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古代散文、兵法农医、天文术数、艺术杂学等》同步精选专项测试【12】
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古代散文、兵法农医、天文术数、艺术杂学等》同步精选专项测试【12】(含答案考
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综合实践活动(8分)
为进一步调动同学们读名著《水浒传》以及学习专题的兴趣,某老师搞了几个活动,请参与。【小题1】趣味比拼(读对联,在空格内填上梁山好汉名)。(2分)例: 花荣 百步穿杨比李广 一绳悬柳陪宋江 ⑴(填人名)提斧杀人存孝义 砍旗扯诏为弟兄
⑵(填人名)青龙偃月可扫佞臣鼠将 忠肝义胆不辱圣祖威名
【小题2】各抒己见。(4分)
《水浒传》中的杨志可谓精明能干,颇有心计,深得梁世杰的欣赏,偏偏丢失了生辰纲,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同学1:酷热的天气对杨志等人极为不利,杨志等人少了天时。
同学2:松树林便于士兵休息,又比较隐蔽,容易给人造成视觉障碍,方便了后来吴用跑进松树林下蒙汗药。吴用等人多了地利。同学3:…… 同学4:……
你能帮助同学
3、同学4发表观点吗?
同学3: 同学4:
【小题3】专题探究。(2分)
燕子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含义很多,葛天民的 《迎燕》 一诗让我们了解了它不嫌贫爱富的品格以及它与老百姓的深厚情谊。可是在杜甫“焉能作堂上燕,衔泥附炎热?”这句诗里,燕子又成了趋炎附势的小人。请你根据示例,写出下面燕子的含义或者探究出它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示例:鸟啼芳树丫,燕衔黄柳花。(张可久《凭栏人.暮春即事》)含义:象征美好的春光。情感:传达惜春之情。
(1)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郭绍兰《寄夫》)(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探究发现:(1)(2)【答案】
【小题1】(1)李逵(2)关胜(每空1分)
【小题2】示例1:吴用等人精诚团结,而杨志对手下蛮横粗暴,不善于协调团队关系,杨志这边又少了人和。示例2:梁中书对杨志缺乏信任,安排老都管、虞侯等人制衡杨志,最终造成矛盾,不利于杨志的领导。示例3: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遇到这样的合作伙伴,也活该杨志倒霉。示例4:既生瑜,何生亮?吴用等人的计谋天衣无缝。杨志虽说精明,但遇到吴用还得甘拜下风啊!(每点2分,答对任意两点即可得全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小题3】(1)含义: “送信的使者”。情感: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1分,答对任意一点即可)
(2)含义:世事沧桑的历史见证。情感:表现世事变迁,抒发物是人非,昔盛今衰的感慨。(1分,答对任意一点即可)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综合实践学习【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仔细回顾小说情节,根据所示句中的关键信息来判断,如“提斧杀人存孝义,砍旗扯诏为弟兄”,其中所暗示的情节都与李逵有关,而第二句的所说的是三国名将关羽的后代,使一把青龙偃月的梁山好汉,便是关胜。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涉及小说“智取生辰纲”的内容,仔细回顾小说此情节,分析矛盾双方的情况,从智谋、成员关系方面分析原因,用“同学3”“同学4”的口吻表达出。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小题3】
试题分析:第一句“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根据其中“凭”“寄”两字,结合诗题《寄夫》即可判断其中“燕”与“鸿雁传书”的“雁”有同样的意义,即借指书信,表达思情。第二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是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燕”在诗有见证历史变迁之意。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阅读《送友游吴越》(唐·杜荀鹤),完成后面小题。(6分)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有园多种桔,无水不生莲。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经年。
【小题1】诗中描写吴越之地集市繁华景象的诗句是:。【小题2】吴越之地的自然景物有什么特点?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2分)
【小题3】诗人认为友人游吴越“必经年”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诗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3分)【答案】
【小题1】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
【小题2】橘多,“有园多种”莲多,“无水不生”表现了吴越之地水陆风光俱美的特点。【小题3】有人游吴越“必经年”的原因:一是风光优美,二是集市繁华,三是吴越人热情好客。【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注意关键词“集市繁华”注意把握写景语句。考点:筛选材料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小题2】
试题分析: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注意关键词“自然景物”。描写自然景物的是“有园多种桔”,写出了橘多“无水不生莲。”写出了莲多。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3】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诗歌,能找出三个原因,颔联写出,自然风光美,颈联写出了集市繁华,尾联写出了吴越人好客。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名著阅读(6分)
故乡的海波呵!你那飞溅的浪花 从前怎样一滴一滴的敲我的盘石 现在也怎样一滴一滴的敲我的心弦
(选自《繁星春水》)
【小题1】从小诗的“从前”与“现在”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生活经历?(3分)【小题2】 这首小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案】
【小题1】可以看出作者以前在能够看到大海的故乡,现在远离家乡,在他乡看到大海,勾起了对家乡的回忆。
【小题2】这首小诗抒发了作者对故乡强烈的思念之情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根据 “从前怎样一滴一滴的敲我的盘石 现在也怎样一滴一滴的敲我的心弦”可知,从前身在家乡,现在离开故乡。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理解能力。点评:诗的语言是很凝练的,所以我们要根据语句的内容深入地理解,从表面的文字,理解出深层的内容,真正去挖掘作者所要表达的全部意思。
【小题2】试题分析:根据“从前怎样一滴一滴的敲我的盘石 现在也怎样一滴一滴的敲我的心弦”几句,即可推断出虽然远离故乡,但故乡的海波如从前一样触动我的心弦,即远离家乡,对故乡无尽的思念。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
点评:此类题目在做答中要注意,既要理解诗词大意,又要寻找明显的语言标志,如时间、季节、氛围、景物特征、写作的背景等等。没有明显标志的,要根据所写内容深入理解,体会出其中的情感。
4.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在空格处填写恰当的内容。(4分)
文学作品凝聚了人间真情,沉淀着生活哲理,表达着情感愿望。在静谧的夜晚,一首《星星变奏曲》,勾起了诗人朦胧的憧憬,表达诗人对 的向往和追求。一篇《孤独之旅》,让我们看到杜小康在生活艰辛、精神孤独的人生旅程中学会了。傅雷在《傅雷家书》中借助书信鼓励和教诲孩子,体现了一位父亲的 的心情。鲁迅在《故乡》中描写“我”深冬的某一天回故乡,看到了沉寂、萧条的景象,衬托出“我” 的心情。
【答案】美好生活(理想)坚强乐观(面对挫折)望子成龙 寂寥(沉重)【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
试题分析:“向往”和“追求”的应该是生活,而《星星变奏曲》写的是对现实的不满,也就是在追求美好的生活。《孤独之旅》杜小康告诉人们在孤独中要学会坚强,要勇于面对磨难,所以可概括为坚强乐观。《傅雷家书》是指引孩子走向成功的书信,所要表达的愿望自然是望子成龙。鲁迅在《故乡》中看到家乡的景象,感觉到中国的路还有很长,漫漫征程不知何时才会成功,所以心情是深重的。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主旨的能力。
点评:这类题首先要理解每篇课文的主旨,可适当考虑作品的写作背景、作者的思想倾向、写作风格等问题,再根据提示语做出适合的答案。所填的词语尽量深刻,突出主旨。
5.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西游记》“孙悟空一调芭蕉扇”中,铁扇公主不肯借出芭蕉扇,原因是她认为孙悟空坑害了他的丈夫牛魔王。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筑路”一章,描写了筑路的艰苦环境,表现了保尔和他的战友们与困难顽强作斗争的伟大精神。
C.《朝花夕拾》叙写了鲁迅从少年时代到留学日本前后的许多生活片段,表达了他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思考及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
D.从《水浒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可以看出,鲁提辖虽然急噪莽撞,不拘小节,但也是粗中有细。
【答案】A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试题分析:“原因是她认为孙悟空坑害了他的丈夫牛魔王”不对,应是“原因是她认为孙悟空坑害了他的儿子红孩儿”,因为红孩儿把唐僧捉去想吃唐僧肉,孙悟空大战红孩儿,最后红孩儿被菩萨收去做善财童子。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
点评:对于课本上的课文及涉及到的名著,尤其是名著导读,不能偏颇,大致内容和主题以及涉及到的文学常识还是应该心中有数的.更不能放弃课内只顾课外,要从课内中学到语文的基础知识及赏析文章的方法,并和课外的拓展阅读结合起来,做到课内外结合,使语文能力和素养得到提高.
6.阅读古诗词,完成小题。(4分)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小题1】本诗中,点明季节的一句是“ ”;表达战乱中渴盼得到亲人音讯的千古名句是“ ”。(2分)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
【小题1】城春草木深 家书抵万金
【小题1】表达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情感。【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诗歌的能力,结合对诗歌的理解,不难找到点明季节、盼望亲人音讯的诗句。(每空1分,有错字不得分。共2分)
【小题1】本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感情。结合诗歌的主要内容来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即可。(答出“忧国”“思家”的意思即可。每点1分,共2分)
7.请你用普通话默读下面一节诗,并回答几个问题。(4分)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小题1】这节诗选自《 》作者是_________.。【小题2】仿照例文,根据原文意境续写一节。
【答案】
【小题1】《乡愁》 余光中.。
【小题1】(只要结构相同、意境相近或写出原文一节皆可)【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略
8.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菊 花 唐•元稹
秋丝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诗的一、二句中的两个“绕”字意思相同吗?为什么?(2分)
(2)诗的三、四两句意蕴深刻,历来被人们所喜爱。请作简要赏析。(3分)
【答案】(1)不同。第一句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给人以环境幽雅之感。(2)借物咏怀(托物言志、对比),赞美菊花的高洁操守与坚贞品格,表达诗人爱菊之情。【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略
9.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以下各题。
(一)[双调]清江引·秋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小题1】曲中写了哪些秋景?
【小题2】作者描写这些秋景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
【小题1】西风、北雁、红叶、黄花、芭蕉、秋雨
【小题1】渲染出一幅萧瑟的秋景。表达自己漂泊多年、功名未就、有家难归的思想感情。【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词 【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诗句即可。
【小题2】此题考查学生的诗歌主题的把握,要求学生仔细品味语言,从中读出“思乡”情感即可。
10.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题。(4 分)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①遗民泪尽②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注释] ①遗民:指在金占领区生活却认同南宋王朝统治的人民。②胡尘:指胡人骑兵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指金朝的暴政。
【小题1】这首诗前两句诗歌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分)【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
【小题1】前两句描绘了奇伟壮丽的祖国山河:滔滔大河,奔流入海;巍巍高山,直插云霄。【小题2】对中原沦丧的无限愤慨,对广大民众命运的无限关切,对南宋统治集团苟安误国的无限痛恨。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三万里河”“五千仞岳”,由这两组气势磅礴的词语,可看感受到祖国山河虎虎有生气,滔滔大河,巍巍高山,无不体现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此题不是翻译句子,而是用优美的句子描写出诗中所体现的景象。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2】
试题分析: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第三句“泪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望”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又”字则曲折第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因此这首诗体现了作者对中原沦丧的无限愤慨,对广大民众命运的无限关切,对南宋统治集团苟安误国的无限痛恨。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1.下面是对散曲《天净沙·秋思》的分析,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枯藤老树昏鸦”三个意象组成第一个画面:枯萎的藤——衰朽;古老的树——衰弱;昏昏沉沉的乌鸦——打不起精神。三个在情调上极其相似的意象重叠在一起,仿佛音乐旋律的重复,又似反复述说,给人深切的凄婉、肃穆、忧愁之感。
B.《秋思》在思想上并没有什么特色,它表现的不是传统的游子悲秋怀乡的主题。但这首小诗之所以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并历久不衰,最根本的原因显然不是因其思乡深切,而在于它的艺术表现,具体说在于它的意境美,在于他所表现的情感和他所描写的景物二者之间水乳交融所达到的境界。
C.“一切景语皆情语”马致远这首小令,前四句皆写景色,这些景语都是情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
D.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被称为“秋思之祖”。
【答案】B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秋思》是乡愁诗,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游子见到秋天一派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羁泊异乡的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秋思》在思想上并没有什么特色,它表现的不是传统的游子悲秋怀乡的主题。”因此选B 考点:表现手法思想内容
1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都是鲁迅的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散文《朝花夕拾》,《社戏》选自小说《呐喊》。
B.《木兰诗》又叫《木兰辞》,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
C.安徒生,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上最优秀的童话大师。《丑小鸭》是作者虚构的,没有融入作者自身的生活体验。
D.《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的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中的第一部,他讲述的是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答案】C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文学常识判断的知识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根据所学所记,判断正误。C中《丑小鸭》是作者虚构的,融入作者自身的生活体验。C错,故选:C。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3.选出下列句子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
A.“莲,花之君子者也。”所以 “花中四君子”是指梅、兰、,莲、菊。
B.今年是公元2016年,建国以来,我国就采用了公元纪年的方法,而在古代我们采用的是年号纪年的方法,如《岳阳楼记》中“庆历四年春”、《明月几时有》中“丙辰中秋”等。
C.古人都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一种境界,一种追求。所以我们才有幸欣赏到《登黄鹤楼》、《登鹳雀楼》、《岳阳楼记》等脍炙人口的诗文。这三处楼阁也被人们称之为“江南三大名楼”。
D.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九”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
【答案】D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 “莲,花之君子者也。”所以 “花中四君子”是指梅、兰、竹、菊。《明月几时有》中“丙辰中秋”用的是年号干支兼用法;江南三大名楼指的是: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故选D。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14.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小题。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天净沙·春(元)白朴 枯藤老树昏鸦,春山暖日和风,小桥流水人家,阑干楼阁帘栊,古道西风瘦马。杨柳秋千院中。夕阳西下,啼莺舞燕,断肠人在天涯。小桥流水飞红。
【注】①帘栊:带帘子的窗户。②飞红:花瓣飞舞,指落花。
【小题1】由“春山暖日和风”三幅画面展开想象,用文字把它们勾画出来。【小题2】对上面两首元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春》曲中啼莺舞燕、流水飞红具有动态美,和风、杨柳、帘栊、秋千能引起读者产生美妙丰富的联想。
B.《秋思》这首小令,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
C.《秋思》展示一幅秋景图,又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图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最能表现“秋思”。
D.《秋思》用极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极丰富的意象;人与物结合,情与景交融,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
【小题3】马致远诗中有“小桥流水人家”之句,它和白朴诗中的句子“小桥流水飞红”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答案】
【小题1】“春山”可以想象为山花烂漫,新竹满山,草盛林秀,崖青瀑白;“暖日”可以想象为和煦的、艳丽的、温柔的;“和风” 可以想象为微醺的,使人血脉和畅,筋骨舒展。【小题2】C
【小题3】马致远的 《天净沙 秋思》中,借“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画面,衬托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内心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天净沙 春》中,则通过“小桥流水飞红”之景,抒发了在明媚春光里陶醉、喜悦、惬意,喜爱春天之情。【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从诗句中抓住主要景物,展开联想想象,描绘画面,语言力求优美。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2】
试题分析:C.《秋思》景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最能表现“秋思”。
②①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3】
试题分析:《天净沙 秋思》中,借“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画面,衬托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内心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是以乐景写哀情。而这首小令中,则通过“小桥流水飞红”之景,抒发了陶醉在明媚春光里喜悦、惬意,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5.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小题1】首句中描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作用?
【小题2】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
【小题1】杨花和子规鸟。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
【小题2】抒发了诗人听说友人将左迁龙标时的惆怅和恋恋不舍之情。【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考查提取意象的能力和对意象作用的把握。意象主要是杨花和子规鸟。作用是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此题要注意这两个意象经多年流传形成的固定意义。点睛:意象是诗歌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分析诗歌的切入点,分析诗歌的意象首先注意表面的特征,然后注意经多年流传形成的固定意义,然后分析在首歌中的具体的指向意义,这几种意义往往相互关联。
【小题2】试题分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是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意思是,我将自己对你的一片情思寄与明月,希望这千里共有的明月光带着我的思念随你直到你远谪的偏远之地,聊慰你孤寂的身影,借明月来抒发旅思乡愁怀旧念远的感情。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远行的思念和祝福。
第二篇: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古代散文、兵法农医、天文术数、艺术杂学等》同步精选课后测试【92】
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古代散文、兵法农医、天文术数、艺术杂学等》同步精选课后测试【92】(含答案考
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阅读下面诗词。(4分)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小题1】“识尽”在词中的意思是。(2分)【小题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上片写“少年”,下片写“而今”,用过去衬托现在。
B.上片写“不识愁”,下片写“识尽愁”,体现作者情感变化。C.上片“爱上层楼”与下片“欲说还休”,在结构上彼此呼应。
D.上片“为赋新词强说愁”,下片“却道天凉好个秋”,愁绪得以排解。
【答案】
【小题1】尝够、深深懂得 【小题2】D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根据本句句意理解即可,“滋味”是品尝的,所以“识尽”有“尝尽”的意思。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2】
试题分析:抓住供选几项内容要点,与诗意一一比照。“而今识尽愁滋味”还是在写愁,还是在愁,忧国忧之愁,并未消解,故D错误。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名著阅读。(4分)
根据一位同学阅读《海底两万里》等两部名著后写的读书笔记,请你按要求填空。【读书笔记一】情节概括
A.孤身斗舰队,奇招灭火灾 B.风暴中偏航,麦田里获救 C.遭冰山封路,陷缺氧危机 D.海底观美景,洋面见海滩(1)上述情节中,出自《海底两万里》的有()()(只填序号)(2分)【读书笔记二】人物点评
A.他,知识渊博,机智勇敢,沉着果断。他是一个神秘浪漫的人,也是一个反抗压迫、支持正义的战士。
B.他,心地善良,刚毅勇敢,酷爱真理。他是一个外科医生,也是一个喜欢冒险、渴望自由的航海家。
(2)上述点评中,点评尼摩船长的一项是()(2分)
【答案】(1)CD(2)A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外国文学 【解析】
试题分析:仔细回想书中情节,判断选句中情节点,一一对应。点评人物,也是要回想书中的情节,从情节中人物的行为来分析。考点:名著了解
点评:本题有难度,学生不一定对书中的情节了解得很细致。阅读外国名著,对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必要,从名著中了解他国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开阔视野,丰富知识。
3.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小题1】一个“ ”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 ”字,令人满目凄然。(2分)【小题2】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2分)
【答案】 【小题1】破 深
【小题1】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表达出亡国之悲,离别之悲。体现出诗人的爱国之情。【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点评:指对诗中词语、句子意思的正确理解,这是欣赏诗歌的基础。这类考题难度不大,但比较切合初中生的年龄及认知实际。对词语、句子的理解,不能就词、就句作孤立的分析,而应联系全句、全诗来体会。
【小题1】试题分析:这两句诗由远望收到眼前,把全景推向特写镜头。各注本对这两句的理解有分歧。焦点在于,究竟是谁“溅泪”,谁“惊心”。一种解释是诗人自己对花而溅泪,闻鸟而惊心。另一种解释则认为句中的主语是“花”,是“鸟”。花因“感时”在溅泪,鸟为“恨别”而惊心。这看似不合理,其实是用了移情法。花、鸟本是自然物,现在由于诗人的特殊心境,把自己的感受移加到它们身上,觉得它们也通人情。花朵含露,是感伤时局在落泪,鸟儿跳跃,是因为生死别离而心绪不宁。这样写,比直抒自己内心如何如何,意味更浓郁,效果更强烈。如同说“天地含愁,草木同悲”那样,写的就不仅仅是个人的感受,而是表现当时遭受战乱之苦的许多人的共同感受。不采用特殊的表现手法,就难以恰切形容。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的能力。
点评:这种题型用来考查对诗歌写作特点的理解。常见的提问方式是: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或:诗人是怎样抒发情感的?答题的一般步骤为:(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要用这种手法;(3)分析该手法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4.名著阅读填空。(2分)
那怪一闻此言,丢了钉耙,唱个大喏道:“那取经人在哪里?累烦你引见引见。” 行者道:“你要见他怎的?”那怪道:“我本是观音菩萨劝善,受了他的戒行,这里 持斋把素,教我跟随那取经人往西天拜佛求经,将功折罪,还得正果……今日即是 我与他做了徒弟,何不早说取经之事?”
选文中“那怪”指_________,请写出以他为主角的一个故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猪八戒①猪八戒大战流沙河②高老庄娶亲。【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小说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取经人”可知这是《西游记》这部名著中的考查,考查较为深入.但是只要有所了解,便可知道“那怪”是谁,因为语段中有明显的“钉耙”,对于“以他为主角”的故事情节则要挑选明确的写出来没有争议的来写。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常识的积累能力。
点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 背景 特色 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5.下列表达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狗·猫·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无常》《藤野先生》《范爱农》都是其中的篇目。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写到,达雅陪同患伤寒症病愈后的保尔来到烈士墓前悼念革命战友,墓前默念的那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的名言成了保尔人生的准则,同时也揭示了全书的主旨。
C.《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斯威夫特,主人公是格列佛。格列佛来到慧骃国,这里的马是高雅贤良的,而人却是一种野蛮粗俗的动物,“YAHOO”就是慧骃国里对人的称呼。闻名世界的网站“YAHOO”(雅虎)即来自此书。
D.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水浒传》中这样写道:“山顶上立一面杏黄旗,上书‘替天行道’四字,忠义堂前绣字红旗后面:一书‘山东呼保义’,一书‘河北玉麒麟’”。其中“山东呼保义”指宋江,“河北玉麒麟”指卢俊义。
【答案】B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B达雅陪同患肺炎病愈后的保尔来到烈士墓前悼念革命战友,墓前默念的那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的名言成了保尔人生的准则,同时也揭示了全书的主旨。
6.对下面两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破阵子(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诉衷情(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A.辛词全词除首联和尾联表现现实情况外,其余都是写梦境,是作者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抒写梦中的情景——抗金义军威盛的军容和英勇的战斗,以及词人恢复中原的抱负。
B.陆词的第三句开始写现实,下片头三句运用排比,承上启下,抒发了词人理想不能实现的无限悲痛。
C.两首词都巧妙地运用梦境来抒写心态,都抒发了自己当年为完成君王恢复中原的大事而建功立业,赢得千古留名的豪情。
D.两首词都在末尾表现了报国无门,请缨无路,而年岁已老的强烈悲愤,比之“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更多了一份感伤。
【答案】C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词
【解析】考查对词感情色彩等方面的分析。《诉衷情(陆游)》没有用梦境来抒写心态,诗开始两句过去,两句今天,感慨无端。后两句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始终在主观想建功立业,客观却是终老家园的矛盾中度日。抒发了词人理想不能实现的无限悲痛。《破阵子(辛弃疾)》抒发了自己当年为完成君王恢复中原的大事而建功立业,赢得千古留名的豪情。所以两首词感情不同。
7.有关课文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海燕》是高尔基早期创作活动中的一篇著名散文诗。运用象征手法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预言沙皇的黑暗统治必将崩溃,号召广大劳动人民积极行动起来迎接伟大的革命斗争。
B.郭沫若《石榴》一文托物言志,借石榴寄托情怀,通过对石榴的具体生动的描绘,歌颂真善美,赞扬了不怕威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品格和精神,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执着坚定的信念和热切的追求。
C.《敬业与乐业》作者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本文运用分—分—总的结构,先提出论点“敬业与乐业”,然后论述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最后总结全文,勉励人敬业乐业。为证明论点,本文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的方法。
D.《多一些宽容》通过有力的透彻分析,阐述了人与人之间宽容的重要,并逐层说明了人们怎么样才能宽容相处,提倡在党性原则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互相理解和支持。
【答案】D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分析能力。提倡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互相理解和关爱。
8.阅读下列古诗,完成小题。(6分)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
B.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
C.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D.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小题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答案】 【小题1】D
【小题1】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之情。【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略
9.(江苏省宿迁市201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共4分)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特点的?(3分)
▲ ▲
(2)“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3分)
▲ ▲
【答案】(1)(3分)梅子、芭蕉、柳花(答对1个给1分)
(2)(3分)“闲”字,写出了诗人的恬静闲适(1分),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1分),呼应了诗题(1分)。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小题1】梅子留酸,芭蕉分绿,柳花戏舞,这些都是初夏景物。
【小题,2】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闲”字,写出了诗人的恬静闲适,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瞬间的形象和自己偶然触发的兴会,在这两句中也得到生动的显示。
10.根据提示,填写句子。(4分)
(1)《曹刿论战》中能够体现“取信于民”的句子是:。
(2)请写出表达送别之情的两句古诗。
【答案】
(1)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
(2)答案示例: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识记和默写能力,考查等级为A.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牢记古典诗词及文言名篇,还应注意“名句”的具体意境应用。
11.阅读下面名著(节选),完成文后两个小题。(4分)
① A.一回头, 却是B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A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B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塌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②B.瞧瞧,又闭了眼坐着,喘了一会子,又道:“笼上火盆.”紫鹃打量他冷.因说道:“姑娘躺下,多盖一件罢。那炭气只怕耽不住。”B又摇头儿。雪雁只得笼上,搁在地下火盆架上。B点头,意思叫挪到炕上来。雪雁只得端上来,出去拿那张火盆炕桌。那B却又把身子欠起,紫鹃只得两只手来扶着他。B这才将方才的绢子拿在手中,瞅着那火点点头儿,往上一撂。紫鹃唬了一跳,欲要抢时,两只手却不敢动。雪雁又出去拿火盆桌子,此时那绢子已经烧着了。紫鹃劝道:“姑娘这是怎么说呢。”B只作不闻, 回手又把那诗稿拿起来,瞧了瞧又撂下了。紫鹃怕他也要烧,连忙将身倚住B,腾出手来拿时, B又早拾起,撂在火上。此时紫鹃却够不着,干急。雪雁正拿进桌子来,看见B一撂,不知何物,赶忙抢时,那纸沾火就着,如何能够少待,早已烘烘的着了。雪雁也顾不得烧手,从火里抓起来撂在地下乱踩,却已烧得所余无几了。
(1)以上文字出自古典名著_________,其中A指的是____ B指的是_____,第二段文字可简要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从两段的描述,可以看出B怎样的内心世界?(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分)《红楼梦》贾宝玉、林黛玉 黛玉焚稿断痴情
(2)(2分)表现了她的多愁善感,清高自爱,痴情与自尊,内心的忧伤与哀婉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小说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对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的知识考查,要求学生对教材中及课后推荐的名著要点加以了解和识记,尤其是教材中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这里学生应了解《红楼梦》和相关的故事情节。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2.阅读《诉衷情》,完成后面小题。诉衷情 宋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小题1】诗中“觅封侯”用了(人名)投笔从戎、立功异域的典故,“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使用了____修辞手法。
【小题2】“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采用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案】
【小题1】班超 排比
【小题2】抒情(直接抒情或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此时的了解。用典“觅封侯”,是班超投笔从戎。注意修辞方法,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考点定位】识记文化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对抒情方式的了解,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本诗属于直接抒情。“心在天山,身老沧洲”直接表达出作者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3.文学常识填空。
【小题1】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歌广泛的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 ”,其本人被后世尊为“ ”。
【小题2】《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请你写出出自本散文集的另一篇文章。
【答案】
【小题1】诗史,诗圣。
【小题2】《朝花夕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文学常识的题目,每一位中学生都应该掌握一些古今中外著名作家的基本情况,这就需要同学们在日常学习时注意积累背诵。此题旨在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加深对那些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作品的了解。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用心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了解关键情节,经典片段和名言警句,才能轻松应对试题。《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包含《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共计10篇。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4.(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无一“游”字而处处显游,游兴十足,游意不尽。B.首句“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C.颔联既写出山西村曲折多变的景色,又道出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D.颈联从村民的服饰,言行和习俗的描写中,表现了村民勤劳勇敢的品质。【小题2】诗歌的尾联抒发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小题1】D
【小题2】表达了诗人对淳朴、闲适的农村生活的喜爱向往之情。(对游览之地的恋恋不舍,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对诗歌的字词理解、词句赏析、词语作用、主要内容、诗歌主旨都要有一定的理解,才能轻松做出选择。D 项“村民勤劳勇敢”有误,应该是从村民的服饰,言行和习俗的描写中,表现了的浓郁的乡村风俗生活画面。
【小题2】这类题主要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任何一首诗歌都是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感情而写的,所以字里行间一定充满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体现。做此类题最重要的一点是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文章的中心思想来理解句子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尾联的意思是: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表达了诗人对淳朴、闲适的农村生活的喜爱向往之情。
1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小题1】试分析“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小题2】词末“可怜白发生”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
【答案】
【小题1】一个“秋”字,既点明了季节,也为壮士出征增添了紧张肃杀的气氛。【小题2】抒发了作者年岁渐老而又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词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考查“秋”字的表达效果。“沙场秋点兵”,沙场:战场。秋:古代点兵用武,多在秋天。点兵:检阅军队。在句子的作用是点明了季节,渲染肃杀的气氛。要把词语放入诗句中去理解。
【小题2】试题分析:考查诗句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可怜白发生”意思是可惜已成了白发人!白发已生,而收复失地的理想成为泡影。想到自己徒有凌云壮志,却没时间去实现,便只能在不眠之夜吃酒,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只能在“梦”中驰骋沙场,快意一时。这处境,的确是“悲哀”的。此题理解“可怜”的意思是关键。
第三篇: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古代散文、兵法农医、天文术数、艺术杂学等》同步专项练习【97】(含
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古代散文、兵法农医、天文术数、艺术杂学等》同步专项练习【97】(含答案考点及
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6分)峡口进友人 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注】①峡口:两山夹水的地方,这里指长江出蜀的险隘。②去住:指走的人和留的人。【小题1】“峡口花飞欲尽春”交代了送别的___ 和___。“花飞欲尽春”这一景象在诗中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 _ _ 之情。“天涯去住泪沾巾”和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3分)
【答案】
【小题1】地点 季节 渲染了凄凉忧伤的氛圉,烘托了诗人的惆怅之情。【小题2】惜别 司空曙惆怅伤感 王勃 乐观旷达
“惜别”1分,写“依依不舍”等也算对。“感情”2分,“惆怅伤感”答出一词即可,写成“悲苦”,“愁苦”等也算对;“乐观旷达”答出一词即可。【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峡口”点明了地点,“欲尽春”表明了季节是春末。结合全诗可知,景物描写起到了烘托的作用,根据后句的“泪沾巾”可知,是惆怅,悲凉之情。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的能力。
点评:首先理解诗句的大意,然后结合上下文内容,考虑诗句写了什么,与全诗内容有什么联系,在诗歌中起什么作用。这样,对诗句的理解就透彻了。
【小题2】试题分析:根据诗歌中的“天涯去住泪沾巾”及所描写的景物特征可知,诗人的情感的伤感的,因为朋友要离别。王勃的诗句所表达的情感完全不同,表现了分手时的乐观与劝慰之情。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主题思想的理解能力。
点评: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与情的关系,一般是由景色的特点尤其是人物的心境、处境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当然与人的处世态度也有很大关系。做题时要注意抓住具有这些特征的关键语句,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综合进行分析。如果诗中有直抒胸臆的句子,那就要抓住这些语句结合全诗内容加以揣摩。
②
②①2.送魏二(唐)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小题1】这首诗用来渲染惆怅别情的景物有哪些?(2分)【小题2】简析“江风引雨入舟凉”中“凉”字的妙处。(2分)
【答案】
【小题1】秋风秋雨、潇湘孤月、清猿哀啼
【小题2】一语双关。“凉”不仅写出了秋风秋雨中身体上感受到的寒冷,更写出了此时因朋友分离而倍感凄凉的内心感受。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1)“橘柚香”反衬出诗人的惆怅别情;(2)“潇湘孤月”象征“魏二”,表现出诗人的惆怅别情;(3)用猿猴的哀啼表现诗人的惆怅别情。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点评: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诗歌的意思,根据意思分析出能体现诗人惆怅别情的景物即可。【小题2】试题分析: “凉”字写出了江风夹杂着雨水吹入船中给人的感觉(或写出了秋风秋雨给人的真实感觉);同时也是凄凉氛围、情感的反映,将情景融合在一起。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语言的理解鉴赏。
点评:鉴赏诗歌的语言时,(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先看练得的字是什么词性,结合词性,解释词的含义、明确词的手法。(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结合炼字所在具体诗句分析,写出什么景物特点或者在描摹情景情态时何效果。(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在诗歌情感角度起到什么作用,并且是什么情感。
3.下列人物、作品与作者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莎利文——《再塑生命》——海伦·凯勒 B.贝多芬——《名人传》——罗曼·罗兰 C.藤野先生——《呐喊》——鲁迅 D.屈原——《雷电颂》——郭沫若
【答案】C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
试题分析:《藤野先生》是鲁迅的回忆散文,选自其散文集《朝花夕拾》。《呐喊》是鲁迅的小说集。
考点:文学常识判断
点评:本题不难,是学生熟记的文学常识。阅读名著,了解文学常识,丰富自己的知识,一为自己写作积累材料。平时学习中,了解文学常识时,应养成查阅资料的习惯,积累更多的知识。4.下面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宋江一—智取生辰纲 C.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答案】A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
试题分析:题目是选择和连线题,难度不大,但是涉及到的篇目较多,所以要知道得多,而且掌握得深入。A“智取生辰纲”的不是宋江,应是吴用。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常识的积累能力。
点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要把课标要求的名著,课本上涉及到的名著都认真读一读。在读的过程中,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B.孙悟空——大战牛魔王 D.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5.名著阅读,根据下列摘录的语句,完成相关问题。
【小题1】“ 脸又长又厚又粗犷,头发很短,向前盖着,使额头显低,两只小眼睛深陷在阴暗的眼眶里,严峻地盯着别人,鼻子扁阔,嘴唇厚而前伸,耳朵大大的。”这是对《名人传》中 的外貌描写。
【小题2】 “尔后,潜艇经历了搁浅、土人围攻等危险,安然驶向印度洋。这时发生了一件离奇的事。他从海面上望见了什么,突然充满了愤怒和仇恨。他粗暴地把阿龙纳斯及其同伴们禁闭在小房间里,并强迫别人入睡。”文中的“他”是 ,选自《 》。
【小题3】“昨天,我们在归路上遇见全体的皇族。我们远远的就已看见。歌德挣脱了我的手臂,站在大路一旁。我徒然对他说尽我所有的话,不能使他再走一步。于是我按了一按帽子,扣上外衣的纽子,背着手,往最密的人丛中撞去。”文中的“我”是《名人传》的。
【答案】
【小题1】列夫。托尔斯泰 【小题2】尼摩 《海底两万里》 【小题3】贝多芬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外国文学 【解析】
试题分析:《名人传》是英国作家茨威格的名作,书中介绍了三大名人:托尔斯泰、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有科幻作品“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都与海洋有关,又称“海洋三部曲”。考点:文学常识
点评:本题不难,学生对这些文学常识比较熟番。学生应该多读名著,在选择名著时,要根据自己的知识程度和爱好来选择,兴趣是门槛,有兴趣,才能真正走进名著里的世界。
6.名著阅读。(6分)【小题1】“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这几句话出自前______(国别)作家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2分)
【小题2】主人公保尔最喜爱的两本书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2分)【小题3】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共有“四次面临死亡”的经历。请你任选其中两次,用简要的语言概括。(2分)
【答案】
【小题1】苏联 奥斯特洛夫斯基 【小题1】《斯巴达克斯》和《牛虻》
【小题1】第一次是保尔在与波兰白军的战斗中,腿受了伤并得了伤寒;第二次是保尔在骑兵部队的战斗中,一颗炸弹在保尔身边炸响,头部受了重伤;第三次是保尔被繁重紧张的肃反工作击倒,不得不离开岗位,回家养病;第四次是保快尔在铁路修完时,得了伤寒和肺炎。(每次1分)【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外国文学
【解析】要求学生对课后推荐的名著加以识记,尤其是名著里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
7.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4分)唐•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释】①城:指唐代京城长安。②诗家:诗人。③清景:美景。④上林:即上林苑,汉代宫苑。
【小题1】诗中第二句哪两个字暗示了早春的“早”?
【小题2】诗的三、四句写了阳春的绚丽景色,这样写符合题意吗?为什么?(2分)
【答案】
【小题1】才、半(2分)
【小题1】符合题意,三、四两句写了阳春的繁花似锦、游人如云,然而这种景色人人尽知,已无新鲜之感,正好与一、二句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反衬出作者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2分)【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诗歌的能力。在读懂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找出能体现早春之早的词语即可。
【小题1】本题考考诗歌的写作方法,其实就是鉴赏诗歌的三四两句。鉴赏诗歌中诗句的一般方法为:先找到该句子运用了什么方法,然后分析该句子具有怎样的效果,最后点出作者的情感即可。注意在鉴赏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诗句。④②③8.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繁星》一文围绕繁星,按时间顺序依次写了“从前”、“三年前”、“如今”、“有一夜”四个片段,表达了作者酷爱星天的感受。
B.《社戏》是一篇小说,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本文按照“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的思路构思全文。C.《吕氏春秋》,亦称《吕览》,是战国末秦相吕不韦编写的论文集。
D.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社会活动家,曾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飞鸟集》等。
【答案】C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先秦诸子百家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文学常识识记的题型。《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杂家名著,不是论文集。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9.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中国石拱桥》是一篇事物说明文,文章通过对赵州桥和卢沟桥两座桥的具体而生动的说明,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大小不
一、形式多样、历史悠久、分布广泛、结构坚固、杰作惊人的特点。
B.《故宫博物院》抓住故宫建筑群的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征,按空间顺序来说明,故宫的前三殿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后三宫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C.《湖心亭看雪》是张潮在明亡后追忆前尘往事的小品文。他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明末清初人。作品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
D.《等岳阳楼》(其一)选自《陈与义集》,作者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南北宋(朝)之交的著名诗人。
【答案】C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C项错误。《湖心亭看雪》作者是张岱,而不是涨潮。考点: 判断课文内容正误
点评:此类考题紧扣课文内容,所以要熟悉掌握课文内容,特别是重点课文内容。包括文学常识、主题、写作手法等方方面面。
10.名著导读,按要求填空。(5分)
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叙述了、、的一生,他们三人的共同点,都是。
【答案】(3分)家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列夫·托尔斯泰
(2分)这三人共同的特点是 :三人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而创建至伟的人物,他们的人生丰富多彩,他们的作品精深宏博,他们的影响历经世代而不衰。【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外国文学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对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的知识考查,要求学生对教材中及课后推荐的名著要点加以了解和识记,尤其是教材中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这里学生应了解《名人传》的相关知识。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1.“语文实践活动——我爱文学”。
步人中学的大门,我们就步人了文学的世界,为了更好地激发大家对文学的热爱,某中学七年级语文老师准备办一份 “小小文学报”手抄报,大家都认为这名称不好,现在请你给它重新起一个你喜欢的名称,并简要说明你的理由。同时在第一期手抄报上推荐一部你喜欢的文学名著。
报刊名称:_________
我的理由或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推荐的名著是:《_______》
【答案】略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答案不唯一,写出理由,推荐出一部名著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2.阅读下列这首诗,完成下题。村行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馀忽惆怅? 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释】①野兴:指陶醉于山村美景,怡然自得的乐趣。②籁:大自然的声响。③棠梨:杜梨,又名白梨、白棠。落叶乔木,木质优良,叶含红色。④原树:原野上的树。【小题1】此诗颈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加以描述。
【小题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几种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至少写两点)
【答案】
【小题1】 经霜的棠梨叶随风飘落,红艳似火,好似胭脂一般,在山野间分外耀眼;成片的荞麦花洁白如雪,阵阵清香扑鼻而来。
【小题2】①由菊花初黄、万壑有声、数峰无语、秋叶红艳、荞麦花开白又香等美景,可见作者对美景的陶醉或对自然的喜爱。② “似吾乡”,感觉眼前之景好像自己的家乡,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思念。③对自己不得志的惆怅之情。景色虽美但是自己却有家难归,仕途多舛,自然产生“惆怅”之情。(答两点即可)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③
④
①
②【小题1】
试题分析:解答时就要紧扣“情”或“景”,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此处描绘了经霜的棠梨叶随风飘落,红艳似火,好似胭脂一般,在山野间分外耀眼;成片的荞麦花洁白如雪,阵阵清香扑鼻而来的景象。【小题2】
试题分析:学生应全面了解背景,把握形象内涵,体会意境特点,明确抒情方式。这里由菊花初黄、万壑有声、数峰无语、秋叶红艳、荞麦花开白又香等美景,可见作者对美景的陶醉或对自然的喜爱。“似吾乡”,感觉眼前之景好像自己的家乡,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自己不得志的惆怅之情。景色虽美但是自己却有家难归,仕途多舛,自然产生“惆怅”之情。
13.对联可分为春联、喜联、寿联、胜迹联等,假如今天恰逢你的爷爷七十大寿,下面四副对联中最适合送给他作为寿联的一项是()A.依山傍水景中胜境,坐北朝南函里新居。B.红梅点点,春意浓浓。
C.福分洋洋如东海,鹤寿悠悠似南山。D.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答案】C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A为胜迹联;B为春联;D为言志联;C中“福分”“贺寿”为寿联。故选C。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4.阅读下面的名著片段。
我不知道怎样描述回到老宅,躺在吊床上的那份惬意。我的房子简直是一个尽善尽美的住处,舒适而温馨。倘若我命中注定要呆在这岛上,我决定再也不远游。
经过这么一番长途跋涉后,我休息了一个星期,尽情地吃喝一通。这期间,一个重要任务是为鹦鹉波尔做一个笼子。它已非常驯服,与我相处得很融洽。我记起圈起来的那只小山羊,打算去把它带回家来,或给它喂点食物。我去了,发现它还在老地方,因为它根本出不去。小羊已经饿得奄奄一息,我赶紧出来砍一些能找到的树枝和灌木,扔进围篱喂它。喂完后,我用绳子拴住它,带它离开。其实我根本没有必要拴它,它饿怕了,变得非常驯服,像只狗似的跟着我,我不断喂它,它变得那么温驯、可爱,很快就加入到我的宠物行列,以后再也没离开过我。
我把九月三十日,即我登陆的周年纪念日当作一个神圣的日子来对待。我已经在这儿滞留两年,跟第一天来这儿时一样,毫无获救希望。我满怀谦卑、感激之情追忆上苍对我孤独生活的各种恩赐。我虔诚衷心地感谢上帝,他的存在,他注入我心田的仁慈弥补了我的孤独生活的不足,人际往来的缺乏。他支持着我,安慰我,鼓励我仰仗他的神力,期待他永久的惠顾。我完全改变了对快乐和痛苦的看法,我的欲望变了,情感变了,内心的喜悦已不同于初次来这儿的时候,甚至不同于过去两年的心态。(节选自《鲁滨孙漂流记》)(1)根据选文,“我”对荒岛生活的哪些方面感到惬意(要求回答三个方面)?如何看待这种“惬意”?(2)“我”被抛到荒岛前有过多次出海远游的经历。根据原著,请简要概括其中两次远游的遭遇。
【答案】(1)①.有舒适温馨的住所;②.有温驯、可爱的宠物;③.上苍对“我”孤独生活的各种恩赐(或:上帝注入我心田的仁慈,弥补了孤独生活的不足)。
这种“惬意”是态度乐观的表现。虽然荒岛生活孤立无援,但对生命的热爱、对拥有的珍惜,使他感到了“惬意”。
(2)①往伦敦,途中遇风暴,后获救;②往非洲,遭海盗袭击,被俘,当了两年奴隶;③从非洲逃出,到达巴西;④从巴西乘船去非洲购买黑奴,遇风暴,漂到荒岛。(答对任意一点即可)【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问题考查的是选文内容的提取概括能力,仔细阅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根据题目找出相应的句子概括即可;第二问题考查的是对于重要词语的理解,理解词语的本意,然后结合文章内容,理解词语的语境义。(2)根据所读所记,仔细回顾作品内容和有关知识,进行概括作答。
考点: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5.名著阅读填空。
《童年》作者是,讲述的是(作者的乳名)三岁到十岁时期的童年生活。三部曲的另外两部是《 》,《 》。
【答案】高尔基 阿廖沙 《在人间》《我的大学》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用心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了解作者、国籍,作品的关键情节、经典片段和名言警句,才能轻松应对试题。这是对名著《童年》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考点: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
第四篇: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古代散文、兵法农医、天文术数、艺术杂学等》精选同步试题【64】(含
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古代散文、兵法农医、天文术数、艺术杂学等》精选同步试题【64】(含答案考点及
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诗歌鉴赏。(4分)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小题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首联描绘的画面。(2分)【小题2】结合全诗,说说“无限悲”的丰富内涵。(2分)
【答案】
【小题1】描绘了岳阳楼矗立在洞庭湖的东面长江的西面,(因为无风)楼阁上的帷幔静止不动,夕阳缓慢地下沉的画面,(1分)营造了一种宁静惨淡的气(1分)。(2)
【小题2】诗人辗转江湘、颠沛流离之苦;国家衰败、中原动荡之忧;老大伤悲的落寞情怀。(任意2点即可)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诗歌,结合地理位置,帘旌,夕阳等意象,描绘画面即可。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2】
试题分析:结合作者的身世,当时的社会背景,写出无限悲的内涵即可。国家衰落,颠沛流离等。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下列关于《格列佛游记》的表述有错的一项是(3分)
A.格列佛从慧骃国回来后不让妻子儿女靠近,因为他讨厌他们身上的野胡气味。
B.格列佛第一次出游,发现小人国是用跳绳比赛来选拔官员的;他第四次出游则来到了慧骃国。
C.格列佛是这样从大人国逃出来的:被装进小木箱带到海边呼吸新鲜空气时,被老鹰当成乌龟叼起来,掉进海里,被经过的船打捞上岸,重返英国。
D.《格列佛游记》中,利立普特国不远处还有个小人国叫苏门答腊。
【答案】D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外国文学 【解析】
试题分析:“利立普特国不远处还有个小人国”不叫苏门答腊,而叫“不来夫斯古”。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常识的积累能力。
点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 背景 特色 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3.下列对名著的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到达火焰山,面对熊熊烈火,孙悟空首先打算采取借芭蕉扇达到灭火的目的。
B.《格列佛游记》是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地剖析了当时法国的社会现实。C.《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小说叙述了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进行的种种冒险经历。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老布尔什维克朱赫来住在保尔家期间给保尔讲了许多革命、工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道理,对保尔的思想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答案】B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外国文学 【解析】英国
4.诗歌赏析。
品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小题1】请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妙处(1分)
【小题2】谈谈你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的理解(1分)
【答案】
【小题1】写出塞外奇异(壮阔)的风光;反映宋军守军力量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阙抒情作铺垫(答出其中一点即可给满分)
【小题1】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感情。【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词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诗句的能力。鉴赏诗句一般的方法为:方法+效果+情感,鉴赏时结合具体的诗句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结合诗歌的内容以及诗歌的时代背景来体会情感即可。
5.名著阅读: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6分,前三空和第五空各1分,第四空2分。)行者近前作礼道:“樵哥,问讯了。”那樵子撇了柯斧,答礼道:“长老何往?”行者道:“敢问樵哥,这可是翠云山?”樵子道:“正是。”行者道:“有个铁扇仙的芭蕉洞,在何处?”樵子笑道:“这芭蕉洞虽有,却无个铁扇仙,只有个铁扇公主,又名罗刹女。”行者道:“人言他有一柄芭蕉扇,能熄得火焰山,敢是他么?”樵子道:“正是正是,这圣贤有这件宝贝,善能熄火,保护那方人家,故此称为铁扇仙。我这里人家用不着他,只知他叫做罗刹女,乃大力牛魔王妻也。”
【小题1】上面这段材料出自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 》,作者是。【小题2】文中的行者是(名字)。他是小说中的第一号人物,他具有 的特点,最受读者喜爱,毛泽东有两句诗“,玉宇澄清万里埃”道出了这位神猴的本质。
【答案】
【小题1】西游记 吴承恩
【小题1】孙悟空 乐观、聪明、勇敢、顽皮、灵活,热爱自由,除恶务尽,充满斗争精神 金猴奋起千钧棒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小说
【解析】要求学生对课后推荐的名著加以识记,尤其是名著里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
6.阅读下面这首诗,按题后要求答题。(5分)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①对这首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点明登临位置,从“帘旌”到“夕阳”,写景由远及近。
B.颔联思昔抚今,忆“吴蜀”融入厚重历史感,说“徙倚”渗透个人怅惘情。
C.颈联“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和时间上道出了亡国之臣的无尽忧愤。D.尾联“风霜”语意双关,“沧波”情景交融,于无限悲凉中收束全篇。
②这首七言律诗借景抒情,把自然之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融为一体。
【答案】 ①A。②答案:家国之恨 身世之悲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①A项中从“帘旌”到“夕阳”,写景由近及远。
②此题考查诗歌的写作手法。抓住“万里来游”、“三年多难”及写作背景来分析。
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小题1】本诗作者登楼抒怀,请结合本诗首联具体阐述作者抒怀的内容。【小题2】本诗最后两句所使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并作简要赏析
【答案】
【小题1】一是作者客居他乡对自己遭遇的伤感,二是看到国家多灾多难而对国家的忧虑。【小题1】所使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用典。本诗最后两句主要使用了后主刘禅和诸葛亮两个典故。使用后主的典故主要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统治者重用宦官而造成国事维艰、吐蕃入侵的局面的担忧。使用诸葛亮的典故表达了自己空怀济世之心,苦无献身之路的感伤。【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此类试题先了解背景、诗意,再分层回答。首联提挈全篇,“万方多难”,是全诗写景抒情的出发点。在这样一个万方多难的时候,流离他乡的诗人愁思满腹,登上此楼,虽然繁花触目,诗人却为国家的灾难重重而忧愁,伤感,更加黯然心伤。
【小题1】后两句所使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用典,表达对国家统治者重用宦官而造成国事维艰、吐蕃入侵的局面的担忧及自己空怀济世之心,苦无献身之路的感伤。
8.名著阅读。(5分)
⑴ 阅读《简爱》相关片段,按要求答题。
“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和一点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内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这段话中的“我”是(人名),这是她对(人名)说的,从中看出她具有 的个性。(3分)
(2)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着禅杖,抡起来打两个公人。文中的“胖大和尚”是谁?请再写出一个与此人相关的故事。(2分)
【答案】(5分),⑴.(3分)简·爱;罗切斯特 ;追求平等(或自尊自爱、人格独立)⑵.(2分)示例:鲁智深 大闹五台山、倒拔垂杨柳、单打二龙山、大闹野猪林、大战呼延灼等。评分:共2分。人物1分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外国文学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对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的知识考查,要求学生对教材中及课后推荐的名著要点加以了解和识记,尤其是教材中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这里学生应了解《简爱》和《水浒传》相关内容。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9.阅读名著选段并结合相关情节,回答问题。
在岸边看时,只见江面开处,那人把李逵提将起来,又淹将下去;两个正在江心里面,清波碧浪中间;一个显浑身黑肉,一个露遍体霜肤;两个打做一团,绞做一块。江岸上那三五百人没一个不喝采。(《水浒传》第三十八回)
李逵的绰号是什么?“那人”是谁?李逵和“那人”打斗的原因是什么。绰号: 那汉子: 原因:
【答案】绰号:黑旋风;那人:张顺;原因:李逵放走了渔户的鱼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文段,根据有关信息,仔细回顾小说有关内容,判断解答即可。考点: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
10.古诗鉴赏 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小题1】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 ;从写作对象上看,这是一首 诗。【小题2】“无限风光尽被占”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小题3】谈谈你对后两句的理解感悟。
【答案】
【小题1】七言绝句(七绝)、咏物;
【小题2】描绘了蜜蜂不辞路途遥远,不辞辛劳,占尽了春天的大好风光的情景。【小题3】“采得百花成蜜后”,蜜蜂并未享受到自己的劳动果实,最后一句冷然追问“为谁辛苦为谁甜”?将前文对蜜蜂的羡慕推翻,在对辛勤的劳动者歌颂的同时,对那些不劳而获的剥削者以无情的讽刺。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诗分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四句是绝句,《蜂》明显是赞美蜜蜂的。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前两句却用几乎是矜夸的口吻,说无论是平原田野还是崇山峻岭,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是蜜蜂的领地。这里作者运用极度的副词、形容词──“不论”、“无限”、“尽”等等,和无条件句式,极称蜜蜂“占尽风光”。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3】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一声叹息。同时也提出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已采的百花酿成蜜,辛辛苦苦的劳作终于有了可喜的成果,话锋一转,这般辛劳到底又是为了谁呢?在当时黑暗腐朽的社会里,为的正是那些不劳而获、占据高位、手握重权的剥削者,此中的讽意不言而明。诗人以反诘的语气控诉了那些沉迷利禄之人,感喟良久之余不禁又对广大的劳苦人民产生了矜惜怜悯之情,从另一个侧面对这种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不平现实加以嘲讽和鞭笞,在为劳动人民鸣冤叫屈的同时也是对自己久沉下僚、大志难伸的境遇予以反省,表达对唐末朋党倾轧、宦官专权、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社会现象更深的痛恨之情。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共20篇,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B.《世说新语》是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是我国南朝宋的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C.中国是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汉语中有许多敬辞和谦辞。“尊君、舍弟、鄙人、寒舍、愚见”都属于谦辞。
D.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形式固定。一般每首八句,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颔联、颈联一般要对仗。
【答案】C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以及文化知识的辨析能力。仔细阅读四个选项,C项“尊君”是敬辞,“舍弟、鄙人、寒舍、愚见”是谦辞。考点:识记文化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2.赏析诗歌回答问题。菊 郑 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①高。
[注释]①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
【小题1】这首诗用“露湿秋香满池岸”来描写菊花在秋天早晨开放的景象,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发挥想象,把该诗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小题2】结合全诗,对“由来不羡瓦松高”一句进行简要赏析。
【答案】
【小题1】(2分)沾满晨露的丛丛秀菊湿润晶莹,含露绽放,散发出缕缕幽香,飘满了水池岸边。【小题2】(2分)参考示例l:诗人采用对比手法,将菊花与瓦松作比,突出表现了菊花虽生长在低洼之处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了人们的品质。
参考示例2:诗人采用拟人的手法,将菊花人格化,用“不羡”更形象地表现出菊花不慕高位、不慕荣利的品质。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诗词赏析一般从,内容鉴赏、主题赏析、手法赏析三个角度来赏析,从诗句中理解内容,从而感悟诗歌的主题。
1、想象合理,描写形象,能再现诗句所描写的画面即可
2、表现手法把握准确计,分析恰当计;语意相近即可。
13.根据原文填空。
(1)那柔曼如提琴者,是 ;那清脆如弹拨者,是 ;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
(2)蒌蒿满地芦芽短。(3),春风不度玉门关
(4)土地平旷。
(5)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宜多应者。(6)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答案】(1)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 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 万道细流汇于空谷(2)正是河豚欲上时(3)羌笛何须怨杨柳,(4)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5)为天下唱(6)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默写诗文句子,易写错字,一是由于记忆不清,二是好望文生义,所以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含义,本题中易错字有:漏、豚、羌、怨、俨、纶、窥、反,要根据语境仔细判断,注意书写,不要笔误。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4.根据提示和要求填空(8分)
⑴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____,虫声新透绿窗纱。⑶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______。⑷巧笑东邻女伴,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卜算子 咏梅》中表现梅花在恶劣的环境中依然高洁、坚贞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白居易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在他的不少诗歌中均表达了自己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卖炭翁》中,作者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的诗句来表达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而《观刈麦》中也有表达刈麦农民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人迹板桥霜(2)今夜偏知春气暖(3)引无数英雄竞折腰(4)采桑径里逢迎(5)略(6)略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略
15.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两句描写舟过荆门时所见的景色,“随”字赋予静止的山以动感,“入” 写出了大江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的气势。
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写出作者心底的愿望,登泰山之顶,攀人生高峰。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大漠之上,纵的烟,横的河,圆的落日,线条简约,色彩明丽,使边塞风光添了几许柔美。
D.“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写春望所见,“破”字使人满怀凄然,“深”字又令人触目惊心。
【答案】C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试题分析:C.“使边塞风光添了几许柔美”的说法不妥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营造的是雄浑、壮阔的气氛,不是“柔美”。
第五篇: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古代散文、兵法农医、天文术数、艺术杂学等》同步精选强化练习【46】
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古代散文、兵法农医、天文术数、艺术杂学等》同步精选强化练习【46】(含答案考
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诗歌赏析(5分)
湖上寓居杂咏十四首(其二)姜夔 湖上风恬月淡时,卧看云影入玻璃。轻舟忽向窗边过,摇动青芦一两枝。
【注释】①姜夔(kuí):宋朝著名诗人。②玻璃:形容西湖湖面如镜子一般。【小题1】根据诗歌的意境和“卧看”二字,说说这首诗所抒发的思想感情。(2分)【小题2】分析诗歌一二两句写景特点和方法与三四两句的区别。(3分)
【答案】
【小题1】向往大自然,喜欢宁静生活。
【小题2】A、一二句写的是静态美,三四句写的是动态美;B、一二句为大处着笔,三四句为小处入手;C、一二句为宏观勾勒,三四句为微观细描(特写);D、一二句为远看,三四句为近观。(第一点必答,后三点答出两点得满分)【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仔细体会诗歌意境,在湖里寓居,说明作者喜爱大自然,“风恬月淡”“卧看”说明作者喜欢宁静的生活。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2】
试题分析:从动、静的角度,从描写景物远、近的角度分析即可。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②①2.文学常识(2分)
《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共 篇。
【答案】 略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 试题分析:《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认知能力。
点评:对文学常识的认知,关键在于平时学习的积累。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背诵积累,阶段总结等。
3.阅读名著,回答问题。(6分)
【小题1】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这段文字选自鲁迅的散文集《 》,“她”是(人物称呼),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给“我”讲过关于“ ”的故事,而在《 》里踏死了“我”心爱的隐鼠。
【小题2】《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是美国女作家(人名),她身患盲聋哑残疾,但能够乐观地对待生活,激发了人们热爱生命、热爱人生和热爱世界的感情。另一位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中篇小说《 》,描写了一个老渔夫与鲨鱼搏斗的故事,创下了人类出版史上“48小时售出530万册”的空前纪录。
【答案】
【小题1】《朝花夕拾》长妈妈或阿长 美女蛇 《狗·猫·鼠》 【小题1】海伦·凯勒 《老人与海》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外国文学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名著的了解。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要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4.名著阅读(5分)
【小题1】“‘豫州’当是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其中的“豫州”“卧龙”分别指谁?本诗写的哪个情节?(3分)
【小题2】苏学士诗云:“马蹄踏碎青玻璃,天风响处金鞭挥;耳畔但闻千骑走,波中忽见双龙飞。”写了《三国演义》的惊险情节为,其中所提到的马为。(2分)
【答案】
【小题1】刘备、诸葛亮、三顾茅庐(3分)【小题1】刘皇叔跃马过檀溪、的卢马(2分)【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小说 【解析】略
5.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孤雁(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小题1】这首是描写的是什么样的形象?(2分)【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思想感情?(2分)
【答案】
【小题1】这首诗描写的是离群独飞、因思念同伴倍感孤独凄苦,但仍然热烈执着的大雁形象。【小题1】“一片”、“万重”对比,构成极大反差,极言其“孤”;“谁怜”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略
6.名著阅读题。(2分)
在《格列佛游记》中,“我”获得自由两个星期后,小人国的内务大臣告诉“我”:“在外国人看来我们的国势显得很昌隆,实际上却被两大危机所苦。”请问这两大危机是什么?(2分)(1),(2)
【答案】(1)一是国内党争激烈,二是国外强敌入侵的危险。(或者一是帝国内低跟党和高跟党勾心斗角,二是受到不来夫斯库帝国入侵的战争威胁。)(每点1分,共2分。)【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外国文学 【解析】略
7.(2010·湖北省咸宁市,6,3分)
阅读陆游的《游山西村》,按要求完成题目。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这首诗三、四两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其中蕴含的哲理历来为人传诵,而它所描绘的意境也值得细细品味。请说说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答案】示例:这两句诗描写了诗人行走于山间,只见重峦叠嶂,山环水绕,蜿蜒的山路越来越难以辨认。诗人正迷惘而找不到路时,突然看见在浓密的绿柳、明艳的花朵的掩映下几间农家茅舍若隐若现。诗人的心情顿时由疑虑到豁然开朗、欣喜不已。(3分。描绘意境1分,抒发心情1分,语言流畅1分)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其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可以想见。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8.默写填空。(10分)
①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____,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社戏》)
②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____!” 蒙曰;“____,即更____,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③气蒸云梦泽,____。(《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④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黄鹤楼》)⑤浮云游子意,_____。(《送友人》)
⑥____,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⑦请你从莫泊桑、歌德、福楼拜、屠格涅夫这些世界著名作家中选择一位你熟悉的,写出他的一部代表作。
作家:____ 其代表作:____
【答案】10分,每空1分,错字不得分。① 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② 吴下阿蒙 士别三日, 刮目相待 ③ 波撼岳阳城 ④自云千载空悠悠 ⑤落日故人情 ⑥少壮不努力 ⑦ 评分:符合题目要求。【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略
9.(一)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6--7题(共4分)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小题1】.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一句所展现的画面。(2分)【小题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千古名句,请选择一个角度,作简单赏析。(2分)
【答案】
【小题1】江潮上涨,水势升涌,与岸平齐,水面更显得开阔无边,江中行船顺风,一帆高挂。【小题1】(1)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将赶走严冬。(2)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3)运用对偶句式,句式整齐,读起来琅琅上口。(共两分,答到其中任意一点可得两分。)【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略
10.下列名著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A.豹子头林冲,因高俅陷害,刺配沧州道,看守草料场,后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B.《我爱这土地》作者艾青,浙江金华人,成名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向太阳》等,被誉为“诗坛泰斗”。
C.在笛福的笔下,鲁滨逊勇敢乐观,开拓进取。在孤岛上,他凭着辛勤的劳动,改变了荒岛的面貌。
D.孔子,名丘,字仲尼,战国时期鲁国陬邑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答案】D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
试题分析:D中应是“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1.古诗赏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小题1】把古诗补充完整,并赏析所补充诗句。【小题2】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小题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赏析:在沉船的旁边千帆竞发,在枯树的前边万木逢春。诗句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向前发展,蕴含着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新生事物无比美好,必将取代旧事物。【小题2】答: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乐观豁达的思想感情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注意本题有两个答点,一是默写,一是赏析。默写时注意不要把“侧”“畔”写错。赏析诗句,可从句子的内容和表达方面从运用的写作手法、表现的情境、表达的情感几个方面来分析。本句的赏析只要提指出诗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即可。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2】 试题分析:古诗中常使用借景抒情的方法,古诗中景语皆情语,根据诗人所写景物的特点来体会诗人的情感。本诗要抓住最后一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来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小题1】结合第1.2句诗句,分析作者是怎样写“离愁”的? 答:
【小题2】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 答:
【答案】
【小题1】用“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用“白日斜”的特定情境烘托“离愁”。
【小题2】这两句诗以“落红”和“春泥”为喻,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诗语言生动形象,内容蕴含哲理,格调昂扬向上。【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住两点,首先,要充分利用注释,注释给我们提供了诗人的写作背景,其次,要抓住关键词语。诗的第一句抒发的是“离愁”,第一句中的“浩荡”一词从正面表示离愁。第一句中的“白日斜”这种特定的情境烘托了“离愁”。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2】
试题分析:这类题主要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要结合字里行间和诗歌的主题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后两句是流传很广的名句,之所以流传,是因为其中并没有辞官后的消沉,作者虽然离开京师,却依然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富有哲理。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3.名著阅读填空。
《童年》作者是,讲述的是(作者的乳名)三岁到十岁时期的童年生活。三部曲的另外两部是《 》,《 》。
【答案】高尔基 阿廖沙 《在人间》《我的大学》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用心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了解作者、国籍,作品的关键情节、经典片段和名言警句,才能轻松应对试题。这是对名著《童年》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考点: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
14.阅读杜甫诗歌《严郑公宅同咏竹》,完成第小题。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释:①含箨(tuò):包有笋壳。②书帙(zhì):书套。③娟娟:姿态美。(1)下列描写竹子与“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情境不相符的一句是(_____)A.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C.龙孙春吐一尺芽,紫锦包玉离泥沙。
B.霜根渐随斧,风玉尚敲秋。D.昨传新笋发,扶杖绕林看。①
②
③(2)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颈联“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一句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松竹梅,历来为人所喜爱,被称为“岁寒三友”。你认为这首诗反复状写竹子的可爱,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B 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形象地写出了竹子经雨洗刷后的洁净,以及竹子的清香,给读者以清新、明朗、怡人的享受。作者意在表明:尊重天性,顺应物性之自然;或者呼吁统治者要呵护人才,而不要随意摧残人才;或者以竹自况,期待朝廷能提携自己,使自己能为治国平天下奉献绵薄之力。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1)试题分析:B项描写的是秋天的竹,其余都是描写的春天的新竹。
(2)试题分析:诗人看到了经雨洗刷后的洁净的竹子,这是视觉描写,诗人闻到了竹子的清香,这是嗅觉描写。
(3)试题分析:此诗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借写竹子的美好来表现自己的品质特征,诗人以竹子自况,希望朝廷能够珍惜人才,呵护人才。
15.阅读李煜的《浪淘沙令》,完成后面小题。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关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小题1】对“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所传达出来的神韵分析错误的是()A.以声写静,传达出词人退朝回到后宫时的孤寂之感。B.以雨滴声声写出词人内心愁绪纷扰。C.以春雨之寒,衬托人物内心的悲凉。
D.“春意阑珊”,春光无限好,可是已经衰残了,就象美好的“往事”一去难返。【小题2】“罗衾不耐五更寒”中的“寒”指:_______
【小题3】请对“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一句作简要赏析。
【答案】 【小题1】A
【小题2】“寒”指:这不仅是写身寒,而且是写心寒
【小题3】这里词人以生动的比喻,进一步把集合着悲凉、痛苦、伤心、悔恨,交织着绝望与希望的感情推向了高潮。词意凄绝,充溢着无可奈何的情绪。【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小题1】“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此时李煜已是俘虏。故A项错误。
【小题2】此题考查学生赏析能力,“寒”具有两种含义,天气寒冷,温度低。还指心寒。【点睛】诗歌的理解和把握,注意品味诗中流露出的情感并把握关键词语的含义。
【小题3】此题考查学生的赏析能力,“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就像水自长流、花自飘落,春天自要归去,人生的春天也已完结,一个“去”字包含了多少留恋、惋惜、哀痛和沧桑。昔日人上君的地位和今日阶下囚的遭遇就像一个天上、一个人间,遥不可及。“天上人间”暗指今昔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