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企业融合发展建议

时间:2019-05-14 18:56: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科技与企业融合发展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科技与企业融合发展建议》。

第一篇:科技与企业融合发展建议

制约科技与企业联合发展的因素与建议

一、科技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科技企业市场经济大潮中,不断发展充实。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其作用与地位日益显现,主要表现在:

1、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容纳众多就业人员稳定一支庞大的产业队伍。这将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关系等起到很好的影响和作用,对缓解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扩大就业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2、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注重科技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在科技创新、技术开发等方面意识强、行动快,成为名副其实的技术创新生力军。

3、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都离不开科技企业规模化发展。面向市场,多重融资模式,与科研机构联合产生联动效应,直接增加地方财税来源。

二、制约科技与企业联合发展的因素

1、政策制约。国家对科技园区和企业孵化器建设缺乏统一的宏观指导,政策滞后于发展。如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和孵化器建设基本处于自由发展阶段,多部门介入,缺乏统一的宏观管理和政策引导,有时造成一些地方盲目发展,一哄而上,规划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造成资源、资金的浪费,影响资源区域优势利用和发挥。

2、决策制约。科技园区和孵化器设计和建设可行性分析不成熟,有

时脱离实际的倾向,申报许多项目,盲目从国外引进成套设备、工艺和管理系统,但由于缺乏配套设施、相关技术和管理人才,或不符合当地自然资源条件,或运行管理成本过高等原因,许多引进设备不能达到设计运运能力,造成投资建设脱离预期目标。

3、技术制约。科技园区和孵化器所孵化企业的产品结构不近合理,科研机构支撑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不健全,体系不完善,科技优势显现不出,市场竞争能力弱。没能实现高新技术的密集和体现高产值、高收益的效果。

4、机制制约。企业孵化器的运营主体应是企业。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对科技园区的运营干预过多,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管理运营机制发育不成熟,重政绩展示、轻效益实现,导致部分科技园经营效果欠佳,发展后劲不足。

5、投入制约。科技孵化器建设资金不足,财政支持力度不够,资金使用分散。投资规模有限,资金使用的效能缺乏前瞻性、全局性,资金的聚合聚合效应不够。

6、科技与企业开发认识的错位。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虽然科研单位逐渐转变了科研经费“等、靠、要”的思想。但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一种观点认为,科研单位应该始终“以研为本”,做好科研工作是科技人员的根本任务,科技与企业开发关系不大,仅仅是科研单位的辅助性工作,其产生的效益不能直接改善科研单位设施、条件,研发资金及条件改善主要还是依托政府支持;另外一种观点认为,科技产业化建设是个复杂过程,并且受资金、市场运作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加之科技人员主要从事科研

工作,缺乏产业创业工作经验,对产业经济过程中的市场竞争、经营风险等容易形成畏难情绪,没有过多精力参与企业创业工作,不宜过度强调和开展产业化工作。

7、人事管理互动机制不完善,影响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积极性,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率不高。人才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已成为产业活动最有活力的“第一资源”。科研事业单位,长期以来人事管理形成行政思路,难以满足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产生和成长,人才的流动机制不完善,没有配套人事关系管理和福利保障的缓冲区,专门从事科技研发、推广的科技人员职称待遇没有完备的保障机制,这就增加了科技人才创业的风险,也不利于优秀人才投入产业战线,制约了产业化建设和快速发展。

三、促进科技与企业相互融合发展的建议

1、加大税收调控力度。一方面要制定有利于科技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措施,积极发挥税收政策在拉动投资、科技产品结构转型、产业升级、克服瓶颈、促进创业等方面对企业的发展的正面促进作用,尽量减少税收政策调控的时滞性、局限性等负面作用。另一方面,要积极借鉴先进税收政策,建立科技研发支撑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2、加大财政对科技创新与成果推广支持力度。设立企业科技创新孵化基金,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研发科技产品,营造科技与企业联合互利、发展的政策环境,使产学研结合形成互动、良性的机制,谋求共同生存和发展。

3、加大金融帮扶力度。改善科技与企业联合融资环境,优化改进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技术改造信贷政策,建立和完善风险控制、分担和补

偿机制,健全科技创业投资机制,不断促进科技与企业联合,推进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

4、凝聚共识,注重发挥科技资源优势,强力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形成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体,以企业科技研发中心和科技企业为纽带,以一批具有区域科技示范基地、园区和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载体的科技创新体系,打破传统科教单位用人机制,整合各方科技力量,搭建“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科技研发平台。重点培育科技示范型企业,建设好科技示范基地,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团队,营造科技团队服务企业良好环境,鼓励科技人员带着成果服务于企业创新,逐步形成以科技劳动报酬、知识产权、股权分红等多要素分配机制,稳定科技与企业联合的科技研发团队。

5、构建科技与企业创新体系建设的产权制度。科研单位要从企业产业发展长远目标考虑,加强自主知识产权创新体系建设,盘活科技资源,实施资源优化配置和重组。依托科技成果优势参与企业重组,创建具有技术优势、市场竞争力、抗风险的科技型企业,使科技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储备和支撑,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科技产品向“高、精、优”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达到科技与企业联合双效目的。

新疆农科院科技产业办 2012年11月21日

第二篇: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的融合发展

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的融合发展

摘要:随着企业之间竞争的持续加剧,文化逐渐成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构筑的重要一环,“十年企业靠产品、百年企业靠文化”这一理念为越来越多的企业经营管理者接受以及认可。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将企业文化融入企业管理制度之中,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等问题成为企业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本文在对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内涵进行全面阐述的基础之上,从不同的角度全面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融合策略,以期为企业管理水平提升带来更多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企业文化 策略 管理制度

一、引言

文化管理以及制度管理是目前企业两个重要的经营管理手段,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二者之间关系密切,如果能够充分实现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之间的有效融合,对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来说是一个良好推动。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经营管理者对于文化与制度之间关系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及把握,在具体管理实践中,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之间割裂甚至对立的问题比较突出,文化与制度之间的共生及互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结果文化管理以及制度管理的作用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还拖累了企业管理水平。因此,在企业面临的管理挑战和经营压力与日俱增的情况下,企业应做好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之间的融合,充分发挥好文化管理及制度管理的作用,更好地帮助企业应对各种挑战及压力,为日后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概述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长期经营中沉淀积累下来的,为广大员工认可,并对于员工行为有影响的企业经营理念、价值体系、基本信念、行为规范等内容的总和,是企业的灵魂和旗帜。自从企业文化概念诞生以来,学者对于企业文化的研究不断深入,在企业文化内涵、作用、建设策略等方面形成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从企业文化内涵来看,企业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四个层面。这四个层面的企业文化中,物质文化及制度文化属于表层文化,而行为文化及精神文化属于深层文化。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客观存在企业文化,企业文化随着企业的产生而产生,消亡而消亡,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推动企业更好的发展,落后的企业文化则会给企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文化对于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集中体现在激励、约束、规范、辐射、凝聚等方面,观察基业长青的公司,无一例外都有卓越的企业文化,文化在这些公司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带来了健康发展。而企业文化对于员工行为的影响更多是一种软性约束,强调以人为本。所以,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做到人尽其才,强调尊重人才、善用人才、培养人才,让人才发挥最大潜力,实现最大价值。

管理制度是指企业经营中为了实现经营目标、规范经营管理活动,而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不可或缺的手段,完善的制度管理对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企业管理制度具体包括人事制度、营销制度、财务制度等等,通过制度的设置可以让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最大限度地减少个人意志对于企业经营管理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制度管理的一个要点就是注意制度的落实,有制度不执行所带来的危害要远远甚于没有制度,因此企业制度管理需要确保制度的权威,任何人都不能够凌驾于制度之上。而制度管理相对于企业文化来说是一种硬性约束,所以,一旦制度颁布实施之后,企业员工必须要遵守制度要求,这样才能够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三、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关系

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二者客观上存在于企业之中,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相互包含的同时又相互促进,本文对二者之间的具体关系阐述如下:

1、二者相互包含。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相互包含,二者有很多的内容是重叠的,很多时候并不容易分清那些是企业文化的内容,那些是管理制度内容,二者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点。从企业文化角度来看,企业文化包含制度文化的部分,而制度文化的具体表现就是各种规章制度,因此管理制度也是企业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从企业管理制度来看,企业管理制度的作用主要就是对于员工的行为进行约束以及规范,同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企业文化的内容,所以,通过观察企业的管理制度,可以充分了解企业文化情况。

2、二者相互促进。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是相互促进的,企业文化建设可以推动企业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并有助于制度的全面落实;同时制度的完善反过来又会带来企业文化建设效果改善,可以进一步提升员工的自律意识,从而使他们自觉遵守企业文化的具体要求。如何让员工认可并接受企业文化内容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可以通过制度的约束,以更好地规范员工的行为,从而提升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认可程度。相反,如果制度与企业文化相悖,则会给企业文化建设带来很大的伤害,降低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认可。

四、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的融合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尽管是一个相互包含、相互促进关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二者之间的融合不需要外力的介入,事实恰恰相反,如果没有外部干预来进行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之间的有效融合,反而会导致二者之间出现内耗。对此,本文认为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的融合,关键是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将文化内容融入管理制度中。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的融合关键就是在管理制度设计方面体现出更多的文化要求。考虑到制度内容能够反映企业的行为理念,因此在管理制度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将企业文化的内涵要求贯穿到管理制度中去,从而实现二者的无缝融合。

2、为二者融合创造良好的环境。企业要为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的融合提供一个良好的共生环境。鉴于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之间不匹配或者匹配度较低所带来的各种危害,企业需要高度重视二者融合的良好环境的打造。对此,一方面要注意重点选择对于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高度认同的员工,减少文化与制度之间的冲突;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这一课题的研究,通过各种渠道在企业内部进行二者之间共生关系的宣传。例如,通过组织座谈会、知识竞赛、征文比赛、大讨论活动、撰写心得体会、征文活动、巡回宣讲、企业文化故事征集等多种形式,让员工对二者之间的融合有一个基本认识。

3、积极开展多种融合活动。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的融合需要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对于企业来说,需要积极开展一些融合活动,有意识地将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进行融合。举例而言,可以围绕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的融合开展一些文体活动、益智活动、竞赛活动等,大力宣传践行企业文化的先进典型,让员工明白企业倡导什么、追求什么,形成学有榜样、赶有目标的良好氛围,不断增强企业文化的影响力,使员工对二者之间相互关系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并推动二者之间的有效融合。

五、结束语

无论是企业文化也好,还是管理制度也好,都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企业的健康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的良好融合将会充分发挥二者对于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反之则会拖累企业的健康发展。企业经营管理者需要在深刻把握企业文化及管理制度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的基础之上,为二者的有效融合创设良好的环境,并积极开展多种融合活动,充分发挥文化管理以及制度管理的作用,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春茂.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的有效融合[J].经济视野,2014(19).(2)提案处理工作质量评价的原则。为总结提案处理工作中好的做法和经验,查找职代会提案工作专门委员会在提案处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提案处理工作的具体建议,对提案处理工作开展质量评价,促进提案工作专门委员会进一步加强提案处理工作,转变工作作风,加大处理力度,提高处理质量,提升提案人和广大员工对办理的满意度。同时,通过评议提案处理工作质量,拓展职工代表参政议政途径,进一步增强职工代表履行职能的责任感、使命感,充分发挥职代会提案作用。通过建立提案办理民主评议制度,对提案办理工作质量进行评价,主要从提案的答复率、落实率、满意率等方面评议。

(3)提案处理工作质量评价的具体内容和评价方式。1)提案处理工作质量评价的具体内容:一是领导重视程度:领导是否重视,分工是否明确、提案办理工作机制是否健全、提案办理责任是否明确。二是提案办理态度:是否做到办前沟通、办中协商、办后回访,认真解释;是否按规范要求答复,措施具体、内容详实、答复明确。三是提案办理结果:办理答复措施的落实情况,能采纳的是否采纳,不能采纳的是否认真解释;承诺计划办理的,是否兑现跟踪落实。四是提案办理时限:是否按照规定的时限答复办理。五是提案答复格式:提案答复意见是否按照统一的行文格式答复,是否注明A、B、C、D、E,是否注明承办人。2)评价方式。第一阶段:组织提案人、提案单位相关专业部门职工代表采取测评的方式对每一项提案处理质量进行评价。提案工作专门委员会及时对评议情况进行汇总分析,适时将评议有关结果分别通报给相关部门,被评议的相关部门针对评议中反映的问题与不足,反馈整改措施与打算。一是组织提案人(包括第一提案人、联名提案人)本着理性思考、客观分析、公正测评的原则,对不同部门办理本人有关提案情况,分别进行评议,有“不满意”的,在文字栏中注明事由。提案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基础上,做到找问题到位,即在掌握情况基础上,实事求是地指出不足;提建议到位,要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建议。对于承办单位在提案办理工作中的困难,尤其是那些普遍存在的、单靠个别部门的力量无法解决的困难或问题,要客观地分析原因,提出可操作性建议,推动问题的解决、建议的落实。二是组织提案单位相关专业部门的职工代表参与测评。在“值得肯定的方面”、“存在的问题”、“具体建议”栏目中填写具体内容,以便承办部门总结经验、找出问题,有针对性的改进办理工作,增强办理实效。三是提案工作专门委员会收集各项提案处理工作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后,对提案处理工作的回复率、落实率分别进行考评。第二阶段:提案工作专门委员会对两个测评结果和专委会考评情况进行汇总,形成各提案处理工作质量的综合评价意见。其中,提案人评价意见占40%,职工代表评价意见占30%,提案工作专门委员会考评意见占30%。

(三)企业职代会提案征集处理工作激励机制的建立

(1)提案征集处理工作激励机制建立的目的、意义。所谓激励,是指能够调动企业员工在工作中的积极性,通过激发和鼓励以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激励机制是为了激励员工而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理念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激励措施的总和。建立职代会提案征集处理工作激励机制,并将提案工作处理考评情况与生产经营工作一样纳入部门责任目标考核奖励之中,其目的在于激励各提案处理部门,使其萌发实现提案处理工作目标的积极行为;并通过绩效评价,得到自豪感和相应的奖酬,提高提案处理工作的积极性、提升提案处理工作质量。

(2)提案征集处理工作评选组织机构、评选原则、评选范围、评选程序。组织机构:为规范、有序地开展提案征集处理工作评价,成立提案征集处理工作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长由总经理担任,党委书记、工会主席担任副组长,其余领导班子成员和提案工作专门委员会主任担任领导小组成员。提案工作专门委员会成员即为提案征集处理工作评选工作办公室成员,办公室主任由专委会主任兼任。评选原则:从提案质量评级情况和提案处理工作情况两方面进行评选。评选范围:一是根据提案质量评级情况对相关提案进行评选。二是根据提案处理工作质量对各部门进行评选。评选程序:由提案征集处理工作评选办公室根据提案评级情况、各部门提案处理情况及提案处理工作质量民主评议情况对提案质量、各相关部门的提案处理工作质量进行评价,对提案和提案处理部门分别进行初步评定,提交提案征集处理工作评选领导小组讨论确定相关奖项。

(3)提案征集处理工作各奖项设置评选的条件。根据职工代表提案的质量和产生的成效、各部门办理提案情况以及提案工作开展情况,分别设立提案奖、办理奖、组织奖和优秀提案人,并予以表彰奖励。各奖项的评选条件如下:1)提案奖:分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和参与奖。其评选基本条件为:一是提案格式符合要求,提交程序规范。二是征求职工意见与建议充分,调查研究分析深入。三是提案的主题明确,文字精练,表述清晰,重点突出。四是提出问题的依据科学,产生问题的原因清晰,解决问题的建议、办法或措施可行。五是提案对公司发展改革、安全生产、优质服务、电网建设、经营管理以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等方面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或产生较为显著的成效。在符合以上评选基本条件的基础上,提案评定为A级提案的,评选为一等奖;提案评定为B级提案的,评选为二等奖;提案评定为C级提案的,评选为三等奖;提案评定为D级提案的,评选为优秀奖;提案评定为E级提案的,评选为参与奖。2)办理奖:一是分管领导和部门重视提案办理工作,责任落实到位,办理程序规范,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办理任务。二是办理意见明确,依据充分,文字精练,表述清晰。三是答复和办理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国网公司、省公司的有关规定,针对性、时效性、可操作性强,对推动公司发展改革起到积极作用,得到了提案人的充分认可。符合以上评选条件的均评选为优秀办理奖,并可对部门进行一定的绩效奖励。3)优秀组织奖:一是本单位组织职工代表积极开展提案征集活动,参与率高,程序规范,提案数量相对较多,工作成效突出。二是本单位征集的所有提案均为合格提案,质量水平较高,能够促进公司的发展改革、安全生产、优质服务、电网建设、经营管理等水平提升,并有提案获得优秀奖。符合以上评选条件的均评选为优秀组织奖。4)优秀提案人:一是积极参与提案征集工作,并对提案的处理落实工作进行跟踪督导,使提案工作得到有效落实。二是所提提案符合提案征集要求,质量水平较高,且被评选为“三等奖”以上者。

第三篇:企业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思考建议

企业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思考建议

(一)从思想意识融合上下功夫。

要高度重视全体党员干部思想建设,提高认识,切实摆正党建工作定位,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wz思想、指导实践。

在党w层面。持续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认真制定党建工作计划,继续把学习宣传贯彻*思想和党的*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抓实抓好,有力促进全体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提升;

坚持开展“形势、目标、任务、责任”主题宣讲,组织动员广大干部员工认清形势、埋头苦干,为集团改革发展奠定良好思想基础,引导全体干部员工深刻认识到,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组织在国企生产经营活中发挥着政治核心、监督指导的重要作用,肩负着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职责。

在支部层面。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从思想上消除党建工作“不需抓”“不好抓”“不便抓”的认识误区,自觉把党建摆在工作的首要位置,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集团党w工作要求保持高度一致,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要坚持不懈用*思想wz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组织全体党员认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学习培训。要在多思多想、学*悟*上下夫,在系统全面、融会贯通上下功夫,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更加自觉用这一思想指导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推动集团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

(二)从制度机制融合上下功夫。

着力从建立一套与集团发展战略相一致、与发展模式相匹配、与经营管理方式相协调的党建工作机制发力、不断完善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制度机制,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实现党建工作责任融入生产经营全过程。

在党支部层面。以“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支部建设为抓手,将生产经营各项指标目标纳入党建制度要求,督促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建立实施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五统一”,即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管理、统一考核;推动实现“1+2+3+4”的目标,即强化组织建设、推动科学发展的党建工作“一条主线”,发挥党组织“两项功能”(政治功能、服务功能),实施党建工作“三个体系”(目标指标、措施保证、考核评价体系),打造“四大品牌”(固本强基、创先争优、廉洁企业、企业品牌)。

积极总结提炼深度融合探索实践中的先进经验案例,以交流研讨会等形式宣传成绩、推广经验,并将长期实践并行之有效的成果固化成制度机制,通过制度机制保障深度融合的持续深入。

在党w层面。围绕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相统一、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相融合,不断探索建立健全党建制度体系。健全“三重一大”议事决策机制、细化党w会议事规则,把中心任务落实作为共同目标和议事决策的重要内容,加大党w参与决策力度,探索完善党w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机制流程;

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问题集体研究制度,对于事关集团改革发展稳定、事关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党w做到源头参与、过程跟踪、深度介入、后效评估,并不断完善司务公开、党务公开等管理制度,切实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

(三)从组织架构融合上下功夫。

企业党政组织架构统一是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根基。坚持在体制机制改革过程中同步建立健全相应的党政组织,从源头上构建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基础。

在党w层面。结合集团改革发展形势,从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体系、优化党组织设置入手,做到党的建设和集团改革同步谋划、党的组织及工作机构同步设置、党组织负责人及党务工作人员同步配备、党的工作同步开展,实现体制对接、机制对接、制度对接和工作对接,推动党的工作与生产经营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

认真贯彻落实“党建工作总体要求写入企业章程”要求,进一步明确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力求把党的建设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

在党支部层面。根据管理规模和党员人数等,科学配备支委班子及专兼职党支部书记、党务干部等,抓好支部和行政两套班子一体化建设,符合条件的同级行政班子成员必须按有关规定和程序进入党支部委员会。

制定党支部书记、行政领导、支部委员“一岗2责”职责,立足党支部“抓班子、带队伍、强三基、保稳定、促发展”的五项主要任务,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和责任落地机制,推动党支部和行政两套班子职责融为一体、工作深度融合。

(四)从目标措施融合上下功夫。

在党w层面。坚持生产经营与党的建设“两手抓、两手硬”,每年初对照集团各类工作会议精神,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经营目标,同步提出企业党建工作目标和计划,以“清单化、流程化、节点化”方法措施细化工作计划、建立工作清单、推动工作落实,明确党建工作“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推动深度融合聚焦到“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发展目标上来。

立足目标任务,以党建为引领提出“六个提升”要求,即提升企业转型发展水平、提升拓市创效能力、提升项目建设质量安全环保水平、提升“三基”工作水平、提升人才队伍素质、提升企业文化凝聚力,推动各项工作目标的实现。

在党支部层面。按照“上级要求什么,单位需要什么,党支部就做什么”的理念,指导和要求基层党支部融入企业的重点难点开展“一单位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工作,通过行政点题、党群解题,推动生产经营中各项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按照时间节点细化党支部及其支委成员的职责任务,开展党支部书记定期述职和向党员大会报告工作,支部委员每年向党支部委员会或党员大会述职,形成支部书记牵头抓总、支部委员分工负责、党员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推动各项目标量化到位、任务分解到位、责任落实到位、措施实施到位、效果显化到位。

围绕生产经营中心工作积极搭建党建工作实践平台,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监督队”“党员先锋队”活动和“争做最负责任员工”“打造最负责任团队”竞赛等,推动质量安全环保稳定生产;开展“党员攻关项目”“创新创效创一流”等竞赛,推动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创新“走基层、访万家”“交班交思想”等方法,推动企业“心齐、风正、气顺、劲足”局面。

(五)从考核激励融合上下功夫。

在党支部层面。研究实施党政工作“同步考核、双向挂钩”,把中心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党支部考核,把党支部工作情况纳入班子绩效考核,通过双向赋于适当权重等方式,以双向挂钩倒逼双向融合,推动形成“一体两面”做工作、党政协力谋发展的工作局面。坚持问题导向,落实党员积分管理办法,细化党员积分考核,建立完善党员积分管理与全员绩效考核挂钩“双纳入”激励机制,引导党员围绕安全、生产、管理、急难险重任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在党w层面。坚持“考核效益看党建、考核党建看效益”,把经济效益、质量安全、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综治维稳、脱贫攻坚等与生产经营息息相关的内容纳人党建工作考核指标,同时,在日常工作考核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党建工作现场检查考核机制,实施党建工作成效与生产经营绩效按一定比例考核,保证考核结果与绩效奖励、干部使用、评先选优挂钩,推动党建责任制落实。

坚持开展纪检监察,发挥纪委监督作用,加强对重点工程、物资采购等领域的监督监察,建立纪检、法律、财务、审计、群众和舆论监督相结合的“大监督”格局,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领导干部不变质,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和管理生态。

第四篇:关于银行业信息科技与业务发展融合的思考

关于银行业信息科技与业务发展融合的思考

信息科技部门在银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伴随着金融信息化发展的过程而不断变化的。随着银行信息化建设从业务的电子化到逐步建立全面的金融信息服务体系,信息科技部门也在进行从满足业务需要到引领业务创新的转变。

银行业信息科技建设之初,科技部门的主要任务就是实现基本的业务处理,管理报表等传统银行业务和管理工作的电子化。按照手工处理时的业务流程和方法,以计算机处理模拟代替手工处理,从而带来业务以及管理方面效率和能力的提升。在这个阶段,信息科技部门更多地是以满足业务需求为主要目标,扮演着服务和支持的角色。

一、信息科技支撑业务发展

金融业已经跨入了互联网+时代,信息科技管理对银行业务发展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显著。在IT时代,消费者办理业务必须要去银行柜台,寻求柜员的帮助,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自主端、移动端、PC端等新型入口大幅度提升了银行的服务能力。信息科技管理既代替了柜员的手工劳动,降低了营业网点成本,又多渠道服务客户,为客户提供了更好的体验,并提升了客户黏度。

另外,银行不断创新一些业务产品,不得不需要信息科技部提供系统开发、运维服务。科技部门的支持会让银行业务流程规范、过程精细化、可视化管理,并提升协同效率,加速开发过程,保障软件质量。

二、信息科技引领业务发展

信息科技不单单是支撑银行业务发展,IT软件开发完全以业务部门的要求为准,容易产生风险。银行业务部门的发展与成熟度需要一个过程,现有业务运作过程中会出现流程不规范、过程不可视、管理不科学等问题,如果IT开发只是按照现有业务模式进行,那么系统上线后,业务量的增长反而会放大银行的潜在风险。

因此,从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看,信息科技管理应该是起到对银行业务引领的作用。科技开发人员应该积极充分地了解、分析业务需求,减少重复建设、维护,在现有业务模式的基础上、在对风险与效益进行有效平衡的前提下规划系统开发。系统上线后,科技运维人员也要主动反思IT系统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系统改进、业务提升提出建议。

三、信息科技与业务发展的融合

实现业务与信息科技的融合协同,需要从银行发展的需求出发,在体制和机制方面进行改革,从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转变,以客户为中心,以服务为中心,通过流程的再造和优化从过去的部门管理模式转变为流程模式,业务部门与科技部门按照流程管理成为金融产品设计和建设流程中的不同环节,各自按流程中的职责完成系统建设不同阶段的任务,提交工作成果。

当前,各银行已经陆续完成了核心业务、管理、客户关系等系统的建设,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系统标准不统一、数据共享能力差、互联互通难以实现等问题,信息孤岛的存在使得银行信息系统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削弱了管理系统的作用。应用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在规划建设方面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统一数据标准打破信息孤岛的隔阂。

Visual ALM+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立足于金融机构科技项目管理的角度,帮助银行业构建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银行运行管理能力,实现银行业资源整合、提高项目成功率,通过对银行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控,实现项目进度、成本、资源、质量、沟通、采购、风险&问题的管理。

Visual ALM+ 是维普时代推出的一款内容级的全生命周期(ALM)管理平台,通过项目管理流程融合,实现银行业科技项目管理能力的标准化、流程化、显性化,使得项目管理全生命周期过程可视、可度量、可控,提升管理效能。

第五篇:融合发展

融合发展,发挥兵团特殊作用的重要途径

——贯彻落实兵团党委六届十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述评四

本报记者潘若愚沈元赓

兵地融合发展,既是兵团作为自治区组成部分的重要体现,更是发挥兵团特殊作用的重要途径。兵团党委六届十三次全委(扩大)会议明确指出,要发挥好兵团“稳定器、大熔炉、示范区”功能,就一定“要在深化兵地融合,探索完善融合发展方式上取得突破”,牢固树立兵地“一盘棋”思想,从国家战略和新疆大局出发,处理好兵地关系,主动融入新疆工作大局。

兵地融合,携起手共发展

自成立之日起,兵团就坚持“不与民争利”,与地方各族群众共同开发建设新疆,共同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进步。

尤其是“兵地融合发展”概念正式提出后,兵团与地方互相学习、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在新疆维稳戍边、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兵地融合发展呈现出令人欣喜的局面:

——1994 年,十三师与哈密地区率先提出“融合各方优势,寻求共同发展”“打破条块分割,淡化模糊界限”“加强内部联合,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思想,走出了一条变力量型融合为利益型融合的融合发展之路,创造了“哈密经验”;

——2007 年,兵团和乌鲁木齐市政府分别批准了《兵团十二师与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及《实施细则》,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二师分区随即成立,乌鲁木齐市和十二师融合发展迈出重要步伐;

——2011 年6 月,克拉玛依、塔城、阿勒泰、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等4 地州与五师、七师、八师、九师、十师5 个师的领导,齐聚克拉玛依,共同探索深化融合发展大计。这次研讨会决定,今后4地州和5 个师要建立区域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每年在北疆西部经济合作区域内,定期召开区域融合发展研讨会;

——2012 年5 月30 日,自治区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审查批准了《奎屯天北新区管理条例》,从法律上肯定兵地融合发展模式,为兵地融合发展保驾护航。七师与奎屯市统一建设、共同管理、互利互动、融合发展、共建共赢的全新发展模式,被称为“天北模式”;„„

在长期的实践中,兵地双方逐步建立起互派干部挂职锻炼、相互交流学习走访、战略会商合作、共同参与维稳等机制,融合发展的共识不断凝聚、力量不断汇集、内容不断丰富,基本形成了“边疆同守、政策共用、资源共享、经济共融、和谐共建、优势互补、成果共享、共同繁荣”的生动局面。兵地融合发展,已成为推动新疆配置优势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

时代呼唤,新内涵新高度

今年4 月29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新疆和兵团考察时指出,“做好新疆工作尤其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必须把兵团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发挥兵团“调节社会结构、推动文化交流、促进区域协调、优化人口资源”的特殊作用。总书记还强调,要“深入推进兵地经济、文化、社会、干部人才、维稳等方面的融合”,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促进兵地融合发展,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深入推进兵地融合发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兵团党委第一书记、第一政委张春贤多次在讲话中提出:“良好的兵地关系,是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兵地共融才能合力推动跨越发展,兵地一体才能有效促进长治久安。”

新形势下,深入促进兵地融合发展,既是中央治疆战略的具体落实,也是自治区党委的要求;既是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需要,也是新疆各族人民群众求发展、谋富裕、盼和谐的现实需要;既是兵团职责所在,也是新时期发力重点,是当务之急。在兵团党委六届十三次全委(扩大)会议上,兵团党委书记、政委车俊在工作报告中,把促进兵地融合发展的重要性提到了新高度。

在解读车俊政委的工作报告时,兵团党委政研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新时期,兵地双方推进融合发展要实现联系更紧密、系统性更强、层次更高、内容更丰富。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打破守好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积极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格局,率先示范,主动作为,以更宽的视野和胸怀、更大的力度,谋划和推动兵地融合发展。要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兵地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努力形成兵地经济融合发展、文化交融共建、维稳责任共担、民族团结共创的局面。”

推进兵地融合发展,兵团人使命重大、责无旁贷。探索实践,新起点新征程

按照兵团党委六届十三次全委(扩大)会议部署,在深化兵地融合,探索完善融合发展方式上取得突破,兵团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主动作为,推动建立兵地各级联席会议制度和战略规划实施协调机制,加强内部对兵地融合发展工作的考核。全力推进兵地在经济、文化、社会、干部人才和维稳等方面的交流协作,实现与地方利益同体、感情相连,更好地使兵团改革发展成果落实到改善兵团职工群众民生上,落实到惠及周边地方各族群众上,落实到增进兵地团结和民族团结上,落实到促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上。

有关人士分析认为,要促进兵地深度融合,必须要在深化产业企业融合上做文章,发挥经济的催化剂作用;主动与地方建立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联手机制,统筹兵地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在自治区党委统一领导下的维稳指挥和常态参与机制。

在经济发展上,要加强重大生产布局、市场体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统筹规划,主动加强与地方在发展规划、重大生产力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衔接协调;在社会治理上,利用兵团自身优势先行先试、辐射带动周边,探索促进民族团结、兵地团结的途径方式,探索加强宗教管理、促进宗教和谐的措施办法,探索建立兵地教育、文化、医疗等公共资源联手服务机制;在维护稳定上,主动加强与地方配合互动,共同做好社会全面联防联控;在干部队伍建设上,要在提高兵团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的基础上,促进兵地干部交流任职、挂职兼职,让干部融合成为兵地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

站上新起点,围绕总书记讲话精神和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部署,在事关根本、基础、长远的问题上发力,兵团上下推进兵地融合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定,兵团各级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步履更加坚实。

“没有地方党政和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没有兵地融合发展,兵团就很难进一步壮大屯垦戍边实力。”九师政委周新军表示,九师要进一步深化兵地融合,与额敏县共同打造区域经济中心、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优美宜居城市,共同在建设工业园区、开展招商引资、打造人才高地、建立沟通协调机制等方面发力,努力实现共同繁荣、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开创兵地融合发展新局面。

十二师头屯河农场政委吴春云表示:“我们要树立兵地‘一盘棋’的思想,从国家战略和新疆大局考虑,牢固树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思想,兵地携手共建美好家园,共促民族团结。”

乘势扬帆逐浪高。在天山南北,兵地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谋划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共同推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向心力和聚合力正释放出巨大能量。

下载科技与企业融合发展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科技与企业融合发展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发布

    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发布 殷一璀在推进会讲话,张江获授首批国家级示范基地 发布时间:2012-08-23解放日报讯(记者 章迪思):上海市文化和科技融合推进大会昨天在上海展览......

    企业成长期发展建议

    企业成长期发展建议 一般来说,企业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从“初创期”、“成长期”到“成熟期”、“衰败期”的生命周期。我公司从成立至今,经历了一年多的发展历程,处理了前期在......

    推进文化科技创新 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

    推进文化科技创新 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 【求是·文化】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

    工业化与城市化融合发展

    工业化与城市化融合发展中政府作用纵观当今世界60亿人口中,主要工业国人口约为10亿,所占比例不足17%,而超过21%世界人口作为一个高度统一的国家--中国,开始进入工业化的高速增长,这......

    关于PPT与电子白板融合的几点建议

    关于PPT与电子白板融合的几点建议电子白板笔与PPT的翻页器有机关于PPT与电子白板融合的几点建议 1、适当减少PPT中的预设。备课时只需把PPT做成一个半成品,或从网下载来的PPT......

    科技服务业发展状况及对策建议

    科技服务业发展状况及对策建议 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强力推动下,在省科技厅的关心指导和大力扶持下,我市的科技服务业产业初具规模,门类逐步增多,人员队......

    关于我县发展科技服务业的建议

    关于我县发展科技服务业的建议 2009-09-30 (2009年9月29日县七届政协第十二次常委会议) 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领域很广,主要包括各类科学研究、咨询、信......

    科技发展与食品安全

    科技发展与食品安全 摘要:本文章主要探讨的是科技的发展对食品安全产生的影响。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当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应用于食品领域,给人们带来了各种美味享受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