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我国政府应急管理制度建设
论我国政府应急管理制度建设
随着中央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和地方省级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基本完成,全国应急管理预案体系初步形成,特别是2007年11月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标志着我国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已经走上了一个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但是,近年来的临场处置实践表明:地方各级政府虽然充分发挥了组织职能,但因存在传统官僚制的弊病,加上没有根据地方特点完善快速反应机制和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快速反应队伍,致使在面对重大公共突发事件时,存在反应迟缓、协调不力、处理困难等问题。因此,我国必须改革和完善政府应急管理体系,结合地方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特点,在以制度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加强和完善以地方政府为主的应急管理制度,建立适应地方特点的各种突发公共事件处置机制。这对于提高各级政府应急处置能力,从而提高国家整体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水平,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政府应急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由于利益分配格局的调整,各类刑事犯罪、治安事件、民事行政纠纷、群体性事件呈持续高发之势。加上自然环境由于遭到非理性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我国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在面对和处臵如此频繁的人为的和自然的突发公共事件过程中,存在以下主要特点和不可避免的不足与问题:
(一)主要特点
在长期的实践中,我国政府逐步形成了以中央政府为层面的管理模式,即由国务院统一领导,分部门按类别进行处臵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模式。该模式存在五个方面的主要特点:
第一,统一领导、分工负责。我国应急管理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是国务院,其主要职责是统一领导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和处臵工作。国务院办公厅设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但日常办事机构设在对口主管部门,成立临时应急管理机构,统一指挥和协调各部门、各地区的应急处臵工作。
第二,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为了便于实施管理,在条块关系上,我国按照突发公共事件的规模和范围实行分级管理。而对由地方为主处臵的突发公共事件,国务院各部门应给予指导、协调和帮助,实行条块结合管理。
第三,部门应急体系已具规模。经过2003年的“非典”、2005年的“禽流感”到2008年的“冰雪灾害”和汶川“特大地震”,国务院承担直接处臵突发公共事件职责的部门,均建有相应的应急指挥机构、信息通讯系统、防灾设施装备、应急救援队伍,建立了监测预报体系、组织指挥体系和救援救助体系。
第四,国家应急法律体系趋于完备。鉴于近年来各类紧急突发公共事件频繁发生,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我国已相继颁布了有关应急管理的法律35件,行政法规36件,部门规章55件,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应急管理法律体系趋于完备。
第五,国家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初步形成。为了形成全国统一的各级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在以往各部门制定的应急预案的基础上,国务院成立应急管理办公室并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应急预案编制和修改工作,基本建立了相互配套的国家应急预案框架体系。
(二)不足与问题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目前我国应急管理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与问题:
第一,职权不清、职责不明。首先是条块应急管理职权划分不够清晰、职责分担不够明确,造成在实践操作中常常出现协调困难、管理脱节、行动衔接配合不到位等问题;其次是地方属地化管理的责任和授权不足,在应急实施中难于运行。
第二,综合性风险评估薄弱。以部门为基础的监测体系和风险评估较为有力,但因综合性的风险评估和趋势预测有所不足,缺乏科学的风险评估指标,因而,我国也未形成科学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第三,沟通与共享信息不足。由于目前我国客观存在应急信息报告的标准、程序、时限和责任不明确、不规范等因素,有时出现各信息系统之间相互分割,缺乏互通互连和信息资源共享的情况是必然的,综合性信息分析和综合性信息平台建设有待加强。
第四,社会参与程度不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人人有责。但我国对全社会的应急教育、培训、演练和引导工作多停留在口号上,没有设计具体措施和要求,无法实际操作,因而,社会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十分薄弱。
从以上的主要特点和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应急管理制度建设没有走出传统的官僚制,如权力集中、层级分明;官员照章办事、循规而行;官员行为标准化、非人格化;运用相对固定的行政程序来实现既定目标;等等。官僚制之父韦伯认为,非人格化的严格等级制度下的公职人员,应是具有专门技能的行政人员,他们要严格遵守组织中的各种制度性规定,绝对服从组织权威,始终不渝地执行上级的命令,以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然而,公共突发事件的发生除具有突然爆发、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特点之外,往往还带有地域性特征,即带有地方性色彩,我们对其处臵方式方法也必须结合当地特色。否则处理时可能出现事倍功半,或者徒劳的结果。因此,要改变目前中央与地方权责不对称的制度,我们对各级政府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权责,要作制度化的规定,把全国应急管理工作的重心下移,实行属地管理、地方负责的原则,赋予地方在应急管理中对称的权力与责任,使地方有充分的积极性把事态控制在基层,从制度上实现从垂直控制到重心下移。
二、建立与完善应急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目前,我国应急管理组织机构主要是以传统的官僚制,即中央到地方层级分明,一级仿一级设臵机构,下级只对上级负责。这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两个极端现象:地方延报、瞒报、虚报、漏报以及“捂盖子”、“欺上瞒下”、“变通”等虚假治理与轻易将压力上移,以规避因对突发公共事件处臵不当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和风险。关于其原因,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与地方之间非制度化的分权,使得中央与地方之间权限模糊,在制度上形成诸多“灰色地带”,使得中央与地方之间表现出非对称的相互依存关系。而笔者认为,这主要是我国传统政府组织制度设臵造成的结果,是官僚制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表现的必然。因此,建立与完善应急管理制度以地方政府为主,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明确和承担公共突发事件责任的需要
公共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呈现出区域性或地方性特点,其处臵或解决主要靠本地的力量,也就是说地方政府是应急管理的实际操作主体,实施具体的应急任务。但是,由于我国应急管理制度的设臵是以官僚制的从中央到地方层级管理,实际上造成了多层参与管理的局面,其权限也因多层的参与而显得模糊。如某地一旦发生公共突发事件,处臵公共突发事件必须按照层级管理逐级汇报,各级共同参与,责任就难以明确,责任的承担更难以确定。如果处臵紧急管理事件所需的资源超出地方政府的能力范围,地方政府必然要求上一级政府,直至中央政府的协调和支持。这种通过上级乃至中央协调所得到的支持往往是邻近的政府或部门。因此,建立与完善应急管理制度应以地方政府为主,明确处臵公共突发事件的责任由地方政府承担,这样,不仅增强了地方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而且可以避免我国传统的应急管理制度难以明确责任的状况出现。
(二)提高应急处臵公共突发事件效率的需要 鉴于公共突发事件本身具有的不确定性和紧急突发性,我们在面对如何处臵等问题时,首先要作出迅速的判断和选择。但是,目前我国应急管理组织机构主要是传统的官僚制,每当发生公共突发事件都要逐级上报,即使遇重大紧急事件仍必须得到上级的指令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上因为官僚制的地方政府,其内部决策体系不透明以及对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类型的严格划分,导致上级决策者往往无法获得完整的信息,有时甚至是已扭曲的信息。这样,经过上传下达折腾一番,必然使处臵公共突发事件的效率大打折扣。面对不确定性和紧急突发性公共突发事件,我们要在明确地方政府承担责任的原则上,促使地方政府在有把握的基础上作出迅速的判断和选择,提高应急处臵公共突发事件的效率。
(三)实现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管理重心下移的需要 尽管我国在应急管理建设方面,强调中央动员、指挥、协调、监督作用的同时,重在加强地方政府应急管理能力,实现公共突发事件处臵管理重心下移,但是,由于现存的官僚组织机构和上下各级责任不明以及由此产生的信息不全或不灵,使地方政府产生隐瞒事件的侥幸心理。比如,近年来面对全国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严峻现实,国务院颁布了多项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对事故发生后有关各级人民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上报和发布事故消息的程序和时限作了明确要求,并成立专门的监管机构,但各地瞒报事故的问题仍时有发生,甚至出现广西南丹特大透水事故恶性瞒报事件。我们应该向发达国家学习,建立国家级和地方级的常规应急管理组织机构,注重部门之间、国家与地方之间的协调应对,主要是应设立地方政府为主的应急管理制度,将管理重心下移。这种重心下移的目的,就是要改革传统的以条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将大部分决策权下放到以块为主的地方政府手中,让地方政府所做的决策从传统的“软决策”向“硬决策”转变,从而确保在遵循属地管理的基础上让地方政府有积极性把矛盾和问题消化并控制在基层。
在建立和完善以地方政府为主的应急管理制度过程中,根据当前发生公共突发事件的特点及其行业领域,我国要特别注重加强公安、消防快速反应机制建设。
三、完善地方政府应急管理机制的建议
公安、消防作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职能部门,作为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主力军,其快速反应如何,直接关系着政府应急管理工作是否有利、有序、有效。因此,地方各级政府要以公安、消防为主,组成包括交通、民政、财政、电力、水务等政府职能部门的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快速反应机制,是有效处臵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保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应急管理快速反应机制建设起步比较晚,基础比较薄弱,特别是在现代化、科技化及装备、人员保障上,较之发达国家警方有一定差距。但我们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有统一的组织领导,有各部门参与,有对人口等基本信息的了解、掌握。正基于此,我国的快速反应机制建设不仅发展很快,而且较好地适应了近年来形势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公安机关的快速反应能力,在打击犯罪服务群众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目前,我们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强化认识,切实加强对快速反应机制建设工作的领导。(1)政府要提高对快速反应机制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高度认识其重要性,切实增强快速反应机制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2)要加强对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教育,使人人能够充分认识快速反应机制在预防犯罪、侦破命案、处臵突发公共事件等方面所起的作用。(3)要从正反典型案例中探索快速反应机制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二,加强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制定加强和完善快速反应机制建设的具体措施。各地政府要解决等、靠、看的思想,借鉴发达国家和外省市的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对快速反应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找出制约应急管理组织快速反应能力提高的不利因素,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划分责任辖区,采取信息网络全天候运行、监测方式,使各要素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特别要最大化地使用现有公安、消防警力,时时处处成为有效打击犯罪活动和参与处臵突发公共事件的排头兵。
第三,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水平。一方面我们要加大对在职特别是一线人员培训、教育的投入,确保每年定期培训、轮训;另一方面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力增强应急管理人员教育培训的实战性,彻底改变教育培训重理论轻技能以及与实战脱节的倾向,将培训列入完善快速反应机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通过组织不同规模的实战演练来检验和提高实战能力。
第四,加强以110为核心的应急指挥协调机制建设。110报警服务台在我国已是家喻户晓,老幼皆知,可以说,110报警服务已深入人心。我们要以110报警服务台为中心,整合其他信息服务。110不仅可以代表地方政府为社会进一步提供更加及时广泛的报警服务、应急处臵服务和社会求助服务,包括支持警情传递信息和为执勤人员特别是公安、消防人员提供信息资料如火灾信息,以及机动车、居民身份证、驾驶执照、被通缉人员、被盗车辆以及入境外国人等基本信息。这样既整合资源、降低成本,又提高效率。从地方政府管理功能的角度来讲,110已覆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其建设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改革了公安工作,而在于其具有牵动、促进地方政府从全局的角度上增强驾驭、管理、服务社会功能的作用。
第五,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快速报警意识。我们要通过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宣传110报警服务台的职能,使群众熟悉
110、依赖
110、用好110;尤其要教育广大公安、消防民警时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坚持快接警、快处警、快出警的原则,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要大力宣传快速反应的成功案例,增强群众协助侦破案和处臵突发公共事件的信心和决心。通过各种形式,大力推动群众快速报警意识的形成和提高,为应急管理快速反应机制建设,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总之,我国政府应根据形势发展,改革传统的政府应急管理行政官僚制,建立和完善以地方政府为主的应急管理制度,将重心下移,把大部分决策权下放到地方政府手中,特别是要加强以公安、消防为主的快速反应机制建设。公安、消防是地方政府应急管理部门的龙头,是政府处臵突发公共事件的排头兵,因此,我国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管理理念和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不断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应急管理快速反应机制,在政府各职能部门的通力协作下,保障政府在处臵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中,从而实现有利、有序、有效的目标。
(江西社会科学 2010年 第5期)
第二篇: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法治建设
摘 要: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服务型政府必须依法服务、依法治理,必须以法治作为其基石和保障。只有树立依法服务的行政理念;不断推进党政关系的法制化建设;依法明确政府的职责范围;促进中央与地方事权规范化、法律化;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机制,才能提高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法治治理水平,真正建成法治、透明、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法治;职责;监督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8-0066-02
“法治是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核心特征和基本要素,一个有效运转起来的法治体系是现代国家的重要支柱。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深入,整个社会对规则、程序、法律至上、司法公正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的要求日益迫切,这实际上体现出对法治强烈的现实需求和积极呼唤。”[1]对于处在转型期与变革期的中国来说,对法治的选择是不可替代的选择。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持续发展要求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而服务型政府除了是有竞争力、负责任、提供公共服务、合理分权的政府以外,更是法治的政府。只有利用法治来建设服务型政府,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才能促进我国服务型政府更加积极、健康、高效地运转。从法治的角度来分析当前中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其实质就是探寻服务型政府法治化建设的有效路径。
一、树立依法服务的行政理念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需要现代法治精神的引领,必须树立依法服务的行政理念,而政府行政的根本目的在于提供公共服务,因此,公共服务主体资格必须合法;公共服务程序必须合法;公共服务内容及其价值不能脱离法治的精神;公共服务主体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和道德责任。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必须把公民本位作为其依法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社会意识会对人的行为具有巨大的导向作用。因此,建设服务型政府,离不开对政府人员的法治教育,必须提高各级公务员的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的能力。首先,政府及政府人员要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将法律作为其开展行政活动的最高准则;一切行政行为都要在法律授权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任何违反法律和超越法律的行为都要受到追究,严格遵守法未授权不可为,政府法外无权力的原则。其次,要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不仅要在行政服务过程中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来办理事务的人员,更要在执法过程中一视同仁,摒弃分亲疏、贵贱的不良思想。再次,要树立权责统一的理念。有权力便意味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权力是有制约的,并不是无限大的,必须将权力制约在制度的笼子里,防止部分领导个人权力及私欲的无限膨胀。最后,要树立依法服务的行政理念。提供公共服务仍是政府的主要职能,要将法治理念贯穿到政府的具体服务中去,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各级政府人员的法治理念与思维方式。
二、推进党政关系的法制化建设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社会的一切重大变革,都是以党的政策变化为开端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做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因此,我国政府的法治建设,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推进党政关系的法制化建设,有利于加快服务型政府的法治进程。
正确处理执政党与宪法的关系以及正确处理中国共产党与政府的关系,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执政相统一,也是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成败的关键。但在现阶段,党的领导和依法执政还是个尚未解决好的问题。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如事关国家和政府的大事,往往以党委的决策取代人大的决定权,使人大的最高决定权虚置。因此,必须从党和政府两方面出发,推进党政关系的法制化建设。首先,作为中国唯一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在国家生活中的领导和活动,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进行,而不应当有超出这一范围的特权。其次,推进党政关系的法制化建设,关键是要法律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的职权范围。中国共产党主要通过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来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法律应明确规定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的范围和界限,使党的各项工作都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再次,政府必须依法行政。依法行政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政府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履行自己的职权;另一方面,当党有越权的事情发生时,政府应该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益,最终实现党政职权分开,党政关系的法制化建设。
三、依法明确政府的职权范围
服务型政府法治化建设不仅要更新政府的服务理念,更要在制度层面上进行变革。只有理念与制度相互促进,服务型政府的依法治理才有可能实现。制度的变革可从政府的职能、权力和责任的规范等层面上去进行。一定程度上讲,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以依法规范政府职权为核心的行政体制改革为基本前提。因为法治政府是“有限政府”,如果政府的职权不受限制,就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权力滥用,导致政府功能的异化。因此,依法规范政府职权对于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依法规范政府职权,一是需要合理定位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在法治的基础上对政府及市场职责和权力范围进行重新配置。目前,我国政府在履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政府职能的错位、缺位、越位现象普遍,公共服务配置的公平性缺失等。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我国政府的职能也不断变革和完善,但也应该看到,政府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完全放开市场机制应有的范围和作用,政府对市场机制的过度干预不仅制约了市场机制在社会服务中应发挥的作用,而且使得政府职能未能得到全面发挥。因此,建立法治政府,必须不断地放开政府对市场的管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厘清政府与市场之间的权力边界,使政府更加积极地发挥其宏观调控职能。二是需要合理定位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中国社会的独立性和自组织能力十分虚弱,形成了“大政府、小社会”的局面。近年来,虽然我国社会组织不断涌现,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社会组织的规模、能力及独立性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社会组织的力量仍然十分薄弱,其对于地方政府的依赖性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因此,必须合理配置政府的职权,积极扶持社会组织的发展,强化其独立性和自主性,发挥社会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中的独特作用和优势,加强社会组织对政府公共事务的参与、监督和制约作用。
四、促进中央与地方事权规范化、法律化
建设服务型政府与法治政府,还必须促进中央与地方、上下级行政关系的法治化。当前,我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存在着一些问题,中央掌握的资源和行政权力过于集中,地方政府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很高,但是由于其有限的资源、财政及政治权力,其发展往往受到很大的限制,双方之间的关系不协调,存在着一些利益博弈和利益冲突的问题。
促进中央与地方事权的规范化和法律化,必须通过法治的途径,用法律明晰中央与地方各自的事权范围。“在建设服务型政府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在事权划分和行使上的关系,关键是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重新界定中央与地方在公共服务方面的职权范围,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在保证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赋予地方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管理公共事务和应对突发事件的权限,并做出明确的法律规定。”[2]界定中央与地方在公共服务方面的职权范围,首先,必须合理配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各自职能。凡涉及国家整体利益的相关职能应有中央政府来承担,如维护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的稳定,调节全社会的收入分配,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等。地方政府除了要坚持中央政府的总体方针政策外,更要结合当地的实际及一些优势资源,制定本地区的发展战略,加强本地区公共服务的建设,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其次,建立地方政府的利益表达与平衡机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地方利益越来越明显地显现出来,必须建立地方利益的表达和平衡机制,这不仅有利于加强对权力的制约,提高中央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而且有利于地方政府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加强均权化的推进,维护地区的稳定。
五、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机制
孟德斯鸠曾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3]在现实政治生态中,由于行政权力具有管理领域广、自由裁量度大、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等特点,极易造成权力的违法和滥用,因此,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是建设服务型法治政府的有力保障。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发展,行政监督体系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但行政监督机制还不完备,存在着一些弊端,这直接影响了行政监督的力度和效果,从而致使公共利益的实现受阻。
第三篇:论我国水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设
论我国水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设
摘要:水路交通突发事件严重威胁人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危害水域(海洋、内河)环境。尽管各国政府和国际海事组织在提高船舶设计制造标准,强制配备先进航行设备,提高航运管理质量,加强船员培训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但频发的事故仍然对人命、财产和水域环境造成巨大损失。针对这种情况,分析了我国目前水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水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水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机制;问题;思路。
一、引 言。
水路交通突发事件是指由水路运输、社会安全、公共卫生以及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引发的,造成或可能造成航道或港口出现中断、瘫痪、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以及由于社会经济异常波动等造成重要物资需要由交通主管部门提供水路应急运输保障的紧急事件。水路交通突发事件,多为水上(海上)船舶或水上(海上)其它财产或生命因自然和人为原因,遭遇到无法自救的危险或对水域(包括海洋、内河)环境的损害,通常包括船舶碰撞,搁浅,触礁,火灾,船体破裂,有害物质泄露,船舶失去操纵能力,水上(海上)人身伤亡,飞机失事,等等,种类极为复杂。同时,船舶在水上(海上)航行,除了会受到风、浪、流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外,还要受到船舶工作人员操纵船舶的能力、航海经验、使用各种仪器设备的熟练程度等各方面人为因素,以及人员的素质和责任心等自身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近年来,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航运业的快速发展,水上(海上)从事生产作业以及交通运输等正常航行的各种船舶,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在逐年增加,船舶的吨位也越来越大,在海事事故高发区域,如进出港口或港内、内河水域等船舶的航行密度越来越大,单船所拥有的航行区域逐渐变小。正是在以上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水路交通突发事件频频发生,数量逐渐增多。根据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网站公布的数据统计:
2008年发生水上交通事故342件,死亡351人,沉船213艘,直接经济损失5。19亿元。1999-2008年10年间,我国水上交通事故5 774。5件,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为3 861人,直接经济损失33亿元[1]。频繁发生的海事以及复杂的海上安全形势对海事管理工作和海上应急处理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海上应急处理的核心是如何使应急机制运转良好,即在突发事件事前、事发、事中、事后全过程中,采取各种制度化、程序化的应急管理方法与措施,使预防、预警、应对及处置能够达到最佳的效果。
目前,国内外应急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突发公共事件[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公共危机[4-5]、重大自然灾害方面[6]的应急机制建设以及我国与发达国家应急机制的比较[7],针对水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研究的文献,主要是预警机制的研究[8-9],而少有文献全面分析我国水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水路交通突发事件严重威胁人命及财产的安全,危害海洋环境。如何针对水路交通突发事件进行预警预防、应急响应与处置,是应急机制建设的核心问题。建立水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是应对水路交通突发事件的重要保证。本文剖析了我国水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和提高水
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的措施和对策。
二、我国水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2006年我国交通运输部在国家应急预案工作小组的指导下,编制完成了《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截至目前,已经形成了以《交通部海上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反应程序》、《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国家船舶溢油应急计划》为龙头的国家、省级、市级和港口四级各类应急预案体系,建立了各地海上搜救中心和船舶溢油应急反应指挥中心,应急反应机制逐步完善,应急队伍和应急资源建设全面启动,应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明显增强。尽管我国在应对水路交通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基本已成体系,应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应急反应机制逐步完善,应急队伍和应急资源建设全面启动。但是应急预案、管理机制、基础条件以及绩效评估等方面仍然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不强。应急预案的每一环节中,应根据辖区水域特点,结合历年所发生的水上交通事故的数据和致因机理,进行风险分析,明确实施应急预案过程的主体、客体、实施预案应达到的目标和实施过程中应采取的方法、方式和手段。而目前的应急预案的编制没有充分明确和考虑海上突发事件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和后果,也未能结合自身应急能力的实际,对应急的关键信息进行系统而准确的描述,导致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差。
第二,应急管理机制不顺畅。水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在预案演练、应急培训、宣传教育方面没有实现正常化和规范化。各级水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机制没有理顺。预警机制、专家评估、物资调用、社会动员等机制亟待建立。第三,应急反应的基础条件薄弱。应急建设资金投入缺乏,应急救助和反应所需装备和资源贮备不足,应急队伍的装备落后,技术力量不强,缺少相应的训练和演练,应急反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四,应急反应绩效评估体系不健全。绩效评估的主要目的是完善应急反应机制,提高对险情的应急处置能力。由于应急反应绩效评估体系的缺失,无法评价出应急处置的有效性和不足。
三、我国水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的思路。
我国水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着眼长远,抓好当前,全面建设,突出重点的原则,以应急体系建设为主线,以“一案三制”(应急预案,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制)为重点,以应急资源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宣传教育培训为基础,以应急管理队伍,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为保证,建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健全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构建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运行机制[10]。具体应着重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完善水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预案是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龙头,是“一案三制”的起点,是应急管理部门实施应急教育、预防、引导、操作等多方面工作的基础。应该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结合近年来我国在水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行动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完善以《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中国海上船舶溢油应急计划》为龙头的各类应急预案。
首先,应急预案的制定要做到领域上全覆盖,内容上高质量,管理上动态化。一是预案体系要全面,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二是个案要实用。
每个预案都要体现针对性、实效性和操作性,要具体适用,简明易行;三是广泛邀请专家参与,充分借鉴国内外的成功做法,运用行业最新的技术和手段处
置突发事件,力求使应急预案科学、规范、实际。尽量减少应急预案层级,提高应急管理的效率效果。
其次,应急预案的制定要尽量做到精细化、标准化和流程化,使之更具可操作性。要把各项应急管理工作按内容范围分解成工作单元,由相应人员承担,形成清晰的日常应急分工和工作流程,要有第一责任人和检查监督人,其失职失责的后果明确,责任追究制度具有可操作性。
再者,各负责部门和支持机构应按照预案中的应急功能设置制定相应的标准操作程序,作为应急预案的附件。标准操作程序应尽量采用检查表形式,对每一活动留有记录区,供逐项检查核对时使用。已做过核对标记的检查表,成为应急活动记录的一部分。标准操作程序是可以保证在事件突然发生后,即使在没有接到上级指挥命令的情况下可在第一时间启动,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和质量。
2。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力,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其一,要尽快建立水路交通突发事件预警制度,完善热带风暴、冬季大风、风暴潮和雾等极端天气预警机制,建设各类突发事件预警系统,建立预警信息通报与发布制度,充分利用电子屏幕、内部网络平台、手机短信息、电话等载体和手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其二,要建立完善水路交通突发事件分级标准,对交通突发事件预警级别划分标准进行研究并作出具体规定,加强水路交通突发事件的信息收集、通报和交流工作,做好信息汇总和核实工作,要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制度,明确信息报告的责任主体,确保重大突发事件及时准确上报和妥善处置。同时加快推进应急平台建设,充分利用现有专业系统资源,构建综合应急平台体系,实现互通互联,满足值守应急、信息汇总、指挥协调、视频会商等基本功能。其三,要确保应急处理机制启动的快速化、科学化和标准化。应急处理机制是整个应急反应机制中的核心部分,若突发安全事件一旦发生,就必须立即启动应急处理机制,保证其有效运转,并着力把握以下原则:一是信息上报要迅速准确。二是先期处置要及时高效,控制事态发展从而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三是应急预案要有序启动,措施到位,防范严密,处置得当;要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决策咨询和技术指导作用,提高应急决策和应急处置的科学性;要坚持“标准化运行”,从应急准备一直到应急恢复的过程中,应遵循标准化的运行程序,包括物资、调度、信息共享、通讯联络、术语代码、文件格式乃至人员服装标志等,都要采用所有人都能识别和接受的标准,以减少失误,提高效率。
3。健全水路交通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体系。
要按照“关口前移、预防为主”的方针[11],强化突发事件风险隐患的排查和监控工作。对水上容易引发突发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分析汇总和风险评估,建立有关风险隐患普查数据库,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动态监控。同时,要逐步完善各类突发事件的网络检测系统,开展水路交通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体系研究,把握突发事件的发展动态,建立风险隐患调查和监控的长效机制。
同时,要建立健全水路交通突发事件的事后恢复、重建和评估机制,在水路交通突发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基本得到控制或者消除后,及时组织开展事后恢复与重建工作。首先要建立评估机制,组成突发事件评估小组,对突发事件处理全过程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形成评估分析报告[12]。其次要加强应急管理统计分析工作,完善分类分级标准,明
确责任单位和人员,及时、全面、准确地统计各类突发事件的相关情况,建立突发事件档案,实现应急管理工作的闭环管理。
4。建立应急物资与组织保障体系。一是建立应急资源贮备体系,在对现有各类应急资源普查和有效整合的基础上,要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专业人员、重要设备和应急物资数据库,形成对应急专业人员和应急物资的动态管理,统筹规划应急处置所需物料、装备等物资,提高统一调配能力,保障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
二是建立应急管理投入机制[13],以保证应急管理工作经费,使其适应应急队伍、装备、物资储备等方面的建设与更新维护资金的要求,从而增强安全保障和应急救援的能力。
三是加强水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建。
设,形成统一、高效、科学的决策指挥制度和各方协作的应急处置机制,为处置突发事件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强各级海事管理机构的应急指挥机构及其分支机构的建设。同时,应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责任制度和应急管理绩效评估制度,严格实行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责任追究制度。
四是加强应急专家队伍建设,建成各级各类水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家库,逐步完善专家信息共享和参与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专家在突发安全事件的信息研判、决策咨询、专业救援、事件评估等方面的作用,形成分级分类、覆全系统的应急专家咨询的网络系统。
四、结 论水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建设贯穿在突发事件预防、响应、处置到善后的全过程,直接关系到预警预防、应对处置及善后处置的有效性。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目前水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在预案的可操作性,应急管理的基础条件及应急绩效评估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水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的重点在于:建立健全水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力、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水路交通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体系;建立健全应急物资与组织保障体系。
第四篇:我国当代政府应急管理制度研究
我国当代政府应急管理制度研究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处理难度加大。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这一社会管理机制的确立,不仅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管理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发展,而且是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路径和方法。本文分析了我国应对突发事件法制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未来法制建设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突发事件 应急 法制建设
一、我国应急法制现状 应急管理的“龙头”是在2003年的SARS危机的发展,政府开始高度关注这方面的“紧急状态法”,并着手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审查和修改草案)》在经过两次修改的基础上,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6年6月由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一致通过了该法案,2007年11月1日生效。《事故紧急应变法》第70章,主要规定了应急管理体系,突发事件预防和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救援,恢复重建后的基本系统的紧急情况和宪法制度、应急管理的其他法律衔接。
全国应急预案体系初步形成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承担应急响应职能的国家机关的应急预防和准备、监测和预警、处置和救援、恢复和重建以及应急管理组织,指挥,安全和发展的工作。到2006年底,在全国拥有约135万多件应急方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的97.9%和92.8%的县(市)已开始计划开发各种总体规划。中央企业计划发展预制高达至100%,绝大多数的高风险行业有规模以上企业到制定应急的方案。
二、我国应急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地位不高
中国已经形成了宝塔形的应急预案,其中包括总体应急预案,国务院专项应急预案,国务院部门应急预案,地方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重大活动应急预案六大类别的计划框架。应急计划并不算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它不是法律规范,制定的法律规范,因为应急法案没有效力,因此政府不能用行政紧急权力来约束人们。应急预案的法律地位问题不解决,将极大地影响应急预案,应急管理功能和效率的发挥。
(二)法制不统一
尽管中国已初步建立了覆盖各个方面的应急预案体系,均达到县级政府和部门,以及大型企业和组织发展广大的农村地区,但是基层社区,企业和学校的紧急计划的制定仍然滞后,不能满足应急管理。
(三)法制不完善
公共应急法制的不健全,缺乏一个统一的紧急状态法。我国现行立法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法分散,由于缺乏统一的法律,导师难以及时,有效的应急响应,不利于部门处理紧急情况合作。
很多的紧急立法过于抽象原则,可操作性不强。目前,我国尚未制定一个统一的国家紧急状态法。在现行法例中,并没有提出了一个原则性的规定紧急状态下政府行政紧急权力。因此宪法应当宣布应急部门的基本权利。立法内容非常抽象,缺乏配套的具体实施细节和方法。在紧急时期的状态,出现了许多不可操作的弊病。
(四)法制执行力不足
现在我国还没有成立全国性质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机构。相关的部分工作也比较分散,还不能形成灵敏的反应,不能全面及时、统一指挥和明确整体机构只能。造成现在我国
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工作中出现重负还有浪费脱节等现象的原因就是目前我国没有统一的突发时间管理协调的机构,只有分部门管理。
三、我国应急法制建设发展对策
(一)宪法中规定应急法制
建立全国统一的应对危机管理的基本法。成立专门的危机管理法,危机管理方法提供危机管理的基本法律原则和法律精神。将应急法制纳入宪法的调整范围,明确其在我国宪政体制中的地位。要更明确地规定“紧急状态制度”,将紧急状态的确认、宣布、期限、解除等重大环节确立为宪法规范 ;将公民对突发事件的知情权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纳入宪法之中 ;在宪法中,对行政紧急权的行使和最基本人权不可克减的原则进行必要的照应。
(二)协调应急法制 修订《突发事件应对法》,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在应急立法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原则的指导下,根据应急管理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经济类突发事件作为一个单设类别,对军队等武装力量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地位和作用,地方政权无法行使应急职权时应采取的补救性规则,及网络在应急工作中的作用等问题进行明确规定。在此基础上,应尽快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切实增强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加强重要领域单行法的立法,完善应急法制单行法体系。应根据实际需要出台一些新的灾害防治法,如《台风防治法》、《沙尘暴防治法》等。对地震以外的其他地质灾害也应加强专门立法。为加强综合减灾并进行灾难救助,应出台《综合减灾法》、《灾害救助法》等法律法规。第五,对现存的应急法律规范进行全面、系统的清理。根据《立法法》的规定,依照应急法律规范的不同效力等级和一般法理,分别对现有应急法律、法规和规章进行必要的修改、补充和废止,消除同一层次或不同层次应急法律规范之间的不统一、不协调的现象,以增强应急法制的协调性和实效性。
(三)提高应急法制的执行力
首先,应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战略规划和预算安排。在危机的前期控制和预防、经费预算、物资储备等方面做好应急规划,并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并使应急经费预算的增长与当地经济发展情况相适应。其次,加强应急预案建设并进行相应的预案演练。应根据法律规定和应急实践的新要求,及时修改和补充应急预案,以增强其实用性,并及时出台综合性的应急预案,增强应急预案的适应性。另外,还需认真开展应急预案的演练工作,以增强应急预案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再次,加强应急主体和应急队伍建设。完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形成决策科学、执行有力、协调有序的工作格局 ;加强对地方政府应急能力的评估体系建设,促进政府应急能力的不断提升 ;建立专家咨询队伍、专业救援队伍和志愿者服务队伍,与政府相关机构共同对突发事件进行应急管理。
参考文献:
1.王华荣,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不确定性研究,北京林业大学 2012年 2.王世军,美国救灾体制对我国的启示,河北师范大学 2012年 3.牟方兵,我国突发事件应对的法律完善,湖北大学 2012年 4.王飞,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研究,上海交通大学 2011年
5.江红芳,我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研究,新疆大学 2012年
6.程明,求解我国多元化应急管理体系构建之策,未来与发展.2010年第10期。
7.孙帅,论突发事件政府信息公开法律规制及其优化,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 第12期。
8.时溢明,治理视阈下应急管理参与体系的探析,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第五篇:论我国事业单位的改革与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论我国事业单位的改革与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摘 要: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一些与发展不适应的体制的改革也势不可挡,中国的事业单位也不可避免。本文从中国事业单位的现状入手,分析了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最后从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角度入手,从理念,要求和制度创新三个方面对我国事业单位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关键词:事业单位;改革;公共服务型政府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逐步步入市场经济轨道,我国各行业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管理体制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改革,从精简机构、裁减人员、转变职能到简政放权、政务公开、逐步开展民主治理。在这些改革中,中国事业单位的改革也必须是这些改革中的一部分。而中国的事业单位,是中国基本国情所形成的独特的组织机构,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加入wto后,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应对入世的必然选择。尤其是在处理我国事业单位的改革问题上,它足一项系统工程, 不可能一簇而就, 需要各级政府及广大公务员进行多方面的努力。
一、事业单位的现状
据统计,我国共有事业单位130多万个,从业人员达3000万人,在国家财政供养人数中占了大头,每年耗费国家财政几千个亿,并且我国的事业单位涉及面非常大,它几乎涉及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有科研院校;有医疗卫生;有文化事业;有培训机构;有财政金融等等,涉及的门类太多,范围太广,专业太复杂,有的承
担行政执法职能,有的承担发展社会公益事业职能或开发经营的职能;还有的既承担社会公益事业职能又承担行政执法职能,在所有的事业单位中,有的是财政拨款单位,有的又是自收自支企业化管理单位。具体来说,各个不同的事业单位,情况千差万别。随着我国前几轮的改革,事业单位也进行了相应改革。但是,这种改革大多数只是进行了一些名称的变化,机构的整合以及职能上重新进行了划分,而并没有从根本上--体制上、人事上、财政上以及组织的法律定位角度上对事业单位进行根本的改革。事业单位的改革结果究其根源,一是因为现行政府体制无法遏制超编的恶疾;二是双轨制经济运行体制下,政府和企业的一部分人员为了规避市场风险而流入其中,而人员的大量流入,使其适应市场的能力更为减弱,更加谋求保护而不是去适应市场,这已成了摆在事业单位面前的一个大问题。因此,事业单位的改革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二、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
1、从组织的法律定位角度来进行改革
首先,从法律地位上予以确定。从法律的角度来看,首先应该把现在的事业单位分成三个类型:执行政府职能的法定事业单位;提供公益性服务的公益法人事业单位;可以企业化运作的营利法人事业单位;第二,在这三个类型的法人事业单位中,把只有提供公益性服务的公益性法人事业单位保持事业法人的身份,把执行政府职能的法人事业单位转变成政府机构,把”营利法人事业单位”变成企业法人,除了执行政府职能的法人事业单位转变成政府机构具有
行政级别外,所有单位都取消行政级别。
2、从财务运作的角度来进行改革
转变政府机构的法人事业单位,在体制、人员管理、职能上完全纳入国家行政管理范围,完全由国家提供财政支持,它们可以根据所提供的服务收取适当的用户费用,如企业代码证书的成本费或者罚款收入,但所收取的费用全部收缴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企业化的营利法人事业单位,国家不再提供财政支持,但是国家如果有营利性的科研、教学、医疗法人事业单位,可以参予竞争招标;提供公益性服务的公益法人事业单位,国家提供图书服务的图书馆、提供科技文献服务的标准、法规部门,对他们提出服务标准要求,以提高这些公益服务机构的竞争性。
3、从运作机制的角度来进行改革
转变成企业法人和保持公益性服务的法人事业单位的融资机制应该进一步向民间资本和民间人员开放,废除所有具有歧视性的法律规定。与此同时,应该陆续取消各种限制民间资本和不具有国家干部身份的民间人员举办事业单位的障碍,从管理机制的角度来看,转变成企业法人和保持公益性服务的法人事业单位的”法人代表”应该按照现代企业管理者的要求进行公开招考、选聘,并有一定的适用期,事业单位的”法人代表”一经选定,要有独立的经营、管理自主权,按照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建立奖罚制、考核制度以及监督制约机制,使改革后的事业单位真正能适应和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三、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主要途径
要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建立起公共服务型政府,增强其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使事业单位的改革与时俱进,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与要求,当前,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努力和探讨:
1、树立服务理念
服务, 是现代政府管理的本质要求。政府作为凌驾于其他社会组织之上的更高的组织, 是因社会需要而存在的, 是为社会利益而存在的。现在我们既然明确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 首先就需要在政府及其公务员中树立服务的理念。政府及其公务员必须转变观念, 认识到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非严格的控制。政府及政府官员要摆正位子、扑下身子为公众办实事, 办好事, 真正做到无私奉献, 克己奉公, 承担起社会服务者的角色。
2、明确服务要求
服务型政府应该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这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明确的问题。服务型政府必须是:⑴ 提供公平的服务。公平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 也是的一项基本原则, 更是民主政治所追求的目标。政府作为凌驾于公民个人和社会其他组织之上的更高组织,一项重要的职能就是维护社会的公平。我们的政府过去在为社会为企业和事业单位提供服务方面存在许多有违公平的现象。但是, 不管是为谁服务, 无论是提供哪一方面的服务, 政府都必须遵循公平的原则,提供公平的服务, 不能重此轻彼, 有悖公平。(2)提供高效的服务。效率是行政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更是市场经济的要求
和表现。尤其现在已经进人了信息化时代, 经济领域更是分秒必争, 效率对于个人、企业或整个社会来说, 都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政府为企业、社会提供服务更要讲求高效, 效率是行政服务的核心, 贯穿于行政服务的各个环节, 是全部行政活动追求的目标, 也是检验政府服务质量的客观标准。因此,各级政府必须采取各种措施, 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
3、进行制度创新
要提供公平高效多样化的服务,政府必须不断进行行政管理的制度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变革原有的以管理为中心的行政制度, 建立以服务为中心的行政管理制度。关键在于重新界定政府的职能, 把政府职能限定在处理公共事务的范畴之内。机制创新。提高政府运行机制的公开性、透明度、法制性, 实行统一规范的政策, 使政府的政策和工作信息化、公开化, 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建立政府服务中心, 强化服务意识, 简化办事程序, 实行便捷服务, 提高服务效率。加快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和社会化, 通过合同出租、公私合作、用者付费等方式, 将原先由政府垄断的公共产品的生产提供权向私营公司、非盈利性组织等机构转让, 这不仅有利于政府的开源节流, 更有助于纳税人得到更加多样性的服务。
四、结语
只有遵循服务政府的理念逐步建设好服务型政府,才能对事业单位的改革提供便利的条件和环境,从方方面面保障事业单位的改革
顺利实施。世界经济主流的发展已是不可改变的,因此,事业单位的变革、发展,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日趋完美,将会发挥出应有的重要作用,因此,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完善和发展是我们应该一直关注并研究下去的课题。参考文献:
[1]康仲如.浅谈中国事业单位的改革发展[j].发展,2004,(11).[2]曲真儒,刘淑琴.关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几点思考[j].大连干部学刊,2002,(3).[3]张勤行政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公共性和服务性[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