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王晓丹
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
摘要:教育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师生关系又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现今社会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对创建和谐教育,进而构建和谐社会都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物质与精神层次的提高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弘扬人的主体性,期望达到个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掘每个人的潜力,希望取得最大的效益和最高的发展。所以现代社会中师生关系就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交往和联系,是社会人际关系在学校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师生交往;师生平等;宽松和谐;创新教育;现代教育观
一、原生态的师生关系
(一)师生关系的原生态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反过来,生者,学道、求业、问惑也。师生关系最单纯的内容就是:道、业与惑的传承与互动。无论是根据自然法则还是现代法治规则,师生之间无论如何也是人格平等的,并无层次上的高低之分。但从传统师道观念以及师生关系的维系实际来看,老师总是处于强势一方,学生则毫无疑问处于弱势一方。在这种具体的师生关系运作观念和实践模式下,学生入学读书接受教育被视为“求学”,老师登堂教书育人则被视为“传授”。显然,“求——授”结构下的师生关系,很容易树立师之权威,师道尊严坚不可摧,“尊敬师长”之规也就跃然于学生守则的显著位置,成为学生道德义务的外在约束形式。这样的道德规范一旦被长期宣教,学生遵守规矩的自觉性也便逐步形成,校园里甚至洋溢着学生“怕”老师的普遍风气,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师生关系稳定地维持于一种健康发展的良好秩序之中。这可以说是师生关系的原生态。
(二)原生态的师生关系有益于良好学风、教风与校风的形成
如此单纯的师生关系结构并非刻意堆积而成,而是在纯粹的作为求学讲学圣地的校园土壤中自然生成。传道授业解惑之师,恪守己任,以身作则,学生自然会产生一种服从与信赖,如此而来,学生不仅产生对传授之师的尊重,而且也会基于对知识的渴求而培养起对知识、对科学的尊重。知识只有首先被尊重,才可能有人们学习之、追求之的欲望;知识只有被普遍尊重,才有可能有整体意义上的浓郁学风。对知识、对科学真正表现出谦恭和敬重的为师者,往往也会心怀善意地向其学生慷慨传授。竭尽全力满足求学者需要的老师,其人格也往往颇具魅力,因为真正的爱心不会在为学和为人之间天然地发生割裂。
(三)早期校园里的师生关系
尽管许多人并没有亲历,但依然可以通过数不尽的图书报刊资料或者不少“过来人”那里,嗅尝到早期校园里师生关系的原汁原味。在那些年代的那些日子里,在校园里的每一位教师,课堂上都能恪尽职守,传授道业;课余时间,仍然同学生切磋学问,交流人生。既没有电子邮件、手机、腾迅QQ或MSN等交流工具,也没有摄像头、耳麦等视频语音设备,但教师却乐意和求知学生散步于校园,热心而愉快地交流。学问在师生之间通过分享而显得更加活跃、通过传授而得以形成师徒承继关系。开明教师更会欢快地接受学生的质疑和批判,以学生超越自己为荣,并不以“出于蓝而胜于蓝”使自己轻易患上嫉妒与排挤的心病。所谓“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四)原生态的师生关系既包含鼓励,也不会少了批评
不仅如此,对待不求上进或违反校园纪律的学生,老师也会给予严肃的批评。显然,批评也是一种教育。教育的内容不能没有批评。单纯的鼓励甚至毫无保留的过分鼓励,是片面甚至偏激的教育方式,并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原生态的师生关系必然包含鼓励,但也不会少了批评。批评可以培养学生对待缺陷和错误的自我认知,以积蓄应对挫折、困难及突发事件的心理预备与抗击能力。严肃的批评要适度,但必须不乏严厉。态度与方式皆无严厉色彩的批评,不是严肃的批评,而是纵容。原生态的师生关系之所以能够使教师有为师之尊严或权威,与在鼓励的同时也有严厉的批评不无关系。如果为师者面对学生的不佳表现或不良行为大都嘻皮笑脸、有一句没一句地开展所谓的“批评”,只能是不痛不痒,避实就虚,到头来对学生毫无裨益。显而易见,这是对学生不负责的表现,学生
从此也不再会对老师有发自内心的敬畏,反而可能会受老师举止的熏染,也“嘻皮笑脸”了起来。当然,批评作为一类教育行为,是要讲究艺术水准的。批评艺术属行为艺术之一种,有失水准的批评,非但不能收到教育之效,反而可能会激化师生矛盾,破坏师生关系。易言之,批评不能用江湖社会中的油腔滑调,使批评蜕变为忽悠和纵容;批评也不能无视学生独立之人格,用泼妇街道上的污言秽语。两个极端表现皆非真正的严肃批评。一言以蔽之,批评是一项严肃的教育行为,严肃批评未必是外在态度上的厉声厉色,外在态度和蔼但内在态度认真严厉,也是一种严肃的批评。严肃批评的本质是对学生健全人格的责任行为。
(五)原生态的师生关系的教育模式
由是观之,原生态的师生关系既要有对学生的鼓励和引导,又有对学生的严肃批评。只有前者或只有后者的教育模式,均非成功的教育模式,这种残缺不全教育模式下的师生关系,也不可能是健康完整的师生关系。一味强调鼓励,很容易放纵学生对错误和挫折的警惕、预防、修正或抵御,甚至可能会无收敛地演变为老师讨好学生的异化秩序;一味强调批评,也很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严重者会形成诸如自卑、厌师甚至厌世的亚健康或不健康心理秩序。
(六)师生关系领域的具体表现
因此,在传道、授业和解惑的过程中,老师只有对学生既有鼓励引导又有严肃批评,才是真正的道业传授。这是为师的辩证法;也只有如此,通过有机有效的互动,老师对学生有了本能的照护和和关爱,学生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对老师的尊重和敬爱。由此而来,师生关系便有了浓厚的“人身色彩”(或曰“身份色彩”),而不是单纯的赤裸裸的(市场)“经济色彩”(或曰“契约色彩”)。师徒之间的人身色彩是传统教育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也是原生态的师生关系。这是先进文化在教育领域尤其是师生关系领域的具体体现。在现代教育理念中,师生关系的人身性质在某些制度上仍有体现,如未成年学生与教育机构之间明确的监护关系及由此确立的责任制度、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导师制等。不仅如此,传统教育文化中师生关系人身性质的观念,仍然延续至现代人的朴素认识里,从而形成了不成文的道德伦理规范,“范跑跑事件”之所以有如此浩大影响,与人们对“教师照护学生是其天然职责”的道德认识(人身属性)无疑有极大关联。
(七)师生关系的人身性质
当然,重提师生关系所包涵的人身性质,并非对人格独立和人格平等之现代法治理念的亵渎,更不是教育思想的倒退。相反,师生关系的人身性质与师生关系的契约性质并不矛盾。这是因为,一方面,师生关系的人身性质并非等同于人身依附,而是一种道德伦理意义上的相互尊重、彼此相爱以及由此引伸的情感连带,包括记忆与感恩等。这与基于血缘的亲子关系多少有些相似,只不过师生关系的情感连带性并非基于“血缘”,而是基于“学缘”。基于“学缘”可以产生诸多人际关系,如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等。同学关系如同战友关系,也类似于基于血缘的兄弟姐妹关系,情感连带性显然比其他人际关系更加凸显。同学关系如此,同样基于“学缘”的师生关系,在理论上当然也可以推论出其具有情感连带性。
(八)师生关系的人身伦理
另一方面,为师者收徒,求学者投靠,师徒契约由此产生。在现代官方教育模式下,为师者由教育机构或招生单位为之,求学者则是志愿填报者或者最终被录取者,通过招生录取行为缔结所谓教育服务契约。在这一关系中,单纯从民事
契约关系上观察,为师者代表教育机构具体承担教书育人之义务,学生在履行支付教育费用及其他应尽义务的同时,则有权享受培养单位提供的教育服务,并有权对服务质量进行监督。在此种契约领域,师生之间是平等关系,即双方当事人在人格上处于平等地位,没有层次高低之分和人格贵贱之别。但这种平等的契约关系,并不掩盖师生之间的知识传授与人生培养的人身事实。前者作为客观的抽象的法律准则,是“意志借助于外物来实现自我”,固然遵循平等原则;后者作为主观的具体的道德准则,是“意志在主观内心的实现”,自然包涵人身色彩。进一步说开去,师生之间的人身性质不仅仅属于道德法则,更体现浓郁的伦理精神,是教育伦理上升的必然结论,如果按照黑格尔的法哲学思想来诠释,师生关系的人身伦理就是调整契约关系的抽象法与调整人身关系的道德的统一。
(九)师生关系的和谐秩序
原生态师生关系一定是有人身性质的,甚至可以说人身性是师生关系的早期属性,也是首要属性,“一日之师终生为父”的思想即是此身份属性的写照。人身属性包括人格属性和身份属性。前者是指师生之间在人格上相互尊重,强调人格独立、人格自由、人格平等和人格尊严;后者是指师生之间基于“学缘”而产生的道业传授上的师徒身份。契约性逐步浸入师生关系领域之时,强调师生关系的人身性显然意义非凡。契约性使师生关系资源受市场调节,发展至极端就会容易使师生伦理受到挑战。因而,人身性之强调即是对此种风险的防范,可以弥补市场调节师生关系资源的局限性。同时,只有承认师生关系的人身性,才会更加促使为师者履行道德准则,把教书育人当作事业放在自己的心上,把心放在教书育人的事业上。教师的职业道德缘何被社会普遍认同为高于其他职业人的职业道德,恐怕与师生关系人身属性所要求的更高层次的关爱与尊重之天职不无关系。师生共同认可双方关系的人身性质,也有利于在此共识的基础上真正理解师生关系中的诸多应有内容,如竭尽全力的教导与培养、苦口婆心的说教与批评、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护等。进而,师生之间就很容易建立起相互理解、尊重与信任的和谐秩序不是只有单纯的硬生生的权利义务较量。
(十)师生关系的演变
以上就是传统师生关系的整体概括,也是师生关系的理想描述。伴随着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教育,师生关系突破了单纯的师徒人身属性,契约属性逐步进入并深刻镶嵌于其中。如果说,这是师生关系认识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的话,那么,在契约属性越来越彰显以至于出现师生关系人身属性淡漠的时候,再重新承认并确立师生关系的人身属性,就是师生关系认识上的第二次思想解放。之所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并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在教育迅猛发展、阔步前进的今天,无论从纵向上与过去相比,还是横向上与尚存的单纯师生关系相比,师生关系确实出现了一些可以感知的变化。从实际出发,结合原生态的师生关系,今日师生关系之变化可以大致归纳为淡化、异化和恶化。
二、创新教育下的师生关系
(一)当今教育特点
1.提高升学率作为主流目的
教学宣导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作为教学服务的切入点,发展学生的智力与能力是次要的,学校的最主要目的是提升各自的升学率,从而导致教学评价关注短期效应,并不关注学生的长期效应及终身发展的需要。这种评价观的导向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落实并不彻底。因此必须建立起正确的教学评价观和教学测试评价为教学服务的思想,明确评价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提高教师的素养,以及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教学评价缺乏科学性
在当前的教学中,尽管我们认识到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科目的基础知识,更应发展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学生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认知结构是什么,学生的知识、能力如何一步步地发展起来,是个什么过程,如何在教学中把握住学生的这一认知过程,及时地分析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程度,如何补救存在的缺陷等问题,在理论上看法还很不一致。在实践上就更缺乏科学的测量、评价手段。
3.教学媒体的广泛使用
现代教育媒体所呈现的影音模式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想象、启迪思维、形成智能都有关键性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随着运用的广泛性增强,有些教师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不管实际教学是否需要,效果如何,将模型、图片、投影等一并采用,结果弄得学生一团迷雾,应接不暇。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超负荷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并且影响了学生思维的流畅性以及深刻性,在同一节课的时间内,却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教育方法提升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在校的时间占了生活的大部分。师生关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人际关系,想要取得和谐的师生合作关系,首先要尊重学生,而尊重学生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不同程度接受知识的个性化差异。让学生能亲近教师,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教师是不可能平等地与学生交流的,学生也不会喜欢这样的教师。其次教师要根据每个班级的特点,采用一些有利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方法,要善于及时调控课堂气氛,沉闷时来点小幽默,过分热闹时给点冷却剂。让每一堂课都成为一次全民表演秀,而不是个人舞台秀。
2.建立科学的教学观
传统的教学观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只关注知识的掌握、技能的训练、能力的提高,这也是短期提升升学率的有效方式,很少考虑如何通过教学使学生全方位地认识、提升自己的素质,实现自我价值。在科学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并肯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爱护、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培养学生自觉、自理能力,激发学生对于科目的兴趣和求知欲,增强参与性,并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不以同一标准去衡量学生,更不要以学生的分数论英雄。“心中有人”是指教师要更关注将来的学生,课堂上不仅要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科学的探索与发现。不仅要提升升学率,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在探索结果的过程中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要看以知识、技能为载体的素养让学生感悟到了多少,当学生走出校门,若干年后,当他们遗忘了知识技能后在其身上留下了多少知识的精神、思想、方法。教学设计反思不是一般地回顾教学设计情况,而是深究先前的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对不合理的行为和思维方式进行变革,重新设计教学方案。反思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
中不断创新科学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带入教学的真正主题,在开心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学到知识。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够提高成绩,而且将使人终身受益,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最有用的工具。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中必须面对的问题。现代生理学认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势态,是一种不假思索就能自然而然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良好的学习能力,是学生一生受益的内在素养,是真正的“学会学习”“学会发展”,这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更是素质教育追求的理想目标,是初中数学价值的体现。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是最值得现代教育去探求的,例如数学工具书在数学学习中显得尤为重要,但我们应该如何更好的使用数学工具书,使其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呢?这个答案需要老师们不断的通过实践来总结经验。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不少学生比较懒,怕费事,或盲目轻信,或轻易放过,或只做自己能做的题。因此,应在平时要求学生看书、多做题、记忆数学公式等,发现问题及时加以解决。此外,教师在检查预习和作业检查时,一定要适时地宣导良好的学习习惯带来的众多对学习的帮助,以督促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更应关注学生的校外、课外学习,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育。自学能力是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基础和各项能力赖以提高的重要条件,它既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又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提升教师的教育水平
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意识尤为重要。良好的教学素质要求教师必须参加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对教学中发生的诸多事件能予以关注,并把他们作为自己的教学研究对象,是当代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一个经常地并自觉地对自己教学进行反思的教师,就有可能发现许多教学中的问题,越是发现问题,就越有强烈的愿望想去解决这些问题。关注问题并去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教师树立自己的科研意识,并潜心参与教学研究的过程。通过团体的说课、听课与评课,教师们可以互相借鉴以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在这种团体的教学观摩、教学评比、教学经验的切磋与交流中,每一个参与者都提供了自己独特的教学经验,同时也都能从他人的经验中借鉴有益的经验。多种经验的对照比较,就可以使每一位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全方位的反思。这样,可普遍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整体上推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三、新时期教育下的师生关系
现代教育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思想性格各异的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是平等对话、互教互学的过程,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学生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师生共同学习的“学习共同体”。学生的思维是由教师去发现、呵护、开发、点燃的火把。教学过程也不再是按照教师单方思维设计并运作的“流水线”和“圈套”,而是变成一种动态的、变化的、发展的,并不断完善的富有师生个性的创作过程。
(一)师生平等是新时期师生关系的核心特征 1.平等是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必然行为
尊重学生和热爱学生主要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和对学生的关心,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前提就是要站在平等的地位上去看待学生。尊重学生,首先就要与学生平等相待。热爱学生,对学生负责就要关心和了解,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才能真正了解学生,才能明白他们的需要,从而去关心、去爱护他们。2.科技与社会的发展,使得学生与教师在学习上处于平等地位
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使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转变,自主、探究、发现、合作式学习成为学习的主要方式,人们获取知识技能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教材等文本内容不再是学生生活的知识的唯一途径,教师和学生在某些方面的学习处于同等的地位。3.关法律法规规定师生平等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规定:“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规定:“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师生平等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人格平等早为人们所接受,但教育教学中师生之间因长期以来的信息知识的不对称,造成的师尊生卑的观念在许多人心中还没有彻底消除。随着现代教育观、学生观的不断发展,师生平等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和接受,因陋就简此出现了上面的有关规定,从教师“依法执教”的角度讲,教育教学中也要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对教师的要求 1.更新教育观念
首先,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知识和技能只有通过学生自己探究和发现,最后才能真正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不仅通过学习活动学到一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培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准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所以,在教学中,教师是作为引导者、合作者、合作者和协助者的身份存在的,师生只能是一种平等、对话、交流的关系。
其次,教师还要更新知识观。教师要重新认识知识对学生的价值,现代社会知识不再被作为一种目的,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得到了全面发展,除了知识之外,更要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和情感。知识不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学生对知识的鉴赏力、判断力的批判力显得更加重要,学生在一定知识的基础上,利用自身经验和体验不断创新知识,从而获得思想的解放和全面自由的发展。
最后,教师还要正确确立“平等者中的首席”观念。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地位高低之分,教师是“平等者中的首席”。并且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氛围中“教师的作用没有被抛弃,而是得以重新建构,从外在于学生情境转向情境共存。教师是内在情境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2.热爱尊重学生,确立民主观念,强化师生平等意识
只有确立民主观念和师生平等意识,教师才能更自觉、更主动地走近学生,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了解学生的情感体验、价值观和精神需求;才能可能用学生最需要的理解、爱、合作、尊严、友谊来调整学生的种种需要、生活学习太度和行为选择。这样就会使学生摆脱因教师的外在影响产生的疏远感和心理上的太抑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和情感距离,消除淡化学生面对教师是产生的畏惧心理。摆脱了学习过程中情感、精神上的空虚、压力和厌倦,就会认同教师讲述的道理,形成道德自觉。在行为选择过程中就会自觉地注意自我反省、自我调控和自我完善,追究更高尚的需求,发展更健合、更完善的人格。因此,教师必须树
立和强化师生平等意识,去关心、理解、尊重学生,去把握、研究、思考、教育学生,从而获得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
3.重视学生独立性、能动性和主体性的发挥
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充分重视学生的独立性、能动性和主体性的发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增强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从根本上转变教育教学方法,改变“我说你听”、“我教你学”的传统教育模式,充分强化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自主意识。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信任、亲近、热爱教师,教师的教育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同和接受,使教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亲和力,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会使学生从对教师的迷信盲从的状态下解放出来,个性得到充分张扬,从而给学生创造力的提高、想象力的丰富、智力的发展提供列广阔、自由的空间。这样,教师的教育教学不再是一种强制性的行为,而是学生用来发展智慧、完善自我品行的过程。4.提高自身素质,改进交往策略
要营造一个师生之间平等和谐的交往。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鼓励每一个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努力创造一个使学生感到尊重和安全的环境。教师在各种教育教学环境中,不要急于代替学生思考和行动,发找“正确的答案”,应尊重学生自己的思考和行动,充分予以肯定。同时要注意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的技巧。正如卡茨顿所指出的:“教室是最拥挤的人类环境。”很多时候师生交往常会成为粗俗的、敷衍的和例行公事式的交流。通常在其他地方实行的礼貌,在这里却常常被弃置一旁,特别是在对付难对付的学生时。新时期要求教师提高师德水平,真正建立一种师生平等的关系,因此应该注意人际交往的沟通的技巧,这也是平等对待学生的表现。在交往中教师应该知道学生的姓名,并在可能的情况下用眼睛进行交流等。
(三)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1.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
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是正常的人与人交往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学生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以及参与家庭、社会生活的权利都应当受到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同样得到尊重。让学生得到足够的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机会。2.要以爱为基础,信任、理解学生
教师应倾心竭力投入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中去。用真情去关心和爱护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善于与学生沟通,给学生以生理和情感上的安全感,关爱每一个学生,有信心教育好每一个学生,特别是那些“问题”学生,家庭不健全的学生。只有在爱的氛围里,在信任和理解中,学生才可能释放出所有的潜能,发展其天赋与个性,具备自主的意识与能力,从而自我教育、自我践行、自我评价,全而健康地发展。
3.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我们讲平等对待学生,不仅指师生人格的平等,也指教师平等对待全体学生,而不是厚此薄彼,有亲疏远近。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关注每学生,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基础的不同,进行分层次人类个别指导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获得一种自我认同感、归属感、胜任感和使命感,让每个学生教能体味成功的愉悦,使学生从成功走向成功。
4.要讲求民主,宽松和谐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具有民主思想和作风,善于营造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教师要由教学的操作者、主宰者变为引导者、激发者、组织者,这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促使师生成为学习、探究、发展的伙伴。要多给学生一些思考讨论的时间、实践活动的空间,多一点个性的张扬,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教师要学会向学生学习,达到教学相长。在互联网越来普及,知识信息来源多元化的今天,教师应该善于学习,丰富自己,面对学生提出的千奇百怪的问题,要善于采取不同的建议和意见,即使是“稀奇古怪”的冥想,“莫名其妙”的问题,教能宽容并加以认真对待,与学生共享探究的乐趣。在民主、宽松的环境里,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探索精神,才能得以发扬光大,也才能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
5.塑造和提升现代教师人格
教师的人格对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深刻地指出:“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午,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影响最大的人往往是他的老师。”“亲其师,信其道。”现代教师的人格,内在地规定了教师应成为学生政治思想的领路人,道德品投影的塑造者。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若不重视自身思想品德修养,在言行上出现双重人格,学生对教师关于做人的教诲就难以信服,甚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正如孔子所说的那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
结束语
经过以上论证,现代教育须从学生角度以及教师角度进行完善,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并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教育的大方向出发,现代教育须建立科学的价值观,不能单纯以升学率为最终目的,须全面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提升学生各方面素质,以达到提升总体能力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楚廷.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教学论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钟启泉,傅道春,杨明全,刘芳.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徐文森,吴刚平.新课程的教学观---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续梅.新课程对学生学习的要求---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现[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5]吴效铎.教学的心理机制----教师的使命[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8.[6]陈太伟.读懂课堂---有效观课议课[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7]蔡京玉,张明,付伟,陈晓娟.引领学生走进教学----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训练[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8]永香,臻儒.新师生观---教师怎样进行反思与研究[M].沈阳: 辽宁大学出版社,2010.[9]黄景玉,曾庆春,魏庭全.师生平等----教师职业道德经典案例评析[M].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吴臻儒 .课堂的重建----主体参与课堂实务[M].沈阳: 辽宁大学出版社,2009.
第二篇:和谐教育案例(郭晓丹)
德育案例
和谐校园 和谐你我作者:郭晓丹
一、设计思想
五年级学生,已经进入青春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开始发生变化,有的学生逆反心理很严重,他们非常需要有人去关心、呵护、宽容和引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新课程理念下的培养目标为: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共产党,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做贡献的志向和愿望,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具有健康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基于此,我认为只有引导学生参与到和谐班级、和谐校园的建设中来,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才能让学生在集体中发现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为此,我围绕着“和谐、友爱、合作、发展”的立意,将班会主题确定为“和谐校园,和谐你我”。
二、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树立良好的学风、班风,为创建先进班级打下基础。
2、增强学生关心集体,爱护公物,尊敬师长的意识,使大家具有“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观念,为创建和谐校园添砖加瓦。
3、提高同学们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三、教学准备
1、组织学生排演小品和音乐剧
2、选好及训练班会主持人
3、准备伴奏带、影片
四、教学过程
1、和谐的畅谈——正确理解和谐的内涵
播放歌曲《和谐中国》,让学生知道这首歌因为是十运会点火主题歌而倍受关注。它的最大的魅力,就是站在了时代的高度,紧扣时代脉搏,唱响了时代的最强音,唱出了人们现在最朴素的心愿。党和政府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一名小学生,应该做什么?让学生积极发言,各抒己见。在学生广泛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小结,板书班会主题:和谐校园,和谐你我。
这一环节从和谐的本源出发,进一步深入了解“和谐”的意义,体会和谐的时代精神。
2、和谐的旋律——切身体会和谐的本质
(1)配乐诗歌朗诵《青春圆舞曲》,让学生在诗意中学会珍惜学习时光、珍惜学习生活,用实际行动谱写无悔的青春。
(2)音乐剧《温暖的集体,和谐的班级》,以音乐剧的形式表现出学生在生活中一个个团结友爱的真人真事,在更好地展示学生才艺的同时,也弘扬了优良的班风。用强大的情感力量影感染班集体中的每个成员,使个体人格集体化,使学生认识到在一个具有良好的班风、团结友爱的集体中生活和学习,是非常自豪的,从而会为维护集体荣誉,完善与发展集体而自觉地奋发努力。
3、和谐的未来——明确今后的任务和目标
(1)观看影片《闪闪红星》片段,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学校情感,树立人人以为祖国、为学校争光为荣的精神。让学生畅谈自己理想中的和谐校园是什么样子?你会为此做些什么?让学生广泛参与,真正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和谐校园的建设和管理中来。
(2)小品《不和谐的音符》,通过小品的形式反映出学生们日常生活中的违纪行为,如在教室随便大声喧哗、打手机、考试作弊等。学生讨论在班级或校园中还有哪些不和谐的现象,其危害是什么?针对以上问题,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深入研讨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才能解决以上问题,为构建和谐班级和校园提出合理化建议或意见。
此环节旨在让学生直面正视自身的不足,并引以为戒,加强学生的自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3)校园歌曲大联唱,今年学校将校园文化建设放在首要位置,而校园歌曲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校园歌曲大联唱竞赛,既培养了学生集体主义感,团结协作精神,让又学生在愉快嘹亮的歌声中受到了教育,陶冶了情操,升华了主题。
五、教学效果
本次活动学生纷纷表示要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尊重老师,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同学之间互相信任,坦诚相待,说实话,做实事,共同创建文明而和谐的校园。
六、教学延伸
社会上还存在哪些不和谐现象,危害是什么?作为一名小学生,你应为此做些什么?
七、评价与反思
学生在此次班会活动中,明白了构建和谐班级,创建和谐校园,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尊重老师,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感受到和谐校园的温馨。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带待人,同学之间相互信任、坦诚相待、说实话、做实事,用诚实和实力给自己和老师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从而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通过多样的人际交往、丰富多彩的主动活动,每个学生个性获得了健全、充分、全面的发展。
和谐发展的人像一颗种子,只有在和谐的校园里才能孕育出来。因为只有和谐才能让校园这块净土盛开精神文明的鲜花。最后倡议学生:我们的和谐之旅才刚刚启程,让我们携起手来,向着和谐的灯塔一直前行!让我们行动起来,与时俱进,与时代接轨,共创和谐班级,共建美好校园!
第三篇: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模式
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模式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模式。
它是我国学者在引进前苏联的“主导主动”说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师生关系的模式,认为在教学中必须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既明确教师发挥作用的目的和归宿,也才能明确学生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发挥的落脚点。这种模式既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认识的主导,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它的理论基础是教学认识论。教学认识论认为,教学过程在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同时,它又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认识既有别于其它形式的认识,具有自己的特点,即有领导性,间接性和教育性。首先,教学认识是教师领导学生认识的一种认识。很明显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能等同于一般的人际关系中的两个个体之间的关系,是有主从区别,地位差别和不同作用的两个个体间的关系。学生单主体模式。它认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同时它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教师所讲授的教学内容的过程,真正的主体只能是学生而教师既不是主体,也不是客体,只是一种中介作用。3 教师单主体的模式。它认为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才是主体。有人说: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按照自己的意志,意识行动的人,他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虽然也为教学所涉及,但他是作为教学对象进入活动的”,所以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有人认为“教学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客体的实践活动过程。主体对待客体的关系是一种“为我”关系,主体是从满足自身的需要出发去改造客体。它的理论基础是一种不彻底的认识论。它把教学视作“教师作为社会人向社会承担的社会实践”,否认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学生认识的活动,从而认为教学过程就是“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客体的实践活动的过程。”它既不承认教学认识的特殊性,又否认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认识活动,而只把教学活动看作一般的物质实践活动。它用教师的实践活动掩盖了学生的认识活动,没有认识到教师实践对象的特殊性,既没有认识到教师实践的对象既不是一般的物质,也不是所谓的信息状态,而是一种学生主体的认识活动。没有把认识论贯彻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去,所以它是一种不彻底的认识论。师生双主体模式。它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同时存在两个主体,即教的主体—教师和学的主体—学生。教学的主体具有双重性,教师既是教的主体,又是学生学的客体;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又是教师教的客体。即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同时有都是教学活动的客体。他们总是扮演着双重角色,具有双重地位,发挥双重作用。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活动具有双向性,他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获得发展。这种模式既承认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又肯定教师的主体地位,认为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如有的学者说“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双边过程。就参与者来说,教学过程的主体不仅包括学生,而且包括教师,是双主体,不是单主体。它的理论基础是一般的认识论。没有看到教学认识的特殊性,没有具体分析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间的差异(认识能力,实践水平,行为方式等方面,)没有把两个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的特殊性从理论上表述出来。它仅从一般的认识论关于主体,客体及二者关系的抽象规定出发,停留于一些抽象的,笼统的议论,因而不可能揭示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真正关系。复合主体的模式。它认为教师和学生“都是具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因此共同构成教学的主体”,“教学主体就是一种有教师和学生所共同构成的复合主体。它认为教育住客体的复合性在多层次上展现。首先,从整体上看,教育的主体与客体 都呈复合状态。其次,从教与学两种相关而不相同的活动分别而论,住客体也呈复合形态。最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分别在教与学的活动中的地位看,他们各自同时处于不同活动中的主体与客体地位,每方扮演的角色,也呈主客体复合形。这也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来阐释师生关系的,它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关系在想象中的融合。去主体的模式。它认为用“主体”一词来概括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表征教学过程中教师或学生的地位是不恰当的,也是不科学的。它认为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交往、合作的体验关系。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是一群个体在共同探究有关课题的过程中相互影响,在讨论、争论、对话中向前推进、发展。正如小威廉姆E.多尔所说,教师是“平等者中的首席”——是师生共生、共存、共同建构过程中居于首席地位的人,是群体中的一员。师生关系的构建是基于人对生命的体验和对生命意义的把握;在体验状态中,师生关系趋向于人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的高度融合。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体验着自己生命的意义、目的和价值;在积极的参与活动中,珍爱人生,获得深刻、丰富的人生体验,从而得到提高和发展。因此教师和学生都是自我生命的体验者和创造者,没有主、客体之分。
第四篇:浅谈感恩教育王晓玲
浅谈感恩教育
太和三中 王晓玲 2013/5/16
浅谈感恩教育
太和三中王晓玲 摘要:古人说:滴水之恩,须当涌泉相报。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正直的人的起码品德。“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恩”,这些都因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才芬芳馥郁,香泽万里。事实上,我们也非常需要感恩,因为,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一个经常怀着感恩之心的人,心地坦荡,胸怀宽阔,会自觉自愿地给人以帮助,助人为乐。在积极开展“八荣八耻”教育的今天,我们更应该认真搞好感恩教育作为荣辱观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以“感恩报德”为荣,以“忘恩负义”为耻,努力营造一种全民知恩图报的良好社会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关键词:感恩教育 感恩意识 知恩 报恩 施恩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道德律,然而当今感恩意识的缺失已是普遍现象,应引起广泛的关注。感恩教育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从认知层面、情感层面、实践层面,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学生进识恩、知恩、感恩的教育,使学生知恩于心,报恩于行。
当前,感恩意识的缺失非常普遍。现代社会已经成为“独生子女时代”,对独生子女的娇惯和溺爱,滋长了孩子们的自我意识,一切活动都以自己为中心,在家中是“小皇帝”,在学校则目空一切,眼中只有自己,不知尊师敬长,关爱他人。现代教育强调让孩子们“张扬个性,自主成长”。但这绝不是让孩子们自觉成长,过于强调个性的凸显而忘本,容易使孩子们失去起码的道德准则和历史责任感,为
所欲为。很多孩子在大把大把的浪费时,早已经忘却了“粒粒皆辛苦”,把父母为之的付出看得理所当然,他们记得住自己的明星、偶像,却记不住自己父母的生日;他们知道麦当劳、肯德基价格却不知父母的疾苦。自私自利,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奉献,这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来说,是多么的危险,多么悲哀,难道还能够说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吗?
童话作家金小芙说:“种植什么,都不如种植感动来得愉快。” 教会孩子感恩已是势在必行!“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这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只知有自己,不知爱别人。所以,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学会感恩就是学会爱我们生活的世界,爱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并不缺少爱,缺少的只是发现它的双眼。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就会发现世界充满爱!
教会学生心存感激,那么孩子们就会多一份宽容,多一份自律,多一份热情。我们有太多值得感恩的事情和理由。作为现代的学校教育,我们不仅要教学生学会学习,如何做人,学会做事,如何共同做事,还要教学生学会感恩。我们的感恩教育不要好高骛远,感恩教育要从学会说一声“谢谢”开始。孝心作业 ” 可大可小,小到给父母端一杯热茶,洗一次脚,做一次家务,给别人一个微笑、加入志愿者队伍、随手捡起地上的一片纸屑„„ 大到学会自理,学会自强。让学生从 “ 孝心作业 ” 中学会关心父母,体验生活,锻炼能力,培养感恩之心,这无疑是一些既切合实际又行之有效的做法。扎实开展感恩教育既教会了青少年对身心、学习、工作和理想高度负责,也教会他们更加热爱生命,关爱他人,收获平和与快乐。
感恩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一切良好非智力因素的精神底色,感恩是做人的起码的支点。所以从感恩教育入手,使学生感悟到:父母给予我生命,让我健康长成,肯一次次牵扶,让我在远离家乡的地方放飞理想,我们应该感谢父母;老师带我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带我寻找到生命中最真最纯的意义。让我抛却愚昧,懂得思考,我们应该感谢老师;兄弟姐妹让我在这尘世间不再孤单,让我知道有人可以和我血脉相连他人关心帮助了我们,我们应该感谢兄弟姐妹;朋友给了我友爱,让我在孤寂无助时倾诉、依赖,看到希望和阳光让我体会到友谊的芬芳,我们应该感谢朋友 ;感谢困难,是困难让我更加有斗志;感谢坎坷,坎坷教会了我坚持;感谢失败,失败带给我成长。每一段曲折的路都让我更接近生命的真谛 „„他人关心和帮助了我们,让我们渡过了难关,我们更应该感谢他们。人生的杠杆是精神,精神的支点是感恩,只有有了感恩的思想,人才能焕发出无穷的力量。教育之“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使人唤起自身身上的美好“善根”。当耳旁不再喧嚣,当眼睛不再迷茫,当心不再悲愤,让我们沉淀下来,用一颗感恩的心去生活,用感恩的心去发现,去探索,去品位生命中的至真至纯!
第五篇:王晓春 教育心得体会
教育行走之心得体会
王晓春
首先,感谢我们晋梅学校领导给我这次学习机会!这次教育行走活动,我收获颇多。行走在枫叶校园,让我感受到枫叶国际学校老师的热情、学生的活泼天真,以及整个校园弥漫着温馨的气氛。这次的学习让我对教育教师这个行业,对民办学校有了新的认识!
走进枫叶校园时,我被这所学校保安叔叔的举动感动了,他在门口用他的热情和笑容,迎接上学的每一位学生,和他们用英文问好。他让每一位上学的学生感受到学校就像家一样,随时欢迎他们,让他们开心上学快乐学习!这也体现了这所学校给孩子的教育的全面性,哪怕是进校门的一声问候。
随后我们和孩子们一起走进了他们的课堂,枫叶学校的老师给我们展现了一节节精彩的课程。其中外教老师凯文的外英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映象,听他的课就像在看一场表演一样精彩,让我感受到学习英文可以这样的开心这样的简单快乐。我也感受到老师对学生的用心,他对工作的积极和热情!课堂上我们看到的是孩子们开心学习,他们都认真积极听课。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他们上课的时候基本没有拿过书本,全程都在听老师讲授内容。我们就疑惑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真的能学好老师新授内容吗?这个问题在随后的两校分享交流会上我们从国际枫叶学校总教育园区袁校长那里得到了答案。袁校长先介绍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尊重为基本原则,以赏识鼓励为基本方法,以人际交流为基本策略,以走进学生心灵为基本过程”。学校目标是让每一位学生,心智健康,快乐自信。习惯良好,自主自律。基础扎实,英语突出。袁校长给我们之前的疑惑进行解答,说道枫叶学校的老师在上每一堂课之前都是经过精心准备,由老师将新知识浓缩成精华再通过简易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更容易更轻松的学习新的知识。这也就是在听凯文老师的外英课时,给我们展现的是学生全程都在开心快乐学习的原因。虽然看着学起来很简单,但是这都是凯文老师通过自己的方式努力让学生对他的课程产生积极的兴趣。我们可以看出枫叶学校的老师们对学生的用心对学校工作的负责。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枫叶学校对学校的教职工教育培训做的也非常好,经常让学校的老师组织相互学习,互相听课评课磨课,不断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也经常开展一些教师团体聚会,为了让学校教师这个团体有活力、有爱心、有奉献精神。只有老师们生活开心,老师们工作的也就开心了。枫叶学校还注重家长教育,不断引领家长的成长。学校会通过一些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增加他们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也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枫叶学校开设的亲子课堂,是一项创设性的教育活动,它激发了孩子们对世界的好奇和探索,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启迪心灵,健全学生的人格。枫叶学校的老师在用行动证明了,他们让孩子快乐成长的教育理念!
这次学习让我感触很深,借用吴校长总结的一句话,“当一片枫叶红了的时候,教育美的让人心动!”。我们要做那美的让人心动的教育者!
枫叶之行后,我们一行老师们前往武汉木兰草原进行拓展活动。一片美丽的大草原,一群可爱的牛羊,满山的格桑花,还有我们一群可爱的老师们。一路上我们欢声笑语,我们团结友爱,我们和美丽的风景留下了许多合影。这将成为我们美好的回忆!
这次的行走,我收获到很多东西。我将会把我学习到的知识以及好的教育方式运用到以后的工作当中。努力将自己变成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努力让我的学生孩子们快乐学习,快乐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