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原理笔记第三章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1、人的本质: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有的质的规定性
马克思: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综合。
特点:自然性与社会的统一;个性和共性的统一、受动性和能动性的统一
2、人的身心发展:人从出生到成长期间在身心两个方面所发生的积极变化
人的身体的发展包括肌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两部分
人的心的发展指精神世界的发展,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的发展以及真善美等
社会性的发展
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遗传、环境和教育
人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是:遗传素质
人的生理成熟以性机能成熟为标志,/考*试*大/心理成熟则以独立思考的能力,较稳定的自我意识为标志。
3、遗传素质: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有机体的结构、形态等
是人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
4、人的自然属性:人是自然存在物,具有自然属性(表现在——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存在于自然之中,是大自然进化的结果;另一方面表现在人具有生物性和生理属性,但,人的自然属性与动物的自然属性又有[键入文字] www.xiexiebang.com.com
所不同,主要表现在劳动和自我意识上。
5、人的社会属性:人是社会存在物,具有社会属性,人的生存和发展不仅取决于生理遗传,而且取决于社会遗传。
(人既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人的自然属性是社会属性的物质前提,但从根本上说,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属性。)
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统一的观点,是科学教育观的重要出发点。教育培养人,必须依据社会关系的需要并在社会关系中进行,在重视人的社会性的一面的同时,也要重视人的自然性的一面,因为人的自然性是客观存在物,忽视人的自然素质在教育中的意义,就失去了教育的自然依据,但是如果片面强调人的自然性的一面,就会犯“遗传决定论”的错误。
6、人是受动性与能动性的统一
人的受动性——人的能动性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一方面人要受 到自然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另一方面也要受到社会环境和条件的限制
人的能动性——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主体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和预见性上;其次表现在主体活动的选择性上;再次表现在主体活动的创造性上,创造性是人的能动性的最高表现。
总之:人既有受动性,又有能动性,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是两者的统一,受动性是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但从根本上说,人的本质在于人[键入文字] www.xiexiebang.com.com 的能动性。
在教育学意义——是科学教育管的客观依据,因为人具有受性,对人的本性的改变和塑造才是可能的,人的发展才具有巨大的潜力,教育在人的发展中才能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人还具有能动性,因此,在重视社会条件和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基础上,还要把教育同人的自觉积极性结合起来,充分考虑人的主观能动性,既要把学生看成教育活动的客体,又要把学生看成教育活动的主体,既要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又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坚持人的受动性和人的能动性相统一的观点,就是坚持把教育的主体和客体、学生的自觉能动性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相统一的观点。
7、人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人的共性——存在于人类一般之中、贯穿于人类一切历史阶段之上,使人根本有别与动物的特性。/考·试·大/这是由于人的本质、人的心理发展的继承性和社会生产力、社会精神文化发展的继承性所导致的直接结果。
人的个性——单个人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的总和,他表示的是某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特殊性
在教育学意义——要求我们在教育上一方面坚持教育的统一目的,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全面教育,使每个人都获得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要求我们坚持在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挥个人的特长,只有既面向全体学生,坚持统一的教育目标,又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才是科[键入文字] www.xiexiebang.com.com
学的教育管的体现。
个性包含共性,共性通过个性表现出来
8、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学策略: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一切知识技能的传授、智力的发展、体质的增强、思想品德的培养,都要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的顺序,既不要拔苗助长也不要压抑学生的发展。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身心阶段性的发展表现为前后相邻的阶段进行着有规律的更替,在前一个阶段准备了向后一个阶段的过渡。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上不能搞一刀切,既不能把小学生当做中学生看待,也不能把初中生和高中生混为一谈,另外,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和引渡工作。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有2个,一是同一方向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发展速度是不平衡的,二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均衡性,有的方面有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高的水平,有的则要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较高的水平。
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是心理学家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键入文字] www.xiexiebang.com.com
提出来的
为了有效的促进个体身心的发展,教育、教学工作要抓住关键期,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效果。
4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在个体的身心发展中,由于遗传、环境、教育和自身主观能动性的不同,存在着个别差异,首先 表现为不同儿童在同一方面的发展,其速度和水平是不同的,其次,个别差异性表现在不同发展方面的相互关系上,再次 个别差异表现在不同儿童所具有的不同个性心理倾向上。
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儿童身心发展的共同特征,充分重视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力和积极性,选择最有效的教育途径,使每个学生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5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互补性反映身心发展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首先指肢体某一部分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挥得到补偿,其次,指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之间的互补。比如: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坚强的意识能帮助人战胜肢体的残缺。失去双手的人可以用口来写字。
互补性要求教育者首先要对全体学生,特别是生理或心理机能发生障碍,学业成绩落后的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心,相信他们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补偿性的发展来达到一一般正常人一样或相似的发展水平,其次 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特别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势,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激发他们自我发展的信心和勇气,通过他们自己的精神来达到其身[键入文字] www.xiexiebang.com.com
心的协调、统一的发展。
循序渐进的教育要求是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提出来的; 发展关键期的概念是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提出来的;
因材施教的思想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的规律
9、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辨证唯物主义者认为,%考试大%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有一定的作用,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前提,是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
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和阶段
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构成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上有一定的影响。
10、遗传决定论:代表:英国高尔登 美国霍尔(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是一种过分强调遗传在人的发展中作用的教育思想;
提出“遗传决定论”则是错误的,它只看到了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其他因素,是一种片面的观点。虽然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但他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不是决定性的,遗传素质本身也可以随着环境和人类的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
11、环境决定论:代表:美国 华生
过分夸大环境的影响,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把人看作是环境的消极产物,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键入文字] www.xiexiebang.com.com
着人的发展程度的范围,社会关系影响着人发展的方向和性质。脱离人的社会环境,人的正常发展就会中断,但环境不能决定人的发展,人接受环境的影响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一个积极能动的过程,表现在人是通过实践活动接受环境的影响并获得发展的,人在实践过程中,既接受环境的影响,也改造着环境,并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改造自己,一方面环境对人的影响还要受到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在这种知识、经验基础上产生的需要和兴趣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同样的环境在不同人身上可以产生不同的作用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部分,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决定意义。
12、教育万能论:代表:(英国)洛克(德国)康德 认为人的发展完全由教育决定,对教育作用的高度评价对认识教育在人发展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意义,把教育视为人发展的决定因素,就夸大了教育的作用,因为人的发展并不是单纯由教育决定的,而是各种条件综合作用和人多方面实践活动的结果,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只是相比较而言的,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如果没有遗传为之提供相应的生物前提,没有环境的积极配合,没有社会发展作为物质基础,没有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调动,教育要发挥它的主导作用也是不可能的。
13、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从广义上说,教育是环境的一部分,是一种经过有目的地选择和提炼的特殊环境,这就决定了它的特殊作[键入文字] www.xiexiebang.com.com
用,即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具有高度的组织性;教育可以激发和发展教育者的潜能;对各种环境加以控制和利用
14、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条件:教育的自身状况是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基础和前提
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家庭环境的效应;社会发展状况
15、教育是自身状况是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基础和前提,它主要包括:物质条件、教师队伍、教育管理等方面
影响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主观方面的家庭因素有:家长文化程度,家庭的气氛、家长的期望水平、家庭的自然结构、家庭教育方式
影响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主观方面的社会因素有:生产力水平,科技发展,社会环境,社会文化传统和民族心态,公民整体素质
16、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创造性
17、人的身心发展的装和程度是:成熟
18、布鲁姆通过大量研究表明,儿童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5岁之前
19、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楼梯实验充分说明了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是教育的重要条件
20、人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人的主观能动性
21、人的发展是指人的身体和心理发展
[键入文字] www.xiexiebang.com.com
22、一般来讲,小学阶段相当于人生发展的童年期
23、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决定着人发展的:程度 范围
24、社会关系影响人发展的:方向 性质 均衡性表现有2个,一是同一方向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发展速度是不平衡的,二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均衡性,有的方面有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高的水平,有的则要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较高的水平。
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是心理学家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提出来的
为了有效的促进个体身心的发展,教育、教学工作要抓住关键期,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效果。
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在个体的身心发展中,由于遗传、环境、教育和自身主观能动性的不同,存在着个别差异,首先 表现为不同儿童在同一方面的发展,其速度和水平是不同的,其次,个别差异性表现在不同发展方面的相互关系上,再次 个别差异表现在不同儿童所具有的不同个性心理倾向上。
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儿童身心发展的共同特征,充分重视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力和积极性,选择最有效的教育途径,使每个学生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互补性反映身心发展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首先指肢体某一部分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挥得到补偿,其次,指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之间的互补。
[键入文字] www.xiexiebang.com.com
比如: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坚强的意识能帮助人战胜肢体的残缺。失去双手的人可以用口来写字。
互补性要求教育者首先要对全体学生,特别是生理或心理机能发生障碍,学业成绩落后的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心,相信他们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补偿性的发展来达到一一般正常人一样或相似的发展水平,其次 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特别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势,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激发他们自我发展的信心和勇气,通过他们自己的精神来达到其身心的协调、统一的发展。
循序渐进的教育要求是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提出来的; 发展关键期的概念是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提出来的;
因材施教的思想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的规律
9、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辨证唯物主义者认为,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有一定的作用,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前提,是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
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和阶段
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构成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上有一定的影响。
10、遗传决定论:代表:英国高尔登 美国霍尔(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是一种过分强调遗传在人的发展中作用的教育思想;
提出“遗传决定论”则是错误的,它只看到了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略[键入文字] www.xiexiebang.com.com
了其他因素,是一种片面的观点。虽然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但他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不是决定性的,遗传素质本身也可以随着环境和人类的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
11、环境决定论:代表:美国 华生
过分夸大环境的影响,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把人看作是环境的消极产物,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人的发展程度的范围,社会关系影响着人发展的方向和性质。脱离人的社会环境,人的正常发展就会中断,但环境不能决定人的发展,人接受环境的影响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一个积极能动的过程,表现在人是通过实践活动接受环境的影响并获得发展的,人在实践过程中,既接受环境的影响,也改造着环境,并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改造自己,一方面环境对人的影响还要受到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在这种知识、经验基础上产生的需要和兴趣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同样的环境在不同人身上可以产生不同的作用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部分,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决定意义。
12、教育万能论:代表:(英国)洛克(德国)康德 认为人的发展完全由教育决定,对教育作用的高度评价对认识教育在人发展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意义,把教育视为人发展的决定因素,就夸大了教育的作用,因为人的发展并[键入文字] www.xiexiebang.com.com
不是单纯由教育决定的,而是各种条件综合作用和人多方面实践活动的结果,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只是相比较而言的,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如果没有遗传为之提供相应的生物前提,没有环境的积极配合,没有社会发展作为物质基础,没有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调动,教育要发挥它的主导作用也是不可能的。
13、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从广义上说,教育是环境的一部分,是一种经过有目的地选择和提炼的特殊环境,这就决定了它的特殊作用,即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具有高度的组织性;教育可以激发和发展教育者的潜能;对各种环境加以控制和利用
14、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条件:教育的自身状况是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基础和前提
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家庭环境的效应;社会发展状况
15、教育是自身状况是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基础和前提,它主要包括:物质条件、教师队伍、教育管理等方面
影响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主观方面的家庭因素有:家长文化程度,家庭的气氛、家长的期望水平、家庭的自然结构、家庭教育方式
影响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主观方面的社会因素有:生产力水平,科技发展,社会环境,社会文化传统和民族心态,公民整体素质
16、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创造性
[键入文字] www.xiexiebang.com.com
17、人的身心发展的装和程度是:成熟
18、布鲁姆通过大量研究表明,儿童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5岁之前
19、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楼梯实验充分说明了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是教育的重要条件
20、人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人的主观能动性
21、人的发展是指人的身体和心理发展
22、一般来讲,小学阶段相当于人生发展的童年期
23、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决定着人发展的:程度 范围
24、社会关系影响人发展的:方向 性质
[键入文字] www.xiexiebang.com/liaoning/
第二篇: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原理笔记第九章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原理笔记第九章
1、教育内容:广义:指学校、家庭和社会给予学生的一切影响的总和
狭义:指学校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技巧、思想观点、行为习惯的总和
2、课程:课堂教学、课外学习等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过程
课程的基本类型有: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潜在课程
3、学科课程:分科课程,就是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独立地安排他们的顺序、学习时数和限期。
雏形是:礼、乐、射、御、书、数
近带学科课程的奠基人:夸美纽斯
学科课程的特点:注重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知识比较简约、有利于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学习、巩固知识、易于造成学科分离
4、活动课程:相对于系统的学科知识而言,由一系列的活动组成的,侧重于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的课程,如参观、实验等
5、潜在课程:是与有计划的学习相对的,在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各门学科之外给学生所带来的各种影响,如学风、校风、校园的文化环境等
6、七艺:古罗马时代的文化课程,包括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是西方学科课程的原始形态,7、学科基本结构:是一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原则
8、课程计划:教学计划,%考试大%是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9教学大纲: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规定了某一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内容范围、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教学大纲一般由说明部分、正文部分和其他或附录等几部分组成具体归定了某一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内容范围、体系;教学进度;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
10、教科书:课本,是根据教学大纲系统表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11、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教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
12、体育:是教育者以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内容:主要体现在语文、数学、自然和社会文字中
13、体育: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肌体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质和运动能力,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品质和意志品质的教育。
内容:队列和对行,田经、体操、游戏、球类、武术、游泳
14、美育: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内容: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
15、劳动技术教育:是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现代生产劳动知识和生产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的教育。
16、学校教育内容有那些基本特征:明确的目的性和充分的预见性
高度的信息含量与严密的逻辑性
价值的全面性
高度的科学性和全面的教育性
学校教育内容可分为:德育内容、智育内容、体育内容、美育内容和劳动技术等教育内容学校教育内容具体表现形式: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和教学指导书
学校教育内容按活动的途径可分为:课堂教学内容、课外活动内容、校外活动内容
17、制约教育内容的主要因素有: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
文化传统
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水平
18、课程现代化的三大代表人物:布鲁纳 学科结构论
赞可夫 教学与发展
丙根舍 范例教学
19、举例说明当代国外课程改革的趋势: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
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
重视能力培养
重视个别差异
20、结构主义课程理论:20世纪50年代末 美国 布鲁纳
基本观点:知识是有结构的,课程内容应以学科的基本结构为中心。
在课程设计上,主张根据儿童智力发展阶段的特点,螺旋式地排列课程,即遵循每门学科的基本概念或原理的连续性,依据儿童认识发展的程序和特点,对课程内容进行螺旋式的组织编制
在掌握知识的方法上,布鲁纳强调应使学生通过发现法掌握知识及其结构,让学生亲自得出结论,获得知识,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1、实用主义课程理论:代表人物:美国 杜威和克伯屈
基本观点:儿童的生活是一个整体,在儿童的生活经验中包括了各方面的知识,学校课程应从儿童的立场出发,与儿童生活经验的发展顺序相一致,应偏重于使儿童掌握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知识
在他们看来,教育即生活,生活是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实用主义课程理论强调课程要适合儿童的兴趣、需要和教材的心理组织,重视从活动中进行教育和教学,在促进儿童主动学习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2、综合课程理论: 20世纪20年代前后 因果 怀特海
综合课程形式有:融合课程、核心课程、广域课程三
基本观点:主张打破传统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门以上的学科构成综合课程以取代原来的学科课程
他们认为,实施综合课程是现代科学向协同化和综合化发展的趋势,是人们所面临问题的复杂性、客观世界的有机统一性等因素影响的必然结果。
他们所主张的综合课程主要有三种形式
23、德育的意义:德育的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需要
德育是年轻一代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德育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保证
德育的任务: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使学生具有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的行为习惯
形成学生开朗的个性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形成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体现在:思想品德课中,主要包括集体主义教育;热爱拉动教育;文明礼貌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有:三热爱教育,革命理想和传统教育,道德教育,民主法制的启蒙教育,辨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24、小学阶段德育的内容:关于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的教育
关于理想和 革命传统教育
道德教育,包括集体主义教育,热爱劳动教育,文明礼貌教育
关于民主和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
关于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25、智育的意义:智育是人类社会文明进化的必要条件
智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础
智育的任务: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
培养训练学生使之形成基本的学习、操作、社会活动等方面的技能
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核心是:思维能力、创造能力
确定智育的内容:遵循基础性和全面性的原则
小学智育的内容主要体现:语文、数学、自然和社会等学科中
26、体育的意义:体育是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增强体质的重要手段
体育是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的需要
体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
27、体育的任务:指导学生锻炼身体,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发展,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
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正确进行体育锻炼的技能技巧,养成经常锻炼的好习惯使学生掌握卫生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保健习惯
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品质
为国家选拔、发现和培养体育人才
28、美育的意义:美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需要
美育是实施其他其他各育的需要
美育是实施其他其他各育的需要
美育的任务: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使他们具有感受美、理解美和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进行艺术活动的技能和兴趣
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文明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具有健康的身心、奋发向上的进去精神,文明的举止,开朗的性格,达到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考*试*大/艺术美
美育的主要内容:社会美、艺术美、自然美、科学美
29、劳动技术教育的意义:劳动技术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劳动技术教育是解决当前学生缺乏劳动能力的现实需要
劳动技术教育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
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使学生初步掌握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劳动技术教育包括: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2个方面
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主要内容:自我服务性劳动、社会公益劳动、工农业生产劳动和手工艺生产劳动等四个方面
社会公益劳动:清扫街道、拥军优属、到社会上去宣传交通法规
30、我国古代主要的教育内容: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典籍
31、杜威曾指出:学校可能中相关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
32、小学理想教育:生活理想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
33、近代课程学科的奠基人是:夸美纽斯
34、广域课程:合并数门相邻学科的内容形成的综合课程
35、制定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是:学科设置
36、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课程计划
37、评价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和依据是:教学大纲
38、自我服务劳动:小学生打扫校园
39、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教学时间的安排要体现:以上课为主
40、教师教学和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材料是:教科书
41、德国的瓦、根舍1951年提出了范例教学
42、学科课程的优点是逻辑性、系统性、简约性的特点有利于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学习、巩固知识
43、课外活动包括:绘画、手工制作、物理实验
44、潜在课程主要包括:学生在学校各种人际交往中受到的影响
校内、班风
学校物质环境所构成的物质文化影响
45、课程计划的主要内容有: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内容范围、体系、教学进度、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
第三篇: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笔记
教育学笔记
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考点: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的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考点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的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 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二、学校教育制度
考点: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 前制度化教育 到 制度化教育 再到 非制度化教育 的过程。
a。前制度化教育 前制度化教育没有形成一定的制度。
b。制度化教育
选择: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从17-19世纪末,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近代学校系统。
名词解释:
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 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多专业课程和机构,制度化教育指向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
考点: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 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中国近代系统的学制产生于 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 及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制。
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
×二战以后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注视与小学教育的制度。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三、教育发展的过程 1.古代社会
a。古代中国:在奴隶社会初期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到西周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
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由六门课组成。礼、乐、射、御、书、数。
b。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是儒家经典,被浓缩为《四书》《五经》。
考点: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书经》《诗经》《易经》《礼记》《春秋》
考点:古希腊的两大教育体系: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 法比较灵活。
古代斯巴达式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强悍的军人,强调军式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
2.文艺复兴
3.近代教育
考点:机械化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和电气化工业革命的兴起,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并为初等教育的普及提供了物质基础。
4.20世纪以后的教育
考点:二战以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群民化 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多元化 e。教育的现 代化(简答)
$2教育学的发展
考点: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填空)
一、历史上的教育思想
(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
考点: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于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他的教育思想集中 在论语中。(选择,填空)
考点:孔子主张“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有教无类”“克己复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战过后期,《学记》系统的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是罕见的世界 教育思想遗产。《学记》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学记》设计了从基 层到中央完整的教育体制,提出了严密的视导和考试制度,《学记》主张启发式教学,“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学不 足邋 等”,即循序渐进。
(二)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
考点:苏格拉底问答法:第一步成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反映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
二、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一)教育学的建立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梅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
法国的卢梭对自然性的强调到了使之与现代文明对立的程度,他的自然主义教育理想的作品《爱米尔》(1762)
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提出了“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
(二)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考点:规范教学的建立通常是以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
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
1835年,赫尔巴特出版了《教育学讲授提纲》,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贡献在于 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可以说是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在教学上形成了 教师中 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的特点,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
杜威作为现代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民本主义与教育》,他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在做中学”。他强调儿童在教育中 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针对赫尔巴特的三中心提出新的三 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
三、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考点: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 凯洛夫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编写《教育学》,在我国产生重大影响。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笔记
(二)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1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总之,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教育又对一定的政治经济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但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变革不起决定作用。
$2 教育与生产力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方面来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2.人力资本理论 舒尔茨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做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成为“人力资本理论”的“宪章”。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 它指的好似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因为它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它是人的资 本形态,因为它体现在人 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考点:舒尔茨根据人力资本理论,通过教育资本储量的分析方法,推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
教育资本储量是指国家在某一时期内教育支出的总额。
$3 教育与科学技术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三)信息技术与教育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
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3.信息技术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经历了三次革命性的突破:电报、电话和无线电的诞生;第二次是电视机、计算机和人造卫星的发明与应用;第三次是信息技术革命以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为标志。
$4教育与文化
(一)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1.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考点: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整个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2。教育与文化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二)学校文化
1.学校文化界说
考点: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有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
2.学校文化的特征
a。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b。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c。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的传统为己任
d。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学校的物质化有二中表达方式:一,学校环境文化 二,设施文化
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表达方式:
一、保障组织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二,规章制度,三,角色规范
学校的精神文化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学校的精神文化可分解为四种基本成分:
一、认知成分;
二、情感成分;
三、价值成分;
四、理想成分
考点: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
(三)学生文化
学生文化的特征:1.过渡性:学生文化是介于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学生从儿童迈向成人的一种过渡性的产物。
2.非正式性:学生文化往往都是在日常的相互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它对学生所形成的影响也是非正式的。
3.多样性 4.互补性来源:考试大-教师资格考试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笔记
(三)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1个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概念:个人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像 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内发论者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孟子、威尔逊、格塞尔
2.外铄论(考点)
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荀子、洛克、华生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考点)
1.个体身心的顺序性
2.个体身心的阶段性
3.个体身心的不平衡性
4.个体身心的互补性
5.个体身心的个别差异性
$2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受到遗传素质,成熟环境和个体实践活动的影响,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它对个体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
(一)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遗传的概念:
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做遗传素质。2.遗传素质的意义:
a。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b。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c。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遗传素质不能预定或决定人的发展。
(二)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三)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环境的概念:
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按环境的性质来分,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按环境的范围 分,可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
2.环境对个体的影响
a.环境对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b.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c.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四)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学校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其主导作用
学校对个体的特殊功能表现在: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教育不是万能的,教育既不能超越它所遗存的社会条件,去发挥它的作用,也不能违背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去任意决定人的发展。
$4 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任务
考点:初中生:
13、14--
16、17岁,处在少年时期,心理学家将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里断乳期”。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笔记
(四)第四章 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的概念和层次结构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和意义
1.概念:广义: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狭义: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
2.意义和作用
考点: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教育目的的作用:1.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
2.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
3.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
二、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1.教育目的的基本层次:教育目的(国家)——培养目标(学校)——教学目标(教师)
2.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
考点: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普通与特殊的关系。
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
教育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他们彼此相关,但互相不能取代。
$2 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教育目的体现人们的教育理想)
一、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基础上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3 我国的教育目的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其中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意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意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内涵:(考点)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是、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制,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 教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质的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为什么说素质教育必须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
1.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
2.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辅相成。
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知识的学习成为手段,成为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笔记
(五)第五章 学生与老师
$1 学生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事教育的课题。(辨析)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
1.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
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体现了儿童的身份和法律地位,体现这一精神的基本原则:儿童利益最佳原 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原则;无歧视原则。
2.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
学生是权利的主体,享有法律所规定的各项社会权利。我国有关法律中规定的未成年学生的主要权利,概括起来有:人身权、受教育权。
$2 教师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
1.职业的性质: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2.教师职业的特点:
(1)。传道者角色
(2)。授业、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
(4)。管理者角色
(5)。朋友角色
(6)。研究者角色
二、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根本上还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
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条件。
(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
(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
(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
(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三、教师的人格特征
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
$3 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
师生关系: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2.师生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笔记
(六)第六章 课程
$1 课程概述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选择、填空)
课程概念又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综合及进程安排
狭义:特指某一门学科
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二、课程的分类
1.根据课程任务,可以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性课程、研究型课程
研究型课程从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到实施以及结论的得出,完全由学生自己来作,重研究过程甚于注重结论。
2.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问答题:学校课程以及开发形式:
所谓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开 发多样性可供学生选择,其目的在于尽可能的满足各社区学校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因而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参与性。通常以选修课或 特色课的形式出现。学校课程的开发可分为新编、改编、选择和单项活动设计等。
三、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提供的可能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能接受性
4.课程理论
$2 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课程目标是知道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
二、课程目标的依据
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方面: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
$3 课程设计
一、什么是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
二、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1.教学计划(课程设计)
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
我国义务教育的教育计划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强制性、二是普遍性、三是基础性。
2.教学大纲(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一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3.教学大纲的构成:说明部分、文本部分。
$4 课程实施
一、课程实施的概念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二、课程实施的结构
1.安排课程表
2.分析教学任务
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
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
6.组织教学活动
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5 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1.目标评价模式:
是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的评价模式
目标评价模式是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
2.目标游离评价模式
该模式是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而提出来的。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
3.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
该模式包括四个步骤:
a。背景评价
b。输入评价
c。过程评价
d。成果评价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笔记
(七)第七章 教学(上)
$1 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一、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教学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学生的统一活动。
二、教学的意义??????
三、教学的任务(简答)
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能力、体力和创造能力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2 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基本概念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如何认识教学过程的实质:
1.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1.认识的间接性
2.认识的交往性
3.认识的教育性
4.有领导的认识
二、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1.简介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辨析:教学中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与人类时间活动中直接经验的获得方式不尽相同,教学中往往将直接经验典型化,简约化,主要方式是实验、演示、教学录像,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社会调查、设置模拟的生活情景让学生体验等。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简述: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由赫尔巴特率先明确提出的观点。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为什么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1.教师在教学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
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三、教学过程的结构
1.引起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领会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节
$3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原则
概念: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学记》中总结“教学相长”,“启发诱导”,“藏息相辅”“预”,“时”,“孙”,“摩”,“长善救失”都属于教学原则的范围。
2.我国中学教学原则及运用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巩固性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进行案例分析
二、教学方法
1.概述: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a。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b。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c。学生特点 d。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e。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2.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谈话法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笔记
(八)第八章 教学(下)
$1 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教学工作以上课为中心环节。
备课:包括1,钻研教材 2,了解学生 3,制定教学进度计划:a。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b。课题计划 c。课时计划
一个完整的课时计划,一般包括以下项目: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题目、教学目的、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进程,备注。
二、上课
1.课的类型和结构
(1)课的类型:单一课 综合课
根据教学任务划分课的类型,一般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2)课的结构: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
一般来说,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考点)
2.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1)目标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得当
(4)表达清晰
(5)气氛热烈
三、作业检查与批改
四、课外辅导
五、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
学业的检查与评定俗称测验或考试,是以测验的形式定量的评定,学生个人的能力得到了结果。$2 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未为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和道尔顿制。
班级上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程固定的班级,根据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的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班级授课制是随着大机器生产的发展而出现的。
××1632年,捷克著名教育家夸梅纽斯出版了《大教学论》,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做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背景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直到现在班级授课制仍然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2.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a。有利于经济有效的,大面积的培养人才
b。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c。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d。班级授课制也有它的缺点: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离;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因材施教。
3.分纲教学制
一般可分为两类: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
$3 教学策略
一、什么是教学策略
1.对教学策略的理解
教学策略是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就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的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
2.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a。综合性
b。可操作性
c。灵活性
二、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
可按教学策略的构成因素区分
a。内容型
b。形式型
c。方法型
d。综合型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笔记
(九)第九章 德育
$1 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
一、德育的概念
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总称。
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
二、德育的意义(简答)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三、德育目标?????
四、德育内容
1.政治教育
2.思想教育
3.心理健康教育
4.道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
a。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b。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c。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学习辅导、生活辅导、择业辅导。
$2德育过程
1.德育过程的概念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进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2.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即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德育过程是教育过程,品德形成过程是发展过程。
二、德育过程的结构和矛盾
1.德育过程的结构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四个要素组成的。
2.德育过程的矛盾
德育过程的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三、德育过程的规律
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a。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
b。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
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是相互作用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填空)教育者应把组织活动和交往看做德育过程的基础。
a。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简答)
b。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
c。不脱离学生学习这一主导活动和主要交往对象的教师和同学。
d。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是按照学生品德发展规律和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组织的,因而能更加有效地影响学生品德的形成。
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3 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一、德育原则:
概念: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2.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e。因材施教原则
二、德育的途径
我国德育的途径主要有: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活动、班主任工作等。
1.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三、德育的方法
概念: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总和。
2.德育的基本方法:(简答、填空、选择)
a。说服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法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
××使用说服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目的性
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3.注意时机
4.以诚待人
b。榜样法
c。锻炼法
d。陶冶法 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
××使用陶冶法要注意以下要求:创设良好的情境;与启发说服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情景的创设。
e。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来源:考试大-教师资格考试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笔记
(十)第十章 班级管理
$1 班级管理的意义
班级概念:班级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
班级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二、班级管理
概念: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管理资源是指: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
2.班级管理的功能:(简答)
a。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b。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c。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2 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
1.常规管理
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2.平行管理 马卡连柯
是指班主任级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3.民主管理
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法。
4.目标管理 德鲁克
是一种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
$3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性。
2.班级管理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二、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的机制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4 班集体的形成
一、班集体的教育价值
1.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a。明确的共同目标
b。一定的组织结构
c。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d。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融的氛围
2.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a。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b。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c。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二、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第四篇:教师教育笔记
王蔷在给外研社基础外语教学与研究丛书----英语教师教育系列所做的序言中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教学方式,要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问题解决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育改革和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在于教师。在科技和经济不断进步和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教师自身的语言素质、教学观念、教学理论水平、教学技能技巧、教师的自主发展能力都是制约教学进步的因素。教师急需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转变教学观念,提高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和教学反思的能力,要在教好书的同时成为教学的研究者。
对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来说,仅仅学习一些教学模式和教学技巧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式的选择、教学行为的确定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所做出的决策都与教师本身的教学观念、对教学过程的认识以及与每个教师所处的教学环境和教学体验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正是教师自身的教育理念在影响和指导着教学过程和教学决策。作为一名外语教师,学习一定的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成果,把握外语教学的目标和基本原则,主动和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将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外语学习过程和规律的认识,有助于促进我们对自己教学实践经验的提炼和升华,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职业判断能力,从而使我们有意识地和自觉地摸索适合我们学生的外语教学方法,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发展和建立合适我国国情的外语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
————————————————————————————————
一个合格的外语教师必须具有语言习得与学习的基本知识,并按照学生语言习得与学习的规律进行教学。
进一步改革和创新教师教育,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是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教师终身学习和教师专业化的内在要求。据了解,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教师教育机构资质标准》、《教师教育质量评估标准》,建立教师教育标准体系。
“盯着名誉,科研之路注定不会走远;盯着权力,科研大门必将你排除在外。” 海军工程大学教授马伟明
第五篇:比较文学原理笔记
一、比较文学的定义 1.定义史之法国学派
卡雷 :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国际间的精神关系,研究拜伦和普希金、歌德 卡莱尔、司各特和维尼之间的事实联系,研究不同的国家作家之间的作品、灵感,甚至生平方面的事实联系。性质:文学史的一支;
研究对象与范围: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作家与作品之间的事实联系; 研究方法:强调事实联系的实证主义方法。
梵·第根:“‘比较’这两个字应该摆脱了全部美学的含义,而取得一个科学的含义。” 2.定义史之美国学派 雷马克 :“比较文学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和其它知识以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例如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等。质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文学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 性质:是一种文学研究,涵盖了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
研究对象与范围:跨国界的有“事实联系”的文学关系,跨国界的无事实联系的文学研究,以及文学与其它学科的比较研究。
研究方法:大规模综合比较与审美批评的方法。3.定义史之俄罗斯学派
日尔蒙斯基:历史—比较文艺学是文学史的一个分支,它研究国际联系与国际关系,研究世界各国文艺现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文学事实相同一方面可能出于社会和各民族文化发展相同,另一方面则可能出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接触与文学接触……通常两者相互作用,但不应将它们混为一谈。
各民族的文学现象中出现相同现象的解释:或者是文化交流和互相影响,或者是由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统一性,也即文学过程的类型学类似。
研究方法上:强调从人类历史和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的高度来认识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
4.对比较文学的共识
(一)研究对象:四个跨越的三种文学关系。
(二)性质:文学研究的一支。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不单纯是一种研究方法。
(三)学科特征:具有开放性、宏观性的特点。(跨越性、可比性、开放性)
国别文学:按国家这样的政治概念相区别的文学。
民族文学:指多民族国家中,那些保持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与民族语言文学的民族,其作家遵循相同的美学标准,所保留下来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书面和口头文学。
总体文学:又称一般文学。其内涵是指为探求文学的普通规律,对所有文学现象进行全面的、综合的文学研究,与常义上的“文学理论”同义。也常被理解为比较文学最终达到的目的。世界文学:
1、歌德:各国文学合而为一,成为一个伟大的综合体。
2、获得了世界盛誉的作家和作品。
3、各国文学之和。
尝 试 性 的 定 义
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
质言之,比较文学是一种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可比性原则
(法)巴尔登斯伯格《比较文学:名称与实质》:
仅仅对两个不同的对象同时看上一眼就作比较,仅仅靠记忆和印象的拼凑,靠一些主观臆想把可能游移不定的东西扯在一起来找类似点,这样的比较决不可能产生论证的明晰性。可比性:即比较研究的可能和比较研究的价值。
——跨越性、可比性与文学性,是比较文学研究对象的三个本质特征。
1、事实联系的可比性
2、价值关系的可比性:相似性不等于可比性
3、交叉关系的可比性
思考题:
1.乐黛云认为:比较文学的根本目的就在于通过文学促进文化沟通,坚持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改进人类文化生态和人文环境,避免灾难性的文化冲突以至武装冲突。你认为比较文学的根本目的应该是什么?
2.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
民族文学走向世界文学是大势所趋
乐黛云:“和而不同”
要避免两种主义:
*西方中心主义:以西方文化为中心来理解他种文化的思想方式。呈现为两种形式:一是西方人对于自身文化的扩张,二是其他民族对于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
*本土主义:一种与西方中心主义相对立的、狭隘的民族主义,或称为文化保守主义。既是一种文化孤立主义,又是另一种文化中心主义。
四个跨越: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跨文化是本质;跨民族(国家)、跨语言是对跨文化的补充;跨学科本身也属于跨文化。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是不是比较文学?
三个关系:
材料事实关系------→文献学与考据学
美学价值关系------→理论与批评
学科交叉关系------→科际整合对“比较”的认识:
1、比较并非本学科的独特研究方法,也即,文学比较不是比较文学。
2、比较在比较文学中的重要地位:基本立场,自觉意识,贯穿始终。
卡雷:没有比较的观念,没有了比较的方法,比较文学也就终止了,取而代之的是其他文学研究领域的开始。
1、它不受时间、空间以及作家、作品本身地位高低、价值大小的限制。
2、它比传统文学研究具有更宽泛的内容。
3、研究方法上,比较文学具有兼容并包的特点,且能迅速接纳新思想、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