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类学概论章节要点整理(本站推荐)
人类学概论 章节要点
第一章 人类学要义 第一节 何为人类学 第二节 人类学的领域 第三节 认识论与方法论主题
章节要点:
人类学有如下概念要点:
人类学是研究人性与文化的学科,具有兼容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学科的跨学科特征。人类学是关于不同文化的他者及他者性的学科,是以文化概念为中心,参与观察为主要方法,采取经验性的田野工作进行研究的领域。人类学是人类学者和田野调查点当地人进行的有关文化内涵的知识性交流实践,并就文化撰写的结果——民族志素材进行分析、诠释或建构而著书立说(含口传记录和影视作品)。当我们承认存在着超越文化和语言界限的客观现实,以及总会有共同的可供研究的分析单元与要素的前提下,发现人类行为的共性及差异,以及发现某种通则或进行理论概括的跨文化比较法才能得以实现。
在人类学的诸分支学科中,跨越时空的生物——文化连续性与中断是人类学视野下体质与考古研究的共同旨趣。在此基础上,引起对人类自身进化和多样性的科学分析与文化诠释。由于不同文化中的语言和言语规则不尽相同,因此,话语分析和交际民族志在关注同一族群内部的交际的时候,同样注重跨文化互动中的语言文化差异及其意义。而当代的文化研究,因日益凸显政治的、经济的、区域的、国家的、信息的,以及全球化的巨大的系统侵入,不断影响传统人类学旧日的研究领地,为此传统乡土社会和外在力量移入之间的联动过程尤为引人注目,成为今日人类学不可逾越的考查要点之一。
人类学在形成自身学科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特有的学科认识论主题。例如对人类普同性的认识是建立在对各个地理区域社会与文化的相似性与差别的基础之上;不同文化具有相对性和平等性,并不意味着放弃批评或赞成某一群人的所思所为,而是将其文化行为放入具体的历史、环境和社会中加以评估和看待。人类对环境的适应,不只是修正自己的社会文化系统,同时也是修正自然环境以适应自己的生存需要。人类群体的适应还包括教育、创新、发明等方式调整成员的行为习惯,以使社会得到持续的发展。人类学主张把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视为一个动态的整体,从过程的、功能的、综合的(人的生物——文化系统)、认识论的和方法论的出发点考察人类社会,以下不断认识田野工作中的较小的社区和更大的人类社会之总体。上述人类的普同性、文化相对性、适应和整体性等,也和田野工作、参与观察以及民族志一样成了人类学的几个重要学科标记。1
第二章 人类学的理论发展过程 第一节 进化论
第二节 传播与社会、文化 第三节 功能论
章节要点:
人类学兴起之初并没有什么成型的理论,主要是一些商人、传教士、探险家以及没有实际经验的作家所写作的游记或报道。随着知识的积累,人类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精致的现代学科,并出现了人类学的第一个系统理论范式:进化论。进化论者认为人类文化沿着单一的直线进化,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原始到文明。作为进化论的代表人物,泰勒和摩尔根也都被尊为“人类学之父”。
然而,随着研究的进一步开展,人类学家发现文化中存在许多变异,无法用单线进化的学说来加以解释。于是,一些新的理论开始产生,着力于解释文化的差异。传播论试图将其归结为文化的采借,认为某些观念和发明通过模仿学习从文化中心向边缘扩散,在这个过程中影响和改变周边的文化区域图景。杜尔干则高度强调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的决定性,并在他的带动下形成了势力强大的法国社会学派。博厄斯等人则高举文化相对论的旗帜,强调对个别文化的研究,注重特定区域内文化特征散布的形态。后来,他的一批学生进一步发展出文化与人格的研究,对国民性格和文化心理展开探讨。
马林诺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的文化与结构功能研究代表了现实主义人类学的成熟。他们都非常注重田野工作和实地调查,马林诺斯基还基本确立了现代人类学的田野工作方法和规范。在吸收和消化了功能学派基本理论之后,一些新一代的学者对功能论不能解释社会变迁的缺陷表示不满,并提出了不同的修正论。其中,平衡论和冲突论都可以算是新功能论的代表性观点。
第三章 人类学的理论发展过程(续)第一节 自然、结构与符号 第二节 结构马克思主义与实践理论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与人类学的重构
章节要点:
功能主义霸权逐渐瓦解之后,人类学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一股强大的重新评估古典进化论思潮,并形成了新进化论学派,其中又以文化生态学的研究最为突出。与这些强调生态、能量的学者旨趣完全不同的是象征人类学家,格尔兹和特纳等人将研究的关注点放在了理解公共符号之上。在这以美国为主战场的两大理论学派之外,法国人列维-斯特劳斯几乎只手创建了结构主义人类学,并迅速风靡整个人类学界,甚至成为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的主导理论。
经过了20世纪60年代众多的社会运动之后,一些人类学家从马克思那里找到了新的思想资源,先后推动形成了结构马克思主义和政治经济学派。在西方社会理论界长期被忽视的马克思主义被重新发现,甚至可以说整个70年代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布迪厄等人的实践理论尽管看上去只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标签,但其目标却在于重新关注社会系统与人的能动性之间的关系。
考察最近几十年的人类学理论,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就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全方位冲击。其中反思人类学对传统人类学在方法论上进行了批判,并促成了一股实验民族志的风潮。这一时期的人类学又重新回到了强调田野工作的经验方法上,却更为关注民族志文本的写作。在经过了热闹非凡的反思和批判之后,人类学者又再次冷静下来,开始思考如何重构人类学理论大厦的问题。尽管目前还没有什么确切的构架,然而已经看到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以及对旧有理论的综合性尝试。
第四章 人类体质的属性 第一节 什么是体质人类学 第二节 生命起源与人类进化 第三节 人体差异与人类文化
章节要点:
体质人类学试图通过了解当今和过去人类的体质结构,揭示人体结构及特征在人类行为中发挥了怎样的功能,以及这些功能和行为是如何与人类生存环境相整合等问题。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现代体质人类学更多的转向由生物学引起的主题,如基因、进化生物学、营养/适应生物性、生长发育等,这一转变反映了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与应用的成果,也引领人们对人类体质及行为与环境等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更现实的应用。
在体质人类学领域,纵向的研究是追溯人类作为一个物种的起源与进化过程。蛋白质、核酸、细胞是我们讨论生命现象的基本概念,以赫胥黎为代表的综合进化论者认为,进化包括变异和选择两个过程。而在探讨人类起源时,从古猿到人属的南猿,再到人科的能人、直立人,以及早期智人和现代人,是大多数学者认同的发展线索。与此同时,在人们努力去连缀远古的故事时,伴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各种科技手段日新月异的发展,为我们从生物性与文化性等多重角度考察人类起源历史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横向的研究则是探讨族群的多样性、人类生物性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与反应等。在研究人体差异与人类文化关联时,我们以艾滋病为例,考察人们在应对这一通过破坏宿主细胞CD4细胞而引发人体免疫系统全面崩溃的病毒时,根据其传播途径、各地不同的风俗习惯、体质特点,对人类行为和防止策略产生的影响加以分析。此外,人类体质特征,如人体节律等也无一例外的展示着人类体质结构与人们观念、生活节奏等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第五章 考古与博物
第一节 考古学、考古史和考古人类学 第二节 博物的研究
章节要点:
考古学在英美的学术传统中是人类学的四个分支学科之一,其通过对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或者与人类社会相关的遗迹、遗物、遗迹现象的研究来考察人类的过去。考古学通常分为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按照研究类型和角度来划分,考古学有很多分支。考古学获得研究资料的方法主要是田野考古发掘与考古调查。基于田野考古的成果,考古学家最后会通过对考古学文化和“考古史”的撰写,记载考古研究成果。欧洲和美国的考古学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人类学中关于文化变迁的观点对考古学的解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0世纪60年代的“新考古学”思潮之后,跨学科合作的方法在考古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后过程考古学”是对“新考古学”反思与发展的结果。“民族考古学/族群考古学”是运用民族志类比分析法从现代社会的民族志资料中去寻求解释、理解过去事件和过程的方法。
中国的考古学研究自诞生之日起即具有自身的金石学传统,同时还引进西方考古学理论与方法,并且有许多重大的考古发现,积累了大批的考古资料。中国考古学的研究出现多元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博物的研究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研究,物质文化因人类克服自然并借以获得生存而产生,故也称为技术文化,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映。其涵盖内容丰富而多样。非物质文化是对应物质文化而产生的,实际上并没有严格的“非物质文化”的定义。只是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和实践中,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博物馆人类学包括了人类学的各个分支学科,以文化人类学和考古学为主,是博物馆学研究的新领域。人类学对物质文化的研究并不限于物质文化的范畴,常由物质文化入手而涉及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层次。
第六章 田野研究的特征 第一节 田野工作的研究取向 第二节 田野研究的类别选择 第三节 研究性质和田野伦理
章节要点:
由早期人类学家开创和确立的驻在式田野参与观察的工作模式是人类学重要的学科标志之一。田野工作是指经过专门训练的人类学者进入某一社区,通过参与观察与居住体验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的调研工作。田野工作本身既包含一种文化实践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也可以认为是一种实地获得文化理解的方法及其研究技术与工具手段。田野工作是民族志收集的主要途径,是人类学面对多样性文化建立比较理论的基础,同时也加强了对其自身文化的理解。
然而如何自然而然的进入田野调查地点呢?这要考虑到我们作为研究者的角色、地位、目的和日后的研究质量问题。田野工作者首先需要明了自身与他者的学术定位及研究取向。人类学研究对象从部落社会转型到农业社会之后,乡村小规模社会研究需要有新的思考;传统的乡村有时是城乡连续体的一小部分,这就促进人类学扩大到大规模社会的调查研究。
问题研究取向和过程研究取向是人类学家的两种主要研究选择类型。人类学者常常带着某一特点的问题做田野工作,在调查中收集被认为与这些问题相关的资料,通过田野调查寻找人类学的理论切入点,从而获得结论与建议。然而需防止只关心和问题直接相关的要素,而忽略对间接相关问题的注意,以减少围绕中心问题的相关因素之缺失。显然,过程性研究较之前者内容更为宽泛和复杂,表现在时空维度上的过程研究决定了它的社区观察的结构性、系统性与多元问题研究倾向。为此,现代人类学的长时段过程研究常常设计在先,尤其是反复性定点或多点的长时段过程研究,人类学家主导的跨学科合作研究具有深远的文化探索意义。
田野工作之前的理论预设和提出假说是必要的。掌握人类学的理论进程与田野经验是先行良好判断的前提。然而,很多人的经验是,田野工作之前的假说和预设性解释框架也经常被田野中的复杂社会文化情境所否定,这刚好表明人类学田野参与观察的必要性和不可替代的文化实践意义。
人类学的探索研究、诠释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现代社会,如何把已经获得的部分研究成果转换成国民教育性的和应用性的成果还任重而道远。在人类学家艰苦而悉心的现代田野求证过程中,学术伦理的原则越来越受到重视。人类学家和调查对象是在平等互动的情景中不断认识他者与自我的社会与文化,因此田野伦理和人类学的学术责任不可或缺。
第七章 田野调查方法 第一节 进入田野工作地点 第二节 田野调查方法举要 第三节 田野资料与整理
章节要点:
人类学者从自己的田野研究兴趣出发,选择相应的研究取向并确定主题。在此基础上认定研究对象并需要着手完成田野准备工作。
人类学者以何种方式进入被研究对象居住的社会,可能会导致不同的调查结果。通常而言,人类学者可以通过正是行政体制自上而下进入和通过非正式的渠道进入。由于田野调查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人类学者采用何种方式进入田野工作地点并没有固定的形式,有时还要视具体的考察问题和领域的不同而定。但不兴师动众、自然而然地进入田野点的方式是可取的。
即使是今天,田野工作前做好艰苦生活的准备亦是有益的。诚然,现代世界的许多地区的社会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并不需要携带过多的野外用品,或者所说的生存问题也不甚显著,但由于文化差异,人类学家遭遇的文化震荡状态依然存在。因此,做理解文化差异的田野实践准备仍是必要的。
参与观察是指人类学者长时段参与研究对象的日常和非日常的一切活动,以获取第一手资料的方法。参与观察者以当事人的角度观察并理解诸文化事项及其行动的意义,梳理其整个的文化脉络,并加以诠释。因此,参与观察方法的意义首先是提高了从田野工作是中所收集资料的质量;其次是显然提高了民族志的解释力。此外,我们还要区分一下参与观察和观察参与的含义,参与观察的人类学家既是田野生活的参与者,又是他人生活的观察者;而观察参与的人类学家则实地调查中体验和观察自己和他人的参与。因此,人类学者和当地人都成为观察和记录的对象,并且强调田野过程中二者之间的交流与对话。
访谈是通过向研究对象提问或与之交谈的方式来获取信息和资料的重要方法。然而,对于报道人的实际访谈技巧和具体方法则由研究者和期望获得的资料而定。人类学的访谈类型可以分成非正式访谈和正是访谈两大类,其中正是访谈又可分为结构性访谈、非结构性访谈和个人深度访谈等。人类学者刚进入社区时,运用谱系法是他们认识当地人群关系和地方社会的重要认识途径。人类学者在范围广、人口多的社会从事观察和访谈则需要选取一部分人作为研究对象,这就需要抽样。生活史访谈则提供了社区中个人关于社会与个人之间关系的经验和观点。调查期间,记录调查资料是人类学者的主要工作之一。
当人类学者做完田野调查返回后,田野资料的整理和发表是他的一个重要工作。这当中取舍原则和关系原则需要认真对待。无论是调查还是发表研究成果,人类学者对研究对象、资助者学术职责承担着不同的义务。其中,当地人的权益问题,尤其是知情同意原则尤其需要引起人类学者的关注。
第八章 沟通的意义 第一节 理解语言
第二节 语言的社会文化关联 第三节 交际民族志
章节要点:
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包括“能指”和“所指”。索绪尔区分了“语言”和“言语”,认为这两个方面“彼此互为先决条件”。结构主义是现代语言学的主流,它深刻地影响着人类学。法国人类学者列维-斯特劳斯将结构主义的方法导入未开化社会的亲属组织和神话的研究,提出结构人类学的理论。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不可能孤立于社会之外,必然与社会文化发生关系。语言与文化历来是语言人类学者研究的永恒的主题,其中语言相对论的观点影响比较深远。由于语言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植于历史文化和社会实践之中的社会行为规范,因而,语言人类学着眼于社会文化知识和语言关系的研究。传统的有关社会文化知识和语言的研究包括话语分析和交际民族志两个领域。话语分析主要对话语的合格性条件(如连贯、衔接)和语言行为规则感兴趣。而交际民族志把语言意义与带有文化印记的交际事件联系在一起,分析语言在社会文化联系中的使用问题,此外,由于民族接触和文化融合而产生的双语现象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除语言交际外,非语言交际亦是语言人类学关注的领域之一。不可否认,社会的发展变化及相关的国家政策会影响语言的习得和认知,广泛的文化交流将引起语言的变迁,并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沟通。
第九章 游猎、游耕与游牧
第一节 游猎 第二节 游耕 第三节 游牧
文章要点:
游猎采集队群的常见文化因素是:基于性别和年龄的劳动力分配;频繁迁移;队群频繁迁徙并根据规则的季节变化聚合与分散;互惠式共享;松散而灵活的资源控制权。生态人类学根据他们的迁移、工作时间等素材分析其社会互动,阐述了环境、生计技术和利用资源时采取的行为之间的关系,并指出环境与文化并不是两个不同方面,而是辨证式的相互关系。
游耕实际是人类适应热带和亚热带林地生态系统的最佳产食方式之一,生态人类学家为这一古老而延续至今的“负面”的生计方式正名。拉帕波特关于仪式循环、牺牲、休战期等保全了自然环境的均衡,维持了地域社群间的秩序,并依据人口关系重新分配土地和资源的著名学说,旨在告诉人们一种值得研究的思路,即在游耕居地总有一套有关文化信仰、人类行为和生态系统之间具有复杂的关系网络的理论。因此,当我们试图改变这一人类生态系统的时候,任何轻率的举动都应三四而后行。
在那些不利于农耕的地区,游牧降低了人们在不可靠环境中的生存危险。赫斯科维茨、施奈德从社会经济体系入手解释东非家畜联合体是对生物群系的有效利用;在考察努尔人政治制度后,埃文斯-普理查德则指出环境决定了努尔人大部分文化;巴斯将历史资料、生态学概念以及文化资料结合起来的方法,对牧业与农业族群研究贡献甚多。而中国的农牧业交接处,呈现了牧业和农耕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快速涵化过程,引发了土地所有观念变化、异族通婚、家庭与继承制的巨大变化,生态环境过度开发与文化急剧涵化导致在蒙汉交汇地带的双向文化中断现象,远没有达到文化相互适应。
近代以来,许多国家纷纷将游猎、游耕和游牧民族作为定居化对象看待,忽视了上述三种游徙不定的特定社会和他们所处的环境之间长期磨合达成的整合性文化关联的意义。轻率地决定定居的社会政策,且不考虑社会转换的适应期,结果在多数情况下造成了他们的文化生存危机,并已经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第十章 乡村与城市 第一节 精耕农业与乡村人类学 第二节 城市社会
章节要点:
精耕农业使人们对于生存环境的控制力加强,并能够生产出剩余产品。由于剩余产品的出现,“文明”在新、旧大陆的许多条件适宜的地区出现。被精耕农业所支持的文明和城市生活导致书写、专业化、大型建筑、道路、艺术、复杂政治体系等新发展相继出现。但是,农民阶层自身常常难以享受到文明带来的好处。
对前工业时代和当代小农社会的研究中,恰亚诺夫的理论认为,小农经济依照农户的家庭人口周期而分化,家庭结构决定了家庭经济规模的大小,人们无需度量农户内部的单位生产成本与利润,因此证明了小农经济不能以资本主义学说来解释的结论。进一步的研究注意到小农家庭容忍最低物质生存水准和小农的边际报酬递减的特点,成为分析从古至今的农民运动的原因的重要依据。斯科特主张的农民的“道义经济”让我们意识到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发展绝不可忽视农民文化和农民行动。
我们看到了世界性乡村都市化的进程,但人类学关注城市是处在一个文化变迁的中心地位,因此城市的各种功能、本质和社会关系的讨论,都离不开城乡文化的持久互动。在早期西方都市研究中,社区研究方法提供了看待今日发展中国家程式化进程比较的出发点。其中,中西和古今比较研究、网络分析、情景分析、时间历史分析等都是人类学都市研究的著名方法。
古今中国城乡关系的一致性和紧密的联结性,部分原因在于城居者与其农村的家庭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一特点在当代城市的扩张以及农民流入城市的过程中一再表现出来。其中,关于中国“城”和“市”的产生、区域体系中的镇和市,以及县治一级文化特点,均可以考察和解读中国城乡文化连续性的过程特点与成因。在现代中国,都市边缘呈现了城乡互动的一幅“农民的终结”的图景:随着城市化进程,一方面是农村包围城市式的农民进城(农民工、移民等);一方面是城市蚕食农村(城市圈占农民土地带来农民非农化和农村都市化)。这两种方式带来了当前中国都市化所有人类学议题的重心。
各国在城市发展道路和都市化过程中既表现出人类社会的共性,又体现了不同发展程度、不同社会制度所带来的文化特性。第一,其共性提示我们,乡村的发展是都市化的量变基础,城市是文化变迁的中心。所以,城乡连续体理论包括的区域体系观察、推拉理论之跨文化理解等,都是人类学研究的有益参照。第二,基于中国城市的文化特性,人类学一方面对欧美农民进城方式与发展中国家的模式进行对比,也对中国农民进城方式做制度的、文化的比较。第三,都市阶层和都市族群新的变化过程,以及旧有的都市生活方式如何转型,涉及城市未来的顺利发展,因此,上述课题之深入研究对预估城市未来发展状态十分重要。
第十一章 婚姻、家庭与亲属制度 第一节 性别与社会性别 第二节 婚姻与家庭
章节要点:
从民族志的材料看,任何社会对生理上的男人和女人都有不同的社会期待,因此“性别”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社会文化过程。相较而言,生理性别指的是人类身体的二元生理特征,而社会性别指的是生理性别的不同社会文化建构。女性主义人类学注重两性关系的社会历史建构和两性不平等的根源的研究,引发了人类学对性别研究的深刻反思。
婚姻是制度化的性结合。人类婚姻的缔结与人类生物、文化和社会适应的策略相联系,具有双方利益上的经济、政治意义。婚姻的发生与存在的理由似乎还和性别分工、婴儿对母亲的依赖,以及规范性的关系等相关。
家庭是一种具有共同居住、经济合作及生育等特征的社会群体单位。包含不同性别的成年人——其中至少有一对可以发生经社会准许的性关系,以及他们所生育和收养的小孩。家庭形态不是静态而是动态的,一个社会中可以有多个家庭形态并存。常规的家庭分类有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和扩大家庭/组合家庭。家庭过程中可以发现其扩张、分散与分裂和取代的转换现象。在世界各地还有一些动态的家庭类型不好归类。
用于亲属关系的各种称谓中,划分了包含自我的血亲和姻亲的亲属位置范畴。但亲属关系是人类文化的一种创造,它并不简单地对应于生物学意义上的遗传关系。亲属制度不仅是一种称谓,而且体现了人们的相互关系、所承担的义务和应有的行为态度。世界上存在的主要六种有规律的亲属称谓制都独立的出现在不同的社会中,但重复出现的情形表明,每一类别出现的条件的相似性,以及不同系统称谓涉及的群体和地位,无论在初民社会还是在当代社会都是重要的研究素材。
继嗣群实际上是一群根据某种继嗣规则限定的、具有共同祖先的血亲。这其中既包含血缘的遗传基础,也包含文化的传承和规矩。中国汉人社会的宗亲和大家族就属于这类父系继嗣群,其中,个人的权利、义务、财产、社会地位,以及民族属性等等都是通过继嗣而先天获得的。继嗣群还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宗教功能以及文化功能等。继嗣规则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就是婚后居住模式。不同的居住模式在聚拢某类亲属的目标上产生一种张力,成为建构地方群体时极为重要的因素。
这样,我们需要进一步关心各种亲属称谓制、继嗣群和居住法则的相互关系。问题在于,有时血缘关系并未改变,但是文化模式的不同决定了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社会关系的亲疏远近。这正需要加以人类学的文化分析。
第十二章 濡化、社会化与涵化 第一节 人性与人格 第二节 濡化、社会化与涵化 第三节 文化中断与文化适应
章节要点:
人性是指人的本质属性及人类所特有的生物、心理、思维与行为特征。它是由人的生物性、文化濡化与社会化等整体性内涵共同作用的结果。人性的研究主要循着两种角度:一是从人性的转变方面做理论的探讨;一是从文化的传递角度做社会的观察。
濡化强调个人或群体内化某种文化类型的过程,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探讨该过程的特点和条件;社会化则强调个人按社会的某种规定和要求行事的过程,这就包括了更大范围的多种文化类型,两者有侧重点上的区别。涵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文化体系间由于持续接触和影响而造成的一方或双方发生的大规模文化变迁。涵化指在不同文化之间的文化传递,即不同文化间的接触使得其中一种文化采用其他文化的全部或部分,获得新的文化模式。
从整个文化体系来考察,文化适应不仅是个体对文化传统及其变迁的不断调适,而且是一个建立新文化模式的过程。它不仅存在风俗、信仰、制度等的再解释,而且存在着目标与价值、行为与规范的再取向;有时候,因政治、经济、伦理等多种关系复杂交织在一起,故而需加以整体考虑。
文化的适应与连续性是指个体在长时间获得了文化的期待与责任,而文化的中断则意味着文化期待与交流滞障;在异质社会中的文化中断则主要指文化间交流活动的误读与中止。
现代社会的文化中断和文化适应的问题还反映在文化输入与文化输出的过程中。文化输入对异文化的吸纳,文化输出对文化的传播过程所发生的文化涵化的过程与结果,和文化当事人的主动与被动性相关,亦同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实力、战略、组织、计谋、教育、创造等相联系;而文化相对性、创造性和多样性原则是寻求现代世界文化适应与发展的基本前提。
人类学提供的文化“整体观”、“比较观”和“相对观”可以辅助现代人不断反思我们今天所面对的社会,把人的学习和教育过程看作是对社会化的一种选择性获得过程,并通过持续的跨文化观察,寻求文化中断的解决之道。
第十三章 族性与社会分层 第一节 族群与族性 第二节 族群认同与族群关系 第三节 社会分层
章节要点:
族群成员认同和分享他们与其他族群相区分的祖先、历史和文化传统。其成员在族籍诉求上带有主观文化认定和场景的变动性。族性是关于族群认同的感受、族群象征和族群关系等观念的复合体。这是基于文化特征的一种分类图式。对文化方面的族群认同不会消失,族群认同感通常通过选择性的符号来表达。每一个族群都有族界标志,包括语言、宗教、体质特征以及其他文化特质。人类学界主要流行两种族群认同理论:原生论与场景论。当今世界的许多冲突是族群/民族之间的冲突,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平等与和谐需要通过政治调适来实现。
社会分层虽然有时与族群的区分有关,却是区分人群的另一种方式。每个社会中分层的程度和种类皆有所不同,但社会等级是不同社会组织中的一项重要特征。社会分层的三个主要层面是权力、财富和声望。据此,人类学家已经辨认了三种社会体系类型。
分层最不明显的是平权社会,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平等接近基本资源、权力、声望。平权体系主要见于游猎和食物采集社会。在等级社会中,人们被区分为不同的等级而在声望上有所不同。在分层社会中,社会、政治、经济的不平等是制度化的。最为彻底的分层社会是那些基于阶级或世袭等级的社会,其成员不平等地接近财富、权力和声望。阶级社会与获致地位相联系;世袭社会则与先赋地位相关联。关于社会分层,功能主义理论强调分层体系的整合性质;而冲突理论则聚焦冲突与变迁。
第十四章 政治组织与社会控制 第一节 政治组织 第二节 社会控制
章节要点:
政治组织和社会控制是权力分配与嵌入社会的方式,通过政治组织,维持社会秩序、管理公共事务以及解决冲突。政治组织主要研究诸如政治角色的分配、政治整合的层次、权力和权威的集中、社会控制的机制以及解决冲突的手段一类的话题。
为了恰当地理解社会的政治组织,需要根据生态、社会以及意识形态脉络进行考察。政治人类学根据复杂程度(政治整合)、领袖性质(政治角色的转化)以及集权,通常区分为四种基本不同形态的政治组织(体系),依次是未集权的队群、部落与集权的酋帮、国家。
在缺乏政府的正式机制的情况下,许多队群和部落社会通过一些非正式机制维持社会控制。除了利用社会控制的非正式手段之外,社会还通过正式的机制维持社会秩序和解决冲突。战争则是群体或社会之外的一种主要的社会控制机制,其主要原因是自身社会问题、外部威胁、政治目的以及道德地位。
社会组织与社会控制的人类学研究有不同的特点。从早期的进化和功能的权力研究,权力的规则、实践与形式研究,到文化与象征在建构政治关系的认知与意义上都有建树。值得提及的是政治研究的过程范式。这一范式将冲突置于政治分析的中心,放弃将诸如政府和世系群这样的政治结构作为政治分析的聚焦点,成为人类学视角的政治研究的区分点。而中国的权力与政治的研究也已经从单纯的村落研究达到国家与地方关系的关联的和多视角的观察与诠释。
第十五章 宗教与仪式 第一节 人类学视野下的宗教 第二节 仪式与巫术 第三节 社会中的宗教
章节要点:
宗教是信奉超自然存在的任何一整套态度、信念和习俗。人类学的宗教研究不仅关注制度化的宗教,也关注那些相对不甚系统的民间信仰。其中包括它们的社会功能、目的、事件、进程、场所、实践者、组织者的内容与性质;也包括宗教神明、经典、祷词、读本及伦理与道德表述。宗教信仰在过去和现在的社会位置以及众多难解之谜,促成了相关学科不断探索,获得了积累性建树。
宗教对主神、祖灵和非人精灵等超自然存在的信仰,实际上是人类生存的适应性策略表现。在宗教活动中,我们注意到专业宗教师——祭司和借助巫术力量使人神沟通的民间宗教师——萨满存在的社会文化意义所在。
仪式是人类学研究宗教的重要切入点之一。原因在于仪式过程所集中展示的内容容易把神、人、社会、祈望和利益等的关系网络呈现出来。生命仪式是与个人的生命周期相应的过渡与转变性仪式,而强化仪式是在群体生活的关键时刻用以团结和认同社会成员的仪式。
宗教仪式总是充满象征的意蕴,但象征的意义却是文化的建构。在这里,象征把身体性的、道德性的、政治经济性的力量作为现实化的手段,象征又是不受社会规范约束的人性的情感与冲动。然而,需要从不同层次理解宗教是一套行动的象征制度,仪式象征性地提供人生与世界的理解,以及获得精神、灵魂和情感的交融而摆脱世俗。
宗教一方面包含着有关环境的知识与暗示,成为当代道德意识与社会关怀发展的重要部分;另一方面宗教和科学之间存在着冲突和紧张关系。如何看待宗教与科学之间的对立、分离和相互关系,是人类学的重要关注之一,其中包括不同文化对科学与宗教的不同理解。在宗教与社会的关系上,宗教通过一系列的对道德和伦理信仰之内化,以及忏悔和奖惩,创立并维持社会控制;人类还记录了宗教运动与社会重整的重要关系,认为宗教运动是造成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十六章 文化展示 第一节 人类学与口述 第二节 文化撰写 第三节 影视人类学 第四节 艺术解读
章节要点:
民族志的资料主要来自田野工作中所获得的口述资料,目的是对文化或社会现象做出解释;人类学的口述传统(民间文学)研究倾向于把文学放在它们发生作用的社会场景中研究,探讨它们与现实的互动。人类学在民间文学研究方面存在几种主要理论。历史-地理方法认为,不同文化中有着相似内容的神话传说代表着相似的文化现实,因此,研究者的任务就是通过对照不同的版本,重建这种现实。与忽视了意义问题的历史-地理方法不同,自然比喻方法以探讨民间文学中过去的意义为主题。在人类学对口述传统和口头艺术的研究中,结构主义方法要去发现神话传说背后隐含的结构和意义。博厄斯、马林诺斯基等人则强调口头文学在人们的现实社会生活和思想中的重要性。
人类学家从事田野调查,之后要写出一部作品,描述那里的文化,这就是人类学的文化撰写。人类学中存在着三种文化撰写的模式。现实主义民族志是强调作品的真实可信。这种模式的文化撰写与马林诺斯基的功能主义和“文化的科学”是紧密相连的。与之不同的是,解释人类学民族志是对社会活动进行具有丰富意义的、全貌的描述。在“深描”的过程中,文化撰写的技巧从堆砌事实转换为象征意义的细腻的解释和交流。20世纪80年代,后现代主义人类学对以往的文化撰写模式进行了反思,出现了“多声道”的后现代主义民族志。他们认为,民族志是文化的创作,所有的真实都是被建构的,从而强调文化撰写要提倡对话和多声道文本。因此,人类学的百年理论变迁过程总是展现出不断反思和质疑的学术发展意义,这也是每一个人类学撰稿人坚持理论创新与学术伦理原则的出发点。
文本与影像作品的区别在于,文本通过概念等抽象性描述和概括来陈述,而影像则是直接形象的表现。人类学影视作品和文本民族志一样,它们都是对某种真实状态的陈述。影像不必模仿文字,文本书写也不可以直接套用到影视表达上。这也决定了它们之间的互补性。影视人类学是以影像和影视手段表现人类学原理,记录、展示和诠释一个族群的文化或尝试建立跨文化比较的学问。随着影视技术发展和人类学理论转变,民族志电影先后出现了解说电影、观察电影、真实电影等传统。民族志电影的拍摄原则也跟随着人类学理论进程而发展。当前,民族志影片的美学意义与应用性成为新近发展的重要取向。
人类学研究艺术的概况,显示了它的独特视角和方法:它从更宽容、多元、存异的角度,“激活”艺术品,还原至其产生场景,强调其多重维度:艺术理念、艺术家、艺术品、艺术的再生产和消费等等。人类学将艺术视为文化的提喻性表现,所以艺术在其生产和消费中成为想象他人/自我或被他人想象的媒介。正因为如此,艺术成为族群认同、身份诉求的表述途径,艺术品的产生和消费体现了不同群体、阶层、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冲突,艺术品的收藏更展示了艺术品、生产者、消费者及其所在的文化之间的微妙关系。
第十七章 人类学的应用 第一节 人类学的应用历程 第二节 人类学应用实例
章节要点:
虽然主流人类学的主要旨趣在于理论诠释,但人类学家一直都没有停止探索如何将人类学知识应用于社会、解决实际问题。应用人类学就是所有借助人类学的理论、观点、方法与研究成果来探讨、评价并解决社会文化问题的工作。应用人类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应用人类学只是把人类学的概念、知识与研究方法直接应用于行政管理及个中国发展项目,以解决社会、经济、文化与技术问题的活动;广义的应用人类学则指人类学者在任何非学术机构,如政府机构、国际发展机构、公共卫生机构、社区发展机构等从事的工作。综观应用人类学的历史,早期的殖民地管理,传统社会的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农业、卫生、教育、环境等问题,是人类学的主要应用领域。当今,应用人类学主要研究现代化与全球化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社会和文化问题。
人类学的应用范围很广泛,应用人类学家的角色与职业也多种多样。根据角色的不同,应用人类学家也采取了不同的工作模式。人类学的应用有两种最基本的应用模式:一是行政管理模式,人类学家的职责主要是提供专门的信息和咨询;二是倡导-行动模式,人类学家站在社区和边缘性群体的立场,进行政策倡导和相应的实践活动。在参与具体社会事务的过程中,应用人类学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即价值中立与价值介入。价值中立是指人类学者在研究及工作过程中不渗如自己的主观情绪和价值判断,价值介入则是指人类学者采取一种积极参与和介入的态度,引导社区的社会文化向预期的方向发生转变,并促成社区发展。
第二篇:人类学概论期末感想
人类学概论期末感想
人类与自然的相处过程中发展着自己的物质文化,就像人类文明总是伴随着像资源的使用从而维持自己的生命。我们总是在自然的礼遇中出现并存活,直至今日都无法离开他,更无法忽略他。我们在这里寻根溯源,不光是为了看看过去的我们长什么样,也为了明白我们是如何聚集发展,发明新的工具,兴建城池,发展礼制等社会制度。
直至今日,我们已经在群居的过程中有了自己的文化于社会网络。正如同文字作为一种意义表达的象征符号的时候,在表达我们的感情描述认识这个世界的过程里创造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与各式各样的习俗。
但形成社会的过程伴随着各个小部分的成长,会出现家庭,出现传媒,出现各式不一样的部分,这么多的变化当然伴随着冲突和融合。不论资源还是思想都会给人争辩的理由,伴随着物质生活的迅速膨胀,就像是社会和自然之间冥冥中的冲突,就像进化论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我们必然经历的“变种”。
这让我想到课堂上所说我们变化得从突变,基因重组和,迁徙,选择,这四方面来说的话。不同的族群在经历了同源的师兄与其的分离,他的机体在不同的环境下的变化促成其更加适应环境,去生活,去创造。我们也是在环境的不断变化中,适应环境,创造更加有利于生存的新环境。但与此同时,在不断繁衍的过程中,我们身体的机能也在不断变化,所以我想是否万物总是本身带着趋利避害的本质特征,无论文化或文明的发展有多强大,在生存面前如此微不足道,生存与毁灭总是如此的明朗和重要。
但也许会有人说,人类在千百年的繁衍过程中形成了无比估量的精神力量,在不断的迁徙与地理分隔或什么的因素的影响下有了千万种的不同,这让我更加感受到人类学的繁杂但丰富。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比较观,整体观,文化相对管教会我们如何用不同的视角去看不同的文化,如何用一双既客观,又不失人情的眼睛来看这个世界与自然。
我们学文化,学制度,学人体机能,学家庭,学艺术,学田野实践,最大的感悟便是人体自身在和自然的融合中不断的变化有和不同的类型融合,这就像我们的习俗延续和和时间的融合中与社会发展的融合。再就是历史所具有的的偶然性是我们无法预测的。而我们到田野,参与实践,研究大大小小问题的同时感受着历史的厚重性。
第三篇:文化人类学概论讲义
《文化人类学概论》(culturalAnthropology)
课程简介
文化人类学是研究人及其文化的科学。它运用民族志方法,通过观察与参与观察,研究和描述不同人群的生存状态、人类的文化与社会,并由此构建关于关于人类及其行为的总体性知识,达到不带偏见的认识文化差异性与文化多样性,获得对人的真情实在的理解与关怀的目的。
课程简介
文化人类学的分析视角,有进化论、传播论、功能论、结构主义、文化相对主义等。
田野调查、跨文化比较、主位与客位是其独具魅力的研究方法。
教学目的
学习人类学基本知识
掌握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基本方法 了解人类社会文化的变迁 认识人类自身发生发展的规律
提高参与人类社会文化发展和人类自身发展的能力。教学内容
第一章 人类学导论 第二章 文化人类学方法 第三章 文化人类学理论 第四章 文化与生态 第五章 体质人类学 第六章 文明的历程 第七章 经济人类学 第八章 心理人类学 第九章 婚姻家庭与亲属制度 第十章 宗教人类学 第十一章 文化变迁
第十二章全球化视野中的文化冲突及其消解
参考书目
周大鸣,秦红增.文化人类学概论.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9.庄孔韶.人类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5.【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1.庄孔韶.人类学经典导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王铭铭.20世纪西方人类学主要著作指南.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宋蜀华《中华民族学五十年》 宋蜀华《中华民族学理论与方法》
凌纯声、林耀华《20世纪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方法与方法论》 本尼迪克特《菊花与刀》 格尔滋《地方性知识》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 《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B.Malinowski)《安达曼岛民》(Radcliffe-Brown)《努尔人》(E.E.Evans-pritchard)
《人类学定位——田野科学的界限与基础》(A.Gupta,J.Ferguson)《论社会人类学》(E.E.Evans-pritchard)《人类学的邀请》(Luke Brady)《人类学家在田野》(澳)(Lynne Hume),(英)(G.L.Hundt)《人类学诗学》(Ivan Brady)《人类学透镜》(James Pencock)《文化论》 》(B.Malinowski)《人类学一百年》【英】(T.K.Penniman)《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费孝通)
教学计划
教学学时:48学时(16周)课堂教学:36学时(12周)教学考察:课堂讨论:读书报告:
6学时 3学时 3学时
第一章 人类学导论 ——什么是人类学?
——什么是人类学 Q: 什么是人类学呢?
A: 人类学是研究人及与之相近的灵长类的一 门学问,或者说是多种相关学问的集合。
Anthroplogy(人类学)一词是源自希腊语 anthrpos(人的)+ logos(研究)。
1501年,德国学者洪特(Magnus Hundt)把此词用作他研究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物学专著的书名。19世纪以前,人类学一词主要是指对人性、人类体质特征及其进化历史的研究,相当于现代体质人类学再加上有关人性的思辨。随着对原始民族的实地考察和考古学的发展,开始从体质、文化、考古和语言等方面对人类进行广泛综合的研究.作为名词或单词的人类学内涵所发生的变化。欧洲:人类学----体质人类学 英美:人类学----文化人类学
民族学一词的意义多次转换。最初侧重于种族起源研究,强调地理学和语言学方面,指一门特别关注文化共通性的人文学研究.19世纪60年代,随着进化论学者的兴起,民族学开始将注意力转到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追溯上。
一、人类学的学科体系 体质人类学
体质人类学是研究人本身的体质,与生物学不同,主要研究人类起源、人种、和人体形态等三个部分。关注行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关系.体质人类学无论是研究人类祖先的化石、当今世界人口的基因分布、基因遗传机制、不同区域人们的肤色和形态特征,还是研究人类及相近的灵长类的行为模式,都关注行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关系。可以说,体质人类学研究的是人类及相关的灵长类的体质发展过程中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关联。
考古人类学
考古人类学是从事对人类遗存的研究和复原工作。考古学不仅研究人体的遗骸(由此可得到人的生和死的资料)也研究人类所创造、生产和使用的一切事物的遗存.换句话说,考古学家试图发现和研究所有的人类活动遗迹,通过这些遗迹来了解和复原人类的活动,来了解人类与其环境所构成的关系。
语言人类学 对人类的交流系统(尤其是语言)的分析和研究。语言学家们关注的问题有:语源研究,即现代的语言是怎样进化而来;研究其他物种的交流体系,以及人类的经验是怎样成为代码,未来的语法将怎样构成等;通过语言研究人类思维的本质。所以语言人类学并不是为了多掌握几门语言,而是通过对语言的研究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本质 语言人类学主要是对人类的交流系统(尤其是语言)的分析和研究。语言学家们关注的问题有:语源研究,即现代的语言是怎样进化而来;研究其他物种的交流体系,以及人类的经验是怎样成为代码,未来的语法将怎样构成等;通过语言研究人类思维的本质。所以语言人类学并不是为了多掌握几门语言,而是通过对语言的研究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本质。
文化人类学
是对人的文化的研究。主要任务是解决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三大重要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的前提,涉及到物质文化;(物质文化)二是人与人的关系,即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是人与人关系的体现(社会文化);三是人与心理上的关系,了解个人离不了了解心理。(精神文化)文化
文化,提供了“生活的设计”使得人类具有极为灵活和多样的方法来解决生存遇到的各种问题,也使我们人类成为地球上的主人。我们越研究文化,就能更理解我们人类的意义。
更多的分支
体质人类学:医学人类学、工程人类学、遗传人类学、灵长类人类学等
考古人类学:试验考古学、民族考古学 语言人类学:社会语言学
文化人类学:乡村人类学、都市人类学、女性人类学、旅游人类学、视觉人类学
第五个分支学科:应用人类学
二、人类学的起源
文艺复兴和启蒙时代(15—18世纪),欧洲经济向海外扩张、掠夺和殖民,许多学者也能到遥远的地方并记录下对异民族的发现和观察。两类问题:一是人类从何而来,为什么有不同形态?二是各种人类集团为什么有不同的生活习尚?人类学就是为解答这些问题而兴起的。有的人类学家对这一问题作过详细的阐述,认为从科学史上看,人们最先研究的是距离人类最远,对人类行为所起的决定作用最小的现象。所以物理科学形成得较早,以后是生物科学,再后是社会科学18—19世纪的学者形成了社会科学中的比较方法。建立起许多文化进化的表格,在所有的表格中,欧洲社会制度位于进化金字塔的尖端。
(一)进化论思潮的产生 神创论与起源论
在进化论产生之前,基督徒认为创世纪是理所当然的事。在16世纪早期 A.J.Ussher 论证创世纪的那一天是公元前4004年10月23号上午9点,但也导致了对起源论的探讨。随着地理大发现,创世论也变得越来越麻烦。多源论与一源论 生物进化论的产生
华莱士Alfred Russel Wallace(1823-1913)和 达尔文(1809—1882),并使他们得出了同样的结论。他们提出了一个简单、自然、通用的法则来概括种的起源和灭绝——即自然选择。1858年,他们用这一标题发表了论文,第二年达尔文又出版了《物种的起源》,这部学术著作把进化论的概念普及化并应用到整个生命界。华莱士Alfred Russel Wallace(1823-1913)華萊士雖同為演化理論的提出人,卻只謙抑自稱是熱情的甲蟲獵人,也不吝推崇達爾文的貢獻。Charles Robert Darwin
Q:什么是自然选择呢?
简单地说就是保持适用环境较好的特征,抛弃不太适用的特征的过程。自然选择有两个重要的基本点:
(1)所谓特征不是个别的而是群体的有利的特征(2)特征并不是天生的“优越”。自然选择完全依赖环境,环境改变,那些有利的适用特征也随之改变。
(二)社会思潮中的进化论
到18世纪末和19世纪,社会科学的比较方法导致社会的理论和知识的过程完全由进化论所统帅,这经常被称之为古典或直线的进化论。
孔德(Auguste Comte 1798 —1859)。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和实证主义的创始人,被尊称为“社会学之父”。他创立的实证主义学说是西方哲学由近代转入现代的重要标志之一。Auguste Comte 实证主义
斯宾塞(H.Spencer 1820 —1903 年)界定了进化的定义:进化不仅仅是变迁,而是通过持续地分化和整合,从一种不确定的、不连贯的同质性向确定的、连贯的异质性变化的过程。换句话说,是指生命和社会从简单向复杂的发展过程。H.Spencer 人类学的早期进化论者
摩尔根(1818—1881)Lewis Henry Morgan 《古代社会》 泰勒(1832—1917)Edward Burnett Tylor 《原始文化》
(三)专门化学科的出现 18世纪中叶社会科学仍没有分化,都包容在历史学的研究中。19世纪进化论的兴起,社会科学本身才开始分化,才开始建立起各自的专门兴趣和研究方法。19世纪中叶社会科学最主要的分化就是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产生和分化。社会学家的兴趣是欧洲社会;
人类学的兴趣较为广泛:考古发现、“种族”研究和人类。
(三)专门化学科的出现
体质特征的分布、人类进化、文化的比较研究和文化进化等,这些多少受到一些进化论的影响。一般说人类学主要集中在所谓“原始”的或前工业的社会。其四个分支──考古学、语言学、文化人类学和体质人类学,虽然是分别形成的,但成为人类学相关的次级学科。
三、人类学的研究范式
范式: 特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paradigm)美国社会学家里尔茨区分了社会学三种不同的研究范式:社会事实范式、社会定义范式和社会行为范式,这种划分主要是表明社会学家看待社会现象的不同方式或不同的观察角度。人类学的研究范式,包括五个要素,这些要素是在人类学学科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比较观
人类学与社会学在19世纪的主要区别是社会学集中研究西方社会,而人类学则有比较的传统,对整个世界的文化和民族进行比较。比较研究有两种形式:
(1)共时性比较,即对同一时代广大区域内的(包括许多的民族和文化)的资料进行跨文化的人类学比较;
(2)历时性比较,对同一区域内不同时代的资料进行比较,以揭示进化的模式(可以是生物的、社会的或文化的进化模式)整体观
这是人类学不同于社会学的另一特征,社会学家主要集中在社会和社会制度上,而人类学则是把人类的体质和行为(包括体质、社会、文化、甚至心理)的所有方面联系起来研究。
这种研究通常称之为“整体论”(holism),并且成为人类学的一个基本点。原因之一是人类学家发现除了人类学家本身观点各异之外,当代的许多学者以及传媒在讨论有关人的行为时,如种族、领土、两性关系、或者大脑结构等,很容易产生单一的决定因素。文化相对观
是直接涉及文化价值判断的方法和理论,是人类学家的核心。它认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特征、个性。在过去、现在和将来,任何文化在价值上都是平等的。我们不能用普遍、共同、绝对的标准去衡量一种文化的价值。
人类学家用文化相对观来反对种族主义、欧洲中心主义、以及民族中心主义。田野调查 人类学的实地调查又成称田野调查,主要的方法是参与观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是对一个社区及其生活方式进行持续的观察和研究,尤其对基层的、小规模的社区进行长时间的调查,全面了解社区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是人类学家的擅长。
主位与客位研究
主位(emics)和客位(etics)两词是从语言学来的,意指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主位研究,就是要研究者从事件参与者本人的角度去观察,要研究者摆脱既有的范式的束缚,抛弃文化本位的偏见,去探讨人类社会的现象。客位研究,即是从旁观者的角度观察人的行为和事物。人类学家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分析和归纳所获的资料。客位研究经常把当地人认为无意义的、或不适宜的活动、事件来进行比较和评价。
四、人类学的内核——文化的概念
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泰勒《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
罗斯曼(Abrahamv Rosman):罗斯曼(Abrahamv Rosman)认为:文化是指人类的生活方式,而这种生活方式的研究又要以整体、整合的总的生活方式为研究重点,它包括对人类行为、人类制造的物件以及人类观念的研究。在总体上,文化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演变的,同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又存在着前后阶段上的连续性。
霍华德(Michael C.Howard)
霍华德(Michael C.Howard)认为,文化本身是一种习俗性的态度,按照这种态度,人类群体学习如何协调其行为、思想及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因而,文化包含着行为、感性与物质三个方面。行为的要素指:人们如何行动,尤其是那些与人们之间相互作用有关的行动。感性包括人们的世界观,以及一切人类通过学习而获得的行为方式与准则。物质则是指人类所生产的物质产品。
格尔兹(Clifford Geertz)格尔兹对文化所下的定义则采取阐释人类学的观点,因此他将文化界定为:“是指从历史沿袭下来、体现于象征符号意义中的意义模式,是由象征符号表达的传承概念体系,人们以此达到沟通、延续和发展他对生活的知识和态度。
文化的概念(Culture)文化是一种看的见的事实。
文化是一种适应自然的体系。文化是人类实践和信仰的积累。
文化是一种信仰模式,它铸造了社会中每个人的人格。文化是一种思想和实践系统。
文化是一种无意识的结构,它产生人类的思想和行。文化是一种在社会交往中起作用的共同符号。文化的概念(Culture)
文化是一种法则或行为规范的组织,是一种历代相传的、在符号(象征)中体现的意义模式,是一个承继的用符号形式表达的概念系统。人们依赖文化,传递、延续、并发展他们的生活知识和对生活的态度。文化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一种具有特点和行为特征的可以区分的范畴,是社会和人在历史上一定的发展水平,它表现为人们进行生活和活动的种种类型和形式,以及人们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文化可以用来指所有人类习得的行为方式;文化又可以特指一个民族或者特定社会的生活方式;文化也可以指一个社会内部不同社会阶层、性别、年龄段等人类群体的生活方式,有时也用亚文化来指代这个层面的文化。
文化的性质(Culture)
文化是普遍的,人类群体都有文化。文化中在特定的文化单位中成长,通过他们文化得以世代传递。不同群体所具有的多样性文化内容往往是用普遍性的框架组织起来的。不同的文化在终极的价值和一般性的伦理约定方面非常相似。文化的性质(Culture)
濡化:文化是在人出生之后逐渐习得的。人类的大部分行为都是文化模式潜移默化作用的结果。人们从婴儿期起不断地学习和获得文化,人类学家将这一过程称为“濡化”。
人们借助语言等符号系统来学习,传递信息。通过象征符号的传递和接受,人们才得以创造丰富多采的文化,并使之延续下来。文化的特征(Culture)文化是共享的 文化是习得的 文化是基于象征的 文化是整合的
多元文化的视野(Culture)种族 族群 社会性别 年龄 区域
五、人类学之地位
时代的变革者: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对资本主义的影响 思潮的引导者:从进化论到结构主义 弱势群体的同情者:少数民族、贫困文化 矛盾冲突的协调者:文化多元与文化协调
第二章 文化人类学方法
田野调查PRA(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调查方法
一、什么是田野调查
文化人类学的目的是了解人类的行为。田野调查是文化人类学了解人类行为的基本方法。美国人类学家R.M.基辛:田野工作是对一个区域及其生活方式进行长期研究。田野工作是人类学家最重要的工作,是人类学家收集资料和建立通则的主要根据。人类学家撰写的成果是在提炼出这些经验累积的精华,而终究是要指涉某一民族的特殊经验。田野调查
田野调查(fieldwork)是人类学家获取研究资料的最基本途径和进行理论研究的最主要基础,同时也是民族志构架的源泉。所谓田野工作是经过专门训练的人类学工作者亲自进入某一社区,通过直接观察、访谈、居住体验等方式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田野工作与人类学的关系
美国人类学家恩伯:田野调查是人类学的基石
英国人类学家赛格利曼:田野工作之于人类学就如殉道者的血之于教堂一样。是人类学家获取研究资料的最基本途径,是、“民族志”(ethnography)即“记述民族学”(descriptive ethnology)的源泉。没有田野调查就没有人类学和民族学
二、田野调查的历史 摇椅上的人类学家 泰勒 弗雷泽
二、田野调查的历史
摩尔根《易落魁联盟》(1851)
(德)巴斯蒂安《民族学研究和资料的收集》(1871)1874年,英国科学进步协会编《人类学的记录和询问》 博厄斯对印第安人的调查(1883-1884)哈登新几内亚托雷斯海峡的调查(1898-1899)
二、田野调查的历史 克鲁伯(非洲)萨皮尔 本尼迪克特 米德(萨摩亚岛)布朗(安达曼岛民)
马林诺夫斯基(特罗布里恩德岛,现代田野工作)怀特、斯图尔德 莱唯-斯特劳斯
Lewis Henry Morgan(18181881)1862《人类家族的亲属制度》 1877《古代社会》
1881《美洲土著的房屋和家庭生活》 摩尔根(L.H.Morgan)
《古代社会》:社会进化发展所经历的主要阶段——即蒙昧、野蛮、文明3个阶段,每个大的阶段又分成3个小的发展时期,这些发展阶段的划分是以技术发明为基础的,技术的发明与文化的进化模式相互联系,把人们对于古代社会的实际形态的错误认识加以正确的引导(L.H.Morgan)
社会进化观:生活资料生产的进步是划分原始社会阶段的根据(获取食物的手段、发现与文明)
政治观念的发展: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 婚姻家庭发展史:群婚、血缘婚、伙婚、对偶婚、一夫一妻制 James George Frazer(1854-1941)1890《金枝: 巫术与宗教研究》(The Golden Bough: a Studyin Magicand Religion)认为“巫术先于宗教”的第一人
图腾信仰与异族通婚(Totemism and Exogamy)(1910)
原始宇宙进化论的创造与发展及其他(Creation and Evolution in Primitive Cosmogenies,and Other Pieces)(1935)
原始宗教中的死亡恐惧(The Fear of the Dead in Primitive Religion)(1933-36)
弗雷泽(sir james george frazer 1854-1941)人类进化三阶段:巫术、宗教、科学 模拟巫术、接触巫术 贡献和局限性
贡献:使人们能够第一次摆脱神学教义的束缚,以系统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的特性;更有意义的是,进化论可以正确地区分哪些是人类生物遗传的因素,哪些是通过学习得来的社会特性
局限性:不能不受当时欧洲中心论思想的影响,无法以正确的态度来对待各种非西方的文化;19世纪末,进化理论受到了其他学派和学者们的批评。
2、传播论学派 兴起于19C20Y,主张从空间上研究文化的传播,又称文化圈学派。力图把人类文化发展史归结为文化联系、冲突、借用和转移的现象,用转移和传播代替进化。文化成长、变化、发展的主要过程都与文化的转借相关联,传播论者否认所有重要的发明都是在每个文化中独立完成的。那些关键性的发明(如车轮的发明)不会是所有文化都经历的独立发明过程,而是由一种文化发明出来后,再由邻近的文化转借过去,逐渐加以扩散在传播论者眼中,传播的过程(文化转借)有赖于“历史的偶然性”,而不由某些不可逆转的进步法则所左右。德国的传播论原理
研究特定文化的“特质”(如鱼钩的类型、神话等),并试图解释这些文化特质的分布情况;把人类文明起源地局限在若干文化圈中,这些文化圈内拥有较高的文明,通过转借、移民、征服等等将这些文化特质传播到世界各地。德国的传播论原理
拉策尔(F.Ratel1844-1904): 《民族学》;
人类地理学》地理环境决定论; 人类文化分布与发展图集; 提出文化的“形式标准”; 物质文化是民族学的研究对象。
弗罗贝纽斯(Leo Frobenius1873-1938): 《非洲文化的起源》; 提出文化圈概念(cultural circles)考察各文化间相同数量的表均(面具、房屋、鼓、衣服、盾牌、弓箭)人是文化的体现者、搬运者不是创造者; 文化神学:文化解剖学、文化生理学(男女性别)提出绘制文化地图的方法
格雷布累尔(Fritz Graebner1877-1934): 提出文化圈的文化层概念; 人类学研究的主题是文化的传播; “文化亲缘关系”的两个标准(形、量); 《大洋洲的文化圈和文化层)。奥地利传播论
施密特(Wilhelm Schmidt1868-1954): 奥地利神父 一神教广泛存在;
文化圈进化理论:原始(狩猎采集)、初级(园艺畜牧)、第二级(农业)、第三级(高级文明)
提出文化圈的连续标准和亲缘关系程度标准。英国传播论
又称泛埃及主义、埃及中心论
里弗斯(William H.Rivers):各文化的联系与融合是人类文化进步的主要推动力;肯定文化传播的同时肯定文化的进化;
史密斯(Elliot Smith):埃及中心论(农业、灌溉、造船、太阳崇拜、木乃伊、巨石)《古埃及人》、《文化的传播》;
3、历史特殊论学派
博厄斯(Franz Boas,1885—1942)认为民族学应该详细研究文化特质的地理分布情况,因此创立“历史特殊论”学派。
观点:民族学研究中,重要的是调查每一种文化独特的历史,而不是试图发现文化变化的普遍法则,只有具体的东西才是历史的和可靠的; 重视对于文化区域的研究,开始关注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强调标本(如文化遗物与文化特征标本)的收集,并记录它们的分布,按照特定的类型进行分类。博厄斯(Franz Boas,1885—1942)人类学研究三大目的和任务,即重建人类史、揭示文化发展规律和探讨变迁的动力;主张用历史法取代比较法,不仅建立在一般性基础上,而且重视每一单个文化事例;反对种族主义、提倡文化相对主义。文化相对主义
衡量文化没有普遍绝对的评判标准,因为任何一个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每个文化的独特之处都不会相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观,各族文化没有优劣、高低之分;一切评价标准都是相对的。
3、历史特殊论学派
历史特殊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历史,构拟人类历史是人类学的目的,必须研究每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独立论:文化是独立的整体,不全是由地理或间接决定。各种文化都有他自己的模式,不能用单一的原因推论文化的形式。文化平行说:人类需要的生活条件有共同之处,又都有适应环境的能力,因而能够创造出相似的文化。
文化辐合论:文化的传播与借入不可避免,文化可以殊途同归。正如车轮的辐条从360度的圆周上共同指向圆心。
文化区域说:文化区域、文化特质、文化丛、文化型、文化中心区、文化边区
“历史特殊论”学派的其他成就
克鲁伯(Alfred Loues Kroeber):文化形貌理论 威斯勒(C.Wissler):文化区理论
萨丕尔(Edward Sapir):文化与语言的研究 露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和
玛格丽特·米德(M.Mead):“文化与人格”学派的研究
博厄斯(Franz Boas):提出文化区概念;有共同文化特征的地理区域形成为一个文化区。
威斯勒(Clark Wissler):文化型式(部落)、文化区域、文化带;文化中心(文化特征多)、文化边缘;把北美分为9个文化区。
贡献与局限
贡献:对归纳法的重视,重视田野调查及其科学性。局限:对于他们所收集的各种物件的相互关系较少注意,对文化的认识往往存在许多片面之处,后来常因沉湎于资料搜集而缺少理论建构,以至没有一个明晰的理论框架来整合大量资料而使其研究呈现出支离破碎的状况。
4、功能学派
主张:长期的田野工作;把文化视为一个整合系统进行研究。马林诺夫斯基:
①认为文化有满足人类的需要的功能,强调文化最终应满足个体的需要;
②1915到1918年在靠近新几内亚的特洛布里恩德岛长期进行田野工作;
③忽视了特定社会文化力量对个人的影响。
文化功能主义:社会系统都有功能上的统一,所有的文化都有正面的功能。文化直接或间接满足人类的需要。
文化的功能分为两类:满足人类生物性需要和满足于社会调适(社会需要)。人类学的重要工作就是研究文化的功能。
文化迫力:人类的基本需要、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产生出三种基本的文化迫力,依次分为一二三级。
文化是由于要满足人类生活的一种需要而出现的一种人为设计,并非毫无意义的自生自灭,它随着人类生活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5、结构功能学派 拉德克利夫·布朗(A.R.Radcliffe—Brown,1881—1955)《安达曼岛民》《社会人类学方法》
①深受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的影响;
②将社会看作是由各个部分在功能上整合的有机整体,结构—功能理论着重于分析社会结构的各个部分(如社会的主要群体及组织)和这些部分在维持社会秩序及平衡方面的功能。社会结构的研究主要有三部分: 社会形态学,即社会结构的不同类型;
社会生理学,即社会结构如何发挥功能,道德、法律、礼仪、宗教等文化与社会结构的关系;
社会结构的发展,即新型社会结构的产生。贡献与局限
贡献: 建立了关于文化整合的概念,并且十分强调在具体社会环境中人的需求,而对这种需求的认识是我们了解社会不同习俗与社会组织起源的关键之所在。
局限:①往往仅仅着眼于地域性的小群体,而在对这些群体的分析,看不出有任何历史的联系;②忽视了自然环境与生物环境对于人类文化的作用;③忽视了文化的变迁。
6、法国社会学学派 圣西门、孔多塞、孔德
迪尔凯姆(David Emile Durkheim,1858--1917)莫斯(Marcel Mauss,1872--1950)列维·布吕尔(Lucien Levy Bruhl,1875—1939)赫尔兹(Robert Hertz,1822--1915)迪尔凯姆(David Emile Durkheim,1858--1917)“机械结合与有机结合”
社会是一个整体,这是研究社会的基础
《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对宗教进行了定义,归纳了宗教的一些特征,对宗教的起源、本质和功能也进行了讨谈。
迪尔凯姆人类学遗产后来演变为两种对立的传统,一种是以拉德克利夫-布朗为代表的经验主义传统;另一种是以莫斯、列维-斯特劳斯为代表的理性主义传统。
乱伦禁忌:是社会规制的最初形式、外婚制是其原始形式; 亲属关系不仅仅是血缘关系,主要是社会加于某些个人的法定和道德的义务所构成;
反对群婚之说;同意原始群-氏族、母系-父系的社会发展顺序; 氏族图腾先于个人图腾;
关于宗教的研究:大多数进化论者、功能论者将宗教定位于个人心里层面的解释。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图腾崇拜是原始宗教的基础、宗教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是宗教产生的最终原因。
宗教观念产生的真正和唯一的渊源是社会,图腾崇拜的对象或神圣事物都只不过是社会力量的象征。没有一种物体生来就神圣的,只有社会才能使之神圣化。批判了泛灵论和自然崇拜将宗教的当作“集体错觉”的观念。提出了社会事实、集体意识(观念)、社会整体的概念。提出宗教的定义:
“宗教是一种既与众不同又不可冒犯的神圣事物有关的信仰和仪轨所组成的统一体系,这些信仰与仪轨将所有信奉他们的人结合在一个称为‘教会’的道德共同体内。“ 关于宗教几种解释性的假设: 宗教信仰与宗教实践是由社会决定的 宗教思维是一种认知的行为努力
宗教思维和宗教仪式表示各种社会关系并使之戏剧化 宗教是以某种有益于社会团结的方式起作用。
莫斯《论礼物》:人们进行礼物交换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社会需要这种互惠性制度,以保证社会活动的进行和社会规范的建立,交换活动产生并强化社会规范结构。列维·布吕尔:《原始思维》 赫尔兹:仪式和象征现象 范·盖内普:《通过礼仪》
《论礼物》:礼物交换的三个义务:馈赠、接受、回报,体现的是一种互惠性的社会现象;其意义在于维系集团之间和个人之间的联系,减少集团的封闭性和排他性。互酬性的交换人类社会关系的基本形式,可用于解释婚姻制度。婚姻是对女人的交换。
赫尔兹(Robert Hertz 1822-1915)《右手的优越》:喜用右手是由社会的价值观、社会的集体观念、集体意识决定的。
社会与宇宙分为两个侧面:神圣与世俗、男性与女性、主动与被动; 列维-布吕尔(Lucien Levy Bruhl 1857-1939)互渗律:原始人对任何现象的思维都具有一种特性,即把这种现象看成是其自身,又将之解释为其他东西。原始人的集体表象以原始意识中各种人与物之间的神秘关系为基础的。
原始思维是一种前逻辑思维,他是原始文化的基础。不能以现代人的思维来理解原始人的文化。
构成原始思维的集体表象及其相互的关联是受互渗律所支配的。
7、文化与人格学派
在研究文化整合的机制时,美国人类学家把自己的着眼点放在人们的心理因素方面,而不大注意社会的因素。
这一学派的基本观点是:假定人们都具有一些特定的人格特征,而这些特征在其文化中占有特殊的支配地位。露丝·本尼迪克(Ruth Benedict,1889—1948)文化与个人的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因而人类学家有可能按照人类不同群体心理类型的归类对文化进行分类。《菊与刀》与《文化模式》
二次大战以后的人类学理论
随着第二次大战结束而兴起的一系列反殖民化过程,一方面使那些一直从事所谓“落后”民族研究的学者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工作园地,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内部成长起来的学者们开始以一种全新的民族观与文化观来看待自己的文化,人类学逐步走向成熟。新进化论 文化生态学 新功能主义
1、新进化论
莱斯利·怀特(Leslie Alvin White,1900—1975)①坚持人类文化是经历由低级到高级的逐步演化过程的,但怀特试图分析是哪些因素导致文化变化的发生,他将能源的获取作为进化的标志,特别强调文化发展的独立性或超有机体性;
②文化进化的首要力量是技术的进步,反过来文化又决定发明和革新;
③认为文化的主要特征是符号,而语言是符号表达的最重要的形式,使用符号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根本区别。
④缺陷
2、文化生态学
斯图尔德(Julian Steward,1902—1972)①着重研究在特定文化内部与文化区域内发生变化的次序; ②认为文化之所以循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不同的文化处于各自特殊的环境之中;
③强调社会文化系统与其自然环境相互关系,讨论的核心问题是文化如何发挥其功能并以特定的适应手段适应周围环境
3、新功能主义
格鲁克曼(Max Gluckman,1911—1975)①批评了马林诺夫斯基关于冲突是社会组织固有属性的论点,他提出由于存在冲突,社会稳定才得以维持;
②《非洲的习俗与冲突》(1956)③成功地将冲突的研究纳入了事物的通常范畴中,同时又强调了基本社会秩序不会改变的性质,没有考虑到社会结构性变化——即社会秩序如何转变和破坏的情况。当代文化人类学的理论
本世纪40-60年代是当代人类学全面发展的奠基阶段,而从60年代至今,人类学则进入一个新的综合与分支专门化的发展时期。两个倾向:
①对于人类认知行为、交流过程及人类整个的信息符号系统在人类社会中运用情况的研究;
②一些西方国家中出现的对马克思主义重新认识以及相应的各种新马克思主义流派的产生。
当代文化人类学的理论 结构主义人类学 认知人类学 符号人类学 文化唯物论 马克思主义人类学
1、结构主义人类学
列维·施特劳斯(Levi—Strauss,1908)①受到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
②以人类心理与思维过程以及人们如何认识世界的方式作为探讨文化的普遍规律的起点;
③亲属关系和神话;
④文化的各种要素必须在它形成一个结构时彼此之间的关系中进行观察,通过这个结构可以看到表面上无意义的事物的内在意义,结构人类学的核心是研究文化的深层结构;
⑤不同文化深层结构之间的相似性。
1、结构主义人类学
二元结构与三元结构:二元系统是三元式的简化特例。三元的核心要比二元更古老,社会结构既是三元性的(天地水)又是二重性的。二元对立是分析文化的主要视角。
烹饪三角:生的—煮熟的—变烂的;文化—自然
1、结构主义人类学
亲属关系结构:《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
婚姻的基本机构:两个集团之间直接交换妇女(规定的交换);集团之间定向交换妇女(一般交换)。所有婚姻体系都是这两种基本结构的复杂组合。
从原始社会交换女人的原则出发来考察亲属关系。神话的结构:《神话学》
任何神话都是由片段即代码串连而成,这些代码有限,在各种规范命题中重复出现,角色及特征变了,而行为和功能没变。民间故事的特征是把同样的行为分派给不同的角色。
把神话要素抽取进行归类比较,可以把每个故事都看成是有关代码的组合,每一代码又都是一系列变种故事中的一个故事,这些故事间对照即为有关代码的意义所在。
其来源是:一是神话表达了与有意识经验有些不同的无意识愿望(弗洛伊德)如乱伦禁忌;二是年长者通过宗教惯例向后代无意识传达信息,构成新的神话。
利奇(Edmund Leach)新结构主义 处于功能论和结构主义之间。
基本点是抽象与实体之间的转换。不把结构理解为现实的实体,而是理解为较独立的抽象概念。
注重探寻“深层结构”,弱化田野调查的作用
《文化与交流》对献祭进行的隐喻与转喻的分析,指出了献祭的逻辑。宗教仪式在开始时把正常时间转换成非正常时间,在仪式结束时又把非正常时间转换成正常时间。献祭是奉献给神的礼物、贡金或罚金,是象征符号,是人与神的交流。是一种转喻代号,献祭者在神界与人界之间假设了一座桥梁。
2、认知人类学
关注语言、文化与人类认知行为之间的关系;核心概念是将文化视为一个观念系统(即知识与概念的系统),它特别强调精确的描述民族志的实际,尤其要忠实地记录人们的相互交流情况,因为认知人类学家认为对交流的分析有助于说明人们是如何认识世界的。“新民族志”“民族科学”
3、符号人类学
研究作为观念系统的文化如何共享符号和意义; 格尔兹(Clifford Geertz,1926—)①研究文化现象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的使用情况和意义所在;
②发现文化存在“断裂”现象,他不认为文化是一个整合的总体,在通常的情况下,文化是彼此非常矛盾的情感,信仰及规则等的集合;
③ “解释人类学”(Interpretative anthropology)
20世纪60-80年代,从重视社会与机能研究的立场转变为力图对文化与意义进行研究。
结构主义就试图找出一种普遍的文化法则。
象征人类学将文化视为一种象征体系,是一种包含了若干不同倾向的大理论框架。
特纳(Victor Turner 1920-1983)利奇是从结构论角度研究象征,特纳是把象征作为动员、驱使人们采取行动的原动力加以研究。提出社会结构充满着冲突与分裂,而仪式在其中起着社会平衡和稳定的作用。
关于象征与符号:符号是一种已知事物的类似代表,而象征是对未知事物的表达。人类学的任务是要揭示这些未知事物的含义。象征是人的生存的基本需要和人共同的道德价值观的结合,是人愿望的表达。
仪式与象征是相结合的,仪式是一种“社会的戏剧”,象征是把身体的、道德的、政治经济的力量变为现实的手段。象征的存在可以随着社会的变化改变其意义。道格拉斯
道格拉斯论日常仪式与秩序
对分类体系在社会秩序建构中的象征意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洁净与危险》研究了不同文化中亵渎的规定和食物禁忌现象。提出:两义性=禁忌的观念,并用之分析人类的分类体系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道格拉斯
关于象征构造与社会结构间的对应性分析。认为:社会结构对象征构造有决定性。
群体与格栅(准则、规范):以此两个概念对社会结构加以区分,以观察其与仪式行为之间的关系
以两个维度的交互作用建构出四个群体社会结构:强群体强格栅社会、强群体弱格栅社会、弱群体强格栅社会、弱群体弱格栅社会 产生仪式的根本原因是社会控制的需要。
宗教仪式和日常仪式都是社会秩序的某种象征和强化剂。格尔兹
解释人类学关注象征、符号,以及对他们做出解释。
格尔兹的思想整体上属于象征人类学,但还受到理解社会学、文化相对论、解释学等观点的影响。
从本地人观点出发的民族志研究。任何对文化的理解都需要对产生这一文化的背景(地方性情景)的理解;近经验、远经验的对话; 要研究的是意义,而不是行为;要寻求的是理解,而不是因果; 社会生活应该被理解为“意义的协调”。
关于文化的分析不是一种寻找规律的实验科学,而是一种寻找意义的解释科学。
文化是一个文本,社会行动的意义可以被“读懂”。深描浅描、眨眼少年;《深描:迈向文化的解释理论》
典型的人类学方法是“通过极其广泛地理解鸡毛蒜皮的小事,来着手进行这种广泛的阐释和比较抽象的分析”。
深描是显微镜式的,要从细小的事情入手。深描是把握文化的重要途径,出发点就是“地方性知识”。人类学家的表述就是解释,只有“本地人”才能进行第一级的解释,还有第二级、第三级的解释。
文化是一个符号体系,民族志写作是一种创作,只有通过对地方性知识的深描,对文化持有者的阐释进行阐释,才有可能对文化现象的深刻理解。4.文化唯物论 哈里斯(Marvin Harris)①文化唯物论是一种研究的策略,它可以将生态学和社会 文化人类学联系起来;
②唯物主义的、非辩证的③主位与客位
④人类社会存在4个基本的成分或层次
⑤再生产或人口压力与生态压力居于中心位置
⑥这些层次还有依次具有决定作用的特征
5、马克思主义人类学
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来分析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
着重分析的问题主要有:冲突与文化进化之间的关系,社会秩序的转变等;
当代马克思主义人类学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流派:
①特雷(E.Terray):“结构马克思主义”流派
②沃尔夫(E.Wolff)、卡纳勒(J.Suret Canale):着重于研究
第四篇:国防教育概论要点
一、名词解释复习要点
1、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教育:是国防领域的教育现象,是为捍卫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武装侵略、颠覆和威胁,维护世界和平,对全体公民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国防政治、思想品德、军事理论、军事技战术和体质及国防形势等诸多方面施以影响的一切活动。
3、国防意识:是一个国家的公民抵御外辱,捍卫祖国的独立和主权,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安全的主观认识。
4、国防理论:是对国防的系统化理性认识,是国防问题本质、规律性的反映,是关于国防的科学理论知识。
5、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励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脊梁。
6、国防法规:是有关国防的法律、法令、法规、规则、章程等法律文件的总称。
7、国防常识(知识):是指国防领域里的战争、军兵种知识、武器装备、领土和领空及领海、国防历史、军事地理、防空防化、法规军纪、国防技能等方面的一般知识。
8、革命英雄主义:是指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坚韧不拔,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
9、中华民族精神: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开拓创先、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路的民族创造精神,坚持正义、自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力量的民族奉献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
二、简答题
1、国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国防教育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加强国防教育是为了增强国民的国防观念;
②加强国防教育是为了增强社会的国防职能;
③加强国防教育是为了提高民族素质;
④加强国防教育是为了培养国防科技人才。
2、国防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国防教育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生存和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①国防教育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社会工程;
②国防教育是加强国防建设的思想保证;
③国防教育是提高战斗力的重要手段;
④国防教育是一种强大的威慑力量;
⑤国防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有效途径;
⑥国防教育是丝丝战争动员的重要条件。
3、国防教育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①国防教育与国家安全环境相适应
②国防教育与国家经济基础相适应
③国防教育与国家科技发展相适应
④国防教育与国防现代化建设相适应
4、简述战争环境与和平环境的国防教育有什么不同?
①思想认识不同;②中心任务不同;③组织实施方式不同。
5、为什么越是和平时期,越要加强国防教育?
国防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国家的存在决定战争难以绝对避免。完美的和平,没有冲突的世界,是一种幻想。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容易产生和平麻痹的思想。所以和平时期的国防
教育的任务更为艰巨。
6、为什么国防教育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社会工程?
中外历史发展的经验一再证明,国防教育对于国家的兴衰存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古人云“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民族尚武精神衰退,国家防卫观念的淡薄,是国家败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7、国防教育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是什么?
基本特征:长期性;阶级性;多样性;强制性;超前性;
基本规律:
①国防教育与国家安全环境相适应;
②国防教育与国家经济基础相适应;
③国防教育与国家科技发展相适应;
④国防教育与国防现代化建设相适应。
8、国防教育的方针和原则是什么?
方针:全民参与,长期坚持、讲求实效。
原则: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结合9、我国新时期国防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全民国防教育坚持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着眼于维护国家的安全、统一和发展利益,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营造全社会关心国防、支持国防、建设国防的浓厚氛围,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服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10、我国国防教育始于何时?古代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是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到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共经历了近四千年的漫长历史。
夏商周时期的国防教育内容:学习射箭等技能;宣传兵役制度;崇尚武道。
秦汉时期的国防教育内容:重视练武艺和研习兵法;重视研究“安国之术”,“治国之术”
唐宋时期:把学习和掌握火药兵器的使用和战法作为军事训练的新内容;重视国防思想和武学兵法的学习研究;富有国防教育意义的文学诗歌作品大量问世,并广为流传,成为国防教育的补充;建成京城大运河。
明朝的国防教育内容:设武学,开武科;京操考核与奖惩;对普通民众进行军事训练
11、春秋时期兴起的“私学”历史意义是什么?
为培养当时的军事人才做出了贡献,也为后世两千年封建社会中选贤任能、平民登上仕途、士卒成为将帅开辟了广阔道路。
12、什么是武举制?何时创立?它的创立和推行有何重大意义?
武举制是公开选拔军官(军事人才)的全国性的科举制度。
创立于唐朝。
唐代武举制的创立和推行,使民间“教人习武艺”的军事教育活动得以普遍开展,内容更加丰富,不仅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也为宋代武学的兴起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3、什么是讲武堂?何时创立?它的创立和推行有何重大意义?
讲武堂是指专门用来传授军事武功的场所,用以练习兵武阵势,培养各类军事人才。
创立于宋代。
讲武堂的创立和推行开创了中国军校教育的先河,是古代国防教育制度的一大进步。
14、孔子、孟子的主要国防教育思想是什么?
孔子的主要国防教育思想“修文事者必有武备”,“执干戈以卫社稷”,“禁暴除害”等;
孟子的主要国防教育思想:战争分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民心向背决定战争胜负,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等思想。
15、首次提出“国防教育”这一科学命题是谁?中国第一部《兵役法》是何时颁布的?
孙中山首次提出“国防教育”这一科学命题;
中国第一部《兵役法》于1955年7月30日颁布。
16、什么是“四时讲武”之礼?中国古代最早的军事理论教科书是什么?
“四时讲武”之礼是指秦时的“春振旅、夏修舍、秋治兵、冬大阅”之礼。
中国古代最早的军事理论教科书是《武经七书》
17、我国国防教育日是哪一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决定,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
18、新时期国防教育的对象是什么?重点对象是什么?
国防教育是全社会全民教育,其教育对象是国家的全体公民。
重点对象:各级领导干部;现役军人;民兵、预备役部队;青少年学生;普通群众
19、新时期国防教育的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国防教育主要内容包括:国防历史教育、国防理论教育、国防精神教育、国防知识教育、国防法规教育、国防动员教育、国防形势教育等。
20、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主要有:
①学习中华民族的历史,特别是近代史,激发公民对祖国悠久历史的热爱;
②介绍祖国的富饶资源、大好河山,激发人们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
③宣传历史上涌现的爱国民族英雄的事迹,特别是我党我军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所创造的英雄业绩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人们对党和社会主义的热爱;
④把爱国主义同国际主义结合起来,激发人们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国际主义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延伸,只有既热爱自己的国家,又关注其他国家和民族,与他们和睦相处,共同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恐怖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把爱国主义同国际主义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符合人类发展要求的科学的爱国主义。
21、我军革命英雄主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② 高度的自我牺牲精神;③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
④不畏艰难的坚强意志;⑤革命的乐观主义。
22、国防教育如何才能做到长期坚持?
①要使全体公民牢固树立国防观念,深刻理解国防教育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参与和接受国防教育的自觉性;
②要认真学习和坚决贯彻国防法,通过贯彻国防法,把国防教育纳入法制的轨道,用法规形式保证国防教育持续发展;
③各级政府要建立和健全教育领导机构,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和领导的积极性,从组织上保障国防教育的落实;
④要从国防现代化长远建设出发,制定国防教育的长远规划,使教育有长远的奋斗目标;
⑤不断研究国防教育面临的新挑战、新形势、新特点,改进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将国防教育不断地引向深入;
⑥广泛筹集和不断投入教育经费,从物资上保证国防教育长期坚持。
23、各级领导干部国防教育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党校、行政学院组织领导干部时,对国防教育的时间和内容有何规定?
各级领导干部国防教育的主要形式:
①组织领导干部学习国防理论;②在党校开设国防课;③开办训练基地(中心)、举办刊授、函授或短期轮训研究班;
④地方党委建立“议军”制度;⑤党政干部参加“军事日”和军事学术交流活动。
国防教育时间上:一个月以内,培训2~4课时;一至三个月,培训4~8课时;三个月至一年,培训8~16课时;一年以上,培训60课时。
国防教育内容:国防知识教育和国防理论教育。
24、学生国防教育的主要形式是什么?《学生军训工作规定》对普通高校、高级中学以及国防生的军事技能训练、军事理论教学的时间、学分等有何规定?
学生国防教育的主要形式:①到部队院校;②集中分散相结合进行军训;③短期培训;④实行半军事化管理。
国防教育理论课必须列入学校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培养方案),成为所有大学生的一门共同的必修课,教学时间为36学时,占2个学分。在高等学校学习的国防生,教学时间一般不少于120学时,约为6-8学分。
除此以外,高校还应从实际需要出发,积极开设国防教育选修课程,供学生自由选修。或举办国防知识讲座
25、现阶段我国国防教育的主要法规有哪些?是什么时候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①《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开展学生军事训练工作的意见》(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 2001年5月29日)
②《全民国防教育大纲 》(2006年11月13日 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颁发)
③《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国家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于2000年7月颁布)
④《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规定》(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于二○○七年三月二十二日制订印发)
26、我国国防教育的组织管理体系是什么?
我国国防教育采取的是“五位一体”的组织管理体系。即充分发挥“国家、军队、学校、家庭、社会”五个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大力推动全民国防教育的普及和深化。
27、我国国防教育基地有几类?其建设标准是什么?国防教育基地命名有何规定?
我国国防教育基地有四类,分别为:纪念型基地;博物型基地;训练型基地;综合型基地。
建设标准:①有明确的国防教育主题内容;②有健全的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
③有相应的国防教育设施;④有必要的经费保障;⑤有显著的社会效果。
具备下列条件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命名为国防教育基地:①有明确的国防教育主题内容;
②有健全的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
③有相应的国防教育设施;
④有必要的经费保障;
⑤有显著的社会教育效果。
28、国防教育师资队伍有哪两类人员组成?任职条件有何规定?
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分专职教员和兼职教员。
任职条件有以下几点:
①热爱国防教育事业,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
②具备系统的国防知识和必要的军事技能;
③具备较强的组织和任教能力;
④身心健康。
29、美国和俄罗斯联邦学校国防教育有何特点?
美国国防教育特点:
①重视国防教育的立法工作,用法律手段来保证国防教育的实施;
②主张寓国防教育于各种教育之中,通过教育的手段,达到加强国防的目的;
③重视国防教育的科学研究工作,强调把国防教育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④突出对国防人才的培养,重视青少年的国防教育,把组织青年学生的军事训练作为强化国防教育的重要手段。
⑤利用舆论工具,结合征兵、募兵宣传国防教育;
⑥美国政府在强调抓全民国防教育的同时,坚持军队唱主角的原则,普遍重视军队的国防教育。
俄罗斯联邦学校国防教育特点:
①注重国防教育立法;
②突出对公民的军事爱国主义教育; ③充分运用历史传统开展国防教育; ④依托国防教育培养军事人才。
30、外国高校国防教育的启示是什么?
①以培养国防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
②依法施训并建立完善的军训领导管理体系; ③组织军训的形式和手段具有突出的特色; ④国防教育纳入正规教育轨道。
第五篇:邮政概论要点
1.邮政的性质和邮政的特点?
1)邮政的性质
(1)邮政具有社会公用性:服务的普遍性、使用的平等性、经营的非盈利性(2)邮政具有服务性(按照我国划分办法,邮政属于第三产业)(3)邮政属于通信行业 2)邮政通信的特点(1)通信的一般特点:
– 劳动成果是缩短空间,节省时间 – 全程全网,联合作业 – 传递过程与消费过程同一 – 信息传输具有时效性
– 通信范围无边界,具有国际性(2)邮政通信的特点:
– 以实物为载体
– 以交通运输路线和工具为媒体 – 通信网点遍布全国城乡各地
2.普遍服务的定义及四要素,如何理解我国邮政普遍服务政策
1)定义:为本国领土上的所有用户以可以接受的价格提供达到规定质量的永久性邮政服务。
2)四个基本要素:所有地区、所有用户、大众支付得起的价格和一定的服务质量
3)我国的普遍服务
邮政法第二条:“本法所称邮政普遍服务,是指按照国家规定的业务范围、服务标准和资费标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用户持续提供的邮政服务。”
3.我国现行邮政管理体制?在改革的内容中何为一分开,两改革,四完善?
1)国家邮政局,作为邮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行业管理;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负责经营各项业务。
邮政主管部门作为行业监督者、执法者和协调者,独立于所有企业的主体,以保护国家、消费者及行业的整体利益为行动的准则;邮政企业则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完全商业化经营。
2)邮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一分开,两改革,四完善。
实行政企分开,重组邮政监管机构,组建国家邮政局,在各省(区、市)设立邮政管理局,组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公司业务将包括普遍服务业务、竞争性业务(包括快递和物流业务)和邮政储蓄业务;
改革邮政主业,改革邮政储蓄,成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完善邮政普遍服务机制、特殊服务机制、安全保障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4.国内邮政业务体系的组成;各业务板块所包含的具体业务情况
1)邮务类业务 :
– 函件业务 – 包裹业务 – 电子信函业务 – 机要通信业务 – 报刊发行业务 – 集邮业务
– 代办信息类业务
2)速递物流类业务:国内特快专递业务,物流业务 3)金融类业务:
– 邮政储蓄业务 – 邮政汇兑业务 – 邮政保险业务 – 邮政金融代办业务 – 其他邮政金融中间业务
5.何为函件业务?商函业务及分类;
国内函件业务是指在我国境内相互寄递的信函、明信片、邮简、印刷品、盲人读物和邮送广告业务的总称 商业函件(简称商函),是指区别于具有个人通信性质等零散交寄的信件,面向社会各类用户的邮政大宗商务性信息服务的函件。
商业函件按载体类型主要分为三大类:商业信函(含邮简)、广告明信片和邮送广告。
6.邮政生产过程组成和结构
组成:邮政生产过程由邮政全程生产过程(专业生产过程)和邮政企业生产过程所组成。
二者关系:邮政全程生产过程是邮政生产过程的主体,企业生产过程是邮政生产过程的基础。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结构:邮政生产过程按其顺序可以分为收寄、分拣封发、运输和投递四个主要环节。
– 收寄:邮政生产过程的开始,通常有营业窗口交寄、筒箱取集、上门揽收、流动服务收寄等四种方式。
– 分拣封发:在邮政生产过程中起着枢纽的作用,它根据邮件在运动中从分散到集中、再由集中到分散的规律而专门设置的环节。“直封与经转”。– 运输:利用运输工具将邮件总包(袋)、信盒、集装箱分别经由规定的邮路运送到寄达地点。“转运”与“押运”。
– 投递:邮政生产过程的最后环节。它的任务是把本地所收的邮件,按规定的时限和手续,准确、完整地投交给指定的收件人,其基本方式有按址投递和局内投交两种。7.工序、生产流水线、时限
1)工序
工序是组成邮政生产过程的基本单位,也是构成生产流程的基本单位。生产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一定的劳动对象连续进行加工处理的生产劳动。
对生产工序的合理组织、组合、排列和协调,就是使生产过程实现连续性、比例性、节奏性和经济性。2)生产流水线
邮政通信是一种全程全网,昼夜运转的社会化大生产。邮政通信生产主要采取生产流水作业方式。流水线又称流水生产、流水作业,是指劳动对象按照一定的工序流程顺序地通过各个工作地,并按照统一的生产速度完成工序作业的连续的重复的生产过程。3)时限
所谓时限是对邮件传递全程或某一阶段所规定的最大处理时间限度。全程时限:邮件从收寄到投递的总时长,是各个邮政企业必须共同协作保证完成的总目标。
局内作业时限:邮件在邮政企业内部各工艺阶段、生产工序的处理和行进所规定的时间总和。它是全程时限的有效分解,是完成全程时限的保证。基本作业时限:各类邮件在各个作业环节、工序所规定的处理时长。是构成全程时限和局内作业时限的最基本的单位。
三者关系:全程时限是目标,是根本,基本作业时限是基础,局内作业时限是保证。
8.邮件收寄、投递方式;邮件分拣封发体制,直封和经转;
收寄方式主要有下列四种:窗口收寄;筒箱收寄;上门收寄;流动服务收寄。邮件的投递方式分为按址投递与局内投交两种。
邮件分拣封发体制是组织全国各地邮局相互分拣封发邮件的制度和办法。其内容是规定直封标准和确定经转关系,将其作为各局分拣封发邮件的准则。
直封:发寄局按寄达地点把邮件直接分拣封发给寄达局的一种分拣方式。经转:发寄局对寄达地点的邮件不直封,而是发给相关转口局,经重分后转发到寄达局的一种分拣方式。
二者是相辅相成、可以结合的关系,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合理的结合;此消彼长,互相影响的关系; “该直封一律直封,不该直封的必须按照统一规定的经转关系进行经转。”
9.国际邮政通信网络组织;国际邮件传递过程;
国际邮件在我国传递,无论是作为寄发邮政、经转邮政还是作为寄达邮政,都必须经过由国家邮政局指定设立的国际邮件互换局和国际邮件交换站的处理,才可转发前程。
互换局和交换站的设置、直封总包关系的建立以及发运路由的选择,是组织国际邮政通信网路的三个要素。国际邮件传递过程,是自寄件人在邮局交寄国际邮件至寄达国邮局投交收件人的全部处理和运递过程。
国际邮件的传递过程,也就是它的全程生产过程,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地区的邮政部门共同完成的,一般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寄发邮政传递国际邮件的过程;接收邮政传递国际邮件的过程;经转邮政传递国际邮件的过程。因此一个国家无论是作为寄发邮政、接收邮政还是经转邮政,都只能完成国际邮件全程生产过程的一部分,即局部生产过程。
10.国际邮政功能局;直封总包关系的建立;发运路由的选择;
国际邮政功能局(1)国际邮件互换局
与国外邮政机构有直接交换总包关系的邮局。(2)国际邮件交换站
负责与国外邮政或邮政的运输代理机构交换邮件总包的部门。(3)省会局(4)指定经转局
(5)验关局:设有海关办事处的邮局,又称设关局。 直封总包关系的建立
当原寄国邮政向另一国封发邮件时,可以采用两种方式:(1)直封总包(2)散寄经转 发运路由的选择
国际邮件发运路由的选择包含以下两种含义:(1)邮件总包发运路由的选择(2)散寄邮件发运路由的选择。
11.国际邮政账务结算体制;
国际邮政帐务是由于邮件交换而在原寄邮政与寄达邮政或原寄邮政与经转邮政或运输企业之间发生的欠款关系。
1、我国国际邮政帐务结算体制
– 在我国,国际邮政帐务结算体制是由互换局、计算机帐务数据集中输入局和国家邮政局国际帐务处理中心三个部门所组成的。– 我国的国际邮政帐务内容包括函件转运费帐、函件终端费帐、航空运费帐、包裹运费帐、特快专递邮件终端费帐、邮件补偿金帐、国际回信券帐、邮政汇票帐和电子信函帐。
– 国际邮政帐务使用的货币单位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记帐单位:特别提款权(法文缩写DTS,英文缩写SDR)。
2、函件终端费帐
– 当两国邮政互换函件时,若其中一方接收的函件量超过其寄发的函件量时,有权向对方收取一笔作为补偿入超的函件处理费用,这笔费用就是终端费。
3、函件转运费帐
当两个国家相互交换的函件总包,经由第三国邮政居间转运时,为提供运输向经转国邮政支付的费用,称之为转运费。
4、航空运费帐
航空运费是指航空运输各类邮件所支付的费用。它是由总包邮件航段运费、国内航空续运费和散寄函件航空运费三项所构成的。
5、包裹运费帐
6、国际回信券帐
国际回信券是一种专门作为兑换回信邮资凭证使用的有价证券,由万国邮联国际局统一印制与发行。各国邮政可以自行决定是否出售国际回信券,但必须办理兑换工作。国际回信券帐就是各出售国与兑换国向万国邮联国际局进行结算的帐目。
7、邮件补偿金帐
补偿金帐是向承担邮件丢失、毁损责任的邮政追还垫付的补偿金的帐目。
12.万国邮联的创立、组织结构(咨询委员会);世界邮政日;
1)创立:1874年10月9日,瑞士伯尔尼,伯尔尼条约,“邮政总联盟”;1878年5月,巴黎,更名为“万国邮政联盟”。
2)万国邮政联盟的组织机构: – 大会
– 行政理事会 – 邮政经营理事会 – 咨询委员会 – 国际局
3)世界邮政日:万国邮联确定的世界性邮政纪念日。1969年万国邮联东京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0月9日确定为“万国邮联日”;1984年万国邮联汉堡大会又通过决议,将“万国邮联日”更名为“世界邮政日”。
13.“一个邮政领域”与“一个邮政市场”;
“一个邮政领域” 的观点是1874年邮政总联盟成立大会结束时签署的“伯尔尼条约”中的核心内容的组成部分。
“一个邮政市场”的观点由英国提出,并得到了一些欧洲国家的赞同。由于世界邮政面临的外部和内部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在一些国家的政府准备取消或削弱邮政的专营权、实行邮政业务自由化、市场竞争加剧,而邮联内部因为终端费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满意的解决,损害了各国邮政的利益。
14.邮件识别标志;邮政编码(P162,P188);
1)邮件识别标志主要有:邮政编码、条形码、射频标签、各类邮票、红框。2)邮政编码是由一组阿拉伯数字或字母组成的邮政地址代码,我国目前采用的邮政编码为“四级六码”制:每组编码由六位阿拉伯数字组成,这六位数字分别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邮区、县(市)邮政局和投递局(区)四级。例如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县东兴支局的邮政编码是“226156”。优点:结构层次分明,与行政区划对应,规律性强。
缺点:容量小、可扩展性差;现行邮政编码只编到投递局,无法提供社区信息,无法提高进口分拣深度。
15.邮政实物传递网的概念、结构;邮政中心局体制的概念、内涵;
邮政实物传递网
1)概念:邮政实物传递网是由邮政营业、投递局所及设施、邮件处理中心和邮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式组织起来的,在控制系统的作用下,遵循一定运行规则传递邮件的网路系统。(1)邮政营业、投递局所(2)邮件处理中心(3)邮路
2)结构:以邮区中心局为基础、三级制的、以直连为主、辅以辐射转口的复合网形式。按照其在邮政通信中所起的作用可分为全国干线邮政网,省内邮政网,邮区邮政网(包括城市邮政网和农村邮政网)三级。
全国干线邮政网 省内邮政网 邮区邮政网 邮政中心局体制
概念:以邮区中心局为基本封发单元和网路组织的基本节点,在此基础上组成分层次的邮政网。
(1)在全国划分邮区并编码,在邮区内设邮区中心局;
(2)以邮区中心为基本封发单元和网路组织中心,组成全国干线、省和邮区三级邮政网;
(3)邮区中心局成为邮件的集散中心 ;
(4)有一套与网路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16.各级邮政网的概念及组成;邮政中心局分级;
全国干线邮政网的组织
(1)组成
是以一级干线邮路连接各干线邮路通达局、国际邮件互换局和国际邮件交换站所组成。
全国干线网的结构形态属于多点辐射结构,即由两个以上的点为中心向各点辐射,七个一级中心局之间是点点相连的网状网。
(2)干线邮路通达局和干线邮运系统 基点+连线=网络 省内邮政网的组织
以省会(自治区首府)局为中心、由省内邮路连接省(自治区)内各二、三级邮区中心局组成的邮政网路体系。每个省都有相对省邮政网,它是全国邮政实物传递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省内网上连干线网、下接邮区网,在整个邮政实物传递网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干线网与邮区网的结合部。
确定省内邮路通达局系统。邮区邮政网的组织 邮区邮政网可以由三部分网路组成:邮区中心局辖通信网络、城市邮政网路和农村邮政网路。
(1)邮区和邮区划分(2)邮区中心局
位于邮政网各层次邮路的节点上,是本邮区范围内的邮件集散中心和基本封发单元,是邮件的处理中心和发运中心。
邮区中心局分为三级,现确定的邮区中心局数为201个。
17.邮政综合计算机网和邮政金融网的概念;邮政金融网的业务功能;
中国邮政综合计算机网(简称邮政综合网)是应用现代化的计算机和通信技术,采用先进的邮政作业手段和业务处理模式,以实现电子化支局与所在中心局、中心局与中心局、以及生产部门与相关各级管理部门的联网。
邮政金融计算机网(以下简称为邮政金融网),是指邮政运用现代化的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办理各种邮政金融业务,并通过计算机系统网络将计算机、终端、外围设备等设施连接起来,实现金融信息资源共享、金融业务联网处理的系统。
邮政金融网主要业务功能:分为全网性基本业务和区域性中间业务。1)全网性基本业务
包括储蓄业务和汇兑业务。其中储蓄业务包括:定期储蓄,活期储蓄,邮政储蓄卡业务,帐务处理,凭单、单折证、报表表式及管理,其他业务功能等。
2)区域性中间业务
包括转账业务、银行卡业务、代理保险、基金、国债业务、代收代付业务和金融业务扩展服务手段(如电话银行、邮政储蓄ATM、金融POS)等。
18.邮政发展物流的优劣势定位;
邮政发展物流的优势
– 邮政具有覆盖全国、遍布城乡的网路优势 – 邮政具有物流运作经验
– 邮政具有良好的信誉和品牌 邮政发展物流的劣势
– 业务品种不能满足物流发展的需要
– 现行投递网路不能满足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
– 传统的作业规则和处理手段不能适应多样化的社会需求 – 信息处理尚无法满足现代物流对信息服务的要求
19.一体化物流业务和环节性物流;
邮政物流基本业务根据用户不同需求可分为一体化物流业务和环节性物流业务。其中:
一体化物流业务,是从供方到需方,所有环节的物流都由一个物流企业来完成,其方案通常是针对不同客户量身定制的,强调的是个性化的服务,是起点较高的一个服务种类。
环节性物流业务是指向客户提供单一或几项物流服务功能,而不是提供端到端的全方位的物流服务,主要包括直递运输业务(B2B货运)、区域配送业务(B2C物品配送)等。
20.电子邮政的含义、业务功能。
电子邮政的含义
所谓电子邮政,就是在邮政实物传递网、邮政综合计算机网和邮政金融网——“三网”的基础上,向社会提供的新型邮政服务,其核心是发展邮政电子商务。
发展电子邮政有三层含义:一是邮政传统业务的电子化;二是运用信息技术开创新型邮政业务;三是邮政生产和经营活动全面电子化、信息化和网络化。业务功能
电子邮局(网上报刊订阅、电子邮政形象店、混合邮件服务、电子政务、电子信箱出租、网上集邮)
电子银行(电子汇款、电话银行、网上银行、代办业务) 电子商城 邮政信息服务
其他形式的服务(票务、旅游代理、物流配送、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