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检测题精品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检测题
(90分钟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澎(péng)湃哽(gēng)住喧(xuān)闹哺(pǔ)育 ....
B.祈(qǐ)祷炽(chì)痛镐(gǎo)头污秽(suì)....
C.崎(qí)岖嗥(háo)鸣阻抑(yì)亘(gèn)古 ....
D.肃(sù)静九曲(qǔ)连环谰(lán)语默契(qiè)....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狂澜怪诞田垄浩浩荡荡
B.郝叟字帖惨白一泻万丈
C.逼狭屏障斑澜绝壁断崖
D.磨损朔气蚱蜢摇摇晃晃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B.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
C.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D.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通过这次课外小组活动,使她更喜欢语文了。
B.英语虽然难学,但我还是取得了好成绩。
C.这次演讲规定每位演讲者发言时间最多不超过10分钟。
D.在节能型环保社会里,人们的低碳意识正在进一步增强。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
A.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
B.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
C.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D.他们像是用这种方式来感谢我们老师四十年来忠诚的服务,来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6.名句默写。(3分)
(1),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2)《木兰诗》中夸张地描写木兰的矫健雄姿的诗句是:“。”描写边塞夜景的诗句是:“。”
7.综合性学习。(6分)
【关注黄河】阅读下列两则材料,你有什么探究性发现?
材料一: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第一次离京外出巡视,首先就是视察黄河,他作了很多重要指示,并谆谆嘱咐:“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1964年,他已经70多岁高龄,还一再提出要徒步策马,上溯黄河源,进行实地考察,念念不忘治理与开发黄河。在纪念黄河治理60年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强调:进一步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让黄河更好地造福中华民族。
材料二:60岁的王勇自从1985年开始黄河研究后,不但花光了自己的积蓄,如今连
基本的生活费也要靠打工来获得。像王勇这样的民间黄河研究者有很多,“每年黄委会都
要接待不少来自民间的黄河研究者”。李肖强这样说。(2分)
【书写黄河】我市拟编写一本以黄河为主题的宣传手册,作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
教育的材料。宣传手册的计划由四个部分组成,你觉得应该编辑哪四个部分?说出这四个
部分的内容并分别给这四个部分拟一个标题。(4分)
二、阅读理解(36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1分)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
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
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
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
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愿为市鞍马市:(2)东市买骏马市:..
(3)昨夜见军帖帖:(4)对镜帖花黄帖:..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10.作者为什么对战斗过程的描写极其简洁,而对木兰回家后“着女儿妆”的描写却是浓笔
重彩?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3分)
11.如果你是木兰的邻居,当她凯旋时,你准备对她说些什么?(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11分)
粥里春秋
陆建华
刚刚懂事,读过几年私塾的父亲就一字一顿地教我牢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还多次让我跟着他高声朗诵《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
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念是念了,也歌唱式的朗诵了,其实只是挂在嘴上而已。年龄稍大以后,特别是目睹了
村民们为了粮食所付出的艰辛劳动,才逐渐掂出这些格言和诗句的分量。
三月播种。一家人随着东方的第一缕霞光早早起身,把冒出娇嫩芽尖的稻种,小心翼翼
地均匀地撒在秧床上。
四月插秧。辽阔的原野上,一方又一方的水田镜子般平整,倒映着蓝天白云,使人恍然觉得,那些身手矫健的插秧女是把碧绿的秧苗栽插在青天之上。
五月,六月,七月。
追肥,拔草,治虫。
高温悄悄来了,村民们像照料子女一样侍候庄稼,不怕苦,不怕累,只要庄稼长得好,就喜笑颜开,心满意足。天热闷人,他们说:“好!不冷不热,五谷不结呀!”双腿被蚊虫叮得奇痒难忍,被蚂蟥吸得鲜血淋漓,他们只是笑笑。终于,稻谷一天比一天饱满了,远远望去,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逐渐变得金光闪烁,气象万千。
村民们不辞劳苦种植粮食的过程,使自幼在农村长大的我印象深刻,而村民们对粮食无比珍惜的情景,更是让我终身难忘!邻居房大伯,每当新谷登场,他最爱的是先煮一锅新米粥细细品尝。他喝粥时的陶醉神态,使人觉得,他喝的不是粥,而是人间难得一见的美食。更难忘的是,一碗粥喝罢,他要仔仔细细地把碗舔得干干净净,不留一丝粥液,那碗便如水洗过一般。第一次见房大伯舔碗,我很以为怪,回家告诉父亲,父亲神情庄重地说:“你记住,这就叫‘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此生见粥多矣!最难忘的是那个全民饥饿的年代,村民们被指示拆灶砸锅,全部到大食堂吃饭。那时家家断炊烟,户户无鸡鸣,食堂每天只供应两顿粥。分粥时,两名服务人员一人用大铁铲在一个大缸内不停地搅拌,让沉在缸底的少得可怜的米粒浮上来,另一人负责往满脸饥饿的村民碗里舀粥。说是粥,其实是稀汤,碗里的米粒屈指可数„„但是,在饥饿面前,人与人之间却显现出相濡以沫的真情。那时,我们大学生里多数男生到月底总要饿一两....
顿,甚至一两天。这时,早就留心的女同学会伸出援助之手:“呶,我这儿有吃不完的饭票,给你们„„”面对桌上小小的一卷饭票,男生们推来让去:“我不饿!我不饿!”饭票往往被硬塞到最瘦弱的男生手里。其实,她们哪里是“吃不完”?他们哪里会“不饿”?这盘中粒粒,又岂止是普通的生活小事?
我庆幸我的儿孙们赶上衣食无忧一天比一天幸福的时代。单就米粥来说,什么八宝粥、银耳绿豆粥、莲子荷叶粥等等,花样翻新,名目繁多。我仍然固执地要求我的儿孙们什么时候都不可忘记古训!儿孙们接受了我的意见,并付诸日常生活中。那一天,我见到正上小学三年级的孙儿,在饭桌上严肃地批评刚上小学的孙女:“提醒你多少次了,你总是改不了到处丢饭粒的毛病!不是刚背过唐诗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
我听后欣慰地笑了,笑着,笑着,却又不知怎的忽然间热泪盈眶„„
(选自《文人品粥》,有删改)
12.对《悯农》的内涵,作者有一个深入理解的过程。请用四字词语填空。(3分)
刚刚懂事,→年龄稍大,→上大学时,13.根据具体内容,按要求答题。(3分)
(1)阅读第七段,展开想象,写出村民们笑笑之后会说的话。(1分)
天热闷人,他们说:“好!不冷不热,五谷不结呀!”双腿被蚊虫叮得奇痒难忍,被
蚂蟥吸得鲜血淋漓,他们只是笑笑,说:“。”
(2)第九段哪些细节表现出“相濡以沫”的真情?(2分)
14.下列对文章语言品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第三段“小心翼翼”写出村民劳作的仔细,“均匀”写出撒种动作的细致,二者各有侧重。
B.第四段描写村民稻田插秧,仿佛“栽插在青天之上”,劳动的场景富有诗意,充满美感。
C.第八段,邻居房大伯把碗舔得“如水洗过一般”,表现了他喝粥时专注而且陶醉的神态。
D.第十段中孙儿“严肃地批评”孙女的那番话,简直就像一位长辈在教育晚辈,颇有童趣。
15.文章以“粥里春秋”为题,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3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4分)
哭泣的圆明园
文/张晓惠
一直以为,圆明园是哭泣的。八国联军蹂躏着她的肌体,摧毁着她的骨骼,冲天大火燃烧的是一个民族的自尊,一百多年的疼痛如那西洋楼的残壁断垣穿越百年的风雨永远存在——伫立在那西洋楼大水法的遗址前,我无法不感受圆明园的疼痛,感受一个民族的屈辱和疼痛,是那种切肤的痛。
是十年前去的圆明园。没有人愿去,说是那么远,又没啥看的。我说我肯定要去。
是阴凄凄的天,是冷飕飕的细雨,和着秋风如刀子一般刮在脸上。沿着浩淼的湖水,我走啊走的,不见一个人影儿。最后,终于走到了那大水法遗址——尽管多少次从图片上、从教科书中见过这遗址的照片,可当我立在苍苍的天空下,真实地面对着这一片一地一旷野的玉白石块时,仍感到那来自心底的震撼!依旧华美——我抚摸着那冰冰凉凉的玉石纹理;依旧精致——那欧式的曲线流畅又不羁;依旧贵族——断碎的罗马石柱在苍天下笔直出一派伟岸和傲然。后来我就流泪了,好在周围没人,我没带相机,但那些石块、石柱、石雕连同那灰苍苍的天空一起烙在了脑海,成为心房上一幅永不磨灭的壁画。
十年后的今日,我说,再去圆明园。对我来说,去圆明园是一种凭吊,一种拜谒,甚至是一种提醒。说出这些我不怕别人说我矫情,我就是这样想的。
进了圆明园,才发现今非昔比。十年前的清寂不复存在,曾经寂静的圆明园一片喧嚣。柳绿桃红藤紫,满目春色也罢,昔日皇族的休闲园址,也该平常百姓流连赏目,门票从五角涨到二十五元也罢,这遗址这偌大的园子要人管理也得养活自己。装饰华丽的人力车左右缠着:“去福海?去绮春园?就十元,拉您去西洋楼您哪!谢了您哪。”我说,我就是想自个儿走走。
往前,沿着湖边再往前,穿过紫藤架,右拐,是了,是遗址,大水法遗址。
想不到的是西洋楼遗址这儿,竟也有这许多的人!一群系着红领巾的孩子尖叫着互掷着石子,一群看来是高中生或是中专生的少男少女咬着冰棍儿在海宴堂遗址前高声唱着“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看过来”;几位看上去似干部样的人笑眯眯地摆好阵势在镌刻着“圆明园”字样的大理石碑前照像,那捧着相机的说:“笑!笑啊!”这群人就腆着发福的肚皮蠢蠢地笑了。在大水法遗址前,就是那小时在书中看到,十年前在那儿哭泣过的五根大罗马柱那儿,一对情侣旁若无人地拥抱亲吻!刹那,我有点不知所措。亲吻示爱干嘛到这大水法遗址面前呢?在这样残破颓败的乱石间,怎么笑得出来?要唱歌蛮好去那桃红柳绿的绮春园、长春园或是泛舟福海啊!看着这群在破碎的石块遗址前欢笑的老老少少,仰首凝视那高高而破残的罗马柱,眼眶和心口就都隐隐地疼起来。历史呢?耻辱呢?血性呢?!
前些年,曾经围绕这圆明园需不需要重建有过争论,结果是理智的人们理解了废墟的价值,尊重了历史留给我们残酷的真实,这片废墟留下了。当时,我是为留下拍案叫好。可今日见到这么多在废墟上在遗址前欢笑嘻闹的人群,我有点怀疑留下的必要了,在经过那么多岁月之后,眼前这般断壁残垣,还能提醒人们对一个多世纪前那场噩梦的记忆,那场中华民族的灾难与奇耻大辱?!
该是来圆明园,天就要阴的。一阵沙尘扑面而来,豆大的雨点砸了下来,劈头劈脸,欢笑的人群直往外冲。剩下我一人,静静地,在洁白的石块上坐下,对着这大水法遗址,对着这华美残破的罗马石柱,和苍天,和这些断壁残垣一起落泪哭泣„„
(有改动)
16.请找出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2分)
17.第三段中“是阴凄凄的天,是冷飕飕的细雨,和着秋风如刀子一般刮在脸上”这句话有什么作用?(3分)
18.如何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19.文章结尾作者再次哭泣,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20.文中说“曾经围绕这圆明园需不需要重建有过争论”,你认为应该保留还是重建?为什么?(3分)
三、写作(40分)
21.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我心中的黄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第二篇:七年级 下册语文 第一单元检测题
第一单元练习课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A.元勋.(xūn)含蓄.(xù)调羹.(ɡēnɡ)鲜.(xiǎn)为人知
B.选聘.(pìng)筹.(chóu)划 赫.(shè)然 兀兀.(wù)穷年
C.彷.(pánɡ)徨 署.(shǔ)名 绞.(jiǎo)肉 深恶.(è)痛绝
D.涉.(shè)猎 通宵.(xiāo)澎湃.(bài)迥.(jiǒnɡ)乎不 2 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2 分)A.潜心惯注 心会神凝 一反既往 家喻户晓
B.慷慨淋漓 锲而不舍 历尽心血 刮目相待
C.搏学多识 一拍既合 锋芒毕露 可歌可泣
D.妇孺皆知 马革裹尸 杂乱无章 不以为然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 分)
A 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也要仰天长笑这是豪壮的选择。
B 云南鲁甸地震救灾现场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
C 年过半百的广丰县农民郑春枫锲而不舍终于圆了几十年的大学梦。
D 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个常常是一见如故。
4.(2016,天津)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
A.有关领导在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
B.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C.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些珍稀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
D.在巡检排查过程中,我市供电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问题。5 5.下列说法中与课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2 分)
A.《邓稼先》的作者杨振宁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曾获 1957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B.《说和做》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烙印》《运河》等。
C.《回忆鲁迅先生》作者是萧红,她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D.《孙权劝学》节选自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编的《资治通鉴》。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在中国人眼里,人生有四件大事——衣、食、住、行。把衣放在首位,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②而它的起点“修身”当然不能缺少对身体的包装行为 ③即必须首先从外表塑造出具有儒家风范的形象 ④因为在礼仪之邦,衣是脸面、包装,是身份的体现 ⑤这是士人儒生的人生信念与行为准则
A.①②⑤④③ B.③⑤④①② C.④①⑤②③ D.④①③②⑤
7.古诗文填空(5)
(1)、《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惟解漫天作雪飞。
(4)、《逢入京使》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请写出这首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刮目相待这个成语出自孙权劝学中 一句。
8.口语交际——根据下面的情境进行口语交际活动。(2 分)“与母亲同行——向建党九十六周年献礼”的长跑活动中,一些同学常常是气喘吁吁,甚至产生畏难情绪,半途退场,这也影响到了其他同学的情绪和信心。如果你是班长面对这些半途退场的同学你会怎样劝告他们坚持参加这项活动?
二、阅读理解(一)(17 分)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9.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5 分)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4)蒙 辞以军中多务()(5)及鲁肃 过寻阳()
10.划分朗读节奏:2 分(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11.翻译下列句子。(2 分)
(1)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12.文中哪一句话证明了吕蒙学有所成?(2 分)
13.作者是运用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吕蒙学习的成效的?请予以说明。(3 分
14.读了本文,从孙权和吕蒙身上,你分别得到什么启示?(3 分)
(二)阅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选文,完成下列题目。(12 分)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
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1944 年 10 月 12 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在李公仆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他“说”了。说得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公仆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5】画“ ”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 分)
【16】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在说和做上有什么特点?(2 分)
【17】为了革命,推翻反动统治,需要大力宣传。那么闻一多进行群众大会演说的目的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 分)
【18】选段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言”“行”完全一致?(3 分)
【19】“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一句在文中的作用?(从结构与内容上加以分析)(3 分)
(三)阅读《温暖心窝的话语》完成下列各题(14)
①初中时,语文老师是个严厉的中年女人,姓王,那时我刚从农村转来县里中学,由于不了解这个老师,被她狠狠地批评了几次,以致一见她就害怕,心里有了阴影。
②当时我写字极潦草,虽然在王老师的调教下,已经工整了许多,却依然难以入眼。来新学校上学后,有一次交作文,我对作文还是有信心的,心想就算字写得难看些,作文的质量也能弥补不足。而且,听说王老师就要调走了,这些天上课一直有个年轻的林老师跟着听课,准备接手我们班的语文课。
③当我满怀希望地盼到把作文本发下来时,迫不及待地翻开,却如遭了当头一棒,我的三页作文被撕掉了!王老师有这个习惯,谁的作文写得不好,都会撕掉重写。我就经历了好几次。可是没想到,自己很有信心的作文,也是这个命运。而且全班就我一个人被撕了,心里黯淡到了极点。当我把重新写的作文交上去后,过了两天,课代表把我的作文本拿了回来。我翻开一看,还好,这次没有撕。
④我随意翻了翻,就在作文后面看到一句鲜红的评语:“你的作文写得是班上最好的,所以我把前一篇撕下来,留着作纪念了!”那一瞬间,我心里猛然一暖,再也没有了怨恨和不满,眼睛一下子就濡湿了!我跑去办公室,却见那个一直跟着听课的林老师在那里,她说:“王老师已经走了,调到别的城市去了!”
⑤王老师留在我作文本上的那句话,久久地温暖着我的学生岁月,及至以后走上写作这条路,与此也有着极大的关系。只是那以后,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里,却再也没能见到她。
⑥大学毕业后我走上社会。有一年,我去了一个极偏僻遥远的大山深处的村庄,当了一段时间的代课老师。在那天涯海角般的地方,面对那些纯净的笑脸和清澈的眼睛,我渐渐地爱上那里。每天,除了给孩子们上课,更多的时候,孩子们会问我山外的事,听着我有声有色的讲述,他们的眼中全闪着向往的光。
⑦我在那里呆了三个月,离开时,正是秋天,满山的树和花正绚烂得一片深情。孩子们爬上前面的那座山,然后,那个当班长的女生给了一张叠着的纸,让我出了山再看。当我来到镇上,坐上通往县城的汽车,大山已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我打开那张纸,是一行字:舍不得老师,可不会留您,以后我们会去山外找您!二十个字,二十种笔体,我知道是班上的二十个孩子每人一个字写下的!我回望去,大山已淡成一道浅影,又在我濡湿的目光中朦胧起来。
⑧这几句温暖心窝的话语,都留在我的心里,在我的生命里开出永不凋零的花朵。
⑨前年,我回到家乡的县城,在街上邂逅初中时后来教我们语文的林老师,她都已经有了白发,提起曾经给我作文本写下那句话的王老师,她却笑着说:“其实,那句话是我写的。王老师走了,我怕你对她有抱怨,我怕你因此对任何人失去信心,所以……” ⑩在七月的阳光下,我的眼睛刹那间又濡湿了。
20.对于“我”那次交上去的作文,王老师和林老师分别作了什么事?(4 分)
21.文中三次提到“我”的眼睛“濡湿”所包含的感情是否相同?为什么?(4 分)
22.请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⑧段中画线的语句。(3 分)
23.结合全文,说说第⑨段有何作用。根据你的理解,谈谈林老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3)
三、写作(40 分)
请以“你是我最______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请你从“贴心”“感激”“牵挂”“欣赏”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4)内容充实,文章不少于 600 字。
第三篇: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
语文可以为日后我们学习更深层次的文学类知识打好基础,下面梳理了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供大家参考借鉴。
第一部分(共25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
①确(záo)②(mì)食 ③蝉(tuì)
④(shū)忽 ⑤(yān)红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4分)
人迹罕致 人生鼎沸 面面相觑 蹑手蹑脚 著作等身
眼神恍惚 吹烟袅袅 学识渊搏 冒冒失失 苦中带涩
错别字
改 正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插叙了关于美女蛇的故事,这个故事给百草园增添了一种恐怖气氛。
B.《三颗枸杞豆》一文,作者详细地记述了三叔和“我”关于太阳的对话,从中可以看出三叔希望“我”从他虚度光阴中吸取教训,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C.《我们家的男子汉》一文中细致地描述了“他”买橘子水的情景,目的在于表现“他”作为男子汉要求独立的愿望。
D.《柳叶儿》一文,写“我”吃柳叶儿吃得“肚子圆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明”,这一方面表现出“我”对柳叶儿有特殊的情感,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年生活的艰辛。
4.下列各项中没有运用描写这一表达方式的一项是()(3分)
A.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B.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了什么东西。
C.这时,太阳快要西沉。透过林隙,我看见它像一个红色的车轮,就要滚进西边的山沟里去了。
D.我把他抱了起来,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蹬着车厢,攀上了窗台。
5.下列加点的词语用括号内的词语替代后,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3分)
A.上海世博会以其雄伟的场馆、多元的文化、高新的科技及全球最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努力打造着无与伦比的梦幻世博。(无可比拟)
B.实力超群的中国女子羽毛球队不可思议地输给韩国队后,主教练李永波坦言:“年轻就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不可想像)
C.经典是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诵读经典对提升修养、陶冶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不可怀疑)
D.醉驾者如果在一起起车祸面前还无动于衷,无疑会成为极其危险的人。(不动声色)
6.口语交际。(7分)
“各地中小学把足球列入体育课教学内容,加大学时比重。以扶持特色带动普及。对基础较好、积极性较高的中小学重点扶持,全国中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在现有5000多所的基础上,2020年达到2万所,2025年达到5万所,其中,开展女子足球的学校占一定比例……”
——摘自2015年3月16日公布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
(1)概括上面这段文字的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益阳市某中学将举行以“足球梦,梦起航”为主题的校园足球文化节,请你为校园足球文化节设计两项活动。(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是班级足球队的一员。在为期一个月的校园足球文化节里,小明参加了不下10场比赛,慢慢地,妈妈不支持小明踢足球了,说每天弄得脏兮兮的,像个野孩子,还影响了学习。假如你是小明,怎么说服妈妈支持你继续踢足球?(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共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4分)
【甲】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乙】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问:“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故圣人不查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7.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每句划两处)(2分)
(1)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2)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
8.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孔子东游
(2)及其日中如探汤
(3)又以报关尹子
(4)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
(2)故圣人不查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10.研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4分)
(1)请分别概括两篇文言文的寓意。
(2)说说【甲】文中孔子和两小儿的性格。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1分)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和他出去,他不愿让人搀他的手了。一只胖胖的手在我的手掌里,像一条倔强的活鱼一样挣扎着。有一次,我带他去买东西,他提出要让他自己买。我交给他一角钱。他握着钱,走近了柜台,忽又胆怯起来。我说:“你交上钱,我帮你说好了。”“不要,不要,我自己说。”他说。到了柜台跟前,他又嘱咐我一句:“你不要讲话噢!”营业员终于过来了,他脸色有点紧张,勇敢地开口了:“同志,买,买,买……”他忘了他要买什么东西了。我终于忍不住了:“买一包山楂片。”他好久没说话,潦草地吃着山楂片,神情有些沮丧。我有点后悔起来。后来,他会自个儿拿着五个汽水瓶和一元钱到门口小店换橘子水了。他是一定要自己去的。假如有人不放心,跟在他后面,他便停下脚步不走了:“你回去,回去嘛!”我只得由他去了。他买橘子水日益熟练起来,情绪日益高涨,最终成了一种可怕的狂热。为了能尽快地拿着空瓶再去买,他便飞快而努力地喝橘子水。一个炎热的下午,我从外面回来,见他正在门口小店买橘子水。他站在冰箱前头,露出半个脑袋。营业员只顾和几个成年人做生意,看都不看他一眼。他满头大汗地、耐心地等待着。我极想走过去帮他叫一声“同志”,可最后还是忍住了。
11.为这段文字选择一个恰当的小标题来概括本段的中心()(2分)
A.他的眼泪
B.他对独立的要求
C.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
12.文章是通过哪些事来表现这个中心的?详略如何?(3分)
13.画线句子能体现出“他”当时什么样的心情?(3分)
14.这部分的细节描写生动传神,请你结合选文具体说明。(3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野蔷薇苔
野蔷薇的花多姿多彩,好看得很,并且野蔷薇苔也是很好吃的。我们童年的春天,在原野上见到野蔷薇抽苔了,就会很高兴地给摘下来,除掉柔柔的刺,剥去鲜嫩的皮,剩下一根翡翠样的杆儿,咬在嘴里,那味儿就甜在整个童年的记忆里了。
现在也常在故乡见到这样的野蔷薇苔,见了也仍然像孩子一样将它给摘下来,去刺剥皮然后给吃掉。人见了就很不理解,怎么会有这种嗜好呢?其实别人不知道,这是在回味童年,童年是最难忘的,童年养成的习惯,有时到老也会情不自禁地表现出来。
最不能忘记的是童年的春荒,为了度过那一段青黄不接的日子,家里的粮食只能省着吃,因此我们每顿只吃个半饱,这样,到野地里去摘野蔷薇苔既符合我们童年的天性,同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可以这么说,我们小时候喜欢春天,绝不是因为春天里有鲜花和蝴蝶,而是因为春天里有给我们果腹的野蔷薇苔。
朱洪武小时落难,吃过野菜马兰头,后来他做了皇帝,也仍然不忘这种野菜,每年都让御膳房做一道马兰头菜给他品尝,我不知他是不是品出了当年的滋味,但有一点却是可贵的,他并没有因为自己当了帝王而忘了苦难的童年。
我当然没有朱皇帝的大富大贵,但帝王和平民百姓的某些情感却有共通之处,那就是所谓的童年情结。
在我的记忆中,我们故乡山原上的野蔷薇是那么多,一丛丛一簇簇的,有时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每人摘了一大把,然后躺在草地上慢慢地捋刺、剥皮,再品尝。我们将嘴唇吃得发绿,这样,不说家里省点儿粮食,也起码在这一天里不至于太饿肚子。
俗话说:“常将有日当无日,莫在无时想有时。”我现在的日子自然比过去好得多了,但我从来没有因此忘记童年的野蔷薇苔。它常使我对生活怀有一种忧患意识,谁也不敢保证将来的世界就绝对没有战争,没有饥饿……而那时,我们是不是还会轻而易举地就能找得到那漫山遍野的野蔷薇苔呢?
我因此而感谢生长粮食和野蔷薇苔的土地,更因此而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
15.作者在第3段中写道:“到野地里去摘野蔷薇苔既符合我们童年的天性,同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其中,“童年的天性”与“情理”分别指什么?(2分)
“童年的天性”是指(不超过5个字)
“情理”是指(不超过15个字)
16.作者回忆童年,表达了“童年情结”和“忧患意识”,“童年情结”和“忧患意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4分)
“童年情结”的具体内容是(不超过20个字)
“忧患意识”的具体内容是(不超过20个字)
17.全文最后一句两次使用“因此”一词,作用是什么?(不超过20个字)(1分)
1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三项是()(3分)
A.作者在第1段末尾说野蔷薇味儿甜是借助感觉转换表现野蔷薇在童年生活记忆中最美妙的事物。
B.作者难忘野蔷薇是因为它的花多姿多彩,苔鲜嫩翠绿,既具观赏价值,又有食用价值。
C.文中两次使用对比手法,将童年生活和朱元璋进行对比是为了表现人都有童年情结;将童年生活和现在进行对比是为了强调人必须有忧患意识。
D.作者设想将来“我们是不是还会轻而易举地就能找得到那漫山遍野的野蔷薇苔呢?”是呼吁人们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
E.本文的主旨可以归纳为“不要忘了过去,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
第三部分(共40分)
19.作文。(40分)
已步入中学的我们,带着童年的梦想,开始了全新的生活。我们虽然留恋童年那快乐天真、无忧无虑、没有负担的生活,却也希望快快长大,去学本领。
请结合实际,以“告别童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材典型,有真情实感,题目自拟,文体自选,6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①凿 ②觅 ③蜕 ④倏 ⑤殷(要注意形近字及同音字的写法,不要写错别字,字迹要工整。)
2.错别字 致 生 吹 搏
改 正 至 声 炊 博
(本题中,错别字出现的原因是形近或音同,它们或字形整体相近,或字音相同,细微处略有差别。解题时要注意每一个字的字形及意义的细微差别,要全神贯注,不能马虎了事。这就需要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区分这些字局部的差别,如部首的不同、形体的差异和读音的差别等。)
3.A(插叙美女蛇的故事,给百草园抹上了一层神话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乐园的内涵。)
4.A(A项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其他三项均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
5.D(“无动于衷”是指心里一点儿不受感动;一点儿也不动心。指对令人感动或应该关注的事情毫无反应或漠不关心。“不动声色”是指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神态上表现出来,形容态度镇静。)
6.(1)推进校园足球普及。(本题考查对文段的概括能力。由“各地中小学把足球列入体育课教学内容”“全国中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可知本文段所讲的是校园足球。通过“加大学时比重”、足球特色学校数量的增多,可知本文段的主要内容是:推进校园足球普及。)
(2)(示例)①举办校园足球赛;②举办以足球文化为主题的晚会(演讲会、朗诵会);
③ 组织足球梦绘画大赛;④聘请足球裁判或运动员进行足球知识讲座。(每项活动1分,任选两项即可)(学校举行校园足球文化节的目的是让更多的同学了解足球、热爱足球,所以设计的活动应该是能让更多人参加、能让更多人了解足球的活动,如足球赛,与足球有关的绘画大赛、演讲会等。)
(3)(示例)妈妈,踢足球能锻炼身体,培养坚强的意志与团队精神,有利于我的成长;再说,身体好了,更能搞好学习。请您同意我继续踢足球吧。(针对性强1分,表达清楚1分,文明得体1分)(本题考查语言交际能力。本题说服的对象是妈妈,目的是说服妈妈让自己踢足球。妈妈不支持小明踢足球的理由是“每天弄得脏兮兮的,像个野孩子,还影响了学习”,故说服时需要针对妈妈的理由进行,如“自己洗衣服”“锻炼身体有利于学习”等。另外,还可以用踢足球的好处来说服妈妈,如“培养坚强的意志”“培养团队精神”等。)
7.⑴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⑵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划分句子的停顿需联系句子的意思,切勿将意思割裂开来。应该从整体来看,先找出句子的主谓宾部分,然后看看主谓、谓宾之间是否需要断开,注意题干要求划两处。)
8.⑴向东 ⑵热水 ⑶把 ⑷治理(解释文言实词的意思,除熟记课下注释外,还可根据语境推断。尤其要注意一些词的活用和古今异义现象,如“东”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汤”的今义主要指“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而古义指“热水”;“以”在此处为介词,意思是“把”;“为”在此处为动词,意思是“治理”。)
9.(1)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升起来的时候离人远,而中午时近。(2)所以圣人不关心结果,而注重了解清楚整个过程。[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译出重点词语,并注意句式特点。如(1)句中的重点词“以”应译为“认为”,“而”表并列。“远”是指“太阳离人远”,表述时要补充完整。(2)句中的重点词“故”应译为“所以”,“察”是“了解清楚”的意思,“所以”应译为“……的原因”。]
10.(1)[甲]:片面地看待问题,是得不出结论的,告诉我们要用全面的眼光来看待事物;[乙]:办事情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掌握它的规律。只有自觉地按规律办事,才能真正会做、做好一件事情。
(2)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两小儿:聪明可爱,善于动脑,善于观察,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大胆质疑,还敢于争辩。(本题考查对短文寓意和人物形象特点的理解和概括。概括寓意时要在充分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或者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深层含义。如【甲】文中“孔子不能决也”,【乙】文中“故圣人不查存亡,而察其所以然”等均是理解主题的重要句子。)
11.B(本题要求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感悟中心。“他”开始提出要求,要自己说,虽然有点紧张但是勇敢地开口,这些都是作为一个男人要求独立的表现,据此可以作出正确的选择。)
12.文章通过“他”不愿让人搀“他”的手和要自己买东西这两件事来表现“他”对独立的要求。略写前者,详写后者。(本题要求概括文章中叙述的事情,并分析其中的详略。可先在通读材料的基础上明确所写的事情,再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而文章中 “买东西”这一事件分几个层面来写,写得较为具体,这样安排有效地表现了本段的中心。)
13.第一次买东西失败后的沮丧心情。[本题要求结合语境揣摩人物的心理。画线句子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可结合上文内容,把握“他”为什么“好久没说话”,了解了这个原因,也就体会到了人物的心情。具体解题思路如下:“他”“潦草地吃”(动作描写),“有些沮丧”(神态描写),而这些都是因为“他”买东西失败。]
14.如写“他”“一只胖胖的手”“像一条倔强的活鱼一样挣扎着”,可以使人想见那挣扎的情态;写“他”“满头大汗地、耐心地等待着”,可以使人想见在那“炎热的下午”,一个“站在冰箱前头,露出半个脑袋”的孩子在等着买橘子水的情状。(人物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达人物细微复杂的感情,点化人物关系,暗示人物身份、处境等最重要的方法。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表现手法,从文中找出此类描写的句子即可。)
15.活泼;用野蔷薇苔充饥,以度春荒。(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的能力。“童年的天性”可联系儿童天真活泼的特点来理解,“情理”要联系全文来理解。)
16.对童年的事,永远怀着美好的回忆;在过好日子时,不要忘记苦难和饥饿。(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联系第5、6、7段作答。)
17.形成抒情式议论,点明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的主旨。(“因此”有总结全文的作用,并点出全文的主旨。)
18.ACE(B.理解有误,作者难忘野蔷薇是因为“童年情结”和“忧患意识”。D.无中生有,应该是呼吁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
19.【思路点拨】这是一道话题作文题,构思时要明确围绕话题来展开,围绕一个中心,选择材料。构思时可按下列思路进行:
①要注意选取自己在学校、家庭或者社会生活中经历过的一两件事来反映现在的自己与童年的自己的不同,如自己良好习惯的养成、学习态度的好转、对人对事有了自己成熟的看法、更会理解别人了等等。通过这些事例来表现自己已经告别了童年,在不断长大的主题。
②一定要选取真实的事例,表达真实的情感,这样才能以情动人。
③要重视细节描写,使你的文章内容丰满,吸引读者。
④在表现人物的心情时,可借助景物描写来烘托。
⑤在安排文章的结构上,可根据表达的内容来确定。或者先用景物描写开头,再用景物描写结尾,首尾呼应;或者围绕一个中心,选取几个片段来表现童年生活的几个侧面。
例文:
告别童年
蓦然回首,自己已经潇洒地走过了十五个春秋。偶尔,会有那如风铃般清脆的歌声萦绕于脑海,耳边又悠悠地飘起儿时的歌谣:“虫虫飞,虫虫走,虫虫不咬娃娃的手,手拉手,光脚丫,摸黑走回家……”
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更有那亲切质朴的故乡人,时常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打转,令我久久地回味那一段童年的时光。虽然有些许酸涩,但那的确是我生命中唯一的一片净土——纯真、欢乐、芳香。
看!那些充满稚气,光着脚丫的孩童;一路上歌着、笑着、跳着、蹦着,那简直就是刚出生的牛犊,毫不掩饰、毫不保留地挥洒着他们特有的烂漫与纯洁。虽然背上背着那比他们高出一大截的花篓,但这仍然没有抹杀掉那一份孩子的本性。
听!一个个清脆的铜铃摇响了,那是孩子的风铃响起来了,那是孩子心中的愿望升起来了。他们一见到山间那灵动的小溪,便迫不及待地扔下篓子,解开衣裤,“扑通”一声跳进了小溪,然而,小溪也温和地将这些汗流浃背的小子深情地拥在怀中,任由他们如鱼儿般地畅游、欢乐。一串串天籁之音便在小溪的怀抱中荡漾开来,一声声地传向山那头的少年时代去……
步入少年时代的我已经是一位风度翩翩的少年,往日的“虫虫飞,虫虫走……”的日子还时常地洗涤在我的心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
是啊,那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人如今都随着童年而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吗?
不,你听,那些儿时的纯真余音不还在自由地唱着吗?手拉手,光脚丫,摸黑走回家……走向那儿时的家!
【点评】古今善为文者,都懂得写文章需要灵感,而灵感的产生却往往需要一个触动点。小作者机智地抓住儿时的歌谣,触动灵感,扇动回忆的羽翼,从故乡的山、水和人去感受童年的纯真与美好。这篇作文与其说是一篇散文,不如说是一首渐行渐远的歌谣,唱着童年的甜蜜,也唱着告别童年的忧伤。文中时时表露着真情,又处处流淌着诗意,在真情与诗意的交融中隐含了哲理,丰富了文章的意蕴,增添了文章的魅力。
第四篇: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二单元检测题
②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第二单元检测题
学校班级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将其番号填入下表相应位置,1、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属于缺乏自立表现的是()
A.自己的衣服自己洗B.父母病了,能陪他们去医院,还能在家里照顾他们
C.接受父母的一切安排,做个听话的孩子D.自己做作业、复习功课,从不用父母督促、陪伴 2.关于自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自立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不需要他人的任何帮助 B.从学会走路开始,我们就获得了身体的自立
C.当能够自己吃饭、穿衣时,我们就有了自立生活的体验
D.走上了工作岗位,能够自己养活自己,我们就获得了基本自立的人生 3.告别依赖,一个重要的表现是
A.身体健康B.心理健康C.学习进步D.独立生活
4.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一尝;要学会游泳,就必须在水中反复练习。这告诉我们
A.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的前提是做到自立B.要培养自立能力,就要大胆地投身社会实践 C.告别依赖,就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D.梨子的味道很好吃,游泳有利于身体健康 5.关于自立自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能够自立的人必定是一个事事出色、拔尖的人 B.自强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 C.自强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巨大的作用
D.自强是一个人活出尊严和个性,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
6、你认为下列同学中,缺乏自立意识的人是
①小刚做不出作业就抄同桌的 ②看到远处有人在打架,马上拨打110 ③别人学英语,他也学英语;别人练拳,他又去练拳 ④制定的学习计划能按时完成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7、从爱因斯坦克服自身数学方面的弱点,完成广义相对论的事例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是
①人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弱点 ②自强的人不是没有弱点的人,而是勇于并善于战胜自己弱点的人 ③有弱点的人才能成为自强的人 ④要自强,必须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8、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滴自已的汗,吃自已的饭,自已的事自已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依赖他人可以使自已走很多捷径B、人在心理上可以有依赖,但在行为上不能有依赖 C、依赖他人可以提高我们做事能力D、依赖心理阻碍我们走向自立自强9、2010年暑假期间,一群中学生进行了一次骑自行车横穿齐鲁的活动。他们一路上野炊、露营,历时一
周,完成了从济南到青岛的漫漫征程。你觉得他们这样做 A、太冒险了,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二单元第1页
B、对磨炼意志、培养自立品质有重要意义
C、好玩、刺激,但没什么意义
D、耽误学习,不务正业
10、苏明娟在“希望工程”的帮助下,顺利地读完了小学、中学,并于2002年秋季考入安徽大学。她在入学两个月后就宣布:请求中止“希望工程”对自己的资助,因为她已经是一名大学生了,可以凭自己的能力支持自己完成学业。这说明苏明娟做到了
A、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B、克服依赖,走向自立
C、自己的生活自己来安排
D、遇到困难不向他人求助
11、我们每个同学都有这样的体会,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日益强烈地希望自己能像成人那样管理自
己的生活。这表明
A、我们的自立能力已经很强
B、我们仍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与指导
C、我们还完全没有自立能力
D、我们正在经历告别依赖走向自立的时期
12、王飞从小就喜欢田径运动,上小学时就进了校田径队,他非常欣赏短跑运动员刘易斯,也希望自己成为“飞人”,可是进入中学后,他的短跑成绩一直平平,都到了快要被校田径队淘汰的境遇,为此,王飞非常苦恼,在校操场上反复练习,可是短跑成绩就是提高不了。后来他发现自己虽然每天反复练习短跑也不觉得累,就跟田径队的教练商量改练长跑,果然,王飞在长跑方面还真有天赋,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后,他就在全省田径运动会上获得1 500米和3 000米两项冠军。王飞的经历说明了
A、扬长避短,是自强者的捷径
B、王飞的缺点和短处是短跑
C、喜欢什么,就一定在这方面能取得成功
D、目标选定了,就永远不能改
13、当代的“保尔”朱彦夫凭四肢全无的残躯,以惊人的毅力顽强生活,不仅生活完全自理,还学会了读
书写字,并写出30万字的长篇小说《极限人生》。这一事例说明
A、挫折对于强者来说是好事
B、自强者不怕困难积极进取
C、条件越艰苦,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D、残疾人都是自强的人
14、我国古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这些古语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我们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B、自强的人都是君子
C、战胜自我是自强的关键
D、自强精神表现在方方面面
15、(2010年江苏)南京市江浦县的一个偏远小山村的一间破瓦房内,生活着一位失去父母的孤儿陈川。
在这样艰苦的境遇下,陈川以632分的优异成绩,成为江浦县高考文科状元,被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录取。这说明他
A、德才兼备是社会主义条件下衡量人才的标准B、青年时代是成才的最佳时期
C、只有在逆境中才能出人才D、个人的勤奋努力是成才的关键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人生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从依赖到逐步自立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高自立能力的过程。()
2、自强不息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熔铸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想成功,就得扬长避短。()
4、自立就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不必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5、一个人如果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确定努力方向,就是一个自强的人。()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反映自强不息精神的名言、谚语、俗语有很多,请写出4条
2、自强不息的人不是没有弱点的,而是勇于并善于战胜自己弱点的人。请问:你曾经有什么弱点?你是怎样克服的?
3、举例说明依赖思想的具体表现。
四、材料分析题(共12分)
史蒂芬·霍金有着“继爱迪生以后世界上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的美誉,但是谁能想到,这位科学家震撼世界的成就却是在轮椅上获得的。1963年,21岁的霍金被诊断患了肌肉萎缩症,即运动神经病,不久就完全瘫痪。1985年,霍金又因患肺炎做了穿气管手术。此后,他完全不能说话,只能依靠安装在轮椅上的一个小对话机和语音合成器与他人进行交流,而看书必须依赖一种翻书页的机器。在这种一般人难以置信的身体状况下,霍金却成为世界公认的引力物理科学巨人。他提出了著名的“黑洞理论”,发表了大量有影响的论著,成为英国皇家学会最年轻的会员。(1)霍金的故事留给你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4分)
(2)你认为霍金遭遇厄运仍取得巨大成就靠的是什么?(4分)
(3)这则小故事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哪些有益的启示?(4分)
五、活动探究(15分)。
一位初中生曾这样写道:
我叫文峰,读七年级,这本来应是一个充满梦幻的年代,可我却只有迷茫和苦恼,我丝毫感觉不到生活的乐趣。自从上中学以来,学习环境改变了,同学之间的关系没有小学时那么容易相处了,学习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了。爸爸妈妈和老师都对我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我真不想背着这么重的精神负担。于是,我开始对什么都不愿关心,什么都懒得去做,甚至觉得一切都无所谓,学习时也缺乏动力,效率很低,不愿意与人交往。有时我也想这样不行,努力给自己找些事做,让自己忙碌起来,或者给自己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可好景不长,没几天就坚持不下去了。我现在非常痛恨自己,无法战胜自己的弱点,觉得自己是个没用的人,我该怎么办呢?
请你以一个好朋友的身份给这个同学写一封信,帮助他摆脱困境。
要求:
1、要结合所学的自立自强教育的基本知识。
2、要符合写信的格式要求。
3、字数300字左右。
第五篇: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题(xiexiebang推荐)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题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枕边(zhěn)撒谷(sǎ)怪哉(zāi)宿儒(xū)B.喉咙(hóu)鼎沸(fèn)蚂蚁(yì)淋漓(lí)C.哽咽(gěng)喧闹(xuān)稍微(shāo)倜傥(dǎng)D.膝头(xī)督学(dū)干脆(cuì)精髓(suǐ)
2、选择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2分)A.仁慈 人迹罕致 似曾相识 B.迷惑 绅士风度 茫然若失 C.和蔼 白驹过隙 摹然回首 D.琢磨 清翠笑声 蓝色绒衣
3、下面句子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我们跨世纪的青年一代,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______,才能高速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A运用全部精力,掌握科学方法 C掌握现代科技,发扬拼搏精神B集中全部的精力,抓紧分分秒秒 D掌握现代的科技,发扬拼搏的精神
4、联系语境,解释词语有误的是()。(2分)
A.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机关:这里指秘密的意思。B.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无味:没有味道。C.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知交:知心的朋友。
D.“闯练,闯练,英子。”我临去时爸爸还这样叮嘱我。闯练:走出家庭,到生活中去锻炼。
5、选出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新来的王老师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厚的印象。B、一进入会场就看见许多面彩旗和一片欢乐的歌声。C、我们班同学将来都希望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D、红杨中学的全体团员没有不参加绿化校园活动的。
6、下列句子的顺序已打乱,如将其还原,则顺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可是,这个因素常常不是每个人都会注意到的。②这种情况就比食物本身的不清洁,更容易被人所忽略。
③不洁的饮食,或者说,微生物的感染,是引起急性胃肠病的最多见的因素。④特别是有的时候,食物本身本来很清洁,可是由于手的不清洁,或者菜刀、案板、抹布的不清洁,而致使人受到感染。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①④②D.④②③①
7、请根据你对“微笑”的理解,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两句,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3分)
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啡,,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8、将下面一段文字简缩到25个字内(一个标点算一个字,允许用原文外词语)。(3分)
有人向罗马教廷控告布鲁诺是“异端”,“罪状”一共有一百三十条。在布鲁诺周围,开始布满了恶毒的监视的眼睛。他逃亡了。在意大利的各个城镇——土伦、热那亚、威尼斯、帕都亚——流亡了三年,这些城市也和那不勒斯一样,到处是残酷的镇压异端的机构——宗教裁判所,大学里则充满了亚里士多德的信徒。最后,乔尔丹诺·布鲁诺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乡,自己热爱的土地,越过阿尔卑斯山,逃亡到国外去。
9、联想公司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联想电脑”,为了塑造更美好的企业形象,打了一则广告:“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请认真品味这则广告,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1)、广告中的“联想”一词,有哪两方面的含义?
①②(2)、请你谈谈这则广告妙在哪里。
二:阅读理解(48分)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 10~24题(一)《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
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
„„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1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以上选文的主要内容。(3分)
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第一段文字如果改为“我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急忙赶回家去”,你觉得怎么样?(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我”进入家门之后见到了怎样的情景?这些情景预示着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爸爸的花儿落了 ”与“我已长大了”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我”听到爸爸辞世的消息时,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镇定”和“从容”,你能理解这种反常的现象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小说主人公英子在经历了许多人生世事之后,在她父亲去世时,她体会到自己长大了。对于“长大”你是害怕还是欢喜?或者两种感觉兼而有之?请说说你自己的想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 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 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 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
16、文中画横线的语句表现了先生怎样的性格特点?(3分)答:
17、文中“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这句话中,如果将“一个一个陆续”改成“都”好不好?并讲明原因。(4分)
答:
18、文章中所描写的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的两种不同生活,你更喜欢哪一种?并说说你的理由.(3分)
答:
19、文段中“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 做戏。我是画画儿„„”这里所描写的课堂,你认为学生这样做对不对?谈谈你的看法。(4分)
答:
(三)《父亲的收藏》
作家茨威格喜欢收藏名人的手稿,他有过许多非常珍贵的藏品。他的墙上挂着布莱克的一幅素描和歌德一首诗的手迹,他的柜中放着巴赫、海顿、肖邦的乐谱,他甚至收存了莫扎特11岁时的一件手稿。诸如此类的珍品太多了,这些东西如果留到现在,几乎是价值连城。可惜的是,它们在茨威格自杀后全部散失了,有些可能永远从世间消失了。
我是在一本杂志上读到这则轶事的。读完后我唏嘘不已。太可惜了,我说。然后突然又想起什么似的回过头去,问已退了休坐在沙发上看报纸的父亲,这么多年,您收藏了什么?
父亲一愣。过了片刻,父亲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没有没有,父亲说,我没收藏什么。我听了后,顿时狐疑起来,我知道父亲有一只木箱子,平时总是锁着的,里面到底装着什么,谁也说不清楚。这么一想,我忍不住一阵窃喜,莫非父亲真的收藏着什么值钱的好东西?
“您别逗了,”我笑了起来,“您那木箱子里是不是有几件是明清时代的官瓷?”父亲没有说话,只是摇头。要不,就是徐悲鸿的奔马图、郑板桥的难得糊涂。父亲仍然摇头。我急了,再不济,也有几块黄金白银或者祖传的玉镯什么的吧?
父亲依然不慌不忙地看他的报纸,脸上呈现着温和的笑.那笑此刻在我的眼里却开始变得有些神秘。我想父亲肯定藏着什么传世珍宝,他只是不肯拿出来让我们分享罢了。我的好奇心越发大了起来。“我只想看看,不会要您的东西的。”我对父亲说。
过了一会儿,父亲放下手头的报纸,问,你真要看么?我一个劲地点头。父亲走到自己的卧室,搬出了那只箱子,把它打开,然后开始一件件地拿出来。
父亲的藏品大致如下:
三个儿女从小学时代开始的成绩报告书,三好学生奖状,参加各种竞赛的获奖证书。一本破旧的新华字典,扉页上有某某学校三等奖字样,年代久远了,字迹模糊看不清楚。好几份我和小弟的检查书。一大扎一大扎我们姐弟三个写给父母的信件,还有几封特别的信,是姐姐谈恋爱时她男朋友写过来的,不知怎么被父亲收着了。然后就是几本剪贴薄,翻开来一看,是姐姐和我发在报刊上的涂鸦之作。
父亲颇吃力地弯着腰,一边收拾着,一边说,你看么,没有什么值钱的呀。我没有回答父亲的话,有那么一会儿,我愣在那里。的确,和茨威格的藏品比较起来,父亲的收藏没有一件是珍品,但我知道,在父亲眼里,它们却是无价之宝。就在那一刻,突然地,我忍不住想流泪,人们常说父爱如山,今天我才真正感觉到它的沉重的分量。
20.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3分)
21.本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3分)
22.文中写“父亲一愣”与“我愣在那里”,根据语境内外体会“愣”字在两处所表达的不同含义。(3分)
23.根据文中对父亲的描写,说说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分)
24.关于“父亲的收藏”,文中设置悬念的作用是什么?(3分)
三、作文(50分)
25题,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中,那么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中,那么他就学会头脑平静地生活。——《学习的革命》
请你以《我生活在___之中》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先从所给材料中选择一个加点的词语或另外再选一个更适合你自身情况的词语,填写在题目的横线上,使题目完整。
要求:①写成记叙文,立意自定,要叙述真我真事,抒写真情实感,不得抄袭。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用字母代替)。③字数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