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08年春考试题(广石化)[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05-14 18:33: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学概论08年春考试题(广石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文学概论08年春考试题(广石化)》。

第一篇:文学概论08年春考试题(广石化)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有事电话/短信联络***短号62691/6楼08年春季《文学概论》考试题:

5.12地震引发的关于诗歌的思考

要求:

1、请同学们上网了解各种关于地震的诗歌,针对这一特殊现象思考诗歌的本质、诗歌功能、诗歌的标准,或者“诗人何为”、“诗歌何为”等相关问题。

2、3、附:部分与地震相关的诗、文作品

《谨以此诗献给我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 伊沙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 父亲+地震=不怕死 1976——松潘大地震 波及到西安的那一年 他夜夜在家呼呼大睡 从来不进防震棚 盖因如此这段日子 我才为他操碎了心 每天一个电话打过去 这天却是他先打过来 说起给灾区捐钱的事 说他刚刚捐了一点钱 说他已经退休十年了 还是全所捐得最多的

他说:“谁让我是四川人呢 你也别忘记 不少于3000字。

用文法学规定的课程论文纸张和格式要求打印。四川生了你 捐了没有?”

我说:“捐了!当然捐了 我都捐了四次了”

“明霞(他儿媳)捐了吗?” “捐了,捐了

她还想领养一个孤儿呢” “那好啊!给我再领回来 一个小孙子也不错 还是要个孙女吧”

“不行,有小孩的不行”

“哦„„伦伦(他孙子)捐了吗?” “捐了,捐了

他把自己打小存起的那个 小猪模样的存钱罐给捐了 还有点舍不得„„” 父亲忽然问:(吓了我一跳)

“诗人,你写诗了吗?” “写了,写了不少” “写,应该写

但你不要像平时那样 写得太灰

你要看到这个民族的长处 多灾多难但又生命力顽强 是灭绝不了的 我始终认为 熊猫会灭种 我们民族不会灭 这一点你要听我的 我是搞生物的

还算是个专家吧„„” 啊!这个电话

竟打得我热泪盈眶心如潮涌 爸爸,说点你这个生物专家 未必知道的:我们吴姓的祖先 原本是中原的猎人 是华夏族的一支正脉 此时此刻

我脑中的景象是我向您推荐过的 美国电影《启示》中的一个镜头: 玛雅猎人黑豹掌一路奔逃到溪边 对着紧追不舍的入侵者 对着死亡高声叫板: “我的祖先在这座山上打猎

我的儿子孙子还会继续打下去!” 2008.5.22

《国有殇,你知否——寄友》

沈浩波

1、心似国土

沦陷于灾难的战火 舌尖上翻滚着 死者的数字 如同扫射的弹雨 每次走出家门

都像刚从猫耳洞里钻出 如果你此刻归国

看到我丧魂落魄的面容 请你为我庆祝 起码我还能 继续做一个 手脚健全的父亲

2、遥敬你一杯 同胞之血

酿成的死亡之苦酒

掺杂在异国的香槟里 请你饮下

在每个衣香鬓影的夜晚

3、还记得那年

美国“9.11”发生 你给我打电话 我们都有一种 抑制不住的

“出大事了”的兴奋

那时我们的友谊 正如胶似漆 那时有任何事情 我们都在一起 那时我们 过于年轻

4、如今我们自己出大事了 比美国的事要大很多 同胞之血

洗刷着我当年的轻浮

可是你却不在

当你像一只雀跃的母鹿

告诉我你导演的电影入选嘎纳电影节 马上就要去法国时 我由衷的为你高兴

当时不知 祖国马上 要遭大难

5、在我最悲伤的时刻 曾去看过你的博客 那里没有你的音讯 我真想给你留言

——国有殇,你知否?

6、国有殇 你知否

国有殇 我们应 与国同在

可是你却不在

我相信你亦是悲伤的 在异国他乡 此刻突然想写诗给你 因为我想 我们应在一起

为年轻时的轻浮 饮一杯难言的苦酒 2008-5-27

《今夜,写诗是轻浮的……》

——写于持续震撼中的5.12大地震

朵渔

今夜,大地轻摇,石头

离开了山坡,莽原敞开了伤口…… 半个亚洲眩晕,半个亚洲 找不到悲愤的理由

想想,太轻浮了,这一切 在一张西部地图前,上海 是轻浮的,在伟大的废墟旁 论功行赏的将军

是轻浮的,还有哽咽的县长

机械是轻浮的,面对那自坟墓中 伸出的小手,水泥,水泥是轻浮的 赤裸的水泥,掩盖了她美丽的脸 啊,轻浮……请不要在他的头上 动土,不要在她的骨头上钉钉子 不要用他的书包盛碎片!不要 把她美丽的脚踝截下!

请将他的断臂还给他,将他的父母 还给他,请将她的孩子还给她,还有 她的羞涩……请掏空她耳中的雨水 让她安静地离去……

丢弃的器官是轻浮的,还有那大地上的 苍蝇,墓边的哭泣是轻浮的,包括 因悲伤而激发的善意,想想

当房间变成了安静的墓场,哭声 是多么的轻贱!

电视上的抒情是轻浮的,当一具尸体 一万具尸体,在屏幕前

我的眼泪是轻浮的,你的罪过是轻浮的 主持人是轻浮的,宣传部是轻浮的 将坏事变成好事的官员

是轻浮的!啊,轻浮,轻浮的医院 轻浮的祖母,轻浮的

正在分娩的孕妇,轻浮的 护士小姐手中的花

三十层的高楼,轻浮如薄云 悲伤的好人,轻浮如杜甫 今夜,我必定也是 轻浮的,当我写下

悲伤、眼泪、尸体、血,却写不出 巨石、大地、团结和暴怒!

当我写下语言,却写不出深深的沉默。今夜,人类的沉痛里

有轻浮的泪,悲哀中有轻浮的甜 今夜,天下写诗的人是轻浮的 轻浮如刽子手,轻浮如刀笔吏。

(5.12夜草,13日改,14日改,15日改)

《孩子啊,孩子——痛悼在四川汶川县大地震中遇难的孩子》

晓音

当天空中第一道彩云飞过 孩子,你睡着了

当你从家中项着正午的太阳 一路小跑着奔向课堂

孩子,你惴惴不安的眼睛

望着老师,把一双粘满泥巴的小脚 拼命的藏在课桌的下面

哦,孩子啊,孩子

也许,你的学习一直都不怎么好 也许,你的妈妈刚刚 还在午饭的时候

讨伐你,昨天没有写完的作业

哦!孩子啊,孩子 也许,你平时迟到 给老师罚到门外站过 所以你这次

一定要在上课铃声响起之前 走进课堂

哦,孩子啊,孩子 当你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你在庆幸今天终于没有迟到 你把一只小手紧紧的捂在胸前 可是,你永远也不会知道 你怦怦跳动的心

在倾刻间将被死神摘去

哦!孩子啊,孩子

当天空中不再有云彩飘过 当雨水中不再有彩色的泡泡 飘飞在你童年的梦中

当你把你的双手举过头顶 抵挡着沉重的水泥板时 孩子,孩子。孩子

你不知道,在那个时候 你的母亲也在另一个地方 朝着天空,呼喊你的名字

哦!孩子啊,孩子

当所有的人们为你祈祷时 孩子,你又睡着了

2008年5月15日

《哀悼日过后,我看见的第一列婚车》 ——致一位新娘

李少君

先是深黑,再浅黑,再灰色

接着是白色,然后是暗红,粉红

最后是大红„„看着你衣服颜色的变换

就知道了你心情的变化

你终于慢慢走出抑郁的阴霾,而且

那天正好阳光出来

阳光终于明亮,而且灿烂

可是我还是看不出你的表情

是忧伤还是欣喜。我只看到

长长的婚车队伍肃穆而庄重

在大街上缓缓穿行

终于有了鲜花、鞭炮声和红绸带

笑声,躲闪于清扫与接待的忙乱之间

婚车载着你往前,我没有再跟上去 绚丽的阳光照着你一路向前就好 知道你终于幸福就好

我只祝福你,婚礼举行时不再有余震 新婚第一夜不必住帐篷

做爱会让人感到生命的存在,然后 你就可以睡一个安稳觉了

后来我听说

一对新人结婚那天

在地震的废墟上种了几棵树 最矮的那棵也会结满果实

严力有关地震的诗4首

《希望》 严力

假如我被埋在那里 我就必须相信爱情 相信很快有很多双手 从健康的人间伸来希望 我坚信

从这里到外面 或者从外面到这里 唯一的那条路名叫希望 我坚信

人类必会拯救自己 我的同类正在突破 无论什么样的封锁 假如我受伤严重 冥冥之中走向天国 我也会把希望之血 撒满途中 我还将留下

转交后人的希望: 人类必须摸透 具有各种脾气 但没有头脑的地球 提前避开它那

许多种残忍的发作

2008.5.14.汶川地震之后

《人类一家人》 严力

8级的地震

掀起了12级的营救热血 人类的定义就是

一家人共同拥有灾难和责任 拥有共同的爱

大自然不知道什么叫无辜 上帝也许会称

风暴、地震、海啸、龙卷风 为人类存在的磨练 但是我想

这些天灾才是真正的敌人 相比之下

人类之间的战争和暴政 还有侵略 是多么地可耻 而真正的敌人 让我们有机会反省 各国各族各个宗教的 厮杀和冲突确实过于幼稚 我还想

真正的敌人是无法消灭的 如果能准确地预测它们的活动 我们就可以免予受难 但我更想

在准确的预测之后 用它们的能量来发电 所以

真正的敌人除了让我们盼望 人类一家人的感受能够不断持续 还能让人类成为宇宙中的永恒

2008.5.19.

《震区之外的体验》 严力

对震区之外的人来说

这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体验 我体验了

生命被置于最高处的力量 我体验了不分族群 不分贫富的 投入爱情的力量 我体验了

政体和民众和军队 加在一起的力量 我体验了

人道主义全球化的力量 我更体验了 新闻的力量

新闻

就应该这样迅速和透明 让谣言没有空间生长 及时的新闻 能让我们的眼泪 及时地流下

也能让外界的捐助 及时到达

我体验了新闻工作者 以责任和良知的速度 所创造的知情权的效益 更体验了如果这种速度 延伸到

社会和生活的各个领域 将会产生的更加巨大的 最诚实的中国力量

2008.5.20. 《非物质遗产》 严力 又一次爆发了 中国人血液中的诗歌基因

好像专为大灾难和大感情准备的 上一次 再上一次 好像已很遥远

我不想把这一次的诗歌精神 与惨烈地震的震字连起来 但是它就是震动了 我们在商品社会中

被物质积累起来的精神麻木 震出了金钱真正的效益 震动了我们投入

股票和房地产市场中偏激的热情 震出了那颗深埋于利益的心 又一次爆发了

我们差点忘掉了

诗歌作为最美最有力度的 文明表达形式

正是中国文化最值得骄傲的 非物质遗产

这一次的整体文本就是 向联合国递出的申请表 我不想推断下一次 或再下一次

将是什么样的大事件把它激发 或者

它就像天灾一样不可预测 但是诗歌精神

始终是中国人热爱生命的内心预兆

2008.5.21.

6月6日,山东《齐鲁晚报》A26版“青未了”副刊发表作者名为王兆山(山东作协副主席)的“词二首”。(原题:《词二首》,作者:王兆山,日期:6月6日,版面:齐鲁晚报A26版“青未了”副刊)《江城子 废墟下的自述》 一位废墟中的地震遇难者,冥冥之中感知了地震之后地面上发生的一切,遂发出如是感慨——

天灾难避死何诉,主席唤,总理呼,党疼国爱,声声入废墟。

十三亿人共一哭,纵做鬼,也幸福。

银鹰战车救雏犊,左军叔,右警姑,民族大爱,亲历死也足。

只盼坟前有屏幕,看奥运,同欢呼。

《钗头凤 川之吟》

山青秀,水碧透,峰塌须臾河毁骤。

城飞歌,乡飘乐,楼崩灵折,村消屯破。

祸。祸。祸。

国殇忧,八方吼,令发京城动九州。

红旗烁,军歌越,救川举国,不弃一个。

魄!魄!魄!

《谁杀死了我们的孩子?——关于汶川地震的反省与问责》

朱大可

跟反应迟钝的缅甸军政府相比,同样作为威权政府,中国却向世界展示出良好的救灾效率,并因而改善了此前遭到严重损害的中国形象。历史学家向我们证实,这种高效率的救灾运作,恰恰就是亚细亚威权政治的传统。从大禹理水,经望帝(鳖灵)抗洪到李冰修堰,这些著名的抗灾人物,都向我们提供了威权主义的效率样本。汶川地震再度证明,自然灾难和威权政治具有密切的依存关系。巨大的灾难刺激政府,促使它作出迅速反应。威权政治的这种特性,向民主社会提供了一个典型的研究样本。而它所扭转的国际舆论生态,也将成为进一步提升效率的良性动能。

另一个获得高度好评的项目,是透明度良好的新闻报道。大批记者赶往现场,冒着余震和疫病的危险采集新闻,向民众报告死亡和营救现场的情景,传递出苦难和悲恸的气息,大面积催化着民众的爱心和眼泪,一时成为世界上最有效的煽情媒体。

但我们也同时看到,某权威电视台记者在帐篷学校里对主持人反复说:你听到孩子们快乐的笑声吗?镜头随即一转,出现了孩子的可爱的无忧无虑的笑脸。我们还看到,在压了上百个小时之后,那些被救出的灾民,居然毫无痛苦、衣衫整洁、表情从容地爬出废墟,甚至挥手向镜头致意,俨然一些认真表演的演员。越过苦难绝望的死亡现场,那些狂欢镜头,在急切地赞美救赎的伟大成就和奇迹。

新闻报道一方面“很透明”,一方面又“很明亮”。这是典型的本土宣传风格。它继承了中国文化传统,把沉痛的丧事办成了轻快的喜事,也就是把灾难变成庆典,把哀伤变成喜悦,把问责变成感恩,把反思变成赞美,把对生命的珍惜变成对组织的效忠,把对个人善行的感激变成对国家的颂扬。这种语义的流畅转换,再次验证了中国救灾文化的美妙特性。

那些大规模死亡的电视影像,在中国民众中产生罕见的 “情感大爆炸”,唤醒了沉睡的社会良知,引起震惊、悲悯、同情、善性和博爱的连锁精神反应,大批志愿者赶赴现场。这无疑是灾难对人性的一次全面唤醒。如果这种爱心不仅是一种临时情感和应急反应,而能成为持续的道德力量,并升华为一种普世的爱,成为构筑日常生活的基本元素,那么,这将成为21世纪中国文化建构的最大财富。

长期以来,基于多种原因,中国社会一直被仇恨所劫持,仇恨指数成了描述当代中国社会的重要指征。尽管仇恨是一种特殊的心灵力量,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它只能制造“恶的历史作用”,以暴力方式改造着世界的容貌。而越过大地震的苦难,人们发现这种仇恨是可以用爱加以替换的。重要的是,地震敦促世人反思并削弱仇恨的存在,学会向灾民捐献自己的热血,让爱和良知、正义、公正和平等一系列普世价值共存,构筑社会进步的正面动力。

但是,正是在所谓“爱”的名义支配下,某种社会仇恨仍在继续滋长,逼捐事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从胡润的捐款排行榜,到郎咸平的攻击文章,都摆出大义凛然的逼捐姿态,以此煽动民众的仇恨情绪,完全不顾那些“黑名单”企业以纳税方式对中国经济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捐款是一种志愿和义务性行为,每个人或企业都有自主选择捐助方式和捐款数额的权利。健康的中国社会应正面鼓励捐款,而不是动辄以“抵制“加以惩罚。把义捐变成逼捐和摊派,只能是对博爱和慈善原则的背离。任何一种以爱的名义之所从事的多数人的暴政,无法达成普遍的社会和解,反而会加剧畏捐心理,制造出新的社会仇恨。而这种暴力逼捐,跟纳粹领导人以国家利益名义逼迫犹太商人捐款,又有多少本质上的区别?

耐人寻味的是,这种逼捐行为还充满了单向操作的特点,它往往针对文娱体育明星、民企和外商,却很少有人针对红顶商人,更很少有人胆敢针对各地党政干部。这种选择性逼捐,难道不是离社会公正更为遥远么?

逼捐放大了中国社会的“畏捐现象”。那些畏捐者也许出于“吝啬”的人性,但更多却是基于对募款机构的怀疑。青年赛车手韩寒之所以拒绝捐款,就是担心捐款是否有一个安全和正确的去处。在社会诚信普遍丧失的时代,究竟什么才是最安全有效的捐助?怎样才能让善款不打折扣地用于救灾事务?为什么国家长期垄断慈善业的掌控权,而民间慈善基金或组织无法获得出生许可证?为什么企业与个人的慈善捐助,不能获得政府的免税待遇?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人能够就此给出合理的答案。

据我所知,放弃捐款的韩寒奔赴灾区前线,企图以个人行动来代替捐款事务,但他的救人计划,却因缺乏器械和经验而被迫流产。这其实是一种痛苦的两难处境:一方面良知敦促自己为死难者捐赠,一方面又担忧这种捐赠遭遇行政黑手。“韩寒困境”,就是中国慈善事业所要面对的最大难点。

红十字会处理善款的手法,包括帐篷之类物品的价格猫腻,已经受到民众的普遍质疑。尽管该会负责人作出某种解释,仍然不能令人信服。多少年来,民间善款的管理,一直处于黑箱操作状态,红十字会等机构既没有建立有效可信的管理机制,也没有高度透明的信息反馈和互联网公布机制,甚至拒绝公告民众每一笔捐款的具体下落,关于善款的公共监察机制,至今都未能有效地建立起来。而那种外部和临时的“纪检”与“审计”,根本无法解决它们的制度性缺陷。正是基于这样的局面,诚信危机才会再次爆发。如果这场质疑能够敦促慈善机构和政府组织自我完善,重修良好的诚信制度,那将成为地震后的一项重大收获。

面对这次空前的地震灾害,国家地震局和四川地震局,之前没有发出任何预报和警示,导致近十万人的死亡,之后又拒绝道歉,为自己的无能和错误诡辩,无耻地宣称地震的不可预见性。按照这个可笑的逻辑,中国政府设立地震局及下属震检测台站,完全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而这个逻辑推演的最后环节,就应当是立即撤销地震局的行政建制,而让该局官员全部下岗,转道去为近十万死难者守灵。

本次地震暴露的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城市新建筑浪潮和新农村建设中的“豆腐渣效应”,它遍及整个中国,而学校是其中最大的受害者。四川地震揭发了悲剧的根源:杀死孩子的根本不是摇撼的大地,而是那些贪官污吏。他们是制造大规模死亡的罪人。一位解放军师级干部的朋友,站在都江堰灾难现场发信给我,痛心疾首地问道:“为什么周围的楼都在,唯独那所新建学校夷为平地,四百名儿童死于非命?!”他的悲愤质疑,就是我们问责的逻辑前提。

据《南方周末》报道,“在北川老城的废墟上,水泥是疏松的,人们可以像掰饼干一样把水泥预制板掰出任意形状。钢筋也是如此。有的水泥板中只有3根细小的钢筋,只需稍微用力就可以折断。”但另一方面,县委大楼却是“钢筋又多,水泥标号又高,砸不开。” 毫无疑问,本次地震中的房屋倒塌,属于脆性破坏和粉碎性倒塌,其真正元凶不是地震,恰恰就是质量低劣的建筑物本身。那些沉重的混凝土块,砸死并活埋了无数正在上课的天真孩童。但正如一位土木工程师所指出的那样,“专家们一直回避、混淆视听,企图将建筑破坏和建筑发生脆性破坏,粉碎性倒塌混为一谈”。这种鱼目混珠的手法,就是要为日后的“避责”提供“科学依据”。

但我要在此正告那些专家、包括我的同济大学同事,你们的每一种丧失良知的言论,都将被历史记录在案,并且必然要跟罪人一起受到裁决。为了避免悲剧的重演,地震救灾后的最重要的事务,就是要严厉追查有关机构和个人的贪渎罪责,展开公正的司法审判,以告慰那些冤死的亡灵和幸存的民众,尤其是那些可怜的孩子。而如果此举能就此改变中国建筑业的豆腐渣特色,那将是本次地震的又一项重大收获。

1966年邢台地震,当年引发“无产阶级文化革命”;1976年的唐山地震,当年引发北京政治变局,促使毛派倒台和文革结束;如果说前两次地震催生了政治变革,那么本次地震的深远后果,我们至今还难以预测•。但它至少已诱发了一场剧烈的精神地震,敦促我们反省和改造制度的结构性弊端,同时,它也必然会形成一种文化记忆,而其主题不是别的,就是大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第一次从自己身上,发现了更为健全的人性。(2008年5月26日,写于持续的悲痛之中)

【来源:朱大可博客 http://blog.sina.com.cn/zhudake】

《含泪劝告请愿灾民》

余秋雨

昨天从海外一些媒体看到,灾区一些家长捧着遇难子女的照片请愿,要求通过法律诉讼来惩处一些造成房屋倒塌的学校领导和承包商。从画面上看得出,警察们正用温和的方式劝解,但家长们情绪激烈。由此,那些已经很长时间找不到反华借口的媒体又开始进行反华宣传了,诬陷性的说法有四点:

1、是天灾,更是人祸。

2、官方宣布,这事法院不受理;

3、五个境外记者拍摄这种场面时被公安“短时间拘留”,询问他们的身份;

4、难道地震真使中国民主了吗?

为此,我要含泪向这些请愿灾民作如下劝告——

你们所遭遇的丧子之痛,全国人民都感同身受。十三亿人在同一时间全部肃立,默哀三分钟,这肯定是人类历史上最浩大、最隆重的悼念仪式。悼念对象,就有你们的孩子。在全国哀悼日,一位佛学大师对我说,有十几亿人护持,这些往生者全都成了菩萨,会一直佑护中国。我想,你们的孩子如果九天有灵,也一定已经安宁。

校舍建造的质量,当然必须追究,那些偷工减料的建筑承包商和其他责任者,必须受到法律严惩。我现在想不出在目前这种情况下,还会有什么机构胆敢包庇这些人。你们请愿所说的话,其实早已是各级政府和广大民众的决心。但是,这需要有一个过程。

因为,无论怎么说,这次大灾难主要还是天灾。当然也有未倒的房屋、幸存的学校,但这有多方面的因素,不能仅仅从一个角度来论定。已经有好几位国际地震专家说,地震到了七点八级,理论上一切房屋都会倒塌,除非有特殊原因,而这次四川,是八级!

有了这个主因,再要论定房屋倒塌的其他原因,就麻烦得多了,需要有较长时间的科学检测和辩论,而且要经得起国际同等级的灾测比照。我希望有关方面能在搜救生命、挖掘遗体之后尽力保护校舍倒塌的实物证据,以便今后进行司法技术调查。但在目前,不能急躁,因为还有更危急的事。

堰塞湖的问题是悬在几十万人头上的凶剑,卫生防疫问题也急不可待,灾区上上下下所有的力量还在气喘吁吁地忙于救灾,人口大幅度流动,一切都处于临时状态,因此,确实很难快速腾出手来处理已经倒塌的校舍建筑质量的法律问题。我想,你们一定是识大体、明大理的人,先让大家把最危急的关及几十万、几百万活着的人的安全问题解决了,怎么样?

你们受灾以来的杰出表现,已经为整个中华民族赢来了最高尊严。你们一定不会否认,这些天来,无论是中国的各级政府、军队、武警、医生,还是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国的救援者、志愿者都尽心尽力、令人感动。只有当这些里里外外的多重力量不受干扰地集合在一起,才能把今后十分艰巨的任务一步步完成。因此,你们要做的是以主人的身份使这种动人的气氛保持下去,避免横生枝节。一些对中国人历来不怀好意的人,正天天等着我们做错一点什么呢。

第二篇:文学概论期末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10分,每题2分)

下列属于孔子的诗学观的是()

A缘情说

B 诗言志

C诗赋欲丽

D兴观群怨

在西方,把审美的文学观念从广义的文化的文学观念中分离出来,是在18世纪完成的,由————作出了一个意义深远的区分,把诗与绘画、音乐、雕塑等纳入“美的艺术”范畴中()

A布洛

B华兹华斯

C巴托

D 歌德 文学是一种话语,话语至少包含了说话人、受话人、————、沟通、语境五个要素。()

A语言

B文本

C言语

D文字 变形是作家艺术构思中常见的手段之一,下列不属于变形方法的有()

A粘合B陌生化

C夸张

D漫画 英国著名的文艺批评家贝尔提出了影响较大的理论是()

A心理距离说

B情感投射说

C有意味的形式

D无意识升华

二、是非判断题(10 分,每题1分)

1人类最早的系统的文艺理论著作是产生于公元五世纪的陆机的《文赋》。()

2艺术交往论认为,文学作为一种语言符号的艺术,是主体与主体之间对话与交往的理想之域

()

3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了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4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主要呈现了主导性、统一性和多样性特征。()

5文学话语蕴籍特点常常具体地体现在含混和含蓄这两种较为典范的文本修辞形态中。()

6物质生产不仅是精神生产产生的“始因”,而且也是精神生产发展的“动因”()

7模仿论是西方历史悠久的传统的文艺理论观念,而中国古代则没有这类艺术反映论的思想。()

主体即“旁观者”与“移情者”的理论最早是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提出的()

9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主要可以分为有意获取和无意获取、现实获取和书本获取()

10在对待形式问题上,形式主义的理论倾向主要突出地表现在20世纪产生的俄国现实主义、捷克和法国的结构主义和英美“新批评”派的理论观念中。()

三、填空题(15分,每空1分)

目前,国内外文学理论界一般把文艺学区分为————、————和文学史三个分支。

2按照艾布拉姆斯的观点,文学活动由四要素构成,————、作者、——

——与读者。

3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观念主要有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和艺术交往论。

4目前,文学原始发生的几种主要学说是——————、宗教发生说、————和劳动说。

5目前,文学的通行含义大体是:文学是一门艺术,是主要表现人类————的——————。

6历史上关于文学创造的客体解释主要有两种:客体即————说和客体即————说。

7艺术构思中几种常见和重要的心理现象主要有:回忆与沉思、————、————、理智和情感和——————

四、名词解释(15分)

1艺术构思 2含蓄和含混

3艺术概括

五、简答题(20分)

1试简述文学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双重性? 试简述直觉在艺术思维中的作用以及它与灵感的区别。

六、论述题(15分)

试论述文学的含义的变迁,并阐述你对文学含义的认识。

七、分析题(15分

试选择下列一首诗歌,用本学期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

一、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二、炉中煤

——眷念祖国的情绪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要我这黑奴底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评分标准及参考

一、单项选择(10分,每题2分)

1D2C3B4B5C

二、是非判断题(10分,每题1分)

1╳2√3√4╳5√6√7╳8╳9╳10√

三、填空题(15分,每空1分)文学理论

文学批评

2世界

作品

3艺术生产论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

4巫术发生说

游戏发生说

5审美属性

语言艺术

6自然

情感

想象与联想

灵感与直觉

意识

与无意识

四、名词解释(16分,每题4分)

1指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

2都是文本话语蕴籍的典范形态,前者指在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蕴蓄仿佛无限的意味,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或者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蕴蓄多重不确定意义,令读者回味无穷。

3简单说,就是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之方法。

五、简答题(20分,共2题,每题10分)

1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无功利性与功利性,即从目的看,文学不带有直接的功利性,即无功利性,但是这种无功利性本身也隐含有某种功利意图;二形象与理性,即从方式上看,文学处处以形象感人,但也含有某种理性;情感与认识,即从态度上看,文学富于情感性,但也带有某种认识性。(6分)以上三方面表明,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不是单一的而是双重的,审美性和意识形态性是复杂地缠绕在一起的,由此可见,文学具备审美与社会双重属性;既是审美的又是社会的。在这种双重性中,审美属性是直接突出的,而社会属性则是间接隐蔽的,文学并不直接体现其社会属性,而总是保持自身的审美风貌,并在这审美风貌中巧妙地体现出社会的属性。真正成功的文学作品,总是善于把隐蔽的社会意图掩藏或渗透在审美诗意世界中,并赋予这种审美诗意世界以多重读解的可能性。文学的双重殊性及其复杂性正在于此。(4分)

2直觉在艺术思维中主要有两大作用:一是作家对某一独特事物(或现象)的瞬间把握,往往是由直觉的来的;二直觉使作家在第一次听到某一现象或故事时,就能够发觉背后某种异乎寻常的使人深省的内蕴。(4分)直觉有时与灵感纠缠在一起,但直觉并不是灵感,区别是一,灵感是长久思索,艰苦劳动的成果,直觉却是整体上对事物作出的突兀判断;二灵感往往发生在久思不得其解之后,直觉却往往发生在第一次碰头之时;三灵感是获取成熟的答案,直觉则是得推测性的洞察。(6分)

六、论述题(10分)

在中外文学史上,文学最初不是指今天人们所理解的含义,而是泛指广义的文化过程,文学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在中国古代,文学最初是泛指一切文章。在西方,18世纪前,也是在文化含义上使用的。文学的审美含义是指把文学看作是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和作品。这个含义的脱颖而出在中国发生在魏晋时期。魏晋是中国文学的“自觉时代”出现了曹丕等一系列文学家批评家对文学审美特征的强调。(可举例说明)在西方这个含义主要发生在16——18世纪,18世纪的巴托作出了一个意义深远的区分,把诗与绘画、音乐、雕塑等纳入“美的艺术”范畴中,由此把文学从广义的文化范畴中分化出狭义的审美含义。完成了审美含义的转向。在现在世界中,文学通行的含义是文学是一门艺术,是主要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强调了文学与其他文化形态的区别。你本人的观点。

七、分析题(15分)

该题要求学生运用文学语言特征和创作理论试分析作品。

第三篇:2022春《文学概论》论述题答案

1.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文”,这里的“文”包含多层次的内涵,请结合教材内容,作简要分析、梳理。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高尔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所谓写作能力,实质上就是一种语言运用的能力。写作者只有首先过了语言关,才能形象、生动地叙事,才能优美、动人地抒情,才能深刻、精辟地说理。这样,你的文章读者才会喜欢、爱看,编辑眼睛会为之一亮,阅卷老师也会因有“亮点”而打高分。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黄庭坚说“又要涪翁作颂,且图锦上添花”。所以,本期独眼龙要特别地提醒同学们,作文除了要注意材料、立意和构思外,还须尽量做到语言有文采。

我们先来看看湖南地质中学刘有志同学《壶瓶之秀》中的一段文字:

一座一座连绵不断的山头,一眼望去,灰绿、墨绿、深绿、油绿、浅绿、嫩绿,无所不绿,绿中有绿,层层叠叠,整齐的林木有秩序地排列在山头,像一支一支穿着绿色军服的威武之师。

这就是有文采的语言。作者像一个高明的小画师,精心调配他的色板,由远及近,生动、细腻地描绘出了壶瓶山绿海中的不同层次。让人称道的是,在短短的百来字的文中,竟连续用了10个绿字,观察既细致,词汇亦丰富,美景美文,赏心悦目。

隐忍是司马迁为完成《史记》一书,含垢忍辱,隐忍而行,终成一家之言,为后人敬仰;隐忍是刘邦鸿门宴上谦卑而行,随机应变,蛰伏关中,在乱世中成就一番霸业;隐忍是刘备降低身份,三顾茅庐请得卧龙出山,铸造“天下三分”的精彩。

这段文字选自山东莱芜市第二中学李新同学《刚强如水

隐忍如山》一文。语言干净利落,言简而意丰。例举了三个人三件事,全部文字却不到100个,其关键之处就在于一系列成语及四音节词组的成功使用,它不但大大加强了语言的表达力度,而且音节匀称,节奏优美,读来朗朗上口,“觉得口腔是舒服的”(老舍)。我们很多同学作文,要么无语可说,要么写出来干巴巴的了无韵味,重要的一点即是语言学习、积累的不够。学英语尚且知道要多背单词,母语的写作岂能不注意语言知识的积累、贮存。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比喻是天才的标识”,著名学者、作家钱钟书则说“比喻是文学语言的根本”。比喻可以化无声为有声,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化简单为生动,在作文中巧妙地运用比喻等修辞格也是一种使文章妙趣横生,文采斐然的好方法。如写雪:“未若柳絮因风起”(谢道韫),“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老舍)。我们再来看看2007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文化的性格》中的一个语段:

我谓江南文化以灵动,水的灵动;我谓西北文化以沉稳,山的沉稳。求之于诗,若江南文化是轻盈明快的七绝,西北文化则是古朴厚拙的五古;若江南文化是李白的清新俊逸,西北文化则是杜甫的沉郁顿挫。求之于词,若江南文化是柳永的缠绵悱恻,西北文化则是东坡的超旷豪放;若江南文化是“杨柳岸,晓风残月”,西北文化则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求之于乐器,若江南文化是幽咽欲泣的二胡,西北文化则是悠扬嘹亮的唢呐。

文化多属精神层面的东西,性格更是抽象、无形的。而本文作者却将我国的两种文化――江南的和西北的――叙写得十分生动具体,形象可感。这就得益于文中比喻的巧妙运用。①连续用了十几个比喻,即博喻,很详尽很充分地说明了两种文化的特点及两者的差异;②在喻体的选择上紧扣“文化”的特征,新鲜得体不落俗套。再辅以对比、对仗、排比、引用等的手法,文章风姿绰约,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怪不得阅卷老师毫不吝啬地给他满分。

当然,语言只是一种形式,目的是更好地表情达意,我们不能“文不逮意”,更不能因辞害意。理想的状态是文质兼美,形式和内容达到和谐的统一。下面的例子选自山东聊城第一中学李怡萱同学的作文《给自己一个幸福的理由》: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花有它的芬芳,雪有它的高洁。泰山雄,华山险,黄山奇,峨眉秀;牡丹雍容,荷花冰清,梅花傲骨,兰花素雅;北国万里飘雪,江南草长莺飞,塞外驼铃声声,水乡牧笛袅袅。世间万物各有风骚,而我,而你,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优美的语言显示了作者的才气,也更好地表达了主题。本文的主旨是说明世间万物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人要学会享受幸福,自己欣赏自己。对仗工整略有变化的句式短小、精悍,加强了文章的气势;事例众多而用词准确又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论据充分,说理透彻,语言精准,行文流畅,读到这样的文章,谁不为之称

衣服固然是保暖的,但谁不想美丽、得体,陈旧、破损只是主人的无奈。“人靠衣衫马靠鞍”,作文靠语言。语言不到家,其它都白搭;语言到家,锦上添花。

2.运用教材有关“言之有文”的相关理论解释,阅读文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对文本语言的准确、畅达、简洁等基本特征进行分析。

针对实用类文本的阅读,首先要明确此类文本的概念。它反映生活的方式不同于文学类文本,它注重逻辑思维,追求条理性,让读者从中感受逻辑和推理的力量,获得某种知识。而悼词首先属于实用类文本,其次也兼有一般文学类文本的特征,如何兼顾两者,我认为突破口在于欣赏这篇悼词的理性和激情之美。《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悼词以它客观、严谨、责任的理性和深沉、复杂的情感,在很大程度上,也奠定了文本自身特殊的历史地位:它像一座矗立的丰碑,永远闪耀着马克思丰功伟绩的光辉;它犹如擎天的火炬,照亮了全世界无产者前进的道路;它又像一曲低沉的哀乐,回荡在作者心田的上空,挥之不去……品读这篇经典悼词,鉴赏其中恩格斯情理交融的艺术表达,颇有几份味道。

结构严谨巧设篇:全文起承转合,层层相因,自成一体,充满了鲜明逻辑的理性,也洋溢着作者内在真挚的情感。正如汪曾祺曾强调,文章不只是技巧,不只是形式,结构和思想内容是同时存在的,不可剥离的,这种结构处理,从而使得情、理两者相得益彰。文章第2段说:“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这段话紧承文章开头关于马克思逝世情况的叙述,展开精辟简练的议论,并自然引出下文,成为全文论述的重点和总纲,文脉清晰,结构严密。而其中连用两个“对于”的介词结构,从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两个方面来说明马克思逝世所带来的损失之巨大,高度概括了马克思对于革命的巨大影响和伟大贡献,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其逝世的无比惋惜的心情,比如“空白”两字,说出了正当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蓬勃发展亟待马克思指导之时,而他的溘然长逝,给全世界无产者留下心理上的茫然,心灵上的创痛,这是对马克思的历史作用的高度评价,冷静的评价中饱含着深深的遗憾和无限的崇敬之情。那么,这段中心评价的依据又是什么呢?首先作为科学家理论方面的贡献,它包括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剩余价值的发现、其他研究的领域独到深广的发现。而作为革命家实践方面的贡献,即第7节的舆论宣传,创办国际工人协会。这样观点和论据形成严密的论证关系。为何先说理论贡献再言革命功绩?因为“这(理论贡献)在他的身上远不是主要的”,“他首先是一个革命家”,说明在马克思看来,科学理论研究是为了科学实践,而实践是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他也曾说“认识一个世界是为了改造一个世界”,何况从理论到实践,由浅入深,有着内在事理联系,更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作者评价时注意了这些内在的联系,同时又体现了对作为百科全书般的思想家的马克思的高度肯定与敬仰,也隐含了对以往那些脱离革命实践而作空想的社会思想家的批评。

面对马克思取得的以上功绩,一方面,敌人争先恐后地驱逐,诽谤,诅咒他。而革命战友无不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因此作者高瞻远瞩,他坚定的相信未来,相信未来的人们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有看透巨人岁月篇章的瞳孔,“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表达了作者对敌人卑劣行径的强烈愤慨,对革命战友无比的敬仰、赞美和深切的怀恋!直到今天,来马克思墓前瞻仰的人仍络绎不绝,其中中国人最多,这便是有力的证明!

三称挚友耐寻味:全文恩格斯先后用了“最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革命家”,称呼的变化代表了作者对马克思评价角度的变化,也包含了作者慎重的思考和深沉的情感。在文章开头部分指称马克思时,分别用“他”“这个人”“这位巨人”来代替,使“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这一称呼作为对马克思的核心评价的内涵得以反复揭示和再三强调,而且这样的表达,显示了悼词平静的叙述口吻,语言含蓄、隽永而深赡,作为最亲密的战友,以此方式寄托哀思,更显悲痛。

而文章后面部分先后出现了“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这样的句子,其用意表明马克思之所以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就在于他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更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是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方面的双重巨人。这里的“科学家”和“革命家”是在“思想家”统属下并列的两个种概念。第6段“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可以认定为承上之句,但此段更重要的作用是来赞扬马克思重视实践、矢志革命的精神境界,即“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而第7段就是从斗争精神、风格和成就的角度来介绍和评价马克思的革命实践活动,称颂其革命家的本色。在恩格斯眼中,马克思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臻于至境,必定同时又是一个革命家。他作为一个伟大的革命家,炉火纯青,同时也必定又是一个科学家,正因如此,恩格斯称他为“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而就是这样一位巨人却过早地离开了我们,客观的称颂与无限的敬仰之情又让人感受到作者那绵绵不尽的哀思!总之,作者对马克思称呼的微妙变化,本身渗透了以上理性的思索。而理性的审慎,又以情感作为内驱

大悲无泪有何因:慎重追远,表达哀思是悼词灵魂所在,本文看似语气平静、低沉,但平静的文面下,必有涌动奔突的情感漩涡,作者悲痛万分,一句话,大悲无泪!譬如第1段:1.出现频率最高的数词:交代一个人逝世的时间竟具体到了几月几日几时几分的程度,用意无不是为了警示世人马克思的逝世对于整个世界的影响非同寻常,损失巨大,这是一个令人万分悲痛、永远难忘的时刻,没有这一特定时刻也就无法表达作者强烈的感伤。2.反复出现的词语:如“思想”,思想家逝世了,停止思想了,说明逝者生前一直在不断地探索、不停地思考,表达了作者对逝者的由衷敬仰。还有“睡着了”,修辞上采用讳饰,非常含蓄,表明作者不忍心说出马克思的逝世,希望他还会醒来,但事实已不可能,所以作者加了破折号说“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表现出不忍、不愿而又不得不说出残酷事实的沉重的矛盾的心态。3.关键性副词:“还不到”“便”这些副词,说明马克思走得太快了,走的时候身边没有他人,作者多想再和他见最后一面、说最后一句话,但这已经成了永久的遗憾和无尽懊悔。

作者为何要这样含蓄表达?不难理解,对马克思的了解,最深刻的莫过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最悲痛的莫过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所造成的巨大损失,最清楚的也莫过于恩格斯。但在其葬礼上,恩格斯发表这篇演说时,不会忘记自己是作为无产阶级代言人来悼念自己的领袖,因此不仅仅是为了寄托自己的哀思,更主要是评价马克思的思想和事业,来激励全世界的无产者,这就决定了只能深沉含蓄地抒发对马克思的尊敬、爱戴和悼念。作者这种对情感理性地抒发,大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之妙!

饮恨高歌感奋天:这篇悼词之所以成为经典,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作者对马克思冷静、客观、公正的评价,而这理性的评价又饱含作者深深的情感。1.关键词:如第4段“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豁然开朗”表明马克思的这一发现,让人一下子知道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秘密和实质,在恍然大悟之间,让人不得不佩服马克思的高明与睿智;“在黑暗中摸索”则形象地说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以前所做的一切研究盲目、混乱、并且毫无效果;同时又与“豁然开朗”构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出马克思这一发现拨乱反正的独创价值。突出了马克思发现的伟大,流露出对马克思的敬仰之情。2.关联词:第5段,让步,转折,递进等多种句式的配合运用,以退为进,步步推进,严密的语言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评价了马克思理论研究的成果,充分表达了作者对马克思超凡的天才般的智慧由衷的赞叹和敬佩。类似句子,文中还有很多,作者并没有直接表达哀思,但冷静评价的背后无不激荡着情感的浪花。总之,由于恩格斯特殊的身份,又在特殊的场合,注定了作者对马克思人格魅力的评价提纲挈领、高屋建瓴。对其去世的感情沉痛、缅怀深切而有所克制。而这浓烈的情感与文章客观冷静的叙议相结合,与内敛凝练精要的语言融为一体,又使情感表现更为诚挚而含蓄,深切而更加感人,这时全文理性的评价与激情的抒发已成水乳交融之态

3.运用教材有关“言之有文”的相关理论解释,阅读散文《雪野里的精灵》,对文本语言的文采之美进行分析。

《雪野中的精灵》赏析:

前四段,写定林寺中那棵巨大的银杏。它使“我”被其强大生命力所征服,感觉到自己生命的渺小、卑微和人生的短暂。但这棵巨树,并非“雪野里的精灵”;它给“我”的感悟,并非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故这几段在全文中属于宾,是中心内容(主)的反衬,为下文写“雪野中的精灵”作反向铺垫。

第⑸段,承上启下。“定林寺里的古银杏无疑是一支巍峨峥嵘的生命进行曲。后来我在雪野中两次偶然所见,则又领略了弱小生命吟出的生的礼赞”句是全文的总括。

⑸⑥⑺三段写崂山顶上、巨石之下的一片长在雪地中的美丽小花,它们虽卑微但坚忍、蓬勃的生命告喻“我”:希冀、渴望、追恋、向往,是一切生命的本质。第⑸段写冬日崂山“峰若玉雕,石似晶铸”,写竹林边“柔草如菌”,均是下文写雪野小花的衬托、铺垫之笔。第⑥段主要用拟人手法写小花的形神,生动表现了它们的美丽、顽强和生机蓬勃。第⑺段用抒情的表达方式,赞美雪野小花“是春的启明星”。

⑻⑼两段写长白山森林中一种长在雪地里的蓝色小花“白头翁”,它们纤细里充溢着坚韧,孱弱里蕴藏着刚强,微小里含纳着博大。第⑻段中用“跃入”、“燃亮”,这化静为动的写法,把小花之蓝色写得活泼灵动,也突出了这蓝色小花的生命活力。第⑼段,运用抒情的表达方式,运用对比反衬(“纤细”对“坚韧”,“孱弱”对“刚强”,“小小火焰”对“巨大寒流”,“火热的心律”对“厚厚的冰窖”)和拟人手法,突出了“白头翁”弱小之形中蕴藏坚韧、刚强和博大的特征。后三段总结全文,得出全文主旨:雪野中的小花小草,也和那些强大的生命一样,是生命的奇观;它们虽不曾轰轰烈烈、大红大紫,但也不容践踏。这三段主要运用对比反衬和比喻手法。其中,“浩歌”指宏大壮丽的、轰轰烈烈、激荡人心的生命境界。“寂寞”指纤小柔弱、默默无闻但坚韧刚强的生命境界。

从构思来说,本文的主要手法是对比反衬:以巍峨峥嵘的大生命对比反衬纤弱但坚韧的小生命,突出了“纤弱但坚韧的小生命也是生命奇观,也不容践踏”的主旨。从人文性来说,本文体现了当今社会尊重每一个生命、人人生而平等的理念,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第四篇:电大《文学概论》试题 2013 年1 月

电大《文学概论》试题

2013 年1 月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 0分)1.文学观念是关于文学的普遍属性的理性认识。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咐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D)。

A.反映论

B.信息论

C.意志论

D.文化论

2.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A)、阅读期待有开放。

A.象征

B.蕴藉

C.假设

D.模仿

3.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指意性、暗示性、(D)。

A.历史性

B.独创性

C.感染性

D.朦胧性

4.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A)、语境依托性。A.中介性

B.表象性

C.表情性

D.意识性

5.(C)是表现正义与邪恶两种力量斗争冲突中前者失败或毁灭的戏剧。A.正剧

B.喜剧

C.悲剧

D.悲喜剧

6.作者的语境条件包括历史情境、(B)、文学资源场及文学创新需要等几个重要方面。A.个体体验

B.意识形态氛围

C.拟想读者

D.创作过程

7.文学阅读是读者在特定语境中对文学文本的读解过程。语境包括个体语境与社会语境,社会语境是指读者阅读时的(D)。

A.文本存在方式

B.人与人的关系

C.文本媒介形式

D.社会生活关联域 8.文学阅读中读者与文本产生心灵共振与感应的情形属于(A)。A.共鸣

B.净化

C.领悟

D.欣赏

9.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C)与机构制作特点。A.集体行为

B.商业运作

C.个人创造

D.历史演绎 10.(B)的批评也可称作媒体批评。

A.审美欣赏型

B.消遣娱乐型

C.理性认知型

D.道德教化型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里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他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飞宇宙、(AB)和观众。

A.作品

B.艺术家

C.语言

D.情感

E.符号

12.关于文学观念的诸多认识中,体验论的观点较之于摹仿论、实用论以及表现论而言有其独特的文学主张,主要是(ABCDE)。

A.文学不是对于世界的摹仿

B.文学不是对于世界情感的表现

C.文学创作的任务不是忠实地记录客观感受或主观情感

D 文学作品的价值不在于所传达的体验本身的特异性或神秘性

E 读者阅读作品,主要是要理解作者黯予其中的体验 13.文学文本通常包含这样一些层面:语言层、形象层、(CDE)。

A.语音层

B.文法层

C.意蕴层

D.余意层

E.衍意层

14.高雅文化文本是体现知识分子的个体理性沉思、社会批判或美学探索旨趣的文学文本。它往往具有如下特征(ABC)。

A.语言形式创新

B.社会关怀

C.个性化趣味

D.观赏的日常性

E.文体的模式化

15.文学中的语言,也就是文学文本中的语言,除了” 文学文本中的语言“ 这一显著标志之外,还是(AB)的语言。

A.情感化

B.富有文采

C.充满理性

D.哲理化

16.文学意境与文学意象、文学典型都属于文学形象范畴,文学意境的特点是感会于心、韵味无穷和(AB)。

A.情景交融

B.虚实相生

C.真实写照

D.感同身受

17.以匀速叙述为标准,如果要在较短的叙述语言中讲述较长时间中发生的事,小说家就要采用加速叙述的语言策略:(AC)。A.省略

B.减缓

C.概略

D.停顿

18.一般来说,文学缺乏绘画所具有的(ABD)等自然符号的具体性而带有一定的抽象性。A.色彩

B.线条

C.语言

D.形体

19.语言批评模式是许多文学批评流派如(ACD)等文学批评中涉及的文学语言分析方法的一种概括。

A.形式主义

B.解构主义

C.新批评

D.结构主义

20.批评者的主体条件是多方面的,主要应具备以下几方面条件:(ABD)A.审美感受力

B.理性分析能力

C.语言感受力

D.文学史眼光

E.艺术想象力

三、判断题(每小题1 分,共1 0 分)21.文学的原初含义不仅指今天意义的诗歌、抒情散文等,今天一般不被看作文学的但有文采的一些语言作品,也可以称之为文学。(√)22.在文学观念上,西方的”表现“论与中国的” 诗言志“论,都是注重作者情感的表现,所以二者是相同的。文学语言富有文采,是指文学语言必需华丽、精巧。(×)23.与视觉艺术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文学艺术的形象性也具有直接性。(×)24.与视觉艺术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文学艺术的形象性也具有直接性。(×)25.对文学语言的理解不能脱离文本语境和历史语境。(√)26.典型形象是文学文本中极具个性的形象,往往和此前的艺术形象截然不同,成为一种艺术的独创。(√)27.西方典型理论是在认识论哲学占主导地位的背景下生成的。(√)28.文学与影视得以汇通的根源在于二者都属于叙事艺术。(√)29.读者与跨时代语境,是指读者阅读行为发生的年代跨越出文本所描述的年代的情形。(√)30.道德教化批评是指以一定的道德意识及伦理关系作为规范来评价作品的批评类型。(√)

四、简答题{每小题1 8 分,共3 6 分} 31.简要阐释文学媒介的特点。

答案要点:涉义性; 物质性;中介性;语境依托性。阐述及分析(6分〉 32.简要阐释文学阅读中读者的主体条件。

答案要点:阅读期待;语言阅读;形象感受;意蕴体味。阐述及分析(6分)

五、论述题(2 4分} 33.以自己熟悉的文学典型形象为例,阐述文学典型的基本特征。

答案要点:(1)从价值形态看,典型是”这一个“,具有独创性。典型形象是文学文本中极具个性的形象,往往和此前的艺术形象截然不同,成为一种艺术的独创。(2)从审美表现看,典型是现实生活的真实性写照,具有历史性。典型形象的塑造往往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完成的一个形象,因此,也就往往成为一定时期文化和社会状况的深刻揭示,具有丰富的历史性、现实性的内涵。(3)从阅读接受看,典型给人的感受复杂多样,具有多义性。具有独创性和历史性的典型形象,也就因此具有复杂的文化、审美的内涵,造就一种复杂多样的阅读感受。往往一个典型,就是一个矛盾的复合体,具有多种意义读解的可能性。(4)从修辞效果看,典型形象往往可以激发人的强烈认同感,具有感染性。典型具有强烈的召唤魅力和感染色彩,往往和读者的情感体验产生呼应,激发起人们的认同。(每个要点各占4分,其余为答案组织内容分数。学生回答问题只要能够围绕要点组织答案,且能够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即可以给相应分数。)

电大《文学概论》试题

2012年7 月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 0分)1.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C)“。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A.佛学

B.诗学

C.文学

D.神学

2.文学观念是关于文学的普遍属性的理性认识。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咐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B)。

A.反映论

B.文化论

C.意志论

D.信息论

3.文学文本是有待于阅读的具有蕴藉性与开放性的,其特征主要包括语言系统、蕴藉、开放性、阅读期待和(D)。

A.表志

B.表象

C.表情

D.表意

4.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是(D)文本。A.象征型

B.创意型

C.再现型

D.表现型

5.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指意性、暗示性、(D)A.历史性

B.独创性

C.感染性

D.朦胧性

6.文学典型是一种以独特的个别去显现普遍性的人物或事物的形象。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历史性、感染性、多义性、(B)。

A.指意性

B.独创性

C.随意性

D.特殊性

7.随笔这个名称和形式都是法国作家(D)创造的,随后不久这种文体被引进了英语。A.席勒

B.培根

C.歌德

D.蒙田

8.唐代出现了(A),有人物、情节,已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基本具备了小说的形态,对后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A.传奇

B.话本

C.志人志怪小说

D.章回体小说 9.作者的语境条件包括历史情境、(C)、文学资源场及文学创新需要等几个重要方面。A.拟想读者

B.意识形态氛围

C.个体体验

D.创作过程 10.当代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属于(D)模式。

A.心理分析批评

B.语言批评

C.社会历史批评

D.文化批评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体现出的含义主要有(ABCDE)。

A.文学即文章

B.文学即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

C.文学即一切语言性符号 D.文学即博学

12.文学文本通常包含这样一些层面(ABCDE)。

A.语言层

B.形象层

C.意蕴层

D.余意层

E.衍意层 13.大众文化文本与高雅文化文本不同,它的主要特征有(ABC)。

A.信息和受众的大量性

B.故事的类型化

C.文体的流行性

D.观赏的日常性

E.文体的模式化

14.再现型文本是文学文本的呈现类型之一,其特征表现为(ABC)。A.客观性

B.理智性

C.细节逼真性

D.象征性

E.寓意性

15.口语媒介是最早的一种媒介形式,是语言的一种最初形态,与文字媒介不同的是:它(ABDE)

A.简便快捷

B.真切生动 C.易于保存

D.与身体语言相伴随

E.与原始礼仪相伴随 16.文学意境与文学意象、文学典型都属于文学形象范畴,文学意境的特点是感会于心、韵味无穷和(AC)。

A.情景交融

B.真是写照

C.虚实相生

D.感同身受 17.西方小说更直接的来源是中世纪的(ABDE)。

A.英雄史诗

B.骑士传奇

C.神话

D.寓言

E.民间故事

18.以匀速叙述为标准,如果要在较短的叙述语言中讲述较长时间中发生的事,小说家就要采用加速叙述的语言策略:(AC)。A.省略

B.减缓

C.概略

D.停顿

19.运用语言批评模式的著名理论家有(ABDE)。

A.雅各布森

B.什克洛夫斯基

C.弗洛伊德

D.艾略特 20.大众文化读物为出版商和公众所热衷,依靠文化市场和制作的优势成批生产,主要包括(BCD)。

A.学术论文

B.奇闻逸事

C.畅销书刊

D.明星掌故

三、判断题(每小题1 分,共1 0 分)21.文学是一种语言性艺术品,是运用富有文采的语言去表情达意的艺术样式。(√)22.同样是是注重作者情感的表现,但西方的“表现论”与中国的“诗言志”论是有所不同的。(√)23.与视觉艺术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文学艺术的形象性具有间接性。(√)24.从意象的接受效果来看,文学意象往往显得意味多样,景象晦暗,不能最终确定其意义。(√)25.抒情性散文以作者的情感体验为结构线索,突出情感的强烈和激越,以情感为文本构成的主体。(√)26.文学媒介影响修辞效果的产生。(√)27.文学中的“电影性”体现在现代小说文本中主要是叙述视角的自觉运用。(×)28.在文学文本语言中,如果出现一种语言内部蕴含其他语言的现象,就有了杂语或者互文性现象。(×)29.文学阅读的鉴赏功能,是指读者在文学阅读中会对文学文本发生审美感动。(×)30.从批评者与作者的关系来看,文学批评对作家不具有规范引导作用。(×)

四、简答题(每小题1 8 分,共3 6 分)31.简单说明文学的特征,并就某一特征稍加阐释。

答案要点:文学是一种语言性作品;文学的语言富有文采;文学要表情达意。阐述解释(9分)32.简要阐释文学媒介的特点,并就某个特点说说自己的感受。

答案要点:涉义性;物质性;中介性;语境依托性。阐述与感受(6分)

五、论述题(2 4 分)33.以电影《魂断蓝桥》最后一段剧本文本为范例,谈谈你对影视文学特征的认识。五十八(场)滑铁卢桥上。夜雾浓重。

玛拉独自倚着桥栏杆,似乎向桥下望着什么„„

一阵皮鞋声。一个打扮妖艳但面孔浮肿的中年女人走来,她看见玛拉。女人:(很熟识地)是你啊,玛拉,你好。„„你不是嫁人了吗? 玛拉:(嗫嚅地)没有。

女人:那个凯蒂跟我说的,说你跟了个体面的人。我说,哪有这好事? 玛拉:是啊一一

女人:别泄气,反正就是这么回事。到火车站去吗?唉,我现在是到哪儿都没法啦„·(她耸耸肩叹息着走开)玛拉两眼滞呆呆地望着她的背影,望啊望着„„对她来说,一切都绝望了,她脸上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镇静神情。

桥上,一长队军用汽车亮着车灯,轰轰隆隆地向桥头驶来。玛拉转过头去,望着驶来的军用卡车。车队从远处驶近。玛拉迎着车队走去。

车队在行驶,黄色车灯在浓雾中闪烁。码拉继续迎着车队走。车队飞速行进。玛拉迎面走去。车队轰鸣,越来越近。玛拉迎着车队走,越来越近。

玛拉宁静地向前移动,汽车灯光在她脸上照耀。玛拉的脸,平静元表情的眼神。巨大的刹车闸轮声,金属相磨的尖厉声。车里然停止,人们惊呼。

人们从四面八方向有着红十字标记的卡车拥去,顿时围成一个几层人重叠的圈子。(镜头推进)人群纷乱的脚。地上,散乱的小手提包。一只象牙雕刻的”吉祥符“。(化)一只手拿着”吉祥符“(《一路平安》音乐声起)。

二十年后的罗依,头发已班白,面容衰老,穿着上校军服,凄切地站在滑铁卢桥心栏杆旁。他望着手里拿着的”吉祥符“,苍老的两眼闪现出哀愁、悲切和元限眷恋的心情。

(画外玛拉的声音)我爱过你,别人我谁也没爱过,以后也不会。这是真话?罗依!我永远也不„...(强烈的苏格兰民歌《一路平安》将玛拉最后的声音淹没。〉

歌声在夜雾弥漫的滑铁卢桥上空回荡„„桥上,孤独地走着苍老的罗依。罗依坐上汽车。汽车驶去„„

《魂断蓝桥》是一部爱情经典片,表现上尉军官罗依和舞蹈演员玛拉之间,由于战争的灾难、社会的压力、道德的束缚,相亲相爱却生离死别,心心相印但难成眷属的悲剧。上面这段是玛拉从罗依处出走后第一次露面,并走向死亡的重场戏。它要表述的内容很多——社会环境对孤独无依的玛拉的逼迫;她如果苟且偷生,未来将会是怎样的结局;玛拉对罗依坚贞不渝又无法实现的是;她自杀的全过程;她死时人们的反应;罗依怀念玛拉时的痛苦;以及这种悲剧在人世间的普遍性等等。

答案要点:(1)语言的视觉性;(2)蒙太奇结构;(3)动态的造型性。(要点分数1 2分,其余为答案组织与分析所得分数。)

电大《文学概论》试题

2012 年1 月

一、单选题{梅小题1分,共10分} 1.中国古代”现物取象“的见解,强调文学作品与世界的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一观点与西方的(C)最为相似。

A.意志论

B.信息论

C.摹仿论

D.反映论

2.文学” 四要隶“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 四要素“ 即宇宙、作品、艺术家与(D)。

A.文化

B.观众

C.文采

D.情感

3.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A)、阅读期待、开放。A.象征

B.蕴藉

C.假设

D.模伤

4.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是(B)文本。A.象征型

B.表现型

c.再现型

D.创意型

5.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中介性、(D)。A.意识性

B.表象性

C.表情性

D.语境依托性

6.在研究长篇小说的文体语言的时候,俄国学者(C)创造了”杂语“这个概念。A.车尔尼雪夫斯基

B.高尔基

C.巴赫金

D.什可洛夫斯基

7.唐代出现了(A),有人物、情节,已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基本具备了小说的形态,对后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A.传奇

B.话本

C.志人志怪小说

D.章回体小说

8.在西方典型理论的背景下,其文学文本大多在情节丰富的故事中塑造性格鲜明又复杂的典型形象,在(C)中塑造典型,追求那种细腻感和真实感。A.细节

B.语言

C.人物

D.情节

9.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A)与机构制作特点。A.个人创造

B.商业运作

C.集体行为

D.历史演绎

10.文学批评是在文学接受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以(C)为中心的特定文学现象富于理性的具体分析和评价。

A.文学流派

B.作家

C.文学作品

D.文学思潮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关于文学观念的诸多认识中,体验论的观点较之于摹仿论、实用论以及表现论而言有其独特的文学主张,主要是(ABCDE)。

A.文学不是对于世界的摹仿

B.文学不是对于世界情感的表现

c.文学创作的任务不是忠实地记录客观感受或主观情感

D.文学作品的价值不在于所传达的体验本身的特异性或神秘性

E.读者阅读作品,主要是要理解作者赋予其中的体验 12.文学文本通常包含这样一些层面:(ACD))余意层、衍意层。A.语言层

B.语音层

C.意蕴层

D.形象层

E.文法层

13.高雅文化文本是体现知识分子的个体理性沉思、社会批判或美学探索旨趣的文学文本。它往往具有如下特征(ABC)。

A.语言形式创新

B.社会关怀

C.个性化趣味

D.观赏的日常性

E.文体的模式化 14.再现型文本是文学文本的呈现类型之一,其特征表现为(ACE)。A.客观性

B.寓意性

c.细节逼真性

D.象征性

E.理智性

15.口语媒介是最早的一种媒介形式,是语言的一种最初形态,与文字媒介不同的是: 它(ABDE)

A.简便快捷

B.真切生动

c.易于保存

D.与身体语言相伴随

E.与原始礼仪相伴随 16.意境理论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丰富的理论。古典文学中的意境的审美形态(ABC)A.较为单纯

B.情感抒发较为含蓄

C.呈现空灵的追求

D.显得意味多样 17.喜剧以(ABCE)等手法,揭露落后丑恶人物和现象的丑陋庸俗、虚伪荒谬。A.夸张

B.幽默

C.变形

D.冲突

E.讽刺

18.以匀速叙述为标准,如果要在较短的叙述语言中讲述较长时间中发生的事,小说家就要采用加速叙述的语言策略:(AC)。A.省略

B.减缓

C.概略

D.停顿

19.一般来说,文学缺乏绘画所具有的(ACD)等自然符号的具体性而带有一定的抽象性。A.色彩

B.语言

C.线条

D.形体 批评者的主体条件是多方面的,主要应具备以下几方面条件:(ABD)。

A.审美感受力

B.理性分析能力

C.语言感受力

D.文学史眼光

E.艺术想象力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1.文学的原初含义就是指今天意义的诗歌、抒情散文等。(×)22.文学的狭义理解,即一切语言性符号。(×)23.与视觉艺术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文学艺术的形象性具有间接性。(√)24.在文学中,语言通常被视为最基本的”媒介“。(√)25.在文学文本语言中,如果出现一种语言内部蕴含其他语言的现象,就有了杂语或者互文性现象。(×)26.文学意境是”这一个“,具有独创性。(×)27.戏剧通过借鉴小说的”场面“来增强自身的具体性和真实感。(×)28.文学写作的个体体验,是指作者自身在现实世界中的境遇。(×)29.文学阅读具有消费功能,是读者在文学阅读过程中把文学文本当作与其他商品相同的文化物品来消费。(√)30.要对文学批评对象做出科学评价,就要善于抓住对象的共性特点以找到展开批评的突破口。(×)

四、简答题{每小题1 8分,共3 6分)31.简要阐释文学的基本属性,并对其中某一属性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案要点:文学呈现为语言蕴藉;文学表现个体生存体验;文学再现社会境遇。阐述解释与谈看法(6分)32.简要阐述文学阅读的一般过程,结合自己的阅读过程谈点感受。

答案要点:发生阶段;发展阶段;高潮阶段;后效阶段。阐述与解释(6分)

五、论述题{共2 4分} 33.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文学批评论文写作的基本程序。

答案要点:反复阅读文本。寻找突破口。条理化。确定结论。文字表述。评阅参考:观点提出: 5分;论述过程: 1 5 分;结合实际: 4 分

电大《文学概论》试题

2011 年7 月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 0分)1.中国古代”观物取象“ 的见解,强调文学作品与世界的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一观点与西方的(B)最为相似。

A.信息论

B.摹仿论

C.意志论

D.反映论

2.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文化论以外还有(A)。A.反映论

B.信息论

c.意志论

D.语言论 3.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是(D)文本。A.象征型

B.表现型

c.再现型

D.创意型

4.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A)、语境依托性。A.中介性

B.表象性

c.表情性

D.意识性

5.在研究长篇小说的文体语言的时候,俄国学者(C)创造了”杂语“这个概念。A.车尔尼雪夫斯基

B.高尔基

c.巴赫金

D.什可洛夫斯基

6.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暗示性、朦胧性、(B)A.独创性

B.指意性

c.感染性

D.历史性

7.文学中的” 电影性“体现在现代小说文本中主要是(D)的自觉运用。A.人物活动

B.语言符号

c.具体形象

D.叙述场景

8.小说家的语言意识、语言功力归根结底是建立在其(A)上的,借此小说家才能捕捉并表达出对事物的独特感受。

A.母语

B.书面语

c.口语

D.标准语

9.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C)与机构制作特点。A.集体行为

B.商业运作

c.个人创造

D.历史演绎 10.(B)的批评也可称作媒体批评。

A.审美欣赏型

B.消遣娱乐型

c.理性认知型

D.道德教化型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里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他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宇宙、(AB)和观众。

A.作品

B.艺术家

c.语言

D.情感

E.符号

2.文学观念是关于文学的普遍属性的理性认识。体验论的文学观念认为(ABCD)A.文学主要不是对世界的摹仿

B.文学主要不是对情感的表现

c.文学主要不是对读者的道德感化的产物

D.文学是个体的特殊的生命体验的结晶

E.文学重视作者在作品中的表现活动

3.文学文本通常包含这样一些层面: 语言层、形象层(CDE)A.语音层

B.文法层

c.意蕴层

D.余意层

E.衍意层

4.文学媒介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单就中国文学发展发展的特殊历程而言,主要经历了(ABCDE)。

A.口语媒介

B.文字媒介

c.印刷媒介

D.大众媒介

E.网络媒介

5.文学中的语言,也就是文学文本中的语言,除了” 文学文本中的语言“ 这一显著标志之外,还是(AB)的语言。

A.情感化

B.富有文采

c.充满理性

D.哲理化

6.文学意境与文学意象、文学典型都属于文学形象范畴,文学意境的特点是感会于心、韵味无穷和(AB)。

A.情景交融

B.虚实相生

c.真实写照

D.感同身受

7.以匀速叙述为标准,如果要在较短的叙述语言中讲述较长时间中发生的事,小说家就要采用加速叙述的语言策略(AC)。A.省略

B.减缓

c.概略

D.停顿

8.喜剧以(ABCE)等手法,揭露落后丑恶人物和现象的丑陋庸俗、虚伪荒谬。A.夸张

B.幽默

c.变形

D.冲突

E.讽刺

9.读者的主体条件是读者据以阅读的自身条件因素,大致包括(ABCD)A.阅读期待

B.语言阅读

c.形象感受

D.意蕴体味

10.语言批评模式是许多文学批评流派如(ACD)等文学批评中涉及的文学语言分析方法的一种概括。

A.形式主义

B.解构主义

c.新批评

D.结构主义

三、判断题(每小题1 分,共1 0 分)1.在中国古代,文学一词的含义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往往与学识、甚至所有语言性作品形成复杂的联系。(√)2.在文学观念上,西方的” 表现“论与中国的”诗言志“论,都是注重作者情感的表现,所以二者是相同的。(×)3.与视觉艺术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文学艺术的形象性也具有直接性。(×)4.文学媒介影响文本修辞效果的产生。(√)5.对文学语言的理解不能脱离文本语境和历史语境。(√)6.典型形象是文学文本中极具个性的形象,往往和此前的艺术形象截然不同,成为一种艺术的独创。(√)7.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其形象直接地诉诸读者的想象。(×)8.文学写作的个体体验,是指作者自身在现实世界中的境遇。(×)9.读者与跨时代语境,是指读者阅读行为发生的年代跨越出文本所描述的年代的情形。(√)10.道德教化批评是指以一定的道德意识及伦理关系作为规范来评价作品的批评类型。(√)

四、筒答题(每小题1 8 分,共3 6 分)1.简要阐释文学媒介的特点。

答案要点:涉义性;物质性;中介性;语境依托性。阐述解释(6分)2.简要阐述文学阅读的一般过程。

答案要点:发生阶段;发展阶段;高潮阶段;后效阶段。阐述解释(6分)

五、论述题(2 4 分)以自己熟悉的文学典型形象为例,阐述文学典型的基本特征。

答案要点:①从价值形态看,典型是”这一个“,具有独创性。典型形象是文学文本中极具个性的形象,往往和此前的艺术形象截然不同,成为一种艺术的独创。②从审美表现看,典型是现实生活的真实性写照,具有历史性。典型形象的塑造往往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完成的一个形象,因此,也就往往成为一定时期文化和社会状况的深刻揭示,具有丰富的历史性、现实性的内涵。③从阅读接受看,典型给人的感受复杂多样,具有多义性。具有独创性和历史性的典型形象,也就因此具有复杂的文化、审美的内涵,造就一种复杂多样的阅读感受。往往一个典型,就是一个矛盾的复合体,具有多种意义读解的可能性。④从修辞效果看,典型形象往往可以激发人的强烈认同感,具有感染性。典型具有强烈的召唤魅力和感染色彩,往往和读者的情感体验产生呼应,激发起人们的认同。(论述题,每个要点各占4分,其余为答案组织内容分数。学生回答问题只要能够围绕要点组织答案,且能够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即可以给相应分数。)

电大《文学概论》试题 2011 年1 月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B)“。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A.神学

B.文学

c.佛学

D.诗学

2.文学文本是有待于阅读的具有蕴藉性与开放性的,其特征主要包括语言系统、蕴藉、开放性、阅读期待和(D)。

A.表志

B.表象

c.表情

D.表意

3.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文化论以外还有(A)。A.反映论

B.信息论

C.意志论

D.语言论 4.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是(D)文本。A.象征型

B.创意型

c.再现型

D.表现型

5.文学语言具有一种陌生化特征。”陌生化“一词,是俄国

(B)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A.解构主义

B.形式主义

c.新批评

D.结构主义

6.文学典型是一种以独特的个别去显现普遍性的人物或事物的形象。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历史性、感染性、多义性(D)。

A.特殊性

B.指意性

C 随意性

D.独创性 7.(A)是表现正义与邪恶两种力量斗争冲突中前者失败或毁灭的戏剧。A.悲剧

B.喜剧

C.正剧

D.悲喜剧

8.文学中的” 电影性“体现在现代小说文本中主要是(C)的自觉运用。A.人物活动

B.语言符号

c.叙述场景

D.具体形象 9 文学文本是文学阅读的对象要素,其价值的实现必须通过(D)。A.文学阅读

B.商业炒作

c.消费导引

D.媒体宣传

10.文学文本是文学阅读的对象要素,其价值的实现必须通过(B)。A.媒体宣传

B.文学阅读

c.商业炒作

D.消费导引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体现出的含义主要有(ABCD)。

A.文学即文章

B.文学即博学 c.文学即一切语言性符号 D.文学即有文采的缘惰性作品

12.高雅文化文本是体现知识分子的个体理性沉思、社会批判或美学探索旨趣的文学文本。它往往具有如下特征(ABC)。

A.语言形式创新

B.社会关怀

c.个性化趣味

D.观赏的日常性

E.文体的模式化 13.文学文本层面中的语言层是文学文本的第一层面,它是文学文本的具体语言构造,主要包括(ABCD)。

A.语音

B.文法

c.辞格

D.语体

E.衍意

14.关于文学观念的诸多认识中,体验论的观点较之于摹仿论、实用论以及表现论而言有其独特的文学主张,主要是(ABCDE)。

A.文学不是对于世界的摹仿

B.文学不是对于世界情感的表现

c.文学创作的任务不是忠实地记录客观感受或主观情感

D.文学作品的价值不在于所传达的体验本身的特异性或神秘性

E.读者阅读作品,主要是要理解作者赋予其中的体验

15.文学语言具有一种陌生化特征。” 陌生化“一词,是(AB)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A.俄国

B.形式主义

c.美国

D.解构主义

E.结构主义 16.西方小说更直接的来源是中世纪的(ABDE)。

A.英雄史诗

B.骑士传奇

c.神话

D.寓言

E.民间故事

17.叙事诗是以讲述故事为主体的诗体。它以写人叙事来抒情,表现诗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叙事诗主要包括:(ABD)。

A.史诗

B.诗剧

C.田园诗

D.故事诗

E.咏史诗

18.由于批评家具有较为系统的知识修养与理论背景,其思维更加(ABD)。A.科学化

B.客观化

C.规范化

D.理性化

19.一般来说,文学缺乏绘画所具有的(ACD)等自然符号的具体性而带有一定的抽象性。A.色彩

B.语言

C.线条

D.形体

20.一般来说,文学缺乏绘画所具有的(ABD)等自然符号的具体性而带有一定的抽象性。A.色彩

B.线条

C.语言

D.形体

三、判断题{每小题1 分,共1 0 分)21.在中国古代,文学一词的含义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往往与学识、甚至所有语言性作品形成复杂的联系。(√)22.文学语言富有文采,是指文学语言必需华丽、精巧。(×)23.与视觉艺术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文学艺术的形象性也具有直接性。(×)24.文学媒介影响文本修辞效果的产生。(√)25.从一定意义上说,是语境赋予了文学语言丰富复杂的内在含义。(√)26.文学意境是”这一个“,具有独创性。(×)27.戏剧通过借鉴小说的”场面“来增强自身的具体性和真实感。(×)28.文学写作的个体体验,是指作者自身在现实世界中的境遇。(×)29.文学阅读作为消费活动,与一般的物质商品消费表现为个人对物质产品的占有、享受和耗费是一致的。(×)30.从批评者与作者的关系来看,文学批评对作家不具有规范引导作用。(×)

四、简答题{每小题1 8分,共3 6分} 31.简单阐释象征型文本及其特征,并简要分析阐释其中之一特征。

答案要点:象征型文本是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它的特征有暗示性、说理性和待解性。阐述与解释。(8分)32.简要说明文艺批评者应具备的主体条件,对其中的某一条件谈点自己的看法。

答案要点:审美感受力。理性分析能力。文学史眼光。阐述与看法。(9分)

五、论述题(2 4分} 33.下面这些关于”文化文本特征“要点的归纳,是分属于” 大众文化文本“、” 高雅文化文本“、”民间文化文本“的,请从中选择出属于大众文化文本特征的要点来,并对要点进行描述和分析。A.追求语言形式的创新;B.文体的流行性和模式化;C.注重平仄押韵的语音的效果;D.受众的大量性;E.对社会问题的极度关注;F.故事的类型化;G.观赏的日常性;H.多采用日常的语词;I.注意选用双关、反复等辞格;J.有着浓厚的个性化趣味;K.注意描写日常生活中所见的形象;L.效果的愉悦性;M.着力显示日常生活的意义。

BDFGL:大众文化文本(6分〉要点描述:(6分)要点分析:(12分)评阅应根据学生的具体回答酌情给分。只要能够提出观点,并能够围绕观点进行必要的论证,能够持之有据,论证合理,自圆其说即可给较高分数。

电大《文学概论》试题 2010年7月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 0分)1.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B)“。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A.神学

B.文学

C.佛学

D.诗学

2.文学文本是有待于阅读的具有蕴藉性与开放性的,其特征主要包括语言系统、蕴藉、开放性、阅读期待和(D)。

A.表志

B.表象

C.表情

D.表意

3.注重客观地和理智地呈现社会事物并讲究细节逼真的文本是(A)文本。A.再现型

B.表现型

c.象征型

D.创意型

4.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中介性、(C)。A.表情性

B.表象性

C.意识性

D.语境依托性

5.文学语言具有一种陌生化特征。” 陌生化“一词,是俄国(B)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A.解构主义

B.形式主义

C.新批评

D.结构主义

6.文学典型是一种以独特的个别去显现普遍性的人物或事物的形象。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历史性、感染性、多义性(D)。

A.特殊性

B.指意性

C.随意性

D.独创性 7.小说的故事情节是按照(A)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A.因果逻辑

B.人物行动

C.叙述视角

D.时间顺序 8.(C)在人类的文学活动中,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A.散文

B.小说

c.诗

D.剧本

9.文学文本是文学阅读的对象要素,其价值的实现必须通过(D)。A.文学阅读

B.商业炒作

C.消费导引

D.媒体宣传

10.(B)文体是批评和历史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一个作家总体性的思想和艺术的评价。A.评点式

B.评传式

C.序跋式

D.随笔式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关于文学观念的诸多认识中,体验论的观点较之于摹仿论、实用论以及表现论而言有其独特的文学主张,主要是(ABCDE)。

A.文学不是对于世界的摹仿

B.文学不是对于世界情感的表现

c.文学创作的任务不是忠实地记录客观感受或主观情感

D.文学作品的价值不在于所传达的体验本身的特异性或神秘性

E.读者阅读作品,主要是要理解作者赋予其中的体验

2.高雅文化文本是体现知识分子的个体理性沉思、社会批判或美学探索旨趣的文学文本。它往往具有如下特征(ABC)。

A.语言形式创新

B.社会关怀

c.个性化趣味

D.观赏的日常性

E.文体的模式化 3.文学文本层面中的语言层是文学文本的第一层面,它是文学文本的具体语言构造,主要包括(ABCD)。

A.语音

B.文法

C.辞格

D.语体

E.衍意

4.文学中的语育,也就是文学文本中的语言,除了”文学文本中的语言“ 这一显著标志之外,还是(AB)的语言。

A.情感化

B.富有文采

C.充满理性

D.哲理化

5.口语媒介是最早的一种媒介形式,是语言的一种最初形态,与文字媒介不同的是: 它(AB)A.简便快捷

B.真切生动

c.易于保存

D.与身体语言相伴随

E.与原始礼仪相伴随

6.西方小说更直接的来源是中世纪的(ABDE)。

A.英雄史诗

B.骑士传奇

C.神话

D.寓言

E.民间故事 7.读者的主体条件是读者据以阅读的自身条件因素,大致包括(ABCD)。A.阅读期待

B.语言阅读

c.形象感受

D.意蕴体味 8.由于批评家具有较为系统的知识修养与理论背景,其思维更加(ABD)。A.科学化

B.客观化

c.规范化

D.理性化

9.叙述性蒙太奇是以镜头的连接表明其连续性关系,叙述性蒙太奇主要包括(ABE)A.连续式

B.平行式

c.抒情式

D.心理式

E.交叉式

10.一般来说,文学缺乏绘画所具有的(ABD)等自然符号的具体性而带有一定的抽象性。A.色彩

B.线条

C.语言

D.形体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 0分)1.文学的原初含义就是指今天意义的诗歌、抒情散文等。(×)2.文学理论是关于文学的普遍问题的人文学科。(√)3.与视觉艺术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文学艺术的形象性也具有直接性。(×)4.在文学中,语言通常被视为最基本的” 媒介“。(√)5.从一定意义上说,是语境赋予了文学语言丰富复杂的内在含义。(√)6.文学意境是” 这一个“,具有独创性。(×)7.戏剧通过借鉴小说的” 场面“来增强自身的具体性和真实感。(×)8.文学写作中的拟想读者,等同于现实读者。(×)9.文学阅读具有消费功能,是读者在文学阅读过程中把文学文本当作与其他商品相同的文化物品来消费。(√)l0.从批评者与作者的关系来看.文学批评对作家不具有规范引导作用。(×)

四、简答题(每小题1 8分,共3 6分} 1.简单阐释象征型文本及其特征。

答案要点:象征型文本是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它的特征有暗示性、说理性和待解性。阐述解释。(6分)2.简要说明文艺批评者应具备的主体条件。

答案要点:审美感受力。理性分析能力。文学史眼光阐述解释。(6分)

五、论述题(2 4 分} 下面这些关于”文化文本特征“要点的归纳,是分属于”大众文化文本“、”高雅文化文本“、”民间文化文本“的,请从中选择出属于大众文化文本特征的要点来,并对要点进行描述和分析。A.追求语言形式的创新;B.文体的流行性和模式化;c.注重平仄押韵的语音的效果;D.受众的大量性;E.对社会问题的极度关注;F.故事的类型化;G.观赏的日常性;H.多采用日常的语词;I.注意选用双关、反复等辞格;J.有着浓厚的个性化趣味;K.注意描写日常生活中所见的形象; L.效果的愉悦性; M.着力显示日常生活的意义;

BDFG:大众文化文本(6分)答案要点:要点描述;(6分)要点分析;(l 2分)评阅应根据学生的具体回答酌情给分。只要能够提出观点,并能够围绕观点进行必要的论证,能够持之有据,论证合理,自圆其说即可给较高分数。

电大《文学概论》试题

2010年1月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中国古代“观物取象”的见解,强调文学作品与世界的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一观点与西方的(C)最为相似。

A.意志论

B.信息论

C.摹仿论

D.反映论

2.文学观念是关于文学的普遍属性的理性认识。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B)。

A.信息论

B.文化论

C.意志论

D.反映论

3.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A)、阅读期待、开放。

A.象征

B.蕴藉

C.假设

D.模仿

4.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是(B)文本。A.象征型

B.表现型

C.再现型

D.创意型

5.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中介性、(D)。A.意识性

B.表象性

C.表情性

D.语境依托性

6.在西方典型理论的背景下,其文学文本大多在情节丰富的故事中塑造性格鲜明又复杂的典型形象,在(C)中塑造典型,追求那种细腻感和真实感。A.细节

B.语言

C.人物

D.情节

7.唐代出现了(A),有人物、情节,已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基本具备了小说的形态,对后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A.传奇

B.话本

C.志人志怪小说

D.章回体小说

8.小说中的时间是(D),它既遵循时间的客观性,同时赋予人的主观感觉因素。A.心理时间

B.主观时间

C.客观时间

D.叙述时间 9.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A)与机构制作特点。A.个人创造

B.商业运作

C.集体行为

D.历史演绎.文学批评是在文学接受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以(C)为中心的特定文学现象富于理性的具体分析和评价。

A.文学流派

B.作家

C.文学作品

D.文学思潮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关于文学观念的诸多认识中,体验论的观点较之于摹仿论、实用论以及表现论而言有其独特的文学主张,主要是(ABCDE)A.文学不是对于世界的摹仿

B.文学不是对于世界情感的表现

C.文学创作的任务不是忠实地记录客观感受或主观情感

D.文学作品的价值不在于所传达的体验本身的特异性或神秘性

E.读者阅读作品,主要是要理解作者赋予其中的体验 2.文学文本通常包含这样一些层面:(ACD)余意层、衍意层。A.语言层

B.语音层

C.意蕴层

D.形象层

E.文法层 3.文学文本通常包含这样一些层面:语言层、形象层(CDE)。A.语音层

B.文法层

C.意蕴层

D.余意层

E.衍意层 4.再现型文本是文学文本的呈现类型之一,其特征表现为(ACE)。A.客观性

B.寓意性

C.细节逼真性

D.象征性

E.理智性

5.口语媒介是最早的一种媒介形式,是语言的一种最初形态,与文字媒介不同的是:它(ABDE)A.简便快捷

B.真切生动

C.易于保存

D.与身体语言相伴随

E.与原始礼仪相伴随 6.文学意境与文学意象、文学典型都属于文学形象范畴,文学意境的特点是感会于心、韵味无穷和(AC)。

A.情景交融

B.真实写照

C.虚实相生

D.感同身受

7.喜剧以(ABCE)等手法,揭露落后丑恶人物和现象的丑陋庸俗、虚伪荒谬。A.夸张

B.幽默

C.变形

D.冲突

E.讽刺

8.以匀速叙述为标准,如果要在较短的叙述语言中讲述较长时间中发生的事,小说家就要采用加速叙述的语言策略(AC)。A.省略

B.减缓

C.概略

D.停顿

9.一般来说,文学缺乏绘画所具有的(ACD)等自然符号的具体性而带有一定的抽象性。A.色彩

B.语言

C.线条

D.形体

10.由于批评家具有较为系统的知识修养与理论背景,其思维更加(ABD)。A.科学化

B.客观化

C.规范化

D.理性化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同样是注重作者情感的表现,但西方的“表现论”与中国的“诗言志”论是有所不同的。(×)2.文学的狭义理解,即一切语言性符号。(×)3.与视觉艺术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文学艺术的形象性具有间接性。(√)4.文学媒介影响文本修辞效果的产生。(√)5.在文学文本语言中,如果出现一种语言内部蕴含其他语言的现象,就有了杂语或者互文性现象。(×)6.从意象的表达方式来看,一个意象往往通过隐喻、转义等等方式,暗示其内在的意义。(×)7.戏剧通过借鉴小说的“场面”来增强自身的具体性和真实感。(×)8.文学写作的个体体验,是指作者自身在现实世界中的境遇。(×)9.读者与跨时代语境,是指读者阅读行为发生的年代跨越出文本所描述的年代的情形。(√)10.要对文学批评对象做出科学评价,就要善于抓住对象的共性特点以找到展开批评的突破口。(×)

四、简答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简要阐释文学的基本属性。

答案要点:文学呈现为语言蕴藉;文学表现个体生存体验;文学再现社会境遇。阐述解释(6分)2.简要阐述文学阅读的一般过程。

答案要点:发生阶段;发展阶段;高潮阶段;后效阶段。阐述解释(6分)

五、论述题(共24分)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文学批评论文写作的基本程序。

答案要点:①反复阅读文本。②寻找突破口。③条理化。④确定结论。⑤文字表述。评阅参考:观点提出:5分;论述过程:15分;结合实际:4分

电大《文学概论》试题

2009年7月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中国古代“观物取象”的见解,强调文学作品与世界的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一观点与西方的(B)最为相似。

A.信息论

B.摹仿论

C.意志论

D.反映论

2.文学“四要素”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即宇宙、作品、艺术家与(A)A.观众

B.情感

C.文采

D.文化

3.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D)、阅读期待、开放。

A.模仿

B.象征

C.假设

D.蕴藉

4.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A)、语境依托性。A.中介性

B.表象性

C.表情性

D.意识性

5.在研究长篇小说的文体语言的时候,俄国学者(C)创造了“杂语”这个概念。A.车尔尼雪夫斯基

B.高尔基

C.巴赫金

D.什可洛夫斯基

6.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暗示性、朦胧性、(B)A.独创性

B.指意性

C.感染性

D.历史性 7.(D)在人类的文学活动中,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A.剧本

B.小说

C.散文

D.诗

8.小说家的语言意识、语言功力归根结底是建立在其(A)上的,借此小说家才能捕捉并表达出对事物的独特感受。

A.母语

B.书面语

C.口语

D.标准语

9.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C)与机构制作特点。A.集体行为

B.商业运作

C.个人创造

D.历史演绎

10.文学批评是在文学接受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以(B)为中心的特定文学现象富于理性的具体分析和评价。

A.作家

B.文学作品

C.文学流派

D.文学思潮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体现出的含义主要有(ABCD)。

A.文学即文章

B.文学即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C.文学即一切语言性符号 D.文学即博学 2.高雅文化文本是体现知识分子的个体理性沉思、社会批判或美学探索旨趣的文学文本。它往往具有如下特征(ABC)。

A.语言形式创新

B.社会关怀 C.个性化趣味

D.观赏的日常性 E.文体的模 式化 3.文学文本通常包含这样一些层面:语言层、形象层(CDE)。A.语音层

B.文法层

C.意蕴层

D.余意层

E.衍意层

4.文学媒介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单就中国文学发展的特殊历程而言,主要经历了(ABCDE)A.口语媒介

B.文字媒介

C.印刷媒介

D.大众媒介

E.网络媒介 5.文学语言具有一种陌生化特征。“陌生化”一词,是(AB)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A.俄国

B.形式主义

C.美国

D.解构主义

E.结构主义

6.文学意境与文学意象、文学典型都属于文学形象范畴,文学意境的特点是感会于心、韵味无穷和(AB)。

A.情景交融

B.虚实相生

C.真实写照

D.感同身受 7.西方散文的界说与中国散文一样,至今仍然存在着一定的(CD)。A.抒情性

B.严肃性

C.模糊性

D.边缘性

8.一般来说,文学缺乏绘画所具有的(ABD)等自然符号的具体性而带有一定的抽象性。A.色彩

B.线条

C.语言

D.形体

9.读者的主体条件是读者据以阅读的自身条件因素,大致包括(ABCD)。A.阅读期待

B.语言阅读

C.形象感受

D.意蕴体味

10.语言批评模式是许多文学批评流派如(ACD)等文学批评中涉及的文学语言分析方法的一种概括。

A.形式主义

B.解构主义

C.新批评

D.结构主义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文学的原初含义就是指今天意义的诗歌、抒情散文等。(×)2.文学理论是关于文学的普遍问题的人文学科。(√)3.与视觉艺术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文学艺术的形象性也具有直接性。(×)4.文学媒介影响文本修辞效果的产生。(√)5.从一定意义上说,是语境赋予了文学语言丰富复杂的内在含义。(√)6.典型形象是文学文本中极具个性的形象,往往和此前的艺术形象截然不同,成为一种 艺术的独创。(√)7.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其形象直接地诉诸读者的想象。(×)8.文学写作的个体体验,是指作者自身在现实世界中的境遇。(×)9.读者与跨文化语境,是指读者在阅读中跨越本民族生活界限而尝试理解其他民族生活的 情形。(√)10.心理分析批评的理论基础是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及其以意识为对象、以泛性论为核心 的心理分析学文艺理论。(×)

四、简答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简要阐释文学媒介的特点。

答案要点:涉义性;物质性;中介性;语境依托性。阐述解释(6分)2.文学批评论文写作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答案要点:反复阅读文本;寻找突破口;条理化;确定结论;文字表述。阐述解释(3分)

五、论述题(24分)以自己熟悉的文学典型形象为例,阐述文学典型的基本特征。

答案要点:①从价值形态看,典型是“这一个”,具有独创性。典型形象是文学文本中极具个性的形象,往往和此前的艺术形象截然不同,成为一种艺术的独创。②从审美表现看,典型是现实生活的真实性写照,具有历史性。典型形象的塑造往往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完成的一个形象,因此,也就往往成为一定时期文化和社会状况的深刻揭示,具有丰富的历史性、现实性的内涵。③从阅读接受看,典型给人的感受复杂多样,具有多义性。具有独创性和历史性的典型形象,也就因此具有复杂的文化、审美的内涵,造就一种复杂多样的阅读感受。往往一个典型,就是一个矛盾的复合体,具有多种意义读解的可能性。④从修辞效果看,典型形象往往可以激发人的强烈认同感,具有感染性。典型具有强烈的召唤魅力和感染色彩,往往和读者的情感体验产生呼应,激发起人们的认同。(每个要点各占4分,其余为答案组织内容分数。学生回答问题只要能够围绕要点组织答案,且能够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即可以给相应分数。)

电大《文学概论》试题

2009年1月

一、单选题(每小短1分.共10分)1,” 寓教于乐”说是西方文学观念中(A)的最典型的理论描述。A.实用论

B.幕仿论

C.表现论

D.体验论

2.文学“四要素”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即宇宙、作品、艺术家与(B)A.情感

B.观众

C.文采

D.文化

3.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A)、阅读期待、开放。A.象征

B.蕴藉

C.假设

D.模仿

4.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是(B)文本。A.象征型

B.表现型

C.再现型

D.创意型

5.文学语言具有一种陌生化特征。“陌生化”一词,是(C)形式主义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A.英国

B.美国

C.俄国

D.德国

6.文学典型是一种以独特的个别去显现普遍性的人物或事物的形象。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历史性、感染性、多义性(C)。

A.随意性

B.指意性

C.独创性

D.特殊性 7.小说的故事情节是按照(A)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A.因果逻辑

B.人物行动

C.叙述视角

D.时间顺序

8.文学中的“电影性”体现在现代小说文本中主要是(D)的自觉运用。A.人物活动

B.语言符号

C.具体形象

D.叙述场景 9.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A)与机构制作特点。A.个人创造

B.商业运作

C.集体行为

D.历史演绎 10.文学文本是文学阅读的对象要素,其价值的实现必须通过(C)。A.媒体宣传

B.商业炒作

C.文学阅读

D.消费导引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关于文学观念的诸多认识中,体验论的观点较之于摹仿论、实用论以及表现论而言有其独特的文学主张,主要是(ABCDE)。A.文学不是对于世界的摹仿

B.文学不是对于世界情感的表现

C.文学创作的任务不是忠实地记录客观感受或主观情感

D.文学作品的价值不在于所传达的体验本身的特异性或神秘性

E.读者阅读作品、主要是要理解作者赋予其中的体验 2.文学文本通常包含这样一些层面(ABDE)余意层、衍意层。A.语言层

B.语音层

C.意蕴层

D.形象层

E.文法层

3.高雅文化文本是体现知识分子的个体理性沉思、社会批判或美学探索旨趣的文学文本。它往往具有如下特征(BCD)A.观赏的日常性

B.社会关怀

C.个性化趣味

D.语言形式创新

E.文体的模式化 4.口语媒介是最早的一种媒介形式,是语言的一种最初形态,与文字媒介不同的是:它(ACE)

A.简便快捷

B.真切生动

C.易于保存

D.与身体语言相伴随.E.与原始礼仪相伴随

5,文学媒介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单就中国文学发展发展的特殊历程而言,主要经历了(ABCDE)

A.口语媒介

B.文字媒介

C.印刷媒介

D.大众媒介

E.网络媒介

6.意境理论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丰富的理论。古典文学中的意境的审美形态(ABC)。A.较为单纯

B.情感抒发较为含蓄

C.呈现空灵的追求

D.显得意味多样 7.叙事诗是以讲述故事为主体的诗体。它以写人叙事来抒情,表现诗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叙事诗主要包括(ABD)。

A.史诗

B.诗剧

C.田园诗

D.故事诗

E.咏史诗

8.以匀速叙述为标准,如果要在较短的叙述语言中讲述较长时间中发生的事,小说家就要采用加速叙述的语言策略(AC)。A.省略

B.减缓

C.概略

D.停顿

9一般来说,文学缺乏绘画所具有的(ACD)等自然符号的具体性而带有一定的抽象性。A.色彩

B.语言

C.线条

D.形体.从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和文学阅读的实际状况看,文学批评者的角色可以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即(ACD)。

A.媒体型

B.学者型

C.读者型

D.学院型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文学是一种语言性艺术品,是运用富有文采的语言去表情达意的艺术样式。(√)2.文学的广义理解,即一切语言性符号。(×)3.与视觉艺术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文学艺术的形象性具有间接性。(√)4.文学媒介影响文本修辞效果的产生。(√)5.对文学语言的理解不能脱离文本语境和历史语境。(√)6.典型形象是文学文本中极具个性的形象,与我们常说的艺术形象截然不同,是一种艺术的 独创。(√)7.戏剧通过借鉴小说的“场面”来增强自身的具体性和真实感。(×)8.文学写作的个体体验,是指作者自身在现实世界中的境遇。(×)9.读者与跨时代语境,是指读者阅读行为发生的年代跨越出文本所描述的年代的情形。(√)10.传记批评的目的是把文学作品的意义和成就归功于作家对生活的真实反映。(×)

四、简答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简单阐释文学的特征。

答案要点:文学是一种语言性作品;文学的语言富有文采;文学要表情达意。阐述解释(6分)2.简要阐述文学阅读的一般过程。

答案要点:发生阶段;发展阶段;高潮阶段;后效阶段.阐述解释(6分)

五、论述题(24分)请结合实例谈谈小说的时空情境是如何构成的?

答案要点:①叙述时间既遵循时间的客观性,同时赋予人的主观感觉因素,是客观时间与主观时间的矛盾统一。②小说中的空间是叙述空间。叙述空间不是纯客观的空间,是由作家选择的地域范围、景致器物、社会环境、文化氛围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而构成的。③叙述空间与叙述时间紧密相连,叙述空间要在特定的时间段中伸张延展,叙述时间也要在特定的空间中连绵持续。叙述空间的各个因素和叙述时间的不同类型相组合,就创设建构出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虚构性的动态立体的时空情境。(每个要点各占6分,其余为答案组织内容分数。评阅应根据学生的具体回答酌情给分。只要能够提出观点,并能够围绕观点进行必要的论证,能够持之有据,论证合理,自圆其说即可给较高分数。)

电大《文学概论》试题

2008年7月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文学“四要素”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即宇宙、作品、艺术家与(D)

A.文化

B.情感

C.文采

D.观众

2.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文化论、语言论以外还有(B)。A.信息论

B.体验论

C.意志论

D.反映论

3.注重呈现作者的主观情感、富于想象性的文本是(D)文本。A.创意型

B.再现型

C.象征型

D.表现型

4.文学语言具有一种陌生化特征。“陌生化”一词,是俄国(A)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A.形式主义

B.解构主义

C.新批评

D.结构主义

5.在研究长篇小说的文体语言的时候,俄国学者(C)创造了“杂语”这个概念。A.车尔尼雪夫斯基

B.高尔基

C.巴赫金

D.什可洛夫斯基

6.作者的语境条件包括历史情境、(B)、文学资源场及文学创新需要等几个重要方面。A.创作过程

B.意识形态氛围

C.拟想读者

D.个体体验

7.在西方典型理论的背景下,其文学文本大多在情节丰富的故事中塑造性格鲜明又复杂的典型形象,在(D)中塑造典型,追求那种细腻感和真实感。A.情节

B.语言

C.人物

D.细节

8.文学阅读中读者与文本产生心灵共振与感应的情形属于(A)。A.共鸣

B.净化

C.领悟

D.欣赏

9.小说家的语言意识、语言功力归根结底是建立在其(C)上的,借此小说家才能捕捉并表达出对事物的独特感受。

A.口语

B.书面语

C.母语

D.标准语 10.当代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属于(D)模式。

A.心理分析批评

B.语言批评

C.社会历史批评

D.文化批评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体现出的含义主要有(ABCD)A.文学即文章

B.文学即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

C.文学即一切语言性符号

D.文学即博学 2.文学文本层面中的语言层是文学文本的第一层面,它是文学文本的具体语言构造,主要包括(ABCD)A.语音

B.文法

C.辞格

D.语体

E.衍意

3.文学媒介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单就中国文学发展的特殊历程而言,主要经历了(ABCDE)

A.口语媒介

B.文字媒介

C.印刷媒介

D.大众媒介

E.网络媒介 4.文学文本通常包含这样一些层面(ABC)余意层、衍意层。A.语言层

B.形象层

C.意蕴层

D.语音层

E.文法层

5.文学意境与文学意象、文学典型都属于文学形象范畴,文学意境的特点是感会于心、韵味无穷和(AB)A.情景交融

B.虚实相生

C.真实写照

D.感同身受

6.文学语言具有一种陌生化特征。“陌生化”一词,是(AB)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A.俄国

B.形式主义

C.美国

D.解构主义

E.结构主义

7.意境理论是补不断发展和士富的理论。古典文学中的意境的审美形态(ABC)A.较为单纯

B.情感抒发较为含蓄

C.呈现空灵的追求

D.显得意味多样 8.西方散文的界说与中国散文一样,至今仍然存在着一定的(CD)A.抒情性

B.严肃性

C.模糊性

D.边缘性

9.批评者的主体条件是多方面的,主要应具备以下几方面条件(ABDE)A.审美感受力

B.理性分析能力

C.语言感受力

D.文学史眼光 10.读者的主体条件是读者据以阅读的自身条件因素,大致包括(ABCD)A.阅读期待

B.语言阅读

C.形象感受

D.意蕴体味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文学是一种语言性艺术品,是运用富有文采的语言去表情达意的艺术样式。(√)2.文学语言富有文采,也可以指似乎不加修饰的简朴的语言形态。(√)3.与视觉艺术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文学艺术的形象性也具有直接性。(×)4.文学媒介是文学文本得以传播的外在物质形态及渠道。(√)5.在文学文本语言中,如果出现一种语言内部蕴含其他语言的现象,就有了杂语或者互文性 现象。(×)6.从意象的接受效果来看,文学意象往往显得意味多样,景象晦暗,不能最终确定其意义。(√)7.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其形象直接地诉诸读者的想象。(×)8.文学写作的个体体验,是指作者自身在现实世界中的境遇。(×)9.文学阅读具有消费功能,是读者在文学阅读过程中把文学文本当作与其他商品相同的文 化物品来消费。(√)10.理性分析能力是批评客体根据特定审美理想和批评标准去分析、评价和判断对象的能 力。(√)

四、简答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简要说明散文“结构形散神聚”的特点。

答案要点:①散文的“散”是“形散神不散”,“形散而神聚”。②“形散”指散文结构自由随意,不拘成法;“神聚”是散漫的材料、形式、手法等都被统一的主题、情感、意蕴所凝聚。所以,形散是散文外在的表象,神聚才是散文内在的精髓。阐述解释。(6分)2.简要说明文学与影视能够汇通的基本原因?

答案要点:①首先,文学与影视得以汇通的根源在于二者都属于叙事艺术。⑧其次,小说这门艺术样式本来就蕴含着某些电影因素。③再次,文学中的“电影性”体现在现代小说文本中主要是叙述场景的自觉运用。阐述解释。(6分)

五、论述题(24分)试就大众文化文本的特征进行评述。

答案要点:第一,信息和受众的大量性;第二,文体的流行性和模式化。第三,故事的类型化。第四,观赏的日常性。第五,效果的偷悦性。(要点分数15分,其余为答案组织内容分析所占分数。学生回答问题只要能够围绕要点组织答案,且能够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即可以给相应分数)

电大《文学概论》试题

2008年1月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文学“四要素”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即宇宙、作品、艺术家与(D)。

A 文化

B.情感

c.文采

D.观众

2.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B)、阅读期待、开放。A.象征

B.蕴藉

C.假设

D.模仿

3.在西方典型理论的背景下,其文学文本大多在情节丰富的故事中塑造性格鲜明又复杂的典型形象专在(D)中塑造典型,追求那种细腻感和真实感。A.情节

B.语言

C.人物

D.细节

4.文学语言具有一种陌生化特征。“陌生化”一词,是俄国(A)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A.形式主义

B.解构主义

C.新批评

D.结构主义

5.(C)是表现正义与邪恶两种力量斗争冲突中前者失败或毁灭的戏剧。A.正剧

B.喜剧

C.悲剧

D.悲喜剧

6.作者的语境条件包括历史情境、(B)、文学资源场及文学创新需要等几个重要方面。A.创作过程

B.意识形态氛围

C.拟想读者

D.个体体验 7.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D)与机构制作特点。A.历史演绎

B.商业运作

C.集体行为

D.个体创造 8.文学阅读中读者与文本产生心灵共振与感应的情形属于(A)。A.共鸣

B.净化

C.领悟

D.欣赏

9.文学文本是文学阅读的对象要素,其价值的实现必须通过(C)。A.文学阅读

B.商业炒作

C.媒体宣传

D.消费导引 10.当代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属于(D)模式。

A.心理分析批评

B.语言批评

C.社会历史批评

D.文化批评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体现出的含义主要有(ABCD)。

A 文学即文章

B.文学即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

C.文学即一切语言性符号

D.文学即博学

2.文学观念是关于文学的普遍属性的理性认识。体验论的文学观念认为(ABCD)A.文学主要不是对世界的摹仿

B.文学主要不是对情感的表现

C.文学主要不是对读者的道德感化的产物

D.文学是个体的特殊的生命体验的结晶

E.文学重视作者在作品中的表现活动

3.文学文本层面中的语言层是文学文本的第一层面,它是文学文本的具体语言构造,主要包括(ABCD)。A.语音

B.文法

C.辞格

D.语体

E.衍意 4.文学文本通常包含这样一些层面(ABC)余意层、衍意层。A.语言层

B.形象层

C.意蕴层

D.语音层

E.文法层

5.口语媒介是最早的一种媒介形式,是语言的一种最初形态,与文字媒介不同的是:它(ABDE)。

A.简便快捷

B.真切生动

c.易于保存

D.与身体语言相伴随

E.与原始礼仪相伴随

6.文学语言具有一种陌生化特征。“陌生化”一词,是(AB)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A.俄国

B.形式主义

C.美国

D.解构主义

E.结构主义

7.意境理论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丰富的理论。古典文学中的意境的审美形态(ABC)A.较为单纯

B.情感抒发较为含蓄

C.呈现空灵的追求

D.显得意味多样 8.西方散文的界说与中国散文一样,至今仍然存在着一定的(CD)。A.抒情性

B.严肃性

C.模糊性

D.边缘性

9.小说中的空间是叙述空间,是由作家选择的(BCDE)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而构成的。A.情节结构

B.地域范围

C.景致器物

D.社会环境

E.文化氛围 10.读者的主体条件是读者据以阅读的自身条件因素,大致包括(ABCD)。A.阅读期待

B.语言阅读

C.形象感受

D.意蕴体味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文学是一种语言性艺术品,是运用富有文采的语言去表情达意的艺术样式。(√)2.文学理论是关于文学的普遍问题的人文学科。(√)3.与视觉艺术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文学艺术的形象性也具有直接性。(×)4.文学媒介影响文本修辞效果的产生。(√)5.在文学文本语言中,如果出现一种语言内部蕴含其他语言的现象,就有了杂语或者互文性 现象。(×)6.从意象的接受效果来看,文学意象往往显得意味多样,景象晦暗,不能最终确定其意义。(√)7.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其形象直接地诉诸读者的想象。(×)8.文学写作中的拟想读者,等同于现实读者。(×)9.文学阅读具有消费功能,是读者在文学阅读过程中把文学文本当作与其他商品相同的文 化物品来消费。(√)10.媒体型批评者实际上已位居社会性的文学批评的核心位置,对一于公众变得愈益具有控 制力。(√)

四、简答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简要说明散文“结构形散神聚”的特点。

答案要点:① 散文的“散”是“形散神不散”,“形散而神聚”。③“形散”指散文结构自由随意,不拘成法:“神聚”是散漫的材料、形式、一手法等都被统一的主题、情感、意蕴所凝聚。所以,形散是散文外、在的表象,神聚才是散文内在的精髓。阐述解释。(8分)2.简要说明文学阅读的过程。

答案要点:发生阶段;发展阶段;高潮阶段;后效阶段。阐述解释。(6分)

五、论述题(24分)下面这些关于“文化文本特征”要点的归纳,是分属于“高雅文化文本”、“大众文化文本”、“民间文化文本”的,请从中选择出属于高雅文化文本特征的要点来,并对要点进行描述和分析。A.追求语言形式的创新;B.文体的流行性和模式化;c.注重平仄押韵的语音的效果;D.受众的大量性;E.对社会问题的极度关注;F.故事的类型化;G.观赏的日常性;H.效果的愉悦性;I.注意选用双关、反复等辞格;J.有着浓厚的个性化趣味;K.注意描写日常生活中所见的形象;L.多采用日常的语词;M.着力显示日常生活的意义

AEJ:高雅文化文本(4分)答案要点:要点描述:(10分)要点分析:(10分)

电大《文学概论》试题

2007年7月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D)”。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A.神学

B.诗学

C.佛学

D.文学

2.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沦、文化论、语言论以外还有(B)。A.信息论

B.体验论

C.意志论

D.反映论

3.注重呈现作者的主观情感、富于想象性的文本是(D)文本。A.创意型

B 再现型

C.象征型

D.表现型 4.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中介性、(A)。A.意识性

B.表象性

C.表情性

D 语境依托性

5.在研究长篇小说的文体语言的时候,俄国学者(C)创造了“杂语”这个概念。A.车尔尼雪夫斯基

B.高尔基

C.巴赫金

D.什可洛夫斯基

6.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指意性、暗示性、(B)。

A.独创性

B.朦胧性

C.感染性

D.历史性

7.在西方典型理论的背景下,其文学文本大多在情节丰富的故事中塑造性格鲜明又复杂的典型形象,在(D)中塑造典型,追求那种细腻感和真实感。A.情节

B.语言

C.人物

D.细节

8.(A)在人类的文学活动中,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A.诗

B.小说

C.散文

D.剧本

9.小说家的语言意识、语言功力归根结底是建立在其(C)上的,借此小说家才能捕捉并表达出对事物的独特感受。

A.口语

B.书面语

C.母语

D.标准语.在相同或类似的作者语境条件下,作者的创作却大不相同,这主要取决于作者个体的主体条件,作者的主体条件主要包括(D)、想象力、语言敏感和拟想读者等四个方面。A.创作过程

B.历史情境

C.文学资源场

D.个体体验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里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他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宇宙、作品、和(AB)。

A.艺术家

B.观众

C.语言

D.情感

E.符 号

2.文学文本层面中的语言层是文学文本的第一层面,它是文学文本的具体语言构造,主要包括(ABCD)。

A.语音

B.文法

C.辞格

D.语体

E.衍意

3.文学媒介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单就中国文学发展的特殊历程而言,主要经历了(ABCDE)。

A.口语媒介

B.文字媒介

C.印刷媒介

D.大众媒介

E.网络媒介 4.文学语言具有一种陌生化特征。“陌生化”一词,是(AB)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A.俄国

B.形式主义

C.美国

D.解构主义

E.结构主义

5.文学意境与文学意象、文学典型都属于文学形象范畴,文学意境的特点是感会于心、韵味无穷和(AB)。

A.情景交融

B.虚实相生

C.真实写照

D.感同身受 6.西方小说更直接的来源是中世纪的(ABDE)。

A.英雄史诗

B.骑士传奇

C.神话

D.寓言

E.民间故事

7.意境理论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丰富的理论。古典文学中的意境的审美形态(ABC)。A.较为单纯

B.情感抒发较为含蓄

C.呈现空灵的追求

D.显得意味多样 8.由于批评家具有较为系统的知识修养与理论背景,其思维更加(ABD)。A.科学化

B.客观化

C.规范化

D.理性化

9.批评者的主体条件是多方面的,主要应具备以下几方面条件(ABDE)。A.审美感受力

B.理性分析能力

C.语言感受力

D.文学史眼光 10.喜剧以(ABCD)等手法,揭露落后丑恶人物和现象的丑陋庸俗、虚伪荒谬。A.夸张

B.幽默

C.变形

D.冲突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文学语言富有文采,也可以指似乎不加修饰的简朴的语言形态。(√)2.文学的现代含义,即文学是有文采的表情达意的语言作品。(√)3.与视觉艺术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文学艺术的形象性也具有直接性。(×)4.文学媒介影响文本修辞效果的产生。(√)5.在文学文本语言中,如果出现一种语言内部蕴含其他语言的现象,就有了杂语或者互文性 现象。(×)6.文学意境是“这一个”,具有独创性。(×)7.影视文学语言必须简练,它不允许冗长繁多的对话,否则会破坏影视的运动节奏。(√)8.文学写作的个体体验,是指作者自身在现实世界中的境遇。(×)9.文学阅读具有消费功能,是读者在文学阅读过程中把文学文本当作与其他商品相同的文 化物品来消费。(√)10.理性分析能力是批评客体根据特定审美理想和批评标准去分析、评价和判断对象的能 力。(×)

四、简答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简单阐释象征型文本及其特征。

答案要点:象征型文本是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它的特征有暗示性、说理性和待解性。阐述解释。(8分)2.简要阐释文学阅读中读者的主体条件。

答案要点: 阅读期待;语言阅读;形象感受;意蕴体味。阐述解释(6分)

五、论述题{24分)阅读李白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以及简析性文字内容,结合课程学习所涉及到的文学的属性问题,谈谈你对文学属性的认识。(要求必须结合诗文的具体内容谈认识)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1.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鹊矶上,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2.孟浩然:李白的朋友。3.之:往。4.广陵即扬州。5.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6.烟花:指艳丽的春景。7.尽: 消失。8.唯见:只见。9.天际:天边。〔简析〕李白是 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游的诗人,他“一生好人名山游”,足迹几乎遍及整个中国,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历来传颂的名篇,这首诗是李白山蜀壮游期间的作品,写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诗的起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紧扣题旨,点明送行的地点及 自己与被送者的关系。“故人”一词说明了两位诗人的深厚情谊。“黄鹤楼”是天下名胜,是诗人墨客流连聚会之所,又是传说中仙人乘鹤升天之处。而今两位潇洒飘逸的诗人在此道别,更带有诗意和浪漫色彩。

第二句 “烟花三月下扬州”,紧承首句,写送行的时令与被送者要去的地方。“扬州”是东南都会,自古繁华,而“三月”又正是春光明媚,百花争艳的季节。诗人用“烟花”修饰“三月”,不仅传神地写出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阳春特色,也使人联想到处在开元盛世的扬州,那花团锦簇、绣户珠帘.繁荣而又太平的景象。孟浩然要去的地方真是好地方,时间也选择得恰当。李白对友人的这次旅游自然十分欣羡。“烟花三月下扬州”这清丽明快的诗句,正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快与向往。但李白又是富于感情的诗人,当友人扬帆远去的时候,惜别之情油然而生。从(李太白集》里,我们可以看到李白、孟浩然之间有着不少赠答诗。在《赠孟浩然》中,李白写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可见李白对孟浩然是多么敬佩,两人的情谊是多么深厚。

诗的第三、四句正是写李白送别诗友时的惜别深情。“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面看来这两句诗全是写景,其实却有着诗人鲜明的形象。“孤帆”绝不是说浩瀚的长江上只有一只帆船,而是写诗人的全部注意力和感情只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一只帆船上。诗人在黄鹤楼边送行,看着友人乘坐的船挂起风帆,渐去渐远,越去越小,越去越模糊了,只剩下一点影子了,最后终于消失在水天相接之处,而诗人仍然久久伫立,目送流向天际的江水,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随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这两句诗表达了多么深挚的友情.然而在诗句中却找不到“友情”这个字眼。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另外在诗歌的用韵上,诗人也颇具匠心地选择了“楼”“州.‘流”三个声调悠扬的韵脚,吟诵起来余音袅袅。这与孤帆远去、江流天际的景象以及诗人目送神驰、情意绵绵的神态十分吻合。再加上语言清丽自然,意境雄浑开阔,这首诗真是令人越读越爱读,百读不厌,无怪乎千古传颂。

答案要点:① 文学呈现为语言蕴藉;②文学表现个体生存体验;③ 文学再现社会境遇。(要 点分数 12分,其余为答案组织内容分数,必须结合原诗文。)

电大《文学概论》试题

2007年1月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C)”。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A.佛学

B.诗学

C.文学

D.神学

2.文学观念是关于文学的普遍属性的理性认识。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B)。

A.反映论

B.文化论

C.意志论

D.信息论

3.文学文本是有待于阅读的具有蕴藉性与开放性的,其特征主要包括语言系统、蕴藉、开放性、阅读期待和(D)。

A.表志

B.表象

C.表情

D.表意

4.注重呈现作者的主观情感、富于想象性的文本是(A)文本。A.表现型

B.再现型

C.象征型

D.创意型

5.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指意性、暗示性、(D)。A.历史性

B.独创性

C.感染性

D.朦胧性

6.文学典型是一种以独特的个别去显现普遍性的人物或事物的形象。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历史性、感染性、多义性(B)。

A.指意性

B.独创性

c.随意性

D.特殊性

7.随笔这个名称和形式都是法国作家(D)创造的,随后不久这种文体被引进了英语。A.席勒

B.培根

c.歌德

D.蒙田

8.唐代出现了(A),有人物、情节,已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基本具备了小说的形态,对后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A.传奇

B.话本

C.志人志怪小说

D.章回体小说

9.作者的语境条件包括历史情境、(C)、文学资源场及文学创新需要等儿个重要方面。A.拟想读者

B.意识形态氛围

C.个体体验

D.创作过程 10.当代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属于(D)模式。

A.心理分析批评

B.语言批评

C.社会历史批评

D.文化批评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体现出的含义主要有(ABCD)A.文学即文章

B.文学即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

c.文学即一切语言性符号 D.文学即博学

2.文学文本通常包含这样一些层面(ABCDE)A.语言层

B.形象层

C.意蕴层

D.余意层

E.衍意层 3.大众文化文本与高雅文化文本不同,它的主要特征有(ABCDE)A.信息和受众的大量性

B.故事的类型化

C.文体的流行性

D.观赏的日常性

E.文体的模式化

4.再现型文本是文学文本的呈现类型之一,其特征表现为(ABC)。A.客观性

B.理智性

C.细节逼真性

D.象征性

E.寓意性

5.口语媒介是最早的一种媒介形式,是语言的一种最初形态,与文字媒介不同的是:它(ABDE)

A.简便快捷

B.真切生动

C.易于保存

D.与身体语言相伴随

E.与原始礼仪相伴随

6.文学意境与文学意象、文学典型都属于文学形象范畴,文学意境的特点是感会于心、韵味无穷和(AC)。A.情景交融

B.真实写照

C.虚实相生

D.感同身受 7.西方小说更直接的来源是中世纪的(ABDE)。

A.英雄史诗

B.骑士传奇

C.神话

D.寓言

E.民间故事

8.以匀速叙述为标准,如果要在较短的叙述语言中讲述较长时间中发生的事,小说家就要采用加速叙述的语言策略:(AC)。A.省略

B.减缓

C.概略

D.停顿 9.运用语言批评模式的著名理论家有(ABDE)。

A.雅各布森

B.什克洛夫斯基

C.弗洛伊德

D.艾略特

E.理查兹

10.大众文化读物为出版商和公众所热衷,依靠文化市场与制作的优势成批生产,主要包括(BCD)。

A.学术论文

B.奇闻逸事

C.畅销书刊

D.明星掌故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文学是一种语言性艺术品,是运用富有文采的语言去表情达意的艺术样式。(√)2.同样是注重作者情感的表现,但西方的“表现论”与中国的“诗言志”论是有所不同的。(√)3.与视觉艺术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文学艺术的形象性具有间接性。(√)4.从意象的接受效果来看,文学意象往往显得意味多样,景象晦暗,不能最终确定其意义。(√)5.抒情性散文以作者的情感体验为结构线索,突出情感的强烈和激越,以情感为文本构成的主体。(√)6.文学媒介影响文本修辞效果的产生。(√)7.文学中的“电影性”体现在现代小说文本中主要是叙述视角的自觉运用。(×)8.在文学文本语言中,如果出现一种语言内部蕴含其他语言的现象,就有了杂语或者互文性现象。(×)9.文学阅读的鉴赏功能,是指读者在文学阅读中会对文学文本发生审美感动。(√)10.从批评者与作者的关系来看,文学批评对作家不具有规范引导作用。(×)

四、简答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简要阐释文学文本层面内容。

答案要点:语言层;形象层;意蕴层;余意层;衍意层。阐述。(3分)2.简要阐释文学媒介的特点。

答案要点:涉义性;;物质性;中介性;语境依托性。阐述。(2分)

五、论述题(24分)以电影《魂断蓝桥》最后一段的剧本文本为范例,谈谈你对影视文学特征的认识。五十八(场)滑铁卢桥上。夜雾浓重。

玛拉独自倚着桥栏杆,似乎向桥下望着什么„„

一阵皮鞋声。一个打扮妖艳但面孔浮肿的中年女人走来,她看见玛拉。女人:(很熟识地)是你啊,玛拉,你好。„„你不是嫁人了吗? 玛拉:(嗫嚅地)没有。

女人:那个凯蒂跟我说的,说你跟了个体面的人。我说,哪有这好事? 玛拉:是啊一一

女人:别泄气,反正就是这么回事。到火车站去吗?唉,我现在是到哪儿都没法啦„·(她耸耸肩叹息着走开)玛拉两眼滞呆呆地望着她的背影,望啊望着„„对她来说,一切都绝望了,她脸上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镇静神情。

桥上,一长队军用汽车亮着车灯,轰轰隆隆地向桥头驶来。玛拉转过头去,望着驶来的军用卡车。车队从远处驶近。玛拉迎着车队走去。

车队在行驶,黄色车灯在浓雾中闪烁。码拉继续迎着车队走。车队飞速行进。玛拉迎面走去。车队轰鸣,越来越近。玛拉迎着车队走,越来越近。

玛拉宁静地向前移动,汽车灯光在她脸上照耀。玛拉的脸,平静元表情的眼神。巨大的刹车闸轮声,金属相磨的尖厉声。车里然停止,人们惊呼。

人们从四面八方向有着红十字标记的卡车拥去,顿时围成一个几层人重叠的圈子。(镜头推进)人群纷乱的脚。

地上,散乱的小手提包。一只象牙雕刻的“吉祥符”。(化)一只手拿着“吉祥符”(《一路平安》音乐声起)。

二十年后的罗依,头发已班白,面容衰老,穿着上校军服,凄切地站在滑铁卢桥心栏杆旁。他望着手里拿着的“吉祥符”,苍老的两眼闪现出哀愁、悲切和元限眷恋的心情。

(画外玛拉的声音)我爱过你,别人我谁也没爱过,以后也不会。这是真话?罗依!我永远也不„...(强烈的苏格兰民歌《一路平安》将玛拉最后的声音淹没。〉

歌声在夜雾弥漫的滑铁卢桥上空回荡„„桥上,孤独地走着苍老的罗依。罗依坐上汽车。汽车驶去„„

《魂断蓝桥》是一部爱情经典片,表现上尉军官罗依和舞蹈演员玛拉之间,由于战争的灾难、社会的压力、道德的束缚,相亲相爱却生离死别,心心相印但难成眷属的悲剧。上面这段是玛拉从罗依处出走后第一次露面,并走向死亡的重场戏。它要表述的内容很多——社会环境对孤独无依的玛拉的逼迫;她如果苟且偷生,未来将会是怎样的结局;玛拉对罗依坚贞不渝又无法实现的是;她自杀的全过程;她死时人们的反应;罗依怀念玛拉时的痛苦;以及这种悲剧在人世间的普遍性等等。

答案要点:(1)语言的视觉性;(2)蒙太奇结构;(3)动态的造型性。(要点分数1 2分,其余为答案组织与分析所得分数。)

电大《文学概论》试题

2006年7月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在 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文化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A)。A.摹仿论

B.信息论

C.意志论

D.反映论

2.注重呈现作者的主观情感,富于想象性的文本是(C)文本。A.创意型

B.再现型

C.表现型

D.象征型

3.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D)、阅读期待、开放。

A.模仿

B.象征

C.假设

D.蕴藉

4.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A)、语境依托性。A.中介性

B.表象性

C.表情性

D.意识性

5.在研究长篇小说的文体语言的时候,俄国学者(C)创造了“杂语”这个概念。A.车尔尼雪夫斯基

B.高尔基

C.巴赫金

D.什可洛夫斯基

6.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暗示性、朦胧性、(B)。A.独创性

B.指意性

C.感染性

D.历史性 7.(D)在人类的文学活动中,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A.剧本

B.小说

C.散文

D.诗

8.文学中的“电影性”体现在现代小说文本中主要是(D)的自觉运用。A.人物活动

B.语言符号

C.具体形象

D.叙述场景 9.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C)与机构制作特点。A.集体行为

B.商业运作

C.个人创造

D.历史演绎 10.文学文本是文学阅读的对象要素,其价值的实现必须通过(A)。A.文学阅读

B.商业炒作

C.媒体宣传

D.消费导引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里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他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宇宙、(AB)和观众。

A.作品

B.艺术家

C.语言

D.情感

E.符号

2.高雅文化文本是体现知识分子的个体理性沉思、社会批判或美学探索旨趣的文学文本。它往往具有如下特征(ABC)。

A.语言形式创新

B.社会关怀

C.个性化趣味

D.观赏的日常性

E.文体的模式化 3.文学文本通常包含这样一些层面:语言层、形象层(CDE)。A.语音层

B.文法层

C.意蕴层

D.余意层

E.衍意层

4.口语媒介是最早的一种媒介形式,是语言的一种最初形态,与文字媒介不同的是:它(ABDE)A.简便快捷

B.真切生动

C.易于保存

D.与身体语言相伴随

E.与原始礼仪相伴随

5.文学语言具有一种陌生化特征。“陌生化”一词,是(AB)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A.俄国

B.形式主义

C.美国

D.解构主义

E.结构主义

6.意境理论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丰富的理论。古典文学中的意境的审美形态(ABC)A.较为单纯

B.情感抒发较为含蓄

C.呈现空灵的追求

D.显得意味多样 7.由彼德拉克创立的十四行诗(商籁体,sonnet)是西方典型的一种格律诗,十四行诗句通常为(ABC)。

A.起首八行

B.末尾六行

C.英语中是五音步诗

D.法语中是七音步诗

8一般来说,文学缺乏绘画所具有的(ABD)等 自然符号的具体性而带有一定的抽象性。A.色彩

B.线条

C.语言

D.形体

9.读者的主体条件是读者据以阅读的自身条件因素,大致包括(ABCD)。A.阅读期待

B.语言阅读

C.形象感受

D.意蕴体味.从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和文学阅读的实际状况看,文学批评者的角色可以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即(ACD)。

A.媒体型

B.学者型

C.读者型

D.学院型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文学是一种语言性艺术品,是运用富有文采的语言去表情达意的艺术样式。(√)2.文学的广义理解,即一切语言性符号。(√)3.与视觉艺术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文学艺术的形象性也具有直接性。(×)4.文学媒介影响文本修辞效果的产生。(√)5.文学语言比普通语言更依赖文本语境和文化语境。(√)6.典型形象是文学文本中极具个性的形象,往往和此前的艺术形象截然不同,成为一种艺术 的独创。(√)7.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其形象直接地诉诸读者的想象。(×)8.文学写作中的拟想读者,等同于现实读者。(×)9.读者与跨文化语境,是指读者在阅读中跨越本民族生活界限而尝试理解其他民族生活的 情形。(√)10.心理分析批评的理论基础是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及其以意识为对象、以泛性论为核心 的心理分析学文艺理论。(×)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简要阐释文学媒介的特点。

答案要点:涉义性;物质性;中介性;语境依托性。阐述解释。(2分)2.简要说明历史上的文学批评论。

答案要点:批评是艺术说。批评是科学说。批评是兼容说。批评是意识形态说。阐述解释(2分)

五、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以自己熟悉的文学典型形象为例,阐述文学典型的基本特征。

答案要点:①从价值形态看,典型是“这一个”,具有独创性。典型形象是文学文本中极具个性的形象,往往和此前的艺术形象截然不同,成为一种艺术的独创。②从审美表现看,典型是现实生活的真实性写照,具有历史性。典型形象的塑造往往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完成的一个形象,因此,也就往往成为一定时期文化和社会状况的深刻揭示,具有丰富的历史性、现实性的内涵。③从阅读接受看,典型给人的感受复杂多样,具有多义性。具有独创性和历史性的典型形象,也就因此具有复杂的文化、审美的内涵,造就一种复杂多样的阅读感受。往往一个典型,就是一个矛盾的复合体,具有多种意义读解的可能性。④从修辞效果看,典型形象往往可以激发人的强烈认同感,具有感染性。典型具有强烈的召唤魅力和感染色彩,往往和读者的情感体验产生呼应,激发起人们的认同。2.请结合实例谈谈小说的时空情境是如何构成的?

答案要点:①叙述时间既遵循时间的客观性,同时赋予人的主观感觉因素,是客观时间与主观时间的矛盾统一。②小说中的空间是叙述空间。叙述空间不是纯客观的空间,是由作家选择的地域范围、景致器物、社会环境、文化氛围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而构成的。③叙述空间与叙述时间紧密相连,叙述空间要在特定的时间段中伸张延展,叙述时间也要在特定的空间中连绵持续。叙述空间的各个因素和叙述时间的不同类型相组合,就创设建构出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虚构性的动态立体的时空情境。(上面两道论述题,每个要点各占3分,其余为答案组织内容分数。学生回答问题只要能够围绕要点组织答案,且能够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即可以给相应分数。)

电大《文学概论》试题

2006年1月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文学观念是关于文学的普遍属性的理性认识。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体验论、语言论、文化论以外还有(D)。

A.反映论

B.信息论

C.意志论

D.表现论

2.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B)、阅读期待、开放。

A.象征

B.蕴藉

C.假设

D.模仿

3.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指意性、暗示性、(D)。

A.历史性

B.独创性

C.感染性

D.朦胧性 4.(A)在人类的文学活动中,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A.诗

B.小说

C.散文

D.剧本

5.(C)是表现正义与邪恶两种力量斗争冲突中前者失败或毁灭的戏剧。A.正剧

B.喜剧

C.悲剧

D.悲喜剧

6.作者的语境条件包括历史情境、(B)、文学资源场及文学创新需要等几个重要方面。A.个体体验

B.意识形态氛围

C.拟想读者

D.创作过程

7.文学阅读是读者在特定语境中对文学文本的读解过程。语境包括个体语境与社会语境,社会语境是指读者阅读时的(D)。

A.文本存在方式

B.人与人的关系

C.文本媒介形 式

D.社会生活关联域 8.文学阅读中读者与文本产生心灵共振与感应的情形属于(A)。A.共鸣

B.净化

C.领悟

D.欣赏

9.(C)被公认是社会历史批评的重要代表,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决定文学创作和文学发展的著名的“三元素”说。

A.菲什

B.琼斯

C.泰纳

D.狄德罗 10.(D)的批评也可称作媒体批评。

A.道德教化型

B.审美欣赏型

C.理性认知型

D.消遣娱乐型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体现出的含义主要有(ABCD)A.文学即文章

B.文学即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

C.文学即一切语言性符号

D.文学即博学

2.关于文学观念的诸多认识中,体验论的观点较之于摹仿论、实用论以及表现论而言有其独特的文学主张,主要是(ABCDE)。

A.文学不是对于世界的摹仿

B.文学不是对于世界情感的表现

C.文学创作的任务不是忠实地记录客观感受或主观情感

D.文学作品的价值不在于所传达的体验本身的特异性或神秘性

E.读者阅读作品,主要是要理解作者赋予其中的体验

3.文学文本层面中的语言层是文学文本的第一层面,它是文学文本的具体语言构造,主要包括(ABCD)。

A.语音

B.文法

C.辞格

D.语体

E.衍意

4.高雅文化文本是体现知识分子的个体理性沉思、社会批判或美学探索旨趣的文学文本。它往往具有如下特征(ABC)。

A.语言形式创新

B.社会关怀

C.个性化趣味

D.观赏的日常性

E.文体的模式化 5.文学媒介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单就中国文学发展的特殊历程而言,主要经历了(ABCDE)A.口语媒介

B.文字媒介

C.印刷媒介

D.大众媒介

E.网络媒介

6.文学意境与文学意象、文学典型都属于文学形象范畴,文学意境的特点是感会于心、韵味无穷和(AB)。

A.情景交融

B.虚实相生

C.真实写照

D.感同身受

7.小说中的空间是叙述空间,是由作家选择的(BCDE)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而构成的。A.情节结构

B.地域范围

C.景致器物

D.社会环境

E.文化氛围

8.一般来说,文学缺乏绘画所具有的(ABD)等自然符号的具体性而带有一定的抽象性。A.色彩

B.线条

C.语言

D.形体

9.语言批评模式是许多文学批评流派如(ACD)等文学批评中涉及的文学语言分析方法的一种概括。

A.形式主义

B.解构主义

C.新批评

D.结构主义

10.批评者的主体条件是多方面的,主要应具备以下几方面条件:(ABD)。A.审美感受力

B.理性分析能力

C.语言感受力

D.文学史眼光

E.艺术想象力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文学的原初含义不仅指今天意义的诗歌、抒情散文等,今天一般不被看作文学的但有文采的一些语言作品,也可以称之为文学。(√)2.文学语言富有文采,是指文学语言必需华丽、精巧。(×)3.在文学观念上,西方的“表现”论与中国的“诗言志”论,都是注重作者情感的表现,所以二者是相同的。(×)4.与视觉艺术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文学艺术的形象性也具有直接性。(×)5.文学媒介影响文本修辞效果的产生。(√)6.在文学文本语言中,如果出现一种语言内部蕴含其他语言的现象,就有了杂语或者互文性现象。(×)7.西方典型理论是在认识论哲学占主导地位的背景下生成的。(√)8.文学与影视得以汇通的根源在于二者都属于叙事艺术。(√)9.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个人创造与机构制作特点。(√)10.文学阅读作为消费活动,与一般的物质商品消费表现为个人对物质产品的占有、享受和耗费是一致的。(×)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G分} 1.简要阐释文学典型的特征。

答案要点:第一,从价值形态看,典型是“这一个”,具有独创性;第二,从审美表现看,典型是现实生活的真实性写照,具有历史性;第三,从阅读接受看,典型给人的感受复杂多样,具有多义性;第四,从修辞效果看,典型形象往往可以激发人的强烈认同感,具有感染性。阐述。(2分)2.简要阐释文学阅读中读者的主体条件。

答案要点:①阅读期待;②语言阅读;③形象感受;④意蕴体味。阐述。(2分)

五、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阅读杜牧这首《山行》以及简析性文字内容,结合课程学习所涉及到的文学的属性问题,谈谈你对文学属性的认识。(要求必须结合诗文的具体内容谈认识)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1.山行:在山里走。2.寒山:深秋时节的山。3.径:小路。4.坐: 因为、由于。5.于: 比。

【简析】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小诗。

首句“远 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次句“白 云生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鞠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人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答案要点:①文学呈现为语言蕴藉;②文学表现个体生存体验;③文学再现社会境遇。(要点分数 9分,其余为答案组织内容分数。)2.文学批评论文写作的基本程序是什么?就其中一两个问题进行较为详尽的阐述。

答案要点:①反复阅读文本;②寻找突破口;③条理化;④确定结论;⑤文字表述。(要点分数10分,其余为答案组织内容分析所占分数。)

第五篇:2020 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考试题舞蹈学概论

2020

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考试题

考试科目代码:

856

考试科目名称:

舞蹈学概论

说明:考生答题时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漏批责任自负。

一、名词解释(任选5题,每小题6分,共30分,若6题答满按照得分高的5题计算。

1、以舞相属

2、民间舞

3、舞蹈结构

4、吴晓邦

5、审美活动

6、霓裳羽衣舞

二、简答题(任选3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若4题答满按照得分高的3题计算。

1、简要陈述舞蹈的起源。

2、简要阐述舞蹈在古代社会的功能。

3、简要阐述舞蹈作品中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

4、简述唐代乐舞兴盛的原因及表现。

三、论述题(任选2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若3题答满按照得分高的2题计算。

1、为什么说社会生活是舞蹈艺术创作的源泉?请举例论述你的观点。

2、请阐述什么是现代舞?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对中国现当代舞发展状况的认识。

3、近年来,中国涌现出很多优秀的舞剧作品,选择其中一部对其进行鉴赏与评论。

下载文学概论08年春考试题(广石化)[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学概论08年春考试题(广石化)[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