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原理与艺术经典笔记整理

时间:2019-05-14 12:55: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艺术原理与艺术经典笔记整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艺术原理与艺术经典笔记整理》。

第一篇:艺术原理与艺术经典笔记整理

艺术原理与艺术经典笔记整理 康尔

艺术本质:功能、起源、发展、现象、分类、创作、鉴赏、批评、教育 基本架构

追问一:艺术是什么 艺术是对现实时间的“模仿”——亚里士多德 艺术是“理念”“理式”或“宇宙精神”的显现 黑格尔《美学》 “阳阳”“道” 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 是“生命冲动的产物” “诗言志”“文言心”内心一切的展示

陕北民歌《满天星星一颗星》咏叹调 艺术是心与物的结合,是主观与客观的结合,是再现与表现的结合——李泽厚 艺术是一种实践精神的文化形态;原理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集中的审美形态; 定义=特征+类别。Defination=distinctions+classes 行为艺术(爆炸艺术)

康尔:艺术是对于有意味的图谋的尚美求新的表述 艺术生产者图谋: 1 传递美好,寄托情感 2 储存记忆,传承感悟 3 相声传形,彰显能耐 4 宣泄积郁,愉悦身心 5 求新尚异,寻求闻达 6 兼而有之 追问二:艺术何用?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怒。”——《论语》 尔者致用,近者事君,多强于鸟兽草木之名。(看不懂)四大功能: 教育——审美——认识——娱乐 本体功能+延伸功能 具象

本体:表述交流,把握世界,恬情养心(艺术表达爱情、艺术写情书)典型

人类无法长期面对混沌而高深莫测的世界——认清、认知 直觉

掌握世界:理性,艺术,实践精神,宗教||具象方法 认识世界 虚构

恬情养心——心灵美好(音乐 画 戏剧 艺术品)

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社会,人类发展 “兽顶名画” 周立波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米兰昆德拉 帮助我们内心的和谐,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建构

帮人们建构一个非物质的虚构的理想的精神世界,让人类拥有自己的精神家园 追问三:艺术从哪里来 1 艺术起源于游戏 艺术起源于模仿——绘画、雕塑 3 艺术起源与巫术——戏剧 舞蹈 4 艺术起源于情感表现——诗歌 书法 5 艺术起源于劳动—— 音乐 歌舞 研究起源,有意义,难度大

康尔:艺术起源于对种种有意味的图谋的尚美求新的表述的欲望 追问四:艺术的门类 诗歌(文学)2 音乐3 绘画4舞蹈5 戏剧6 建筑雕塑7 电影(影视)存在方式 空间:绘画 雕塑 建筑 书法 摄影 时间:音乐 文学 广播艺术 时空:戏剧 舞蹈 电影电视 感觉器官:

视觉:文学 绘画 雕塑 建筑 书法 摄影 听觉:音乐广播艺术 试听:戏剧 舞蹈 电影电视

二分法: 个体——群体 居室——公众 校园——社会

叙事——抒情 大众——小众 表演型——费表演型 分类目的

① 进一步认识不同的门类 艺术样式和语言特征(1)表呈型(2)述说型(3)表述型

②进一步认知不同的门类 艺术样式的优势和缺点 《拉奥孔》目录 ————————————的不可替代性(此处省略)

具体的艺术门类,品种,样式,只有在坚守独特性时,有选择的吸纳其他门类的长处,才能超常规发展

例:戏剧吸纳电影中的蒙太奇《死天葬身计》 电影 戏剧 虚拟 《狗镇》 音乐 舞蹈 女子十二乐坊 追问五:什么是艺术风格,流派和思潮

风格:艺术家创作个性,在多部作品中集中体现|书法 诗歌 建筑(浪漫主义)

个人风格+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域风格 “八大山人” 文革 流派:一定历史时期内,在艺术风格,创作方法,思想倾向,审美追求方面相近或相似的艺术家群体 名:1 据发源地 2 开创人名 3 据艺术,风格,主题,方法,倾向,题材 4 据„„之社团,杂志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14-16世纪 文艺复兴→笛卡尔 理性哲学出现→英 工业革命开始(18世纪中叶)→象征主义,是个出现(19世纪)现代→后现代 二战结束(19世纪)现代艺术

① 界本质可知 “认识论”艺术家用以反映社会本质 ② 人的伟大,尊严,智慧,力量,崇高,人体之美 ③ 事物之间有联系 ④ 主张精英化 后现代

① 本体论”艺术自足

② 放人的本能,冲动,欲望,反讽,司空见惯,不合理 ③ 世界本体是碎片

④ 大众化,反崇高,善于思考问题,尖锐,结构之思维方式 昆曲

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

源自昆山 昆山腔(元)|1394年 朱元璋召见 四大声腔:弋阳(江西)、海盐,昆山腔、余姚腔 顾阿瑛 顾坚(风月散人)

昆曲:是声腔,曲调,曲词,音乐与文学之复合 魏良辅(1489-1566)用官话为“吴语”正者 生命力旺盛,影响力巨大,文化内涵丰富 中山韵——依字定腔——套曲

牡丹亭 “水磨调”——俞平泊(转接无痕)梁辰鱼与《浣纱记》 西施与范蠡 剧者,以歌舞,演故事——王国维 隔水听音,隔帘听曲

200年清唱 将唱腔念白打磨的美轮美奂 形体语言,表现形式,戏服,道具为白剧之师

角色细化,行当;品质,高度诗化,雅俗兼备,分合自由 成就 1 文人介入 2 朝廷偏爱 3 家庭昆班 4 职业昆班 昆曲与雅士名流:吴三桂&陈圆圆 高邮“六燕班”苏州,陈沅 李自成

曹禺《雷雨》 曹雪芹 明清传奇 《西厢记》《金瓶梅》 汤显祖《牡丹亭》 杜丽娘 杜太守 “临川四梦”柳梦梅 洪昇 《长生殿》 浙江钱塘

孔尚任《桃花扇》(孔子)京剧 衰落 花雅之争 京剧和昆曲,秦腔 “案头剧” 话剧 万家宝 高峰 《雷雨》 《茶馆》 舒庆春 易卜生“三一律” 一个地点 一个时间 一个故事 矛盾:悲剧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戏剧把无价值的东西放大 艺术创作 创作主体:生命的第一个行动就是创造行为——罗曼 鉴赏力:艺术品的创作主体,永远是其第一受众 “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音” 洞察力:看穿表象 发现问题——烛照历史 钩沉发徵——拒绝遮蔽 捕获价值 王朔《阳光灿烂的日子》

摄影:爷爷级艺术

纪实性:1 自然与物 2 社会与人 3 艺术性 艺术性:1 表达自己的情感 2 把哲学思想形象化 现实:记录社会发展和变化,引导人们去选择,权衡 广告摄影 宣传 科学研究 家庭个人记录

发现美好 人类事业的延伸拓展

艺术:不关注是否真实(不能鄙视假照片)“后殖民主义”接吻 玉米 红色婚姻 生殖崇拜 生殖器和头颅之选择 批评题材——表扬题材——平和题材 “少年夫妻老来伴”“日月同辉” 无拘无束 无法无天

音乐 抚慰心灵 操练情感 2 陶冶性情 塑造人格 3 开发思维,放养创新 精神 波西米亚中产阶级 流浪艺人 抽烟——思维流动 《天鹅》《红旗颂》

舞蹈 中国 娱神到娱人→仪式到反仪式→专业到非职业 中国舞(手眼身法步)

西方 古典到新古典→表现主义到后现代

电影 1895年12月28日诞生于法国 卓别林《淘金记》 蒙太奇:剪辑手法

三个维度:商品性 艺术性 传媒性

书法: 笔:羊毫 狼毫(黄鼠狼)墨:松烟墨油烟墨 纸:生宣(净皮)熟宣 砚:端砚

书法欣赏:所念即所得 节奏内容形式 情感之系,书写悲情

颜真卿:行书不羁 素华 坚贞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第二《寄侄儿稿》 第三《寒食帖》 无法度 :石压蛤蟆 树梢挂蛇

艺术批评是指从某种艺术观念或艺术理论出发 主要任务 钩沉发徵,阐发内涵 2 品评优劣,褒贬得失 3 总结经验,论争观念

艺术接收系统——艺术接受的高级阶段 艺术活动的大系统 艺术批评的环节的标准 环节 审美感知

分析阐释 浮躁的断定

判断评价 批评标准

批评家所依据的尺度和准则 书法:笔墨说(淡 形)绘画:象意形神说

电影电视剧等叙事艺术:有事有戏有意味 批评的标准 三个特性 主体性 客观性 变动性

艺术批评的原则 锁定对象 有所发现 理据兼备 善意表达

宏观标准

孔子的“思无邪”说 曹丕的“文气”说 刘勰的“意象”说 苏东坡的”神形”说 李渔的“言意”说

两性统一说:政治标准艺术标准 三性统一说:思想性 艺术性 观赏性 克罗齐的美、真、益、善、说

艺术批评的方法 传统的 伦理的方法

社会的方法

历史的方法

审美的方法

文化的方法 现代的 1 精神分析 2 结构主义 3 符号学 4 叙述学 5 女性主义 后殖民主义的方法 艺术批评的角度和种类 角度 宏观 具体 整体 局部 外部 内部 思想 艺术 内容 形式 仰视平视 俯视

种类 细读阐释型 价值判断型 六经注我型 借题发挥型

特征 小品 相声 →对基层文化的熟悉

第二篇:艺术原理与艺术经典试卷回忆

艺术原理与艺术经典试卷题目

康尔

试卷题目(2012年12月26日考卷回忆版)

一、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

1、关于艺术的本质有哪些经典论述,你认为艺术的本质是什么?

答:1 艺术是对现实时间的“模仿”——亚里士多德艺术是“理念”“理式”或“宇宙精神”的显现 黑格尔《美学》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 是“生命冲动的产物”艺术是心与物的结合,是主观与客观的结合,是再现与表现的结合——李泽厚

2、为什么话剧艺术具有不可替代性,简单论述你的理由?

答:从艺术创作更自由便利、观赏成本更低、话剧本身具有不可替代的艺术魅力及观众对艺术多元性的精神需要来论述,可自由发挥。

3、电影有哪些属性,你认为什么样的电影才是好电影?

答:三个属性:商品性、艺术性、传媒性。第二问自由发挥。

二:论述题(40分)

写一篇关于经典艺术作品的艺术批评文章(600字左右)

自由发挥即可,如果不想自己写,也可以事先到豆瓣复制些影评,注意字数要求,还有要评论经典作品,如《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等等豆瓣评分高的电影都没问题,切忌不要评论一些烂片。

PS:康尔老师是一位特别好的老师,对其选修课《艺术原理与艺术经典》的学生给的分都很高,我的两个选修过的舍友拿的都是90+,我刚考完,成绩未知,不过我觉得只要考试态度认真,基本都写满,应该拿90+不是问题,so轻松地去考试吧,祝你考出好成绩。

第三篇:教育原理与艺术--提纲

教育原理与艺术

何齐宗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的概念

广义:教育以影响人的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狭义:学校教育,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承担的目的明确、计划周密的,以影响人的发展为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第二节 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关于教育历史分期的观点

1.生产关系发展为标志: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2.生产力发展为标志:古代教育(古代劳动者的教育和古代学校教育)、现代教育 3.教育自身发展特征为标志:原始状态、古代学校、近代、现代教育。

二、教育发展历程

1.个别教育阶段:一般的个别教育(氏族教育)、特殊的个别教育(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同为一人、自选教育目标内容、自我监控评价。

氏族教育:融合于生产和生活中、靠言传身教、内容是制造使用工具的方法狩猎经验,社会生活经验、宗教、仪式、习俗等。

2.学校教育阶段:特征----阶级性、等级性;内容是统治术;固定场所,专门的教育者;个别教学;没有规范的规章制度。

3.终身教育阶段:特征-----层次类别多样化;学校教育制度化;组织形式主要是班级授课制。

当代教育的趋势:信息化、社会化、终身化。

第三节 教育学的性质与对象

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探索教育规律和教育艺术的科学。

第四节 教育学的历史和现状

1.萌芽:中国古代:孔子,《学记》是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西方:古希腊和罗马,苏格拉底的助产术,亚里士多德的文雅教育,西塞罗的《雄辩术原理》西方第一步教育专门著作。2.独立:培根首先把教育问题作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提出来,夸美纽斯《大教学论》1632年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赫尔巴特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规范的学科。3.深化与拓展:

实验教育学:梅伊曼;拉伊。

1.反对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强调概念思辨的教育学,认为这种教育学对教育方法毫无用处。2.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丰富运用于教育研究,使其科学化。3.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优点:定量研究。缺点:实验研究不能解决价值判断和选择问题,夸大定量的方法,是“唯科学主义”。

文化教育学:狄尔泰;

1.教育研究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即理解与解释的方法; 2.教育的目的是使社会客体主体化;培养完整的人格。3.途径是陶冶和唤醒;

优点:影响深刻,富于启发。局限:没有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建议,过分夸大社会文化现象的价值,忽视其客观规律的存在。

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民生主义与教育》

教育即生活,从做中学,儿童中心。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

有鲜明阶级性;教育源于生产劳动;目的是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现代教育与现代化大生产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人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教育受政治经济文化的制约,也有相对独立性,并有反作用。

当代教育学发展的特征:

走向分科化、综合化;研究基础多样化;研究范式多元化;发展的自觉化。

第二章 教育的功能

第一节 教育功能概述

教育功能:是教育在与其内外环境相互作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反应能力。主要由教育的内部结构和属性决定,但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

教育功能的分类:

教育作用的对象看:个体功能、社会功能。

。。层次看:基本功能、派生功能。

。。方向看:正向功能、负向功能。

。。表现形式:显性功能、隐性功能。

。。性质看:自我保存、自我更新功能。

特征:客观、整体、层次、迟效性。

第二节 教育的个体功能

个体的发展:人身上发生的积极的变化过程。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个体发展的特征:顺序、阶段、不平衡、互补、个别差异性。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

遗传:1.遗传素质的成熟度影响人发展的年龄特点;(物质基础)2.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影响人发展的个别特点;

3.遗传素质本身有可塑性。

环境:提供多种发展的可能,也给出一定的限制。教育:(主导作用)1.规定人的发展方向;

2.对人的影响系统、全面;

3.学校教育有经过培训的教师指导; 4.学校教育为人一生发展奠定基础。

教育的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个体社会化:个人接受社会文化规范和社会行为模式,以形成一定社会的社会成员的过程。体现在:智力、能力社会化;培养社会角色;传递社会规范。

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功能:培养主体意识和主题能力;促进个体特征的形成。教育促进个体整体性发展的功能: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教育的社会功能

社会条件:社会形态、社会变迁、社会的各个要素对教育发展有制约作用。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自身质的规定;历史继承性;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教育对社会的功能:

1.人口功能:提高人口质量,调控数量,迁移。2.经济功能: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科技。3.政治功能:培养人才;社会民主化;形成舆论。4.文化功能:传承、创新;普及;整合交流。

教育对社会整体发展功能:人才;整合;社会关系个体内化;思想觉悟、认识水平。

第三章 教育目的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

教育目的:教育活动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它反映人们对教育所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格要求。

教育目的的体系: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学段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由上到下,逐步具体化;由下到上,逐步达成。

教育目的的性质:“统一”

主客观统一;现实与超越统一;理论抽象与实践操作统一。教育目的的作用:导向、选择、激励、评价。

第二节 教育目的与教育价值取向

1.个体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

个体本位论: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评价教育的价值以对个人的发展作为衡量标准,教育目的以个人需要为本,主张性善论。(卢梭、斐斯泰洛齐、福禄贝尔)

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相反。(柏拉图、荀况、孔德)2.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

人文主义:自由教育、博雅教育。强调以人为中心和以人自身的完善与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教育价值取向。教育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性,使美好的人性得以展示和发挥。亚里士多德、孔子。

科学主义:以科学为中心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哲学基础是实用主义和实证主义。斯宾塞。

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融合:

A. 两者的冲突体现 人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精神追求和物资追求的矛盾。

B. 人文主义看到了人文精神发展的重要性,注重人的理性发展和人格的和谐发展,有其合理性的一面。

C. 科学主义看到现代科技对经济决定性的影响,关注培养人的科学素养,也有科学性的一面。

D. 两者也有局限性,科技和人文有同等重要的作用,本质上不是对立的。两者要保持基本的平衡,并必然趋向融合,科学人文主义是以科学精神为基础,以人文精神为方向的精神教育价值取向。

3.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

形式教育论:也叫训练理论。理论基础是官能心理学。A. 教育的任务在于训练心灵的官能; B. 要以形式训练为目的;

C. 学习迁移时心灵官能通过训练自动产生的结果。

实质教育论:也叫滋养理论。理论基础是联想主义心理学。A. 教育在于提示适当的观念来建设心灵; B. 教育应以实质为目的; C. 必须重视课程和教材的组织。评析: A. 两者都是一定 历史的产物;

B. 形式教育论产生源于文艺复兴后对理性的重视; C. 实质教育论随着科学技术功能的突显而产生; D. 两者的本质是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两者密切联系,互为条件。能力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掌握知识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

第三节 中国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的演变:

1.新中国诞生不久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方针:民族、科学、大众。2.1957年,德智体,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3.1958年,为政治,生产劳动结合; 4.1981年,又红又专,2结合; 5.1982年,青少儿,德智体; 6.1985年,4有,2精神;(科学、献身精神;)7.1986德智体,4有;

8.1991现代化,生产劳动,德智体;

9.增加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0.2001,现代化,人民,生产实践,德智体。

教育目的体系:p11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学段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名词解释)教育目的的实现:

1.形成明确的教学目标意识;(端正教育思想,树立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在具体实践教学中形成明确的、合理教学目标意识。)2.科学地设置和陈述教学目标;

3.用目的与手段的关系调节教学行为。(目的、手段的相关性;及时评价目标的达成度;德智体、知情行整体上关注教学目标的实现。)

第四章 教育主体

第一节 学生

学生:广义、狭义。

特点:能动、发展、完整而独特、学习为主要任务。社会地位:权利的主体(生存、安全、受尊重、受教育); 注意:

时代特点------生理成熟提前、视野开阔兴趣广泛、自我意识增强、价值观念多样化、心理问题增多。

性别差异与教育------因性施教、改变教师队伍性别结构、修订教材和课外读物。独生子女教育:良好家庭环境、学校教育主导、社会化场所和机构。

第二节 教师

教师:广义,狭义。教师职业的沿革:

萌芽:原始社会口传身教,长者和能者为师;

非专门化:官师合一;

专门化:官学衰微,私学兴起;

专业化:师范教育的诞生为标志。1681年法国拉萨尔创立第一所师资训练学校。教师职业的性质:——专业性职业:促进人的发展为职责。

社会地位:社会功能、政治地位、经济地位、社会权利、从业要求。教师的角色:教员、学习者和研究者、心灵的导师、学生的朋友。教师的素质:德,知,能,心,体。

教师专业发展:非关注----虚拟关注----生存关注---任务关注---自我更新关注。

第三节 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定义P171 观点: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说、教师学生双主体说、主体-客体-主体说;都是教育过程的主体和客体;复合主体论(共同客体是教育内容)。

趋势:教师中心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说受到日益批判;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重视。

(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自我教育)

师生关系的类型:强制专断型、仁慈专断型、放任自流型、民主型。

构建理想的师生关系:加强沟通交往;公正无私;提高修养、健全人格。

第五章 教育内容

第一节 教育内容概述

教育内容:P185广义,狭义

教育内容的制约因素: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第二节 教育内容的构成

德育:定义P188

内容:人生观世界观、社会公德、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主纪律法制

智育:定义P193

内容:文化科学知识、基本技能、发展智力

体育:体育运动、学校卫生。

美育:培养正确审美观、发展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劳动技术教育: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

第三节 教育内容的体现

课程: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具体说,就是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与进程的总和。课程具体体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课程结构:课程体系所包含的各种课程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形态。课程的类型:P198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定义和特点)课程的表现形式: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概念)

第六章 教育途径

第一节 教育途径概述

教育途径:指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于受教育者所经渠道的总称。是教育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意义: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保证;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第二节 教育主要途径

教学的内涵:广义,狭义

教学的任务:2基,体智力,道德审美劳动观。

教学过程:启动、定向、感知;理解、巩固、运用;检查、评价。教学的本质:认识过程;特殊的认识过程。

教学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外作业布置、课外辅导、成绩考评。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课堂教学、小组教学。

第三节 教学其他途径

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家庭教育;网络教育;社区教育。

第七章 教育制度

第二节 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指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经验体系以及为保证该体系正常运行而确立的各种规范或规定。

特点:强制、客观、时代性。

学校教育制度: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反映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内部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具体说来,它规定了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相互关系。

学制的制约因素: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人口;历史条件和文化;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当代学制的发展趋势:重视学前教育;大力推行义务教育;普教职教综合化;高等教育层次和类型多样化;继续教育发展迅速。

第二节 中国的学制

学制的历史:

现状:4个层次:幼儿教育、初等、中等、高等教育。

1.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2.大力发展高中教育; 3.高等教育大众化; 4.成人教育蓬勃发展。

第三节 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定义;P268 也叫强迫教育。是指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给予保证的具有强制性质的国民基础教育。

特点:强迫、免费、公共、时代性;

第四节 终生教育

内涵P281也叫终生教育、永久教育、生涯教育等。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育的总和,它包括一切教育活动、一切教育机会和教育的一切方面。

1.横向看,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各个领域的教育;

2.纵向看,指贯穿人的一生的胎儿期、婴幼儿期、青少年期、成人期和老年期等各个阶段的教育;

3.从教育内容看,包括文化科学教育、职业教育和生活教育; 4.从教育的形式看,包括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特点:全民、终生、多样性。

实施策略:立法行政手段;各界共同努力;个人积极参与。

第八章 教育艺术思想史

孔子:知之、好之、乐之。启发式教学。孟子:学生的主动性;教亦多术; 《学记》:教育艺术的辨证关系;强调教师的教学艺术;启发式教学; 王守仁:鼓舞和激励艺术; 梁启超:趣味教育;

蔡元培:适应学生身心发展;反对注入式,提倡启发式。陶行知:学生的兴趣

俞子夷:把科学做基础,用艺术做方法。

苏格拉底:助产术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因材施教、兴趣。夸美纽斯:《大教学论》首次明确讨论教学艺术问题;主动性,循循善诱。卢梭:自由教育,学习兴趣。

第斯多惠:激励、唤醒、鼓舞。兴趣 斯宾塞:教学的趣味性和艺术性。乌申斯基:教育理论、技巧、机智。马卡连科:教育技巧、善于表演。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热爱学生;语言艺术。

吉尔伯特。海特:1951年出版《教学艺术》标志教学艺术成为独立的学科。

第九章 教育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教育是艺术:

1.有艺术的内涵:反映生活、表达感情的社会意识形态;创造性。2.对象相似: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 3.功能相似:认识、教育、审美。

4.有艺术特性:形象性、情感性、创造性。

教育艺术的内涵:是指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遵循教育与美的规律,创造性的运用各种教育手段所体现出来的具有教育意义和审美价值的教育活动特征。

教育艺术的特征:形象、情感、创造、愉悦、教育性。

第十章 教育艺术的内容

教育语言:形象生动、感情饱满、幽默风趣、优美适听。

教育气氛:保持热情活跃;尊重学生的观点意见;学生体验成功; 教育节奏:动静、张驰、疏密。

教育机智:事件的突发性、处理迅速性、效果良好性。

因素:知识经验、机智灵活冷静的心理、教育热情。教育合作:信任学生;教育过程有吸引力。

第十一章 教育艺术的功能

教育艺术与个体发展:吸引、激励、审美 教育艺术与教育改革:

第十二章 教育艺术的创造与评价

教育艺术创造的条件:教育审美观和审美修养;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教育热情。教育艺术创造的过程:从模仿到创新;(理解)教育艺术创造的步骤:构思到传达。

教育艺术创造的原则:继承是手段,创新是目的;师生共同同步参与;内容形式有机统一;多样与统一;

教育艺术的评价:审美主体从一定的教育审美要求和审美理想出发,去把握教育艺术对象并判断其美丑的综合思维活动。

评价标准:真、善、美。

附录:当代教育新理念

和谐教育:感性与理性;理性与非理性;(理解)个性教育:内涵,意义,目标。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自由教育:内涵,目标。自由与限制;自由与必然;自由与责任; 超越教育:意义,目标。

创造教育:内涵,意义,目标,条件。

第四篇:园林设计与艺术原理重点总结

园林设计与艺术原理

1、园林: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与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筑山理水叠石),种植花草树木,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而成的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环境。

2、园林美:园林美是园林设计师在对自然美、艺术美和生活美的高度概括而产生的审美意识与园林形式的向机统一。

3、园林艺术:是一种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艺术。主要研究园林创作的艺术理论,其中包括园林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园林设计的艺术构思和总体布局,园设创作的各种手法,形式美构图原理,园林中运用等。功能分区:休憩游乐区,政治文化,科学,服务设施,园务管理„„

4、园林学:园林学是研究如何合理运用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来创造优美的,生态平衡的生物境域的学科,通俗的说就是研究园林的学科。

5、地形:地表面的外观,是指地球表面的三维空间的起伏变化。微地形:起伏最小的地形成为微地形。

一、地形的类型与特征

1、平坦地形:

1)开阔空旷暴露,缺少私密性,因此要应用其他空间限制因素(植被、墙体)加以改造,满足各种需求。

2)平坦地形属于外向型空间,具有多方向特征,空旷、宁静,空间单调,无视线交点,视线开阔。

2、凸地形

1)特点:比周围环境地区高,则视线开阔,具有延伸性。2)造景应用:

A、可组织成为观景之地

B、凸地形形成作为景观的焦点,形成选景之地

C、当高处的景物到达一个体量时,还能产生一种控制感(颐和园的万寿山、佛香阁)

3、凹地形

1)特点:比周围的地形低,视线封闭 2)造景应用:

A、凹地形的低凹处能汇集视线可精心布置景物 B、凹地形坡面既可观景也可布置景物

二、地形的功能作用

(一)生产功能

1、改变小气候

2、改善种植条件,增加绿化面积

(二)使用功能

1、丰富活动界面

2、控制游览速度和游览路线

3、组织排水

1)地表的排水由地面决定,在地形设计中应考虑地形与排水的关系,地形和排水对坡面稳定性的影响。

2)合理安排排水和汇水线。

3)若地形起伏过大或坡度不大,但同一坡面延伸过长时,则会引起地表径流,产生滑坡,因此,地形起伏变化应适度,坡度应适中。4)在分析原地形的基础上做出地形坡地,地形排水类型图,根据设计要求采取措施。

(三)美学功能

1、背景:地形是构成园林景观的骨架,建筑植物等景观常常都以地形作为依托 1)地形作为植物景观的依托,地形的起伏产生了林冠线的变化。

2)地形作为园林建筑的依托,能形成起伏跌宕的建筑立面和丰富的视线变化。3)地形作为纪念性气氛渲染的手段。

4)地形作为瀑布山涧等园林水景的依托,使园林具有自然感。

2、主景:

1)地形不仅能够参与造景,而且在造景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若将地形做成诸如圆锥圆台半圆环体等规则的几何体,或相对自然的体也能形成别具一格的视觉形象。

3、丰富空间类型:利用地形可以有效的、自然地划分空间,使之形成不同功能的或是不同特点的区域。

4、引导和阻隔视线:阻挡不好的东西,营造过渡空间。

三、堆山

(一)假山分类

1、土山

2、石山

3、土石山

(二)地形设计的原则

1、因地制宜,顺其自然

2、利用为主,改造为辅

3、自然、美观、安全

(三)假山堆叠艺术手法

1、主客分明

堆山的体量根据其在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来安排,最忌不顾大局、喧宾夺主。

2、要有层次

层次有三:一是前低后高的上下层次,山头作“之”字形,用来表示高远。二是两山对峙中的峡谷,犬牙交错,表示深远。三是平冈小阜,错落蜿蜒,用来表示平远。

3、山势起伏

山水画理“远观势,近观质”

4、曲折回抱

5、虚实相生

四、置石

(一)置石的方式和特点

1、特置

1)园林中单块山石的布置成为独立性的景。2)自然风景中的如避暑山庄的棒槌峰

3)岩石体量大,轮廓清晰,或者清奇古怪,或者圆浑厚重,或者倒立横卧等 4)大多为峰石,对峰石的形态和质量要求很多 5)可单块儿,也可三两块儿拼合

2、对置

在门庭路口道路两侧,对置并非对称布置,在数量体量及形态上均无需对等。只求在构图上的均衡和形态上的呼应,给人以稳定感。

3、散置 自然散置,注意石身的形状和纹理,宜立则立,宜卧则卧。

4、群置

多数山石相互搭配,要主从分明,石之大小不一,石之高低不等,石的间距远近不等。

五、水体

(一)水的基本形态及组合

1、水的基本形态 1)面的状态

江河、湖泊等宽阔的水面,以水的流动和反射来衬托景物可作为城市和景观的背景。2)线的状态

溪涧、河流等线性的水,或曲折,或迂回。以线的形式展开,将众多的浏览空间紧密联系起来,成为空间连通的纽带。3)点的状态

喷泉、装饰泉、瀑布等以其独特的形态和姿态,构成空间视线的焦点和主题。

2、水的形态组合

1)自然式:以自由布局的水面为中心,河岸弯曲,使水体在空间序列中动静交错,再现水得自然形态于意境中。

2)规则式:水景的形态以规则为主,注重几何造型,突出人工造型和自然环境的对比。3)组合式:水景的布置不受形式的限制,水景的多样形态组合穿插,动静结合与环境成水乳交融之势。

(二)水景的艺术处理手法

1、衬托手法

以大水面形成开敞空间,衬托景物,使景物水天一色,动静生辉。

2、对比手法

1)形态对比:水的柔,山石的坚

2)势态对比:水的自由流向,聚散势态

3、借声手法

幽静感活泼感音乐感

4、点画手法

点色:以淡素水色点缀环境

破色:用明快水色突破周围深沉,得到空间生气

借色:借助植物建筑灯光颜色,突出空间不同的情趣

5、光影的手法

三种变化:一是水面本身的波光,二是水反射景物的倒影,三是水面的反射映在墙景上。

6、贯通的手法

7、藏引得手法:藏源、引流、集散

(三)水景设计

1、湖池 1)小水面

多采用变化单纯的水际线,中间常有一个较大的水面,边角附1~2个湾。日本:心字形葫芦形水字形云形 2)水庭

是以水池为中心

3)大水面的集中使用 形成离散的感觉 4)大水面的分散使用

用堤、岛将大小水面分成若干小水面

2、溪涧

由山涧到山麓到平地,汇集了许多溪涧得水,有分有合。

3、瀑布

分为面形和线形,面形是指瀑布宽度大于瀑布落差,线形瀑布是指宽度小于瀑布落差。分为挂瀑、叠瀑、飞瀑、帘瀑

4、喷泉

主要以人工喷泉形式出现,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是利用压力使水自喷头喷向空中,在自由落下、通常是规则式园林的重要景物。

5、壁泉

墙体型、山石型、植物型

六、空间

(一)空间构成要素

1、构成空间要素的三大要素:基面、垂直面、顶面

2、基面的竖向处理 H<=900mm开放空间

H>=900~1500mm半封闭空间 H>=1500mm封闭空间

(二)空间的形成

1、容积空间:基本形式是围合为静态的,向心的,内聚的空间中的墙和地。

2、立体空间:基本形式是填充,空间层次丰富,有流动和散漫之感。

(三)空间封闭性(表格)

(四)空间处理

1、空间大小

2、空间对比

3、空间序列(截图)

七、园路

(一)园路分类

1、按照性质

主干道:3米左右,或者4到6米 次干道:2到3米

游步道:两人行走,1.2~2米,小径可0.8~1米

2、按照铺装 整体路面 块料路面 碎料路面 简易路面

第五篇:教育学原理与艺术

课堂教学:(优点)A有利于扩大受教育面,提高教学工作效率B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C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减轻疲劳D有利于学生互相切磋,共同提高,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缺点)较难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难以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以教师和书本为中心,容易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使学习活动脱离实际。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探索教育规律和教育艺术的科学。教育功能教育在与其内外环境相互作用时表现的稳定的反应能力。教育对人社会化的作用A促使智力和能力社会化B培养社会角色C传递社会规范。教育促使个体个性化的功能:A培养人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B促使人个体特征的形成。教育促进个体整体性发展的功能:促进个体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社会条件:A社会形态对教育的制约B社会变迁对~C各社会要素对D教育的相对独立性。A(途径)教育再生产劳动力B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教育的政治功能:A教育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政治服务B教育能够推动社会民主化进程C教育能够形成政治舆论。教育的文化功能:A传承和选择文化的功能B吸收和融合先进文化的~C创造和更新文化的~。教育对社会整体发展的功能:A教育为社会整体发展提供人才资源B教育具有社会整合功能C教育具有振兴国家和民族的功能。个人本位论:教育活动中,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只有在有助于个人的发展时才有价值,评价教育的价值也应当以其对个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社会本位论: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的存在和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评价教育的价值只能以其对社会的效益来衡量。形式教育论(训练理论),其理论基础是官能心理学;实质教育论(滋养理论),其理论基础是联想主义心理学。学生的社会地位:A学生是权力的主体B对学生权利的教育思考。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A教师职业的社会功能B~的政治地位C~的经济地位D~的社会权利。教师专业发展:A“非关注”阶段B“虚拟关注”~C“生存关注”~D“任务关注”~E“自我更新关注”~。:今天的争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师和学生双主体说;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际关系(主-客-主)说;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过程的主体和客体,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复合主体论。智育的基本任务:A授予学生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B形成学生的基本技能C发展学生的智力。体育是授予学生健身知识、技能,发展学生体力和增强体质的教育。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国家课程的特点:权威性和强制性。教育途径的意义:教育途径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途径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保证;教育途径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学的任务:引导学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审美观与劳动观。教学的阶段:A(孔子)教学过程划分:学/思/习/行B(赫尔巴特)教学过程划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备课:备学生(了解学生);备教材;备方法;备计划,即设计教学方案。组成部分:A组织教学B检查复习C学习新知识D巩固新知识E布置课外作业。课外活动的特点:A参加的自愿性B内容的广泛性C活动的自主性D形式的多样性E活动的实践性。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A群众性活动B小组活动C个人活动。1951《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1958《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1964《学制改革初步方案》1976年以后。中国现行的学制:A幼儿教育B初等教育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中国学制发展的现状:A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B大力发展高中教育C高等教育大众化D成人教育蓬勃发展。义务教育: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具有强制性质的国民基础教育。

下载艺术原理与艺术经典笔记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艺术原理与艺术经典笔记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连理工大学艺术与审美笔记

    艺术与审美 什么是艺术: 人类以感情和想象作为特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 艺术分类: 表演艺术 造型艺术 语言艺术 综合艺术(戏剧,影视) 时间艺术(音 乐) 空间艺术 时空......

    戏剧艺术原理----戏剧理论

    第一章 戏剧的发生戏剧的源头:原始巫术仪式从巫术仪式中生发出来的原始戏剧就是戏剧的远源;而晚近的民间的以娱人为主的娱乐表演则构成了戏剧的近源。第二章 东西方戏剧的历史......

    《抱怨的艺术》笔记

    抱怨的艺术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不知为何,几十年过去,抱怨从目的明确且有效地行为变成了全国性的消遣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我们的抱怨行为是在大量浪费我们有限的感情资源 抱怨不应......

    读《艺术美学原理》有感

    读《艺术美学原理》有感 姓名:杨斐斐学号:08119100 读完《艺术美学原理》我才知道什么是艺术美,它并不仅限于艺术作品的审美,也并不等于艺术作品本身,它是在人与艺术构成的审美......

    《幸福的艺术》听课笔记

    看《幸福的艺术》有感一、 影响幸福的因素 1. 基因:英国人研究发现,5-HTT基因与幸福感有关。这个基因可以回收利用血清素,而血清素是引起人们情绪波动的因素。这种基因分两种,一......

    人文和艺术素养专题学习心得笔记

    人文和艺术素养专题学习心得笔记 最近参加学科带头人人文和艺术素养专题的学习,老师的课非常生动,插入了许多图片、音乐、诗歌等,让我更深入的了解了文化的内涵,我对文化艺术修......

    艺术与科学

    论艺术与科学 何谓科学?何谓艺术?二者又存在什么联系?法国19世纪著名文学家福楼拜在谈到艺术与科学时,曾经做过一次非常生动的比喻,他说:越往前走,艺术越要科学化,科学也要艺术化。......

    技术与艺术

    技术与艺术 技术是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和知识,亦指其他操作方面的技巧。艺术一方面指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