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沉重的书页美文
沉重的书页美文
一个偶然或者说必然的机会,我得到了有范新红先生赠送的《登欢喜地》散文集一书。小米的黄色,散发出阵阵馨香,差不多正方形的版式,一帧梅兰桃盆景交集的国画和一号仿宋字的书名,还有一枚镌刻着书名的星钮,整个封面大方简洁,赏心悦目。
我摩挲着,轻轻地吻着、嗅着,能出一本书,一向是我的夙愿,然而……今天看到久已神交而虽未谋面的朋友赠送的这么一本我向往已久的书,又怎么能不浮想联翩呢?
看到书名,打开目录,在众多的篇目中,作者何以以《登欢喜地》作为全书的名字呢?我不由地思索起来。这也是我一向阅读的习惯,于是翻到这一篇文章,虔敬地拜读起来。原来,“登欢喜地”,讲得是一种禅家的悟道,是一种佛家不可为外人道的境界。而我认为:这更是人们希祈的一种灵魂高度,是一种精神的追求,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涵养深度。我想,这也应该是普天尘世、芸芸众生应该勉力达到的一种思想层次,一种修养的佳境。正所谓“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
原来如此。
说实在,读范新红先生的书有些吃力,有些凝神,有些沉重,有时忍不住要鼻子酸涩、泪眼朦胧。虽然其间既不乏灯红酒绿、歌舞升平,也不少怡红翠绿、妙曼佳人;既不缺沃野千里、桑竹万顷,也不少波光掠影、海水荡漾……然而,我读到的更多的是尘世中凡夫俗子,是棚户区百姓的呻吟,是街头擦鞋者的顾盼的眼光,是流淌于霓虹灯下半裸半露的风尘女色的辛酸泪水,是年三十晚上为了生计而彳亍于大街小巷的三轮车主,是过去时光中是曾经历过的浸润楚痛的欢愉,是香港同胞百年离恨所积郁的满腔悲愤……
每每合上书页,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便跃然于我的眼前:那难得正月半上城看电影看戏的被售票者奚落的尴尬买票女子,那乡间乡下露天广场电影银幕背后无奈而满足的观众,那破败的曾经显赫一时的老宅门前怅然的子孙,那站在豪华大厦下期盼的乡下窘迫的无钱买房者,那编辑部里对于求生的渴望和对于生命力量的感恩,那苏小小墓前门后年轻人的梦幻萦绕与感叹……他们或凭或立,或正襟危坐或者对酒当歌,或愁眉百结或笑口常开地呈现在我的眼前,让我回避不得,割舍不断,不得不凝眸注目,长吁而短叹:生命中竟然有如此千种风情万种变幻,世态人人之中竟然有这么多的沉沦起伏!如果作者不具备如此的才情慧眼,不具备如此细切隐蕴;如果作者不具备这样哀怜悲悯,不具备这样的体恤同情,那是看不到在这酒楼林立霓裳遍地的万千世界中有这么被人遗忘的一族的,更不会知道在乡野之下如此丰富多彩而奔放热烈的生活,当然也不会记得三十多年以前农人无处诉说的心酸无度和悲凉遭遇。
衙斋卧听潇潇雨,疑是民间疾苦声。古人云:“字如其人,文如其人。”我感到,在当今社会,作为一个坐惯了机关、拿稳了俸禄的铁饭碗们,是决不会有这么多顾忌的,恐怕也很难想到在这繁华街市还有如此的贫困潦倒之人,除非他的农民的本质还没有丢掉,除非他骨子里父辈的血还没有彻底到换掉,而范新红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坐在机关心系平民,关注民生的文化人,一个心忧天下苍生的读书者,思考着,一个放不下些许下里巴人的沉重笔者。这就难怪,范先生的书也是这样的沉重,同时也让读者的心灵沉重……
第二篇:军训书页
军训书页
——记于四月的夏季
第一页
早早来到操场,集合„搬运行李„
踏上开往军训基地的公交,经过一个半小时的弯延曲折,终于于十点左右抵达目的地。踏入才发觉是自己所不能想像的„葱葱绿叶,满地薰衣,那便又是另一番景象,不是„
接着领军装,集队整理队形。
十七连,便是我们的番号„魏教官
听教官把该注意的都说一通。更想不到的是食堂竟然离训练场那么远„吃饭咋还有那么多规矩,初高中军训和这比起来,那便是小巫见大巫„
下午便开始训练,从基本动作练起„教官对我们还可以好啊„训一会儿,又跟我们吹吹牛,又接着训,那便久了也不觉得整么累„虽然头顶着烈日„下午开饭好像还是我们先„但饭菜却是那么的“好”。一个炒豆腐,一个煮南瓜,一个萝卜肉,一个炒肉„那便是十二个人一顿的伙食„实在是无奈之极„晚上,温习下午的练的基础动作,教习军歌《铁打的连队,铁打的兵》。仰望着当空的明月,我已想快点结束„晚上归来,洗脸、脚又成为一个难题,就干脆不洗了,穿托鞋出去溜达一圈,回来宿舍,那便睡下„等候明天的到来„
第二页
“动,动,动你个毛啊„还动还动„要动打报告„明白没„”
六点,几乎是我的极限了„好象大概就从没起过这早„齐步走„
早上„下午„晚上„脚都站直了„军姿,站到脚地板痛。最可怕的是练蹲姿。几乎蹲到腿抽筋,才让你起来。
脚痛,脚非常痛。那便是今天的第一感觉。
今晚想休息得很早,想要八点就上床睡觉,那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而我们却第一个赶到了(哈哈)„
第三页
又是一天的开始,一切依旧。
“看,看,还看,眼珠都要掉下来了„其实应该建意你们学校领导男女合编在一个连”接着一顿暴笑„
一天的正步,而过往的女生则成为训练中的一段段差曲„
“枪要天天檫„”又学会一首军歌„
一切依旧„集合,休息,睡觉„
第四页
睁开朦朦胧胧的双眼,慢慢下床,迈着还在疼痛的双脚,真想马上又躺下„
今天,教官第一次发火,也许是我们太过了,也可能是教官心情不好„
集合,训练总有人在滔滔不绝„
学校的小朋友却说“解放军叔叔训练好累哦”然后,接着的是我们的大笑„
一切依旧,除了训练还是训练„无奈啊„
又过一天,无奈无聊有笑声又累的一天„
第五页
到这已有五天,今天过得最郁闷„
昨晚„23:30-1:30值班,直接没睡好,早上依旧起得很早„
早上,去踏乐,因为整体节奏一直踏不上,打酱油的太多。被教官的政委‘虐’了一个多小时„从齐步到正步,再由正步到齐步„直接踢了个半死。
前几天教官对我们太好,今天还真有点适应不了。
拉歌„我是一个喜欢歌的人,然而,今晚的我却没有心思„或许是累了,或许是卷了„原因却不得而知,一整晚,总是别扭„
细细数来,已过了三分之一„
第六页
轻轻飘,静静叹息人生悲苦„
军训如人生,途中的酸甜苦辣,都只是人生旅途的一段插曲„坦途人生,就该如那落幕樱花,作那首先到达彼岸的信途。踏乐接受首长、老师检阅,悬着的一颗颗心终于可以放下。以后的训练将会少些,梦里也会笑出声„
学拳,便成为以后的主修。一招一式,一教一学,一声声‘杀’,则为训练这交响乐注入新的元素。
从明天起,拳,将成为新的主角„
第七页
“十七连,我来告诉你们,你们一直在丢你们教官的脸。训练场上,一个个像流氓一样,训练成绩又烂。”来自教官的战友
学拳„但今晚教官发火,而我们,今晚“最大的收获”便是那两个小时的军姿和半个小时的蹲姿训练„在此期间,教官把我们一顿臭骂„
第八页
一切依旧,集合,吃饭,分裂式训练,练拳,一天又是恍惚而过„
第九页
一整天都窝在训练场练拳,因为明天要汇演„
从早上八点抵达训练场到晚上七点,仅有两个小时左右在食堂,其他时间都一直在训练场„
为了汇演,大家腰酸背疼,依然继续„
晚上休息得“意外”早„
第十页
东边的天际还是一片寂静,期待已久的雨终于落下„
雨一直下,似乎一直没有停下的意思,仿佛一双泪眼,它还是自顾自的落下„心里时而舒坦,时而纠结。舒坦,是可以休息;纠结,是这人生最后一次的军训只剩下短短几天,却被雨所阻断„
下午饭后,顶雨打了一个小时拳,直到„站在雨中顶着寒风依就感觉暖和,才收队„
整天,雨就是下„下了停,停了又下,时而大时小,如张善变的脸„
早晨,雨还是析沥落下,依旧没有停下的意思。便顶雨训练,练队形队列及表演科目。
“所有人到靶场准备„”
一路狂奔,本以为可以好好体验一下打靶的感觉,但却是,事与愿违。
以其说是打靶,不如说是放枪。在教官的斥责声下,都还没啥感觉,子弹已被放完。真是无奈之及„
除了耳鸣之外,什么感觉也没有。而后一切依旧„
第十二页
天终于放晴„
早上起床,便已看到一轮东升的红日。
汇演„
一天又是匆匆而过,或许到了该留恋的时候了„
第十三页
又是一天的汇演,上下午各一次。
虽然训练量减少,但还是很累。
浑浑恶恶又是一天„
晚上,二三营联谊„耳边忽然响起我熟悉的旋律,却不是我在演绎,只好心安的做一个观众„
第十四页
又是汇演,依旧还是汇演„
军训岁月,今天即将结束,心里却似乎有所不甘„
伴着音乐的响起,军训生活开始步入倒计时。
分裂式开始,十八个连队(方队)就如一辆辆坦壳车,在音乐声中缓缓驶过主席台„
而后是汇报科目表演,我们连的是军体拳第二套„
接着,大伙唱响校歌,在解放军军歌声中结束我漫长而短暂的十五天军训生活„
军训经典菜式
炒白菜红烧萝卜腌菜煮白豆或红豆炒米线
第三篇:生活背后的那份沉重美文
过了那个有情就能饮水饱的年纪,再也找寻不到的浪漫,总是在岁月中消弭,最后消失殆尽......
我们都想拥有一份毫无杂质的爱情,单纯的一个微笑就能够去拥有全世界,男子总是过分的去渲染自己的无能,去责备辛苦追随自己的女子无情。
现实,是一个词语,一个现代人提及愤怒的词语。
这个社会的现状就是,没人能够看到你背后的辛苦,能够看见的都是你手中人民币的厚度。
每一份成功都绝非偶然,那些拼命坚持之后,背后的成功带着泪水和鲜血的重量,厚德载物。
大人物大世界,小人物小迷茫,我们每个人所处的角度不同,其实难度都是一样.......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幻想和梦幻,我们的生命如若没有遗憾,那就少了一份岁月的内涵,少了一份缺憾的美感。
人生,有泪才会学会去珍惜得到幸福之后的艰难,有苦才会明白成功的重量。
每个人的路,每一份故事,让那颗浮躁的心安静下来,低入尘埃,静心的去感受岁月中的每一份给予,每一份恩典。
每个人的故事都是一场华丽的舞台剧,那份光鲜的背后,都会有些灰暗的角落,我们需要太阳去点亮那份阴郁,太多的时候,我们不喜欢将自己的伤口大刺刺的破开,让别人去笑话和评论,我们更多的是独自去品味那份带着酸涩味道的伤痕,慢慢的让它逐渐的去愈合。
一辈子翻山越岭,跋山涉水,我们好像都在寻找些什么,寻找一份净土,寻找一份安然。
我们会在这样的日子里边遇见无数的人和事物,如果说有那么一个人,始终不离不弃,愿意踮起脚尖来爱你,给了你寒风之后的温暖,那就嫁了吧!
我们的婚姻只须九块九,不过要等我把坍塌的一角补全……
一个人的江湖,是倔强过后的骨感,两个人的世界,是一份岁月的圆满,我们没有办法去满足所有人,没有办法让所有人来认同自己,我们的世界观众只有自己,何必活的那么累?
没有任何一个人的世界高不可攀,所有的勇敢不过都是孤独过后的逞强,当我们将自己团团包裹,不再拥有那份自由洒脱,你需要一个人来欣赏你的勇敢。
月半弯,秋初起,孤独背后的泪眼,人前完美的笑靥。
安静下来吧,哪怕是品一壶茶,或是看几页早已经泛黄的书籍;安静下来吧,哪怕是静静的听着一首早已经烂大街的歌曲,或是轻弹古筝,轻轻地哼唱。
有那么一段时间什么都不相干,不想去承担生活背后的那份沉重,只想安静的拿起一本爱情小说,用自己浅浅的声音去轻声朗读那些肉麻或是悲伤的故事,倏然,泪珠滚落,带着温热滴落下来......等一场艳遇,白首一辈子。
半步红尘,半步无边,我生怕自己会被岁月腐蚀,再也没有属于自己的灵魂特质,在那没有结界的空间中,孤独的流浪......而然,仍旧是那生活背后的沉重。
第四篇:当我轻轻翻开书页
当我轻轻翻开书页
风轻轻滑过树叶,从花朵哪里,送来阵阵清香。河水流淌着,发出悦耳琴声,阳光从脚尖悄悄的爬上了我的膝盖,仿佛也想翻看我的书页。
当我翻开《稻草人》,跟随着作者叶圣陶先生徐徐的步伐,来到了每个主人公的世界。首先我遇到了《聋子和瞎子》,他们俩呀都有天生的缺陷。瞎子的世界,一切都是黑暗的毫无光彩,他希望自己能够看到光明;聋子他总认为自己是最不幸福的,他听不到妈妈的催眠曲,听不到小鸟的叫声,他多么希望听到美妙的声音。但当他们瞎子变成聋子、聋子变成瞎子时,他们的世界却变得更为恐怖。看了他们的遭遇,启示我们不要过于羡慕别人,记住自己永远是独特的,要学会当独特的自己。你爱你自己吗?
伴着祥哥优美的胡琴,和祥哥一起向泉水学习拉水的调子;听他和风儿学习拉风的调子。你再听,他的手腕越来越灵活了,你都听不出来是泉水在流淌,还是小鸟在歌唱,还是祥哥在拉胡琴,虽然有的人不欣赏他的曲子,但在家乡他的胡琴成了别人的快乐。我佩服祥哥的执着,我真为祥哥感到高兴。
克宜伴着父母美好的心愿,和我一起带着蜻蜓送给他的小镜子,来到了城里,我和他一起用那面小镜子看事物。天哪!城里的人在这镜子里瘦得皮包骨头,脸上没有血色,腿和脚瘦得跟鸡爪子一样,看到这些人的未来,我和克宜赶快跑回了乡下,看到乡下的未来竟如此美丽,我想我未来的家乡会变得越来越美吗?我想会的,肯定会的,我真想飞到未来的家乡去看一看。
我又轻启《三国演义》的扉页,跟随刘备“三顾茅庐”,当一位求贤若渴的贤主;我又伴着诸葛亮一起“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火烧赤壁”感受这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神机妙算的一代奇才;我全身淌着冷汗,陪赵子龙飞身上马,在敌营中七进七出杀出一条血路,救出阿斗。我还跟随三国的各路英雄豪杰,奇人异士感受他们的精彩„„
我又轻启„„
风轻轻的拂过书页,阳光从脚尖悄悄的爬上了我的膝盖,也想看关公温酒斩华雄„„
兴国小学五年级三班
曹若琳
第五篇:沉重的翅膀
北京语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沉重的翅膀
——沂南县岱庄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黄雅思对外10级2班
秋雨连绵的八月,我们18位从象牙塔中走出来的孜孜学子,怀揣着拳拳之心,从首都北京出发,沿着纤细的经纬线指引,向南,向东,一路朝前,奔向了安卧于沂蒙山坚强臂弯中的革命老区——沂南。在孟良崮下宁静的小山村岱庄,我们进行了为期九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试图以一所山村小学为基点,通过与留守儿童在一起的学习和生活,去了解因民工潮而引发的具有国家性质的“留守儿童”问题;去审视整个社会对于这一问题的关注和行动;还有,去感悟,在这个沧桑巨变的时代,我们这些大学生所应该担当的公民义务与社会责任。
一、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鸟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腾飞,中国大地上逐渐形成了蔚为壮观的“候鸟现象”——农民工流动大潮。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当这些农民带着希望和梦想奔向城市,就如同当年他们支持革命那样义无反顾的时候,却不得不留下自己的孩子,留下了那个魂牵梦萦的家。于是,便有了“孔雀东南飞”的无奈和壮烈,便有了留守儿童——这个行走在思念与痛苦边缘的特殊群体。那天,当我们到达岱庄小学,一看到那些张开双臂跑向我们的留守儿童时,我就被他们那热烈的行动和充满渴望的大眼睛所震动。从中,我看到了他们的心灵:他们眼中燃烧着的是对于亲情的渴望,他们心里涌动着的是对于爱心的企盼。那些天里,我一直为那种眼神所刺激和震撼着。这让我常常想起了那首歌:“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鸟,想要飞呀却飞也飞不高。我寻寻觅觅寻寻觅觅一个温暖的怀抱,这样的要求算不算太高?”其实我知道,对于儿童来说,这种要求只不过是一种人性的本能而已,但是,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它却已经变成了很多儿童难以得到的奢求。
这,让我有了一种执着的冲动,更激发了我了解留守儿童问题的决心。在此后的几天里,我走访了好几家农户,几次采访了小学校长;
我还让自己的父母为我查找有关信息,利用机会从相关部门获取相关资料。系列活动使我了解到,仅岱庄这所村级小学,就有近百名留守儿童,而沂南县是山东省有名的 “劳务输出大县”,全县留守儿童达到了三万二千多人。庞大的劳动力输出,虽然为沂南带回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但,却引发了日益严重的留守儿童问题。
看着那些留守儿童——没有笑容的花朵,我时时感到心酸和压抑。但我知道,它不仅仅困扰着沂南,也困扰着整个中国。也许,要解决这一问题,可能比当年攻下孟良崮还要艰难。
不过,还是令我感到欣慰。儿童们渴望的大眼睛,也深深刺痛了共和国的神经。
政府在行动:在政府的努力下,岱庄小学实行了结对扶助活动。干部、党员、老师、还有留守群众,都纷纷成为了这些孩子的“父亲”、“母亲”,让他们能常常感受到亲人的温暖。沂南县全县范围内的寄宿制学校也正在推广之中,越来越多的学校正在成为留守儿童温暖的港湾,让他们能够更多地感受到家的温馨。
社会在行动:岱庄小学校长给我看了一份留守儿童写给爱心帮扶人士的感谢信,其中有这样两句:“亲爱的叔叔、阿姨,我们虽然不能亲身参加《中国少年报》的捐赠仪式,但我们却能感受到叔叔、阿姨们的爱抚,让我们这些“留守娃”感受到了亲人的温暖,家庭的温馨。”
从这里,我看到了共同体!我感受到了我们这个共同体互相搀扶的民族品性!
在梦中,我看见一只只小鸟飞进了温暖的怀抱。
二、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走出象牙塔,为了让自己脆弱的心灵溢满幸福,为了让那些有着大眼睛的留守儿童获得快乐,我们也开始了行动——唱着那首希望的歌——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8月25日,我们肩扛手提着从北京甘家口立新小学募捐而来的300多本图书及其他捐助物资,揣着立新小学同岱庄小学结对帮扶的文字和信件,在沉沉夜色中登上了南下的火车,在绵绵秋雨中赶到了沂蒙。
当我们把这些东西分发到孩子们手中,看着孩子们笑靥如花的时候,我们感到淋在身上的不再是冷湿的秋雨,而是抚面不寒的和煦春风。我们满心满眼的都是快乐!此后的几天里,在灼人的日头下,在淅沥的秋雨中,我们奔走在红色乡村的泥泞小道上,我们穿行在简陋校园的教室和操场间,我们走访农户,我们和留守儿童们一起学习、游戏,整个村庄都洒满了我们和孩子们欢乐的笑声。这中间,印象最深的当然是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做贺卡,玩游戏了。那次,最初我们只是想带着孩子们做一些中秋节的祝愿贺卡,陪着他们玩玩而已。但是当看到他们那种高兴样子的时候,我们在场的每一个队员的心中都有种难言的震动。这是一群多么缺少关爱、缺少家人陪伴的孩子啊!也许,他们并不缺少衣服、文具,但他们确实缺少孩子所应该有的开心和欢乐。后来我们一起玩游戏,虽然那只是最普通最简单,城里孩子根本就瞧不上的“老鹰捉小鸡”,可孩子们却玩得满头大汗,开心极了。相信那一天孩子们的笑脸,会一直深深地印在我们每一个队员的心中,甚至终生都不会忘记。在活动结束,我们准备离开之时,一个小男孩一直抓着我的手不放,甚至尽兴地使出了小孩子的天性——对我又“抓”又“咬”,就是不让我走。这一幕,把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我知道,那是孩子真正把我当成了他的亲人,对我有一种强烈的依恋和不舍之情啊!其实,我又何尝想离开他们呢!最后离开之时,一步三回头,摸一摸脸颊,挂满了泪水。
那几天,我时时被一种情感所激动着;那几天,我时时为一种责任所鼓励着。在岱庄,看着孩子们那渴望的眼神,我明白,我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不仅仅为了岱庄和沂蒙。
所以,我主动参加团队的联络活动,积极争取“爱心传递,旧书传承”项目,除了把300多本从北京立新小学带去的书一一分发给孩子们之外,我们还与立新小学取得了后续联系,他们决定把向岱庄小学捐赠图书的活动一直坚持下去。还有,我们还用自己的精诚,感动了一位爱心人士,他出资2000多元,把学校男生女生宿舍八十个床位上的破旧床垫全部换成了崭新的床垫„„
所以,我还和同学一起,积极争取媒体的关注。因为,关注留守
儿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对于我们的活动,沂南县电视台、临沂市电视台进行了专题报道。我们真诚地希望,这些报道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留守儿童,能够给他们带去更多的温暖和快乐。
虽然,我们所做的一切,对于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只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以自己的赤诚之心,对革命老区奉献了一点绵薄之力,对民族兴盛承担了一份应尽的责任。这,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无法推卸的使命。
三、我有一点小小的感悟
这两天,风和日丽,秋高气爽,而我们,也早已离开沂蒙,回到了北京——这绿荫婆娑的校园。在这时空转换之际,我的心境也在悄然中有了些许改变。我知道,这次沂蒙之行,是我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它陶冶了我的情操,锻炼了我的能力,也让我进一步了解了社会。经过这次风雨的洗礼,我不再是,也不能只是象牙塔里不能经受风雨的花朵。我想,大学是一座大花园,我们在这里吸吮百花,酿成知识之蜜,最终只有把它奉献给社会,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价值。此次的沂蒙之行,时间虽然短暂,但它却把我们和社会联系到了一起,也让我们懂得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更为重要的是,我明白,留守儿童问题,是关系“人”的问题,它载托着我们民族的未来和命运!因此,关爱留守儿童,需要你、我,还有他的共同行动!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诗人北岛的几句诗: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未来在凝视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