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古代散文、兵法农医、天文术数、艺术杂学等》精选课时作业【78】(含
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古代散文、兵法农医、天文术数、艺术杂学等》精选课时作业【78】(含答案考点及
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小题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绪?原因是什么?(均用原文词句回答)(2分)【小题2】词的上片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的?(3分)
【答案】
【小题1】“愁” “物是人非”
【小题1】一是借景抒情,用春晚花尽来烘托内心的愁苦;二是用自己的行为动作“倦梳头”和“泪先流”来表现自己的愁绪之浓。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建炎三年丈夫赵明诚病故之后,金人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各处流亡。这时她已经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断和思想情感。这是词人避乱金华时所作。她历尽乱离之苦,所以词情极为悲戚。上片极言眼前景物之不堪,心情之凄苦。下片进一步表现悲愁之深重。全词充满“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表现了她的故国之思。构思新颖,想象丰富。通过暮春景物勾出内心活动,以舴艋舟载不动愁的艺术形象来表达悲愁之多。写得新颖奇巧,深沉哀婉,遂为绝唱。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内容以及感知作者情感的能力。
点评:分析李清照从诗歌流露出来的情感,必须要结合当时她个人的人生变故以及特定的社会背景。只有结合多方面的原因才能正切的感受一代词人那愁苦心情的原因。【小题1】
试题分析:词的上半阙写暮春之景,日晚之情。“风住尘香花已尽”是春意阑珊中的自然变故,怎能不让感情丰富的词人伤心?况且这晚春之景又像那失去青春的迟暮美人,照见词人自己的衰老,故而主人公心灰意冷,连梳头的心思也没有了。除此之外,“日晚倦梳头”还有一层深意,那就是因夫君已逝,梳洗打扮似乎已显得多余了。不仅如此,由于“物是人非”,应该“事事休”才好,触到了痛处,禁不住“欲语泪先流”了。因此,短短几句词,有从“倦”到“休”,再到“泪流”的感情层递,字字看来皆是血!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怎样表达情感的能力。
点评:诗歌中,诗人流露自己的情感,往往都是借助于一些景物的描写以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动作的描写来让读者感知情感的,但这种情感的感知,还要结合特定的背景。比如感知李清照的情感,除了结合“暮春之景”,还要联系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的离世这一重大的变故。
2.阅读《水浒传》片段,回答文后问题。
当晚弟兄两个,拴束包裹。到四更时分起来,洗漱罢,吃了早饭,两个打扮动身。宋江戴着白范阳毡笠儿,上穿白缎子衫,系一条梅红纵线绦,下面缠脚,衬着多耳麻鞋。宋清做伴当打扮,背了包裹,都出草厅前,拜辞了父亲宋太公。三人洒泪不住,太公分付道:“你两个前程万里,休得烦恼。”宋江、宋清却分付大小庄客,小心看家,早晚殷勤伏侍太公,休教饮食有缺。兄弟两个,各跨了一口腰刀,都拿了一条朴刀,径出离了宋家村。【小题1】宋江犯了什么官司,兄弟非得“离了宋家村”?(2分)
【小题2】兄弟俩离家别父,投奔谁家?就在这人家里,宋江初次结识了哪位好汉? 【小题3】宋江平素为人仗义而天下闻名,因此在刑场被梁山好汉救上梁山之始,便做了梁山副头领,后来又坐上头把交椅。什么事使宋江能“坐上头把交椅”?(2分)
【答案】
【小题1】(2分)宋江杀死阎婆惜 【小题1】(2分,一问1分)柴进 武松
【小题1】(2分,意近即可给分)后在攻打曾头市时,晁盖眼睛中毒箭而亡。【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小说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名著的了解。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要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3.名著阅读。(2分)
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是,其中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林冲、鲁智深等,请分别写出与他们相关的两个主要故事情节、。
【答案】《水浒传》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倒拔垂杨柳、拳打镇关西等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小说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名著的了解。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要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4.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鲁迅的《雪》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诗,它通过两幅鲜明对立的南北雪景图,贯串着鲁迅一个哲理: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春天般美好的世界。
B.《我的母亲》作者牛汉既写出了母亲含辛茹苦教子成龙的追求,又写出在大家庭环境中作为后母维持家庭关系的不容易,表达了爱子对母亲的深深敬意和绵绵无尽的怀念。
C.《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作家茨威格为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描画的一幅“肖像画”,作者不仅展示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
D.在纪伯伦的《组歌》里,海浪是一个奉献者和爱的使者的形象,把忧郁与苦难留给自己,把欢乐与幸福播种人间。雨的形象是一个博爱者的形象,是世间种种美好事物的守护者。
【答案】A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所学的课文来理解即可。
5.根据“狼”专题的有关知识,按照下面的要求,对狼的特点进行概括。(3分)
蒲松龄笔下狼的特点是: ;毕淑敏笔下狼的特点是: ;狼还具有另外的特点是:。
【答案】狡猾、贪婪;聪明、为了保护孩子不惜牺牲自己;如团队精神、忍耐等,但必须不同于前两个空的内容。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本题考查对“狼”的情感态度。对狼的情感态度取决于作者的主观情感。
6.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当的一项是:()(3分)A.曹操是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诗人。B.陌上桑是一首汉乐府叙事诗。
C.《望岳》是“诗圣杜甫的晚期作品。D.《雁门太守行》是一首边塞诗。
【答案】C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望岳》是“诗圣杜甫的早期作品。
7.课外古诗阅读(4分)春山夜月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小题1】 这首诗如用诗中一个字来概括作者对景物的感受,这个字是。(2分)【小题2】“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案】 【小题1】胜。
【小题2】表达了诗人沉醉于山中月下的美景,将要离开时依依惜别的深情。【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这是考查对诗歌的内容感知的题型,比较简单。首联是总起句,概括了作者感受的春山的特点:多胜事,后面是对胜景的具体描写,由此得出答案:胜。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理解。作者笔下的春山美不胜收,诗人完全沉醉在山中月下的美景之中了。而当要离开时,对眼前的一花一草怎能不怀依依惜别的深情呢!置身文中,与作者产生共鸣就能很好的解答此题。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8.下面古诗句描写的景色不同的一项是()(2分)
A.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B.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C.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D.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答案】C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试题分析:ABD三项都是描写的春天的景色,C项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考点:识记文学常识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诗句描写的意境。
9.阅读《迎燕》这首诗,回答小题。(共3分)迎 燕 葛天民
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小题1】“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小题2】用自己的话描绘“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一句的画面。(2分)
【答案】
【小题1】表达了燕子与老百姓的深厚情谊,暗示诗人隐居生活的喜爱(答对前面一点即可)【小题2】天上飘着细细的春雨,燕子的小翅膀被淋得湿漉漉的,嘴上衔着的用来筑巢的泥土还带着落花的芳香。【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古诗中燕子往往象征着幸福的生活。它们双宿双飞,本诗中的燕子也在主人的檐下幸福的生活。燕子的自由自在,正是诗人隐居生活的反映;燕子之乐,足见诗人之乐。诗歌生动的描绘了燕子的生活习性,表达了燕子与老百姓的深厚情谊。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2】
试题分析:描绘诗句的画面就是把诗句的意思写出了,语言要形象生动,符合诗句的语境即可。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0.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杜甫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到衰的变化过程,被称为“诗史”。
B.《骆驼祥子》中,祥子在历经被抢劫、被敲诈、虎妞难产而死、小福子自杀等一系列打击之后,彻底丧失了生活的希望,由原来那个老实、坚韧、善良的人变成了狡猾、麻木、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C.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充满了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五猖会》一文既有对父亲严格要求的理解,又有对父亲错误的教育方式的批判。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保尔那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激励着一代代的青年人。
【答案】C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各项内容,抓住表述的知识点,概括知识积累判断正误。C错,《五猖会》一文中没有对父亲严格要求理解的内容。
11.名著阅读题
说言未了,只见A双眉剔起,两眼圆睁,坐在交椅上大喝道:“你前番我上山来时,也推道粮少房稀!今日晁兄与众豪杰到此山寨,你又发出这等言语来,是何道理?”吴用便道说:“头领息怒,自是我等来的不是,倒坏了你山寨情分。今日王头领以礼发付我们下山,送与盘缠,又不曾热赶将去。请头领息怒,我等自去罢休。”A道:“这是笑里藏刀,言清行浊之人!我其实今日放他不过!”王伦喝道:“你看这畜生!又不醉了,倒把言语来伤触我!却不是反失上下!”A大怒道:“量你是个落第腐儒,胸中又没文学,怎做得山寨之主!”
以上文段中的A 是《水浒传》中的哪个人物?片段表现他怎样的性格特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该片段的故事情节。
答:
【答案】林冲;被逐渐激起的反抗精神;林冲火并王伦(林冲水寨大并火)【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要求学生对课后推荐的名著加以识记,尤其是名著里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对中国的古典四大名著考点要格外重视。此处了解《水浒传》中林冲的相关内容。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2.下列对名著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陈涉世家》《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分别选自司马迁所著编年体史书《史记》、左丘明所著纪传体通史《左传》和刘向所著国别体史书《战国策》。
B.《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回忆了鲁迅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追述了自己当年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历程。
C.夏洛克、奥楚蔑洛夫分别是英国莎士比亚戏剧《威尼斯商人》、俄国契诃夫小说《变色龙》中的人物。夏洛克是世界文学作品中著名的吝啬鬼,奥楚蔑洛夫则是“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典型代表。
D.《格列佛游记》以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现实,《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歌颂了“顽强、执著、刻苦、奉献、勇敢、奋进”的“保尔精神”。
【答案】A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 文学常识判断的知识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本题抓住文字信息根据阅读积累判断作品,了解作品有关知识和内容作答,判断正误,A中《曹刿论战》选自左丘明所著的编年体通史《左传》,而不是纪传体,A错,固选A。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3.下列对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名人传》讲述了贝多芬、托尔新泰和米开朗琪罗三位巨人的英雄事迹。作者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励志小说,作品成功塑造丁奥斯特洛夫斯基这一光辉形象。
C.《父亲的病》中多次写医生开出的奇特药引,如陈莲河医生开出的最平常的药引是“蟋蟀一对”,而且“要原配”,目的是为了讽刺所谓的名医实际上是误人性命的庸医。
D.《名人传》中,贝多芬“惟其痛苦,才有快乐”这句充满豪情的名言,正是他一生的写照,今天已成了勇敢者的座右铭。
【答案】B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名著阅读的题型。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励志小说,作品成功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光辉形象。考点: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
14.名著阅读。(1)“人到底应该怎样度过一生?”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2)连祥子都有些胆怯了!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由脸到脚都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着汗。可是见了座儿,他还想拉,以为跑起来也许倒能有点风。(1)这段名言出自《 》作者:。
(2)这个情节出自老舍的《 》,该作品主人公的妻子是。
【答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奥斯特洛夫斯基 《骆驼祥子》 虎妞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涉及名著的具体内容,比过去的死记硬背多了一点推断与趣味。要求学生对课后推荐的名著加以识记,尤其是名著里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1)句中“怎样度过一生”“为人类解放”等可知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2)“祥子”,情节应该是《骆驼祥子》里的。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5.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望 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B这首诗写景富有层次,从近望到远望,到细望。写出泰山的高大雄伟,神气秀丽,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C“造化钟神秀”是虚写,“阴阳割昏晓”是实写,虚实相生,写出泰山的高大雄伟,神奇秀丽。D“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这一句运用了烘托手法,以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小题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试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小题1】B
【小题2】表达了诗人勇于攀登,积极进取的雄心壮志和远大抱负,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住两点,首先,要充分利用注释,注释给我们提供了诗人的写作背景,其次,要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全诗。B项理解不正确,应该是从远望到近望,注意通过诗中的关键词语,了解描写顺序。
【小题2】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表达了诗人勇于攀登,积极进取的雄心壮志和远大抱负,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第二篇: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古代散文、兵法农医、天文术数、艺术杂学等》同步作业【26】(含答案
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古代散文、兵法农医、天文术数、艺术杂学等》同步作业【2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左传》是依据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撰的,相传为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曹刿论战》就选自《左传》。
B.《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谋议或辞说。《邹忌讽齐王纳谏》《唐雎不辱使命》均选自《战国策》。
C.《墨子》一书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公输》一文中的公输盘就是墨子的弟子之一。
D.《孟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及其门人所作,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均选自《孟子》。
【答案】C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
试题分析:公输盘不是墨子的弟子,在《公输》一文中二者是对手。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2.文学常识。(共4分,每空1分)
①“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中的“李杜”指的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②鲁迅曾称誉我国古代著作《_________》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该书作者是__________。
【答案】①李白 杜甫 ②史记 司马迁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试题分析:了解常见的文学常识,根据提示写出答案即可,要求学生平时多积累整理著名的作家作品。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3.填空(3分)
【小题1】《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 》第二乐章的歌词,也可当作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
【小题2】《最后一课》是短篇小说。它通过(谁)的视觉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形,以小见大,具有强烈的艺术力量和深刻的思想意义。
【小题3】《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文章,抒发了作者。
【答案】 【小题1】《黄河大合唱》 【小题1】小弗朗士
【小题1】对沦亡国土强烈的思念之情(意对即可)3分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了解教材中常见的文学常识和作家作品及作品内容及主题。
4.(2010·湖北省十堰市,(一),3分)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1)这是一篇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恰如一幅山村夜行图,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词的上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从嗅觉和听觉上表现了乡村的景物特征,渲染了清幽、恬静的气氛,表达了诗人丰收喜悦的心情。(1分)
(2)词的下片笔锋一转,波澜变幻,骤雨将至时“路转”“忽见”的描写,既衬托出词人_________________,又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答案】(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2)看到临近旧屋时的欢心,沉浸在夏夜美景中忘记路途远近的入迷状态。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词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理解和筛选能力。先理解整首诗的意思,再结合具体诗句按要求作答即可。
5.(江苏扬州2011)
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有同学在读下面两首诗的时候提出两个问题,请你帮助解决。(6分)
【甲】夜雨寄北 李商隐 【乙】芙蓉楼送辛渐①王昌龄
君问归期未有期,寒雨连江夜入吴,巴山夜雨秋涨池。平明②送客楚山孤。
何当共剪西窗烛,洛阳亲友如相问,却话巴山夜雨时。一片冰心在玉壶③。
【注释】①辛渐:王昌龄的朋友。②平明:黎明。③冰心:像冰一样纯洁明净的心。玉壶:玉制的剔透明亮的壶。冰心、玉壶都喻指高洁、清白的品质。
⑴“巴山夜雨秋涨池”“寒雨连江夜入吴”,这两句中诗人写“雨”有什么作用?(2分)
⑵这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思念亲友的思想感情,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甲】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表达了 的情感;【乙】诗中“一片冰心在玉壶”表达了 的志向。(4分)【答案】⑴(2分)渲染气氛,融情于景。(各1分,意思对即可)
⑵(4分)急切与妻子(亲人)见面 坚守高洁、清白的品格(节操)(意思对借款)【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注意品味诗中流露出的情感。
【小题2】此题考查与诗歌的主题有关,品味语言,从“君问归期未有期”一句中可以得出作者思乡,想回归家园的想法。而“一片冰心在玉壶"”可与看出志趣高洁。
6.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7-18题
(一)钟山即事(4分)【宋】 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小题1】、诗中哪些词语写出了钟山春景的“幽”?(2分)【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案】
【小题1】(2分)“无声”(或“涧水无声”)、“不鸣”(或“一鸟不鸣”)【小题1】(2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略
7.下列名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B.《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作者马克.吐温,美国作家。C.《夜雨寄北》的作者是李商隐,宋代著名诗人,字义山。
D.冰心,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我们学过她的作品《忆读书》。
【答案】C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夜雨寄北》的作者是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
8.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沁园春·雪》)
这三句总写北国雪景,把读者引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B.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这两句诗描绘了长江进入中游以后,江峡渐尽、平野旷出、江水开阔的景象。
C.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经·蒹葭》)
这一章中前四句是写景,金秋露浓霜重;后四句是抒情,伊人情深意长。
D.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星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诗中由“街灯”到“明星”的联想,吸引着读者的视线从人间转到天上。
【答案】C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这是有关诗歌的鉴赏考点。诗词理解与鉴赏,主要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这类题往往从内容主题上、语言表达上、技巧手法上对诗歌进行鉴赏。要求学生能体会诗歌所描写和表达的情、理、景;同时从语言上抓住传神的字词;更要学会从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等手法角度来对诗词进行赏析。此处C中“伊人情深意长”表述不合理。
9.下列名著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豹子头林冲,因高俅陷害,刺配沧州道,看守草料场,后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B.《我爱这土地》作者艾青,浙江金华人,成名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向太阳》等,被誉为“诗坛泰斗”。
C.在笛福的笔下,鲁滨逊勇敢乐观,开拓进取。在孤岛上,他凭着辛勤的劳动,改变了荒岛的面貌。
D.孔子,名丘,字仲尼,战国时期鲁国陬邑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答案】D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
试题分析:D中应是“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0.阅读《渔家傲》,完成小题。(6分)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小题1】“秋来风景”词人为何觉得“异”呢?(3分)【小题2】赏析“羌管悠悠霜满地”。(3分)【答案】
【小题1】(3分)“异”总写边地萧瑟、荒凉,与词人故乡江南秋景截然不同,突出乡思离愁心理。
【小题2】(3分)此句写景,描写秋夜里悠远的笛声和满地的银霜;渲染将士们寒夜戍守的艰辛;以及思乡却又功业未立的哀伤。(1点1分)【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品味关键字词是诗歌考查的主要内容。学生应留心字词在诗中的意思,体会该字词在诗中创设的意境,学会分析该字词所传达的情感。此处“异”总写边地萧瑟、荒凉,与词人故乡江南秋景截然不同,突出乡思离愁心理。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2】
试题分析:解答时就要紧扣“情”或“景”,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选自《稼轩长短句》,作者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爱国词人。
B.《史记》、《战国策》、《资治通鉴》的编写体例分别是编年体、纪传体、国别体。C.《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带有自传性质的叙事长诗,作者朱自清,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
D.《背影》是一篇抒情散文,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情挚爱,抒发了作者在生活困顿、精神压抑的情况下对父亲加倍的思念之情。
【答案】A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B中应是“《史记》、《战国策》、《资治通鉴》的编写体例分别是纪传体、国别体、编年体。”;C中作者应是艾青;D中“抒发了作者在生活困顿、精神压抑的情况下对父亲加倍的思念之情”说法不合理。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史记》被鲁迅先生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是由司马迁所著的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记传体通史。
B.丹麦作家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形象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的成长历程告诉我们坚持梦想,战胜困境,必能成功。
C.初唐“四杰”指卢照邻、王勃、骆宾王、杨炯。
D.《海燕》是俄国作家高尔基早期代表作品,塑造“海燕”艺术形象,来欢呼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
【答案】D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高尔基是前苏联作家。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长篇讽刺小说,作者是清代的小说家吴敬梓。B.古代兄弟排行按“伯仲叔季”的顺序来排列,因此孔子在家排行老二。
C.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用“家”,如“家父”“家兄”;尊称对方的亲属朋友用“令”,如“令郎”“令嫒”。
D.《桃花源记》《醉翁亭记》中的“黄发”“提携”指的是老人,“垂髫”“伛偻”指的是小孩。
【答案】D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文学常识”的考查旨在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加深对那些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作品的了解。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后常用指老人。垂髫: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后常用指儿童。伛偻,弯腰驼背的样子,这里指老人。提携,拉着手行走,这里指被拉着手走路的小孩。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4.“腹有诗书气自华”,请写出相应的诗句(6分)
【小题1】现在正逢春天悄悄来临之际,请写一句赞美春大的祷旬吧,让大家与你共享!【小题2】策勋十二转,_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小题3】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_____。《春夜洛城闻笛》 【小题4】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_。《逢入京使》
【小题5】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略 【小题1】赏赐百千强 【小题1】散入春风捕洛城 【小题1】凭君传语报平安 【小题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此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词名句的背诵填写能力,直接填写更考查了突破书写障碍字的能力,理解填写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类别积累更考查了学生积累的灵活性和选择性。
15.诗文名句默写。(8分)
【小题1】泪眼问花花不语。(欧阳修 《蝶恋花》)【小题2】衣带渐宽终不悔。(柳永《凤栖梧》)【小题3】,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小题4】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小题5】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小题6】,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小题7】,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小题8】,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答案】【小题1】乱红飞过秋千去 【小题1】为伊消得人憔悴 【小题1】醉翁之意不在酒 【小题1】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题1】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小题1】老骥伏枥 【小题1】瀚海阑干百丈冰,【小题1】见贤思齐焉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略
第三篇: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古代散文、兵法农医、天文术数、艺术杂学等》精选同步试题【64】(含
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古代散文、兵法农医、天文术数、艺术杂学等》精选同步试题【64】(含答案考点及
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诗歌鉴赏。(4分)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小题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首联描绘的画面。(2分)【小题2】结合全诗,说说“无限悲”的丰富内涵。(2分)
【答案】
【小题1】描绘了岳阳楼矗立在洞庭湖的东面长江的西面,(因为无风)楼阁上的帷幔静止不动,夕阳缓慢地下沉的画面,(1分)营造了一种宁静惨淡的气(1分)。(2)
【小题2】诗人辗转江湘、颠沛流离之苦;国家衰败、中原动荡之忧;老大伤悲的落寞情怀。(任意2点即可)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诗歌,结合地理位置,帘旌,夕阳等意象,描绘画面即可。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2】
试题分析:结合作者的身世,当时的社会背景,写出无限悲的内涵即可。国家衰落,颠沛流离等。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下列关于《格列佛游记》的表述有错的一项是(3分)
A.格列佛从慧骃国回来后不让妻子儿女靠近,因为他讨厌他们身上的野胡气味。
B.格列佛第一次出游,发现小人国是用跳绳比赛来选拔官员的;他第四次出游则来到了慧骃国。
C.格列佛是这样从大人国逃出来的:被装进小木箱带到海边呼吸新鲜空气时,被老鹰当成乌龟叼起来,掉进海里,被经过的船打捞上岸,重返英国。
D.《格列佛游记》中,利立普特国不远处还有个小人国叫苏门答腊。
【答案】D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外国文学 【解析】
试题分析:“利立普特国不远处还有个小人国”不叫苏门答腊,而叫“不来夫斯古”。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常识的积累能力。
点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 背景 特色 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3.下列对名著的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到达火焰山,面对熊熊烈火,孙悟空首先打算采取借芭蕉扇达到灭火的目的。
B.《格列佛游记》是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地剖析了当时法国的社会现实。C.《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小说叙述了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进行的种种冒险经历。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老布尔什维克朱赫来住在保尔家期间给保尔讲了许多革命、工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道理,对保尔的思想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答案】B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外国文学 【解析】英国
4.诗歌赏析。
品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小题1】请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妙处(1分)
【小题2】谈谈你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的理解(1分)
【答案】
【小题1】写出塞外奇异(壮阔)的风光;反映宋军守军力量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阙抒情作铺垫(答出其中一点即可给满分)
【小题1】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感情。【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词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诗句的能力。鉴赏诗句一般的方法为:方法+效果+情感,鉴赏时结合具体的诗句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结合诗歌的内容以及诗歌的时代背景来体会情感即可。
5.名著阅读: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6分,前三空和第五空各1分,第四空2分。)行者近前作礼道:“樵哥,问讯了。”那樵子撇了柯斧,答礼道:“长老何往?”行者道:“敢问樵哥,这可是翠云山?”樵子道:“正是。”行者道:“有个铁扇仙的芭蕉洞,在何处?”樵子笑道:“这芭蕉洞虽有,却无个铁扇仙,只有个铁扇公主,又名罗刹女。”行者道:“人言他有一柄芭蕉扇,能熄得火焰山,敢是他么?”樵子道:“正是正是,这圣贤有这件宝贝,善能熄火,保护那方人家,故此称为铁扇仙。我这里人家用不着他,只知他叫做罗刹女,乃大力牛魔王妻也。”
【小题1】上面这段材料出自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 》,作者是。【小题2】文中的行者是(名字)。他是小说中的第一号人物,他具有 的特点,最受读者喜爱,毛泽东有两句诗“,玉宇澄清万里埃”道出了这位神猴的本质。
【答案】
【小题1】西游记 吴承恩
【小题1】孙悟空 乐观、聪明、勇敢、顽皮、灵活,热爱自由,除恶务尽,充满斗争精神 金猴奋起千钧棒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小说
【解析】要求学生对课后推荐的名著加以识记,尤其是名著里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
6.阅读下面这首诗,按题后要求答题。(5分)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①对这首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点明登临位置,从“帘旌”到“夕阳”,写景由远及近。
B.颔联思昔抚今,忆“吴蜀”融入厚重历史感,说“徙倚”渗透个人怅惘情。
C.颈联“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和时间上道出了亡国之臣的无尽忧愤。D.尾联“风霜”语意双关,“沧波”情景交融,于无限悲凉中收束全篇。
②这首七言律诗借景抒情,把自然之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融为一体。
【答案】 ①A。②答案:家国之恨 身世之悲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①A项中从“帘旌”到“夕阳”,写景由近及远。
②此题考查诗歌的写作手法。抓住“万里来游”、“三年多难”及写作背景来分析。
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小题1】本诗作者登楼抒怀,请结合本诗首联具体阐述作者抒怀的内容。【小题2】本诗最后两句所使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并作简要赏析
【答案】
【小题1】一是作者客居他乡对自己遭遇的伤感,二是看到国家多灾多难而对国家的忧虑。【小题1】所使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用典。本诗最后两句主要使用了后主刘禅和诸葛亮两个典故。使用后主的典故主要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统治者重用宦官而造成国事维艰、吐蕃入侵的局面的担忧。使用诸葛亮的典故表达了自己空怀济世之心,苦无献身之路的感伤。【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此类试题先了解背景、诗意,再分层回答。首联提挈全篇,“万方多难”,是全诗写景抒情的出发点。在这样一个万方多难的时候,流离他乡的诗人愁思满腹,登上此楼,虽然繁花触目,诗人却为国家的灾难重重而忧愁,伤感,更加黯然心伤。
【小题1】后两句所使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用典,表达对国家统治者重用宦官而造成国事维艰、吐蕃入侵的局面的担忧及自己空怀济世之心,苦无献身之路的感伤。
8.名著阅读。(5分)
⑴ 阅读《简爱》相关片段,按要求答题。
“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和一点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内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这段话中的“我”是(人名),这是她对(人名)说的,从中看出她具有 的个性。(3分)
(2)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着禅杖,抡起来打两个公人。文中的“胖大和尚”是谁?请再写出一个与此人相关的故事。(2分)
【答案】(5分),⑴.(3分)简·爱;罗切斯特 ;追求平等(或自尊自爱、人格独立)⑵.(2分)示例:鲁智深 大闹五台山、倒拔垂杨柳、单打二龙山、大闹野猪林、大战呼延灼等。评分:共2分。人物1分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外国文学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对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的知识考查,要求学生对教材中及课后推荐的名著要点加以了解和识记,尤其是教材中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这里学生应了解《简爱》和《水浒传》相关内容。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9.阅读名著选段并结合相关情节,回答问题。
在岸边看时,只见江面开处,那人把李逵提将起来,又淹将下去;两个正在江心里面,清波碧浪中间;一个显浑身黑肉,一个露遍体霜肤;两个打做一团,绞做一块。江岸上那三五百人没一个不喝采。(《水浒传》第三十八回)
李逵的绰号是什么?“那人”是谁?李逵和“那人”打斗的原因是什么。绰号: 那汉子: 原因:
【答案】绰号:黑旋风;那人:张顺;原因:李逵放走了渔户的鱼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文段,根据有关信息,仔细回顾小说有关内容,判断解答即可。考点: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
10.古诗鉴赏 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小题1】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 ;从写作对象上看,这是一首 诗。【小题2】“无限风光尽被占”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小题3】谈谈你对后两句的理解感悟。
【答案】
【小题1】七言绝句(七绝)、咏物;
【小题2】描绘了蜜蜂不辞路途遥远,不辞辛劳,占尽了春天的大好风光的情景。【小题3】“采得百花成蜜后”,蜜蜂并未享受到自己的劳动果实,最后一句冷然追问“为谁辛苦为谁甜”?将前文对蜜蜂的羡慕推翻,在对辛勤的劳动者歌颂的同时,对那些不劳而获的剥削者以无情的讽刺。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诗分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四句是绝句,《蜂》明显是赞美蜜蜂的。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前两句却用几乎是矜夸的口吻,说无论是平原田野还是崇山峻岭,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是蜜蜂的领地。这里作者运用极度的副词、形容词──“不论”、“无限”、“尽”等等,和无条件句式,极称蜜蜂“占尽风光”。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3】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一声叹息。同时也提出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已采的百花酿成蜜,辛辛苦苦的劳作终于有了可喜的成果,话锋一转,这般辛劳到底又是为了谁呢?在当时黑暗腐朽的社会里,为的正是那些不劳而获、占据高位、手握重权的剥削者,此中的讽意不言而明。诗人以反诘的语气控诉了那些沉迷利禄之人,感喟良久之余不禁又对广大的劳苦人民产生了矜惜怜悯之情,从另一个侧面对这种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不平现实加以嘲讽和鞭笞,在为劳动人民鸣冤叫屈的同时也是对自己久沉下僚、大志难伸的境遇予以反省,表达对唐末朋党倾轧、宦官专权、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社会现象更深的痛恨之情。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共20篇,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B.《世说新语》是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是我国南朝宋的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C.中国是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汉语中有许多敬辞和谦辞。“尊君、舍弟、鄙人、寒舍、愚见”都属于谦辞。
D.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形式固定。一般每首八句,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颔联、颈联一般要对仗。
【答案】C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以及文化知识的辨析能力。仔细阅读四个选项,C项“尊君”是敬辞,“舍弟、鄙人、寒舍、愚见”是谦辞。考点:识记文化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2.赏析诗歌回答问题。菊 郑 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①高。
[注释]①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
【小题1】这首诗用“露湿秋香满池岸”来描写菊花在秋天早晨开放的景象,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发挥想象,把该诗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小题2】结合全诗,对“由来不羡瓦松高”一句进行简要赏析。
【答案】
【小题1】(2分)沾满晨露的丛丛秀菊湿润晶莹,含露绽放,散发出缕缕幽香,飘满了水池岸边。【小题2】(2分)参考示例l:诗人采用对比手法,将菊花与瓦松作比,突出表现了菊花虽生长在低洼之处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了人们的品质。
参考示例2:诗人采用拟人的手法,将菊花人格化,用“不羡”更形象地表现出菊花不慕高位、不慕荣利的品质。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诗词赏析一般从,内容鉴赏、主题赏析、手法赏析三个角度来赏析,从诗句中理解内容,从而感悟诗歌的主题。
1、想象合理,描写形象,能再现诗句所描写的画面即可
2、表现手法把握准确计,分析恰当计;语意相近即可。
13.根据原文填空。
(1)那柔曼如提琴者,是 ;那清脆如弹拨者,是 ;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
(2)蒌蒿满地芦芽短。(3),春风不度玉门关
(4)土地平旷。
(5)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宜多应者。(6)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答案】(1)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 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 万道细流汇于空谷(2)正是河豚欲上时(3)羌笛何须怨杨柳,(4)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5)为天下唱(6)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默写诗文句子,易写错字,一是由于记忆不清,二是好望文生义,所以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含义,本题中易错字有:漏、豚、羌、怨、俨、纶、窥、反,要根据语境仔细判断,注意书写,不要笔误。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4.根据提示和要求填空(8分)
⑴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____,虫声新透绿窗纱。⑶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______。⑷巧笑东邻女伴,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卜算子 咏梅》中表现梅花在恶劣的环境中依然高洁、坚贞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白居易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在他的不少诗歌中均表达了自己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卖炭翁》中,作者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的诗句来表达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而《观刈麦》中也有表达刈麦农民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人迹板桥霜(2)今夜偏知春气暖(3)引无数英雄竞折腰(4)采桑径里逢迎(5)略(6)略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略
15.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两句描写舟过荆门时所见的景色,“随”字赋予静止的山以动感,“入” 写出了大江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的气势。
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写出作者心底的愿望,登泰山之顶,攀人生高峰。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大漠之上,纵的烟,横的河,圆的落日,线条简约,色彩明丽,使边塞风光添了几许柔美。
D.“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写春望所见,“破”字使人满怀凄然,“深”字又令人触目惊心。
【答案】C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试题分析:C.“使边塞风光添了几许柔美”的说法不妥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营造的是雄浑、壮阔的气氛,不是“柔美”。
第四篇: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古代散文、兵法农医、天文术数、艺术杂学等》同步专项练习【97】(含
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古代散文、兵法农医、天文术数、艺术杂学等》同步专项练习【97】(含答案考点及
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6分)峡口进友人 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注】①峡口:两山夹水的地方,这里指长江出蜀的险隘。②去住:指走的人和留的人。【小题1】“峡口花飞欲尽春”交代了送别的___ 和___。“花飞欲尽春”这一景象在诗中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 _ _ 之情。“天涯去住泪沾巾”和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3分)
【答案】
【小题1】地点 季节 渲染了凄凉忧伤的氛圉,烘托了诗人的惆怅之情。【小题2】惜别 司空曙惆怅伤感 王勃 乐观旷达
“惜别”1分,写“依依不舍”等也算对。“感情”2分,“惆怅伤感”答出一词即可,写成“悲苦”,“愁苦”等也算对;“乐观旷达”答出一词即可。【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峡口”点明了地点,“欲尽春”表明了季节是春末。结合全诗可知,景物描写起到了烘托的作用,根据后句的“泪沾巾”可知,是惆怅,悲凉之情。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的能力。
点评:首先理解诗句的大意,然后结合上下文内容,考虑诗句写了什么,与全诗内容有什么联系,在诗歌中起什么作用。这样,对诗句的理解就透彻了。
【小题2】试题分析:根据诗歌中的“天涯去住泪沾巾”及所描写的景物特征可知,诗人的情感的伤感的,因为朋友要离别。王勃的诗句所表达的情感完全不同,表现了分手时的乐观与劝慰之情。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主题思想的理解能力。
点评: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与情的关系,一般是由景色的特点尤其是人物的心境、处境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当然与人的处世态度也有很大关系。做题时要注意抓住具有这些特征的关键语句,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综合进行分析。如果诗中有直抒胸臆的句子,那就要抓住这些语句结合全诗内容加以揣摩。
②
②①2.送魏二(唐)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小题1】这首诗用来渲染惆怅别情的景物有哪些?(2分)【小题2】简析“江风引雨入舟凉”中“凉”字的妙处。(2分)
【答案】
【小题1】秋风秋雨、潇湘孤月、清猿哀啼
【小题2】一语双关。“凉”不仅写出了秋风秋雨中身体上感受到的寒冷,更写出了此时因朋友分离而倍感凄凉的内心感受。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1)“橘柚香”反衬出诗人的惆怅别情;(2)“潇湘孤月”象征“魏二”,表现出诗人的惆怅别情;(3)用猿猴的哀啼表现诗人的惆怅别情。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点评: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诗歌的意思,根据意思分析出能体现诗人惆怅别情的景物即可。【小题2】试题分析: “凉”字写出了江风夹杂着雨水吹入船中给人的感觉(或写出了秋风秋雨给人的真实感觉);同时也是凄凉氛围、情感的反映,将情景融合在一起。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语言的理解鉴赏。
点评:鉴赏诗歌的语言时,(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先看练得的字是什么词性,结合词性,解释词的含义、明确词的手法。(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结合炼字所在具体诗句分析,写出什么景物特点或者在描摹情景情态时何效果。(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在诗歌情感角度起到什么作用,并且是什么情感。
3.下列人物、作品与作者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莎利文——《再塑生命》——海伦·凯勒 B.贝多芬——《名人传》——罗曼·罗兰 C.藤野先生——《呐喊》——鲁迅 D.屈原——《雷电颂》——郭沫若
【答案】C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
试题分析:《藤野先生》是鲁迅的回忆散文,选自其散文集《朝花夕拾》。《呐喊》是鲁迅的小说集。
考点:文学常识判断
点评:本题不难,是学生熟记的文学常识。阅读名著,了解文学常识,丰富自己的知识,一为自己写作积累材料。平时学习中,了解文学常识时,应养成查阅资料的习惯,积累更多的知识。4.下面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宋江一—智取生辰纲 C.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答案】A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
试题分析:题目是选择和连线题,难度不大,但是涉及到的篇目较多,所以要知道得多,而且掌握得深入。A“智取生辰纲”的不是宋江,应是吴用。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常识的积累能力。
点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要把课标要求的名著,课本上涉及到的名著都认真读一读。在读的过程中,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B.孙悟空——大战牛魔王 D.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5.名著阅读,根据下列摘录的语句,完成相关问题。
【小题1】“ 脸又长又厚又粗犷,头发很短,向前盖着,使额头显低,两只小眼睛深陷在阴暗的眼眶里,严峻地盯着别人,鼻子扁阔,嘴唇厚而前伸,耳朵大大的。”这是对《名人传》中 的外貌描写。
【小题2】 “尔后,潜艇经历了搁浅、土人围攻等危险,安然驶向印度洋。这时发生了一件离奇的事。他从海面上望见了什么,突然充满了愤怒和仇恨。他粗暴地把阿龙纳斯及其同伴们禁闭在小房间里,并强迫别人入睡。”文中的“他”是 ,选自《 》。
【小题3】“昨天,我们在归路上遇见全体的皇族。我们远远的就已看见。歌德挣脱了我的手臂,站在大路一旁。我徒然对他说尽我所有的话,不能使他再走一步。于是我按了一按帽子,扣上外衣的纽子,背着手,往最密的人丛中撞去。”文中的“我”是《名人传》的。
【答案】
【小题1】列夫。托尔斯泰 【小题2】尼摩 《海底两万里》 【小题3】贝多芬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外国文学 【解析】
试题分析:《名人传》是英国作家茨威格的名作,书中介绍了三大名人:托尔斯泰、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有科幻作品“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都与海洋有关,又称“海洋三部曲”。考点:文学常识
点评:本题不难,学生对这些文学常识比较熟番。学生应该多读名著,在选择名著时,要根据自己的知识程度和爱好来选择,兴趣是门槛,有兴趣,才能真正走进名著里的世界。
6.名著阅读。(6分)【小题1】“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这几句话出自前______(国别)作家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2分)
【小题2】主人公保尔最喜爱的两本书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2分)【小题3】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共有“四次面临死亡”的经历。请你任选其中两次,用简要的语言概括。(2分)
【答案】
【小题1】苏联 奥斯特洛夫斯基 【小题1】《斯巴达克斯》和《牛虻》
【小题1】第一次是保尔在与波兰白军的战斗中,腿受了伤并得了伤寒;第二次是保尔在骑兵部队的战斗中,一颗炸弹在保尔身边炸响,头部受了重伤;第三次是保尔被繁重紧张的肃反工作击倒,不得不离开岗位,回家养病;第四次是保快尔在铁路修完时,得了伤寒和肺炎。(每次1分)【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外国文学
【解析】要求学生对课后推荐的名著加以识记,尤其是名著里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
7.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4分)唐•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释】①城:指唐代京城长安。②诗家:诗人。③清景:美景。④上林:即上林苑,汉代宫苑。
【小题1】诗中第二句哪两个字暗示了早春的“早”?
【小题2】诗的三、四句写了阳春的绚丽景色,这样写符合题意吗?为什么?(2分)
【答案】
【小题1】才、半(2分)
【小题1】符合题意,三、四两句写了阳春的繁花似锦、游人如云,然而这种景色人人尽知,已无新鲜之感,正好与一、二句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反衬出作者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2分)【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诗歌的能力。在读懂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找出能体现早春之早的词语即可。
【小题1】本题考考诗歌的写作方法,其实就是鉴赏诗歌的三四两句。鉴赏诗歌中诗句的一般方法为:先找到该句子运用了什么方法,然后分析该句子具有怎样的效果,最后点出作者的情感即可。注意在鉴赏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诗句。④②③8.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繁星》一文围绕繁星,按时间顺序依次写了“从前”、“三年前”、“如今”、“有一夜”四个片段,表达了作者酷爱星天的感受。
B.《社戏》是一篇小说,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本文按照“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的思路构思全文。C.《吕氏春秋》,亦称《吕览》,是战国末秦相吕不韦编写的论文集。
D.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社会活动家,曾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飞鸟集》等。
【答案】C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先秦诸子百家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文学常识识记的题型。《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杂家名著,不是论文集。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9.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中国石拱桥》是一篇事物说明文,文章通过对赵州桥和卢沟桥两座桥的具体而生动的说明,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大小不
一、形式多样、历史悠久、分布广泛、结构坚固、杰作惊人的特点。
B.《故宫博物院》抓住故宫建筑群的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征,按空间顺序来说明,故宫的前三殿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后三宫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C.《湖心亭看雪》是张潮在明亡后追忆前尘往事的小品文。他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明末清初人。作品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
D.《等岳阳楼》(其一)选自《陈与义集》,作者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南北宋(朝)之交的著名诗人。
【答案】C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C项错误。《湖心亭看雪》作者是张岱,而不是涨潮。考点: 判断课文内容正误
点评:此类考题紧扣课文内容,所以要熟悉掌握课文内容,特别是重点课文内容。包括文学常识、主题、写作手法等方方面面。
10.名著导读,按要求填空。(5分)
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叙述了、、的一生,他们三人的共同点,都是。
【答案】(3分)家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列夫·托尔斯泰
(2分)这三人共同的特点是 :三人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而创建至伟的人物,他们的人生丰富多彩,他们的作品精深宏博,他们的影响历经世代而不衰。【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外国文学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对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的知识考查,要求学生对教材中及课后推荐的名著要点加以了解和识记,尤其是教材中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这里学生应了解《名人传》的相关知识。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1.“语文实践活动——我爱文学”。
步人中学的大门,我们就步人了文学的世界,为了更好地激发大家对文学的热爱,某中学七年级语文老师准备办一份 “小小文学报”手抄报,大家都认为这名称不好,现在请你给它重新起一个你喜欢的名称,并简要说明你的理由。同时在第一期手抄报上推荐一部你喜欢的文学名著。
报刊名称:_________
我的理由或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推荐的名著是:《_______》
【答案】略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答案不唯一,写出理由,推荐出一部名著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2.阅读下列这首诗,完成下题。村行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馀忽惆怅? 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释】①野兴:指陶醉于山村美景,怡然自得的乐趣。②籁:大自然的声响。③棠梨:杜梨,又名白梨、白棠。落叶乔木,木质优良,叶含红色。④原树:原野上的树。【小题1】此诗颈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加以描述。
【小题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几种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至少写两点)
【答案】
【小题1】 经霜的棠梨叶随风飘落,红艳似火,好似胭脂一般,在山野间分外耀眼;成片的荞麦花洁白如雪,阵阵清香扑鼻而来。
【小题2】①由菊花初黄、万壑有声、数峰无语、秋叶红艳、荞麦花开白又香等美景,可见作者对美景的陶醉或对自然的喜爱。② “似吾乡”,感觉眼前之景好像自己的家乡,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思念。③对自己不得志的惆怅之情。景色虽美但是自己却有家难归,仕途多舛,自然产生“惆怅”之情。(答两点即可)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③
④
①
②【小题1】
试题分析:解答时就要紧扣“情”或“景”,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此处描绘了经霜的棠梨叶随风飘落,红艳似火,好似胭脂一般,在山野间分外耀眼;成片的荞麦花洁白如雪,阵阵清香扑鼻而来的景象。【小题2】
试题分析:学生应全面了解背景,把握形象内涵,体会意境特点,明确抒情方式。这里由菊花初黄、万壑有声、数峰无语、秋叶红艳、荞麦花开白又香等美景,可见作者对美景的陶醉或对自然的喜爱。“似吾乡”,感觉眼前之景好像自己的家乡,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自己不得志的惆怅之情。景色虽美但是自己却有家难归,仕途多舛,自然产生“惆怅”之情。
13.对联可分为春联、喜联、寿联、胜迹联等,假如今天恰逢你的爷爷七十大寿,下面四副对联中最适合送给他作为寿联的一项是()A.依山傍水景中胜境,坐北朝南函里新居。B.红梅点点,春意浓浓。
C.福分洋洋如东海,鹤寿悠悠似南山。D.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答案】C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A为胜迹联;B为春联;D为言志联;C中“福分”“贺寿”为寿联。故选C。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4.阅读下面的名著片段。
我不知道怎样描述回到老宅,躺在吊床上的那份惬意。我的房子简直是一个尽善尽美的住处,舒适而温馨。倘若我命中注定要呆在这岛上,我决定再也不远游。
经过这么一番长途跋涉后,我休息了一个星期,尽情地吃喝一通。这期间,一个重要任务是为鹦鹉波尔做一个笼子。它已非常驯服,与我相处得很融洽。我记起圈起来的那只小山羊,打算去把它带回家来,或给它喂点食物。我去了,发现它还在老地方,因为它根本出不去。小羊已经饿得奄奄一息,我赶紧出来砍一些能找到的树枝和灌木,扔进围篱喂它。喂完后,我用绳子拴住它,带它离开。其实我根本没有必要拴它,它饿怕了,变得非常驯服,像只狗似的跟着我,我不断喂它,它变得那么温驯、可爱,很快就加入到我的宠物行列,以后再也没离开过我。
我把九月三十日,即我登陆的周年纪念日当作一个神圣的日子来对待。我已经在这儿滞留两年,跟第一天来这儿时一样,毫无获救希望。我满怀谦卑、感激之情追忆上苍对我孤独生活的各种恩赐。我虔诚衷心地感谢上帝,他的存在,他注入我心田的仁慈弥补了我的孤独生活的不足,人际往来的缺乏。他支持着我,安慰我,鼓励我仰仗他的神力,期待他永久的惠顾。我完全改变了对快乐和痛苦的看法,我的欲望变了,情感变了,内心的喜悦已不同于初次来这儿的时候,甚至不同于过去两年的心态。(节选自《鲁滨孙漂流记》)(1)根据选文,“我”对荒岛生活的哪些方面感到惬意(要求回答三个方面)?如何看待这种“惬意”?(2)“我”被抛到荒岛前有过多次出海远游的经历。根据原著,请简要概括其中两次远游的遭遇。
【答案】(1)①.有舒适温馨的住所;②.有温驯、可爱的宠物;③.上苍对“我”孤独生活的各种恩赐(或:上帝注入我心田的仁慈,弥补了孤独生活的不足)。
这种“惬意”是态度乐观的表现。虽然荒岛生活孤立无援,但对生命的热爱、对拥有的珍惜,使他感到了“惬意”。
(2)①往伦敦,途中遇风暴,后获救;②往非洲,遭海盗袭击,被俘,当了两年奴隶;③从非洲逃出,到达巴西;④从巴西乘船去非洲购买黑奴,遇风暴,漂到荒岛。(答对任意一点即可)【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问题考查的是选文内容的提取概括能力,仔细阅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根据题目找出相应的句子概括即可;第二问题考查的是对于重要词语的理解,理解词语的本意,然后结合文章内容,理解词语的语境义。(2)根据所读所记,仔细回顾作品内容和有关知识,进行概括作答。
考点: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5.名著阅读填空。
《童年》作者是,讲述的是(作者的乳名)三岁到十岁时期的童年生活。三部曲的另外两部是《 》,《 》。
【答案】高尔基 阿廖沙 《在人间》《我的大学》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用心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了解作者、国籍,作品的关键情节、经典片段和名言警句,才能轻松应对试题。这是对名著《童年》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考点: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
第五篇: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古代散文、兵法农医、天文术数、艺术杂学等》同步试题【46】(含答案
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古代散文、兵法农医、天文术数、艺术杂学等》同步试题【4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雪》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最为明朗的一篇。它的景物描写细致生动,用词准确。文章描写了江南与北方的雪景,并在对比中体现出作者的倾向。
B.《海燕》是高尔基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高尔基的代表作品是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C.“记”是古代一种文体,以记事、记物、写景等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都是“唐宋八大家”的作品。
D.《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主要讲述了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凡尔纳被公认为是“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答案】C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
试题分析:名著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本题抓住文字信息根据知识积累判断正误。《岳阳楼记》作者是范仲淹,他不属于“唐宋八大家”。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2.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与________一起在半夜去坟地里埋野猫时,看见_________把鲁滨逊医生杀害了,这个人却把罪行嫁祸给了(3分)
【答案】哈克贝利·费恩印第安·乔 莫夫·波特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外国文学 【解析】
试题分析:仔细回顾所读名著相关情节,寻找情节中的提示点,先将容易记忆的人物填写出来,再填写其它。考点:名著内容了解
点评:本题有难度,学生不一定能记清楚书中的细节。阅读名篇名著,对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必要,从名篇名著中了解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提高写作水平。
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两题。(5分)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注】①劳歌:送别歌。
【小题1】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2分)【小题2】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最后两句所写景色的特点,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答案】
【小题1】用“红”对“青”,色彩鲜艳,红叶与青山相映成趣。(或静的山与急湍的水对比,动静结合,充满情趣)(2分)
【小题2】写了凄黯(凄清)之景,表达了诗人伤感、惆怅的情感。(3分)【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一把握全诗主题,即送别。二分析字面内容,“红”“青”为色彩,内容上有叶(植物)有山有水,红叶、青山为静态之物,水流为动态之物。三从写作手法上看,这是动静结合。四从词语的角度分析,“急”可见心情。考点:考查语句赏析。
点评:本题最难。答题一注意赏析的角度:词语运用、写作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诗歌风格和思想内容、主观情感等,二注意知人论世,联系背景,三注意批文入情,从字面意思理解深层蕴含,四注意用语专业。
【小题2】试题分析:
一、从总体把握描绘景物的氛围。
二、注意关键词句的意蕴,比如“风雨”,常常营造冷清、哀伤等氛围。
三、扣住“送别”主题。考点:本题考查主题理解。
点评:本题较难。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就是分析评价作品主题的社会意义、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分析评价要实事求是、要中肯,既不贬低也不拔高。评价是鉴赏的最后一步:由对诗的“感受”上升到理性的概括。常用方法:①知人论世;②批文入情。
4.名著阅读。(4分)
《水浒传》第六十八回回目是“宋公明夜打曾头市 卢俊义活捉史文恭”。
【小题1】宋公明的外号是
;卢俊义曾被梁山好汉
(人名)用计骗上梁山。(2分)
【小题2】简述“宋公明夜打曾头市”的原因。(2分)
【答案】
【小题1】及时雨 吴用
【小题1】因为史文恭射杀晁盖,曾家府里的人抢夺了梁山马匹。(4分)【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小说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名著的了解。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要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5.名著阅读(4分)
【小题1】下面对四部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是()(2分)
A.《西游记》中塑造的孙悟空具有超凡的智慧、特殊的才能、洞察一切的眼力和清醒的头脑。
B.《水浒》中的“豹子头”林冲、“黑旋风”李逵、“花和尚”鲁智深、“智多星”宋江等
都是英雄好汉。
C.《伊索寓言》大部分是动物寓言,广泛采用拟人手法,刻画动物栩栩如生。D.母爱、童真和对自然的赞美,这是《繁星》和《春水》的主题歌。
【小题2】请从《伊索寓言》中,写出你读过的一则故事名称并简要说说寓意。(2分)故事名称:
寓意:
【答案】
【小题1】B此项中错误的地方应改为:-“智多星”改为“及时雨”或“宋江”改为“吴用” 【小题1】略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小说 【解析】略
6.(浙江省201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4分)
淮上渔者(唐)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①船移江浦②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获③花中。
【注释】①逐:跟随。②浦:水边,岸边。③获: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小题1】.本诗第二句中体现渔家生活特点的两个字是 ▲、▲。(2分)【小题2】.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几句话进行描述。(2分)
【答案】
【小题1】(共2分)逐 移
【小题1】(共2分)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欣喜欢快的情景:白发老人钓得一条尺把长的鲈鱼,儿孙们兴高采烈地忙着在获花丛中吹火煮鱼。(意思对即可)【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注意品味诗中流露出的情感并把握关键词语的含义。
【小题2】此题考查与诗歌的主题有关,品味语言,从注意先从字面意思考虑,然后再思索深层次含义。
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春》是抒情散文,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
C.《皇帝的新装》作者是安徒生,丹麦童话作家,世界著名的儿童作家。
D.《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它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作者吴敬梓,清代小说家。
【答案】B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熟知文学常识的程度。B项中对《春》作者的表述有误,应该是朱自清,原名相应地应该是自华。
8.下列对课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夜》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安适、宁静的心境。B.《雨说》中的“雨”的形象及种种的情景都具有象征性。
C.《星星变奏曲》一诗的上下两节,共同以“星星”为主要意象,来表现追求光明的主题。D.《蝈蝈与蛐蛐》描绘的是春夏秋冬四季景象,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
【答案】B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雨说》中 “雨”的形象及种种的情景都具有象征性。
9.下列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 《雨说》--抒情诗--郑愁予--台湾诗人
B 《敬业与乐业》--演讲稿--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 C 《武陵春》--宋词--李清照--豪放派诗人 D 《望江南》—唐词--温庭筠--花间派诗人
【答案】C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略
10.名著阅读
小明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得到下面的两点感悟,请你为他举例说明。【小题1】法布尔常不忘用生动的比喻来描写昆虫。【小题2】法布尔以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进行昆虫观察。
【答案】
【小题1】 示例: 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他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
【小题2】 法布尔为了探求毛虫使人痒痛的毒素存在的位置,推翻大多数人所认为的在表皮上的这种说法,不惜把自己作为实验品,在自己的手臂上进行试验,最终证明自己的猜想毒素存在于毛虫的血液和尿素中;法布尔细致入微地观察毛虫的旅行,不顾危险捕捉黄蜂,他大胆假设、谨慎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文学及名著一般考查经典篇目的出处及重要作家的资料和作品有关内容。解答这类题目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些篇目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可按朝代和国籍编序,列出每一篇目的出处、作者、文章内容要点以及相关的资料等。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1.阅读《山坡羊 潼关怀古》,完成题目。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小题1】本曲作者是____,____朝______家。“山坡羊”是___________。【小题2】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小题3】仔细品味画线的句子,说说加横线的字好在什么地方,会使人产生怎样的联想。
【答案】
【小题1】张养浩 元 散曲 曲牌名 【小题2】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小题3】“聚”:使静态物具有动态美,使人仿佛看到群山竞向潼关奔来的情景。“怒”:使人觉得黄河如兽在咆哮,并联想到河水奔腾澎湃的情景。【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为考查文学常识。平时学生养成识记名篇名作的习惯。考点:识记诗歌的基本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小题2】
试题分析: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他伤感悲愤的最主要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最主要的原因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3】
试题分析:作者途经潼关,看到的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景象。本层描写潼关壮景,生动形象。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一“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2.下面四首古诗都含有我国民间的传统节令,诗中所表示的节令是()()()()
A.去年元月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B.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C.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答案】元宵节 七夕 重阳 春节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A中“元月”表明为“元宵节”;B中“牵牛织女”标志“七夕”;C中“登高”说明为“重阳”;D中“一岁除”说明为“春节”。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3.名著阅读:
(1)世界上许多伟大人物小时候都曾历经磨难。某班同学,在阅读过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和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之后,准备比较一下“阿廖沙”与鲁迅的童年生活,你认为他们之间存在哪些共同点?(2)高尔基在《童年》中写道:“我们的生活是令人惊奇的,这不仅因为在我们生活中这层充满种种畜生般的坏事的土壤是如此富饶和肥沃,而且还因为从这层土壤里仍然胜利地生长出鲜明、健康、富有创造性的东西,生长着善良----人所固有的善良,这些东西唤起我们一种难以摧毁的希望,希望光明的、人道的生活终将苏生。”
有人说,《朝花夕拾》包含了作者“温馨的回忆”。请选择其中一篇文章,概括出能够表现作者“温馨的回忆”的内容。
【答案】(1)答到其中一点即给分。言之成理即给分。
①都是早年丧父,“阿廖沙”寄居在外祖父家,生活困苦。鲁迅家为父亲治病,家道中落。②《童年》中的两个舅舅的形象与《父亲的病》中的庸医、《琐记》中的衍太太的形象,都代表着生活中的丑恶。体现作者童年生活的辛酸。(2)言之成理即给分。
【示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描述孩子们在百草园的雪地上捕鸟的情景。
【示例二】《五猖会》一文中迎神赛会时,孩子们买一个“吹嘟嘟”,地吹上两天,享受一份游戏的快乐。
【示例三】《无常》一文中无常看到一位母亲为死去的儿子哭得伤心,放她的儿子还阳半刻。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所学所记,回顾《童年》和《朝花夕拾》的相关内容和情节,根据题目进行作答即可。(2)根据所学所记,回顾《朝花夕拾》的相关知识和内容,根据题目进行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
14.古诗词赏析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小题1】本曲中的“ ”四个字,暗示了潼关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小题2】任选一个角度,赏析“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妙处。
【答案】
【小题1】山河表里
【小题2】示例: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本质,在封建社会里,无论是繁荣还是战乱,遭殃的总是百姓。【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
【解析】出自《全元散曲》 作者:张养浩 创作年代:元朝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元曲作家张养浩的散曲作品。这是他赴陕西救灾途经潼关所作的。此曲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这种同情与关怀的出发点是儒家经世济民的思想,在传统的五七言诗歌中本为常见,但在元代散曲中却是少有。全曲采用的是层层深入的方式,由写景而怀古,再引发议论,将苍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辞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字里行间中充满着历史的沧桑感和时代感,既有怀古诗的特色,又有与众不同的沉郁风格。【小题1】试题分析:该题考核对诗词的理解。题干 “暗示了潼关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 中关键词是“兵家必争之地”,应在理解全曲的基础上进行筛选。“山河表里潼关路”,潼关之气势雄伟窥见一斑,如此险要之地,暗示潼关的险峻,乃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小题2】试题分析:该题考核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从“百姓苦”可以判断运用了反复。内容上“亡,百姓苦”好理解。王朝灭亡之际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兴,百姓苦”的原因则是:王朝之“兴”必大兴土木,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不堪其苦。像秦王朝兴起时,筑长城,开驰道,造官室,劳役繁重,百姓受尽了苦。“兴,百姓苦”一句,发人所未发,深刻而警策。兴则大兴土木,亡则兵祸连结,不论“兴”、“亡”受苦的都是百姓。
15.选出下列句子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
A.郎朗在27岁时就成为了世界钢琴界的领军人物之一,那年他刚过而立之年。B.“清明”是我国传统节日,在清明时节人们有上坟和踏青等习俗。C.“文房四宝”指“笔、墨、纸、砚”,是书房中常备的四种文具。
D.生肖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种动物。
【答案】A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涉及民间文化方面的知识。仔细阅读各项内容,抓住表述的知识要点,根据积累积累判断正误。A错,“而立之年”是三十岁。【考点定位】识记文化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