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期中历史试卷分析(第二学期)

时间:2019-05-14 18:07: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一期中历史试卷分析(第二学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一期中历史试卷分析(第二学期)》。

第一篇:初一期中历史试卷分析(第二学期)

初一期中历史试卷分析(第二学期)

一、参考人数:

参加此次月考的两个班共有106人,缺考二人。

二、成绩统计:

两个班的及格人数62人,及格率61.76%,优秀率 25.49%。最高分98,最低分24 分。总体来说,此次考试成绩比第一次月考有所进步。

三、试卷分析:

1、试卷类型:本次考试为闭卷,其中单选题25题,分值为50分;问答题4题,分值为50分。

2、试题特点:试卷题目中,容易题约占75%,中档题20%,稍难题占5%,总体偏易。根据本校初一年级的总体教学进度和学生掌握水平,本次月考试卷注重对学生基本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适当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鉴于农村中学初一学生知识面较窄的状况,材料均直接从教材上选取,主要是考学生对课本的熟悉程度和归纳概括能力,适当地涉及了对学生分析归纳能力的考查。设问跨度较小,涉及知识点较少,主要以七年级历史下册1-14课的内容为主。

3、暴露问题:(1)基本概念记忆不准确。学生基本历史概念掌握不好,易混点区分不清。概念,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素之一,无数个概念、知识点构成了我们所学的一本历史书。试题对概念的考查基本上是直问直答,没有设太多难点。对分析能力的考查最后也归于基本概念,仍然是在比较浅的层面上提问。整张试卷有80%都属于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考查,但仍有许多同学做错,说明在记忆方面学生仍没有下足功夫,仅凭大致的印象和常识难以应付全部题目。

(2)历史思维能力欠缺 问答题是学生的弱项,考试时失分很多。历史学习要求学生能用辩证的历史的思维来思考问题,分析历史事件要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更要放在整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大部分初一年级学生缺乏历史思维能力,且从材料中获取信息,概括归纳能力差,在答题时表现为凌乱、啰嗦、不完整,造成失分,就失在不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而是凭主观意向随意答题。

四、教学反思

1、强化基础知识教学,讲授新课时注意细化知识点,复习时则要突出重难点,加强对学生记忆能力的训练。

2、丰富学生课外知识,充分利用图书室的课外读物,扩充学生知识面,课上也可适当将讲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小故事。

3、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除了完成对课本知识的讲解,要创造各种机会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对史料的分析能力,答题时分析归纳,组织语言的能力。

欢迎大家去阅读由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初一期中历史试卷分析大家好好去品味了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加油哦!

2016年初一历史下册期中试卷

初一历史期中考试卷2016学年

第二篇: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分析

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分析

(一)基本情况

纵观今年初一历史试题,就全卷内容来看,试卷的设计与题型以多形式、多层次、多角 度来考查学生。试卷的编排遵循了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符合考生的作答心理,试卷紧扣大纲,依据课本,重点突出,难易适中,导向明确。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历史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使学生掌握了广泛的历史知识。

(二)具体分析

1、选择题得分率较高,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失分最高的是第11题,造成该题失误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封建社会了解不太清楚。其次是第5、18题,主要是这两题不在课文正题中,没有扩展,有点偏题。

2、非选择题。本题共有21、22、23三道大题,主要考察了齐桓公改革,商鞅变法和秦王扫六合等历史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21题做的不是很好,主要问题出现于学生材料分析不到位,有些古文不太理解。特别是21题的材料二,学生不求甚解。有的答成分封制,有的空着失分很多。从这些题可以看出,学生做自由发挥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第23题的4个问题中,第4题学生做得不好,不能从正反两方面评价秦始皇。有的即使评价了,但是没有做到有理有据。

3、简答题。本题共24、25、26三题。25题秦疆域的西边答的不好,与长城西端相混。26题比较不错,部分同学容易把此题与材料分析的23题中的第3题相混。

(三)综合分析

1、覆盖面广:20道选择题涉及1——15课的基础知识。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民族关系等各个领域。

2、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每道选择题都是最基本的、课程目标要求掌握的历史知识。

3、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将历史知识与课文中的插图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如第2题。

4、本次考试优秀率 40% 及格率 75%平均分为73.65

(四)教学反思

针对此次评卷工作中所反映的问题,我们应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改进: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2、重视学习,深入研究探究教学。加强对知识点的巩固,提高归纳、辨析判断的能力。

3、在学习中继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鼓励他们多问、多探讨,强化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4、加大非选择题的训练,提高学生答题技巧,注意纠正错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第三篇:七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中检测试卷分析

2011-2012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分析

一、试卷特点

我校于5月10日下午进行了历史科目的期中考试,考试时间为6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范围为历史七年级下册1~11课。

本套试卷比较简单,难度不大,90﹪以上是基础题,都是课本上讲过的内容;需要学生动脑筋思考、自由发挥的题不多,且相对较简单,学生一般都能答出。

二、得分情况

第一卷为单项选择题,共二十五个小题,每小题两分,共50分;本大题得满分的没有,大部分学生得分都在30~40分范围内,因为一部分容易混淆的选择题学生往往会选错。第二卷,非选择题,第一大题填空题,共10分;此题考察的是书上的基础知识,但由于学生对确切时间,朝代,人物等记忆不清,所以得满分的人较少。第二题为材料分析题,本套试卷的主观题都是以材料题的形式出现的,同时紧扣课本知识点,没有偏题、难题,学生答题过程中感觉难度并不大。

本次试卷中,选择题24、25,问答题28题,考察内容为12课内容,为超纲题。

通过这次期中考试可以看出,考察的重点仍然是基础知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基础知识掌握牢固,考试就不会有太大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抓学生的基础知识,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再去拓展课外知识,发散学生的思维,同时注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三、教学建议

该试卷从题型、题量、到内容结构都与新课程改革要求基本相符,试题注重考查全省全面发展的能力,具有时代性,知识覆盖面广,题材新颖。

作为教师,首先要认真研究中考考纲,关注近年来中考题型脉络走向,依托教材,夯实基础,注重以后复习的有效性,针对性,灵活性。注重主干知识网络结构的重复构建。在日常学习中应将此定为基本的指导思想。

其次,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归纳一些专题,并把热点问题考点化,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再者,适当加强平时的训练,提升做题能力,加强答题方法、答题技巧的指导。逐步提高审题和解题能力,形成正确的解题方法。

期中考试已过,下一个目标是期末考试。继续努力,认真备课,争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第四篇:2013—2014第二学期历史试卷分析

试卷分析材料

213—2014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试卷分析教师:99

一、试题情况分析:

本次历史试卷由黔东南州统一制卷,采用闭卷考查的形式,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1、题型:本次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题型,选择题为单项选择,非选择题为读图析图题、列举题、材料分析题和问答题。

有4道大题8道小题,共50分。分值分配合理,题目难易适中,学生一般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答题。

3、试题特点分析:

(1)本次试卷难易适中,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选择题大都是考查较 14有一定难度,学生须认真分析才能作答。

(2)注重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的考查。如选择题中的14、16和22题、非选择题的第30题的第1小题第3小题和第31题的第2小题等,学生若只是死记课本知识是难以作答的,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

(3)注重图文并茂,增强识图能力。如26题设计中幅图,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掌握情况,体验中国古文化优秀成就。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一)整体情况:

本次初一考试人数为330人,总分为19166分,平均分为58.08分,优分率为18.5%,及格率为53.3%。

(二)学生答题情况:

1、选择题完成较好,80%的学生得36分左右,非选择题26、28、29、32、33题,第30题第(1)、(2)小题,第31题的第(1)小题完成较好,均分在32分左右。

2、选择题中失分最高的是7、13、14、17题,失分率分别为20%、65%、72%和40%。非选择题中27题,第30题的第(3)小题,第31题(2)小题失分较高。

3、失分原因分析:

试卷分析材料

①学生理解运用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较差。如选择题的第14题,“宋朝时期,大量从越南引进并由福建推广到江浙一带的家作物是„„”,因为教材是以小字方式提到过这句话,而且平时做练习题又少练,所以好多学生映象不深,就乱写一通,答案五花八门,失分率达到了72%。还有第27题,“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教材中只提到“贞观之治”的含义,老师上课中也不留意归纳,部分学生对该知识掌握零散,很多学生失分。

③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能力差和概括归纳能力差是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如31题第(2)小题:这段文字说明了明朝统治的什么特点?好多学生没有认真读材料,一头雾水,空白或写错的同学很多。

三、改进措施:

1、注重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加强学生的审题能力训练,教会学生审清时间空间,审准关键词的意思,审准答题方向,选择题怎么做,材料题怎么做,问答题怎么做,从哪里入手,如何解剖,如何分解,如何表述,有计划地用相关试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让学生明确回答相关问题的要领,从而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试能力。

3、加强学生答题规范的训练,平时教学中不要放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督促学生养成认真阅读、认真答题、认真写字的好习惯,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复习过程中注重对课本知识的归纳,帮助学生快速、牢固地记住知识点。

5、狠抓部分学困生,对他们多进行基础知识的训练,提高及格率和优分率,争取消灭低分率。

6、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平时要加强学习,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取经,力争自己的教学能力能有质的提高。

2014-6-25 2

第五篇:七年级第二学期历史期中试卷分析(写写帮整理)

七年级第二学期历史期中试卷分析

三星口中学 宫红微

一、参考人数:

参加此次月考的两个班共有106人,缺考二人。

二、成绩统计:

两个班的及格人数62人,及格率61.76%,优秀率 25.49%。最高分98,最低分24 分。总体来说,此次考试成绩比第一次月考有所进步。

三、试卷分析:

1、试卷类型:本次考试为闭卷,其中单选题25题,分值为50分;问答题4题,分值为50分。

2、试题特点:试卷题目中,容易题约占75%,中档题20%,稍难题占5%,总体偏易。根据本校初一年级的总体教学进度和学生掌握水平,本次月考试卷注重对学生基本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适当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鉴于农村中学初一学生知识面较窄的状况,材料均直接从教材上选取,主要是考学生对课本的熟悉程度和归纳概括能力,适当地涉及了对学生分析归纳能力的考查。设问跨度较小,涉及知识点较少,主要以七年级历史下册1-14课的内容为主。

3、暴露问题:

(1)基本概念记忆不准确。学生基本历史概念掌握不好,易混点区分不清。概念,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素之一,无数个概念、知识点构成了我们所学的一本历史书。试题对概念的考查基本上是直问直答,没有设太多难点。对分析能力的考查最后也归于基本概念,仍然是在比较浅的层面上提问。整张试卷有80%都属于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考查,但仍有许多同学做错,说明在记忆方面学生仍没有下足功夫,仅凭大致的印象和常识难以应付全部题目。

(2)历史思维能力欠缺 问答题是学生的弱项,考试时失分很多。历史学习要求学生能用辩证的历史的思维来思考问题,分析历史事件要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更要放在整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大部分初一年级学生缺乏历史思维能力,且从材料中获取信息,概括归纳能力差,在答题时表现为凌乱、啰嗦、不完整,造成失分,就失在不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而是凭主观意向随意答题。

四、教学反思

1、强化基础知识教学,讲授新课时注意细化知识点,复习时则要突出重难点,加强对学生记忆能力的训练。

2、丰富学生课外知识,充分利用图书室的课外读物,扩充学生知识面,课上也可适当将讲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小故事。

3、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除了完成对课本知识的讲解,要创造各种机会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对史料的分析能力,答题时分析归纳,组织语言的能力。

下载初一期中历史试卷分析(第二学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一期中历史试卷分析(第二学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期中历史试卷分析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试题满分为100分,共四个大题。题型有选择题、判断题、材料分析题、问答题。 从题量上看共五个大题,设计出了35个问......

    第二学期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第二学期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一、 试题分析: 本套试卷命题指导思想以教材为依据,紧扣课程新理念,从概念计算、应用三方面考察学生的双基、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说全面考察了......

    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试卷分析

    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试卷分析 丰乐小学教师张玉蓉 一、总体分析 1、试卷分析 本次期中测试卷基本上把握住了教材的内容,难易适中,没有多大难度。既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察,......

    初一历史试卷分析

    初一历史期中考试学情分析一、试题分析 1、试卷的基本情况:历史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卷面总分为:100分,历史学科的题型包括: 单项选择题、填空题、材料题、在思维链接中运用历史识......

    初一历史试卷分析

    2012--2013学年度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由我负责初一年级的历史课程的教学工作。初一年级共有5个班,各个班的人数及学习基础略有差异,期中2班、......

    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分析

    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主要考察第一、二单元的内容,所以,试卷题型总体比较灵活性,下面,我将分别对这次考试内容进行分析: 1、首先,第一题是选择题,共计40分,......

    初一语文期中试卷分析

    初一语文期中试卷分析(2011.5.6) 一、选择题: (一)数据揭秘: 一大题共5道小题:包括读音、字形、解词、病句、文常、标点、修辞、语序五个方面的考查点,1班全对的人数是9人,正确率3......

    初一地理期中试卷分析

    初一、初二地理期中试卷分析 期终考试试卷改完了, 卷子是由自己出的,题出得很有难度。经过卷面分析有以下几个主要的原因: 1、是学生对基础部分的内容,没有吃透掌握。2、是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