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人生

时间:2019-05-13 17:39: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艺术与人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艺术与人生》。

第一篇:艺术与人生

梵高的艺术人生

[摘要]梵高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世界艺术史上“表现主义”的艺术先驱。梵高是伟大的,他的伟大不仅是因为其艺术作品本身所具有的艺术和市场价值,更主要是其为艺术而燃烧自己生命的伟大殉道主义精神,他的不朽足以当之无愧的堪称为世界画坛屈指可数的艺术巨匠。论及自然生命,梵高的一生是短暂的,但就是其短暂的一生,梵高完成了作为一位杰出艺术家的独特的艺术创造图式。梵高的艺术“是献给未来的”,他不朽的艺术精神将在世界艺术史上永放光辉。

[关键词]梵高艺术创作;人文情怀与艺术价值;世界艺术史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表现主义艺术的先驱,其作品如《星夜》《向目葵》与《有乌鸦的麦田》等深深影响了20世纪的世界艺术。1890年7月29日,梵高因精神疾病的困扰,在美丽的法国瓦兹河畔结束了其年轻的生命,时年37岁。梵高的一生是短暂的,也是伟大的。梵高的伟大不仅是因为其艺术作品本身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和市场天价,更主要是其为艺术而燃烧自己生命的伟大殉道主义精神,富含悲剧色彩的人生经历和催人泪下、不被当世人所理解的苦难情感世界以及撼人心魄的传奇式绘画历程。他的不朽足以当之无愧的堪称世界画坛屈指可数的巨匠。

一、孤寂的情感世界与悲悯的人文情怀

梵高出身于牧师世家,他从事过画商工作,做过短暂的传道士,也曾想仿效基督做一个心灵高沽的圣徒;他曾经历过痛苦的恋爱但一次次的以失败的打击而草草收场;感受过被人误解的孤独与无奈;最后执着而疯狂的用全部的生命把绘画艺术推向一个极致。他一生悲悯人类的苦难,并希冀以牺牲自我的方式去救赎别人,以真实的自我感悟自然,以独特而博大的人文情怀和苦难精神把生命的全部意义在其艺术作品中得以诠释。梵高是真实的。他一生热心于帮助贫穷的人们,并深入其中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关爱这些善良朴素的心灵,他经常保持虔诚和永恒的爱心去品读圣经教义并以自虐式基督精神在生活中践行自己的信念:他大量翻阅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在知识的海洋中孜孜不倦地汲取精神食粮;他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坚持自我,努力工作,即便在生活最困苦最疲惫、在身心最孤寂最无助、在所有人都不理解而被当作异类而遗弃的时候,梵高还是始终在工作,直到自己结束生命的最后时刻,仍对生命本身带有极大眷恋。“悲情永驻”(The sadness will lastforever…)这句他的遗言让所有人对其死神袭来的悲凉心境凄然泪下,历久无法平静。“…一个人必须带着高尚严肃亲切的同情心去爱,带着力去爱,带着理智去爱,……,这是通向上帝之路,也是通向坚定不移信仰之路。”梵高宗教般的人文情怀和艺术信仰超越时空,他悲悯的苦难精神和真实的人格情操万古不朽。

爱情与事业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两大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梵高苦难的生命或许是从他接二连三的失败爱情开始的。当21岁的梵高在伦敦古比尔公司勤快工作的时候,此时的他,性格孤僻而不大合群,甚至有点古怪和偏执,期间,房东19岁的姑娘厄修拉像一只婉转的百灵鸟出现在他的眼前,这天使般的姑娘一下子迷住了正处在青春萌动期的梵高。而后,厄修拉彻底改变了梵高孤僻的性格,把他从狭小的个人天地带出来。让他看到了生活的美好。他神往恋爱、渴望厄修拉的爱。然而。当他一厢情愿鼓足勇气向厄修拉求爱时,梵高却意外

遭到了已经订婚的厄修拉的断然拒绝。初恋的痛苦使梵高的性格更加怪异,他一度消沉和迷茫,巨大的伤痛和孤寂使他渐渐趋向宗教,短暂的传道士经历由此开始,悲悯的人文情怀由此逐渐清晰。梵高的伤痛还远不止他的初恋和传道士职业的破灭。当他爱慕的表姐凯特残酷无情地用她那蓝黑色的眼睛盯着梵高说出“不。永远不,永远不”以及姨夫斯特立克向他说出“滚出去。永远不准再来!”之时,巨大的悲痛彻底地粉碎了梵高的梦,他又一次尝到了事与愿违的残酷苦果。后来,梵高遇到又丑、又醉而且还患有性病、怀孕的妓女西恩,他们在一起过了20个月后迫于压力最终分开,他把自己所能有的全部爱情都奉献给了这个最不值得爱的女人。直到他的邻居——一个老处女爱上他却遭到家人反对而自杀后,梵高幡然醒悟:对他来说,爱情和人类之爱、上帝之爱永远不会垂青在他身上。从此,他那屈辱的自尊便到绘画中去避难了。而后,悲悯的人文情怀又一次于梵高的艺术作品中得以展现。

二、独特的生命蜕变与疯狂的艺术情怀

从某种意义说,梵高的人生轨迹并不是由自己一手所策划的。梵高一直活在世俗和家人的既定法则和意愿中,但是当他遭遇了痛苦的感情世界、悲悯的传道士以及自虐式的基督情怀和种种不幸后,他开始领悟到以前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一切关于上帝的说法都是天真幼稚的说辞,上帝是不存在的。这个世界只有一片浑噩、悲惨、苦难、残酷、煎熬和无尽的黑暗。他对世俗开始怀疑、不平、仇恨……这些都似乎预示着他的人生将有所改变。终于他在生命的最后10年伴随着痛苦的冲突和摇摆中彻底的发现了自我。

正如梵高自己所说:“我也会有用处的,我也感到自己生存的理由,只是要怎么做,我才能成为有用的人?对哪一方面有用?”是上帝给予他天才式的思想和智慧。由于以前对绘画的了解和热爱,他的脑海中时刻流传着对绘画的热望,这种急切的愿望正在超越其他一切感觉,而即将奔涌出来。“经过了’这些虚度的岁月,我终于发现了自己!我将成为一个艺术家。我一定要成为艺术家。那就是我做不好其他一切工作的原因,因为我不是那料,现在我已经抓住了永远不可能失败的东西。”梵高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绘画生涯。

初涉画坛之前,梵高通读了狄更斯、斯托、雨果、莎士比亚和米什莱等大师的文学著作。接触和鉴赏过包括夏尔·得格鲁、伦勃朗、吕斯代尔、巴比松和海牙画派等大师的艺术作品,并以米勒和伦勃朗等大师为导师,精心临摹了自己喜欢的大量作品。一开始梵高就显示出对绘画惊人的敏锐力和感悟力。在寻求自己绘画的艺术道路上。梵高先到布鲁塞尔学习透视学和解剖学,然后在法国的埃顿、海牙、纽南和安特卫普辗转学画。这段时间他创作了大量的农民肖像画和风景画。作品大都以灰暗的色彩表达了画家内心的苦闷孤独和对下层人民的同情与怜悯。

梵高并不满足于现有的艺术创作状况,而后他来到巴黎。期间,在弟弟提奥的引荐下,梵高结识了许多印象派画家,并得到毕沙罗的赏识和指教。他尝试着学习运用明亮的色彩,于是,其艺术作品也逐渐明亮起来,并通过技法、运用点状的笔触和单纯的色彩,将其对艺术的满腔热情表达出来。此时,梵高总是处于创作的狂热之中,他的艺术风格也因此独树一帜,并成为后印象主义绘画艺术的杰出代表。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日本的“浮士绘”出现在他的眼前,这些独具特色的东方艺术因为其色彩鲜明、线条简明而又富有表现力打动并唤起了梵高的共鸣。他吸收其精华,并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加以实践,使自己的作品更加丰富,更具特色。这种博采众长、使东西方绘画技法集于一身的做法,致使梵高的绘画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并超越了欧美同时代许多优秀的大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而后,拥有印象派灿烂色彩和东方艺术简洁线条的梵高,内心蕴藏着一股强烈的情感需要倾泻。他已不满

足于巴黎的阴郁,他向往着更加光明的地方,因为他心中有着十倍于太阳的热情,急需一团烈火来加以引发。于是他来到了法国南部的阿尔小镇,这里到处辉煌,梵高的天分和激情完全得到了表露。他曾如此白问:“我的体内存在着某种东西,那是什么呢?”现在,那个莫名的东西形成一股不可遏止的力量爆发出来。他以惊人的勤奋不间断地进行创作,阳光让他兴奋,他用艺术描绘着象征热情、光明和生命、富有金黄色彩的太阳,描绘着阳光下的田野,描绘着田野周围生活的农民。热烈的太阳神给了梵高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高涨的创作欲望驱使梵高投入近乎疯狂的工作之中。期间,他大胆创新,大量运用红、黄、蓝等原色。尤其喜欢用红色、黄色及柠檬黄和橘黄。他认为。这种红、黄原色产生的强烈效果会给受苦难的人以希望,也会给自己以慰藉。他的作品色彩炫耀,笔触激情有力,一笔一画之中运载着奔涌不息的情感激流。粗犷、豪放、充满动感,紧张、强烈而富节奏。这些伟大的作品传递着梵高满腔激情,表现出一种既热烈又悲伤、既躁动又孤寂的内心情绪。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竟然完成了200余幅油画和许多素描作品,他的绘画技法臻于成熟。

但是。他那不修边幅的艺术家外表、忧郁孤僻的内心及其意气冲动与暴戾的性格使得人们害怕他、讨厌他,甚至有人把他当作疯子。而他却以高度的绘画热情忍耐着人们对他的误解、敌视甚至驱赶,终于在一次割耳事件后,他被送进了精神病院。他忍受着内心不被人理解的巨大痛苦和身体的极度折磨,而他体内燃烧的绘画激情却从没有停歇。这时的梵高开始按照自己内心的感受来作画,激越而狂放。作品还使用了一些旋转、扭曲的线条,扭曲的笔触向上升腾着,画面给人一种流动感,并体现着、充满着力的搏斗。这正是梵高内心所追求且意欲所反映的深刻的思想意境。这种境界体现着梵高桀骜不驯、不屈于命运、积极向上且与命运抗争的人格与精神。但是。梵高还是没有战胜精神分裂抑或是癫痫的巨大创伤,他还是向自己扣动了扳机……。倒下的36个小时后,一个幽灵飘向了极乐世界。半年后。他的弟弟也辞别于世,他们生前永不分离,死后仍旧魂魄不离。

三、不朽的艺术价值

我们很难相信一个人会把自己全部的生命都倾注于艺术创作中,但是面对梵高绘画艺术的真实感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对生命力的追求及对苦难民众不屈于命运的关切之情,我们会为之一震。因为这种面对社会丑恶、腐朽而表现出的不屈的精神将鼓舞后来者在艺术长河中不断地探索与追求。

论及个人,梵高无疑是不幸的,他单纯的理想主义信念,痛苦的疾病折磨,孤僻、直率、执着而神经质的性格使他难以融入当时的社会,并与人为善相处。也许正是这种性格缺陷成就了梵高的不朽。他以广博的文学修养,宽厚的人文情怀,博大的同情心,悲悯的基督精神,火热的创作激情,独特的绘画技巧,把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燃烧在绘画艺术中,形成了他得以不朽的艺术生命。

梵高的不朽来自于他高度自觉的自然观绘画思想。早在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就提出了“返回自然”的自然观思想。自然观思想认为,艺术家只有投身自然。才能创作出美的作品,诠释美的生活。凡高的艺术创作深受自然观思想的影响,他以宗教徒般的虔诚走进自然,诠释人生。他以其孤寂的生活和楚苦的精神世界为创作背景,运用绘画的艺术形式表达出了属于他自己的个性化的自然世界。凡高描绘出的自然世界不是纯粹的外在于人的客观存在,它是内化于人的“人化自然”。他通过绘画艺术将自身的内在心灵与其所处的社会联系起来,正如梵高所说:“在见到诸多自然事物时,如当看到一片树木时,我都能看到自然的表情,甚至感受到他们的心灵。我甚至奢望能够在那里找到某种斗争的方式。”于是,作为

一名艺术者,梵高一直在努力寻求人生意义与自然的本质之关系,他说:“一名社会劳动者形象,一片沙滩、天空与海洋,一块犁地上的犁沟等,都理应成为艺术描绘的对象。将这些自然物描述出来都是不容易的,但由于他们都是生活之美的对象,一名艺术家终其一生从事于表现这些自然物之美,确实是值得的。”因为反映自然之美是非常值得的,所以,梵高常处于一种精神极度亢奋的状态来进行他的艺术创造,正因为这种执着,梵高的艺术作品才真正反映出来自然的“生气与真诚”,打动了有灵性的艺术之人,并传于后世而永不退色。

梵高独立特行的创作精神与思辨意识也促成了其不朽的艺术生命。梵高也曾震撼于米勒、伦勃朗、德拉克罗瓦等艺术家的绘画作品,然而,他更多的是吸取其创作精华,注重自身情感的表达,强调自己的主观感受,追求形式和心理的平衡。梵高绝不墨守成规地照搬传统和如实地描摹自然,他终其一生努力寻求个性化的艺术表现手法,并最终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艺术样式。梵高反复强调,艺术创作要“尽情地表现自我而不是努力地表现眼前之物”。梵高的人生是短暂的,但是,他却用短暂的一生完成了作为一位杰出艺术家的独特的艺术创造图式。他用他的绘画作品表现了他独特的艺术人生和人文情怀,震撼着后来的每一位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人们。他的艺术作品在他去世近100年后成为了世人以天价竞购的对象,根本原因在于他悲悯的人文情怀及疯狂的艺术情怀,并由此带来的无穷的艺术价值。梵高及其艺术作品开启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大门,并成为西方艺术史上“表现主义”的艺术先导。梵高的艺术“是献给未来的”,他不朽的艺术精神将在世界艺术史上永放光辉。

第二篇:艺术与人生读后感

艺术与人生的读后感

读了这本书我首先明白的一点是人类为什么需要艺术。人生有如一片浩瀚的海洋。在这片海洋中,人类一代又一代,从生老到病死,演绎着人生的壮烈与悲惨、崇高与卑微、平凡与伟大。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人生:有随意人生,有热烈人生,有浪漫人生,也有闲适人生,等等。唯一不变的是,从遥远的蒙昧时代开始,人们就在不断地寻觅,寻觅一种精神的最终归宿,一个精神的“家园”。用巴黎嫩诗人纪伯伦的话来说,就是“寻觅心灵世界的芳草地”。最终,这归宿,这“家园”,这“芳草地”找到了——它,就是美。有一首歌唱得好:“我们为了寻求美,排成一条队,为了理想和青春,把美来追寻。”康德曾断言:“美创造了人”马克思也说:“人是按美的规律来造型的。”一切美都集中体现出人的美,只有人才有理想,也才有理想的美。对美的情趣、境界的追求和体验,最能体现人们对人生意义追求的智慧和境界。人也只有在美的追求中才能把自己的灵性自由地呈现出来,使我们的世界笼罩上一个虔诚的、富于柔情的、充满韵味的光环。因此,一切热爱生活的人,几乎都把世界和人生看作是美的化身;而人生其实就是一个美的获得、充实和享受的过程。因为有了美,人生才有了情趣,生活才有了意义,精神才有了归宿,大地和宇宙才有了无穷无尽的生命冲动和无限激情。

德国美学家黑格尔在回答这一问题时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人不同于自在的自然物,人有崇高的心灵和自由的理性,人要在艺术中寻求自己的理想,要在对象中寻求自己的存在。他写道:人类之所以需要艺术,是人的崇高心灵和自由理性的必然表现,是人类认识自身、认识世界、认识自然的需要,更是因为人类不满足于现实的审美和美的现实,进而追求理想的审美和美的理想。艺术是人类生活、尤其是精神生活的导师,它引导我们追求生存的超越,并由审美愉悦中的心灵逍遥实现心灵的完美塑造,让尘俗之心找到一个可以安居的“诗意的家园”,这就是艺术的最高目的。艺术的意义正在于建立和创造人的自由精神,它在实质上构成了最理想的审美和最高的美。艺术建立的审美理想就是我们人类建立的审美理想;艺术的使命在于丰富人生,这是艺术的终极价值以及终极祈向。

总之,艺术与人生相伴相随,它是人生哲理的形象表达,是人生的审美显现,是生活的审美表现,是心灵的诗意居所,蕴含着人对真善美的诚挚追求。人类创造艺术,艺术升华人生。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明白了艺术与人生的内在联系,这本书有助于我们确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审美观。

艺术源于人类的天性。艺术的心灵是一种博大、开朗而又能容纳一切的心灵。让我们暂时放下世俗的事务,开始一段艺术之旅,让心灵作一番“逍遥游”!

第三篇:关于艺术的作文:艺术与人生

关于艺术的作文:艺术与人生

幼时的我只是一个在海边拍浪逐沙的孩子,大海未曾赋予我文学的天分,缪斯未曾用她的手抚摸过我。长大后,我离开故乡的海。在城里的一家书店里,我第一次接触了那么多的书。有一次,我从琳琅满目的书柜里抽出一本诗集,上面印有泰戈尔的引言:“用你手中的钱币买下一本诗集吧,它会使你的心快活得像一只小鸟,自由地飞翔在无限的空灵之中。”仅仅是看了一眼,我便如获至宝地买下了它。从此泰戈尔领我走向了一个缤纷的世界。我迷上了诗,正如我迷恋那深沉广阔的大海一样。

我第一次发现了诗的魅力正如阳光那样灿烂。诗里走出了乐观豪放的李白、深沉忧郁的杜甫、清丽婉约的李清照„„他们用风格不同的笔向我展示了世间的万物。渐渐地我又读懂了汪国真的诚挚、舒婷的细腻、闻一多的深刻;我与雪莱、普希金交朋友,领略了世界诗苑的璀璨。慢慢地,我发觉自己已离不开诗了。诗用它无形的手时时扣动我的心弦,拨出动人的琴声,令我如痴如醉。于是在课堂上,我从老师口里知道了顾城那“黑夜给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的向往;在课外我吟诵着,进入那“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意境。我真的感到自己像泰戈尔所说的那样像一只快活的小鸟,自由自在地飞翔在无限的空灵之中。

读了许多诗,我不禁怀着一个梦想,用我的诗轻轻扣动文学殿堂的大门。每当别人嬉戏玩耍时我醉心去探究万物的美;当万家灯火熄灭时,我独自一人在灯下构筑诗行,细细的笔尖流出小鸟的歌唱、花朵的绽放、嫩草的生长„„用自己的笔谱写心中的歌,与万物同欢乐。每当我把诗稿邮寄之后,等待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尽管大多数石沉大海,但一想起江国真的“失意时,就唱一首歌;烦恼时,就写一首诗。因为生活总是美丽的”这句话时,我的胸就异常地开阔起来。偶尔看到自己的文字变成了铅印的字,便激动得几夜睡不好觉。尽管无人喝彩,但我感到文学殿堂的大门正徐徐开启,缪斯女神向我微笑,我那稚嫩的诗正圆着我的文学梦。

我醉心于读诗,醉心于写诗。那一行行诗句是一只只飞翔的彩蝶,带我到美丽缤纷的大花园;那一首首诗又像是一只只萤火虫,“发出了微弱的光,但攒起来将是亮丽的光”。

永远与缪斯结缘,我无悔。

第四篇:艺术与人生——关于花鼓戏的感想

于雪 20080620125 08级市场营销1班

再会花鼓戏

2010年11月17日,《补锅》和《刘海砍樵》中的著名国家一级演员钟宜淳老师来到湖南大学逸夫楼的《艺术与人生》的讲堂,为我们来自中国各地的学生们带来了她荣耀与辉煌的一生。

刚刚走进讲堂的时候,我像往常一样下意识地看了一下那次的讲座主题,发现原来是湖南这边比较地方化的剧——花鼓戏,没想到,我会在这里与湖南花鼓戏再次相会。

来到湖南之后,第一次知道有花鼓戏存在是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那个时候,班级组织活动,要以地区为单位,每个小组都要准备具有自己家乡特色的节目。来自湖南的同学就准备的《刘海砍樵》,听到这部剧的音乐时,我才知道,原来湖南还有自己特色的戏种,而且这种剧的感觉是与我目前所知道的戏曲都不一样的,虽然听不太懂里面的语言,但是觉得很亲切,很具有生活的气息。听完音乐,看了表演,觉得还有一点意犹未尽,之后自己也在网络上搜索了关于花鼓戏的相关内容,觉得湖南的人们是很有艺术气息的,竟然可以将早前民间流传的民歌发展成为现在艺术上比较完整的地方剧种。

在主持人的简单介绍下,我满怀期待地看着钟宜淳老师迈着轻盈的步伐走上讲台,虽然在钟宜淳老师的脸上看到了岁月留下的痕迹,却依然不减老师积极乐观的性格,最好的证明就是老师一直挂着的微笑。乍看之下,钟老师似乎是五六十岁的年龄,但是在讲座过程中,我们才惊愕地发现,原来钟宜淳老师今年已经80岁高龄了!我不禁感叹,老师到底拥有怎样的经历,活的如此年轻快乐„„

钟老师讲座开始讲的是关于花鼓戏起源与戏种的简单介绍。根据钟老师的介绍与网络上查到的资料,我知道花鼓戏有宁乡花鼓戏、银花鼓、益阳花鼓戏、湖北花鼓戏、天门花鼓戏、长沙花鼓戏、岳阳花鼓戏、常德花鼓戏等几十种不同的戏种。其中长沙花鼓戏,以长沙官话为舞台语言,是湖南花鼓戏中影响较大的一种。它是由农村的劳动山歌、民间小调和地方花鼓(包括打花鼓、地花鼓—花鼓灯)发展起来的,距今已有一百六十余年。长沙花鼓戏在地花鼓阶段,是从“两小”(小丑、小旦)到“三小”(两小加小生),再从“三小”发展到多种角色。但以“三小”为主,至今仍是长沙花鼓戏的重要特点。

于雪 20080620125 08级市场营销1班

钟宜淳老师说,长沙花鼓戏的传统剧目中,有大量的小戏和折子戏,是最有特色和具有代表性的剧目。小戏包括“对子戏”和“三小戏”。小戏大都是在山歌、渔歌、小调、地花鼓、竹马灯等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折子戏则是大本戏中经常作为单独演出的,都是长沙花鼓戏中最流行的剧目。

各地花鼓戏传统剧目,总计约400多个,以反映民间生活为主,多以生产劳动、男女爱情或家庭矛盾为题材,语言生动,乡土气息浓厚。1949年后,花鼓戏艺术有较大发展,不但整理了如《刘海砍樵》、《打鸟》等传统戏,而且创作了《双送粮》、《姑嫂忙》、《三里湾》等不少现代戏。《打铜锣》、《补锅》、《送货路上》、《野鸭洲》等已摄制成影片。

解放后,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湖南花鼓戏在老艺人和新文艺工作者共同努力下,挖掘、整理和改编了许多传统剧目,其中在全国影响较大的有《刘海砍樵》、《刘海戏金蟾》等五十个剧本。

我在讲座之前的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还看到有关于花鼓戏的动画。如《中国原创经典动画——刘海砍樵》就是其中之一,这部动画是以向儿童和青少年传递关于花鼓戏的知识为目的在中央频道播出的,而且受到众多好评。

钟老师在做讲座的时候,并没有太多的为我们传达关于花鼓戏理论方面的东西,我觉得是因为,这些知识在书本及网络上是可以找到的,但是一个人的经历确实别人无法找到的,所以,钟老师在做讲座的时候,更多的是从技能与亲生经历来讲,这样更能吸引我们的兴趣和理解。但是,我在这里仍然想将自己在网络上找到的关于花鼓戏音乐曲调的知识分享给大家。花鼓戏的音乐曲调约300余支,基本上是曲牌联缀结构体,辅以板式变化。根据曲调结构、音乐风格和表现手法的不同,可分为4类:(1)川调,或称正宫调,即弦子调,大筒、唢呐伴奏,曲调由过门乐句与唱腔乐句组成,调式、旋律变化丰富,是花鼓戏的主要唱腔。(2)打锣腔,又称锣腔,曲牌联缀结构,“腔”、“流”(数板)结合,不托管弦,一人启口众人帮和,有如高腔,是长沙、岳阳、常德花鼓戏主要唱腔之一。(3)牌子,有走场牌子和锣鼓牌子,源于湘南民歌,以小唢呐、锣鼓伴奏,活泼、轻快,适用于歌舞戏,是湘南诸流派主要唱腔之一。(4)小调,有民歌小调和丝弦小调之分,后者虽属明、清时调小曲系统,但已地方化。各种形式的曲调,都具有粗犷、爽朗的特点。

于雪 20080620125 08级市场营销1班 从钟老师讲述花鼓戏和自己的经历时,可以明显的感觉到,钟老师对花鼓戏的热爱。(1)人物的塑造。钟老师在演讲的过程中会结合演讲的内容给我们做一些展示,如讲到如何表现不同年龄的人时,可以勇敢动作来区分。首先是少女,步履轻盈,动作欢快,具有朝气。其次是已婚妇人,左摇右摆,娇媚动人。最后是老妪,踮着小碎步,身体一步一颤,似倾似斜,有回归原位,尤其是最后坐下的时候的动作,腰板直直更加显出年迈的体格特征。让在场的观众无不为之叫好。(2)动作的形象生动。当一位少女打开门时,斜倚门框看外面世界,有着一种阳光明媚的感觉。少女拿来女红刺绣时,虽然受伤什么都没有,但是其动作的逼真然在场的观众仿佛真的有看到有一针一线在一块绢帕上游走,每走过的地方都会留下美丽图画,令人心旷神怡。在看老师手的动作似乎是在舞动着手腕舞蹈一般优雅。(3)生活细节观察入微。钟老师说,他们在刚刚学艺的时候,经常是几个人一起专研生活中的动作,像上面所说的老妪走路的姿势等,钟老师他们都是现场学习的,跟在某个老妪身后观察模仿她的一举一动,回来后还会继续练习,他们剧目里的许多动作,都是经过很多次反复练习才达到上面所描述的如此美妙。尤其是少女开门时动作,老师正面这我们,手脚的动作配合着锣鼓的点,当打开门栓,用手轻轻地推开门的瞬间,钟老师也把我们的心打开了„„

在讲座的现场,钟老师还给我们播放了她参加的一期《越策越开心》的节目。我们所看到主要片段是,主持人让钟老师表演一段关于恶婆婆形象的剧。在这期节目中,钟老师都给人一种很可爱,让人很开心的感觉,但是,在这段短剧的表演中,钟老师所扮演的恶婆婆真的是无理取闹到了极点,让人对“她”产生无奈,甚至希望敬而远之。可见,钟老师在花鼓戏艺术中的造诣有多深,让我们不得不佩服。

在整场讲座接近尾声的时候,钟宜淳老师给我们放映了早年她出演的《补锅》,由李谷贻(李谷一)饰刘兰英,彭复光饰李小聪,钟宜淳饰刘大娘的《补锅》说的是养猪能手刘大妈有个独生女儿叫兰英,高中毕业后回乡参加农业生产,与同学李小聪相爱。李小聪高中毕业后学补锅手艺。刘大妈风闻女儿看上一个补锅的,认为补锅没出息,所以反对女儿与他相爱。有天刘大妈失手打破了煮潲的大铁锅,兰英借此机会把小聪叫来补锅,两人巧妙地对大妈进行教育,使大妈改变了过去的旧思想。

于雪 20080620125 08级市场营销1班 这部剧中,钟老师是如此年轻,但是其表演技能却是已经让人敬佩,对比剧中的钟老师与现场的钟老师,我不由得有种莫名的感叹,但是却无法表达清楚是怎样的情怀,现在我在写这篇报告的时候,想尽我所能的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我想那时候的感叹出了对钟宜淳老师的崇拜与敬佩之情外,还有就是被钟老师追求艺术,忠于艺术,完善艺术,把艺术的快乐带给每一个人的这种人生观所感染,“艺术源于生活”这句话的意思,我想还可以理解为,生活其实也是具有艺术性的,我们的人生也是具有艺术性的,希望我也能在自己的生活中,自己人生的全过程中,发现艺术,吸收艺术,创造艺术,传递艺术,让艺术充满每个人的人生!

第五篇:艺术与人生作文

艺术与人生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艺术与人生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艺术与人生作文1

邱吉尔曾说:“宁可失去五十个印度,也不能失去一个莎士比亚。”

艺术是人类生活中的王冠,艺术之树常青。古往今来,多少光辉不朽的艺术品被世人顶礼膜拜、万世称颂?多少人类的骄子为艺术而孜孜不倦、穷首皓经?

林清玄所访问的三位画家:一位带着使命感、生命的存在是为了艺术,一位以“快手”著称,觉得艺术是一种生命的游戏,第三位把艺术看作偶然的散步。

我由此陷入深深的思索!

人的精力、生命都是有限的,这毋庸置疑;但艺术的追求是无止境的,这也不能否定。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面对有限的生命和无限的艺术追求,我们应该怎样做出智慧的抉择和平衡?

诗圣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阿基米德面对士兵的大刀也要完成题目的运算;他们为艺术而生存的态度深深影响了后人,由此产生了多少艺术的殉道者!

曹雪芹晚年生活潦倒,常“举家食粥酒常赊”,他创作《红楼梦》,“增删五次,批阅十载”,“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耗尽了毕生的心血,书未完稿,就“泪尽而逝”,终年不到四十岁。当代作家路遥对写作的艺术追求近乎苛刻,他扎根陕北,日夜写作,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第一、二部轰动全国,但路遥也因积劳成疾,不久英年早逝。

隐居海岛在艺术的世界陷落的顾城,面朝大海为艺术的现状呐喊的海子……他们可曾想过:艺术也可以有游戏和散步的因子?

任何艺术都是艺术家在有限的生命历程里做出的艺术贡献,这本身就需要艺术家兼顾艺术与人生之间的平衡。

“职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的史铁生这样嘲笑自己的身体。二十岁的他以轮椅为伴,也曾报怨过命运的不公,也曾在林草茂密的地坛前哭泣,但智慧使他最终化苦难为力量,在文学的天地里率性而为,不求高产量,不求打动别人,只求感动自己,最终奏响生命的乐章,成为文学殿堂中一颗闪耀的明星。

艺术是人生行走的步伐,若走得太快,或脚步太沉重,都难以与人生同步。

“快手”过度,“难产”无度,皆过犹不及,我觉得都没有把握艺术的.真正意义,“艺术就是偶然的散步”正好适度地将艺术的至高境界与自己的精神心灵相结合,达到物我合一,把握好了艺术与人生的平衡度,留住了属于自己的天空。

同属于皇家工程学院的学生,法罕背着改变父亲瘫痪、母亲贫穷、姐姐嫁妆的沉重使命而艰难苦学;乔伊一定要赶在毕业前完成直升机项目,最终自杀;兰彻却能率性而为,把枯燥的学习当成生活的游戏,成为拥有400项专利的大科学家,获得了原子笔;风靡世界的《三傻大闹宝莱坞》,给了我们多么真实的人生启迪!

人生是皮,艺术如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不要把鹰的期望强锁上画眉鸟的眉头,把人生变成艺术,把艺术融入人生,让艺术于偶然的人生情趣中诞生吧。

学苏轼聊发少年狂,兼顾艺术与人生的平衡,方能留得青山,自主沉浮!

艺术与人生作文2

干净的玻璃窗上,映衬着大巴上的学生,或嬉笑打闹,或独自思考。欣喜若狂的我,按捺不住时间的漫长,望向窗外,看远处的山,远处的水,远处的房屋和人,一切都在移动,在视线里变得愈来愈小。

近了,更近了……

熬过了这近一小时,打破车上沉闷的气氛,终于下了车,呼吸到了新鲜空气。我们在老师的安排下完成组队,便各自踏上征程。我跟着伙伴们走进一个不大的屋子,眼前的一切都仿佛充满魔力,马上吸引住我们的眼球。各式各样的机器,模板,陶泥……。哦,还不忘两个身穿素衣,满面笑容,看似年过半百,脸上也有了皱纹的慈祥老爷爷。一个是周老师,一个是杨师傅。他们不仅平易近人,还技艺超群,有得一手好本事,正因如此,印象颇深,花费的笔墨自然也需多些。这不,一进屋,他们马上带我们参观。

先是看到个大机器,初见它,我可有些纳闷:这么笨重的东西,能有多大作用?听周老师这样细细道来,才知道,原来叫练泥机。先用细线切割出成块的白泥,再用那机器炼成长条状的。为了方便我们理解,还和杨师傅一起演示了一次,真的如他所说,我们都簇拥在周老师身旁,惊得目瞪口呆,赞叹不已。我便在忙碌之余飞快地记录。

下面才是最激动人心的环节,那就是自己制作陶瓷。不过,杨师傅要先教我们制作工序。开启一个圆盘机器,杨师傅拿来一块现成的白泥,看准时机,用力拍打,让它落在了圆盘上。我们个个屏息凝视着他,见他快速把手打湿,扶住机器,娴熟地整理,打型,三下五除二,不出几分钟,便做出一个精致小巧的小葫芦。要练成这样,得需要多少天的辛苦努力和付出才能完成呀!我心里暗暗佩服杨师傅,太厉害了。接着是自己制作,大家都几番推让最后还是都欣欣然开始尝试。样式很多,做水杯的,碗盆的,花瓶的,都有。轮到我时,已过去一个小时。其实,我早已蠢蠢欲动,杨师傅刚好来帮我打型。开始了,我心里想着:一定要做个杨师傅那样好的!坐下来,看圆盘急速旋转,令我眼花缭乱。我的手用力按压,装模作样地把调整口子大小。可泥此刻变得不受控制,仍然飞速转动,我使尽浑身解数,才暂时把它镇压。时间本流逝飞快,在我看来,却像过了一个世纪那么漫长。我最终抵不过陶泥,败下阵来,做了个“四不像”,上大下小,连能否立住都是个问题白欢喜一场,但我还是十分愉悦。因为整个上午,空气中都弥漫着甜蜜的味道。

制作陶瓷需要设计,制作,烘干,上釉。因此,我们陆续体验了设计陶瓷外形和上釉。听老师说,制作远远不止这么几道工序,而是有足足三十多!三十多,第一次体会到,一个精美艺术品的背后,付出的是多么大的艰辛!

直到将要离开,我还是不能平静……

艺术与人生作文3

我从不把什么东西珍藏在身边,因为,我总觉得,东西放在身边会遗失的,只有珍藏在心里的,永远都不会忘却……

那是一年暑假,我由于钢琴考级,便只能按捺住考上初中的喜悦,闷在家里练琴。天那样闷热,我嘴里含着冰。发狠地练着。从早晨到中午,再到傍晚,我终于可以甩一下酸疼的膀子,情不自禁地,我走到阳台上……

忽然,我听到一个声音,和着夏日傍晚那特有的微风,忽而朦胧忽而清晰,飘入我的耳朵,拂过我的脸颊,掠过我的刘海儿。树叶沙沙作响,晚霞含蓄柔美。在这一刻,世界变得静得出奇,仿佛只有这声音存在。哦,是笛声,是有人在吹笛子,这笛声婉转悠扬,舒心流畅,只有心静的人才能吹得如此之好。

我陶醉了,沉静了……许久,才从思索与想像中醒来。

后来的几天,我注意到每天傍晚,这笛声都会响起,只是,后来听到的笛声总没有第一次那么好了。每天,只要我一放下琴,笛声便准时地响起,我就跑到阳台上望着楼下的建筑工地仔细地听。我想像着,吹笛子的是个孤独的老人,在诉说着心事;也许是个孩子,我的眼前浮现出一个孩子骑在老水牛背上吹笛子的情景……

有一天,当我照例走到阳台上向下看时,我看到一位建筑工人坐在地上,他正吹着笛子。忽然,笛声戛然而止,当它再次响起时,我惊异地发现,他吹的是我弹的曲子!虽然笛声时断时续,但我仍能分辨出来,这是我喜爱的一首曲子。不是亲眼所见,我无论如何不能相信,一个人仅凭耳朵听曲子,就能用手中的笛子原封不动地吹出来,而且吹得如此准确,虽然吹得不太熟练。做到这一切的,还是我往日十分轻视的工人!我感到震惊!

晚上,妈妈竟也谈到了这位工人:“你看看人家,天天在太阳底下盖房子,比你累多了吧?人家晚上雷打不动地吹到你上床,人家活得不是挺轻松嘛!”

我不再叫苦。于是,早晨,梦中的笛声把我惊醒;晚上,窗外的笛声陪我入睡。在我练那首曲子时,笛声总悄然响起,只是,轻轻地,似乎生怕被我听见。终于,他不再害怕。于是琴声和着笛声融会在一起,分外地和谐、优美、宁静,妙不可言。我激动了,泪珠在眼眶里打转,我觉得,我找到了这首曲子的真谛,是这位工人朋友帮我找到的。是的,我的感情得到了升华……

考级时,我的耳边始终萦绕着笛声,我以自己的方式理解着乐曲,终于,我考上了十级!当我兴奋地冲到阳台上准备鼓起勇气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那位素未谋面的朋友时,我怔住了。几天的激动与紧张使我忘却了眼前拔地而起的大楼。是的,我将永远不能再与那笛声合作!

不知在哪一天的哪个角落,我又听见了笛声。我总觉得这笛声好耳熟,原来,那笛声,那段记忆已被我永远珍藏在我心底!

亲爱的朋友,你是否仍在吹笛子?你知道吗?一位远方的姑娘多么希望和你合奏一曲——《思乡曲》。

艺术与人生作文4

好不容易放了一次没有作业的假,本来想好好睡觉,把以前亏的、落的、睡好的觉统统补回来,没想到妈妈扯了个:“让我气质好,动作文雅,不要半途而废”的借口,千言万语、死拉硬拽地想让我“重操旧业”继续去学古筝,唉,这个假期的美梦又报销了。

看,今天阳光明媚,温暖如春,空气清新,不好好玩一玩真是辜负了上帝的好意,可是我却要去上枯燥无味的古筝课,我只能和表妹坐在车后坐感叹连连,大人们太不理解上帝的心啦。“吱――”一声,一栋宿舍楼林立在我们面前,我慢慢吞吞地边下车,边感叹现在的科技真发达,下车跑的这么快,让我紧张的心情那么快就到来了。进了电梯,按了10楼,一切照常进行。到教室了,我和表妹像小偷一样偷偷摸摸地透过铁门往里看,“嘎吱―”一声,一位有点微胖的女老师站在我们面前,姑妈连忙打招呼,叽里咕噜地说了一大堆后,我和表妹就开始上课了。

那老师听说我学过一点古筝,就叫我弹一首曲子,就自己先去教表妹一些古筝指法,接下来就轮到我郁闷了,我学古筝是上个世纪初的事情呢,都是那么旧的事情了,我记忆力再好也不可能记得那密密麻麻的曲谱啊?!再三思索之下,我凑合地弹了一首〈〈小星星〉〉,简直是曲不成曲,调不成调,那老师愣了一下,用极为难的口气说了一句:“还行。”我心里比谁都明白,这肯定不是真话,可能是因为我们第一次见面,想给我个好印象吧!虽然话是这样说,但是我还是兴奋了好一会儿,至少说明了这个老师没舍得让我一开始就碰钉子。后来老师让我练指法,我练了一会儿,就觉得无聊了,开始自编自唱,还兴奋得翘起了凳子。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我兴高采烈到忘我之时,身后响起“啪!”的一声,我原本翘起的凳子被打了下来,一个声音响起:“弹古筝事凳子一定不能翘,而且必须要坐直,手腕必须拱起来,还有,你弹的是什么曲子?我怎么没听过?”我转过去一看,竟然是这个培训中心的主任,我还没回过神呢,主任却在意外地抓起我的左手放在琴上,说:“左手要顺着琴码的方向斜着放好,这样才对。”刚说完,主任拍了一下我的右手,严声厉色地说:“手腕拱起来!”接着她拉了一下我的凳子,说:“往后坐,身体离琴要有一个拳头的距离。”话音未落,耳边又响起老师教训表妹的声音:“不是这样弹,是大指和食指同时拨响,还有弹琴的声音再大一点。”抬头一看,老师手里还拿着一把尺子,看来老师要“新师上任一把火”了,看来以后的日子就只能熬着过了。

就在老师们的你一言我一语中,时间分分秒秒流逝,一小时很快就过去了。经过汽车的飞驰,我回到了可爱温馨的家里,回想着老师让我们回家练琴两个半小时,明天来上两个半小时的课的“忠言”,叹一口气,今晚又要度过一个不眠之夜。

艺术与人生作文5

山东省济南市70岁的单孟渤是济南蛋雕、刻瓷的“双料”传承人。对雕刻的热爱,改变了他的后半生。年已古稀,他仍没过上清闲的养老生活,而是料理着自己的一间工作室,传承非遗。

用他的话说:“从来没像现在这么忙过,也从没像现在这么充实过。”

“半路出家”,兴趣酿就的非遗人

在单孟渤看来,他能成为民间艺术家,起初全倚仗“兴趣”二字。单孟渤人到中年,才开始接触并痴迷刻瓷和蛋雕两项艺术,是典型的“半路出家”。和刻瓷的缘分要回溯至1992年他到淄博出差,当时恰巧赶上当地陶瓷琉璃艺术节,单孟渤在展会上看到现场有艺人表演刻瓷,立刻被这门美丽的艺术“惊艳”了。“在瓷盘上能刻出各种画面,真是不可思议!”

回到济南,单孟渤便对刻瓷着了魔,开始自学起来。刻瓷用的工具很简单,一支铅笔、一把小斧头和錾子。为了挑选适合的刻刀,他找了十几种不同质地的硬铝合金反复试验,请朋友帮忙焊接,而家里所有的盘子、碗,甚至烟灰缸也都成了他的试验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素描基础好,单孟渤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做出了令人惊叹的作品。后来单孟渤又开始尝试原材料更难把控的蛋雕。20多年过去,他似乎对雕刻这门艺术总有掘取不尽的兴趣。20xx年3月,他用鹅蛋所雕的镂空地球仪在网上走红,也带火了蛋雕这项非遗技艺。单孟渤说:“不管是蛋雕还是瓷雕都是非常小众的,大多数人从未接触过。”网络让非遗不再阳春白雪,更易走入大众视线。凭着热爱,单孟渤一路钻研,成为刻瓷、蛋雕界的大师,并肩负起这两项艺术传承发扬的使命。

苦练技艺,地下室一待就是十年

单孟渤的刻瓷启蒙老师朱振啓曾评价他:“有着深厚的基础,属于厚积薄发,谁都不能简单一下子就刻出这么好的艺术。”

单孟渤的雕刻事业起初并不被身边人看好,连妻子也对他的“不务正业”表露出不解。瓷雕噪声大,创作时间长,为了不影响家人和邻居,单孟渤每天吃完晚饭就钻进楼下的地下室。这片创作天地窄小闭塞,光线极差,环境艰苦,但无论严寒酷暑,有整整10年,单孟渤的闲暇时光就在那里度过。

精益求精,雕刻出人生的艺术

如今,单孟渤家的客厅就是他的个人艺术馆,对着门的墙壁上,挂满了他的刻瓷作品。电视墙上,一枚枚精美的蛋雕也让人目不暇接。一枚枚薄而脆的蛋壳上,山水、人物肖像、动物、书法等题材应有尽有,鸟笼、音符等造型各异。“每次完成一幅作品,我都放在客厅最显眼的地方不断端详,正是这种成就感不断激励着我向前。”在单孟渤口中,大大小小的阻礙都不曾使他动过放下刻刀的念头,反而一件件精进的作品让他心中盛满获得感。

退休之后,单孟渤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中,他成立了一间自己的工作室,全国各地的爱好者上门拜师。带徒之余,他便穿行于各处宣传蛋雕、刻瓷艺术。让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蛋雕、刻瓷成为这位古稀老人现在最重要的事情。

下载艺术与人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艺术与人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生的艺术和艺术的人生

    人生的艺术和艺术的人生 王光慧文在我刚刚接触书画传统艺术的时候,曾经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向他请教艺术的真谛。 老艺术家并没有说出什么高深的理论,给我们讲了一个......

    与艺术为友,享受美感人生

    与艺术为友,享受美感人生 ——北京师大二附中第十届艺术节侧记 体美处 李姝 年轻的我们,常常顾不上去回忆与感慨,因为日子实在被学习、工作与生活填充地太满。人生一旦拉开了序......

    艺术点亮人生(合集五篇)

    艺术点亮人生 501班庄思雨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 艺术点亮人生》 艺术的魅力在于给人无限神往,人生因为艺术而更完美、更充实。 艺术能给我们......

    艺术与人生——《谈美》读后感3000字[大全5篇]

    前几日闲来无事,本在淘宝搜索的书籍,却在房子的书架上寻得宝藏。 纵观朱光潜先生《谈美》一书,其一是谈对美的欣赏,其二是讲美的创造,最后引申到了人生的艺术化,朱光潜先生本人......

    李岚清先生与音乐.艺术.人生讲座观后感

    李岚清先生与音乐.艺术.人生讲座观后感 今晚的音乐选修课老师放了一部李岚清《音乐·艺术·人生》讲座的视频给我们看,起初不知道这位年过六旬的老人是谁,也不太用心去看,后来......

    人生的一门艺术:学会低头与弯曲

    人生的一门艺术:学会低头与弯曲 一只蝴蝶从敞开的窗户飞进来,在房间里一圈又一圈地飞舞,有些惊慌失措,显然,它迷路了。左冲右突努力了好多次,它都没有飞出房子。 这只蝴蝶之所以......

    求索人生艺术的真谛

    ~-5-11 字数:1176我因为喜爱越剧,而知道有所谓袁雪芬;又因为迷上了“袁派”,便想知道她的人生。――《求索人生艺术的真谛――袁雪芬自述》便是这样的书。袁雪芬的戏,我看过一些,......

    艺术与科学

    论艺术与科学 何谓科学?何谓艺术?二者又存在什么联系?法国19世纪著名文学家福楼拜在谈到艺术与科学时,曾经做过一次非常生动的比喻,他说:越往前走,艺术越要科学化,科学也要艺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