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精编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18:32: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6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精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6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精编》。

第一篇:2016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精编

【第一部分是单项、多项选择题】

·女娲补石的神话载于《淮南子》 ·《诗经》的收集和编定

①采诗说—《汉书》(汉代学者)②献诗说—《国语》(产生于先秦时期)

③删诗说—《史记》(汉代“孔子删诗”说,司马迁提出

·最早明确地分类意义上指谓《诗经》的风、雅、颂,是战国末期的荀子 ·今天所见《论语》为《鲁论语》

·先秦最后一位儒家大师—荀子—“隆礼重法” ·《国语》又称《春秋外传》 ·楚辞名称西汉时始出现 ·《天问》是屈原作品中最为奇特的诗歌 ·宋玉—《九辩》是自悲生平自作 ·《招魂》是屈原替楚怀王“招魂”的作品 ·西汉初期散文主要与治国有关的政论 ·《过秦论》是贾谊最负盛名的史论散文,分析秦亡原因“仁义不施” ·枚乘—《上书谏吴王》 ·西汉中后期散文特点:言必称经,以阴阳灾异论政议事。以董仲舒和刘向尤具代表性;董仲舒是《春秋》公羊派的大师—《春秋繁露》、《天人三策》 ·刘向—代表作《新序》、《说苑》;—最著名的叙录《战国策叙录》 ·东汉散文大势《前期求真实斥虚妄。后期清议时政,发愤指弊 ·桓谭《新论》开东汉士人抨击虚妄之先河 ·王充—《论衡》全书以“疾虚妄”为宗旨,“口则务在明言,笔则务在露文”是其为文的追求 ·仲长统—代表作是《昌言》 ·“赋”作为文体的名称,最早见于荀子的《赋篇》 ·西汉初期辞赋创作趋向从浓情质实到失情华丽 ·淮南小山—《招隐士》主题靠描写恶劣环境反衬出来的 ·枚乘开创大赋的标志是《七发》;把大赋创作的高峰是司马相如 ·刘歆《遂初赋》是汉代“纪行赋”的开山之作 ·王褒《洞箫赋》,开创全文写音乐的先河 ·东汉赋体文学创作,呈现为由大赋向抒情小赋发展 ·东汉:班彪《北征赋》冯衍《显志赋》蔡邕《述行赋》班固《两都赋》 ·张衡—大赋向抒情小赋发展过程中的过渡作家,大赋代表作《二京赋》(绝响); ·东汉抒情小赋开山作《归田赋》 ·较早对汉乐府分类的是东汉蔡邕,分为四类 ·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按音乐的不同分为十二类 ·汉乐府的民歌大多保存在《相和歌辞》中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 ·曹操开创了文人“拟乐府”诗歌创作的全盛局面—悲凉沉雄的独特艺术风格 ·曹丕七言诗《燕歌行》—至曹丕始形成纯粹的七言诗—逐句押韵 ·曹植的诗歌被誉为“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45曹植被谢灵运誉为“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 ·建安七子中王粲的诗赋最好,代表《七哀诗》 ·刘桢《赠从弟》陈琳《饮马长城窟行》徐斡《室思》 ·阮瑀《咏史》—开启了后世左思咏史的先声 ·女诗人蔡琰代表作《悲愤诗》 ·正始思潮《崇尚老庄,大畅玄风,建立玄学理论 ·阮籍《咏怀诗》成为正始时代诗歌的高峰,开后代左思《咏史》组诗、陶渊明《饮酒》组诗的先河。·嵇康第一个把庄子诗化了 ·太康诗风“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缛旨星稠,繁文绮合” ·陆机—太康诗人中存诗最多,《文赋》是中国文学理论史上的名篇—华丽排偶 ·潘岳—诗歌被誉为“烂若舒锦”《悼亡诗》从此专用为“悼妻”之用 ·左思—《咏史》被誉为“文典以怨”,“左思风力”(《诗品》);历时十年大赋名作《三都赋》【洛阳纸贵】 ·刘琨诗歌代表作《扶风歌》、《重赠卢谌》 ·谢灵运—诗歌史上第一位有成就的山水诗人 ·鲍照乐府诗作品《拟行路难》其诗歌的艺术成就在南朝诗人中最高 谢朓诗歌格调—明丽清新 宫体诗高峰期—徐陵《玉台新咏》 ·“北地三才”温子升(北魏文学成就最高者)、邢劭(北间第一才士)、魏收 ·庾信前期多绮艳之作,辞藻华丽,用典俳偶均自然工巧,代表诗作《奉和山池》;后期故国乡关之思时时涌现在诗中,就显得情绪深沉,诗风亦显苍凉。代表《拟咏怀》成为集南北诗歌之大成者 ·南朝乐府民歌艺术水平最高者为《西洲曲》 ·北朝乐府民歌多辑入《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中 ·《木兰诗》是北朝民歌中的奇葩 ·最能体现北朝民歌风格的作品是《敕勒川》 ·建安赋作:王粲《登楼赋》曹植《洛神赋》 ·东晋时代出现了山水赋 ·西晋赋家:左思成就在《三都赋》,最为突出作家是潘岳《悼亡赋》 ·晋代山水赋代表作家郭璞《江赋》、孙绰《游天台山赋》—山水游记之祖· ·庾信《哀江南赋》首叙个人家世际遇 ·鲁迅说曹操是“改造文章的祖师” ·陆机《豪士赋序》为南朝骈文之前驱 ·庾信《哀江南赋》在艺术形式上达到南朝骈文的巅峰 ·干宝的《搜神记》是志怪小说的代表作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品 ·曹丕《典论。论文》是我国探讨文学问题最早的较具系统的文学批评论著 ·陆机《文赋》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完整的系统性文学理论作品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一部系统完整且结构严密的文学理论专著,著作精华在于“创作论” ·钟嵘的《诗品》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诗论专著 ·卢思道《从军行》杨素《出塞》 ·上官仪提出的“六对”“八对”之说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四杰“送别诗中最著名)·杨炯—《从军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杜审言的五律代表作《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宋之问五律《度大庾岭》 ·沈佺期—七律《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被后人称为初唐七律的样板 ·陈子昂—被杜甫称为“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感遇》;《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提出了一种“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的审美理想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名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声律风骨兼备”成为盛唐诗风形成的标志 ·自然平淡是孟浩然山水诗的风格特点 ·王维山水田园诗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明秀诗境 ·空明境界和宁静之美是王维山水田园诗艺术的结晶 ·王昌龄—创作出了以相关连的多首七绝咏边事的连章组诗,即《从军行七首》 ·王昌龄是专攻七绝的高手 ·崔颖《黄鹤楼》诗被誉为唐人七律压卷之作 ·高适边塞诗《燕歌行》风格特点,气质沉雄、慷慨悲壮,以骨力取胜 ·高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 ·岑参的边塞诗《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奇伟壮丽之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李白绝句的特点《自然明快,清新俊逸 ·杜甫对新题乐府的创立了“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乐府 ·大历诗风是盛唐诗歌向中唐诗歌演变转换时期的过渡诗歌风格 ·韦应物诗歌以山水田园著称其诗歌气貌高古、清雅闲淡,《寄全椒山中道士》、《滁州西涧》 ·刘长卿诗歌风格:凄清悲凉。自许“五言长城”。最著名的是《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大历十才子”之名,最初见于姚合《极玄集》 ·大历十才子即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翊、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 ·白居易的诗歌理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王建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作宫词的诗人,获得宫词之“祖”的声誉。·韩愈诗歌带有“以文为诗”的特点 ·孟郊为成为苦吟诗人的代表 ·李贺—《雁门太守行》、《苏小小墓》“长吉体” ·李商隐是唐代七言律发展史上的第二座里程碑(第一是杜甫)形成了深情绵邈、绮丽精工的独特风格。·杜牧大量以七绝写史,其咏史诗有“二十八字史论”之誉 ·许浑有江南才子之称—《金陵怀古》、《咸阳城东楼》 ·“小李杜”—杜牧、李商隐 ·姚合诗称为“武功体”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诗论主要提出“象外之象”、“韵外之致” ·韩愈第一次提出“文以明道”的观念 ·张鷟的《游仙窟》是唐代传奇初兴期艺术成就较高的作品;杜光庭《虬髯客传》是唐传奇衰落期的最高成就代表作。·温庭筠—晚唐词坛第一大词人,是“词为艳科”始作俑者—《更漏子》《梦江南》 ·温庭范和韦庄并称 ·韦庄—词史上第一位大力用白描手法作词的作家 ·冯延巳—成为花间词向士大夫词演进的重要枢纽。【第二部分是多项选择】这个部分比较难,估计押不中。我挑几个给你。·《诗经》在先秦时代的作用1是在祭祀、宴享时奏唱2作为外交场合言谈应对的辞令3作为教育的课本

·最著名的五篇周人史诗《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墨子》文章特点1由小及大,连类比譬2质朴无华,口语化 ·《孟子》文章的主要特点《1雄辩色彩2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说理· ·《荀子》的说理文特色《1论题集中,逻辑严密,说理透辟,2长于比喻而少用寓言 ·《韩非子》说理文的特点《明切犀利,冷峻峭拔,而极善分析,条理严密,议论透彻。·沈约“三易”原则:易见事、易识字、易读诵 ·“北地三才”。温子升、邢劭、魏收 【简单题中的重点!答案要点已经纠正,无须担心错误!】

一、曹植诗歌艺术成就 答案:曹植的五言诗创作在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和成就,是建安诗坛上最杰出的诗人 1诗歌内容丰富充实。举凡军旅政事,宴游送别,咏史游仙,抒情抒志,无不发之于诗 2曹植的诗歌被誉为“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就是说他的诗既内容充实丰富,多慷慨悲愤之气,在艺术表现上又生动形象,注意辞藻华美、对仗工整和音韵流畅,形成了既华丽绮焕又浑厚雄健的独特艺术风格,达到了建安诗歌的最高峰 3曹植诗歌语言华美主要表现在浓烈的感情色彩和鲜明的声色。如《盘石篇》生动再现了大海的宏阔气象。曹植在文人有意为诗方面,有一个大跨度质的飞跃4注重对称回环之美,注意语言锤炼。他还善于起调,工于发端,往往在全篇之首用一警策之语,振起全诗。如《野田黄雀行》开头用惊风险浪的情景和画面预示了环境的险恶,起到强烈的烘托作用。

二、《离骚》的主要艺术特点《 答案:一。浓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象。《离骚》前半回顾往事,基本是实写,但那些以比兴手法铺叙夸饰自己的美好品质的诗句,已具有奇异想象的特色;后半写对未来道路的探索,火一般的激情、深厚的故国情怀,经过壮丽奇幻的描写,更显得真挚执着,美丽感人二。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离骚》是屈原自叙生平的抒情诗,高贵的出身,崇高的理想,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人格,及其异常浓烈的情感,构成了抒情主人公超凡脱俗的完美形象。这个形象具有象征意味,表现了这篇抒情长诗的精神实质。三。比兴手法的拓展。《诗经》所开创的比、兴手法,为屈原所继承并做了很大的拓展。《离骚》运用了更丰富的喻象,在长篇诗歌中连续使用比兴,更重要的是把《诗经》那种喻象、喻体各自独立的单纯比喻合二为一,熔铸成浑融的艺术境界,使之具有了象征的意义。《离骚》在《诗经》基础上拓展的寄情于物、托物抒情的表现手法,形成了我国文学史中著名的香草美人的托喻手法的传统,影响深远四。结构、语言方面的特点。1.全诗都围绕着诗人忠贞不渝的故国情感和追求崇高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这个中心来谋篇布局。诗作分为前后两个部分,一实一虚,回环往复,抒情写志通彻淋漓。后一部分多重奇幻境界的描述,又使诗章跌宕起伏,使思想情感得到了尽情 2.在形式和语言方面 1)成为一种句式长短不拘、韵句散语相间的新的文学表现形式。同时,他开始构创了长篇巨制。《离骚》后半表现诗人的思想活动,往往设为主客问答,铺排描写,这种形式特点对后来汉赋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语言丰富多姿,草木鸟兽纷至沓来,双声叠韵比比皆是。诗人还吸收方言入诗,增强了楚辞的地域特色

三、论述《诗经》的主要文学成就。答案:

一、抒情与写实的统一。《诗经》305篇,基本是抒情诗和叙事诗,而以抒情诗占多数,真实率直的抒情,和情感化的叙事,是《诗经》在艺术表现上的一个重要特点。首先,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是真实的。如:《伐檀》、《硕鼠》一类地位不平等和不劳而获现象表示不满的诗;又如情爱诗《氓》;其次,作者抒发情感的方式是坦率的。如《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再次,叙事诗的诗作中也包含着作者的情感。如《七月》叙述农夫一年四季辛勤繁忙的劳作,内心却涌动着一股浓郁的不平之气

二、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方式1.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方式。它可以是直接叙事,也可以是直接的刻画描写,还可以是直言其志或直抒胸臆A.直接叙事的如:《七月》 B.直接刻画描写如:《溱洧》以春日为背景,继而特写一对恋人相约游玩的对话,最后又转向青年男女踏春游戏热闹场面的描写 C.直言其志和直抒胸臆,社会政治诗、情爱诗都是如此 2.比,一般说就是比喻 A.修辞意义的手法,诗经中最常见的一种情形,如《卫风•硕人》中连用六个比喻描摹卫庄公夫人庄姜的美丽 B.另一种情形是整首诗用比,如《魏风•硕鼠》等 3.兴,就是起兴或发端,一般处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位置。兴与诗歌情思相关时,一般会起到烘托或与诗歌意义发生某种联系的作用,起到起韵的作用 A.兴与诗歌情思相关,如《关雎》的起兴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以此起彼伏的水鸟和和鸣,比喻青年男女的求偶 B.兴与诗歌情思不相关的,如《唐风•山有枢

三、结构形式和语言方面的几个特点 1.重复复沓的结构形式 A.字词随变而意义相同,如《关雎》。《诗经》中这类同义复沓的重章之歌较多,其回环往复的咏唱,加强了抒情效果 B.改变字词后使诗章间形成意义上的层递关系,如《黍离》 2.语言上,《诗经》以四言为基本句式,3节奏鲜明,音韵谐恰,有天然的音乐美感。4词汇丰富、大量的双声叠韵的连绵词和叠字,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 ·李贺诗为什么能在中唐诗坛独树一帜《 1有大量的鬼神世界的描写

2追求创新而刻意出奇:想象诡奇,造语生新奇丽

3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善于捕捉直观形象,借助“通感” 4具有“冷艳怪丽”的艺术风格 【重点】·孟郊诗的苦吟风格特征《 1诗中颇多患难感、忧郁感,以及人生悲剧与绝望心理交织成的幻灭感。如《叹命》 2孟郊惯用白描手法,形象化的比拟和苦吟出来的精警字句,夸张地突出描写对象。如《寒地百姓吟》。他的诗多表现其凄凉苦寒的贫困生活,诗境幽僻,风格峭硬,笼罩着一股透骨寒气 3孟郊作诗重主观感受,能妙造幽微,变熟为生,化险为夷。突破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光大自屈原以来发愤以抒情的精神,实践了不平则鸣的创作理论。·大历十才子的艺术特色《 1都擅长五言律诗,风格大致相同,没有分明的强烈的个性表现,体裁、谋篇、遣词都偏重于工整精练,题材内容并无新意 2诗歌意象往往带有凄清、寒冷、萧瑟乃至暗淡的色彩 3以写境界淡远、深冷、幽僻的山水诗见长 ·李白乐府歌行的特点《 1以第一人称的抒怀和议论表达主观感受 2把自己的个性气质融入乐府诗的创作中形成了行云流水的抒情方式,有一种奔腾回旋的动感 3李白的乐府诗创作已完成了从汉魏古体到唐体歌行的根本性改变 4李白歌行的创作成就比乐府高。李白的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充分体现了盛唐诗歌气来、情来而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具有壮大奇伟的阳刚之美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盛唐诗人王维山水田园诗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明秀诗境 1将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如水月镜花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 2空明境界和宁静之美是王维山水田园诗艺术的结晶。善于在动态中捕捉自然事物的光和色,在诗里表现出极丰富的色彩和层次感。·鲍照诗歌的艺术成就《鲍照诗歌的艺术成就,在南朝诗人中可谓最高。1他的乐府诗有抒情浓烈、气势流畅之美。他把惯用比兴、善叙他人他事的乐府诗,发展为一种直接抒写自己感情、叙说自己遭遇的诗体,把浓烈的抒情与构辞的美丽融为一体,来表现自己的澎湃情怀。如《代白纻曲》二首 2语言上注重锤炼字句,辞采瑰丽,有震撼人心的效果。如《拟行路难》 3鲍照对七言诗的发展也做出了巨大贡献。《拟行路难》是以七言为主的杂言。鲍照大胆变革,改逐句押韵为隔句押韵,而且创造性地自由换韵。鲍照的大胆革新与积极创作,使七言诗体大大发展,直接影响到唐代七言歌行的创作 重点·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 答案: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贡献,就是开创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新领域——田园诗,内容有: 1描绘田园风光的恬美意境和朴茂生气 2真实描写躬耕生活及乐观心态,如《归园田居》 3记叙与农夫野老、素心挚友的往还。如《移居》 艺术境界 1创造了情味极浓的冲淡之美。这是一种新的意境美的类型。最能代表作者冲淡之美的诗,是《饮酒》其五 2形成陶渊明平淡自然之美的原因,一在诗人心境的平和散淡,二在于诗人语言的平易质朴 3语言质朴无华,不加雕饰,极尽纯净之美。他诗句的魅力在于内在的感情力量。陶诗语言是不露斧凿却高度艺术化的传神之笔。【重点】·阮籍《咏怀诗》的艺术成就《 1意蕴深沉之美。作者把人生的悲哀挖掘得更全面深入,因而也就更沉痛。同时由于玄学思潮的影响,也就写得更深邃 2用典颇多,多用比兴、象征烘托意象渲染气氛,显得意蕴深沉。这不仅是恐因文遭祸,更是因为玄风的影响,阮籍深谙得意忘象之旨,学庄而用之 3清逸玄远之美。他的诗歌中常常出现一个清虚空灵的庄子式的理想世界 4融哲理、情思与意象为一炉,意蕴深沉,清逸玄远 5成为正始时代诗歌的高峰,创造了抒情组诗的新形式,开后代左思《咏史》组诗、陶渊明《饮酒》组诗的先河 【必考】《左传》的文学特色《左传》是先秦时期最具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 1文学性的剪裁和历史事件的故事情节化 2刻画人物性格神形毕现,有立体感 3生动的场面描写和传神的细节描写 ①《左传》以擅长叙写战争著称,注重对双方战前谋划的叙述。如《晋楚城濮之战》 ② 还表现在它简洁生动地描绘战争场面 ③《左传》叙事或写人物,运用了许多细节描写,极为传神 4善于叙写外交辞令,理富文美。如《烛之武退秦师》 【论述中的大题,也可以考简答题!】 【重点中的重点】

一、《古诗十九首》内容和艺术成就!答案《《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情感和思绪。游子思妇之辞。离情别绪、人生的失意和无常之感,是《古诗十九首》的基本情感内容。一。离情别绪,表现为思乡和怀人1.游子的思乡情怀,如《明月何皎皎》开创写月圆的情境表达思乡情感2.思乡的根柢,是思念家乡的亲人。如《涉江采芙蓉》写游子想念家乡的妻子。二。表现思妇的闺思和愁怨,如《迢迢牵牛星》写白昼到深夜,思妇无心织布,遥望星河想着牛郎织女,只是悲叹、流泪不已。可以想见她思念游子的深切三。游士对生存状态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某些观念1.有功业迟滞的焦灼和失意,如《回车驾言迈》2.有世态炎凉的感受,如《明月皎夜光》3.人生的飘忽如寄。如《青青陵上柏》。4.游宦的挫折,人生的失意。艺术成就:一。言有尽而意无穷,是《古诗十九首》最鲜明的特点。如《行行重行行》。言有尽而意无穷形成的原因:1.抒写的情感具有普遍性,容易引起读者的联想和共鸣2.表达情感采取含蓄摸棱的表达方式3.使用比兴手法二。质朴自然,没有雕饰的痕迹。感情诚挚,写境用语好象都是信手拈来。如《涉江采芙蓉》三。描写的景物、情境非常切合,能够形成情景交融的境界。如《去者日已疏》以白描手法,写出门所见的景象:荒凉的坟墓,悲鸣的白杨。2.比兴手法的运用,如《迢迢牵牛星》3.以象征手法创造圆融艺术境界,如《西北有高楼》四。语言浅近自然,却又极为精练准确,如《行行重行行》“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写相思令人憔悴。【重点】

二、李白诗歌的主要艺术特点 答案一。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在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抒情方式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如《行路难》其一抒写志士失意的悲愤,大气磅礴而慷慨激昂。二。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带有一种随意生发的狂放精神。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如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三。李白诗中颇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大鹏、沧海、雪山等),但也不乏清新明丽的优美意象(清溪、明月、白露等),体现出丰富的艺术风格。另外,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具有清新明快的特点,明丽爽朗是其词语的基本色调。他那些脱口而出、不加雕饰的诗句,显出透明纯净而又绚丽夺目的光彩。三。、李贺诗歌的艺术特色 答案:中唐的李贺是一个苦吟诗人,他的诗歌称为“长吉体”,主要艺术特色有:

一、在构思与艺术想象上具独创性。如《梦天》诗的前半部分写瑰丽的月宫仙境景色,扑朔迷离,后半部分突然转而俯瞰人世的千年沧桑,构思甚为奇特,想象力惊人 2鲜明瑰丽的意象和丰富的主观色彩诗歌的意象非同寻常,善于运用神话和怪诞、华美的语汇,如《李凭箜篌引》。3 “冷艳怪丽”的风格特色。他的诗歌是冷、艳、奇、险自成一家,喜用“啼”、“泣”、“腥”、“冷”之类的字眼,组成一幅幅冷艳的图画,表现出一种悲哀的美 4他继承了韩孟的险怪风格和苦吟传统,又向唯美主义方面发展。他的诗是苦闷的象征,其直观幻象的描写,在艺术修辞技巧上达到了很高的境地。

四、李煜前期词与后期词不同的艺术风格 答案:李煜是南唐的最后一个皇帝,世称李后主

一、他的早期作品以反映沉溺声色、纵情逸乐的宫中生活为主要内容。描写精细、生动、且富有情趣。如专咏美人口的〈一斛珠〉。他的艳情词并未脱“花间”旧格,但写得较为真切率真,如相传写与小周后偷情的〈菩萨蛮〉,用直白浅露的叙说,把热恋女子约会的情态和放纵心理写得淋漓尽致

二、李煜后期词的主要内容是写亡国之痛,故国之思。纯以白描的手法直抒内心极度悲痛,词中时空跨度很大,加大了感情容量,抒发的感情以哀伤真实为主,能引起历代读者的共鸣。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用白描的手法抒发了对江山、故国的怀恋,充满了悔恨、悲愤和哀愁等复杂的情感,感慨极深,词境也极为阔大。五。、杜牧诗歌创作的艺术成就 答案:1晚唐诗人中,他第一个大量用七绝写咏史诗,用史论笔法,寓褒贬议论于含蓄诗味中,创作了许多有“二十八字史论”之誉的咏史作品。如《泊秦淮》通过对历代曾有过的繁盛转瞬即逝的伤悼,以及揭露统治者的荒淫误国,深寓对现实的不满和讽刺,议论立意高绝 2忧国忧民的壮怀与伤悼之情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俊爽的风格 3还写过一些出色的伤别诗,纪行、写景诗也颇多佳作。善于选择清新明朗、能给人以快感的景物来抒写情怀,用色彩鲜明的语言,创造出情景交融的优美诗境,如《山行》以畅达的语言传达出自然景物的清新气息,明丽而有立体感的画面给人美妙的艺术感受。4诗风俊爽 【重点】

六、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答案:内容1倾诉生活艰难困顿和漂泊流荡。如《东门行》2反映人民厌倦战争。如《十五从军征》3讥刺达官显贵。如《鸡鸣》4抒写爱情、婚姻或反映相关的某些社会问题。如《江南》、《陌上桑》艺术特色一。叙事成分相对增多,有情节,甚至有人物形象刻画1.在叙述和抒情中插入情节,如《东门行》写贫民男子与妻子的争论过程2.汉乐府民歌写人物最为成功的,当属《陌上桑》写秦罗敷的美貌二。汉乐府民歌抒情真挚浓郁,有直述胸臆,也有借助比兴,描写抒情三语言质朴浅白,往往使用口语,富于表现力。

第二篇: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 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西周初到春秋中叶诗歌305篇。包括国风、小雅、大雅、颂。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有诗160篇;雅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40篇。“风”是指各地不同的音乐。“雅”是雅正之声,指周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又分大雅和小雅,也是缘于音乐的不同。“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赋、比、兴:赋: 《诗经》在艺术上对后代文学影响最大就是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赋者,敷陈其事物而直言之也”,也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从本质上讲就是直接描绘,直接抒情,直接铺叙;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带比喻性质的一种手法。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引用其它自然现象引起所要咏叹的情感,有进甚至能起到比的作用。如:《关雎》用‘雎鸟’的鸣叫起兴,引出诗人即景生情的联想。

历史散文:古代的散文是伴随着史官词而出现的,他们记载国家在咸和君主的言行,在其中体现了一定的历史、政治和哲学观点,其记述由简到繁,由质朴无华到略具文采。现在人看到的就一部古代历史文献汇编。

《春秋》:相传孔子曾对它加以修订,以记事为主,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是先秦时期鲁国的编年史,书中按时代顺序记载了春秋时期的重大事件,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至鲁哀公十四年,共242年的史事。它对后代的散文有不小的影响。

《国语》:是一部按国别记载的史书,约成书于战国初年,是战国早期人根据各国史料编订,以记言为主,书中记载的史实上起周穆王,下至鲁悼公春秋时期各国的政治、外交、军事等活动。其思想倾向于儒家。书中既尊尊礼,又崇德;既敬神,又重民。

《左传》:《左传》是先秦时期的一部历史著作,原名《左氏春秋》,作者是左丘明,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此外还附录了鲁悼公四年至十四年韩、魏、赵三家灭智氏的史实。书中生动反映了这一时期巨大而深刻的历史变迁,再现了重大的历史事件以及有关的诸侯、卿大夫等各类人物的活动。

《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西汉后期,刘向整理后得33篇,共12国策,定名为《战国策》主要记载了当时谋臣策士的言行,鉴于此书的性质,有人把它归入诸子类。

《孟子》:是先秦诸子散文中儒家学派重要的一部著作,是孟子晚年和弟子万章等人编撰的,全书包括《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书中记载了孟子的言行,反映了他的思想学说(也就是他所提出的仁政思想)。

《庄子》: 《庄子》是先秦诸子散文中道家学派重要的一部著作,原有五十二篇,现仅存三十三篇,包括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庄子》是战国中期诸子散文中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品,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本人自著,外篇和杂篇中的有些作品出自其门人和后学之手。全书的思想和文风在统一中略有差异,大体上反映了庄子的观点。

“楚辞”:是战国后期楚国屈原等人创作的诗歌,是当时产生的一种富有南方地方特色的新诗体。西汉末年由刘向整理后“楚辞”就成为一部总集的名称。“楚辞”是先秦北方史官文化同南方巫官文化融汇、交流的产物,也是春秋以来楚国在长期独立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地方文化的结晶。

《九歌》:是屈原在楚国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加工创作而成的祭歌,总共包括《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等十一篇作品。

《九章》:作者是屈原,是楚辞中一组叙述屈原身世和遭遇的抒情诗,包括《惜诵》《涉江》

《九辩》: 《九辩》之名源于古代传说中的天乐,宋玉写的《九辩》只是袭用古乐之名而作,在内容上已非其本来面目。《九辩》是楚辞中的一首抒情长诗,共255句。

浩然之气: “浩然之气”是孟子提出的。孟子重视道德修养,他把孔子的“仁”的道德规范发展为仁义,提出尽心、养性、诚心、寡欲等修养方法。浩然之气就是通过“义”的积累而养成,它到大至刚,充塞于天地之间,表现为崇高的无所畏惧的精神境界和心理状态。孟子心目中的“大丈夫”自觉实行仁义之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把道德操守置于生命之上,他的舍生取义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

楚辞:是战国后期楚国屈原等人创作的诗歌,是当时产生的一种富有南方地方特色的新诗体,汉成帝时由刘向整理后“楚辞”就成为一部总集的名称。

散体大赋:汉代兴胜起来的一种文学体裁,一种艺术形式。它除师承屈原、宋玉外,还师承《诗经》的“雅”、“颂”,是从战国时期的纵横游说之风发展起来的。这种作品多属为统治者扬威颂圣的文字,篇幅巨大,文字铺排堆砌。代表作品是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虚赋》、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两京赋》等。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梁萧统所编的《昭明文选》。他收集了东汉末年的一些内容风格相近,而又失去题目的无名氏的五言诗,编在一起,起名为《古诗十九首》。内容大体可以分为四类,一是游子思乡、怀人;二是男女恋情;三是文人士大夫的怀才不遇;四是反映一种颓废心理和一种及时行乐的情绪。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记载自汉高祖元年到王莽地皇四年,共229年的历史。东汉时期最杰出的史传散文。《汉书》先后经过四人之手才完成,分别为班彪、班固、班昭和马续,其主要作者是班固。在体制上承袭《史记》,而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分本纪

十二、表

八、志

十、传七十,共一百篇。

互见法: “互见法”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开创的一种写作方法。即是将一个人的事迹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其本传为主;或将同一件事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一个地方的叙述为主。互见法分为人物互见法和事件互见法两种。《史记》特别注意人物形象和事件的统一性,为了既不伤害这种统一性,又能忠于史实,常常把一些不宜在本传写的材料安排到别的篇章中。通过人物和事件的互见法,司马迁使《史记》既有了史学的可信性,又有了文学的可读性。

建安风骨:东汉末年,建安诗人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真实广泛地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苦难,展示广阔的时代生活画面;抒发作家建功立业的理想壮志和积极进取精神;也流露出人生短促、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情绪。作品意境宏大,笔调明朗,形成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风格。后人把这种建安诗歌的独特风格称为“建安风骨”。风指作品的思想内容,骨指作品的艺术形式。代表作家有“三曹”、“七子”、蔡琰等。

正始文学:正始时期,玄学兴起,思想界玄学成为主流,这对魏晋时期的文人及文学都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是“竹林七贤”.竹林七贤:正始时期的隐士,指阮籍、嵇康、山涛、王戎、向秀、刘伶、阮咸。他们发言玄远,任性放达,饮酒服药,一进颇有名声。七贤的政治态度和处世方式也各有不同,其中,人品和文学成就最高者是阮籍、嵇康。

太康文学:太康是西晋文学的繁荣时期,此时时局稳定,文人们有时间和精力用于文学的创作和研究,又因社会小康,文人多忘乎所以,歌功颂德,故形式主义文风亦日趋严重,追求文学作品形式的华美,创作成就并不太高,文人自学地追求作品的艺术表现,所以,这一时期的文学大潮是趋于浮艳,诗尚雕琢,文崇骈俪,词采绮丽成为诗文的普通特色。代表这种主流派风格的作家,当首推潘岳和陆机。

玄言诗:晋室南渡,士族文人沉溺享乐,意志更加消沉,以玄学自我迷醉的风气日渐浓厚,其内容上是以谈论老庄玄理为主,少数兼及佛理的表述,在表达上则是抽象玄虚,谈乎寡味。几乎无艺术性可言,东晋玄言诗人有孙绰、许询等。(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是:刘琨、郭璞)

左思风力:左思诗虽不多,但内容充实,风格独特,在太康诗坛独标一帜,成为太康,以至西普时期成就最高的诗人,钟嵘认为其《咏史》诗是“五言之警策”,并极力推崇“左思风力”。

宫体诗:产生于梁陈时代的宫廷,多是描写女性和宫廷享乐生活的,风格绮艳浮靡,追求形式,雕琢,格调柔弱,内容平泛,题材狭窄,把形式主义诗风推向极致。代表人物是萧纲、萧绎、徐陵父子等。

永明体:又称新体诗,是从诗歌声律高度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五言诗从声律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之间的过渡阶段,其理论支持便是永明声律说。出现于南朝齐永明年间。周颙在音韵上做出贡献,对汉语语音的天然音调进行规范,沈约把这种音韵的研究成果直接运用到诗歌中,提出了自觉运用声律来写诗的要求“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诗人们把声律说自觉运用于诗歌创作,产生了这个新诗体。诗歌的声律和诗句的对仗加以结合形成了“永明体”。最优秀的“永明体”诗人是谢朓。

徐瘦体:由于徐樆和徐陵父子和庾肩吾、庾信父子均以写艳体诗著称,人们遂称这种形式讲究的艳体诗风为“徐瘦体”。

北地三才:北魏至北齐时期,北朝出现了几位比较正统的诗文作家,模仿南朝诗文创作,虽然水平有限,难与南朝相比,但它却标志着北朝文学开始复苏,也迈开了南北文学融合的第一步。基中较著名的是温子昇、邢邵、魏收。号称北地三才。

志怪小说:多指超现实的神灵鬼怪之事,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产生,是与当时宗教迷信思想的盛行有关的。是普通百姓表达理想愿望的需要,他们将自己的反抗情绪和对理想的追求,通过大胆的幻想,曲折的表达出来。志怪小说的内容是宣扬迷信思想,大谈鬼神妖异,神仙道术,志怪小说大都采用非现实的故事题材,展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在艺术上比较简略。代表作是干宝的《搜神记》。

轶事小说:以记录人物轶闻琐事为主的轶事小说,在魏晋南北朝盛行。这与魏晋以来品评人物和崇尚清淡的社会风尚大有关系。今存比较完整的是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搜神记》:<搜神记>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一部作品小说。作者是干宝,原30卷,今本为20卷,作品虽然不乏神仙道术、鬼怪灵异的内容,但故事来源广泛,保存了不少优秀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世说新语》:刘义庆《世说新语》是记叙轶闻逸事小说的先驱,以魏晋知识分子为主要记载对象,故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的教科书”。对后世的小说和散文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世效仿《世》的作品有:唐王方庆《续世说新语》、宋王谠《唐语林》、明何俊良《何氏语林》、清王晫《新世说》等

山水诗:真正以自然山水景物为独立的、客观的审美和描写对象,山水诗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绘,对永明新体诗和后世山水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代表作家是‘谢灵运’。

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杰在文学主张上都竭力反对华而不实的绮靡之风,提倡抒发真情实感。对齐梁文风的批判尤显自觉。四杰诗文在内容上有较大的开拓,由宫廷走向市井,由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题材扩大了,思想严肃了,五言八句的律诗形式也有了初步的定型。他们的诗带有强烈的热情与幻想,愤懑与牢骚,不仅反映了齐梁所没有的大唐盛世气象,而且气势雄壮,意境宏博,节奏有力,语言浏亮,富于个性,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四杰为结束齐染文风,开启盛唐之间做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

大历十才子:指中唐大历年间的十位诗人,即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津、夏侯审,大历初年他曾在长安参加重要唱和活动,又创作倾向和诗风相近。其中以钱起、卢纶、戴叔伦成就最高。大历诗人创作内容较贫乏,诗风以清丽空灵、省净纤巧为主要特色,相对盛唐,由壮阔变为清秀,由重气势变为重韵味,艺术显得更为精工。

永州八记: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属游记,写出了山水景物中的奇妙动人之处,神形毕肖的地再现山水景色的自然美。有卓越的的艺术独创性,善于抓住景物的最主要特征,又善于以动写静的手法与大量的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他的游记,画廊式的展现了永州的山水胜景。(游记的名字再写出来)

花间词:五代后蜀时,卫尉少卿赵崇祚将晚唐五代词人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编为《花间集》,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词派因此得名。其核心内容不脱冶游宴乐、男女私情,风格绮艳婉丽,对宋词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温韦:温庭筠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以词名家的人,以宫怨闺诗为主要题材,韦庄是唐末另一位卓有成就的词人。二人齐名,并称“温韦”。

唐传奇:指唐代流行文言短篇小说,它是在六唐志怪小说的基础上,融合历史传记小说、辞赋、诗歌和民间说唱艺术形成的新的小说文体。使得小说由单纯的谈神说鬼,以通过写人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方面演进。它的兴盛和唐代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唐代佛教道教思想的流行有密切关系。受《史记》以来历史传记文学的影响,以及六朝志怪小说的影响,唐代传奇最繁荣的时期是中唐时期,主要创作在中唐时期,晚唐则出现了大批的专集,传奇的内容既有描写社会生活的,也有写宗教迷信的。但传奇中,成就最高的是有关爱情生活题材的小说,如元稹的《莺莺传》,蒋防的《霍小玉传》。艺术上,情节比较复杂,结构相当完整,语言典雅华丽,富于文采。宋人以后,人们根据这类小说多传述奇闻异事的特点,泛称唐人小说为“传奇”,在明清,则指南戏演唱的戏曲。

西昆派-----由《西昆酬唱集》得名。全部为近体律诗,杨亿、刘筠、钱惟演三人为代表作家。内容无外乎歌咏宴饮生活,咏物、咏史及泛咏男女情爱。追求用典丰缛,属对工整,下字丽艳,音节铿锵;标榜学习李商隐。

江湖诗派----《江湖集》中所录诗人大部分或为布衣,或为下层官吏,身分卑微,以江湖习气标榜,因而被统称为江湖诗派。江湖诗人时时抒发欣羡隐逸、鄙弃仕途的情绪,也经常指斥时弊,讥讽朝政,表达不与当朝者为伍的意愿。江湖诗人中成就较著的是戴复古和刘克庄。

诗话----诗话是宋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批评形式,最早的诗话是北宋欧阳修的《六一诗话》。诗话内容大体包括记事、考证和文学批评几个方面。南宋后期严羽所作的《沧浪诗话》,是一部最著名的宋代诗话。

以禅喻诗-----以禅喻诗的风气开始于北宋苏、黄等人。严羽改变了前人仅以参禅喻学诗“工夫”的作法,直接以禅境喻诗境,以参禅的“妙悟”喻对诗歌本质的领会。禅宗在说明“如何是禅”的问题时总是恍惚其辞,悠谬其谈,绝不肯作出正面回答。严羽认为诗的本质也是不可言传的,只能依*“妙悟”。这样,他就把以禅喻诗运用到诗的本质问题上,由此导出了后人的“诗禅等一”等论调。

诸宫调-----是一种讲唱文艺形式,是在鼓子词和赚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套曲,再用若干宫调的套曲组成长篇,间以说白,来演唱故事。

元杂剧-----以宋杂剧和金院本为基础,融合宋、金以来的音乐、说唱、舞蹈等艺术样式而形成的戏曲艺术,并在唐、宋以来词曲和讲唱文学的基础上,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相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南北合套-----元代后期,又有所谓“南北合套”,即在套数中将南曲和北曲的曲牌依一定的规则间用。

小令、套曲------小令又称“叶儿”,一般是独立的单只曲子。套曲也称“套数”、“散套”,由同宫调的三支以上只曲组成,也可“借宫”,一般套末应有尾声,全套必须一韵到底。

铁崖体-----杨维桢的古乐府,题目多新创,题材或翻新故事、或描写世故,爱用古韵,诗风瑰奇绮丽,时称“铁崖体”。

茶陵诗派----以李东阳为代表,作诗力主宗法杜甫,强调法度音调.对台阁体文风是有所冲击的,对后来前七子的诗文主张也有直接影响。

唐宋派----嘉靖间,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主张文章取法唐宋古文的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等,他们被称为“唐宋派”。

格调说----沈德潜的格调说,认为诗歌在内容上应该符合封建社会秩序。而在表现上,则应'温柔敦厚“,”怨而不怒“,”哀而不伤“,要讲含蓄、比兴,只能”委婉陈词“,不可”过甚“、”过露“。好诗的标准是”风雅“,是盛唐的诗歌,因此写诗必须学古,必须有法度,也就是要”摩取声调,讲求格律“。

义法----”义法“是方苞的文学见解。他认为作文要讲究义法,”义“即言有物,”法"即言有序。言有物,是说文章要有内容;言有序,是说文章要有条理、有层次、有技巧,也就是指形式。方苞主张要写好文章,必须学习古文的法则,必须向古代学习。这既是道统又是文统,是道统和文统相结合的完整的体系。

第三篇: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 自考

1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顿挫”有抑扬顿挫、句断意连、波澜起伏之意,主要指感情表达的层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5太康诗风、晋武帝太康时期的诗体。以潘岳、陆机、张载、张协、陆云等为“表现”。沉郁顿挫之间有紧密联系,是指感情特别充沛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2《诗经》、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全书共305刚健诗人、左思,刘琨 48大历十才子、指活跃于大历年间的十位诗人,不同史籍所载十人姓名略雅、颂三大部分,成书于春秋中期,反映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将近500年的游仙诗、两晋之际诗人郭璞的代表作《游仙诗》十四首,将老庄思想与道教社会状况。它在先秦只称“诗”或“诗三百”,到汉代才被称为“诗经”。,粉饰现实。部分诗作抒写沉沦下僚,怀才不遇之感。诗歌艺术造诣较高,3风雅颂、《诗经》六义之三,《诗经》也就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其本质

上一种音乐的分类,由音乐而得名。“风”的意思是“乐调”,《诗经》中“风”元和体、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开始流行的诗体专称。有广狭二义:包括十五“国风”。即: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这十五个地方音乐演奏乐歌。有诗一百六十篇;“雅”就是表现玄言诗、指东晋时期在玄学思想影响下,诗坛上流行的“寄言上德,托意玄

王朝正统内容的乐歌,分为“大雅”“小雅”。大雅多颂美,小雅多怨刺。有诗一韩孟诗派、“韩孟诗派”是中唐的一个诗歌创作流派,以韩愈为领袖,包括百零五首;“颂”是用于宗庙祭祀得舞曲乐歌,分为“周颂”“鲁颂”“商颂”,有诗四十篇。山水诗、山水诗,是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虽然诗中不一定纯写山水,亦可4赋比兴、赋、比、兴都是《诗经》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赋者,直言之也,也就是直接敷陈。比者,以此物比彼物也,也就是比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 咏之物也,也就是兴发。永明体、南朝齐武帝永明时期形成的诗体。又称新体诗。这种诗把音律声韵5采诗说、关于《诗经》的编辑主要有献诗说、采诗说两种。汉代学者明确提出

采诗说,认为周代有采诗制度,周王朝及各诸候国的乐官到民间采集诗歌,借以大历诗风、大历至贞元年间活跃于诗坛上的一批诗人的共同创作风貌。通过了解民情。现在一般认为,《诗经》中《国风》的大部分可能是通过采诗的途径 幽远、清冷甚至孤寂来表现人生的感叹及个人内心的惆怅。汇集起来的。宫体诗、南朝梁代为宫廷创作所形成的一种诗风。大都描绘闺情声色,清绮

6献诗说、关于《诗经》的编辑主要有献诗说、采诗说两种。据《国语》、苦吟、即作诗反复吟咏,苦心推敲,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历史上最著名的等先秦等古籍记载,《诗经》主要来自公卿列士的献诗,公卿列士通过献诗的方“辑裁巧密”,被称为“徐庾体”。风气所至,陈时陈式进行讽谏或赞颂。现在一般认为,《诗经》中《大雅》《小雅》和《国风》中的,只收“艳诗”,可说是宫体诗创作“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两句的时候更是“二句三年得,许多诗可能便是通过献诗的途径搜集出来的。《全唐诗·卢延让》第一首赫然便是《苦吟》7删诗说、孔子删诗说最早出自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认为《诗经?原有三32北地三才、指在北朝文人中能自觉学习南朝文化,对南北文学的合流起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复,取可施于礼仪”,删定为三百五篇。删诗说长生

在汉代,在传统社会一直影响很大。但现代学者一般认为,53长吉体、长吉是李贺的字,此指李贺诗所独具的风格。其诗色彩浓丽、8婚恋诗、其中有很多反映爱情婚姻的诗篇,这些诗篇从人类的情感角度出发描写了从相识相知到相恋相许,再到相弃相别的人生境遇。其中的很多诗徐庚体、南北朝时期,庚信与徐陵的艳诗并称“徐庚体”,徐庚体成了艳诗的54无题诗、是李商隐的创造。或以“无题”名篇,或借诗的首二字为题,句都成了脍炙人口的经典。,一时风靡江南。9弃妇诗、是被丈夫无情抛弃的妇女的咏唱,反映了女性社会地位的底下及命运骈文、指讲究对偶、声韵、辞藻华丽、多用典故的文体,又称之为骈俪文或的不幸,其中以《谷风》、《氓》二首为最知名。55小李杜、晚唐诗人李商隐、杜牧的合称,二人皆晚唐杰出诗人,又生于

10、七绝圣手:指盛唐诗人王昌龄,他大力用七绝写作,留存下来有七十馀首绝

句,约为存诗的五分之二。他的七绝不仅数量多,质量也高,在唐人七绝诗的发骈赋、二十八字史论、仅用二十八字伤悼历代转瞬即逝的繁盛,以及揭露统治者的展过程中据有重要地位,前人往往将他与李白并称,故有“七绝圣手”之称。11六诗、始自《周礼》,六诗为风、雅、颂、赋、比、兴。《周礼》六诗产生的 时代主要用诗于典礼、讽谏、言语,人们还没有注意到《诗经》的表现技巧,六武功体、姚合应该说是中唐后期的一位重要诗人,在诗史上占有一定的位置。诗的目的也主要是传授用诗的方法。风即《国风》,主要是各地方民歌;雅包括根据内容增加叙事性文字,历来吟咏吏隐者莫不以归隐为终结理想。《大雅》、《小雅》,主要是周王朝京畿地区的歌曲;颂包括《鲁颂》、《商颂》、《周,他的名作《武功县中作三十首》丰富颂》,主要是宗庙祭祀的舞曲。志怪小说、志怪,就是记录怪异,主要指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以记述神仙鬼 ,发展了它的表现手法 ,从而使士大夫诗歌的这一基本主题12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三类是《诗经》按音乐不同的分类;赋、比、兴三类是《诗经》常用的艺术手法。58古文运动、中唐时期由韩愈领导、得到柳宗元大力支持、有“韩门弟子”13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为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而成。《古诗十九首》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 志人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记载历史人物的传闻轶事的同时,《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令讽刺小品文、晚唐小品多为刺世之作,篇幅短小精悍,批判性强,有如匕首古往今来的读者常读常新。、《世说新语》等。志人小说14春秋三传、解释《春秋》的《左传》、、陆龟蒙《野庙碑》、罗隐《英雄之言》的思想艺术价值。

15楚辞、“楚辞”的名称,始见于《史记•酷吏列传》贞观诗坛、从南朝梁代开始,宫廷成为诗歌的创作中心,这种状况一直延续60唐传奇、唐代的文言短篇小说,内容多传述奇闻异事,后人称为唐代传奇,后来逐渐固定为两种含义:一是诗歌的体裁,一是诗歌总集的名称。从诗歌体裁《古镜》、《白猿》两篇,标志着中国小说从六朝志怪向唐传奇发展来说,它是战国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诗人,从总集名称来说,它是西汉刘向在前人基础上辑录的一部“楚辞” 俗讲、唐代流行的一种寺院讲经形式。多以佛经故事等敷衍为通俗浅显的变刘向诸人的仿骚作品。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并称,四人都出生于太宗时,才 16互见法、“互见法”是《史记》选取,安排材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方法。《史记》特别注意人物形象的统一性,为了既不伤害这种统一性,又能忠于 62变文、民间曲艺“转变”所用的底本。对“变”字的解释,历来有多种史实,在一个人的传记中表现这个人物的主要的经历和性格特征,以突出其基本40上官体、指高宗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风,题材以奉和、应或认为是梵文citra(图画)的音译,或认为是“变更”、“神特点,而其他一些不宜在本传写的材料安排到别人的传记中去描述。这就是苏洵《旧唐书》(因果变换)的简称,迄无定论。现所说的“本传晦之,而他传发之”的方法。“工五言,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颇有学其体者,时人谓17记行赋、汉赋的一种,就是通过记叙旅途所见而抒发自己感慨的赋作。这类” 题材源于刘歆的《遂初赋》,东汉赋家时有续作。其以纪行为线索,兼有抒情抒41文章四友、武后时期的宫廷诗人李峤、杜审言、苏味道、崔融的并称。怀,写景叙事,一般篇幅不太长,和铺张华丽的京都大赋明显不同,在汉赋中开曲子词、“曲子词”,是“词”在隋唐时期的早期名称之一。曲子词的特点,辟了一个新的境界,是两汉汉赋作家在抒情言志上另寻新法的一种大胆尝试,也是后代游记文学的先声。《敦煌曲子词》记录的作品取材宽泛、18、诗史、“诗史”是后人对杜甫诗的评价。杜甫用他的诗,反映了他所生吴中四士、。具有史的认识价值。不仅如此,他的诗还提供了比事件更为广阔、更为具体也更43山水田园诗、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在陶渊明以来的田园诗和谢灵

为生动的生活画面。杜甫诗歌最具有特征性的艺术风格。诗余、元代以后,文人称词为诗余。作词要求典雅纯正,避用艳丽的词藻、19、京东赋、两汉之际的社会动荡,导致东汉初期的社会生活乃至文化思想发生了较大变化。作家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视野同汉赋发展的鼎盛时期相比产生了明显的差异。光武帝定都洛阳,而不回迁长安,引起朝野震动,成了牵动全社会的中。,吴潜的《履斋诗余》等。诗余也称诗馀。如清代王锡心问题,也为文学家普遍关注。杜笃《论都赋》是这些转变的重要标志,它把以王孟、王维与孟浩然并称为“王孟”。两人均为盛唐时期杰出的田园山水派。

往天子、王侯生活的题材转化为关乎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作品中所表达的思(689~740)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温韦、“温韦”是晚唐时期文学家温庭筠、韦庄的并称。在词的发展史上,想感情也具有更广泛的社会题材。699-759),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20抒情小赋、赋体文学中最有生命力和价值的一类。兴起于汉代,盛行于魏晋高岑、盛唐诗人高适和岑参的合称,为盛唐边塞诗歌代表诗人的专称。但“高花间派多写闺阁生活、女子相思,南北朝,唐宋以降一直绵延不息。在内容上侧重于抒写个人的心志,或咏物抒情,也有针砭现实之作。在艺术上继承着大赋的铺排手法,但语言较汉:“高岑殊缓步,沈鲍得同行。”说他们两人成名较晚,而才学堪比

大赋朴素得多,手法精巧灵活、风格多样,有的清丽自然,有的感情激切。汉末 66花间集、《花间集》是我国五代十国时期编纂的一部词集,也是我的抒情小赋还有诗意化的倾向。张衡的《归田赋》、赵壹的《刺世疾邪赋》、蔡邕中国唐代诗歌流派。汉魏六朝时已有一些边塞诗,至隋代数量不断增的《述行赋》、祢衡的《鹦鹉赋》都是较有名的作品。初唐四杰和陈子昂又进一步予以发展,到盛唐则全面成熟。位花间词派诗人的经典作品,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我国早期词史上文人词创21乐府、乐府最初始于秦代,到汉时沿用了秦时的名称。公元前112年,汉王

朝在汉武帝时正式设立乐府,其任务是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花间词派、得名于词集《花间集》。五代时期,赵崇祚把晚唐五代词风相近词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22建安风骨、是对建安文学风格的形象概括。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当时有不。因为这些文人都奉温庭筠为祖进行词创作,词风大体相近,“花间词派”由少作品反映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达了统一天下的愿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其 诗歌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爽朗。后人把建安诗歌的成就称为“建安风骨”。蚴体律诗、律诗、绝句每句平仄都有规定,误用者谓之“失粘”,不依常格 23建安七子、指东汉建安年间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等词为艳科、宋词以描写艳情为主。宋词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第一个抒写艳思七位文学家的并称。他们均以诗文显赫当世,是曹魏文学集团核心成员,与三曹同为建安时代的重要作家。其中以王粲、刘桢成就最高。24苏李诗、苏李诗,是西汉苏武、李陵二人诗体的合称。托名西汉苏武、李陵 赠答的若干首五言古诗,今存10多首。其中李陵《与苏武三首》、苏武诗四首最47沉郁顿挫、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沉郁顿挫都是指感情而言。“沉郁”有早见于《文选》“杂诗”类,列次《古诗十九首》之后,是较完整的一组,通常

第四篇: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重点考点缩印版

古一名词解释1试36.孔子删诗说:⑴关于《诗经》编订的一种说法。最早提出此说的是汉代的司马迁。⑵实际上此说难以成立。它应是经过周王朝乐官的筛选、整理和加工,逐步编写而成。⑶经手者非一人,完成也非一时。37.楚辞:⑴战国后期楚国屈原开创的一种新体诗。当时,它没有特定的名称。“楚辞”这一名称始见于西汉。⑵“楚辞”又是一部诗集的名称。东汉时,刘向始编集屈、宋等人作品,又把西汉贾谊等人的骚体赋纳入进来,辑为十六卷,命名《楚辞》。东汉王逸又加入自己一篇作品,成十七卷,并为之作注,名为《楚辞章句》。⑶作为一种诗体,楚辞句式参差,多用兮字,语言铺排夸饰,主观抒发韵味浓 38.韩孟诗派⑴中唐一个著名的诗歌流派。代表诗人韩愈、孟郊。⑵主张以文为诗,尚怪奇、重主观,鄙视元白的浅近之作。⑶对促成中唐诗歌创作的新变和繁荣有重大贡献39.花间词派⑴晚唐五代奉温庭筠为鼻祖而进行词创作的一个文人词派,得名于后蜀赵崇祚编辑的《花间集》。⑵我国第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集》收录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五百首词。词多用华丽的字面和婉约的表达手法,写女性的美貌和服饰以及她们的离愁别恨。⑶花间派开启了词为艳科的传统,对后世词的发展影响深远。40《诗经》抒情与写实统一的特点。⑴作者所抒发的感情是真实的。⑵作者抒发情感的方式是坦率的。⑶叙事性诗作中也饱含着作者的感情。41.简述南朝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⑴格调鲜丽明快,不仅再现了南方的自然风光之美,也表现出南朝女子的浪漫情怀。⑵语言上清新流丽,多用双关比喻。(⑶体制多为五言四句语短情长,对唐代绝句的形成有重要影响。42.简述鲍照诗歌的艺术成就。⑴有抒情浓烈、气势流畅之美。⑵注重锤炼字句,词采瑰丽。⑶注意运用奇特大胆的想象和比喻。(⑷对七言诗的发展贡献巨大。变逐句押韵为隔句押韵,而且创造性的自由换韵。43.简述唐传奇兴起的原因。⑴城市经济的繁荣,推动小说文学的发展。⑵得力于唐代科举,与唐代“行卷”(或温卷)之风有关。⑶与当时的古文运动有关。⑷与唐人“有意为小说”有更为直接的关系。44.《史记》人物传记的文学成就。⑴精巧的剪裁和安排。1互见法”的运用。②善于在同一篇传记中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同时写其性格的复杂性。⑵人物之间的对比衬托。①不同篇章人物之间的对比。②同一篇之内人物之间的对比。③并列对比,正反对比。⑶在特定的环境和场面中凸显人物特点。⑷出色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①以富于表现力的细节,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②以独白心理揭示人物的性格。③以他人的语言揭示人物的心理。④由作者在叙述与描写中直接点拨人物心理。⑸以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45.试论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㈠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⑴李白诗歌的主观色彩。①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②洒脱不羁的气质、傲世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暴发强烈的感情,形成了李白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⑵李白诗歌的想象。①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带有一种随意生发的狂放精神。②想象跳跃性极大,意象的衔接组合跨度大,离奇惝恍,纵横变幻。⑶李白诗歌的意象和语言风格。①诗中颇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②也不乏清新明丽的优美意象。③语言清新明快,明丽爽朗。㈡李白诗歌的影响:⑴当时的影响:在当时就征服了众多的读者,朝野上下,许为奇才,享有崇高的声誉和地位。⑵后世的影响: ①首先是作品反映出的人格力量和个性魅力,影响后人。②诗歌豪放飘逸的风格、变化莫测的想象、清水出芙蓉的美,对后世诗人有很大的吸引力。

2试36.乐府⑴乐府本是上古掌管音乐的行政机关。⑵汉代乐府有采集民歌、组织文人制作以及负责演唱等职责。⑶魏晋之后,人们把乐府演唱的诗歌也称之为乐府,于是,“乐府”又成为诗体的名称37.建安七子⑴“七子”之名,首见于曹丕《典论·论文》。⑵指建安时期的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⑶前期作品主要反映**的社会现实,抒发忧国忧民情怀,后期主要表现建功立业的抱负38.上官体⑴初唐以上官仪为代表的一种诗风、诗体。⑵以“绮错婉媚”为本,有重视形式技巧、追求声辞之美的倾向。⑶在唐诗发展史上,它上承杨师道、李百药,下开“文章四友”和沈、宋39.元白诗派⑴中唐时期,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的一个诗歌流派。⑶诗风平易,但有公式化、概念化的痕迹,有流于苍白说教的倾向。40.《庄子》散文的艺术特点。⑴奇幻谲诡的想象。⑵人物形象的出神刻画。⑶细腻逼真的描写。⑷谐趣和讥刺横生。1.《离骚4》的艺术特点。⑴浓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象。⑵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⑶比兴手法的拓展。⑷结构、语言方面的特点。前实后虚,回环往复,抒情写志通彻淋漓。既采用民歌形式,也吸收散文的笔法,成为一种句式长短不拘、韵散相间的新的文学形式。语言上,双声叠韵比比皆是,还吸收楚地方言入诗。42.简述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境界及其成因。⑴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贡献,就是创造了情味极浓的冲淡之美的艺术境界。⑵形成原因:一是陶渊明心境的平和散淡。二在于诗人语言的平易质朴43.简述大历十才子的诗歌艺术特色。⑴擅长五言律诗,诗风大致相近,没有强烈的个性表现。⑵诗意尖新,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偏重于工整精炼。⑶诗歌词语的选择,往往带有凄清、寒冷、萧瑟乃至暗淡的色彩。⑷喜用白描手法。44.试论阮籍《咏怀》诗的艺术成就。⑴阮籍《咏怀》诗有一种意蕴深沉之美。①用深刻的哲理思索观照人生。②受玄学思想的影响。③艺术表现方式上,用典颇多,多用比兴、象征烘托意象渲染气氛,来表达自己深切情思。⑵阮籍《咏怀》诗有一种清逸玄远之美。这是因为,阮诗中常常出现一个清虚空灵的庄子式的理想世界。⑶阮籍《咏怀》诗,融哲理、情思与意象于一炉,意蕴深沉,清逸玄远,不但成为正始时代诗歌的高峰,而且创造了抒情组诗的新形式,开后代左思《咏史》组诗、陶渊明《饮酒》组诗之先河。45.试论杜甫诗歌的“诗史”性质。⑴以时事入诗而含热泪深情。①创立“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乐府,以时事入诗。②以时事入诗却含有泪水和深情。③借记事以抒情,将记事与叙事两种形式结合起来,从而使得杜诗具有“史诗”性质。⑵尖锐细密的观察力与惊人的写实手腕。写实手法不仅体现在直接深刻反映现实的作品里,也充分表现在家事诗、自传诗和纪行诗中。

3试题36.献诗说⑴汇集《诗经》作品的重要渠道。⑵“献诗”说产生于先秦时期。⑶所献之诗,或有公卿列士所自作。37.左思风力⑴“左思风力”最早见于钟嵘《诗品》。⑵指左思诗歌继承建安风骨,笔力雄健,刚健有力。⑶借古人之事,抒个人怀抱,使咏史诗有了新的飞跃38.大历十才子⑴中唐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十才子之名,最初见于姚合《极玄集》。⑵指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翊、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⑶其诗多唱和、应制之作,歌颂升平、吟咏山水隐逸。39.唐传奇⑴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因裴铏的小说集《传奇》而得名。⑵它是在六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融合历史传记、辞赋、诗歌和民间说唱艺术而形成的新体小说。⑶唐传奇已开始运用虚构手法,艺术上较六朝小说更成熟。标志着文言小说文体的完全独立。40.简述楚辞产生的原因。⑴与楚声、楚歌有直接的联系。⑵与楚国民间“巫歌”关系紧密⑶楚辞中充满着楚地风物的描写,使用着地道的楚地方言等,自不待言。⑷南北文化共同影响的产物。41.《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⑴富有雄辩色彩。①把握对方心理,善于引导对方投入到自己设置的机彀中来。②气势丰沛,是非鲜明。⑵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说理42.简述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⑴创造了一种山水诗的结构模式。⑵在其局部景物描写中,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把握以及非常具体的画面,表现出某一景观的情思韵味,朝着景物与情思交融的方向发展。⑶对山水景物的声、光、色都有生动的描绘43.简述杜甫诗歌创作的写实手法。⑴以时事入诗而含热泪深情。①创立“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乐府,以时事入诗。②以时事入诗却含有泪水和深情。③借记事以抒情,将记事与叙事两种形式结合起来,从而使得杜诗具有“史诗”性质。⑵尖锐细密的观察力与惊人的写实手腕。写实手法不仅体现在直接深刻反映现实的作品里,也充分表现在家事诗、自传诗和纪行诗中。44.试论曹操诗歌创作的艺术成就。⑴开创了文人“拟乐府”诗歌创作的全盛局面。曹操多用乐府旧题,叙汉末实事,自他首开以乐府古题自作诗的风气之后,建安诗人遂风起仿效。()而且启发了后人,如杜甫“即事名篇”的新题乐府,白居易的“新乐府”等,都是沿着曹操直面现实人生的写实方向发展起来的。⑵有一种悲凉沉雄的艺术风格。曹操的诗歌特别能表现出他的个性,有领袖人物的宏大气魄,本色质朴抒情浓郁,表现了他高远的志向、坚定的信心、卓越的毅力和雄伟的气势,悲歌慷慨,气韵沉雄。如《短歌行》。45.试论韩愈的“古文”成就。⑴韩愈把自己的单行奇句、上继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称之为古文,他以宏大的气魄和创造力冲破了当时各种文体的固定格式,从内容到表现手法,全面地发展了许多有别于经史著述的短篇散文体裁,使之成为文学散文。⑵韩愈的古文在各类文体的创新上有突出的贡献。⑶反对佶屈聱牙地拟古,主张文从字顺。善于从口语中提炼语言,同时也善于借助古人有生命的语言。⑷在文体革新与语言改造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雄深雅健、猖狂恣睢的艺术风格。

4试题36.语言生动活泼、挥酒自如夸张的笔法和丰富的想象使文章充满了浪漫色彩(多用比喻和寓言,使文章说理生动形象(37.夸耀服饰之美(夸耀用具之美(写观看者反应(侧面描写38.风中秋桂、月下春萝本是美好景物景物因受周子欺骗而感悲愤 因而“遣风”、“罢月”,即不愿芳香远播、美景呈现39.既充满自信,又不免失望;既有积极进取之心,又不免意志消沉,综合成怀才不遇之感慨四40.思想内容:歌颂阵亡将士的英雄气概(,对雪洗国耻寄予热望,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情感(动静结合的艺术特点:动态的战争过程与静态的将士雕像紧密结合动态过程的描述中将大场面鸟瞰同局部特写相结合(;在静态刻划中将外形描写同精神赞美相结合();这一过程又与战争的步步展开、诗人感情的层层发展协调一致(2分)41.列举秦国四君进用客卿之功,与秦王逐客对比(秦王喜好别国珍宝、美色、音乐,与排斥客卿对比(纳客之利与逐客之害对比(42.对李、杨之间的真爱进行歌颂)对李、杨爱情悲剧深怀同情(2分)对李、杨的逸乐误国进行讽刺(2分)歌颂与同情是作品的主要旨意()43.(1)陶潜(陶渊明)(2)(不慕荣利)鄙薄功名利禄();(好读书,不求甚解)读书在于领会要旨,不钻牛角尖;(性嗜酒)率真的个性,毫不做作(;(环堵萧然,晏如也)安贫乐道((3)会意:心得,体会(造:到(期:希望(环堵:四壁,四面墙壁()5试题《天问》(1)天问是屈原创作的奇特诗歌。(2)针对自然现象、神话传说、远古历史、社会现实等 提出了170多个问题。(3)体现了诗人见识广博、想深刻,以及勇于怀疑和批判的精神。(37.骈文(1)骈文是一种具有均衡对称之美的文体。(2)主要特点肯:讲究对偶、用典、声律、词藻。38.讽刺小品文(1)讽刺小品文是晚唐出现的散文品种。多为刺世之作篇幅短小精悍,批判性强。(2)代表作品有皮日休《读司马法》、陆龟蒙的《野庙碑》、罗隐的《英雄之言》。39.《虬髯客传》是唐代传奇小说。(2)作者是杜光庭。(3)叙风尘三侠红拂、李靖、虬髯客的故事。40.简述贾谊骚体赋作的艺术特色。(1)抒情述志,感情浓郁。(2)质朴少致。(3)作品的形制基本上与先秦楚辞相同。41.简述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1)叙事成份相对增多,有情节,有人物形象2抒情真挚浓郁。3语言质朴浅白,往往使用口语。42.简述嵇康诗歌的特色。1在诗中创造了一个诗化的人生理想境界。2部分诗歌中有一种峻切之语。3能脱开《诗经》,在四言诗中另辟蹊径。43.简述李煜后期词的艺术风格1李煜后期词作写亡国的深悲剧痛,追怀故国,痛念江山,抒写美好事物丧失后的切腹之痛是后期词作最突出的内容。2李煜后期词作在对江山、故国的怀念中,充满悔恨、悲愤和哀怨等复杂情感,感慨极深,词境也极为阔大。3用白描手法直抒胸臆。44.举例说明《战国策》的文学特色。1具有铺张辩丽、夸张恣肆的风格。2能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以情理服人3能描绘人物,形貌毕肖。4引譬讽喻,善用寓言。45.试论李白诗歌的主要艺术特色。1李白诗歌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事物和事件进行细致的描写。2李白诗歌想象象变幻莫测,往往发寄无端,奇之又奇,带有一种随意生发的狂放精神。3李白诗歌中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也不泛清新明丽的优美意象。4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具有清新明快的特点,明丽爽朗是其词语的基本色调。40.简述贾谊骚体赋作的艺术特色。1抒情述志,感情浓郁。2质朴少致。3作品的形制基本上与先秦楚辞相同。41.简述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1叙事成份相对增多,有情节,有人物形象。2抒情真挚浓郁。3语言质朴浅白,往往使用口语。42.简述嵇康诗歌的特色。1在诗中创造了一个诗化的人生理想境界。2部分诗歌中有一种峻切之语。3能脱开《诗经》,在四言诗中另辟蹊径。43.简述李煜后期词的艺术风格。1李煜后期词作写亡国的深悲剧痛,追怀故国,痛念江山,抒写美好事物丧失后的切腹之痛是后期词作最突出的内容。2李煜后期词作在对江山、故国的怀念中,充满悔恨、悲愤和哀怨等复杂情感,感慨极深,词境也极为阔大。3用白描手法直抒胸臆。44.举例说明《战国策》的文学特色。1具有铺张辩丽、夸张恣肆的风格。2能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以情理服人。3能描绘人物,形貌毕肖。4引譬讽喻,善用寓言。45.试论李白诗歌的主要艺术特色。1李白诗歌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事物和事件进行细致的描写。2李白诗歌想象象变幻莫测,往往发寄无端,奇之又奇,带有一种随意生发的狂放精神。3李白诗歌中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也不泛清新明丽的优美意象。4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具有清新明快的特点,明丽爽朗是其词语的基本色调。填空一题26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的是()27.被称为汉大赋绝响的作品是()28.被刘勰《文心雕龙》誉为“五言之冠冕”的诗歌是()29.西晋赋坛最为突出的作家是()30.被称为山水游记和游山水诗之祖的作品是东晋孙绰的()31.被称为“北间第一才”的诗人是()32奠定张若虚在唐诗史上大家地位的作品是()33.“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出自唐代诗人()34.被誉为宫词之祖的唐代诗人是()35.《笠泽丛书》的作者是()答案26.《左传》27.《二京赋》28.《古诗十九首》29.潘岳30.《游天台山赋》31.邢劭32.《春江花月夜》 33.王昌龄34.王建35.陆龟蒙;二题26.现存我国第一部以记言为主的历史文集是()27.最早提出“孔子删诗”说的人是()28.中国诗歌史上首次以“游仙”为诗题的诗人是()29.“赋”作为文体的名称,最早见于荀子的作品()30.开创汉大赋的作家是()31.“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作者是唐代诗人()32.盛唐诗人中,唯一做到高官而封侯的是()33.韩愈散文集中,数量最多的作品类型是()34.现存最早的一篇唐传奇是()35.词史上第一位大力用白描手法的词人是()答案26.《尚书》 27.司马迁28.曹植29.赋篇30.枚乘31.刘希夷32.高适 33.碑志34.古镜记35韦庄;三题26.最早明确地在分类意义上指谓《诗经》的风、雅、颂的人,大概是()27.东汉抒情小赋的开山之作是()28.从现存资料看,较早对乐府进行分类的人是()29第一个把庄子诗化,使他的诗具有一种清远境界的诗人是()30.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完整的系统的理论作品是()31.诗句“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作者是()32.陈子昂诗歌革新理论出自其名篇()33.唐代豪侠诗人中,专攻七绝的高手是()34.被殷璠《河岳英灵集》称为“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的诗人是()35.填补了一段重要的词史空白的事,是发现了敦煌曲子词里的词集()答案26.荀子27.《归田赋》28.蔡邕29.嵇康30.《文赋》31.张若虚32.《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或《修竹篇序》)33.王昌龄34.高适35.《云谣集杂曲子》;;;; 一题26与《公羊传》、27.被称为汉大赋绝响是()28.被刘勰《文心雕龙》29.西晋赋坛)30.被称为山水游记31.被称为“北间第32奠定张若虚33.“更吹羌笛关山月,无34.被誉为宫词之祖的唐代诗人是35.《笠泽丛书》的作者是答案26.《左传》27.《二京赋》28.《古诗十九首》29.潘岳30.《游天台山赋》31.邢劭32.《春江花月夜》 33.王昌龄34.王建35.陆龟蒙;二题26.现存我文集是27.出“孔子删诗”说的人是()28.中国诗是29.“赋”作荀子的作品30.开创汉大赋的作家是31.“年年岁岁32.盛唐33.韩愈34.现存传奇是35.词史上词人是()答案26.《尚书》 27.司马迁28.曹植29.赋篇30.枚乘31.刘希夷32.高适 33.碑志34.古镜记35韦庄;三题26.最早明确27.东汉抒情28.从现存资29第一个把诗人是30.中国文学作品是()31.诗句“人生代2.陈子昂诗歌革新理论出自其名篇()33.唐代豪侠高手是()34.被殷璠《兼有气骨”35.填补了一词集答案26.荀子27.《归田赋》28.蔡邕29.嵇康30.《文赋》31.张若虚32.《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或《修竹篇序》)33.王昌龄34.高适35.《云谣集杂曲子》

第五篇: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所有考点

宋代文学

第一章 北宋初期的文风与诗风

宋初文坛的复古倾向——柳开、田锡、穆修

1.柳开——先驱,宋代为古文者实自柳开始,最初觉醒的儒者代表。

最早起来反对五代体,标举文统和道统,主张问道合一,有鼓吹复古、倡导质朴文风的筚路蓝缕之功。一定程度上大几宋初华而不实的文风。

主要从明道、致用角度看待文章社会功利价值。作品:应用文居多。《河东先生集》 2.田锡——过渡性作家,文人气质,改革自觉。

诗文理论方面颇有建树.论诗,主性情、意,强调自然生气,豪健雅丽。散文崇尚韩、柳,从创作角度提倡道统、文统。作品《贻宋小著书》

意味着道体就在心体之中,并用道家“任运用而且自然”的观点解释心体。任运用:性情自由抒发;自然:不知其所以然而然 3.穆修——响应者,积极传承。曾校刻韩柳文集。文章力求结构章法的变化,不求华靡艳丽。

王禹偁与宋初诗风和文风

1.王禹偁:促进宋初诗风、文风的变革 宋初“三体”诗:白体、昆体、晚唐体

王禹偁归入宋初“白体”诗派:在西昆体流行之前,王禹偁早已成为名家。创作大量反映社会现实、民间疾苦的作品,学习白居易“惟歌生民病”的讽喻诗。小法白居易平易诗风,格调平淡清远。王禹偁:《村行》——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2.西昆体和晚唐体在真宗一朝繁盛。

晚唐体诗派中,林逋最受时人推崇。林逋——梅妻鹤子。笔法流露晚唐诗人贾岛、姚合影响,孤澹清逸。《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3.王禹偁的散文与文论:王禹偁《小畜集》

致力倡导古文,古雅简淡。多有现实内容,鲜明思想倾向。继承韩愈“文从字顺”,表达恰当明白。

在追求平易自然的文风方面有开创之功,成为欧阳修改革文风的先声。

文论:在文以传道外,又要求文以明心,即可在传道之文里抒发自己的政见和心声,做到叙事言理和抒情结合。于“有言”外,提出“有文”。

明心:自己的内心世界臻于高尚,立身无愧,要求文道合一、文行合一。

杨亿与西昆体:以杨亿为代表的西昆体,是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狭义的西昆体单指其近体律诗 广义的西昆体兼指其四六文

西昆:因创始人在秘阁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取玉山、册府之意。以杨亿、钱淮演、刘筠为魁首。杨亿《南朝》,写法效仿李商隐,最大特点是精于用典,加之音节流传、辞采华丽,体现西昆体“取材博赡,练词精整”的 特色。

西昆诗派和昆体功夫:西昆体形成是个流派的标志——《西昆酬唱集》的编撰结集 创作特色:学李商隐的近体律诗,讲究声律文采,修辞重用典。长处:文辞密丽,气象雅典,创造纯宋人诗歌

短处:太雕琢、不自然,太堆砌、少意味

昆体功夫:讲究修辞对宋诗发展影响很大。注意修辞,重格律、借代,颇具李商隐的“沉博绝丽”之风。资书以为诗,大量用典。以学问为诗,是宋诗形成自身特色的第一步。

第二章 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

诗文革新运动:北宋中叶兴起的古文运动,确立古文在散文领域的正宗地位,且影响到诗歌创作,作诗也讲究“气格”,产生以“以文为诗”的现象。欧阳修——文坛盟主的领袖

推动北宋文学发展,使宋文、宋诗能够自具面目而独树一帜。宋代士风和文风的根本转变,自欧阳修始。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

他“蓄道德而能文章”的行为方式从根本上决定了宋代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淑世精神。欧阳修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的领袖地位:三苏皆出欧阳门下

纠正雕刻过甚的昆体流弊。实践自己“其道易知而可法,其言易明而可行”的创作主张。撰写平易生动的古文。利用政治手段,排抑“太学体”。建立流畅自然的风格作为宋代古文运动的基本目标。扭转古文复兴之后脱离社会现实的倾向。确立散文体的正宗地位。不少诗人团结在欧阳修周围,树立一代新风。欧阳修写诗重气格、好议论。

欧阳修的散文及其六一风神

欧阳修文学创作以散文成就最大、影响最大 欧阳修散文: 发展“文从字顺”,建立起平易流畅、委屈婉转的文章风格——对宋代散文发展的最大贡献 叙事简括有法,议论纡徐有致,多用语助词,大量化用骈文语句 注意语气的轻重、声调的和谐,善于文句的长短变化、语气停顿转换 语句圆融轻快,文气流转

散文基本风格——平易流畅中富于曲折变化

佳处:从平易近人处出发,从入情入理的具体事物出发,从极平凡的道理出发。

六一风神:欧阳修散文的美学风格,散文措辞平易,用当时通行语言写成。自然地叙事、抒怀,看似散漫不经中体悟出难以言传的高远境界。本质是散文的诗化和情感的外显。笔触多情,文章结构吞吐往复、参差离合,语言平易自然。

六一风神特点:偏于阴柔之美,纡徐委备而婉曲有致,诗味醇浓,含蓄蕴藉。

欧阳修的诗:自成一家,平易,宋诗创始者。提出“诗穷而后工” 学韩愈“以文为诗”,最长于——七言古体 《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用类于散文语句,笔势矫健。学韩愈诗,主气格而贱丽藻。多以古文句法、气势入诗,可称为——古文诗体,是宋诗中最富权威的一体。作诗以气格为主,宋诗风气为之一变。欧阳修诗歌创作的散文化倾向主要表现为:

用古文的章法写诗,讲究转折顿挫、虚实正反。句子散行,长短杂出,造成散文调。常用语助词,或散文式介词。命意上追求深刻创新。

欧阳修——开创了取材广泛、命意新颖、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的一代诗风。

诗在由唐而宋的转变中,欧诗实为枢纽。建立了一种不讲究均衡而以古拙取胜的宋诗格调。律诗《戏答元珍》: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借景抒发寂寞愁闷,伴以感慨议论,平易风格的核心是追求表达上的深入浅出和明白易懂。2 思致通达,融入说理,创造诗歌新的表现方式。

梅尧臣、苏舜钦是开创宋代诗风的重要作家。欧阳修诗文革新的先锋。梅诗覃思精微,苏诗超迈横奇。

叶燮《原诗》认为,开宋诗一代之面目者,梅尧臣、苏舜钦二人。梅尧臣:《宛陵先生集》 梅诗题材可分两类:

干预政治、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的作品:《陶者》《小村》《汝坟贫女》 个人日常生活的琐碎事物:《愿嚏》《扪虱得蚤》

梅尧臣聚焦日常生活细节,开拓寻找前人未注意题材,或在前人题材上翻新,开宋诗好为新奇、力避陈熟的风气。以琐碎日常生活题材入诗,以哲理性思考贯穿其中,耐人咀嚼。作为“宋调”的开创者之一,梅尧臣诗歌经历转变:前期“本人情、状风物”的清理平淡——后期追求古朴审深远。梅诗的平淡——古淡,老树著花的美。《东溪》:语言朴素,感情真实,深刻隽永,耐人咀嚼。梅尧臣作诗追求:苦硬、瘦劲,喜欢平淡

内核:深远,淡而屡深。平淡特点:取材平平,用意深远,感情深厚,语句淡而有味。苏舜钦:《沧浪亭记》为宋代古文名篇,情感真切,语言简洁流畅。

早期诗歌:重视现实,揭露社会黑暗,大胆直言,充满激情,语言明快豪迈。风格特色——豪犷雄放而超迈横绝《淮中晚泊犊牛》《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

王安石:号半山,进行“熙宁变法”。提出“继天道而成性”的命题。诗文集有两个系统:临川本、龙舒本。《临川集拾遗》是现有王安石文集中最完备的版本。王安石的文论与散文

以政治改革家的眼光论文,主张“以适用为本”,“务为有补于世”。

属于经世派的政教文学说,强调文章现实功能和社会功效,经世致用,主张文道合一。把文章内容等同于“礼教治政”,把表达形式称之为“辞”,比之为“器之有刻镂绘画” 明确把文章看作“器”,即为政治服务的工具。推崇朴实自然、简洁明快、不加雕饰的文风。散文特点:议论说理《游褒禅山记》《伤仲永》

多为政令教化、适于世用之作。政论文在唐苏八大家中突出,结构严谨,语言朴素,说理透彻,概括性强。形象不够,艺术感染力较弱。倾向于把文章写成文件布告。叙事抒情之作,随笔挥洒、曲尽其妙。

王安石的诗歌艺术:分为早期和晚期,诗风不同

早期直道其胸中事,意味较薄。寄托政治抱负和批判精神。打破常规,诗句求工: 《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反映诗人高瞻远瞩、不畏艰险 晚年感慨怀抱趋于冷淡,艺术修养进步,多写山水自然: 《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江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新颖别致、雅丽精绝,形成“深婉不迫”的风格 《题金陵此君亭诗》:谁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王安石自赞 诗歌艺术的评价:《题张司业诗》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奇崛,以瘦劲刚健为特征,是王安石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早年奇险劲峭,晚年化奇崛于寻常中,被称为“半山诗”,主要体裁是绝句。王荆公体、半山诗、半山绝句指王安石晚年的诗歌创作。重炼意、重修辞,新奇工巧、含蓄深婉。主要载体是其晚期雅丽精绝的绝句。下字工、用事切、对偶精。生硬奇崛处,实为江西派先驱。

王安石是宋代诗人中较早学习杜甫而有成就的一个。

王安石的词:把政治上的革新精神引入词的创作中,开拓词的题材内容和表现范围。多写景抒怀和怀古之作——《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赏识的诗人——王令。被王安石称之为“奇才” 《假山》:旧山风老狂云根,重湖冻脱秋波骨。《感愤》:二十男儿面似冰,出门嘘气玉蜺横。

诗歌特点:气势雄壮、粗犷豪迈,采用铺陈手法,多用虚字,别开生面

曾巩、苏洵、苏辙

唐宋八大家中宋代占了六家,欧阳修、王安石、苏轼、曾巩、苏洵、苏辙。曾巩:南丰先生《元丰类稿》。《寄欧阳舍人书》中讲“蓄道德而能文章” 比韩愈、欧阳修更强调“贯道”与“振文”、“经世”的关系

曾巩与欧阳修一道是开文章“义法”的人物。作文多引经据古、明白详尽,以“古雅平正”见称。强调六经为本源,追求雍容典雅。平淡冲和、委屈周详、布局严谨、语言干净、思致明晰。文章有“醇于儒”的守正特色,属于“文以载道”的“杂”文学。《先大夫集后序》《墨池记》《寄欧阳舍人书》 曾巩的文章在唐宋八大家中是最便于学习的。明清唐宋文派和桐城派散文作者,学古文多由摹仿曾巩入手。苏洵:《嘉佑集》文章以议论为主,舒以纵横家之捭阖,切事理、明是非,笔锋老辣 《六国论》《几策》《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苏辙:《栾城集》把委婉纡徐、一唱三叹的艺术情趣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文风淡泊平和、稳健秀杰

第三章 苏轼

宋文学发展到巅峰时期的伟大代表作家——东坡居士《东坡乐府》《苏轼诗集》《苏轼文集》 写诗对新法实施过程中暴露的弊端进行讽谏,遭新党中小人陷害,引发“乌台诗案”。《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不系之舟:对自己无所系念、随缘自适的生活态度的比喻,含有随波漂泊于生灭流转的人生苦海而毫不在乎的意思。

贬谪黄州——苏轼思想和创作的重要转折点

前期:以儒家思想为主,充满积极入世精神和社会历史责任感。行文讲究引物连类和酝酿气氛,形成纵横磅礴气势、委曲必尽。

后期:参入佛、道思想,外儒内佛,以求身处逆境时的精神解脱,入世而超世,清旷达观。能以出世的态度做入世的事业。

苏轼以苏东坡的文名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主要是由其后期的思想、创作奠定的。自号“东坡居士”后,创作大量优秀作品,形成他文学创作的一个高峰。苏轼的思想:

主要是儒家思想,兼纳道家、佛家学说。外儒内佛。显著特点是“杂”,他倡导的蜀学就是融合佛、道、儒三家的杂学。

以佛老庄禅空无思想化解人生忧患,也含有儒家士大夫追求到的人格挺立的意味。援佛道入儒,成就虚静高洁心境和淡泊超逸人格。

苏轼的散文成就

在宋代古文家里,苏轼是最重视“文”的一位。

主张创作要“求物之妙”,标准是“随物赋形”。散文分为:议论文、记叙文、小品文等 苏轼散文作品的出现,标志着宋代古文运动的最高成就和完全胜利,开辟了文学散文发展的广阔道路。

苏轼的议论文:在早期占比重较大。雄辩滔滔、气势纵横,文采、议论交融,感情理智并注,语言明快畅达,长于形象说理,颇具文学价值。以政论、史论为突出 政论文:《思治论》《策略》《策别》《策断》

精神上继承贾谊、陆贽传统,文笔纵横恣肆,显见《战国策》影响 史论:《留侯论》《贾谊论》《晁错论》《论封建》 深入浅出、通俗明晓、说理透辟。

苏轼的记叙文:以山水游记和亭台堂阁记为代表,是苏轼散文中文学价值最高、最具独创性的作品。

苏轼是继柳宗元之后大量创作山水游记的作家,他的游记记叙、描写、议论并重。凭借议论给文章辟出新境界: 《赤壁赋》《石钟山记》:月夜乘舟至绝壁探索自然奥秘 亭台记

《喜雨亭记》:把喜雨亭三字拆开,先叙为亭作序之由,次则记雨,再渲染人之喜乐。《放鹤亭记》《醉白堂记》《凌虚台记》《超然台记》

记叙文最能展示苏轼随物赋形的作文本领。多是文学性散文,随意挥洒、笔墨酣畅,诗情画意,简练平易,覃思妙理,出于自然。

苏轼的小品文:饶有趣味,篇幅短小,大都作于贬谪黄州、惠州、儋州时期。最能反映作者的真性情、真思想《记承天寺夜游》《书临皋亭》

不拘格套、独抒性灵,寓有旷观达识、至理深情。信手拈来、漫笔写成。苏轼散文总的艺术特色:

辞达、通脱,有圆活流转、错综变化和自然真率之美。善于用比喻,多形象思维。议论妙趣横生。

有诗化倾向,以情感和才气为文,富于想象。翻空出奇。

苏轼的诗歌创作:宋诗能于唐诗之后别开生面,苏轼起关键作用

苏轼诗有“东坡体”之称:于情无所不畅,于景无所不取,加之议论博辨,才气纵横。比喻新鲜、风格多样。

苏轼是个现存二千七百余首,可以贬谪黄州为界。

前期:富有批判精神的社会政事诗,针砭时弊、讽刺新法。昂扬乐观、动感强烈。后期:变化期、丰收期,抒写人生感慨,以佛老思想为基础。创作风格:由豪健清雄向平淡自然转变

苏轼诗大体分为:社会政事诗、山水景物诗、和陶诗、题画诗 前期:《夜泊牛口》《荔枝叹》《吴中田妇叹》《山村五绝》 山水景物诗: 《江上看山》:江岸流动景色《登州海市》:东海奇幻烟云《新城道中》:江南秀美村景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有美堂暴雨》: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自缘身在最高层。

苏轼酷爱和陶诗,有一百二十多首和陶诗,是苏轼诗歌风格转变的标志,是探讨其晚年风格的线索:《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书摩诘兰田烟雨图》中第一次明确提出诗画相通的看法。《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题画诗:善于化静为动,寄寓主观情思,展开联想,写出象外之象。题画作品中最杰出——《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 苏诗的艺术特色:

开拓诗境和诗的表现手法,造就宋诗的新生命。

以文为诗:多用散文句法,以气格贯穿。诗的散文化。《百步洪》 以才气为诗:博喻体现丰富想象力。《汲江煎茶》

以才学为诗:好议论、善用典,以理趣见胜。多具哲理,尤其是他的七古长篇。融合禅机诗意。《琴诗》

以文字、议论为诗。

东坡体成为宋诗的风格范式,以七言为擅长,七绝吐语清丽精美,七古气格雄健豪放。苏诗基本风格:刚健含婀娜的清丽雄健;豪放加平淡的清旷闲逸 诗风主导倾向:高风绝尘《独觉》: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词的革新意义:

突破传统词作的题材限制,扩大词境,以诗为词。对词境的开拓:词至苏轼为一大变。抒发磊落纵横豪放襟怀,充分表现人格个性 《江城子猎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词的题材取向从应歌回归到表现自我,多为感事之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定**》: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词的创作正视现实、面向社会和真是人生。苏轼用词展示政治抱负,吐诉人生感慨,抒写生活情趣和感受。把词家“缘情”与诗人“言志”结合起来。苏轼的“以诗为词”:将作诗的本领用于作词,是苏轼革新词体的关键。

词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扩大。突破“词为艳科”的传统体制,把词影响正统诗文道路,向“士大夫化”发展。词中大量用经、子典故,把词与诗看成是同等地位的文学样式。有意识以诗的意境、创作方法入词,促成词体的解放。侧重表现作者襟怀和态度,深入反映士大夫文人的精神风貌。《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

积极意义:增加词的内容,丰富词的体式,促使词发展成为独立的抒情诗样式。以词还词,完其本色。

苏词的风格:宋词豪放派代表《江城子》悼亡之作 苏轼词的豪放与法度对举,是要打破法度陈规。缠绵清婉:《蝶恋花春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

苏词的影响:词史上一个词派的开创者,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揭幕人。苏词创作最主要的是为词的品味的提高开辟道路

苏轼词分为南、北两个支派: 北:蔡松年、吴激

南:叶梦得、陈与义、张元幹、张孝祥、陆游、辛弃疾、陈亮 辛弃疾稼轩词成就最高,于南宋别开宗派,与苏轼并称苏、辛词派

第四章 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黄庭坚与苏轼并称苏、黄。宋诗代表人物。

以黄庭坚为宗主的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江西诗派中坚力量:陈师道、陈与义、吕本中

黄庭坚:山谷道人,擅长书法,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朝四大书家。《山谷内集》《山谷外集》《山谷别集》 黄庭坚“山谷体”:认为“诗词高胜,要从学问中来”,作诗重视句法,强调脱俗。“宁律不谐而不使句弱;用字不工,不使语俗”的创作追求为江西诗派作诗的纲领。提倡多读书,学韩杜,以学问为诗。以故变新、变俗为雅,点铁成金、夺胎换骨。造语好奇尚硬,出人意表,创制拗句、拗律。

黄庭坚的山谷体诗歌是元祐时期宋诗发展的高峰期产物。

元祐诗人以苏轼享名最盛,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均出其门—— “苏门四学士” 四学士工于炼字用典,讲究语意老重、规模宏大,笔势奇纵,句法尤高。宋诗至山谷体,用功最为深刻,能整旧为新。

山谷诗的题材内容:黄庭坚现存是个约一千九百余首 分为三类:

1.赠答诗、次韵诗、咏物诗

2.反映民生疾苦和时事政治的诗,为数不多

3.最出色、最有个性:表现自我人格和襟怀的写意作品(思亲怀友、感时抒怀、羁旅行役),代表山谷体主流 《次元明韵寄子由》: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寄黄几复》: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黄庭坚奉行“和光同尘”的处世哲学。大部分诗歌是靠“搜猎奇书,穿穴异闻”写成的 山谷体的艺术特点

以学杜为宗旨,喜欢用拗句

拗句:将律诗的句式和平仄加以改变,打破平衡和谐效果,给人奇峭倔强之感 超迈流俗,刻意求奇,造拗句、作硬语

无一字无来处,点铁成金、脱胎换骨——用典

脱胎换骨是点铁成金的具体化,使古人的意向和用于产生质的变化,化平凡为奇趣,目的在于“以故为新”——援用前人之语而另立新意,注重对典故的改造发挥 《登快阁》: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山谷体的风格特征——生新瘦硬

追求诗境的生新美,诗语峭拔美、诗韵兀拗美。瘦硬是黄庭坚诗风脱俗的表现。工于炼字,善用动词、形容词和语助虚词。

追求无意为文而文已至,强调自然平淡,无斧凿痕迹。

晚年诗作趋于“平淡而山高水深”的老成境界。基本特征:求生避熟、求雅脱俗。艺术特点:

1.以学杜为宗旨,重句法,发展拗句、拗律体制 2.强调无一字无来处,用典以故为新、变俗为雅 3.好奇尚硬,风格生新瘦硬峭拔,浏亮芊绵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塘滟预关。山谷词:黄庭坚与秦观并称——秦

七、黄九。晚年词风近于苏轼。两种风貌:青年时代的“淫词艳曲”;晚年严肃的“言志”之作 词风前后如此迥异莫过于黄庭坚《定**次高做藏使君韵》

陈师道、陈与义

江西诗的鼓吹者方回,在《瀛奎律髓》中倡导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 一祖为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陈师道——后山体,苏门六君子之一

后山体:讲苦吟、求奇拙,与山谷体并称,是典型的宋诗。标举“宁拙勿巧,宁朴勿华”。力求减省字句,比黄庭坚深刻。用最质朴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后山体的五言之佳者,以拙为工、简妙雅淡、瘦而有骨、尽力无痕。《春怀示邻里》《夏日书事》《示三子》

陈与义——简斋体 诗歌创作以南渡为界:

前期多抒怀、咏物、唱和之类,风格清新可喜。后期寄托遥深,趋于沉郁悲壮、胸阔慷慨。《墨梅》鉴赏于宋徽宗。

宋高宗最爱他《怀天经智老因访之》: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陈与义在南渡诗人中最为显达。《春日二首》《中牟道中二首》:简洁白描描绘景物,少用典故、比喻、想象。学杜诗那种直面社会现实的感慨遥深,能“以雄浑代尖巧”:《登岳阳楼》《伤春》 写景咏物,国家之思:《牡丹》。后期创作着重于上下句气脉联系,意境圆融,雄浑沉郁。

简斋体与江西诗派

严羽《沧浪诗话》认为简斋体“亦江西之派而小异”

陈与义与陈师道师承黄庭坚有所不同,陈与义主张“不可有意于用事”,直致、浅语入诗 江西派重修辞,重用典;简斋体重意境,重白描。

吕本中、韩驹、曾几:当时主盟文坛的领袖人物

吕本中:号紫微,作为南渡前后一位重要作家,他的重要性首先在于第一个用宗派观念论诗人群体,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江西诗派之名起因 主要是黄庭坚的追随者和与吕本中关系密切的人。显示江西诗派的性质特色:

江西诗派为观念性的社集,非实际聚会。以风格和师承为判断的根据,非地域划分。江西诗派是元祐学术的一部分,作为绍述政治的对立物发展起来的,其盛衰与政局密切相关。宗派图将江西诗派的发展分为三期: 发展期:北宋后期,黄庭坚和追随者

全盛期:南宋初期,最高统治者提倡,出现“学者率宗江西”的局面 衰落期:南宋中期以后,陆游、杨万里等人先后突破江西诗派范围 吕本中的诗歌创作:

学黄、陈瘦硬风格,才力不如,妥帖过之:《夜雨》。方回《瀛奎律髓》中说吕本中“其诗学江西而主于自然”。

反映现实,感情沉痛深切,气机流走,浑厚平易,透露南宋诗风转变的消息: 《兵乱后杂诗》《避寇南行》

吕本中主张作诗学李白、苏轼,以苏诗的意思宽大和流畅自然补救江西末流的拘束苦涩。讲究“活法”、“悟入”,提倡好诗“流转圆美如弹丸”:《夏均父集序》

活法:以苏济黄,将江西诗派的“有意于文者之法”和东坡体的“无意于文者之法”辩证统 8 一,较全面反映以苏、黄为代表的宋代诗学精神,为宋诗发展开拓出新途径

韩驹:作诗讲究“字字有来历”,锤字炼字,近于黄庭坚 《夜泊宁陵》:注重典故成语的点化运用,通体贯串,语气顺畅。曾几:茶山居士,推崇黄庭坚,陆游老师。讲究用字炼句,清劲雅洁:《夜雨》。南宋“中兴四大家”里,有三家与曾几有关。

第五章 北宋词与南渡词

前人有“词至北宋而大,至南宋而深”之说 北宋词分为三期:

初期:晏殊、欧阳修,承续《花间》派和南唐词风而有变化 创造时期:柳永、苏轼、秦观,推动宋词发展 总结期:集大成词人——周邦彦

晏殊、欧阳修

晏殊:宋初词坛影响最大,是词从晚唐五代过渡到北宋的关键人物 开拓宋词婉约派的正宗风格

世称——晏元献,太平宰相、富贵词人。北宋专攻令词而且以词名世的第一人。北宋初期词家的始祖,是最先走入宋词领域的作家。《诉衷情》很受冯延巳的影响。《清平乐》舒缓轻盈。

晏殊词有情语、有妇人语,描写女性的作品最多,柔婉富有诗意。

晏殊《珠玉词》艺术特色:今存一百三十余首,以唐圭璋《全宋词》所收最为完备 感伤之作,表现人生哲理:《采桑子》《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充分发挥令词收敛浓缩的抒情形式的优长。语言高度提炼,平淡而富有韵文。体验深刻纤细。精美圆熟,雅致含蓄,展示宋词风格的新特色。

欧阳修的词:上乘五代南唐词的情韵,下启东坡词的疏隽与少游词的深婉。只有欧阳修能接续晏殊在词史上的位置。

欧阳修的词呈现两种风格:深婉含蓄、清新疏隽 《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朝中措》 抒情词兼备细腻沉着与豪放旷达的风格。

苏轼写词直抒胸臆,将词作为与诗同等的抒情载体,是由欧阳修开风气之先的。塑造多情女子形象:

《踏莎行》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生查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在欧词中数量最多、写的也比较好的就是描写豆蔻相思、离情别恨的恋情词。艳曲《越溪春》《鼓笛慢》《看花回》

柳永:宋词发展至柳永出而为一大变

采教坊新声和里巷谣歌俚曲之作慢词长调,变旧声为新声,词篇幅增长,有了驰骋才情的余地,为苏轼革新词体和“以诗为词”创造条件。原名三变,兄弟三人号“柳氏三绝”。科举考试落第,《黄钟宫鹤冲天》:忍把浮名,后了浅斟低唱。柳永——世称“柳屯田”,《乐章集》 柳永在慢词发展方面的贡献:

放下士大夫架子,和乐工歌女进行密切合作,为长调慢曲作词,柳永实属第一人。大量填写慢词,奠定长调的体制和形式。柳永慢词多用新调,创体之功基于他的创调。在宋词中有100多个调是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词的体制至柳永始备。为宋词在表现功能和艺术风格的拓展奠定基础。柳词的俚俗色彩

柳词以接近市民文艺的俚俗色彩而著名。

将白话加入词中,构成平民化的表述风格《玉女摇仙佩佳人》《满朝欢》《小镇西》 《少年游》:墙头马上初相见,不准拟、恁多情。

赢得“凡有井水饮处都能歌柳词”的声誉。柳词成为当时最通俗的大众歌曲。题材内容多描写城市生活和词和歌妓词。《仙吕调望海潮》: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歌妓词在柳永的言情词中占的分量极重,与歌妓往来的词有一百四十余首。《采莲令》《倾杯》柳永笔下的歌女善解人意,绝无玩弄轻薄的态度,这种写法成为市民文学的先声。

柳永雅词的艺术特点:以赋为词,善于融合曲词和辞赋的长处。羁旅行役词不减唐人高处。把赋体笔法引进词中,增加叙事因素,将铺排式的叙事与白描式的写景抒情结合起来。层层铺叙,情景交融,一笔到底。

《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八声甘州》,被苏轼誉为“不减唐人高处” 柳永的贡献:创制和推动慢词艺术的发展。将赋体铺叙手法运用到体式开拓的长调慢词上来。雅俗并陈。

秦观、晏几道、贺铸

秦观——“古之伤心人”的代言者。淮海先生,《淮海集》 秦观词为婉约词的代笔。

北宋词自晏殊至欧阳修,因主要承续“诗庄词媚”的传统格局,形成婉约风格,至秦观登峰造极,炉火纯青。秦观灵心善感、寄情深微。《浣溪沙》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男女情事,真情歌颂:

《鹊桥仙》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景中寓情,情中有景,含蓄蕴藉,力求维护词体的本色。秦观的作风是宋代婉约词风过程中的重要转折点。秦观词的情致和伤心处。多描写儿女柔情,专主情致。语调深婉,幽约曼妙。《望海潮》《满庭芳》 善于通过凄迷景色,用婉转的语调表达感伤,袅袅婷婷。这种情致是将传统小令的含蓄蕴藉、秀雅缜密,与柳永长调慢词中和,形成新风格。情致韵味,被誉为北宋词婉约派“大家”。叶梦得:“山抹微云秦学士,露花倒影柳屯田。”

词境入于凄厉,气格高,渐与东坡词相近《减字木兰花》 借艳情寄慨身世,抒写伤心人的孤愤。《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好事近》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秦观词的情致和伤心处:抒情为主,少叙事,具有情辞兼胜的艺术特色。清丽典雅,婉曲蕴藉,轻描淡写中蕴涵凄厉的情感。将身世之感寓于艳情中,幽微丰美。

晏几道《小山词》:世称“小晏”

极度凄楚哀怨的感伤情调:《蝶恋花》红烛自怜好无计,夜寒空替人垂泪。对欢乐体验铭心刻骨,表现动人细节:《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小山词》抒情特色接近李煜。工于言情,尤其是对相见无缘的萍、莲、鸿、云四位歌女的苦恋,流露惆怅伤感:《清平乐》 借梦境抒情:

《临江仙》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蝶恋花》

晏几道的“伤心”在于追怀情事的伤感,与秦观内心神志之凄伤相比,自有浅、深之别 《小山词》善于运用不同的构思方式表现相似的题材,多用情景互衬的手法,造语曲折深婉、浅处皆深,不露雕琢痕迹。善于化用前人诗句:翁宏《春残》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贺铸:庆湖遗老,《庆湖集》《东山词》 贺铸词分为两类: 情思深婉的小词:《芳心苦》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充满骚情雅意而哀怨无端的雄奇峻伟之作,为南宋张孝祥、辛弃疾的前驱 艳丽带有幽凄的情韵,最为贺词胜境:《横塘路青玉案》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注重音律。悲愤壮烈,为贺铸的压卷之作:《六州歌头》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

周邦彦:北宋词集大成者

北宋后期音乐机构大晟府的建立,促进词风变化,有以周邦彦为代表的大晟词派产生。作词以协律为主,长调铺叙,于音律和谐中求词句的浑雅,极壮丽之观和沉郁顿挫之致。北宋慢词发展到周邦彦的“清真词”,以知音律、备法度、风格醇雅著称。既无柳永“词语尘下”之病,又无苏轼“多不协律”之讥。周邦彦词的集大成:

从词调的搜求、审定和考证方面,有集成创制的公聊。

写作功力:善于体物言情,描绘工巧周至,善于融化前人诗句。清真词集自柳永到贺铸等人之成就而独具特色。

发展柳永以赋为词的铺叙手法,兼取秦观词的柔婉、贺铸词的艳丽。形成精巧工丽的典雅作风。

《满庭芳中吕》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苏幕遮般涉》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清真词”题材内容及艺术特色:

早年写男女艳情,后来作羁旅愁思。张炎用“周情柳思”来代指艳情。最能体现清真词艺术特点的是他的咏物词和羁旅行役词。咏物词:赋的体物描写与词的写景言情结合,寄寓身世之感。《伤情怨林钟》 《兰陵王越调柳》: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羁旅行役词:反映宦游漂泊心路,曲折深细,结构严密。《六丑中吕落花》

特色:以思力安排取胜。笔力深劲,意境浑厚,风格沉郁顿挫。语言流畅精美,能雅能俗。善于化用前人诗句入词。妙解音律,达到词与乐的完美结合。《西河大石金陵怀古》:燕子不知何时,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李清照、朱敦儒

李清照——词别是一家,易安居士

《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声声慢》

易安体:通俗易懂的语言,明白流畅的音律声调。最突出特点是以寻常语度入音律。化俗为雅。融入国家兴亡的剧痛,凄婉悲怆。倜傥有丈夫气,柔中有刚。《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渔家傲》: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朱敦儒——朱希真体、樵歌体 《樵歌》《朝中措》《苏幕遮》

语言明白,形象单纯,风格自然飘逸,超然物外,自得其乐。

朱敦儒是难度前后颇有影响的一位词人。他的词表达“看透”思想,从《樵歌》开始,南宋词坛上讴歌隐逸生活和出世思想的词作盛行起来。

第六章 辛弃疾

南宋爱国词人——稼轩体

《鹧鸪天》都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北伐计划书《九议》 《摸鱼儿》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爱国主义精神是辛弃疾思想的主导倾向,系念中原,向往恢复统一,鄙视愤慨投降苟安者。政治思想:民为国本、仁政、法制、宽民理财。辛弃疾词的题材内容:英雄词、农村词、艳情词

抒写爱国情怀的英雄词:稼轩词中最具特色、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品,是他以英雄自许和以英雄许人的歌唱 《满江红》《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前韵》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英雄词:爱国主义理想。理想无法实现时,苦闷悲愤。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描绘田园风光的农村词:白描手法,接近自然、清新朴素,在词风变革中开出新突破口 《鹧鸪天代人赋》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野荠花。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咏春词和艳情词:《祝英台晚春》

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创立稼轩体,不仅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而且包罗万象而别开生面。辛词是南宋的第一大家。词体的解放和词境的开拓:以文为词,用词抒情咏物,也可铺陈事实、讲说道理。把词从写儿女柔情为主中解放出来。乡村生活牧歌情调的词在辛词中较多见,也是对词境的开拓。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倩何人、唤取盈盈翠袖,揾英雄泪?

《清平乐》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稼轩体的风格特色:

以豪放格调出之,不失温婉本色。基调:难以抑制的悲放。主导风格:豪放悲壮。

豪放气质和含蓄蕴藉相反相成,是稼轩词最值得注意的特色。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辛弃疾小令最多绝妙之作。

辛词的语言艺术:议论纵横,善于使事用典。有辛词好“掉书袋”之说。散文句法入词,深雄雅健。讽喻,托古喻今。吸收民间语言而通俗口语化。

辛派词人:南渡前后词风与辛弃疾相似或相近的作家——张元幹、张孝祥、陈亮、刘过 风格:浓郁爱国激情、慷慨悲壮 张元幹——《芦川词》;《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写给胡铨,山河之痛、牢骚抑郁力透纸背。张孝祥——《于湖词》

《六州歌头》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念奴娇过洞庭》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陈亮——《龙川词》;《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念奴娇登多景楼》 刘过——《龙洲词》:《贺新郎》

第七章 陆游与南宋中期诗文

南宋中期是宋代文学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涌现出“中兴四大诗人”,其中有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陆游,擅长写“活法”诗的杨万里,以田园诗著称的范大成等。陆游:号放翁。《剑南诗稿》

今存九千二百多首诗歌——堪称古代作家中最多产的诗人。诗歌创作分为早、中、晚三期

早期:早年拜曾几为师,忌参死句——喜藻绘、清新拔俗 中期:从他四十六岁到达夔州后开始——豪放悲壮 晚期:自六十五岁罢归山阴,到逝世——清淡秀逸 学“活法”,吕本中倡导的江西诗派的作诗诀窍。

《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陆游的诗歌创作是我国古代爱国主义文学发展的一个高峰。主要动力:恢复中原,渴望有机会歌颂胜利 理想与现实政局的矛盾使他产生悲愤感情

古体诗多豪壮语,喜言征伐事,豪迈坚挺,意境浑融、辞气滂沛。《金错刀行》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最显著特征——善为悲壮。七律感时伤事、悲愤激昂,对仗工整自然。

《书愤》镂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律诗致力最勤,最为人称赏,有“古今律诗第一”之誉。主要力量安排在中建四局,通常景一联,情一联,景联多有佳句。

《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沈园》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晚年闲适诗:

《秋兴》小蝶一双来又去,与人都在寂寥中。《秋思》《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斜阳古柳赵家庄,服鼓盲翁正作场。

陆游绝句以七言为主,善于咀嚼日常生活里的隽永滋味,领会景物曲折状况,清淡细腻、简练自然、明白如话。

陆游的词和散文

词:激昂慷慨、清淡秀逸。爱国词接近稼轩词:《诉衷情》《谢池春》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造句圆融而富诗意:《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纤丽处近秦观:《钗头凤》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散文:《渭南文集》;《老学庵笔记》、旅行日记《入蜀记》

杨万里、范成大

杨万里——诚斋体,南宋诗风转变的关键。

由江西入,不由江西出是诚斋体得以成立的前提。第一部诗集《江湖集》

诚斋体:以日常生活小情趣为题,活泼自然、风趣诙谐,超越江西派。白描手法做事,想象新奇、语言通俗明快、风格流转圆活。

《闲居初夏午睡起》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冻蝇》日影欲移先会得,忽然飞落别窗声。

诚斋体以绝句最为出色,该表送人以人文意象为主的作诗习惯,变成以自然意象为主,恢复诗人感官的天真自然状态,写出别具一格的——“活法”诗 《晓行望云山》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过松源晨饮漆公店》正如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活法诗写出山水景观蕴涵的自然灵性,新奇灵活、风趣流转,层次曲折、变化无穷,追求诗歌语言浅近和口语化。诚斋体诗风转变的出发点,来自对江西体诗法的背离,以及对晚唐体诗歌的把握。成为南宋后期四灵诗风和江湖诗风的先导。

范成大——田园大诗人,石湖居士

使金日记《揽辔录》——《州桥》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最著名《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咏写农村田园大诗人 中国古代写农家生活的诗分为两类:

田园牧歌式的:陶渊明、王维,表现农村恬淡自然生活 田家词、悯农诗:王建、聂夷中,反映农民辛苦、艰难

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能融会上述两者——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之作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农忙欢歌)梅子黄金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田园景色)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乡村生活)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官府剥削、租税苛重)范成大的田园诗有泥土和血汗的气息,扩大诗的境地。

诗歌创作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风格轻巧而富于变化,清新婉丽、温润精雅。范成大的记游诗有鲜明日记体游记的意味。

朱熹的文学思想与南宋散文

朱熹——别称紫阳,人称朱文公,理学家 《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诗集传》《韩文考异》《朱文公文集》 《春日》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观书有感二首》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以诗喻理,理性睿智。情理景物和谐融洽,语言简丽,句法平易,气韵高古,诗风雅正明洁。诗歌思想:冲淡平和的中和之美

南宋散文:南宋中叶是南宋散文发展的成熟阶段。文坛分为两派:

讲事功的功利派:陈亮、叶适,风格豪迈,接近苏轼。道学派:朱熹、真德秀,师法欧阳修、曾巩,平易简洁。

道学派中又分出——吕祖谦代表的论文一派,以文贯道,讲究章法。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正气歌序》,郑思肖《文丞相叙》,浩然正气——造就南宋散文最为光辉的篇章。

南宋散文中,以扶危救倾的议论文成就最高。

最能体现南宋散文繁荣状况的——笔记体大量出现,类于后来人们所称的“小品文” 以笔记杂文形式出现:洪迈《容斋随笔》;罗大经《鹤林玉露》

介乎游记与地理志之间的笔记文: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吴自牧《梦梁录》》

第八章 南宋中后期词

清雅词派崛起,姜夔为此词派的开山大师。

姜夔“白石词”成为南宋雅词的典范。姜夔——白石道人,“白石词” 白石词的格调与词境

内容承袭周邦彦词写恋情和咏物的传统。在词的音调和意境有清越高旷的格调,清空幽眇,格调高雅。不用藻饰而风情独觉,无尘浊气息。《踏莎行》《念奴娇》《淡黄柳》《玲珑四犯》

高洁清雅意趣,多追求言外之意,词境疏朗开阔。咏物词往往从侧面入笔,情景结合,意味深长。

《疏影》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给人“野云孤飞,去留无迹”之感 白石词的风格及艺术特色——清空、骚雅、古雅峭拔

关键:清。人品清雅,笔法清刚,情韵清虚。以清虚为体而空灵淡远的风格。《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只为谁生? 善于遗貌取神,渲染气氛,侧面烘托,追求言外之意,意境空灵含蓄。以诗的笔法入词,以江西诗瘦硬笔法入词,以健笔写柔情 《暗香》以梅花象征恋人。

化用唐人成语词汇,走向用宋诗的句式造语,是姜夔作词的新创造,也是白石词风的重要因素。清雅的白石词,表现幽趣和冷美,宋词可分为豪放、婉约、清雅三派,姜夔就是刚柔并济的“清雅”派的开山祖师和主要代表。在南宋词坛与辛弃疾、吴文英鼎足而三,形成南宋中后期独树一帜的重要词派,直接影响史达祖、王沂孙、张炎等人。

吴文英——梦窗词,《梦窗词》

题材内容分三类:酬酢赠答之作,哀时伤世之作,忆旧悼亡之作。《八声甘州》《风入松》 梦窗情词表达卑微寒士刻骨铭心的恋情,用“情痴”语言。艺术特点:

讲究用事,修辞字面。目的是求雅,有深长之味。情思化作绮语艳字,纤丽为工,奇彩为妙。情绪性、装饰性极强的组词,喜用僻、代字,时空切换随意,有“空寂转身”之说。灵活运 15 用借喻、暗示等修辞,现实与心理活动巧妙叠加,近似于“意识流”的结构方式。《宴清都》《齐天乐黄钟宫》

《莺啼序》——吴文英自制的宋词里面字数最多的慢词长调 十载西湖,傍柳系马,趁娇尘软雾。

招入仙溪:用刘晨、阮肇入天台遇仙女的典故,喻示自己与杭女的艳遇 歌纨金缕:欢爱

事往花委:暗喻杭女亡去

史达祖、周密、王沂孙、张炎、蒋捷

史达祖可称姜夔的羽翼,周密、张炎和王沂孙等受白石词影响很大,同属清雅派词人。史达祖——咏物词《梅溪词》。王国维《人间词话》称史达祖为“乡愿” 《双双燕咏燕》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

周密——草窗词

《苹洲渔笛谱》又名《草窗词》《武林旧事》《齐东野语》

工丽精巧、善于咏物处与吴文英《梦窗词》旨趣相近——并称“二窗” 《玉京秋》衣湿桐阴露冷,采凉花、时赋秋雪。《一萼红等蓬莱阁有感》压卷之作

王沂孙——《璧山乐府》(《花外集》)

以善于咏物而见称于世。因物起兴,触景生情。《眉妩新月》最堪爱、一曲银钩小,宝奁挂秋冷。《齐天乐蝉》抒写“铜仙铅泪似洗”的哀伤

张炎——《山中白云词》,宋词的结束者,以后便是新兴散曲的时代了。婉丽淡雅,笔墨疏淡,意趣高远。寓情于景、寄情于物。尚寄托、藏悲伤于浓红淡绿中。词风清疏、凄咽。

《高阳台西湖春感》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黍离之悲 《甘州》傍枯林古道,长河饮马,此意悠悠。

《高阳台》吹箫踏叶寻幽去,任船依断石,袖里寒云。张炎《词源》中,提出“清空骚雅”,推举姜夔“野云孤飞,去留无迹”的词风

蒋捷——《竹山词》,四家里最有自然之趣而不受词律束缚的。

写作方法和风格多样,自然明快,风格清新,用口语表达轻灵之思和缠绵之情。《一剪梅舟过吴江》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虞美人听雨》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第九章 南宋后期文学 永嘉四灵、江湖诗派

永嘉四灵:作诗以唐诗为号召,学贾岛、姚合诗体,重姚合武功体,诗风清苦冷僻、局度狭小。江湖诗派习尚与四灵无异,江湖诗人刘克庄成就在四灵之上。文天祥等人创作的爱国诗和《正气歌》,——宋诗闪出的最后一道光芒 永嘉四灵:徐玑、徐照、翁卷、赵师秀

四人字号中都有一个“灵”字,又都是永嘉人,诗风相近,都由于叶适的鼓吹而闻名于世。

四灵与晚唐体

南宋诗坛自杨万里起,就形成江西体与晚唐体并存的局面

四灵复兴的唐诗,实际上是晚唐体诗,出于贾岛、姚合的苦吟诗风,专为格律诗,主清切,镌小景,刻画太甚,也有写得自然清圆而功夫精巧的作品。江湖诗人自谓唐宗,南宋后风靡一时。四灵诗歌艺术特点:

冲淡平和、轻灵清寒的境界,流露出世情怀。自然山水为描写对象,构成清新明丽的意境。专攻五律,多咏景物,追求平淡简远的韵调。反江西诗派,主张以“单字只句计巧拙”。

刘克庄与江湖诗派 刘克庄——《后村词》,因《落梅》诗获罪。

南宋末年文坛领袖,江湖派宗师,辛派词的后劲。诗歌分为两个时期:

早期从晚唐体、四灵体入手:《戊辰书事》

后期创作更加有意识追踪陆游、杨万里的大家气度:《久雨二首》 刘克庄觉得江西派“资书以为诗失之腐”,晚唐体“捐书以为诗失之野”。刘克庄——南宋后期辛派词人,《后村词》

认为辛弃疾词“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未所见” 刘克庄代表作——《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

笔酣墨饱、慷慨悲歌,豪迈中见规讽,是苏辛词派的特殊风格。刘克庄的诗可以与陆游、杨万里鼎足而三。

江湖诗派及其代表诗人:江湖诗派是继永嘉四灵而兴起的一个诗派,因陈起刊刻《江湖集》得名。

江湖:隐士布衣的栖游之地

江湖诗派诗人宗尚晚唐体的清巧之思,要“捐书以为诗”。尽量用白描,不用事。四灵是江湖派的先驱。

代表人物:刘克庄、戴复古、方岳

戴复古——江湖是人中最典型、最富有代表性的。

以苦吟求工,精力放在五律上,写人情世事,多白描,清健轻快 《世事》春水渡旁渡,夕阳山外山。

方岳——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语无二三。

严羽——《沧浪诗话》,宋代理论性最强、影响最大的一部诗话专著。以禅喻诗,强调“别材”“别趣”,批判以苏黄为代表的宋诗,倡导“以盛唐为法” 以禅喻诗和妙悟。

以禅喻诗:以禅论诗,把禅的“不假悟”当成诗的最高境界,借用禅理来说明是个创作的特殊性。

妙悟——严羽诗学思想的核心

含有“悟妙”的意思,欣赏诗歌着重对诗歌“妙处”的把握;创作诗歌,只要渐修到家,就可产生创作灵感,从直观中顿悟,才是真正的“妙悟”。“别材”、“别趣”、“兴趣”

别材:诗人要有特别的才能——解决什么是诗人的问题

别趣:诗歌必须有美感形象,能感发人的审美趣味——解决什么是诗的问题

兴趣=别趣,审美趣味、美感

对宋诗的批评:诗必盛唐的学诗宗旨

文天祥与遗民作家

文天祥——民族英雄,编《指南录》,作《正气歌》

代表作《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遗民作家:汪元量、刘辰翁、郑思肖

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写得最为具体生动,江湖派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刘辰翁——宋末辛派词的后经,《兰陵王丁丑感怀和彭明叔韵》 《须溪集》,大半是宋亡后所作

郑思肖——《寒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其他遗民作家:谢翱、林景熙、谢枋

辽金元文学

第一章 辽金文学 辽代诗歌

辽代初期最出色的契丹族诗人——耶律倍。现存仅一首遭猜忌而被迫离国时作《海上诗》。大山压小山,小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

辽圣宗耶律隆绪——《传国玺诗》一时制美宝,千载助兴王。辽兴宗耶律宗真——七绝《以司空大师不肯赋诗以诗挑之》

辽道宗耶律洪基——最好的七绝《题李俨黄菊赋》袖中犹觉有余香,冷落西风吹不去。契丹女诗人懿德皇后萧观音:《伏虎林应制》威风万里压南邦,东去能翻鸭绿江。《回心词》 现存的寺公大师创作的《醉义歌》——辽诗中最长的诗篇,经耶律楚材译为汉语 耶律楚材《醉义歌序》称它为“辽诗的绝唱”,以为“可与苏黄并屈争先耳” 辽代民间的谣谚、民歌:《焚骨咒》《寄夫诗》

金代文学

初期:建立典章制度,推行文治措施 繁荣阶段:国朝文派的出现 后期:时危世乱

借才异代——金初文坛作家:由辽入金的文臣;由宋入金的文士,揭示金初文学的起因及其性质。占据金初诗坛的几乎全是由宋入金的作家。代表——宇文虚中、吴激、蔡松年 宇文虚中——金诗的奠基者,《又和九日》 吴激——北宋书画家米芾的女婿。

《人月圆宴北人张侍御家有感》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蔡松年——萧闲老人。主要以词著名,与吴激齐名,并称——吴蔡体 最为世人所称《大江东去》

国朝文派:在金朝领土上成长起来的作家

蔡珪、党怀英、王庭筠、王寂、赵可、刘迎、赵沨、周昂 蔡珪——开创一种与借才异代的诗人不同的北国雄健诗风,《闾山》 党怀英——《奉使行高邮道中》

王庭筠——黄华山主,作诗以黄庭坚为法,《河阴道中》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根据唐传奇小说:元稹《莺莺传》,改动最为明显的是故事的结局,作者把张生对崔莺莺始乱终弃的悲剧结局改为张、崔两人私奔出走而美满团圆的喜剧结尾。

诸宫调:说唱文学形式,采用歌唱与说白相间的方式演说故事,基本上属于叙事体。故事矛盾:张、崔两人的恩怨转移到世家大族的崔老妇人的矛盾斗争上

金后期文学

元好问、赵秉文、杨云翼、李纯甫、王若虚

赵秉文——闲闲老人,与杨云翼执掌文柄二十年,时号“杨、赵” 诗歌创作强调“师古”

李纯甫——力倡以佛为主的“三家合一”,一心为师而自成一家 王若虚——金代著名文学批评家。论文强调辞达理顺、以意为主。作诗主张本于自然。《滹南诗话》。

元好问——金代文坛最杰出的大家,金代文学史上一代伟人

元好问的论诗诗、丧乱诗,以及清雄顿挫的词作,标志金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和独特价值。元好问,号遗山。论诗绝句:《论诗三十首》——唐宋以来,最系统、最全面的一组论诗绝句。以杜甫《戏为六绝句》中讲的“别裁伪体亲风雅”为宗旨。细论“正体”。通过历评汉魏以下的诗人作品,树立学习榜样而贬斥伪体。

颂扬魏晋风骨,标举曹植慷慨和阮籍的狂放,特别强调诗歌创作要出自天然。元好问眼中“正体”的所在:天然、真淳、慷慨、淳朴浑厚、有英雄气。明确表示自己不愿意作江西派中人。

元好问的诗歌创作:现存诗歌一千四百余首,在金代诗人里数量最多,艺术成就最高。《八月并州雁》《老树》

元好问最感人的作品,是他在金亡后写的丧乱诗,字字血、声声泪。《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高原水出山河改,战地风来草木腥。《癸巳五月三日北渡三首》:

红粉哭随回鹘马,为谁一步一回头!白骨纵横死乱麻,几年桑梓变龙沙。苍凉沉郁而悲愤高亢,情调悲凉、骨力苍劲的独特风格。元好问以七律和七绝成就最为突出。元好问的词:金源词坛最多产的一代巨擘。

词风豪放为主,是苏、辛之后作词极为豪健疏快的高手。

第二章 前期元杂剧

元杂剧——又称北杂剧,是在诸宫调和金院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熟戏剧形式

由“四折一楔子”构成。折是音乐单位,一折里用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四折就是四大套曲子,可选用不同的宫调。楔子的篇幅较短,一般放在第一折前交代剧情,起“序幕”的作用。在表演上由一人主唱。

元杂剧作家:白朴、马致远、关汉卿,多为金入元的文人,前期以大都(北京)为中心。元杂剧前期创作呈百花争艳的繁荣局面,成为中国戏剧文学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黄金时代。

白朴——《梧桐雨》《墙头马上》。最有代表性——历史剧《梧桐雨》。直接取材于白居易的《长恨歌》。《梧桐雨》命意:“安史之乱”是整个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作者把李、杨故事放到这一历史剧变中,抒写人世沧桑之感。第四折是全剧的高潮和重心所在。爱情喜剧《墙头马上》——取材白居易《井底引银瓶》,又以宋官本杂剧《裴少俊伊州》和金院本《鸳鸯简》等为依据进行创作。主要人物:裴少俊、李家小姐,墙头马上一见钟情。紧凑生动的情节安排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刻画见长。

马致远——在梨园享有盛誉,被称为“曲状元”。杂剧十五种,今存七种:《汉宫秋》《陈抟高卧》《任风子》《荐福碑》《青衫泪》《岳阳楼》《黄粱梦》

代表作——最著名历史剧《汉宫秋》。主要人物:王昭君、毛延寿 把和亲之举作为国家衰落的征象。

借王昭君之恨抒发反抗民族压迫的情绪,抨击封建王朝的腐败无能。最令人痛恨——奸臣毛延寿。马致远把悲剧的根源推倒奸臣毛延寿及满朝文武身上,对汉元帝做了美化处理,把他写成忠于爱情的风流才子。唱词声情并茂,寄情于景,衬托离别之恨和思念之苦。

马致远的神仙道化剧:劝人出家归隐、寻找脱离红尘的世外仙境为主旨。让神仙度脱凡人入道,宣扬真隐士的古道仙风。戏剧冲突以度脱与被度脱展开,用象征手法来体现。贾仲明称马致远为“万花丛中马神仙”。神仙道华剧《黄粱梦》——吕洞宾。

最能反映马致远由追求功名到参破功名而归隐的思想转变的作品——《陈抟高卧》 陈抟是宋初著名的华山道士。

王实甫及其《西厢记》

王实甫——《录鬼簿》称他为“前辈已死名公才人”,列在关汉卿之后。贾仲明称“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王实甫杂剧有14种,留存下来的:《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曲文各一折《贩茶船》《芙蓉亭》。

《西厢记》的剧情和体制:

在长期流行的西厢故事的基础上创作的,其基本故事情节本之于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王实甫从两条线索展开剧情:

张生、莺莺、红娘与老夫人之间的矛盾冲突 莺莺、张生、红娘之间的性格冲突

前者是主线,后者是副线,构成:惊艳、寺警、赖婚、赖简、拷艳

《西厢记》突破元杂剧一本四折的体制,用五本二十一折的长篇巨制来叙写崔、张的恋爱故事。打破一人主唱的通例,采用由末、旦轮流主唱的方式。

体制上的突破创新,使戏剧冲突曲折迭起,人物形象塑造更细致、全面。《西厢记》的人物塑造:张生、莺莺、红娘 张生:志诚种

莺莺:渴望男女自由恋爱,但优柔寡断

红娘——剧中最光彩的人物,甘愿为人作嫁衣,富有正义感,为张生、莺莺穿针引线。巧妙制服老夫人。在民间她的名字成为不计个人得失而乐于成全他人的助人者的象征。《西厢记》词章之美:

人物语言戏剧化、个性化,形成抒情诗般的道白语言。唱词表现人物真情实感,优美如诗——“长亭送别”。语言明白通畅,清丽华美。

《西厢记》——情采并茂的诗剧,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断言“北曲故当以《西厢》压卷”。

其他前期杂剧作家作品

纪君祥、尚仲贤、李好古、高文秀、石君宝 纪君祥——《赵氏孤儿》

根据《史记赵世家》中一桩有关“赵氏孤儿”的政治斗争事件改变的历史剧 尚仲贤——《柳毅传书》 全称《洞庭湖柳毅传书》,取材于唐代李朝威的传奇小说《柳毅传》(神话故事)李好古——《张生煮海》

讲述书生与龙女的婚恋故事,与《柳毅传书》相类,被认为是——元代神话剧双壁 高文秀——《双献功》(《黑旋风双献功》)高文秀,人称“小汉卿”,写水浒剧的专家,尤其擅长写黑旋风李逵。康进之——《李逵负荆》。石君宝——《秋胡戏妻》

其事最早见于汉代刘向的《列女传》,颜延年《秋胡诗》,唐代则有《秋胡变文》 石君宝这出戏是旦本戏,以秋胡妻子罗梅英为主角。

第三章 关汉卿

关汉卿——元杂剧最优秀的代表作家。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他为“元人第一” 《录鬼簿》“第一人”。个性:倜傥风流、桀骜不驯 杂剧剧目:存目多大六十余种,留存下来的十八种。《谢天香》《金线池》《救风尘》《窦娥冤》《玉镜台》《蝴蝶梦》《鲁斋郎》《望江亭》《拜月亭》《裴度还带》《哭存孝》《单刀会》《西蜀梦》《绯衣梦》《调风月》《陈母教子》《五侯宴》 关汉卿的历史剧:《哭存孝》《单刀会》《西蜀梦》《陈母教子》 历史剧中的三国戏:《单刀会》《西蜀梦》——都是些关羽的。《单刀会》——关汉卿历史剧代表作。《西蜀梦》:《关张双赴西蜀梦》,又名《双赴梦》 关汉卿的爱情风月剧:旦本戏多达12种 《救风尘》《谢天香》《金线池》《调风月》《拜月亭》《望江亭》《玉镜台》。《救风尘》《谢天香》《金线池》以妓女为主角,传为风尘女子的写照传神。《救风尘》:《超盼儿风月救风尘》,写歌妓宋引章与秀才安实秀相恋。赵盼儿是关汉卿塑造的妓女形象中最具光彩的人物。《谢天香》:柳永、钱大尹、谢天香。《金线池》:杜蕊娘,刚烈果决

风尘女子是享有一定自由,然而却以她们不能过正常人的生活代价,作为玩物的悲惨命运。关汉卿展示了风尘女子争取从良的曲折过程,写出她们与命运抗争,堪称风尘女子的知音。

公案剧《窦娥冤》(《感天动地窦娥冤》)——元杂剧中最著名的悲剧 窦娥:孝女、节妇的典型,安分守己、逆来顺受、事事为他人着想、孝顺和贞节博得人们的同情,这种高尚品行却把她推向刑场,高尚成了高尚者的墓志铭。窦娥的反抗精神:对暗无天日的社会制度的怀疑和批判。三桩誓愿:血溅素练、六月飞雪、三年不降甘霖 故事框架与“东海孝妇”的故事相像 关汉卿的其他公案剧:《鲁斋郎》《蝴蝶梦》《绯衣梦》

第四章 后期元杂剧及其他

元杂剧创作中心由北方的大都转移到南方的古杭

郑光祖——元代后期的杂剧作家里,声望最高、创作成就最大的一位。

周德清在《中原音韵》里,将郑光祖、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并列,成为“关、郑、白、马”,元曲四大家。

郑光祖:古杭书会的领袖人物。杂剧作品17种,现存8种。《倩女离魂》《梅香》《王粲登楼》《周公摄政》《三战吕布》《智勇定齐》《伊尹耕萃》《老君堂》

《倩女离魂》——郑光祖才子佳人缠绵情爱的旦角戏的代表作。根据唐人传奇《离魂记》改编而成,《迷青锁倩女离魂》。

离魂是主要情节,作者把张倩女的灵魂与躯体分开后,大胆执着追求婚姻真性情,渴望自由恋爱的心理以及忍受礼教禁锢的压抑细致真切表现出来。爱情剧《梅香》,模仿《西厢记》

《王粲登楼》——郑光祖历史题材,写文人事迹最为杰出的作品。

写王粲,其实就是写他自己。在剧中注入自己在现实中的感受,表现穷愁潦倒而不愿久居人下的知识分子的困苦和孤傲,是郑光祖客寓他乡悲愤不平的写照。

宫天挺、乔吉、秦简夫

宫天挺的历史剧——《范张鸡黍》《七里滩》 《范张鸡黍》:范式、张劭 《七里滩》:写东汉严子陵视功名富贵如浮云,隐居七里滩,反映元代后期士人不满现实的普遍心态。

乔吉的爱情婚姻剧——《两世姻缘》《扬州梦》《金钱记》,才子佳人的爱情婚姻为题材。代表作《两世姻缘》。取材于唐人《云溪友议》,写洛阳名妓韩娱箫和书生韦皋相恋。《扬州梦》:命意本于杜牧《遣怀》诗中“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又取材于杜牧的《张好好诗》及其序,写杜牧与歌妓张好好的风流韵事。《金钱记》:根据唐人传奇小说《章台柳传》改编,女主角柳眉儿。秦简夫的家庭伦理剧——《东堂老》《赵礼让肥》《剪发待宾》 代表作《东堂老》,写商人李茂卿帮助教诲扬州奴的故事。《赵礼让肥》大力宣扬子孝、弟悌、母慈的传统伦理道德。

南方作家的作品

为北杂剧普及做出了贡献:

金仁杰《追韩信》杨梓《霍光鬼谏》《豫让吞炭》《敬德不伏老》 萧德祥《杀狗劝夫》朱凯《昊天塔》王烨《桃花女》 无名氏《陈州粜米》——元代后期最出名的公案剧

周德清、钟嗣成 周德清《中原音韵》:研究当时汉语音韵的著作,在中国语音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古代曲学的开山之作。

周德清收集了北曲曲牌。阐述了写作北曲曲词的一般要求和创作方法。首先强调“知韵”的重要,审音知韵,用字协律。“造语”:立意、构思、施俊语、雅俗并重、耸观动听。

主张立意要高,不可作俗语、谑语、书生语。文而不文,俗而不俗。

造语必俊是一个总的要求,强调元曲文词创作要与曲牌音乐相结合的规律。

钟嗣成《录鬼簿》:记录元代戏曲作家152人,剧目名称440余种,保存元代戏曲的许多第一手珍贵历史资料。将元代重要散曲和杂剧作家分为七类加以介绍。大致归为“前辈已死名公才人”和“方今才人”两大类。

前辈已死名公才人:关汉卿、高文秀、郑廷玉、白朴、庾吉甫、马致远、王实甫、尚仲贤、杨显之,属于前期杂剧作家。

方今才人:宫天挺、郑光祖、乔吉、睢景臣,多为元代后期活跃的剧作家。已死才人不相知者:胡正臣

钟嗣成是按时间顺序分类记述“不死之鬼”,反映出元杂剧创作的基本历史面貌。《录鬼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为剧作家树碑立传的戏曲史著作。

第五章 元代散曲

散曲:一般称为乐府或词,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基本形式。小令是单支的曲子,又叫“叶儿”。套数又称套曲,由两支以上同宫调曲牌的曲子联缀而成。散曲具有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特点,“文而不文,俗而不俗”,是当时极为流行的新诗体。元前期散曲

前期散曲多出自两类人之手:社会地位较低的杂剧作家、书会才人;官位显赫的文人学士。前者作品:挥洒自如、曲尽其妙。

后者作品:清新自然,但曲体特征不明显。剧作家及书会才人的散曲:

白朴的散曲作品中颇多“看破”世情的感慨,对现实功名的否定,放旷中寓含悲愤。《知几》今朝有酒今朝醉,且尽樽前有限杯。写男女恋情的通俗之作,《中吕阳春曲》笑将红袖遮银烛,不放才郎夜看书。关汉卿的散曲显得更为本色。生动泼辣的著名套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他写得最多的是男女欢爱的题材。

《双调沉醉东风》刚道得一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一点相似几时绝。

王和卿《咏大蝴蝶》弹破庄周梦,两翅驾东风。三百座名园一采个空。马致远——前期散曲创作里德大家,恋世、愤世的旷放意气,擅长于将超旷情怀、人生感悟、苍凉意境融为一体。

最多的是“叹世归隐”之作,雅俗兼备而具文采,提高散曲境界,扩大表现领域。《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被誉为——秋思之祖

宦达文士的散曲——刘秉中、卢挚、姚燧

刘秉中《南吕干荷叶》脚儿尖,手儿纤,云髻儿露半边。卢挚《对酒》对酒问人生几何,被无情日月消磨。姚燧《牧庵文集》,散曲与卢挚齐名。《寄征衣》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元前期的散曲作家:杜人杰、杨果

元后期散曲——张养浩、贯云石、乔吉、张可久、睢景臣、刘时中 乔吉和张可久是众所公认的创作成就最高的代表人物。张养浩——云庄乐府。《潼关怀古》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23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过金山寺》与《潼关怀古》相类,诗句就云山失色,酒杯宽天地忘怀。贯云石——酸斋乐府

《清江引》知音三五人,痛饮何妨碍?

《田家》邀邻翁为伴,市家童过盏,直吃得老瓦盆干。

乔吉的散曲——元代散曲清丽派宗师,清新自然,自称是不应举的江湖状元,不思凡的风月神仙,一片世情天地间。

《登江山第一楼》浩歌惊得浮云散,细数青山,指蓬莱一望间。总结自己创作经验时,用“凤头、猪肚、豹尾”概括。

张可久——小山乐府。元代后期专门致力于散曲创作而产量最多的作家。《湖上归》笑归来仿佛三更,煞强似踏雪寻梅灞桥冷。

张可久曲词善于熔铸前人诗词名句和典故,含蓄蕴藉,意境构成与诗词相似,炼字句讲究曲律和音韵,清通雅丽。

睢景臣:制作新奇,散曲套数《高祖还乡》闻名于世。采用反讽,妙趣横生,极尽挖苦。刘时中:《上高监司》是元代散曲中少见的长套。

第六章 元代的诗文 耶律楚材、刘因、姚燧 耶律楚材《湛然居士文集》

军旅生活、西域风光《过金山用人韵》雪压山峰八月寒,羊肠樵路曲盘盘。中国诗史上正面表现西域生活的优秀作品。

耶律楚材——元蒙王朝初期一枝独秀的诗人,清人顾嗣立称他为“一代词臣”。刘因——人称“静修先生”,与许衡被称为“元北方两大儒”。深受元好问影响,《渡白沟》黄云古戍孤城晚,落日西风一雁秋。姚燧——姚燧、虞集“元文两大家”。继承韩愈写碑文墓志的传统。

由宋入元的作家——方回、戴表元、赵孟頫 方回《桐江续集》《瀛奎律髓》 戴表元:《辛卯除夜》头颅雪白心情在,听说承平一惘然。赵孟頫:书法上称“赵体”,被视为“南宗画”正脉。《岳鄂王墓》南渡衣冠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虞集及“元诗四家”

元诗四家——虞集、杨载、范椁、揭傒斯。

虞集在元中期文坛声明最大,成为执文坛牛耳的领袖人物。

虞集:主张情性之正,温柔敦厚,提倡宗唐宗古。散文以学古自我标榜。《滕王阁》秋雨鱼龙非故物,春风蛱蝶是何王? 元诗四家的其他三家

一致追求:提倡写诗学汉魏、盛唐,主张以唐人为法,要使元诗不同于宋诗。杨载《宗阳宫望月分韵得声字》大地山河微有影,九天风露寂无声。范椁《卧病》佳客不来春雨尽,山禽喙偏小桃花。揭傒斯——四家里诗歌内容最丰富的,伟然有盛唐风 《春风双秀图》一种春风雨尘迹,半帘霜月赋阳台。萨都剌、杨维桢

元诗显示特色的标志——出现萨都剌、杨维桢等艺术个性十分鲜明的诗人。萨都剌:杰出少数民族抒情诗人——元代诗人之冠。艳体诗,宫词流丽清婉。《芙蓉曲》鲤鱼吹浪江波白,霜落洞庭飞木叶。杨维桢——铁崖体:宫词、竹枝词、古乐府。华艳辞藻形容妇女服饰、体态和恋情,十分香艳。《香奁八咏》 吸收吴地民歌语调和表现手法,清新活泼。

《西湖竹枝词》楼船无舵是郎意,断桥有柱是侬心。南高峰云北高雨,云雨相摧愁杀侬。古乐府:风骨情致兼而有之,有别于文人之诗,不同于当时民间俚曲的新诗体。《鸿门会》古乐府得意之作。古乐府绝句《洞庭曲》。

西域诗人的崛起:马祖常、迺贤、泰不华、余阙、丁鹤年 元代后期诗文作家:欧阳玄、苏天爵

第七章 宋元话本与南戏 由民间“说话”衍生出的话本小说和讲史话本,是中国白话短篇小说和长篇通俗演义的滥觞。流行南方的南曲戏文,简称南戏。宋元话本小说

说话四家:小说、说铁骑儿、说经、讲史书 宋元话本主要是小说、讲史

话本:说话人一句底本,原只是师徒相传的“说话”的书面记录

题材内容分为四类:烟粉类,春浓花艳佳人胆;灵怪类;传奇类;公案类 艺术特点:

体制形式是结合市民听众创造出的。由题目、篇首、入话、头回、正话、篇尾组成。符合大众欣赏习惯,连贯叙述、故事性强,曲折生动,带有悬念、巧合。语文体,白话进行演说。

宋元讲史话本《五代史平话》《宣和遗事》 《五代史平话》——现存最早的讲史话本

元代讲史话本:在元代被称为“词话”“平话” 现存7种元代讲史话本:《武王伐纣书》《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秦并六国平话》 其他四种演说的是汉以后的历史故事: 《前汉书平话续集》《三分事略》《三国志平话》《薛仁贵征讨事略》 元代讲史话本主要用平常口语讲述,不加以弹唱。平话称为“评话”。宋元讲史话本的历史地位——中国长篇通俗章回小说发展的滥觞。

南戏与四大传奇

南戏:南曲戏文,开始时又叫“永嘉杂剧”“温州杂剧”。徐渭《南词序录》著录了65种称为“宋元旧篇”的南戏。南戏体制结构灵活自由,曲牌运用随便,各类角色都能演唱。早期的南戏剧作,今存《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 《张协状元》是今存南戏最早的一种。元代四大传奇——《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荆、刘、拜、杀 元代南戏多以爱情婚姻和家庭伦理为内容,有宣扬道德教化的倾向。

高朋《琵琶记》——标志南戏创作在艺术上的成熟,南戏之祖,明代曲论家把它称为传奇中的“神品”,南戏里的“绝唱”。

创作意图:提倡风华、宣扬贤孝。人物:蔡伯喈、赵五娘、牛氏

明代文学

第一章 明代诗歌

明代前期诗歌从“文道合一”的角度将诗歌作为某种社会意思的传声筒。由元入明的诗歌分为前后两种风格:

入明前,反映**、民生疾苦,抒发个人情怀。入明后,感叹身世,表现苦闷、抑郁。明初诗人代表——刘基、高启 刘基:境界开阔、情绪深沉,《感怀》。汪端认为刘基是杜甫之后少见的具有沉郁风格的诗人。高启:《步至东皋》,兼师汉魏以来各家诗人之长。吴中四杰——高启、杨基、张羽、徐贲,代表吴诗派。

林鸿、高棅——闽诗派;刘崧——江右诗派;孙贲——粤诗派 贝琼以清新自然的诗风受到王夫之的推崇 袁凯以咏白燕诗著名而被称作“袁白燕”

台阁体和茶陵诗派

永乐到天顺年间,文坛上是以宰辅权臣杨士奇、杨溥、杨荣为代表的台阁体的天下。创作内容:粉饰太平、歌功颂德。

风格:雍容华贵、典雅工丽,采用文体以诗歌为主。在台阁体垄断文坛时能够独树一帜的诗人——于谦

诗歌分为两类:关心民生疾苦;抒写坚定意志和坚贞节操。台阁体和于谦之后,出现了以李东阳为代表的——茶陵诗派。

诗风属于台阁体的余波,主张以杜甫的诗风加以匡正。注重诗歌语言艺术。李东阳成为从台阁体向前七子之间的过渡人物。

明代中期诗歌:诗歌从呼吁肯定“文”的独立地位入手

前七子:李梦阳、何景明为核心,包括康海、王九思、边贡、王廷相、徐祯卿等的文学群体。康海、王九思的成就主要在散曲和吸取,徐祯卿能诗。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目的:扫荡台阁体文风,开启文、道分离的文学。

李梦阳文学主张的重要前提是反对宋代从理学到恩学的所有文化。大力推崇民间歌谣。是公安派文学“性灵说”的先声。

何景明:强调文学自身价值,反对道统对文学的束缚。以复古作为创新的手段。

吴中四才子——祝允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市民色彩,以唐寅、祝允明诗歌为代表。唐寅《把酒对月歌》。祝允明《丁未年生日序》,自我意识觉醒。

后七子: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包括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等的文学群体。谢榛:重视超悟、兴趣 李攀龙:过分提倡复古

王世贞:独主文坛二十年,注重文学真情实感和文学艺术价值

明代后期诗歌

以李贽为代表的进步哲学思想所统摄的注重个性精神、肯定通俗文学的先进文学思想在社会上产生极大影响。李贽:《焚书》《续焚书》《藏书》

把文学作为宣扬其反传统、肯定个性精神的社会思想的工具。文学创作和评价的最高准则:赤子真心的“童心”。注重自然表现,反对刻意求工。

公安三袁:以袁宏道为首的公安派是李贽的文学革新思想在诗文领域的突出表现。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公安三袁 袁宏道最为知名,公安派的核心口号由他提出。

公安派始终用“独抒性灵”来反击文学领域中理学对个人灵魂的束缚。袁宏道认为文学的最高境界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袁宏道受到李贽“童心说”和禅宗“呵佛骂祖”的影响。重视文学的时代精神和创新。竟陵派诗歌:

首领——钟惺、谭元春,都是湖广竟陵人而得名。主张“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追求孤僻情怀。提倡幽深孤峭的风格。

明末爱国诗人——陈子龙、夏完淳、瞿式、张煌言 陈子龙《秋日杂感》,《明诗钞》将他列为明代最后一位大诗人。夏完淳《即事》《别云间》《细林夜哭》《东半村先生》

明代散曲与民歌 明代散曲

梁辰鱼将魏良辅改造的昆山腔用于舞台创作,铺写散曲,开创以昆曲写散曲的先例。梁辰鱼散曲集《江东白苧》全部用昆曲写成,大为流行,被称为“白苧派”。开创集曲、犯调等新形式,很快成为散曲的主流。

明代前期的散曲仍采用北曲,实际上是元末散曲的余绪。代表明代散曲最高成就作家:王磐、陈铎、冯惟敏、杨慎 王磐:《西楼乐府》,北曲之冠 陈铎:时人称为“乐王”。《滑稽余韵》展示民俗风情,是难得的社会风俗材料。

冯惟敏:代表明代散曲最高成就,借鬼蜮世界的描绘抨击现实社会《端正好三界一览》。薛论道:最有特色是关于边塞军旅生活的作品。

明代民歌:感情纯真、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现存《新编四季五更驻云飞》《新编题西厢记咏十二月赛驻云飞》《挂枝儿》《山歌》 形式:民间流行俗曲、民间谣谚。

内容:情歌,表现民间爱情大胆、袒露,注重个人情欲。

口语生动、比喻新鲜,但很多作品未免流于油滑、庸俗,情调不够健康。

第二章 明代散文

始终在文与道、情与理的互相对峙中向前推进发展。明代散文最终以文对道、情对理的胜利告终。

以宋濂为代表的明处散文就是明初道统散文的镜子。宋濂——被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明初道统文学观念的代表者。

散文以传记文最为出色,深得《史记》笔法——《秦士录》写怀才不遇的奇士秦人邓弼 写景散文文笔清秀,《送东阳马生序》被推为“当今文章第一” 明初散文名家——刘基

以讽谏为宗旨的寓言体散文集《郁离子》。《卖柑者言》思想深刻的寓言散文。

唐宋派和明代中期散文

明代中期:道统和文采分庭抗礼、平分秋色

唐宋派——以反拨前七子的复古理论为主要目标的文学流派 代表: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

反对以文采取代道统,主张恢复唐宋时期以理学为主导的“文道合一”传统。王慎中、唐顺之宗宋派,推崇宋代理学诗文。茅坤编选《唐宋八大家文钞》

归有光:提倡重道的同时,特别重视文学的抒情作用。“圣人者,能尽天下之至情者也” 《项脊轩志》《先妣事略》《寒花葬志》

公安派及晚明小品散文

公安派“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在晚明小品散文中得到彻底贯彻落实。晚明小品散文的出现——标志明代散文领域主情、主文的最终胜利。小品:佛教术语,提倡灵活便利、抒发真情的新体散文。小品散文成就最高:袁宏道、张岱

袁宏道:为柳宗元之后有游记文学的新高峰。《满井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 散文名篇《徐文长传》 张岱:《嫏嬛文集》《西湖梦寻》《陶庵梦忆》,晚明小品散文集大成者。

第三章 三国演义

章回小说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唯一体裁。由民间说话艺术中“讲史”一家发展演变而来。发展演变阶段:

雏形:唐末俗讲和宋元讲史话本。初期:范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残唐五代史演义》《平妖传》《忠义水浒传》 成熟:范本《西游记》《金瓶梅》 章回体的文体特征:

艺术特征:情节连贯,故事完整,意向明朗,尽量不使用倒叙,叙述角度基本是第三人称。形式特征:韵散结合,散文是主体,韵文是过渡、装饰。开场首尾用诗词。叙事特征:注重听说关系,正式故事前有插科打诨的短小故事,用比兴、映带、陪衬等手法。注意保存讲说的痕迹。常用卖关子、吊胃口的手法。

《三国演义》的成书、作者和版本

来源: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代表的史传文学。民间传说及民间艺人的说唱文学。作者自己的发挥创造。

《资治通鉴》是《三国演义》按时间顺序排列小说框架的参照物。朱熹“尊刘贬曹”倾向对《三国演义》的创作思想起了重要作用。望梅止渴和曹植七步成诗出自《世说新语》。

《三国志平话》为后来的《三国通俗演义》奠定轮廓,其中虚构情节桃园结义、三英战吕布被罗贯中采用。

戏曲舞台上,金元时期大量出现三国戏。多以蜀汉人物为中心,体现“拥刘反曹”倾向。

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罗贯中

罗贯中:《水浒传》《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平妖传》《小秦王词话》都有署名 《第一才子书——三国演义》通常称为“毛本”,毛纶、毛宗岗父子在李评本基础上修改的,代替以往版本,称为最为流行的本子。主要内容:全书120回。

纵向:汉灵帝至晋武帝的97年历史。

横向:三国各方面军事、政治等形象的反映。古代军事文化的百科全书。思想倾向:拥刘反曹

主要落笔处,曹魏与蜀汉的矛盾斗争。

主要线索是蜀汉集团的兴衰,刘关张、诸葛为小说中心和正面人物。刘备寄托作者理想。表达还我大汉的故国之思和民族情绪。悲剧精神:

强烈拥刘反曹倾向和最后三分归晋的结局,表明小说是悲剧作品。

一切美好因素都赋予刘备集团,刘备仁绝、诸葛亮智绝、关羽义绝、张飞勇绝,却遭到失败结局。刘备集团把义放在首位是致命弱点。刘备集团以最美好的性质失败,使读者收到悲剧美的冲击。

《三国演义》艺术成就

虚实相间的艺术观念:七实三虚,最大可能增强故事、人物艺术魅力。艺术虚构的技法:

1.细心穿插、巧于构思:空城计插在失街亭和斩马谡之间。

2.于史无征、采用传说:蒋干盗书、借东风、华容道、孔明吊丧。3.本末倒置、改变史实:单刀赴会。

4.张冠李戴、移花接木:占华雄本是孙坚,改为关羽。5.妙笔生花、善于铺叙:三顾茅庐。类型化的人物塑造方法:

单一性:重要形象都有主要突出特征,与戏曲脸谱化程式化规律相似。稳定性:人物特征出于古典静穆状态。

和谐性:回避性格复杂性、现象与本质的矛盾、理智与情感的矛盾。全知全能到限知限能的叙事方式:

全知全能:讲故事过程中产生的叙述方式,叙述人就是故事的创作者无所不知;故事的表演者对叙述方式的处理也无所不能。限知叙事:由全知叙事中转换视角形成的叙事技巧,要求视角相对稳定并体现特定视角的主观感知特点。

《三国演义》有意继承说书艺人的表演模式: 笙箫夹鼓:急事用缓笔,加强延宕。

横云断岭:中断叙事进程,搁置紧张。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独特扇形网状结构:多头绪、多层次的网状结构。

以蜀汉为中心,以曹魏和孙吴为扇形体的两端,展开三国矛盾斗争,成完美艺术整体。《三国演义》的地位和影响

章回小说开山之作,历史小说楷模。

社会:战争描写对明清以来农民起义产生影响。文学:为历史小说提供典范,同类小说大量涌现。

第四章 《水浒传》

《水浒传》成书,由文人根据民间传说和讲唱文学改编而成。

《水浒传》中的历史成分大大少于《三国演义》。宋江起义成为南宋以来说话和杂剧艺术的重要题材。《水浒传》的版本:简本、繁本。简本只是繁本的节本。《水浒传》——施耐庵 思想内容:悲剧结局

绿林豪杰事业和绿林文化精神 政治特征:

逼上梁山是多数梁山好汉聚义的共同原因,被逼无奈而采取极端手段。替天行道是梁山好汉的政治行动纲领。代表墨家天罚的思想。以贤为能,纪律严明是梁山好汉的组织原则。接受招安是梁山起义的必然结局。《水浒传》与绿林文化的人格崇拜:

义:思想行为是否得宜,道德责任的伦理准则。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是绿林好汉最稳定和最基本的人格精神观念,替天行道的具体体现。仗义疏财,勇武阳刚之气。

《水浒传》艺术成就

人物性格从类型化向性格化的过渡:

1.传奇性与现实性、超人与凡人的结合。2.惊奇与逼真的结合。

3.粗线条勾勒与工笔细描的结合。4.稳定与变化、单一与丰富的结合。

叙事技巧的进步和自由:超越全知全能的叙事才能。

限知叙事的流动视角,让读者随同作者笔端,领略身临其境的过程。局部限知组合成整体的全知。

艺术结构:珠串式线性结构形式。单线发展,每组情节有相对独立性。

主线:梁山起义事业由分散的个人传奇故事逐步走向联合,最后走向招安道路。语言风格:以北方口语为基础,加工成成熟书面语言。

简洁明快、生动含蓄、表现力强。多用白描,不用长段抒写。人物语言个性突出。《水浒传》的地位和影响 社会影响:

1.影响明清农民和绿林豪杰起义。

2.文人及思想家用忠义思想来批判社会黑暗。3.统治者视它为洪水猛兽,屡次禁绝。文学艺术影响:创制英雄创奇小说的体式。

第五章 《西游记》 成书过程: 《大唐西域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为《西游记》故事在民间流传奠定基础。《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出现“猴行者”形象,这是故事中心人物由玄奘变为猴王的开始。现存元末明初杨讷所作《西游记》杂剧,猪八戒形象第一次在这里露面。元明时期的平话小说为《西游记》奠定基础。取经成员的性格及大体关系在元代已经定型。《西游记》吴承恩

版本:繁本、简本,简本是繁本的删节本。《西游记》主要内容和原型精神

从功能属性上解释,胡适主张“滑稽”“玩世主义”说;鲁迅主张“游戏说” 《西游记》作为神话题材小说,主要功效是通过奇幻色彩故事给人快意的娱乐和幽默的感悟。原型精神——桀骜不驯的个性自由精神和以造福人类为目的的不畏艰险的追求探索精神。孙悟空种种桀骜不驯性格的出现,取决于佛教禅宗“呵佛骂祖”的狂禅现象。《西游记》的艺术精神

最鲜明的特点是在奇幻思维基础上的幽默诙谐。基本笔法:奇笔和戏笔的圆熟运用、水乳交融。

奇笔是主要旋律,戏笔是巧妙的伴奏与和声。构成小说奇幻诙谐的美学风格。奇诡变幻的神话世界:

1.吸收佛道为营造净土世界的夸张手法和虚幻意识,将神话世界描绘推向极致。2.借鉴道教深陷谱系和佛教神像的外貌特征、神奇本领,创造大批神魔形象。3.神话环境和神魔形象为编制故事服务。集动物性、神性、人性于一身的人物形象 寓庄于谐的讽刺艺术。巧妙曲折的结构艺术: 1.单线发展的线形结构。

2.孙悟空为中心展开情节,贯穿始终。

3.总格局由大闹天宫和西天取经两部分组成。形成“串”字形结构。轻松幽默的语言风格。

第六章 《金瓶梅》 最早刻本《金瓶梅词话》,“词话本”。《张竹坡批判金瓶梅》,“散说本” 作者: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的主要内容和社会意义:

书名系由书中三个主要女性: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的名字合成。

从《水浒传》中“武松杀嫂”嫁接而来。明代中叶以后社会现实生活的写照。社会意义:

1.从西门庆形象看金钱的巨大能量。展示广阔社会生活画面。反映金钱对政治的腐蚀作用,是明代后期“好货”“好色”社会思潮的反映。

2.女性世界的社会悲剧: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最大的追求就是得到丈夫的宠爱。潘金莲和李瓶儿的争斗尤为尖锐。

3.世态炎凉的丑剧:以西门庆一家的兴衰荣辱为线索,到西门庆人亡势孤,世情冷酷立即显现。

《金瓶梅》对中国小说发展的贡献和艺术成就 题材的转变及其意义: 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代表中国古代小说的四种类型:历史演义小说、英雄传奇小说、神魔小说、世情小说 《三国演义》是讲史小说的发展;《水浒传》是说铁骑儿的发展;《西游记》是说经小说的发展;《金瓶梅》是小说家小说的发展。

描绘生活琐事,全书浸透“俗”的色彩。标志中国小说的描写对象开始走向市人,没有《金瓶梅》就没有《红楼梦》。

审美取向的趣味变异:审美触角伸向了人世间丑恶的一面。全书上下几乎没有正面人物。

从类型化人物到性格化人物:打破单一性格色彩的“扁平人物”,出现“圆形人物”。

网状结构的高度成熟:圆心是家庭,西门庆一家兴衰构成纵的主轴。西门庆和金、瓶、梅的命运是横的轴线。形成圆形网状结构。

口语化的市井语言:代表白话小说语言的发展。

第七章 明代其他长篇小说与理论批评 繁荣原因:

1.统治者高压政策是造成明初百年间小说沉寂局面的根本原因。2.社会对商品经济看法的变化。

3.小说生产能力的因素。印刷手打制约小说发行量。小说分类:

《三国演义》——以《列国志传》为代表的历史演义小说。《水浒传》——以《杨家府演义》为代表的英雄传奇小说。

以《西游记》为代表的神魔小说。以《金瓶梅》为代表的世情小说。起步初期:历史演义小说《英烈传》《唐书志传》《全汉志传》《南北两宋志传》《列国志传》 第二阶段鼎盛时期:神魔小说成为主流,《封神演义》《西洋记》《钟馗全传》。才子佳人小说、《醒世姻缘传》等家庭小说。

历史演义小说:讲史,对历史的普及作用。

《列国志传》及其改作是历史演义小说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西汉通俗演义》《隋史遗文》

列国故事最早来来源于宋元讲史话本《七国春秋平话》《秦并六国平话》 余邵鱼编定《列国志传》,故事上起武王伐纣,下迄秦并六国。冯梦龙将此书改编为《新列国志》,加上评语,成为后世通行的《东周列国志》 英雄传奇小说:反映民族斗争为题材,说铁骑儿

明代英雄传奇小说主要集中:说唐、说岳、说杨三大系列上 说唐:《大唐秦王词话》《隋唐两朝志传》《唐书志传》,以李世民为中心 说岳:熊大木《大宋中兴通俗演义》《岳武穆精忠传》,历史上第一步以岳飞故事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英雄传奇小说成就较高、影响较大的:杨家将故事《北宋志传》《杨家府演义》

神魔小说:说经故事

罗贯中《三遂平妖传》开启长篇神魔小说的先河 分类:

由宗教故事演化而来的:《西游记》及其续书,《西游补》最令人称道,《天女散花》。与《西游记》相关的神魔小说《四游记》,《东游记》又名《上洞八仙传》;《北游记》又名《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志传》;《南游记》又名《华光天王传》。由讲史故事分化而来:《封神演义》《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由民间传说故事演化而来:朱明世《牛郎织女传》杨尔曾《韩湘子全传》 代表作品《封神演义》:武王伐纣的历史事件为题材。

明代小说批评的繁荣与金圣叹

刘辰翁点评《世说新语》——标志古代小说批评的正式起步 明代小说理论批评的繁荣和高潮是在明代后期。最突出——金圣叹关于《水浒传》的点评。

明代小说理论批评涉及的问题:

1.小说的文学地位。冯梦龙第一次为小说的正当地位大声疾呼。2.小说的艺术虚构问题:幻设语

3.人物性格的刻画塑造问题:同而不同 4.小说语言的通俗性

金圣叹:小说理论代表明清两代小说理论的最高成就 将《离骚》《庄子》《史记》杜甫诗《水浒传》《西厢记》合称为——六才子书 金圣叹的小说理论:体现社会政治思想和小说思想,敌视犯上作乱的梁山起义。对梁山起义抱有深切同情,认为是官逼民反。突出贡献:

把人物性格塑造置于中心地位,认为人物应具有典型个性特征和普遍性。对与小说结构艺术的论述:把《水浒传》看做完整艺术体

第八章 明代拟话本小说

小说家的话本是拟话本小说的先驱,现代意义上短篇小说的滥觞。现存洪楩《清平山堂话本》是最早的话本专集。拟话本小说体制及特点:

体制:题目、篇首、入话、头回、正话、篇尾

特点:目的是向社会普通读者提供的阅读的书面文学 拟话本小说最高成就——冯梦龙《三言》凌濛初《二拍》 冯梦龙《三言》 《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共120篇。文学思想:

1.落实李贽“童心说”,尚真主情。

2.将通俗文学的归宿概括为“适俗”思想。主张将社会教化内容用通俗易懂形式表现。3.肯定通俗文学价值,以文学干预生活。市民生活的生动画面:

1.对重农抑商传统的反动:展示经商活动的好处和艰辛,纠正无商不奸的偏见。2.以个性自由为基础的爱情观念:肯定男女情欲的正当性和合理性。贯彻“真情说”。将爱情上升到人格互相尊重的高度。3.市民眼中的社会黑暗面 雅俗共赏的艺术追求:

情节安排:偶然、巧合艺术手法,细节、小道具的运用,伏笔、悬念的设置。

人物塑造成功:放在矛盾冲突中,个性化语言、动作,细腻心理描写,白描手法,对比、映衬、烘托、情景交融等手段。语言上雅俗共赏。

凌濛初《二拍》 《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78篇 社会内容:

经商题材的时代特色:反映经济学原理:《转运汉巧遇洞庭红》《叠居奇程客得助》 爱情题材的新突破:进步妇女观和婚恋观,男女平等,贞节观念的突破:《同窗友认假作真》《张溜儿熟布迷魂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超前的社会批判精神

创作个性及对拟话本小说体制发展的贡献: 《三言》是话本向拟话本过渡的产物

《二拍》绝大部分由凌濛初独创,标志拟话本小说在体制上定型:

头回在思想与正文取得统一。结束以往多用套语的程式化窠臼,自创诗词韵语。

第九章 明代戏剧

主要剧种:杂剧、传奇

元代杂剧:结构自由。曲调兼用南曲。对唱、轮唱、合唱。明代传奇与杂剧的区别:

元杂剧以一本四折为通例,明杂剧规模不大。明传奇规模自由庞大。杂剧一折用一套曲子,传奇可以“借宫犯调”。元杂剧是一人主唱,传奇则是多种演唱方式,自由灵活。

四大声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 影响较大的是:弋阳腔、昆山腔 弋阳腔:流行民间,被称为“俗唱”。昆山腔:流行上层社会,流丽悠远。梁辰鱼《浣纱记》采用昆山腔。

明代戏剧的基本特征:数量众多。题材多样。审美风格的雅化。明代戏剧的分期及特点:

前期:浓重的道德伦理色彩和神仙道化倾向。中期:传奇取代杂剧,现实意义增强。后期:戏剧繁荣。传奇主导地位。

明代杂剧 初期

宁献王朱权和周宪王朱有燉直接参与杂剧写作,成为明初杂剧艺术的代表。朱权《太和正音谱》,列出北曲曲谱,现存最早的北杂剧曲谱。朱有燉《香囊怨》、《豹子和尚》《仗义疏财》水浒戏。中期

王九思《中山狼院本》

康海《中山狼》——标志明代中期杂剧起色复苏的开始 明中叶最负盛名的杂剧作家——徐渭

《南词叙录》研究宋元南戏和明代传奇的重要著作。杂剧合集《四声猿》:《渔阳弄》《雌木兰》《女状元》《玉禅师》 《四声猿》最杰出剧本——《狂鼓史渔阳三弄》 曹操羞辱祢衡,祢衡击鼓骂曹。又叫《阴骂曹》 《四声猿》:将传奇体制运用于杂剧之中。徐渭是第一个大量写短剧的作家。《女状元》首开以南曲写杂剧的先例,南杂剧从此大兴——标志明代杂剧转折发展的关键。

模仿《四声猿》体制之作:汪道昆《大雅堂四种》叶宪祖《四艳记》洪昇《四婵娟》桂馥《后四声猿》《张韬》续四声猿。后期

徐复祚《昭君出塞》《文姬入塞》《义犬记》。孟称舜《人面桃花》 王衡《猴山集》《记游稿》《郁轮袍》《真傀儡》 南北曲杂剧:叶宪祖《骂座记》《易水寒》《四艳记》

吕天成《曲品》——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戏曲批评专著

王骥德《曲律》——我国第一部全面论述南北曲源流、宫调等理论著作。

明代传奇 前期

丘睿《五伦全备忠孝记》。邵灿《五伦香囊记》——被徐渭批评为“以时文为南曲” 中期

传奇转变的标志——三大传奇的出现

三大传奇:李开先《宝剑记》王世贞《鸣凤记》梁辰鱼《浣纱记》 李开先《宝剑记》: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王世贞《鸣凤记》:权奸严嵩与十位忠义之士斗争的故事——古代戏曲第一部描写新诗重大政治事件的时事剧。梁辰鱼《浣纱记》:原名《吴越春秋》,讲范蠡邪珠勾践灭吴的故事。杂剧《红线女》 后期

沈璟《南词全谱》

核心理论:场上之曲的强调,注意到戏曲的舞台特殊性。

汤显祖:强调曲意,主张意趣神色。反对吴江派的“宁协律而不工”。

双方焦点:吴江派强调舞台性而临川派强调文学性——文学史上著名的“汤沈之争” 沈璟代表作《义侠记》

吴江派传奇创作成就较高的:沈自晋、袁于令、卜世臣 汤显祖临川派作家:吴炳、孟称舜、阮大铖

注重文采、才情,不受形式格律的约束,作品都是爱情婚姻剧。孟称舜《娇红记》,在《西厢记》《牡丹亭》之后,把爱情剧推向新高度,为《红楼梦》之前杰出的爱情悲剧。

明末其他作家:高濂《玉簪记》、周朝俊《红梅记》、孙钟龄《东郭记》

第十章 汤显祖 《紫箫记》《紫钗记》《牡丹亭还魂记》《南柯梦记》《邯郸梦记》 《紫箫记》是《紫钗记》的前身。临川四梦(玉茗堂四梦):《紫钗记》《牡丹亭还魂记》《南柯梦记》《邯郸梦记》 奠定汤显祖作为中国古代戏曲大家地位的《牡丹亭》 共55出。主要人物:柳梦梅、杜丽娘 传杜太守事:话本小说《杜丽娘记》

主题:突出人性解放,反映情与理的冲突。反抗封建门第观念、争取自主婚姻。

社会意义:明确提出用个性色彩“情”去抵制和战胜为统治阶级意志服务的所谓“天理”。从与理学思想对立的角度设计主旨。男女之间的正常性欲作为爱情产生的源泉和动力。反封建礼教、宣扬个性解放、主张爱情自由。主题思想:理之所必无,情之所必有。

《牡丹亭还魂记》与《西厢记》中莺莺对张生是由情到欲截然不同,是王学左派尊重人的生存权利,认为“百姓日用即是道”的激进思想的阐释。

杜丽娘:大家闺秀,受严格封建教育和管束。在后花园游览中,萌发对幸福人生的憧憬和对理想异性的渴望。为爱情而死,也愿为爱情再生。她的叛逆性格与杜宝、陈最良的卫道士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柳梦梅:对恋人无条件接受。

艺术成就:浪漫主义

勾画理之必无、情之必有的理想世界和主题决定必须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充满幻想的艺术构思,惊梦、冥判、魂游、回生等情节。作者抒情诗人的气质,全剧充满诗的意境。

临川四梦

汤显祖注重“情”的两个方面:矫情、真情 矫情:不正当情欲《南柯梦记》《邯郸梦记》 真情:摆脱封建专制礼教的合理要求《紫钗记》《还魂记》 《紫钗记》——希望的春天之梦,取材唐代小说《霍小玉传》 《还魂记》——炽热的仲夏夜之梦

《南柯梦记》——秋天的失落之梦,标志作者从对真情与梦境的讴歌转向对它们的忏悔。取材于唐代传奇《南柯太守传》,表现人生如梦的幻灭感。《邯郸梦记》——冬天的冰之梦,取材于唐代传奇《枕中记》,主人公:卢生。是继《还魂记》后汤显祖创作的又一高峰,梦境意味最为淡薄。

清代文学

第一章 清代诗歌 诗歌潮流:重实、感伤

清初遗民诗人:根据对清政权的态度,分为遗民诗人和入仕诗人

遗民诗人:保持民族气节,对战乱、民生疾苦铭刻在心,流露关注现实的倾向。揭露清兵暴行,颂扬抗清英烈,寄托故国哀思。慷慨苍凉、激昂悲壮。遗民诗人——顾炎武、吴嘉纪、屈大均 顾炎武:兴亡感慨,回归诗骚汉魏。

屈大均、陈恭尹、梁佩兰——岭南三大家,屈大均为首 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清初移民诗绝笔。

遗民诗人还有:王夫之、黄宗羲、阎尔梅、钱澄之、杜睿、陈恭尹、归庄

入仕诗人:伤感情怀——钱谦益、吴伟业、施闰章、宋琬 南施北宋——施闰章、宋琬 钱谦益《后秋兴》,清代诗歌的宗宋倾向和感伤思潮都是从钱谦益开始的。吴伟业“一代诗史”:代表作《圆圆曲》

擅长七言歌行,时有“梅村体”之称。清人宗法唐人,吴伟业为开导先路者。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 宋琬:诗歌主张温柔敦厚为盛世服务。

王士禛与清前期其他诗人

王士禛:渔洋山人,神韵说——民族意识转变的根本完成。成名作《秋柳》

神韵说:从司空图、严羽的妙悟说和“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等说法中找到诗歌真谛。力图摆脱政治等社会因素对诗歌的干扰,更多注重诗歌本身淡远清新的境界和含蓄蕴藉的语言。强调诗歌的消遣娱乐功能。提倡唐代诗风,作品以描写山水景色和个人情怀为主,多为七言绝句。《江上》《真州绝句》

赵执信:宗法唐人。査慎行:推崇宋诗

清中期宗法唐宋的诗歌流派

沈德潜为代表的宗法唐人的“格调说”。厉鹗、翁方纲为代表的宗法宋诗。

沈德潜——格调说,用唐诗的格调去表现封建政治和伦理思想。恢复儒家温柔敦厚、忠正和平的诗教传统。

厉鹗:师奉宋人,故为査慎行以后倡导宋诗的大家,也是浙派诗的领袖。翁方纲——肌理说

认为神韵说空泛,格调说食古不化,于是提出肌理说加以匡正。

肌理说:儒学经典为基础的义理和结构辞章方面的文理。要求以学问为根底,以考证来充实诗歌内容,使文理和义理统一。以为这就是宋诗的正宗,却是以学术代替文学的歧路。

袁枚与性灵诗派

与道统文学观相对的是乾隆年间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诗派。

袁枚接过公安派“独抒性灵”的口号,认为写诗要抒发人的真性情。主张文学进化论,认为每个时代应当有自己的文学。

讥讽神韵派是贫贱骄人,格调派是木偶演戏,肌理派是开古董店,宗宋派是乞儿搬家。性灵派成就:诗歌。《春日杂诗》《马嵬》

诗歌主张和风格和袁枚相似的:郑燮、赵翼、黄景仁 郑燮:郑板桥,扬州八怪之一。

主张诗人要独树旗帜,直抒血性。关心民生疾苦。通过题画诗(竹子)表达情怀。赵翼:强调发展进化的诗论,主张创新。“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黄景仁:孤傲清高,《圈虎行》中抒发对文人个性复归的愿望。

第二章 清代词

词坛全面中兴,数量和词学理论的发展。朱彝尊《词综》、张惠言《词选》、万树《词律》

编辑整理:王鹏运《四印斋所刻词》朱孝臧《江村丛书》江标辑《宋元名家词》吴昌绶、陶湘《双照楼影宋金元明本词》

清初词坛

开创清代词坛风气:以陈维崧为首的阳羡派、以朱彝尊为首的浙西派,纳兰性德自成一家。陈维崧:词师法苏辛,豪放苍凉。

宜兴古地称阳羡,所以陈维崧为代表的词派称为“阳羡派”。曹贞吉、蒋士铨、沈雄、陈崿

朱彝尊:推举南宋姜夔、张炎作品,认为张炎所说“清空”是词的最高标准。风格醇雅清丽。龚翔麟选朱彝尊、李良年、李符等人词为《浙西六家词》,遂有“浙西词派“之名。纳兰性德:感伤幽婉而又抒胸臆的词风上承南唐后主李煜。

王国维盛赞《长相思山一程》为“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 纳兰性德的词代表了清词的最高成就

《金缕曲赠梁汾》被誉为作者《饮水词》中的压卷之作

清初词人与纳兰性德接近的还有王士禛、毛奇龄、彭孙珏、顾贞观 顾贞观《金缕曲寄吴汉槎》被陈廷焯誉为“可以泣鬼神的千秋绝调”,清词压卷之作。

清中叶词坛:厉鹗的浙派词的延续和以张惠言为代表的常州词派的崛起。

厉鹗继承以朱彝尊为代表的浙派主张,认为以周邦彦、姜夔为代表的清婉秀丽词风胜过以辛弃疾、刘克庄为代表的慷慨豪放词风。

张惠言:主张恢复风骚传统,强调寄托比兴。讲求文辞“深美闳约”。常州词派作家:张琦、董士锡、周之琦、周济 周济《宋四家词选》,主张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第三章 清代散文与骈文 清初散文分为两派:

学人之文: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为代表,强调文章的社会功能。文人之文:侯方域、魏禧、汪琬为代表,提出恢复唐宋散文传统。学人之文:倡导经世致用,强调文章“须有益于天下”。成就影响较大的:黄宗羲 文人之文:侯方域、魏禧、汪琬——清初三大家

行为温和,注意自身文学渊源,主张恢复唐宋散文的醇厚传统。

侯方域:散文从主情华丽转变为老成沉稳。这种变化是明末清初散文文风变化的形象演示。魏禧:文章之能事,在于积理。积理就是观察认识社会生活。

清中期散文

桐城派——清中期重要散文流派,因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而得名。基本特征:以程朱理学思想为基础,以清王朝政权为服务目的,以先秦两汉和唐宋八家的古文为楷模。

方苞:因戴名世《南山集》案被牵连入狱。《方望溪先生全集》 散文理论核心——义法。义:言有物;法:言有序

言有物,文章有内容;言有序,文章有条理、层次、技巧。义:为封建政治服务,程朱理学。法:文章叙次上的详略虚实。法的最高典范是《左传》《史记》唐宋八家、归有光,以欧阳修、韩愈为最。方苞提出义法的意图是要使文道合一。散文多是应用文。刘大櫆:桐城派中承上启下的人物。方苞弟子。《论文偶记》

强调义法中的法,着重探讨文章中的神气、音节、字句之间的关系。神:精神境界;气:气势。

姚鼐:强调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兼备。提出要用“八要”来讲者三者融合。八要:神、理、气、味者,文之精也;格、律、声、色者,文之粗也。将文风归结为阳刚和阴柔两种,增加中国美学的范畴。姚鼐门下的四大弟子——管同、梅曾亮、方东树、姚莹

恽敬和张惠言接受桐城派影响,又对其做修正,产生一定影响——阳湖派

清代骈文的复兴

桐城派散文在清代的极盛——标志道统文学观念的再次全胜。清代骈文作家以写“四六体”骈文为主。陈维崧起开风气之先的作用。胡天游、邵齐焘、袁枚

汪中——代表清代骈文的最高成就,《哀盐船文》“惊心动魄,一字千金” 风格与性灵说遥相呼应。

第四章 清代小说

制约小说发展的因素:

清代社会的内敛和尚实使小说笼罩在重实和感伤的氛围中。明小说的重大成就和清代自身的社会条件为小说作充分准备。小说观念更新:注重小说惩恶扬善的社会功能。强调写实精神,人物塑造发展到典型化高度。小说题材类型扩大:白话、文言小说均达到高潮顶峰。白话小说衍变出才子佳人小说、才学小说、讽刺小说、公案小说等新品种。文言小说形成剪灯、虞初、聊斋、阅微、世说体系列。小说编创方式成熟

历史演义、英雄传奇与公案小说 英雄传奇小说——《水浒》续书三种 《水浒后传》《后水浒传》《结水浒传》(《荡寇志》)陈忱《水浒后传》,重在表现民族反抗和民族意识,描写梁山再次起义,否定招安结局。青莲室主人《后水浒传》,写南宋杨幺洞庭起义。杨幺是宋江转生,是全书主题思想的基础。俞万春《荡寇志》,完全相反立场认识梁山起义事业的余绪。尊王灭寇,维护封建统治。历史演义小说——《说岳全传》《隋唐演义》《说唐全传》

《说岳全传》题钱彩编,金丰增订。岳飞故事集大成者,流传最广的岳飞故事范本。《隋唐演义》褚人获

《说唐全传》鸳湖渔叟校订

公案小说——《海刚峰先生居官公案传》《龙图公案》 《警富新书》《清风闸》 《施公案》原名《施案奇闻》,又名《百断奇观》,写康熙年间江都知县施仕伦审案的故事。

世情小说

才子佳人小说:以青年男女爱情婚姻为题材的小说。固定程序:一见钟情、私定终身、拨乱离散、及第团圆 代表作品:《玉娇梨》《平山冷燕》《好逑传》 《好逑传》又名《侠义风月传》,署名名教中人。主角:铁中玉、水冰心 家庭生活小说:《醒世姻缘传》《林兰香》《歧路灯》,反映家庭生活、暴露社会问题。《醒世姻缘传》:徐志摩认为“这书是一个时代的社会写生”胡适认为“一部最丰富最详细的文化史料” 《林兰香》:从《金瓶梅》至《红楼梦》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歧路灯》李海观

讽刺小说与才学小说 讽刺小说:

受《西游补》影响,借神魔题材讽刺现实——刘璋《斩鬼传》张南庄《何典》 直接写实态度讽刺现实,反思传统文化——吴敬梓《儒林外史》 以喜剧笔调和幻化题材相融汇——《镜花缘》 刘璋《斩鬼传》:钟馗——标志中国讽刺小说的确立 才学小说:主要是炫耀学问,影响最大的是《镜花缘》,作者李汝珍 要求开放海外贸易。

考据学兴盛,知识渊博成了当时社会上衡量读书人的重要条件。花神之首百花仙托生为唐敖之女唐小山。

文言与白话短篇小说

文言小说到唐代传奇形成第一个高潮。

剪灯系列:瞿佑《剪灯新话》李祯《剪灯余话》邵景瞻《觅灯因话》 为《聊斋志异》出现作有力铺垫。

艳情系列:陶辅《花影集》邱睿《钟情丽集》卢文表《怀春雅集》王世贞《艳异编》吴敬圻《国色天香》吴大震《广艳异编》 聊斋系列:以《聊斋》的题材笔法为楷模的小说系列。代表文言小说的主导潮流和正确方向。阅微系列:采用六朝只怪的笔法撰写鬼怪故事。纪昀《四库全书》总纂和《阅微草堂笔记》 世说系列:以《世说新语》为模仿对象

虞初系列:虞初是跟随汉武帝的方士,成了古代人们称呼小说的代名词。

清代拟话本小说成就最大——李渔《无声戏》《十二楼》 李渔《闲情偶寄》《笠翁十种曲》长篇《合锦回文传》《肉蒲团》 小说最大贡献:艺术观念和追求。主张将吸取艺术运用小说创作。脱窠臼、立主脑、减头绪、密针线

清代讲唱文学与民歌

数量多、质量高、影响大的讲唱文学形式——鼓词、弹词、子弟书 鼓词:流行于北方的以鼓板击节的一种讲唱文学形式。有两种演唱方式:一是艺人自击鼓板,无乐器伴奏,主要流行于农村,以说唱中篇鼓书为主;另一种是艺人自弹三弦说唱,称为“三弦书”、“弦子书”,农村城市都有流传。内容依据历史传说、改编文学名著或者铺叙才子佳人故事。形式上散韵相间,唱词多为十言。现存最早的鼓词文本:《大唐秦王词话》(又名《唐秦王本传》《秦王演义》)弹词:流行于南方的用琵琶、三弦伴奏的讲唱文学形式。起源于宋代陶真和元明的词话。

弹词是清代讲唱文学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流传作品最多的一种。由说(说白)、噱(穿插)、弹(伴奏)、唱(唱词)等部分组成。唱词以七言为主,间有三言衬字。每次开说前插上一段开篇,后来逐渐成为独立的演唱形式。弹词多用第三人称叙述,文字浅近。在语言上有国音(普通话)、土音(方言)之分。弹词作者多为女性。国音:《天雨花》《再生缘》《笔生花》《安邦志》《定国志》《凤凰山》 土音:多以吴语为主《玉蜻蜓》《珍珠塔》《义妖传》《三笑姻缘》 《义妖传》又名《白蛇传》《雷峰塔》

子弟书:清代由八旗子弟首创并流行的讲唱文学。

八旗子弟以流行的俗曲和满族萨满教的巫歌“单鼓词”的曲调为基础,参照民间鼓词形式,创造出一种以七言为体。

没有说白、以叙述故事为主的书段,演唱时仍以八角鼓击节,正式成为子弟书。

子弟书曲调早期以北京东、西两城地域为界,分为东城调和西城调,又称东韵和西韵。东韵粗犷激昂,题材多为历史事件;西韵柔缓委婉,题材多为爱情故事。西韵代表作家罗松窗,东韵为韩小窗。

清代民歌:数量众多、范围广大、形式发展

《时尚南北雅调万花小曲》《霓裳续谱》《白雪遗音》

第五章 《聊斋志异》

蒲松龄《聊斋志异》主要描写鬼狐怪异故事,折射出世俗风情和人们的精神理想。文化价值取向:

明末主情浪漫思潮的延续: 《婴宁》王子服、婴宁;《阿宝》;《连成》分明是《牡丹亭》爱情的续篇 清代经世致用思潮的反映:

认为不切实际的空想和幻想都是对生活有害的,应当坚决制止。寓言小说《崂山道士》;《黄英》

深感八股考试的最大弊端就是不注重实效,考不出真实水平,抨击这种考试的害人之处。《于去恶》《司文郎》《贾奉雉》《三生》 政治方面追求有公理、讲公道的公平政治。《成仙》《促织》 政治上的清平与科举考试上的公平竞争、实事求是和生活上的自食其力是蒲松龄对“经世致用”思潮的具体理解和运用。

主情浪漫与经世致用思潮的交融并举《娇娜》《素秋》《香玉》 感伤的情怀《张鸿渐》《晚霞》《公孙九娘》

写作笔法——用传奇法,而以志怪。(鲁迅)对志怪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用传奇手法表现志怪内容:通过尽设幻语的虚构手法完成委婉曲折、优美动人的故事。对传奇手法的超越:从故事体到人物体。人物描写发生质的飞跃,人物形象鲜明生动,以刻画人物为主。加强环境描写,使之与刻画人物相互表里。心理描写增大。《田七郎》主人公是个猎户

故事体小说特点:尽设幻语、增加现实题材。

第六章 《儒林外史》

吴敬梓:诗文集《文木山房集》

《儒林外史》第一个刻本是吴敬梓表侄金兆燕刻印的,共55回。以文人人格失落反思八股制艺的弊端 出于对魏晋风度的仰慕和追崇,对文人群体人格复归的强烈愿望,使得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写出了与魏晋风度相似和对立的两组人物。

借王冕之口说出功名富贵与文行出处的对立,预示全书两大形象体系的对立。以牺牲自我与个性为代价追求功名富贵的利禄之徒。保持独立人格,讲究文行出处的潇洒人士。与魏晋风度相似的文人当以王冕为代表。

王冕是用以“隐括全文”的名流是作者创作旨意的形象演示。卓尔不群、自葆高洁的屈子形象。借助王冕和危素的关系,写出作者崇仰道统独立,追求文人自注意识。杜少卿:一手携夫人、一手持酒杯游清凉山

王冕、杜少卿、四个“市井奇人”都是作者理想人格的具体化身。以悲愤心酸的笔触,写出儒林群丑在人格意识的扭曲堕落。范进中举变疯;周进悲撞号板。

失落自我的读书人:鲁编修、马二先生

《儒林外史》艺术创造:通过儒林丑类的人格失落揭露八股对中国文化和文人人格的残害,41 呼唤魏晋士人人格再生。

最重要艺术手法——讽刺手法的运用和独树一帜的结构方式 讽刺文学的典范:白话小说讽刺首推《西游记》

《儒林外史》讽刺艺术最大的贡献——从儒林群丑可笑的喜剧表面挖掘内在悲剧意蕴。周进、范进中举前后的悲喜剧,揭示八股制艺摧残士人心灵,造成人格堕落。

以喜写悲,用对比手法展示人物前后行为矛盾,白描手法刻画人物,将讽刺小说推向巅峰。散中有骨的结构方式:没有贯穿全是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故事相对独立,表面看来缺少主干情节和中心人物,实际上是追求表面松散而内中见骨的符合中国人审美习惯的散点透视原则。“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情节人物统摄与八股制艺摧残心灵人格的主旋律上。

第七章 《红楼梦》

中国小说最高峰的杰出作品——曹雪芹《红楼梦》

程伟元和高鹗增补《红楼梦》后四十回,首次出版120回活字本《红楼梦》——程甲本。高鹗对程甲本做了补遗订讹,重新排版,就是社会上最流行的——程乙本。《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风月宝鉴》

高鹗使小说有头有尾,尤其是根据曹雪芹原意,写林黛玉病死,贾宝玉出家,表现小说的悲剧主题。不足的是,高鹗安排贾府抄家后,又写“兰桂齐芳,家道复初”的结局,违背曹雪芹揭示贾府衰败的原意。

红学概况:从嘉庆、道光年间开始,社会上逐渐形成一种专门的学问,叫做“红学” 1904年王国维发表《红楼梦评论》开始,有了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学术论文和专书。五四运动之前,人们多用传统的方法和观点评论《红楼梦》,被称为“旧红学”。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评点派和索隐派。

旧红学评点派以王、王为代表。

索隐派以王梦阮、沈瓶庵《红楼梦索隐》、蔡元培《石头记索隐》、邓狂言《红楼梦释真》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独树一帜,第一次借用西方学术思想和治学方法,用叔本华等人的哲学和美学思想研究《红楼梦》,揭示它的悲剧精神和意识。

五四之后,新红学开始崛起。胡适《红楼梦考证》俞平伯《红楼梦辨》。继承乾嘉学派考据学风的同时,又接受西方学术思想的影响。

悲剧意义:人生和社会永远处于无法摆脱的命运悲剧之中。社会悲剧(横向):家庭构成的社会悲剧。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脊背线索,以宝黛爱情为中心事件。

1.将封建官僚家庭政治上的腐败作为他们必然衰败的根本原因。四大家族“一损皆损,一荣皆荣。”荣损是小说之根。

2.从生活的穷奢极欲写出四大家族必然崩溃的结局。

3.以贾府一代不如一代的生动描写,揭示封建家族自然枯萎的悲剧命运。

贾宝玉:最有条件振兴家族、金榜题名的光彩人物。作为社会新思潮代表人物与作为封建势力化身的家庭格格不入。贾宝玉身上的通灵宝玉是女娲补天时不堪入选的废物,决定他形象的悲剧性质。他的爱情悲剧是社会悲剧的缩影。宝玉对于女子世界的“意淫”是强调精神契合,宝黛爱情是诗意的纯净的美感。但在现实中,木石结盟被世俗的金玉良缘取代。道德文化的悲剧(纵向):儒家思想的反省

通过人物形象,对以仁爱为核心和以个人服从社会为前提的儒家思想提出了大胆质疑。薛宝钗爱情的失败——标志她作为淑女典范的彻底失败。人生悲剧(哲学):清代长篇小说感伤之作的杰出代表,中国悲剧作品的顶峰。

贾宝玉出家是曹雪芹提出的解决人生悲剧的方法。他的解脱是自然的、人类的,也是悲感壮 42 美的。

《红楼梦》古代小说的艺术巅峰 写实题材的成熟认识:提出超越男女肉欲描写的“意淫”说和超越才子佳人公式化描写的“情理”说,提出贾宝玉的意淫、情不情的精神追求。继承《金瓶梅》写实传统,又有突破,以生活中可能有和实际有的方式去描写。

典型化人物的最终完成:王熙凤,女性人物中与男性世界关联最多的人物。

叙事艺术的最高成就:最大可能使用限知叙事的方式。脂砚斋总结其为“皴染法”。局部全知叙事与整体限知叙事的完美统一。精美绝伦的结构艺术:以贾府作为圆心,从纵横两方面展开网状结构——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的兴衰为轴线,与之相关的为经线。以宝黛爱情悲剧为轴线,以金陵十二钗及其诸多女子的爱情婚姻和命运悲剧为纬线。

第八章 清代戏剧 声腔剧种的演变

昆剧趋于衰落,逐渐分化到苏昆(南昆)、武林昆曲、永嘉昆曲、高昆(北昆)等地方戏中。弋阳腔——高腔,潮州高腔、长沙高腔、四川高腔。

作家与戏剧流派:雅、俗的两极分化。案头剧或者完全走向民间。苏州派:李玉,市民色彩强。

文人派:吴伟业、尤侗,案头化倾向。形式派:李渔,娱乐功能、形式技巧。代表清代戏剧最高成就——南洪北孔

历史剧作家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桃花扇》 蒋士铨传奇作品和杨潮观《吟风阁杂剧》

李玉——苏州派

苏州派:苏州一带重要戏剧流派,李玉为代表,包括朱素臣、朱朝佐、毕巍、叶时章、陈二白、邱园、张大复等。形成共同思想倾向和艺术风格。

共同特点:在身份上,都是出身社会中下层。大多以毕生精力创作戏剧。题材上多是关注现实的政治剧和时事剧。形式上,生动曲折,宫调曲牌工巧和谐。李玉——最为著名的是号称“一人永占”的《一笠庵四种曲》(早期成名作)《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

代表李玉戏剧最高成就——与人合撰的政治时事剧《清忠谱》

中国戏剧史上第一次以同情和赞赏的态度描绘市民群众关注现实政治,参与政治斗争的高昂热情和如火如荼的大闹官府场面,塑造反抗性强的市民暴动的领袖人物。主脑:周顺昌,杨涟、左光斗、魏大中

着重写颜佩韦等“五人义”市民形象舍生取义的高尚气节。《千钟禄》写燕王朱棣,对《长生殿》《桃花扇》都有影响。“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担装,四大皆空相”为清初家喻户晓的唱段。

李渔——形式派

戏剧理论主要见于《笠翁一家言》中的《闲情偶寄》 《词曲部》专论戏曲创作,《演习部》专论戏曲表演——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系统化的标志。提出结构第一、词采第二、音律第三、宾白第四、科诨第五、格局第六的创作原则。

李渔的结构是指全剧的构思布局,把戏剧自身的关键问题放在首位。立主脑:突出主要人物和中心事件。脱窠臼:题材内容追求新奇,摆脱俗套。密针线:情节紧密,前后照应。

减头绪:删削繁杂头绪,使主脑清晰。

戏曲语言方面:注意将适合场上演出作为首要条件。贵浅显:曲词通俗浅近。重机趣:有情致和风情。戒浮泛:防止平庸、一般化。

忌填塞:少用古人故事和古书中的现成句子。《笠翁传奇十种》:《奈何天》《比目鱼》《蜃中楼》《怜香伴》《风筝误》《慎鸾交》《凰求凤》《巧团圆》《玉搔头》《意中缘》

李渔突出戏曲为市民阶层服务的娱乐消遣功能。代表作《风筝误》

《比目鱼》采取戏中套戏的情节,《奈何天》变通常的“生旦团圆”为“丑旦团圆”。

清代中期戏剧

雍正乾隆开始,戏曲创作开始呈现颓势。

中期影响较大的戏曲作家:唐英、方成培、蒋士铨、杨潮观 唐英:《芦花絮》宣扬愚孝,《三元报》表彰贞节。蒋士铨:忠孝节义《一片石》《第二碑》《采樵图》 杨潮观:《汲长孺矫诏发仓》《东莱郡暮夜却金》《李卫公替龙行雨》《寇莱公思亲罢相宴》

第九章 《长生殿》

洪昇因在佟皇后丧期内观看《长生殿》而被劾下狱。先以诗闻名于世,《稗畦集》《稗畦续集》《啸月楼集》 杂剧《四婵娟》

自谓一生精力在《长生殿》 取材创作:

白居易《长恨歌》、陈鸿《长恨歌传》开启李杨爱情故事文学创作的先河。

李杨爱情:小说《杨太真外传》王伯成《天宝遗事诸宫调》白朴《梧桐雨》吴世美《惊鸿记》屠隆《彩毫记》。思想蕴含:从爱情角度热烈歌颂赞美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生死不渝之恋。从政治社会角度对其沉湎情欲造成国家危难提出责难。最终借李杨爱情得出——情愿总归虚幻 爱情描写与政治批判的关系: 李杨占了情场、弛了朝纲。

内在追求:忘我爱情与其社会角色的矛盾是永远难以克服弥合的。用佛家出世思想进行顿悟和超越。

主题思想:通过李杨二人乐极生悲的故事,总结福祸互倚的人生哲理以垂诫来世。李杨二人历尽劫难、遍尝悲欢离合后大彻大悟。艺术成就:

对创作素材的剪裁和提炼

宏伟严密的结构艺术:场面宏伟、情节曲折,李杨爱情为主线,国家政治为副线。用富有象 44 征意义的一对金钗和一只钿盒贯穿始终。

优美抒情的词曲艺术:优美抒情、流畅细致的曲词。生动活泼、充满诗意。

《长生殿》与李玉《千钟禄》中“倾杯玉芙蓉”曲在当时便有“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的美誉。

第十章 孔尚任

《出山异数记》表现感恩戴德之情、宏图大展的抱负。文学最高成就——《桃花扇》,对明王朝怀念之情。社会意义:

内容:以明末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来反映南明王朝覆灭的历史。抒发历史兴亡和人生空幻的感慨,为后人提供借鉴。

马士英、阮大铖身亡,南明覆灭,侯李重新团圆。但劫后重逢,两人却以出家为人生最终选择。因为侯李爱情从一开始就受到社会政治的制约,他们爱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抵制奸党,坚持民族气节。当奸党和国家同归于尽时,他们的爱情基础也受到动摇。人在命运面前的被动和无奈,是永远无法改变和难以逃避的。思想旨归表现清初文人对政治失去信心而产生的逃避心态。长期以来个体对社会的依附关系一旦失去平衡后的恐慌失落心态的反映。艺术成就:

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李香君,光彩照人的正面形象。秦淮名妓,注重气节,有政治远见。性格刚烈。正义的化身。她经历的不幸爱情和国家覆亡命运紧密联系。

精美绝伦的结构艺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以爱情悲欢作为情节基点。典型道具:侯方域赠给李香君的诗扇,作为贯穿全剧的线索。以中介人物作为连接正邪双方的纽带,杨龙友的双重身份、双重性格。工整典雅的曲词宾白。

近代文学

第一章近代诗 龚自珍与诗风新变

道光前期,呈现新的慷慨用世的精神风貌。

鸦片战争爆发前,以京师为中心,以龚自珍为代表的作家,呈现以志士之歌吟占领诗坛。张际亮提出“志士之诗”。

志士思乾坤之变,知古今之宜,心忧天下,欲有用于世而不得志于世。此时期诗风特点: 忧思沉痛,沉郁痛切:

鲁一同《秋怀二首》张际亮《十一日瑞洪湖守风至夕》 潘德舆《寓感五十首》汤鹏《秋怀九十一首》 微词褒贬、慷慨论时事:

魏源新乐府、蒋湘南《上栗河帅论黄河》《望河有作》 张际亮《大庾岭》《送云麓观察督粮粤东》 关注民生疾苦。抒发志士之感慨:

龚自珍:我论文章恕中晚,略工感慨是名家。张际亮为诗,重感慨。慨然赋诗、慨然有作。

感慨:是非爱憎分明、志气奋发郁积的情绪,发而为诗为一种慷慨激壮的情思。

张际亮:醉后常同慷慨歌;高谭痛饮意气雄。潘德舆:酒酣览八极,慷慨抒襟期。

孔宪彝:戒诗以后诗还富,哀乐中年感倍增。

龚自珍:思想上提出内涵“人”的意识觉醒和个性解放意义的命题。倡言变法革新。提出尊情、尊史的变革的文学观。

怨愤豪迈,感伤包容热情,颓唐又执着。郁闷又憧憬理想。诗中引人注目的意象:少年、童心、落花、剑、剑气、箫心 风格:幽想杂奇悟,哀艳杂雄奇、郁怒清深两擅场。

与龚自珍并称“龚魏”的是启蒙思想家魏源。二人俱“以奇才名天下”。魏源山水诗是他致力最多的作品,所谓“十诗九山水”

战争**中的诗坛

鸦片战争带来近代色彩的爱国诗潮。张维屏《新蕾》张际亮《传闻》《迁延》魏源《三公篇》姚燮、朱琦 贝青乔《咄咄吟》,体式上开大型记事组诗的先例。黄燮清、周沐润、张鸿基、林昌彝

太平天国战乱中的诗作: 贝青乔《哀甬东》《感怀述事九首》

金和是这方面更为典型、成就更大的诗人。《烈女行纪黄婉梨事》《兰陵女儿行》 梁启超称金和与黄遵宪——晚清两大家,中国文学革命的先驱。江湜也勤于作诗。

宋诗派及汉魏六朝诗派

有清一代诗体,至道、咸而一大变。宋诗派、宋诗运动、学宋、宗宋。

宋、宋诗:以苏轼、黄庭坚为主的宋人诗风,上溯开启宋代诗风的杜甫、韩愈。学宋:提倡以学问补充性情不足,以文法入诗。

学人之诗:程恩泽、祁寯藻、何绍基、郑珍、莫友芝

曾国藩成为宋诗派的领袖,推崇黄庭坚,提倡以文入诗、倔强兀傲、缩敛委曲的诗风。汉魏六朝诗派、湖湘诗派:王闿运独树一帜,推尊汉魏六朝。

诗界革命及相关诗人

黄遵宪:我手写我口,将自己的诗命名为“新派诗”,成为诗界革命的代表作家、先行者。最能显示新派特色的是黄遵宪写海外新事物的作品。被梁启超誉为“空前之奇构” 最为人称道的是《纪事》,写美国总统选战,笔墨诙谐。

《今别离》四手作于伦敦,分别咏轮船、火车、电报、照相与东西半球昼夜相反之事。被陈三立推为“千古绝作”

《以莲桃菊杂供一瓶作歌》被梁启超评为“半取佛理,又参以西人植物学、化学、生物学诸说,实足为诗界中一新壁垒”。

黄遵宪诗歌多纪时事,有诗史之称。

被胡适认为《人境庐诗钞》中最好的诗是《拜曾祖母李太夫人墓》 新学之诗又称新诗源于《饮冰室诗话》。提倡者夏穗卿(曾佑)。

谭嗣同的新学之诗充满批判君主专制与伦理纲常的精神。《金陵听说法诗》 《狱中题壁》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诗界革命——梁启超以“新民”即启发民众觉悟为宗旨,提倡发动文学界全面革命。诗界革命是最先被提出的。

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应:新意境、新语句、古风格三者具备的衡量标准 旧风格、古风格:中国传统诗歌的独特韵律、格式、风格。

诗界革命中重要诗人除黄遵宪以外,以梁启超为发难者,以康有为为巨擘。丘逢甲、蒋智由、金天羽、蒋同超、黄宗仰 梁启超《壮别》《自励》

康有为:元气漓淋,卓然称大家。《出都留别诸公》眼中战国成逐鹿,海内人才孰卧龙? 代表作《五渡大西洋放歌》《登巴黎铁塔顶》 诗界革命一巨子(梁启超语)——丘逢甲

蒋智由——被梁启超推为“近世世界三杰”之一

革命诗潮与南社

蒋智由对专制与奴性批判,对革命烈士邹容的赞颂 黄宗仰被称为“革命诗僧”

作品表现鲜明强烈的民主革命色彩,形成继鸦片战争事情反侵略爱国诗潮后又一次规模更大、更具影响力的诗歌潮流。

革命诗潮风貌:大声疾呼、直抒胸臆、歌哭狂肆、昂奋激烈。时代精神的新的审美时尚。时代的主题:革命、逐满、中华、民权、自由、抛头颅、洒热血 章太炎《狱中赠邹容》英雄一入狱,天地亦悲秋。汪精卫《口占》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南社:谓“操南音不忘本”,反对清廷之意,宗旨是“反抗满清” 主要创始人与领导人:高旭、陈去病、柳亚子 南社——第一个有明显近代性质的文学团体。文学思想:振兴国魂、保存国粹为宗旨。组织形式较为完善,专门的社刊《南社丛刻》

革命诗潮诗人群

未及参加南社者:秋瑾《宝刀歌》《宝剑歌》 高旭、陈去病、柳亚子是将南社革命精神发扬最久的诗人。马君武:鼓吹新学思潮,标榜爱国主义 苏曼殊——“革命和尚”;奇人黄才

同光体与中晚唐诗派

同光体:晚清宋诗运动的第三期。出于标榜,以上乘道咸以来的宋诗传统自居,称“光宣”更符实际。指光绪、宣统至民国后的宋诗派。

陈三立成就最高。最有名“凭栏一片风云气,来做神州袖手人”。一庭暝色苍然至,独向天边驻夕阳 沈曾植“同光体之魁杰”,诗作最见学人之诗的特点。郑孝胥“清苍幽峭”;陈衍 中晚唐诗派:樊増祥、易顺鼎,风格近于晚唐温李一派。

第二章近代文

一代士人以一种新的精神面貌进入历史的转折时期。龚自珍,以文章慷慨论天下事的文风的开创者。龚自珍、魏源经世文风的倡导者。魏源,首次确立经世文的概念。《皇朝经世文编》

在林则徐《四洲志》基础上编撰《海国图志》地理著作。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开学习西方近代文明成果以抵御列强侵略的先声。提出经世文应:贯经术、政事、文章于一 论理文代表作《默觚》

包世臣、蒋湘南、沈垚、汤鹏、鲁一同 龚自珍的散文创作:政论、史论 议论之文通过典型现象的描绘,对社会败象给予整体性的揭露与抨击。诡异之笔、险怪之辞,锋芒犀利,针针见血。史论是借古讽今的杰作。杂文狂怪奇诡,代表作《尊隐》,比喻、象征、拟人手法。

继蒋湘南之后,给桐城派以批评并推动鸦片战争时期经世文发展的,首推冯桂芬。明确提出文章改革方向。公开否定桐城派古文规范的观点。代表作《校邠庐抗议》

桐城派及湘乡派

天下文章,其在同城。

姚门四杰:管同、方东树、梅曾亮、姚莹、梅曾亮:论文要点要“因时”“求真”;姚莹取代刘开推为“姚门四杰”。曾国藩对桐城派的改造:曾剃头 在桐城三要素之外加上“经济”,增加应对现实、参与世务的功能。推崇阳刚雄奇之美。代表作:述学之文《欧阳生文集序》《圣哲画像记》 有关湘江军战事之文《讨粤匪檄》《金陵军营官绅昭忠祠记》《湘乡昭忠祠记》 桐城派衰而复振,因曾国藩自成一家儿籍列湘乡,至此乃有“湘乡派”之称。曾门四弟子是湘乡派主力——张裕钊、黎庶昌、薛福成、吴汝伦

五四文学革命兴起,桐城派被回赠以“桐城谬种”之恶谥,这一延续时间最长的散文流派乃告终结。

林纾被视为“桐城谬种”的代表人物。最为看重自己的古文创作。

林纾文章中最有文学价值、较有文学意义的是其外国作品“准古文”译文。

报章文体与域外游记

新的散文文体——报章体,开拓者——王韬 王韬,报章体汇集《弢园文录外编》。王韬之文奠定近代中国报章文体的主体基调。内容关乎时事政务,写作具有时效性,感情充溢,文笔奔放。郑观应:报章文体作品《易言》 谭嗣同主持《湘报》,以报章宣传变法维新、救亡图存思想,进一步推动报章体成熟。最广为人知的著作《仁学》,抨击君主专制和传统伦理。《湘报》湘籍作者唐才常、樊锥

最早写作域外游记作品的是——王韬《漫游随录》《扶桑游记》

出使国外第一位——郭嵩焘,中国政府第一个驻欧使臣出使英、法。《使西日程》《伦敦与巴黎日记》

黎庶昌《西洋杂志》《西洋游记》《拙尊园丛稿》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康有为《欧洲十一国游记》梁启超《新大陆游记》《欧游心影录》 女作家单士厘《癸卯旅行记》

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进步人士,力倡文学界革命运动。文界革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基本纲领:内容欧西文思;形式俗语文体 梁启超散文创作,新文体。

从日文中吸收那些为翻译西学术语而构造的汉字新词。大量新名词采用,是新文体具有欧西文思的基础,实现俗语文体的桥梁,是实现文界革命的关键环节。

新文体,文白夹杂,议论、叙述、抒情结合,采用一切能用的,形成兼彩众长、独具一格的写作方法。

代表《中国积弱溯源论》《释革》《保教非所以尊孔论》《论专制政体有百害于君主而无一利》 新文体的产生是梁启超倡导文界革命的最大收获。“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革命军》 陈天华,白话《警世钟》《国民必读》弹词《猛回头》;革命诗人柳亚子

严复与夏曾佑主编《国闻报》,发表《拟上皇帝书》。翻译《天演论》《原富》《法意》《名学》 章太炎——魏晋文章,“有学问的革命家”,文坛巨擘。主持《民报》。章士钊——逻辑文,有异军突起,文理密察。

第三章近代小说

狭邪小说:以狎优狎妓为题材的小说。鲁迅谓之“专叙男女杂杳” 《品花宝鉴》《青楼梦》《花月痕》《海上花列传》《九尾龟》 陈森《品花宝鉴》:梅子玉、杜琴言;田春航、苏蕙芳

优伶有邪有正,狎客也有雅有俗。性别理论与社会风俗的内涵,是在引人寻思。俞达《青楼梦》:以妓女描写为主,又名《绮红小史》。理想派大团圆作品。魏秀仁《花月痕》:才子落魄,佳人蒙尘。韩邦庆《海上花列传》:通过妓女生涯的写实,打破浪漫神话。张春帆《九尾龟》:妓女都是坏人,狎客也是无赖。又称《四大金刚外传》《嫖界醒世小说》 侠义公案小说:《三侠五义》

《儿女英雄传》又名《侠女奇缘》

有了英雄至性,才成就得儿女心肠;优伶儿女真情,才作得出英雄事业。代表作《三侠五义》,作者石玉昆。俞樾改名为《七侠五义》。特点:绘声状物,甚有平话习气。

清末小说界革命与新小说

小说界革命:梁启超发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的名文,提出“小说界革命”的口号。中心意图:改良群治

根本动力:小说救国论、小说功用论

小说界革命中提倡最力的小说类型是“政治小说” 新小说可以“新民”

梁启超将此种“易感人”之力概括为薰、浸、刺、提,熏陶、浸染、刺激、提升。

夏曾佑讨论写小说的五易、五难

狄葆贤以简、古、蓄、雅、实与繁、今、泄、虚。管达如《说小说》、成之《小说丛话》,体现小说界革命开展以来小说理论的最高水准。

政治小说:小说界革命的开端,最具特色的小说类型。代表作: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 张肇桐《自由结婚》。

陈天华《狮子吼》为清末最具影响的政治小说之一。颐锁《黄绣球》宣传男女平权最为成功的作品。谴责小说: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李伯元《文明小史》,《活地狱》被认为是中国酷刑史的形象展示。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吴趼人是新小说家中优秀作品最多的一位。《老残游记》刘鹗。

《孽海花》曾朴,故事线索是金雯清、傅彩云的风流情史。傅彩云就是赛金花。新小说的特殊现象:建立小说类型说,为各种小说标注类型。

历史、理想、写情、科学、军事、冒险、侦探、社会、教育、地理、国民、家庭、神怪、滑稽、心理、虚无党小说等。科学小说:

较早问世的标准科幻小说:荒江钓叟《月球新殖民地小说》 描写人类飞向太阳系的小说《新法螺先生谭》 乌托邦想象的科幻小说:萧然郁生《乌托邦游记》 科幻优秀之作为吴研人《新石头记》

以动物王国讽喻人间乱世:抽斧《新鼠史》 叙写未来: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碧合馆主人《新纪元》。

下载2016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精编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6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精编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二.试述《离骚》的艺术特点。(5分) 答:(1)浓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象。《离骚》在艺术表现上想象自由驰骋,完全摆脱了现实生活的固有逻辑,而进入奇幻神异的想象境界。《离骚》后半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2012年7月考试考前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组汉乐府诗中完全采用了五言体的是。A.《孔雀东南飞》、《上邪》B.《十五从军征》、《陌上桑》C.《东门......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卷 一、名词解释: 1、《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因后来被列入儒 家的“六经”而称为《诗经》。它主要收集了西周初......

    全国2013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重点

    全国2013年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复习重点 【第一部分是单项选择】红色字体是重点关注。 ·女娲补石的神话载于《淮南子》 ·《诗经》的收集和编定 ①采诗说—《汉书》......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笔记熟记版[精选]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基础知识 第一编先秦文学 第一章上古文学 1.“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弹歌》出自《吴越春秋》;葛天氏之乐和《候人歌》出自《吕氏春秋》。 2.保存神话较多的......

    辽宁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大纲(五篇材料)

    第一章 上古传说文学 (一)初民的歌谣 古代典籍中关于上古歌谣的论述?《周易*贲卦》**爻辞、《中孚》九二爻辞和《弹歌》、伊嗜氏《蜡辞》? 上古歌谣的产生与初民切身的生......

    自考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简单总结1)

    第一编 《尚书》(记言) 文字古奥典雅,文诰单独成篇,有完整的结构,对先秦历史叙事散文的成熟有直接影响。 《商书.盘庚》是我国记言文之祖 《春秋》(叙事) 按时间顺序编排历史事件,为......

    (2011新书)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目录

    目录:1风、雅、颂2《诗经》3采诗说 4献诗说5删诗说6弃妇诗 7三体三用说8《春秋》9《尚书》10《今文尚书》11《古文尚书》12《逸周书》13《左传》14《战国策》15《越绝书》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