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中国现代诗三首3

时间:2019-05-14 19:24: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一语文中国现代诗三首3》,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一语文中国现代诗三首3》。

第一篇:高一语文中国现代诗三首3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组织学生学习《赞美》一诗,体会作者抒发的对祖国深沉的爱恋之情;领会现代派诗歌独特的语言风格——质朴、含蓄、凝重。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卢沟桥事变后,日寇的铁蹄肆意地践踏着中华大地,祖**亲又一次遭受到巨大的灾难。民族的命运,吸引着诗人们为之发出各种音调的歌唱。歌唱优秀的中华儿女坚忍不拔的意志,敢于献身的精神,迎着光明来临的信心。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九叶派诗人穆旦的《赞美》,感受诗人澎湃着的伟大灵魂。

二、解题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笔名梁真,浙江海宁人。在南开中学读书时开始习诗。1935年考入北平清华大学外文系。1949年赴美留学,入芝加哥大学英国文学系。1953年获芝加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任教于南开大学外文系。诗作凝重,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成功的诗歌翻译家之一。与郑敏、辛笛同为“九叶诗派”代表诗人。穆旦是《九叶集》诗人中成就最高的。他的诗最触目的特征是“丰富的痛苦”。著有诗集《探险者》(1945年)、《穆旦诗集》(1947年)、《旗》(1948年)等。

抗战以来,烽火连天、山河破碎的现实,使他产生对民族生存现状的痛苦记忆。创作于1941年的《赞美》,以深沉的笔触,描摹了忧患中的祖国,抒发了深沉、热烈的情感——对祖国深情的爱,对民族强大的深情期盼。

三、整体感知诗歌

1.教师深情地朗诵全诗。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出示投影:

为下列字词注音:

峦(luán)呼啸(hū xiào)佝偻(ɡōu lóu)粗糙(cū cāo)诅咒(zǔ zhòu)

圯(pǐ)枯槁(kū ɡǎo)踟躇(chí chú)

3.让学生分析诗歌各层内容。明确:第一层(1节):诗人站在历史的高度,用密集的意象群充分展现眼中所见;第二层(2~3节):重点写“农夫”这一人民的缩影,他奋起抗争,支撑起整个民族,除了忍受饥寒、疲劳,还要面临流血和死亡。这是赞美伟大的人民。第三层(4节):诗人以痛苦和希望两相交织的感情,写了他复杂的内心感受。

四、重、难点解决过程

1.研读诗歌的第1节,思考:诗人鸟瞰满目疮痍的大地,用密集的意象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在辽阔美丽的大地上,有走不尽的起伏的山峦,数不尽的密密的村庄,有美丽的河流草原,动听的鸡鸣和狗吠,但这是一片呼啸着干燥的风的荒凉的土地,低压的暗云下,滚滚东流的河水,唱着单调的歌。“荒凉的亚洲的土地上”一句,点出了时代的环境,字里行间流露着对这片土地既爱且怨的情感,诗人对土地有太多的话语、太深的感情,他要拥抱的人们是在耻辱里生活的佝偻者。但“我”是和这土地一起受难呻吟着过来的,对土地充满着爱,而且从这爱的力量中感受到了一个伟大的事实:“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2.研读诗歌的第二、第三节,思考:“农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他象征了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诗中的“农夫”勤劳善良,有超常的忍耐力,惯于隐忍,安于苦难,然而在日寇铁蹄的践踏下,他站了起来,他放下了“古代的锄头”,走入了抗日的行列。这

是一个觉悟了的“农夫”,又是千百万中国人民的缩影。

3.学生讨论:诗中的“我”可以指代什么? 明确:“我”是抒情主人公,又可指对祖国命运投以深情关注的千千万万个忧国忧民的进步人士,也可指代为中华民族历史的一个代言人。

4.学生思考:诗歌每节都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有怎样的意味?

明确:诗人以沉郁的笔调,赞美了生活在苦难大地上的中国人民。他们勤劳、善良、坚忍、刚毅,他们的存在,昭示着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抗争,也预示着中华民族前途的光明和宽广。每节诗都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在结构上给人以一气呵成的整体效果,在内容上又能强烈地反映出作为民族中的一位诗人,对自己苦难民族摆脱屈辱,由苦难走向光明新生的焦盼之情,升华了诗歌的主题。

五、课堂练习

阅读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完成文后各题。出示投影: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大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背景提示:

《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1.诗歌是按怎样的思路抒写的?

2.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

3.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义。结合时代特征,说说它们有哪些象征意蕴。

4.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含义? 参考答案:

1.全诗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接着写出歌唱的内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自身形象,直抒胸臆,托出了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心。

2.诗人把自己比作“鸟”,却和古典诗词中鸣翠柳的黄鹂、啼血的杜鹃等大异其趣。他没用“珠圆玉润”“啁啾婉转”等词,而是用“嘶哑”来形容鸟的歌喉,是颇具匠心的。在此,诗人将自己与鸟化为一体,试想,抗战初期悲壮的时代氛围里怎能听到或听出“珠圆玉

润”的叫声。“嘶哑”的歌喉里融入了诗人坎坷的经历,以及他对这片土地深沉执著的爱。

3.上述一系列意象表达了歌唱的丰富内涵: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温柔的黎明——隐喻了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土地”可以看做繁衍生长了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的象征,“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可以看做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的象征,“林间无比温柔的黎明”可以看做充满生机的解放区的象征。

4.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将自身融进大地,隐含了一种敢于牺牲自我之意。

六、课文总结

读过这三首现代诗,我们仿佛又回到过去的苦难和斗争的时代,感受着那个时代青年人热烈而融含着痛苦、激昂而充满悲愤的深层情感。这些优秀的作品启示着我们:关注社会现实,关心大众疾苦,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是我国诗歌创作中历久不衰的主旋律。

七、布置作业

1.有感情反复诵读《赞美》。2.自拟题目,写一首抒情小诗。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1.试用生物的知识解释一下《死水》第三节的内容。

提示:剩菜残羹包含大量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后产生大量的N、P等矿质元素。如果它们大量在水体富集,就会使藻类和其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这些生物死亡后,被微生物分解,最终产生出硫化氢、甲烷等有毒物质,致使鱼类和其他水生物大量死亡。这就是水体富营养化。绿色是蓝藻过度生长呈现的颜色。蓝藻释放毒素杀死鱼虾贝类,使水体产生恶臭,即“水华”。

2.学生探讨:《再别康桥》中的社会投影是否模糊。

明确:学生可能有如下观点。观点一:社会投影比较模糊(见《再别康桥》中的“探究式阅读”部分)。观点二:此诗除眷恋、忧郁、惜别、哀伤之情外,还有愉悦欢快之情,而且社会投影并不模糊。这结合作品的具体历史背景、作者的那一段人生经历以及写作的具体情景,就可理解。出身富商家庭的徐志摩在剑桥大学留学期间,追求个性解放的人生理想,追求“爱,自由,美”的生活理想,追求英国式资产阶级民主的政治理想:“康桥理想”。夕阳中的金柳,康河里的水草和清泉,远处梦幻般的彩虹和星群,互相交织,相映成趣的康桥晚景,正是诗人对“康桥理想”形象化的图解。本来很平常很一般的景物,作者却把它渲染得如此旖旎迷人,就是借以表达诗人理想的美好,感情的兴奋热烈。然而离校六年后,诗人作为一个个性主义者最看重的爱情却屡遭挫折,这一时期的《翡冷翠的一夜》《最后的那一

天》《罪与罚》等一系列诗作,写出了诗人情场上的种种磨难,酸甜苦辣的多种体验,精神上负担沉重。而1927年风云突变后,一方面,他对蒋家王朝不满,另一方面,对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运动又心怀恐惧。严酷的现实让一个“生命的信徒”失去了信念,一个个性主义者扭曲了个性。曾是“快乐的雪花”的诗人,变成“卑微”的“残苇”(《卑微》),发出了绝望的叹息(《生活》)。诗人正是以这样的心绪于1928年秋重游康桥的:“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第一、六、七节暗示“康桥理想”的幻灭,感情哀伤、凄婉而决绝。第二次来去康桥的感情与融和在康桥晚景中的那种感情,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的无限憧憬到对理想破灭的哀叹。而且,《再别康桥》从一个小小的侧面反映了“五四”从高潮到退潮、中国革命从蓬勃发展到遭遇挫折时期追求个性解放的知识分子心灵的历程,社会投影并不模糊。

(参见李坚《〈再别康桥〉是一种“基调”吗?》,见《中学语文教学》2001年8期,文字略有增删)

3.阅读《血字》一诗,完成下列各题。

血 字

殷 夫

血液写成的大字,斜斜地躺在南京路,这个难忘的日子—— 润饰着一年一度„„

血液写成的大字,刻画着千万声的高呼,这个难忘的日子—— 几万千心灵暴怒„„

血液写成的大字,记录着冲突的经过,这个难忘的日子—— 狞笑着几多叛徒„„

“五卅”哟!

立起来,在南京路走!

把你血的光芒射到天的尽头,把你刚强的姿态投映到黄浦江口,把你的洪钟般的预言震动宇宙!

今日他们的天堂,他日他们的地狱,今日我们的血液写成字,异日他们的泪水可入浴。

我是一个叛乱的开始,我也是历史的长子,我是海燕,我是时代的尖刺。

四年的血润饰够了,两个血字不该再放光辉,千万的心音够坚决了,这个日子应该即刻消毁!

1.“我.是海燕,我.是时代的尖刺”中的“我”指代的是()A.殷夫自己

B.泛指游行示威者 C.指广大人民群众

D.包含着整个无产阶级

2.对“今日他们的天堂,他日他们的地狱”这句分析得正确的有哪几项(A.两个分句中的“他们”都是指帝国主义者 B.表现了作者对未来充满了胜利的信念

C.表现了作者具有反抗帝国主义反抗反动统治的无穷力量 D.字里行间,洋溢着乐观主义的精神

3.下列诗句,能与鲁迅的哪几条相吻合()

狞笑着几多叛徒

把你刚强的姿态投映到黄浦江口 A.这是东方的微光

B.是林中的响箭 C.是冬末的萌芽

D.是进军的第一步 E.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

F.是对摧残者的憎的丰碑 4.在前三个小节中,突出地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其作用如何? 5.整首诗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1.D 2.ABC 3.EF 4.反复。提醒大家一定要牢记血的教训,起强调作用。5.节奏铿锵有力,仿佛是一首声调激昂的战歌。)

第二篇:高一语文中国现代诗三首1

●备课资料

一、课文补遗 1.新月诗派

新月诗派是活跃于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的一个诗歌流派。新月诗派分前后两期,前期以1926年4月创刊的《晨报·诗镌》为阵地,诗人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刘梦苇、饶孟侃等;后期以1928年3月创刊的《新月》月刊和1931年创刊的《诗刊》为阵地,诗人增加了陈梦家、方玮德、朱大楠等。这是一个在胡适为代表的写实派白话和郭沫若为代表的浪漫派自由诗创作处于衰退、停滞状态下,涌现而出,致力于提高新诗艺、潜心于探索新格律的诗歌流派。本派诗人以“三美”作为诗艺目标,各自又能腾挪变化,斟酌创新,创作出大量内容与形式臻于双美的诗作,对新诗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其中闻一多、徐志摩的作用尤为突出。

2.九叶诗派

九叶诗派因《九叶集》而得名。这本9位诗人的诗歌合集出版于1981年7月,但九叶诗派作为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一个流派却活跃于40年代后期的国民党统治区的诗坛。这9位诗人是:辛笛、陈敬容、杜运燮、杭约赫、郑敏、唐祈、唐湜、袁可嘉、穆旦。他们是“一批对于人生苦于思索的诗人”(艾青《中国新诗六十年》)。对于人的生命意识的表现,人生现象的哲理思索,几乎是他们诗歌的共通的主题意向。九叶派诗人强调“忠实于时代的观察和感受,也忠实于各自心中的诗艺”(袁可嘉《〈九叶集〉序》,在创作过程中,他们首先是寻找与心灵相通的对应物,通过对应物的客观冷静的描写,注重内心世界的反映,让客观对象透视出个人的感受)。

(参照《中国现代文学史新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

3.穆旦的出现曾经为沉寂疲软的中国诗坛注入了一股激荡的生命活水,令人振奋,催人 警省。然而,在一个更需要现实斗争,更需要群体解放的时代,他的独特的个人思想似乎没有赢得更多的喝彩,继之而来的一个充满理想的新社会也并不乐意接受这位诗人的太多的苦难。于是,就像一颗巨大的彗星,像一道夺目的闪电,穆旦迅速划过四十年代的夜空,消逝在昏蒙蒙、雾沉沉的地平线上。

(李怡《诗人穆旦的痛苦与中国读者的财富》)五十年代初以来.穆旦频受政治运动的打击,身心遭到极大的摧残,被迫从诗坛上销声匿 迹.转而潜心于外国诗歌的翻译,直到骤然去世。穆旦去世多年以后,才逐渐被人们重新认识。人们出版他的诗集和纪念文集,举行“穆旦学术讨论会”。给予他很高的评价。“二十世纪中国诗歌大师”的排行榜上。他甚至被名列榜首。这种种的不寻常.被称为“穆旦现象”。穆旦已成为诗歌界回顾历史、着眼当前和展望未来都不能轻易绕过的重镇。

二、课文赏析

1. 《再别康桥》的抒情结构

陕西/李旭山

寄托情感寻求解脱的诗歌有个共同的抒情特点,其抒情结构大体表现为:“物我相对”→“物我相融” →“物我相对”。读者在诗的开头往往能看到一个清晰的抒情主体,因某种现实原因而面对着一个或物象或情境的客体。然后,因出神于这些物象或情境,使抒情主体融于客体中.或神与物游.或物我皆忘。当神游或忘我达到极致后.不能继续维持这种物我和谐时,抒情主体会幡然回到与客体的相对之中。这种抒情结构常常被诗人用来表达失意之后的虚幻寄托、抑郁萦怀的短暂解脱。

本文以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为例来说明这一抒情结构的特点。

从意象上看。全诗有一个由概括到具体再到概括的过程:从第一节的“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到第二节“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再到第三节“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意象逐渐地由大到小.由概括到特写。而第四、五节的寻梦、放歌进入了更具体的意象特写之中。然后由第六节的“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到第七节“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逐渐由具体的特写回到概括的大景之中。这里,不愿打扰康河的‚我‛因金柳艳影荡入心中而走近康河,看着向自己招手的水草,竟忘了不愿打扰的初衷,想象自己成了一颗康河的小草,进而飘向自己如诗如梦的遥远青春。于是此时不管是撑长篙漫溯还是载星辉放歌,都已是景中有我、我中有景,康河就是我,我就是康河。游梦的极致为放歌.放歌却让自己走出了梦境,于是又开始走向大景。走向主客互为呵护的相对画面。

从情感抒发上看,与意象变化相对应。有一个抒情主体与客体之间感情交流的由浅到深再到浅的过程。由第一节的‚轻轻的我走了‛到第二节的‚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再到第三节的‚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逐渐由较浅的交流到较深的交流。再由第五节的‚寻梦‛‚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到第六节‚夏虫也为我沉默‛,再到‚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正是一个由深入交流到较浅交流的过程。全诗开始的交流,一个在天上是彩云,一个在地上是康桥,与其说是遥相交流还不如说是一厢情愿。当金柳艳影荡入我心中,是康河走向了我,进入了两相交流的尽情约会。随着我走向水底青荇并愿做一条小草。而陷入最深的交流,此时已忘了‚再别‛。忘了‚轻轻的来‛和‚轻轻的走‛了,于是进入了我心即康河、康河即我心的寻梦与放歌的境界。一声放歌或许惊醒了康河,或许惊醒了诗人,由情景化一重新回到主客相离、各自收敛激情,于是只轻轻地互祝安宁,愿永远保存那份美好的情感记忆。

从审美境界来看,全诗则是一个‚物我相对一物我相融一物我相对‛的过程。这一过程,与意象的由概括到具体再到概括和情感寄托的由浅到深再到浅正好吻合。意象的概括和交流的浅泛,正好反映出抒情主体客体不得不面对分离的现实,并且要轻轻地、悄悄地离别,离别这只能在今后漫长岁月里遥相思念的康桥。为了排遣这种离别的感伤和寂寞,作者又凝神于具体意象和深挚的情感交流,不知不觉回到了当年的情境,寻梦神游,放歌星辉,进入物我相融的境界。然而放歌却又打破了寻梦的和谐神游,只好再次回到现实中来。面对难耐的漫长分离,只愿保存完整的美好记忆,这美好的青春记忆绝不愿散淡成若隐若现的时光残片,因而轻轻地来悄悄地走。在物我相对中,完整地保留这段美好的时光。但保留不是封存,而是为了有朝一日能重新体验那魂牵梦绕的境界,这体验尽管非常短暂,但却是完整而主客相融的生命体验,在这短暂的神游中却产生了永恒的意义。

这正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首尾处于清醒的物我相对的现实中,中间彻底忘却一切经验中的感受,尽情体会那些从未体验的非经验感觉,借以表达自己寻求忘却和寄托之情。还有白居易的《琵琶行》首尾为自己伤心,中间忘我地欣赏琵琶曲而获得暂时的忘却,同样体现了这种生命体验的审美意蕴。就连散文《荷塘月色》也是如此。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的无我之境,难道不是朱自清寻求暂时寄托,哪怕是一瞬间的寄托的努力吗?这种抒情结构往往是那些自伤自怜、寻求精神独立或寻找灵魂家园的诗人的欣然选择。(选自《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2年第6期)2.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死水》赏析

四川/岳泽和

《死水》是闻一多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诗歌之一。

据今人考证.这首诗后面署的写作时间‚一九二五,四‛应是‚一九二六,四‛之误。这首诗不是写于诗人从美国返回祖国的前夕。而是写于诗人从美国返回祖国之后。诗人的好友饶孟侃在《诗词二题》中回忆说:‚《死水》一诗,即君偶见西单二龙坑南端一臭水沟有感而作。‛闻一多回到思念已久的祖国,目睹腐败、丑恶的社会现实,自然地联想到了这一‚臭

水沟‛,借以宣泄心中的怨愤。闻一多说过:‚只有少数跟我很久的朋友(如梦家)才知道我有火,并且就在《死水》里感出我的火来。‛《死水》揭露了旧中国腐败、丑恶的社会现实,鞭挞了美化自己、粉饰太平的反动统治者,抒发了诗人由深沉的爱国思想而引起的无限愤激的思想感情。

全诗共五节。第一节,诗人把腐败、丑恶的旧中国比作‚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的‚一沟纯望的死水‛,并说‚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这从根本上否定了旧的社会制度,表现出诗人对旧社会的憎恶与鄙弃。诗的二、三、四节逐层描写扔进‚破铜烂铁‛、泼进‚剩菜残羹,后‚死水‛所发生的变化。这些看似艳丽实则丑恶的景象.既是美化自己、粉饰太平的反动统治者的象征,也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社会现实的写照。第五节以‚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点明题旨,结尾两句“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是愤激之词,诗人用正话反说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砸烂旧世界、建造新世界的强烈愿望。

这首诗词藻艳丽,色彩鲜明,给人一种绘画关。如‚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绿酒‛‚白沫”“花蚊‛,都具有绘画的色彩感。把‚死水”描绘得愈是鲜艳美丽,就愈能说明‚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就愈能唤起民众推翻这肮脏而丑恶的旧社会。

这首诗每一行都是四个音步,而音步的字数又多少不一,不变中有变,变中有不变,参差错落,节奏感很强,有一种音乐美。

全诗共五节,每节四句,每句九个字,诗节匀称,诗句整齐,格律整饬,给人一种建筑美。

《死水》除了具有诗人所追求的诗的‚三美”的特色外,象征手法的运用也是很成功的。用‚一沟绝望的死水‛象征当时腐败而丑恶的社会现实,能启发读者深思、遐想,使人感到含蓄、深刻、有力,表达了诗人消灭丑恶,把祖国重建成‚美的所在‛的迫切愿望。(选自《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年第7期)3. “死水”之美

四川/王思勇

如果我们按惯例,把闻一多的《死水》当作艺术品去欣赏,我们可能要欣赏它语言、图景、事件、情意和象征等五个层次的美。《死水》语言形式方面是美的,它仍然体现了闻一多的三美(建筑美、音乐美和绘画美,这也是我们容易发现的美),然而在考察图景美时,我们就遇到了困难:一沟臭水。美在哪里?因为图景美的‚危机‛,事件、情意和象征的美的欣赏就不好进行下去。

其实,本诗是把图景之美‚隐藏‛了。“闻一多绝大多数作品之所以有深度、广度,有品味价值,有可读性,就因其既有现实和历史的根基,也讲究表达的策略,善于‘隐藏’自己‛(龙泉明、邹建军《现代诗学》,湖南人民出版社)。诗人不仅‚隐藏‛了图景之美,还‚隐藏‛了事件、情意、象征的美。如果我们发掘出诗‚隐藏‛的一端,就会欣赏到诗的多层次的美。

在图景的描绘上,诗人表面上为我们展示了一沟‚死水‛,但我们可以在这里想到‚活水‛。‚死水”是现在的表面的,而‚活水”是过去的隐藏的。‚死水‛在死之前肯定是‚活水‛,是清澈的、明亮的,甚至可能还是甜甜的。那水上面还真的有桃花,有云霞,有珍珠般的波光,有优美的歌声……我们不能把这里的死水看‚死‛,而应看到它是动态的变化的。诗里展现的只是‚水”在一段时间里的状态,而命名为“死水‛。作为欣赏者就要穿过眼前的迷雾,透过现实的丑恶想到曾经的美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方便地把‚死水‛作为审美对象·而不至于在诗作里只看见臭水沟。表面上是言丑恶的‚死水‛,而实际上在暗示我们:它曾经也是美丽的‚活水‛,这就是诗在图景层次的‚隐藏‛。

同样,在事件方面,诗中说‚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这表面上

是对丑的厌弃。也暗示曾经对美的守护与拯救。向‚死水‛扔垃圾这动作是丑的,是以丑攻丑。以丑攻丑,丑并不一定就会变成美,这是众所周知的,但之所以要这么做只是一个目的,那就是表示一种厌弃。只要表达了这种感情,自己的行为美不美倒是其次。对‚死水‛的厌弃是现时段的,同样,我们透过这厌弃动作的迷障,应看到曾经对活水细心守护和努力拯救。这沟水被拯救过,但还是‚死”了,死了就绝望了,对绝望的东西为何不厌弃!‚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这表面上的对‚死水‛的嘲讽,为何又不是对‚活水”之美的回味呢?总之,我们要在‚扔些破铜烂铁‛的动作里,看到诗人的守护拯救行为;要在对‚死”水的嘲讽里看到对‚活水‛美的回味。这是诗本身给我们的暗示,我们从诗的表面动作看到了隐藏动作。

有动作,后面一定有相应的情感在支配。厌弃的动作后面一定有厌恶的感情·嘲讽的背后一定有憎恨;守护挽救的动作后面一定有珍惜,回味的动作后面一定有喜爱。在诗的表面是表达了诗人对丑的厌恨感情,其实也暗含了对美的珍爱的感情。正如我们对‚死水‛要看到它是由活水而来,我们对诗中的感情也应看到厌恨是由珍爱而来。因为水的由生而死、由美而丑,感情也由喜而厌、由爱而恨。这就是因爱而生恨。爱得深而恨得切。

广义的美包含着丑在内。我们通常所说的美丑对立中的美是指狭义的美。诗人把‚死水‛当作了审美对象关注,对它言说了,因而也可以说是对它抱以了审美热情。表面上对‚死水‛是憎恨的感情,但憎恨有其产生的原因.那就是它还美丽着的时候,他曾拯救过而结果是不可救药。如果要回答‚死水‛象征着什么,我们很容易回答‚死水‛象征腐朽丑恶的事物。而我说,‚死水‛象征曾经鲜活美丽而现在腐朽堕落到不可救药的事物。

在诗里.‚死水‛的现在时特点明摆着,而过去时的特点隐藏着。我们要发现它的美,就要发现诗的‚隐藏‛,即诗人言‚死水‛也在言‚活水‛。‚水‛在这里只不过是一种象、一种形、一种有限。诗人创作本诗其实是想表达对美好事物沉沦的感受,他找到了‚水‛这种客观对应物,将要表达的诗情、诗意、诗美、诗味以及对人生的发现、生活的感受、社会的观察、历史的认识等,转化为一种具体意象的存在。因此写诗是个由无限到有限、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而我们读诗与写诗的思维则应当刚好相反,要通过有限的象去体会那无限的意,用庄子的话就是要得意忘言。因此如果回答‚死水‛就是指美国或北洋军阀或黑暗中国,这样理解不能说错,但我以为没有必要去这样具体化。

如果说写诗的思维是为主观的思想与情绪寻找‚客观对应物‛(或象征的森林),那么读诗就是要穿过客观的象征的森林去体会发现诗人主观的思想与情绪(也就是庄子的得鱼忘筌、得意忘形)。我们读诗的目标是要走出森林,而不是去森林里寻树,过分地留恋树就有走不出森林的危险。闻一多不过是借‚水‛表达了对美的感情,借‚死水‛表达对美沉沦消逝的疼心。因此,也可以说.‚死水‛象征了关的沉沦。

我们把握了诗作的‚隐藏‛,我们就欣赏到了诗的图景、事件、情意和象征等层次的美。只不过这美是我们联想而来的,不是我们随便一读就能体会到的。这种需要用一点心思的欣赏,也许不合我们欣赏一个纯美事物的习惯。欣赏纯美很容易直观感应,而欣赏‚死水‛这种美就要善于透过丑来看到美,这种美来得太深沉。这是一种和丑相关的关,是一种悲剧之美。我们不但看到了美的存在.而且看到了美的沉沦、美的消亡。我们欣赏它,不仅可以得到审美愉悦,而且能使我们自觉到对美应该倍加珍爱,因为,美是很容易消逝的。

这就是我发现的‚死水‛之美,即对闻一多诗《死水》的一种读法。

(选自《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年第4期)4. ` 《赞美》赏析

立源、博平

作为“九叶诗派”诗人的穆旦,在他写出《赞美》时,还是一个激情澎湃的年轻人。《赞美》写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敌我“相持阶段”前,当时的中华民族既背负着历史积淀的沉重、贫穷和苦难,又已在抗日烽火中走向觉醒;他们虽然衣衫褴褛、血污浸身,但已在血与火中为摆脱屈辱而战。作为年轻的诗人,穆旦在深刻感受到时代苦难的同时,也看到了人民的奋起,并由此看到了民族的希望。他抓住了这个时代的特色,并为之歌唱,显示了诗人对现实的关注,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诗中,诗人不回避贫穷和苦难,对站起来的民族充满热爱与崇敬,发出了由衷的深沉赞美。关注社会现实,关心大众疾苦,热爱苦难中的祖国,赞美奋起的人民,这就是《赞美》在当时的意义,也是我们今天重读的意义。

《赞美》全诗分为四节,诗人以众多的意象、沉毅而又倔强的农夫形象以及融浸着不屈与感奋的情感,对民族的起来表达了赞美。苦难依然存在,贫穷仍是中国大地的主要色彩,但民族已然起来,这就是当时“中国最有战斗意义的现实”。所以,诗人要描绘,要赞美!

诗的第一节是对祖国广大而苍凉的土地、悠久而沉滞的历史、贫穷而屈辱的民族的描绘,并表达了对自己的祖国和民族的热爱。他要去拥抱这一切,因为在这样的土地上,这样的民族已然站起来。诗人以众多的意象描绘祖国,读者从诗句表面看到的是山峦、河流、草原、森林、村庄„„要感受到的是贫瘠的祖国、沉郁的历史;至于诗人要“以荒凉的沙漠,坎坷的小路,鸭子车”„„“拥抱”我们的人民和民族,则既是更形象细致地描绘祖国,又是化抽象为具象,把感情融凝为形象,情由意象中涌出,抒情深沉而又生动。而“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则暗示着“我”与“人民”是一体,都在过去的苦难、今天的血污和奋斗中生活着,“我”是民族中的一个。

第二、三节则把整体凝化为一个具体,诗人赞美的目光和歌唱指向了一个具体的“农夫”,而他既是第一节诗中描绘和情感的凝聚,又是我们民族的代表和象征,其描绘更具体,感情指向更专

一、深沉。农夫的形象高大而沉毅,他像祖辈一样的生息繁衍、无言耕耘,让希望与失望压在身上,历经过无数的苦难;但抗日的烽火燃烧了起来,年轻人的热情激励了他,他虽没有“演说、叫嚣”,但他毅然地“放下了古代的锄头”;尽管贫穷还是他家园的惟一景况,尽管老母和孩子们在饥饿中期待和忍耐,但他要为反击侵略者而战!没有眼泪,从不回头讥咒。这是怎样的一种坚毅和勇绝!我们的民族也正因为这坚毅和勇绝,而一定能战胜入侵的豺狼!所以诗人“为了他,我要拥抱每一个人”。这拥抱又融含了多少感奋、多少深情啊!穆旦的赞美是沉重、沉痛的,然而,又是昂奋的。

诗的最后一节,是感情的再度抒发,是对一个已经站起来的民族更深、更广的赞美。祖国的贫穷和苦难是这样的深远、悠长,“我”——一个已然觉醒、焦盼着祖国的山河跃动、历史翻新的年轻知识分子,曾经为这祖国的改变而等待了许多年。今天,这样改变终于出现了。于是,他也结束了“踟蹰”,猛然亢奋。民族的觉醒就是希望的火炬,火炬的点燃就是希望实现的基础;所以,诗人在全诗的最后,连用两个“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重叠的结尾,如重擂的闷鼓,雄浑中透溢着沉重的昂扬。

全诗在艺术上融传统与现代为一炉,深深的民族情感的抒写由于意象的密集铺排而大大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也显示了现代技巧的运用;“农夫”形象的塑造,宏博中显现着沉毅,一个民族的象征沁入人心;抒情是这首诗情感的主要载体,传达着一个苦难时代的一代年轻人深入时代的情感。诗句节拍沉缓凝重,却又回响着勃然沉沉的时代脚步声。诗中每节都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如回环往复的呼唤,强烈地反映出作为民族中的一个诗人,对自己苦难民族摆脱屈辱,走向新生的殷切的渴盼和胸中澎涌的激情,又体现了对传统诗歌技巧的娴熟运用。

(节选自《含泪的沉毅赞歌》,《中学语文教学》2001年8期)

三、焦点争鸣

《再别康桥》只有一种‚基调‛吗

江苏/李 坚

由于能够理解的原因,建国以来直到现在,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再别康桥》才

第一次编入普高和职高语文教材。

职高新教材在‚阅读提示‛中说:‚这是一首抒情意味极浓的诗。首节起笔三个‘轻轻的’写出了诗人对康桥难以割舍的感情.为全诗奠定了一个轻柔缠绵的基调;中间四节描绘了康桥旖旎迷人的风光。渗透了诗人无限的情思;第六节是一个过渡。由眼前之景又回到内心之情;最后一节只将第一节稍稍变动,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情绪。‛这个《提示》以误解的‚基调‛否定了诗的开头一节和最后六、七两节与中间的四节之间的感情反差。

笔者能见到的几种高教教材,例如,1984年南京师大现代文学教研室编写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上册)也有类似的误解:‚这首诗是徐志摩抒情诗的代表作。作品的思想内容比较一般,只是表现了一种极其平常的离别之情和那种似轻烟似微波般的感受。社会投影比较模糊.没有直接表现五四的时代精神。‛

说法不同.但同样以误解的‚基调‛否定了诗中的感情反差,并且作了不切实际的分析。

诗的第二至第五节是这样写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作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而第一节,末尾的六、七两节分别是这样写的:‚轻轻的我走了j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一经品读,不难体会,诗的中问四节兴奋而热烈,开头和末尾却凄婉而哀伤,哪里是一贯到底的‚轻柔缠绵”呢?哪里是‚极其平常的离别之情和那种似轻烟似微波般的感受‛呢? 康河晚景,如此美丽迷人,作者却为什么“轻轻的来”“悄悄的我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呢?描绘康河晚景中.作者‚在斑斓里放歌‛,而再别康桥时‚但我不能放歌‛呢?结合《再别康桥》的具体历史背景、作者的那段人生经历以及写作的具体情境,不难理解这种感情反差。

出身富商家庭的徐志摩,1920~1922年在剑桥大学留学期间,追求个性解放的人生理想(用他的话说,他成了一个‚生命的信徒”“顽强的个人主义者‛即个性主义者),追求‚爱、自由、美”的生活理想,追求英国式资产阶级民主的政治理想:康桥理想。夕阳中的金柳,康河里的水草和清泉,远处梦幻般的彩虹和星群,各种物象互相交织、相映成趣的康桥晚景,正是诗人‚康桥理想”的图解。本来很平常很一般的景物,作者却把它渲染得如此旖旎迷人,就是借以表达诗人理想的美好、感情的兴奋热烈。

然而离校六年后,诗人作为一个个性主义者最看重的爱情却屡遭挫折(这一时期《翡冷翠的一夜》《最后的那一天》《罪与罚》等一系列诗作,写出了诗人情场上的种种磨难、酸甜苦辣的多种体验)。物质上、精神上负担重重;1927年风云突变后,一方面,他对蒋家王朝不满;另一方面,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运动又让他心怀恐惧(《猛虎集》集中表现了他十分矛盾的情绪)。严酷的现实让一个‚生命的信徒”失去了信念,一个个性主义者扭曲了个性。曾是‚快乐的雪花”的诗人,变成‚卑微”的‚残苇”(《卑微》),发出了绝望的叹息(《生活》)。诗人是以这样的心绪于1928年秋重游康桥的。“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第一、六、七节暗示‚康桥理想‛的幻灭,感情哀伤、凄婉而决绝。第二次来去康桥的感情与融和在康桥晚景中的那种感情,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反映了诗人从对理想的无限憧憬到对理想破灭的哀叹。这怎么能说全诗的感情‚基调‛是‚轻柔缠绵‛的,是‚极其平常的离别之情‛‚似轻烟似微波般的感受”?而且,《再别康桥》从一个小小的侧面反映五四从高潮到退潮、中国革命从蓬勃发展到挫折中追求个性解放的知识分子心灵的历程,社会投影并不模糊。

(选自《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2年第6期)

四、诗文荐读 1.一棵开花的树

席慕蓉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当你走近请你细听/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

阅读提示:本诗最能体现席慕蓉诗歌绘画意境的追求。全诗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三个画面之间又有着内在的、情感的联系。第一幅画是“少女的祈祷”;第二幅画是“少女花树”;第三幅画在前面两幅画的基础上画出了时空节奏的变化,这是一个动感极强的画面。

2.雪花的快乐

徐志摩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不去那凄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藉我的身轻,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阅读提示:诗的开头第一行“假若我是”点明抒情主人公雪花的形象即诗人自己。全诗借一朵雪花的言语、行动,写出它认清方向寻觅中的专注,认明目标飘落时的欢乐,委婉地抒发了诗人对心目中美好事物热情、勇敢、执著的追求精神。艺术上,全诗四节,各节结构相同而内容略异,显示时间、空间的延续、推移,使雪花的形象有自上而下,回旋飞扬的动态;诗行每行三顿,节奏舒缓;韵音洪亮和细弱交错,起伏有致。由这些因素,构成了轻盈流动的意境。

五、鉴赏方略

探究题目蕴蓄、了解时代背景

阅读诗歌,应首先看好题目,初步探究其所蕴蓄的内容,以便据此理解全诗。例如,北岛的那首题为《生活》的诗,全诗的正文只有一个字——“网”。此诗好就好在有诗题“生活”的默契相配,才能给“网”界定一个最堪为玩味的想象和联想空间。如果不看诗题,“网”虽不失为可感的意象,但毕竟因缺乏思路的限定而使读者难以捉摸。然而一旦看了诗题,就会由诗题到诗文,在相互生发的界定空间展开想象、联想,从而体味到诸如“生活是一张微妙的网”“生活是难以冲破的网”或“人际间、生活中那种错综复杂、千丝万缕的关系就是一张网”等见仁见智的诗的主题。

其次,还要了解写作背景。白居易曾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优秀的诗作无不是现实生活的高度的艺术概括,不了解背景,就难以也无法切实、准确地把握诗的内容。如对闻一多的《死水》中“死水”这一意象象征意义的理解,我们就可以从作者所处时代背景角度去思考。从诗作发表的时间看:诗人在1926年4月特意将此拿出来发表,联系当时的中国社会现状,1926年3月18日,段祺瑞北洋政府血腥屠杀请愿的爱国学生,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死水”象征着腐败黑暗的北洋政府。从《死水》诗集出版时间看,1928年,他编成自己第二部诗集,取名《死水》,因此我们又可以理解为“死水”象征着当时黑暗的中国现实。再如对艾青的《我爱这土地》的理解。依据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1938年是中华民族奋起抗战的最艰苦、最严峻的时期,可知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是由于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激怒和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第三篇:中国现代诗三首

中国现代诗三首

2005年4月23日 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未知 字体:[大 中 小] 教案示例 《赞美》 教学目的:

一、使学生理解该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痛苦和希望交织的感情。

二、了解该诗中运用的反复手法及梦一般的诗境。教学过程:

一、导入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尹德说:文学创作都是艺术家的白日梦。诗人尤其是“醒着做梦的人”。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有这种特点。

二、简介作者

穆旦,原名查良铮,浙江海宁人。一九三五年入北京清华大学,抗战爆发以后随清华、北大、南开大学共同迁往云南昆明。一九四二年,毅然随军远征缅甸。他走了很远的路,也看到了很多的苦难,这为他以后的诗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引导初读

作者在诗中写了什么?(他梦到了什么?)亦即诗人在诗中写了哪些意象?

四、阅读第一小节

1、作者在这首诗中,交织着痛苦和希望两种情感,请阅读第一小节,你认为在这一节中,哪些意象是痛苦的,哪些意象是充满希望的?

2、明确:作者描绘了干燥的风,单调的水,忧郁的森林三种哀景,描绘了说不尽的灾难、沉默的爱情和鹰群、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三种哀事,展示了大地的苦难,又通过“不移的灰色的行列”、到处看见的人民、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三个意象,展示了大地的希望。

3、小结:这一小节是作者对大地的宏阔展示,虽荒凉贫瘠,但行列、人民使大地充满亮色,全诗笼罩了“赞美”的基调。

五、阅读第二小节

第二小节诗人由地到人,写了一个农夫。这个农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阅读,思考。提示:这个农夫原来在田野里辛勤地耕耘,但时代的变迁打破了他家乡的宁静,他听从时代的召唤,踏上征途。(引导学生理解:“翻起同样的泥土溶解过他祖先的”,即“翻起溶解过他祖先的的同样的泥土”;“他看着自己融进死亡里”,即走上可能让他死亡的征途。)

六、阅读第三小节

这个农夫走了以后怎样呢?阅读第三小节,从诗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提示:他走了以后,他的家庭更加困难,家人无望地等待,忍受着饥饿的煎熬,他的家乡还是像原来一样的贫困荒凉。但是他走了,从不回头诅咒。

这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对这个农夫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提示:舍家保国,义无反顾。

面对这个崇高的人,作者有什么样的感情?

提示:面对的个人,作者激动(要拥抱每一个人)、悲伤(为了他失去了拥抱的安慰)。

小结:这一小节中作者写了农夫走了以后的悲哀。

七、阅读第四小节

1、阅读第四小节前六行,思考:这几句写的是什么?

提示:注意作者反复强调的东西。这几句写的是人民的痛苦、大地的荒凉依旧。

2、面对这种现象,作者有什么感受?

提示:阅读以下三句,体会作者的感情。作者为了民族仍将有可能面临耻辱的历史而痛苦,徘徊。

3、但最后的两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表明了作者的希望。

这里,作者既有对未来的忧郁,又有对前途的展示。大地依旧,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一个希望正在升起。

八、课堂总结

这首诗运用了反复的手法,构成了诗歌 的主旋律,表明了赞美的内容,这首诗像一个梦境,通过一些意象的描绘,表达了痛苦的希望交织的情感。

九、作业

熟读。找出自己仍不理解的句子。思考其中的道理。

教案点评

这首诗较为抽象,学生阅读起来比较困难,所以,要求教师作较为认真的指导。而一般的参考书上对此诗又没有较为详尽的分析。在多次的阅读中,对这首诗作了一点比较幼稚的解释,在这里呈现给大家。

教案示例 《赞美》 教学目的:

一、使学生理解该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痛苦和希望交织的感情。

二、了解该诗中运用的反复手法及梦一般的诗境。教学过程:

一、导入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尹德说:文学创作都是艺术家的白日梦。诗人尤其是“醒着做梦的人”。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有这种特点。

二、简介作者

穆旦,原名查良铮,浙江海宁人。一九三五年入北京清华大学,抗战爆发以后随清华、北大、南开大学共同迁往云南昆明。一九四二年,毅然随军远征缅甸。他走了很远的路,也看到了很多的苦难,这为他以后的诗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引导初读

作者在诗中写了什么?(他梦到了什么?)亦即诗人在诗中写了哪些意象?

四、阅读第一小节

1、作者在这首诗中,交织着痛苦和希望两种情感,请阅读第一小节,你认为在这一节中,哪些意象是痛苦的,哪些意象是充满希望的?

2、明确:作者描绘了干燥的风,单调的水,忧郁的森林三种哀景,描绘了说不尽的灾难、沉默的爱情和鹰群、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三种哀事,展示了大地的苦难,又通过“不移的灰色的行列”、到处看见的人民、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三个意象,展示了大地的希望。

3、小结:这一小节是作者对大地的宏阔展示,虽荒凉贫瘠,但行列、人民使大地充满亮色,全诗笼罩了“赞美”的基调。

五、阅读第二小节

第二小节诗人由地到人,写了一个农夫。这个农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阅读,思考。提示:这个农夫原来在田野里辛勤地耕耘,但时代的变迁打破了他家乡的宁静,他听从时代的召唤,踏上征途。(引导学生理解:“翻起同样的泥土溶解过他祖先的”,即“翻起溶解过他祖先的的同样的泥土”;“他看着自己融进死亡里”,即走上可能让他死亡的征途。)

六、阅读第三小节

这个农夫走了以后怎样呢?阅读第三小节,从诗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提示:他走了以后,他的家庭更加困难,家人无望地等待,忍受着饥饿的煎熬,他的家乡还是像原来一样的贫困荒凉。但是他走了,从不回头诅咒。

这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对这个农夫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提示:舍家保国,义无反顾。

面对这个崇高的人,作者有什么样的感情?

提示:面对的个人,作者激动(要拥抱每一个人)、悲伤(为了他失去了拥抱的安慰)。

小结:这一小节中作者写了农夫走了以后的悲哀。

七、阅读第四小节

1、阅读第四小节前六行,思考:这几句写的是什么?

提示:注意作者反复强调的东西。这几句写的是人民的痛苦、大地的荒凉依旧。

2、面对这种现象,作者有什么感受?

提示:阅读以下三句,体会作者的感情。作者为了民族仍将有可能面临耻辱的历史而痛苦,徘徊。

3、但最后的两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表明了作者的希望。

这里,作者既有对未来的忧郁,又有对前途的展示。大地依旧,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一个希望正在升起。

八、课堂总结

这首诗运用了反复的手法,构成了诗歌 的主旋律,表明了赞美的内容,这首诗像一个梦境,通过一些意象的描绘,表达了痛苦的希望交织的情感。

九、作业

熟读。找出自己仍不理解的句子。思考其中的道理。

教案点评

这首诗较为抽象,学生阅读起来比较困难,所以,要求教师作较为认真的指导。而一般的参考书上对此诗又没有较为详尽的分析。在多次的阅读中,对这首诗作了一点比较幼稚的解释,在这里呈现给大家。

教案示例2 《再别康桥》《死水》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反复吟诵中,体会两首诗意象运用的特点。通过学习,体会两首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教学难点:《死水》意象的象征意义。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播放电视连续剧《人间四月天》主题曲《飞的理由》,并展示徐志摩的图像。

伴着这熟悉的乐曲又把我们带回到了那个时代,他曾经悄悄地来了,又轻悄悄地走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然而却给我们留下了传世之作《再别康桥》。今天,就让这乐声伴随我们,走进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二 解题:

放映有关康桥的录像或幻灯片,教师或学生(事先布置给学生检索有关资料)结合画面解说徐志摩与康桥的关系及相关背景。

三 配乐朗诵

乐曲:《人间四月天》主题曲

听读要求:注意体味诗人对康桥的感情。

四 学生吟诵、品味、欣赏

多种形式的诵读、小组互动式

(1)明确本首诗的意象,诗人避开了一般离别时的告别对象,选择了“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从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暄叮咛的俗套,个人以清新飘逸之感。诗人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了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成分。独具特色的象选择,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营造出一种清新感。

(2)理解作者作别母校的感情在诗中字里行间的体现。

(3)体会这首诗如何体现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 ① 押韵(请学生在诗终画出韵脚); ② 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③ 回环复沓,开头和结尾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绘画美主要表现在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青草”“彩虹”“星辉斑斓”等有色彩的词语,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解决疑难。

各组代表就其中的某一方面汇报,教师适时提出巡视中发现的疑难点,提出讨论,将学习引向深入。

以闻一多对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的主张过渡,引入对《死水》的学习。

先从“三美”入手体会形式上的美,再把握诗中的意象,理解其象征意义。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教案引导学生在反复吟诵中,体会两首诗意象运用的特点,通过品味欣赏,体会两首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该教案设计体现了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的思想。

探究活动

(1)学生自愿结组,对徐志摩的诗歌和闻一多的诗歌进行比较,看两者的异和同。

(2)学生可就本课书中自己喜欢的一位诗人进行研究,建议切入点小。

(3)可以召开现代诗歌朗诵会或现代诗歌赏析会,材料来源于课本、读本或其他诗集等。

(4)可以就自己最喜欢的一首现代诗,写一篇评析鉴赏笔记,挑选有见地的班上交流。

第四篇:中国现代诗三首

中国现代诗三首

再别康桥

徐志摩

教学目标:⒈领会诗歌的韵律美;

⒉体会诗歌的重章叠句;

⒊了解作家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电视剧《人间四月天》中高高瘦瘦,儒雅飘逸,而又充满忧郁的主人公――徐志摩。

二、解题:

⒈康桥

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这首诗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上,后收入《猛虎集》。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⒉作者简介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中学与郁达夫同班。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音,并于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异。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在此期间,徐志摩为了生计,往返于北平与上海之间疲于奔命,然而仍旧难以满足早已移情别恋的陆小曼,只是碍于旧情与面子,不好再次离异。他已陷于深深的痛苦中。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绅士诗人,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人称诗哲、诗圣并不过分,茅盾说他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他以后的继起者未见有能与之并驾齐驱的。他的新诗可堪千古绝唱,他的行为与品格也同样受到同人、朋友、学生的赞赏与爱戴,他对爱情的执著追求虽为文坛风流佳话,亦留有诸多遗憾,但他那天真无邪,崇尚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情怀,追求人生真谛的精神是惊天地、泣鬼神的。难怪这位英年早逝的诗坛巨星的噩耗传来,震惊了海内外,胡适连呼:“天才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学!”在他的许多朋友中,包括师辈的梁启超、同辈的郁达夫、陈西滢、刘海粟等,亦包括晚辈的陈梦家、沈从文等,没有一个不赞赏佩服他的才华和品行的,正如沈从文所言:“他那种潇洒与宽容,不拘迂,不俗气,不小气,不势利,以及对于普遍人生方汇百物的热情,人格方面美丽放光处,他既然有许多朋友爱他崇敬他,这些人一定会把那种美丽人格移植到本人行为上来。”足见他的人格魅力所在。

作为新月社的灵魂人物,他的诗歌创作的成就当奉为本世纪文学之圭臬,但他的散文风格也是一有风格,陈西滢、沈从文、梁实秋、周作人都曾一致称赞他的文章华采之美,他的学生们更是推崇备至,赵景深认为像徐志摩那样“文彩华丽,连吐一长串珠玑的散文作者,在现代还找不到第二个。”甚至有人认为他的散文的独特风格则“是诗的一种形式。” 无论如何,徐志摩的散文是有其独特之韵味的。胡适说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 个是美。的确是一语中的。作为一个资产阶级的充满着诗人气质的作家,徐志摩短暂的人生的旅途中既表现出这位旷世奇才的天真和浪漫,同时亦流露出这位生活在乌托邦之国中的理想主义者的幼稚和可笑。在他的散文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在以英美的民主度量中国国情时的尴尬与滑稽,而在这之下,同时亦藏着一个知识分子的拳拳爱国之心。徐志摩不但爱情上是一个“情种”,在政治上亦是个赤子。他的许多散文揭露社会黑暗,抨击时弊,表现了资产阶级文人慷慨激昂的人道主义情感。当然若是论徐志摩的散文深义,它恐怕既无鲁迅之深刻尖锐及宏阔感,郁达夫之练达及沧桑感,但就其抒情性特征则是任何一位现代散文家不可比拟的,它的散文始终充溢着饱满的激情,哪怕是颓废,读来亦痛快淋漓,决无缠绵有泥淖之感。我不知道徐志摩是还有“恋月”情绪,月亮作为一种爱情的象征物,在他的心目中永远成为一种美好的凝结迪在他的散文《鬼话》中有所阐释。颂月、恋月、赏月在徐志摩有散文中屡见不鲜它正好与其爱情的赞美诗句形成珠联壁合的内在勾连,不仅构成了徐志摩诗的灵魂。在徐志摩的爱情书简中,那一时被人传扬的《爱眉小札》里炽热的爱情火焰曾燃烧了多少青年的热血。在这些篇什中,真正体现了这位爱情大师对爱情执著追求时的那种天真与浪漫。徐志摩的诗文都是风格迥异于他人的,他就像追求美丽的女子那样,首先看中的是华美的外表,储安平曾在《悼志摩先生》一文中说:“内涵是它的骨骼,辞藻是他的外表;一座最牢的房子外面没来一些现代美的彩色和轮廓,仍不能算定成它建筑上的艺术。”这正道出了徐志摩为人为文的风格,语言的华彩,夸饰的造句直接构成了他散文的外在美,再与之澎湃的内在激情相匹配,俨然是一个洒脱不羁,放浪形骸的浪漫才子的“亮相”。或许正是因为他太注重外表之美,形式之美,而忽视了人生内涵的锻造,使他的诗文有时进入虚幻与颓废境界,当然,即便是表现这样的内涵,同样也横溢着他那华丽外表之美。这印证在他的爱情生活中亦是如此,他与陆小曼的后期爱情出现的危机,同样也是他一开始只注重外在美的结果吧!

三、教师范读,学生自读,对比阅读柳永《雨霖铃》,领会作者感情。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帝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再别康桥》:淡淡的别愁,哀而不伤。

四、体味诗歌的艺术特色:

⒈韵律美。四句一节,单行与双行错开排列,每节换韵。于整齐中见变化,每节押韵,逐节变韵,追求章节的波动和旋律感。练习:读这首诗的感受像:()

A、倾听岳飞高唱《满江红》。

B、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C、领略白居易笔下瑟琶女的弹唱。D、静听肖邦的小夜曲。

⒉重章叠句:继承诗经的传统。

死 水

闻一多

教学目的:领会诗歌中死水的象征意义。

体悟诗歌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再别康桥》

二、导入新课。搜狐网新闻:美能源部司法部策划荒唐闹剧 李文和案真相大白 8月14日,美国各大媒体都纷纷刊登了美国司法部13日公布的一份厚厚的调查报告,该报告称,闹得沸沸扬扬的李文和间谍案竟是一件冤假错案。报告称,这宗闹剧的始作俑者系美国能源部,而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则接受了能源部的误导,没有对能源部的结论进行调查与质疑,就对李文和进行了长达4年的审查,并将其关押了9个月,还对他提出了59项重罪起诉。报告称,在这一事件上能源部和FBI都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美国自诩为人权卫士。但是种族歧视十分严重。且是历史由来已久。闻一多是著名的爱国诗人,于1922年赴美留学,深切感受到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激发起强烈的爱国热情。1925 年,诗人心理怀着对祖国炽热的爱和由衷的希冀从美国归来,但黑暗的社会现实却令他痛心。于是,他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以艳丽鲜明的语言来刻写丑恶,再以精心刻写的丑恶来加强对现实批判与否定的力度。从那激愤的反语中,我们不难体会到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

《死水》是闻一多的名篇。

三、学生诵读《死水》,体会诗歌的艺术特点,象征意义。

⒈每行诗以四音节为主,双行押韵,每节一韵。

⒉四句一节,每句九字,排列整齐。

⒊遣词造句绘声绘色,华美的词藻给以视觉绘画感。

⒋象征意义:把旧社会比为死水,象征地描写出和辛辣地嘲讽了那丑恶的现实,鞭挞了反动统治者,抒发了无比憎恶和悲愤的心情。

体味本诗时,应整体理解死水的象征意义。不宜一句句拆开来理解。

四、课堂背诵《死水》

赞 美

穆 旦

教学目的:⒈了解穆旦和时代背景

⒉了解穆旦新诗的特点

⒊理解意象的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里程碑,天才的翻译家,西南联合大学的才子,曾与日本侵略军残酷厮杀的中校,刚正不阿笔锋犀利的报人,哈姆雷特与堂吉诃德的奇异混合体,中国式的普鲁弗洛克,呼求上帝、冷峻而又热切的中国诗人,留美硕士,历经苦难的爱国者,深情真挚的丈夫和父亲,优秀的副教授,含冤去世的“历史反革命”,曾被浓云遮蔽的星辰、出土的宝石——这就是穆旦(查良铮)(1918——1977)

穆旦原名查良铮,是查初白(慎行)的后人,1918年生于天津。穆旦则取义“慕旦”也。他算得早慧,6岁就有作品发表,十几岁时的诗就气度不凡,1935年入清华大学外文系,1938年随迁西南联大,对英美诗歌深感兴趣,尤好叶芝、艾略特、奥登。1942年曾参加远征军入缅甸抗日,这段不算平凡的经历尽管他本人很少提及,但其影响一定是深远的。1949年赴美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攻读英美文学硕士学位,1951年回国,致力于英俄诗歌的翻译,1958年被打成“历史反革命”,然著译不辍,1977年病逝于天津。有诗集三册:《探险队》、《穆旦诗集(1939-1945)》(自费自选集)、《旗》;译著甚丰,主要有《欧根·奥涅金》、《唐璜》等。

穆旦早在四十年代就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青年诗人,他的诗在上海诗人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四十年代初期,闻一多遍选《现代诗钞》时,选入了他诗作十一首,数量之多仅次于徐志摩一首。1948年初,方宇晨的英译《中国现代诗选》在伦敦出版,其中就选译了穆旦诗九首(1)。1952年,穆旦的两首英文诗被美国诗人赫伯特·克里克莫尔(Hubert Creekmore)编选入《世界名诗库》(A Little Treasury of World Poetry)(2), 同时入选的其他中国 诗人只有何其芳。穆旦诗作的艺术风格、诗学传统、思想倾向和文学史意义,在四十年代就被一些诗人和评论家较为深入地讨论,被介绍到英语文学界。

五十年代初以来,穆旦频受政治运动的打击,身心遭到极大的摧残,被迫从诗坛上销声匿迹,转而潜心于外国诗歌的翻译,直到骤然去世。穆旦去世多年以后,才逐渐被人们重新认识。人们出版他的诗集和纪念文集,举行“穆旦学术讨论会”,给予他很高的评价。“二十世纪中国诗歌大师”的排行榜上,他甚至被名列榜首。这种种的不寻常,被称为“穆旦现象”。

穆旦已成为诗歌界回顾历史、着眼当前和展望未来都不能轻易绕过的重镇。穆旦生前只出版过三本诗集:《探险队》、《穆旦诗集(1939-1945)》和《旗》。在他去世后,海内外都出版了他与几位诗友的合集,他的个人选集和全集也相继面世。穆旦另有一些佚诗、佚文和遗作,特别是晚年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由于种种原因,至今不能公开发表。作为翻译家的查良铮,则向人们奉献了拜伦、普希金、雪莱、济慈、艾略特、奥登等诗人的译著二十多本,质量均属上乘,深受人们的敬慕与欢迎。这些精美的译诗,也是穆旦诗歌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穆旦对艾略特诗艺的接受,不仅体现在诗学理论方面,同时表现为对其词汇、意象乃至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大量借鉴与化用。

二、时代背景:写于抗战时期,诗歌歌颂劳动,歌颂人民,是三四十年代的主流。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三、诗歌特点:不重意象格式,重意象的描绘。意象的聚合(其它两首:整体象征《死水》;逐一象征《我爱这土地》)

四、诗歌结构:

第一节:美丽的祖国呵,有多少故事,我的一颗中国心拥抱着你们――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第二节:劳动者只相信实干,他放下了锄头,投入了战斗,――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第三节:他抛弃了家,他们忍受饥饿,但他从不回头,为他而感动吧―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第四节:悠久而又荒芜的大地,我们在等待―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教后记

第五篇:中国现代诗三首

第二课中国现代诗三首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追求真、善、美的思想感情和良好的审美情趣。

2、反复阅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体验诗的节奏、韵律,从而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3、总体感知、揣摩诗句,扩展评价,感知诗歌语言,品味诗的意境美。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兴趣,陶冶性情。感知、分析诗的语言,把握诗歌意象。教学难点:感知和分析诗歌语言;咀嚼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学会评价诗歌及扩展自己的评价。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学习《再别康桥》。

通过诵读和讲析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来体味其中的诗意。教学步骤:

一、导入《再别康桥》:

作者徐志摩(见课文注释1)在语言形式上追求艺术美,但他不是钻到象牙塔中去为艺术而艺术。他有理想,并把对理想的追求看得高于一切,胡适在《追悼志摩》中说:“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悄悄的他走了,正如他悄悄地来。他虽然不曾带走人间的一片云彩,却把永远的思念留给了中国诗坛。像徐志摩这样的诗人是幸运的,因为他被人们谈论。要知道,不是每一个写诗的人都能被人牢记的。也许一个诗人生前是寂寞的,也许一个诗人死后就被忘却。历史有时显得十分冷酷。但徐志摩以他短暂的一生而被人们谈论了这么久,而且相信今后仍将被谈论下去,这一切就说明了他的价值;他在人们抹不掉的记忆中顽强地存在着。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今天仍然觉得他以35岁的年华而“云游”不返是个悲剧。但是,诗人的才情也许因为这种悲剧性的流星般地闪现而更显其光耀。在这一来一去之间,给我们留下了恒久的思念。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深情吟唱——《再别康桥》。

二、诵读提示:

这首诗像一首忧伤的小夜曲。四行一节,每一节的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六七字(间有八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此外,“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诗的第一节旋律上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二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欢乐的曲子;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三、写作背景:

关于《再别康桥》的写作时间和缘起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1920年徐志摩远度重阳,从美国到英国研究文学。在伦敦剑桥大学,他以一个特别生的资格,随意选科听课,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的日子。据他后来回忆,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他仰卧在有星星黄花点缀的葱绿草坪上,或看书,或看天上的行云。有时到碧波荡漾的康河里划船。他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临到他要离开伦敦的前夕,在一个美丽的黄昏,他在康桥上漫步,流连忘返,写下了这首诗。

另一种说法是,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海。七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里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所熟悉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所熟悉的康桥,在那里静静地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比较忙,有赶着要去会见另一位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的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四、内容大意:

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以轻轻跳跃的节奏,托出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第二节:写了岸边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夕阳照射下的柳枝,镀上了一层妩媚的金色。那金色的柳枝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一位美艳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第三节:写了康河的水草随微波起伏。

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中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在这仙境般的地方,诗人受到感染,情愿做一条水草,承受康河清波的爱抚。“招摇”二字,生动地写出康桥对诗人的欢迎态度;而“甘心”两字,也正写出诗人对康桥的永久恋情。第四节:写榆树下的清潭及由此引发的联想。参照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见《语文读本》第三册),可知这所谓“榆荫下的一潭”即指拜伦潭,在康河上游,相传拜伦曾在那里游玩。那榆树浓荫覆盖着的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可以让人想象那五彩斑斓的景色充满了多么淳厚的诗意!在这里,诗人融情入景,诗人的留恋全部融入康桥的风光中。

第五节: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

诗人似乎已经忘记了他要离别康桥而去了,他撑着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去寻他“彩虹似的梦”。到晚上归来时,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向星辉斑斓里”高声放歌。诗人的快乐到达了顶点。第六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

想到今晚要和康桥离别,情绪低落下来,消失了的梦境无法追回,他已不能放歌,只能悄悄地吹奏别离的笙箫,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诗境依旧复归和沉浸于寂然。就连青草丛中的夏虫似乎也体会到了离别之情,也为他保持沉默。往日欢愉的康桥,今晚也沉默了,一切的一切都为诗人的离去而沉默了。“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将诗人静思默想的心境推向了极致。第七节:呼应开头。

“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吧,然而诗人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夸张手法,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这里节奏相同,但以词句的变化融入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至此,诗人把对康桥的“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沉默”“轻轻”“悄悄”中表现了出来。

这一节当然不是对第一节的简单重复,而是更加深情,更加眷恋。同时也有一种洒脱的韵味。

五、鉴赏要点:

1、构思别出心裁分,不落俗套。首先,诗人避开了一般离别诗的告别对象。一般别离诗告别的是人,这首诗告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暄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其次,诗人为离别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气氛。一般离别,或执手叮咛,或牵衣顿足,其中总带点“伤别离”的味道。而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其三: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时,当有送行的人,诗人的眼中也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耳中也会听到机械的轰鸣。但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摄入镜头,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金柳”“柔波”“青荇”“星辉”等自然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创造出一种清新感。

2、意境鲜明,富有流动的画面美。

七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荫下的长满浮藻的清潭等等。而且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都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3、表现对个人自由天性的追求,从侧面表现了五四以来的时代精神。

徐志摩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他主张人类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合自然。他发现的“康桥世界”是人类心灵共同的“自然保护区”。在诗中,他与大自然似乎有一种本能的感应和认同,与大自然达成和谐,如“我”与“西天的云彩”的感情交流,感觉到“金柳”具有“新娘”的魅力,我想化入康河柔波之中,做“一条水草”的体验等。

六、课后练习第一题,1。

题旨:此问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诗作的结构形式和修辞特色对于表达感情、营造意境所起到的重要的作用,使学生领会重叠反复的诗歌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

答案:首尾两节虽然语意相似,节奏相同,但并不让人觉得啰嗦,而在客观上强调了诗歌的抒情性,一唱三叹,反复回旋,强化了诗人心中那种对母校恋恋不舍的感情,一种挥之不去的惆怅伤感情绪始终萦绕心头。

七、作业:

1、朗读本诗。

2、预习后3首诗。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通过诵读来感知《死水》的“三美”。

2、训练学生揣摩《我爱这土地》和《赞美》的诗歌意象,读出诗歌意蕴的能力。教学步骤:

一、《死水》:

1、导入《死水》:

《再别康桥》是那么空灵柔美,给我们描绘了一条有着“彩虹般梦境”的康河。而闻一多的《死水》则给我们带来了截然不同的感受。

2、诵读提示:

《死水》是新格律诗的代表作之一。闻一多创作诗注重“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这首诗四句一节;行数、字数整整齐齐;停顿、韵脚斩截自然,遣字造句绘声绘色。具有“三美”。

3、写作背景:

对《死水》的写作时间和写作缘起有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1922年闻一多赴美留学。他不堪忍受身为中国人受到的歧视,写过多篇爱国主义诗篇。1926年他怀着对祖国的渴念和期望从美国归来,但北洋军阀统治下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令他极为失望,他痛呼:“我来了,我喊一声: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正是这种为现实所冷却了的爱和期望,成为本诗的深层根基。

4、内容大意:

《死水》全诗五节。诗人围绕“死水”的呆滞、肮脏和霉烂,创造出一系列丑恶的意象,将痛恨的感情隐藏在反讽的诗句背后。第一节:总写这沟绝望的死水。它已经风吹不动,腐烂呆滞,没有一点活力和生气,已无药可救。不如让它彻底烂掉,使丑恶更加昭彰。

诗人以深沉的失望和愤懑的心情,把黑暗的旧中国比作“一沟死水”。

第二节:直承第一节的三、四句,主要从色彩、光泽上静态地描写死水的肮脏和污浊。这四句类似“反语”,“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看成是正面写死水的美,揭示死水华美外表下丑恶的霉变。

第三节:从动态上描写了死水的腐烂变质。霉烂的死水“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那些腐臭的产物“小珠”们如鱼得水,发出洋洋自得的“笑声”,与那些借机孼生的“花蚊”臭味相投,共享这一沟“绿酒”。

死水的外在表象和内在本质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而传达出诗人“尖锐讽刺”的本意。第四节:以动衬静,写出死水的沉寂。

诗人以“青蛙”的歌声,有力地突出“死水”的毫无生机。然而,青蛙的鼓噪又怎称得上是歌声,那不过是受死水恩赐的人的无耻吹捧罢了。

第五节,诗人在前四节冷嘲热讽的基础上,忍不住内心的激愤,揭露了死水的真面目。诗人看透这沟死水毫无希望,唯有创造一个新世界,才能找到“美的所在”。

5、鉴赏要点:

(1)寄托和象征:(课后练习第一题,2)对死水的寄托有不同的看法。比较流型的一种认为,全诗是一种隐喻。它以一沟死水比喻那个黏滞得流不动的,沤得发臭的、完全丧失生命力的社会现实。“死水”再加上“绝望”,是诗人对现实的坚决否定,表现了鲜明的批判精神。

对《死水》的象征意义也有几种说法。(1)“死水”象征美国社会,那是一个外表繁华、内在充满罪恶的社会。(2)象征北洋政府。当时腐败的北洋军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318惨案,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慨。(3)象征黑暗的中国现实。

(上述内容,可根据教学时间的长短,酌情介绍,开拓视野。)(2)反讽手法的运用:

诗人借鉴西方现代派始祖之一的波德莱尔“以丑为美”的主张和技巧,营造一种反讽的氛围,揭露、批判丑恶和肮脏。诗人选用翡翠、桃花、罗琦、云霞等华丽词语描述的这沟死水,将丑恶写得很美。美与丑交织反差,造成新颖独特的表达效果。丑越写得美,越引起反感,使读者去反思诗人要表达的真实感情,增加了引人思考的魅力。(3)绘画美的语言色彩:

《死水》本来写的是一沟发臭的死水,但所用的语言色彩却十分鲜明。这里有翡翠绿、桃花红、珍珠白,有五彩缤纷的“罗绮”,有鲜艳照人的“云霞”。这些艳丽的色彩显示出的是油画般的“绘画美”。

二、《赞美》:

1、作者:剑客本主食。

2、诵读提示:

这首诗规模比较宏大,自始至终,澎湃着火热的激情。诵读时可以注意两点:一是体会蕴藏在诗行中的强烈的感情,揣摩作者痛苦的悲怆的真切感受;二是注意每节诗末尾一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反复吟唱的深厚意味,这是作者发自肺腑的带血的呼喊。

3、写作背景:

穆旦,原名查良铮,1918年出生,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外语系。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师生从长沙步行至千里之外的边城昆明。1940年毕业后留校。1942年5月毅然加入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这些经历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抗日战争以来穆旦的心灵和肉体受到了双重的考验,长沙至昆明的艰苦之旅,在诗人眼前展开的是烽火连天、山河破碎的现实,使他产生对民族生存现状的痛苦回忆。这种见闻和经历引起诗人对坚韧不拔的民族性格的深思。《赞美》充满了对中华民族坚韧的生存力的礼赞。

4、全诗内容: 全诗共四节。

第一节:诗人仿佛站在历史的高度,鸟瞰满目疮痍的中华大地,用密集的意象群来充分展现眼中所见。

这大地是辽阔美丽的,有走不尽的起伏的山峦,数不尽的密集的村庄,有美丽的河流草原,冬天的鸡鸣和狗吠,但这是一片呼啸着干燥的风的荒凉土地,低压的暗云下,滚滚东流水唱着单调的歌,表现的是诗人复杂的精神世界。“荒凉的亚洲的土地上”一句,点出了时代的环境,字里行间流露着对这片土地既爱且愿的感情。诗人对土地有太多的话语、太悠久的感情,他要拥抱的人民是在耻辱里生活的佝偻者。但“我”是和这土地一起受难呻吟着过来的,对土地充满着爱,而且从这爱的力量中他感受到一个伟大的事实: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第二、三节:诗人重点写了他——一个农夫。

这个农夫是千百万中国人民的缩影,他勤劳善良,有超常的忍耐力,惯于隐忍,安于苦难,然而在日寇铁蹄的践踏下,他毕竟起来了,他放下了“古代的锄头”,走上了抗战的行列。这是觉醒了的人民走上了反抗的道路,这意味着他们除了忍受饥寒、疲劳外,还要面临流血和死亡。这是多么伟大的人民啊,所以诗人要“拥抱每一个人”。第四节,诗人以两种相互交叉的感情,写了他复杂的内心感受。“悠久的年代的风”,年复一年吹过“倾圮的屋檐”,给人带来了“无尽的呻吟和寒冷”;吹过“枯槁的树顶”,“荒芜的沼泽”,与“虫鸣”及“乌鸦的声音”相应和。这一切使诗人感到无言的痛苦,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所以“我”并不失望,仍有勇气生存下去。

5、鉴赏要点: a)广大的包容性。

本诗并不想以小见大,而是力图对所见所闻所感作整体的把握,以表现复杂深刻的感情。重要处不吝惜笔墨,铺排开去。b)民族生存力的讴歌。

全诗尽管流露了低沉悲怆的情调,但贯穿全诗的是一种强烈的爱。作者从“耻辱里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的身上,看到了时代的闪光,民族的转机。诗人把希望寄托在舍家保国、义无反顾的农夫身上。当战争打破了乡村的安宁,农夫便听从时代的召唤,踏上一条征战之路。他是单个人,又是一群人的代表,甚至象征着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全诗表达了作者对“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坚定信念。

6、课后练习第一题,3:

(1)“我”可以指代一个中华民族苦难历史与觉醒的见证者,又是中华民族的一员。(2)勤劳善良,有超常的忍耐力,惯于隐忍,安于苦难;但在民族危难中觉醒并义无反顾地走上反抗道路,加入抗站的行列。

(3)象征了无数的中国人,甚至整个中华民族。

(4)意味着诗人看到了时代的闪光,民族的转机,及诗人对民族抗战前途的坚定信念。

三、课后练习第三题: 赏析提示: 《老马》:

1、老马形象塑造:舍其形而传其神。

诗人没有详细描写老马衰弱病残的外形,而是着重写他的命运、感受和心境,增强了老马悲剧的感染力。老马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旧中国受苦受难的农民的象征。诗人越是突出老马的忍辱负重、善良忠厚,就越能激发读者对被压迫而不觉悟的农民的同情,激起对旧制度和剥削阶级的愤怒和诅咒。

2、字句推敲显功力。

《老马》中,动词的运用尤为精彩传神,“扣”、“飘”字,准确、生动、逼真、有力地表现出老马受压迫的深重,平易中见神奇。

3、体现了“形象大于思想”的特点。

文学鉴赏是一种审美享受,同时又是一种艺术再创造。根据西方接受美学的理论,一件作品的诞生,不仅要经过作家的创作,还要经过读者的再创造。以前,人们总是把作家写出来的书面文本称为作品,实际上,文本意义的实现必须靠读者通过阅读对它具体化,以读者自己的感觉和经验去填充文本的空白处;以前人们总是认为作品的意义主要是由作家所决定和赋予的,实际上作品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作品的意义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作品本身,一是读者的赋予。所以要承认文学鉴赏中的差异性,也要承认的欣赏者的理解可能超过或者有别于作者的意愿。有人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鲁迅曾说过,“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见《集外集拾遗补编》)臧克家曾说过:从表面上看,写的是一匹负重受压、苦痛无比,在鞭子的抽打之下不得不向前挣扎的老马,但几乎所有的读者和选本的注释家,都说写的是受苦受难的旧社会的农民。其实写这首诗,并没有存心用它去象征农民的命运。写老马就是写老马本身,读者如何理解,那是读者的事,见仁见智,也不全相同。诗贵含蓄,其中意味听凭读者去品评。《断章》:

这首诗玲珑精巧,是短诗中有悠久生命力的一朵小花。作者用常见物、眼前景创造了象征性的画面,为读者想象留下开阔的空间。有人认为理解这首诗的关键在“装饰”二字上,表现了一种人生的悲哀;有人认为作者从虚处着笔,实写一位美人。作者撰文认为,意思着重在“相对”上,表达了一种哲学观念。

四、作业:

1、书面完成课后第五题。

2、完成两本练习册上本课部分的习题。

3、预习第三课《中国当代诗三首》。

五、课后练习第二题:

题旨:主要是让学生联系学过和读过的近现代诗歌作品,从整体上关注爱国主义诗篇。近现代以来,反映爱国主题的诗歌作品大量涌现,如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闻一多的《一句话》,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和《我爱这土地》,郭沫若的《炉中煤》等。可以引导学生欣赏这些诗篇,了解这种特殊的现象,并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传统文化根源、社会政治背景。教后感:

下载高一语文中国现代诗三首3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一语文中国现代诗三首3.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中国现代诗三首

    2 中国现代诗三首(返回目录) 再别康桥 教学目的 1, 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 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A, 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中国现代诗三首赞美

    教学目的: 1.了解徐志摩、闻一多、穆旦的简历及其不同的创作风格。 2.咀嚼诗歌语言,把握三首诗的意想,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感受《再别康桥》内容上的诗意美和人情美,......

    高一语文李白诗三首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版] 5李白诗三首 教案 梦游天姥吟留别 【教学目标】 1、通过这三首诗,进一步了解李白的创作思想。 2、体会和学习夸张及想象结合的表现手法......

    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知识点:《中国现代诗三首》+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教学设计:《雨巷》

    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知识点:《中国现代诗三首》(一)《再别康桥》1.作者简介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1921年赴英国留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

    高一语文中国当代诗三首3大全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学习郑愁予的《错误》,体会诗歌优美深婉的意境,掌握用比喻修辞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特色。 2.学习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体会作者追求的幸福世界......

    高一语文中国当代诗三首学案(定稿)

    教案 ------------------ 教学目标: 理解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认识诗人诗歌的艺术特色 教学课时:1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婉约是唐宋时的一种诗词风格,与之相......

    高一语文外国诗三首2

    4 外国诗三首 从容说课 《外国诗三首》包括普希金的《致大海》、狄金森的《篱笆那边》和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 《致大海》写于1824年,诗人第二次流放之前,是一曲对大......

    高一语文杜甫诗三首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杜甫诗三首练习题及答案 第5课 杜甫诗三首练习2 一、双基夯实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股肱(gōng)百福并臻(zhēn) 韶光(sháo) 不稂不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