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原理》笔记(全)

时间:2019-05-14 23:32: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金融学原理》笔记(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金融学原理》笔记(全)》。

第一篇:《金融学原理》笔记(全)

第一章 货币的本质

第一节 货币的产生

一、货币的产生

1.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2.价值形式发展的四个阶段

(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一样东西等于一样东西。(2)扩大的价值形式 :一样东西等于很多东西。

(3)一般价值形式:出现质的飞跃,由直接物物交换转变为通过一般等价物的间接交换很多东西等于一样东西。(4)货币价值形式:即一切商品的价值固定地由贵金属(黄金与白银等)来表现,它是价值形式的最高阶段。

二、货币的本质

1.概念:货币是商品,但不是普通的商品,二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体现着一定的社会关系。2.要点

1)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本质特征,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2)其次,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因为作为一般等价物,货币具有两个基本的特征: ①是它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原料

②是它具有直接与有商品相交换的能力 3)最后,货币还体现着一定的社会关系

三 货币形式的发展 1. 本质特征不变

2. 形式不断演变 具有内在价值,信用货币

发展的具体过程:实物货币→足值的金属货币→足值的代用货币(纸币)→不可兑现的信用货币(具有内在价值的普通商品;特征作为商品的价值和作为货币的价值是不同的,信用货币是法偿货币)

3.信用货币的价值:作为商品的价值与作为货币的价值是不同的。4.信用货币—法偿货币 四 货币层次划分

(一)概念:把流通中的货币量主要按照其流动性(变现能力)的大小进行相应的排列,分成若干层次并用符号代表的一种方法。

(二)目的:把握流通中各类货币的特定性质、运动规律以及它们在整个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进而探索货币流通在结构上的依存关系和适应程度,以便中央银行拟定有效的货币政策。(不同层次货币的购买力不一样)

(三)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1)划分依据

流动性(变现能力)的划分;

流动性划分的意义:现实性:实际;可测性:预算、测算;(2)划分层次指标(考大题)M0:现金

M1:M0 + 企业结算账户存款 +机关团体活期存款 +部队活期存款 M2:M1 +城乡储蓄存款 + 企业单位定期存款(重点)M3: M0 + 全部银行存款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

一 货币职能的含义: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二 货币的具体职能(考大题):

(一)价值尺度:1)以价格形态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

2)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具有以下特点:

A 是商品的内在价值尺度,即劳动时间的外在表现。B 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但必须具有十足的价值。

C 具有完全的排他性、独占性。

D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要通过价格标准这个中间环节来完成。3)价格标准是指包含一定重量的贵金属的货币单位。

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是两个既有严格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概念。

(二)流通手段:1)充当商品交易的媒介

2)具有以下特点:

①可以是现实的货币,但不一定需要有足值的货币本体,即它可用货币符号来代替。②包含有危机的可能性。③但不需要是足值手段

3)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改变了过去商品交换的运动形式 4)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货币流通反作用于商品流通

(三)储藏手段:货币购买力的暂歇

货币退出流通,被当作财富保存时所发挥的职能。①是现实的、足值的货币;

②退出流通领域,处于静止状态,纸币能否发挥贮藏手段职能,取决于纸币币值是否稳定

(四)支付手段的职能

1.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态进行单方面转移(借贷)2.产生源于商业信用的产生

3.发展过程:开始:主要是为商品流通服务 后来:超出了商品流通的范围 4.导致信用货币的产生

(五)世界货币的职能(考大题)

1.走出国门,货币在世界市场(走出国门)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目前的充当世界货币职能的货币 2.只能是重量计算的贵金属(理论和现实有差异)3.职能的三个内容:

1)作为平衡国际收支差额的最后支付手段,用于支付国际收支差额 2)作为国际普遍的购买手段 3)社会财富的转移手段

第三节 货币制度的演变与发展

一 形成: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改过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

二 构成要素:

1、货币金属:即规定哪一种金属作货币材料

2、货币单位:即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及其所含货币金属重量,也称价格标准。

3、通货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

①本位币:一国的的基本通货.②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供日常零星的交易和找零之用。③纸币

三 货币制度的演变

演变过程:银本位→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本位制 几个重要的知识点:

纸币:是一个国家强制发行代替金属货币使用的价值符号。

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能够跨越国境,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有利有弊)(体现:中国银行跨境人民币业务)四 国际货币制度与体系

(一)国际货币制度的概念: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定的规则、措施和组织形式。

(二)国际货币制度的内容:(1)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

(2)汇率制定的确定;

(3)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确定。

(三)制度类型:1.金本位货币下的国际货币制度 2.金兑汇本位 3.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4.当前的国际货币制度---牙加美体系 5.区域货币制度---欧洲货币体系

6.我国的货币制度:我国的法定货币:人民币是信用货币,没有设定含金量,也不能自由兑换黄金。单位为“元”,元是本位币 即主币。辅币的名称为“角”和“分”; 有无限法偿能力;发行权力由国家掌握,中国人民银行具体掌管货币发行工作。实行有管理的货币制度:对内:国家实行宏观调节和管理

对外:采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7.中国港澳台:(1)港元为香港的法定货币,发行权属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中国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为港币发行的指定银行;港元实行与美元联系的汇率制度;港元不实行外汇管制,可自由兑换,金融市场完全开放。

(2)澳元为澳门的法定货币;澳元与港元直接挂钩,间接地与美元挂钩;(3)台湾的货币制度比较完整,有中央银行。

第二章 信用

一.信用

1.概念: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使不同所有者之间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 方面让渡,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2.信用特征:①信用的标的是一种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资金

②以还本付息为条件 ③以相互信任为基础 ④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

⑤具有特殊的运动形式:价值单方面转移

二.信用的产生

1、信用关系产生的三要素:①有债权债务关系的双方

② 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③有信用工具的存在

2、信用关系存在过程中资金的运动

①特征{暂时闲置

{临时需求

②市场经济社会经济利益的不一致 3家对宏观经济进行价值管理 ○

息为条件的价值单第二节 信用形式与信用工具

一 信用的基本形式

(一)商业信用(赊购、赊销)

①含义:指工商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形式。包括:企业之间以赊销,分期付款,赊购(预付)②基础:商业信用是现代商品货币经济信用制度的基础 ③作用:因为余缺的调剂和商业资本的存在与发展 ④特征:与商品交易直接联系,分散性/盲目性

⑤局限性:1)规模有限 2)方向受限 3)不稳定性

(二)银行信用(借贷)

①含义:是指各种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主体),以存.放款等多种业务形式提供的货币形态的信用。②银行信用是现代信用经济中的重要形式:在个国家的信用体系中据核心地位,其主导作用 ③银行信用的特点:1)银行信用客服了商业信用受制于产业资本规模的局限。2)银行信用在数量,范围,期限和资金使用的方向上都大大优越于商业信用。

3)银行信用的风险一般低于商业信用。

(三)国家信用 ①含义:是指国家及其附属机构作为债务人或债权人,语句信用原则向社会公众和国外政府举债或向债务国放债的一种形式。

②国家信用的基本形式(工具)—发行国债{公债:就某个大型的经济工程,如三峡

{国库债:用于弥补赤字

③国家信用的用途:伴随财政赤字的发生而产生 ④国家信用的债权人:银行,企业与居民

赤字:收入>支付

顺差:收入>支出

(四)消费信用

①含义:是指为消费者提供的,用于满足其消费需求的信用形式。②消费信用的提供形式

1)赊销方式,即零售商直接以延期付款的销售方式向消费者提供的信用,比如信

用卡消费

2)分期付款方式,即消费者先支付一部分货币(首期付款),然后按合同分期摊还 本息,或分期摊还本金,利息一次计付。

3)消费贷款方式,即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直接贷款给消费者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住房以及支付旅游费用等。

(五)国际信用 ①含义:指国与国之间的企业,经济组织,金融机构及国际经济组织相互提供的与国际贸易密切联系的信用形式。②类型 1)出口信贷,分为卖方信贷,买方信贷。

2)国际间的银行信贷 3)国际银团贷款 4)国际租赁

5)补偿贸易,分为回购方式,互购方式,劳务补偿 6)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二 信用的职能:(大题考)

1)集中和积累社会资金 2)分配和再分配社会资金

3)促进社会资金利润率平均化

4)调节宏观经济运行与微观经济运行 5)提供和创造信用工具

6)综合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

三 信用风险及其防范

(一)信用风险的概念

①含义:指受信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是授信人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它是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使经济风险的集中体现。

②信息不对称的定义:是指授信主体与受信的主体掌握的信息量不同,一般受信主体比授信主体更了解自己的经营状况,偿债能力和信誉程度,即受信主体拥有私人信息或隐藏信息。

③所谓定向选择[贷前]:即授信主体因私人信息的存在而无法甄别受信主体的真实类型 ④所谓道德风险(贷后):是指受信主体做出有害于授信主体的行为。

(二)信用风险的特征:

①客观性 ②传染性 ③可控性 ④周期性

(三)信用风险的防范

①主要集中在银行的信贷风险

②建立和完善信用制度和信用风险约束机制:

首先:建立和完善金融信用法律体系,使防范银行信用风险做到有法可依。其次:政府金融监管机构需加强对商业银行信贷活动的监管。最后:提升银行自身防控能力,完善信贷风险防控机制

四.信用工具

(一)关于资产,实质资产与金融资产

1)资产:任何一个经济单位的财富存量,即一个经济单位所能掌握和控制的经济资源 2)实质资产: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实物资产 3)金融资产:以信用工具形式存在的

(二)信用工具的概念:信用活动以信用工具为载体。信用工具使信用契约关系的法律证明,是资金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进行资金通融时所签发的,证明债权或所有权的各种具有法律效用的凭证,亦称融资工具。

(三)工具种类

{按融资方式的不同:分为直接融资信用工具和间接融资信用工具

{按接受性不同:分为无限可接受性的信用工具和有限可接受性的信用工具 {按偿还期限不同:分为短期,长期,不定期信用工具

(四)信用工具特征1)偿还性 2)收益性 3)流动性 4)安全性 5)风险性

(五)主要信用工具

1.票据:是在市场交换和流通中发生的,反映当事人之间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是代表一定数量货币请求权的有价证券。①汇票:出票人签发,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包括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

②本票:是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分为商业本票和银行本票。

③支票:是银行的存款人签发的,委托存款银行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分为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

2.信用证:是银行根据其存款客户的请求,并按其指示向第三方发出,在一定期限内凭符合规定的单据付款的书面保证文件。

3.信用卡:是银行或专业公司对具有一定信用的客户(消费者)发行的一种赋予信用的证书。4.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给投资人的入股凭证。

分为:①按有无票面金额可分为票面金额股票和无票面金额股票

②按是否记名分为记名股票和不记名股票

③按盈利的不同分配方式可分为优先股票和普通股票。

5.债券:是债务人向债权人承诺在指定日期偿还本金并支付利息的有价证券。

分为:政府债券(国家债券),公司债券,金融债券

1)国库券与公债相比的三个显著特点:

①发行目的不同 ②发行程序不同

③发行期限不同(公债券3年以上,国库券一年以内)2)公司债券与股票相比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①风险小

②持有人无权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也不能承担公司亏损的责任。

3)金融债券:是银行或者其他非银行的金融机构为筹集中长期资金而向社会发行的借款凭证。

五 金融衍生工具

1.概念:是在货币、债券、股票等传统金融工具为基础衍化和派生的,以杠杆或信用交易为 特征的金融工具。2.种类:(三种)

①根据产品形态,可以分为远期合约,期货合约,掉期合约和期权合约四大类。

1)远期合约和期货合约都是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特定时间以某一特定价格买卖某一特定数量额质量资产的交易形式。

2)期货合约是期货交易所制定的标准化合约,对合约到期日及其买卖的资产的种类,数量,质量作出统一规定。3)掉期合约是一种由交易双方签订的,在未来某一时期相互交换某种资产的合约。

4)期权交易是买卖权力的交易,规定了在某一特定时间,以某一特定价格买卖某一种特定种类,数量,质量原生资产的权利。

②根据原生资产大致可以分为股票,利率,汇率和商品四类衍生工具。③根据交易方法,可分为场内交易和场外交易。

1)场内交易又称交易所交易,指所有供求方集中在交易所进行竞价交易的方式。2)场外交易又称柜台交易,指交易双方直接成为交易对手的交易方式。

3.功能

①转移价格风险 ②形成权威性价格 ③提高资产管理质量

第三节 利息和利率

一 利息和利息率的概念

(一)利息的来源和本质

1.利息的概念:利息是指在信用关系中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或债权人向债务人索取的报酬。信用关系存在,利息就必须存在。利息存在是信用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2.利息是连接金融市场与商品的中间变量之一,是调节资金供求和经济活动的重要经济杠杆。3.利息的来源

1)西方学者的观点:利息是贷者因暂时放弃货币的使用权而获得的利润

1利息直接来源于利润 2)马克思的观点:○2利息只是利润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3 利息是对剩余价值的分割 ○

(二)利息率及其种类

1、概念:简称利率,是指借贷期满这一定时间内利息额同本金额的利率,即 利率=利息/本金

2、种类:

①按计算日期不同,利率分为年利率(%),月利率(%0),和日利率(%00)②按计算方式不同,利率分为单利和复利。

1)单利是指不论期限长短,只按本金计算利息,利息不再计入本金重新计算利息。2)复利是指计算利息时按照一定的期限,将利息加入本金,再计算利息,俗称利滚利。③按管理方式不同:固定,浮动利率。

③ 按形成方式不同:官方,市场利率。

二 利率的功能(作业)

①宏观调节功能 1)积累资金 2)调节宏观经济

a)促使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

b)促使资金供给和资金需求的平衡

c)调节国民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更加协调,健康地发展 d)调节收入分配 ②微观调节能力 1)激励功能 2)约束功能

三 利率的决定于影响因素

1)平均利润率 2)资金的供求状况 3)经济周期 4)通货膨胀预期 5)货币政策 6)国际利率水平

四 利率的结构(差异:即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利率)

(一)利率的期限结构:是影响利率结构(导致差异)的最主要因素,也就是期限与利率的关系

原因:人们对将来短期利率的预期

(二)利率的风险结构(期限不同,品种不同,发行主体不同→风险不同→利率不同)

1.概念:指利率的使用过程与存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2,主要风险:①违约风险;

②流动性(变现能力)风险; ③税收风险(例如国债和股票)。

五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一)含义:利率市场化是指货币当局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货币当局则通过货币政策工具间接调控和影响利率水平,以达到货币政策目标

(二)利率市场化是对原来利率管制的改革

第三章 金融市场

第一节 概述

一.金融市场及其构成

(一).金融市场的概念:金融市场是买卖金融工具以融通资金的场所或机制。

(二).金融市场的类型

1.按融资期限分:短期金融市场(一年内)和长期金融市场(一年以上)

2.按融资方式:直接金融市场和间接金融市场。在直接金融市场上,筹资者发行债务凭证或所有权凭证,投资者出资购买这些凭证,资金就从投资者手中直接转到筹资者手中,如股票市场。在间接金融市场上,是有资金供给者首先把资金以存款等形式借给银行等金融机构,二者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再由银行等机构把资金提供给需求者,又与需求者形成债权债务关系,通过银行这种信用中介的传递,资金供给者的资金间接的转到需求者手中,间接金融市场往往特指银行贷款市场

3.按交易层次:以一级市场(初级市场或发行市场)和二级市场(次级市场或流通市场)4.按资金对象:资金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证券市场和保险市场 5.按交易方式: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

6.按交易场所:有形市场(场内市场)和无形市场(场外市场)7.按功能:综合市场和单一市场

8.按区域分: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

(三).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包括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和家人及居

民个人。二.金融市场的特点

(一)交易的对象具有特殊性----金融商品

(二)交易的价格是利率或者收益率

(三)交易商品的价值具有同一性

(四)交易活动具有终结性

(五)交易双方具有可变性 三 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一)交易主体:金融市场的参与者

1按交易行为:供应主体(资金盈余者)和需求主体(资金短缺者)按专业化程度:专业主体(专门从事金融活动)和非专业主体(非专门从事金融活动)3 按空间结构:居民主体(国内的交易主体)和非居民主体(国外的交易主体)

(二)交易对象(客体)-----货币资金

(三)交易工具----信用(金融)工具

(四)交易价格(资金/证券/外汇/黄金)四 金融市场的功能 101 1资本积累:指金融市场引导众多分散的小额贷款汇聚成可以投入再生产的资金集合的功能。金融市场起着“蓄水池”的作用,可以调剂缺,裨补阙漏。

2资源配置:资源通过金融市场不断进行新的配置

3调节经济:1)宏观调控方面,政府实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离不开金融市场。(存款准备金、利率调节、公开市场业务、增减国债方式实施的财政政策)

2)经济结构方面:人们对金融工具的选择实际上是对投融资方向的选择,必然发生优胜劣汰的效应,从而达到调节经济结构的目的。

1反映了微观经济运行状况(股票价格涨跌)○2反映宏观经济运行4反映经济:金融市场是国民经济的信号系统。○3反映世界经济的发展动向。状况(国家经济政策)○五 金融市场形成的基本条件 1.2.3.4.5.发达的商品货币经济和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 金融体制、银行制度健全,机构齐全 业务种类多,专业人才强,有一定的规模 软硬条件好,如交通、通讯、法律、服务等 管理规范,管制较少

第二节 货币市场

一 货币市场概述

概念:是一年以下期限的短期金融市场,其主要功能是保持(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以便随时转换成现实的货币 2 货币市场的资金供求者

1)政府(主要是需求)2)企业(供给/需求)

3)商业银行(资金的主要供给者)4)其他金融机构 5)证券商

二 具体市场介绍

(一)短期借贷市场(主要是确保短期流动性的特点)种类 1)临时贷款(3个月以内)

2)季节性贷款(3个月以上至1年以内)3)周转市场(1年以上到3年以内)期限:确保短期流动性的特点 3 风险程度:低于长期贷款

(二)同业拆迁市场

1概念及由来:金融机构之间进行临时性资金头寸调剂的市场。同业拆迁市场的形成于中央银行实行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关。特点:1)进入市场的主体有严格的限制,即必须都是金融机构或指定的某类金融该机构,非金融机构(包括工商企业,政府部门和个人)和非指定的金融机构均不能进入此市场。

2)融资期限较短。3)交易手段比较先进。

4)交易额较大,一般不需要担保或抵押。5)利率由供求双议定。(议价成交)3 参与者

1)资金需求者 2)资金供给者 3)中介机构

种类 107 1)按媒介形式:有媒介市场和无媒介市场(有无专门的拆介中介机构)2)按资金拆借的保障方式:有担保市场和无担保市场

利率和确定:同业拆借利率是货币市场的核心利率,其确定和变化要受限于银根松紧、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意图、货币市场其他金融工具的收益水平、拆借期限、拆入方的资信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在国际贸易市场上,较为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同业拆借利率有三种: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国际金融市场的关键利率),新加坡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和香港同业拆借利率。

具体做法 1.通过中介 2.不通过中介

(三)商业票据市场 108 1 商业票据的承兑市场:汇票本身分为即期汇票和远期汇票。只有远期汇票需要承兑。汇票承兑是指汇票到期前,汇票付款人或指定银行确认票据证明事项,在票据上作出承诺付款的文字记载、签章的一种手续。商业票据的贴现市场:票据贴息是商业汇票的持票人在需要资金时,将其持有的未到期商业汇票转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扣除利息后将余款付给持票人的行为。1)贴现:银行与客户 2)转贴现:银行与银行 3)再贴现: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 3 我国票据市场的情况特点 109 1)商业票据没有成为货币市场的主要融资工具 2)商业票据结构失衡严重

(四)短期债券市场 1 国库券市场

1)概念:指发行和交易有国家财政部发行、政府提供信用担保、期限为1年内的短期债券的市场。2)世界上最早的国库券 1877英国(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国库券 1995年)3)受欢迎的原因:安全性高,收益较高,收益无税 4)发行市场的情况 发行动机:为政府筹措短期资金以弥补季节性、临时性财政赤字、或应付其他短期资金需求,如偿还到期○国库券。发行方式:一般采用招投标方式。投标分为竞争性投标和非竞争性投标 ○通过银行购买 ○2 通过证券交易购买

5)流通市场的额情况:购买途径2种○ 2 企业的短期融资市场

1)概念:源于商品交易,是买房由于资金一时短缺为开给卖方的付款凭证。

1获取资金的成本低 2)特点:○2筹集资金的灵活性高 ○3对利率变动反应灵敏 ○4有利于提高发行公司的信誉 ○3)发行主体:名义上,各类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及银行控股公司等,实际上 只有资金雄厚、信誉卓越,经过评级被称作主要公司的才是。

4)发行需要考虑的因素(成本/数量/方式/时机/承销机构/发行条件/评级)

(五)回购市场

1概念:指按照交易双方的协议,由卖方将一定数额的证券卖给买方,同时承诺与日后按约定价格将该种证券如数买回的而一种交易方式。

实质:一种以证券为质押品的短期融资 3 主要回购对像-----国债 4 期限(隔夜/定期/连续性)

参与者:中央银行、商业银行、证券交易商、非金融机构(主要是企业)

1自主回购○2委托回购 6 运行 1)券商与投资者之间的回购交易,分为○ 2)银行同业之间的回购交易 一般通过同业拆借市场 3)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中的回购市场

(六)大额金额转让定期存单市场(CDs市场)

1.概念:是商业银行改善负债结构的融资工具,其流动性为它的发行和流通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2.与普通定期存款的不同 1)不记名,可转让流通 2)金额固定,起点较高 3)必须到期课提供本息 4)期限短

5)利率有固定利率,也有浮动利率

第三节 资本市场

一 股票市场

(一)股票的发行市场

1注册制 ○2核准制 1 股票发行审核制度的两种模式 ○2 股票的发行方式-----竞价发行 3 股票的发行价格

1)平价发行:发行人以票面金额作为发行价格 2)溢价发行:发行人按高于面额的价格发行股票 3)折价发行:按面额打一定折扣后发行股票 影响股票发行价格的主要因素(每股净资产/盈利水平/发展潜力/发行数量/行业特点/当时的股市状态)

(二)股票的流通市场 场外市场:在股票交易所交易大厅意外进行的各种股票交易活动的总称 1)店头市场 2)第三市场 4)第四市场 5)中国的场外市场 2 场内市场专

1)概念:指股票(证券)交易所 2)进入场内交易的程序

3)进入场内交易必须符合条件 4)场内交易的5种方式

5)影响场内市场股价的主要因素:

○1政治因素 ○2经济周期 ○3利率 ○4货币供给量 ○5公司的盈利状况○6公司收购与兼并 ○7股票的供求 ○8操纵 ○9市盈率 ○10公众心理 二 长期债券市场/债券市场

(一)品种结构 1 长期中央政府债券。中央政府为发行主体,也称国债

长期地方政府债券

长期公司(企业)债券 4 长期金融(银行)债券

(二)发行 发行方式:集团认购,招标发行,非招标发行。私募发行 2 影响发行价格的方式 ○1市场利率 ○2市场供求关系 ○3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4财政收支状况 ○5货币政策汇率的影响

(三)交易 交易方式:现货交易、回购交易、远期交易、期货交易

期权交易、信用交易 价格的确定(决定理论价值3个变量)

(四)债券的偿还

定期偿还 2任意偿还(五)评级

1)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对事不对人原则(事:债券 人:发行债券的公司)2)内容:三等九级,两道类(两大类是投资类和投机类,投资类包括一等的AAA级、AA级、A级和二等的BBB级

投机类包括二等的BB级、B级和三等的CCC级、CC级、C级)第四节 其他金融市场

一 黄金市场 121

(一)交易主体:金融机构,金商与经纪人,其他主体

(二)分类 1 现货:实物黄金实仓,黄金买卖成交即期交割的的市场 期货:成交后在未来规定日期交割的市场 3 期权:买权和卖权

(三)影响黄金市场价格的主要因素

1.黄金的货币属性 2.黄金的一般商品属性 3.黄金的存量与储量的情况 4.黄金市场金融关系

二 外汇市场

(一)概念:以外汇表示,可以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

(二)结构:1 柜台市场与交易所市场

零售市场与批发市场

6国际利差和 ○ 3 官方外汇市场与自由外贸市场 4 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

(三)交易方式 1即期交易(顺汇买卖和逆汇买卖)交割:成交之后的收付行为

远期交易(固定交割日/选择交割日)3 套汇交易(时间套汇/地点套汇)

套利交易:也称利息套汇方式,指利用不同国家或地区短期利率的差异,将资金有利率较低的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利率较高的国家或地区进行投放,从中获取利息差额收益。

掉期交易:在买进或卖出某种货币的同时,卖出或买进同时的一种外汇交易 6 套期保值交易 7 投机交易

三 保险市场

(一)概念:狭义,固定的而保险交易场所

广义,所有实现保险商品让渡的交换关系的总和。

(二)要素 1主体: 供应商/需求者/中介

客体: 保险双方交易的对象,即保险保障

(三)特征 1 直接的风险市场

非即时,清结的市场 3 特殊的期货交易市场

(四)模式 1.完全竞争 2.垄断竞争 3寡头垄断4 完全垄断

(五)供求

1供给 1)含义:在一定的费率水平下,各家保险企业原有并且能够提供

的保险商品的数量。承保能力之和

2)影响因素(1)保险费率(2)偿付能力

(3)保险技术(4)市场规范程度(5)政府的监管 需求 1)含义在一定的费率水平下,保险消费者从保险市场上愿意并有能力购买的保险商品数量。保险金额总量。2)影响因素:(1)风险因素(2)保险费率

(3)保险消费者的货币收入(4)互补品和替代品价格

(5)传统文化

四 金融衍生工具市场

(一)金融期货市场:1)主要有外汇期货市场、利率期货市场和股票期货市场组成。

2)征是交易场所限于交易所,交易很少以事物交割,交易合约系标准化合约,交易每天进行结算 转移价格风险的功能 ○2价格发现功能 3)功能:○ 4)金融期货保证金:客户在其买卖金融期货合约时,只需按照合约价值的一定比例缴纳资金,而无需全额支付。分为结算保证金和客户保证金

(二)金融期权市场:1)赋予其购买者在规定期限内按双方约定的价格购买或出售

一定数量某种金融资产权利的合约。

2)金融期权合约可分为:利率期权、货币期权、股价指数期权、股票期权和金融期货期权 3)期权分为: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

(三)金融互换市场:1)互换或者掉期,双重含义,在外汇市场上,它是掉期,即

双方同时进行两笔金额相等、期限相同、方向相反的外汇交易;在资金市场上,它是互换,即双方按预定的条件进行一定时期的债务交换。互换交易涉计利息支付,这是它与电气的基本区别

五 风险投资与创业板市场

(一)风险投资市场:

1)广义,投资人将资本投向高风险领域,一期获得高收益的投资行为

2)狭义,投资人将资本投向创业时间短、资产规模小、成长性高和竞争潜力大的企业,以获得高收益的投资行为

(二)创业板市场:给创业型企业手感是融资的股票市场。

第四章 金融机构

一.概述

(一)概念

包括所有从事金融活动的金融组织,如商业银行、投资银行、金融公司、储蓄银行、不动产抵押银行、保险公司等,而且包括金融市场的监管者,如中央银行和相应的一些金融监管机构以及国际金融机构等。

(二)功能

1>在市场上筹资从而获得货币资金,将其改变并构建成不同种类的更易接受的金融资产,这类业务形成金融机构的负债和资产。(基本功能 接受存款)

2>代表客户交易金融资产,提供金融交易的结算服务。(经纪和交易)3>自营交易金融资产,满足客户对不同金融资产的需求。(经纪和交易)4>帮助客户创造金融资产,并把这些金融资产出售给其他市场参与者。(承销)5>为客户提供投资建议,保管金融资产,管理客户的投资组合。(咨询和信托)

(三)基本类型

1.按照金融机构的管理地位分类

1>金融监管机构

2>接受监管的金融企业 2.按照能否接受公众存款分类

1>存款性金融机构 2>非存款性金融机构

3.按照是否担负国家政策性融资任务分类

1>政策性金融机构(事业单位)2>非政策性金融机构(企业)4.按照是否属于银行系统分类

1>银行金融机构

2>非银行金融机构(保险公司)

二.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

(一)中央银行

1.产生:银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由商业银行演变而成.2.地位:是金融体系的中心和主导环节,对内代表国家对整个金融体系实行领导和管理,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运行,实施宏观金融调控,是统制正果货币金融的最高机构;对外是一国货币主权的象征.3.主要形式:(1)单一的中央银行制度(2)二元的中央银行制度(3)跨国中央银行制度(4)准中央银行制度

(二)商业银行

主要业务:经营个人储蓄和工商企业的存、贷款,并为顾客办理汇兑结算和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主要功能与作用:通过办理支付结算,商业银行实现了国民经济中的绝大部分货币周转,同时起着创造存款货币的作用。在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以机构数量多,业务渗透面广和资产总额比重大而成为金融机构体系中的骨干和中坚,具有其他金融机构不能代替的重要作用。

(三)各类专业银行

1.概念:专门经营指定范围的金融业务和提供专门性金融服务的银行。2.特点:

(1)专门性(2)政策性(3)行政性

3.主要的专业银行:开发银行、投资银行、进出口银行、储蓄银行、农业银行、住房信贷银行

(四)非银行金融机构

1.保险公司(最重要的)2.退休养老基金会 3.投资基金机构 4.邮政储蓄机构 5.信用合作社 6.外资银行

三.中国的金融机构

(一)旧中国的金融机构

1.金融机构在中国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1000多年前就已经有银行性质的机构出现

2.但是在中国出现真正意义上的银行则是在1845年,而且是由英国人设立的——东方银行

3.国民党时期的金融体系有所谓的“四行两局一库”

4.中华民族资本创办的第一家银行是在1897年的中国通商银行

(二)新中国金融机构的建立与演变

1.1931年,中央苏区就已经在瑞金建立了最早的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

2.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的石家庄建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同时发行了人民币,人民银行的建立是新中国金融体系诞生的标志。

3.新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发展演变过程

(1)第一阶段:1953—1978年金融机构由分分合合走向大一统的阶段

(2)第二阶段:1979年以来金融金融机构恢复,发展和完善的阶段

(3)改革的主要措施

4.当前中国的金融机构体系

(1)表述:目前,中国金融机构体系是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保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证监会)为领导,以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为主体,以非银行金融机构、外资金融机构等为补充,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格局。

(2)介绍:

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

金融监管机构: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

(3)商业银行:四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

(4)政策性银行

政策性金融,是指在一国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下,以国家信用为基础,运用种种特殊的融资手段,严格按照国家法规限制的业务范围,经营对象,以优惠的存贷款利率或条件,直接或间接地为贯彻,配合国家特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而进行的一种特殊的资金融通行为或活动.其特征:政策性/优惠性/有偿性和融资性

政策性金融机构,是指那些多由政府创立,参股或保证,不以营利为目的,专门为贯彻,配合政府的社会经济政策或意图,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内,直接或间接地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的机构,它是各国金融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有三家: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商业银行

(5)非银行金融机构: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投资基金机构,信托公司,农村信用合作社,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

(6)外资金融机构

(7)台湾和香港地区的金融机构

(三)国际金融机构

第五章 商业银行

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 商业银行是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而形成的一种金融组织,是现代金融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二.产生于发展

1.产生于货币兑换业

2.最早发源地是意大利威尼斯,最早的现代商业银行产生于英格兰

3.现代商业银行产生的两个途径

(1)从旧式高利贷银行转化而来

(2)按资本主义组织原则,以股份有限公司形式组建而成 三.商业银行的两种经营模式

1.以1999年之前的美国为代表的传统模式的商业银行(专营)2.以德国为代表的全能型商业银行(混业)四.商业银行的职能

1.信用中介(存款/贷款)2.支付中介(结算)3.信用创造

4.信息中介

5.金融服务 五.商业银行的性质

1.商业银行具有一般企业的特征(自有资本,依法经营,自负盈亏,法人资格)2.是一种特殊的企业(经营对象为货币,交易方式为借贷)3.是一种特殊的金融企业 六.现代银行的发展趋势

1.业务全能化

2.资本集中化

3.服务流程电子化

4.发展网络化

5.趋势全球化

七.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形式

单元制(美国)/分行制/持股公司制/连锁制

第二节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作业)

一.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表内业务)(一)概念:是形成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主要业务(二)具有的负债业务有: 1.自有资本(至少达8%)1)含义:是开展各项业活动的初始资金 2)在商业银行全部负债中所占的比重很小

3)具体包括:股本/银行盈余/债务资本/其他来源(储备金)2.各类存款(交易账户,非交易账户)1)活期存款及其特点:很强的派生能力/流动性大,存取频繁,手续复杂,风险较大/活期存款中相对稳定部分可以用于发放贷款/活期存款是商业银行与客户建立密切关系的桥梁 2)定期存款及其特点:定期存款带有投资性/定期存款要求的存款准备金率低于活期存款/手续简单,费用较低,风险性小

3)储蓄存款及其特点:储蓄存款多数是个人为了积蓄购买力而进行的存款/经营监管当局对经营储蓄业务的商业银行有严格的规定.3.各项借款

1)短期借款

含义:期限为一年以内的债务

包括:同业借款/向中央银行借款(再贴现和再贷款)/其他短期渠道借款 特征: >对时间上和金额上的流动性需要十分明确 >对流动性的需要相对集中 >存在较高的利率风险

>主要用于短期寸头不足的需要 2)长期借款

含义:期限为一年以上的借款,主要是发行金融债券 种类:政府债券/企业债券/金融债券 特点: >特定的目的和用途 >发行金融债券

>金额明确,期限明确

>较好地流通市场,高转让性

二.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表内业务)(一)概念:是其资金运用业务(二)具体的资产业务有: 1.贷款业务

1)含义:贷款是商业银行作为贷款人,按照一定的贷款原则和政策,以还本付息为条件,将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提供给借款人使用的一种借贷行为.2)是商业银行最大的资产业务

3)种类: 活期贷款/定期贷款/透支(按照贷款期限划分)

4)根据风险程度,可以将全部的贷款分为5级贷款: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损失贷款

5)贷款的程序与定价

2.证券投资业务(主要投资于国债)1)指商业银行将资金用于购买有价证券的活动,包括股票和债券(股票不用了解)2)作用:分散风险,保持流动性和合理避税,提高收益等.三.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一)概念

狭义:指那些没有列入资产负债表,但同资产负债表内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关系密切,并在一定条件下会转为资产负债表内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经营活动.广义:除了狭义的中间业务外,还包括结算,代理咨询等无风险的经营活动,所以广义的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所有不在资产负债表内反应的业务.(二)快速发展及其原因

>规避资本管制,增加盈利来源 >适应金融环境的变化 >转移和分散风险

>适应客户对商业银行服务多样化的要求

>商业银行自身的有利条件促使其发展中间业务 >科技进步推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三)种类

1.或有资产或者负债的中间业务

1)担保和类似的或有负债.特点:承担风险 2)贷款承诺:有可撤销和不可撤销之分 3)金融衍生工具类 2.金融服务类的中间业务

1)结算业务 2)代理业务 3)咨询业务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

一.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作业)

(一)盈利性原则

1.概念:追求最大限度的盈利

2.影响商业银行盈利性的因素主要有存贷款规模,资产结构(包括自有资产,现金资产,各类贷款,各项借款),自有资金比例和资金自给率水平,以及资金管理体系和经营效率等.3.商业银行的盈利指的是业务收入减去业务支出的净额.4.衡量商业银行银行盈利水平的指标有: >利差收益率 >银行利润率 >资产收益率 >资本盈利率

(二)流动性原则

1.概念:指商业银行随时应付客户提现和满足客户借贷的能力.2.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有:客户的平均存款规模,资金自给率水平,清算资金的变化规律,贷款经营方针,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以及资金管理体制等.3.银行保持资金流动性的必要性

>作为资金来源的客户存款和商业银行的其他借入资金要求商业银行能够保证随时提取和按期归还,这主要靠流动性资产的变现能力来保证.>企业,家庭和政府在不同时期产生的多种贷款需求,也需要及时组织资金来源加以满足.>商业银行资金运动的不规则性和不确定性,需要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流动性来保证

>在银行激烈的竞争中,投资风险难以预料,经营目标并非能完全实现,需要一定的流动性作为预防措施.4.在银行业务经营过程中,流动性并不是越高越好.5.衡量银行资金流动性的指标有: >现金资产率

>贷款对存款的比率

>流动性资产对全部负债的比率 >超额存款准备金

>流动性资产减易变性负债 >资产结构比率

>存款增长率减贷款增长率

(三)安全性原则

1.概念:安全性是指商业银行的资产,收益,信誉以及所有经营生存发展的条件免遭损失的可靠程度.2.影响商业银行安全性的主要因素有:客户的平均贷款规模,贷款的平均期限,贷款方式,贷款对象的行业和地区分布以及贷款管理体制等.3.安全性原则的意义: >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永恒课题

>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决定其是否存在潜伏的危机 >商业银行开展业务必须坚持稳定经营的方针 4.衡量商业银行安全性的指标有: >贷款对存款的比率 >资产对资本的比率 >负债对流动资产的比率

>有问题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率 5.提高贷款安全性应该注意的问题

>合理安排资产规模和结构,注重资产质量

>提高自有资本在全部负债的比重,保障债权人的利益 >必须遵纪守法,合法经营.(四)三原则之间的关系

>安全性与流动性呈正相关

>盈利性和安全性及流动性呈负相关

二.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不考)三.关于<<巴塞尔协议>>与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一)基本含义

是国际清算银行成员国的中央银行达成的若干重要协议的总称,是监管银行经营发展方面的国际准则.(二)产生的历史背景

>成立的时间,地点1975年瑞士巴塞尔 >签署的目的,内容

目的:鼓励银行实行谨慎的流动性管理,加强国际银行体系的健全性和稳定性

逐步消除当时国际银行业不公平竞争的基础,统一各国银行监管的标准,建立公正国际性银行管理体制.内容:资本的组成

风险加权制

设计目标标准比率 过渡期及实施安排 >签署后的修改,补充

>协议的彻底修改---<<新巴塞尔协议>>的修订

四.中国的商业银行改革

(一)整个商业银行体系的改革

(二)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

(三)关于存款保险制度在我国的情况

1.存款保险制度的概念:是指国家通过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各商业银行缴纳保费,一旦某商业银行面临危机或破产,就由保险机构为存款人支付一定额度的赔偿,从而使存款人利益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2.主要内容:包括存款保险机构,存款保险基金,承保限额,问题银行的处置等内容.3.作用:保护存款人,监管银行,稳定金融体系

(四)存款保险制度带来的问题

道德风险,逆向选择

第六章 中央银行

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

一、中央银行产生的经济背景 1.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频繁出现 3.银行信用的普遍化和集中化

二、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要求

1.政府对货币财富和银行的控制 2.统一货币发行 3.集中银行信用 4.建立票据清算中心 5.统一金融管理

三、中央银行的发展过程

1.中央银行的初创时期(从1656年最早成立中央银行的瑞典银行算起)

1)英格兰银行成立于1694年,是现代中央银行的鼻祖,它在中央银行的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2)1844年英国的银行法案《比尔条例》为英格兰银行独占货币发行权奠定了基础。3)初创时期的特点

①普通银行的自然演算

②货币发行的逐步集中

③政府控制机动的推进

④对商业银行提供服务

⑤与法律建设同步

2.中央银行制度的普遍推行时期(从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3.中央银行制度的强化时期(20世纪中叶至今)

特征:①由一般货币发行向国家垄断发行转化

②由代理政府国库款项收支向政府的银行转化

③由集中保管准备向银行的银行转化

④由货币政策的一般运用向综合配套运用转化

⑤各国中央银行的金融合作加强

四、中国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1983年,国务院决定由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和独立性问题

一、中央银行的性质 中央银行是经国家授权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监督的特殊的金融机构。1.地位的特殊性 2.业务的特殊性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作业)1.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

所谓发行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是国家货币的发行机构。

它集中货币发行权,统一全国的货币发行。2.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

对内:代理国库、为政府提供信息、代表政府管理国内外金融事务

对外:代表政府参与有关的国际金融活动 3.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1)保管和调度一般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 2)作为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 3)作为清算系统的最后清算人 4.中央银行是调控经济的银行 1)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2)调节货币供给量 3)监督和管理金融业

三、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作业)1.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的提出

实证研究表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强调和重视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目的还在于由于特定的、短期的,以及个别利益集团 的利益需要而牺牲的国家长远利益、全局利益。

2.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内涵

1)中央银行在履行通货膨胀管理职能,制定与实施货币政策的自主性。2)金融监管上的独立性 3.中央银行独立的表现 1)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

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问题主要是界定中央银行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普通银行的关系,其核心是中央银行与中央政府和国家权力机构(如国会)的地位关系。

①中央银行直接对国会负责,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以德国和美国等最为典型。

②中央银行名义上隶属财政部但具有相对独立性。(英国英格拉银行)

③中央银行隶属财政部,独立性较小。(韩国和1998年以前的日本)

④中央银行隶属政府,与财政部并列。(中国中央银行)2)中央银行的权利结构(包括决策、执行和监督三个方面)

①决策、执行和监督权力一体制。(英国、美国和菲律宾)

②决策、执行和监督权力分散制。(日本、法国和德国)

③决策、执行和监督权力分散制和监督、执行机构决策制。(瑞士国家银行)4.中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中国中央银行制度形成的历史较短,对政府的依附性性较强,独立性较差。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业务

按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是否与货币资金的运动相关,一般可分为银行性业务和管理性业务。

一、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1、中央银行的存款业务

准备金存款业务、政府存款业务、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业务、外国存款业务、特定机构和私人部门存款业务、特种存款业务

2、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业务

是指中央银行向流通领域投放货币的活动。垄断货币发行权是中央银行区别于商业银行的主要标志。

3、中央银行的其他负债业务

发行中央银行债券、对外负债

4、中央银行的资本业务

是指筹集、维持和补充自有资本的业务。

中央银行自有资本形成有三个途径:政府出资、地方政策和国有机构出资以及私人银行或部门出资。

二、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1、再贴现业务

2、再贷款业务

3、证券买卖业务

4、黄金和外汇储备业务

三、中央银行的其他业务

中央银行的经理国库、会计及调差统计业务。

四、中央银行体制下的支付清算系统

1、中央银行组织支付清算的职能

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组织或者协助银行银行也金融机构相互之间 的清算系统,协调银行业金融机构相互之间的清算事项,提供清算服务。

2、中央银行组织支付清算的作用

①由一国中央银行主持下的支付系统是现代经济活动运行的基础设施。

②安全、高效的支付系统有利于规避金融风险。

③高效的支付系统还可以为一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服务。

本章作业:

1、重要概念:

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是经国家授权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监督的特殊的金融机构。

准备金存款业务: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按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提取的准备金。它由几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自存准备金,通常以库存现金的方式存在;另一部分是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现业务:再贴现指的是商业银行通过贴现业务持有的以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转让,中央银行据此以再贴现方式向商业银行融通金融的业务。

2、试述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性质:中央银行是经国家授权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监督的特殊的金融机构。

职能:

①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所谓发行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是国家货币的发行机构。它集中货币发行权,统一全国的货币发行。

②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

对内:代理国库、为政府提供信息、代表政府管理国内外金融事务

对外:代表政府参与有关的国际金融活动

③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1)保管和调度一般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 2)作为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 3)作为清算系统的最后清算人

④中央银行是调控经济的银行。1)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2)调节货币供给量 3)监督和管理金融业

3、试述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内涵。

①中央银行在履行通货膨胀管理职能,制定与实施货币政策的自主性。

②金融监管上的独立性。

第七章 货币需求

第一节 货币需求概述

一 货币需求

(一)货币需求的含义:人们愿意以货币的形式持有财产的需要。

(二)理解:

1、不能将货币需求仅理解为一种纯心理的主观占有财产。

2、人们产生对货币需求的根本原因在于货币所具有的职能。

3、货币需求主要是一个宏观经济学问题。

4、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相适应,研究货币供给,不能随便超越货币需求这一范畴。二 货币需求的分类

(一)微观货币需求和宏观货币需求

按动机分:主观货币需求/客观货币需求

1、主观货币需求:个人、家庭或单位在主观上希望拥有货币的欲望。

2、客观货币需求:个人、单位或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能满足其经济发展客观需要的货币。

①微观货币需求:个人、家庭或企业单位在既定的收入水平、利率水平和其他经济条件下保持的最适合的货币需求。

②宏观货币需求: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发展和商品流通必需的货币量。

二者差异性:

①研究的动机不同。宏观货币需求是从国民经济总体出发,去探讨一国经济客观上所需货币量;微观货币需求着眼于一个经济单位,研究每一个经济单位持有多少货币最为合算,即机会成本最低和所得效用最大。

②包含的内容不同。宏观货币需求一般指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和支付手段职能需要的货币量,它不包括货币发挥储藏手段职能需要的货币量;微观货币需求是指个人手持现金或者企业单位库存现金以及各自在银行保留存款的必要量,即指货币执行储藏手段职能需要的货币量。

③研究的方法不同。宏观货币需求注重于动态的客观研究,而微观货币需求则注重于静态的主观研究。

(二)名义货币需求和真实货币需求

名义货币需求是指一个社会或是一个经济部门在不考虑价格变动的情况下的货币需求量,一般用Md表示。

真实货币需求则是在扣除价格变动以后的货币需求量,也就是以某一不变价格基础计算的商品和劳务量对货币的需求。

三 货币需求和资金需求

1、所谓货币:一般等价物

2、所谓资金: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不断占用和周转的、有特定目的和用途的、可以增值的一定价值量。

3、货币和资金的区别:

①存在形态不同

②运动过程不同

③需要量的规律不同

4、货币和资金的联系:

①资金的总价值总是以一定的货币量来表现的。

②资金总有一部分存在于货币形态,即货币资金形态,货币资金具有资金和货币的两重属性。

③各种类型的资金和货币在其各自运动中可以转化。

④流通中的货币量大部分为资金运动服务,且资金循环的一头一尾都与货币的流通交织在一起。⑤各种类型的资金紧张往往集中表现在货币资金上

第四节 货币供给

(一)货币供给的含义

1、概念:所谓货币供给,是指一国在某一时点上为社会经济运行服务的货币量,它由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供给的存款货币和现金两部分构成。

2、理解

①货币供给是一个存量概念,是一国在某一时点上的货币量。

②货币供给是实实在在地反映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一定时点上的银行负债总额。③由银行通过各项资产业务实际投放的货币量与社会对货币的正常需求量相一致。

④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调控十分困难。

(二)货币供给理论的主要内容(不要求)

(三)形成机制

1、货币出自银行(个人所持货币的来源、社会各单位所持货币的来源)

2、出自银行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现实流通中各种形态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流通中的货币主要是由银行贷款的渠道注入)

(四)关于贷款决定存款的质疑

1、“贷款决定存款”与“多贷多存”

2、“贷款决定存款”与“具有最重要意义的始终是存款”

3、“贷款决定存款”与“商业银行在信用创造中的作用”

4、“贷款决定存款”与信贷失控

5、“贷款决定存款”与组织存款

(五)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

原始存款:是指银行吸收的现金存款或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所形成的存款。

派生存款:是相对于原始存款而言的,是指由商业银行以原始存款为基础发放贷款而引申出的超过最初部分存款的存款。

两者转化: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但是必须以贷款作为条件。

(六)存款货币的创造与消减的过程

1、不能创造贷款货币的两个特列

①全额现金准备制度

②现金放贷

2、产生多倍多贷的过程

3、多倍紧缩存款的过程

(七)存款货币创造在量上的限制因素

这个限度主要是取决于两个因素:其一是客观经济过程对货币的需求,它要求银行体系必须适度创造货币;其二是商业银行在存款创造的过程中,不仅要受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高低的制约,而且要受诸如超额存款准备金、现金漏损率等因素的影响。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存款创造的限制

2、现金漏损率对存款创造的限制

3、超额存款准备金对存款创造的限制

4、定期存款准备金对存款创造的限制

第八章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第一节 通货膨胀

一 概念

(一)定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由于流通中的纸币的币值下跌而引起的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格的总水平持续全面上涨的降级现象。

(二)理解: 1 不能与货币发行过多划等号;

不能与物价上涨划等号; 3 不能与财富赤字划等号。

二 类型

(一)按发生原因 需求拉动:通货膨胀的根源在于总需求过度增长。2 成本推进:通货膨胀的根源总供给方面的变化 结构型:物价的上涨是由于对某些部门的产品需求过多 混合型:由于需求、成本、和社会经济结构共同作用形成的通货膨胀 财政赤字型:根源是需求拉动型,但侧重点是强调因财政出现巨额赤字而滥发货币引起 6 信用扩张型:贷款没有相应的经济保证,形成信用过度创造而引起通货膨胀率总水平上涨 7 国际传播型:输入性通货膨胀,由于进口商品的物价上涨,费用增加而使物价上涨引起

(二)按表现状态 1 开放性:物价可随货币供给量的变化而自由浮动

抑制型:国家控制物价,主要是消费品价格进本保持认为平衡,但表现为市场商品供应紧张、凭证限量供应、变形涨价、黑市活跃、商品走后门等的一种隐蔽性的一般物价水平普通上涨的经济现象

(三)按通货膨胀程度划分 1 爬行 2%以上CPI(消费物价指数)

跑马式 3%-5% CPI 3 恶性 5%以上CPI 三 通货膨胀的度量-----物价上涨指数 消费物价指数:能反映直接影响一般民众生活状况的物价趋势。2 批发物价指数:根据制成品和原料的批发价格编制的指数 国民生产总额平均指数: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对按固定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四 通货膨胀的效应(即影响)

(一)经济增长效应(有益/有害/中性)

1)有益论:1政府可通过实施通货膨胀政策,增加赤字预算,扩大投资支出来刺激有效需求,推进经济增长 2提高储蓄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3 刺激私人投资的积极性,增加总供给,推动经济的增长

2)有害论:1 会纸币贬值,妨碍货币职能的正常发挥 2 会降低借款成本,诱发过度的资金需求。3 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企业和个人预期的利润降低,不利于调动生产和投资者的积极性 4 削弱经济的活力,引起资本大量外流和国际收支的恶化

3)中性论:无正效应又无负效应,理由:公众会根据对通货膨胀发展的预期,按物价上涨水平作出合理的行为调整,因此,通货膨胀的各种影响会相互抵消.(难以自圆其说)

(二)强制储蓄效应:指政府出现赤字时向中央银行借债透支,直接或间接增大货币发行,从而引起通货膨胀。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强制性地增加全社会的储蓄总量以满足政府的支出,因此又称通货膨胀税。

(三)收入与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效应:通货膨胀发生时人们的实际收入和实际占有财富 的价值会发生不同变化,有些人的收入与财富会提高和增加,有些人则会降低和减少。

(四)资源配置扭曲的效应(负面):

1)在通货膨胀中,各种生产要素、商品和劳务的相对价格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和扭曲,引起资源的低效和浪费。

2)通货膨胀会助长投机并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

3)在通货膨胀间,为避免金融资产价值的损失,人们会尽量降低持有货币和各种金融资产的比例,并购入各种实物资产。

4)通货膨胀会造成市场供不应求的环境,使购买者盲目抢购,不计质量。5)使实际利率下降,打击公众的储蓄意愿,使资本积累的速度降低。

6)改变正常的利率结构,阻碍长期金融工具的发行,影响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及其配置社会资源的功能

(五)经济秩序与社会秩序紊乱效应

1)加剧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 2)导致商品流通秩序的混乱 3)败坏社会风气,计划社会矛盾 4)助长贪污腐败,损害政府清誉

五 通货膨胀的成因与治理

(一)成因 西方的观点:需求拉动/成本推进/供求混合/部门结构/预期 中国的理论:财政赤字/信用扩张/国际收支顺差/结构/体制/摩擦/混合

国际收支顺差:为生产商品而投效的货币滞留在流通界购买外汇投入的货币

(二)治理

1.实施宏观货币紧缩的政策

1)紧缩性货币政策:又称抽筋银根,即中央银行通过减少流通中货币量的办法提高货币的购买力,减

1通过公开市场义务出售货政府债券,以相应地减少轻通货膨胀压力。具体政策工具和措施包括:○

2提高贴现率和再贴现率,以提高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和金融市场利率水平,缩体系中的货币存量。○3提高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小信贷规模。○以缩小货币发行的扩张倍数,压缩商业银行放款,减少货币流通量。

2)紧缩性财政策:只要是通过削减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的办法来治理通货膨胀。2.收入紧缩政策:工资管制(全社会)和利润管制 3.实施收入指数化正式(●):又称联动政策,指对货币性契约订立物价指数条款,使工资、利息、各种

1杜绝其制造通货膨胀的动机;债券收益以及其他货币收入按照物价水平的变动进行调整。四个作用:○2可以消除物价上涨对个人收入水平的影响,○保持社会各阶层的原有生活水平,维持原有的国民收入水

3维持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平再分配格局,从而利于社会稳定。○并防止盲目的资源分配造成的资源浪4抑制通货膨胀率的持续上升。费和抵消配置。○4.货币主义学派的单一规则政策 5.凯恩斯与供给学派的增加共计政策

第二节通货紧缩

一.概念

(一)定义: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下跌。

(二)三种说法:1)单要素说:通货膨胀就是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

2)两要素说: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货币供给幅度下降

3)三要素说: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货币供给幅度下降+伴随经济衰退增长缓慢 二.种类 1.按持续时间长短:长期性、中长期性、短期性通货紧缩 2.按严重程度:轻度,中度,严重通货紧缩 3.按经济增长状况:增长性和衰退型通货紧缩

4.成因分类:政策紧缩性、产业周期型、需求拉动型、成本压低型、体制转轨型、外部冲击型和混合三.成因与治理

(一)成因:1)政府实施紧缩性的货币财政政策 2)经济周期的变化

3)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降低 4)投资和消费的有效需求不足

5)本币汇率高估和其他外部因素冲击 6)体制和制度因素 7)供给结构不合理

(二)治理

1尽快经济的衰退○2物价的下跌会提高实际利率 1.危害:○ 2.措施:1)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扩大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 2)改进汇率机制,真正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度

3)加强金融机构的监督,建立金融内部管理制度,完善金融风险防范措施 4)调整信贷结构,扩大信贷范围,加大信贷自己的投入 5)定期和及时向社会披露财政货币政策信息

6)继续深化改革,加快市场经济制度建设和国有企业制度改革与体制转轨

第九章 货币政策

第一节 货币政策及其目标

一 概念

(一)货币政策的概念:(●):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一定时间内利用某些政策工具作用于某个经济变量,从而实现某种经济目标的各种制度规定和措施的总和。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组成部分)

1货币政策工具 ○2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3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二)货币政策的构成要素:○二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一)概念: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一般亦称货币政策目标,它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的操作而达到的最终宏观目标

(二)内容的种类 1)单一目标型:稳定币值或物价

2)双重目标:稳定币值(物价)+发展经济

3)三重目标:物价+经济+国际收支平衡

4)四重目标:物价+经济+国际收支平衡+充分就业

(三)目标的内涵 1)稳定币值:稳定货币的购买力。活剥购买力指单位货币所能购买到的商品(或劳务)来衡量的,稳定货币购买力即指单位商品所能换到的货币数量(=物价)保持不变,所以稳定币值也称稳定物价。以物价的变动来表示币值的稳定程度与升降幅度的原因所在

2)经济增长●:发展速度加快、结构优化和效率提高三者之间的统一。经济增长的速度通常用国民生产总值(GNP)和国内生产总值(GDP)表示。经济增长的“三辆马车”:投资、消费、外贸

3)充分就业:指所有资源而言,它不仅包括劳动力的充分就业,还包括其他生产要素的“充分就业”即充分利用

4)平衡国际收支: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国家安全稳定的重要条件

(四)目标之间的关系:矛盾与统一

1)稳定币值与充分就业的矛盾与统一 2)稳定币值与经济增长的矛盾与统一 3)稳定币值与平衡国际收支的矛盾与统一 4)充分就业与 经济增长的矛盾与统一 5)充分就业与平衡国际收支的矛盾与统一 6)经济增长与平衡国际收支的矛盾与统一 三 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一)概念: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货币政策目标而选取的操作对象。

(二)特征(标准):1)可测性 2)可控性 3)相关性 4)抗干扰性

(三)具体的指标:利率和货币供给量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

一.概念: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货币政策目标而使用的各种策略手段。二.主要有: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1传统性质 ○2经常使用 1.概念:○3对货币供给量或信用总量进行调节 ○4一般性 ○

2.主要有

1)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1含义:○银行及某些金融机构为应付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而准备的货币资金,准备金占存款或负债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分为法定和超额存款准备金

2效果与局限:效果:它对所有存款银行的影响是平等的,对货币供给量具有极强的影响力(一帧烈药)○。局限:对经济的波动大,不宜轻易采用和存款准备金对各类银行和不同种类存款的影响不一致

3我国的情况:按经济发展需要及时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增加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 ○ 2)再贴现政策

1.含义:指中央银行通过正确确定和调整再贴现率来影响市场利率和投资成本,从而调剂货币供给量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

1优点:调节货币总量和信贷结构的政策意向 2.优缺点:○2缺点:○难以真正反映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意向,可能导致再贴现贷款规模甚至货币供给量发生非政策意向的波动,调整频繁会引起市场利率的经常波动,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预期。

3)公开市场业务

1.含义:指各类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债券、中央银行证券或私人票据等)自由议价,其交易量和交易价格都必须公开现实的市场。

2.特点:公开性、灵活性、主动性、直接性

1运用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主动权在中央银行,可以经常性、连续性的操作,并具有 3.优缺点:优点:○

2可灵活安排,3较强的弹性;○可以用较小规模进行微调,不至于对经济产生过于猛烈的冲击;○促使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效结合和配合使用

1需要以发达的金融市场做背景,如果市场发育程度不够,交易工具太少,则会制约 局限性:○

2必须有其他政策工具的配合。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效果。○

(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1.概念: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或特殊用途的信贷而采用的信用调节工具 2.主要有:1)消费者信用控制

2)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3)不动产信用控制 4)优惠利率

(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1.直接信用控制:中央银行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一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用活动进行直接控制,如规定利率最高限额、信用配额、流动性比率和直接干预。

2.间接欣用指导: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和金融检查等办法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信用变动方向和重点是时间接指导。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时滞

一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一)概念:货币管理当局确定货币政策之用,从选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进行显示操始到实现目标之间,经历过的。各种中间环节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因果关系的总和。

(二)分类:

(三)主要路径的描述

(四)影响的因素

1.传统的描述:通过利率的变化传导

2.完整的描述:除利率外,还应该有汇率的变化、权益价格的变动、银行信贷的调节,以及企业和家庭收支的调节等

3.新的变化:1)体制的因素 2)信贷支持的重点 3)经济增长的模式

二 货币政策的时滞

(一)概念:货币政策从研究、制定到实施后发挥实际效果的全部时间过程和时间差

(二)分类:1.内部时滞:中央银行从制定政策到采取行动所需要的时间

2.外部时滞:中央银行从采取行动到这一政策对经济过程发生作用所需要的时间距离

三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一)概念:货币政策在稳定货币和刺进经济增长这两方面的作用大小和有效程度,即货币政策的实施在多大程度上以尽可能低的通货膨胀来获取尽可能高的经济增长。

(二)是否有效取决于三个条件:1)货币能否系统的影响产出

2)货币与产出之间是否存在稳定联系

3)货币管理当局能否有效地控制货币量的多少

(三)货币供给量的增加能否顺畅地传导到最后环节并提高社会总产出水平,受限于三个条件:1)增加货币供给量能否降低利率

2)降低利率能否扩大投资 3)是否已达到充分就业均衡点 四 关于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

(一)概念:各国充分考虑国际经济联系,有意地以互利的方式调整各自货币政策的过程

(二)背景:一是发生在利益主体(主权国家或经济地区)之间发生了利益冲突 二是发生在通过冲突双方的协定或者说妥协可以使双方都获利,亦或说至少改善一方的情况而另一方不受到损害时。

(三)动因 1)外在动因:经济的相互依存性

2)内在动因:货币政策溢出效应

(四)方法:博弈(或对策)论

(吴)协调失灵的主要原因

1.宏观经济计量模型的不确定性 2.违约冲动带来的不确定性

3.政策协调中分配利益和分摊协调成本的不确定性 4.协调过程政策目标的矛盾性。

第二篇:金融学原理

1、货币有哪些职能?

答:交易媒介、价值尺度、制服的手段、储存价值

2、货币的出现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残生了哪些方面的影响?

答:货币的出现极大的推动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的发展,货币的价值储藏职能的充分发挥,推动了社会资本的重新配置。

3、资金流动的机制是什么? 答:储蓄—投资转化机制

4、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在资金转移中有何不同?

答:资本市场是指限期在一年以上的金融市场,它的主要职能是将储蓄转化为投资,促进物质资本的形成;货币市场是指期限在一年以内的金融市场,它的主要职能是调剂临时性的资金余缺。

5、什么是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有哪些方法可以防止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答:金融系统中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信息不对称就是在金融活动中,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信息。信息不对称会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金融中的道德风险是指,资金短缺者在夺得了投资者提供的资金后,从事一些投资者所不希望的活动;逆向选择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使贷款者选择的结果往往是那些风险更高的借款者或保险公司选择的是那些风险最高的投保人,而将风险较低的借款者或投保人排挤出了市场。可通过以下方法解决该问题:私人部门产生和销售信息、金融中介、贷款承诺、抵押和净值、外部监管。

6、抵押和净值为什么能够降低后防止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答:抵押,抵押品弱化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不利后果,因为它使贷款者得以在借款者违约的情况下减少损失。尤其是抵押品的价值与贷款额之比越高,借款者违约的可能性就越小。如果贷款者发生贷款违约,贷款者可以变卖抵押品,并用出售所得的款项补偿未清偿的贷款余额。净值发挥着与抵押品类似的作用。公司的净资产月高,对外源融资的依赖性就会越弱,但另一方面,它也就越容易得到外源融资的支持。

7、金融中介能够完全解决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吗?

答:金融中介机构知识部分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并没有解决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全部问题。事实上,作为中介几个的银行也常常遭受逆向选择和借款者道德风险的冲击。

8、假设你购买了某公司股票,你从哪些方面来防止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答:信息的私人产生和销售、金融中介、贷款承诺、抵押和净值、合约的正向激励、外部监管和政府的作用。

9、自有资本金比率的提高,对借贷总量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信息不对称的后果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10、人们储蓄的动机是什么?

答:人们储蓄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最基本的储蓄动机可以归纳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资动机。

11、什么是资产的风险?什么是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

答:风险就是未来的不确定性。风险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是同一组类的所有资产共同面临的风险,不能通过投资组合来分散;非系统性风险是某一种资产所面临的特有风险,这种风险可以通过组合投资来分散。

12、如何规避非系统性风险? 答:通过投资来分散风险

13、内部融资和外源融资有何区别? 答:内源融资是指资金使用者通过内部的积累为自己的支出融资。外源融资是指资金短缺者通过某种方式向其他资金盈余者筹措资金。内源融资月外源融资具有不同的经济意义和影响。

14、政府融资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1)向中央银行借款或透支:过高的财政赤字导致过高的基础货币发行,会引发较高的通货膨胀。(2)增加税收:对政府来说,虽然可以较为方便地筹集到它所需的资金,但是,会带来一些不良影响。(3)发行政府债券:增强了中央银行制定和只想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便于中央银行的货币控制和稳定币值。发行国债也具有挤兑效应,即政府国债会挤出民间投资。

15、请阐述李嘉图等价定理的主要内容。

答:向中央银行借款或透支不利于中央银行的货币控制,增加随手则又会遭到人们的抵制,最理想的办法是发行政府债券来融资。但是,无论是增税,还是增加政府债券,它们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是没有差别的,这一原理呗称作李嘉图等价定理。

16、简要描述中国的商业银行体系,你认为它将来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答:商业银行就是以经营存款、贷款、办理转账结算为主要业务,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企业。我国的商业银行体系主要由三个层次构成:国家控股的商业银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

17、政策性商业银行在一国经济中有什么样的作业?

答:主要是指由政府创立或担保,以观测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为目的,具有特殊的融资原则,不以营利为目标的金融机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些领域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奢贵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其投资规模大、周期长、直接经济效益低、资金回收时间长、风险高、回报率低等原因,以盈利为目标的商业银行不愿意提供贷款,政策性银行专门为这些项目提供低息的补贴性融资。

18、证券公司有何作用?主要业务有哪些?

答;证券公司是进入资本市场从事股票、阿海权或基金叫交易必要组织。是在证券市场上经营证券业务的非银行金童机构。对保证证券的发行、交易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经纪、投资银行和自营是我国证券公司传统的三大业务。

19、证券交易所有何作用?证券交易所的组织形式有哪些类型? 答:证券交易所就是组织证券买卖的场所。证券交易所为证券的买卖创造了一个有组织的经常性的连续交易市场。形式分为两大类:公司制证券交易市场和会员制证券交易市场。20、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之间有何重要区别?

答:中央银行享有货币发行的垄断权,是发行的银行;中央银行代表政府管理全国的商业和政策性银行业、经营国库、代表政府参与国际金融机构组织的会议和活动,代表政府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通常称为政府的银行;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在商业银行资金不足时,尤其是当商业银行遇到存款者挤提,有可能陷入严重的困境时,商业银行为了防止发生银行挤提的危机,通常会发挥最后贷款人的作用,向这类银行发放贷款,因而又称它为银行的银行。

21、什么是金融控股公司?它有哪几种类型?金童控股公司与一般的金融机构相比,有何优点?

答:金融控股公司是指以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金融机构作为子公司的一种纯粹型控股公司。有银行控股公司、证券控股公司、保险控股公司、金融服务控股公司。优点:(1)可以充分利用其有限资源,实现金融业的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盈利水平;(2)金融隔夜的结合由于与降低金融业务自身的风险,一种业务收益的下降,可以用另一种业务的收益来弥补,从而保障利润的稳定性;(3)在金融控股公司中,商业银行在贷款时和投资银行在办理证券承销时可以充分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从而降低贷款的呆账率和投;(4)金融控股公司中的一条龙金童服务的竞争,有利于优胜劣汰,有利于提高效益和促进社会总效用的提高。

22、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职责是什么? 答:(1)依法对全国银行业和信托业实行集中统一的管理。研究和拟定银行业和信托业的发展方针政策、战略和行业规划,起草有关的法律法规。(2)审批和管理银行、心态等金融机构的设立、变更和终止;参与、组织银行和信托机构的破产和清算。(3)对银行、信托等日常业务进行监督管理,促进银行、信托击鼓谨慎经营,保证金融稳健运行。(4)对银行和信托等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稽核、检查,审查这些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及时化解潜在的金融风险。(5)对银行、信托等金童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予以及时查处。

23、中国证券监管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 答:研究和拟定证券、期货市场的方阵政策和发展规划,起草证券、期货市场有关法律法规。(2)同意监管证券、期货结构、监管各类证券、起火机构和证券交易所,负责掌权、期货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和从业人员的资格管理,依法对证券、期货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处罚(3)负责对油价证券的发行和交易进行监督管理。(4)负责对上市公司及其信息披露的监管,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

24、保险监管管理委员会的职能 答;(1)依法对全国保险市场实行几种统一的监督管理。(2)审批和管理保险公司、保险代理人和保险经纪人机构的设立、变更和终止;参与、组织保险机构的破残和清算(3)制定主要保险险种的基本条款和费率,对保险公司上报的其他保险条款和费率审核备案,维护保险市场秩序。(4)监督、检查保险业务经营活动(5)依法对保险机构业务激起从业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以及非保险机构经营保险业务或变相经验保险业务进行调查、处罚(6)几种统一管理保险业的对外交往和国际合作事物

25、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职能? 答:(1)负责国际收支的统计与管理,拟定并组织试试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制度,负责国际收支统计数据的采集,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提出维护国际收支平衡的政策建议(2)负责外汇市场的管理,监督管理外汇市场的运作秩序,培育和发展外汇市场(3)。负责外汇外在管理,制定经常项目下的汇兑管理办法,依法监督经常项目下的汇兑行为;规范外汇账户管理,依法监督管理资本项目下的交易和外汇的汇入汇出及兑付(4)瘦中国人民银行的委托,经营国家外汇储备

26、贷款证券化对商业银行有何意义?

答:资产证券化就是上一额银行将非标准化的贷款资产几种起来,组成资产集合,然后再将集合的资产细分为保准花的可以转让的证券资产。通过贷款资产的证券化就提前收回了贷款的本金,而随着债券的转让,借款者违约和李力持波动的风险也一同转让给了证券化资产的持有者。

27、按承销者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来划分,股票或债券的发行方式有本质有哪些? 答:全额报销、余额报销、代销

28、市场过度反应?

答:证券市场过渡反映是指某以事件引起证券价格剧烈波动,超过预期的理论水平,然后再以反向修正的形式回归到其应有的价位上来的现象

29、什么是货币市场基金,它有哪些特点? 答:(1)基金单位是2元(2)流动性好、安全性高(3)风险低(4)投资成本低(5)一般为开放式基金(6)税收优惠

30、金融原生品和金融衍生品有何区别?

答:原生品主要职能是媒介储蓄向投资转化,或者用于债权债务清偿的凭;金融衍生品是在原声金融工具基础上派生出来的金融产品,包括期货、期权等,它们的价值取决于相关的原生品的价格,其主要功能不在于调剂资金的余缺和直接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而是管理与原声金融工具相关的风险暴露。

31、远期交易在风险管理中有何作用?

答:远期交易是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个时期按照预先签订的谢意交易某以特定资产的合约,主要有远期利率协定和远期外汇交易。远期交易的作用在于锁定未来的价格,较有效地规避风险

32、试比较远期交易和起火交易在风险管理中的区别

答:远期交易是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个时期按照预先签订的谢意交易某以特定资产的合约,主要有远期利率协定和远期外汇交易。远期交易的作用在于锁定未来的价格,较有效地规避风险。期货交易是指买卖双方事先就交易的商品数量、质量等级、交割日期、交易价格和交割地点等达成协议,在未来某以日期事迹交割的交易。起火交易的基本功能是价格发现和规避风险

33、什么是期货交易?期货交易有哪些功能?

答:期货交易是指买卖双方事先就交易的商品数量、质量等级、交割日期、交易价格和交割地点等达成协议,在未来某以日期事迹交割的交易。起火交易的基本功能是价格发现和规避风险

功能:价格发现,它指的是起火市场上买卖双方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不断封信起火交易商品的未来价格,并实质逼近某以均衡水平,从而为未来的侠诺价格却动提供充分信息的过程 规避风险,它指的是期货交易的产品的持有者在期货市场上买进或卖出与其所持有产品数量相当、但交易方向相反的起火合约,以期抵偿因现货市场价格变动而带来的实际价格风险的过程。

34、利用期货进行套期保值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1)交易方向想,即在现货和期货市场上同时或先后采取相反的买卖行为,从而建立起一种互相冲销的机制(2)原生产品相同(3)交易的数量相等(4)月份相同

35、请描述期权的价值

答:期权的价格等于弃权的内在价值与事件价值之和。内在价值是指期权的溢价部分,即市场价格与履约价格直接的差额,时间价值指期权的买入期权随着事件的延长,相关期货价格的变动有可能在期权增值时乐意为这一期权所付出的权利金金额

36、互换交易的基本原理

答:指交易双方根据互补的需要,以商定的本金数额和李力持为基础,进行债务或投资的本金交换并节庆利息的一种金融活动。要求两个独立需要借入不同 货币的借款者,同意在未来的时间内,按照约定的规则,互相负责对方到齐应付的借款本金和利息

37、远期利率协定、利率期权原理

答:是交易双方对未来某一期间的固定利率合约,不管未来市场利率是多少,按照远期利率协定,都要收到/支付约定承诺的利率

是买房向买房制服一笔权利金后,他有权利但没有义务在约定的日期或在此之前约定的价格买进或者卖出特定数量利率期货的一种合约

38、什么是金融发展?

答:是指金融的功能不断得以完善、扩充并今儿促进金融效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的一个

动态过程。

39、促进金融发展的动因有哪些? 答:降低交易费用、规避风险、规避管制、信息技术的发展 40、现在世界金融结构有哪些特征? 答:(1)在我国明确了哟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大力发展股票市场成了普遍共识(2)世界各国工商业企业的外源融资中,绝大部分来自于银行贷款(3)发行企业债券是很多公司外援融资的重要渠道,但只有规模较大、组织完善的公司才能进入证券市场东子,个人和小企业不能发行有组织的资本市场上流通的有价证券来融资(4)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近十年来,中国股票市场比企业债券市场要重要的多(6)借款者在申请贷款时都呗要求提供抵押或第三方担保(7)从资金英语部门来看,安全性资产,如公债和活期存款所占比例在下降(8)人寿和养老保险所占的比重正在上升

41、现代金融机构特征的基本因素?

答:交易成本与风险分散、信息不对称、政府行为与制度的变迁、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42、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有那些特点?

答;(1)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落后和贫穷国家,货比货的程度均比现金工业化国家低(2)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制度都具有二元性质(3)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普遍落后(4)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政府当局都对金融实行严格管制

43、金融抑制有哪些手段/ 答:特别信贷机构、高准备金、利率控制、外汇管制

44、什么是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有哪几种类型?

答: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价格、汇率和金融机构倒闭数——超出社会经济体系承受能力的急剧恶化

四类: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债务危机和资本市场危机

45、为什么金融具有脆弱性?

答:金融本身 具有脆弱性,从而引发金融危机。金融脆弱性是指金融体系本身就具有不稳定的性质,一遇有外部丛集就可能出发金融危机,无论是商业银行、股票市场还是汇率都具有一定脆弱性

46、为什么需要金融管理?

答:金融监管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金融监管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金融叫i的公平、公正和效率、化解金融风险和防范金融危机

第三篇:金融学原理总结

金融学原理

1-1 金融供求及其交易源于社会各部门的经济活动

“2-1 货币与商品伴生,使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

2-2 交换媒介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3-1 一国国际收支逆差时,该国货币汇率趋于贬值;国际收支顺差时,该国货币汇率趋于升值.”

“3-2 当本国货币购买力相对于外币的购买力下降时,本币汇率趋于贬值;当本国货币购买李相对于外币的购买力上升时,本币汇率趋于升值”

3-3 外汇市场上交易者的心理预测对汇率变化有显著影响

“3-4 利率与汇率的关系是:利率高的国家货币在远期外汇市场上贴水,利率低的国家货币在远期外汇市场上升水.”

“3-5 党外国货币共给不变时,本币供给数量与本币汇率反方向变动;当外国收入增长不变时,本国收入增长与本币汇率同方向变动.”

“3-6 本币贬值,有利于增加出口,抑制进口;本币升值,有利于增加进口,抑制出口”

“4-1 偿还与收回,支付与收取利息是信用关系建立的必要条件,利率从信用关系中产生,又引导信用关系的发展”

“4-2 信用与货币相结合形成了新的范畴--金融,它是以货币为载体的借贷活动”

“4-3 自然经济条件下接待资金供求矛盾,贷者集中垄断,高偿还风险和信用维系成本是高利贷者索取高利贷的根本原因 ”

“4-4 国民经济中居民个人,非金融企业,政府,金融机构与国外五个部门的资金余缺状态时现代信用关系存在的宏观经济基础.”

“4-5 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其健康运行依托信用关系的良性运转”

5-1 风险资产的收益率等于无风险利率加上风险溢价

“5-2 利息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导致了收益的资本化,各种有收益的事物,都可以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进行资本定价”

“5-3 利率主要由储蓄,投资,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和国民收入等因素共同决定”

“6-1 现代投资组合理论认为,个别风险可以通过分散投资来消除,系统风险无法通过分散投资消除,不可能通过分散投资完全消除风险”

“6-2 金融资产投资组合选择,本质上是实现资产在时间维度和风险纬度上的有效配置,有效边界时风险相同收益最大,或收益相同,风险最小组合点的连线,有效边界线上的资产组合为有效组合”

“6-3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揭示:系统风险较高的组合投资,其风险溢价也比较高”

“6-4 利率变化通过预期,市场供求机制,无套利均衡机制作用于金融资产价格,使资产价格出现反方向变化趋势”

“7-1 投融资需求是金融市场产生的基础,金融市场的发展促进了投融资的活动”

“7-2 不同国家投资收益率差异是长期资本流动的根本原因,国际利率差异是短期资本流动的根本原因”

“8-1 货币市场利率是一国利率体系中的基准指标,是影响其他金融和经济指标的基础性变量.”

8-2 证券流动性越高,回购利率越低;回购期限越长,回购利率越高

8-3 发行银行的信用等级越高,存单的期限越短,银行借助于存单筹集资金的需求越低,则存单的利率越低;反之则相反

9-1 资本市场有利于促进并购与重组。促进并购与重组是货币市场不具备的一个功能,现代企业的兼并重组离不开资本市场。国内外的资本市场经常出现并购重组案例。

9-2 利率在有加证券发行定价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10-1 资产远期合约价格是在即期价格的基础上加上持有成本,融资成本,共扣除资产在到期前产生的收益确定的。

10-2 无收益资产的现货-远期平价定理:远期合约价格等于其标的资产现货价格的终值,F(t)=s(t)e^r(T-t),F(t)就是使合约价值f(t)为零的交割价格K

“10-3 支付已知现金收益资产的现货-远期平价定理:支付已知现金收益资产的远期合约价格等于标的证券现货价格与已知现金收益现值差额的终值:F(t)=(s(t)-I)e^r(T-t),即令合约价值f(t)=0的交割价格K”

“10-4 支付已知收益率资产现货-远期合约平价定理:支付已知现金收益率资产的远期价格等于标的证券现货价格按照扣除已知收益率(q)后的无风险利率(r-q)计算的终值,F(t)=S(t)e^(r-q)(T-t),即令f(t)=0时的交割价格K”

10-5 风险中性的市场环境中,不存在套利的可能,基础证券与衍生证券的期望收益率都恰好等于无风险利率,基础证券或衍生证券的任何盈亏经无风险利率的贴现就是它们的现值 10-6 复制组合与被复制品完全等价,如果复制品与被复制品市场价格出现失衡,就会引起套利交易,结果使两者价格复位,形成无套利均衡

11-1 金融机构的产生与发展内生于实体经济活动的需要

11-2 融资和提供金融服务是金融机构最基本的功能

12-1 存款类金融机构通过吸收存款和介入资金形成资金来源,再通过各类贷款与证券投资运用资金,成为资金供求者之间的信用中介

12-2 依据会计规则,商业银行的资产=商业银行的负债+银行资本

12-3 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遵循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兼顾的原则

13-1 投资基金管理公司通过集中零散资金形成规模,依托专业化管理进行投资组合,分散投资风险,获得相对稳定的收益

13-2 保障类金融机构集合具有同类风险的众人,依据概率分布合理计算分担金,以收取保费的方式集中并运用巨额的社会保险基金,对少数出险者的经济损失进行补偿

13-3 金融租赁公司的业务运作以出租商品为基础,将融资与融物相结合,为承租人融通资金

14-1 中央银行是国家授权负责指定和实施货币政策以调控国民经济,监督管理金融业以维护金融运行和稳定,服务于政府和整个金融体系并代表国家开展对外金融交往与合作的宏观部门

15-1 在一定时期内执行流通手段只能的货币必要两主要取决于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

15-2 投资兴货币需求主要受利率影响,是利率的递减函数

16-1 货币供给量是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乘积

16-2 中央银行通过国外资产业务,对政府债券,对金融机构债券等资产业务收放基础货币,通过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等负债业务调节基础货币

16-3 商业银行以原始存款为基础发放的贷款,通过转帐支付又会创造出新的存款。

16-4 存款扩张倍数的大小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体现率和超额准备金率之间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18-1 货币政策通过调节货币供求和利率,汇率等金融价格,作用于各经济变量,进而影响币值,就业,国际收支和经济增长

20-1 经济发展决定金融发展,金融在为经济发展服务并与之紧密相结合中才能稳健发展,金融的发展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

20-2 金融的发展水平,稳定性程度,产业功能和运作效率与金融结构的合理性正相关

20-3 经济金融化与金融全球化在推进经济金融相互融合与金融高度发达的同时,也增加了金融的脆弱性和风险性

第四篇:金融学原理,随堂练习2018

金融学原理,随堂练习2018

第一篇 货币、信用与金融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1.(单选题)下面哪一个不属于货币的职能:()

A 流通手段

B 支付手段

C 积累和保存价值的手段

D 身份象征的手段

答题:

A.B.C.D.(已提交)参考答案:D 问题解析:

2.(单选题)辅位币的特征有:()

A 自由铸造

B 自由流通

C 有限法偿

D 自由储藏

答题:

A.B.C.D.(已提交)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第二章 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制度

1.(判断题)对内价值是对外价值的基础()

答题:

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2.(判断题)货币购买力实际上是一般物价水平的倒数()

答题:

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第三章 信用、利息与信用形式

1.(单选题)下列关于利息的本质的表述,哪种是错误的?()

A 所有者因贷出货币或货币资本而从借款人那里获得报酬

B 投资人让渡资本使用权而索要的补偿

C 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体现了货币资本家与职能资本家共同占有剩余价值和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D 利息的本质是商品价格与商品成本之差

答题:

A.B.C.D.(已提交)参考答案:D 问题解析:

2.(单选题)根据筹资成本的高低排序,下列哪种排序是正确的?()

A 高利贷 > 财政贷款 > 银行贷款 > 世界银行贷款

B高利贷 > 银行贷款

> 财政贷款 > 世界银行贷款

C 高利贷 > 世界银行贷款 > 银行贷款 > 财政贷款

D高利贷 > 世界银行贷款 > 财政贷款 > 银行贷款

答题:

A.B.C.D.(已提交)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

第四章 金融范畴的形成与发展

1.(判断题)在中国的日常生活中,“金融”大体覆盖的方面有:与物价有紧密联系的货币流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体系、短期资金拆借市场、资本市场、保险系统、国际金融等方面()

答题:

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第二篇 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

1.(单选题)下列哪个不是国际金融机构()

A 国际清算银行

B 工商银行

C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 亚洲银行

答题:

A.B.C.D.(已提交)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

2.(单选题)下列哪家银行是政策性银行()

A 中国银行

B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C 中国建设银行

D 中国工商银行

答题:

A.B.C.D.(已提交)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第五章 金融中介体系

第五章 存款货币银行

1.(单选题)经营模式划分,商业银行分为()

A职能分工型银行和全能型银行

B长期金融银行,短期金融银行

C 专营有价证券买卖的银行,专营信托业务的银行

D 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

答题:

A.B.C.D.(已提交)参考答案:A 问题解析:

2.(单选题)各国实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具体组织形式,不包括以下类型:()

A 官方建立

B 官方与银行界共同建立

C 在官方支持下,由银行同业建立

D 银行自主建立

答题:

A.B.C.D.(已提交)参考答案:D 问题解析:

第六章 中央银行

1.(单选题)中央银行的职能不包括()

A 发行的银行

B人民的银行

C 银行的银行

D 国家的银行

答题:

A.B.C.D.(已提交)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

2.(单选题)国家单独建立中央银行机构,使之全面、纯粹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责,这种中央银行制度,属于哪种制度?()

A 单一型

B 复合型

C 跨国型

D 准中央银行型

答题:

A.B.C.D.(已提交)参考答案:A 问题解析:

第七章 金融市场 1.(单选题)单选题

金融市场类型不包括()

A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

B 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

C 货币市场与实物市场

D 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

答题:

A.B.C.D.(已提交)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2.(判断题)金融市场的功能包括:调剂资金的余缺、分散和转移风险、资源发现()

答题:

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第八章 资本市场

1.(单选题)新证券发行的方式有()

A 私募

B 直销

C 拍卖

D 捐赠

答题:

A.B.C.D.(已提交)参考答案:D 问题解析:

2.(判断题)一级市场是组织证券发行的市场;二级市场也称次级市场,是已经发行的证券进行交易的市场。()

答题:

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第九章 金融体系结构

1.(判断题)金融体系的五个构成要素是:由货币制度所规范的货币流通;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国家对金融运行的管理和在金融领域进行的政策性调节,是由金融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答题:

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2.(判断题)银行存在的根源是追求利润()

答题:

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第十一章 金融基础设施

1.(判断题)狭义的金融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确保金融市场有效运行的法律程序、会计与审计体系、信用评级、监管框架以及相应的金融标准与交易规则等。()

答题:

对.错.(已提交)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第三篇 货币均衡与宏观政策 第十二章 利率的决定及作用

1.(单选题)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是()。

A、差别利率

B、实际利率

C、公定利率

D、基准利率

答题:

A.B.C.D.(已提交)参考答案:D 问题解析:

2.(单选题)国家货币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所规定的利率是:()

A、实际利率

B、市场利率

C、公定利率

D、官定利率

答题:

A.B.C.D.(已提交)参考答案:D 问题解析:

第十三章 货币需求

1.(单选题)马克思关于流通中货币量理论的假设条件是()。

A、完全的金币流通

B、完全的纸币流通

C、金币流通为主

D、纸币流通为主

答题:

A.B.C.D.(已提交)参考答案:A 问题解析:

2.(单选题)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强调的是()。

A、恒久收入的影响

B、人力资本的影响

C、利率的主导作用

D、汇率的主导作用

答题:

A.B.C.D.(已提交)参考答案:A 问题解析:

第十四章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第十五章 货币供给

1.(单选题)马克思关于流通中货币量理论的假设条件是()。

A、完全的金币流通

B、完全的纸币流通

C、金币流通为主

D、纸币流通为主

答题:

A.B.C.D.(已提交)参考答案:A 问题解析:

2.(单选题)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强调的是()。

A、恒久收入的影响

B、人力资本的影响

C、利率的主导作用

D、汇率的主导作用 答题:

A.B.C.D.(已提交)参考答案:A 问题解析:

第十六章 货币均衡与总供求

1.(单选题)对总需求和货币供给之间关系的正确理解是()

A、总需求决定货币供给

B、总需求等于货币供给

C、货币供给是总需求的载体

D、货币供给决定总需求

答题:

A.B.C.D.(已提交)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2.(单选题)如果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当物价水平提高时,实际货币供给量将会(A、不变

B、增加

C、减少

D、先增加后减少

答题:

A.B.C.D.(已提交)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第十七章 开放经济的均衡

1.(单选题)狭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定时期内的哪项收支。()

A、外汇

B、贸易

C、经常项目

D、资本项目

答题:

A.B.C.D.(已提交)参考答案:A 问题解析:

2.(单选题)国际收支出现大量顺差时会导致下列哪种经济现象。()

A、本币汇率上浮,出口增加

B、本币汇率上浮,出口减少

C、本币汇率下浮,出口增加

D、本币汇率下浮,出口减少

答题:

A.B.C.D.(已提交)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

第十八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1.(单选题)一般而言物价水平年平均上涨率不超过3%的是()

A、爬行通货膨胀

B、温和通货膨胀

C、恶性通货膨胀

D、奔腾式通货膨胀

答题:

A.B.C.D.(已提交)参考答案:A 问题解析:

2.(单选题)通货膨胀时期从利息和租金取得收入的人将()

A、增加收益

B、损失严重

B、不受影响

D、短期损失长期收益更大

答题:

A.B.C.D.(已提交)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

第十九章 货币政策)1.(单选题)实施“逆风向”相机抉择的调节是()的货币政策主张。

A、货币学派

B、供给学派

C、凯恩斯学派

D、合理预期学派

答题:

A.B.C.D.(已提交)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2.(单选题)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主要受()的影响。

A、货币当局对经济发展的预见力

B、货币当局制定政策的效率

C、宏观经济和金融条件

D、货币当局对政策的调整力度

答题:

A.B.C.D.(已提交)参考答案:C「更多(随堂,平时),添加WeChat 问题解析:

ID:xu940413」

第五篇:比较文学原理笔记

一、比较文学的定义 1.定义史之法国学派

卡雷 :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国际间的精神关系,研究拜伦和普希金、歌德 卡莱尔、司各特和维尼之间的事实联系,研究不同的国家作家之间的作品、灵感,甚至生平方面的事实联系。性质:文学史的一支;

研究对象与范围: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作家与作品之间的事实联系; 研究方法:强调事实联系的实证主义方法。

梵·第根:“‘比较’这两个字应该摆脱了全部美学的含义,而取得一个科学的含义。” 2.定义史之美国学派 雷马克 :“比较文学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和其它知识以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例如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等。质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文学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 性质:是一种文学研究,涵盖了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

研究对象与范围:跨国界的有“事实联系”的文学关系,跨国界的无事实联系的文学研究,以及文学与其它学科的比较研究。

研究方法:大规模综合比较与审美批评的方法。3.定义史之俄罗斯学派

日尔蒙斯基:历史—比较文艺学是文学史的一个分支,它研究国际联系与国际关系,研究世界各国文艺现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文学事实相同一方面可能出于社会和各民族文化发展相同,另一方面则可能出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接触与文学接触……通常两者相互作用,但不应将它们混为一谈。

各民族的文学现象中出现相同现象的解释:或者是文化交流和互相影响,或者是由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统一性,也即文学过程的类型学类似。

研究方法上:强调从人类历史和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的高度来认识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

4.对比较文学的共识

(一)研究对象:四个跨越的三种文学关系。

(二)性质:文学研究的一支。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不单纯是一种研究方法。

(三)学科特征:具有开放性、宏观性的特点。(跨越性、可比性、开放性)

国别文学:按国家这样的政治概念相区别的文学。

民族文学:指多民族国家中,那些保持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与民族语言文学的民族,其作家遵循相同的美学标准,所保留下来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书面和口头文学。

总体文学:又称一般文学。其内涵是指为探求文学的普通规律,对所有文学现象进行全面的、综合的文学研究,与常义上的“文学理论”同义。也常被理解为比较文学最终达到的目的。世界文学:

1、歌德:各国文学合而为一,成为一个伟大的综合体。

2、获得了世界盛誉的作家和作品。

3、各国文学之和。

尝 试 性 的 定 义

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

质言之,比较文学是一种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可比性原则

(法)巴尔登斯伯格《比较文学:名称与实质》:

仅仅对两个不同的对象同时看上一眼就作比较,仅仅靠记忆和印象的拼凑,靠一些主观臆想把可能游移不定的东西扯在一起来找类似点,这样的比较决不可能产生论证的明晰性。可比性:即比较研究的可能和比较研究的价值。

——跨越性、可比性与文学性,是比较文学研究对象的三个本质特征。

1、事实联系的可比性

2、价值关系的可比性:相似性不等于可比性

3、交叉关系的可比性

思考题:

1.乐黛云认为:比较文学的根本目的就在于通过文学促进文化沟通,坚持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改进人类文化生态和人文环境,避免灾难性的文化冲突以至武装冲突。你认为比较文学的根本目的应该是什么?

2.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

民族文学走向世界文学是大势所趋

乐黛云:“和而不同”

要避免两种主义:

*西方中心主义:以西方文化为中心来理解他种文化的思想方式。呈现为两种形式:一是西方人对于自身文化的扩张,二是其他民族对于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

*本土主义:一种与西方中心主义相对立的、狭隘的民族主义,或称为文化保守主义。既是一种文化孤立主义,又是另一种文化中心主义。

四个跨越: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跨文化是本质;跨民族(国家)、跨语言是对跨文化的补充;跨学科本身也属于跨文化。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是不是比较文学?

三个关系:

材料事实关系------→文献学与考据学

美学价值关系------→理论与批评

学科交叉关系------→科际整合对“比较”的认识:

1、比较并非本学科的独特研究方法,也即,文学比较不是比较文学。

2、比较在比较文学中的重要地位:基本立场,自觉意识,贯穿始终。

卡雷:没有比较的观念,没有了比较的方法,比较文学也就终止了,取而代之的是其他文学研究领域的开始。

1、它不受时间、空间以及作家、作品本身地位高低、价值大小的限制。

2、它比传统文学研究具有更宽泛的内容。

3、研究方法上,比较文学具有兼容并包的特点,且能迅速接纳新思想、新方法。

下载《金融学原理》笔记(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金融学原理》笔记(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学《教育学原理》笔记

    2018教育学考研:311教育学《教育学原理》笔记1(超长) 第一章 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①揭示教育规律 ②科学......

    《美学原理》笔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美学原理》2012版主要参考书: 《现代传播美学》 曾耀农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8年6月第一版《新编美学教程》 王一川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

    金融学原理作业--调查报告内容

    调查报告内容: 1、近十年来当地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即当地主要依靠哪些行业来支撑当地经济 2、近十年来当地企业变化情况。可以分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中小民企来叙述(如果不清楚......

    金融学原理·随堂练习2018秋

    金融学原理,随堂练习2018 第一篇 货币、信用与金融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1.(单选题) 下面哪一个不属于货币的职能: A 流通手段B 支付手段C 积累和保存价值的手段D 身份象征......

    艺术原理与艺术经典笔记整理

    艺术原理与艺术经典笔记整理 康尔 艺术本质:功能、起源、发展、现象、分类、创作、鉴赏、批评、教育 基本架构 追问一:艺术是什么 1 艺术是对现实时间的“模仿”——亚里士多......

    建筑原理笔记(含五篇)

    什么是设计:1词典解释:设计是按照任 务的目的和要求,预先提出工作方案和计划,绘出图样,显然,此处“预先”一词成为设计最重要的特征。也就是说无论什么领域,为“未来”提供计划,方案......

    会计学原理学习笔记

    会计学原理学习笔记: 绪论 会计定义:会计是经济管理的组成部分,它是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对经济活动进行连续、全面、系统和综合的反映和监督,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预......

    《室内设计原理》复习笔记

    《室内设计原理》复习笔记第一章·室内设计的含义:室内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美学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