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个性之花在课堂上绽放 谢宁平
让个性之花在课堂上绽放
单位:洛阳市涧西区青岛路小学 姓名:谢宁平
电子邮箱:***@163.com 电 话:***
让个性之花在课堂上绽放
洛阳市 涧西区 青岛路小学
谢宁平
单位:洛阳市涧西区青岛路小学 姓名:谢宁平
电子邮箱:***@163.com 电 话:*** 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他们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因而,我们应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让个性之花在课堂上绽放。
关键词: 课堂教学 个性 绽放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他们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因而,我们应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让个性之花在课堂上绽放。
一、鼓励质疑 张扬个性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质疑争论的起点,有了疑而又能独立思考,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才有了敢于争论的思想基础。老师对学生的质疑要提倡、鼓励,使学生逐步做到敢说、爱说,甚至提出跟教师不同的想法。课文《小狮子爱尔莎》一课后有这样一个问题:续写小狮子爱尔莎放回大自然后,它会怎样呢?我先让学生讨论,再写。有的同学说:“我认为爱尔莎放回大自然后,刻苦练本领,最后当上了狮子王。”有的则认为,它不能当狮子王,原因是它是一只母狮子。我说:“你怎么知道它是只母狮子?”那位同学说,公的小狮子出生三个月后,脖子下面会长出一小片黄色的毛,五个月就在脸的轮廓上长出一圈黄毛,从书的插图上看,它没长这些毛,所以,它是只母狮子。有的说,就算他是母狮子,那母狮子就不能当狮子王了吗?那武则天不是女王吗?我说:“由此看来,它有当狮子王的可能”。。。经过争论,最后教师总结,保护了学生多元化的思维,也激励了学生敢于争论的精神。使他们在课堂上品尝到了成功的快乐。
二、辩证思维 彰显个性
辩证思维不是让我们做出非此即彼的是非选择,而在对立统一中寻找确切、新颖且有价值的解答。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善于联想,灵活性强,但往往容易走向片面化、绝对化。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辩证地看问题。教学《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课,我问学生:“你喜欢小白兔还是小灰兔?”几乎全班学生都表示喜欢小白兔,不喜欢小灰兔。可是有一个学生说:“我喜欢小灰兔。”全班愕然。他说:“小灰兔知错就改,我觉得它好”。我立即表扬了这位能够独立思考的孩子,同时激励:“你们还能从课文中找出小灰兔身上的优点吗?”学生又读课文,进行讨论,有的学生认为课文开头写的“小白兔和小灰兔来帮助”这一句,认为小灰兔也是爱劳动的;有的学生认为老山羊送菜时,小灰兔说“谢谢”,说明小灰兔很有礼貌。这样,使小朋友认识到小灰兔虽然有缺点,但也有很多优点,它和小白兔都是可爱的。由于我抓住了契机,因势利导,使学生懂得了要辩证地看问题的方法,同时加深了对课文的认识。
再如,《琥珀》这篇科学小品,作者写琥珀形成的过程,渗透了偶然性和必然性。个别和一般两个辩证的观点,教师引导学生争论,通过学习将文中的辩证思维方式传授给学生,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大有启发,并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通过表达,培养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是他们善学乐学,让他们体味到了成功的愉悦。
三、自由表达 尊重个性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要想实现这一理念,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自尊和人格。引导学生自由表达,首先,教师也要有“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思想境界。“不拘一格”,就是包容,对学生的各种思想观点,各种风格特点,采取包容的态度,特别是那些不合自己心意的观点和风格更要宽容一些,使其有一席之地,得到教师的充分尊重,教师不能以自己的是非标准衡量所有的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如果教师不采取包容的态度,学生的观点,就可能被教师“扼杀”掉,如果能对其宽容,哪怕学生的观点有些偏激,我们也还是宽大为怀,学生的个性就能得到尊重和保护。
一次写《一位熟悉的人》,审题后,我要学生说出自己要写的内容,有的说要写父母、爷爷、奶奶、邻居、好朋友„„当然也有一部分说要写老师。要写老师的这部分学生大多是想写老师工作的辛苦,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老师知识的渊博。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要写的是你,不过你别批评我”。我顿时莫名其妙,“为什么呢?”“因为我要写的是让你减肥。”他的话音刚落,同学们大笑起来,有的学生还瞪大眼睛望着我,好像在问,老师,你为什么不发火呢?我并没有为此生气,相反我感到非常高兴,因为我的作文个性化实验终于有成效了,他竟能打破常规,勇敢地毫不回避地说出了我们女同志最敏感的、最不愿意听到的话。想到这里,我微笑着说:“他敢于说真话,我很高兴”,“同学
们,老师胖的很难看吗?”同学们都摇摇头,这时,又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你虽然有点胖,但还是非常漂亮的。我看你不用减肥,只要健康就行”。那个让我减肥的学生说胖会给人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并说他要以写信的形式呼吁我尽快减肥,而另一位学生说他要以日记的形式劝告我不能减肥,因为减肥对人的身体健康十分不利,后来两篇各有千秋的作文出现了。由此,我感悟到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作教师的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让他们敢吐真言,这样才能写出好文章。
四、践行活动 凸显个性
陶行知先生倡导了孩子的“六大解放”:解放了学生的眼睛和嘴巴,让学生的眼睛亮起来,嘴巴动起来;解放了学生的双手和大脑,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解放了学生的时间和空间,使课堂不仅限于课堂。教学中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活动方式,可以为学生搭建展现自我的平台,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和创造潜能,凸显出自己独特的个性和思维能力。
教学中我发现孩子们乐于画画,愿意用图画来表达他们的思想。便趁机鼓励学生拿起彩笔,把自己在阅读中想到的画下来。当学生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形象的图画的时候,也就把阅读的内容进行了回顾、加工,充分享受了阅读的快乐。在学习《高大的皂荚树》这篇文章时,我要求学生在纸上画下自己印象中的皂荚树:有的只画了一棵皂荚树;有的画得枝繁叶茂,进一步突出了高大这一特点;有的则在这棵皂荚树下又画上了一些正在玩耍的孩子„„总之,他们都画出了心目中的皂荚树。其中有个学生在这枝繁叶茂的皂荚树干上画上了眼睛、嘴巴、鼻子,组合成一个正在微笑着的母亲头像,这位“母亲”正在用温柔的目光注视着一群用皂荚树叶烘烤着小手的孩子。这个学生在阅读收获中这样写道:这棵高大的皂荚树多么像一位只知奉献不知索取的妈妈呀!我也要学习她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透过这一幅幅彩画,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在阅读中的收获是不一样的:有的只抓住了表面特征:又高又大;而有的却走进了课文的深处,理解了课文的内涵,心灵受到了震撼。
诸如这样的活动有很多:读、唱、跳、演、赛等等,目的都是让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展示自我、完善自我;让他们觉得课堂是快乐的,阅读是快乐的。
五、合作探究 挥洒个性
肖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两人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两人交换每人就是两种思想,甚至是更多种思想。”同样,阅读教学中如果能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阅读氛围,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个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
如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学生对开凿八达岭隧道采用“中部凿井法”有不同的理
解。我抓住机会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在研究“中部凿井法”时,有的同学提出了异议,既然中部打竖井可以增加工作面,那就应该多打几口竖井,工作面越多,工期不就越短吗?可其他学生不同意他的这一说法,认为打竖井也需要时间,并不是竖井越多越好。那究竟打几口?学生情绪亢奋,各抒己见。后来有个学生说,肯定是打了两口,因为八达岭的隧道是居庸关的三倍长,打两口,把工作面增加到六个,而每段隧道的长度就相当于居庸关的长度。赞成这个观点的学生补充说,这个想法很好。但必须保证六个工作面在一条水平直线上,否则就对不准、打不通,所以文章中詹天佑对工作人员说“定点、勘测、计算一定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孩子们是旁征博引,争得个个面红耳赤。在这样的氛围中,沟通了相互之间的理解和看法,激发了兴趣,提高了能力。在研究其它两种打井方式时学生还画了示意图加以说明。正是在这一系列的思维碰撞中,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获得思想启迪,求异、发散思维在逐渐升华。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每时每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得今天这个世界如此多彩。因此,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扬学生的个性,彰显学生的个性,挥洒学生的个性,才能使我们的课堂不断的丰盈,才能更好的实现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
《新课程》小学版2010年第8期,刊号CN14—1324G4。
《学园》,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2010年第五期,刊号CN53——1203/C 《时代教育文荟》时代影视杂志社出版,2007年,刊号CN—1318/G 《小学语文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期 刊号CN—1072/G4
第二篇:让“提问”之花在英语课堂上绽放
让“提问”之花在英语课堂上绽放
【摘要】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很善于提问,“问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只停留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层面上,这实际上仍然是教师控制、主导的课堂,不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应将课堂提问权还给学生,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用英语提问的能力。本文将结合教学案例,阐述将提问权还给学生的重要性,并从多角度探讨了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方法和策略以及笔者教学实践后的反思。
【关键词】提问权 英语提问 策略 注意点
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问
教师要时时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与学生一起讨论、交流,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只有变居高临下的师生关系为平等的学友关系、伙伴关系,学生才能敢于开口。
二、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想问
1.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教师既可以将问题创设在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中,特别是学生亲身经历的比较关注的生活原型中,这样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在一次教“Travelling”单元时,正逢假期,学生们课间都兴奋地讨论着自己和家人的出行计划,直到上课铃响了,还未回过神。我灵机一动,因势利导,“I want to go travelling,too.”马上大部分的学生便瞪大眼睛,“Oh,really?”接着,就有位平日较活跃的学生问道,“Shelly,您打算去哪啊?和谁去……”我沉默了会,说道,“Can you ask in English?”学生们会意地一笑,接着便是越来越多的问题:Shelly,where are you going?What are you going to do?Who are you going with??τ谘?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我没有直接给予回答,而是先引导同学猜,把问题再一次抛给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生自然复习并运用了本单元的重点句子,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用英语提问的能力。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丰富的图、文、声、像等鲜活的情境。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丰富的图、文、声、像等鲜活的情境,刺激学生的多个感官,激活其思维,问题火花即可由此迸发。在课堂上,一段激情澎湃的导入,一个巧妙设置的悬念,一处特意留下的“空白”,都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例如,在第五届全国小学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教学中,有多节语篇教学观摩课都给学生创设了丰富的图、文、声、像等鲜活的情境,激发引导学生提问的能力。如来自北京张燕燕老师教学的《Travelling》课中,张老师利用Ling Ling和Tony谈话的图片来导入文本内容,并引导学生就图片来发问,“Ling Ling is talking about her plan.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her plan?”,由于学生都想知道Ling Ling的计划,接着好多不同的问题便纷纷涌入课堂,“How is she going there? Where is she going? When is she going?...”好多问题甚至是在老师预设之外的。在这样的课堂中,不仅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又很好地滚动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内容,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3.利用游戏或竞赛,创设学生喜爱的情境。美国教育家皮亚杰强调儿童运用游戏形式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多样的游戏,分组竞赛,调动已有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使学生在情境、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习,并体验情境、游戏所带来的愉悦。
例如,在四年级下册《My school C Story time》的教学中,一位教师设计了猜一猜的环节,让学生运用句子:Is this/that a …? 来猜猜学校里的建筑物,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学生们都跃跃欲试,很自然地运用英语来提问,在竟猜中,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教学效果非常突出。
三、指导提问方法,使学生善问
1.激活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提问。英语教学要体现生活,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并试着从生活中寻找问题。
2.激活文本关键词,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学生学习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扩充知识,还要通过信息的分析和综合培养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提问时应重点增加激发思维的开放性问题。
3.激活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提问。在阅读教学中,为了检测学生对于阅读材料的理解程度,我们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语言点上的提问,同时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对学生的英语学习相当重要,而且是一个需要长期培养训练的过程。
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力;就会在试图精确地提出问题时,积极调动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就会养成好问、多问、深问的思维品质。许多事实表明,善于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学生提问能产生认知困惑,有困惑,才能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去探索,去打开智慧的大门,为培养勇于探索、追求真理、发现创新精神、发展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引导学生敢于提问、乐于提问、学会提问。巧妙地把“提问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不仅说得精彩,而且问得更精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
第三篇:让法制之花在语文课堂上绽放
渗透法制教育的心得体会
——让法制之花在语文课堂上绽放
丹寨县城关一校教师:张云
增强青少年的法制意识,关系着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和谐,家庭的和睦以及个人的安危。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既是新理念教育的内容,更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所在。作为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不能再为教教本而教教本,我们应该以人为本,跳出教材,用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模式,发散学生思维,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把法制教育渗透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之中,促进国家的稳定,构建社会的和谐,创建家庭的完美。让他们知法、懂法、守法,已成为我们教育教学中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在实际教学中,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将法制教育渗透在语文的学科教学中:
一、教材解读渗透法制教育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惊喜地发现,课文相当一部分篇目都涉及到一些法制常识,我在教学中积极主动地承担起讲述课文相关法制知识的重大责任。譬如,我在讲到《草原》的时候,给学生讲一讲社会主义新中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曾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这课的拓展延伸,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环保不仅是每个公民的公德,而且是一种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就这样我在教学中结合实际,深刻研读教材内容。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文本里面的法制教育因素,把握时机,适时渗透,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法制教育。
二、作文教学融入法制教育
叶圣陶先生指出:作文教学思想的精髓就是“教作文与教做人的统一”。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处理好这个“统一”?这就需要我们老师结合作文自身特点,对学生进行生动而全面的法制和公德教育,写日记也是渗透法制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有位教育专家说过:“日记是道德长跑,每天坚持,促使人心灵求真向善爱美。”学生写日记是说真话,说心里话,这便起到了催人求真的作用。同时,写日记能规劝自己上进,劝人改过。在习作教学中引入法制事件,诱发学生思考、分析、比较、反思、议论、总结,不仅可以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而且还可以规范学生的法制行为。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今日说法》《道德观察》《法治在线》《天网》《大家看法》等栏目深受观众的喜爱,原因不仅是由于它们在选题贴近百姓生活、讲述真实生动、弘扬道德风尚、普及法律常识,而且还得益于每一期都有一个好标题。利用这些媒体资源可以向学生传授作文拟题技巧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更重要的是能够以这些特殊的案例为切入点,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整理自己的思想,对事件表达自己的看法,在习作中深化认识,对比自己或周围人的做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语文实践深化法制教育
生活无小事,事事皆育人。生活是一本无形的教科书,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素材。学生是生活中的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耳濡目染一些社会现象。语文教学中,我们除了要积极缩短教学与生活的距离,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起来,还必须主动拓展教学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得到情感的体验,从而巧妙的渗透德育内容和法制教育内容。可以组织一些关于法制教育的的主题演讲比赛,举行“珍惜青春,远离网吧” 演讲比赛,让学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不应该沉溺网吧,而应该把自己的大好的青春年华用在学习之中,争取早日获得佳绩来回报自己的老师、父母和其他亲人;举行“青少年如何进行自我保护”的演讲比赛,学生就可以明确地了解采取什么方式才是真正的自我保护等等。
而法治教育其实就是指导学生怎样生活,怎样做人的,它只有和生活情境结合起来,才能产生教育本身所可能产生的作用。制作法制手抄报等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法制道德的形成搭建平台,提供生长的土壤。
让我们积极开动脑筋,将法制教育渗透进日常琐碎的教学工作中,切实提高学生的法制素质,为学生的健康快速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让法制教育之花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绚丽的绽放!
2012.03.09 3
第四篇:让生命的火花在课堂上绽放异彩
让生命的火花在课堂上绽放异彩
在高官厚禄中看不到你的名字,在名人大宛儿里见不到你的身影。年复一年,迎来送往一届又一届学生,你仿佛落入了一种轮回;岁月又固执地为你刻上道道年轮,一不小心,抬头戴上老花眼镜一看,已是两鬓斑白,身体微驼,是不是该光荣退休了呢?想想都可怕。
你的生命色彩就是这样苍白吗?
我想决不是的。
当你走进那熟悉而又神圣的课堂,当你上迈上那简陋而又庄严的三尺讲台,你的青春将在这里挥洒,热血将在这里沸腾。在这里,你成就了你的学生,又陶冶了自己,所以课堂就是教师最快乐幸福的殿堂。因此,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让生命的火花在课堂上绽放异彩。
当满怀喜悦与激动第一次踏上讲台时,我就知道,我选择的。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更是我魂牵梦萦的事业——神圣而伟大的教育事业。
作为一名刚工作不久的年轻老师来说,少不了激情澎湃,热血沸腾,但是马上我就遇上了难题,学生上我课时不能认真听讲,纪律性不强,我感到对他们很头疼。这是我带的第一界学生呀,我非常想努力教育好他们,让他们成材,可是我的方法好象不对路,上课时同学们不怎么听我的,有时一道题讲好几遍。我当时真的不知如何是好。幸好,我们办公室的其他几位老师很热心,给我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和我结成师徒对子的范淑莲老师,德高望重,教学经验丰富,她教给我许多实用方法,我吸收了许多教学方法,并且大刀阔斧地屏弃了“满堂灌”的传统上课方法,尽可能的把课堂交给学生,充分的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全方位动起来,把舞台让给他们,让他们充分的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自己就是一个好导演的角色。
可是,就是在这样活跃的课堂上,每个孩子都在跃跃欲试时候,有一个安静的角落从来不举手,从来不发言,难道他是个不爱学习的孩子吗?看到那暗淡的眼神,瘦削的身影,我不能在沉默,我要帮他把本属于他这个年龄孩子的活泼快乐找回来。通过一系列的了解,我知道了他原来的性格很好,学习成绩也很优秀,就是因为爸爸妈妈突然离婚,本来和谐美满的家突然成为了泡影,他一时难以接受,不肯原谅爸爸妈妈,也不和身边的人接触了,以不说话、不学习这种极端方式来报复他的爸爸妈妈。面对那冷漠、敌视的目光,我知道我要做什么了,我要挽救这个孩子。我不厌其烦地细心开导他,多次做他的思想工作。用我微弱的爱,唤醒了他那颗因为缺失父母的爱而干涸的心灵。现在,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身边的朋友多了,成绩也稳步地上升。看到他的改变,我感到无比的欣慰。
当然,作为一名年轻的人民教师,我的爱是微弱的,是平凡的,我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用爱与责任做一些非常平凡的事情。只有那些在最危难时期,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甚至用生命诠释了教师的爱与责任的人,才是新时代最伟大最崇高的师德师魂。
你听说过汶川地震中的谭千秋老师吗?当地震发生时,他弓着身子,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冰雹般的砖瓦,水泥板坠落在他的身上,热血奔涌而出,他咬着牙,拼命地撑住课桌,他的身下蜷伏着四个幸存的学生。而他那张开的双臂成为了永恒。
你听说过绍兴那个叫祝香云的老师吗?她热爱学生胜过爱自己的生命。在大货车疾驰而来冲向学生的瞬间,她张开双臂推开孩子,用生命铸就了辉煌的绝唱。
还有那考取了硕士研究生,却远赴边疆支教的徐本禹,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农村的教育,为了许多单纯的感动,他在孤独中坚守着一个承诺,一个关于热爱的承诺。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作为教育工作者,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倍感自豪。没有鲜花,我们却拥有满园的桃李芬芳;没有掌声,我们却赢得尊重与赞赏;没有金钱,我们却拥有孩子们心灵的阳光!我们播洒着期盼,收获着成功的喜悦;我们播洒着清贫,收获着社会的富强!既然选择了教育,就要无怨无悔。因为,我们是光荣的教育工作者!耿耿园丁意,拳拳育人心;身于幽谷处,孕育兰花香。让我们宣誓:任凭岁月更迭世事沧桑,任凭青春流逝憔悴红颜,我们依旧永远守侯着这盏希望之灯,倾心教育这快热土,同铸不朽之师魂!
第五篇:让新课改之花在农村小学英语课堂上绽放光彩
让新课改之花在农村小学英语课堂上绽放光彩
摘 要: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一个包括听、说、读、写的操练和语言信息的输入、输出的实践过程。因此,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如何突破旧的教学模式,进行新课程的教学和改革?作者认为首先要转变观念,明确新课改目标;其次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学方式要灵活多样,创设“儿歌激趣法”,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最后要恰当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而提高课堂效率,真正走进英语新课程。关键词:新课改 农村小学英语课堂 新课程教学 “儿歌激趣法”
如何突破旧的教学模式,进行新课程教学? 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让新课改之花在农村小学英语课堂上绽放光彩。
一、转变观念,明确目标,走进英语新课程
我们在以往的英语教学中把“掌握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放在教学目的的首位,因此在教学中往往采用机械重复、死记硬背、反复测试的教学方法。工夫下得不少,成绩却一般,不少学生学出来的是“哑巴英语”,不会说、不会用。新课程将基础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定义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一总体目标要求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参与到具有交际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中。
教学中我以“口语交际”为主线,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开口说英语,增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如英语
角、每日演讲、每周一歌等,不但为学生创设了使用英语的机会,而且大大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在各级组织的演讲比赛、英语作文比赛等活动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二、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识到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的关键是使学生对教师有亲切感,使学生“买你的账”。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学是师生双方感情和思想交流的过程,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浓,学习积极性就高,课堂效果就好。因此,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活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生爱动,善于模仿,记忆力强,平时在与同学开玩笑、打闹之中,也自觉或不自觉地来上几句英语。为此,我根据实际努力创设各种交际情境,如利用实物、图片,听录音、猜谜、角色表演等方式来开展情境教学。授课时力求语言风趣,发音准确,并不断穿插一些抑扬顿挫的语调、时快时慢的语速、忽高忽低的手势及喜怒哀乐的各种表情。例如,在教“What color is it?”时,我用教室中的实物进行教学,师生衣服的不同颜色,学生课本封面图片上的各种颜色,甚至用学生周围的物品(书、文具盒、窗帘、黑板、椅子、墙上的标语„„)来启发学生,努力使学生在一个比较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丰富多彩的学习。再比如,进行课堂即兴分组表演,如拜访朋友(visit my friends)、打篮球(play basketball)、弹钢琴(play the piano)、吃饭(eat dinner)、看电影(see a movie)等,学生们身临其境的表演,把课文模拟得更接近于实际生活。课堂被激活了,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学生们在实践中锻炼了他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这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教学活动之一。每到这一教学环节,我都要事先认真准备,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时,注意发挥教师教的主导性。不同的知识该选哪些不同层次的学生,经常轮换角色,注意调节教学节奏;课堂中有张有弛、有紧有慢;有愉悦的大笑、有惋惜的哄笑„„我想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和谐课堂吧。
三、教学方式要灵活多样 1.动作化
小学生的最大特性是好动,尤其是在课堂上,要他们乖乖地坐上四十分钟,往往会出现讲话,做小动作等开小差的现象。针对小学生的这种特性,我们可以设计一种动作化的课堂教学形式,赋予枯燥死板的教学内容以生命,让老师带领全体学生都动起来。
一节课并非全是话语的交流,动作也是一种语言,具有形象、指示、表情、意向等多种功能,适当地运用动作语言,往往要比烦琐地讲解要来得简明生动。因此,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借助各种机智的动作表情达意,如将上课前古板的起立、问好的形式改变为简单易懂的直接摆摆手的形式,这样不但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更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当一名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可以竖起手指做出“OK”状,这样学生得到来自外在的鼓励,便一下子鼓起勇气;当表扬学生回答问题正确、精彩时,教师可以竖起大拇指以示“Good”;当学生回答问题错误时,教师只要简单地耸耸肩,双手掌心向上摊开,学生自然会明白,这样就可以避免了“对不起,回答错了!”“谁有其他的回答?”等语言表达时的尴尬。有了教师的体态语言,还不够,教师千万不要忽略学生的参与。体态语言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从而帮助他们记忆并自然地使用英语,如在教学“fishing、running、jogging、swimming、skating、skiing、rowing”等单词时可让学生跟着老师边做出“钓鱼、跑步„„”等动作边学习单词,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让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加了学生的印象,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之,动作化的课堂教学形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智力劳动效率。2.儿童化
一位西方先哲说过:“孩子是上帝赐予我们的天使”。“天使”的可爱不只在于漂亮聪明、天真活泼,还在于淘气顽皮。似乎上帝在造就他们时就赋予了他们旺盛的精力。在他们看来课间十分钟才是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时间,他们可以尽情地唱、尽情地跳,没有任何上课的约束。这样看来,我们为何不将课上“变”为课间,将课堂教学形式变为儿童化呢!
(1)Song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穿插一些英文歌曲的播放,尽量让学生享受到音乐,感受到音乐的美。如:每节课前放一首英文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中途放一首英文歌曲,让学生紧张了一段时间的大脑暂时放松一下,以便为下面更好地学习做个铺垫。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我们
应根据教学的内容播放一些相关的歌曲,如:教学各种动物时,我选择了一首有关动物的歌《Animals》让学生欣赏,还可以将教学的重点单词、句子编入歌曲中,让学生唱熟了歌曲,该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2)Act 没有环境就没有教育,要让学生说好英语,就要重视环境的营造。孩子是天生的表演者,有着极强的表现欲。那我们就投其所好,把教室当作舞台,将学生当作演员,把教学当作表演。我们可以把书本中的知识搬到生活中来,把教室设计成书本中的环境,让学生做书本中的主人翁来表演。例如在进行shopping的话题教学时,我根据学生家长大部分是菜农的特点,把班级变成了一个水果蔬菜市场,让学生用学过的单词、新教授的句型进行角色的扮演,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取得了极好的教学效果。3.游戏化
在众多的活动当中,游戏最适合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也深受他们的喜爱,它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又可以训练学生灵活运用英语的能力。游戏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编出适合的游戏。如:复习一些关于Sports的单词,可以老师做动作,让学生猜;还可以选一名学生上来背对老师,老师任意出示一个单词,其余学生根据单词做动作,这位学生根据其他学生的动作来猜测单词;再则可以制作一个正方形的魔盒,将代表各个单词的图片贴在正方形的各个面上,然后将魔
盒抛向空中,落地后,教师可指着向上的一面问:“What’s this?”如此反复,便让学生在无意当中加深了单词的印象。
丰富多彩的游戏形式,将我们的课堂教学形式变得不再单一化,呆板化,真正作到了寓教于乐。4.生活化
要让学生开口说英语,就要大胆地让学生走出英语课堂。可以让学生融入自然,投入到现实生活中去,让他们亲耳听,亲眼看。操场上、公园里、商店里、饭店里、菜场上„„让他们的脚步遍及大自然,“apple、flower、coat、football、thanks、what’s this?”等话语便脱口而出,让他们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接受英语教学。
四、创设“儿歌激趣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先导和催化剂,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能否学好英语的关键。
针对绝大部分农村学生主要是在课堂上学习英语的情况,我创编儿歌的教学方法,将所学内容本身转化为音乐,将抽象、枯燥的单词创编为朗朗上口的儿歌,起到了激发兴趣、巩固知识、帮助消化等作用。例如,为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并使学生将颜色类的单词在趣味性中熟记,我精心设计了儿歌:“yesterday昨天已过去,today今天要珍惜,tomorrow明天创奇迹;red红,yellow黄,green绿色真漂亮,blue蓝,purple紫,orange橙,black黑,white白,pink粉红,brown 棕。” 听到这些儿歌,学生果然“ 乐 ”起来了,同时也“动”起来了,并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了这些
单词。再比如在教动物类单词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儿歌:Bird, bird,飞飞飞;Cat, cat,喝嘴嗡;Dog, dog,汪汪汪; Ele-phant, elephant长鼻子;Monkey, mon-key真调皮;Panda, panda是国宝;Tiger, tiger王中王;Zebra, zebra黑白条。单词加以吟唱,学生容易记忆,从而提高学习热情。不管时间隔多久,学生都会一字不落地背出这些儿歌。平时我和学生总是勤总结,多积累,创编了很多有趣的口诀儿歌,为学生学习英语搭建了兴趣的桥梁。
“儿歌激趣法”是我英语教学的一大特色。它真正是学生识记单词的催化剂,是积累的好工具,是突破难点的好帮手,是学习英语的好伙伴。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改革创新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新课程倡导新的教学方式和新的评价方法。在此环境之下,每位英语教师特别是农村英语教师都应成为新课程改革中一个勤奋的学习者,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和反思,对自己的工作和专业不断学习,保持开放的心态,全面能动地发展、完善自己,以更好地推进新课程改革,从而让新课改之花在农村小学英语课堂上绽放光彩。参考文献:
[1]马丁 韦德尔(英)、刘润清.外语教学与学习——理论和实践[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3]黄远振.新课程英语教与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9.[4]黎奇主编.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