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神奇的周长和面积教学反思--潘正刚
神奇的周长和面积教学反思
潘正刚
这是一堂新设计的练习课,通过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猜测、验证、归纳的全过程来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推理的数学思维能力。
上课伊始,我创设了古罗马传说中女王建立牛皮城的故事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迅速的引入课题,引导学生猜测在周长相等的时候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面积大小的关系,明确了本课的探究目标。
情境操练的过程中,对于正方形和圆的比较,学生能比较轻松通过计算的得出结论。尽管在以前,学生比较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情况,但是考虑到学生有不同程度的遗忘和计算的繁琐性,我利用了图形结合表格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这样的设计,在有效降低了计算难度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达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我将情境运用分成了两个部分:一是利用已知结论解释生活现象;二是拓展提高,从面积相等的角度去思考周长之间的大小关系。在这个环节中,通过面积来求周长,无论是圆还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对学生来说都有一定的思考难度。但作为对教材的补充和对知识体系的完善,这部分内容的探究是完全有必要的。事实也证明,思维较为活跃的学生有能力独立的验证、归纳出新结论。而其他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经历计算、分析、思考的过程,也能够体会到探究的方法并理解和掌握新的规律。总的来说,通过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这节课的整体设计是成功的,课堂的教学效果也是不错的。通过课后各位老师的点评和自我反思,我觉得本课可以有以下改进之处:
1、丰富情境素材,选取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例子,将课堂更有机的串联在一起。
2、由于是六年级的教学,要考虑到学生的复习情况。在学生汇报计算结果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说出计算的依据或原因。
3、在第二个探究中,设计相等的面积的数据,鼓励学生用估算的方法来验证。也许,引进计算器亦是不错的教学选择。
4、进一步降低难度,在巩固第一个结论的基础之上,将第二个规律的探究留到课外进行。
第二篇:说课稿--什么是周长。潘正刚
什么是周长
潘正刚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什么是周长”。新课标要求:学生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猜测、实验、推理、验证与交流,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要求。因此,我对本课做以下说明:
一、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三年级的学生有较强的自信心和表现欲,感性思维强于理性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了生动活泼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合作交流,获得对图形和空间的直观经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他们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面认识和计算各种图形的周长做好铺垫.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根据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能力目标:初步探索测量计算几种简单图形的周长,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情感目标:结合具体情景,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良好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课的三维目标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认识图形的周长。难点:测量和计算图形的周长。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手段的应用
新课标重视以体验入手,让学生主动感受知识。我注意创设情境,用观察演示和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操作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建构新知。力争通过“看一看”、“描一描”、“摸一摸”、“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使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建立周长的空间观念。
在知识点的教学上,从学生感兴趣的图形入手,有规则图形,不规则图形,有图片、有实物,其重点还是要抓住几种常见的平面图形。在教法上,充分相信学生,给他们搭建探究的平台,让他们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互动中生成新知。
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周长的含义
创设两只小蚂蚁围着树叶边线赛跑的情境。通过课件的动态的演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从一开始上课就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愉悦的心情参与到学习中,学生形象、直观地感知树叶边线一周的长度是树叶的周长。
(二)联系生活,建立周长的概念
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两个活动。一个是“描一描、说一说”,让学生动手描一描两种树叶和图形的周长,直观感知周长的意义。在学生充分动手之后,通过课件的演示,将学生易犯的错误展示出来,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是“封闭”的――以此来突破教学重点。另一个活动 “找一找、摸一摸”。让学生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表面也有周长,让学生一边摸一边说说物体的周长。这个活动能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三)实践操作,强化周长的概念
1、量一量、算一算.让学生动手量一量、算一算课本上几种图形的周长,在本环节最大的亮点就是让学生汇报不同的测量方法,有的学生用皮尺量;有的学生用线绳量;有的学生用直尺量;有的学生用卷尺量。学生将知道不同的图形,测量的工具可能不同,就算是同一图形,也有不同的测量方法。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又有力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估一估、量一量。
一个气氛活泼的活动。先让学生估计、测量老师的腰围,随后同桌之间相互测量。借助这个活动,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周长概念的理解,学生发现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四)、拓展练习,深化周长概念
两只小蚂蚁又要比赛了,而且改变了比赛的场地,再次激发学生的思维。通过平行推移的演示,学生发现图形不同,周长可能相同,培养学生用转化的思想来解决问题。
五.设计的特点
纵观本课的教学设计,特点在于重视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通过观察、操作、探索、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第三篇:《圆的周长和面积》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圆,探索并掌握了圆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学习的,为学生以后学习解决有关圆的较复杂的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了圆,探索并初步掌握了圆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圆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另外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及计算力较差。
《圆的周长和面积》教学反思
本节课《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教学,涉及公式较多,计算也较麻烦;所以,公式相当混淆,计算的正确率也较低,这让我比较头疼。就本节课来说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做得较好:
1、教学中基本能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从教学设计到整个教学过程,我都从学生实际角度去思考问题,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因为学生基础相对薄弱,我就以基础性的训练为主,适当提升难度,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兴趣继续研究。从提问的人数来看,大约占到了总人数的一半左右,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
2、基本能围绕着重点进行教学,且训练有一定的梯度,从学生做基础题所用的时间,学生基础真的较薄弱,只有抓好了基础训练,才会让大部分的学生有提高。
3、基本能做到不断夯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学生的自我修正,小组内互相帮助,教师的巡视指导,多数学生基本掌握了计算方法,如要熟练计算,还需课后多巩固、多加练习。
回顾整节课的教学,同时,我也发现了本节课有许多不足: 我在突出重点的同时,没有更好地渗透难点的教学,有点重基础而忽略深化的感觉。有些细节没注意到,例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时我就粗略地看了一下学生做的方法和结果,而没有留意到他们的书写格式,有时也会忽略对某些中下生的指导。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反思了许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以本节课的教学得失为基础,加强对每一节课的研究,扬长避短,全面提高数学课的教学质量。在今后的教学中,最好是老师要把出现的问题尽量提前考虑的更全面一些,事先就给学生打上“预防针”,防患于未然,但隔一段时间就要对学生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反思,发现问题及时补缺补漏,以免造成积少成多,反思真是一副良药。
第四篇:《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教学反思
包书皮的“思考”
青岛版三年级教材第五册第90页有这样一道思考题:数学课本长26厘米,宽18厘米,用长40厘米、宽30厘米的彩纸包装合适吗?
这是一道看似离孩子们生活很近,但对孩子们来说却是一个空白的问题,因为超市里的物品应有尽有,包书皮不用孩子们自己动手裁纸包装,要么是在超市里买现成的书皮,要么是家长完全包办了。所以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我首先换掉了布置作业的形式,让孩子们晚上回家,自己找一些漂亮的纸,裁成长40厘米、宽30厘米的纸片,为自己的数学课本进行包装,看看这张纸是否合适,如果合适,看看谁能包装得最漂亮,并且还能说出你怎么知道这张纸合适,如果不合适也能告诉大家为什么。
第二天,同学们都拿出了自己包装好的课本,不用问,就知道这张纸适合包装,当让孩子们说说理由时,却出现了不同的想法:
洪樱珉:用数学课本的面积和这张纸的面积相比较,纸的面积:40×30=1200(平方厘米)
书的面积:26×18×2=936(平方厘米)
纸的面积>书的面积,所以这张纸合适。
当时课堂上有16名同学同意这种想法。
李家仪:用这张纸的周长和数学课本的周长相比较,纸的周长:(40+30)×2=140(厘米)
书的周长:(26+18)×2=88(厘米)
140>88,纸的周长>书的周长,所以这张纸合适。
有13人也是这种想法。
郑天云:纸的周长:(40+30)×2=140(厘米)
书的周长:26×2+18×2×2
=52+72
=124(厘米)
140>124,纸的周长>书的周长,所以这张纸合适。
有18人同意这种想法。
卢胤合:包书皮时,书的长度不变还是26厘米,宽展开后变成18×2=36(厘米),用这张纸40厘米的边包书的两个宽边36厘米,用30厘米包书的长边26厘米,40>36,30>26,所以合适。
有5人同意这种想法。
于鸿昊:包书皮时,书的宽度是18厘米,用40厘米长的边去包2个宽40÷2=20厘米,20>18,书的长度是26厘米,它的长度不变,用30厘米的边去包,30>26,所以合适。
有2人同意。
课堂上,同学们交流热烈,我没想到会有这么多的理由,当然班上也有一部分同学从面部表情上看,听得云里雾里,没理出个头绪,到底哪种想法最有根据,还是这些想法都对?为了让学生自己能说服自己,我没有当堂对哪种想法进行肯定或否定,而是让学生晚上回家再次包书皮,并且规定用三张不同的纸来包装:①边长35厘米的正方形纸;②长40厘米宽30厘米的长方形纸;③长50厘米宽24厘米的长方形纸。
当再次交流时,班上的大部分学生都说出了边长35厘米的正方形纸和长50厘米宽24厘米的长方形纸不合适,只有长40厘米宽30厘米的长方形纸合适,并且,说明不合适的理由时,都是在围绕着边长35厘米不够两个宽的长度,50厘米虽够两个宽边,而24厘米又不够包长边26厘米,没有一个同学在纸的面积和周长与书的面积和周长相比较上说明,看来同学们已自己找出第一节课哪种想法最有依据性了,知道了单从面积和周长相比较是不行的。此时,再稍一点拨,孩子们便完全理解了。
经过两次包书皮的过程,经过课堂上的不同交流,同学们不但知道本题的答案,并且也明白了为什么,这不正是我们的数学课所要达到的目标吗?当我再让学生用长40厘米宽30厘米的纸给长18厘米宽26厘米的书包装时,同学们都知道从边上去考虑,不用实际去包装也知道了不合适。
透过这个问题,可以看出学生往往能找出答案,但对于“为什么”,却是需要每个孩子深深地思考,这样才有利于以后的学习。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放过任何一个教学细节,虽然数学知识的严密性决定了答案的唯一性,但学生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想法往往是不惟一的,正是这不惟一的寻求过程,才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探究数学奥秘的良好思维品质,而怎样组织学生参与探索这一过程,也正是新课改要求教师深深思考的一个问题。
第五篇:《圆的周长和面积》单元教学反思
《圆的周长和面积》单元教学反思
问题出现:
这两周我班同学正在学习怎样求圆的周长和面积,这一部分计算公式很多,计算很麻烦,所以,公式已经相当混淆,从《数学状元》学生练习情况看,计算的正确率比较低。这让我比较头疼。细细思量:
仔细查阅学生的作业,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下:
1、有的同学对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有点混淆。明明知道是求面积,可是却去求周长,自己还不知道错了。
2、有的同学在计算某数的平方时,如3的平方,应该是3乘3,可总有同学写成3乘2.3、学生在计算碰到3.14时,不能灵活计算,一般把3.14放到最后去乘,比较容易计算,而不灵活的同学不管那一套,3.14写在哪里就乘在哪,计算花费时间比较多,也不正确。
4、有的同学在解答这部分知识时,列出综合算式,但是解答时步骤省略,计算的问题就尤为突出。解决途径:
发现了问题,我赶紧要想出方法进行补救,不能让这种状态持续下去,我是这样做的:
1、重视公式的推导过程,加强公式的记忆,强化不同公式的区别,先从公式上打好基础。
2、在做这方面习题时,先把公式摆上,然后再列式,这样的好处是让学生好好思考到底需要哪个公式,避免出错误。
3、让学生记住3.14乘以1,3.14乘以2,3,4„„的结果,这样能提高计算的速度和质量。
4、让学生在列式解答时,计算步骤不能省略,每一步求出的结果表示哪个量,用汉字标出来,一步步算出结果,这样才能避免学生出错。
5、对常见的类型题,总结公式,让学生套用公式。如半圆的周长计算:C=πd÷2+d 或C=πr+2r 圆环的面积计算:S=π×(大圆半径的平方-小圆半径的平方),环形跑道的周长=圆的周长+两个长 面积=圆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 写在结尾:
在今后的教学中,最好是老师要把出现的问题提前考虑出来,事先就给学生打上“预防针”,防患于未然,但隔一段时间就要对学生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反思,发现问题及时补缺补漏,以免造成积少成多,反思真是一副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