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品社六上第三单元
1、谁是最值得尊敬的人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勤劳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劳动光荣,懒惰可耻。劳动者创造美好的生活,是最值得尊敬的人。
2、懂得社会主义建设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
3、能热爱平凡的劳动,尊重和感谢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二、重点难点:
重点:懂得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
难点:端正部分学生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而对劳动和劳动者存在的一些错误认识,如脑力劳动比体力劳动高贵,服务性行业低人一等,挣钱多的劳动才有意义等,在行为上尊重普通劳动者。
三、活动设计:
一、导入课文
1、听鸟叫声感情朗读《鸟声的启迪》
画眉的啁啾何等婉转悦耳,可惜那娓娓歌声只能供人闲来赏玩。而当它无休止地唧唧喳喳时,那啼鸣便成为一种令人生厌的聒噪了„„
2、听了《鸟声的启迪》你受到了什么启迪?
二、学习寓言故事:《蚂蚁与屎壳郎》
1、交流讨论:严寒的冬天,蚂蚁与屎壳郎的境遇有何不一样?为什么会不一样?
2、小结: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过上美好的生活,像屎壳郎那样懒惰,最终 会沦为乞丐,被社会唾弃。——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三、游戏活动(配乐《为了谁》):幸福生活哪里来。体会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创造美好生活
每人抽签一次,对着签上的要求想想这个职业或劳动者创造的美好生活用美好的语言来赞美,或写出创造了什么美好生活,用简短的话概括,四人小组讨论。
(签上内容应该函盖各行各业)
例如:农民——换来丰盛的食物; 播音员——传递天下事;
园林工人、环卫工人——城市美容师; 老师——人类灵魂工程师; 文艺工作者——丰富精神生活; 解放军——钢铁长城; 科技工作者——改善生活质量; 医生——救死扶伤; 护士——白衣天使; 电工——光明使者; 保姆——上班族的定心丸;
管道工——疏通管道,畅通无阻; 送水工——送来“及时雨”; 牛奶快送工——营养生活每一天;
邮递员——千里送佳音,亲情、友情尽在其中; 建筑工 ——城市华丽外衣的裁缝; 美发师——美丽人生从头开始;
银行服务员——管好你的钱,办好你的事; 车子修理工——解决燃眉之急;
记者——天下大小事,无所不知(为你装上千里眼、顺风耳)„„
3、过渡:美好的生活是谁创造的?是劳动者。在我们的周围,无数劳动者正以自己辛勤的劳动在各自的行业与岗位上,为创造美好的生活而默默地工作着。我们不知道他们是谁,但知道他们为了谁。他们是最值得尊敬的人。
4、联系实际说说你平时生活中有没有遇到特殊情况,是谁帮你解决了燃眉之急,你当时有什么感受。比如:停电了、管道堵塞了、停水了、闭路电视线坏了、屋顶漏水了、空调坏了„„
5、小结:如果说我们的社会像一台精密的机器,那么,每个职业就像这台大机器中的一颗螺丝钉,一个都不能少。如果少了某个职业的劳动,就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危及社会的正常运转,甚至使整个社会出现瘫痪或混乱的状态。过渡:我们的社会需要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俗话说:“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只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工作,都能取得出色的成绩。
四、学习故事,明白道理:
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劳动者受到人民的尊重。
(一)、故事一:《掏粪工人——时传祥》
1、出示课文中刘少奇和时传祥的插图:你们知道图上的两个人是谁吗?国家主 席怎么会和一个掏粪工人紧紧握手呢?
2、了解时传祥:他是我国著名的劳动模范,他以“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精神为首都北京的美丽作出了贡献。他受到了国家主席的亲切接见。
3、读刘少奇的话:你当清洁工是人民的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即: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
4、教师补充讲述他的儿子、孙女接班的感人事例。
5、感情朗诵《怀念时传祥》
6、小结:在我国,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无论你职位高低,只要努力工作,为国家、为社会做出了贡献,都能受到人民的尊重。(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劳动者受到人民的尊重。)
(二)、故事二:《辛苦我一人,幸福千万家》
自读故事《辛苦我一人,幸福千万家》,说说哪些地方使你感动?为什么徐虎被 誉为“晚上九点钟的太阳”。
(三)、补充介绍李素丽、杨怀远等劳模的先进事例。
五、学生实践活动反馈。
1、只要是为创造美好的生活付出自己的努力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人。在我们的周围,有着无数平凡、普通的劳动者,他可能是种菜的农民,造房的工
人,从事买卖的小商人;他可能是你的父母,你的邻居,或者是你不熟悉的人,你能用善于发现的目光去寻找这些平凡的劳动者身上的闪光点吗?
2、交流采访身边的劳动者的情况,看看他是怎样创造美好生活的。
3、说不如做,你用怎样的行动来表现出你也是一个值得大家尊敬的人呢? 交流自己的劳动体会。
4、小结:无论是著名的劳动模范,还是普通的劳动者,他们都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创造着我们美好的生活,他们都是值得尊敬的人。
六、辨析:彩票中奖、麻将赢了等没有劳动,不也有人过上好日子了吗?
七、学习格言、总结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鲁迅曾说过:
出示: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齐读。
正是由于无数劳动者以自己辛勤的劳动在各自的行业与岗位上默默工作,才创造出我们今天这么美好的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说:劳动者,向您致敬!
2、劳动需要知识
一、教学目标:
1、懂得劳动需要知识,只有掌握现代化科学知识并加以用云,才能创造出社会财富,才能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2、具备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的自觉性。
二、重点难点:
重点:懂得劳动需要知识,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难点:使学生明白今天的努力学习正是为明天的社会建设做准备,有了扎实的文化基础将来才能有所作为。
三、活动设计:
一、导入课文:
1、出示:袁隆平在田间的照片: 让学生描述一下这个人物
2、教师简单地介绍一下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做出的贡献。
3、为什么这个像普通的农民一样的人,竟然成了全世界注目的人呢?
二、学习袁隆平的故事,激发崇敬之情
1、你想进一步了解他吗?阅读课文62页的内容。袁隆平为国家、为世界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2、他还被评为CCTV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我们来看看他的获奖理由。播放视频资料
3、现在,你又有什么想法?
1、诸如袁隆平这样的科技工作者的工作与我们的幸福生活有哪些联系?
2、小结:劳动需要知识,只有掌握现代化科学知识并加以运用,才能创造社会财富,才能对人类、社会有更大的贡献。
三、学习比尔.盖茨的故事,1、介绍故事:软件巨子比尔.盖茨。
2、说说计算机的发明及软件的开发对整个社会有什么影响?
四、体会科技发明创造带来的变化
科学技术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它拉近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我们来看看20世纪的一些发明创造。空调——这里四季如春; 洗衣机——解放劳动力;
磁悬浮列车——会“飞”的列车; 霓虹灯——不夜的明珠; 拉链——天衣无缝 „„
五、讨论课前调查情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与从前相比,我们身边的生活用品和劳动用具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将来可能还会有哪些变化呢?)
过去 现在 将来(列一个表格)
六、参观或观看“中萃食品生产线”后讨论: 和以前相比,有什么不同?将来呢?
七、选择有代表性的职业,深入汇报
过渡: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每个工作岗位都需要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课前,同学们也访问了身边的劳动者现在来汇报。
(一)小组内汇报。
(二)选择有代表性的职业,深入汇报。(汇报前教师要有目的地选择,汇报:应具备哪些知识?体会各行各业都需要知识。学生可能会比较偏激地谈到以下职业,教师一定要抓住契机,结合生活实际把问题谈透。例举:同样是卖肉,一般的排骨10元一斤,康康冷鲜肉的排骨15元一斤,而且供不应求)
1、农民。
2、解放军:
3、清洁工:
4、卖菜的生意人: 要求学生说说感受:
小结:各行各业都需要知识,只有掌握现代化科学知识并加以运用,才能创造社会财富,才能成为对国家、社会有贡献的人。知识和技能并非是科学家、科技工作者的“专利”。特别是在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的增长与更替速度在大大加快,不论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劳动者,要想适应时代发展的变化,求得生存、发展和成功,必须迅速结合自身已有的知识存量进行整合利用,从外界及时获取信息和知识,使自己在学习中不断提升应变能力和适应力,否则就会被市场、被社会淘汰。
八、模拟实践活动——志愿者行动。
大家知道:西部穷,是因为缺乏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他们缺的就是知识呀!我们在来看看西部边远地区的情况。(可结合徐本禹的事迹进行介绍)。今天,无数的有志之士正在用自己的力量建设、开发西部。如果你是“西部大开发”的建设者,你最想从事什么工作,为什么?
这个工作岗位需要哪些知识和技能,你现在有什么学习计划?
九、总结
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就是财富
格言:在世界的进步中,起作用的不是我们的才能,而是我们如何运用才能。——布雷斯福德.罗伯逊
3、劳动成果要珍惜
一、教学目标:
1、懂得我们吃穿用的物品都是劳动者辛勤劳动的成果,来之不易,珍惜劳动成果就是尊重劳动者。
2、愿意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挑吃穿,不乱用钱。不攀比,不讲排场,不奢侈浪费。
二、重点难点:
重点: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就是尊劳动者。
难点:生活中,做到不挑吃穿,不攀比,不讲排场,不浪费。
三、活动设计:
一、指导学生进行调查活动、写调查报告——体会劳动的艰辛
(一)食堂的工作人员
1、课前一周有意指导学生观察食堂的叔叔阿姨为学生挑菜饭桶、收拾碗筷、擦桌子、扫地、洗碗的情景,并作记录。
2、安排一次看师傅们怎样洗菜或烧饭、抄菜,向食堂叔叔阿姨师傅了解一餐饭必须要经过的工序和每道工序要花的时间、精力等。发放一张调查表,分组调查。(调查营养师、采购员、洗菜工、切菜工、厨师、洗碗工、清洁工„„)
1、2、根据调查写出“一餐饭的来由”的调查报告。
体验一次:帮食堂的工作人员分一次水果,并搬上楼。
(二)家里体验一次,从考虑一天的菜谱开始、到买菜、洗菜、切菜、烧菜、洗碗„„必须亲自完成。并写出“今天我当家”——“一餐饭的来由”的报告。
(三)其他的:注意观察或调查自己周围其他劳动者的劳动:老师、交警、工厂的工人„„
(以上活动可以分组进行)
二、交流调查报告,激发珍惜劳动成果之情
1、首先进行食堂的工作人员“一餐饭的来由”的调查报告。
2、再汇报“今天我当家”——“一餐饭的来由”的实践报告。
3、最后进行其他劳动者的劳动调查报告。
4、你有什么认识和体会?
5、小结。劳动成果凝聚着劳动者的心血和汗水,我们要珍惜劳动成果,这也是尊重劳动者的具体表现。
三、学习名人故事,感受中华传统美德
1、司马光告戒儿子节俭的故事,想:
司马光为什么告戒儿子要节俭?你是如何理解“俭素”的?
2、陈毅的“吾是无产者,勤俭是吾宗”的故事,想:
陈毅元帅战功赫赫,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 汗马功劳,可他为什么依然保持简朴的生活作风?从陈毅元帅教育子女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四、联系实际,加深认识
听了名人故事和同学们 的调查报告,那怎样做才是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呢? 例如:夏日炎炎,酷热难挡,农民伯伯还在田间劳作,所以我要—————— 无论刮风还是下雨,警察叔叔都要维持交通秩序,所以我要—————— 老师每天辛勤工作着,所以我要——————
食堂的工作人员每天辛勤工作着,所以我要—————— ————————————,所以我要——————
五、联系实际反思,懂得奢侈浪费之耻
1、出示“哈哈镜”图:对照自己平时的行为,说说自己有无以上行为。(穿名牌、找失物、刻桌子、帮家长分担家务)
2、根据班级情况将有关的不良现象提出来讨论。说说理由,提出整改意见。(注意,不要变成批判会)
例:过生日,讲排场;压岁钱买赛车、玩游戏、请客„„
六、辨析:节约与拉动消费之间的关系。
七、学习格言或谚语:例如“爱饭有饭,惜衣有衣”
八、课外作业:
1、爱讲故事的你,讲一讲名人珍惜劳动成果的故事;
2、爱观察的你,找找身边珍惜劳动成果的好同学,把他们的故事记录下来,做个“珍惜劳动成果”的专题记者。
3、爱思考的你,想一想生活中还可以怎样做是珍惜劳动成果的,告诉大家,做个“珍惜劳动成果”的策划员。
第二篇:品社三单元
第三单元
不能忘记的历史
路霞
1、圆明园的诉说
【活动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逐渐丧失主权,遭受了巨大的民族灾难;
2、让学生初步感受“落后必然挨打”的道理,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活动重点】
通过世人对圆明园的种种悲叹,激起学生的共鸣,进而达到了解历史、以史为鉴,决心奋发学习、振兴祖国的目的。【活动准备】
教师:写好英法联军暴行的纸条; 学生:搜集有关圆明园的图文资料。【活动步骤】
一、谈话引出课题
同学们,昨天老师读到这么一段话,非常相和大家一块分享。这段话来自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是他于1861年11月25日致巴特莱上尉的信中的原话,是世界上被引用最多的、最著名的关于圆明园的文字。出示:
“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圆明园属于幻想艺术。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汇集于圆明园。圆明园是规模巨大的幻想的原型,如果幻想也可以有原型的话。只要想像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那就是圆明园。假定有一座集人类想像力之大成的灿烂宝窟,以宫殿庙宇的形象出现,那就是圆明园。为了建造圆明园,人们经历了现代人的长期劳动。那么这座像城池一般规模巨大,经过几世纪营造的园林究竟是为谁而建的呢?为人类。因为时光的流逝会使一切都属于全人类所有„„这一奇迹现已荡然无存。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掠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我渴望有一日法兰西能摆脱重负,清洗罪恶,将会把这些赃物交还给被动夺的中国!” 〖板书课题:圆明园的诉说〗
二、深入课题内容
教师:听了这段文字,大家心里一定有很多问题想一吐为快。请4人小组各自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选一代表把小组内最典型的问题板书到黑板上。老师提炼其中的重点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研究:
⑴圆明园是什么样的?到底有多美多宝贵?〖可参阅语文教材“圆明园的毁灭”〗 ⑵法兰西和英吉利为什么要做强盗劫夺圆明园? ⑶英法联军在大肆斥动中都有哪些无耻表现?
三、深入了解历史
1、圆明园是什么样的?到底有多美多宝贵?
老师呈现图文资料,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将图片资料在班里展出。
教师:圆明园被焚毁了,它留给我们炎黄子孙的是深刻的思考。李大钊曾面对着残垣断壁怅然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难道这就是我们的“万国之园!”?
关爱的同学们,面对圆明园的断壁残垣,你有什么感想呢?
2、法兰西和英吉利为什么要做强盗劫夺圆明园?
⑴师生共同阅读课本P47~48的内容,教师适当解释相关内容。⑵对于这段历史,大家还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自由上台演说给大家听。
3、英法联军在大肆掠劫中都有哪些无耻表现? ⑴学生交流汇报搜集资料。
⑵教师:教师把自己搜集到的英法联军的无耻表现写在纸条上念给大家听,读后便将纸条撕得粉碎扔到垃圾桶里〖告知学生就像扔掉这一段屈辱的记忆一样〗。„„ „„
⑶学生自由上台照老师的样做。„„ „„
4、教师:同学们,此时此刻,请说出你的感受!
5、同学们起读一读:
落后就要挨打!!
挨打意味着什么?意味着:
财富,被一笔一笔地掠去;
土地,被大片大片地呑噬;
鲜血,被一滴一滴地吸干。
四、小结
同学们,经过这节课,圆明园的美、侵略军的无耻以及清政府的昏庸无疑已经引起了你们深深的思考。欢迎大家继续和老师来进行交流。
五、活动延伸
教师在教室后墙贴一张圆明园遗址图片,在旁边挂一感言本,同学们将搜集到的与这段历史相关图片、资料好好阅读后贴在这里,并发表自己的感言。
2、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 【活动目标】
1、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史实以及对中国人民犯下的各种滔天罪行;
2、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忧患意识。【活动重点】
了解日本侵华战争的有关历史,了解战争的罪恶,了解面对民族灾难史自己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活动准备】
1、大幅世界地图、有关资料、20张旧报纸、在教室的后面拉一根长绳。
2、学生分组搜集有关日本侵华史实的书籍、资料。【活动步骤】
一、揭题
1、教师:〖展开大型世界地图,指中国和日本所在版图〗亲爱的同学们,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一衣带水”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中关系时必不可少的词汇。然而,日本却又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这个“远”不是指实际空间距离,而是指心理距离。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听听下面的资料。(略)
孩子们,这个疮疤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疼到骨头里去?晕里所谈到的“南京大屠杀”你们了解吗?了解多少?
2、请每位同学把自己知道的情况清楚地告诉给小组里的同学。
3、阅读课本P49~50的内容。
二、深入课题,了解历史
1、讨论:日本为什么要侵略我们中国呢?
学生讨论后,教师出示日本地图加文字,并加以小结说明: 资源的匮乏 军事扩张 发动战争!
日本国基于以上思想,自1894年至1945年,多次对我国发动侵略战争。
2、师生一起浏览史实。
⑴教师给每组分发一本介绍日军侵华史实的书,可以自由交换阅读。⑵浏览完毕之后在小组里交流读后感。
⑶每个同学用一小纸条写上自己的见解或读后感言自由上台宣读给大家听。
3、教师放送《南京大屠杀》真实记录片断。
这些都是铁的证据。看过了,想说点什么,站起来大声说吧!把你最想说的话用黑色或红色彩笔写在老师发给大家的报纸上,再挂到教室后面的绳子上。
三、了解我们自己的国人面对这段耻辱史的种种态度与做法,清醒选择自己今后所应持的立场和应做的事情
1、教师呈现材料,学生读后自由讨论。
一位大学生在谈到什么情况下会和日本青年人交朋友时说:“如果让我和一位日本青年交朋友的话,我会先带他去一此地方,比如卢沟桥的抗日战争纪念馆等,我会跟他谈日本侵华战争,把事实摆在面前。如果他正视历史,朋友自然可以交成;如果他不承认那场战争是侵略,那朋友肯定是交不成了。”
你同意这位大学生的话吗?今后在日本人的交往中你会怎么做呢?
2、思考、讨论:在过去的200年里,中日之间爆发过两次战争(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为了避免悲剧重赏,你认为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四、活动拓展
给日本小学生写一封信,表达你对日本侵华战争的观点。
3、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活动目标】
1、使学生了解历史上中国人民对外抗争的部分史实;
2、爱戴革命先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活动重点】
知道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尤其是在共产党领导下救亡图存的抗争。【活动准备】
1、林则徐雕像、虎门销烟浮雕、三元里抗英纪念馆图、孙中山像、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纪念碑图等有关图片和历史资料;
2、布置学生采访家长、查阅资料,了解几个节日的来历和以上历史事件。【活动步骤】
一、揭题
二、展示斗争历史,深入课题内涵
1、出示:林则徐雕像、虎门销烟浮雕、三元里抗英纪念馆图、孙中山像、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纪念碑图。
2、这些图片中所展示的是哪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自由交流〗
3、请每个组在组长的指挥下快速将自己重点了解的资料张贴在教室的一角,并指派一个同学为讲解员。
4、小展览开始,在《国际歌》的音乐声中,全班同学整理好衣服,系好红领巾,从教室门口重新排队进入教室,分组讲解。〖老师相机补充〗
三、制作节日纪念卡
1、老师出示一个同学的生日,问:这个日子对于你来说特别吗?为什么?
2、出示几张特别日历〖5月4日、7月1日、8月1日、10月1日〗问:你们知道这些特别日子的来历和纪念意义吗?
3、学生自由交流,制作纪念卡。
四、学唱《义勇军进行曲》
1、出示国1949年开国大典盛况,学生重温“10月1日国庆节”历史时刻。
2、大家知道国歌的由来吗?现场分组开展抢答赛:
《国歌》的全称是什么?原名是什么?
这首歌原是哪部电影的主题歌?
这首歌的词作者是谁?
这首歌的曲作者是谁?
关于田汉,你还知道什么?
关于聂耳,你还知道什么?
3、齐读P58的小资料。
4、全体起立,唱国歌。
5、小结.五、活动延伸
就自己看过的爱国电影写观后感,下次活动课举行征文演讲比赛。
4、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 【活动目标】
1、缅怀革命先烈,继承他们振兴中华的遗志;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把爱国情感落实在具体行动中,明确自己的责任;
3、制定成材计划,为振兴中华贡献力量。【活动重点】
总结历史教训,缅怀革命先烈,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活动准备】
1、模拟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纸板6块;
2、搜集有关讨论我国诚信危机、环境危机、恶习危机、教育危机、健康危机、科技危机、文化危机的资料和言论。【活动步骤】
一、读名言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____《新五代史》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____《孟子》
教师:从这些名言,你读懂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感受振兴责任
1、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图。
教师:同学们,整理好衣服,佩戴好红领巾,请肃立!请向一切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的自由幸福而牺牲的英雄们深深鞠躬!
2、如果在纪念碑上开辟一小块缅怀者留言板,你会在上面写什么? 发小纸片,各自书写
3、自由上台交流留言内容。
4、小比赛,每个小组一块模拟纪念碑的纸板,5分钟之内,看哪组在上面写出的中华英烈名字最多,写得最工整。
三、了解“振兴中华”的实质涵义,学习榜样的实际行动
1、读课本P62文章,了解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有关故事。
2、简介梁启超生平,阅读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老师已分组发放)。3、4人小组故事会:介绍自己最敬仰的爱国志士和革命先辈,说说他们对自己的影响。
四、振兴中华,贵在行动
教师:在这和平安宁的时代,振兴祖国的内容和任务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请说说你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吧。
1、学习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在黑板的指定圈子内写下自己的感悟。
(一小组)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是:
2、教师介绍我国今天在国际上的地位,恳切陈述我们面临的种种危机:诚信危机、环境危机、恶习危机、教育危机、健康危机、科技危机、文化危机„„
3、延续老师的话题,请学生再谈感想。
4、根据以上思考,为自己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成材计划。
五、小结 同学们,我们每一个人的命运都和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振兴中华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责任,我们理所当然要尽自己所能,刻苦学习、储备知识和能量,为了祖国的明天、也为了自己的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
六、活动延伸
摘抄古今中外的爱国名言。
第三篇:六上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数学 学科 六 年级上册第 3 单元单元分析
教材分析:
1.学情分析: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性质,以及分数加、减法的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内容包括分数乘法、利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倒数的认识。这些内容都属于分数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利用这些知识不仅可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而且也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以及百分数知识的重要基础。
2.第三单元的具体内容与编排如下:
分数与整数相乘
分数与分数相乘、分数连乘
倒数的认识
整理与练习
3.本单元教学内容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第一,以计算法则的教学为编排主线,把运算的意义、方法以及实际应用的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优化了全单元的内容结构。
第二,知识发展线索清晰,前后联系紧密,各道例题的教学任务明确。下图是本单元教材里的计算知识结构图。
第三,编排“倒数”知识,为分数除法作准备。分数除法经常要转化成分数乘法进行计算,转化需要倒数的知识。因此,本单元在分数乘法的教学基本完成以后,编排了有关倒数知识的一节教材和一个练习,为下一单元的教学提前作准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分数乘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不含带分数)的乘法式题,能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2.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分数乘法解决相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类推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初步的演绎与合情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会利用分数乘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会利用分数乘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
1.分数与整数相乘――――――――――――3课时
2.分数与分数相乘、分数连乘――――――3课时
3.倒数的认识―――――――――――――1课时
4.整理与练习―――――――――――――2课时
-1集方圆之慧筑幸福之洲
第四篇:六上第一二单元复习资料
六年级上册一二单元知识点
1、本学期培养的良好学习习惯:不懂就问、勤于搜集资料。
2、搜集资料的途径有:看报刊、采访、上网、参观有关展览。
3、搜集资料常用的方法有:做摘抄笔记、拍照片、编辑剪报、制作资料卡片。
1、我们爱你啊,中国
1、《我们爱你啊,中国》是一首诗歌,作者以饱含感情的笔墨赞美祖国的美丽富饶以及悠久的历史,光辉的成就,抒发了对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全诗按总分总的结构写的。
2、全诗分为三部分,开头歌颂祖国的(幅员辽阔)、总写(对祖国的热爱)。第二部分从从五个方面赞美了祖国,即(山河无比壮丽,物产闻名世界,民族风物迷人,文化古老灿烂,民族精神伟大)抒发了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学了课文,我想用这些成语来赞美祖国:地大物博、气壮山河、山清水秀、锦绣中华、万里河山。
2、郑成功
1、《郑成功》是一篇历史故事,记述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史实,歌颂了郑成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
2、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民族英雄:
文天祥 岳 飞 郑成功 林则徐 张自忠 戚继光 霍去病 郑 和 史可法 刘仁
当代民族英雄:鲁迅 钱学森 邓稼先 许海峰 邓小平
3、郑成功是中国明清之际军事家、民族英雄。台湾是中国的第一大岛。
4、明朝末年,荷兰侵略者强占了我国的宝岛台湾。他们残酷地奴役台湾同胞,台湾人民恨透了这伙强盗。从祖国内地来到台湾的,有不少爱国的读书人,郑成功让他们办起了学校。他还规定高山族子弟读书可以免除徭役。这样一来,高山族和汉族的关系更融洽了。郑成功建设台湾的两件实事是:发展生产,兴办教育。
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这句话在全文中起总结全文、深化中心作用。
5、载歌载舞:载:又、且。
负隅顽抗:负,依仗、依靠;隅,角落。
6、背诵第5、9两小节。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1、《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篇课文讲了波兰音乐家肖邦身在异国他乡不忘亡国之恨,弥留之际请求把心脏带回祖国,表达了对祖国强烈的爱。
2、肖邦: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作品有《革命练习曲》、《悲伤》。
3、中外爱国音乐家有: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冼星海、聂耳。
4、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5、课后第4题:
a、埃斯内尔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为的是让肖邦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
b、“弥留之际”指病重快要死的时候,肖邦对姐姐说的话,表达了他至死不忘祖国强烈的爱国情感。
6、悲愤欲绝:欲,将要。绝,死亡。与世长辞:辞,告别。
4、古诗两首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被前人称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之后惊喜欲狂的心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定生活的思想。“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一句准确地表达了诗人的归心似箭和为收复失地而喜悦的心情。
(2)杜甫被誉为“诗圣”,他的诗被誉为“诗史”。(3)全诗体现了一个“喜”字,从“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却看妻子愁何在”等词句可以体会到诗人因听到大唐军队收复失地而欣喜。
2、《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中作者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作者对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1)爱国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 游
我自横刃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2)爱国诗篇: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杜甫《春望》 文天祥《过零丁洋》
3、背诵全诗及诗意。
4、带点字:△妻子:妻子和孩子。△漫:随意胡乱。△ 漫卷:随意地卷起来。指高兴得不能读书了。△青春:明丽的春天 ◇示:告诉 ◇元:同“原”,本来。◇万事空:什么事情都没有了。◇但:只。◇王师:这里指南宋军队。◇九州:指中原。◇同:全国统一。◇定:平定,收复。◇:家祭:祭祀祖先。◇:无:同“勿”,不要。◇乃:你的。◇翁:父亲。
5、诗意:《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门关外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刚听到这个消息,眼泪就洒满了我的衣裳。再看看夫人和孩子,他们的忧愁不知哪里去了;我胡乱地把诗稿和书籍一卷,高兴得简直要发狂。在大晴天放声高歌,畅饮美酒,趁着这美好的春光,我也好回我的故乡。我立刻就乘船从巴峡东下,穿越巫峡,一路顺流之下,一过襄阳,便直奔洛阳。
《示儿》:我本来就知道人一死就什么都不知道了,我只是为不能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等到宋朝军队向北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在祭祀祖宗的时候,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事告诉你们的父亲。
6、这两首诗的相同点:均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不同点:第一首是通过“喜”来表达的,写作者听到失地收复的消息后极度喜悦和急还乡的心情;而《示儿》是通过“悲”来表达的,写作者临终前的牵挂,他所念念不忘的是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
练习1
1、《爱我中华》这首诗是著名词作家乔羽为第4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所写的会歌,这支歌真切地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爱我中华”的思想感情及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建设伟大祖国的豪情。
2、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56个民族,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如蒙古族(那达慕)、回族(古尔邦节、开斋节、圣经节)、藏族(沐浴节)、维吾尔族(内孜节、库尔班节)、苗族(龙船节)、彝族(火把节)、壮族(三月三)、傣族(泼水节)、满族、朝鲜族、侗族(斗牛节)
5、负荆请罪
1、《负荆请罪》是历史小话剧,课文是根据历史故事将相和第三部分而改编的。剧本共分为两幕;第一幕侧重写的人物是蔺相如,第二部分侧重写的人物是廉颇。剧本开头先写明时间、地点和人物。剧中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人物活动情况;剧中的内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剧本通过人物对话,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军廉颇向遭受其侮辱不与之计较的上卿蔺相如负荆请罚的故事,揭示了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而不计较私怨,委曲求全的博大胸襟和廉颇知错就改、爽直磊落的可贵精神。“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背着荆条去请罪,现表示愿意责罚,也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2、与之相关的成语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
3、蔺相如:深明大义 宽容大度 廉 颇:光明磊落 知错就改
6、最后的姿势
1、《最后的姿势》是写在四川_________大地震中的一个老师:_________。他在生死攸关的一刻,__________________他用自己_________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民赞颂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船长
1、《船长》是一篇短篇小说。这篇小说讲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后即将沉没时,镇定自若地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坚守在船长岗位上,随着客轮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船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
2、课文作者是维克多·雨果,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的世界》、《笑面人》、《九三年》。
3、课后第4题句子的含义:(1)人们被哈尔威船长尊重妇女、爱护儿童的人性美和先人后己、舍己救人的品德所感动,没有一个人再违反他的命令,全部听从他的指挥,有秩序地开展自救。这句话蕴含着对船长忠于职宇、舍己救人崇高品格的讴歌与赞美。(2)这句话是对哈尔威船长一生品德的赞颂,面对死亡的威胁,哈尔威船长作出了以身殉职的选择,他忠于职守、舍己救人,又一次表现他的高尚品格。
4、背诵25-30自然段。
5、做人之道:忠于职守、舍己救人、诚实守信、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尊敬长辈、宽容大度等等。
8、爱之链
1、《爱之链》这篇课文是一首爱的赞歌,作者是美国作家杰尼·巴尼特罗依·李。课文叙写了乔依帮助老妇人修车不计报酬,老妇人帮助女店主,女店主关爱丈夫乔依的故事,生动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爱的链条,赞扬了人间的友爱互助,告诉人们: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伸出援助的手。
1、课文为何用“爱之链”作题目:课文中写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女店主,乔依帮助了别人,就是帮助了自己,只要你付出了关爱,也必定会得到别人的关爱。每个人的爱都在传递着延续,这就是一根爱的链条,这就是爱之链。
2、乔依:助人为乐、无私奉献。
《我不期望回报》作者汪国真,他的诗集和小说集,多次获得全国图书“金钥匙”奖。诗中表达的深刻哲理:尽量多地不求索取地为社会,为他人做一些事情,努力使自己的心灵变得充实、美丽。
练习2
1、《我不期望回报》作者汪国真,他的诗集和小说集,多次获得全国图书“金钥匙”奖。诗中表达的深刻哲理:尽量多地不求索取地为社会,为他人做一些事情,努力使自己的心灵变得充实、美丽。
2、学了课文《爱之链》,使我们想起了汪国真写的《我不期望回报》这首诗中的一句话:人,不一定能使人伟大,但一定可以使自己崇高。也使我们想到了一句歌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3、采访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较高层次的互动活动。采访的注意点:(1)要有一定的目的性,要明确需了解哪些方面的内容,要明确解决什么问题。(2)确定好采访的对象,列好采访提纲。(3)提问要有礼貌,语言要得体。(4)记录重要的内容。
第五篇:九上第六单元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研修
曹王教委李强高玉连
一、教材分析
第六单元以古代杰出人物为专题(史传文学)
(一)达成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词语,培养文言语感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熟读背诵课文,弄清基本含义,品味精彩文句。
4、情感态度价值观:要历史地看问题,从杰出人物身上汲取精华,传承美德,砥砺意志,自强不息。
(二)各课基本内容
《陈涉世家》文中叙述陈涉发动起义的过程和义军迅猛发展的形势,刻画了一个农民领导者具有卓越才干的形象。
《唐睢不辱使命》故事塑造了维护国土、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义士形象,揭示了弱国战胜强国和正义战胜非正义的范例。
《隆中对》这篇策论表现了诸葛亮“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事”的天才预见和雄才伟略。
《出师表》本表文表达了诸葛亮劝说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继承遗志,复兴汉室的决心。
《词五首》五首词代表了词发展的不同时期和流派,通过学习了解词的常见题材和风格,提高审美能力。
(三)单元教学要求
1、学习四篇史传,注意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社会风貌,体会历史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历史作用,把握杰出人物的才略和相关文中名句,积累文言词语,增强文言语感。
2、词的教学,以诵读为主,掌握词的特点,欣赏语言美,体会作者情感。
(四)综合性学习
内容:以开展“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学习活动为内容,落实读写训练。
形式:通过调查、演讲、朗诵、辩论或评价等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关注历史杰出人物,端正“风流”观、偶像观、英雄观。
目标:培养学生历史地评价古代人物,吸收风流人物的精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写出感受深刻的文章。
二、教学建议
㈠注重诵读教学
掌握文言的常用词语和句式,要通过朗读文章,用“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办法加以解决。注重诵读教学,在诵读在体会语感,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在要求学生诵读时,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自然成诵。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可以结合有关的逸闻趣事引出话题,增强学生兴趣;还可以先用有关的音像资料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也可以在学生理解内容要点,或先掌握部分特别优美的语句后,再逐步成诵。总之要以灵活多样的手法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
㈡注重比较阅读
注重比较阅读,在比较阅读中增强对课文的理解。这种比较,既可以是课内几篇文章之间的比较,比如历史人物写法的比较,作者的写作背景或作品的思想情感的比较等;也可以是课内内容和课外有关内容的比较,这种比较教师应该以点拨为主,尽可能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课堂上的讨论,在讨论中相互启发。
㈢注重拓展练习
除了课堂上的比较阅读外,还可以组织一些拓展性的语文活动。比如利用图书资料围绕历史名人作一些综合探讨,扩大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广度,让他们在一个宏观的文化背景中理解课文,感受人物的精神风貌。;还可以组织一次古代诗歌的朗诵比赛,对于一些情节性较强的诗1
可以编成诗剧表演。
㈣注重文言今译的指导
1、古文今译首先应该力求准确达意,必须遵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词语在句中的意思不可随意更换,顺序不能任意颠倒。如果有的词以修辞的方式出现,当直译不能达意时就该用意译的方法。
2、注意文言文中较为普遍的省略现象,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补充,否则会造成一些句子的残缺,甚至产生歧义。
3、对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如倒装句,它与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差别较大,如不合顺序而采用直译,可能就会显得生硬,此时应该适当调整语序,以求顺畅。
4、对古代的人名、地名和官制等专用名词可以不译;现代汉语中保留的成语,一般可以不译;至于一些成语不译会影响行文节奏顺畅时,应该考虑译出。另外还要引导学生运用现代观念来审视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从中汲取民族智慧,评价作品的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三、【单元教学设想】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揭竿而起的陈涉、胆识并见的唐雎、高瞻远瞩、鞠躬尽瘁的诸葛亮„„学习这个单元,要让学生受到古人的智慧、勇气、德操和审美方面的人文熏陶,指导学生去辩证地认识历史和人物,去与古人作心灵对话,吸取中华民族的精、气、神,获得宝贵的人生借鉴;同时,让古人与当今时代对接,挖掘这些古代人才的现实意义。当然,还应重点理解文言字词句的含义,读懂文章的内容,通过诵读、鉴赏和积累培养文言语感。
四、课堂教学点滴
《陈涉世家》教学方案
〖教学角度〗
巧设话题“评”陈胜──设置不同的话题,从多个角度丰满人物形象。
〖主要教学步骤〗
一、整体感知明大意
1、教师范读并指导朗读(重点读好人物语言);学生朗读课文、注释,初知文意。
2、概括课文主要情节,如“置书鱼腹,篝火狐鸣”、“激尉怒众,挺身杀尉”等。
二、巧设话题“评”陈胜
1、教师出示话题:
⑴陈胜的鸿鹄之志;⑵陈胜的“天下”观;⑶陈胜之“智”;
⑷陈胜之“诈”;⑸陈胜的口才;⑹陈胜的领袖才能;⑺陈胜、吴广之“谋”;
⑻联系课后练习三,评陈胜之“败”。
2、教师指导:
⑴联系课文及资料,要“评”之有“据”;
⑵分析周密细致,要“评”之有“理”。
3、学生依据话题,分小组研讨、评价陈胜。
4、教师明确、补充、丰富、小结陈胜的形象。
【方案二】
〖教学角度〗
自主质“疑”,合作解“疑”──转变学习方式,在贵“疑”处质疑,合作解“疑”。〖主要教学步骤〗
一、朗读质“疑”
学生朗读课文、注释,就文言知识自主质“疑”:
⑴长句停顿;
⑵句子语气;
⑶一词多义,如“之”字用法;
⑷古今异义,如:“亡怜往往豪杰”;
⑸难句理解,如:“借第令毋斩”。
二、精读质“疑”
学生精读“二世元年„„吴广为都尉”,就内容及人物自主质“疑”:
⑴课文详写起义的准备和发生的意图是什么?
⑵陈胜为什么要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并装神弄鬼?
⑶“召令徒属”与“并杀两尉”,能否颠倒?
⑷司马迁为什么把陈涉归入“世家”?
三、合作解“疑”
学生之间研讨、学生与教师交流、学生与文本对话,解决以上“疑”点,全课自然收束。《唐雎不辱使命》教学新点子
【方案一】
〖教学角度〗演读──让学生过一把“演戏”瘾,在表演中自觉切入文本,深刻把握人物形象。
〖主要教学步骤〗
一、朗读入“戏”
1、学生试读──教师指导朗读(重点是人物对白)──学生表情朗读。
2、教师表情范读──学生表情译读全文。
二、师生说“戏”
1、师生说“舞台提示”(人物、时地、布景、服装、道具、幕次、战国末期的背景、人物台词的表情心理、动作、上下场等)。
2、师生说“人物台词”(对白、独白、旁白)。
三、演“戏”竞赛
1、学生四人一组(分别是解说、“安陵君”、“秦王”、“唐雎”)尝试进行自导自演。2、挑选两组同学进行演戏竞赛。
四、学生评“戏”
1、学生主要就以上两组同学在塑造人物方面发表“观后感”,提出表演建议。
2、学生各用一句话评说文中的三个人物。
3、教师小结。
【方案二】
〖教学角度〗
写读──让学生通过改写深入理解课文,认识人物的精神世界。
〖主要教学步骤〗
一、朗读,精心梳理情节
学生梳理的情节是:
1、秦王野心吞安陵,唐雎临危受使命;
2、秦王咄咄逼人,唐雎寸步不让;
3、秦王欲发“天子怒”,唐雎挺剑效古人;
4、秦王长跪致歉,唐雎不辱使命。
二、改写,深入解读文本
1、教师进行改写指导。如:可以依据以上情节,通过悬念、对话展开情节,将文章改写为四回目的章回体小说,可以通过添加舞台提示、人物台词将文章改写为剧本,可以以随行史官的身份写一篇新闻报道唐雎使秦的经过,可以以日记的形式写《针锋相对──我与秦王战斗的日子》,可以以书信的形式写唐雎向安陵君汇报与秦王交锋的情况,抒写为国捐躯的赤诚和不畏强暴的精神„„
2、学生改写课文。
3、学生作品展示,师生简评。
《隆中对》教学新点子
【方案一】
〖教学角度〗
说读──通过让学生形式多样的“说”,多角度深刻理解课文。
〖主要教学步骤〗
一、说说“三顾茅庐”
1、学生轻声读课文一、二段,复述“三顾茅庐”的故事。
2、学生简说该故事的写作意图。
二、说说隆中“对”
学生高声朗读课文第三段。
1、先说隆中“对”的层次:
论“不可争”与“不可图”──论“可争”与“可图”──如何去“争”与“图”。
2、再说隆中“对”的战略蓝图、战略方针、治国方略。
战略蓝图:三分天下,兴汉室,成霸业;战略方针: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联孙权,内修政理;治国方略:恤民举贤,重视“人和”与“人谋”。
三、评说诸葛亮
学生快速浏览全文。
1、扣住细节如“好为《梁父吟》”、“卧龙”、“三顾茅庐”、“鱼水之情”评说。
2、结合隆中“对”,评说诸葛亮的政治、军事才能和治国才能。
3、教师小结。
【方案二】
〖教学角度〗
联读──通过比较课文与《三国》材料,发现二者不同的艺术手法与效果。
〖主要教学步骤〗
(学生已在课前熟读课文、通读《三国》材料即《三国演义》第三十七、三十八回)
一、课件展示《联读探究题》
1、课文和《三国》材料各侧重写了什么内容?二者有无相同的内容?
2、课文和《三国》材料侧重写的人物分别是谁?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
3、课文和《三国》材料,你更喜欢前者还是后者?为什么?
4、挑出两文中你最感兴趣的细节,说几句评析的话。
二、联读探究
1、学生八人一组讨论以上题目,作好讨论记录,并推举一至两名同学作中心发言。
2、教师巡回指导。如题1,指导学生从篇幅、写作意图的角度思考;题3,指导学生从语言和手法的角度思考。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发言,教师补充、明确、小结。
《出师表》教学新点子
【方案一】
〖教学角度〗
听读──训练学生听取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在“听”中逐步完成对文本的解读。
〖主要教学步骤〗
一、听读,正确朗读
1、教师范读,学生听音正字,明白朗读节奏、语气语调。
2、学生齐读──教师纠正──学生赛读。
二、听读,整体阅读
1、一男生读全文,学生带着问题倾听。
⑴诸葛亮提出了哪几条建议?哪一条为主?
⑵文章抒发了诸葛亮的什么感情?
2、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三、听读,精品精读
1、一女生读第六段,学生倾听思考:
⑴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⑵作者写这段话的目的是什么?
⑶用原句回答下列问题,并作简析:
写作者志趣的句子写刘备知人求贤的句子。
说尽作者一生的千古名句表达知遇之恩的句子。
2、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明确并小结。
四、听读,积累美“点”
同桌两名同学互动:甲(乙)读乙(甲)听,乙(甲)在文中圈出并摘录精美词句。
【方案二】
〖教学角度〗
扩读──立足课文,辐射拓展,多层面理解课文内容和人物形象。
〖主要教学步骤〗
一、读懂课文
1、点击课件,听教师范读。
2、学生朗读课文、注释,读好长句短句、语气语调,读出作者丰富的情感。
3、梳理文中关键句,整理概括文中的三条建议。
4、重点朗读课文六、七段,体会文章寓情于事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感激”之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
二、扩读课文
1、学生分小组收集下列信息,分类积累:
⑴诸葛亮伐魏的背景;
⑵诸葛亮生平大事年表;
⑶有关诸葛亮的事迹、传说、俗语及对其评价的资料;
⑷后主刘禅其人;
⑸文中涉及的蜀国大臣的资料;
赏析《出师表》的诗、文、联。
2、以课文及收集的材料为依据,组织“千秋诸葛我评说”讨论会,评说其“才智”、“忠诚”、“得失”等。
3、学生整理各“家”之言,课下写一篇作文。
《词五首》教学新点子
【方案一】
〖教学角度〗
比较鉴赏──指导学生对五首词进行比较鉴赏,体会词的情感与艺术特色。
〖主要教学步骤〗
一、在“美读”中初品“美”
1、教师指导读词要领:抓住词的情感基调,入情入境;明确节奏,读准重音和语调。2、学生美读,酝酿品词的艺术氛围。
二、在比较中发现“美”
1、以《望江南》为例,指导鉴赏词的一般方法:首先是整体把握,可用抓“词眼”的方法去把握词的情感──《望江南》的“词眼”是“肠断”,抒发了闺中女子被相思折磨得柔肠寸断的感情;其次是“美点”鉴赏,如鉴赏手法(对比衬托、托物言志、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用典)、语言(修辞、炼词造句)等的妙处─望江南》可鉴赏叠词。
2、学生自选任一首词进行鉴赏,并与同类词比较。如鉴赏《渔家傲》,可比较《江城子》、《破阵子》;鉴赏《武陵春》可与李煜的《虞美人》比较。
3、教师明确、小结。
【方案二】
〖教学角度〗
背读──教给学生背诵诗词的方法,高效背诵,达到深入解读文本的目的。
〖主要教学步骤〗
一、感知“背读”
1、学生大声诵读课文,10分钟之后,当堂检验背诵效果。
2、请背得好的同学传授背诵“秘诀”。
二、学会背读
1、教师引领学生理解词的主题、情感、思路,并要求学生标出每首词上下片的首字、韵脚。2、教师示范背诵,结合课文传授背诵诗词的方法:
⑴理解诗词大意和思路;
⑵明了诗词的结构:诗大都讲究对仗,弄清结构规律,记住上句,就容易记下句;
⑶重视诗词首字和韵脚;
⑷心想(即脑海里浮现词中的画面)、耳听、眼看、手写、口念结合;
⑸同学互动对背,你背上句,我背下句。
三、高效背读
1、学生背诵比赛。
2、学生根据背诵,体验,说理解文本的话,说发现文本“美点”的话。
3、学生小结学习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