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佛教中道的人生观
浅谈佛教中道的人生观
廖乐根
中道是佛教的重要思想理论,它的含义很广、很深,在此无法一一阐述。但作为一种人生观,中道指的是远离对任何二元对立两边的执着,是一种不走极端、不偏不倚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这种中道的人生观,不论是对于佛教徒还是非佛教徒,都是极为重要的。需要说明的是,佛教所说的中道,并不是一般通常所说的“折中”,其思想是非常深刻的。本文将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围绕佛教中道的人生观这一主题,作一简要的分析、说明与探讨。
一、命与心
相信命运的人往往都认为,在命运面前,人是无能为力的,只能听天由命。那么,佛教是如何看待命运的?又是如何认识命与心的关系的呢?
首先,佛教并不否认命运的存在,只不过这里所说的命运并不具有人们通常所认为的宿命的含义,而是指现实人生中所面对的各种各样的境遇和状况。大千世界,人与人是千差万别的。有的富贵,有的贫困;有的聪颖,有的愚笨;有的健壮,有的体弱。即使是同一家庭成员,情况也大不一样。所有这些都是客观的存在。但这一切在佛教看来都不是命中注定的,其根源和关键是在于我们的“心”。
这里所说的心,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指人的主观能动性或自由意志。它包含了人的道德意识、价值观念等思想和精神层面。由于人心各不相同,表现在人的语言和行为上也就有相应的差别。佛教认为身、语、意(心)的一切造作和活动都会像种子一样储藏在每个人的生命体内,并会形成一种强大的力量,在一定的条件下呈现出来。这就是佛教的业报思想。所以,佛教认为决定我们命运的是每个人自己善恶的行为,是个人的业力决定人生。因此,我们必须对自己的一言一行,乃至心中的意念负责。换句话说,人的命运是完全可以改变的,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们没有理由听天由命。业力的创造性赋予生命以自由和希望。
佛教对命与心的态度及其业报思想,对我们的现实人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它否定了主宰人的命运的上帝或神灵,否定了悲观的宿命论。它告诉我们要积极、勇敢的面对自己的人生,不责怪他人和社会,不埋怨外在的环境,因为一切都是自作自受,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因果对每一个人都平等的。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必须改变自己的心,改变自己的行为,要对自己的良心负责,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佛教非常强调人的主体性、独立性和创造性,重视人的自由意志的发挥。
在此需要说明是,现实人生往往是很复杂的,有很多事并非是个人的主观努力能立即改变的。由于每个人的具体条件和情况很不一样,人应该有自知之明,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选择,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很多时候,我们还是得“认命”。但这并不表示悲观或消极,也不意味着人的主体性的丧失,而只是表示我们勇敢的接受现实。可以说这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佛教在命与心的关系上是采取中道的观点。
二、苦与乐
很多人一听到佛教说人生是苦,就以为佛教是消极和悲观的。显然,他们对佛教所说的“苦”缺乏正确而全面的认识。苦并不必然地与悲观联系在一起。
痛苦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亲身感受得到,佛教并没有夸大它。苦的来源和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来自生命本身的,如生、老、病、死等;有来自社会的,如政治**、战争等;有来自自然界的,如天气寒热和各种自然灾害等;有来自精神和心灵上的,如孤独、空虚等。有的痛苦比较粗重,有的则比较细微,但总的来说都不外乎身心两个方面,而且彼此是互相影响的。
这么说来,佛教是不是否认人世间的快乐呢?佛教并不否认人生也有快乐,只是提醒我们,世间的快乐是相对和短暂的,是变化无常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佛教认为快乐在本质上仍然是一种痛苦,是痛苦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进一步,我们还要清楚地知道,佛教之所以强调人生是苦,其真正目的是要人们认识到苦的根源在于无始以来对自我的强烈执着,并找到解决痛苦的方法和途径,从而最终获得真正和永恒的快乐。
在苦与乐的关系上,佛教是采取中道、中观的态度,这在佛教徒的生活和修行方式上表现得十分明显。佛教既反对过分追求舒适和享乐,也反对极端和无益的苦行,因为这两种方式都不能让人得到最终的解脱,而且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伤害和痛苦。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佛教反对没有意义的苦行,但却提倡学佛修行人应该采取相对简单、简朴的生活方式。这是值得我们重视和注意的。
与苦乐相关的是欲望。佛教反对纵欲,但并不主张绝对的禁欲。纵欲和禁欲都是极端主义的表现,不符合中道的原则。与其说佛教是禁欲,不如说是少欲、节欲。“多欲为苦”、“少欲知足”是佛陀对我们的忠告。这既是获得幸福生活的前提和要求,也是修行解脱的必须和保障。欲望往往意味着占有和竞争,如果不加以适当和有效的控制和引导,任其膨胀、泛滥,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尤其是在这个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当今社会,强调和提倡少欲知足无疑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因此,说“苦”并不一定就悲观,说“乐”也不表示一定就是乐观。严格来说,佛教既不悲观,也不乐观,而是中观、实观。作为一个佛教徒,必须全面地看待世界和人生,既要看到光明和希望,对未充满信心,以免陷入悲观、绝望;但同时也要看到人世间阴暗的一面,看到人类自身的种种缺陷、烦恼和痛苦,而不应盲目的乐观。过分的悲观和乐观都是错误和有害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通常都习惯地认为乐观一定就比悲观好,乐观理所当然是正确而没有缺陷的,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和有问题的。悲观固然不可取,盲目的乐观也不是什么好事。过分乐观的人,往往对生命的痛苦缺乏深刻的理解和体验,因而不太容易生起真实的慈悲之心,难以增长智慧,成熟人格。济群法师说得好:“乐观主义者,或者由于天性比较开朗,对什么事情都想得开,看得淡,重视过程多于结果;或者由于对人生无知,仅有远大的理想,得过且过;或者由于出生优越,一生不知愁苦,对任何事情都充满自信;或者认为科学至上,对人生抱着必胜的信念„„但这几种情况下产生的乐观基本都是盲目的乐观。”(《佛教徒的人生态度》p29)
一般说来,唯物主义者都宣称自己是乐观主义,但他们的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由于他们认为生命只有一次,人死了一切都结束了,因此,何不在活着的时候好好享受一番?这样,“及时行乐”就成为理所当然了,以至把尽情享乐当成是乐观主义的表现。他们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通常漠不关心,这种人在当今社会并不少见。
三、生与死
生与死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生死观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般人眼中,佛教似乎过于重视死,而忽视生,这实在是一种误解。从根本上说,佛教就是为解决我们的现实人生问题服务的。
首先,佛教告诉我们,人的生命是非常珍贵难得的。因为要得到一个健全的人身,是需要具备很多重要条件的。但失去人身的因素却是很多很多的,因为生命是无常的,死亡随时都会降临到我们身上。而一旦失去了这千载难逢的宝贵人身,要重新获得就更加困难了。所以,佛教特别提醒和告诫我们,一定要加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人生,千万不要浪费、虚度这短暂而珍贵的一生,要为随时可能到来的死亡早做准备。同时,佛教还认为,在轮回中的所有不同的生命形态中,人也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拥有了人身,才具备修学佛法的最佳条件和机会。可见,佛教十分强调此生的重要性,因为此世的幸福和后世的安乐都取决于这现在正拥有的人生,一旦错过和虚度,将后悔莫及。
生,具体来说包括生活和生命两个层面。前者侧重于外在物质,后者则多指内在的精神。可以说,佛教对于人类基本的物质生活是肯定和重视的,只是必须通过正当和合理的手段和方式来获得。当然,佛教更强调内在精神生命的重要性,否则,人与其它生命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呢?
可见,佛教不但不忽视生,而且非常重视生命的质量。那么,佛教又是怎样看待死呢?为什么佛教给人的印象往往与死联系在一起呢?
佛教将生死看为一体,是一体两面。严格来说,死并不是结果,而是过程。生的同时其实就是死,难道我们不是在时刻走向死亡吗?但问题是,我们总是忽视这一点,对死视而不见。我们的文化似乎总是在回避死亡,甚至连公开谈论死亡都觉得不好意思。其实,对死亡的淡漠与掩蔽恰恰说明了人们对死的无奈与恐惧,是懦弱和无知的表现。佛教却要我们正视和面对死亡,这大概是人们总觉得佛教太重死的原因之一吧。索甲仁波切的话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反省和启示:“我们的教育不谈死亡是什么,或不给予人们任何死亡的希望,或不揭开生命的真相,不是将使事情变得越来越糟吗?年轻人接受各种各样的教育,却对于生命整体的意义,以及与生存息息相关的主题,茫然无知,有哪件事情比这个还要讽刺呢?”(《西藏生死之书》p15)
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真实的存在,而且它会毫无声息的光临。真诚的面对、冷静的思考死亡有什么不好呢?它至少可以使我们清楚的意识到生命是如此的脆弱,人生是多么的珍贵和难得,从而提醒我们要认认真真的过好每一天,以免留下“失去了才感到可贵”的感慨与遗憾;它可以让我们时常保持清醒的头脑,为无法预料的死亡早作准备,而不至于当死神降临之时六神无主、束手无策;它还可以提升我们的思想境界,既然人人终归一死,我们为何不能看破世间的名缰利锁,了结太多的恩恩怨怨?进而对他人生起真诚、无限的慈悲与爱心„„这一切不是很美好吗?因此,对死的关注,不但不会导致悲观与消极,相反却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我们应该敬畏死,如同敬畏生。
在生死问题上,佛教同样坚持中道的立场。佛教认为生命是迁流不息的,死亡并非生命的终结,现世的人生只不过是无穷无尽的生死之链中的一个环节、一个片段。这种观点显然与唯物论不同。另一方面,佛教也反对永生的观点,否定永恒不变的灵魂的存在,认为生命的形式是在不断的变化和转化之中,即使是天堂也不是最终和理想的归宿。这又与基督教的思想有明显的差异。佛教既重死,又重生;既关心生命的未来与终极的归宿,也关心现实的人生幸福与生命质量的改善和提高。
四、自与他
自与他,或者说自利与利他的关系,也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之一。佛教是如何看待和处理这二者之间的关系的呢?
简单地说,佛教既讲自利也讲利他,即重自利又重利他,但在具体情况下有所侧重。从表面上看,自利与利他是对立的(当然,处理不好就会产生矛盾),但两者是完全可以统一起来的。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自利其实是为了更好的利他,自利并不完全是自私,不能将他们等同起来。同时利他又反过来利益自己。所以,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不管是自利还是利他,形式并不重要,关键是看他的出发点和发心。
从自利的角度来看,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能力和本领,怎么能有效的帮助和利益他人呢?好比一个不会游泳的人,不但救不了别人,自己也会被淹死。这对于一个学佛者来说,也是很有启发意义的。我们发愿弘扬佛法、普度众生当然值得赞叹,但对于一位初学者来说,有这个能力吗?仅凭满腔热血的激情和真诚而美好的愿望是远远不够的,先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行,苦练内功也许更为重要,否则就会事与愿违、得不偿失。因此,从这个角度上可以说,自利就是为了更好的利他。
另一方面,利他也就是自利。我们应该认识到,自己并不是绝对独立于他人,世界其实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统一体,自己与他人都是这个整体中的一部分,彼此是密不可分、互相影响的。关心和利益他人就是在帮助自己、提升自己。即使是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也可以不断的磨练我们的心性,完善我们的人格。由于自私的心理在作怪,人们总认为利他会损害自己的利益,凡事总是放不下、舍不得。而事实恰恰相反,你放下了多少、付出了多少,一定会得到相应的回报。佛法告诉我们,你越是舍不得,就越得不到,只有舍才能得。你的心胸越开阔,收获就越大;你的心量越大,得到的就越多。
自与他的关系,严格来说,不只是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在一定的意义上,也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佛教认为,人的生存与发展是与大自然息息相关的。佛教尽管强调人的生命的重要性和优越性,但并不主张“人类中心论”。佛教尊重、爱护所有的生命,包括动物和植物,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大力主张并切实推进个体与群体、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与健康、持续发展。这一点,无疑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尤其是为当今社会普遍存在并共同关注的生态和环保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总之,佛教在自他关系上,同样遵循中道。既重自利,也重利他。当然,相对来说,佛教还是更强调利他的重要性,自利的目的终究还是为了更好的利他。佛教特别重视无我利他、慈悲救世的菩萨精神。因为,只有通过不断的利他修行,才能最终成就佛道,从而也才能真正、彻底的利益一切众生。
五、小结
以上分别从心与命、苦与乐、生与死、自与他等四个方面简要分析和论述了佛教中道的人生观这一主题。正确认识和把握佛教中道的人生观是极为重要的,它是获得幸福生活和永恒快乐的条件和保障。中道的人生,不走极端。既不听天由命,也不主张人定胜天;既不纵欲享乐,也不禁欲苦行;既重视生,也关注死;既讲自利,也讲利他。但需要再次指出的是,所谓的中道,绝不是简单的“折中主义”,在具体情况下是有所侧重的。佛教不是死板的教条,而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佛陀是针对不同的众生,对机说法、因材施教。就整体而言,在上述四对关系中,佛教还是相对强调“心”、“苦”、“死”、“他”的重要性。这是因为,世人在这四个方面的认识存在着种种问题和误区,其目的无非是对症下药、治病救人,让众生最终能离苦得乐、得大自在。
第二篇:佛教的人生观
佛教的人生观
體版护眼色:绿 橙 棕 黑 字体:粗体 最大 大 中 小 最小 作者:于凌波居士 发布时间:2011-8-2 0:04:45 繁
在明白了我人本具的佛性,和因妄想执着而起的妄心;认识了生死流转的根本──阿赖耶识,和支配此识的力量──业力;了解了十二因缘,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后,再来看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及我人立身处世的态度,这样就有了一个准则──那就是以佛性,以阿赖耶识,以业力,以因果诸立场,来衡量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就是佛教的人生观。
第一,我们自因果的立场来看人生;因果,具足应说是因缘果报。这是宇宙万有,生灭变异的基本法则,这法则的特点,是果由因生,事待理成。所造之因,必有所结之果;所结之果,亦必有所造之因。谚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何因,得何果,这在因果法则上是丝毫不爽的。
人生的因果,有善恶两面,种善因获善果,种恶因获恶报。因果通于三世,有因必将有果,所谓「欲问过去因,现在受者是;欲问未来果,现在作者是。」 我们现在的境遇美满,固不必踌躇满志;我们现在的境遇困苦,也无须怨天尤人。由于过去的善因使我们现在境遇美满,现在若不续种善因,未来必然困苦;由于过去的恶因使我们现在境遇困苦,现在若能努力向善,未来的境遇也必将改善,所谓鉴因知果,明乎此,对于我们立身处世的态度,就可以思过半矣!
第二,自业力的立场来看人生:世界的美丑,人生的苦乐,皆由众生的业力所招致。前者是由于众生的共业,后者是由于个人的别业。所谓业力,也就是过去行为的结果。我人有身、口、意三业,这三业,可以为恶,亦可以为善。为恶者,意念上的贪欲、瞋恚、邪见;行为上的杀生、偷盗、邪淫;语言上的妄言、绮语、两舌、恶口。为善者,意念上的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行为上的放生、布施、净行;语言上的诚实语、质直语、柔软语、和诤语。而这些善恶之业,也就在我人一念之间的差别。所以,如何净化我们的意识,创造我们未来生命的环境,这是我们人生努力的目标。
第三,自阿赖耶识的立场来看人生:阿赖耶识是生命的根本,万法的本源。它是本性与妄心的和合体,含有净染两面。在无始以来,它在六道中生灭相续,永无止境。它的本体,虽因污染而长在六道,但若净化亦可超登圣域。由此观之,使我们知道我们肉体的躯壳虽然短暂渺小,幻化不实,但我们生命的本体则是永恒存在。所以人生的价值,不在目前的肉体上感官上的享乐,而在永恒生命本体的净化。净化本体的方法,则是以佛法上的六度 ──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来净除我们心识上的六弊 ── 悭贪、毁犯、瞋恚、放逸、散乱、愚痴。这六弊净除了,我们生命的本体即可恢复本来的明朗,获得永恒的解脱。
第四,自佛性的立场来看人生:我们各人所具的本性,原是万德万能,与佛无异,祇因一念无明,为烦恼习气所缠缚,才轮回六道,沈沦苦海。虽然如此,但我们的佛性终无损减,人人皆可成佛。所以佛经上说:「众生是未觉的佛,佛是已觉的众生」。我们具有佛性,未来终当成佛,则生命的价值是何等的崇高?我们岂可自暴自弃,轻视自己?孟子说:「尧亦人也,舜亦人也,有为者当如是」,佛经上说:「彼既丈夫我亦尔」。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幸得人身,幸闻佛法,是应如何的努力为善,以洗除本性上的无明烦恼,发扬本具的德能光辉,以期还我本来面目,达于觉者──佛──的境界。这是我们人生价值最高的目标。
佛教的人生观,是积极的,乐观的,创造的人生观。它要我们鉴因知果,避恶趋善,净化生命的本性,发扬人性的光辉。果能人人如此,则娑婆国土也就会转化成极乐世界了。
第三篇:中道宣言
克缇中道系统宣言
壬辰岁尾,时维十月,序属初冬,一群经历岁月洗礼的人,一群勇摘生命之花的人,走到一起,追随克缇,一个享誉海内外的直销企业,一个充满东方智慧的大家庭,共同去追寻生命的价值,去创造一个崭新的未来。
克缇中道系统,诞生了!
这个团队,没有创始人,如果说有,一个个不断进入的人,都是她的创始人。这个团队,没有个人英雄,如果说有,一个个不断进取的人,都是真正的英雄。睿智的克缇领路人,把融合着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强大动力,注入了中道的血液,从此,这个团队,拥有了高飞的翅膀,拥有了搏击长空的力量。前方花团锦簇,前方道路正长,准备好了,让克缇中道的家人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开始我们崭新的征程。
这个征程,有起点,没有终点,因为我们永远走在前行的路上,路上有太多的艰辛,有太多的坎坷,那是我们携手的理由,因为我们坚信,温室里长不成参天大树,浅水里藏不住飞舞的蛟龙。当然,我们会拥有更多欢笑的歌声,会收获更多丰硕的果实。成功是必然的,只因为有我们共同的坚持。
克缇中道系统,把“中和天下,道生共赢,永远同行”作为我们的座右铭。中道,中华文明之道,中华自强之道。我们追求天道,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我们追求地道,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我们追求人道,三思方举步,百折不回头。
每一年,每一天,太阳从东方升起,又在西方落下,岁月在轮回,生命在磨砺,克缇中道也在一步步成长,如果你坚信: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海的道理,请走进克缇中道系统,请走进这个把克缇直销事业看做她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群体。
你来了,我来了,请不要中途离开。辅助一切值得辅助的亲朋,敬爱家人朋友,把喜悦与人分享,奉献爱心不求回馈,爱自己的事业,事事讲求分享,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克缇,与天不老;壮哉我克缇中道,与国无疆。中和天下,道生共赢,永远同行!
第四篇:佛教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识论、方法论
佛教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识论、方法论
佛教的认识论就是十二因缘:
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这十二因缘概括起来就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及其关系,也就是认识的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不断。
佛教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是佛教的四圣谛:1,人生本有一些无法避免的苦事。2,不正确的思想观念招致更多的苦。3,正确的思想观念能减少不必要的苦。4,离苦得乐的方法就是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这八正道概括起来就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
1,人生观就是自己对人生的目标,实现目标的方法,及人的自然使命的认定或观点。正确的人生观是这样的:人生目标就是富裕与安全,这和一切有生命的动植物的追求与希望是完全等同的,当然人还应负责家人及社会的富裕与安全。佛教的人生目标就是离苦得乐。人的自然使命就是在实现富安的过程中所做的工作及劳动,它是实现富安的方法及过程。2,世界观就是个人对自己周围的人事物及互相作用的看法观点,自己周围的人事物包括家人、同事、邻居、所认识的人及各种事情,也包括衣食住用及山河大地。正确的世界观是这样的:周围的人事物和自己是一个整体,是不可分隔的,具体就是任何人事物都属于我个人的,或我家庭的,或我社区的,或我地方的,或我国家的,或我天下的一部分;无论他们是好是坏,都是自己的一部分;当然自己也是他人或它物的一部分。周围的人事物是构成自己与他人的整体世界的一部分,也是宇宙的一部分,而且是客观存在的,是不断变化的,不会静止的,不会随意地按任何人的意愿喜恨而改变的。但其变化是有规律的,对其善,其对我就善,我就会富安乐;对其恶,其就对我恶,我就会贫困苦。善等同于良心好心;恶等同于坏心害心。
3,价值观就是事情、兴趣、念头、观点等等对于自己的好坏益害的自我认定。能最终增加自己的富安乐,减少自己的贫困苦的事情与观念兴趣就是好益之事;能最终增加自己的贫困苦,减少自己的富安乐的事与观念兴趣就是坏害之事。传统标准:坏害之事为:打闹,奸淫,偷盗,欺骗,自赞,说是说非,辱骂,贪求份外,生气暴怒,言行意不坚持善得福、恶得祸的标准。益好之事为:欢喜敬益,和睦勤劳。
4,方法论就是实现正确的人生目标的手段办法。得富安乐离贫困苦的方法就是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第五篇:佛教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识论
佛教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识论
佛教的认识论就是十二因缘:
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这十二因缘概括起来就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及其关系,也就是认识的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不断。
佛教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是佛教的四圣谛:1,人生本有一些无法避免的苦事。2,不正确的思想观念招致更多的苦。3,正确的思想观念能减少不必要的苦。4,离苦得乐的方法就是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这八正道概括起来就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人生观就是自己对人生的目标,实现目标的方法,及人的自然使命的认定或观点。
正确的人生观是这样的:人生目标就是富裕与安全,这和一切有生命的动植物的追求与希望是完全等同的,当然人还应负责家人社会的富裕与安全。人的自然使命就是在实现富安的过程中所做的工作及劳动,它是实现富安的方法及过程。
2,世界观就是个人对自己周围的人事物及互相作用的看法观点,自己周围的人事物包括家人、同事、邻居、所认识的人及各种事情,也包括衣食住用及山河大地。
正确的世界观是这样的:周围的人事物和自己是一个整体,是不可分隔的,具体就是任何人事物都属于我个人的,或我家庭的,或我社区的,或我地方的,或我国家的,或我天下的一部分;无论他们是好是坏,都是自己的一部分;当然自己也是他人或它物的一部分。周围的人事物是构成自己与他人的整体世界的一部分,也是宇宙的一部分,而且是客观存在的,是不断变化的,不会静止的,不会随意地按任何人的意愿喜恨而改变的。但其变化是有规律的,对其善,其对我就善,我就会富安乐;对其恶,其就对我恶,我就会贫困苦。善等同于良心好心;恶等同于坏心害心。
3,价值观就是事情、兴趣、念头、观点等等对于自己的好坏益害的自我认定。能最终增加自己的富安乐,减少自己的贫困苦的事情与观念兴趣就是好益之事;能最终增加自己的贫困苦,减少自己的富安乐的事与观念兴趣就是坏害之事。传统标准:坏害之事为:打闹,奸淫,偷盗,欺骗,自赞,说是说非,辱骂,贪求份外,生气暴怒,言行意不坚持善得福、恶得祸的标准。益好之事为:欢喜敬益,和睦勤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