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浮力学案(第3课时)(新)
温馨提示:请妥善保管好每一份学案,以备检查)
《浮力》学案(第3课时)班级:
组别:
姓名:
一、知新必备:
1、【物体的浮沉与浮力F浮和重力G物的关系】
(1)F浮_____G物,物体上浮(2)F浮_____G物,物体下沉(3)F浮_____G物,物体悬浮(4)F浮_____G物,物体漂浮
2、【物体的浮沉与密度的关系】
(1)ρ物_____ρ液,物体上浮(正在向上运动)或漂浮(处于静止状态)(2)ρ物_____ρ液,物体下沉(3)ρ物_____ρ液,物体悬浮
二、考点突破:浮力的应用
(一)、轮船(小组自学讨论P98-99相关内容,完成下面填空)(1)采用_____________的办法增大可以利用的浮力
注释:实心钢铁密度大于水,它比同体积的水重,放入水中时受到的重力 浮力,所以(填“下沉”或“上浮”);做成空心,重力(填“变大”、“变小”或者“不变”),但V浮力增大,轮船可以浮在水面。(2)关于轮船的几个有关浮力的问题:
a、轮船总是漂浮在液面的,所以F浮 G船,船的重力不变,所以无论船在海里还是河里,它受到的浮力。
b、排水量()---------指轮船按设计要求在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例题解析1(关于排水量的计算):当轮船漂浮在水里时,F浮 G船+G货,可以推出G排=G船+G货,m排=m船+m货
排
增大,所以受到(m排为轮船的排水量)
趁热打铁:一艘轮船空载时排开水的质量为2600t,满载时排水量为5800t,则轮船自身的质量为______,它最多可以装_________t的货物。
例题解析2(关于船身上浮还是下沉):当轮船漂浮在水里时,F浮 G船,而F浮=ρ液×g×V排,当轮船从河里进入海里时,ρ液_______,则V排________,所以轮船船身会 一些。
趁热打铁:轮船满载时,船和货物总重9.8×104 N,则船在海洋航行所受浮力是_____ N,轮船的排水量是_________t。同一艘轮船从河里驶进海洋之后,受到的重力大小_________,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_,排开水的体积___________(填“不变”“变大”或“变小”),轮船要___________些(填“沉下”或“浮起”)。
(二)、潜水艇(小组自学讨论P99相关内容,完成下面填空)
浸没在水中的潜水艇无论下潜多深,它所受的浮力。潜水艇的上浮和下沉要靠改变自身的 来实现。
若要下沉,可(填“充”或“排”)水,使F浮 G;
若要上浮,可(填“充”或“排”)水,使F浮 G。总结:潜水艇靠水舱的充水和排水改变_____________的大小实现上浮和下沉.
趁热打铁:一个质量是50g的鸡蛋悬浮在盐水中不动时,它受到的浮力是_____N。(取g = 10N / kg)
(三)、气球和飞艇(小组自学讨论P99-100相关内容,完成下面填空)
气球和飞艇里充的是密度 空气的气体,热气球里充的是被燃烧器加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了的热空气。
总结:气球和飞艇靠在气囊中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实现上升.
注释:当F浮≥G球时,气球或飞艇可升上天空.若要使充氦气或氢气的气球或飞艇降回地面,可以放出球内的一部分气体,使气球积缩小,浮力减小,使浮力小于G球.对于热气球,只要停止加热,热空气冷却,气球体积就会缩小,减小浮力,使浮力小于G球而降回地面.(四)、密度计
密度计(观察老师演示)是测定液体密度的仪器,它是个密封的玻璃管,下端装有铅粒,上端有刻度。把它放在待测的液体中时,它漂浮在液面上,液面所对的刻度值就是待测液体的密度值。
原理:当密度计漂浮在液面上时,F浮=______,密度计的重力不变,则ρ液×g×V排也不变,当ρ液越大,则V排就越小,所以它的刻度值越靠下越大。趁热打铁:
1、把一根密度计先后放入三种不同的液体中,静止时如图8-23所示,那么密度计在三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A.甲最大
B.乙最大
图8-23 C.丙最大
D.甲、乙、丙一样大
2、把一个自制的密度计分别放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中,情况如图中的甲乙所示.由此得出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这个密度计在甲中受的浮力较大
B.这个密度计在乙中受的浮力较大
C.甲种液体的密度较大
D.密度计B处的刻度值大于A处的刻度值
三、课堂反馈
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它没入水中部分的体积是50cm3,它在水面上的部分是25cm3,它受到的浮力多大?它的质量多大?密度多大?
第二篇:第3课土地改革学案
永吉二十五中2011-2012年探究与交流:
地主土地所有制与农民土地所有制
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掌握大部分的土地所有权,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却没有土地,或者只有很少量的土地,农民为了生产,维持生活,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
农民土地所有制简单地说就是土地归农民私有。不管是地主土地所有制还是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都属于私有,这两种土地所有制最大的区别就是存在不存在剥削。知识综合与拓展:
开展社会调研,可以增强对历史兴趣的感悟。为此,某校八年级历史兴趣小组上网同学决定利用国庆长假期间,走访调查“土地改革”的历史情况。请你为他们参谋,就下列问题提出你的意见。
请回答:
⑴ 走访的对象应该在城市还是农村?为什么?
⑵ 采取调查形式有“人物访谈”和“问卷调查”,哪一种形式更适合访谈对象?
⑶ 设计的调查提纲事先要交给受访问者,请你帮助提出两个问题。注意不能脱离主题。
⑷ 查阅历史资料时,一定要查看哪部历史文献?
⑸ 通过此次调查,对土地改革应该有哪些感悟?
永吉二十五中历史导学案
第三篇:第3课_土地改革_导学案
《第3课:土地改革》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内容和土地改革的意义。
2、通过对新中国建立初期土地改革和以往的土地改革的比较,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
3、使学生了解新中国土地改革的意义,认识土地改革在恢复国民经济和巩固新生政权中所起到的作用。
二、导学重点:土地改革
三、导学难点:土地改革的意义
四、导学过程:
活动一:自主学习,认真准备
预习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土地改革:
1、土地改革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土地改革的开始:___________
3、颁布的文献及其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土地改革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土地改革的意义:
七、作业布置
完成《同步导学》
第四篇:第3课 古代印度 学案
第3课 古代印度 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印度的早期奴隶制城邦、雅利安人的入侵、种姓制度、佛教的知识。2.认识等级制度是维护奴隶主利益的工具;认识佛教的教义。3.通过分析等级制度、佛教的内容培养学生全面的观点。
【重点难点】重点在;等级制度、佛教的兴起;难点:等级制度的实质与佛教的教义。【自主学习】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地理位置:今天的南亚次大陆。2.大河流域: 流域。
3.早期文明: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等文明出现于约公元前23世纪——公元前18世纪。4.奴隶制国家:
①出现:约公元前 年,印度河流城开始出现一些小国。
②强盛:
王朝统治时期是古印度的鼎盛时期,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后来印度多次遭到外族入侵。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
①背景:雅利安人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②等级划分: 是最高等级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首陀罗是第四等级,主要由被征服居民组成。除此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
③等级规定: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有资格从事高 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三:释迦摩尼创立佛教 1.时间:公元前 世纪。2.地点:古代。
3.创始人:,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4.教义:早期反对种姓制度,佛教宣扬,一度成为印度的国教。5传播:
①向北:公元1世纪经 传到中国,以后又从中国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②向南:经 传入泰国、缅甸、柬埔寨等国。【合作探究】
1.请在下列符号中填上正确答案。佛教诞生于(),它的创始人是(),并于1世纪传入(),幷因此而建立洛阳白马寺。A: 古印度,B: 乔达摩•悉达多,C: 中国。2.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①结合图片指出龙门石窟艺术主要受到什么宗教的影响?该宗教除了对建筑方面有影响外,还对文学等方面有影响,试列出一部受该宗教影响的中国文学著作。
②两幅图反映了人类文明交流中的什么方式?从中国古代史中再举一个符合这种交流方式的例子: 【当堂达标】
1.下列对早期印度叙述有误的(B)
A.印度文明起源于印度河流域
B.公元前23世纪印度实现了统一
C.孔雀王朝时期是古印度的鼎盛时期D.公元前1500年印度出现了奴隶制小国
2.据报道,某国东部一名属贱民阶层的15岁少年,因自家山羊误入高一等级种姓农民的稻田而被烧死。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文中某国是(C)A.希腊 B.埃及 C.印度 D.中国
3.古印度有着悠久深厚的文化内蕴。某班级以话剧的形式再现古印度历史,涉及到“种姓制度”时,哪一句台词是不正确的?(D)
A.“我是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商人,却屈居第三等级。”
B.“我爱慕一个上一等级的姑娘,但我们却不能步入婚礼殿堂。” C.“本国王把持军政大权,整个国家唯我独尊!”
D.“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
4.阿迪加在小说《白老虎》中写道:“印度这个国家在她最富强的时候就像一个大动物园,一个自给自足、等级森严、秩序井然的动物园……姓哈尔维的人家做糖果;姓牛倌的人放牛;贱民挑粪。”这一描述从侧面反映了古代印度曾推行(B)A.班田收授法 B.种姓制度
C.分封制 D.租庸调制
5.社会制度影响人们的生活。读如图古印度种姓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刹帝利担任祭司
B.吠舍的儿子可与官吏的女儿成婚 C.首陀罗也有一定的自由和产业 D.吠舍纳税供养婆罗门和刹帝利 6.公元前6世纪佛教产生于(A)
A.古代印度 B.古巴比伦王国 C.古代埃及 D.古代中国 7.舞蹈《千手观音》曾获得CCTV春节联欢晚会节目评比一等奖和特别大奖。你是否知道“千手观音”、“功德无量”的词汇跟下列哪个宗教有关?(B)A.基督教 B.佛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8.读图,回答问题:
(1)这是哪国的哪项制度?(2)国王在这制度中属于什么等级?名称是什么?(3)它对印度未来社会产生什么影响?
【我的收获】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一:印度河、1500、孔雀 二:“种姓制度”、婆罗门、贱民 三:
6、印度、乔达摩•悉达多、“众生平等”、中亚地区、锡兰 【合作探究】 1.A.B.C.2.①佛教;《西游记》。
②和平交流;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当堂达标】
1.B 2.C 3.D 4.B 5.D 6.A 7.B 8.(1)印度的种姓制度.(2)第二等级.刹帝利.
(3)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第五篇:第3课 蝉 和贝壳教案学案
第3课 蝉 和贝壳 教案
教学目标
1、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了解先抑后扬和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3、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教学重点、难点
1、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了解先抑后扬和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教时安排:二教时
第一教时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1.查字典,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读一读。
收敛()颤动()聒聒()宽恕()
短暂()脆弱()卑微()一丝不苟()
2.查字典或词典,弄清楚“读一读,写一写”中词语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请揣摩下列句子的特点,在续写一句,表达你对四季的感受。
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 夏天的雷,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 秋天的风,凉爽而惬意,为落叶送去温馨的问候; 冬天的雪。
二、理解探究
1、《蝉》一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请找出来,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是全文的文眼。它是由抑到扬的
关键原因,也是由蝉引发的关于生命的深刻道理。不管是写蝉的烦人的聒噪,病蝉的弱小,还是写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只活一个夏天的短暂生命,都是因为有这句话,才显得有厂意义和光彩。它也提醒我们,不管生命有多短暂,都要好好地活,给人振奋精神的感觉。
2、《贝壳》一?文中,作者先对贝壳的精美作了一番描述,然后生发了哪些联想? 作者想到了贝壳里那曾经的小小柔软的生命,想到为了这样一个短暂、细小,脆弱、卑微的生命,』:苍却是那样用心地营造了它的居所——精致的贝壳。并由此进——步想到自己的生命,虽然也有限,但总比贝壳里的生命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那岂不是更应该好好面对它,让它显得像贝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惊叹。
三、合作释疑
3、《蝉》一文中的“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噪”,“秋风颜色”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我们一般是听见秋风的声音,但作者用了“秋风颜色”,巧妙地在听觉感受之外,增加了独特的视觉感受。有新意。它赋予秋风颜色,把属于秋天的一些视觉形象加厂进来。言少而意浓。
4、《贝壳》—文中的“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的—丝不苟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此句比较了自己和贝壳里的生命,感悟自己的生命尽管有限,但还是比贝壳里的生命时间要长——点,空间要多一点,以,一颗感激的心情表达珍惜、回馈生命的激情: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些,更好些,让后人为自己的执著、努力而感动。
5、《贝壳》最后一段说: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巳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尸你怎样理解此处的“怎样固执而又怎样简学-的心”?
作者希望自己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些像贝壳这样的东西来,她并不梦想自己成就伟大的功业,只想对自己的生命作出一些精美的回馈。她渴望不是人们对她的绝对地赞美和崇拜。而是有人能看懂她平常但执著的爱的美的灵魂。所以此处的“固执”“简单”都是作者相对白谦的说法,其实足执著和单纯的意思。
6、试比较两篇散文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
(1)都是由—‘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些感悟;
(2)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
(3)对于“物”的描写都细致人微,笔触清柔而自然。
不同之处:(1)《蝉》是先抑后扬,《贝壳》是直入主题
(2)《蝉》对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好地活;《贝壳》则落实到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
(3)《蝉》的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喻在蝉的生命意义中,并没有直接表白;《贝壳》则明确提出丁白己要认真做事的想法,表达了留下令人珍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望。
第二课时
一、课内精读
1.作者从蝉。贝壳这些细小的事物中感悟出了怎样深刻的道理?又作了怎样的追问与思索?
蝉:本文作者由一只小小的蝉引发了对生命的感悟,通过对细小、聒噪的蝉因为一个夏天而付出17年代价的了解,进而联想到人类的生活历程,提示人们:不管生命短暂还是长久,都应该积极面对,全情投入,好好地生活。
2.文中,朋友说;那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请问“这样”指什么?结合你的体验,你觉得它还有什么深刻含义?
我不肯定啊 应该是“在地下等了17年却仅仅迎来一季的生命”
3.蝉.文中有了一些比如“却、竟、就、只、才”这样的字,请结合全文举例说说这些字在文中的作用。(分析2个即可)
“才”字(“它等了17年才等到一个夏天”)突出蝉等待的时间之久,享受生命之短暂 “就”字(最后一句)突出作者对蝉的态度的转变,和对蝉的肃然起敬。
4、结合你童年生活的经历,发挥想象,填写①段的最后一句,与上文衔接自然。
一般这种题 我都是用什么“突出”“显示出”之类的开头
二、拓展延伸
第一次真好
路过人家的墙下,偶一抬头,看见一棵结实累累的柚子树。一颗颗硕大的黄绿色柚子,沉甸甸垂吊在枝头。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
我是个生长在都市,从来不曾享受过田园生活的俗子。除了木瓜树以外,所有结实累累的果树,都只能够在图画、照片、电视和电影中看到。今天第一次看到这棵果实如此丰硕的柚子树,霎时间,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
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位?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几年前,家中第一次养了一笼十姊妹。当母鸟第一次生下了几颗玲珑剔透,比拇指还小的鸟蛋以后,我和孩子们便眼巴巴地等候小鸟孵出来。有一天,我们正在吃午饭,孩子忽然大叫:“小鸟孵出来了。”我惊喜地走到鸟笼边一看,在鸟巢里面的所谓小鸟,只是两团小小的粉红色肉球,仅仅具有鸟的雏形,身上只有稀疏的几根毛,两只黑黑的眼睛却奇大。第一次看到刚孵出来的雏鸟,但觉得它们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饭。可是,等到它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以后,我喜爱它们又甚于那些老鸟。
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见雪,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用铅字印出来„„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愿你珍重第一次。
1、文中详写了几个“第一次”,各写了什么事?作者的感受怎样? 两个。第一件:初次见果实累累的柚子树,作者的感受是喜悦和新奇。
第二件:初次见刚孵出的雏鸟,作者的感受是喜爱。
2、为什么“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使人回味无穷”?
因为无论是哪种感受,感觉都是新鲜的,是从未体验过的,特别刺激,给人的感觉是不可磨灭的,所以是回味无穷的
3、为什么“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谈谈你的理解。
因为每一个第一次,都为你开启了生命中的一个新的领域,经历也就多了,感受也就多了,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4、是否所有的“第一次”都值得去尝试、值得珍重?试谈谈你的看法。
当然不是。有的坏的事情就坚决不能去尝试。
5、你的成长中难忘的第一次经历是什么?请简单叙述,并写出自己的感受。(80字以内)略。课内小结: 略。作业布置: 练习册
第3课 蝉 和贝壳 学案
学习目标
1、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了解先抑后扬和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3、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1.查字典,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读一读。
收敛()颤动()聒聒()宽恕()短暂()脆弱()卑微()一丝不苟()
2.查字典或词典,弄清楚“读一读,写一写”中词语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请揣摩下列句子的特点,在续写一句,表达你对四季的感受。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 夏天的雷,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 秋天的风,凉爽而惬意,为落叶送去温馨的问候; 冬天的雪。
二、理解探究
1、《蝉》一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请找出来,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2、《贝壳》一?文中,作者先对贝壳的精美作了一番描述,然后生发了哪些联想?
三、合作释疑
3、《蝉》一文中的“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噪”,“秋风颜色”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4、《贝壳》—文中的“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的—丝不苟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5、《贝壳》最后一段说: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巳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尸你怎样理解此处的“怎样固执而又怎样简学-的心”?
6、试比较两篇散文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四、课内精读
1.作者从蝉。贝壳这些细小的事物中感悟出了怎样深刻的道理?又作了怎样的追问与思索?
2.文中,朋友说;那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请问“这样”指什么?结合你的体验,你觉得它还有什么深刻含义?
3.蝉.文中有了一些比如“却、竟、就、只、才”这样的字,请结合全文举例说说这些字在文中的作用。(分析2个即可)
4、结合你童年生活的经历,发挥想象,填写①段的最后一句,与上文衔接自然。
五、拓展延伸
第一次真好
路过人家的墙下,偶一抬头,看见一棵结实累累的柚子树。一颗颗硕大的黄绿色柚子,沉甸甸垂吊在枝头。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
我是个生长在都市,从来不曾享受过田园生活的俗子。除了木瓜树以外,所有结实累累的果树,都只能够在图画、照片、电视和电影中看到。今天第一次看到这棵果实如此丰硕的柚子树,霎时间,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
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位?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几年前,家中第一次养了一笼十姊妹。当母鸟第一次生下了几颗玲珑剔透,比拇指还小的鸟蛋以后,我和孩子们便眼巴巴地等候小鸟孵出来。有一天,我们正在吃午饭,孩子忽然大叫:“小鸟孵出来了。”我惊喜地走到鸟笼边一看,在鸟巢里面的所谓小鸟,只是两团小小的粉红色肉球,仅仅具有鸟的雏形,身上只有稀疏的几根毛,两只黑黑的眼睛却奇大。第一次看到刚孵出来的雏鸟,但觉得它们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饭。可是,等到它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以后,我喜爱它们又甚于那些老鸟。
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见雪,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用铅字印出来„„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愿你珍重第一次。1、文中详写了几个“第一次”,各写了什么事?作者的感受怎样? 2、为什么“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使人回味无穷”?
3、为什么“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谈谈你的理解。
4、是否所有的“第一次”都值得去尝试、值得珍重?试谈谈你的看法。
5、你的成长中难忘的第一次经历是什么?请简单叙述,并写出自己的感受。(8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