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所重点高校入选全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5篇)

时间:2019-05-14 18:54: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4所重点高校入选全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4所重点高校入选全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第一篇:14所重点高校入选全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2017年7月20日,教育部在北楼九层大会议室召开全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座谈会。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杜占元出席会议并讲话,14所入选综合改革试点大学负责同志,以及教育部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教育部研究生司司长李军主持会议。

因近些年来在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教育中的突出表现,厦门大学被选为开展试点工作高校,并应邀在座谈会上与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介绍本单位推进博士研究生综合改革的典型经验发言。厦门大学关于《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专题发言,全面总结了自2013年以来我校实施的系列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工作,并介绍了下一阶段我校研究生教育深化改革的思路。厦门大学的研究生教育改革具体举措,改革思路和建议得到了杜占元副部长和与会同志的高度评价和特别关注。

杜占元副部长在座谈会中指出,深化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大势所趋、形势所迫、问题所在;各试点高校要紧紧围绕“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这一核心,按照“立德树人方向要正,服务需求站位要高,提高质量视野要宽”的总体要求,探索新形势下博士研究生教育内涵发展的新模式和新路子,根据自身特色和办学实际,在博士研究生思政教育、招生选拔、投入资助、科教结合、课程教学、分流淘汰、导师队伍、评价制度、国际合作、管理模式和质量保障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专题研究,创新性的提出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力争通过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并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形成博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政策机制。

全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是教育部贯彻落实《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文件精神,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推动试点单位深化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此项改革试点工作是在全国博士生培养高校中遴选十所左右博士生教育规模较大,质量较高,改革基础较好,改革意愿较强的高校。通过给予一系列的支持,推动试点单位进行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平台,着力破除制约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提供政策样本,形成博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政策机制,持续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

入选开展全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14所高校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和苏州大学。

以上是黑龙江中公考研为考生整理的“14所重点高校入选全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的相关内容,以供考生了解。

第二篇:咸阳市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修改稿

XX市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

为加快推进殡葬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根据民政部《XX殡葬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关于确定XX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地区(单位)的通知》要求,结合XX市实际,制定如下试点工作方案:

一、市情概况

XX位于XX省XX,XX,故称XX。XX东邻XX,西接XX和XX,西北与XX接壤,是我国中原地区通往大西北的要冲,是古丝绸之路的第一站。XX辖市区县,XX个镇办,XX个行政村,总面积XX平方公里,人口498.66万。XX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甲级对外开放城市、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XX绿化模范城市、XX双拥模范城市、XX文明城市。

近年来,XX市大力推进殡葬改革,惠民殡葬政策全面落实,殡葬基础设施逐步改善,殡葬服务管理不断加强,尤其是重点区域坟墓整治工作成效显著,经验在XX、全省得到推广。2013年10月至今,XX有计划地对高速公路沿线两侧和城市规划建设区内的散葬乱埋坟墓开展了集中整治,累计整治坟墓7.57万座,节约耕地1200多亩,取得了阶段性工作成果。XX年XX,XX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殡葬改革工作现场会,推广了XX市工作经验。2017年8月28日,在XX殡葬工作座谈会上XX市作了典型发言。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还必须正视存在的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群众传统殡葬观念根深蒂固,土葬盛行,散葬乱埋现象严重,火化率和节地生态安葬率相对较低;地处西部内陆不发达城市,地方财力十分紧张,殡葬事业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条件短期内难以大幅改善;受土地、资金等因素影响,殡葬服务项目落地难;殡葬服务管理机制体制不够顺畅,队伍素质亟待提高等等。

XX现有殡葬管理处(所)9个、殡仪馆6个、经营性公墓7个、城市公益性公墓6个、新建农村公益性公墓XX个,殡葬从业人员484名。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九大和XX殡葬工作座谈会精神为指导,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为契机,以重点区域坟墓整治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将坟墓整治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移风易俗、倡导厚养薄葬、建立村规民约相结合,与大力推行火葬和节地生态安葬相结合,与加强殡葬基础设施建设和实行殡葬行业规范化管理相结合,以点带面,统筹推进XX殡葬改革,为XX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基本原则:政府主导、机制创新,群众受益、公平可及,全域规划、重点突破,项目优先、资金奖补,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分级负责、保持稳定。

三、预期目标 惠民殡葬救助政策全面落实,重点区域坟墓整治工作阶段性任务按期完成,节地生态安葬推行顺利,移风易俗工作有突破性进展,殡葬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显著加快,殡葬服务管理体制逐步理顺,XX殡葬综合改革试点任务顺利完成。

四、试点任务

(一)完善困难群体殡葬救助体系

加大惠民殡葬政策实施力度,从2018年1月1日起,把遗体接运、存放、火化、骨灰盒、骨灰寄存、生态安葬等内容纳入基本殡葬服务项目清单,并将惠民殡葬救助标准由XX元提高到XX元,满足困难群众最基本的殡葬服务需求。

(二)集中开展重点区域坟墓整治工作

1、巩固前期整治成果。在XX高速、XX高速、XX旅游路、XX旅游路两侧已整治区域,相关县区彻底治理重新圆坟和新坟,确保不留死角,不反弹。

2、集中开展重点整治。集中整治西铜高速、西延高速、XX高速、XX高速、XX北环线沿线两侧500米范围内散埋乱葬坟墓。共涉及XX个县区,XX个镇办,XX个行政村,XX座坟墓。其中散坟XX座,公坟XX处、XX座。

3、扩展整治范围。有序整治城市规划建设区内散埋乱葬坟墓。

(三)进一步加强殡葬基础设施建设

1、加快城乡公益性公墓建设。试点期内,建成城市公益性公墓2个(XX),开工建设城市公益性公墓1个(XX),力争纳入省级资助计划项目4个(XX县),早日实现城市公益性公墓全覆盖。力争建成农村公益性公墓60个,实现坟墓整治区域公益性公墓全覆盖。

2、加快殡仪馆建设。加快市殡仪馆迁建项目(XX)建设,力争2019年底建成投入使用。积极争取部省支持,加快县级殡仪馆建设和改造。

3、加快殡葬服务设施环保改造步伐。对已达到强制报废年限或不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火化和遗物焚烧设备及时进行更新改造,确保已建和在建殡葬服务设施项目全部达到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出台《XX市殡葬行业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加强与全社会的环保联动机制;加强管理,倡导文明、绿色治丧行为,提升殡葬环保工作水平。

(四)大力推行节地生态安葬

深入贯彻落实民政部等九部门《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突出抓好公益性公墓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严格限制墓穴占地面积、墓碑高度,落实经营性公墓“要在其墓园内至少划出30%的墓位用于公益事业”的要求,大力推广骨灰格位存放、树葬、花葬、草坪葬、小型墓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鼓励农民火化,鼓励墓地使用可降解材料,引导群众节地安葬,文明祭祀,不断提高火化率和节地生态安葬率。

(五)积极推进殡葬移风易俗 深化丧葬习俗改革,把殡葬移风易俗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和美丽乡村建设之中,发挥村(居)委会、红白理事会、老年人协会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作用,把治丧规范纳入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合理减少治丧时间,有效控制宴请规模和席面标准,培育文明现代、简约环保、厚养礼葬的殡葬新风尚。

(六)加快殡葬信息化建设

在试点的基础上,XX建立纵向贯通、横向互联、信息共享的殡葬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进一步提升殡葬管理服务水平。

(七)规范殡葬服务机构管理

为强化殡葬执法,提高行政效能,力争将市县殡葬管理处(所)由事业单位纳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为强化殡葬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有效落实惠民殡葬政策,力争将由政府投资兴办的、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的县级殡仪馆转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加强人员教育培训,规范行业内部管理,优化服务项目,提升服务水平。

五、进度安排

试点工作从2018年初开始,到2019年底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组织动员阶段(2018年1月至3月中旬)。以党的十九大和XX殡葬工作座谈会精神为指引,采用各种形式大力宣传殡葬改革,努力营造良好氛围。成立XX市殡葬 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制定出台试点工作方案并报经部、省审核同意,落实各级各部门职责和任务,落实保障资金和措施,确保试点工作有序开展。

(二)全面实施阶段(2018年3月下旬至2019年10月)。

按照市级试点工作方案,各级各部门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挂帅,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确保职责分工、目标任务、保障措施落到实处。加强督促指导,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严格考核,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实施。2019年1月展开一次中期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解决。

2018年6月底前在市殡葬管理处、市殡仪馆、秦都区城市公益性公墓、礼泉县民政局、礼泉县唐昭陵墓园5家单位开展信息化管理试点,11月底前完成XX殡葬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

2018年7月底前出台《XX市殡葬行业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逐步规范殡葬服务机构管理,2018年8月底前将XX市殡葬管理处纳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范畴,并报省人社厅审批。试点期内,逐步理顺XX殡葬管理服务单位管理体制,全面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统筹坟墓整治和安葬需求,合理安排进度,两年建成农村公益性公墓60个,基本解决重点区域乱葬乱埋问题。2018年9月底前出台《XX市农村公益性公墓管理办法》、《XX市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办法》,加强公益性公墓管理,推进生态节地安葬工作。

2018年10月底前完成XX县、XX县城市公益性公墓主体建设,2019年建成投入使用;2019年开工建设XX城市公益性公墓,力争将XX县城市公益性公墓项目纳入省级资助计划。

2018年10月底前,在前期已实施坟墓整治区域开展“回头望”活动,巩固和扩大已有整治成果,同时在XX两侧500米范围开展坟墓整治工作;2019年清明节前,按照城市化发展进程,有序推进城市规划建设区内坟墓治理,基本解决重点区域乱葬乱埋问题。

2018年10月底前,XX30%以上的村(居)委会建立起红白理事会,2019年10月底前,XX60%以上的村(居)委会建立起红白理事会,逐步引导群众移风易俗,改变大操大办之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殡葬改革。

市殡仪馆迁建项目(XX)力争2018年上半年开工,年底前完成主体土建工程建设,2019年底前建成投入使用;积极进行项目储备和资料准备,力争2019年XX县殡仪馆项目和XX县殡仪馆改扩建项目纳入部省资助计划。

(三)总结提升阶段(2019年11月至12月)。对试点工作进行全面考核,总结新经验,剖析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出台一系列规范化、制度化成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迎接上级检查验收。

六、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XX市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XX同志任组长,市委副书记XX、市委常委宣传部长XX、副市长XX同志任副组长,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民政局、市国土局、市住建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环保局、市文明办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民政局。各县市区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形成上下联动、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县区党政一把手亲自挂帅,采取县级领导包乡镇、部门包村组、党员干部带头、干部包群众、与镇村签订目标责任书等措施,加强督促检查,狠抓工作落实。

二是落实部门职责。民政部门牵头做好殡葬管理政策标准制定、殡葬改革工作组织实施、殡葬设施审批监管等工作。纪检、监察机关依规依纪查处党员干部治丧活动中的违纪行为。组织部门将党员领导干部治丧情况纳入个人重大事项申报范围,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宣传、文明办等部门做好殡葬改革宣传引导工作,将红白理事会建设和殡葬移风易俗工作纳入文明创建活动内容。发展改革部门将殡葬改革纳入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积极支持落实殡葬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建立殡葬事业公共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公安部门加强对非正常死亡人员死亡证明出具的管理,依法查处丧事活动中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财政部门保障落实坟墓整治、惠民殡葬、设施建 设和节地生态安葬奖补政策等殡葬改革所需的资金,合理核拨殡葬事业单位运营管理经费和殡葬事业发展经费。人社部门进一步规范殡葬服务机构管理,联合民政、财政部门严格审批发放干部职工死亡后一次性丧葬补助费。国土资源部门依法保障纳入规划的殡葬设施用地需求,依法纠正和查处违法占地建设公墓,非法占用耕地、林地建坟等行为。环境保护部门强化殡葬活动的生态环境监管。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依法实施殡葬设施规划建设管理。农业部门指导群众做好平坟还田后土地的开发利用工作。林业部门对林地内乱埋乱葬的坟墓进行整治,并做好坟墓整治区域的绿化工作。文物旅游部门依法加强对文物保护区的管理,协助当地政府做好区域内坟墓迁移和平整工作。卫生计生部门加强对医疗机构出具死亡证明的管理和医疗机构太平间的管理。工商部门依法查处无照或超范围提供殡葬服务的行为。宗教事务管理部门规范管理寺观教堂等宗教场殡葬事宜,及时查处违规建设骨灰存放设施等行为。价格主管部门依法制定殡葬服务收费标准,查处殡葬乱收费行为。人民法院依法受理违法土葬行为申请强制执行案件。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基层党组织、村(居)委会以及殡葬行业协会、红白理事会、老年人协会等社会组织要充分发挥作用,广泛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殡葬改革。三是强化资金保障。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殡葬事业的投入,将坟墓整治、惠民殡葬、基础设施建设、节地生态安葬和信息化建设等项工作所需资金,全部列入地方财政预算,确保各项资金足额预算,及时落实到位。从2018年起,市财政将惠民殡葬救助市级配套资金提升到每年XX万元;在省级补助的基础上,对县级城市公益性公墓建设每座奖补XX万元,对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每座奖补XX万元。市殡仪馆迁建项目(安灵苑)计划投资XX亿元,市财政在前期拨付XX万元的基础上,2018、2019分别列支XX万元,剩余资金积极争取部省支持。2018-2019年重点区域坟墓整治需资金XX万元,市县财政自筹XX万元,积极争取部省资助XX万元。各级财政、民政部门要加强资金使用的管理和监督检查,确保资金合理使用,安全运行。

四是讲究方式方法。殡葬改革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各级要坚持做到宣传教育为先、政策奖励为先、解决困难为先,采取合情、合理、合法的方式,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引导群众自觉参与殡葬改革,切忌简单粗暴,伤害群众感情,引发社会矛盾。

五是加强宣传引导。深入城乡社区、村组,大力宣传殡葬法规政策,普及科学知识,传递文明理念,引导群众转变观念、理性消费、革除陋俗,树立厚养薄葬、文明节俭、生态环保的殡葬新风尚。号召党员干部带头平坟迁坟、带头火化、带头文明节俭治丧、带头节地生态安葬、带头文明低碳祭扫,树立新风,弘扬正气,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三篇:2012全国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总结

2009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总结

2009年,我们按照省、市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的有关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乡镇计生服务中心及公益性岗位服务人员的管理,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职责与任务,开展业务培训与竞赛,建立“以钱养事”工作机制,严格考核结帐。同时,强化监管职能,严格按政策规定收取相关费用,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广大育龄群众满意率不

断提高。

一、强化目标管理,严格考核结帐

去年年初,我们在与市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确认乡镇计生服务中心公益性岗位服务人员的基础上,与乡镇计生服务中心签订了2009年目标管理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要求和奖惩结帐办法。半年和年终,组织专班人员对各乡镇计生服务中心目标管理责任书执行情况进行了认真考核,考核结果显示:全年二次情环情监测307293人次,孕性环情监测率分别为95.72%、95.57%;全年共放置宫内节育器5990例,取出宫内节育器615例,施行人流手术53例;全年开展优生咨询64598人,开展优生四项检测7472人次;全年随访74486人次,向广大育龄群众开展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宣传活动70余次;使用避孕药具8774人,占应使用9140人的96%,随访率达98%。今年年初,我们对

27个乡镇计生服务中心及其公益性岗位服务人员进行了结帐。皂市镇、岳口镇2个计生服务中心获一等奖,各奖现金3000元;多宝镇、渔薪镇、拖市镇3个计生服务中心获得二等奖,各奖现金2000元;汪场镇、杨林办事处、麻洋镇、干一镇、九真镇5个计生服务中心获得三等奖,各奖现金1000元。同时,我们配合乡镇党委、政府对乡镇计生服务中心公益性岗位服务人员进行考核,从“以钱养事”经费中每人拿出5000元,根据考核的实绩,对83名公益性岗位服务人员进行结帐,其中获得优秀等奖42人,合格等次41人。

二、强化业务培训,提高服务能力

去年以来,我们对乡镇计生服务中心公益性岗位服务人员采取以会代训、专业培训、派出进修培训和技能操作竞赛等形式,大力开展了业务培训。全市召开乡镇计生服务中心负责人会议4次;组织乡镇计生服务中心公益性岗位服务人员业务培训3次,参加人员260人;开展服务人员技能操作竞赛1次,参加竞赛人员78人;派出进修21人。同时,我们印发了《全市人口计生窗口行业优质服务竞赛活动实施方案》,在全市人口计生窗口行业开展优质服务竞赛活动。通过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和窗口行业的竞赛活动,进一步增强了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提高了服务人员的专业技

能和水平,为我市稳定低生育水平、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等

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强化监管职能,杜绝违规收费

人口计生工作涉及到千家万户,而人口计生部门的收费是农村工作中一个最敏感的问题,也是广大育龄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为此,我们高度重视,强化监管。一是建立“三项公开”制度和工作规范。“三项公开”,即:全市实行政务公开、办事公开和村务公开。我们以文件形式及时转发了《湖北省人口计生系统“三项公开”工作规范》,进一步明确了“三项公开”的主要内容、形式与要求。二是严格执行办理计划生育证件收费标准和社会抚养费征收的标准。每年年初以市人口计生委的文件专门印发当年社会抚养费征收具体标准。三是加强监管和督查。我们将办证收费和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等内容、纳入党政领导线和人口计生部门线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考核结帐,平时工作督查也把此项工作作为督查的重要内容。同时,我们还十分注重信访举报案件和行风热线反映问题的督办和处理。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进一步规范了部门的行政行为,杜绝了违规收费等现象的发生。一年来,我们人口计生部门在农村综合改革的工作中,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有的地方服务功能不全、服务质量不优、服务人员素质亟待提高等

问题。我们决心,借省、市农村综合改革工作考核的契机,加大工作力度,力争在新的一年再创佳绩。

第四篇: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

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意见

(讨论稿)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学位[2014]3 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关于印发《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办法》的通知》(学位[2014]4 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关于印发《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的通知》(学位[2014]5 号)、《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 号)和《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3 号)等文件精神,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一步完善我校研究生教育体系,推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现就全面深化我校研究生教育改革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树立科学的质量观,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以分类推进培养模式改革、统筹构建质量保障体系为着力点,更加突出服务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更加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更加突出科教结合和产学结合,不断提高我校研究生教育水平。以研究生和导师为核心,从研究生教育基本活动入手,明确各质量主体职责,保证研究生教育基本质量,创新机制,激发我校追求卓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2.总体要求

优化类型结构,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招生选拔制度;鼓励特色发展,构建以研究生成长成才为中心的培养机制;提升指导能力,健全以导师为第一责任人的责权机制;改革评价机制,建立以培养单位为主体的质量保证体系;扩大对外开放,实施合作共赢的发展战略。逐步形成规模结构适应需要、培养模式各具特色、整体质量不断提升、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研究生教育体系。

二、改革招生选拔制度

1.制订研究生招生指标配置办法

根据国家发展需要和高层次人才培养规律,结合我校服务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的办学特色,加强和改进招生计划管理,进一步完善计划分配办法,通过增量安排和存量调控,综合考虑研究生生源质量、培养质量、就业状况,以及科研任务、导师队伍、实践基地等研究生培养条件方面的因素,积极支持我校优势特色学科、科技前沿学科和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学科发展,以此为依据制定我校招生指标分配办法(见附件一)。

2.完善招生选拔办法

以提高研究生招生选拔质量为核心,积极推进招生考试改革,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脱颖而出的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完善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选拔办法,学术学位研究生的选拔注重科研及创新能力的考核,专业学位研究生注重选拔一定数量具有实践经验的优秀在职人员。强化复试在整个招生过程中的作用,完善我校招生考试复试办法。

建立博士研究生选拔“申请—审核”机制,充分发挥和规范导师在选拔中的作用,强化对科研创新能力和专业学术潜质的考察,保证招生质量。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制订学位授予标准

在国家制定的《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基础上,学术型的按一级学科、应用型的按专业学位类别分别制订与各学科办学定位相一致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标准(见附件二)。

2.制订学科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办法

稳定学校学位授权点规模,撤销需求不足、水平不高或不符合学校办学目标定位要求的授权学科,增列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符合学校学科发展规划要求的学位授权点,优化人才培养的学科和类型结构,限制增列当前培养规模偏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学科为学位授权点。制订我校一级学科授权点和专业学位授权点增列与撤销办法,完善二级学科自主设置与调整办法,明确标准,规范程序,形成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机制,优化结构,发展特色。

3.定期制(修)订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应明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环节,要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创新培养模式,体现学科特色和学术前沿,突出个性化培养。学术型硕士培养方案要重视对研究生进行系统科研训练,突出科教结合,着重提高研究生的综合学术能力和素质,培养把握学术前沿的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订要密切结合行业需要,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吸收行业部门参与,注重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

博士生培养方案着重强调培养博士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突出对博士学位论文的创新性要求,要求并支持博士研究生更多参与前沿性、高水平的科研工作,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水平博士研究生培养。

4.制订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办法

重视发挥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 求、学科发展前沿和研究生个人发展需要,建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及时更新课程内容,丰富课程类型。增强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内容前沿性,通过高质量课程学习强化研究生的科学方法训练和学术素养培养。构建符合专业学位特点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加强案例教学,探索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

加大跨学科课程、方法论课程以及综合性课程的比重,鼓励若干名教师共同开设专题讲座课程。鼓励研究生任课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参与式教学。

设立重点课程建设项目,着重加强一级学科(甘肃省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学位课程建设,培育一批高质量的、特色鲜明的研究生核心课程,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课程体系与教材体系建设等一系列改革。

推进研究生公共课教学改革。英语课程应着重提高研究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强化研究生的专业英语水平。

5.强化研究生过程管理,制订分流与淘汰办法

健全中期考核制度。不断提高研究生中期考核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切实发挥其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筛选作用。

健全学位论文开题及评阅制度。规范论文开题的程序,健全论文开题“首次不通过率”制度,论文评阅要保证有一定数量的外单位同行专家参与,加大匿名评阅论文比例。

健全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制度。完善学位论文预答辩、答辩和答辩后修改等制度。

加大研究生考核与淘汰力度。加强培养过程管理和学业考核,完善研究生课程学习、中期考核、资格考试和学位论文开题等各阶段的考核制度,畅通分流渠道,加大淘汰力度。

6.建立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教育制度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安排必修环节,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精神、科学道德、学术规范、学术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帮助研究生掌握科研工作的规范,确立严谨治学的品格,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维护学术尊严,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建立研究生发表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导师审核签字制度,在《兰州交通大学学术道德规范(暂行)》的基础上,制定《学位论文作假处理办法》(见附件三)。

7.完善研究生培养环节质量监控及督导制度

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办法。明确授课教师资质,规范课程教学,建立科学的教学督导和评价制度,加强对授课质量的监测和评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质量的监督,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完善《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教育质量督导办法(试行)》(见附件四)。选聘新一届校级研究生教育督导组成员,加强对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检查、监督和指导。

8.深化对外合作交流

推进校所、校企合作,加强校外研究生培养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强化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提升研究生创新、创造和创业能力。

增强对外开放的主动性。落实《兰州交通大学来华留学生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兰交国教发[2014]41 号),完善来华留学研究生录取、培养、学位授予等工作的相关政策和工作环节,扩大招生规模,创新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模式。

营造国际化培养环境。加强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吸引国外优秀人才来校指导研究生。积极参与“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等各类研究生海外留学项目,加大对研究生访学研究、短期交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资助力度,提高具有国际学术交流经历的研究生比 例。

四、健全导师责权机制 1.改革导师评定制度

建立基于综合考核与评定的动态上岗制度。改变单独评定研究生导师资格的做法,强化与招生培养紧密衔接的岗位意识,破除导师终身制。根据招生需要,综合考虑学科需求、师德表现、学术水平、科研任务和培养质量,确定招生导师及其指导研究生的限额。完善研究生与导师互选机制,尊重导师和学生选择权。

建立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分类考核评价制度。加强学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相适应的、专兼职相结合的高水平“双师型”导师队伍,分类制订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选聘办法(见附件五)。

2.建立导师激励与问责制

完善导师激励制度,明确和保障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责任与权力,调动导师育人积极性,发挥导师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的示范作用。完善导师问责制,对培养质量出现问题的导师,视情况分别采取质量约谈、限招、停招等处理。

3.提升导师指导能力

继续加强导师培训,不断提高导师指导能力。建立和完善导师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制度,为导师提高学术和实践能力提供平台。加强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人才交流与共享,建设专兼结合的导师队伍,完善专业学位校企双导师制度。加大导师团队建设力度,营造良好的学术与培养环境。

五、加强研究生管理与服务 1.完善研究生日常管理制度

牢固树立“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管理理念,加强研究生管理 队伍建设,高度重视研究生思政教育,规范日常管理制度,做好奖惩助贷,加强安全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2.建立健全研究生奖助制度

以鼓励创新为导向,完善学校奖助机制,充分发挥奖助学金的激励作用,引导研究生热爱学习,勤于实践,勇于创新。在现有优秀研究生奖励办法、研究生“三助”等各类奖励的基础上,设立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统筹制定《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试行)》(见附件六)、《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管理办法(试行)》(见附件七)、《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办法(试行)》(见附件八),构建奖、助、勤、贷四位一体的研究生多元奖励和资助体系。围绕以评促学,以评促优,激发创新,奖励优秀的根本目的,着力保证评选过程公平、公正、公开。

3.建立研究生权益保护机制

完善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正当权益诉求和权利救济机制,加强对研究生的权益保护。

4.加强研究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

建立研究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制度,健全研究生就业市场和信息服务体系,加强研究生创业教育,鼓励研究生创业和面向基层就业。

六、强化条件保障与质量监督 1.完善投入机制

健全多渠道筹集经费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按国家有关规定加大纵向科研经费和基本科研业务费支持研究生培养的力度,统筹财政投入、科研经费、学费收入、社会捐助等各种资源,确保对研究生教学、科研和资助的投入。2.制订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办法

按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制订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办法,保障各类研究生学习、科研、实践和生活等基本条件。

3.建立自我评估制度

以提高质量为导向,定期开展学位授权点和研究生培养质量自我评估,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鼓励有条件的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参加国际评估或专业资格认证(见附件九)。

4.建立质量跟踪和反馈制度

建立毕业生发展质量跟踪调查和反馈制度,定期听取用人单位意见,开展人才培养质量和发展质量分析,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结构。

5.建立质量信息公开制度

建立研究生教育质量信息公开制度,主动公开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发展质量信息,定期发布本单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质量报告

附件:

1、《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办法》

2、《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学位授予标准》

3、《学位论文作假处理办法》

4、《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教育质量督导办法(试行)》

5、《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选聘办法》

6、《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试行)》

7、《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管理办法(试行)》

8、《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办法(试行)》

9、《兰州交通大学学位授权点和研究生培养质量自我评估办法》

第五篇:全国综合医改试点省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名单

全国综合医改试点省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名单

一、综合医改试点省份:

第一批:江苏省、安徽省、福建省、青海省

第二批:上海市、浙江省、湖南省、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

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名单如下:

第一批(17个):辽宁省鞍山市、上海市、江苏省镇江市、福建省厦门市、山东省潍坊市、广东省深圳市、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安徽省芜湖市、安徽省马鞍山市、河南省洛阳市、湖北省鄂州市、湖南省株洲市、贵州省遵义市、云南省昆明市、陕西省宝鸡市、青海省西宁市、北京市

第二批(17个):天津市、浙江省绍兴市、浙江省宁波市、福建省三明市、广东省珠海市、河北省唐山市、山西省太原市、吉林省长春市、江西省新余市、海南省三亚市、重庆市、四川省南充市、甘肃省庆阳市、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

第三批(66个):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吉林省延边州

辽宁省本溪市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乌海市

河北省邯郸市

山 西省运城市

山东省威海市、东营市

河南省焦作市、濮阳市

安徽省合肥市、蚌埠市、淮南市、淮北市、铜陵市、安庆市、黄山市、滁州市、阜阳市、宿州市、六安市、亳州市、池州市、宣城市

江苏省南京市、无锡市、徐州市、常州市、苏州市、南通市、连云港市、淮安市、盐城市、扬州市、泰州市

浙江省杭州市、温州市

福建省福州市、莆田市、泉州市、漳州市、南平市、龙岩市、宁德市

湖北省武汉市

湖南省长沙市

四川省攀枝花市、广元市

江西省鹰潭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

贵州省贵阳市

云南省玉溪市

广东省东莞市

海南省儋州市

陕西省延安市

甘肃省白银市

青海省海东市、海西州、海南州、海北州、黄南州、果洛州、玉树州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

下载14所重点高校入选全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14所重点高校入选全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