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版《中国文学史》考研考点总结(5篇)

时间:2019-05-14 18:32: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打印版《中国文学史》考研考点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打印版《中国文学史》考研考点总结》。

第一篇:打印版《中国文学史》考研考点总结

《中国文学史》考研考点总结

先秦部分: 1,中国文学的源头概况及其特点 2,先秦文学形态特点 3,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

4,先秦文学文化背景的三个阶段及其特征 5,神话的概念、产生和功能

6,《山海经》成书年代,分类,资料价值 7,《山海经》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8,上古神话的分类并举例说明 9,中国神话中蕴涵的民族精神

10,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

11,如何理解上古神话的隐喻性和象征性的思维特征

12,利用原型批评理论分析中国神话的特征 13,上古神话是如何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散失和演化的

14,谈谈对神话历史化的理解 15,上古神话的文学艺术特色

16,上古神话对于后世文学的影响及意义 17,中西上古神话文本、内涵、叙述方式、思维特征的异同

18,《诗经》的成书年代、编定方式 19,《诗经》的体制分类及其依据 20,《诗经》中诗歌的产生年代

21,《诗经》中哪几篇笙诗,什么是笙诗 22,《诗经》分类的历史论争 23,《诗经》的功用 24,《诗经》的传授

25,举例分析《诗经》中祭祖颂歌和民族史诗的文学成就

26,《诗经》中那几篇一般被认为是周朝史诗 27,《周颂 生民》赏析

28,举例分析《诗经》中农事诗的艺术特色 29,《豳风 七月》赏析

30,举例分析《诗经》中燕飨诗歌的文学特色 31,《小雅 鹿鸣》赏析

32,举例分析《诗经》中怨刺诗歌的文学特色 33,什么是变风、变雅

34,举例分析《诗经》中战争诗歌的艺术特色和思想价值

35,《小雅 采薇》赏析 36,《豳风 东山》赏析

古代文学知识点

37,《诗经》与西方古代战争诗描写特征的比较 38,举例分析《诗经》中徭役诗的艺术特色 39,《唐风 鸨羽》赏析 40,《卫风 伯兮》赏析

41,举例分析《诗经》中爱情婚姻诗的艺术特色 42,《邶风 静女》赏析

43,举例分析《诗经》中怨妇诗的艺术特点 44,《卫风 氓》和《邶风 谷风》赏析 45,谈谈对《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46,举例分析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各自特点 47,谈谈《国风》的艺术成就 48,《秦风 蒹葭》赏析 49,《国风》的思想内容

50,《诗经》的语言特色——句式、章法 51,《周南 芣苢》赏析

52,雅颂与国风在语言形式上的异同 53,《诗经》的历史地位及影响 54,《诗经》历代比较重要的注释版本 55,我国叙事散文的萌芽 56,《尚书》版本的流变

57,《尚书》的艺术特色及其影响 58,《春秋》的艺术特色及其影响 59,《左传》的成书和内容 60,《左传》的叙事特征 61,《左传》是如何描写战争的 62,《左传》的人物语言描写特点 63,《左传》的思想倾向 64,《左传》的文学成就 65,《左传》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66,《国语》的成书及其体制

67,《国语》的文学成就及其历史影响 68,《战国策》的成书及其体制 69,《战国策》中的纵横家思想 70,《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71,《战国策》的散文艺术

72,《战国策》与《左传》文学特征的比较 73,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的影响

74,《论语》的艺术特色、语言风格、体制 75,《墨子》的文学特征 76,《孟子》的成书

77,《孟子》散文的风格特征 78,《孟子》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79,《庄子》的成书 80,《庄子》的文学风格 81,《庄子》寓言的文学特征 82,《庄子》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83,《庄子》与宋玉辞赋 84,《荀子》的成就

85,《成相》和《赋篇》的文学特色及意义 86,《荀子》散文的风格特征 87,《韩非子》的成书

88,《韩非子》散文的风格特征

89,谈谈对“孟文犀利,庄文恣肆,荀文宏富,韩文峻峭”的理解

90,先秦说理散文的历史影响 91,《楚辞》产生的文化社会背景 92,屈原的生平及作品 93,《楚辞》的由来 94,《离骚》解题

95,《离骚》的内容和文学成就 96,《离骚》的主旨

97,《离骚》是如何塑造主人公的艺术形象的 98,谈谈《离骚》中香草美人的意象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99,《离骚》的形式与语言 100,《九歌》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101,“千古言秋之祖”

102,《九章》的内容,九章之名的由来,和《九章》的艺术特色

103,《天问》和《招魂》的艺术特征和体式结构 104,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105,《九辩》中对秋景的描写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106,《高唐赋》、《神女赋》的艺术成就 107,宋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秦汉部分:

108,两汉文学的兴衰过程及其原因 109,两汉文学的多元化趋势和总体特征 110,两汉文学与经学的关系 111,两汉文学样式的嬗变 112,两汉文学的一般分期 113,《吕氏春秋》的成书及体例 114,《吕氏春秋》的文学特征

115,李斯散文的文学成就 116,陆贾《新语》 117,贾谊政论散文的成就 118,晁错政论文的成就

古代文学知识点

119,《淮南子》的成书、体列及艺术成就 120,董仲舒的《贤良对策》 121,刘向的目录学作品

122,司马相如《难蜀父老》、东方朔《答客难》、桓宽《盐铁论》、扬雄《解嘲》、《解难》

123,西汉散文的特点 124,贾谊赋的艺术成就 125,粱园文学群体

126,枚乘《七发》的艺术成绩及文学史上的地位 127,《子虚》《上林》的艺术特色及其在文学史

上的地位

128,司马相如的抒情小赋 129,王褒的赋及对后世的影响 130,司马迁的生平

131,《史记》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理解

132,《史记》的思想意义 133,《史记》的艺术特色

134,对《史记》“实录”精神的理解 135,《史记》中物形象特征及对后世的影响 136,《项羽本纪》中对项羽形象的刻画 137,《史记》相比较《战国策》、《左传》,有哪

些继承和发展

138,《史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 139,东汉文学的总体特征及政治社会对文学的影响

140,刘向的散文

141,扬雄的赋及其对赋的文学观点 142,《汉书》的文学成就

143,比较《史记》与《汉书》的异同 144,述行赋和述志赋 145,班固的赋和咏史诗 146,京都赋的作家 147,东汉抒情赋的兴起 148,张衡的赋和四愁诗 149,蔡邕(yong)的赋 150,赵壹的赋

151,秦嘉、赵壹和蔡邕的诗 152,乐府与太乐及其兴废 153,乐府诗的分类 154,两汉乐府的艺术成就 155,乐府诗的思想性 156,汉乐府的内容 157,汉乐府的叙事特征 158,汉乐府体制的嬗变

159,汉乐府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及其地位 160,《吴越春秋》的艺术特色

161,《吴越春秋》、《越绝书》及其与吴越文学的关系

162,《吴越春秋》对后世的影响

163,王充的唯物主义思想及文学批评主张 164,《论衡》疾虚妄的写作宗旨 165,《论衡》的论辩方式

166,王符的《潜夫论》和仲长统的《昌言》 167,东汉碑文

168,马

198,陶渊明作品的思想内容 199,陶渊明诗的艺术个性 200,陶诗的艺术渊源

201,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202,陶诗的内容题材 203,陶渊明的文赋 204,南朝乐府民歌概述 205,北朝乐府民歌概述 206,《木兰诗》的艺术成就 207,《西洲曲》的艺术特色 208,南北朝乐府民歌对后世的影响 209,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成就及影响 210,鲍照及其七言诗的成就 211,七言诗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212,谢脁山水诗的艺术成就 213,大小谢山水诗之比较

214,永明体的产生过程及文学史上的意义 215,何逊、阴铿的文学成就

216,齐梁诗人集团概述(竟陵八友、萧衍、萧绎

等)

217,徐庾体

218,宫体诗的形成及其特点 219,北朝文学概况

220,庾信入北后的文学成就、地位及影响 221,对“庾信是南朝最后一位优秀诗人”的理解 222,魏晋文章发展概况 223,南朝文章发展概况 224,齐梁文学新变的特征 225,南北朝的散文

226,《水经注》的艺术价值 227,《洛阳迦蓝记》的文学价值 228,六朝文人尺牍

229,小说在六朝时期的发展

230,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的主要内容 231,六朝小说对后世的影响 232,《世说新语》的文学成就 233,六朝文学批评的发展

234,《典论论文》的主要文学观点 235,《文赋》的主要文学观点 236,《诗品》的主要文学观点 237,《文心雕龙》的主要文学观点 238,《文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影响 239,隋朝文学概况 唐代文学:

240,唐诗风貌形成的影响因素 241,贞观诗风 242,上官体 243,王绩

244,初唐四杰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245,文章四友及沈宋的文学贡献

246,陈子昂的文学成就、影响及其文学观点 247,《春江花月夜》的艺术特征

248,分析《春江花月夜》体现出来的时间意识 249,刘希夷和《代悲白头翁》 250,唐诗兴象的创造 251,盛唐山水诗的总体特征 252,王维“诗中有画”的理解 253,王维与孟浩然诗风的比较 254,王孟诗派及其成就

255,中国山水诗的起源、创作和艺术风格 256,盛唐边塞诗的总体特征 257,王昌龄七绝的艺术特征 258,高适边塞诗的艺术特征 259,岑参边塞诗的艺术特征 260,李颀边塞诗的艺术成就

261,崔颢、祖咏、王之涣、王湾、张渭等盛唐诗人的诗歌创作

262,李白的生平及思想 263,李白乐府诗的艺术特色 264,李白歌行的艺术特色 265,李白绝句的艺术特色 266,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 267,李白的地位及影响

268,杜诗被成为“诗史”的理解

269,杜诗的叙事技巧(杜甫叙事诗的艺术成就)270,杜甫律诗的艺术成就 271,杜诗的艺术风格

272,对杜诗“备于众体”的理解 273,杜诗的地位及影响

274,如何理解杜甫“诗圣”的地位

275,元结的创作特征、文学观点和他编选的《箧中集》作者的风格

276,顾况作品的成就和他的文学观点 277,刘长卿的五律及其艺术风格

278,韦应物的作品风格,与王孟的异同和继承 279,大历十才子共同的创作风格和倾向 280,卢纶的气概和李益的边塞诗成就、渊源

古代文学知识点

281,大历诗歌的意象类型 282,韩孟诗派的形成及其主张 283,韩愈诗歌的艺术风格

284,对韩愈诗歌“以文入诗”的理解 285,孟郊诗歌的艺术风格 286,李贺诗歌的艺术风格 287,韩孟诗派其他人的创作 288,韩孟诗派对后世的影响 289,刘禹锡诗歌的风格特点 290,柳宗元诗歌的特征 291,张籍的诗歌特征 292,王建诗歌的文学成就

293,新乐府运动概况及其时代背景 294,元稹诗的风格特征 295,白居易的诗歌主张 296,白居易的诗歌成就

297,《长恨歌》《琵琶行》的艺术魅力 298,元和体

299,白居易的闲适诗歌及对后世的影响 300,古文运动的社会历史背景 301,古文运动的理论主张 302,韩愈散文的艺术成就 303,柳宗元散文的艺术成就 304,韩愈、柳宗元诗文风格之比较 305,晚唐古文衰落和骈文复兴的原因 306,唐传奇的创作情况 307,唐传奇的艺术成就 308,唐传奇与六朝小说之比较

309,俗讲与讲经文、转变与转文的概念 310,杜牧怀古咏史诗歌的艺术成就 311,许浑咏史诗歌的艺术特色 312,贾岛姚合苦吟诗派的风格特色 313,对“郊寒岛瘦”的理解

314,晚唐的闺阁诗、隐士诗及伤时刺事诗 315,李商隐的生平与诗歌创作的内容 316,对李商隐诗歌多义性的理解 317,李商隐诗歌的艺术风格 318,李商隐诗歌的艺术贡献与影响 319,词的起源

320,花间词人的创作风格 321,南唐词人的艺术风格与贡献 322,《花间集》概况

宋代文学

323,宋代文学的总体特征 324,宋初的散文和散文改革 325,宋初三体及其艺术风格 326,宋词对五代词的继承和创新 327,柳永词的艺术特征 328,柳永对慢词发展的贡献 329,柳永对后世的影响

330,欧阳修的散文成就及其改革主张

331,欧阳修、梅圣俞、苏舜钦对诗歌革新的贡献和创作成就

332,王安石的散文风格及诗歌风格 333,苏轼的人生观和创作道路 334,苏轼的古文成就 335,苏轼的诗歌艺术成就

336,苏轼词的艺术风格和对词发展贡献 337,对苏轼“以诗为词”的理解 338,苏轼的意义和影响 339,黄庭坚的诗歌成就 340,陈师道的诗歌成就 341,江西诗派在两宋的流变 342,江西诗派的诗歌主张 343,黄庭坚词的艺术特征 344,晁补之词的艺术风格 345,晏几道词的艺术成就 346,秦观词的艺术风格和贡献 347,贺铸词的艺术风格

348,周邦彦词的艺术成就及对词发展的贡献 349,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及主张 350,朱敦儒的词

351,张元干、叶梦得等南渡词人的整体风格 352,南宋四名臣及爱国将领的词 353,陆游的创作道路贺诗歌渊源 354,陆游诗歌的特点和成就 355,陆游对后世的影响

356,杨万里及其“诚斋体”的特征 357,范成大使金诗和田园诗的成就

358,辛弃疾的创作道路和及其对词境的开拓 359,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 360,辛派词人的创作

361,姜夔词的艺术风格和成就 362,姜派词人的创作 363,吴文英词的特征 364,南宋散文的成就

古代文学知识点

365,永嘉四灵的诗歌渊源及其成就 366,江湖诗派的创作 367,南宋理学家的文学主张 368,宋末的爱国诗词 369,辽诗概况

370,元好问的诗歌成就 元代文学

371,元代文学概况

372,元杂剧的体制和南戏的体制区别 373,元散曲的整体风格 374,元代文学的总体审美情趣 375,说话艺术和话本

376,《西厢记诸宫调》和诸宫调 377,关汉卿的创作思想和旨趣

378,《单刀会》、《西蜀孟》的思想艺术特征 379,关汉卿的喜剧创作特色及人物形象的塑造 380,《窦娥冤》的艺术形象和思想内涵 381,关汉卿杂剧的艺术特色及对后世的影响 382,《西厢记》对莺莺故事的创新 383,《西厢记》的戏剧冲突特色 384,《西厢记》的人物塑造 385,《西厢记》的语言艺术 386,《西厢记》对后世的影响

387,《西厢记》与《牡丹亭》女主角的比较 388,白朴《梧桐雨》的艺术特色

389,白朴《墙头马上》的艺术特色和思想意义 390,马致远《汉宫秋》的艺术特色 391,马致远的神仙道化剧 392,大都作家群的创作

393,纪君祥《赵氏孤儿》的现实意义和创作特色 394,河北、山东、山西作家各自的文学中心及其

创作

395,杂剧的南移与衰落的原因

396,郑光祖《倩女离魂》等作品的艺术特色 397,乔吉、宫天挺南方杂剧作家作品的艺术特色 398,南戏的形成和发展

399,高明《琵琶记》的悲剧意蕴和现实意义 400,《琵琶记》的艺术成就 401,四大南戏的艺术成就

402,元代散曲的兴起、体制风格及相对于诗词的特点

403,元代前期、后期的散曲创作 404,元代诗文——元四大家的创作 405,杨维桢及其铁崖体的特征 明代文学

406,明代文学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及各体文学的发展情况

407,《三国志演义》的版本及作者 408,《三国志演义》的思想内涵

409,《三国志演义》“七分事实,三分虚构”的含义

410,《三国》的叙事特色 411,《三国》的战争描写特色 412,《三国》人物描写特色 413,《三国》的语言特色 414,《三国》的影响

415,《水浒传》的成书过程、版本和作者 416,《水浒》的思想内涵 417,《水浒》的语言特色

418,《水浒》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就 419,《水浒》的叙事结构 420,《水浒》的影响

421,金圣叹称《水浒》“胜似史记”,从写人叙事两方面着眼,谈谈理解

422,《三国》和《水浒》在人物刻画方面的异同 423,三国演义与水浒传结构特点的比较 424,《西游记》的版本和作者问题 425,《西游记》的思想内涵

426,《西游记》的叙事、形象塑造和语言特色 427,《西游记》的影响

428,《金瓶梅》的版本、作者问题 429,《金瓶梅》的思想内涵

430,《金瓶梅》的创作动机和人物刻画、叙事结构及语言特色

431,《金瓶梅》的影响

432,章回小说的产生及文体特征 433,明代白话小说的繁荣 434,三言二拍的思想内涵 435,三言二拍的艺术技巧

436,《剪灯新话》等明代的文言小说 437,明初“吴中四杰”的诗歌创作成就 438,宋濂、刘基的散文成就 439,台阁体的作品及其流行的原因 440,茶陵派的诗歌主张和实践 441,八股文的特征

442,前七子的复古主张和创作实践 443,后七子的复古主张和创作实践 444,前后七子创作理论的异同

古代文学知识点

445,前后七子文学复古的得失和影响 446,唐宋派的创作主张和实践

447,李贽的文学思想“童心说”及其创作 448,公安派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 449,竟陵派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 450,晚明小品文的创作特点和影响 451,复社、几社的创作理论和实践 452,明代杂剧的创作情况及其特征 453,徐渭《四声猿》的艺术和思想成就 454,传奇的渊源、文体及其体制 455,明代中期三大传奇 456,四大声腔与昆腔的发展 457,明代后期的传奇创作高潮 458,吴江派作家的创作 459,沈汤之争

460,临川派作家的创作 461,

第二篇:中国现代文学史 考点归纳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考点归纳

名词解释

文学研究会: 1921年 1 月北京成立。发起人周作人、朱希祖、蒋百里和郑振铎等 12 人。

文学研究会宣称要“ 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创作上强调写实主义,人们习惯将其创作称为 “ 人生派 ” 或 “ 为人生 ” 的文学。新月社:它于 1923 年成立于北京,是五四以来最大的以探索新诗理论与新诗创作为主的文学社团,它是一个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团体,文学上表现个性,反对功利性,以人性为基本,受西方唯美主义文艺思潮影响较深。

他们中间有闻一多、徐志摩、梁秋实等人。他们倡导新格律诗,闻一多主张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 对旧剧的程式化、象征化加以肯定。

湖畔诗社: 1922年 3 月成立于杭州,中间有员为冯雪峰、应修人、潘谟华、汪静之等人。

他们的作品以爱情诗闻名,抒情短诗为主,表现了新文学运动初期刚刚挣脱封建礼教束缚的天真烂漫的青少年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和对幸福爱情的憧憬,独具一种单纯、清新、质朴的美。

语丝社: 《语丝》周刊创办于1924 年 11 月,多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以倡导这种幽默泼辣的 “ 语丝文体 ” 而获 “ 语丝派 ” 称号。他们致力于社会批判文学,提倡自由思想、独立判断,感受美的生活。

鲁迅被称为语丝社主将,成员还有林语堂、章川岛、孙伏园等人。

创造社: 1921年 7 月成立于日本东京,最初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田寿昌等当时在日本的留学生。初期主张 “ 为艺术而艺术 ” , 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 “ 内心的要求 ”,比较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伤感主义和浪漫主义。其作品大都侧重自我表现,带浓厚抒情色彩。

《故事新编》: 鲁迅以古神话和历史传说为题材而写就的短篇小说集,包括他在不同时期所写的8 篇作品。这些作品的语言秉承鲁迅先生的一贯文风,幽默风趣,婉而多讽。它们多用神话与楚辞典故,营造了古今叠印、虚实相生的浪漫主义意象,情感极为浓烈充沛,想象奇特丰富。问题小说: 典型的“ 五四 ” 启蒙时代平民文学的产物,不是流派而是一种题材是一种创作风尚热潮。

从广义上,是思想性、针对性强的小说;从狭义上,指在“ 为人生 ” 的文学思潮指导下,风靡于知识分子中探究人生之类的问题小说。“ 问题小说 ” 的主题探问人生的终极,关顾每个人的人生价值、生存真谛。代表作家有冰心、叶绍钧、许地山、庐隐等

乡土文学: 又称乡土小说,它的出现溯源于鲁迅的《故乡》。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所谓“ 乡土文学 ”。

代表作家有彭家煌、鲁彦、许杰、许钦文、王任叔、台静农等。乡土文学是在“ 为人生 ” 文学主张的影响和发展下出现的。

五四文学革命: 五四文学革命是不仅是一次中国文学的革命运动,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文化革命运动。五四文学革命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正式发端,以五四文学革命为标志全面步入文学现代化历程。小诗:一种即兴式的短诗,表现刹那间的情绪和感触,寄寓人生的哲理和思想,并执着于意境的追求,引起读者,联想,具有言简意赅的效果。

五四后,失意青年抒发哲理情怀。较著名的有冰心的的“ 春水体 ” 或 “ 繁星体 ”,宗白华的 “ 流云体 ”

简答题与论述题

1、新文学与古典文学的区别。

答:第一点, 从观念上,否定了代圣贤立言,游戏消遣的传统文学观,以文学表现人生,反映时代精神。

第二点,从内容上,表现民主、人道主义思想,表现时代个性解放精神。

第三点,从语言形式上以白话代替文言,吸收国外文学的手法和形式。创造一种既具世界性,又具民族性的新文学形式。

鲁迅

《狂人日记》

这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型短篇白话小说,1918 年 5 月发表在《新青年》,它标志五四新文学创作的伟大开端。内容大致上是以一个 “ 狂人 ” 的所见所闻,指出中国文化的朽坏。《狂人日记》在近代中国的文学历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

人物形象与小说意义: 狂人是个是个既有现实性又有象征性的艺术形象,其现实性不在于它是一个写得真实传神的“ 迫害妄想 ” 症患者,而在作品集中描写了他在迫害妄想中时时表露出的强迫观念,让人们透过病态,推导出一个反传统思想的知识分子如何因传统势力的迫害而致狂的,《狂人日记》的意义远远超出了文学的范畴。

狂人的形象具有“ 狂 ” 与 “ 不狂 ” 的两重性。狂人的 “ 狂 ”,一方面在于他所具有的精神病人 的特征,一方面也在于他对传统和世俗的反抗;而狂人的 “ 不狂 ”,则在于他 “ 超前 ” 的思想认 识,说出了当时人们不敢说或根本还没有想到的话。如同历史上凡是反抗传统、反抗社会现 存秩序的人都无一例外地被视为 “ 疯子 ” 一样,狂人的思维和语言常常是离经叛道的,但他的 观察和结论却是丰富和深刻的。

因此,狂人实际上是一个敢于向传统挑战的已经觉醒的知识 分子形象,一个敢于向现实的世俗社会挑战的清醒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者的象征形象。然而,鲁迅对于狂人的命运和前途却并不乐观,因此,在作品的“ 文言小序 ” 中预感到了他的结局: “ 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

《阿Q 正传》

人物形象: 它是一个贫苦落后的流浪雇农, 深受封建观念侵蚀和毒害,不正视现实,妄自尊大,好面子,恃强凌弱,欺软怕硬,游手好闲,而其麻木健忘是精神胜利法的核心。

形象意义 :落后民族丧失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安于粉饰落后民族和被奴役的盲目自安自我欺骗的民族精神病态,赤裸裸的剖析和揭露民族劣根性。阿Q 是一个符号,一面镜子,一面警钟,他或许象征了人类的困境,生活的困扰,阿 Q 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阶段、集团或是民族,是人类某种普遍性的象征,有超越时间性、超越阶段性和超越国界线性。

小说意义:

1.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2.小说采用了悲喜交融的表现手法。作品引起人们的阵阵笑声,但同时又是一出写得异常沉重的悲剧,寓庄于谐,亦庄亦谐,在笑声里隐含着深沉的忧郁与哀痛。

3.用“ 传记 ” 式结构,塑造了一个圆满的典型形象。现实主义的严峻性与表现主义带来的 “ 间离效果 ” 在小说中同时并存

4.注重细节的刻画,画龙点睛。《伤逝》

小说意义: 鲁迅先生惟一一部反映青年男女爱情的小说。作者将一对青年的爱情故事放置到“ 五四 ” 退潮后依然浓重的封建黑暗背景中,透过他们的悲剧命运寓示人们要将个性解放与社会解放结合起来,引领青年去寻求 “ 新的生路 ”,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艺术特色: 小说采取“ 手记 ” 的方式小说采取 “ 手记 ” 的方式 , 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与精湛的白描技法。首先,在叙述中抒情 , 其次,也通过议论直抒胸臆再次,作者也借助景物描写抒情。

爱情悲剧原因: 失去职业后,生计成了问题,这使他们的爱情生活蒙上了阴影。加上结婚后,子君以为追求的目标达到了,便日渐沉浸在小家庭琐碎的生活中,不再去上进了,变成了一个目光短浅的甚至有些庸俗的家庭主妇,甘愿做靠丈夫养活的附属品。实际上,子君尚未得到真正的自由就停止了追求。软弱而自私的涓生在感受到婚后生活的平庸和生活的压迫时,只想着“ 救出自己 ”,并自欺欺人地把抛弃子君作为自己 “ 向着新的生活跨出去 ” 的第一步,结果是导致了子君的死亡,而他自己也并未真的跨入新的生活,整日在悔恨与悲哀中消磨着生命。

叶圣陶

叶圣陶是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冷静观察,客观地描写,是他的小说特有的风格。他的短篇小说大多具有结构严谨、布局讲究、结尾含蓄等特点。

《潘先生在难中》通过一个小学校长 潘 先生在逃难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揭示了封建军阀的罪恶,同时也批判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卑怯、自私、苟且、偷安的思想弱点,塑造了 潘 先生这一患得患失、明哲保身、自私精明的小市民知识分子的形象。

作品截取了潘先生在逃难中的三个片断来写人物。

第一个片断,写的是战争要来时,潘先生带领儿女逃离小镇,奔往上海的情形。

第二个片断,写潘先生独自回到小镇的情形。

第三个片断,先写潘先生听到正安失守的消息后,仓惶逃入洋人的“ 红房子 ” 里避难,后写战事停止后,潘先生为欢迎杜统帅而写颂辞。许地山

《春桃》

标志着许地山走出了切实沉着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春桃》发表于1934 年,以饱满感情的笔触,刻画了一个在命运恶浪的播弄面前稳健地驾驶着人生之舟的强者 —— 春桃。

当兵匪战祸使春桃的生活中同时出现了两个男人时,这位朴实坚强地位卑微的劳动妇女作出自己勇敢的,令人吃惊的决定。她和两个男人开起了“ 三人公司 ”,以自己的的意志支配自己的命运,表现了劳动者在生活的重要下相濡以沫的高尚情操和道德准则。

春桃的性格正是在苦难命运的反衬下显得熠熠生辉,高洁华美,是20 世纪中国文学史上难得的富有现代气息与魅力的下层女性形象之一。春桃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不仅显示了比敏明、高洁、惜官、玉官等人高得多的道德审美价值,更显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真正了解。

《缀网劳蛛》

1922年发表。童养媳尚洁逃离婆家后与长孙可望结为夫妻,后遭遗弃,到马来半岛独自为生。长孙知错,将尚洁接回,自己则去槟榔屿赎罪。作品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和异域情调。

《缀网劳蛛》里的尚洁,得失随缘,不求闻达,一切都任其自然,“ 表面看来是逆来顺受的弱者,实际上却是达天知命的强者 ”,她的这种人生态度井 没有导向对现实人生的否定,却进一步强化了人物生存的意志,是有积极意义的。“ 缀网劳蛛 ” 包含了作者对人生的一种深刻独到的隐喻,人生如 “ 网 ”,这个 “ 网 ” 对人的制约和人与社会的关系紧相交织。许地山把对人生的思考探究推到了皙学的、形而上的境界。可见,他真实的意图是从教义里 “ 抽取一片 ”,放进一 个他自认为合理的人生观,而并没有把小说化为形象的宗教教义。

冰心

1921年发表的《超人》则标志着冰心对种种社会问题开出了她的 “ 药方 ”—— 这就是 “ 爱 ” 的哲学。“ 爱、童心、自然是她的 „ 爱的哲学 ‟ 之鼎的三足。”

然而过分夸大“ 爱 ” 的作用,沉湎于美丽而不免空洞的幻想,并不是一个理想的 “ 药方 ”。其问题小说的倾向性由侧重对人物心理的关注到后面重视现实小说的思想艺术基调。冰心的问题小说围绕着“ 爱的哲学 ” 经历了发展变化的阶段,从追寻宣扬,最后信疑参半,这是冰心小说独特的旋律。

郁达夫

小说特点: 一是有强烈的自叙传主观色彩。二是,忧郁,伤感的余零者的自我形象。三是感伤忧郁的时代病的展示。四是大胆的“ 性 ” 描写。五是,抒情性,以情绪,以心境结构小说,散文化,诗化的语言风格。

《沉沦》: 自叙传抒情小说的潮流之始。《沉沦》中的主人公“ 他 ” 是一个日本留学生,因为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反抗封建专制,曾被学校开除,因而为社会所不容。

他以青年人所特有的热情渴望着和追求着真挚的友谊和纯洁爱情,但受到“ 弱国子民 ” 的身份的拖累,在异国他乡倍感孤独和空虚,成为了 “ 忧郁症 ” 的患者。在彷徨失措中,在酒馆妓院毁掉了自己情操。事情过后又自悔自伤,绝望中投海自杀。

他在异国的遭遇,与祖国民族的命运密切相联,因而主人公在自杀前,悲愤地疾呼:“ 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

小说强烈的表达了一代青年要求自由个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渴望祖国富强的心声。

胡适

《尝试集》: 胡适等创立自由体的白话诗(亦即新诗),主要是突破古典诗歌的形式限制,故重在“ 诗体大解放 ”,《尝试集》 —— 第一部白话诗集,取意 “ 自古成功在尝试 ” 问世以来引起文学界、理论界的广泛争论,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尝试集》仅从文学欣赏的角度来说,的确不能算是一部经典的诗集。但是,换一个角度,即文学史的意义上看,它又是进入现代文学不可不谈的一部“ 经典 ”。作品或诅咒封建军阀的黑暗统治和旧礼教的虚伪,或表现个性解放和积极进取精神,或歌颂劳工神圣。他的《尝试集》充满了矛盾, 显示出了从传统诗词中脱胎 , 蜕变 , 逐渐寻找 , 试验新诗形态的艰难过程,虽然内容上依然存在着浓郁的古诗风,但为新旧诗架起了桥梁。

徐志摩

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是人生一大转折点,他在那里找到自己的艺术趣味,人生理想,政治理想。

诗歌集著有:《志摩的诗》 《翡冷翠的一夜》 《猛虎集》 《云游》共四集。

散文集有:《落叶》 《巴黎的鳞爪》 《自剖》 《秋》共四集

小说集:仅《轮盘》

戏剧: 仅《卞昆冈》

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等

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

诗歌特点: 1.抒写灵性。2.追求艺术已意境美。3.格律美。4.飘逸柔美的诗风

新格律诗: 是五四以后出现的新诗中不同于自由诗、但又有别于传统诗体、没有固定格律的格律诗体。新格律诗派提出了“ 理性节制情感 ” 的美学原则,提倡格律诗,主张诗歌的色彩美和意境美,讲究文辞修饰,追求炼字炼意。新格律诗讲究三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

闻一多

《 死水》

最能代表闻一多思想、艺术风格的诗作。闻一多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集诗人、学者和斗士于一身的重要诗人。他创作的诗集主要有《红烛》、《死水》两部。这两部诗集虽然是闻一多思想和艺术风格发展不同阶段的产物,但它们共同贯穿着一条爱国主义红线。

《死水》采用了象征和反讽的艺术手法,全篇深刻揭露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表现了与这个黑暗政府势不两立的决心。

闻一多是最早提倡和实践新格律诗的诗人。这首诗也是实践其新格律诗主张的范例。首先,从音节上看,该诗具有音节的和谐美,这主要表现在诗的节奏上。

其次,这首诗的建筑美也是显而易见的。所谓诗的建筑美,是指诗行与诗节的排列均齐而言。这首诗共五节,每节均四句,每句九字,做到了节的匀称,句的均齐。

再次,这首诗也具有较强的绘画美。这主要表现为诗的词藻美上。诗人在描写死水时,特别注意选取那些易于引起人们视觉联想的词藻,以加强诗句的绘画美感。

李金发

我国第一个象征主义诗人,其主要作品有:《弃妇》, 描写人生与命运的悲哀。《有感》,描写死亡与梦幻的境界。《夜之歌》,歌唱爱情的欢乐与失恋的苦痛。象征派诗人多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其作品的特点是注重自我心灵的艺术表现,强调诗的意向暗示性功能和神秘性,追求所谓 “ 观念联络的奇特 ”。

①运用一种象征性的形象和意象来表现自己微妙复杂的内心世界,传达对外部世界敏锐的感觉和印象。

②运用新奇的想象和比喻,表现微妙的情境。

③依靠艺术形象的暗示来表达感觉和情调。

④追求诗歌语言的省略和跳跃。李金发于 1925 年至 1927 年出版的《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是中国早期象征诗派的代表作,为中国新诗艺术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郭沫若

《女神》: 这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有很大影响,堪称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诗歌成就之一。集中有影响的作品,包括《凤凰涅磐》、《天狗》、《晨安》、《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

《女神》表现了冲破封建束缚、扫荡旧世界的五四时代精神,创造了新型的艺术抒情形象,对新诗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诗中强烈而鲜明地体现了诗人呼唤新世界诞生的民主理想,对祖国的眷恋和新生的渴望溢于言表。

诗中还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自我的崇尚和对自然的礼赞,这一方面受到国外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帮助作者构铸了一个鲜明的“ 抒情主人公 ” 的形象。也受到泛神论思想的影响。诗中还显示了彻底破坏和大胆创新的精神。

《天狗》: 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女神》中的名篇,本诗主要通过天狗形象的塑造,抒发了诗人否定旧的社会现实、摆脱旧的思想束缚、张扬个性、追求解放的强烈愿望,集中体现出五四时期提倡科学、民主和自由的时代精神。

本诗在艺术上,充分体现出郭沫若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特色。1.比喻新颖生动。2.想象大胆奇特。3.感情奔放激越。4.讲究韵律和节奏感。

第三篇:考研中国文学史知识点概述

古代文学知识点

考研中国文学史知识点概述

先秦:

1,中国文学源头概况及其特点 2,先秦文学形态特点 3,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

4,先秦文学文化背景的三个阶段及其特征 5,神话的概念、产生和功能

6,《山海经》成书年代,分类,资料价值 7,《山海经》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8,上古神话的分类并举例说明 9,中国神话中蕴涵的民族精神 10,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

11,如何理解上古神话的隐喻性和象征性的思维特征 12,利用原型批评理论分析中国神话的特征 13,上古神话是如何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散失和演化的 14,谈谈对神话历史化的理解 15,上古神话的文学艺术特色

16,上古神话对于后世文学的影响及意义

17,中西上古神话文本、内涵、叙述方式、思维特征的异同 18,《诗经》的成书年代、编定方式 19,《诗经》的体制分类及其依据

古代文学知识点

20,《诗经》中诗歌的产生年代

21,《诗经》中哪几篇笙诗,什么是笙诗 22,《诗经》分类的历史论争 23,《诗经》的功用 24,《诗经》的传授

25,举例分析《诗经》中祭祖颂歌和民族史诗的文学成就 26,《诗经》中那几篇一般被认为是周朝史诗 27,《周颂 生民》赏析

28,举例分析《诗经》中农事诗的艺术特色 29,《豳风 七月》赏析

30,举例分析《诗经》中燕飨诗歌的文学特色 31,《小雅 鹿鸣》赏析

32,举例分析《诗经》中怨刺诗歌的文学特色 33,什么是变风、变雅

34,举例分析《诗经》中战争诗歌的艺术特色和思想价值 35,《小雅 采薇》赏析 36,《豳风 东山》赏析

37,《诗经》与西方古代战争诗描写特征的比较 38,举例分析《诗经》中徭役诗的艺术特色 39,《唐风 鸨羽》赏析 40,《卫风 伯兮》赏析

41,举例分析《诗经》中爱情婚姻诗的艺术特色

古代文学知识点

42,《邶风 静女》赏析

43,举例分析《诗经》中怨妇诗的艺术特点 44,《卫风 氓》和《邶风 谷风》赏析 45,谈谈对《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46,举例分析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各自特点 47,谈谈《国风》的艺术成就 48,《秦风 蒹葭》赏析 49,《国风》的思想内容

50,《诗经》的语言特色——句式、章法 51,《周南 芣苢》赏析

52,雅颂与国风在语言形式上的异同 53,《诗经》的历史地位及影响 54,《诗经》历代比较重要的注释版本 55,我国叙事散文的萌芽 56,《尚书》版本的流变

57,《尚书》的艺术特色及其影响 58,《春秋》的艺术特色及其影响 59,《左传》的成书和内容 60,《左传》的叙事特征 61,《左传》是如何描写战争的 62,《左传》的人物语言描写特点 63,《左传》的思想倾向

古代文学知识点

64,《左传》的文学成就 65,《左传》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66,《国语》的成书及其体制 67,《国语》的文学成就及其历史影响 68,《战国策》的成书及其体制 69,《战国策》中的纵横家思想 70,《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71,《战国策》的散文艺术

72,《战国策》与《左传》文学特征的比较 73,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的影响

74,《论语》的艺术特色、语言风格、体制 75,《墨子》的文学特征 76,《孟子》的成书

77,《孟子》散文的风格特征 78,《孟子》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79,《庄子》的成书 80,《庄子》的文学风格 81,《庄子》寓言的文学特征 82,《庄子》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83,《庄子》与宋玉辞赋 84,《荀子》的成就

85,《成相》和《赋篇》的文学特色及意义

古代文学知识点

86,《荀子》散文的风格特征 87,《韩非子》的成书

88,《韩非子》散文的风格特征

89,谈谈对“孟文犀利,庄文恣肆,荀文宏富,韩文峻峭”的理解

90,先秦说理散文的历史影响 91,《楚辞》产生的文化社会背景 92,屈原的生平及作品 93,《楚辞》的由来 94,《离骚》解题

95,《离骚》的内容和文学成就 96,《离骚》的主旨

97,《离骚》是如何塑造主人公的艺术形象的

98,谈谈《离骚》中香草美人的意象以及对后世的影响99,《离骚》的形式与语言 100,《九歌》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101,“千古言秋之祖”

102,《九章》的内容,九章之名的由来,和《九章》的艺术特色

103,《天问》和《招魂》的艺术特征和体式结构 104,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105,《九辩》中对秋景的描写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古代文学知识点

106,《高唐赋》、《神女赋》的艺术成就 107,宋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秦汉部分:

108,两汉文学的兴衰过程及其原因 109,两汉文学的多元化趋势和总体特征 110,两汉文学与经学的关系 111,两汉文学样式的嬗变 112,两汉文学的一般分期 113,《吕氏春秋》的成书及体例 114,《吕氏春秋》的文学特征

115,李斯散文的文学成就 116,陆贾《新语》 117,贾谊政论散文的成就 118,晁错政论文的成就

119,《淮南子》的成书、体列及艺术成就 120,董仲舒的《贤良对策》 121,刘向的目录学作品

122,司马相如《难蜀父老》、东方朔《答客难》、桓宽《盐铁论》、扬雄《解嘲》、《解难》 123,西汉散文的特点 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展

138,139,140,141,142,143,144,古代文学知识点

贾谊赋的艺术成就 粱园文学群体

枚乘《七发》的艺术成绩及文学史上的地位 《子虚》《上林》的艺术特色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司马相如的抒情小赋 王褒的赋及对后世的影响 司马迁的生平

《史记》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理解 《史记》的思想意义 《史记》的艺术特色 对《史记》“实录”精神的理解

《史记》中物形象特征及对后世的影响 《项羽本纪》中对项羽形象的刻画

《史记》相比较《战国策》、《左传》,有哪些继承和发《史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 东汉文学的总体特征及政治社会对文学的影响 刘向的散文

扬雄的赋及其对赋的文学观点 《汉书》的文学成就

比较《史记》与《汉书》的异同 述行赋和述志赋 145,146,147,148,149,150,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160,161,162,163,164,165,166,古代文学知识点

班固的赋和咏史诗 京都赋的作家 东汉抒情赋的兴起 张衡的赋和四愁诗 蔡邕(yong)的赋 赵壹的赋

秦嘉、赵壹和蔡邕的诗 乐府与太乐及其兴废 乐府诗的分类 两汉乐府的艺术成就 乐府诗的思想性 汉乐府的内容 汉乐府的叙事特征 汉乐府体制的嬗变

汉乐府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及其地位 《吴越春秋》的艺术特色

《吴越春秋》、《越绝书》及其与吴越文学的关系 《吴越春秋》对后世的影响

王充的唯物主义思想及文学批评主张 《论衡》疾虚妄的写作宗旨 《论衡》的论辩方式

王符的《潜夫论》和仲长统的《昌言》

古代文学知识点

167,东汉碑文

168,马

正始文学的特征及其与建安文学的异同 太康诗风的特征 陆机的文学风格 潘岳的文学风格 张协的文学风格 左思的文学成就及影响 刘琨的文学成就及影响 郭璞的游仙诗及其艺术成就 王羲之与兰亭唱和 玄言诗概述 东晋的文学世家 陶渊明作品的思想内容 陶渊明诗的艺术个性 陶诗的艺术渊源

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陶诗的内容题材 陶渊明的文赋 南朝乐府民歌概述 北朝乐府民歌概述 《木兰诗》的艺术成就 《西洲曲》的艺术特色 南北朝乐府民歌对后世的影响 209,210,21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20,221,222,223,224,225,226,227,228,229,230,古代文学知识点

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成就及影响 鲍照及其七言诗的成就 七言诗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谢脁山水诗的艺术成就 大小谢山水诗之比较

永明体的产生过程及文学史上的意义 何逊、阴铿的文学成就

齐梁诗人集团概述(竟陵八友、萧衍、萧绎等)徐庾体

宫体诗的形成及其特点 北朝文学概况

庾信入北后的文学成就、地位及影响 对“庾信是南朝最后一位优秀诗人”的理解 魏晋文章发展概况 南朝文章发展概况 齐梁文学新变的特征 南北朝的散文

《水经注》的艺术价值 《洛阳迦蓝记》的文学价值 六朝文人尺牍

小说在六朝时期的发展 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的主要内容

古代文学知识点

231,六朝小说对后世的影响 232,《世说新语》的文学成就 233,六朝文学批评的发展 234,《典论论文》的主要文学观点 235,《文赋》的主要文学观点 236,《诗品》的主要文学观点 237,《文心雕龙》的主要文学观点 238,《文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影响 239,隋朝文学概况

唐代文学:

240,唐诗风貌形成的影响因素 241,贞观诗风 242,上官体 243,王绩

244,初唐四杰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245,文章四友及沈宋的文学贡献

246,陈子昂的文学成就、影响及其文学观点 247,《春江花月夜》的艺术特征

248,分析《春江花月夜》体现出来的时间意识 249,刘希夷和《代悲白头翁》 250,唐诗兴象的创造

古代文学知识点

251,盛唐山水诗的总体特征 252,王维“诗中有画”的理解 253,王维与孟浩然诗风的比较 254,王孟诗派及其成就

255,中国山水诗的起源、创作和艺术风格 256,盛唐边塞诗的总体特征 257,王昌龄七绝的艺术特征 258,高适边塞诗的艺术特征 259,岑参边塞诗的艺术特征 260,李颀边塞诗的艺术成就

261,崔颢、祖咏、王之涣、王湾、张渭等盛唐诗人的诗歌创作

262,李白的生平及思想 263,李白乐府诗的艺术特色 264,李白歌行的艺术特色 265,李白绝句的艺术特色 266,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 267,李白的地位及影响 268,杜诗被成为“诗史”的理解

269,杜诗的叙事技巧(杜甫叙事诗的艺术成就)270,杜甫律诗的艺术成就 271,杜诗的艺术风格

古代文学知识点

272,对杜诗“备于众体”的理解 273,杜诗的地位及影响 274,如何理解杜甫“诗圣”的地位

275,元结的创作特征、文学观点和他编选的《箧中集》作者的风格

276,顾况作品的成就和他的文学观点 277,刘长卿的五律及其艺术风格

278,韦应物的作品风格,与王孟的异同和继承 279,大历十才子共同的创作风格和倾向 280,卢纶的气概和李益的边塞诗成就、渊源 281,大历诗歌的意象类型 282,韩孟诗派的形成及其主张 283,韩愈诗歌的艺术风格 284,对韩愈诗歌“以文入诗”的理解 285,孟郊诗歌的艺术风格 286,李贺诗歌的艺术风格 287,韩孟诗派其他人的创作 288,韩孟诗派对后世的影响 289,刘禹锡诗歌的风格特点 290,柳宗元诗歌的特征 291,张籍的诗歌特征 292,王建诗歌的文学成就 293,294,295,296,297,298,299,300,301,302,303,304,305,306,307,308,309,310,311,312,313,314,古代文学知识点

新乐府运动概况及其时代背景 元稹诗的风格特征 白居易的诗歌主张 白居易的诗歌成就

《长恨歌》《琵琶行》的艺术魅力 元和体

白居易的闲适诗歌及对后世的影响 古文运动的社会历史背景 古文运动的理论主张 韩愈散文的艺术成就 柳宗元散文的艺术成就 韩愈、柳宗元诗文风格之比较 晚唐古文衰落和骈文复兴的原因 唐传奇的创作情况 唐传奇的艺术成就 唐传奇与六朝小说之比较

俗讲与讲经文、转变与转文的概念 杜牧怀古咏史诗歌的艺术成就 许浑咏史诗歌的艺术特色 贾岛姚合苦吟诗派的风格特色 对“郊寒岛瘦”的理解

晚唐的闺阁诗、隐士诗及伤时刺事诗

古代文学知识点

315,李商隐的生平与诗歌创作的内容 316,对李商隐诗歌多义性的理解 317,李商隐诗歌的艺术风格 318,李商隐诗歌的艺术贡献与影响 319,词的起源

320,花间词人的创作风格 321,南唐词人的艺术风格与贡献 322,《花间集》概况

宋代文学

323,宋代文学的总体特征 324,宋初的散文和散文改革 325,宋初三体及其艺术风格 326,宋词对五代词的继承和创新 327,柳永词的艺术特征 328,柳永对慢词发展的贡献 329,柳永对后世的影响

330,欧阳修的散文成就及其改革主张

331,欧阳修、梅圣俞、苏舜钦对诗歌革新的贡献和创作成就

332,王安石的散文风格及诗歌风格 333,334,335,336,337,338,339,340,341,342,343,344,345,346,347,348,349,350,351,352,353,354,古代文学知识点

苏轼的人生观和创作道路 苏轼的古文成就 苏轼的诗歌艺术成就

苏轼词的艺术风格和对词发展贡献 对苏轼“以诗为词”的理解 苏轼的意义和影响 黄庭坚的诗歌成就 陈师道的诗歌成就 江西诗派在两宋的流变 江西诗派的诗歌主张 黄庭坚词的艺术特征 晁补之词的艺术风格 晏几道词的艺术成就 秦观词的艺术风格和贡献 贺铸词的艺术风格

周邦彦词的艺术成就及对词发展的贡献 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及主张 朱敦儒的词

张元干、叶梦得等南渡词人的整体风格 南宋四名臣及爱国将领的词 陆游的创作道路贺诗歌渊源 陆游诗歌的特点和成就

古代文学知识点

355,陆游对后世的影响 356,杨万里及其“诚斋体”的特征 357,范成大使金诗和田园诗的成就

358,辛弃疾的创作道路和及其对词境的开拓 359,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 360,辛派词人的创作

361,姜夔词的艺术风格和成就 362,姜派词人的创作 363,吴文英词的特征 364,南宋散文的成就

365,永嘉四灵的诗歌渊源及其成就 366,江湖诗派的创作 367,南宋理学家的文学主张 368,宋末的爱国诗词 369,辽诗概况 370,元好问的诗歌成就 元代文学

371,元代文学概况

372,元杂剧的体制和南戏的体制区别 373,元散曲的整体风格 374,元代文学的总体审美情趣 375,说话艺术和话本 376,377,378,379,380,381,382,383,384,385,386,387,388,389,390,391,392,393,394,395,396,397,古代文学知识点

《西厢记诸宫调》和诸宫调 关汉卿的创作思想和旨趣

《单刀会》、《西蜀孟》的思想艺术特征 关汉卿的喜剧创作特色及人物形象的塑造 《窦娥冤》的艺术形象和思想内涵 关汉卿杂剧的艺术特色及对后世的影响 《西厢记》对莺莺故事的创新 《西厢记》的戏剧冲突特色 《西厢记》的人物塑造 《西厢记》的语言艺术 《西厢记》对后世的影响

《西厢记》与《牡丹亭》女主角的比较 白朴《梧桐雨》的艺术特色

白朴《墙头马上》的艺术特色和思想意义 马致远《汉宫秋》的艺术特色 马致远的神仙道化剧 大都作家群的创作

纪君祥《赵氏孤儿》的现实意义和创作特色 河北、山东、山西作家各自的文学中心及其创作 杂剧的南移与衰落的原因

郑光祖《倩女离魂》等作品的艺术特色 乔吉、宫天挺南方杂剧作家作品的艺术特色

古代文学知识点

398,南戏的形成和发展

399,高明《琵琶记》的悲剧意蕴和现实意义 400,《琵琶记》的艺术成就 401,四大南戏的艺术成就

402,元代散曲的兴起、体制风格及相对于诗词的特点 403,元代前期、后期的散曲创作 404,元代诗文——元四大家的创作 405,杨维桢及其铁崖体的特征 明代文学

406,明代文学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及各体文学的发展情况 407,《三国志演义》的版本及作者 408,《三国志演义》的思想内涵

409,《三国志演义》“七分事实,三分虚构”的含义 410,《三国》的叙事特色 411,《三国》的战争描写特色 412,《三国》人物描写特色 413,《三国》的语言特色 414,《三国》的影响

415,《水浒传》的成书过程、版本和作者 416,《水浒》的思想内涵 417,《水浒》的语言特色 418,《水浒》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就

古代文学知识点

419,《水浒》的叙事结构 420,《水浒》的影响

421,金圣叹称《水浒》“胜似史记”,从写人叙事两方面着眼,谈谈理解

422,《三国》和《水浒》在人物刻画方面的异同 423,三国演义与水浒传结构特点的比较 424,《西游记》的版本和作者问题 425,《西游记》的思想内涵

426,《西游记》的叙事、形象塑造和语言特色 427,《西游记》的影响

428,《金瓶梅》的版本、作者问题 429,《金瓶梅》的思想内涵

430,《金瓶梅》的创作动机和人物刻画、叙事结构及语言特色

431,《金瓶梅》的影响

432,章回小说的产生及文体特征 433,明代白话小说的繁荣 434,三言二拍的思想内涵 435,三言二拍的艺术技巧

436,《剪灯新话》等明代的文言小说 437,明初“吴中四杰”的诗歌创作成就 438,宋濂、刘基的散文成就 439,440,441,442,443,444,445,446,447,448,449,450,451,452,453,454,455,456,457,458,459,460,古代文学知识点

台阁体的作品及其流行的原因 茶陵派的诗歌主张和实践 八股文的特征

前七子的复古主张和创作实践 后七子的复古主张和创作实践 前后七子创作理论的异同 前后七子文学复古的得失和影响 唐宋派的创作主张和实践 李贽的文学思想“童心说”及其创作 公安派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 竟陵派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 晚明小品文的创作特点和影响 复社、几社的创作理论和实践 明代杂剧的创作情况及其特征 徐渭《四声猿》的艺术和思想成就 传奇的渊源、文体及其体制 明代中期三大传奇 四大声腔与昆腔的发展 明代后期的传奇创作高潮 吴江派作家的创作 沈汤之争 临川派作家的创作

古代文学知识点

461,

第四篇:当代文学史考点

1,新文化运动:20世纪初中国进步知识分子进行的一场批判封建传统的思想革命运动。是这些知识分子在经历了戊戌维新、辛亥革命的失败后认识到批判封建传统思想重要性的必然结果。它的目标是革新促进社会的现代化,它的内容是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由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组成。其标志是1915年9月《新青年》杂志的创刊。口号是“拥护德先生”“拥护赛先生”“打倒孔家店”。

2,文学革命:“五四”时期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运动。它的主要内容是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文以载道的封建文学观,提倡人道主义文学观;反对桐城派、《文选》派、江西派等封建文学流派,提倡国民文学、平民文学、社会文学。1917年1月和2月《新青年》杂志分别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是文学革命的标志。

3,阿Q形象:

1、阿Q是一个凝聚着“国民性”的落后愚昧的农民;2,精神胜利法是阿Q的性格核心。“精神胜利法”是指弱者在强者面前得不到物质上的胜利,相反得到的只是欺侮和压迫,但自己又不去以自强的行为争取这种胜利,却以一种虚妄、想象的精神安慰来缓解和冲淡心灵痛苦。其特征是:盲目自大、自轻自贱、欺软怕硬、苟且偷生等特点。

精神胜利法形成原因:外在:传统封建文化思想的浸染内在:独立人格和自我意识的匮乏

4,矛盾《子夜》思想内容:

A对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的深刻揭示。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上海为背景,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为中心,反映了在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下,在军阀的混战中,中华民族工业的破产,农村经济的凋敝,揭示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现实。驳斥了“中国已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这一说法。

B对中华民族资产阶级悲剧命运和实业救国道路破产的深刻揭示。

C对民族资产阶级在帝国主义压迫下加剧压榨工人以求出路和工人被迫奋起反抗的时代特征的深刻表现

5,老舍小说创作艺术特色:

A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批判

B以北京市民社会和底层人物为描写中心

C浓烈的京味儿

D讽刺幽默特色

6,《家》中觉新的人物形象:

A作为五四青年,觉新有过理想和追求,渴望自由和个性解放,也有自己的不满和愤怒

B在封建礼教的熏陶下,他自幼养成了驯顺、怯弱的性格,“作揖哲学”和“不抵抗主义”磨掉了他的锐气,使他安于做孝子贤孙

C他是高家两种势力争夺的焦点,介于两种不可调和的势力之间犹豫不决,一方面他屈从于封建家长和旧礼教,另一方面有同情与自己有骨肉之情的叛逆者。由此形成了他的“二重人格”

7,曹禺戏剧创作艺术特色:

戏剧冲突尖锐

人物性格鲜明

8,孤岛文学:指1937年11月上海沦陷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爆发,一部分文艺工作者利用上海租界,在日本人的四面包围中坚持抗日文学活动。柯灵、巴人等人紧密联系现实写下了大量爱憎分明的杂文,爆发了关于“鲁迅风”杂文的争论。租界的戏剧活动也十分活跃,于伶、阿英等人的剧作歌颂了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9,林语堂幽默小品的内容:政治讽刺小品;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小品;表现自由主义思想的小品。

10,东北作家群:1931年东北沦陷后,部分进步青年作家相继流亡到关内,并于30年代中期在上海共同崛起,被称为东北作家群。他们最早描写了东北沦陷区人民的苦难生活和斗争,揭示出外国侵略者的殖民主义同中国封建统治者的愚民主义的内在联系,注重发掘中国人自身的生存状况和文化环境对于民族解放的决定性意义。主要作家有:萧红、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舒群、白朗等等。

11,广州会议:中国戏剧家协会于1962年3月在广州召开的全国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会议对当时戏剧创作的不正之风进行了批评,给予作家选择题材的自由和创作风格的自由、探讨艺术问题的自由。

12,大连会议:中国作协于1962年8月在大连召开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会议继承了“新侨会议”、“广州会议”的精神,目的在于纠正农村题材创作上的浮夸思想和人物形象的单一化。

13,文革文学:是在“文革”近乎荒漠化的文化环境中畸形生长的文学。是直接服务于“阶级斗争”理论和纲领的极端意识形态化的文学,是解放区及十七年文艺规范极端化形态。

14,伤痕文学:是指“文革”结束后产生的,旨在控诉十年内乱给人民和国家造成沉重伤痛的文学作品。它无情地揭露了十年来一体化精神统治造成的社会问题,极力伸张人道精神,努力恢复人在文学作品中的主体地位。是新时期的文学中最行出现的创作潮流。

15,改革文学:是以社会政治经济的改革为题材的作品。因为长期存在的弊端和不能忍受的落后状况,使人们在反思的同时迫切要求实行改革。所以改革文学是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必然产物,是与“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相继出现的文学现象。16,张承志小说艺术特色:

A富有理性的探索

B洋溢着青春的热情

C躁动不安的反思意识和强烈的变革现实的渴望

D作品表现的自始至终都是人物的内心世界

17,朦胧诗审美艺术特征:

A对现实主义审美模式的突破,由写实转向写意,由具体转到抽象,由物象转到意象,由明晰转向模糊

B打破了过去诗歌线性因果或单向直抒的传统方式,以主体情感和情绪流动的内在曲线结构作品,情感呈散点辐射状态,主题的多义性和情感的多向性代替了过去的平面状态

C近似于早期象征主义的艺术方法。多用象征、暗喻,用意象的模糊性取代形象和意旨的明确性,闪烁的意念、跳跃性的转递切、瞬间感受的捕捉

18,舒婷诗歌艺术特征:

A特有的女性气质与风格

B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抒情特色

C创造了一套象征符号系统,推动了诗歌语言的变革

19,朦胧诗:1980年前后,公开的诗歌刊物上出现了一种具有新的审美追求与审美特征的诗歌作品,这些诗歌在艺术视角上,它们大都采取心灵独白和倾诉的视角,采用较为曲折的象征、暗示和隐喻的表现方法,注重形象、意象的刻画与表现,形式和语言大都具有明显的“陌生化”效果。

第五篇:湖师大考研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829]

考试科目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3)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中国现代文学史

75分

中国当代文学史

75分 4)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中国现代文学史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中国当代文学史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简答题:中国现代文学史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中国当代文学史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论述题:中国现代文学史1小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

中国当代文学史1小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考试目标:

1、全面认识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系统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从20世纪初到21世纪初文学思潮、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的发展轨迹,各阶段的的名家名作,各重要流派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品。

考试内容:

中国现代文学部分

一、第一阶段的文学(1917~1927)

(一)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1.文学革命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2.根据胡适、陈独秀、周作人等的主张分析文学革命的基本观点。3.分析评价五四文学革命的重要贡献。

4.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等重要文学社团成立的时间、主要骨干、创办的主要刊物、文学主张、性质和意义。

5.周作人的文学批评观与茅盾(沈雁冰)等的文学批评观的异同。

(二)诗体的解放与探索

1.初期白话诗人的主要代表的特征、成就和局限。

2.以胡适、沈尹默、周作人、刘半农、刘大白的创作为例,分析初期白话新诗的得与失。

3.结合《凤凰涅槃》、《天狗》、《炉中煤》、《地球,我的母亲!》等作品,分析郭沫若《女神》的思想和艺术。

4.结合具体作品,分析冰心“春水体”或“繁星体”小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5.以《死水》等作品为例,分析和评价闻一多关于新诗格律化的理论与实践。6.结合《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偶然》等作品,分析徐志摩诗歌的思想和艺术。

7.以《弃妇》为例,分析李金发象征主义诗歌的艺术。

(三)鲁 迅

1.鲁迅早年的五篇文言论文的思想主旨。2.《狂人日记》的创作特征,文学史地位。

3.分析和评价《呐喊》和《彷徨》的现实主义传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思想和艺术风格上的异同。

4.分析阿Q的性格特征,及阿Q与革命的关系和鲁迅对阿Q式革命的态度,分析《阿Q正传》的思想和艺术。

5.评价《故事新编》的思想和艺术。

(四)“问题小说”与“乡土小说”

1.分析“问题小说”产生的原因及主要的思想和创作特色,分析“乡土小说”的主要创作特征及其文学史意义。

2.比较分析冰心、庐隐的“问题小说”在思想主题和艺术风格上的差异。3.结合《缀网劳蛛》、《商人妇》、《命命鸟》等作品,分析许地山小说中的宗教色彩和浪漫情调。

4.分析叶绍钧小说的现实主义特色。

5.结合《竹林的故事》、《浣衣母》、《桥》等作品,分析废名“乡土小说”的基本特色及其在现代抒情小说发展中的地位。

(五)自我抒情小说

1.自我抒情小说的基本特征。

2.分析郁达夫小说中的零余者形象,他的“自叙传”小说的成就和意义。3.张资平小说创作的基本情况,王以仁、冯沅君小说创作的特点。4.浅草社代表作家的创作特色。(六)个性独异的散文

1.“语丝文体”的基本特征,“现代评论派”杂文的特点,周作人关于“美文”的主张,郁达夫、徐志摩散文创作的特点。

2.分析《朝花夕拾》的思想和艺术,分析《野草》的象征手法和思想内容。3.分析周作人散文的思想特色和艺术成就。

4.分析冰心散文中蕴含的“爱的哲学”和“冰心体”散文的基本特点,分析朱自清散文的思想和艺术。

5.梁遇春散文的思想和艺术特色,佛教思想对许地山散文创作的影响。(七)现代戏剧的兴起

1.中国现代话剧的基本构成与现代话剧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

2.“爱美剧”、“国剧运动”和浪漫主义戏剧的特点,分析田汉的《获虎之夜》。

二、第二阶段的文学(1927~1937)

(一)新文学运动的政治分化与多元互补

1.1927~1937年间新文学运动形成三种主要力量的情况,革命文学倡导者的基本主 3 张,创造社、太阳社与鲁迅、茅盾论争的基本情况,左联成立的意义与左联的主要文学活动。

2、梁实秋的文学主张,左翼作家对新月派的批判,鲁迅与梁实秋论争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内容。

3、“自由人”胡秋原与“第三种人”苏汶的文艺观点,分析其有价值的内容,瞿秋白、鲁迅、冯雪峰等对“自由人”“第三种人”的批判。

4、“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主张与自由主义作家、左翼作家对他们的批判。

5、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四种基本模式,李健吾的印象主义批评,沈从文的作家论文学批评,李长之的传记批评。

(二)左翼小说

1、早期普罗小说的主要创作倾向及其题材特征,普罗小说在1927~1928年间出现的原因;茅盾与创造社、太阳社的“革命文学”倡导者在理论上的主要分歧。

2、分析蒋光慈的小说《咆哮了的土地》和柔石的小说《二月》。

3、《子夜》的主题、结构艺术,吴荪甫形象,以《子夜》为代表,分析社会分析派小说的特征、成就和历史局限性。

4、分析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莎菲形象,张天翼《包氏父子》的讽刺艺术,艾芜《南行记》的创作特色。

5、叶紫小说创作的主要特点,吴组缃小说创作的主要成就。

6、“东北作家群”的创作特点;萧红《生死场》、《呼兰河传》的创作特色。

(三)“京派”与“海派”小说

1、京派作家的构成,京派小说的主要特点;海派文学的历史分期,初期海派小说的创作特点;新感觉派的起源与创作特色。

2、分析老舍市民文化小说的文化批判内涵和艺术特色。

3、以《边城》为代表,分析沈从文乡村文化小说的思想和艺术。

4、萧乾、芦焚小说的创作特点。

5、以刘纳鸥、穆时英、施蛰存的创作为例,分析新感觉派小说的创作特征。

(四)其他作家的小说

1、分析《家》的主题、思想、艺术、觉新形象;分析《寒夜》中汪文宣和曾树生的形象。

2、《死水微澜》的创作情况和主要内容,分析《死水微澜》中的蔡大嫂形象。

(五)体裁多样的散文

1、“论语派”“幽默小品”的特点;30年代抒情散文的成就。

2、鲁迅杂文的意义,鲁迅早期杂文的创作特色,鲁迅后期杂文主题思想的变迁及其主要内容,鲁迅杂文的文体特点及主要的艺术成就。

3、何其芳、丽妮、李广田、陆蠡散文的创作特色。

4、林语堂、丰子恺散文创作的主要特点。

5、柔石、韬奋、夏衍的报告文学名作和阿英、茅盾主编的报告文学集。

(六)现代戏剧的丰收

1、普罗戏剧家和洪深等人的戏剧主张。

2、曹禺的戏剧成就对于中国现代话剧的意义。

3、田汉、夏衍、李健吾戏剧的创作特色。

(七)新诗的分流与多元格局

1、现代诗派的主张和创作特征。

2、臧克家的诗歌创作特色。

3、简析戴望舒的诗歌《雨巷》。

4、汉园三诗人的诗歌创作特色。

三、第三阶段的文学(1937-1949)

(一)新文学运动的区域分流与历史选择

1、抗战初期朗诵诗、街头诗、街头剧、报告文学等小型作品的涌现及其内容、形式特点、历史作用和缺点。

2、国统区文学运动概况。

3、上海孤岛与沦陷区的文学运动

4、分析评价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简称《讲话》)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5、胡风文学批评的特点;朱自清的“现代解诗学”理论。

(二)新诗的嬗变与整合

1、“七月诗派”和“九叶诗人”的创作特点。

2、分析艾青诗作的独特风格,评价艾青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

3、分析田间的《给战斗者》、阿垅的《纤夫》、鲁黎的《泥土》。

4、分析冯至《十四行集》的思想和艺术特征。

5、以《诗八首》、《春》等为例,评析穆旦诗歌结构戏剧化、“思想知觉化”等现代主义的表达方式,及其丰富的主题意蕴和思想内涵。

5、比较《王贵与李香香》与《漳河水》。

(三)国统区小说

1、考察40年代小说雅俗相通的趋向。

2、沙汀、钱钟书小说的艺术特点。

3、分析路翎小说的特色,比较巴金的《家》和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

4、张爱玲、徐訏、无名氏小说的特点

(四)解放区小说

1、解放区小说创作的基本特色和主要作品。

2、赵树理小说语言与形式的创新,哪些方面对传统小说做了扬弃与改造,其小说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赵树理出现的文学史意义。

3、分析孙犁小说的抒情色彩。

4、比较评析《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周立波《暴风骤雨》两部小说的思想艺术成就和不足。

(五)现代戏剧的多元竞妍 1、40年代戏剧创作的基本情况,历史剧、现实剧、讽刺喜剧三股潮流。

2、简评抗战时期历史剧创作的热潮。

3、陈白尘、吴祖光、宋之的的戏剧特点。

4、分析《白毛女》在歌剧形式上的创新及其民族风格。

中国当代文学部分

一、1949—— 1962年的文学

(一)文学思潮

1.首届全国文代会的继承与拒绝 2.三次全国文艺批判运动 3..“双百”方针与“文艺政策调整” 4..“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红色经典”

(二)诗歌创作

1.政治抒情诗 2.生活抒情诗第四节 3.长篇叙事诗

(三)小说创作

1.革命历史小说 2.农村小说 3.另类小说

(四)散文创作

1.抒情性散文 2.叙事性散文 3.议论性散文

(五)戏剧创作

1.革命历史题材剧 2.历史题材剧作 3.“第四种剧本”

(六)台港文学的分流与走向

二、1963—— 1977年的文学

(一)文学思潮

1.“三突出”创作方法 2.反抗时代潮流的写作

(二)诗歌创作

1.老诗人的隐秘创作 2.食指的诗 3.“白洋淀诗群”

(三)小说创作

1.农村小说 2.历史小说 3.“文革”小说

(四)散文创作

1.潜流散文 2.报告文学

(五)戏剧创作

1.社会主义教育剧 2.革命现代京剧和样板戏

(六)台港主要作家创作

三、1978——1989年的文学

(一)文学思潮

1.启蒙主义文学

2.现代主义文学

(二)诗歌创作

1.“归来者”的诗 2.朦胧诗 3.“第三代”诗 4.女性诗歌

(三)小说创作(上)

1.伤痕小说 2.反思小说 3.改革小说 4.寻根小说 5.军旅小说 6.历史小说

(四)小说创作(下)

1.现代派小说 2.先锋小说 3.新写实小说 4.新历史小说 5.女性小说

(五)散文创作

1.抒情性散文 2.叙事性散文 3.议论性散文 4.史传性散文

(六)报告文学

1.问题报告文学 2.知识分子报告文学

(七)戏剧创作

1.探索戏剧 2.现实主义话剧

3.话剧双峰 4.历史剧创作

(八)台港主要作家创作 1990—— 2000年的文学

(一)文学思潮

1.文学市场化状况 2.大众文学与精英文学3.人文精神讨论

(二)诗歌创作

1.“个人化”诗歌 2.女性诗歌

(三)小说创作

四、1.现实主义小说

2.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小说

3.女性小说 4.历史小说 5.新生代小说

(四)散文创作

1.文化散文 2.议论性散文

(五)报告文学

1.生态报告文学 2.科技报告文学

(六)戏剧文学

1.当代生活写实 2.历史剧与传奇剧

(七)台港主要作家创作

五、2001—— 2012年的文学

(一)文学思潮

1.新世纪文学与“新质”2.底层叙事思潮

(二)诗歌创作

1.“70后”诗歌写作 2.底层诗歌写作

(三)小说创作

1.官场小说 2.乡土小说 3.底层小说 4.生态小说

(四)散文、报告文学创作

1.文化散文 2.思想随笔 3.抒情散文 4.报告文学

(五)戏剧文学

1历史剧与传奇剧 2..当代生活写生

三、参考书目

1.凌宇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赵树勤 李运抟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1949-2012》,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下载打印版《中国文学史》考研考点总结(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打印版《中国文学史》考研考点总结(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湖南师大明清文学史考点总结

    竟陵派代表作家:钟惺《隐秀轩集》、谭元春《谭友夏合集》143 张岱的著作:《琅嬽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石匮藏书》 小品:《湖心亭看雪》《金山夜戏》《柳敬亭说书》......

    中国传媒大学外国文学史2009年考研试题

    2009年中国传媒大学外国文学史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共4个,一个10分) 希腊戏剧。七星诗社。古典主义。意识流小说。 二、简答题(共3个,一个20分) 1.具体说明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的......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考研最全)

    《中国文学史习题与参考答案》 1.先秦文学 一、填空 l.________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2.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神话:女娲补天......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重点考点缩印版★

    一试1“雷电颂” :是郭沫若抗战时期的历史剧《屈原》中的一段台词。通过这段台词表达了屈原被诬陷后,希望自己的生命与自然同化,要把一切黑暗都烧毁的理想,也是屈原光明、正义......

    中国古代文学史考研复习资料

    中国文学点睛篇 第一部分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比较难复习,一是因为文学史时间跨度大,上下几千年。二是内容多,有很多风格各异的作家、作品以及抽象的文学理论。注意掌握主要的作......

    中国古代文学史考研必备名词解释

    文学专业考研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 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西周初到春秋中叶诗歌305篇。包括国风、小雅、大雅、颂。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有诗160篇......

    考研试题详解——文学史

    考研试题详解 1、 神话的种类: 答:一,自然神话:在《山海经》中有较多自然神话的遗存,其中不乏神奇怪异,令人惊叹的自然神像,如人面兽身,以动物为主体的神像——神鸟精卫,追逐太阳的夸......

    考研整理现当代文学史_张爱玲(精选)

    张爱玲 一.小说题材: 1.张的小说描写都市人生中新旧交错的一面,都市形形色色人的市民生活。 2.张爱玲小说的主要题材是沪港两地男女间的婚恋经历,通过家庭的窗口来窥视这个城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