过高温烧成或熔制工艺过程,建材工业能耗仅次于电力工业,居全省第二位。如水泥,水泥生产吨熟料耗标准煤110千克; 全省水泥工业年耗煤达1600多万吨,约占全省煤炭产量的11%。环境污染较重。建材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水泥生产中粉尘和废气的排放。目前我省水泥粉尘排放量占全省粉尘排放总量的80%。加上建材工业燃料构成以煤为主,每年CO2及SO2、NOX等废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较为严重。
二、“十二五”发展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节约资源、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为前提,以加强宏观调控、淘汰落后,优化结构为主线,重点发展优质水泥、优质浮法玻璃和中高档建筑卫生陶瓷;完善、延长建材产业链,提高产业综合配套水平;积极培育新材料产业,大力发展各种轻质、高强、低能耗的新型建筑材料,特别是新型墙体材料和化学建材;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是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和非金属矿物材料,加大对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的政策支持力度,尽快形成建材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市场为导向,支持优势企业发展,扶植特色产业集群,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进步对建材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推动我省建材工业由大变强和可持续发展。(二)主要目标
2015年,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1、经济增长目标。建材工业增加值达到2400亿元,年均增长25%;出口创汇22.5亿美元,年均增长10%。
2、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目标。水泥熟料产能1亿吨,全部淘汰立窑水泥,水泥散装率70%;平板玻璃产能9000万重量箱,进一步提高优质浮法玻璃比重;建筑陶瓷产能12亿平方米,进一步提高高档建筑陶瓷比重,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大力发展新型建筑材料,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比例达到90%以上。
3、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科技进步对建材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50%;延伸可持续发展产业链,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主要建材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主要建材产品平均能耗降低15%;进一步加大对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利用力度,使用总量提高20%;水泥企业粉尘总量减少40%,建材企业生产达到环保要求。
三、“十二五”发展方向和重点
(一)水泥工业
1、控制总量,淘汰落后,优化结构。“十二五”末,水泥熟料产能控制在1亿吨。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和大型化装备,五年内全部淘汰立窑水泥产能,相应增加日产4000吨以上的水泥熟料生产线和年产100吨以上的的水泥粉磨站,根据市场需求,研究开发新的特种水泥。
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按照区域合理分工、协调发展的原则,从全省资源分布以及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等方面对水泥工业布局进行合理调整。济南、青岛两大中心城市及沿海城市和旅游城市禁止再建新的水泥生产线,同时要有计划地减少上述城市熟料生产能力。“十二五”期间,我省水泥工业原则上不再布新点,要支持优势企业集中布点,规模化生产。要加快大型水泥出口基地及散装水泥出口配套设施建设,以适应水泥市场国际化的发展要求。
3、加快大企业、大集团发展,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推进资产的流动和重组,使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加快投资主体多元化步伐,推动大企业、大集团的发展。重点支持山东山水水泥集团有限公司、鲁南中联水泥有限公司等集团的发展,使其水泥熟料产能占全省水泥熟料总产能的80%以上。通过组织结构调整,提高企业规模化程度,使企业平均规模达到100万吨左右。引导大企业、大集团向上、下游产业发展,延长水泥产业链。
4、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治理污染。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耗。研究开发可利用废渣的超细粉磨技术,由此达到节料、节能和环保的目的。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强化污染治理,推行清洁生产,实现水泥粉尘和烟尘的达标排放,彻底改变水泥工业污染严重的状况。对济南、青岛两大中心城市、沿海城市和旅游城市的水泥企业进行重点治理,强制关闭一批污染重、能耗高的企业。
(二)平板玻璃工业
进一步提高玻璃实物质量,发展深加工产品,加强硅砂等原料基地建设,加快企业重组联合
1、重点发展优质浮法玻璃。通过技术优化与集成,全面提升浮法成套工艺技术与装备水平,使玻璃产品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开发超薄、超厚及大规格产品,开发多品种着色玻璃、热反射玻璃、低辐射玻璃等,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研究深加工玻璃应用技术,开发新品种,进一步拓宽应用领域,以适应建筑业、汽车工业、电子工业及其它相关产业发展需要。
2、抓好硅质原料开发,实现基地化和商品化生产。发挥我省硅砂储量丰富、品质优良的资源优势,建设优质硅砂原料基地,实现玻璃硅质原料的标准化供应。同时,对纯碱、芒硝、白云石、长石等原料的生产和供应亦要进行定点和规范,以确保原料质量的稳定可靠。
3、加快企业重组联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十二五”期间,我省玻璃工业原则上不再布新点,重点支持金晶、蓝星、晶华等大型优势企业集团发展。推动淄博、青岛、威海、德州等地玻璃企业实现强强联合,组建大型玻璃企业集团,发挥整体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加快滕州市现代玻璃产业集群的发展。
(三)建筑卫生陶瓷工业
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淘汰落后,加快基地化建设。
1、实施总量控制,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提高工艺装备水平。限制中低档产品发展,淘汰低档、低规模建筑陶瓷生产线和卫生陶瓷生产线。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加强技术创新,加快企业技术改造,采用新工艺、新装备、淘汰落后工艺装备。改善燃料结构,节约能源,鼓励采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焦炉煤气等洁净燃料,淘汰以煤和重油为燃料的工艺。加强资源综合利用,鼓励用工业尾矿和黄河淤泥、淤砂等作原料生产建陶产品。加强环境保护,实现生产废水零排放。
2、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和综合配套能力。建筑陶瓷重点发展大规格、多花色、多品种以及防潮、抗冻、抗菌和高强度产品;卫生陶瓷要向优质、节水、配套以及健康型、舒适型、豪华型发展。要不断研究开发新产品,进一步增加高档产品比重,注重开发多功能配套产品,延长、完善产业链,提高综合配套能力,以满足和适应住宅产业现代化的要求。
3、加强基地建设,提高生产的集约化程度。按照专业化、标准化、配套化的要求,搞好淄博、临沂建筑陶瓷工业基地和潍坊卫生陶瓷工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中高档产品。加快建设陶瓷原料基地和色釉料生产基地,发展原料专业化工厂,改变目前落后的坯料配制和色釉料制备工艺。鼓励建设与卫生陶瓷配套的五金件、塑料件生产基地以及卫生间整体配套基地。搞好产、学、研联合,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四)新型建筑材料工业
以建筑市场为导向,以改善建筑功能和推进住宅现代化为目的,围绕“节土、节能、利废、环保”的发展要求,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加快发展系列化、配套化、标准化的新型建材产品,重点抓好墙体材料革新,尽快使新型建材产品在全省建筑市场中占主导地位。
1、加快发展新型墙体材料,降低实心粘土砖的比重。重点发展空心砖、混凝土空心砌块和各种轻质板材。空心砖要重点发展利用废渣的高掺加量、高孔洞率、高保温性能、高强度的承重多孔砖和外墙饰面的清水墙砖;混凝土砌块要重点发展承重砌块、双排孔或多排孔的外墙保温砌块及装饰砌块等;轻质板材要重点发展与住宅新型建筑结构体系相匹配的机械化生产的轻质多孔条板、外墙复合保温板和带装饰面的装配式板材。充分发挥我省石膏资源丰富的优势,调整结构,淘汰落后。进一步扩大石膏轻质复合墙体材料生产规模,淘汰年产2000万平方米以下的纸面石膏板生产线,限制年产3000万平方米以下的纸面石膏板生产线建设;鼓励开发玻璃纤维增强石膏、玻纤面石膏板、有机纤维面石膏板等石膏基复合材料及其系列制品,扩大石膏在建筑材料、装饰装修材料等方面的应用。
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利废产品。充分利用各种工业固体废弃物做原料生产墙体材料,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研究开发和推广利用煤矸石、粉煤灰、页岩等生产空心砖和装饰砖的新技术与新装备,推广高掺量高空洞率、高强度粉煤灰、全煤矸石烧结空心砖新工艺。发展生态建材产品,开发采用农作物秸杆为主要原料生产环保型轻质板材的新技术、新工艺。继续抓好利用建筑垃圾和黄河淤泥、淤砂生产墙体材料的示范基地建设,尽快实现集约化生产。
2、加强主导产品开发应用,加快化学建材产业化发展。化学建材要以发展塑料管道、塑料门窗、土工材料、新型防水材料和建筑涂料为重点,带动保温隔热材料、装饰装修材料等产品的发展。新型防水材料要重点发展SBS、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三元乙丙、聚氯乙烯等新型高分子防水卷材,积极发展聚氨酯和橡胶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努力开发硅酮、聚氨酯密封膏等建筑密封材料,淘汰低性能的纸胎沥青油毡。建筑涂料要重点发展环保型乳胶漆和高性能水乳型外墙涂料,逐步淘汰聚乙烯醇类及其改性涂料和各类溶剂型内墙涂料,进一步提高玻璃空心砖、建筑涂料在内外墙装饰中的应用比重。新型装饰装修材料要重点发展高装饰性、耐久性、抗玷污性、低毒、无毒环保型材料,重点开发防火、阻燃、节能、节水等新型化学建材产品。加强企业自主创新,提高节能减排工艺水平,鼓励优势企业同步发展配套产品,进一步提高新型化学建材的配套应用技术水平和配套产品的生产能力。积极发展新型内外墙装饰材料、现代门窗以及新型管材管件等建材产品,加快新型建材的 基地化、产业化发展。
(五)无机非金属材料工业
大力促进玻璃纤维工业的战略性可持续发展,支持产业集群发展,推动复合材料工业的集约化发展,促进特种纤维、高性能陶瓷、人工晶体等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1、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加快发展无碱池窑拉丝先进生产技术,进一步提高无碱玻纤生产能力。把泰山玻璃纤维有限公司作为我省的战略性优势企业进行重点扶植,在企业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加快扩张,使其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鼓励优势企业加快新产品研制开发,重点开发低成本、高性能、特种用途的玻璃纤维及制品,如,风电叶片玻纤材料,覆铜板玻纤电子布,扩大玻璃纤维应用领域。淘汰坩埚拉丝等落后工艺,加快发展与池窑拉丝配套的产品应用开发和制品深加工。
2、复合材料工业要向自动化、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重点发展片状模塑料模压(SMC)工艺、树脂传递模塑(RTM)工艺和纤维缠绕技术及拉挤技术,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大力发展绿色玻璃钢-热塑性复合材料(FRTP)制品及配套原材料和技术,加强资源综合利用,进一步改善环境。积极开发新产品,加快主导产品的专业化生产。重点建设泰山复合材料产业园、德州玻璃钢产业基地,把高起点、集约化、规模经济化做为发展目标,推动复合材料工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积极发展高性能复合材料,如以高强玻璃纤维、碳纤维和芳纶纤维以及混杂纤维为增强材料的树脂基复合材料等,以满足航空航天及国防等领域的需求。
3、重点发展结构陶瓷、功能陶瓷两大系列产品,加快产业化步伐。重点抓好结构陶瓷生产基地建设,积极发展功能陶瓷材料,采用先进的粉体合成和加工技术,专业化生产各种高纯超细粉料,如氧化铝、氮化硅、钛酸钡和氧化锆及常温远红外材料等,以满足特种陶瓷生产需要。推动人工晶体的产业化发展,建立人工晶体工程化基地,加快新品种、新材料的研制开发。建立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科研开发体系,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加快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
(六)非金属矿物材料工业
加强对非金属矿资源的统筹规划,合理开发利用,进一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深加工新型矿物材料及精细技术功能材料,加强纳米材料应用技术研究,不断开发新产品。积极开发新一代非金属矿物原料,研究非金属矿产品提纯、超细改性技术及设备,非金属矿产品改性、复合技术。进一步扩大应用领域。
1、加强石材资源的保护性开采,重点建设名优石材基地。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深加工技术水平,大力发展异型材、超薄型石材等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树立精品意识,实施名牌战略,使石材产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实现集约化生产。大力培育莱州、平邑、五莲等石材产业集群。加快建设以莱州市为中心的北方石材基地,发挥山东石材的整体优势。
2、抓好滑石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大力开发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如超细滑石粉、改性滑石粉、无菌滑石粉以及造纸、塑料、医药、化妆品用的各种功能滑石粉及母料。加强矿山技术改造,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资源的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
四、“十二五”发展主要措施(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认真贯彻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优化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加强调查研究,从行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及时提出调控目标、政策和措施,促进行业健康、协调发展。加快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通过国有资产出售和国有股份转让,使国有资本逐步从不具竞争优势的传统建材领域退出,投入到成长性更好的新型建材和高新技术领域。改善资本结构,加快国有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非国有化改造。推进建材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积极发展新型建材、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和非金属矿物材料,改造传统建材工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向新型干法水泥企业倾斜,逐步取消立窑企业享受资源综合利用免税政策。依法关闭产品质量低劣、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企业,依法关闭一批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企业。
加快行业管理的法制化、社会化步伐。通过建立和完善建材行业管理地方性法规,尽快将建材行业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建立行业发展研究咨询机制,组建专家库,对建材工业发展战略、项目投资、技术创新等提供决策咨询;加强对行业协会、学会和研究会等中介组织的管理和培育,充分发挥它们在行业管理中的作用,进一步推动建材行业的社会化管理。
(二)用信息技术带动建材工业的发展 推进信息技术在建材行业中的应用,在企业中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信息技术,建立行业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管理信息化。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开发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技术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电子商务等系统,率先在大中型企业实现产品设计、生产过程和监测的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消耗。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加快改造和完善生产工艺。用2年时间,统计口径内的所有企业全部接入互联网,大中型企业建立起独立网站、企业网页及内部网络管理系统。
(三)依靠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推动行业发展 把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支撑点。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大中型企业要建立技术中心,围绕市场需求,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大力进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支持和鼓励企业争创国家(省)级技术开发中心。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企业要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或共同组建技术开发机构,以项目和课题为纽带,共同组织攻关,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采取多种形式,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重点支持重大科技项目的研究、开发和转化。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新材料领域863计划和新材料领域重大专项的竞争。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立足优势产业,依托重点企业,追踪世界前沿技术,加强与国外企业的合作,把引进关键技术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大力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实施人才工程,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多形式、多渠道引进高层次人才,开展工程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加快建材科研人员的知识更新。
(四)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全行业开展以节能、节水、节材为重点的节约活动,减少资源消耗。引导建材企业建立健全节能降耗管理体系,修订完善各项节能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研究制定可行的节能措施和目标。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开发和完善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和工艺,进一步降低生产过程中原燃材料及其他材料的消耗。开发废弃物再利用技术,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大力发展绿色建材。落实国家对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和消减废弃物的鼓励政策,大力支持能源和资源投入少,废物和污染物排放低,不污染环境并可回收利用的绿色建材产品的发展。强化矿产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严禁无证开采和乱采滥挖等破坏性开采,限制不具备合理开采规模的小型企业、个体企业低水平开采,鼓励合理开采,综合利用,加强资源的集约利用。大力发展环保生态建材。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企业用工业废渣、废料做原料生产建材产品,加快对建筑垃圾和黄河淤泥、淤砂的规模化利用,重点建设一批有规模经济的利废建材生产示范基地,进一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加强污染防治,搞好环境保护。加大污染治理措施,控制水泥粉尘和烟尘排放。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研制开发具有国际水平的环保设备。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以全程控制污染战略取代末端控制战略,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加大环保执法力度。新建和扩建生产线要全部达到国家环保要求;尚未达标的企业必须进行以环保达标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改造,限期实现环保达标;对污染严重且在规定期限内不能达标的企业要进行淘汰。
(五)深化企业改革,加快大企业、大集团发展
加快国有大中型企业公司制改革步伐。推动企业产权在不同企业、不同所有制之间依法合理流动,加快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按照公司法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形成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规范化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按照扶优扶强、优化资产结构的原则,采取股份制、兼并联合等多种形式,组建一批主业突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企业集团,发挥其在资本运营、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促进产业的集中化、大型化、基地化,带动行业的发展。要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强对大企业、大集团的扶持,利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其健康发展。重点支持以新材料为主导产品的大企业、大集团的发展,加快高新技术在建材领域的应用。打破地区和行业壁垒,尽快培育和组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加快企业优胜劣汰机制的形成,规范中小型建材企业民营化工作,进一步放开搞活中小企业。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提高建材行业名牌产品、著名商标、驰名商标的数量和影响力。坚持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和使用人才并重,积极引导、鼓励企业从国内外广泛吸纳可用之才,创造育才、引才和用才的良好环境,创建国内一流的新型材料研发中心与孵化基地,从根本上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六)实施市场国际化战略,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 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以适应市场国际化的要求。充分发挥我省建材工业的比较优势,调整产品出口结构,加强出口基地建设,大力开发高技术出口产品,培育优势企业和优势品牌,发展深加工产品,改变长期依靠原矿或初级产品出口的状况,进一步提高传统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扩大出口创汇。加快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抓住国际性产业转移的机遇,通过加强与国际大公司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推动技术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以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为主的方针,积极探索利用外资的新方式,通过引进外资,跟上世界技术进步的主流,加快建材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鼓励和支持优势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在境外投资建厂,发展国际贸易,开发新的市场资源。
第五篇:2018_《山东省水污染防治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山东省水污染防治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2018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水污染,保护水生态,保障水安全,维护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河流、湖泊、水库、运河、渠道等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
海洋污染防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 水污染防治应当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目标,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水环境质量负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水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障水污染防治的投入,统筹解决水污染防治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改善水环境质量。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水利、卫生、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渔业等部门及主要河流、湖泊的水资源保护机构,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有关水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职责,协助配合做好辖区内饮用水安全、农业和农村水污染防治、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运行等相关工作。
第六条直接或者间接排放水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承担污染治理的主体责任。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和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第七条 鼓励、支持水生态修复、废水深度处理、地下水污染防控、底泥重金属污染治理等关键性技术研究与开发,提高水污染防治水平。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水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并对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监督管理
第九条 实行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重要水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源涵养区等与水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重要区域划入生态红线保护范围,细化分类分区管控措施,实行严格保护,禁止任意改变区域性质和不符合生态保护红线功能定位的开发建设活动。
第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要求和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制定本行政区域的水污染防治规划和配套方案,并组织实施。
有关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的要求,制定限期达标方案,采取措施按期达标。限期达标方案应当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并向社会公开。
第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河长制,实现湖泊河塘全面覆盖。各级河长应当组织、协调、监督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工作,确保水质改善和水环境安全。
第十二条 省人民政府对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并可以根据水环境质量改善需要,扩大特别排放限值实施范围。
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根据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的需要,可以提出执行严于国家和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特别排放限值,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十三条 实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上级人民政府批准的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结合本地实际组织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实施方案。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实施方案应当明确重点污染物的种类、总量控制指标和需要削减排污量的单位及其削减数量、时限等要求。
第十四条实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按照国家规定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依法取得排污许可证,并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的污染物种类、浓度、排放去向和许可排放量等要求排放水污染物。禁止违反前款规定,无排污许可证或者违反排污许可证的规定向水体排放水污染物。
第十五条环境保护、水利、国土资源、渔业等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建立健全水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对重点污染源、重点河流断面、饮用水水源地等的有效监测,实现监测信息共享。
发现重点污染物排放超过控制指标的,或者水功能区的水质未达到水域使用功能要求的,应当及时查明原因并采取治理措施。
第十六条 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监测规范,对所排放的水污染物自行监测,保存原始监测记录,并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重点排污单位还应当安装水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并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发现重点排污单位的水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传输数据异常,应当及时调查处理。
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确定、调整和公布。第十七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排污口。
禁止通过暗管、渗井、渗坑、裂隙、溶洞、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
第十八条新建、改建、扩建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和其他水上设施,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省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超过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完成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其新增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暂停审批情况应当向社会公开。
第十九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将初期雨水收集接入污水处理系统,保证收集设施的正常使用,初期雨水不得直接外排环境。
第二十条 对国家和省规定的重点行业和南水北调重点保护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涵养区等敏感区域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实行主要水污染物排放等量或者减量置换;不符合等量或者减量置换要求的,不予审批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第二十一条 实行水环境生态补偿制度。水环境质量同比改善的地区,由上级人民政府发放补偿资金;水环境质量同比恶化的地区,由所在地人民政府向上级人民政府缴纳补偿资金。补偿资金应当专项用于水污染防治。水环境生态补偿的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二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可以通过招标、委托等方式,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开展水污染防治技术评估、水污染防治设施建设与运营、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修复等环保服务业务,促进水污染防治的市场化。
第二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应急响应体系,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可能发生水污染事故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制定涉水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做好应急准备;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运输、贮存、处置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规定配备水污染事故应急设施。
第二十四条 实行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省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要求,确定水污染防治任务和考核指标体系,并定期对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完成情况考核评价。
考核结果作为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依据,并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污染和破坏水环境的行为向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举报。接到举报的人民政府和部门应当及时组织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向举报人反馈。
第三章工业水污染防治
第二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完善水资源管理和节约用水机制,推进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推广节水减污技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第二十七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优先使用清洁能源,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工艺、设备以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污染物无害化处理技术,限期淘汰落后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减少水污染物的产生。第二十八条 省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等要求,制定实施差别化区域环境准入政策,严格控制高耗水、高污染物排放、产生有毒有害水污染物的建设项目。
禁止新建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型造纸、制革、印染、染料、炼焦、炼硫、炼砷、炼汞、炼油、电镀、农药、石棉、水泥、玻璃、淀粉、鱼粉、石材加工、钢铁、火电和其他严重污染水环境的生产项目。已建成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关闭。
第二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优化工业布局,推动产业集约、集聚发展,科学规划建设工业园区,引导工业企业入驻,实现水资源分类循环利用和水污染集中治理。
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符合优化工业布局要求的企业,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创造条件,支持其迁入依法规划的工业园区发展。
第三十条 工业园区应当配套建设相应的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并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
入驻工业园区的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水,应当进行预处理,达到集中处理设施处理工艺要求后方可排放,但企业环境影响评价批复和园区规划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十一条 工业园区的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应当具备相应的处理能力并正常运行,保证工业园区的外排废水稳定达标。
工业园区的废水排入河流、湖泊等水体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在其排污口下游设置控制断面,加强水质监测。断面水质不能稳定达标或者受纳水体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建设湿地、氧化塘等设施,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后方可排入河流、湖泊。
第三十二条 排放工业废水的企业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收集和处理产生的全部废水,防止污染环境。采用氧化塘、湿地等设施处理污水的企业,还应当采取措施防止污染地下水。
含有毒有害水污染物的工业废水应当分类收集和处理,不得稀释排放。第三十三条涉及重金属污染的企业,应当落实重金属安全防控措施,根据所含重金属的种类和数量对废水进行分类处理,并按照规定要求对产生的污泥进行规范处置。第四章城镇水污染防治
第三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城乡规划和水污染防治规划,组织制定和实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统筹建设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运配套管网,提高城镇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
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应当与城镇污水产生量相匹配,配套管网建设应当满足城镇发展规模需要。
第三十五条 新建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应当同步配套建设中水利用设施和除磷脱氮设施;已建成的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应当限期改造,开展除磷脱氮深度处理,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城镇新区配套管网建设应当实行雨污分流。老旧城区以及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应当进行污水截流、收集和雨污分流改造。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雨水收集口、雨水管道排放或者倾倒污水、污物和垃圾等废弃物。
第三十六条向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排放水污染物的,应当达到国家和省规定的标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要求进行预处理:
(一)医疗卫生等机构产生的含病原体的污水;(二)含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的废水;(三)含高盐、高氟的工业废水;(四)含有重金属和不易生物降解有毒污染物的废水;(五)超过或者不能稳定达到规定标准的;(六)其他需要预处理的废水。
第三十七条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单位应当保证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并对出水水质负责。
因设施检修、维护或者发生突发事件等原因需要临时停止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的,应当按照规定向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可能对排水造成严重影响的,应当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并向社会公告。
第三十八条 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维护运营单位在出现进水水质和水量发生重大变化可能导致出水水质超标,或者发生影响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安全运行的突发情况时,应当立即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并向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
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或者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核查处理。
第三十九条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单位或者污泥处理处置单位应当安全处理处置污泥,保证处理处置后的污泥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对产生的污泥以及处理处置后的污泥去向、用途、用量等进行跟踪、记录,并向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报告。
第四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制定黑臭水体整治计划和实施方案,采取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措施,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力度,并建立黑臭水体治理长效工作机制。治理情况应当向社会公布。
第四十一条医疗机构、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的实验室、检验室、化验室产生的有毒有害废液等危险废物,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单独收集和安全处置,不得排入排水管网或者违法倾倒、排放。
第五章 农业和其他水污染防治
第四十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水资源承载力和水污染防治的要求,优化种植业结构和产业发展布局,优先种植需肥需药量低、环境效益突出的农作物,适当减少用水量大的农作物种植面积,增加耐旱作物和经济林的种植面积,促进绿色生态农业发展。
第四十三条 县(市、区)人民政府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统筹规划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垃圾统一收集处理,将城镇周边村庄、农村新型社区纳入城镇污水处理体系,在未纳入城镇污水管网的区域规划建设污水处理站或者其他适宜的处理设施,并保证建设及运转资金。
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河道两侧等重点区域应当建设集中污水处理设施(不切实际)。
第四十四条农业、林业等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采取措施,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精准施肥、节水灌溉技术和低毒、低残留农药,组织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防止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
在环境敏感区域和其他需要重点保护的区域内,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并限制使用化肥和其他农药。设区的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还可以根据水污染防治需要,划定禁止或者限制使用农药、化肥的区域。
农药包装物、容器以及过期失效农药,必须按照危险废物的有关规定处置,防止造成水污染。
第四十五条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以及养殖专业户应当配套建设粪便污水贮存、处理、利用设施,实施雨污分流和粪便污水资源化利用,并保证外排污水达标排放。
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依法关闭或者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和养殖专业户。
第四十六条 从事水产养殖应当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科学确定养殖密度,合理投饵和使用药物,防止污染水环境。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科学划定渔业功能区,在重点河湖区域划定水产限制养殖区和禁止养殖区,依法规范、限制使用抗生素等化学药品。
禁止在重点保护水域内采取人工投饵性鱼类网箱、网围等方式从事渔业养殖。第四十七条
南水北调汇水区域等敏感区域和大中型灌区,应当利用现有沟、塘、窖等,配置水生植物群落、格栅和透水坝,建设生态沟渠、污水净化塘、地表径流集蓄池等设施,净化农田排水及地表径流。
第四十八条
农田灌溉用水应当符合相应的水质标准。向农田灌溉渠道排放城镇污水以及未经综合利用的畜禽养殖废水、农产品加工废水的,应当保证其下游最近的灌溉取水点的水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禁止在农业种植中直接利用工业废水、医疗废水、未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城镇污水灌溉。
第四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开展水生态环境调查,制定修复方案,采取截污治污、清淤疏浚、调水引流、河湖连通、湿地修复、生态保护带建设等措施,对水生态系统进行综合治理。第五十条
船舶航行、停泊、作业,应当严格执行防治水污染的规定,设置专门的污水、垃圾存储装置,不得向河流湖泊直接排放、倾倒。禁止使用报废、淘汰或者不符合标准的船舶航行作业,禁止违规实施冲滩拆解船舶。
港口、码头、装卸站(点)应当制定污染防治方案和应急计划,建设污水、垃圾接收、转运及处理处置装置,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港口安全作业规范,防止造成水污染。
第六章饮用水水源保护
第五十一条设区的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环境保护、水利、国土资源、卫生、住房城乡建设等有关部门,提出城镇以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五十二条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必要时,可以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外围划定一定的区域作为准保护区。
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边界设立明确的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在一级保护区周边人类活动频繁的区域设置隔离防护设施。
禁止损毁、擅自移动前款规定的地理界标、护栏围网和警示标志。第五十三条 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新建、扩建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或者改建建设项目增加排污量;(二)可能影响饮用水水源水质的矿产勘查、开采、加工活动;(三)使用炸药、化学药品捕杀鱼类等;(四)破坏湿地、毁林开荒、损坏植被和非更新性砍伐水源涵养林、护岸林等破坏水环境生态平衡的行为;(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止行为。
第五十四条 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除禁止本条例第五十二条规定的行为以外,禁止下列行为:
(一)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二)建设工业固体废物集中贮存、处置设施、场所或者生活垃圾填埋场;(三)设立装卸垃圾、粪便、油类和有毒物品的码头;(四)设置油库等危险化学品仓库、加油站;(五)在水库、河道等采石、采砂、取土、弃置砂石;(六)围垦河道和滩地,从事围网、网箱养殖,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或者进行有污染物排放的集中式畜禽养殖;(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止行为。
第五十五条 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除禁止本条例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三条规定的行为以外,禁止下列行为:
(一)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二)堆置和存放工业废渣、城乡垃圾、粪便或者其他废弃物;(三)设置与供水需要无关的码头;(四)停靠船舶;(五)从事畜禽养殖活动;(六)经济林、农业种植;(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止行为。
第五十六条 在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准保护区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除遵守本条例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三条、第五十四条的规定以外,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建设地下工程设施或者进行地下勘探、采矿等活动,应当采取防止地下水污染的措施;(二)对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停止使用的取水口,有关单位应当及时封闭;(三)禁止输送污水的渠道、管道及输油管道通过一级保护区;(四)法律、法规的其他有关规定。
第五十七条饮用水供水单位应当做好取水口和出水口的水质检测工作。发现取水口水质不符合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或者出水口水质不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应当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向所在地市、县级人民政府供水主管部门报告。供水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通报环境保护、卫生、水利等主管部门。
饮用水供水单位应当对供水水质负责,确保供水设施安全可靠运行,保证供水水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第五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治理和水质监测,安排资金,支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促进城镇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
第五十九条 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规划、建设备用水源,并按照饮用水水源地的标准采取保护措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本行政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出现饮用水水源受到污染、威胁供水安全等紧急情况时,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应急措施,保证供水安全。
饮用水水源受到污染可能威胁供水安全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责令有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采取停止排放水污染物等措施,并通报饮用水供水单位和供水、卫生、水行政等部门;跨行政区域的,还应当通报相关地方人民政府。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六十条对违反本条例规定违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其他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六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无排污许可证或者违反排污许可证的规定向水体排放水污染物的,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二条
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运输、贮存、处置的单位和个人,未按照规定配备水污染事故应急设施的,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以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三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本条例规定,将初期雨水直接外排环境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六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向雨水收集口、雨水管道排放或者倾倒污水、污物和垃圾等废弃物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对个人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第六十五条
医疗机构、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未按规定收集实验室、检验室、化验室产生的废液,进行安全处置,直接排入排水管网或者直接排入水体的,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以及养殖专业户未配套建设粪便污水贮存、处理、利用设施,未实施雨污分流和粪便污水资源化利用,并保证外排污水达标排放的,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可以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农业种植中直接利用工业废水、医疗废水、未达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城镇污水灌溉的,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对单位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八条
在环境敏感区域和其他需要重点保护的区域内,违反规定使用农药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单位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重点保护水域内采取人工投饵性鱼类网箱、网围等方式从事渔业养殖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并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一)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的;(二)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的;(三)在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新建、扩建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或者改建建设项目增加排污量的。
第七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或者进行有污染物排放的集中式畜禽养殖的,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并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拆除或者关闭。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从事前款规定以外的畜禽养殖活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建设工业固体废物集中贮存、处置设施、场所或者生活垃圾填埋场的,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围垦河道或者滩地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依据职权,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清除障碍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准保护区进行可能严重影响饮用水水源水质的矿产勘查、开采等活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依法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准保护区使用炸药、化学药品捕杀鱼类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没收渔获物和违法所得,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没收渔具,吊销捕捞许可证;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没收渔船。
第七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污染,恢复原状,处以罚款:
第七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损毁、擅自移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地理界标、护栏围网和警示标志的,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对单位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处以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并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一)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设置与供水需要无关的码头的;(二)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新建存贮液体化学原料、油类或者其他含有毒污染物物质的工程设施的;(三)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设置装卸垃圾、油类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的码头的。第七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停靠船舶的,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对单位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八十条
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准保护区进行破坏湿地、毁林开荒、损坏植被和非更新性砍伐水源涵养林、护岸林等破坏水环境生态平衡行为的,由森林、土地等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第八十一条排污单位有以下违法行为之一,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罚款处罚决定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实施按日连续处罚:
(一)超过国家或者省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水污染物的;(二)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的;(三)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的;(四)排放法律、法规规定禁止排放的水污染物的;(七)未按照规定进行预处理,向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不符合处理工艺要求的工业废水的。
(八)其他违法排放污染物行为。
第四十二条 违反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关于国土资源、渔业、林业、水利、农业等规定的,分别由国土资源、渔业、林业、水利、农业等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职责予以处罚。
第八十二条依照本条例规定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不依法作出行政许可或者办理批准文件的,发现违法行为或者接到对违法行为的举报后不及时查处的,或者有其他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履行职责的行为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附则
第八十三条本条例自2018年 月 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