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赶考精神与传统文化
论“赶考”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王新迎 叶于博 韩凤芝
内容提要:“赶考”是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后,对于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如何跳出“胜利-骄傲-腐败-灭亡”这个支配了中国几千年始兴终亡的历史“周期率”,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艰辛的探索。65年来,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代代秉承“赶考”精神,从未懈怠过。弘扬“赶考”精神,实现“中国梦”,我党当前的重要任务。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赶考”精神正是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民惟邦本的民本思想、“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高尚品质。
一、“赶考”精神的思想本质
1、“赶考”精神的形成
“赶考”是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后,对于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如何跳出“胜利-骄傲-腐败-灭亡”这个支配了中国几千年始兴终亡的历史“周期率”,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艰辛的探索。“赶考”精神的形成,源于1944年3月10日郭沫若写的一篇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应的《甲申三百年祭》。文章发表后,立即受到了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重视。就在读了《甲申三百年祭》后不久的4月12日,毛泽东在延安给高级干部作《学习和时局》报告时,特别提到了郭沫若的这篇文章,他说:“我党历史上曾经有几次表现了大的骄傲,都是吃了亏的。” “全党同志对于几次骄傲,几次错误都要引为鉴戒。近日我们印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
为了迎接全国胜利,中共中央宣传部和解放军总政治部印发了郭沫若的警世之作《甲申三百年祭》,毛泽东在前言中特别说明:“郭文指出李自成之败在于进北京后,忽略敌人,不讲政策,脱离群众,妄杀干部,实为明末农民起义留给我们的一大教训。作品对我们的重大意义,就是要我们党,首先是高级领导干部,无论遇到何种有利形势和实际胜利,无论自己如何功在党国,德高望重,必须永远保持清醒与学习态度,万万不可冲昏头脑,忘其所以,重蹈李自成的覆辙。”
1949年春天,全国胜利在即,中央机关就要进北京城了,毛泽东想起了李自成的历史教训。在考虑进城问题时,他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中,高瞻远瞩地指出:“夺取这个胜利,已经是不要很久的时间和不要花费很大的气力了;巩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很久的时间和要花费很大的气力的事情。资产阶级怀疑我们的建设能力。帝国主义者估计我们终久会要向他们讨乞才能活下去。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因为胜利,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①
1949年3月23日,在革命胜利的曙光即将来临之际,毛泽东率领走过炮火硝烟的中国共产党人,从西柏坡意气风发地进京“赶考”,从而开启了我党波澜壮阔的执政生涯。临行前,毛泽东语重心长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希望考个好成绩。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和进京“赶考”为标志,形成的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和“赶考”精神,一直激励着全党同志奋勇前进。
2、“赶考”精神的承传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曾多次要求全党同志和领导干部要牢记“两个务必”,“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 ①《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438页,人民出版社1991。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①正是由于我党保持了优良的传统,始终牢记“赶考”的使命,才有了建国初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局面,顺利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任务。面对成绩,毛泽东在党的八大开幕词中进一步指出:“即使我们的工作得到了极其伟大的成绩,也没有任何值得骄傲自大的理由。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②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重温《甲申三百年祭》,继续承传“赶考”精神要求全党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曾在西柏坡参加过七届二中全会的邓小平,在1984年为西柏坡纪念馆题写了馆名。他多次提醒全党,在新的考验面前一定要“考试合格”。江泽民1991年9月,他到西柏坡参观视察,着眼于治党、治国,严惩腐败,深化改革,提出“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两次提到要重新学习郭沫若的文章。2002年底,党的十六大闭幕不久,胡锦涛总书记率书记处全体同志到西柏坡考察学习,要求全党同志一定要牢记和践行毛泽东倡导的“两个务必”。在2011年中央党校秋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又重提毛泽东关于 《甲申三百年祭》的论述,要求领导干部加强历史知识的学习,从不断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中坚定前进的正确方向和正确道路。
2013年7月11日至12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始不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自己联系的河北省调研指导。“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③2013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全党要牢记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我们决不当李自成”的深 ①《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800至801页,人民出版社1986。②《毛泽东文集》第七卷第117页,人民出版社1999。③ 新华社2013年7月12日刻警示,牢记“两个务必”,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解决好“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性课题,增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自觉性。①
3、“赶考”精神的思想本质
中国共产党是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党,除了忠实地代表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外,没有其他任何特殊利益。这就决定了党的根本立场和唯一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阶级政党的重要标志,也是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最高原则和根本内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求共产党员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应当首先想到党和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中国共产党从她诞生之日起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作自己的唯一宗旨。毛泽东同志正是站在了唯物史观的立场上提出了“赶考”精神。也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提出“赶考”精神。
既然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那么“赶考”精神的思想本质是不能违背其宗旨的,中国共产党的历代主要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不遗余力的实践赶考精神,这是说明了这一点。“赶考”精神的思想本质是,正如周本顺书记指出的那样,就是不要忘记人民群众,不要脱离人民群众,一切为了人民群众。② “赶考”精神的含义就是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作风和艰苦奋斗作风的精神,就是清正廉洁、克已奉公的精神,就是不畏困难、锐意进取的精神,就是与时俱进、继往开来的精神。这种“赶考”精神,过去需要、现在需要,将来仍然需要。人民群众永远是“考官”,各级党员干部永远是“考生”,评判“考生”成绩的标准,仍然是人民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而决定考生成绩优劣的,仍然是我们党是否具备让人民满意、拥护、高兴、答应的执政能力,能否以实实在在的成效使民受惠,取信于民。如何当好人民公仆,为人民群众交一份出色的答卷,是对每一名领导干部的严峻考验。
①2013年12月26日《新华网》
②http://
二“赶考”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综合体现
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历程中,融汇了众多民族的文化、思想和智慧,形成了儒、道、法、墨等诸子百家思想体系,概括出由基本理念、核心价值、行为规范、理想信念等构成的文化经典,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信仰追求、价值取向、高尚品质、文明准则、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历代党的重要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特别是在2014年2月2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①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赶考”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价值取向。
“赶考”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西柏坡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中国革命精神继续发展的新阶段。它能在有着五千年有历史的中华大地上产生,是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综合体现。
1、“赶考”精神体现了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有关这方面的记载不绝于史。
“居安思危”最早出自《尚书》,“《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②意思是说:处在安定的位置,要考虑可能出现的危险。考虑了才会有防备,有防备才不会有祸患。它告诫人们,在太平盛世和事业顺利的时候,不要骄傲,要未雨绸缪,注意潜伏的危险和祸患。有了警惕意识和预防措施,即使遇 ① 2014年2月24日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②《左传•襄公十一年》到意外,也会有相应的应对措施,不至于手忙脚乱。
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应该一直伴随着一个生政权。古今中外历史上,凡是有忧患意识的政权,基本都能够稳定,昌盛。李自成占领北京之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忽略敌人,不讲政策,有些首领生活腐化,发生宗派斗争,最后终于失败。说白了,就是没有忧患意识。毛泽东同志有针对性提出的“两个务必”和“赶考”精神,正是直接体现了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历代党的重要领导人,时刻谨记“赶考”精神,不敢丝毫懈怠,更是体现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2、“赶考”精神体现了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自强不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它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核,在中华民族发展上起到了独特而不可代替的作用。
“自强不息”一词处于《周易》的《乾》卦《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语。意思是说:自然按照一定的规律运动,刚强劲健;君子为人处世,也应该像天按照天道运行不息一样,自我努力学习,发愤图强,不屈不挠,永不停息。
自强不息既可以就一个人而言,也可以就民族国家而言。一个人、一个国家、民族遇到困难,不灰心,不懈怠,发愤图强,励精图治,这就是自强不息。
毛泽东从西柏坡意气风发地进京“赶考”,临行前,语重心长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希望考个好成绩。从此,我党 “赶考”的脚步从未停歇,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历代党的重要领导人发扬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赢得了世界各国的赞誉。
3、“赶考”精神体现了民惟邦本的民本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的价值,强调以民为本。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古人逐渐明确了君主的权力来源和政治责任,在执政中注意顺民心、重民意,认识到人心的向背决定着一个朝代的强弱、兴衰和存亡,先后提出“敬德保民”、“重民轻神”、“恤民为德”、“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等民本思想,主张治国须利民、裕民、养民、惠民,对于缓和社会矛盾、维系社会相对稳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赶考”是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后,对于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如何跳出“胜利-骄傲-腐败-灭亡”这个支配了中国几千年始兴终亡的历史“周期率”,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毛泽东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①
当年李自成进京后,起义军领导层腐败严重军纪日益败坏,对前明官员和百姓奸杀掳掠,没给人民群众带来盼望已久的和谐幸福生活,反而是社会秩序混乱,给人民群众造成极大痛苦。针对这些,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赶考”精神,决不当李自成,就是为了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老百姓和谐幸福。这些无不体现了民惟邦本的民本思想。
4、“赶考”精神体现了“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高尚品质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它的含义是:事情做不成功,遇到了挫折和困难,或者人际关系处得不好,就要自我反省,一切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人们容易看见别人的缺点,但对自己的缺点却视若无睹,这是人性的弱点之一。许多人很会指责别人,而自己却从来不曾想到要检讨自己。有些人则很会原谅自己,但却无雅量包容别人。中国历史上的政权交替,原因虽说是多方面的,但是和当政者的道德品质和个人修养是密切相关的。
中国历史上有作为的君主,比如商汤说:“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②而且以“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③自勉,使弱小的商部落强大起来。唐太宗李世民非常善于纳谏,改正自己的错误,使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景象。历史上的昏君,无一不是高傲自大狂妄无知之徒,把所有错误都推给别人的,这样致使国家逐渐走向衰败,灭亡。
毛泽东提出的“赶考”,人民群众永远是“考官”,各级党员干部永远是“考生”,评判“考生”成绩的标准,仍然是人民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而决定考生成绩优劣的,仍然是我们党是否具备让人民满意、① 黄炎培《延安归来》1945年10月重庆国讯书店 ②《论语•尧曰篇》 ③《大学》拥护、高兴、答应的执政能力,能否以实实在在的成效使民受惠,取信于民。也就是说,如果“赶考”失败了,谁都不要埋怨,就归罪于我们没有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说“赶考”精神体现了“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高尚品质。
作者简介:
1.王新迎,男,2.叶于博,男,3.韩凤芝,女,年生,讲师,河北工业大学廊坊分校 年生,讲师,河北工业大学廊坊分校 年生,副教授,河北工业大学廊坊分校8
196819681955
第二篇:赶考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赶考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郜英会 1949年,毛泽东离开西柏坡时,将自己此去北京称作是进京“赶考”,并说不能像当年李自成那样考砸了,事实证明,他比李自成考得好多了,不仅带领大家推翻了“三座大山”,更是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人民大众翻身主人的“千年梦”。一样的“赶考”,不一样的结局。对比二者给了后人许多启示,值得我们大家深入学习。
赶考”精神包含了居安思危、心系群众、励精图治、实干兴邦等丰富内容,是时时刻刻警示我们保持清醒头脑、不断奋发进取的动力源泉。鲁迅先生曾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四种精神”是全国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弘扬“四种精神”是全省上下的共同责任。这四种精神正是中华优秀传统的最好印证,让我们深入开展“中国梦·赶考行”宣传教育活动,更好地弘扬“四种精神”,让报国为民、实干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成为全省干部群众的自觉追求,为推动科学发展、奋进崛起,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实的精神动力和支撑。筑梦必须勇于开拓,发展必须不断创新;没有开拓创新,就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就无法战胜前进途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大力弘扬开拓创新精神,就是要引导全省干部群众增强革故鼎新、乘势而上的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发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勇立潮头、敢为人先,在全社会形成创新、创业、创造的社会风尚。唯有如此,才能使整个社会的创造源泉充分涌流、活力竞相迸发。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璀璨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我们的古人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贡献了众多泽及人类、深刻改变世界面貌的发明创造。古代中国在天文历法、地学、数学、农学、医学和人文科学的许多领域,都曾独步一时。直到15世纪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保持了千年的领先地位。中华文化具有海纳百川、地承万物的气魄,因兼容并蓄而丰富多彩,因推陈出新而充满活力,因特色鲜明而远播四方。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过程,也应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创造性转化、实现新的升华的过程。
优秀传统文化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和精神血脉。无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还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民族精神主要体现在民族传统文化之中,而且主要体现在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推行赶考精神必须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也就是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直接思想文化源头。水有源,树有根,任何思想文明都有其源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从天上突然掉下来的,而是从传统文化的精髓中提炼概括出来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结果,是最富有生命力的东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割断历史,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否则就是数典忘祖。
赶考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统一的,赶考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有其时代价值。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学的精粹,是文化的瑰宝,它虽然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发展起来的,但是蕴涵在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却是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过时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熠熠生辉,焕发出夺目的光彩,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和指导意义。
构筑精神支柱,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重点,不同的任务有不同的要求。“中国梦·赶考行”,就是旨在在全社会播种理想,崇尚实干,鼓励创新,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赶考”精神的实质,就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当前,我们党正在继续的“赶考”,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这是一场以人民群众为考官的“大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怀赶考之心,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才能在各种复杂的局势面前不迷失、不懈怠、不退缩,才能从容应对各种考验,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经历过每一次赶考的党员干部,思想境界会得到进一步升华,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将更加坚定。答好每一张考卷,关键在实际行动上。每一位“赶考”者,必须时刻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告诫,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去工作,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做到讲实话、干实事,敢作为、勇担当,尽全力去破解人民群众面临的难题,用高分来赢得人民群
众的满意,力争早日把好的蓝图变成现实。坚定目标不动摇,矢志奋斗不懈怠,稳中求进不折腾,才会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迈进。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坚韧刚毅,强调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历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靠的就是这样一种奋发图强、坚韧不拔的精神。毛主席赶考中所展现出的进取精神、创造热情与顽强毅力,在应对各种艰难困苦和严峻挑战中焕发出来的伟大力量,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写照。
总书记在山东讲话中强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基于当今的教育和社会的状况,应按照习近平主席的要求,教育引导人民向往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和向善的力量。作为教育学人,应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应在大中小学广泛而深入地推动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形成良好道德规范,让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历经磨难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国学经典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分阶段有序有效地持续推进。清华大学钱逊教授强调以中华文化自信凝聚共识,加强顶层设计,主张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要以经典价值传承为基础,解决好经典要不要进课堂、哪些经典进课堂、怎么进课堂的突出问题。不同年龄阶段因接受程度不同要有不同的内容要求,就学校教育而言,从做人的角度,初中和高中是一个界限:小学、初中侧重“德”的修养和“行”的方法;到了高中是价值观形成的阶段,应把“道”的教育跟上去。
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醇厚中和、刚健有为的人文品格和道德风范,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影响,为中国人的文化性格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奠定了历史基础,而且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重要影响。中华文化是我们共同的骄傲、共有的财富,是抹不去的生命“痕迹”。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是中华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有责任、有义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照耀中华数千年的文明之光在当代中国熠熠生辉、发扬光大。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发扬赶考精神,从毛主席的“进京赶考”到习总书记的“赶考远未结束”,我们读出了“赶考”精神对于党的事业有着深远影响,它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60多年来,我们党“赶考”的脚步从来没停过,“赶考”精神一代一代的传承。“赶考”精神让数万共产党人团结一致,积极进取,奋发图强,我们党正是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始终弘扬“赶考”精神,才创造出了彪炳史册的辉煌成就。而今,“赶考”精神再次激起中国人强大的追梦力量。发扬赶考精神才能真正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键是要对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科学梳理,在继承中创新,在实践中发展。毛泽东同志历来主张:对于传统文化,一定要用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进行分析,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反对食古不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反复强调,要积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努力改造落后的文化。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上,我们要采取“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针,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辨析、剔除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成分,同时结合时代特征,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努力在承前启后、推陈出新中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第三篇:赶考精神心得体会
近期学习了面向未来的赶考后,心情一直很激动,也一直在思考,在经济社会建设蒸蒸日上的今天,我们的党为什么还要再提赶考?
从党成立的那一天起,中国我党人就在赶考的路上,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交出了一份又一份的答卷。为了答好这份考卷,多少先烈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为了考出一个好成绩,多少我党人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中国我党人能不能答好这一份份考卷?答案是肯定的,由于新中国的成立已证明了这一点,改革开放的推动也再次证明了这一点;而如今,时代又给出了新的考题。能不能在日趋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坚持住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点社会主义,能不能实现中国梦,还需要我们中国我党人继续作出回答。
文中罗列了四道考题,四大考题无一不是切中要害,燃眉之急,而我们的党,也在通过实际行动努力地破解这四大考题。关于总开关题目,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就是我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总开关题目没有解决好,这样那样的出轨越界、跑冒滴漏就在所难免。面对党内普遍出现的缺钙现象,我们的党及时地展开了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这次活动深入务实、直刺骨髓、自上而下地在党内开始了一场新整风运动,位的就是拧紧广大党员干部的总开关。关于作风题目,八项规定的出台给党员干部的作风竹篱上了一道紧箍咒,固然规定出台已然一年有余,然而不但未见淡化,反而越抓越紧,可以预感的是今后一直会常抓不懈,而由此带来的党内新风势必影响深远。关于政绩观,曾几什么时候,国内各地以GDP论英雄,看如今,雾霾肆虐、污水横流,党的十八大和***都重新开始审阅政绩观,李克强总理屡次提出要有壮志断腕的决心往改革,而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执政两年以来所言所行,让人有理由相信他们一定会在任期内交出正确的答卷。关于为了谁依托谁我是谁,新一届领导集体早已率先垂范,主动接地气、晒本身、亲群众,在他们的带领下,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自然会逐渐理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往的深入含义。
中国我党有八千多万党员,我们的党是我们每个党员的所思、所言、所行而构成的一个整体,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答卷需要我们每名普通党员来书写。关于上面的四个题目,我有我的答案。关于总开关,我深深相信一点,固然我们的党发展到今天,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题目,然而历史早已证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中国我党的领导;我们的党固然是执政党,但不代表可以永久都是执政党,必须要时刻洗洗澡、治治病、正衣冠、照镜子,必须要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不断地巩固党的领导地位,才能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中国梦,反正,中国这艘巨轮若失往了把舵人,后果不可假想,几十年来世界上已有没有数的血的案例可以鉴戒,但如果类似事件在中国发生,恐怕结局只会更加惨重。思绪至此,我想我们自然就会明白如何把牢自己的总开关。关于扎竹篱,作为一个工作在****岗位上的年轻人,我可以问心无愧地说自己在工作中向来秉公办事,不接受任何情势的***,俗语说拿人手短、吃人嘴软,正由于历来不拿也不吃,做工作就能够挺直腰杆、说话就能够义正言辞。关于政绩观,坚持敢讲真话、不弄虚作假、不溜须拍马、不弄情势主义的原则,同时对机构改革等国家大的举措保持理解和支持,努力做好本身的本职工作。
第四篇:论传统文化与当今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与当代生活
一、中国传统文化
上下五千年的层层沉淀,累积了悠久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从盘古开天地到女娲造人,从炎黄春秋到百家争鸣,从文景之治到五代十国,从唐诗宋词到元曲淸瓷,中华民族跨越了时间的长流,其文化的厚重民族的渊源已俨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语了。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以其特有的历史和环境形成中华特有的人文和政治文化,中国非常崇尚圣贤。古往今来涌现出许多文化圣人,比如,谋圣姜太公、商圣范蠡、医圣张仲景、科圣张衡、诗圣杜甫、画圣吴道子等,他们不仅其伟岸的人格为人们所敬仰,而且以自己丰富的知识和深邃的思维,创制了一大批经典著作,成为中华文化发展史上不朽的丰碑。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的《道德经》,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阐述了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墨子提出的“前相爱、交相利”的观点,庄子提出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韩非子提出的以“‘法”为中心,“法、术、势”三者合一的统治思想,更有儒学始祖孔圣人,倡导“仁”“礼”“中庸”其儒家经典《论语》被后世不断揣摩和致用,古语“半部论语治天下”。
谈及中国传统文化,中国诗文化作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绽放异彩。追溯到最初的《诗经》及后来的《楚辞》“乐府诗”直至唐代——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再至后来的宋词元曲。其间涌现出一大批文人墨客,他们优美深远的诗句,或感时伤事,或悲离喜和,或咏物怡情,至今仍被人们所传颂。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的精神。
但是由近代以来,西方引导的近代化和现代化,给人们带来了高科技的享受,比如迅捷的交通和通讯,似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事事物物已多显无用,于是很多人开始议论着在科技与信息的当今社会,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否应该被摒弃。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否定传统文化,也是否定历史!
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总要有建立在一定的经济、政治之上的文化,否定传统文化,也是否定历史,否定民族精神。人为地割断自己的“根”。美国文化哲学家怀特说过:“文化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文化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产生于更早的文化环境”,“现在的文化决定于过去的文化,而未来的文化仅仅是现在文化潮流的”。可以说,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史,也就是发展和丰富传统的历史。同样,作为凝聚和激励人民重要力量的民族精神也是传统文化长期熏陶与培育的结果,是传统文化的结晶。一个民族陷入任何困境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民族精神支柱,精神上无所依托。所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问题,决不单纯是个文化问题,而是一个关系民族命运发展的问题。许多历史事实证明,一个国家走上民族振兴,走向现代化,无不是从弘扬 民族精神做起。且细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可知当今社会的发展仍脱离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撑:
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关注现实人生,孔子云:“未知生,焉知死”。并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入世的人生哲学,培育了中华民族敢于向一切自然与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顽强抗争。要实现现代化,这种自信自尊的精神是不可少的。
二、知行合一观。中国儒家文化所讲的“力行近于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重知轻”的认识论思想,这与实践品格具有某种一致性。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现现代化,当然要努力学习外国的先进的东西,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社会主义实践。
三、重视人的精神生活。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的内在修养与这精神世界,鄙视那种贪婪与粗俗的物欲。孟子提出“充实之谓美”,并认为“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对人格的根本要求,这种传统美德,对现代人格的塑造,也是非常可贵的。
四、有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今天,一个国家只有走上现代化,国家才会繁荣富强。而实现现代化,全靠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五、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蔑视那种贪生怕死,忘恩负义、追逐名利的小人。古人在谈到对真理的追求时,认为“朝闻道,夕死可矣“。宣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这种对真理执着、献身精神是推动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六、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社会只有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形成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社会才能充满温馨与和谐,才能给人带来希望与力量。上述种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地的一部分,仅此就足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罗素曾说过:“中国文化的长处在于合理的人生观”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深刻认识和概括。
因此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传统文化也并非一潭死水,而是一个动态系统。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形态,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这种传统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对社会长期发生作用。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也有着其消极的因素,这与现代化发展是不利的,如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专制思想压抑着个性的发展,其特权思想也是中国人缺乏民主意识等。所以在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也要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抛弃糟粕,汲取精华。
中国传统文化载着中国古老而又悠久的历史,记录了中华民族历历代代人民的生活情景和思想里程,她就是中华民族的血液渗透的中华民族的骨髓中,滋养着中国这个鲜活的生命!虽然在21世纪的今天,现代化主导着人们的生活,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仍是民族的灵魂,有着它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
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构建具有中国风格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就必须对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及现代价值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把握。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人本意识、忧患意识、道德意识和力行意识对中国社会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
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创立的儒学即被称之为“显学”。汉以后,儒学取得“国家意识”的合法身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儒学对中国社会之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儒家文化构成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要构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就必须对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其现代价值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总体的把握。
一、和谐意识与和平发展
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两层意思。关于天人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天人合一”。孔子主张寓天道于人道之中,要在人道的统一性中见出天道的统一性。因此,他既讲“天知人”,把天拟人化、道德化;又讲“人知天”,强调人在天命面前不是被动的。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中庸”。“中庸”也称“中和”、“中行”、“中道”,都是同样的意思,即“和而不同”与“过犹不及”。所谓“和而不同”,说的是对
一件事情有否有可,该肯定的肯定,该否定的否定。这是合乎辩证法的和同观的。所谓“过犹不及”,说的是凡事都有一个界限和尺度,达不到或超过这个界限和尺度都不可取。“和而不同”与“过犹不及”的实质乃是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强调通过事物之度的把握以获得人际关系的和谐,避免和克服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国家、民族之间的对立和冲突。
当今的时代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和平与发展既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也离不开人际关系的和谐。小至家庭,大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发展,都是同样的道理。可以想象,如果片面照搬西方的“戡天”思想而对自然进行掠夺性开发,其结果只会破坏自然生态的平衡,并最终招致大自然的惩罚和报复。
二、人本意识与对人的尊重
所谓人本意识,也就是尊重人和推崇人,宏扬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主体独立自觉的价值。而这也正是儒家所津津乐道和汲汲追求的东西。无疑,儒家不像西方文艺复兴时代的思想家那样,突出人的个性自由与解放和个体的独立与发展。但这只是相对而言,第一,儒家并没有完全抹煞人的个体主体的作用与价值,抹煞人的个体主体的独立性与主动性。第二,主体理应包括个体主体和类主体,主体意识应包括个体主体意识和类主体意识。就类主体和类主体意识来说,儒家不仅不曾忽略,相反却是十分看重的。一方面,儒家从人性的普遍性出发,把人看成是一种社会性的类存在,作为类存在,人在自然、宇宙中居于特殊的位置。另一方面,儒家立足于人的家庭血缘关系,以人伦世界、人伦社会为人的生存发展的根本依托,故而人的社会价值或类主体价值较之人的自我价值或个体价值更重要。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儒家强调“人贵物贱”,认为人类有着不同于其他事物的高明高贵之处,具有其他事物无法比拟的价值;强调“民为邦本”,认为人民构成国家政治的基础,只有基础牢固,国家的安宁才有保障,国家的发展才有可能;强调“民贵君轻”,认为人民、国家、君主的重要性,人民是第一位的,天下之得失取决于民心之向背。
三、忧患意识与责任承担
忧患意识是一种特殊的意识,是指人们从忧患境遇的困扰中体验到人性的尊严和伟大及其人之为人的意义和价值,并进而以自身内在的生命力量去突破困境、超越忧患的心态。儒家文化所体现的忧患意识亦正是他们通过对忧患境遇的深刻体验而孕育出来的宏扬人性尊严和人生价值、提升主体人格和精神境界的特殊心态。它包涵悲天悯人和承担责任两层意义。所谓悲天悯人说的是,孔孟之所忧所患绝非所谓感性物质生活的匮乏和个体生存发展上的苦困,而主要是内在精神生活的缺憾和人类群体生存发展上的苦困;绝非一己之功利得失,而主要是人类群体之幸福和理想的实现,是物我对立、人我对立的取消。所谓承担责任即是在悲天悯人的基础上所引发的自我关怀和群体关怀。自我关怀表现为谋求主体道德生命的提升;群体关怀表现为谋求江山社稷的长治久安,正如《易传》所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儒家的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而不懈追求传统的形成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即便在今天,人们仍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在严峻的现实挑战面前,我们尤其需要有孔孟儒家那样强烈而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去扛起时代的重任,消除民族的和人类的危机,由忧患而最终超越忧患,实现人类的崇高理想。
四、道德意识与文明进步
与道家崇尚自然的传统不同,儒家的传统是崇尚道德。儒家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首先,有无德行构成人们人格评价的直接依据。一个人如若没有崇高的道德,即使贵为王侯,也得不到万民敬重;其次,道德还是人们设身处地的行为准则。儒家认为仁义之心是人之生命的根本,失去仁义之心也就等于丧失生命之根本。因此,他们强调做事要
从仁义出发,不仁之事不做,不义之财不取,哪怕与人相处也要有所选择,要与有仁义之心即有道德的人相处。再次,道德构成文化教育的中心内容。儒家重视教育,但他们所论教育主要不是知识教育,而是伦理教育,如何做人的教育,儒家的愿望是通过道德教化以造就志士仁人的理想人格。最后,道德也是国家兴衰存亡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与这个国家上至国君、下至百姓的道德状况、道德水准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仁义存则存,仁义亡则亡。
儒家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崇尚道德的传统,而严格说来,道德意识与法治意识并不矛盾。一个具有高度道德修养和道德自觉的人,也就是一个奉公守法的人,他在从事经济活动中自然能做到诚实守信。因此,我们认为,尽管儒家所论道德,它的那一套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不一定都切合现代社会和现代经济,但中国作为文明之邦,在发展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崇尚道德的优良传统却万万不能舍弃。
第五篇:论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小论文
题目:
浅析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专业:软件工程
姓名:梁磊
学号:3112370077
浅析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摘要】: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可阻挡,外来文化的输入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具
有重大影响。面对强势文化的挑战,我们须以正确的文化心态和传统的 民族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来积极吸纳外来的先进文化,同时在文化模式
选择上,妥善处理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继承、吸收与创新的关系,积极
参与各国文化间的交流与竞争,大力发展体现中国文化先进性和时代精
神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外来文化 本土文化 发展 创新
当今时代,全球化浪潮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的每一个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文化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文化安全已经成为继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之后,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为此,我们要增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维护我国文化安全。那么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到底有多大?特别是对我们这些80,90后的影响具体又表现在哪里?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这种悄无声息的变化?
1中国传统文化受外来文化的影响
延续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曾经历过两次大规模的外来文化的冲击,一次发生在三世纪汉代末期,来自西域近邻诸国的印度佛教文化,其对华夏文化的影响,涉及到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文学、建筑等多个方面。另一次发生在19、20世纪之交的清末民初,以英、法、美、德为代表的几乎所有当时已进入资本主义扩张阶段的西方列强,挟持武力上的绝对优势,强行撞开了中国的国门,一种具有现代形态的全新的“西洋文化”潮水般地涌入中国,仅二、三十年的功夫,便席卷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统江山,这里主要包括对文学的影响、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生活方式的影响。
当然在这里我们先澄清一个概念,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我们90年代左右的孩子们心目中的传统文化是什么?我想不会是女子十二乐坊穿着性感的高叉旗袍在舞台上闹哄哄的演奏那所谓的传统民乐吧?不会是凤姐,兽兽,伪娘,**门所传给我们的被中国共产党定义为三俗的东西吧?还是认为鲁迅先生笔下那个满嘴“之乎者也”的孔乙己就是代表中国的古代文人?如果我们这个年代的孩子们是从周杰伦的《青花瓷》里才开始接触体会到中国古典诗词之美是不是太迟了?当然我很感谢我大学时的舍友,带我重新审视中国的文化。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是啊,其实中国传统文化是历经千年,在漫长历史过程中逐步创造发展起来的。她几经建构-解构-再建构,绵延不绝,生生不息,慢慢沉淀而成。前面说到,佛教是印度传入的,但是在后来的几百年发展中产生了中国自己的特色,产生了自己的朝拜方式,这就算是中国的文化了。这种方式对现在的中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就我个人通过对周围人的调查和我个人的想法,现在的新一代大学生亦或甚至博士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甚至连康熙,乾隆,雍正三人哪朝代都一知半解。把电视上的类似于《宫》等题材过于艺术化的电视剧视为了解历史,文化的途径,并引以自豪(大学生亦此,何况其他?真是民族的悲哀!)。而对外来的文化却表现出很大的热情,这可能与他们所处的生活方式有关,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跟不上脚步,大家的选择有自己的合理之处也有些无奈之处。
1.1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
1、经济全球化使各国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得以加强.有利于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
2、有利于汲取世界各国文化之所长,使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
3、经济全球化给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型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
4、有利于根除残存的封建宗法关系 1.2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 外来文化冲击所表现出来的情况,包括对文学、社会经济、生活方式三个主要方面。最严重也是最危险的是我们的新一代对中国文化知之甚少,甚至于空白。1.2.1、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影响。
我个人的观点有三个方面的变革:一是留学生运动及其相应的翻译小说的兴起;二是由翻译小说引发的白话文的突破;三是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的历史中,现实主义少得可怜,我印象中就看了一部《红楼梦》算是有瓜葛的)在中国的长盛不衰。
1.2.2外来文化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列强的入侵为中国带来了新的文化、新的技术革命,随之而来的便是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但畸形的发展,虽然畸形,但好歹发展了,从洋务运动到民国初年的民营资本,再到现在的中外合资,外国的技术文化始终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经济状况。可以说,现在的社会经济腾飞90%是因为外国的文化影响所致。
那为何中国的社会没有自己进行经济生产的变革呢?美国的琼斯有一种观点,认为经济一旦上了轨道,就会持续自我再生产。除非是被某些没有道理的干预使之越出轨道,否则经济成长仍是自然而然的现象。对于当时的中国,他认为政府是一种负面力量,既未为经济的持续成长提供必要的构架,又阻碍了原有的积极发展。他代表了一种自相矛盾的观点:一方面认为国家太过软弱,以致不能积极有为;另一方面则又认为国家十分强大,足以对进步起否决作用。而中国的学者则比较统一一个观点:中国以农业为主导的社会经济形态不具备资本到技术变革的条件。
1.2.3外来文化对中国生活方式的影响。
其实生活方式的变化包括思想和物质上的两个主要方面。
思想的解禁令中国人的思维一下子活跃了不少,现在的教师不难发现如今的学生不再像以前我们那样的“填鸭式”思维了,而是很有自己的想法,在美国60年代流行的叛逆潮流现在在中国可谓是如日中天,你告戒学生:“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结果他回答:“可惜往往是最不重要的一半”足把你气死。
学生的生活方式也不同了,现在的教学不仅同以前的私塾大为不同,没了体罚,而且学生有许多都不在家里吃饭(午餐),而节省时间做别的事情。当然快餐店最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出现的,它的出现压缩了人们花在进食方面的时间成本,大大提高了社会的生产效率。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并不是有些人现象中的特别青睐肯德基或麦当劳,中餐店也是不错的选择,毕竟中国人还是更喜欢中国菜,但是这种快餐的经营形式仍是由国外传入的。这说明还是外来文化比较适应现代生活的脚步。2 重塑中国传统文化 2.1 探寻文化融合
那么是不是我们在外来文化面前只能向其让步,完全丢弃现有传统文化,对所谓的先进文化采用“拿来主义”?答案必然是“不”!近代日本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成功的例子。
其实这个弹丸小国-------日本的文化基本都是源自中国的。在明治以前,几乎所有的文字都是汉字,除了语言,这个大和民族几乎和中华民族一模一样。十九世纪的世界列强同样冲击着日本的传统,在“明治维新”之后,短短三十年,迅速崛起的日本已经有实力和强大的沙俄叫板了。在文化的改革方面,日本在受外来文化冲击“阵痛”的同时,却不断将自己的文化溶入其中,比如在文字方面根据自己的发音习惯发明了如同英文字母的平片假名,大大降低了阅读和书写的麻烦,历史上称为日本字的拼音化。日本的绘画传统原来也是中国式的山水画,只讲境意不求精准,而随着不断地创新,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写实风格。不得不提的是现代漫画的起源也在日本,它突破了四格漫画的框架,试着用“电影”的模式来解读漫画,较出名的有鸟山明、北条司、井上雄彦、车田正美等等,我们80后这一代的孩子(包括我)就是看这些漫画长大的,那些算是漫画的精品了,日本的漫画自成一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且引导国际的潮流趋势。你看,这就形成了一种文化。所以说自创的东西是最容易形成文化的一种产物。中国也有自己的漫画风格,只可惜数量太少,没有发扬光大。
再说说日本的服装,老的和服不说了,说说现在流行的日本学生校服,特别是女生穿裙子、打领结、加长衬袜子的风格,让全世界的人都能一眼将其从各国的人群中分离出来,这就是日本自己的服装风格了。日本的传统文化在受到外来文化冲击的时候同样面临消亡的危机,但是它们比较好地将两者进行了结合,从而派生出来了属于自己的新的文化,并且将其向外界推行。中国在这方面做的就不太够。看着满大街的“哈日”、“哈韩”的大学生,我们难道不觉得有些惭愧?说实在的本人从内心深处并抵制日本,但是仍然觉得它们的有些做法的却值得借鉴。
2.2 如何重塑中国文化
下面谈一谈我们这些社会的接班人如何看待外来文化。(我谨代表个人发表意见。)
我个人很喜欢读一些史书之类的东西,“以史为鉴”是我的座右铭之一。那么怎么才能很好的做到“鉴”,而不是将史书权当故事书看。我认为史书上所讲的东西在现代仍具有现实性的指导意义。只要进行“换汤不换药”式的变通,留下本质核心的东西,就能很好的解决问题,就看你能不能把握。同理,在这个物欲横流,主流价值观严重缺失,诚信危机遍布的现代中国。面对国家的文化安全,我觉得更应当重塑老庄思想,寻找中国文化的根。而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根柢全在道教”。由此可见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可见一斑。了解中国文化,道教便是一把钥匙。照搬肯定是不行的,明显违背了“马克思的观点”。国外的文化之所以在中国风行,主要原因有三:
一、现代中国自民国开始出现了文化的断层,而目前所谓的中国文化不过是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之下用来附庸风雅和赚钱的幌子。名家大都在人民大众之中,绝非所谓之专家。
二、外国利用其本土文化优势不断发展,创新,改革。在保留其文化本元的基础上,适应新时期需要,满足人民大众诉求,从而增强国家软实力。
三、改革开放之后,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市场经济体制带来的一系列的影响。忽略了文化建设,文化建设不只是修个塑像,建个博物馆那么简单。
中国的传统文化必须根据社会的需求而做出变革。只有变革,中国的传统文化才能引发大众的兴趣,从而引导新的潮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与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统一。立足继承发扬优秀文化传统与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的统一也许以前的京剧,纂刻印章,脸谱,皮影,武术,秦砖汉瓦,桃花扇,剑术等世界文化非物质遗产已经失去了它往日的辉煌。但纵观中国历史,你会发现事物都不是永恒的,都是动态向前发展的。虽“形”没了,但“神”犹在。这也就是中华文化连绵不绝的原因。它能博众家之所长,印度佛教成功被中国化就是很好的例子。面对多元化的各国文化,我们要守住自己的“底线”,要有身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抵挡各种低劣文化的同化。总而言之,采用道家之理论,修身养性,磨练自己的意志,以仁爱、孝悌、忠信、和平、谦恭、中庸、因循、团聚、勤俭、自强等等为美。才能从根本上有益于国家文化安全,重塑中国文化大国。
【参考文献】:
[1]李冠杰,成丽芳.在全球化大潮中探索传统文化的复兴之路[J].池州师专学报,2002,16(1):102-103,l13.
[2]顾兆禄.对当代民族主体性与本土性的反思[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2):39—42.
[3]余启才.积极应对文化全球化的挑战[J].湖北社会科学,2002,(4):83. [4]揭 晓.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走向[J].求实,2005,(1):203—205. [5]杨艳.试论先进文化的民族性与开放性[J].理论与当代,2004,(9):42—44. [6]苏厂元.学习民族传统文化提升现代设计理念[J].艺术教育,2006,(7):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