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题(北京课改版)

时间:2019-05-14 19:46: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题(北京课改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题(北京课改版)》。

第一篇: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题(北京课改版)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题(北京课改版)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2分)

美蕴含在质朴与自然之中。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娴熟xián

缅怀miǎn

弥漫mí

仕途shì B.包涵hán

藏否fǒu

蓦地mî

讣告fù C.稚拙zhuō

一剂jì

模型mï

失怙hù D.淑女shū

奇迹jī

模样mú

糊口hú

3.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划出来并在方格中改正。(2分)面目全非

烂竽充数

不求甚解

刮目相看 心有灵犀

有条不文

振振有词

数典忘祖 抛砖引玉

义不容辞

焦燥不安

含辛茹苦 寥寥无几

风餐露宿

忍俊不禁

汉马功劳 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欠妥的一组是()(2分)A.我们母女俩也有“心有灵犀一点通”之时。

心有灵犀一点通:心像有灵性的犀牛角那样自有一线相通。常用来比喻双方心灵的默契和理解。

B.她常常以四两拨千斤的自信评论是非。

四两拨千斤:用四两力去拨动千斤重的东西,比喻自不量力。C.幼读“三百千”,不求甚解。

三百千:指旧时童蒙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D.今已有一女一男,均狡猾可爱。狡猾:这里有调皮机灵的意思。5.下列搭配不当的一组是()(2分)

A.《我家有女初长成》――程乃珊――当代女作家――《蝴蝶》 B.《想念冰心》――王蒙――作家――《活动变人形》 C.《丑石》――贾平凹――当代作家――《废都》 D.《老张的哲学》――老舍――人民艺术家――《骆驼祥子》 6.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组()(2分)

A.《我家有女初长成》告诉我们不要像做盆景般来设计你子女的形象,要任其自由发展。B.《想念冰心》从读她的作品写起,从与她的接触写起,写得切近、随意而又深远、恳切。C.三篇名家小传虽小,却包含了他们的经历与才情,融进了他们的意趣与个性,其意味确是深长。

D.《“两弹”元勋邓稼先》是主要通过两弹的研制过程的叙述来刻画邓稼先的形象的。7.根据下面这段文字的意思,完成对联。(2分)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回答香港文汇报记者的提问时说:“中国的总理懂得一个道理,就是知难不难,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永不退缩,不言失败。”其中“知难不难”出自清代小说《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所引对联“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

8.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2分)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

今日凌晨4时33分,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

9.下面这段文字中的画线处有三处毛病,请按要求答题。(4分)①为什么人类对火星始终充满向往?因为就目前的观测情况看,②火星是最有可能成为人类第二家园。尽管火星上的温度是零下200℃。③但从所有太阳系的行星中,火星的环境是与地球最相像的。火星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一半,那里还有相当于地球上三分之一的重力和百分之一的大气浓度。④有人估算,人类登上火星需要600亿美元的资金,甚至更多。最主要的是,探测器已经发现了在火星冰冻的极点和地表下有水存在。A.用词不当的一处是(填序号)____,修改______。

B.意思表达不完整的一处是(填序号)____,修改_____________。

C.与这段文字说明的中心不一致的一处是(填序号)

,修改。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课内文字,完成10—13题。(16分)

与世纪同龄的冰心比我的父母还要年长十来岁,我的父辈已经是她的读者了。我上小学三年级时买了一本旧版的“全一册”《冰心全集》,我至今记得我的父母看到这本书时眼睛里放射出来的兴奋的光芒。

那时我就读了《寄小读者》、《英士去国》、《到青龙桥去》、《繁星》和《春水》,在写母爱、写童心、写大海的同时,冰心同样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忧思。

50年代我读过她的一些译作,像泰戈尔,像纪伯伦,我真佩服她的博学。

直到70年代后期我才有机会与她老人家有所接触。她永远是那么清楚、那么分明、那么超拔而又幽默。她多年在国外生活和受教育,但是她身上没有一点“洋气儿”,她是一个最最本色的中华小老太太。她最反感那种数典忘祖的假洋鬼子。她80年代写的小说《空巢》里表达了她永远不变的对祖国的深情。她关心国家大事,常常有所臧否。她更关心少年儿童,关心女作家的成长,关心散文创作。她既有知识分子忧国忧民之心,又深知自己的特色,知道自己适合做一些什么,她不是只知爱惜羽毛的利己者,也不是大言不惭的清谈家。

她常常以四两拨千斤的自信评论是非。她说一件事怎么样做就是“永垂不朽”而换一种做法就是“永朽不垂”。她说她不喜欢的一本刊物“只消改一个字就行了”。她的话令人忍俊不禁。她会当面顶撞一些人,说什么“你讲的都是重复”。而对她不喜欢的人不自量力地去求字,她就问:“你带了纸来了吗?你带了笔来了吗?你带了墨来了吗?没有这些,怎么样写字呢?”她说起她的这种“狡猾”摆脱纠缠的故事,她自己也禁不住得意地大笑。

她更乐于自嘲。她刻一方印章“是为贼”---隐“老而不死”之意。她自称自己是“坐以待币(毙)”,她解释说是坐在家里等稿费---人民币。在她的先生吴文藻教授去世后,她说她已经能够做到毛泽东倡导的“五不怕”了,不怕离婚了。此外她已年逾九十,所以不怕杀头,也无官可罢无党籍可以开除。1994年她大病过一场,我去看她,她说:“放心,这次我死不了,孔子活了七十三,孟子活了八十四,谢子(指她自己)呢,要活九十五。”如今,九十五早已超过了,这就是“仁者寿”的意思吧。

然而对于国家大事,她是严肃的,她拿出自己的不多的稿费积存捐赠给灾区人民,她又拿出自己的钱办散文评奖。

她近年身体益弱,有一次我去看她---她连眼睛都睁不开了。然而,无论什么时候她都是清醒的。后来,她的身体奇迹般地又恢复了。有一次我又去看她---她正在接受一家电视台的采访,我劝她,不必满足一切记者的要求,您累了,闭目养神可也。她回答说:“那不等于下逐客令吗?那怎么好意思呢?”

我过去说过,冰心是我们的社会生活文艺生活里一个清明、健康和稳定的因素。现在她去了,那么,回忆她、阅读她,这也是一个清明、健康和稳定的因素吧。在遇到困扰的时候,在焦躁不安的时候,在悲观失望的时候和陷入鄙俗的泥沼的时候,想想冰心,无异一剂良药。那么今后呢?今后还有这样大气和高明、有教养和纯洁的人吗?伟大的古老的中华民族,不是应该多有几个冰心这样的人物吗? 10.作者为什么“想念”冰心?(4分)

11.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冰心的清楚、分明、超拔与幽默?(4分)

12.作者为什么用想念冰心,而不用怀念或思念冰心?(4分)13.说说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4分)

伟大的古老的中华民族,不是应该多有几个冰心这样的人物吗?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9题。(24分)剥豆

一天,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豌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地离位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推。^ 看他碗里粒粒可数的豆,我问:“想比赛?”p “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e# “可这不公平,我盆里已不少了,你才刚开始。”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在他碗里。

“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我才能试出自己的速度。” 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

“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如是想,手不知不觉就慢了下来,俯拾豆的机会稍停一下。

“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剥豆的速度分明快了。小儿手不停,眼却时时在两个容器中睃。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学校的考试名次,够他累的了„„剥豆的动作不觉中又缓了下来。“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节奏自然又紧了许多。

一大袋豌豆很快剥光。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肯定输了,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新拿来了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满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出了,像隆起的土丘。

“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著。o “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我纠正他。

“我少,我就是输。”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认真和我争。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清澈的笑容。

细想起来,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多余了。.14.文中划线句说“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作者“喜”的是什么?(4分)15.文中母亲剥豆的速度时快时慢,请用自己的话分别说明母亲剥豆速度快与慢的原因(每条不超过18个字)。(4分)JQx 慢下来的原因是: 快起来的原因是:

16.本文刻画人物采用的主要描写手法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3分)TW%N 17.儿子的性格特征表现得十分鲜明,其中最突出的两点是什么?(4分)18.文末加点的“瞻前顾后”一词能否换成“优柔寡断”?为什么?(4分)fszb 19.本文主旨可多角度领悟,请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不超过20字)。(5分)

三、写作(40分)

20.自然界的山川草木使我们流连忘返;文学作品中的精彩世界令我们心驰神往。家乡的风土人情,丰富的人文内涵值得感悟;课余的琴棋书画,无穷的生活乐趣值得回味。探究,给我们生活带来发现的惊喜;合作,使我们得到收获的喜悦„„花季如诗,生活如画,诗情画意,令人陶醉。请以“陶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题目自拟;⑵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⑶不少于500字。第三单元综合检测题

一、积累与运用 1.略 2.B 解析:“臧否”中的“否”应读作“pǐ” 3.滥

汗 4.B 解析:“四两拨千斤”是形容用很小的力气来推动很重的东西。5.A 解析:《蝴蝶》是王蒙的作品。6.A 解析:细读文章的结尾,不要这么做的条件是:生命是健康又向上的,不是要任其自由发展。7.守业难,知难不难。

8.“神六”飞船顺利着陆,航天员安全返回。9.A.③ “从”改为“在”。B.② 加上“的”或“的地方(的星球,的行星)”或去掉“是”。

C.④ 删去这个句子。

二、阅读理解

(一)10.第一,因为冰心的作品影响了几代人。课文开篇便写作者的父亲见到冰心作品,“眼睛里放射出的兴奋的光芒“,可见父辈对冰心作品的喜爱。第二,因为冰心的忧国忧民之心。这一点是少年时的作者从冰心作品里深刻感受到的。第三,因为冰心的博学与才华。青年时的作者读过冰心的译作,便由衷地佩服她的博学。第四,因为冰心的清楚、分明、超拔与幽默。

11.其一,冰心“是一个最最本色的中华小老太太”“身上没有一点儿‘洋气儿’”。她反感“假洋鬼子”。其二,冰心关心国家大事,而且知道自己“适合做一些什么”,不清谈。其三,冰心是非分明,而且具有四两拨千斤的评判能力。她的话令人“忍俊不禁”,她自己也会“禁不住得意地大笑”,她表现出的超凡的慧敏与幽默,都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其四,“她更乐于自嘲”。说自己“坐以待毙”“五不怕”,都说得如此风趣、自然,表现出超凡的练达与脱俗。

12.怀念和思念一般用于对亲人对战士等难以忘怀之情;想念一般表示对景仰的人,离别的人不能忘怀之情,含有希望见到的意思。作者怀着极大的景仰之情,冰心的人格魅力永远活在人民心中,也表达出对民族的希望。

13.“多”意在强调“几个冰心这样的”,一个不够,“冰心这样的人物”要“多有几个”。作者希望中华民族多有几个冰心这样的优秀人物。

(二)14.我欣赏儿子的自信和大气。

15.慢下来的原因是:恋怜爱儿子,欲增强儿子的自信心。快起来的原因是:让儿子知道竞争靠实力,不给他虚假的胜利。

16.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

17.竞争、认真。

18.不能。因为用“瞻前顾后”恰好表明母亲做事考虑周密谨慎,若换用“优柔寡断”,则变成母亲办理迟疑,没有决断,与文意不符。

19.应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或:应从小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人生不会一帆风顺,从小得经受锻炼。不必人为地营造一篇虚假的生存空间。生活是真实的,生命也要经过磨难才真实。

三、写作 20.略

第二篇:语文七年级第三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七下

第三单元检测题(四)(满分120)(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读下面语句,在横线上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正确的字。(3分)

(1)我起来时,父亲已在新屋门口踏

________(A.tà

B.tā)黄泥。黄泥是用来砌

_______(A.qì

B.qī)缝的,这种黏

_______(A.zhān

B.nián)性很强的黄泥掺

_____(A.chān

B.càn

C.shǎn)上一些石灰水豆浆水,砌出的缝铁老鼠也钻不开。

(2)父亲叮

________(A.嘱

B.瞩)说:“泥瓦匠交代,还没怎么大牢呢,小心些才是。”

(3)我把火一点,呼一声,鞭炮

_________(A.窜

B.蹿)上了高空,稍停顿一下便掉下来,在即将落地的瞬间,啪——那条红色的纸棍便被炸得粉碎。

2.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凹凼(dàng)门槛(kǎn)涎水(yán)摔跤(jiāo)

B.泥浆(jiāng)

着落(zhuó)

淌汗(tǎng)

烟瘾(yǐn)

C.旺盛(shèng)

黏性(nián)

尴尬(gān)胯骨(kuà)

D.醒悟(xǐng)晌午(shǎng)

嘎叽(gā)

扁担(dan)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选聘

深宵

至死不懈

契而不舍

B.调羹

绞肉

锋芒毕露

妇儒皆知

C.谣言

昼夜

慷慨淋漓

目不窥园

D.小楷

吩咐

一反即往

深恶痛绝

4.【2018年中考广西柳州卷】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在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上,几个单位先进人物的事迹报告虽然

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却让与会人员为之动容。

B.岁月如歌,班主任李老师的音容笑貌在我与其分别二十多年后仍然常常在我耳边回响。

C.通过改善交通条件,挖掘侗族特色文化,增设旅游景点,使三江县旅游发展再上新台阶。

D.柳州山清水秀,绿树成荫,繁花似锦,人情如蜜,的确是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好地方。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电影《流浪地球》突破天际的想象、架构宏大的故事与源于传统文化的道具设计,让广大影迷叹为观止。

B.鲁南高铁临沂北站主体工程于2019年5月6日成功封顶的背后,一定隐藏着施工者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C.有大雾的清晨,沂河两岸仿佛笼罩在多层纱帘后,扑朔迷离,连中国地级城市第一高塔“临沂塔”都看不清了。

D.虽然双腿瘫痪的史铁生每周多次去医院做透析维持生命,但他依然锲而不舍,创作了《病隙碎笔》《我与地坛》等著作。

6.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杨振宁,美籍华裔理论物理学家,与李政道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B.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

C.萧红,原名张迺莹,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D.《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 362年间的史事。

7.阅读下面名著导读文字,完成练习。(每题2分,4分)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主要讲述的是老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祥子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他来自农村,到北京后他选择了当时城市底层最普通的职业——拉洋车,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他有过三次买车的经历:第一次,他风里来雨里去,从饭里抠茶里省,攒了三年,终于买了一辆车。但这车很快就被大兵抢走了。第二次,车还没买上,他的钱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第三次……他经历了这样的三起三落,最终失去了生活的信心。

(1)请简述祥子第三次买车卖车的经历。

(2)祥子的性格随着命运的多舛(chuǎn,不幸;不顺遂)而变化:由一个自尊好强、吃苦耐劳、与命运抗争的人力车夫变成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行尸走肉。

8.综合性学习。(每题2分,共6分)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凝聚、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班级开展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邀请你参加。

【活动一】仿照示例,设计活动方案。

示例:方案一:爱国诗词朗诵会。

方案二:

方案三:

【活动二】为下面的爱国故事拟写一个标题。

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早年留学日本,1931年获得博士学位。日本不少名牌大学以高薪聘请他,但他想到出国留学是为了祖国富强起来,就一一予以婉拒,毅然回国了。回国后,他在浙江大学执教,竟一连四个月领不到工资,穷得连饭都难吃饱,而当时日本的帝国大学还答应他保留半年的工资。贫贱难移爱国心,苏步青毫无再去日本之意。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大学又打电报,请他前去任教。出于民族大义,他一口回绝道:“我要留在自己的祖国。祖国再穷,我也要为她奋斗,为她服务!”

【活动三】同学们找到了以下材料,请你根据材料概括出“家国情怀”表现在哪些方面。

材料一  赤心爱国的吉鸿昌在美国受尽了民族歧视。有人告诉他,你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以受到礼遇。吉鸿昌怒不可遏地说:“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吗?可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此,他特意做了一枚木制胸卡,上面用英文写着:“我是一个中国人!”随时随处佩戴。

材料二  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临终前有诗《望大陆》云:“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有殇!”诗作于1964年公开发表,立刻打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

材料三  19

世纪伟大的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果戈理说:“为了国家的利益,使自己的一生变为有用的一生,纵然只能效绵薄之力,我也会热血沸腾。”

“家国情怀”表现在: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父亲的车技(每题4分,共16分)

①记忆中,家里一共有过两辆自行车。第一辆是苏联式,大梁弯下去的那种,刹闸靠脚往回蹬,在我们老家叫倒蹬闸。那车子模样浑圆,结实,座子是皮的,很厚,也很硬。

②我们兄妹三人,从小在姥姥家长大。父亲出身农村,弟兄四个,做了母亲家的上门女婿。在我们老家,这被叫作倒插门儿。一个倒插门儿女婿,骑着那辆倒蹬闸自行车,一骑就是很多年。

③20世纪60年代末,家里添了辆新自行车,永久牌的,还是托北京的大姨找关系买的。车子从邮局寄过来,得专门请人来安装。那是一个夜晚,一个个纸箱子被拆开,来的人一件一件精心组装着它。全家人都怀着激动的心情,在那里看着它诞生。虽然过去了很多年,到现在还记得它刚成型时的样子,黝黑锃亮,闪着不一般的光泽。

④父亲在县城一完小当老师,离家有一段距离。每到周末,父亲才骑车回家,住上一天,算是团聚。家里有什么事儿,父亲就骑着那辆永久牌自行车去办。

⑤父亲生在农村,上过私塾,后来考上大专,学了师范,踢足球进过市队,写诗登过报纸,还写了一手好毛笔字,也算得上多才多艺。可能是熟能生巧,也可能专门练过,反正印象里觉得父亲的车技很不错。

⑥奶奶的家在另一个县的乡下,离我们生活的县城有30多里。兄妹三人里,只有我随了父亲的姓,所以每到过年,大都是我跟父亲回老家。

⑦那时,自行车后座上就会装得满满的,大米、白面、菜籽油,还有猪头和猪下水。面袋子垂在两旁,其他的在座位上摞起来,用绳子来回捆好几道,结结实实的。

⑧一切准备停当,我就坐到大梁上,跟着父亲,骑行好几个小时,回到老家。现在想想,那么漫长的归程,对父亲的车技是很好的历练。

⑨平时出门,有哥哥在的时候,坐大梁就成了他的专利。因为两个人都小,上不了后座,哥哥就先在大梁坐好,接着,父亲手持双把,蹲下身子,让我从后面搂住他的脖子,再站起来,我就吊在他的身后。然后,他骗腿儿上车,我趁势站上后座,再顺着父亲的腰慢慢向下挪,出溜着坐好。下车的时候,完全是上车时的回放。有时候,我先不坐下,就那样站着,看看四周的光景。

⑩立在自行车上,自然就有了高度,风大的时候,难免有些紧张。有一次,我正站着,一阵风过来,将帽子吹落了。我下意识地伸出双手,捂向头顶。父亲感觉到了,惊诧地喊了一声。我赶紧收回手,重新搂紧他。那次历险,父亲后来提起过好多次,每次说完,都开心地轻笑几声。

⑪如果出门时再加上母亲,我就只能一直站在自行车上,有了前次的经历,我的手再也没敢离开过父亲的脖子。

⑫妹妹比我小5岁,有了她之后,一家人出行的难度就大大增加了,母亲要抱着她坐在后座上。现在想起来,父亲就像一个杂技演员,骑着一辆满载的自行车,行走在故乡的人流里。

⑬那时候,父亲的确还很年轻,妹妹出生那年,他不过37岁,比我们现在还要小不少。等我们慢慢长大以后,全家人一辆车出行的情景,就再也没有了。也不记得是什么时候,那辆永久牌自行车,也渐渐散落了骨架。再后来,父亲得了脑血栓,半身不遂,从那之后,就再也没骑过车子了。

⑭我从来没有想过,那个年轻的父亲,骑在自行车上的时候,会有什么感受,兴奋,骄傲,还是幸福?而现在,即使想问,也永远不会有答案了。

⑮我知道,我的父亲肯定不是天下最好的父亲,但他的车技,或许是全世界最少见的。每一次,当我随着他的身子腾空时,都会有一种飞的感觉。

9.文章通过叙述哪几件事表现父亲的车技?试简要概括。(4分)

10请从修辞的角度对第③段中的画线句子作简要赏析。(4分)

11.文章第⑮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说。(4分)

12.父亲的车技令作者称赞怀念,你的父亲也一定有令你称赞的地方,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出来。(4分)

(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每题4分,共12分)

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他今天捡回一块砖,明天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

于是,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就是编草鞋和过年。

大热天父亲挑一担谷子回来,身上淌着一大片汗,顾不得揩一把,就往门口的台阶上一坐。他开始“磨刀”。“磨刀”就是过烟瘾。烟吃饱了,“刀”快,活做得去。

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桃树为台阶遮出一片绿荫。父亲坐在绿荫里,经常望出去,那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父亲磨好了“刀”。去烟灰时,把烟枪的铜盏对着青石板嘎嘎地敲一敲,然后就匆忙地下田去。

冬至,晚稻收仓了,春花也种下地,父亲穿着草鞋去山里砍柴。他砍柴一为家烧,二为卖钱,一元一担。父亲一天砍一担半,得一元五角。那时我不知道山有多远,只知道父亲鸡叫到第三遍时出发,黄昏贴近家门口时归来,把柴靠在墙根上,很疲倦地坐在台阶上,把已经磨穿了底的草鞋脱下来,垒在门墙边。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

父亲就是这样准备了大半辈子。塞角票的瓦罐满了几次,门口空地上鹅卵石堆得小山般高。他终于觉得可以造屋了,便选定一个日子,破土动工。

13.赏析选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4.选文表现了父亲怎样的精神?(4分)

15.父亲的准备过程是艰苦的,它的根源是什么?(4分)

三.文言文阅读(14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①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ˈ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②乎?”平公曰:“善哉!”

(选自《说苑》)

【注释】①炳烛:点燃火把。②昧行:在昏暗中行走。昧,昏暗。

16.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3分)

①卿今当涂掌事_____②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③恐已暮矣________

17.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18.这两篇文章都是劝人学习的,从劝人的方法这一角度比较两篇文章的不同。(3分)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题目。

(4分)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9.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所展现的画面。

20.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些?

四.作文(50分)

人生的起点都有“水”的三态,但人生的终点却未必都是“猪油”的三“太”。风华正茂的时候,为自己预定一个目标,设计一种形象,憧憬一种未来,都是莘莘学子应有的情怀。或如春花,绚丽多姿;或如翠竹,劲节凌云;或如飞鸟,自由翱翔。

请以《我向往,_________一样的人生》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七下

第三单元检测题(四)(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答案】(1)A

A

B

A

(2)A

(3)B

2.C

3.C

4.D

5..C

6.D

7.(1)示例:祥子和虎妞结婚后用虎妞的钱买了一辆车,可是好景不长,虎妞难产而死,他为了安葬虎妞被迫卖掉了车。

(2)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

8.【答案】【活动一】(示例)爱国名言展示会

爱国歌曲分享会

爱国书画欣赏会(写出两个即可)

【活动二】(示例)贫贱不移赤子心。

【活动三】维护国家的尊严;维护国家的统一;维护国家的利益。

二.现代文阅读【答案】

9.①父亲带着“我”和米面等回老家;②父亲带着“我”和哥哥平时出门时的情景;③父亲带着“我”、哥哥和母亲一起平时出门时的情景;④有了妹妹之后,“我们”一家人出行的情景。

10.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诞生”一词赋予新自行车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家人对新自行车的期待。

11.结构上,照应文章题目,总结全文;内容上,点明文章的主旨,表达了对父亲及其车技,以及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怀念之情。

12.示例:爸爸的修理技术高超,家里许多东西坏了都是爸爸修的。有一段时间,外婆家的电视屏幕最上面总会出现一条白线,外婆找来了修理工,可还是修不好。爸爸拿着工具箱来到外婆家,他用螺丝刀拧下螺丝,把电视外壳拿下来,取出线路板,进行仔细检查,终于找出了问题的所在。修好后,爸爸把电视重新装好,打开电视,屏幕十分清晰。

(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12分)

13.这一句从侧面表现出父亲在冬天的劳动强度大,用父亲穿破的草鞋的高度来说明父亲的千辛万苦,说明建造新房不容易。

14.父亲具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15.父亲的现金收入的来源是砍柴,起早贪黑,砍一天柴,才得一元五角,许多建材是捡来的。他的积累是如此艰难,归根到底是因为农村的经济极端落后。

三.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16.【答案】(1)①当道,当权。

②擦拭。

③迟,晚。

17.①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②点燃火把的光亮和在昏暗中行走,哪个更好呢?

18.【甲】文中孙权是以自己和吕蒙比较,现身说法说服吕蒙。

【乙】文中师旷则用形象的比喻讲明老年学习的重要性,从而说服晋平公。

【解析】【参考译文】【乙】晋平公问师旷说:“我今年七十岁了,想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题目。

19.(1)月夜,诗人独自坐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高声长啸。竹林深深,没有人知道诗人在这里,只有皎洁的明月透过茂密的竹林照进来,洒在诗人的身上,也洒在诗人的琴上。

20.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词语:

独坐、弹琴、长啸。

四.作文

人生的起点都有“水”的三态,但人生的终点却未必都是“猪油”的三“太”。风华正茂的时候,为自己预定一个目标,设计一种形象,憧憬一种未来,都是莘莘学子应有的情怀。或如春花,绚丽多姿;或如翠竹,劲节凌云;或如飞鸟,自由翱翔。

请以《我向往,_________一样的人生》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第三篇:七年级 下册语文 第一单元检测题

第一单元练习课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A.元勋.(xūn)含蓄.(xù)调羹.(ɡēnɡ)鲜.(xiǎn)为人知

B.选聘.(pìng)筹.(chóu)划 赫.(shè)然 兀兀.(wù)穷年

C.彷.(pánɡ)徨 署.(shǔ)名 绞.(jiǎo)肉 深恶.(è)痛绝

D.涉.(shè)猎 通宵.(xiāo)澎湃.(bài)迥.(jiǒnɡ)乎不 2 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2 分)A.潜心惯注 心会神凝 一反既往 家喻户晓

B.慷慨淋漓 锲而不舍 历尽心血 刮目相待

C.搏学多识 一拍既合 锋芒毕露 可歌可泣

D.妇孺皆知 马革裹尸 杂乱无章 不以为然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 分)

A 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也要仰天长笑这是豪壮的选择。

B 云南鲁甸地震救灾现场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

C 年过半百的广丰县农民郑春枫锲而不舍终于圆了几十年的大学梦。

D 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个常常是一见如故。

4.(2016,天津)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

A.有关领导在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

B.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C.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些珍稀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

D.在巡检排查过程中,我市供电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问题。5 5.下列说法中与课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2 分)

A.《邓稼先》的作者杨振宁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曾获 1957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B.《说和做》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烙印》《运河》等。

C.《回忆鲁迅先生》作者是萧红,她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D.《孙权劝学》节选自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编的《资治通鉴》。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在中国人眼里,人生有四件大事——衣、食、住、行。把衣放在首位,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②而它的起点“修身”当然不能缺少对身体的包装行为 ③即必须首先从外表塑造出具有儒家风范的形象 ④因为在礼仪之邦,衣是脸面、包装,是身份的体现 ⑤这是士人儒生的人生信念与行为准则

A.①②⑤④③ B.③⑤④①② C.④①⑤②③ D.④①③②⑤

7.古诗文填空(5)

(1)、《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惟解漫天作雪飞。

(4)、《逢入京使》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请写出这首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刮目相待这个成语出自孙权劝学中 一句。

8.口语交际——根据下面的情境进行口语交际活动。(2 分)“与母亲同行——向建党九十六周年献礼”的长跑活动中,一些同学常常是气喘吁吁,甚至产生畏难情绪,半途退场,这也影响到了其他同学的情绪和信心。如果你是班长面对这些半途退场的同学你会怎样劝告他们坚持参加这项活动?

二、阅读理解(一)(17 分)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9.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5 分)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4)蒙 辞以军中多务()(5)及鲁肃 过寻阳()

10.划分朗读节奏:2 分(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11.翻译下列句子。(2 分)

(1)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12.文中哪一句话证明了吕蒙学有所成?(2 分)

13.作者是运用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吕蒙学习的成效的?请予以说明。(3 分

14.读了本文,从孙权和吕蒙身上,你分别得到什么启示?(3 分)

(二)阅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选文,完成下列题目。(12 分)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

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1944 年 10 月 12 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在李公仆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他“说”了。说得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公仆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5】画“ ”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 分)

【16】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在说和做上有什么特点?(2 分)

【17】为了革命,推翻反动统治,需要大力宣传。那么闻一多进行群众大会演说的目的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 分)

【18】选段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言”“行”完全一致?(3 分)

【19】“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一句在文中的作用?(从结构与内容上加以分析)(3 分)

(三)阅读《温暖心窝的话语》完成下列各题(14)

①初中时,语文老师是个严厉的中年女人,姓王,那时我刚从农村转来县里中学,由于不了解这个老师,被她狠狠地批评了几次,以致一见她就害怕,心里有了阴影。

②当时我写字极潦草,虽然在王老师的调教下,已经工整了许多,却依然难以入眼。来新学校上学后,有一次交作文,我对作文还是有信心的,心想就算字写得难看些,作文的质量也能弥补不足。而且,听说王老师就要调走了,这些天上课一直有个年轻的林老师跟着听课,准备接手我们班的语文课。

③当我满怀希望地盼到把作文本发下来时,迫不及待地翻开,却如遭了当头一棒,我的三页作文被撕掉了!王老师有这个习惯,谁的作文写得不好,都会撕掉重写。我就经历了好几次。可是没想到,自己很有信心的作文,也是这个命运。而且全班就我一个人被撕了,心里黯淡到了极点。当我把重新写的作文交上去后,过了两天,课代表把我的作文本拿了回来。我翻开一看,还好,这次没有撕。

④我随意翻了翻,就在作文后面看到一句鲜红的评语:“你的作文写得是班上最好的,所以我把前一篇撕下来,留着作纪念了!”那一瞬间,我心里猛然一暖,再也没有了怨恨和不满,眼睛一下子就濡湿了!我跑去办公室,却见那个一直跟着听课的林老师在那里,她说:“王老师已经走了,调到别的城市去了!”

⑤王老师留在我作文本上的那句话,久久地温暖着我的学生岁月,及至以后走上写作这条路,与此也有着极大的关系。只是那以后,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里,却再也没能见到她。

⑥大学毕业后我走上社会。有一年,我去了一个极偏僻遥远的大山深处的村庄,当了一段时间的代课老师。在那天涯海角般的地方,面对那些纯净的笑脸和清澈的眼睛,我渐渐地爱上那里。每天,除了给孩子们上课,更多的时候,孩子们会问我山外的事,听着我有声有色的讲述,他们的眼中全闪着向往的光。

⑦我在那里呆了三个月,离开时,正是秋天,满山的树和花正绚烂得一片深情。孩子们爬上前面的那座山,然后,那个当班长的女生给了一张叠着的纸,让我出了山再看。当我来到镇上,坐上通往县城的汽车,大山已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我打开那张纸,是一行字:舍不得老师,可不会留您,以后我们会去山外找您!二十个字,二十种笔体,我知道是班上的二十个孩子每人一个字写下的!我回望去,大山已淡成一道浅影,又在我濡湿的目光中朦胧起来。

⑧这几句温暖心窝的话语,都留在我的心里,在我的生命里开出永不凋零的花朵。

⑨前年,我回到家乡的县城,在街上邂逅初中时后来教我们语文的林老师,她都已经有了白发,提起曾经给我作文本写下那句话的王老师,她却笑着说:“其实,那句话是我写的。王老师走了,我怕你对她有抱怨,我怕你因此对任何人失去信心,所以……” ⑩在七月的阳光下,我的眼睛刹那间又濡湿了。

20.对于“我”那次交上去的作文,王老师和林老师分别作了什么事?(4 分)

21.文中三次提到“我”的眼睛“濡湿”所包含的感情是否相同?为什么?(4 分)

22.请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⑧段中画线的语句。(3 分)

23.结合全文,说说第⑨段有何作用。根据你的理解,谈谈林老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3)

三、写作(40 分)

请以“你是我最______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请你从“贴心”“感激”“牵挂”“欣赏”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4)内容充实,文章不少于 600 字。

第四篇: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能力检测题

自贡市2021-2022学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师版)

第三单元能力检测题

题号 二 五 总分

得分

(测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语言积累与应用(15分)

1加点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D)(2分)

A锡箔(b6)收敛(lidn)花团锦簇(zù)

B.ku 油蛉(lin)疲惫不堪(kan)

C.谷(b)绽开(zhan)人声鼎沸(ding)

D.斑(mo)桑椹(shbn)恍然大悟(huǎng)

[解答]花团锦簇(cù)油蛉(ling)秕(br)谷

2下列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B)(2分)

A.轻睫 博学 人迹罕至

B.蝉蜕 云霄 油然而生

C.拼凑 淋沥 混为一谈

D.确凿 激荡 美不甚收

[解答]轻捷 淋漓 美不胜收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C)(2分)

A,当代劳动者奋斗在各自领域中,用精益求精的职业品质,彰显着“工匠精神”。B.漫画往往用让人忍俊不禁的画面暗寓犀利的讽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C.峨眉山的猴子,或相依相偎,或交头接耳,或追逐嬉戏,情态各异,栩栩如生 D.林清玄在浪漫至真的文字中融入超然的禅趣,创作出的文化散文耐人寻味。

【解析】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此处用来形容活的猴子,使用对象错误。

4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2分)

A据统计,瘦西湖景区昨日半天接待游客超过5万人左右

B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应道如果美方公布新增1000亿征税产品清单,中方将毫不犹豫、立刻进行加大反击。

C随着大陆经济发展进一步向高质量水平提升,使广大台商台企相信只要抓住大陆经济发展的脉动,一定能够赢得更大更好的发展。

D国内萤火虫研究专家认为,在同一区域大规模捕捉或放飞萤火虫,不仅会给输入地生态带来负面影响,更易造成输出地萤火虫灭绝。

【解析】A项前后矛盾,去掉“超过”或“左右”:B项搭配不当,应将“加大”改为“大力”:C项成分残缺,去掉“使”。

5(D记录孔子及其弟子)(2分)

A.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B.《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

c.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作者岑参,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D.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5分)

(1古西风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3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4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5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二、综合性学习(8分)

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学校为此举行了“好读书,读好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7【拟写宣传标语】下面是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请你补充完整。(2分)

好读书,读书让生活变得充实;读好书,好书让情感变得丰富。(好书让精神变得饱满)

8.【探讨读书方法】(3分)

甲同学:网络时代,信息量很大,可以看的书很多,但是,面对茫茫书海,我们不知从何下手。

乙同学:我们现在太忙了,要做那么多题目,哪有时间读课外书?

丙同学:我们读过很多书,但读后很容易忘记,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请你针对以上发言,给在场的校长和同学分别提一条建议,注意语言的得体。

1向校长提建议:校长,您好,我们学校每周可以专门安排一节课,让学生自由阅读吗?2向同学提建议:同学,俗语说“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读书要有所选择,可以从自己有兴趣的书籍入手。

9请用楷书书写下面的名言。(3分)

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三、阅读(29分)

(一)现代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我在第三棵树下等你

1记得中考那年,学校要求上晚自习,爸爸每天9点就到学校门口来接我。我到家他会给我加餐,有次他问我吃什么,我说要吃手擀面,我去洗漱的时候,他已经把一碗面条

摆在我面前。我接过汤碗时,没想到那么热,手一抖,碗落地上了,他有点生气。我手正疼得难过,气恼地喊:“我又不是故意的!“然后一下把筷子拍在桌上,气呼呼地回了房间。

2第二天我放学,看见他在校门口等着我,我趁着夜色,混在同学中走过去。虽然走进胡同时,黑暗和恐惧使我的心怦枰乱跳,可我还是想让他着急,让他知道我多么重要。果然,我到家没多久,他急匆匆跑回来,我隔着房门听见他上气不接下气地问妈妈:“女儿回来没?”妈妈说:“回来一会儿了,你怎么还没接着?”他如释重负地说:“人太多了,没看清。”

3后来,顺着门缝飘进一张字条“爸爸今晚在第三棵树下等你。”连个道歉也没有,倒像是约会,我把字条扔在桌子上。放学了,我缩在人群中,看见爸爸果然站在校门口的第三棵小杨树旁边,正死死地盯着校门口看,我一低头,又走了过去。快到路口的时候,我回头望望,他还在那儿身躯前探,我想他一定是在努力辨认自己的女儿。

4人流在减少,他依然一动不动地往前看终于学生都走完了,只剩几个老师稀稀拉拉地走出来。爸爸赶上前去,跟他们说着什么,然后又迅速地往这边跑来,他在昏暗的路灯下追上了我,喘着粗气,隔着夜色我也能感觉到他眼中冒出火焰。他跟在我身后,一边走一边说:“你一个女孩子,自己走夜路,出了事儿可怎么办?”我自顾自地走,心里却不以为然。

5再大一点,我的所谓懂事就是学会小心翼翼地与爸爸保持和谐的距离,看人家父女拉着手走在路上,其乐融融,无话不谈,我与他却从没有过。直到上高中,我和爸爸都拧着,我要学文科,他要我学理科。我们就这样同在一个屋檐下小心翼翼又疙疙瘩瘩。

8毕业了,果然如爸爸所言,我的专业遇冷。妈妈打电话让我回家,说爸爸给我联系好了工作。他为了我的工作甚至坐了两夜火车!

7爸爸的爱伤害了我的自尊,可我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因为他挑落我内心的遮羞布,让我那么自卑地蟆在角落里忧伤地感受他高大的父爱。

8好在他有妈妈陪伴,我可以堂而皇之继续躲藏。有一天妈妈给我打电话,说爸爸一天没回来。我急忙到他常去的地方找,给亲戚打电话,从我哆嗦的语音、颇抖的双腿,我终于明白我多么害怕失去他。

9一夜未睡,第二天要报警时,他回来了,我问他去了哪里。他却有些懵懂,想了想说迷路了,在公共汽车站待了一晚。带他去医院检查,医生悄悄告诉我们这是帕金森综合症的早期反应。

10他变得时而明白时而糊涂。面对他的病,我觉得自己的倡强和自尊一文不值。其实我和爸爸之间既没有隔着一堵墙,也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只是一缕风,在彼此的爱中无足轻重的风。我难过但也感到幸运,相对那些失去后痛哭流涕的人,毕竟我还有机会挽回。就像一幅画,从那第三棵树开始涂回去,涂上更缤纷的颜色。

1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3分)

答:本文通过叙述“我”成长阶段中的几件事,表现了“我”在父爱的感召下,终于理解了父亲,彻底告别隔膜的过程。

11第4段中画线语句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2分)

答:动作描写。“赶”“跑”“追”“喘”等动词,准确生动地写出了父亲为找到女儿的急切不安和对女儿故意躲避的愤怒,突显出父爱的真挚。

12阅读全文品析下面的语句。(4分)

1他如释重负地说:“人太多了,没看清。”(分析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答:“如释重负”指像放下重担子一样,形容父亲由接不到女儿的心情紧张,到知道女儿回到家后的放心和轻松,体现了父亲没接到女儿的愧疚、自责心理。

2从“其实我和爸爸之间既没有隔着一堵墙,也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只是一缕风,在彼此的爱中无足轻重的风。”一句中,你读懂了什么?

答:每个人与父母之间不应该有感情的隔膜,我们要学会理解父母对我们的爱,要学会主动地去关心父母,去爱父母。

13文全文结构上析全文中用。(3分)就像一幅画,从那第三棵树开始涂回去,涂上更缤纷的颜色。

答:结构上,照应题目。内容上,运用比喻,形象地表现了“我”对父爱有了正确的认识,个人情感发生了质的变化,从而升华主题。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

论语十二章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4列子中加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诚信)(2分)

A.人不知而不愠 愠:生气,恼怒。B.四十而不惑 惑:迷惑、疑惑。

C.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信任。D.不逾矩 逾矩:越过法度。

15读(学而不思/则罔)(2分)

A.有朋/自远方来B.不亦/君子乎 C.学而/不思则罔D.回也/不改其

16下列对原文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2分)

A.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中可以看出,孔子提倡做人要胸怀宽广、为人大度。

B“温故”与“知新”是并列关系,这句话强调了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C.孔子认为随着年龄增长,思想境界也逐步提高。而这个过程也是循序渐进的一个过

答:动作描写。“赶”“跑”“追”“喘”等动词,准确生动地写出了父亲为找到女儿的急切不安和对女儿故意躲避的愤怒,突显出父爱的真挚。

12阅读全文品析下面的语句。(4分)

1他如释重负地说:“人太多了,没看清。”(分析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答:“如释重负”指像放下重担子一样,形容父亲由接不到女儿的心情紧张,到知道女儿回到家后的放心和轻松,体现了父亲没接到女儿的愧疚、自责心理。

2从“其实我和爸爸之间既没有隔着一堵墙,也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只是一缕风,在彼此的爱中无足轻重的风。”一句中,你读懂了什么?

答:每个人与父母之间不应该有感情的隔膜,我们要学会理解父母对我们的爱,要学会主动地去关心父母,去爱父母。

13文全文结构上析全文中用。(3分)就像一幅画,从那第三棵树开始涂回去,涂上更缤纷的颜色。

答:结构上,照应题目。内容上,运用比喻,形象地表现了“我”对父爱有了正确的认识,个人情感发生了质的变化,从而升华主题。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

论语十二章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4列子中加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诚信)(2分)

A.人不知而不愠 愠:生气,恼怒。B.四十而不惑 惑:迷惑、疑惑。

C.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信任。D.不逾矩 逾矩:越过法度。

15读(学而不思/则罔)(2分)

A.有朋/自远方来B.不亦/君子乎 C.学而/不思则罔D.回也/不改其

16下列对原文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2分)

A.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中可以看出,孔子提倡做人要胸怀宽广、为人大度。

B“温故”与“知新”是并列关系,这句话强调了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C.孔子认为随着年龄增长,思想境界也逐步提高。而这个过程也是循序渐进的一个过

程。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要学思结合,二者不可偏废

【解析】“温故”与“知新”不是并列关系。“故”自身不会产生“新”,只有在温故的过程中将知识融会贯通,才能有所领悟、有所发现、有所知新。

17把下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学习之,不亦说乎?

译文:学习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不也很愉快吗?

(2改乐

译文:别人都不能忍受那种困苦,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

(三)古代诗歌阅读(5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8~19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8一项(B)(2分)

A“岑诗”首句“登高”二字就紧扣题目中的“九日”。劈头一个“强”字,则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境况。

B“岑诗”第二句化用典故反用其意是说自己虽然也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是在战乱中,没有像陶渊明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

C.“王诗”首联开篇点题。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寓漂泊羁旅之情于字里行间。D“王诗”尾联遥应首联故乡遥遥,书信难达,借鸿雁传书寄托思乡之愁。

【解析】第二句化用陶渊明的典故,反用其意,是说自己虽然也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是在战乱中,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

19这两首诗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请对“岑诗”中的“怜”字或“王诗”中的“阚”

作简要赏析。(3分)

答:“怜”字,不仅写出诗人对故乡之菊的眷恋,更写出诗人对故园之菊开在战场上的长长叹息,百般怜惜,寄托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阔”字传神地表现了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广阔浩淼。营造了一种恢弘阔大的境界。

四、名著阅读(8分)

20()(2分)

A.吴承恩创作的《西游记》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

B过火焰山时,猪八戒大战红孩儿,为最后降服红孩儿、通过火焰山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C.父亲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请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营人命的实质。

D.《朝》中在对往事深情的回忆时,鲁迅无法忘却现实,时不时插入一些“杂文笔法”(即对现实的议论),显示了鲁迅先生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解析】通过火焰山靠的是孙悟空智取芭蕉扇。

21个弟。每次收都是一个精彩的故事。请根据书中内容,填写下表。(4分)

地点 人物 收徒过程

孙悟空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唐僧西

五行山 孙悟空 天取经路过此地揭去符咒,救下孙悟空。后经观音点化,拜唐

僧为师,一同往西天取经。

流沙河沙悟净收服,拜唐僧为师。他在蟠桃会上打碎琉璃盏,被贬下凡,在流沙河当妖怪,被观音

高老庄 猪八戒 猪八戒在某地强占民女,后被孙悟空降伏,唐僧收他为徒。

22一人的想象,可能随着具体情境的变化而出现前后不一致甚至完全矛盾的现象,这在《西游记》中表现的尤为突出。例如,三藏一行来到火焰山,孙行者买了一块热糕,托在手中,好像拿着火盆的灼碳、煤炉中的红钉,烫得他左手倒在右手,右手换在左手。

此处孙行者如此怕烫,可是小说中也有多处孙行者不惧灼热的情节。请举一例。(2分)答:1齐天大圣大闹天宫时,被众天兵押去斩妖台下,绑在降妖柱上,南斗星君令火部众神,放火煨烧,不能烧着。2齐天大圣被太上老君放在八卦炉内,以文武火煅烧七七四十九日,反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3车迟国,孙行者与妖道斗法,与羊力大仙比在油锅里洗澡,“翻波斗浪,就似负水一般玩耍”。

五、写作(40分)

23文40分)

人生的路漫长、曲折,有时还会迷茫、黑暗,需要一盏灯来照亮我们,指引我们,让我们不迷失方向,走向成功。在你的成长过程中,肯定遇到过这样的明灯,一路指引你,鼓励着你走向远方。

请以“心中的明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内容自选,立意自定;2采用人物描写方法,突出其特点;3不得套做,不得抄袭:4卷面整洁,字迹清楚;5不少于500字,最多写满格。

第五篇: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同学们对于语文的学习是否有困难呢?下面是由小编为你精心编辑的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试题,欢迎阅读!

第一部分(共25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把文段中拼音所代表的汉字依次写在横线上。(6分)

在hào 荡的大江之滨,zuò 落着我国著名的古都——南京。在中国漫长而辉煌的历史长河中,有十个朝代和政权先后在此建都。许多chì zhà 风云的著名人物长眠在这里,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líng 墓——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山陵园,就位于南京东郊的钟山南lù。(刘叙杰《巍巍中山陵》)

2.下列各项中词语的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上溯 天堑 眩耀 异曲同工

B.马厩 挑衅 摒弃 心旷神怡

C.碧窈 加冕 轶事 草莽棉连

D.逾越 静谧 浮雕 风起云捅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老师提议寒假期间去敬老院义务劳动,大家随波逐流,纷纷表示赞同。

B.繁华的王府井商业大街上,旅游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C.巍峨的埃菲尔铁塔、雄伟的凯旋门、富丽堂皇的卢浮宫、庄严的巴黎圣母院……这些名胜古迹令人流连忘返。

D.他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

4.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作者是周定舫,新华社记者,文中提到了10幅浮雕、8个历史事件。

B.《巍巍中山陵》采用了由南至北的空间顺序。

C.《凡尔赛宫》在叙述的过程中插入了关于路易十四的历史事件。

D.《短文两篇》所选的两篇文章的作者阎伯理和张岱都是明末清初人。

5.下面这则寻物启事有四处毛病,请找出并分析。(4分)

寻物启事

本人乘2路公共汽车时,不慎将一个从上海买回的黑色提包遗失在车上,内有学生证、身份证和现金若干。有拾到者请与××学校七年级(3)班×××联系。

启事人:××× 联系电话:×××

×年×月×日

(1);(2);

(3);(4)。

6.结合《黄鹤楼》,设置情境,用最合适、最生动、能以情感人的话编写导游词。注意揣摩

游客的心理,找有关黄鹤楼的奇闻趣事,组织语言。(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共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

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洲,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富人于五所园也()(2)主人处处款之()

(3)缘坡植牡丹、芍药()(4)颓然碧窈()

8.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第二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得超过10个字)(2分)

9.本文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于园假山堆砌的奇特的?神游其间,你有何感受?(4分)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2分)

(2)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2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3分)

驰名世界的凡尔赛宫坐落在巴黎西南的凡尔赛市,它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凡尔赛宫建于路易十四时代,1661年动土,1756年竣工,至今已有222年的历史。全宫占地111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11万平方米,园林面积100万平方米。宫殿建筑气势磅礴,布局严密、协调。正宫东西走向,两端与南宫和北宫相衔接,形成对称的几何图案。宫顶建筑摒弃了巴罗克的圆顶和法国传统的尖顶建筑风格,采用了平顶形式,显得端正而雄浑。宫殿外壁上端,林立着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型优美,栩栩如生。

凡尔赛宫宏伟、壮观,它的内部陈设和装潢富于艺术魅力。宫内500多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内部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17、18世纪造型超绝、工艺精湛的家具。宫内陈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其中还有远涉重洋的中国古代瓷器。由皇家大画家、装潢家勒勃兰和大建筑师孟沙尔合作建造的镜廊是凡尔赛宫内的一大名胜。它全长72米,宽10米,高13米,联结两个大厅。长廊的一面是17扇朝花园开的巨大的拱形窗门,另一面镶嵌着与拱形窗对称的17面镜子,这些镜子由400多块镜片组成。镜廊拱形天花板上是勒勃兰的巨幅油画,挥洒淋漓,气势横溢,展现出一幅幅风起云涌的历史画面。漫步在镜廊内,碧澄的天空、静谧的园景映照在镜墙上,满目苍翠,仿佛置身在芳草如茵、佳木葱茏的园林中。

11.第一段交代了凡尔赛宫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突出凡尔赛宫的艺术价值?(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二段交代了凡尔赛宫的修建和竣工时间,接着运用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介绍了凡尔

赛宫的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凡尔赛宫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大部分。(4分)

13.第二段中哪些语句具体说明了凡尔赛宫的建筑布局严密、协调的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举例说明第三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三段中画线句子具体说明了凡尔赛宫的什么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会呼吸的建筑

①当你穿行于城市的钢筋混凝土森林时,当你远途旅行却发现“千城一面”时,越来越多的建筑正在以其优雅的造型、丰富的空间感受和人性化的使用方式努力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其中仿照生物的功能、组织、形象构成来修建的建筑物,就是“仿生建筑”。

②仿生建筑的类型十分丰富,有些仿生建筑不仅拥有与生物相仿的优美外形,而且还像自然界的生物一样“呼吸”着,拥有无与伦比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大大缩短了人与自然的距离。它们中有的能够像向日葵花盘一样旋转,有的能够像仙人掌一样开花,有的能够像盛开的马蹄莲一样迎风招展。

③众所周知,向日葵从发芽到花盘盛开这一段时间,其叶子和花盘会一直追随着太阳的位置以获得最充足的阳光。向日葵式的仿生建筑也能够随时跟踪太阳的方向进行旋转,太阳落山以后,控制程序会让房屋自动恢复初始位置。其旋转的动力全都来自自身的“光合作用”,即由屋顶的太阳能光电板和小型的太阳能电动机提供动力,十分节能。加上其外表面安装了大量的太阳能光电板,它每天生产的电能远远大于旋转所消耗的,于是住户便将多余的电能存入社区电网,冬天或者阴天时再拿出使用,剩余的还能卖钱。“向日葵建筑”中还拥有众多“葵花子”,比如客厅电灯、浴室加热器等,它们的能量都来自屋顶的太阳能光电板。阳光下,“向日葵”就像璀璨的宝石一样闪闪发光,周围植物的影子由玻璃透到室内去,光影纵横,仿佛置身于树荫之下;黑夜里,“葵花子”们熠熠生辉,五彩斑斓,十分动人。

④仙人掌一般生长在干旱的沙漠里,每次降雨,仙人掌都会竭尽全力吸收、储存水分。城市“仙人掌建筑”也是如此,住户们将各种植物种植在自己大面积的户外阳台上,整个建筑就像一座小型的光合作用工厂,能够吸收城市中的有害气体,并且释放新鲜的氧气,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为住户提供清新、优雅的居住环境。每当花朵盛开的时候,红、黄、蓝、绿等色彩交相辉映,在白色建筑表面的映衬下,犹如一幅美丽的百花图,加上天光云影的点缀和追逐嬉戏的飞鸟,其中的住户宛如身处森林之中,十分惬意。

⑤花梗是马蹄莲的中轴部分,除了作为结构主体,还作为整株植物的主要能量传送带,可以将水分、养分及时地在根、花、果实之间运输。“马蹄莲建筑”的塔楼作为整支“马蹄莲”的花梗,在其底部设有集热棚,利用温室效应加热空气,将热量通过中心烟囱的内部气流,源源不断输送给整座建筑。此外,塔楼主体的外表面并不平整,像折过的纸张一样,这样能够保证经过气流的最大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风能。而且,为了提高顶部风力发电机组的效率,“花”被设计成双弧形截面,将风速提高到环境风速的4倍之多。风儿吹过,“马蹄莲建筑”迎风招展,散发着蓬勃的生机。

⑥其实大自然还有很多神秘之处,蕴藏着无限可能,启发着建筑师的设计灵感。

16.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仿生建筑就是“会呼吸的建筑”。

B.“向日葵建筑”能够随时跟踪太阳的方向进行旋转。

C.“仙人掌建筑”可以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

D.塔楼是“马蹄莲建筑”的结合主体。

17.第③④⑤段的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简要说明第③段加点文字的语言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未来或许会出现怎样的仿生建筑?试举一例。(文中例子除外)(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共40分)

21.作文。(40分)

写一篇介绍建筑物的说明文,仔细观察并准确描写出该建筑物的特点。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1.浩 坐 叱 咤 陵 麓(注意不要误用形近字及同音字,尤其注意“坐”不要写成“座”,“麓”字笔画较多,要牢记。)

2.B(A项中“眩”应为“炫”;C项中“棉”应为“绵”;D项中“捅”应为“涌”。)

3.C(A.“随波逐流”比喻自己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是贬义词,与全句的语境不符;B.“济济一堂”形容许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不合语境;D.“见异思迁”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是贬义词,不合语境。)

4.D(“阎伯理”是唐代人。)

5.(1)未写明丢失的准确时间;(2)“从上海买回的”与启事无关,应删去;(3)“学生证、身份证和现金若干”应改为“一本学生证、一张身份证和若干现金”;(4)最后应表达谢意。(本题考查寻物启事的写法。回答本题应首先了解寻物启事应包含的具体内容:标题、正文、落款。正文部分包括:①丢失物的名称、外观、规格、数量、品牌等,同时要写明丢失的原因、时间和具体地点。②交代清楚拾到者送还的具体方式,或注明发文者的详细地址、联系方式等。③寻物启事是求人协助寻找的,故除了文中写些表达谢意的话外,还可以写明给拾到者以必要的酬金之类的话。了解了这些,不难看出本寻物启事中未写明提包的丢失时间;“从上海买回的”并非描述提包的具体属性,属于多余的内容;正文结束的地方应表达对拾到者的谢意;另外,“内有学生证、身份证和现金若干”表述比较模糊,应写明具体数量等。)

6.示例:大家好,我是旅行社的导游小李。黄鹤楼有一个传说故事:古时候,有个姓辛的人在黄鹤山头卖酒度日。一天,有个衣衫褴褛的老道蹒跚而来,向他讨酒喝,辛氏虽本小利微,但为人忠厚善良,乐善好施,他见老道非常可怜,就慷慨应允。此后,老道每日必来,辛氏则有求必应,这样过了一年多。有一天,老道忽然来向辛氏告别说:“每日饮酒无以为酬,只有黄鹤一只可借,聊表谢意。”说罢,他拾起地上的一片橘子皮在墙上画了一只黄鹤,对辛氏说:“只要你拍手相招,黄鹤便会下来跳舞,为酒客助兴。”说完后老道就不见了。辛氏拍手一试,黄鹤果然一跃而下,应节起舞。消息传开后,吸引了远近的游人都来饮酒,酒店的生意大为兴隆,辛氏因此而发了财。十年后,老道突然出现在酒店里,对辛氏说:“十年所赚的钱,够还我欠的酒债吗?”辛氏连忙道谢,老道取下随身携带的铁笛,对着墙上的黄鹤吹起了一支奇妙的曲子,黄鹤闻声而下,载着老道飞走了。这个故事给黄鹤楼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写导游词要注意抓住游客的心理,提起游客的游兴,或者介绍历史故事,或者讲述一个小传说,或者介绍自然景物,语言要生动形象,以情动人,力求吸引听众、感染听众。)

7.(1)建筑园子(2)殷勤招待(3)顺着、沿着(4)柔顺的样子,文中是舒坦的意思(解释文言实词的意思,除熟记课下注释外,还可根据语境推断。)

8.写游于园的所见所感。(通读全段,先口头翻译成现代汉语,理解所写的内容,再用自己的话合理概括。)

9.本文作者是从“实奇”“空奇”“幽阴深邃奇”这几个方面说明于园假山堆砌的奇特的。神游其间,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岩壑林泉之中。(本题答案比较容易找到,直接引用原文中的短语即可,概括感受时结合文意及自己的理解来回答。)

10.(1)不是有地位的人投下名帖,这座园子门上的钥匙是不会拿出来打开园门迎接客人的。

(2)瓜洲的许多园林亭榭,都是凭借假山而有名声。(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解答时要重点译出重点词语,并注意句式特点。)

11.交代了凡尔赛宫的声誉(驰名世界)和地理位置(坐落在巴黎西南的凡尔赛市)。运用的说明方法是打比方(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12.列数字 面积 建筑 园林(本题答案要扣住语段中的“全宫占地111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11万平方米,园林面积100万平方米”来归纳。)

13.正宫东西走向,两端与南宫和北宫相衔接,形成对称的几何图案。(“对称的几何图案”是对“布局严密、协调”的形象解说。)

14.举例子(如“宫内陈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其中还有远涉重洋的中国古代瓷器”)、列数字(如“它全长72米,宽10米,高13米,联结两个大厅”)。

15.说明了凡尔赛宫宫殿建筑宏伟壮观、内部陈设和装潢富于艺术魅力的特点。(“500多间大殿小厅”是说凡尔赛宫的宏伟壮观;“雕刻”“巨幅油画”“挂毯”“造型超绝、工艺精湛的家具”是说凡尔赛宫内部陈设和装潢富于艺术魅力。)

16.A(A项在原文中的表述应为“仿照生物的功能、组织、形象构成来修建的建筑物,就是‘仿生建筑’”“有些仿生建筑不仅拥有与生物相仿的优美外形,而且还像自然界的生物一 样‘呼吸’着”,由此可知,“仿生建筑”包含“仿生物外形”和“像生物一样‘呼吸’”的特征,其范围要大于“会呼吸的建筑”。)

17.第②段与第③④⑤段是总分关系,第③④⑤段与第②段相关内容具有按顺序对应的关系。(说明文讲究逻辑严密,段与段之间存在着前呼后应的逻辑关系,如第②段“有的能够像向日葵花盘一样旋转,有的能够像仙人掌一样开花,有的能够像盛开的马蹄莲一样迎风招展”这一句属于总说,第③④⑤段的分说是与之相呼应的,故第③④⑤段的顺序是不能颠倒的。)

18.把客厅电灯、浴室加热器等比喻成“葵花子”,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生动的特点;“都”从范围上进行限制,说明了“向日葵建筑”中家用电器的能量全部来自屋顶的太阳能光电板,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是准确说明事物的前提。一般来说,表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限制、性质、程序等的词语,都要求准确无误。此句中“都”这一表范围的副词就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说明文语言还有另一特点,即生动性,可以从修辞手法、词语运用等角度分析,比如此句“葵花子”这一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就增添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19.把双弧形截面的风速与环境风速进行比较,突出了双弧形截面设计能提高顶部风力发电机组的效率。(细读画线句,首先要区分出“比较”的双方,即“双弧形截面的风速”与“环境风速”,而“4倍之多”带来的效果是“提高顶部风力发电机组的效率”,可由此概括出作比较说明方法的作用。)

20.示例一:像鸟一样会飞的建筑。示例二:像兽一样会走的建筑。(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要求列举未来可能会出现的仿生建筑。要依据文章内容,结合对“向日葵建筑”“仙人掌建筑”“马蹄莲建筑”特点的介绍,合理地设计“建筑”。)

21.【思路点拨】建筑类说明文是指以高楼大厦、道路桥梁、园林寺庙、庭院房屋等各种建筑设施为说明对象的说明文。写建筑类说明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把握和突出建筑物的基本特征。抓住了特征,就抓住了事物的标志,就能把事物写准确、说清楚。

(2)注意写作的顺序,要按一定的顺序描写,只有有了写作顺序,才能有条有理地写出好的文章来。

例文:

游黄鹤楼

八月的武汉,热浪滚滚,暑气逼人。我们一行却兴致勃勃,慕名来到雄踞武昌蛇山之麓的黄鹤楼。

黄鹤楼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齐名,并称“江南三大名楼”。举目望去,但见阁楼蔚为壮观,高耸入云,飞檐凌空,雄伟恢宏,气势非凡。导游小姐介绍说,黄鹤楼历史悠久,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当时是一座用于军事瞭望和指挥的岗楼,后来逐渐演变成文人墨客登高吟诗作画之处。历史上的黄鹤楼命运坎坷,历经沧桑,屡建屡毁,最后焚于清代光绪年间。1985年,经过四年多精心打造,黄鹤楼得以重现光彩,中外游客络绎不绝,每年参观者达数百万人次。

新建的黄鹤楼共五层,共有五十多米高。据说清代同治时的黄鹤楼只有三层。新建的黄鹤楼比旧楼要高出二十米。整个建筑风格和样式基本上与原貌相仿。

登上黄鹤楼,我很自然地想起唐代著名诗人崔颢的名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崔颢的名句让大诗人李白为之倾倒,李白因此写下“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后搁笔而去。

我细观黄鹤楼的建筑风格,显出古朴、典雅、凝重的特点。五个楼层,各有不同的特点和鲜明的个性。一楼表现神话,大厅的壁画上有一位跨鹤仙人正向蓝天飞去。一旁观赏壁画的一位老伯脱口而出:“也许这就是传说中跨鹤登仙的费祎吧。”我因学识浅薄,斗胆向这位老伯求教。老伯虽已古稀之年,但目光炯炯,他将费祎跨鹤栖于黄鹤楼的故事娓娓道来,让我增长了不少知识。二楼表现历史,我走进大厅,一篇《黄鹤楼记》映入眼帘,字迹端庄秀美,据说这是留存至今最早的一篇楼记,这里详尽记载了唐朝黄鹤楼的有关情况。壁画《孙权筑城》《周瑜设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而三楼的壁画生动地描绘了李白、崔颢、刘禹锡、岳飞等十二位唐宋名家形象。四楼展现的是当地名家的一些书法墨迹。

当我们爬上五楼时,已是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因行程时间较紧,大家顾不得休息,忙着端起相机对准窗外美景贪婪地拍摄起来。此时举目远眺,似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窗外江水滚滚东流,奔腾不息。山色苍茫,云雾游动,炊烟袅袅。此黄鹤楼建于蛇山之上,西倚长江,与对岸龟山隔江相望,景色宜人,妙不可言,真可谓“天下绝景”也。

【点评】小作者开门见山,一上来就引出描写的对象——黄鹤楼,接下来借导游小姐之口介绍黄鹤楼的历史,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然后,文章从整体到部分、由低处到高处依次写来,很有条理。

文章将历史与现实对比着描写,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了黄鹤楼。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小作者对黄鹤楼的喜爱。

下载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题(北京课改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题(北京课改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题[范文大全]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题 (本试题五个部分30小题,满分150分,时限120分钟) 一、古诗词名句填写(共9分) 1.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

    第三单元检测题

    第三单元检测题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责任就是力量。无数颗火热的责任心推动着中国的发展与进步。责任就是( ) A.人人都不能出错,出错属......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题(xiexiebang推荐)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题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枕边(zhěn) 撒谷(sǎ) 怪哉(zāi) 宿儒(xū) B.喉咙(hóu) 鼎沸(fèn) 蚂蚁(y......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题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题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386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题 - 文章来 源 莲山课件 w w w.5 Y K J.Com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题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基础知识检测题(精选5篇)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基础知识检测题班级姓名学号一、基础知识(74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和给画线字注音.(12分)chïu chútuí唐nì 笑jiã ào 不驯jiã据qí......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汶南二中 韩明国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友谊是天地间最可贵的东西,友谊是人生最大的安慰。”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 A、友谊......

    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检测题精品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检测题 (90分钟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澎(péng)湃哽(gēng)住喧(xuān)闹哺(pǔ)育 .... B.祈(qǐ)祷炽(chì)......

    人教版2013年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题

    年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题 一、读拼音,写字词。(10分) cōnghuìzàoyìwǔrǔdàozéipéi 偿 guī jǔsāhuǎnggān júqiú fànbì国 二、多音字组词。(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