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楚辞汉赋骈文(歌行、乐府)》同步精选专项测试【49】(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时间:2019-05-14 14:08: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楚辞汉赋骈文(歌行、乐府)》同步精选专项测试【49】(含答案考点及解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楚辞汉赋骈文(歌行、乐府)》同步精选专项测试【49】(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第一篇: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楚辞汉赋骈文(歌行、乐府)》同步精选专项测试【49】(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楚辞汉赋骈文(歌行、乐府)》同步精选专项测试【49】(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阅读《渡汉江》,完成文后题目。(6分)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小题1】首句中“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小题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似乎悖人之常情,你如何理解?(3分)

【答案】

【小题1】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现实,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切。

【小题1】诗人因为自己被贬谪又逃归的特殊身份不敢向从家乡来的人问讯;表现了诗人想问又不敢问的矛盾而焦虑复杂的心情。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诗人贬斥蛮荒,本就够悲苦的了,何况又和家人音讯隔绝,彼此未卜存亡,更何况又是在这种情况下经冬历春,捱过漫长的时间。作者没有平列空间的悬隔、音书的断绝、时间的久远这三层意思,而是依次层递,逐步加以展示,这就强化和加深了贬居遐荒期间孤孑、苦闷的感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断”字,似不着力,却很见作意。作者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的处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都历历可见,鲜明可触。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品析诗歌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

点评:古人作诗作词讲究炼字,著名的如“推敲”的故事、“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等。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的妙处。这种试题的答题思路:(1)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描述景象;(2)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小题1】试题分析:因为作者贬居岭外,又长期接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这种思念和担心也越向两极发展,形成既切盼音书,又怕音书到来的矛盾心理状态。这种矛盾心理,在由贬所逃归的路上,特别是渡过汉江,接近家乡之后,有了进一步的戏剧性发展:原先的担心、忧虑和模糊的不祥预感,此刻似乎马上就会被路上所遇到的某个熟人所证实,变成活生生的残酷现实;而长期来梦寐以求的与家人团聚的愿望则立即会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内含的能力。

点评:理解诗句的内含,在理解整首诗歌的基础上,结合诗人的特殊经历以及内心的情感来理解即可。比如:本首诗歌主要写的诗人因贬官常年在外,终于有机会回到家乡。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情感,自己被贬的特殊身份,让诗人的内心特别的矛盾----想回家乡,可是要到家乡时又不敢问路人等。2.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题目。(6分)诉衷情 晏殊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小题1】点名节日时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小题2】“流水淡,碧天长”一句中的“淡”“长”这两字看似平常,却很贴切。请简要说明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说说作者在诗中流露了怎样的情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

【小题1】“淡”字,写出中原地区秋雨少,秋水无波,清光澄净之景致;而天高气爽,万里无云,平原仰视,上天宽阔无际,于是,又用一“长”字状天。【小题1】表现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词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句的能力。根据上阕中“金菊、重阳、秋色”等词语来分析能够点明时令的句子。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语句的能力。下片“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三句从陆上写到水上,从地面写到天上。着一“淡”字,写出中原地区秋雨少,秋水无波,清光澄净之景致;而天高气爽,万里无云,平原仰视,上天宽阔无际,于是,又用一“长”字状天。这两字看似平常,却很贴切。上面景语,用笔疏淡,表现作者的心境是闲适的。至“路茫茫”三字,则带感慨情绪:前路茫茫,把握不住。接下去:“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写久久地登高遥望,看到鸿雁飞来,引起头脑中的无限思念。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人情感的能力。此词以写景为主,上片点明“天气欲重阳”,下片以“凭高目断”相照应,可知此词为重九登高所作。词中通过对节令、景物、环境的描写,烘托出重阳佳节倍思亲的气氛,最后以“无限思量”点出主题。

3.文学常识和课外名著阅读。(10分)

【小题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名著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填序号):()(3分)A.《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雪》则选自他的散文诗集《野草》。B.《海底两万里》是法国科幻作家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

C.“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D.现代著名作家汪曾祺的《云南的歌会》描写了云南少数民族淳朴古老的歌会,蕴含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

【小题2】请简要概述《名人传》中贝多芬苦难和坎坷的人生经历及取得的伟大成就,并写出你的阅读感受。(7分)

【答案】 【小题1】D(3分)

【小题1】简要概述示例:贝多芬不仅身材矮小,容貌丑陋,而且一直患有重病,后来发展到耳朵失聪。可他“死死扼住命运的咽喉”,凭着超凡的毅力和奋斗精神,从事音乐的创作,写出了《第九交响曲》、《欢乐颂》等传世之作。(4分)

阅读感受示例:①人生难免会遇到磨难,生活并非总是充满鲜花和欢乐;②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克服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难;③评价人物要看人的品质和价值,而不能以貌取人,以偏概全。(能从一个方面作答,意对即可满分)(3分)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的解读能力。《云南的歌会》的作者是沈从文。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名著的了解。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要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4.文学常识,下面连线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2分)A.《次北固山下》—王湾——汉代乐府诗 C.《山市》——蒲松龄——明代文学家

【答案】B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A、《次北固山下》—王湾——唐代 C《山市》——蒲松龄——清代文学家 D《绿色蝈蝈》——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

B.《风筝》——鲁迅——散文

D.《绿色蝈蝈》——法布尔——德国昆虫学家

5.【古诗赏析】

甲: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乙: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小题1】 甲乙两段古诗所抒发的共同感情是。(1分)【小题2】对两段古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甲段写“雎鸠”在河中的沙洲上嬉戏、和鸣的情景,此情此景不禁拨动了“君子”的心弦。

B.乙段写“蒹葭”“白露”的清秋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淡雅的氛围,表达了主人公的 喜悦之情。

C.甲段中的“窈窕、淑”直接表现了女子的外表文静美丽和内心的善良,流露出对淑女

由衷的赞美。

D.乙段中的“在水一方”“宛在水中央”写出了“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给人朦胧缥缈 之感。

【答案】

【小题1】(1分)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或相思之苦。(意对即可)

【小题1】(2分)B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这两首都是《诗经》的爱情诗,都表达了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或相思之苦。

【小题1】B中应是表达出主人公神情焦灼、心绪不宁的情状。

6.填空(3分)

【小题1】《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 》第二乐章的歌词,也可当作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

【小题2】《最后一课》是短篇小说。它通过(谁)的视觉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形,以小见大,具有强烈的艺术力量和深刻的思想意义。

【小题3】《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文章,抒发了作者。

【答案】

【小题1】《黄河大合唱》 【小题1】小弗朗士

【小题1】对沦亡国土强烈的思念之情(意对即可)3分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了解教材中常见的文学常识和作家作品及作品内容及主题。

7.下列表述、诗文书写全对的项是:(3分)

A.“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贻,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B.“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是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

C.司马迁的《陈涉世家》中表明陈胜远大抱负的句子是:雁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D.“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写出了词人出猎时的雄姿和壮观场面。E.唐雎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F.《破阵子·为陈同辅赋壮词以寄之》中“可怜白发身”抒发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

【答案】BD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识记能力。A.“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C.司马迁的《陈涉世家》中表明陈胜远大抱负的句子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E.唐雎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F.《破阵子·为陈同辅赋壮词以寄之》中“可怜白发生”抒发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

8.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答题。(4分)淮上渔者(唐)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①船移江浦②风。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③花中。【注释】①逐:跟随。②浦:水边,岸边。③荻: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小题1】本诗第二句中体现渔家生活特点的两个字是、。(2分)【小题2】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几句话进行描述。(2分)

【答案】 【小题1】逐 移

【小题2】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欣喜欢快的情景:白发老人钓得一条尺把长的鲈鱼,儿孙们兴高采烈地忙着在获花丛中吹火煮鱼。(意思对即可)【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注意品味诗中流露出的情感并把握关键词语的含义。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与诗歌的主题有关,品味语言,从“儿孙吹火荻花中”一句中可以得出欣喜欢快的情景。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9.“初唐四杰”是指王昌龄、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这四人。()

【答案】×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初唐四杰”是指中国唐代初期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考点:文学常识

点评:做好此题要注意平时对文学常识的积累。

10.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题。诣红楼院寻广宣不遇题 唐·李益

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隔窗爱竹无人问,遣向邻房觅户钩。【注】

①广宣:一位善诗的僧人,与作者常有往来,诗酒唱和,过从甚密。②红楼:长安城东北角的安国寺内朱红色的大楼,巍然屹立,富丽堂皇。③户钩:开门的工具。

【小题1】请简析第二句中“倚”字的表达效果。【小题2】请简要赏析三、四两句所运用的细节描写。

【答案】

【小题1】运用拟人手法,写了湛蓝的天空如水洗过一般明净高远与红楼相依相偎,描绘出红楼高耸入云的雄姿,流露出诗人对秋日红楼景色的喜爱之情。

【小题2】诗人访友不遇,并不返回,而是反客为主,寻找开门的工具,看似唐突无理,实则无理而妙,可见诗人对竹子的喜爱,诗人对这里环境的熟悉以及和主人相知之深。(3分,指出细节1分,分析2分)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此题考查练字,首先解释字义“倚”是依偎之意,再结合诗句分析拟人手法,再回答情感“诗人对秋日红楼景色的喜爱之情”。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此处考查细节描写的作用,细节是“觅户钩”,写出了诗人反客为主,寻找开门的工具,再回答情感——诗人对这里的熟悉、和主人相知之深。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③②①11.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达为金老父女凑盘缠时把自己身上带的五两来银子都给了金老,而史进却只 “去身边摸出二两来银子”,鲁达嫌他“不爽利”,干脆不要他的银子,丢还与他。

B.“智取生辰纲”一章中两个关键的行动步骤分别是刘唐当众在酒桶中打酒喝、吴用在酒中下药。

C.《水浒传》塑造了三位身怀绝技的英雄:善盗的是鼓上蚤时迁,善射的是小李广花荣,善行的是神行太保戴宗。

D.“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行者”武松、“花和尚”鲁智深、“黑旋风”李逵是《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A错,情节中的人物不是“史进”,是“李忠”。

【答案】A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读所记,仔细回顾作品内容和有关知识,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梳理有关情节,比较判断。

考点: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

12.下列对联对应的作家、作品,全部正确的一项是()(1)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笫一家。(2)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3)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4)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彷徨》。

A.(1)杜甫(2)《岳阳楼记》(3)《西游记》(4)鲁迅

B.(1)李白(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聊斋志异》(4)老舍 C.(1)李白(2)《岳阳楼记》(3)《聊斋志异》(4)鲁迅 D.(1)杜甫(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西游记》(4)老舍

【答案】C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文学常识判断的知识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本题抓住各项文字信息根据阅读积累判断正误即可。(1)从“青莲”两个字就可以判断是“青莲居士”李白;(2)从“万家忧乐”可以想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品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3)“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这是郭沫若称赞蒲松龄的对联,蒲松龄的作品是《聊斋志异》;(4)从对联中的作品就可判断作者是鲁迅,故选C。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3.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A.表,是古代向帝王上述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出师表》就是写给后主刘禅的。

B.《史记》是西汉司马迁用毕生精力著成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共130篇,鲁迅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C.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著有《稼轩长短句》。

D.“肠断白蘋洲”出自晚唐花间派词人温庭筠的《望江南》,望江南是词牌名。

【答案】B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文学常识的题目,每一位中学生都应该掌握一些古今中外著名作家的姓名、年代、国籍、作品、思想等,这就需要同学们在日常学习时注意积累诵背。B项《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4.古诗词鉴赏。虞美人 梳楼 [宋]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注释】①溟濛(míng méng):形容烟雾弥漫,景色模糊。②忒(tuī):太。

【小题1】这首词中作者选取了柔美的杨柳 和 等自然景物,描绘出江南春天的景致。

【小题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从词中找到最能体现这种感情的句子。思想感情: 句子:

【答案】

【小题1】细细的雨丝,临栏的海棠

【小题2】羁旅它乡,凭栏伤怀,思归念远之情;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考查诗歌中的意象。“丝丝杨柳丝丝雨”、“海棠红近绿栏杆”两诗句,刻画了柔美的杨柳、细细的雨丝和临栏的海棠三种自然景物,描绘出江南春天的景致。答此题关键是要读懂和诗句大意。

点睛:意象是诗歌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分析诗歌的切入点,分析诗歌的意象首先注意表面的特征,然后注意经多年流传形成的固定意义,然后分析在首歌中的具体的指向意义,这几种意义往往相互关联。

【小题2】试题分析:紧盯诗歌的“眼睛”。题目是诗歌的“眼睛”。透过这只眼睛我们常常能窥探出诗歌的类型、题材、描写或咏叹的对象乃至诗作的主旨和作家表达的思想情感。因此,紧盯诗题就等同掌握了理解诗歌的钥匙提了纲挈了领。直捣诗歌的“心脏”。“梳楼”无不体现思归念远之情。另外诗贵含蓄,但无论如何含蓄委婉到头来总要表情言志,总要把自己的感情态度借助文句表露出来,所以自古以来诗人特别注重诗中最能显现感情、诗旨的那些字眼或诗句,诗歌离不开意象。意象是诗歌的“建筑材料”,作者塑造形象、表情达意都要靠意象来建构。“柔美的杨柳”、“细细的雨丝”、“临栏的海棠”无不表达羁旅它乡之愁。

15.按要求默写

①更深月色半人家,_________________。(刘方平《月夜》)②因思杜陵梦,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③有一句诗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与这句诗意境相似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咏雪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观刈麦》中写出作者对劳动人民深切同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北斗阑干南斗斜 凫雁满回塘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听其相顾言 闻者为悲伤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而理解性默写则摒弃了死记硬背,要求考生通过反复诵读,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文意,难度要大一些。注意“阑”不要写成“澜”,“凫”不要写成“岛”。

第二篇: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楚辞汉赋骈文(歌行、乐府)》同步专项练习【67】(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楚辞汉赋骈文(歌行、乐府)》同步专项练习【67】(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阅读理解(45分)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小题1】诗人“别湖上亭”时,触动他情思的景物有哪些?(2分)

【小题2】请赏析诗歌的三四句“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2分)

【答案】

【小题1】春风、柳条、藤蔓、黄莺(写出两个得1分,写出三和四个得2分)。

【小题2】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移情于物(1分),表达了诗人依依惜别之情。(1分)【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试题解析:要求学生仔细揣摩诗歌语言,注意诗歌语言表现出的气氛,把握关于景物的词语。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试题分析:仔细阅读诗歌,揣摩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赏析即可。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1——3题。(4分)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小题1】.“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写出了出猎时的 的场面。(2分)【小题2】.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2分)A.这首词起句一个“狂”字,贯穿全篇,统摄全词。

B.词人在词中以孙权、冯唐自比,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强烈愿望。C.“酒酣胸胆尚开张”是说词人饮酒到尽兴之时,更觉心胸开阔、壮志满怀。D.这首词表面写的是一次出猎,实则表达了词人报效国家的志向和豪迈气概。

【答案】 【小题1】.雄壮 【小题2】.B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小题注意句子中的“千骑”和“卷”字,就知道苏轼此次出猎场面的“雄壮”。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2】

试题分析:词中词人不是以孙权、冯唐自比,而是以冯唐自比,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所以选B。此题主要注意课文下面的注释,对此题解释的很清楚。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阅读高适的《别董大》一诗,完成小题。(6 分)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①董大:当时著名的音乐家。②黄云:在阳光下呈现出暗黄色的乌云。曛(xūn):昏暗无光。③君:你,这里指董大。

【小题1】诗歌的一、二两句描写了广阔的黄云、___________、北风吹扬的大雪、_________等景色,渲染了互相间的浓厚的离别之情。(2分)

【小题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王勃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小题3】最后两句是千古绝句,请你作适当赏析。(2分)

【答案】

【小题1】昏暗的阳光南飞的大雁(每个1分,2分)

【小题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2分)

【小题3】这两句写得豪放而积极,既表达了彼此之间深厚情谊,也是对友人的品格和才能的高度赞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只要能作出言之有理的赏析即可,2分)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依次看准诗句,找出中心事物,依照例句填写,抓住“白日”“雁”两事物,描写其形象。考点:诗中景物描写 ②

③①点评:本题不难,有例句可依,诗中的文字信息明确。古诗描写景物是很精彩的,往往一字一词描绘出极其丰富的景象,欣赏古诗,就是仔细的品析诗字词描写的妙处,学习其精妙的描写方法。【小题2】

试题分析:抓住“知已”一词联想,自然会想到一句名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考点:古诗识记

点评:本题不难,王勃的名诗学生们熟悉,易于联想。多读古诗,多记名诗,不仅是积累写作的材料,也是了解古代文化,学习汉文化的方式之一。【小题3】

试题分析:赏析,选出诗中关键的字词,指出其语言上的特点和写作方法,分析其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情感。考点:赏析诗句

点评:本题有难度,学生对赏析不得其法,只能作一般的“大意”分析。赏析,要抓住三点,一是写了什么,说出内容,二是怎么写的,说出写作方法,抓住关键字词分析,三是为了什么而写,指出诗中的思想情感。

4.文学常识(2分)

《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共 篇。

【答案】 略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

试题分析:《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认知能力。

点评:对文学常识的认知,关键在于平时学习的积累。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背诵积累,阶段总结等。

5.下列对名著中的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西游记》中,孙悟空本来就是一个来历不凡的石猴,本领高强,机智勇敢,他率先发现在瀑布的后面别有洞天,于是众猴有了一个安身立命的好去处,一致推举他作为领袖。B.《格列佛游记》是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的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C.《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小说叙述了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作出的种种冒险经历。

D.我们是听着《水浒传》的故事长大的: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林冲风雪山神庙、杨志智取生辰纲……一个个人物形象,深深地印在我们脑海里。

【答案】D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D中“杨志智取生辰纲”说法不合理。

6.品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6分)雁门太守行(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小题1】尾联作者多次(表现手法),含蓄委婉地表达了 的情感。(2分)【小题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磷开”一句中“压”和“开”字用的好,历来被人们称道,请简要分析两字好在何处。(4分)

【答案】

【小题1】用典 尽忠报国

【小题1】 “压” 是“逼迫”的意思,敌军像黑云一样压向城头,想把城摧毁。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的揭示出来;“开” 写出了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雄姿英发,士气高昂和敌军形成鲜明对比。【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略

7.(一)阅读欧阳修的《丰乐亭游春》 一诗,完成第7 题。(8 分)丰乐亭游春①(其一)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注释】①此诗作于庆历七年,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的第三年。丰乐亭在琅琊山幽谷泉上,距醉翁亭不远,为欧阳修所建。

(1)诗歌的开头两句写了哪些景物?(2分)体现了丰乐亭景色怎样的特点?(2分)(2)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中欧阳修的形象。(2 分)(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⑴绿树、山鸟、晴风、落花(2分)明媚(2分)(2)诗中借太守在鸟语花香中游春形象的塑造,侧重写醉春之态,将诗人对春天的眷恋之情写得缠绵酣畅。(2分)(3)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春光的喜爱、留恋与怜惜之情。(2分)【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略

8.(一)古诗赏析(6分)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 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5][5]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词的押韵以及韵脚次序与章质夫的《水龙吟》相同。B.这首词借杨花自开自罗的寂寞抒写了感时伤春的幽怨之情。C.这首词借歌咏杨花,抒写了思妇难以耐受的别绪离愁。D.这首词是一首咏物词,借写杨花抒写作者豪迈的情怀。【小题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暮春之际杨花“抛家傍路”,花无人惜即喻人无人惜,暗示有情人天各一方的事实,情思幽怨缠绵而又空灵蕴藉。

B.“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柳絮离开树枝落在路旁,看上去仿佛无情,其实有着深厚情意与愁思。无情有思,韩愈《晚春》:“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苏轼也用其意,说杨花虽然飘离枝头,看似无情,实则也有愁思。

C.“春色”三句,想象奇妙,手法夸诞,巧妙的用三个数字传达出作者的惜花伤春之情。至此,杨花的无所归宿与词人满腔惜春之情水乳交融,将咏物抒情的题旨推向高潮。

D.“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明写柳絮飘飞时起起落落、进退回旋的状态,暗写思妇在梦中追寻夫君,却又被黄莺的鸣叫声惊醒。用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诗意。

E.“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困酣娇眼,愁思扰人,令人慵懒得不愿睁眼。此句说,因柳絮而想到细长的柳叶仿佛思妇娇眼。此处用拟人手法,把初生的柳叶比喻成美人娇眼。

【答案】 【小题1】D 【小题1】B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略

[6]

[7]

[2]

[3]

[4]

[1]9.简答题。(5分)

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 这是何人所说?在何时说过这段话?经过怎样?请简述。【答案】

关云长,(1分)退守麦城时,(1分)诸葛瑾奉孙权之命,前来劝降。(1分)关羽拒绝了,并表示要与孙权决一死战。(1分)关平欲斩诸葛瑾,关羽怕伤了孔明的兄弟情意,阻止了关平,而令左右把诸葛瑾逐出。(1分)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故事内容要点题,根据对小说内容的掌握,按照小说情节发展,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注意语言的叙事性。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0.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御”是指:()A.下棋

【答案】D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礼:礼节(即今德育)乐:音乐 射:射箭技术(锻链体格,品格修养)御:驾驭马车的技术 书:书法(书写,识字,文字)数:算法(计数)考点:古代六艺

点评:要熟知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B.种花 C.武术 D.驾车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

A.《望江南》是一首典型的婉约词作。

B.《武陵春》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词作,真实反映了她凄惨的生活处境和忧愁悲痛的思想情感。

C.《渔家傲》是范仲淹在西北军中的感怀之作。描写了奇异的塞下秋景,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词的意境悲凉壮阔。

D.《破阵子》是北宋词人辛弃疾特意作的“壮词”。

【答案】D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辛弃疾是南宋词人,对于文学常识一定要多看多积累,才会运用自如。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及名著知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水浒》,又称《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出师表》中的“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C.司马迁的《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展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广大军民奋起抗击德国法西斯侵略者的宏大场面。

【答案】D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对文学名著和文学文化常识的考查,日常学习中文化常识要根据所学内容加强记忆,名著一定要认真阅读。本题中D项是错误的,首先这部小说不是展现的苏联卫国战争,其次“抗击德国法西斯侵略者”也不正确,应该是国内外反动势力。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3.对下列作家作品的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A.战国时孟子“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论断,不仅对个人的成才具有启示作用,而且对一个国家的生存发展更具有重要意义。

B.《小石潭记》一文不仅描写了清幽的自然景色,还抒发了作家柳宗元非常复杂的思想情感。

C.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具有很高水平,我们学过的有《记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江城子·密州出猎》。[来源:Z&xx&k.Com]

D.《孔乙己》、《故乡》、《藤野先生》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我”都是作者鲁迅,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答案】D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D中应是“《孔乙己》、《故乡》”中的“我”不是作者鲁迅。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4.阅读《水浒传》选段,回答下题。

①智深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扳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

(1)、这段文字出自《水浒传》,这个故事是

(2)、鲁达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户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从以上言行中,你读出了鲁达 的性格特征。(3)、诸葛亮在我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有关他的传说、故事、成语、俗语很多,请分别写出一个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和故事。成语: 故事:

(4)、成都武侯祠有一副歌颂诸葛亮的对联,上联是:“两表酬三顾”,请找出下联 下联:()A.千古仰威仪 B.功定属元勋

C.宁静而致远

D.一对足千秋

【答案】(1)花和尚倒拔垂杨柳(2)粗中有细(3)略(4)D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名著填写和选择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多,既有文学文化常识,也有作品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写作特色类,还有对作品的品读、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这样就能轻松的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来;若有些知识出现遗忘或疏漏,那就要运用排除法,以确定最终选项。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5.读下边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诉衷情》 宋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头两句回忆了词人当年为了觅取功名、争得官职而奔赴前线的初衷。B.“尘暗旧貂裘”暗示自己收复失地的斗志未酬的内心苦闷。

C.“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写出了词人放眼西北,残虏未扫;回首人生,两鬓已苍;沉思往事,雄心虽在,壮志难酬。

D.最后一句中,“天山”代指抗敌前线,“沧州”代指闲居之地。

【小题2】诗中“觅封侯”用了____(人名)投笔从戎、立功异域的典故,“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使用了____修辞手法。

【答案】 【小题1】A 【小题2】班超排比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A.“词的开头两句回忆了词人当年为了觅取功名、争得官职而奔赴前线的初衷”理解不正确。“觅取功名、争得官职”说法不当。应是“建功立业,杀敌报国”。

【小题2】试题分析:考查此诗的用典方法和修辞手法的使用。“觅封候”用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以取封候”的典故,写自己报效祖国,收拾旧河山的壮志。(1).班超(2).排比

第三篇: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楚辞汉赋骈文(歌行、乐府)》同步练习【84】(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楚辞汉赋骈文(歌行、乐府)》同步练习【84】(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下列关于文学名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孙犁的《白洋淀纪事》是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和散文的合集,《芦花荡》是他的“白洋淀纪事之二”。

B.《骆驼祥子》中主人公祥子在经历买车的三起三落之后,从原先的麻木潦倒、好占便宜、自暴自弃变得老实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

C.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其中标题、导语、主体三部分必不可少。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在孩提时代被迫退学后,到餐馆当童工,经常被厨子头毒打,从此经历了生活的种种磨难。

【答案】B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近代文学 【解析】

试题分析:B中祥子本来是一个老实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在经历了买车的三起三落之后,最终变成了麻木潦倒、好占便宜、自暴自弃的人。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2.按提示填空。(4分)

小说人物形象具有典型性,总是以他(她)鲜明的特点反映着某一时代一群人的特性。《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是 的典型; 《一厘米》中的陶影,是许多 的模板;

【答案】 清高、迂腐,封建科举制度下旧读书人;善良、有责任心、重视孩子,现代中**亲;(每空1分,准确答出一项特点即给分,代表的典型答出中心词即给分)【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小说 【解析】

试题分析:这题是人物形象分析题,熟读课文,根据课文中的情节进行人物描写分析,不难得出答案。

考点:文学尝试的记忆、梳理。

点评:多每一篇学过的文章,特别是文学类文章,要注意从整体上了解:了解作者、内容大概、主要人物、主要情节、精彩片段、作品主旨。

3.古诗赏析

《夜雨寄北》 唐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小题1】对本诗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诗写出了两种时间和两种空间,即分离的现在和会面的将来;诗人独处的巴山与亲人团聚的长安。

B第二句写想象景象,把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幻想中连绵的夜雨、涨满的秋池。

C“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一问一答写出了诗人归期临近时无法抑制的激动心情。D尾句“巴山夜雨”四字重出,表现作者看重这异乡奇景,要将它描述给亲友听。【小题2】选取一个角度赏析名句(2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答案】 【小题1】A

【小题1】 从写景的角度看:“巴山夜雨” 虚写未来欢聚时回忆的话题,衬托了眼下的孤寂和思乡之情。

从情感的角度看表达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感情

从意境的角度看: 想象与妻子团聚的情景,表达渴望与妻子团聚的相思之情。

从构思的角度看:用未来团聚时的欢乐反衬出今夜离别的相思之苦,委婉的表达相思之情,构思奇妙。跨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让未来的欢聚反衬出今天的愁苦。虚实相生,情景交融。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诗词赏析一般从,内容鉴赏、主题赏析、手法赏析三个角度来赏析,从诗句中理解内容,从而感悟诗歌的主题。小题

一、A从时空角度来借景抒情,表述合理;小题二赏析诗句,只要合理即可。

4.阅读下面的诗词,然后回答问题。(5分)【甲】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乙】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丙】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注】舴艋zé měng :形似蚱蜢的小船。【小题1】【甲】与【丙】词上阙中都有通过人物的外在行为来写主人公的内心哀愁的句子,请将它们找出来。(2分)

【甲】

【丙】

【小题2】请简要说说下面三个句子在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之处。(3分)①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③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

【答案】

【小题1】【甲】“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丙】无言独上西楼(2分)

【小题1】三句都是写“愁”,但愁的具体内容不尽相同,①是直抒“物是人非”的思人之愁。②是直抒“故国不堪回首”亡国之愁。③是隐郁于心中的亡国之愁。

写法上①“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用夸张表现凄苦忧愁重得连船都载不动,形象可感地写出了“愁”之重 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比喻(设问、夸张),将无形的“愁”比作有形的“一江春水”永流不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愁”之多。③“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用比喻的手法将“离愁”喻作“丝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愁”之乱、之繁杂。(3分)【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词 【解析】

【小题1】学生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学会用原文诗句理解内容。【小题1】从内容和写法上来进行比较,表述合理即可。

5.名著阅读。(6分)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A道了一个喏,携了B手,便投侧边小房里来。B问道:“押司如何来的慌速?”A道:“哥哥不知,兄弟是心腹弟兄,我舍着条性命来救你。如今黄泥冈事发了。C已自拿在济州大牢里了。供出你等六人。济州府差一个何缉捕,带领若干人,奉着太师府钧帖,并本州文字,来捉你等七人。道你为首。天幸撞在我手里。我只推说知县睡着,且教何观察在县对门茶坊里等我。以此飞马而来报你。哥哥,‘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小题1】选文出自古典名著《 》,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人名)。(2分)【小题2】选文中提到的“如今黄泥冈事发了”,具体是指什么事?(1分)【小题3】选文中的A是谁?你如何评价他?

【答案】

【小题1】《水浒传》施耐庵(2分)【小题1】智取生辰纲(1分)【小题1】宋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人物,一方面仗义疏财,结交天下英雄豪杰,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军事指挥才能;另一方面,他又有浓厚的正统观念和忠君思想。(3分)【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小说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名著的了解。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要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将“ 莲”比作“君子”,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在污浊的世间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B.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著名人物形象,其中藤野先生、闰土、孔乙己都是其小说集《呐喊》中的人物。

C.《范进中举》选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故事抨击了对读书人进行精神迫害的封建科举制度,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世态的炎凉。

D.由元末明初施耐庵创作的《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其中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如林冲、鲁达、武松、宋江等,鲜明地表达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答案】B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对文学常识的考查。注意小说中人物和散文中人物不能混淆。藤野先生是鲁迅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散文,真实的记叙了藤野先生和作者相处的经历和对鲁迅的影响。闰土、孔乙己都是其小说集《呐喊》中的人物,是虚构人物。

7.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4分)

郑屠当不过,讨饶。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弹不得。

【小题1】以上这段文字出自《 》(作品名),作者是。(2分)【小题2】请结合鲁达的行为谈谈对这部作品主题的理解。(2分)

【答案】

【小题1】《水浒传》 施耐庵

【小题1】鲁达打抱不平,拳打镇关西,(1分)体现了《水浒传》所颂扬的“替天行道”的思想主题(1分)。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小说 【解析】略

8.阅读唐朝严维的诗《丹阳送韦参军》,完成下面题目。(6分)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小题1】诗的一、二两句,是从哪两方面写送别的?(2分)【小题2】仔细体会第三句诗中“望”字的妙处。(2分)

【小题3】诗的末句“寒鸦飞尽水悠悠”中包含了哪些感情?(2分)

【答案】

【小题1】送别的地点“丹阳郭”(1分)和送别的季节“秋”(1分)。

【小题1】“望”字传神地写出思念的神态以及绵绵的忧思;(1分)由“望”自然而然地带出下文“寒鸦飞尽水悠悠”的景象。(1分)

【小题1】江面上寒鸦点点,这一景象抒发了诗人孤独、寂寞空虚的感情(1分)。悠悠江水流向远方,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1分)【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注意品味诗中流露出的情感并把握关键词语。【小题2】此题考查与诗歌的主题有关,品味字里行间所所含的感情。“望”字传神地写出思念的神态以及绵绵的忧思;由“望”自然而然地带出下文“寒鸦飞尽水悠悠”的景象。

9.阅读苏轼的《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一词,完成小题。(6分)

簌簌无风花自堕。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落日有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路尽河回人转舵。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凭仗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注】①李公择是东坡老友,两人都因反对新法遭贬,交情更笃。②樱桃过:是指樱桃花期已过。③凭仗飞魂招楚些:语出《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反故居些”,意思是像《楚辞·招魂》召唤屈原那样召唤离去的友人。【小题1】词的上片哪些词语点明了暮春时节?(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山青一点横云破”一句最具表现力的词语是什么?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凭仗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⑴“花自堕”“柳老”“樱桃过”(两个得1分,三个得2分)X#K]

【小题2】“点”或“破”,(1分)突出青山的高峻。(1分)【小题3】渴望得到朝廷的重用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2分)【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词 【解析】

①试题分析:

【小题1】“簌簌无风花自堕”:写暮春花谢,点送公择的时节。用“柳老”写柳絮快要落尽的时节,“柳老”就是“春老”。“樱桃过”是写樱桃花期已过。#科#网]

【小题2】“落日有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的意思是:两人在“寂寞园林”中话别,相对无言时,却见有情落日照在他们所坐之地,青山横云。“点”或“破”一字,写青山直插云霄,似乎刺破云霄,突出了青山的高峻。

【小题3】此句用《楚辞-招魂》中天帝遣巫阳招屈原离散之魂的故典,表达希望朝廷召他回去的愿望,对再受朝廷重用的渴望,表达与朋友早日重逢的愿望。考点:理解诗句 理解诗人的感情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回答此题时,需要掌握句子翻译,从而理解诗词内容。

10.阳湖①道中(4分)

风迥②五两③月逢三,双桨平拖水蔚蓝。百分桃花千分柳,冶红妖翠画江南。

【注释】①阳湖:今江苏常州 ②迥:动词,指风转动“五两” ③五两:古测风仪,以鸡毛五两系于竿顶,用以观察风力、风向的变化。

【小题1】第四句中“冶红”“ 妖翠”分别照应了什么景物?(2分)【小题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案】

【小题1】“冶红”照应“桃花” “妖翠”照应“柳”(2分)

【小题2】对盎然春意的喜爱和赞美,对宁静祥和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答对1点即给分)(2分)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把握诗歌内容,就是要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是要求学生把握诗意以及基本表情达意的方式等,是诗鉴赏的重要考点之一。解答时就要紧扣“情”或“景”,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此处“冶红”照应“桃花” “妖翠”照应“柳”。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2】

试题分析:学生应全面了解背景,把握形象内涵,体会意境特点,明确抒情方式。此处表达了作者对盎然春意的喜爱和赞美,对宁静祥和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1.阅读诗歌,完成小题。过零丁洋(文天祥)砍头歌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砍头不要紧,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只要主义真。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杀了夏明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还有后来人。

(1)颈联中“惶恐”和“零丁”既指的是________又指的是__________。(2)两首诗都表达了宁死不屈的坚定决心,请分别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答案】(1)两个地名 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2)甲诗“人生……”以激励人心的议论表现出世人高尚的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表达了宁死不屈的决心。乙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用直白的语言直接表达了为了正义宁死不屈的心境。(各2分,诗句1分,分析1分)【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1)此题体会一语双关的妙处。“惶恐”和“零丁”既是两地地名,有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此时的境遇。“惶恐滩头说惶恐”追忆过去,表示自己对当时艰难时局的忧惧不安;“零丁洋里叹零丁”感慨眼前,说自己不幸战败只身被俘,漂浮在伶仃洋中,深感孤苦伶仃。(2)解答此题结合相关句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诗句夏明翰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2.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格列佛游记》是江奈生·斯威夫特的一部杰出的游记体讽刺小说,以格列佛的口气叙述周游四国的经历。通过格列佛在利立浦特、布罗卜丁奈格、飞岛国、慧骃国的奇遇,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

B.《朝花夕拾》中提到,《二十四孝图》中最使鲁迅先生不解甚至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卧冰求鲤”。

C.《水浒传》在塑造英雄人物时,有时把人物置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以其行动和语言显示其性格特点。如在“劫法场石秀跳楼”一回,通过石秀几个异常敏捷动作的白描,把他当机立断、临危不惧的性格表现得入木三分。D.《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在主日学校背诵《圣经》这个项目上远远地落后于其他所有孩童,但他却凭借物物交换的方式,得来了可资证聪明的小票,并在众人瞩目的情况下换来了奖品。

【答案】B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用心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了解作者、国籍,作品的关键情节、经典片段和名言警句,才能轻松应对试题。本题中主要针对《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格列佛游记》、《朝花夕拾》、《汤姆•索亚历险记》等名著的内容及主要人物的认知,要做到仔细辨识解答。考点: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

13.下列对联对应的作家、作品,全部正确的一项是()(1)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笫一家。(2)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3)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4)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彷徨》。

A.(1)杜甫(2)《岳阳楼记》(3)《西游记》(4)鲁迅

B.(1)李白(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聊斋志异》(4)老舍 C.(1)李白(2)《岳阳楼记》(3)《聊斋志异》(4)鲁迅 D.(1)杜甫(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西游记》(4)老舍

【答案】C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文学常识判断的知识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本题抓住各项文字信息根据阅读积累判断正误即可。(1)从“青莲”两个字就可以判断是“青莲居士”李白;(2)从“万家忧乐”可以想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品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3)“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这是郭沫若称赞蒲松龄的对联,蒲松龄的作品是《聊斋志异》;(4)从对联中的作品就可判断作者是鲁迅,故选C。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4.走近名著。

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结合名著内容,完成下列问题。A.他,禁军教头,误入节堂,平添复仇怨。B.他,斗战胜佛,斩妖除魔,美名永流传。

(1)A是(人物),人物性格的主要特点是。

(2)B是(人物),与人物相关的一个故事情节是。

【答案】

(1)林冲 安分守己 循规蹈矩 武艺高强 有勇有谋(2)孙悟空 大闹天宫 三打白骨精 三借芭蕉扇等。【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名著的考查越来越深入,因此名著的学习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根据关键词语“禁军教头”“斗战胜佛”可知分别是林冲和孙悟空。考点: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

1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春 寒 【北宋】梅尧臣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亚树青帘动,依山片雨临。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注]①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初春,当时作者支持的范仲淹革新政治活动处于低潮。②“亚”通“压”,“青帘”指酒旗。

【小题1】本诗的颔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小题2】通读全诗,你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

【小题1】蝴蝶因寒收敛双翅,花蕾因冷无力绽放;压挂在树枝上的酒旗因风翻动,依傍山丘的阴云挟带着冷雨。

【小题2】诗歌描绘了早春寒冷的特点,借景抒情,一语双关,流露出诗人因郁郁不得志而凄苦、悲凉的情感。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描述诗歌画面:先把诗歌的语言转换为一般的口语,如果是古诗换成现代白话文就可以了。然后再对其进行润色和加工,用优美的言辞将其叙述出来就可以了。【小题2】试题分析:怎样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主旨以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紧盯诗歌的“眼睛”。题目是诗歌的“眼睛”。透过这只眼睛我们常常能窥探出诗歌的类型、题材、描写或咏叹的对象乃至诗作的主旨和作家表达的思想情感。因此,紧盯诗题就等同掌握了理解诗歌的钥匙提了纲挈了领。直捣诗歌的“心脏”。诗贵含蓄,但无论如何含蓄委婉到头来总要表情言志,总要把自己的感情态度借助文句表露出来,所以自古以来诗人特别注重诗中最能显现感情、诗旨的那些字眼或诗句,诗歌离不开意象。意象是诗歌的“建筑材料”,作者塑造形象、表情达意都要靠意象来建构。②①

第四篇: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楚辞汉赋骈文(歌行、乐府)》同步作业【70】(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楚辞汉赋骈文(歌行、乐府)》同步作业【70】(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完成后面问题。(6分)

【小题1】这首诗写出了塞外雪景什么样的特点?在诗中有何作用?(2分)【小题2】赏析名句“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4分)

【答案】

【小题1】将塞外飞雪写的千姿百态、气象壮阔,衬托了惜别之情。

【小题2】用对偶、夸张和寓情于景的写法,写出了天寒地冻,愁云满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担忧之情。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诗词理解与鉴赏,主要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这类题往往从内容主题上、语言表达上、技巧手法上对诗歌进行鉴赏。要求学生能体会诗歌所描写和表达的情、理、景。考点:这是有关诗歌的鉴赏考点 【小题2】

试题分析:做这类题,学生应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手法,审清题目,分析这里所用艺术表现手法的类型。总结为:这首诗运用了某一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思想情感。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6分)春 草[宋]刘 敞

春草绵绵不可名,水边原上乱抽荣。似嫌车马繁华地,才入城门便不生。【小题1】“水边原上乱抽荣”中“乱”字写出了春草什么特点?(3分)【小题2】第三、四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案】

【小题1】“乱”突出了春草生命力强、生长旺盛的特点。

【小题2】借物抒情,表达了诗人厌恶世俗、不愿追名逐利的思想感情。【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首先理解“春草绵绵不可名,水边原上乱抽荣”两句,意思是“春天的野草长得茂密,连绵成片,无法分辨它的名字,在水边、在土丘上随意发芽蓬勃生长”,根据这两句的意思可知,“乱 ”字是写春草生命力强、生长旺盛的特点。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点评:诗句的语言较为凝练,首先要把诗句的意思弄懂,这样才能在理解其大意的基础上,对字、词、句子等作赏析和理解。

【小题2】试题分析:“似嫌车马繁华地,才入城门便不生” 意思是“好象是不喜欢车水马龙的繁华地方,一到城门旁边就再也看不到它”,句中的“嫌” 既交待了“不生”城门之内的原因——厌恶城门内那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的繁华与喧嚣,所以才绝诀地拒绝在城内生存,更突显了春草的品格。由此可见,本诗借物抒情,借写草表达了诗人厌恶世俗、不愿追名逐利等高洁的思想感情。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

点评:此类题目在做答中要注意,既要理解诗词大意,又要寻找明显的语言标志,如时间、季节、氛围、景物特征、写作的背景、典型字词等等。

3.下列搭配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黄果树瀑布》——于坚——当代诗人

B.《望庐山瀑布》——李白——唐代浪漫主义诗人 C.《借书不还,天打雷劈》——柏杨——当代作家 D.《论读书》——朱苏进——当代作家

【答案】D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

试题分析: 《论读书》是英国作家培根的作品。考点: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点评:对于课本中涉及的重要作品、重要作家的常识要识记。

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散作家、哲学家。他不但在文学、哲学上多有建树,在自然科学领域里,也取得了重大成就。《论读书》是其代表作品之一。朱苏进,南京人,20世纪九十年代,以一系列军旅小说成名文坛,《射天狼》、《接近于无限透明》、《醉太平》等,用充满激情的笔调,刻画了新一代军旅人物的光荣与梦想、无奈与痛楚、军人生命本色的光辉及为之付出的巨大代价等,极富艺术的个性。

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从军行(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土谷浑。

【小题1】诗的前两句用“日色昏”和“红旗”构成了怎样的一幅边塞军旅图?简要分析。(2分)【小题2】作为边塞诗,本诗洋溢着怎样的感情基调?为什么?简要回答。(3分)

【答案】 【小题1】“日色昏”极言大漠风沙遮天蔽日,也烘托了军事形势的紧张;“红旗”即写色彩的明丽,也写军队的强劲凌厉.由此构成了一幅在大漠苍苍、天昏地暗之中,一支大军半卷红旗,卷尘挟风,奋勇挺进的画面。

【小题1】因为军队主动骁勇,战事大捷喜人,所以整诗洋溢着轻快振奋的感情。【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诗词赏析一般从内容鉴赏、主题赏析、手法赏析三个角度来赏析,从诗句中理解内容,从而感悟诗歌的主题。学生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绘诗句画面,了解边塞诗的特点来理解诗歌主题。

5.名著导读(3分)

《童年》、《 》、《 》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其主人公是(高尔基的乳名)

【答案】《在人间》、《我的大学》、阿廖沙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外国文学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名著的了解。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要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6.名著知识。

【小题1】《童年》是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其他 两部为《 》、《 》。(2分)

【小题2】被誉为“昆虫的史诗”是法国作家,这本书叫《 》。(2 分)

【答案】

【小题1】《在人间》、《我的大学》 【小题1】法布尔《昆虫记》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

【小题1】要求学生对课后推荐的名著加以识记,尤其是名著里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小题1】对教材中重要的文学常识和作家作品要加强记忆。

7.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5分)春宵自遣 唐·李商隐

地胜遗尘事,身闲念岁华。晚晴风过竹,深夜月当花。石乱知泉咽,苔荒任径斜。陶然恃琴酒,忘却在山家。

【小题1】“地胜遗尘事”中的“遗”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小题2】“石乱知泉咽,苔荒任径斜”这两句诗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3分)

【答案】

【小题1】表达了诗人寄情于美好的地理环境,生发出一种忘却世俗尘事的悠闲之情。【小题1】拟人手法,借山泉在乱石间因阻碍水流不畅,似在呜咽,青苔在无人的小径上随意地生长的景象,刻画出乡间悠闲生活里特有的朴素宁静。【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诗歌中重要词语的能力。结合诗歌的主要内容来理解“遗”所表达的情感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精彩语句的能力。鉴赏诗歌精彩语句一般方法:方法+效果+情感,鉴赏时结合诗句中关键性的词语以及诗歌体现出来的作者的情感即可。

8.读书能陶冶情操,启迪智慧。请调动你的阅读积累,完成以下任务。(8分)

(1)【数风流人物】漫游语文学习之旅,我们认识了很多风流人物,① 仰天质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揭竿而起; ② 面对强暴,冒死抗争,最终不辱使命; ③ “未出茅庐而三分天下”,成为智慧的化身; ④ 深谋远虑,取得了长勺之战的胜利……(4分)

(2)【赏名著人物】《水浒》塑造了一大批个性突出的人物形象。请从下面备选人物中任选一个,先用一个字概括他的性格特点,再结合书中有关这个人物的故事内容具体说明这个特点。(4分)

备选人物:吴用 武松 林冲 鲁智深

示例:李逵,一字评——“蛮”,说明:他不分青红皂白将扈太公一家斩尽杀绝,鲁莽草率。人物: ▲,一字评——“ ▲ ”,说明: ▲

【答案】(8分)

(1)(2分)①陈涉 ②唐雎 ③诸葛亮 ④曹刿(共4分,每空1分,)(2)(4分)答案示例:

武松——“勇”,说明:他一身虎胆,景阳冈上赤手空拳打死老虎,武艺高强,十分勇猛。吴用——“智”,说明:他设计高妙计策,率领众好汉智劫生辰纲,足智多谋。

林冲——“忍”,说明:他作为一个禁军教头,一再被高衙内迫害,却忍气吞声、不敢反抗。鲁智深—— “义”,说明:他为了救林冲,大闹野猪林,侠肝义胆。(性格特点1分,故事内容2分,表达1分,共4)【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小说 【解析】略

9.阅读古诗,完成小题。(4分)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小题1】.“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一句中“隐”和“没”两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作简要分析。(2分)

【小题2】.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

【小题1】“隐”是“隐没(于)”之意,写出高高的树阴遮住了西沉的明月;“没”是“淹没(于)”之意,写出了银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衬托出时光催人离别,难舍难分的心绪。

【小题1】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别离依依不舍,以及对自己进京求取功名的自信和热情。(答到“朋友的别离依依不舍”即算全对。)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略

10.(4分)题齐安城楼 杜牧(唐)

呜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注】①呜轧(yà):拟声词。②亭:古时三十里一驿,每驿有亭。【小题1】请说说你对第二句中“寒”的理解。(2分)

【小题2】古人评价杜牧的诗“好用数目”“颇妙”。你认为这首诗“故乡七十五长亭。”中的“七十五”有什么作用?(2分)

【答案】

【小题1】(2分)“寒”既写出了水中汀州在黯淡无光的夕阳照射下的清冷场景(1分),也暗示了诗人的凄凉心境(1分)。

【小题2】(2分)“七十五”以较大的数目写出了诗人家乡的遥远(1分),从而更加突出了作者因思乡而产生的惆怅(或落寞、失落、怅惆等)之情(1分)【评分要点及说明】写出“家乡遥远”给1分,写出“思乡之情”给2分。意对即可。【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品味诗歌语言,主要是品味关键字词,古人写作诗歌讲究对字的推敲,所以有“炼字”“诗眼”之说。品味关键字词是诗歌考查的主要内容。学生应留心字词在诗中的意思,体会该字词在诗中创设的意境,学会分析该字词所传达的情感。这里“寒”既写出了水中汀州在黯淡无光的夕阳照射下的清冷场景,也暗示了诗人的凄凉心境。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2】

试题分析:做这类题,学生应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手法,审清题目,分析这里所用艺术表现手法的类型。总结为:这首诗运用了某一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思想情感。这里应是用夸张手法,突出了作者因思乡而产生的惆怅之情。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7分)别舍弟宗一①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桂岭②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注:①宗一:柳宗元的堂弟,元和十一年(816)春,柳宗元的堂弟宗一从柳州(今广西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县)去,柳宗元写了这首诗送别。当时诗人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贬柳州。②桂岭:五岭之一,山多桂树,故名。柳州在桂岭南。【小题1】请写出本首诗的韵脚。(1分)

【小题2】请赏析本诗颔联中数词运用的妙处。(3分)【小题3】诗中所蕴含的情感丰富,请加以简析。(3分)

【答案】

【小题1】边、年、天、烟。

【小题2】“一身”与“万死”对比,概括了诗人孤苦零落的凄惨现实和屡遭不幸的残酷人生;“六千里”与“十二年”从空间、时间上高度概括了诗人屡遭贬滴的距离遥远和时间之长;读来令人震撼,极富感染力。

【小题3】① 兄弟之间的骨肉分离之情。②诗人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贬、政治屡屡失意愁苦之情。③诗人长期流放到如此偏僻的“蛮荒”之地,差点“万死”的愤懑之情。【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韵脚是诗词句末押韵的字。一首诗词中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采用韵腹和韵尾相同的字,这就叫做押韵。因为押韵的字一般都放在一句的最后,故称“韵脚”。这首诗的韵脚是“边、年、天、烟”四个字。

考点:识记诗歌的基本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小题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诗歌词语赏析题,这种题型是要求赏析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技巧的精妙。具体而言,要分三步回答: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步,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描述景色;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3】

试题分析:任何一首诗歌都是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感情而写的,所以字里行间一定充满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体现。做此类题最重要的一点是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文章的中心思想来理解句子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2.阅读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完成下题。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注释:

①凰台:在今南京凤凰山上。中国古代认为凤凰是吉祥的象征,凤去台空就表示一种衰败的景象。

②浮云:喻指奸佞。

【小题1】请写出诗中体现诗人报国无门心情苦闷的句子。【小题2】请选出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

A.首联连用了三个“凤”字使音节流转明快,极其优美;又一个“空”字为全篇定下了悲怆苍凉的感情基调。

B.颔联借吴宫的富丽如今被荒径埋没,东晋的名门留下的只是荒冢,来感慨时间的无情,叹息人世的无常。

C.颈联“三山”对“一水”,“半落”对“中分”,“青天外”对“白鹭洲”,气势磅礴,对仗精工,佳句天成。

D.全诗格调高雅,语言华丽。把历史的典故、想像中的景物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寄托了忧国之思。【答案】

【小题1】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小题2】D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仔细阅读诗歌,了解内容。抓住题目中所示的答点“报国无门心情苦闷”梳理诗句。“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一句中“使人愁”即表达了诗人报国无门心情苦闷的心情。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仔细阅读诗歌,了解内容,题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分析各选项表述的要点,比较判断正误。D项错在“全诗格调高雅,语言华丽”这一分析。全诗没有华丽的语言。诗人写自己的“愁”也体会不了“格调高雅”。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3.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8分,每空1分)【小题1】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携玉龙为君死。【小题3】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

【小题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刘禹锡《陋室铭》里的句子,意思是碧绿色的苔藓在门前的石阶上映出淡淡的痕迹,透过珠帘向外可以看到青青的草色。

【小题6】江西上饶的三清山,是一方资源得天独厚的宝地,生机勃勃的春季里,游客除了欣赏浪漫的花,还可以享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乡村生活。(用陶渊明《饮酒》中的句子回答)

【答案】

【小题1】小桥流水人家 【小题1】报君黄金台上意 【小题1】草色遥看近却无 【小题1】出淤泥而不染

【小题1】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小题1】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略 14.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首联写诗人回顾自己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突出了生平的艰辛,命运的曲折。B.颔联运用比喻和拟人,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局势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国破家亡的悲哀。C.颈联中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式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D.尾联直抒胸臆,以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为诗歌平添了一种悲壮激昂的力量和底气。

【答案】B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住两点,首先,要充分利用注释,注释给我们提供了诗人的写作背景;其次,要抓住关键词语。B项有误。颔联是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展开和深入加以铺叙。将“国家危在旦夕”比作“柳絮”;“个人身世经历”比作“浮萍”,诗句中并未使用拟人的修辞。

15.古诗文名句默写

梨花落后清明,和晏殊一起邂逅“(1)________________,叶底黄鹂一两声”的惊喜;听陆游咏梅,不仅知她风雨黄昏中的寂寞盛开,更懂她“(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芳魂永驻;随苏东坡纵马狂奔,野外狩猎,发出“酒酣胸胆尚开张,(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呐喊;风住尘香花已尽,走进李清照的世界,感知她那“(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重而又散不开的愁绪。跟刘方平走进月夜,在春气萌发、蛰虫涌动的夜晚,体会“(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透露着惊喜与感叹。和辛弃疾梦回吹角连营,追忆“马作的卢飞快,(6)________________”的激烈战斗场面。

【答案】(1)池上碧苔三四点(2)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3)鬓微霜 又何妨(4)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5)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6)弓如霹雳弦惊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默写时,要注意碾、鬓、舴艋、霹雳几个易错的字形。写完之后,要重新读一下诗句,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发生。

第五篇: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楚辞汉赋骈文(歌行、乐府)》强化训练【50】(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楚辞汉赋骈文(歌行、乐府)》强化训练【50】(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阅读郑谷的这首诗,完成练习。(6分)鹧 鸪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小题1】诗歌中用景物和典故来渲染凄迷伤感环境气氛的句子是()(1分)【小题2】说说颈联的表达作用。(3分)

【小题3】诗歌借鹧鸪啼声的悲切抒写了怎样的情感?(2分)

【答案】

【小题1】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小题2】诗人选择游子闻声而泪下,佳人才唱而蹙眉两个细节,又用“乍”、“才”两个虚词加以强调,有力地烘托出鹧鸪啼声的哀怨,感动人心。【小题3】借鹧鸪啼声的悲切,抒写了游子的乡愁旅思。【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中,巧妙的化用了屈子怀沙和二妃殉情的典故。根据自己知识积累判断。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2】

试题分析:颈联即五六两句,说明从人的表现来侧面衬托鹧鸪啼声特点。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3】

试题分析:根本诗中的情感基调,抓住“游子”一词即可理解作答。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名著阅读。(3分)

【小题1】下面是丰子恺先生为《朝花夕拾》画的三幅插图。根据画意和文字提示,任选两幅写出相关文章的篇名。(2分)

①捕鸟 ②旧时孩子们常玩的“吹嘟嘟” ③活无常 选择 和,篇名分别是《 》和《 》。

【小题2】下面一段文字出自《朝花夕拾》,请写出划线的代词指代的人物。

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可容。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但因为有时觉得很气闷,所以也乘了航船进城来。

【答案】

【小题1】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②五猖会③无常

【小题1】范爱农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近代文学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 本题是比较简单的文学名著阅读考试题,需要考生从《朝花夕拾》中对号入座,最简单的是《捕鸟》这幅图画,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另外两幅中一个来自《五猖会》一文的孩子们买一个“吹嘟嘟”,吡吡地吹上两天,享受一份游戏的快乐,另一个来自《无常》。考点:本题考查文学名著阅读。

点评:阅读文学名著要记忆作者、作品、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性格特点等。日常多阅读、多积累是关键。

【小题1】试题分析: 这是《朝花夕拾》《范爱农》这篇文章中的片断,从文中提供的信息他的穿着、他的经历,可以知道文中的他是“范爱农”。考点:本题考查文学名著阅读。

点评:阅读文学名著要记忆作者、作品、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性格特点等。日常多阅读、多积累是关键。

3.约 客(4分)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小题1】对“黄梅时节”所表明的时令,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A.早春

B.暮春

C.夏季

D.秋季

【小题2】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品味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前两句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以“热闹”的环境来反衬雨夜的“寂静”。B.第四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C.第三句点题,用“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了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答案】 【小题1】C 【小题1】B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根据“梅、蛙”等字来判定所表明的时令即可。【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第四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无聊的心情。

4.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小题。(共4分)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小题1】全诗紧扣题目中的 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 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2分)

【小题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的人生哲理是什么?(2分)

【答案】

【小题1】望 高大雄伟(每空1分)

【小题1】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就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或:要想攀登人生顶峰,就一定要有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意思对即可)(2分)【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中名句的理解,首先要对全诗理解,其次要理解名句在诗中的含义。答题时一定要结合全诗。

5.下列对作家作品或名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芦花荡》的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孙犁;《荷叶 母亲》的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冰心。B.《伟大的悲剧》《列夫·托尔斯泰》的作者都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绿色蝈蝈》的作者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

C.“他扭头看着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他确乎有点像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这是《骆驼祥子》中主人公祥子出场时的外貌描写,表现了祥子健壮、朴实而又充满生气的形象。

D.《名人传》是法国著名人道主义作家罗曼·罗兰所著,该书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基罗、福楼拜三位艺术大师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答案】D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D中不是“福楼拜”而是“托尔斯泰”。

6.《鲁滨逊漂流记》一出版,“鲁滨逊”就成了冒险家的代名词和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试概括鲁滨逊的性格特点?(2分)

【答案】鲁滨逊是一个敢于冒险、性格坚毅、勇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生活的硬汉子。【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外国文学 【解析】略

7.(湖南省娄底市201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共4分)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小题1】.”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两句诗是由当前 所激发出来的对未来的憧憬。

【小题2】.这首诗借”巴山夜雨“之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小题1】离别愁苦 相聚的欢乐 【小题1】漂泊异乡,盼望归期的感伤。【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注意品味诗中流露出的情感。

【小题2】此题考查与诗歌的主题有关,品味语言,从“君问归期未有期”一句中可以得出作者思乡,想回归家园的想法。

8.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4分)梅 花 陈亮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①,东君②正主张。

注释:①三弄:指笛曲名”梅花三弄"。古有笛曲谢梅花之说。②东君:司春之神。【小题1】.诗中梅花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2分)【小题2】.这首诗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愿望?(2分)

【答案】

【小题1】(2分)清瘦明丽,敢为花先,传报春信,傲雪凌霜。(评分:答对两点得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1】(2分)寄 寓了对梅花高洁、坚韧品格的由衷赞美之情和让梅花及其品格永留世间的愿望。(评分:情感愿望各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二)《大道之行也》(10分)【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略

9.(一)雨后池上(4分)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小题1】.诗歌前两句着眼于“静”,写雨后池上的静态美。以“ ▲ ”、“明镜”、“ ▲ ”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2分)

【小题2】.本诗的后两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表现了雨后池塘的另一种美。请你对后两句进行赏析。(2分)

【答案】

【小题1】(2分)水面平、照檐楹

【小题1】(2分)由静而动,写雨后池上的动态美。

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略

10.下列对《格列佛游记》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书作者借助高超的讽刺艺术,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和鞭挞了英国统治阶级的黑暗与腐朽。

B.利立浦特王国的海军大将,他好嫉妒,为人阴险、狠毒、狡黠,与财政大臣合谋谋害格列佛。

C.和《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一样,小说主人公斯威夫特也是一个天生喜欢冒险,不甘寂寞与无聊的人。

D.布罗卜丁奈格国王是一个博学多识、性情善良、仁慈理智、治国能力强的开明国君。

【答案】C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外国文学 【解析】 试题分析:这道名著题目用选择题形式考查,降低了难度。小说主人公不是斯威夫特,是鲁滨逊。斯威夫特是《格列佛游记》的作者。考点:名著阅读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内容理解及写作特点。用心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了解关键情节,经典片段,写作特色。就能轻松应对试题。

11.古诗欣赏 绝 句 石柔

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满路旁。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

【注】①石柔,宋朝人,他一生远离故土,仕途辗转,曾任密州教授。②飞球:杨树籽。(1)请展开合理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所展示的画面(2)

三、四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

【答案】(1)在我来到这里的时候,万缕柳丝还在春风中摇曳着浅黄的身姿;而当我离开的日子,飞絮堆积成球,铺满道路两旁。

(2)诗人借残春飘荡的杨花,抒发诗人一生飘零之愁苦、惆怅和一生仕途辗转的无奈、哀伤。【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1)试题分析:解答时就要紧扣“情”或“景”,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2)试题分析:学生应全面了解背景,把握形象内涵,体会意境特点,明确抒情方式。此处诗人借残春飘荡的杨花,抒发诗人一生飘零之愁苦、惆怅和一生仕途辗转的无奈、哀伤。

②①12.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题目。白 莲 陆龟蒙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小题1】赏析“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两句话。

【小题2】从全诗来看,作者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赋予白莲什么内涵?

【答案】

【小题1】运用拟人的手法,将人们都喜爱艳丽的红荷与很少有人欣赏素雅的白莲进行比较,咏赞白莲的淡雅高洁,出淤泥而不染,书写白莲内心的忧恨之情。【小题2】托物言志(托物寄兴),这首诗通过描写白莲花的冰清玉洁及含着怨恨在人们不知不觉中谢落。暗喻洁身自好的人,在黑暗的社会里总是受到冷落、被埋没。表现了诗人的孤芳自赏、怀才不遇的心理。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赏析句子,要从内容、写作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分析评析,要点析其中生动的字词,说明其精妙的作用。本题首先要点明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人们都喜爱艳丽的红荷与很少有人欣赏素雅的白莲进行比较,咏赞白莲的淡雅高洁,出淤泥而不染,书写白莲内心的忧恨之情。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古诗中的表现手法都常见就是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此外还在引用典故、烘托和反衬等,了解这些根据诗句内容判断。诗歌运用托物言志(托物寄兴)的表现手法,这首诗通过描写白莲花的冰清玉洁及含着怨恨在人们不知不觉中谢落。暗喻洁身自好的人,在黑暗的社会里总是受到冷落、被埋没。表现了诗人的孤芳自赏、怀才不遇的心理。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3.阅读下面诗歌 端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小题1】分析诗歌第一句中“悠悠”的表达效果。【小题2】诗歌第三、四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

【小题1】“悠悠”是叠词,富有音韵美,形象地写出诗人远别家乡,得不到亲人书信已久,传神地表现出希望落空时的怅然若失的情态。(意思对即可)

【小题2】营造出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孤寂、悲愁、思亲的情感。【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诗歌运用叠词的作用。叠词增加诗歌的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结合诗歌内容,从表现内容,表达情感,渲染氛围的角度进行分析。“悠悠”是叠词,富有音韵美,形象地写出诗人远别家乡,得不到亲人书信已久,传神地表现出希望落空时的怅然若失的情态。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2】

试题分析:根据古诗常用的借景抒情的方法,从诗人所写景物中来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四两句从室内的“空床”移向室外的“青苔”、“红树”。但并不是客观地描绘,而是移情入景,使客观景物对象化,带上浓厚的主观色彩。寂居异乡,平日很少有人来往,阶前长满了青苔,更显出寓所的冷寂。红树,则正是暮秋特有的景象。青苔、红树,色调本来是比较明丽的,但由于是在夜间,在迷蒙雨色、朦胧夜月的笼罩下,色调便不免显得黯淡模糊。在满怀愁绪的诗人眼里,这“阶下青苔与红树”似乎也在默默相对中呈现出一种无言的愁绪和清冷寥落的意态。这两句中“青苔”与“红树”,“雨中”与“月中”,“寥落”与“愁”,都是互文错举。诗句营造出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孤寂、悲愁、思亲的情感。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4.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甲】黄鹤楼 阎伯理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lóng)嵸(zōng),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乙】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小题1】解释加横线词在句中的意思。(1)返憩于此(2)遂以名楼(3)四闼霞敞(4)白云千载

【小题2】用“/”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划两处。州 城 西 南 隅,有 黄 鹤 楼 者。

【小题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坐窥井邑,俯拍云烟。

【小题4】【甲】文主要说明了黄鹤楼怎样的外形特点?请结合典型语句分析。【小题5】两文如何使黄鹤楼具有“神话”色彩?分别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小题1】(1)休息(2)命名或取名(3)门(4)年(每空1分,计4分)【小题2】州 城 / 西 南 隅,有 / 黄 鹤 楼 者。(2分)

【小题3】坐在楼上,可以远眺城乡景色,低下头伸手可以拍击云气和烟雾。(意对即可,计2分)【小题4】示例:高大雄伟;从“上倚河汉,下临江流”可见。(每点1分,计2分)

【小题5】示例:【甲】文引经据典说明仙人费祎曾到过黄鹤楼,更能表现作者热爱山川胜迹和追求闲适安逸生活的思想感情;

【乙】文“昔人已乘黄鹤去”的首句就增添了黄鹤楼的神话色彩,充分表达了诗人怀念故乡的思想感情。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先要梳理文字,读懂文章,根据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比较判断各项字词释义。本题中:名:名词当作动词,命名。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2】

试题分析: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判断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分析其结构,按照现代汉语的阅读习惯判断停顿,比如“主谓”之间要停顿,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可停顿。关键是要弄懂句子的意思。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3】

试题分析:疏通甲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本题要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有:“窥”“俯”,翻译后要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4】

试题分析:疏通甲文,把握文章内容,找出描写岳阳楼外形的句子“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lóng)嵸(zōng),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分析作答。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小题5】

试题分析:疏通两文,把握文章内容,找出两文中表现神话色彩的句子,进行分析概括作答。【甲】文引经据典说明仙人费祎曾到过黄鹤楼,更能表现作者热爱山川胜迹和追求闲适安逸生活的思想感情;

【乙】文“昔人已乘黄鹤去”的首句就增添了黄鹤楼的神话色彩,充分表达了诗人怀念故乡的思想感情。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翻译】 【甲】鄂州城的西南角上,有—座黄鹤楼。《图经》上说:“三国时代蜀汉大将费祎成了仙人,曾经骑着黄鹤返回到这里休息,于是就用‘黄鹤’命名这座楼。”这件事记载在《神仙传》上,有关事迹还保存在《述异记》上。观看这矗立着的楼宇,高高耸立,十分雄伟,顶端靠着银河,底部临近大江;两层屋檐像鸟的翅膀高翘在房舍之上,四面的大门高大宽敞;坐在楼上,可以远眺城乡景色,低下头可以拍击云气和烟雾:这里也是楚地吴地山川胜迹中最美的地方。【乙】黄鹤楼

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

15.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小题1】“夕阳西下几时回”这一词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

【小题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词蕴涵了怎样的生活哲理? 答:

【答案】

【小题1】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难以忘怀情事的流连;(2分)及对光阴流逝的惆怅心情。(2分)

【小题2】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这类题主要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要结合字里行间和诗歌的主题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夕阳西下,是眼前景。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2】

试题分析:这两句话在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下载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楚辞汉赋骈文(歌行、乐府)》同步精选专项测试【49】(含答案考点及解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楚辞汉赋骈文(歌行、乐府)》同步精选专项测试【49】(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