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山壮族民间传说

时间:2019-05-14 18:50: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合山壮族民间传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合山壮族民间传说》。

第一篇:合山壮族民间传说

合山壮族民间传说:谭特辽——南洪水库的由来

在合山市北泗乡的东亭、在勤、六龙、北泗、屯山一带的壮族人民中间世世代代传颂着辽王的故事。好奇的游客还爬上霞红山腰去看看辽王母亲的坟地呢。

相传很久以前,在东亭板城村住着一个四十多岁的寡妇。这寡妇姓谭,家境贫寒,孤独一人,常年四季靠卖柴卖草为生。

一天,这个寡妇从下麦村东面的霞红山挑柴下来,在山脚下的一个土坡上歇气,口渴了便在坡边的一棵牛甘果树上摘牛甘果解渴。这棵牛甘果树上果实累累挂满了枝头。在朝向霞红山方向的枝上,挂着一个牛眼睛一样大的牛甘果,黄橙橙、亮晶晶的,叫人见了直吞口水。这寡妇就把这个牛甘果摘下放进嘴里,她还来不及咬这个牛甘果就咕噜咕噜地往肚里滚下去了。寡妇觉得口中有一股特别甘甜的滋味,口也不渴了。

后来这寡妇竟因吃了这牛甘果而怀孕。后来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特辽。特辽长得很壮实,而且非常勤劳,七、八岁就跟随母亲上山砍柴割草了。

特辽长到十六岁,母亲已年老不能上山了。特辽就自个儿上山砍柴割草卖,维持母子俩的生活。

一天,特辽从山上挑柴回家,走到母亲摘牛甘果的那棵树下,放下担子,要摘牛甘果解渴。那牛甘果树已经长得又高又大了。特辽脱下草鞋就往树上爬,摘牛甘果吃。当他从树上下来时,草鞋不见了。奇怪啦!他明明把草鞋脱在树下,这里又没有别人走过,草鞋怎么不翼而飞呢?他找呀找呀,还是不见草鞋的影子,只见有一堆拥起的新土。特辽看了好生奇怪,难道是穿山甲或者是什么野兽拱起这堆新土把草鞋埋掉? 这时候,路上突然来了一位银须老者,他对特辽说:“老弟,你的草鞋就埋在这堆新土下,你的福气来了,天意不可违,快回家把你母亲背到这里来坐,日后你就可以飞黄腾达了。”老者说完,拂袖向高山走去。

什么天意、福气、飞黄腾达这种话,特辽听不懂,他只记得这位老者叫他把母亲背到这里来坐,可为什么要背到这里来坐呢?他心中疑惑不解。

特辽扒开泥土,果然见了草鞋,取出穿上,挑柴,一路回家去了。回到家中,感到肚子饿了,就上楼去要芋头。他装了大半箩芋头用绳子吊下,叫母亲在下面接着。特辽刚把箩筐吊下楼口,想不到一条新打的箩绳竟断了。箩筐往下一跌,正压倒母亲。特辽慌忙下楼,可是母亲的腰骨已经被压断了。这可怎么办呢?特辽慌乱中突然想起山上那老者的话,于是就把这事一五一十地告诉母亲。

母亲听了孩子的话,又想起自己也是在那棵树上吃了牛甘果生下特辽。思前想后这事有些希奇。于是就对孩子说:“那位先生既然说,你就背我到那里坐吧,也许苍天有眼,我这腰会好起来。”特辽不顾肚子饿得咕咕叫,立即把母亲背上,往霞红山脚走去。

来到牛甘果树下,那堆新土不见了,代之有一块平展展的、四四方方的石凳。特辽就把母亲安坐在这张石凳上。

特辽刚把母亲放下,突然脚下轰隆一声巨响,把他抛出一丈多远。他回头一看,那块石凳已经下陷四、五尺深,母亲还安然地坐在那石凳上。特辽要把母亲拉上来,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当他扑到那陷井口,井口已经合拢了,井口上隆起一座大大的新坟墓。特辽扑在坟墓上呼天唤地哭得死去活来。

这时,那老者又来到坟前,他对特辽说:“你该回去了,记住,明天你到山上挖一兜金竹,拿到这坟背后种,等到七七四十九天这根金竹尾就弯到坟墓前的地面,到那时,你把这金竹砍下,弯做一把弓。当太阳升上东山的时候,你用这把弓搭上箭对准太阳射去,就可以把玉帝射死,往后天下的穷人就不用卖柴卖草了,你就是受人尊重的主人,老朽之言,切切记住。”老者说罢,又飘飘然然向山中走去。特辽道谢老先生的指点,又在母亲的坟前三跪三拜,抹干眼泪,然后回家去。

第二天,特辽遵照老先生的吩咐,在坟墓背后种上了一兜金竹。从此特辽每天上山砍柴割草,都到坟边给这金竹浇水、培土、除草。

金竹长得真好,黄鲜鲜的;长得真快,一天就长出好几寸。而且,竹尾果真像老先生讲的一样,不偏不倚,朝着墓前垂吊,活象一把天然的弓。第四十七天的夜里,特辽做了一个梦:梦见玉帝被射死了,官兵们抱头鼠窜,村里的穷人不用卖柴卖草了,男耕女织,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一梦醒来,日头已经一丈多高。梦终归是梦,今天不卖柴,明天就无米下锅了,特辽依旧背着柴刀上山砍柴。

来到母亲的坟墓边,一阵山风吹来,金竹摇曳。啊,金竹尾着地了!特辽心中多么高兴啊,他想起昨天夜里那美好的梦,举起柴刀就把那金竹砍下。真是一根好金竹啊,黄鲜鲜的,光闪闪的。特辽细心地把这根金竹修得平平整整。又在山上找来九层皮,打成一条结结实实的弓弦。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这条金竹弓做好了。然后又上山去砍了最坚硬的牛角树来做箭。这一天,特辽一点也不感到饥渴,太阳架在西山顶,他背上这把崭新的弓箭,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

第二天清早,特辽挎着弓箭来到村背的岭边,等着太阳出来。

磨盘大的太阳升上东山顶时,特辽举起弓箭,使尽平生的力气,对准太阳“嗖”地一声射出了利箭。

这一天,玉帝起床后正在宫殿的廊檐洗脸。突然,金脸盆“当地一声响,金脸盆被打穿,整个宫殿都摇晃起来,玉帝被泼了一身的水,惊倒了。宫官惊呼,满朝文武官员慌得喊爹叫娘,东躲西藏。卫士扶起玉帝,查看现场,捡到一支牛角树制成的利箭。好险啊,要是再偏高三寸,玉帝就被射死了。

玉帝被吓得三天才苏醒过来。他找来法师命令追查此事。

法师仔细辨认箭头,知道此木出在南方山中,就派出宫廷官员前往查访。一日,查访官兵回报:射箭者,乃合山东亭板城村的寡妇儿子谭特辽。却说当天特辽向太阳射了一箭,就高高兴兴地到墓前去祭拜母亲。刚到坟前,忽闻母亲开言:“我儿差矣,不听先生之言,提前一天砍了金竹,故不能把玉帝射死。如今大难ll缶头了,你快到河边的沙滩上去画匹马,喷上一口山泉水,这一匹马可保我儿平安。”

特辽在河滩上用柳枝画了一匹马,口含山泉水一喷,这马果然变成一匹活奔乱跳的玉马。这天,追捕的官兵正赶来。特辽跨上玉马,这马昂首长空,愤怒嘶鸣,即腾云驾雾去了。官兵无奈,只好回宫廷禀报。

玉帝又向法师问计,法师令人搭台,三牲祭奠,然后亲自斋戒三天,夜观天象。法师观看星象,连夜跑来禀报玉帝:“不好了,霞红山脚的凤凰宝座被一寡妇登位了。其子谭特辽智勇双全,将带领平民抗拒天兵要与我皇争宝座。”玉帝惊得面色苍白,急问法师:“此事如之奈何?”法师答日:“寡妇阴助,谭特辽已经骑上玉马,四处调兵遣将,行踪无常,无法擒拿。要捉住谭特辽,除非先把其母的坟墓挖掉。”

玉帝依了法师之言,命令卫官带领数百士兵携带工具浩浩荡荡往霞红山进发了。

士兵依照法师的图纸指点来到特辽母亲的坟墓边。啊,果然是一块宝地:座北朝南,好不舒适,北面青山环抱,犹如一道天然围墙,霞红山就像一头雄狮,跃然群山之上,好不威严;左前方绿岭连绵,像一条正在游动的巨龙;右前方有一座白石山,活像一只白虎日夜守卫着这宝座;墓前一片平地像一张书桌,桌下一条清溪,长年四季流水潺潺,奔向远方;墓对面屹立着一座像一刀劈下的山壁,可见弯弯的红水河和隐隐约约的大明山。士兵们开始挖坟了,他们要把特辽母亲的尸体毁掉。他们驻扎在三岩村,每天轮班上阵,从天亮挖到天黑。挖呀挖,怎么挖也挖不见特辽母亲的尸体,这坟墓的泥土好像永远也挖不完似的,晚上他们收工,第二天来坟墓又依然如故。可是他们奉了玉帝之命,挖不见尸体就永远不能收兵啊。一天,一个士兵因挖坟被石头压断了腿,官兵们不理睬,把他丢在工地过夜。

这一天夜里,特辽骑着玉马回来了。他担心母亲的安危,跑到母亲的坟前问候。母亲对特辽说:“我儿放心好了,他们白天挖土六尺,我夜间填土一丈,他们是永远不会挖到我的,除非是用猫狗血污汤淋过泥土我才怕。我儿要速速招兵买马,打到天庭,把玉帝杀死,到那时,你就是天下的主人,穷人就能过上美满的生活了。”

不料,特辽母亲的这番话被那断腿的士兵听到了。第二天,那断腿的士兵对众兵说:“你们要想挖到尸体,得先把我抬回去医好,到那时,我才把挖坟的办法告诉你们。”

兵头无奈,只得令人把这受伤的士兵抬回去医治。这伤兵的脚医好后,就把特辽母亲的话告诉兵头。兵头找来一只猫和一只狗,割了取血以后,将肉炖了满满的一锅汤,挑到工地,和血混拌往坟墓前的周围泼洒。然后再继续挖土。

特辽的母亲夜间不能填土了。

当天夜里,特辽骑着玉马回到坟边,母亲对他说:“儿哪,如今天机泄露,娘也无能为力了。看来,明天我就被他们挖到了。娘自有脱身之法,只是不能坐在此位,不能给你相助了,有几句话望我儿铭记在心,今夜娘将托付神力于你,明天起你就开始挑山围海,抗拒官兵。左边青龙岭下有一个洞,洞口左边挂着一把宝剑,你取下宝剑就可以把洞中的青龙擒住,它可助你造海。到那时,前面这几十里田地变成了一片汪洋,天兵也奈何不了你,你就可以建立宫殿了。”

母子俩一个在墓中,一个在墓外,一直谈到天明。眼看官兵来了,特辽才骑着玉马离开。士兵们继续挖土了。挖到日头快正顶,士兵们突然惊呼,纷纷跑上坑来。原来是特辽母亲翻身,地动山摇,士兵睁眼一看,只见一只凤凰一扑一扑地飞出泥坑。这凤凰由于翅羽未长,飞到对面的山头就落下了。官兵们赶去,这凤凰遁土而逃,从此不知去向。

官兵们拉队回宫廷交差了。

特辽的马不能腾云驾雾了,他每天骑着玉马翻过板城村背的岭槽回来看望母亲的旧坟。如今这岭槽的石板上留下行行马蹄印,当地的人们就把这岭槽叫马蹄坳。

特辽开始挑山围海了。他首先选定了现在的在勤村背的那座土岭作为宫殿(如今这座土岭叫宫殿岭)。然后从山沟边砍来一根芦竹做扁担,每次挑来两座山,一天接一天地挑,一座座青山,把北泗这个方圆三四十里的田地围成一个大圆圈。眼看就要围好了。这一天,特辽从外地挑来两座山,正走到现在的屯山,突然碰上一位青眼妇人(孕妇),这妇人感到稀奇就问特辽:“辽呀,你真有本事,怎么能用这小小的芦竹来挑起山走?”这一问,芦竹“喀嚓”一声断了,这两座山就永远安放在路的两旁,就是现屯山村背的玉屏山和马鞍山。特辽从此不能挑山了。

怎么造海呢?只有把泥土挖深。特辽想起母亲的话,要把那条青龙擒来帮他造海.特辽来到母亲指点的三岩洞,洞口果然挂着一把金光闪闪的宝剑。他把宝剑佩上,然后往洞中走去,他走到洞口最深处果然见到一条青龙被一根茅草套在石柱上。青龙正想挣扎,特辽已经抓住茅草,挥剑割断草结跃上龙背,赶龙出洞了。

特辽骑龙过三岩村,到了古邦,就从村面前的田垌里往江村以下开始造海,因肚子饿了就把青龙绑在村边的一棵木棉树下,然后到村中去做饭吃。.

这时,一个捡粪人来到树下,他见这青龙死命地挣扎,怪可怜的,就把那茅草解开,这青龙如获大赦遁地逃跑了。结果古邦村面前和江村留下一条大槽沟,1958年才筑坝做水库。就是现在的南洪水库。

特辽正在吃饭,忽闻槽里玉马嘶鸣,知道必然有事。他佩起宝剑跃上玉马,来到村边,不见青龙,好不着急。啊,那青龙正往南边逃遁呢。特辽跃马擒龙了,他挥起宝剑插呀刺呀,刺呀插呀,宝剑每插下一个地方,就变成一个天吊窿。如今柳邕公路两旁,留下了一百二十个天吊窿。特辽追到龙王村时,一剑正正插对青龙的嘴巴前面,龙碰着宝剑,打了一个转,绞成如今四季流水潺潺的龙王口。那尾巴一甩,留下了龙王口上的五海。青龙钻到地上来了,窜向屯山一带。特辽继续追赶。前面是一座高高的青山挡了去路,眼看就要把那青龙擒住了,那青龙来到山前,猛地冲向石壁,那高山的石壁被闯穿了一个洞,如今人们还把这个洞叫穿龙洞呢。

青龙穿过山洞,特辽也跃马窜过山洞去,他紧紧跟着龙的踪迹,穷追猛赶。但,它追赶到什么地方,人们也不知道了。壮族人民盼呀盼呀,相信特辽总会有一天把那青龙擒住的。

第二篇:民间传说作文300字

民间传说作文300字 【第一篇】:龙的传说

传说,中国人是龙的传人,只要你是一个中国人就会知道几个龙的传说。这是一种民族自豪!

在现在,元宵灯会都有龙,是因为传说有一年干旱,老百姓们种不了田,田地都干裂了,求皇上想办法,百姓们天天跪在太阳下请求老天下雨,这事感动了东海龙王,老龙王就上天找云神、风神、雷公让他们做好工作,最后请求雨神降雨。百姓们为了报答东海龙王就为他雕了龙头,将木凳连成一个金龙,成了活灵活现的龙。从此,民间有了一项娱乐活动,就是舞龙。等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许多村庄都要舞龙。

龙的表演有两种,主要是单龙戏珠和双龙戏珠。不过每一种都离不开龙。

传说蛇是小龙,它与龙有很多相似,它们的身体可以弯曲,都是细长的,但有两点不同,蛇无角,无足,古人称蛇为蛇龙。

有一座寺庙以龙闻名。据说白蛇与青蛇的后代称为笼子,生肖属相有一种蛇的说法为“小龙”这些都说明蛇是龙主要的部分。也有重要的融合。

龙的传说无数,而我们也只用知道一两个就足够了。

龙的子孙,龙的传人,我为自己是龙的传人而骄傲!

【第二篇】:苗族杀鱼节的由来

每年三月初九,是居住在贵州龙里、贵定、福泉等地的苗族人民的“杀鱼节”。这天,人们来到河边,从河里叉起一条鲜鱼,架起铁锅,烧起篝火,用河水煮着鲜鱼,喝着米酒,祭天求雨,祝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关于这天还有一个传说。

在很久以前,天王爷有个长得十分漂亮的公主,她聪明伶俐,才貌超人。天王爷宠爱得像掌上明珠。一天,公主突然得了病,天王爷非常焦急,派天兵天将送来了天宫的仙丹妙药,采来了昆仑山的灵芝草,挖来了长白山的人参娃,捞来了大海的珍珠。但是这些药都没有治好公主的病。眼看公主的病情一天天加重了,天王爷急得茶饭不思。后来,天王爷听说“人间江河里的百鱼能治百病”,就立刻派天神下到凡间,从江河湖海里捉去了一百种鱼,熬成汤,端给公主。公主吃了以后,没几天病就好啦。为了感谢鱼的救命之恩,天王爷下令保护江河湖海里的鱼类,不准随意伤害它们。天王爷还下令雨神把雨都下到江河湖海里,不许给人类一滴。此时,天下大旱,苗家人十分忧愁。于是,乡亲们杀猪,宰牛,祭天求雨。可是,天王爷仍旧一滴水 也不给人类。最后,猪牛都宰杀完了,在三月初九这天,乡亲们从江河湖海里捉来一些鲤鱼、鲢鱼、鲑鱼、鲫鱼和娃娃鱼,来代替猪牛供品,祭天求雨。谁知,天王爷看到人间为了活地杀死了他的恩鱼,想到鱼对他女儿的救命之恩,不由伤心地痛哭起来。他这一哭,就是三天三夜,哭得乌云滚滚,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天王爷的泪水化成了倾盆大雨,从天而降。雨下来三天三夜,遍地流水,灌满了农田,滋润了草木。

直到现在,九里的平坡,贵定的光明,福泉新安寨的苗家人民,每年三月初九这天,都要到河边去杀鱼

【第三篇】:牛鱼嘴的传说

一个个美丽的民间传说,就像一杯杯香气扑鼻的清茶,让我们回味无穷。这些美丽的民间传说,反映了当地民间生活习惯,表现了他们的聪明才智,让我们产生了许多遐想。今天,就让我带给一个牛鱼嘴的传说吧!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大帽山是一片大海,海里住着南海龙王儿子龙,岸边住着牛魔王的儿子牛和鲤鱼精的女儿鱼。鱼和牛从小青梅竹马,经常喜欢在一起玩。在不知不觉中,他们都已到青年时期,牛和龙同时爱上了如花似玉的鱼。而鱼只爱上为人忠诚,力大无比的牛。一天,牛和鱼约会时被龙看见,龙顿时火冒三丈,立即要和牛决一死战。这场大战战了七七四十九天,战到翻江倒海,天昏地暗,仍未分出胜负,结果大海干枯变成了高山。也就是大帽山。

这件事终于被上帝知道了,于是上帝把龙顶在大帽山的山顶上;把鱼锁在了半山腰上;把牛牛赶下做凡间苦役,就在牛被赶下做凡间苦役的前一夜,牛和鱼在大帽山的山嘴上做最后的生死离别。

最后,人们为了纪念牛和鱼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就把大帽山叫成“牛鱼嘴”。

【第四篇】:贴年画的传说

在我国,买贴年画曾经是过年中的一项重要的习俗。年关将近的时候,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集市,都有着热热气腾腾的人气。买年画的摊贩将五颜六色的样张挂在墙上,渲染着喜气洋洋的节目气氛,使不少人驻足观赏,选购自己喜欢的画张。不过,关于年画,在民间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很久以前,有一男子姓柳名振业,他孤苦一人靠耕耘度日。某年年底,他从武强南关集市上买回了一张武强年画,上面画有一个美貌女子,像真人一样,当他遇有烦恼之事,看看画便能解去忧愁。

忽一日,他发现锅里有可口饭菜,还浆洗衣了衣服,并且天天如此。他为了弄清原因,经过多次窥探屋内情形得知,原来是画中女子所为,她羡慕人间美好生活,又见男主人人品好,愿与其结为百年之好。这就是武强年画仙女下凡的故事。自此,武强年画一年鼓一张的传说就流传开来。

在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虽我很多以前颇显神秘的东西早已司空见惯,但流传下来的很多艺术造型,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人们通过贴年画,表达对健康、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第五篇】:西湖民间故事

西湖民间故事,一听就知道是讲西湖民间发生的故事。而西湖,乃是杭州人的骄傲!所以,我特别爱看这本书。

我发现,里面的瑞石特别神奇,竟然只有一个手指头!他的手指头非常神奇。一指石头,石头就软了。还有一个宝库的钥匙是这个手指头呢!我一下子被这个故事给迷住了,瑞石的心地很善良,他不被财宝迷,一心一意帮助大家。最后,他消失在空中,不见了……..里面不仅有瑞石,还有月桂峰.白娘子等。

大家一定看过白娘子吧!这里可是原汁原味的故事哦!白娘子那美好而又善良.勇敢的行为感动了我,她与法海战斗,水漫金山。免费给人们看病,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击败了法海,和许仙生活在了一起。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一起向白娘子学习!

光这些还是不够,它里面还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像初阳台,一天,太阳没了,你会怎么办?急了吧!保叔,一位勇敢的少年,和金凤凰一起去寻找太阳。他游过不止10条河,爬过不止20座山,经历千辛万苦,把太阳找了回来。在途中,慧娘不为情而动,不落眼泪。因为她知道,她一落泪,保叔就没力气去找太阳了。他可真勇敢!

西湖民间故事处处是宝,只要用眼看,用脑想,用心记,用手写,就一定能发现这本书的神奇之处!这本书能带你走进一个梦幻仙境,让你在故事中遨游!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了解西湖民间的历史和文化,学习里面的人物,让我们有一个文明而又美丽的西湖!------分隔线----------------------------

第三篇:简短的民间传说故事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民间故事占据了很大的地位。在许许多多的故事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听故事的快乐,更感受到了传统文化。下面是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短的民间传说故事。欢迎阅读参考!

短的民间传说故事1

雪魄冰花凉气清,曲栏深处艳精神。

一钩新月风牵影,暗送娇香入画庭。

明代诗人沈周的詠栀子花已经把栀子花的清香、纯洁、娇态都形象的表达出来了。每年初夏,栀子花开满每家每户,人人喜爱至极。特别是女士更爱她,衣服上,发髻上都佩戴着她。一阵阵清香,清新怡人,沁人心脾。

说起来栀子花的来历,还有个美丽的传说,栀子花本是天上百花园的一枝仙花,名号栀子花仙子,她看见人间只有一些小花小草,没有大点的鲜艳的花朵。于是她就下到人间,变成一棵栀子花树长在一处荒坡上。日晒雨淋,生长不旺,眼看花树渐渐枯萎了。离荒坡不远处,住着个单身穷汉子。他发现了这棵可怜的小花树,就把她移植到了家门口,给她浇水,施肥,悉心照料。花树很快就有了生机,顿时长得枝叶繁茂,郁郁葱葱,叶色碧绿,油光水滑。初夏开满了洁白的花朵,芳香素雅,特别招人喜欢。穷汉早晚总要站在花树旁,为其寻虫除害,整枝打叶,将花树养护得更加壮美。

穷汉是个长工,每天早出晚归,这天他外出回家,一开门就闻到了一股饭菜的香味,他很奇怪,他孤身一人,无亲无故,是谁帮助做的饭菜呢?以后一连几天,天天如此,他想弄个清楚明白,就多了一个心眼。

这天,他故意装着出门的样子,走了没几步就回来躲在外面,偷偷的往家里看。这时,只见一素身白衣的女子从花树上下来,飘进了他家。穷汉吓呆了,他壮着胆子进屋问道:“姑娘你是谁?”女子只好如实告诉他:“我是栀子花仙子,来到人间,一时不适应人间环境与气候的生长,是你在我危难时出手相救,你是我的恩人,如果你不嫌弃,我愿嫁你为妻。”穷汉惊喜不已,当然愿意娶她了。

婚后他俩对门前的那棵栀子花更加爱护有加,栀子花仙子还将栀子花的枝条剪下来插枝繁殖,他俩的门前栀子花树长成了林。老百姓闻到这清香,看到这素雅的花朵,纷纷都想养,他们就将培育栀子花树送给大家,从此家家户户养起了栀子花。其中,有个女人,不知道收敛,经常招引一些不三不四的男人到家里鬼混。她也养了棵栀子花,就在她闹大肚子打胎的时候,抚摸了她,长的绿油油的栀子花树一下就蔫了,没几天就死了。人们都说栀子花是纯洁的,不喜欢龌龊,是被那女人气死的。后来家里坐月子的女人,一般都不去碰栀子花树。

栀子花是仙女的化身,女人们都爱戴着她,栀子花也越来越在人间繁茂,给人们带来清香素雅的芬芳。

短的民间传说故事2

可能是受到《天外飞仙》演绎过后的影响,抛开结尾的悲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是美好的,他们是同学、是知己、是爱人,他们在一个人的身上找到了多个人的定位。

西晋时,汝南郡南30公里梁庄有一青年叫梁山伯,遵父母之命到红罗山书院求学,路过一个叫曹桥的地方,就在路边的亭子里休息。

离梁庄东十八里有个朱庄,庄上朱员外家有一女儿叫朱英台,十分聪明,一心求学,说服了父母,女扮男装,化名朱九弟,也前往红罗山书院求学。二人相遇在曹桥亭,互问了家乡、年庚,结拜为弟兄,同赴红罗山书院求学。

红罗山学校四面环水,景色宜人,一次,梁山伯、朱英台和同学们一块玩耍,用石头砸水中嬉戏的鸳鸯。朱英台在扔石头的时候腰闪了一下,同学叫道:“朱九弟象女人一样”。朱英台顿时满脸飞红。

师娘心细,发现了英台的女儿身,就在梁山伯与朱英台的床中间立了块界牌。梁山伯生性憨厚,不知其意,同窗三载也没想到朱九弟是个女的。

英台回家看母,山伯相送十八里。一路上英台作了许多比喻,梁山伯仍是不解其意。最后,朱英台说家中九妹尚未婚嫁,想说与山伯,山伯答应了。来到朱家,英台让山伯在客厅等候,说让九妹出来献茶。

英台换上女儿服装端着茶走了出来。梁山伯诧异地说:“你不是朱九弟吗?”英台说:“九弟即九妹,九妹即九弟”,二人遂私约终身。

北马庄有一秀才马文才,姥娘家是朱庄的,朱员外有心为女儿找一个门当户对的人家成亲,就托马文才的姥娘说媒,许英台于马家,英台无奈,违心应允。

山伯如约前来议婚,英台泪告已晚。山伯气得当场吐血,归家后一病身亡。家人遵嘱将其埋在马乡官路的西沿,碑刻梁、朱姓名,黑红两色。

马文才迎娶朱英台,花轿至马乡村后,突起旋风挡路,朱英台下轿哭祭山伯,墓忽然裂开,英台扑入墓中,墓随即合上。从墓中飞金黄、雪白两只蝴蝶,在天空中翩翩起舞。

在我们这个时代男女同窗再正常不多,很多美好的爱情也都在青涩的年龄有了交集,真心对待那个陪伴你走过青葱岁月的人,想一想你们是何其幸运,因为你们的陪伴比其他人早上好多年。

短的民间传说故事3

在汉语中有一句成语叫“南柯一梦”,用来形容梦境或一个人不可能实现的空想。这个成语来源于公元九世纪中国唐代作家李公佐的小说《南柯太守传》。

有一个叫淳于棼的人,平时喜欢喝酒。他家的院中有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槐树,盛夏之夜,月明星稀,晚风习习,是一个乘凉的好地方。

淳于棼过生日的那天,亲朋好友都来祝寿,他一时高兴,多喝了几杯酒。夜晚,亲友们都回去了,淳于棼带着几分醉意在大槐树下歇凉,不知不觉间睡着了。

梦中,淳于棼被两个使臣邀去,进入一个树洞。洞内晴天丽日,别有世界,号称大槐国。正赶上京城举行选拔官员考试,他也报名。考了三场,文章写得十分顺手。等到公布考试结果时,他名列第一名。紧接着皇帝进行面试。皇帝见淳于棼长得很帅,又很有才气,非常喜爱,就亲笔点为头名状元,并把公主嫁给他为妻。状元郎成了驸马郎,一时京城传为美谈。

婚后,夫妻感情十分美满。不久,淳于棼被皇帝派往南柯郡任太守。淳于棼勤政爱民,经常到属地内调查研究,检查部下的工作,各地的行政都非常廉洁有效,当地百姓大为称赞。三十年过去了,淳于棼的政绩已是全国有名,他自己也有了五男二女七个孩子,生活非常得意。皇帝几次想把淳于棼调回京城升迁,当地百姓听说后,都纷纷涌上街头,挡住太守的马车,强行挽留他在南柯继任。淳于棼为百姓的爱戴所感动,只好留下来,并上表皇帝说明情况。皇帝欣赏他的政绩,就赏给他许多金银财宝,以示奖励。

有一年,擅萝国派兵侵犯大槐国,大槐国的将军们奉命迎敌,不料几次都被敌兵打得大败。败报传到京城,皇帝震动,急忙召集文武官员们商议对策。大臣们听说前线军事屡屡失利,敌人逼近京城,凶猛异常,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你看我,我看你,都束手无策。

皇帝看了大臣的样子,非常生气地说:“你们平时养尊处优,享尽荣华,一旦国家有事,却都成了没嘴的葫芦,胆小怯阵,要你们有什么用?”

这时宰相想起了政绩突出的南柯太守淳于棼,于是向皇帝推荐。皇帝立刻下令,调淳于棼统率全国的精锐兵力与敌军作战。

淳于棼接到皇帝的命令,立即统兵出征。可是他对兵法一无所知,与敌军刚一交战,就被打得一败涂地,手下兵马损失惨重,他自己也险些当了俘虏。皇帝得知消息,非常失望,下令撤掉淳于棼的一切职务,贬为平民,遣送回老家。淳于棼想想自己一世英名毁于一旦,羞愤难当,大叫一声,从梦中惊醒。他按梦境寻找大槐国,原来就是大槐树下的一个蚂蚁洞,一群蚂蚁正居住在那里。

“南柯一梦”有时也指人生如梦,富贵权势虚无飘渺。

短的民间传说故事4

清明时分,西湖岸边花红柳绿,断桥上面游人如梭,真是好一幅春光明媚的美丽画面。突然,从西湖底悄悄升上来两个如花似玉的姑娘,怎么回事?人怎么会从水里升出来呢?原来,她们是两条修炼成了人形的蛇精,虽然如此,但她们并无害人之心,只因羡慕世间的多彩人生,才一个化名叫白素贞,一个化名叫小青,来到西湖边游玩。

偏偏老天爷忽然发起脾气来,霎时间下起了倾盆大雨,白素贞和小青被淋得无处藏身,正发愁呢,突然只觉头顶多了一把伞,转身一看,只见一位温文尔雅、白净秀气的年轻书生撑着伞在为她们遮雨。白素贞和这小书生四目相交,都不约而同地红了红脸,相互产生了爱慕之情。小青看在眼里,忙说:“多谢!请问客官尊姓大名。”那小书生道:“我叫许仙,就住在这断桥边。”白素贞和小青也赶忙作了自我介绍。从此,他们三人常常见面,白素贞和许仙的感情越来越好,过了不久,他们就结为夫妻,并开了一间“保和堂”药店,小日子过得可美了!

由于“保和堂”治好了很多很多疑难病症,而且给穷人看病配药还分文不收,所以药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远近来找白素贞治病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将白素贞亲切地称为白娘子。可是,“保和堂”的兴隆、许仙和白娘子的幸福生活却惹恼了一个人,谁呢?那就是金山寺的法海和尚。因为人们的病都被白娘子治好了,到金山寺烧香求菩萨的人就少多了,香火不旺,法海和尚自然就高兴不起来了。这天,他又来到“保和堂”前,看到白娘子正在给人治病,不禁心内妒火中烧,再定睛一瞧,哎呀!原来这白娘子不是凡人,而是条白蛇变的!

法海虽有点小法术,但他的心术却不正。看出了白娘子的身份后,他就整日想拆散许仙白娘子夫妇、搞垮“保和堂”。于是,他偷偷把许仙叫到寺中,对他说:“你娘子是蛇精变的,你快点和她分手吧,不然,她会吃掉你的!”许仙一听,非常气愤,他想:我娘子心地善良,对我的情意比海还深。就算她是蛇精,也不会害我,何况她如今已有了身孕,我怎能离弃她呢!法海见许仙不上他的当,恼羞成怒,便把许仙关在了寺里。

“保和堂”里,白娘子正焦急地等待许仙回来。一天、两天,左等、右等,白娘子心急如焚。终于打听到原来许仙被金山寺的法海和尚给“留”住了,白娘子赶紧带着小青来到金山寺,苦苦哀求,请法海放回许仙。法海见了白娘子,一阵冷笑,说道:“大胆妖蛇,我劝你还是快点离开人间,否则别怪我不客气了!”白娘子见法海拒不放人,无奈,只得拔下头上的金钗,迎风一摇,掀起滔滔大浪,向金山寺直逼过去。法海眼见水漫金山寺,连忙脱下袈裟,变成一道长堤,拦在寺门外。大水涨一尺,长堤就高一尺,大水涨一丈,长堤就高一丈,任凭波浪再大,也漫不过去。再加上白娘子有孕在身,实在斗不过法海,后来,法海使出欺诈的手法,将白娘子收进金钵,压在了雷峰塔下,把许仙和白娘子这对恩爱夫妻活生生地拆散了。

小青逃离金山寺后,数十载深山练功,最终打败了法海,将他逼进了螃蟹腹中,救出了白娘子,从此,她和许仙以及他们的孩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再也不分离了。

短的民间传说故事5

森林的深处,有一户人家,家里住着姐姐丁香和妹妹百合,还有她们年迈的祖母。

丁香天生活泼好动,她每天都要到林子里采些蔬菜水果作为食物,还会采一篮鲜花种到花园里,当然也少不了紫色的丁香花和粉红的百合花。百合可不像姐姐那样,她的性格十分文静,不喜欢吵闹。但她每天都会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打扫得干干净净,也不会忘记给花园里的花儿们松松土,浇浇水。祖母呢,能烧得一手好菜,会定期更换花瓶里的花。一家人的生活虽不富裕,但其乐融融。

一天,姐妹俩正在客厅里吃水果,突然听到一阵哭喊声:“救命啊,放开我!”丁香拉开窗帘一看,发现一个蝴蝶般大小的女孩正被一大群鸟包围着,无法脱身。鸟儿们一会儿把她抛向空中,一会儿啄她的肩膀,一会儿又把她的头发扯得乱蓬蓬的。丁香为这个女孩感到愤愤不平,推开门就跑向那个地方,百合拿着棍子紧跟其后。两人齐心把这群鸟儿打得四处乱窜,飞回天空。百合小心翼翼地捧起吓昏了的女孩,把她放在床上,盖上一条小毛毯,给她暖身子。

经过悉心照顾,小女孩终于醒过来了。祖母见了,急忙把刚出炉的面包端出来,放在她面前。小女孩见了,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祖母关心地问:“你叫什么?怎么会落入那群鸟的手中呢?”小女孩一听,伤心地哭起来:“我本是一名花仙子,住在一朵牡丹花里,可这朵牡丹被那群鸟啄坏了。我找不到藏身之地,就被它们捉去了。”百合对花仙子说:“你就住在我们家吧,我们照顾你。家里别的没有,就是花多。”花仙子点点头,露出灿烂的笑容。从此,花仙子和她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可有一天,花仙子竟失踪了,把大家急得团团转。丁香在桌子上找到张字条,只见上面写着:祖母、姐姐,我得离开你们了,我不属于这个世界,我还是得回去。没什么好报答你们的,送你们一本日历。只要撕下其中的一页,说出自己的愿望,就能实现。对不起,我走了。

一家人看到了那本神奇的日历,可谁也没有用它。捧起它,就似乎看到了花仙子。

短的民间传说故事6

听老人们讲,古代有凤凰鸟,那是既美丽又聪明的鸟,可有谁见过呢?

还真的有人见过,而且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史书记载。《前汉书、昭帝纪):“三年……冬十月,凤凰集东海,遣使者祀其处。”。这是说,昭帝始元三年,也就是公元前84年的冬天十月里,有许多凤凰聚集在东海岸边的山上,皇帝认为这是了不起的祥瑞征兆,专门派使臣到海边祭祀。

传说凤凰老家就在东海岸边连云港云台山脉的凰窝山上。而有史以来,这里的地名、山名就叫做凰窝、凰窝山,民间还—直流传着许许多多龙凤呈样的爱情故事,亦真亦幻,神奇曼妙,动人心弦。这更加印证了连云港凰窝山就是凤凰栖息的地方。

凤凰自古就是人们的图腾崇拜物,后来传说其幻化成神鸟不胫而走。凤凰从品性到形状,高度地综合了鸟类的特征,是鸟类。鸟类像人们对自己的兄长那样,尊敬、拥护,爱戴、敬畏凤凰。人们还赋于她聪颖的智慧、崇高的思想和优良的品质。她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支,在中国民间文化中扮演着一个集德、义、礼、仁、信于一体的圣物的角色,承载了相当深厚的文化寄托,是天下太平、百姓幸福的标志,是纯洁爱情、美满姻缘的像征,是世间美好的吉祥物。连云港人为有凰窝而自豪,为有凤凰而骄傲。连云港也因凰窝而传扬四海,也因凤凰而闻名遐迩。

我久闻凰窝山之名,读了民初张学瀚,“凰窝仿佛桃源境,赏月看花且诵经。”的诗句后,常神往到凰窝山—游,领略它的山海风貌,特别是那一个个美丽动人的龙凤传说,更添了寻秘探幽的情趣。今年“端午节”,我应邀参加中国华文作家协会古典文学创作研讨会,和海内外作家齐聚高公岛风景游览区采风。

游凰窝山不是作家们的初衷,他们最有兴致的是要寻觅龙凤传说,更想—睹凤凰仙女蔚云的娇容。我们登上108级“拜风梯”,在气喘吁吁中终于看到了“栖凤亭”,是传说中凤凰栖息的地方。在此不远处立有一尊青铜凤凰像,这就是人们仰慕的凤凰仙女蔚云。这地方叫“丹凤朝阳台”,是凤凰仙女蔚云眺望情郎妙臣的地方。相传玉龙太子妙臣回到大海后,蔚云思君心切,飞来这里,面对大海,望眼欲穿,日出也等,星夜也等,希望有一天,希望下一个雨季能与心上人欢聚。

研究古典文学的作家们为了探究龙凤的爱情故事,还特别绕有情趣地游览了凰窝山之胜景“三潭飞雪”,龙凤的爱情故事就是由此而来。它在龙潭涧中游,是传说中玉龙太子妙臣顺着龙潭洞从东海来到凰窝山与凤凰仙女蔚云相会的地方。相传东海龙王敖广的儿子妙臣气宇轩昂,智慧超群,他在—次海边游玩时,恰巧看到山崖上姿容温雅的凤凰仙女蔚云,那天然的风韵和美貌深深吸引了他,她也脉脉含情地凝视。然而天上海中无法相聚,蔚云执着地飞遍千山万水衔来树枝草木,在高高的山谷中筑起一道大坝,蓄水积流。有志者事竟成。在又—个雨季来临时,天水浩荡,冲出的水流在山谷中形成一条弯弯的河流汇人大海。妙臣望着澎湃的涧水,万分激动,顺流而上。初次上山的妙臣在大涧的第一潭“蛤蟆塘”急切地想见蔚云.可怎么也见不着。身后只传来几声蛙鸣,正所谓“鸟飞林愈静.蝉呜山更幽”。妙臣赶紧来到第二潭“小花鞋”.他看到一少女在哭泣,听说洗衣不小心冲走了“小花鞋”,就游到海边为她找回了“小花鞋”。姑娘深表爱意,可妙臣想着蔚云,毅然回绝。就在这时,姑娘变成了蔚云,妙臣欣喜若狂。原来姑娘在考验妙臣哩。后来这地方就叫“小花鞋”了。在此喜结良缘的妙臣与蔚云幸福欢乐,便携手相拥上了第三潭“玉龙潭”。这里飞花溅雪,薄雾浸衣,景色尤佳,成为龙凤经常嬉戏游乐的地方。“三潭飞雪”是一处胜景。山石奇状异形.涧水奔流湍涌,激溅的浪花如漱玉喷珠飞雪漫天。民初乡土诗人在此留下了摩崖石刻,张学瀚诗云:“山势崔巍列画屏,龙潭飞雪遍珑玲……”张恩沛诗云:“为爱仙源水—方,龙潭幽曲午风凉……泉声遥接潮声壮,添助波澜稳助航。”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凰窝山是凤凰栖息过的地方,是龙凤呈样的乐园。清代诗人王士任诗云:“应是蓬莱原不远,探幽何必到三峰。”我觉得揽胜蓬莱,只能使人望洋兴叹,而凰窝山那迷人的仙境,神奇的传说,以至于静穆、幽雅和秀美,真正地堪比蓬莱、方丈和瀛州三神山。

简短的民间传说故事

第四篇:关于清明节的民间传说

关于清明节的民间传说

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这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市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下了一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的上方,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戴柳插柳

清明节植树的习俗,发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是什么原因使得平凡的柳条有了如此非同寻常的身价?有三种传说。最古老的传说,是说为了纪念教民稼穑耕作的祖师—神农氏,后来由此发展出祈求长寿的意蕴。再晚点的传说与介子推有关。据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介子推时,发现介子推死前曾经靠过的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更晚点的传说是唐太宗给大臣柳圈,以示赐福驱疫。这三种说法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都相信柳枝具有灵性,可以避邪。

在春光明媚,桃红柳绿的三四月间,中国传统习俗中最重视的其一节日就是清明节了。清明节就是现在的民族埽墓节。按主日说,约在四月五日前后,按农历,则是在三月上半月。古人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以这种岁时历法来播种、收成,清明便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时在春分后十五天,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所以,“清明”本为节气名,后来加了寒食禁火及埽墓的习俗才形成清明节的。

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拜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正碓的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此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了!

在墓前祭祖埽墓,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东周战国时代孟子的齐人篇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兄战国时代埽墓之风气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时,下韶定寒食埽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而在寒冷的冬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妇孺耐不住寒冷,也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於是就定了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等户外活动,让大家出来晒晒太扬,活动活动筋骨,增加抵抗力。因此,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各项野外健身活动,使这个节日,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既有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到处是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真是一个极富特色,非常特别的节日。

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祭扫坟茔是和丧葬礼俗有关的节俗。据载,古代“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祭扫就不见于载籍。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

《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就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强固来看,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得到官方的肯定,墓祭之风必然大盛。

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基于上述意义,清明节因此成为华人的重要节日。

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或后10天。有些籍贯人士的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

来源

谈到清明节,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会联想到历史人物介子推。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了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

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拜介子推的习俗,也变成清明扫墓的习俗了。

纪念方式

清明节纪念祖先有多种形式:

扫墓是清明节最早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延续到今天,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简化。扫墓当天,子孙们先将先人的坟墓及周围的杂草修整和清理,然后供上食品鲜花等。

由于火化遗体越来越普遍,其结果是,前往骨灰置放所拜祭先人的方式逐渐取代扫墓的习俗。

新加坡华人也在庙宇里为死者立神主牌,庙宇因此也成了清明祭祖的地方。

清明节当天有些人家也在家里拜祭祖先。

在清明节这一天,可到先人坟地、骨灰放置所或寺庙的灵位前静默鞠躬。

不论以何种形式纪念,清明节最基本的仪式是到坟前、骨灰放置处或灵位前追念祖先。为了使纪念祖先的仪式更有意义,我们应让年轻一代的家庭成员了解先人过去的奋斗历史。

第五篇: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教案

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教案

设计科目:民间文学

具体名称:民间传说《牛郎织女》 授课类型: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计划45分钟,实际15分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熟悉牛郎织女传说的基本情节,把握传说的中心、能够对其情节、人物形象、意象、结局及文化内涵进行分析。2.过程与方法:重温牛郎织女传说,并通过对传说文本的探究去解读其深层次的内涵,联系现实生活感受传说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关注其在当今社会的发展,自觉主动去传承并发掘其文化魅力。〔教学重难点〕

对传说文本的解读,传统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 〔教学策略〕 感悟法、启发式 〔教学准备〕

民间文学中对四大传说之牛郎织女的传说解读论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一: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导入〕同学们可还记得妇孺皆知的古代传说《牛郎织女》?没错,咱们今天就来重温这个小孩子都知道的传说,看看能不能运用我们这些年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的观点读出新的内涵来? 〔提问〕有哪些同学愿意把这个故事简要的对大家讲讲呢? 〔过渡〕听完了故事,同学们想知道这么神奇的故事到底是怎么来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教学环节二:导入新知

教师活动:〔提问〕 大家认真看老师PPT上这些材料,发现了什么? 学生活动∶〔思〕思考老师给出的材料与牛郎织女传说的关系。

设计意图:带动学生思考,通过对材料的解读发现信息,为接下来的讲解打下基础。

教学环节三:讲解

教师活动:〔讲解〕结合PPT讲解牛郎织女神话传说的形成过程 学生活动:〔听〕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解,跟着老师的讲解理清牛郎织女神话传说的发展历程。

设计意图: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了解牛郎织女传说由神话发展演变过程。教学环节四:文本探究 教师活动:〔导入〕大家有没有想过,牛郎织女神话传说作为人们口耳相传的民间文化,其主要靠人们的口头传诉进行传承发展至今仍不失其魅力,可以说里面所包涵的文学价值一定要不菲的,接下来我们就从传说的情节、人物形象、意象、结尾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解读。学生活动:〔讨论〕分小组从传说情节、人物形象、意象、结尾及文化内涵等方面对传说《牛郎织女》进行探讨并分派代表发言。教师活动: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讨论中调动所学知识,主动解析文本。教学环节五:拓展知识 教师活动:〔讲解〕根据PPT所陈述内容介绍牛郎织女神话传说资源在现代社会的开发、传递。

教学环节六:归纳总结

教师活动:〔提问〕今天的课到这里差不多了,同学们都学到了些什么呢,请举手把你们在本次课堂上获得的最大感悟分享一下,还有什么疑问也可以提出来 〔总结〕通过这节课对牛郎织女神话传说的探讨发现我们可以学习到它的源流以及发展过程,而对其文本的探究,我们了解到古代社会人民的生活状态自己价值追求,古往今来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都是值得我们歌颂与赞扬的,生活在民主开放社会中的我们在珍惜幸福生活的同时也应该把这些传统文化魅力继续发扬光大,利用各种现代传播渠道,合理开发文化资源,做好文化的继承与传播者!学生活动:〔思〕反思本堂课所学知识,〔答〕反馈给老师自己所学知识和疑难问题。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再次温习所学知识,落实教学目标。〔教学反思〕

整堂课围绕一个重点纵向剖析,教师扮演着引导者、解疑者的角色,通过提问,互动,等各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带着浓厚的兴趣学习。

下载合山壮族民间传说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合山壮族民间传说.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民间传说故事[范文大全]

    中国民间传说故事短篇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口头流传的一种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

    民间传说的某些材料

    2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中国历史传统富于传说性质的特点,使各种名列"正史"的著作也不能免俗。以居于"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记》为例,它就广采博纳了许多传说,并对其中的某......

    顺德民间传说故事

    顺德民间传说故事 1民间传说 - 掘尾龙拜山话说逢简,古时候有个读书塾的学童,上学路上在田边拾到一条形状异常的小虫,回私塾后悄悄地放在抽屉里,每日从家里带回一个饭团来喂养它......

    壮族春节习俗

    壮族春节习俗壮族人民除过春节外,还在正月三十日再过一个“晚年”。两个节日同样隆重。节日的早晨,天色将明,妇女们奔向河畔、井台担取新水,这一天,喝的用的,都不能是前一天的存水......

    合山自评工作总结

    合山市2012年扩权强县工作目标绩效考评 自 评 报 告 合山市人民政府 2012年7月13日 自开展扩权强县工作以来,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业务部门的悉心指导下,合山市......

    2011年合山纪检工作计划

    合山质监局2011年纪检监察和党风廉政建 设、反腐败工作计划 2011年县质监局纪检监察工作,以邓小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

    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五篇模版)

    中国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国家,在民间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其中,最具有中国特色的......

    潮州俗语之民间传说(汇编)

    潮州城市通 潮州俗语之民间传说 ——文章来源:潮州城市通 潮州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支涓涓细流,在潮汕地区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下,于漫漫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潮州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