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学习中兴趣与习惯的培养(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4 18:55: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英语学习中兴趣与习惯的培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英语学习中兴趣与习惯的培养》。

第一篇:初中英语学习中兴趣与习惯的培养

初中英语学习中兴趣与习惯的培养

喻 敏

【摘要】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激发和培养初中生的兴趣,让英语学习融情与景,是他们英语学习的决定因素,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其中,教师是兴趣教育成败的关键。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要通过各种方式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兴趣;要创设较为真实的情景进行教学。

【关键词】英语学习兴趣、培养、习惯的养成、形式、动力

一、兴趣的重要性

学习需要兴趣。爱因斯坦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言这东两,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学习英语更是如此。就某种意义上讲,学英语就更需要兴趣。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兴趣是中学生学好英语不可缺少的内在动力。教师要想方设法把学生吸引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英语是一种乐趣,而不是枯燥乏味的苦役。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要想达到学习目的,培养学生良好语感,作为教师,就要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学习兴趣上下一番功夫。

二、兴趣的培养

首先,要有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的情绪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的帮助学生。让你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近的亲密朋友。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

其次,要“寓教于乐” “动静结合”“学用结合”“师生配合”。课前,可根据教学内容,由教师用学生听懂和大致听懂的英语讲一个幽默笑话,一则谚语,或由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英语会话练习,自由演讲,唱一首英语歌曲。从而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完成教学前的预热活动。

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创设较为真实的情景,进行情景教学。教室是教师大有作为的地方。用教室的人和物,电脑PPT等设置情景。语言总是和情景连在一起的,没有没情景的语言,有了情景学生才印象深刻,学得才有趣,掌握才准确。要精讲,长则生厌。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问题和语言材料,要由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践。这样,每个学生都可品尝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从而兴趣大振,热情倍增。前苏联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说过: “成功的欢乐是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纠正错误,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不受挫折。

三、习惯的培养

首先,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行人说过“习惯要靠习惯来征服”。我们除了培养学生爱学英语的兴趣外,就是坚持不懈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为了尽快缩短学生间的差距,教师要发挥监督检查作用,学生听讲质量,书写认真程度,作业完成的质量,等等都需要教师的长期关注与劳动付出。

再有,帮学生建立学习笔记及加强小组建设。小组活动是课堂活动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使互动的课堂活起来,就要加强小组建设。两人小组,三人或四人小组都是英语课堂中最常用的小组活动形式。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以后,我发现小组讨论有时流于形式,毫无实效可言。每个组都有几个同学在讨论时敷衍了事,讲不会讲,又不专心,更不要说记笔记了,久而久之他们越甩越往后。为了抓住他们的注意力,保证课堂实效,我采取先要求,再小组解决,但小组之后我会先解决他们的疑问,没有疑问了,挑重点的找学生讲,这样他们就会专心于课堂及课堂活动。久而久之他们就没有侥幸心理。也就形成了扎实有效的小组活动。

而且,背诵要养成习惯。不是每个人都能学好英语,但是英语学得好的肯定都得益于大量的诵读。在课改过程中,发现学生学得极不扎实。说是会说吧,口误很多,要他们写吧又不会,以往曾经使用过的小组检查流于形式,课上有限的时问只能检查少数几人,于是我们开始使用默写形式。课上规定时间内默写规定段落,给予一定的分数,多默写多得分,由老师给分。写完后有改错过程,默写不过关的要重新背默,但分数相应降低。以此促进学生背诵习惯养成。

也许你会问: 口头诵读怎么解决?事实是,我们把平日要背的段落重新改写,变成了口语考试段落及听力材料。所谓口语考试是一种促进学生背诵的手段。我们把每个模块课文或对话进行缩写,每学期期中和期末内容拿出来由学生背诵,每个段落赋予一定分数,总分计入考核内容,以此促进平日的背诵,也是一种反复。听力材料的改写也是本着这样的原则,降低难度,复现课文内容。借助这些手段,我们将教材进行了整改,降低难度,吃透学透,以便为进行活学活用做准备。学生在此过程中就会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总之,我们通过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白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尽快将学生带进英语之门,使我们的课堂“活”而有效,以取得大面积收获。

参考资料:

1.胡际明:《中国英语教学》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2.张文静:《初中英语期刊杂志》江苏教育,2012。

《银外人》2016年第一期

第二篇:英语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的培养

英语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的培养

姓名 :朱良裕

英语作为我国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其课程的教学应符合信息时代人才素质培养的要求和多元化社会的要求。作为一名英语教师的我,面对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应对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作出相应的角色转换。我认为首先要更新理念,努力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着重培养英语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以适应新时代英语教育的要求。

作为高中的学生,已有几年的英语基础,按理说,升上高中后的英语学习应该是比较顺利的。但可能是由于新课标的实施;英语启蒙老师的教学方法;初中时期英语教学的环境;以及学生个人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因人而异,等各方面的原因,我所教的学生呈现出不同的英语学习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2006---2007学我所教的两班学生中,有大部分学生,小学六年从未学过英语,起步就要比别人晚;有部分学生连一些基本的音标也读不齐全。开学初的一些局面不容乐观。但经过了一学期的努力后,有一些同学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我认为,这里不仅有学生本人的智力因素,同时非智力因素(如学习动力和好的学习方法)也有着关键性作用。在同等学习条件下,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是搞好英语终身学习,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列入教学目的,充分说明了学习兴趣(动力)和学习习惯(方法)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而这也正是我在日常教学中重视的环节。有一项研究表明,影响学习成绩的多种因素的比重为:学习习惯占33%,兴趣占26%,智力占15%,家庭因素占5%,其它占5%,从这些比例来看,习惯和兴趣居决定性地位。教学中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在晚自修时能好好的自觉学习;也有的学生在“家长高压,老师重压”下,一天到晚只知对着书本和作业本,“只知三国,不只魏晋”,结果无论如何“勤”,成绩总是上不来。这一学年我所任课的两班高一的学生中,入学考试英语课成绩不及格的占80%,到第一学期期末参加全市统考,虽然分数都有提高,但“剪刀差”现象比较明显,有的只提高几分,提高了10分以上的有65人,30分以上的只有18人。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况呢?

我分析认为,学校环境,老师条件相同,这应该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上来查找原因了。象前面提到的一些同学,老师没有给予特别开“小灶”,家长也没有为其请家教,但成绩却上得很快,究其原因,与学生本人“好学”、“会学”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认为老师的任务不但是授业,尤其是英语这一非母语语言教学,需营造一个能够使学生既有兴趣,又有动力的学习环境,并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方面,从内因的辩证关系来看,兴趣和习惯相对于老师的“教”来说,属于内因的范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生从中学升入高中之后,学习英语面临的最大不同点是从听、说为主向听、说、读、写并举的过渡,在这一过程中,更需要做的是尽快使学生适应、跟上高中英语学习的需要,这就迫切需要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另一方面,兴趣和习惯是学好英语的起点。郭沫若曾说:“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高一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特点和困难容易估计不足,有的学生认为初中的英语“好玩”,课堂上有说有唱,作业少,考试易过关;而现在一切都不同了,感到无所适从,进而厌学,出现过渡不平稳、衔接不顺利的局面。而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大多数并不是因为老师的课讲得不好或者学生智力下降。从老师的角度来说,就要多从激发学习兴趣、传授科学方法入手,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找到快乐”,在愉快和谐的环境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增强英语学习的兴趣

兴趣和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这反映在英语学习上尤为明显。由于学生在中学阶段对语音、词汇、句型、语法、等基础环节掌握较差,升上高中后又面临较大的学习困难和压力,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做更多的工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要使学生喜欢学习英语,爱学英语。学生一旦对学习英语有兴趣,“终身学习”就有了坚实的基础。我认为,最好的教法就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而兴趣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变化,所以,就高一年级而论,我认为是课堂上要多用直观、做动作、表演等艺术性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英语在“动中学”。

一是教师饱满的精神状态。教师的形象和精神状态有很强的感染力,一个有亲切感、庄重而积极的教师形象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我认为,英语教学的艺术性首先是教师的形象和教学活动对于学生的感染力。教师在课堂上的笑貌和言行

举止的表现;书写、朗读、口语和讲解,练习指挥中的表现,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掌握一定的这些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能在课堂上娴熟的运用。一旦能做到这一点,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将会更浓,记忆也会更加牢固持久。

二是开展演示教学。根据高中生活泼、好动和思维形象具体等特点,在英语教学中,采用“演示的方法”进行教学,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根据课文内容需要,以“比赛活动”来激发兴趣。在课堂上由一人或多人扮演不同的角色,按照课文的内容用相应的角色表演出来。有时可由老师或老师带基础较好的同学先演示,然后分组进行练习。(但在实际的操作中,还有很多需改进的地方。)

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途径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要教会学生学习英语的正确方法。好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是学生积极学习的基础,也是英语持续性学习的关键。我在教学中主要是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发音和语调习惯。英语语音教学是英语教学发展的重要实践活动。这一方面老师可做的工作很多,我在教学中经常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早自习时大声朗诵;积累一些重点句子和句型;使用英语进行小表演、小演讲或举办“英语角”等活动。

二是鼓励学生记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笔记可以深化学习内容,理清思路,便于记忆。记笔记要讲究方法。如我要求学生同时应该有两个笔记本,分课内用和课外用。课内用的笔记本用来记课堂上讲解的要点、词语用法、语法解释等,而课外用的笔记本自己复习时消化,添加例子或记下需再请教老师的问题等,相当于“摘抄本”。对于大部分同学,这对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大有益处。

第三篇:中小学生美术学习兴趣与习惯的培养

中小学生美术学习兴趣与习惯的培养

李汇洋(北京教育学院崇文分院,中学高级)

课程标准中对于美术课程的特点论述为:

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

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运用传统媒介或新媒体来创造作品,发展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涵养人文精神。

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

四个特性的实现,则要着力培养学习美术的兴趣,养成美术学习的习惯。而兴趣和习惯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长期的功课。我们必须研究教学,研究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如何应适合学生接受、符合教学内容和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现代教育的美术教学模式,就是要从培养学生对学习美术兴趣入手,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我们广大学校的教学实践中,往往有这样一种情况,因美术学科具有其他学科所没有的特殊性,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太难,但要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长久保持下去却不容易,它需要广大的美术教师不断付出努力,具备牺牲精神。

经常会听到这样一个反应:现在的学生对于美术学习没有兴趣,不喜欢。

为什么不喜欢呢?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究竟如何呢?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学段都会有不同的变化。我们就各年龄学段的学生对美术(画画)的学习兴趣进行的调查显示,非常喜欢美术(画画)的低年级约占98%,九岁约占65%,十二岁约占20%,十四岁以后约占5%„„这个结果相对客观反映了当前学生学习美术兴趣的一个趋势:年龄越小的喜欢美术的人数越多——“越小越多”;年龄越大的喜欢美术的人数越少——“越大越少”。即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小学低年级

小学中年级

小学高年级

初中

从以上图表中不难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不断下降。究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有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下面我们来进行分析。

一、影响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几个原因

(一)教师工作态度的影响

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性,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会这样那样影响全体学生。如果教师很有威信的话。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留下痕迹。”因此,教师自身的素质、修养对于学生是无声的教育,影响着学生的每一天的学习,以至于影响学生对人生发展方向的选择。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这个主导要从你的备课、从你的精神面貌、从你的语言语气、行为举止方方面面都能体现出来。首先要认真的研读教材,准备精美的教学范画,制作的精良的ppt演示文稿等教具,从走入教室的第一步开始,就把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展现给学生,一个眼神,一副笑脸,一个动作,都可以给学生带来愉悦的感觉,会调动他的积极地反应。任何一位学生都喜欢轻松愉快地学习,美术学科的人文性质决定了它必须在有情感因素和积极创新的氛围中去学习,所以我们不能把“人的情感”这一重要环境因素剥离于教学活动之外,我们必须重视人际情感环境因素,单一的谈物理方面教学情境是不完全的。学生们学习美术兴趣的高低,很大一部分原因取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所以,对于我们教师而言,学生兴趣取决于我们的教学态度。

我们的美术教师,能够将自己的爱好与自己的职业相结合,这是令多少人羡慕的事情。那么通过你自己的绘画创作,可以把你对美术理论绘画作品的理解和体会,与孩子们分享,他们可以获得最真实的绘画经验,获得更深刻得绘画体验,学生可以少走许多弯路,他们会受益终身。

我认为专家型的教师,学者型的教师应该是我们追求的方向。

(二)孩子身心成长的影响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刚从儿童涂鸦期过渡到概念写实期,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都还显得幼稚,一般都以个人的想象思维来补充观察认识的不足。他们喜欢直接用鲜艳强烈的色彩,不会在意客观对象的自身色彩变化,自己认为好看就可以;任由想象,在画面中随意添加景物。他们喜欢大胆夸张地表现人物的动作表情,注重情节性,往往由想象出发进行描绘,在简单的画面中蕴涵丰富的故事内容。

他们的自我意识很强,对作品进行客观评价与比较,只要表现欲望能得到充分的就会非常满足。从总体看来,他们往往把绘画当作了活动,兴趣点主要集中于绘画活动过程中,活动本身就是一种自我满足。所以,这一阶段的学习兴趣比较高。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他们信息接收量也在不断的增长,兴趣爱好取向有了多种选择,还有学校规范化的影响,促使其审美观念逐步趋向整齐、规律、写实等半成人化为标准。在绘画画面上,则是稚拙的儿童画特点减弱了,画面上显得拘束呆板。这个阶段学生的绘画技能跟不上知识,手跟不上眼睛,眼、脑、手还不能协调统一。他们想法很多,就是表现不出来。越画不“像”越不想画,越不想画就越不爱画,想的多画的少,就是这个阶段的特点。

在这个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有了很大的提升,对于作品的自我评价、外部比较与评价开始重视,他们的表现欲望往往受到很大的限制,成就感逐渐降低,再加上不积极、不恰当的评价会使他们的自信心、学习积极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挫伤,如果再不断地重复,致使这个阶段的学习兴趣比以前就有了较大幅度的降低。

到了第四学段的学生,初一虽然还带有一半的儿童性,但到了初二以及初三则随着课业负担的加重,身体的发育情况,注意点就会随着外在因素的影响,转移到社会化的、趋同性的方向上去,还有许多素质教育之外的诱惑。美术知识与技能和自我意识的表达,得不到相应的统一,绝大部分普通学校的学生,就渐渐失去了学习美术的兴趣。

(三)外部环境和评价的影响

对学生作品的评价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是因为这评价关系到审美和价值取向的教育培养的方向,而且还关系到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这一点不论对于刚上小学的孩子,还是对于第四学段的初中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对儿童画和学生作品,不少人缺乏正确的观念与态度。孩子小的时候,如果过于娇惯,盲目夸耀,孩子不能受一点儿委屈;等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不同意见的时候,又不能够耐心的倾听、尊重他们的想法。这些外部环境的影响,都会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

许多教师往往以自我的欣赏标准评价学生的作品——是否按照教师的示范完成作品。画画整洁,笔画清楚,造型具象的受到好评;画面奔放凌乱,用笔自由无拘无束、夸张变形的则是不合规范。简单的评价标准和非积极的评价态度对孩子们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相信长期包围在这类评价中的孩子,就会渐渐地失去思维创作上的自由,唯一的标准,就是老师的评价。自己的想法不能表达,作品得不到肯定,谁还会对美术有兴趣呢?

学生之间的比较,渐渐的也会影响对绘画创作的热情。他会看同班其他学生的绘画作品画得怎样,像不像,一旦画的不如他人就会自我否定,羞于与他人交流,不敢自我表达自己的想法,久而久之,一个班里就只剩寥寥无几的喜欢美术的学生了。其实我们应该认识到,每个孩子如果不受到限制的话,一般都有绘画的意识,都有绘画的能力。而我们的外部环境,没有提供给孩子们更好的条件,使得孩子们能够享受艺术带给他们的享受和快乐。没有给他们炫耀自己的场所和平台。俗话说,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

千姿百态是学生美术作品的特征。但是往往写实具象表现的作品容易被人所接受,而相对带有表现性的作品,例如夸张、抽象、变形的作品,在理解和接受上就会有一定的困难。这与我们接受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有直接的关系。就其作品美的价值来说,也各有千秋。从绘画心理看,写实作品倾向于人们的直觉反应,而表现性作品多倾向于思维反应,其实写实与表现二者并无优劣之分。但是学生的作品往往与年龄同步,到了小学高年级再把圆的物体底部再画成直线,会被说成不认真观察;初中学生再表现性的把人画成正脸歪身子,会被说成太过幼稚。其实绘画作品的意义并不限于画的本身表层的现象,绘画形式的表达寄托了自己的思想和心愿,带有强烈的表现性,样式和特点千姿百态。

所以我们在欣赏和评价学生们的作品时还应该积极听取他们对作品阐述,把是否真实的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每一位学生的作品,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美术知识和技能,自由地挥洒个性,抒发自己的感受,从而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

儿童美术作品是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大画家研究的对象,他们从孩子们的作品中汲取营养,以至于直接影响到自己的画面:毕加索以幼儿般的丰富想象将“立体派”艺术呈献给了世界,树立了学生绘画夸张变形的榜样;马蒂斯用儿童画的造型特点完成了一系列变形绘画杰作,成为我们学习的范本;波洛克用孩子涂鸦般的抽象线条,奠定了表现主义艺术的基础,使我们的“糊涂乱抹”有了依据;卢梭的油画,给我们带回了童年,带回到了大森林;夏加尔飞在天空的新娘,把儿童般的幻想,带到了崇高的境界;国画家关良以儿童画的表现方式完成了一系列的戏剧人物作品,让我们的笔墨游戏更加自由自在。这些大师的绘画作品,无不是以儿童般的真诚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对人类的赞美。

(四)教学过程的影响

教学过程的设置的确是影响学生绘画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对教材必须熟读,加深理解。理解之后要加以再创造。没有重新的设计和理解,课堂教学的过程就不会有改变,就不会有新意。凡是绘画课,大家就一人一张小纸临摹;凡是设计课,就发一些资料照抄或稍加改变,对付完事;凡是欣赏课,大家就看书上的图片,你给读读内容介绍,他给念念背景资料,讲个故事,说说趣事,把欣赏课变成了故事会,有“鉴”没有“赏”,没有自己的理解和评价;课堂上缺少互动和交流,不拓展知识,不组织美术参观等等,要么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过程缺少节奏变化;要么课堂节奏拖沓,教学实践没有明确的要求。重点和难点不清楚,课堂上缺少激情。美术课缺少魅力,就自然没有了影响力。

当然教师的语言组织,语言表达能力也是影响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兴趣获得需要关注的几个方面

(一)在新课程环境下教师应主动转换角色

美术教师要从课堂的主宰者,主动转换为课堂的主导者;从单纯知识的传授者,转换为美术学习的引领者;从学生学习活动的旁观者,转换为学生美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不仅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还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教师必须要以合作的姿态,放低身段,与学生共同探讨创作的立意、创作的构图、创作的方法和手段等等。以学生的理解去判断作品的思想,使得教师的指导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教师也不是什么都会,什么都懂,要学会倾听,尊重学生的见解和思考,不能以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创意,束缚学生的手脚。

(二)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美术教师的言谈举止、穿着打扮、精神面貌与其他教师一样,那如何使得美术教师对学生的内心感悟起到作用,使得你成为学生的榜样,渴望成为像你一样的人呢?那就需要美术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教学上认真努力,绘画上笔耕不辍,言谈上幽默风趣,举止上大方得体,装束上高雅和谐,面貌上饱满热情,处事上宽容豁达;时时处处体现美术教师的优雅风范,尽显作为美术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学课堂上要像一位长者,像一位朋友,像一位伙伴,有着他们一样的欢喜,一样的悲伤,一样的爱憎,一样的得意忘形,一样的深情惆怅。在学生面前你就是一个真实鲜活的人。用真情去关心和呵护每一位学生,影响每一个学生,使自己成为学生乐于亲近、乐于仿效的榜样,从而使学生由于亲近教师而亲近美术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担负着在知识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尽可能少走弯路的责任。教师应通过自己对绘画艺术的热爱以及自己的绘画创作活动直接影响学生对美术学习的认识理解,理解对一件事情,只要是对的就该如何追求,就该付出多大的努力,身行胜于言教,从而得到学生的信任与尊重。教师自身的绘画实践是对学生学习美术是最好的教育。美术教师的行为习惯会给学生留下效仿的痕迹,会影响很长一段时间。以至于就是应为教师的影响最终学生选择了与教师一样的职业。

所以我们绝不能忽略教师与对学生情感上的交流对于学生进行创造思维活动的感染作用,教师没有对美术教学和美术创作的热情,态度冰冷,学生怎敢积极表达自己?在课堂上,教师也要和学生一样以一个探索者的身份出现,对有些问题,可以回答;有些如果不清楚,可以说:“我们一起来探讨”,应该说教师也不是什么都懂,要留有倾听的余地,与学生共同探讨,岂不是更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长久保持下去。

(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吸引学生

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只有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美术课的教学内容应是丰富、生动而又有趣的。从内容的选择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们必须要创设生动的、有趣的、快乐的、丰富的教学环节,巧妙地使用多种教学手段。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用思考、情感、创造、游戏的光芒来照亮儿童学习,那么对儿童来说是可以成为一件有趣的引人入胜的事情。”美术教师都应该深刻体会到这种教学艺术的真谛。都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教学课堂成为一个思维活跃,敢于表现,大胆创作,无忧无虑的轻松的学习乐园。

书本上的教学内容不一定是学生最感兴趣的知识,教师完全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能够体现教材精神的内容,重新组合,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方法的灵活性选用更是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教师掌握教学技巧的多寡;科学运用的教学形式,更灵活、更实用的组织教学,能够使得教学内容,更加有效地与学生们进行交流,使得知识更加流畅的通过教学过程在学生中传递。

(四)要让学生拥有体验成功的快乐

让学生觉得学好美术并不太难,要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使学生觉得只要经过认真努力就会获得成功,让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中变得更加努力。因为学生的年龄的不同,根据自身热爱美术的程度不同决定了,他们不可能一样的长时间的关注一件即使经过艰苦努力也不一定能获得成功的事情。课堂作业设置要考虑梯次与程度不同的,太难完成的教学任务、太复杂的教学过程,都有可能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在现有的条件下,学生也不可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一门还普遍被人们不重视的学科,愉快和轻松是美术学科赢得学生喜爱的法宝。

(五)要给学生艺术表现的空间

我们应该允许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允许学生兴趣的不同方向,正视学生中存在的个体差异,承认学生对知识掌握的速度有快有慢,接受知识的能力有强有弱;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消化和掌握知识,努力创造一个愉快、宽松、充满艺术情趣的学习环境,以赢得学生的喜欢。

美术作品的美是多样性的,我们应以更加宽容的态度,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学生的作品。不应有太多的条条框框限制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学生不敢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以致作品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活力。所以,学生的作品不管是夸张、是平淡、是细腻、是粗犷、是热情、是宁静,都要给予积极的评价,进行科学的、合理的、正确的美术批评。对待学生的作品要肯定其具创造性的一面。并且具体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和不足,与学生交换看法,协商解决的办法,使得学生的作品更加完善。学生就会有兴趣进行再次创造,这样做,同学们就会变得更加大胆、更主动地敢于使用绘画语言表达自己,主动的与他人交流。甚至敢于参与到社会活动之中。教师真诚的与学生交流思想、交换意见,将会把同学们的艺术表现热情培养起来。学生们会觉得美术表现的空间是自由和快乐的。

(六)要鼓励学生挖掘生活素材

鼓励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对日常生活中可利用的材料接触感悟和多次的尝试,从而掌握工具材料的性能及有关的美术技能技巧。充分挖掘和利用学习、生活中的各种有利因素,使学生受到长久而不间断的艺术熏陶,让他们感到学习和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艺术元素无处不在,并逐渐学会自己去感受美、欣赏美。由此产生创造美的欲望,从而接受美术教学。

(七)创造艺术氛围的影响

艺术氛围的形成,对学生的兴趣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学校的走廊、报亭、橱窗、教室墙壁、食堂餐厅等等许多地方,都可以成为美术作品的展览场所。都可以营造一个美的、艺术的氛围,耳闻目染,会对学生产生积极快乐健康的精神影响的。

到美术馆参观、临摹画家的作品,与艺术家进行对话是非常好的学习途径。在那样充满艺术气息的殿堂,聆听的艺术家的教诲既是学习也是享受。学生的这样经历,会使他们的美术学习产生一个质的飞跃。应该说艺术教育是人类的第一需要。在美术馆学习所感受到的艺术氛围,那种美术的崇高精神和艺术的魅力,是任何美术教室所替代不了的。

建构主义理论提倡情景对人接受教学的影响。我们不能仅仅把情景教学局限在教室里,而要将整个校园学区以及社会公共场所,都纳入到教育的情境之中,纳入到教育的范畴,使环境成为潜移默化进行美育的大课堂。

三、要注重学生美术学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习惯是由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并变成需要的行动方式。人的某种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它是在长期的培养训练中形成的,而习惯一旦养成,再想改变又很困难。俗话说,习惯成自然,习惯对人的成长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习惯是人获得成功的辅助力量,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英国哲学家、思想家、作家和科学家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他把人的习惯看的人的上帝一样,主宰着人的命运。

《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说:“习惯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从更深刻的意义上讲,习惯是人生之基,而基础水平决定人的发展水平。如果能把“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作为人生之基不仅有助于今后进一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且也会使他的一生发展受益无穷。从小学就说,培养学习习惯。

因此,美术教育不仅是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更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

(一)在课堂教学中,习惯养成要特别关注如下几个方面:

1,要养成做美术课前准备的习惯。按所学内容要求带齐相应的学习用具、教师可以适当要求用具的摆放。具体实施措施:除了教师在事先提出要求外,要充分发挥课代表的作用,提醒学生将下一课所带用具记录在作业本中备忘。

我们的教师可以在学期末考虑下学期教学计划,就要考虑下学期教学所需的教学学具,列出条目,给出数量,考虑可能。做到兵马未到粮草先行,有备而来。以此养成学生在美术课上带好带齐美术学习用具的习惯。

2.要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美术课要做到宽而不乱、松而不散。采用各种手段,发挥教师的专长,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得学生喜欢上美术课,继而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没有别的东西超过美术的魅力,他就不会在美术课上玩学习用具。整个学习过程就会围绕着中心学习内容进行。久而久之,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也就形成了。

3.在美术学习中练就持之以恒、认真作画的习惯。在美术课上要给予学生正确的认识,一件优秀的美术作品的诞生,是要经过不懈的努力,细致认真的工作才能成功。持之以恒、认真作画的习惯是所有美术绘画取得成功的保证。美术课不仅要强调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对学生的意志品质的养成也有一定的影响。通过美术课的学习,学生们的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精神会得到锻炼提高,学生要持之以恒认真完成作业。

4.重塑美术学习形象,保持良好卫生习惯。以往美术学习会给人一种懒散邋遢的不好印象。例如象保持环境卫生的习惯。班集体的、个人的卫生,都要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注意。特别是学习后,美术学习的废弃材料,要随手放在教师的收纳箱里,课后保持一个好的环境,这体现了学生们的基本素质。绘画过程中,注意不要将颜料涂抹到脸、手上,注意用眼卫生。环境卫生,保持地面、桌上整洁。

(二)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与措施

1.循循善诱多多提醒: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发挥小组长的作用。教师的语言要避免絮叨啰嗦,亲切和蔼;对不同的学生,语言语气要有所不同,避免生硬粗暴不耐烦。

2.巧妙诱导反复训练:习惯的培养是不能单靠说教的,要靠严格的训练:训练过程中重要的四个字:严格、反复,采用不同形式变着花样,让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习惯养成。

3.手段多样侧面提醒,自我约束:结合星级评比活动,利用学生自评和互评,讨论在养成某个好习惯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自己的想法及克服困难的心情和养成好习惯的措施。

4.寓教于乐教育活动:活动是载体,是动力。教师随时对学生各种习惯进行检查并作记录,进行评比。并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在不同时间段多渠道、多种形式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活动中学习提高。

第四篇:浅谈后进生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的培养-后进生转化

浅谈后进生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的培养

在后进生的转化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后进生的心理是自卑的,他们的耐力是有限的,往往“三分钟热度”,做事虎头蛇尾,前功尽弃。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永远而沉重的话题。

1、抓住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增强学习兴趣。

中国古典教育文献《学记》有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诸多教育实践证明:数生十过不如奖生一长。作业批改时,我发现很多后进生的作业写得还是很认真的,但是他们的作业错误很多。教师不厌其烦,为其面批。辅导他们改正错误,然后让他们誊写,再把他们的作业在全班展览。这给了后进生们“露脸”的机会。帮助他们重塑了自尊,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2、降低评价要求,激发后进生的学习热情。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准确定位后进生变化的比较对象,应定位在与后进生前期学业相比的基础上。这样,教师就容易发现他们的进步,随之也会对他们付出耐心和爱心,更加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重视习惯培养的同时,还要抓住时机,有效地对后进生进行基础知识的训练,如计算题,哪位后进生算得既快又准,就给他予以表扬。让后进生产生上进心理,使他们明白,只要自己努力也有成功的机会,从而激发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3、加强后进生学法指导,共同培养良好习惯。

后进生大多有不良的学习习惯,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法的指导更重于知识的传授。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中,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做法:A.预习方法的指导。我们课前布置预习提纲,在课本上把关键句、重点词、概念、公式、定理划出来,使他们养成边读边划边算的习惯。B、听课方法的指导。要求学生上课做到“一专三动”,即专心听老师对重点难点的剖析,听例题解法及思路分析、技巧等。勤于思考,积极举手发言,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认真做好堂上练习,认真听老师讲评及课后小结,积极动脑、动手。C.总结归纳复习方法的指导。在进行单元小结或学期总结复习时,引导学生对所学过的每个知识点、每章节的内容加以综合归纳,写出简明小结,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专题化。

4、运用多种方法,培养后进生的学习能力

《兵法》云:“上下同欲者胜”。是的,我们在教学中经常通过培养团结友爱,正直向上的班集体,来感染引导他们,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特别是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基础,把学生分成不同学习层面,在班级教学要求的前提下,设计不同层面的提问作业,着力使学生“吃的饱”“刚刚好”“吃的好”。通过分析学情,设计台阶,鼓励后进生“跳一跳”摘到桃子。后进生学得有劲,充满自信,优秀生同时帮助后进生做提高题,班集体也在整体前进。在班级考试后的评奖会上,设计班级优秀奖和班级进步奖,学生奋发向上的豪情油然而生!

第五篇: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操作习惯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操作习惯

摘 要:要想学好飞速发展中的信息技术,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及操作习惯,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自觉地学习。

关键词:学习兴趣 学习习惯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中小学教学中才刚刚起步。但是它强大的生命力及广泛的用途,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学好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素质,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其他各科的学习,能够提高学习的兴趣。通过这几年来的信息技术教学,我深深地体会到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根本任务不是知识的传导,不是学习内容的新旧、多少,而是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基本的学习、操作的习惯。可能有的人会说,学生上信息技术课兴趣浓得很,还用培养吗?其实,这只是表面现象,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但不喜欢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喜欢在信息技术课上打游戏,原因有三:一是信息技术课上学的内容现在还用不到(缺乏应用信息技术的综合环境);二是学生认为这些知识长大了学也是一样;三是游戏的吸引力确定太大了。如何将学生往好的方面进行引导,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计算机的兴趣呢?

由于中学生意志力较差、情绪不稳定、注意力易分散、松懈懒散,因此,教师就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授课时要严谨而不严肃、风趣而不低俗、幽默而不滑稽,寓教于乐,积极创设有效的情境,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1.创设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情境

如果将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联,则大大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学校操场示意图制作”这节课一开始,我并没有直接开始知识点的传授,也没有介绍学校操场示意图制作方法。而是提问“你们喜不喜欢体育运动?喜欢我们的操场吗?”“我们一起来绘制我们的学校操场示意图吧,怎么样?”从学生身边能感受到的地方作为课题来进行本课知识点的落实,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入新课。

2.创设游戏情境

俗话说,爱玩是人的天性。而我们的学生更是如此。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在富有乐趣的情境中向他们传授信息技术知识,这样可以取得更佳的学习效果。比如在初一新生中就有对鼠标“单击”“双击”概念不清、左右键使用不熟练的情况。于是,我出示了“给圣诞老人理发”的小游戏,加强他们对鼠标单击、双击的熟练操作。看着他们兴奋地通过鼠标给圣诞老人理发、染发,装饰等操作,在不知不觉中熟练了鼠标的操作。再通过讲解“单击”“双击”在默认情况下都是指鼠标左键,那学生则更容易理解掌握,学习劲头也更足了。

3.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是促使学生开展有效学习的有力手段。基于目前教材的改革正在进行中,需要我们的教师建设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出适合学生开展有效学习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的取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性,突出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内容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取材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材料。

在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形成不是自发的,而是教师为学生引入积极的思维状态而有目的地设置的。如在讲授“网络与道德”这一课时,通过一系列的提问,“你为什么喜欢上网?”引出对“青少年上网的好处的讨论”;“你爸爸妈妈、老师对你上网持何种态度?”,“为什么网络这么好,他们会限制甚至反对?”引出对“网络所存在的弊端”的讨论;“究竟原因是什么呢?”引出人们的网络素养和网络道德还存在很大问题,有待进一步提高;“那作为中学生,该怎么做?”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把学生的讨论归结到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上。从以上这一步步的问题引导,看着学生想要探究,似有领悟的眼神,即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当然,创设教学情境还有很多种方式:如可以制造悬念、巧设疑问、实践操作、热烈讨论等,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兴趣情境、直观情境、类比情境等,只要能恰如其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是好的方法。

二、创设竞争机制

俗话说,大浪淘金,物竞天择,爱拼才会赢!生活告诉我们,要给学生营造一个竞争的空间,让他们稚嫩的翅膀在天空锻炼,这样才能具备搏击风雨的能力。因此,适当的让他们在比高低、争第一的竞赛状态下学习信息技术,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使教学效果能够达到理想状态。

那么,在教学过程中,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教师要巧设灵活多变的竞争形式,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如比一比,看谁打字既准确又快速!看一看,谁做的最美观!评一评,谁是我们的文明小网民!测一测,谁的信息技术知识最丰富等形式。在进行这些环节时,我经常把学生放在集体中竞争,进行男女生之间、组与组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比赛。如果是组与组之间的比赛,那么如果有一个人做得不好,就会影响整个组的成绩,不但自己面子挂不住,别的同学也会怪罪于他。这么一来,不会做的学生为了整个组的利益,就会主动地向别人请教,而其他熟练的同学也乐于帮助本组基础较差的同学,从而使得每位学生都为小组的胜利做出自己的贡献,进而推进整个组的进步,推动整个班的进步。这样做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还培养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从而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三、完善课堂评价机制

课堂评价是师生之间知识的沟通与反馈和师生间情感交流与互动的重要手段,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启学生积极思维以及培养和保护学生创新思维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是素质教育主体性原则──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发展性原则和渗透性原则的具体体现。

由于课堂评价的对象是学生的思维和心理这一复杂事物,具有多样化和多变的特征。因此在应用课堂评价的过程中应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针对不同的情况恰当的应用不同的评价方式或方法,以达到课堂评价的最终目的,发挥其作用。

在平时课堂中,对喜欢表现和不喜表现两种类型,这时的课堂评价可采用延缓性评价和及时疏导相结合的方式。对喜好表现的学生采取延缓评价是比较适宜的,教师做到尽量让学生尽情发挥,充分挖掘其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若学生思维方式有偏差,思路有障碍或知识出现失误,影响到学生学习进程时,及时进行疏导。如,一学生上课发言特别积极,但总是偏题。我采取先充分肯定其积极性,最后提出如果能再经过仔细思考就好了,并表现出遗憾的神色,效果很是明显。对不太喜欢在课堂中表现的学生,应多多鼓励。如果能较好地完成,则表扬其思维缜密;如果出错,评价更应注意用词和形体语言的表达,避免进一步挫伤其积极性。

不管是何种方式的课堂评价都应该做到真诚、中肯、到位、公正无私。尽量使用鼓励性评价。另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忌夸大;夸大的评价既伤到被评价学生的自尊,也使其他学生对评价失去感觉。尤其是正面的评价;忌重复。重复的评价使学生感觉评价不真诚,觉得教师是在敷衍,也使评价失去本身的意义。而且,单调的评价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忌厚此薄彼。在评价学生时若出现厚此薄彼会使学生拒绝接受评价,师生关系、课堂气氛、思维动力均受到抑制。

四、教师幽默的语言

教师语言除了必须具备的语法正确、语言确切、语音纯正、语调清晰等基本要求外,还应加些适当的调料──幽默,使语言更生动形象,教育效果将会更佳。因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应是互尊互敬、平等友爱的关系。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指出学生的缺点时,可以用幽默的语言,让他们在“不丢脸”的情况下及时改正自己的缺点。渐渐地,学生就会喜欢这位教师,进而喜欢听她的课,掌握知识技能就变得容易多了。有一次,有两位男生为争一台电脑,差点大打出手,其他学生则在旁边围观。如果此时大声训斥,我想反而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于是,我说,“大家看这两位同学感情多好啊。所谓打是亲嘛。”顿时,整个课堂哄堂大笑。“既然这么好,那你们能不能友好相处,共用一台?因为我们确实机子不够。”由于我讲得诚恳,也合情合理,又照顾到了他们的面子,这场**就暂时平息下来。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也有意多鼓励多肯定他们俩的作品,慢慢的他们俩相处越来越融洽,在信息课上表现也非常活跃。

学生学好信息技术不仅要激发他们的兴趣,同时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信息技术学科是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良好的课堂常规和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欲望是学生学习是否有成效的关键。那么在教学中采用什么具体的措施来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信息技术的习惯呢?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以下几点。

从正常开、关机抓起,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别小看这开、关机,对第一次接触计算机的学生来说,要熟练地正确操作还真要多次训练,否则,主机不关,直接关掉显示器就算。

培养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其一是打字姿势和快速打字的指法。这十分重要,否则不仅字会打得慢,人会很容易疲劳,而且还会影响身体的健康。其二是引导学生认识在长知识、长身体的阶段,不能长时间地使用计算机。

养成良好地课堂常规。的确,学生进入计算机房上机操作是很兴奋的,必须在课程开课时,与学生一起讨论、制定好一套可行的常规要求。如,老师准备讲课时要怎么做,个人操作或小组合作时怎么做等。

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意见,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乐于与人合作和积极创新等内在的学习品质,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使学生面对具体的事务时,第一反应就是在信息环境中寻求帮助,而且总是能够选择最佳的途径去获得这些帮助,并且知道如何才能够获得有效的帮助。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习惯是成功的阶梯;教师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他们去探索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让他们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爱学习,会学习。

下载初中英语学习中兴趣与习惯的培养(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英语学习中兴趣与习惯的培养(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生学习兴趣和习惯培养调查表

    学生学习兴趣和习惯培养调查表 亲爱的家长您好,在学习中最重要的就是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兴趣,此调查表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投入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和习惯。请依据孩子......

    浅谈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与习惯培养(合集五篇)

    浅谈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与习惯培养 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城北学校 李海兰英语是学生走向社会的重要职业工具,初中又是学生正式接触英语的起始阶段。 因此,研究如何提升学生的......

    谈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各位家长朋友们,杨老师:大家下午好。 此刻我是带着万分惶恐的心情,惴惴不安的站在这里。因为,我和大家一样,是千千万万普通孩子家长当中的一员。怀着对孩子最最朴实的期望,那就是......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兴趣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兴趣 成功学校白汉华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习惯的过程。有了良......

    如何培养小学生阅读的习惯兴趣与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阅读的习惯兴趣与习惯党固小学: 常听学生家长们感慨:“我家的孩子热衷于看电视,看漫画书、卡通片,上网打游戏比成年人还厉害,就是不爱看课外书,而阅读能力、写作能......

    如何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和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和习惯 “书籍是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十九世纪法国着名作家雨果以精辟的概论阐述阅读对......

    如何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和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和习惯一 抛砖引玉,融趣于教 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学习兴趣是对学习对象认知倾向。好奇心是学习兴趣的根源,求知欲是学习兴趣的主要表现,学习兴趣有利......

    培养习惯 激发兴趣工作计划

    培养习惯 激发兴趣工作计划 爱因斯坦有句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