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孔子的小故事
篇一:关于孔子的小故事 关于孔子小故事
以下四则是关于孔子的故事,很有哲理的!
1、孔子在旅行,经过一个村庄,他看到一个老人,一个很老的老人,他从井里面打水来浇地。那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太阳又那么大。孔子以为这个人可能没有听说过现在有机械装置可以打水——你可以用牛或者马代替人打水,这样比较容易——所以孔子就过去对老人说:“你听说过现在有机器吗?用它们从井里打水可以非常容易,而且你做十二个小时的工作,它们可以在半小时之内就完成。可以让马来做这件事情。你何必费这么大的力气呢?你是一个老人啊。”他肯定有九十岁了。那个人说:“用手工作总是好的,因为每当狡猾的机器被使用的时候,就会出现狡猾的头脑。事实上,只有狡猾的头脑才会使用狡猾的机器。你这不是存心败坏我吗!我是一个老人,让我死得跟生出来的时候一样单纯。用手工作是好的。一个人会保持谦卑。”孔子回到他的门徒那里。门徒们问:“您跟那个老人谈什么呢?”孔子说:“他看起来似乎是老子的门徒。他狠狠地敲了我一棒,而且他的论点好象是正确的。”当你用手工作的时候,不会出现头脑的影子,一个人保持谦卑、单纯、自然。当你使用狡猾的机器时,头脑就介入了。那些用头脑工作的人被称为头头:职员的头头,老师的头头——他们被称为头头。不要做头头。即使做一个职员也已经很不好了,何况做职员头头??那就完了。做一个老师已经够糟糕的了,何况做老师头头??要设法成为“手”。“手”是被批判的,因为它们不狡猾,不够具有竞争性;它们似乎是原始的。试着多用手来工作,你会发现那个影子出现得越来越少了。
2、孔子在游历的时候,碰见三个小孩,有两个正在玩耍,另一 个小孩却站在旁边。孔子觉得奇怪,就问站着的小孩为什么不和大 家一起玩。小孩很认真地回答:“激烈的打闹能害人的性命,拉拉扯扯的玩 耍也会伤人的身体;再退一步说,撕破了衣服,也没有什么好处。所 以我不愿和他们玩。这有什么可奇怪的呢?” 过了一会几,小孩用泥土堆成一座城堡,自己坐在里面,好久不 出来,也不给准备动身的孔子让路。孔子忍不住又问:‘你坐在里面,为什么不避让车子?”“我只听说车子要绕城走,没有听说过城堡还 要避车子的!”孩子说。孔子非常惊讶,觉得这么小的孩子,竟如此会说话,实在是了不 起,于是赞叹他说:“你这么小的年纪,懂得的事理真不少呀:” 小孩却回答说:“我听人说,鱼生下来,三天就会游泳,兔生下 来,三天就能在地里跑,马生下来,三天就可跟着母马行走,这些都 是自然的事,有什么大小可言呢?” 孔子不由感叹他说:“好啊,我现在才知道少年人实在了不起 呀!”
3、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在40多年 的办学中,共招收了3000多名弟子,其中著名的弟子有72人。子路 便是72名弟子中的一个。子路向孔子表示,我像一根笔直的竹杆,生来可做一支好箭。还 读书干什么。孔子开导他说,读了书就有了学问,好比在竹箭尾部装 上羽毛,前面又安上锋利的金属头,这样箭就更有用了。子路听孔子 说得很有理,便拜孔子为师。有一次,子路在孔子家里弹瑟。他人很刚勇,弹出的声音也像打 仗一样充满着杀气。孔子是主张“仁”和“中庸之道”的,自然觉得这 声音不平和,不满意他说:“他为什么要在我家里弹瑟呢?”孔子的弟 子听了老师这话,琢磨出这是老师对子路弹瑟作的不好的评论,对 子路的看法顿时有了改变,言语中有些不尊敬。孔子知道后,就对大 家解释说:“子路弹瑟的本领已经登上厅堂,但尚未进入内室。他已 经有了一定的成就,只是没有达到高深的境地。
4、子夏是孔子的学生。有一年,子夏被派到莒父(现在的山东省莒县境内)去做地方官。临走之前,他专门去拜望老师,向孔子请教说: 请问,怎样才能治理好一个地方呢? 孔子十分热情地对子夏说: 治理地方,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可是,只要抓住了根本,也就很简单了。孔子向子夏交代了应注意的一些事后,又再三嘱咐说: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这段话的意思是:做事不要单纯追求速度,不要贪图小利。单纯追求速度,不讲效果,反而达不到目的;只顾眼前小利,不讲长远利益,那就什么大事也做不成。子夏表示一定要按照老师的教导去做,就告别孔子上任去了.后来,欲速则不达作为谚语流传下来,被人们经常用来说明过于性急图快,反而适得其反,不能达到目的。孔子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他的智慧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后辈学习。篇二:孔子小故事 问题补充: 材料是
孔子有一个学生看见一个小孩掉到了水里就跳下救了小孩,小孩的父亲很感谢他,就送了他一头牛。当时牛很贵。人们说他贪心,孔子称赞他说:“你这样做能让更多的人去救人,救人得到的东西式理所应当的。” 当时鲁国有一则法律,看到有在别国当奴隶的本国人,可以帮他赎身,回国后可到官府报账。孔子有一个学生,赎回了一个奴隶,没有到官府报账,人们都称赞他,但是孔子却指责他说:“你这样做人们就不会去赎回奴隶了。不到官府报账,人们会蒙受损失;到官府报账,又会让别人觉得品德不如孔子的学生,所以就装作没看见了。求根据这个材料的作文立意
第一则讲的是孔子表扬学生见义勇为后收取贵重酬谢礼品,第二则讲的是孔子批评学生赎回奴隶后不到官府报销。两个学生一个是救人,一个是赎人,概括起来都是善举;一个学生收取报酬遭到人们非议却得到孔子表扬,一个私人掏腰包得到人们夸奖却受到孔子的责备。可见孔子是赞成善举得到酬报,不让行善之人蒙受损失的。
这里会产生一个疑问:一向倡导儒家道德的圣人为什么这样看重钱财?解答这个疑问正是完成作文的关键所在,它涉及到利益与道德。
看问题与做事情都应以谁为最大受益者为出发点。收下谢礼的学生虽然收了贵重的报酬,但最大的受益者却是国家和社会。孰大孰小,已不言而喻。其实,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并不完全对立,只是我们有时在心中高高竖起了道德的旗帜,才使我们对一切与之稍有偏差的行为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古人云:“格超梅之上,品在竹之间;德馨心必正,质雅品自高。”的确,道德是高尚的品格。从古到今,道德就是永恒的话题。无德者不立,道德始终是做人的基础。但是,我们在推崇道德时往往过于偏激,好像道德与金钱是天生的“不共戴天”的敌人,于是评价某个人的道德是否高尚时总要把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金钱上。这是不理智的,甚至于可以说是完全错误的。
千禧之年,袁隆平教授接受了500万元的首届“最高科学荣誉奖”。这能说明他没有道德情操吗?不。袁隆平的二系法杂交稻技术的推广,让中国,也让世界多养活了亿万人。比之于袁隆平的贡献,这500万实在是微不足道的奖励。国家之所以设此重奖,是想让世人明白中国是个尊重人才的国家,从而吸引更多的本国人才、留学者和外籍科学家来我国工作。孰大孰小,早已不言而喻。
雅典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健儿取得了很多历史性突破,奥运会后国家重奖了获得金牌的运动员。这件事引发很多议论,责难之声不时充盈于耳。但也有不少人认为重奖是一种催化剂,可以激励更多的运动员创造佳绩。我们不能认为运动员拿了奖金就是丧失了道德。女排姑娘们不是就集体把奖金捐给了慈善机构了吗?
当然,我们也不能见利忘义,而应该正确看待和处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处理好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尤为重要。我们不应偏颇地用道德概念看待利益问题,更不应惟利是图地看待和处理道德问题。
亲爱的朋友,让我们用理智去审视利益,用理智去维护道德吧!
提示:1.概括段意。第一段,助人接受了回报,众人认为贪心,孔子认为对; 第二段,助人不接受回报,众人认为高尚,孔子认为不对。
2.核心话题:助人与回报。围绕这一话题“众人”与“孔子”见解不同,你怎么看。3.命题者的意图:⑴助人应接受回报;⑵助人应该得到奖励;⑶助人不图回报就高尚吗? 利与义可以得兼
长期以来,就利与义二者的关系而言,人们普遍认为接受了利就意味着失去了义,似乎利与义之间的关系是非此即彼的,是不可能有机结合的。其实,这种传统的道德观念是错误的。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义和利是可以统一的,在义的范围内追求利值得提倡。
孔子有个学生看到一个孩子掉进湍急的河里,就奋不顾身地跳下去把他救起。这个小孩的父亲送他一头牛表示感谢,他高兴地接受了。大家议论纷纷,认为他太贪心。可是孔子却对他说,你做得对,因为你的行为向社会宣告: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你都可以收下,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朱熹曾经说过“利者,义之和。”利与义是统一的,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正是由于符合道义,所以人们才能获得长久的利;正是由于存在着利益,所以人们才能做更多符合道义的事。正是把利与义相互结合,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和谐,我们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一.材料作文的审题 审题要“准”“深”“新”。首先要“准”。具体所来要做到四点: 1.整体把握文意,找最主要的命意。(先概括每段大意,然后明确核心话题)
2.紧扣关键词,看命题者的倾向。3.深准要求 4.从材料的因果关系中挖掘主旨。孔子的褒贬对我们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启示
据《吕氏春秋》记载:孔子的一个学生子路遇见一小孩子溺水,于是就奋不顾身跳下水去,将孩子救了上来,孩子家人送了一头牛给子路,子路高兴地接受了,孔子听说后表扬了子路:“鲁人必拯溺者矣”;而孔子另一学生子贡到外国,并用自己和钱赎回了一个被卖为奴的鲁国人,按规定回到鲁国后,应该到国库报销,而子贡没有去,而孔子闻后却严厉批评了子贡:“赐失这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然而,社会上的评价却截然不同:认为子路“贪”,子贡品德高。而作为今天的我们,又如何从这两件事受到一些启发呢。见义勇为的行为就应该得到奖赏。子路是在看见一个孩子掉进水的情况下,没有思考,没来得及多问,就一下子跃进水里救上了孩子,他当时没有想到会有一头牛的奖赏,但对于奖赏的结果他高兴地接受了。这种行为不仅要在思想上进行鼓励,同样也应该得到奖赏,只有这样,这种见义勇为的行为才能得到应该得到的尊重,其行为价值也在这种奖赏中通过这一形式得到体现。孔子所以表扬他,前提是子路救人不是为了牛,而是救人在先,受牛在后,认为他应该得到这种品德和物质方面的双重表彰,有精神的、也有物质的,并可以引导人们见义勇为,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而诸如湖北省新洲县农民程新安为救落水儿童英勇献身,前来的打捞队却开价5000元,另一个却开价1000元,这些人是眼前只有钱,先是讨价还价,置人性命于不顾,唯钱是命,这种为利而完全丧失了一个做人的基本准则,而子路则不予考虑,首先奋不顾身地救人,那与子路“受牛”则不可同年而语也。而子贡虽然也是做了好事,但却没有按政策办,即:到国库去报销赎奴的钱,“不取其金于库”,人们虽然夸他做好事不留名,但客观上将这种美德没有发扬光大,不能让人看到这种好的行为并有一个好的结果。再说,如果不按政策去领取赎金,下次别人怎么想:救人后,如果回来报赎金,别人说你品德有问题;不报,自己要吃亏。那么,带来的后果只会是:人们再看到自己的同胞沦为奴隶,再也不会去救赎,人们即使看见同胞为奴,也“不复赎人矣”,实际上破坏了一种良好氛围,打破了一种良好救助机制,钱是小事,而机制则是必须坚持的。我们做好事,如果动机纯正,完全可以领取奖赏,但也可以不领取奖赏,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当然,也根本不值得人们去指责什么,因为一些人做好事的前提不是为了奖励,但从社会角度考虑、从倡导一种向善精神角度考虑,社会或政府对那些只要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或事,就必须有价值的认可:精神的或物质的。子贡自己出钱去赎回自己的同胞,没有主动到国库报销,一者可能是出于自己的经济条件较好,完全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范围内。然而,人们却拿他与子路的爱牛相提并论,认为子贡品德好,而子路“贪”,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孔子所以严肃地批评了子贡,认为因为鲁国有政策,只有主动去报销,实际上替政府宣扬了一种政策,营造了人人向善的良好氛围,给人们树立一种良好的道德标准。如果仅凭自己的力量,仅有好心不一定办成好事,你子贡能承受的,别人不一定能承受。如果说人们都把做好事应该得到奖赏说成是一种贪,那只会堵塞了向善之路,那谁还会来做自己不能承受的好事呢,况且,政府明文规定可以报销,不仅表明了政府一种积极向善的态度,也从物质方面鼓励了大家向善的积极性。在德国小镇,一名杨姓中国青年因拾到一个装有信用卡和钱的皮夹交了市政厅,他按照中国传统观念没有留名,可该镇镇长竟然发动近百名警力寻找小杨,交将一名奖章和资金交给小杨,用该镇镇长的话说:“就是为了对每个善举的尊重,也让我们有资格去劝勉更多的人为我施援向善,我们不以因你的无私而不去履行自己的职责!”说得多好,把对善举的尊重,看成是自己的职责!由此看来,“鱼”和“熊掌”完全可以得兼。所以,子贡从善也是公民的一种义务,没有必要遮遮掩掩地怕人议论,不去领取该得的奖励,就应该向子路一样坦然“受牛”,但,前提是主动为善。正如孔子所认为的那样,只要有利于事物的发展,利和礼我们都可以受之。总之,我们如果要建立一个和谐社会,既要做到利他,也要做利己,只要对社会有利,只要对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我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应该有着积极的意义,孔子对二位学生的评价不正说明了这一道理吗。篇三:关于孔子的小故事
关于孔子小故事
以下四则是关于孔子的故事,很有哲理的!
1、孔子在旅行,经过一个村庄,他看到一个老人,一个很老的老人,他从井里面打水来浇地。那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太阳又那么大。孔子以为这个人可能没有听说过现在有机械装置可以打水——你可以用牛或者马代替人打水,这样比较容易——所以孔子就过去对老人说:“你听说过现在有机器吗?用它们从井里打水可以非常容易,而且你做十二个小时的工作,它们可以在半小时之内就完成。可以让马来做这件事情。你何必费这么大的力气呢?你是一个老人啊。”他肯定有九十岁了。那个人说:“用手工作总是好的,因为每当狡猾的机器被使用的时候,就会出现狡猾的头脑。事实上,只有狡猾的头脑才会使用狡猾的机器。你这不是存心败坏我吗!我是一个老人,让我死得跟生出来的时候一样单纯。用手工作是好的。一个人会保持谦卑。”孔子回到他的门徒那里。门徒们问:“您跟那个老人谈什么呢?”孔子说:“他看起来似乎是老子的门徒。他狠狠地敲了我一棒,而且他的论点好象是正确的。”当你用手工作的时候,不会出现头脑的影子,一个人保持谦卑、单纯、自然。当你使用狡猾的机器时,头脑就介入了。那些用头脑工作的人被称为头头:职员的头头,老师的头头——他们被称为头头。不要做头头。即使做一个职员也已经很不好了,何况做职员头头??那就完了。做一个老师已经够糟糕的了,何况做老师头头??要设法成为“手”。“手”是被批判的,因为它们不狡猾,不够具有竞争性;它们似乎是原始的。试着多用手来工作,你会发现那个影子出现得越来越少了。
2、孔子在游历的时候,碰见三个小孩,有两个正在玩耍,另一个小孩却站在旁边。孔子觉得奇怪,就问站着的小孩为什么不和大家一起玩。小孩很认真地回答:“激烈的打闹能害人的性命,拉拉扯扯的玩 耍也会伤人的身体;再退一步说,撕破了衣服,也没有什么好处。所以我不愿和他们玩。这有什么可奇怪的呢?” 过了一会几,小孩用泥土堆成一座城堡,自己坐在里面,好久不 出来,也不给准备动身的孔子让路。孔子忍不住又问:‘你坐在里面,为什么不避让车子?”“我只听说车子要绕城走,没有听说过城堡还要避车子的!”孩子说。孔子非常惊讶,觉得这么小的孩子,竟如此会说话,实在是了不起,于是赞叹他说:“你这么小的年纪,懂得的事理真不少呀!” 小孩却回答说:“我听人说,鱼生下来,三天就会游泳,兔生下来,三天就能在地里跑,马生下来,三天就可跟着母马行走,这些都是自然的事,有什么大小可言呢?” 孔子不由感叹他说:“好啊,我现在才知道少年人实在了不起呀!”
3、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在40多年 的办学中,共招收了3000多名弟子,其中著名的弟子有72人。子路 便是72名弟子中的一个。子路向孔子表示,我像一根笔直的竹杆,生来可做一支好箭。还 读书干什么。孔子开导他说,读了书就有了学问,好比在竹箭尾部装 上羽毛,前面又安上锋利的金属头,这样箭就更有用了。子路听孔子 说得很有理,便拜孔子为师。有一次,子路在孔子家里弹瑟。他人很刚勇,弹出的声音也像打 仗一样充满着杀气。孔子是主张“仁”和“中庸之道”的,自然觉得这 声音不平和,不满意他说:“他为什么要在我家里弹瑟呢?”孔子的弟 子听了老师这话,琢磨出这是老师对子路弹瑟作的不好的评论,对 子路的看法顿时有了改变,言语中有些不尊敬。孔子知道后,就对大 家解释说:“子路弹瑟的本领已经登上厅堂,但尚未进入内室。他已 经有了一定的成就,只是没有达到高深的境地。
4、子夏是孔子的学生。有一年,子夏被派到莒父(现在的山东省莒县境内)去做地方官。临走之前,他专门去拜望老师,向孔子请教说: 请问,怎样才能治理好一个地方呢? 孔子十分热情地对子夏说: 治理地方,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可是,只要抓住了根本,也就很简单了。孔子向子夏交代了应注意的一些事后,又再三嘱咐说: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这段话的意思是:做事不要单纯追求速度,不要贪图小利。单纯追求速度,不讲效果,反而达不到目的;只顾眼前小利,不讲长远利益,那就什么大事也做不成。子夏表示一定要按照老师的教导去做,就告别孔子上任去了.后来,欲速则不达作为谚语流传下来,被人们经常用来说明过于性急图快,反而适得其反,不能达到目的。孔子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他的智慧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后辈学习。
第二篇:孔子小故事
问题补充:
材料是
孔子有一个学生看见一个小孩掉到了水里就跳下救了小孩,小孩的父亲很感谢他,就送了他一头牛。当时牛很贵。人们说他贪心,孔子称赞他说:“你这样做能让更多的人去救人,救人得到的东西式理所应当的。”
当时鲁国有一则法律,看到有在别国当奴隶的本国人,可以帮他赎身,回国后可到官府报账。孔子有一个学生,赎回了一个奴隶,没有到官府报账,人们都称赞他,但是孔子却指责他说:“你这样做人们就不会去赎回奴隶了。不到官府报账,人们会蒙受损失;到官府报账,又会让别人觉得品德不如孔子的学生,所以就装作没看见了。
求根据这个材料的作文立意
第一则讲的是孔子表扬学生见义勇为后收取贵重酬谢礼品,第二则讲的是孔子批评学生赎回奴隶后不到官府报销。两个学生一个是救人,一个是赎人,概括起来都是善举;一个学生收取报酬遭到人们非议却得到孔子表扬,一个私人掏腰包得到人们夸奖却受到孔子的责备。可见孔子是赞成善举得到酬报,不让行善之人蒙受损失的。
这里会产生一个疑问:一向倡导儒家道德的圣人为什么这样看重钱财?解答这个疑问正是完成作文的关键所在,它涉及到利益与道德。
看问题与做事情都应以谁为最大受益者为出发点。收下谢礼的学生虽然收了贵重的报酬,但最大的受益者却是国家和社会。孰大孰小,已不言而喻。其实,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并不完全对立,只是我们有时在心中高高竖起了道德的旗帜,才使我们对一切与之稍有偏差的行为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古人云:“格超梅之上,品在竹之间;德馨心必正,质雅品自高。”的确,道德是高尚的品格。从古到今,道德就是永恒的话题。无德者不立,道德始终是做人的基础。但是,我们在推崇道德时往往过于偏激,好像道德与金钱是天生的“不共戴天”的敌人,于是评价某个人的道德是否高尚时总要把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金钱上。这是不理智的,甚至于可以说是完全错误的。
千禧之年,袁隆平教授接受了500万元的首届“最高科学荣誉奖”。这能说明他没有道德情操吗?不。袁隆平的二系法杂交稻技术的推广,让中国,也让世界多养活了亿万人。比之于袁隆平的贡献,这500万实在是微不足道的奖励。国家之所以设此重奖,是想让世人明白中国是个尊重人才的国家,从而吸引更多的本国人才、留学者和外籍科学家来我国工作。孰大孰小,早已不言而喻。
雅典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健儿取得了很多历史性突破,奥运会后国家重奖了获得金牌的运动员。这件事引发很多议论,责难之声不时充盈于耳。但也有不少人认为重奖是一种催化剂,可以激励更多的运动员创造佳绩。我们不能认为运动员拿了奖金就是丧失了道德。女排姑娘们不是就集体把奖金捐给了慈善机构了吗?
当然,我们也不能见利忘义,而应该正确看待和处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处理好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尤为重要。我们不应偏颇地用道德概念看待利益问题,更不应惟利是图地看待和处理道德问题。
亲爱的朋友,让我们用理智去审视利益,用理智去维护道德吧!
提示:1.概括段意。第一段,助人接受了回报,众人认为贪心,孔子认为对;
第二段,助人不接受回报,众人认为高尚,孔子认为不对。
2.核心话题:助人与回报。围绕这一话题“众人”与“孔子”见解不同,你怎么看。
3.命题者的意图:⑴助人应接受回报;⑵助人应该得到奖励;⑶助人不图回报就高尚吗?
利与义可以得兼
长期以来,就利与义二者的关系而言,人们普遍认为接受了利就意味着失去了义,似乎利与义之间的关系是非此即彼的,是不可能有机结合的。其实,这种传统的道德观念是错误的。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义和利是可以统一的,在义的范围内追求利值得提倡。
孔子有个学生看到一个孩子掉进湍急的河里,就奋不顾身地跳下去把他救起。这个小孩的父亲送他一头牛表示感谢,他高兴地接受了。大家议论纷纷,认为他太贪心。可是孔子却对他说,你做得对,因为你的行为向社会宣告: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你都可以收下,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
在我看来,孔子学生的做法是正确的,他冲破了人们思想上的误区。缺少对“人们思想上的误区”的阐析,即“要回报就是不义之人”,而且要与下文“难道他们就是不义之人”的反问句衔接)当今社会,也有许多像孔子学生这样乐于助人的人,他们也获得了应有的回报,难道他们就是不义之人?雷锋的那种做好事不留名的精神固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却不能成为束缚我们思想的枷锁。墨子曾经说过:“义,利也。”这只是简单的三个字,却准确地阐明了利与义的关系。利是义存在的基础。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说过:“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可见,一方面,利益的确是这种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的道义的前提。另一方面,义又是对利的规约。“非典”期间,板蓝根一下子成为了抢手药,供不应求。不少企业从眼前利益出发,不顾大义,大肆涨价赚钱。面对这种情况,石家庄神威药业却毫不犹豫地选择降价,并千方百计地扩大生产,平稳市场上的药价。(作为商业性质的企业,神威固然)重视利益,但从长远看,放弃眼前的小利而选择大义,更能赢得长久的信誉。果然,“非典”过后,神威药业销售业绩一片大好。由此看来,符合道义的利才能长久,神威药业就是将义与利巧妙地结合,既不违背义,又获得了利,利与义的相互结合造就了一个企业的辉煌业绩,利与义不再是孟子所说的“鱼和熊掌二者不可兼得”的对立关系。
朱熹曾经说过“利者,义之和。”利与义是统一的,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正是由于符合道义,所以人们才能获得长久的利;正是由于存在着利益,所以人们才能做更多符合道义的事。正是把利与义相互结合,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和谐,我们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一.材料作文的审题
审题要“准”“深”“新”。
首先要“准”。具体所来要做到四点:
1.整体把握文意,找最主要的命意。(先概括每段大意,然后明确核心话题)
2.紧扣关键词,看命题者的倾向。3.深准要求4.从材料的因果关系中挖掘主旨。
孔子的褒贬对我们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启示
据《吕氏春秋》记载:孔子的一个学生子路遇见一小孩子溺水,于是就奋不顾身跳下水去,将孩子救了上来,孩子家人送了一头牛给子路,子路高兴地接受了,孔子听说后表扬了子路:“鲁人必拯溺者矣”;而孔子另一学生子贡到外国,并用自己和钱赎回了一个被卖为奴的鲁国人,按规定回到鲁国后,应该到国库报销,而子贡没有去,而孔子闻后却严厉批评了子贡:“赐失这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然而,社会上的评价却截然不同:认为子路“贪”,子贡品德高。而作为今天的我们,又如何从这两件事受到一些启发呢。
见义勇为的行为就应该得到奖赏。子路是在看见一个孩子掉进水的情况下,没有思考,没来得及多问,就一下子跃进水里救上了孩子,他当时没有想到会有一头牛的奖赏,但对于奖赏的结果他高兴地接受了。这种行为不仅要在思想上进行鼓励,同样也应该得到奖赏,只有这样,这种见义勇为的行为才能得到应该得到的尊重,其行为价值也在这种奖赏中通过这一形式得到体现。孔子所以表扬他,前提是子路救人不是为了牛,而是救人在先,受牛在后,认为他应该得到这种品德和物质方面的双重表彰,有精神的、也有物质的,并可以引导人们见义勇为,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而诸如湖北省新洲县农民程新安为救落水儿童英勇献身,前来的打捞队却开价5000元,另一个却开价1000元,这些人是眼前只有钱,先是讨价还价,置人性命于不顾,唯钱是命,这种为利而完全丧失了一个做人的基本准则,而子路则不予考虑,首先奋不顾身地救人,那与子路“受牛”则不可同年而语也。而子贡虽然也是做了好事,但却没有按政策办,即:到国库去报销赎奴的钱,“不取其金于库”,人们虽然夸他做好事不留名,但客观上将这种美德没有发扬光大,不能让人看到这种好的行为并有一个好的结果。再说,如果不按政策去领取赎金,下次别人怎么想:救人后,如果回来报赎金,别人说你品德有问题;不报,自己要吃亏。那么,带来的后果只会是:人们再看到自己的同胞沦为奴隶,再也不会去救赎,人们即使看见同胞为奴,也“不复赎人矣”,实际上破坏了一种良好氛围,打破了一种良好救助机制,钱是小事,而机制则是必须坚持的。
我们做好事,如果动机纯正,完全可以领取奖赏,但也可以不领取奖赏,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当然,也根本不值得人们去指责什么,因为一些人做好事的前提不是为了奖励,但从社会角度考虑、从倡导一种向善精神角度考虑,社会或政府对那些只要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或事,就必须有价值的认可:精神的或物质的。
子贡自己出钱去赎回自己的同胞,没有主动到国库报销,一者可能是出于自己的经济条件较好,完全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范围内。然而,人们却拿他与子路的爱牛相提并论,认为子贡品德好,而子路“贪”,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孔子所以严肃地批评了子贡,认为因为鲁国有政策,只有主动去报销,实际上替政府宣扬了一种政策,营造了人人向善的良好氛围,给人们树立一种良好的道德标准。如果仅凭自己的力量,仅有好心不一定办成好事,你子贡能承受的,别人不一定能承受。如果说人们都把做好事应该得到奖赏说成是一种贪,那只会堵塞了向善之路,那谁还会来做自己不能承受的好事呢,况且,政府明文规定可以报销,不仅表明了政府一种积极向善的态度,也从物质方面鼓励了大家向善的积极性。在德国小镇,一名杨姓中国青年因拾到一个装有信用卡和钱的皮夹交了市政厅,他按照中国传统观念没有留名,可该镇镇长竟然发动近百名警力寻找小杨,交将一名奖章和资金交给小杨,用该镇镇长的话说:“就是为了对每个善举的尊重,也让我们有资格去劝勉更多的人为我施援向善,我们不以因你的无私而不去履行自己的职责!”说得多好,把对善举的尊重,看成是自己的职责!由此看来,“鱼”和“熊掌”完全可以得兼。
所以,子贡从善也是公民的一种义务,没有必要遮遮掩掩地怕人议论,不去领取该得的奖励,就应该向子路一样坦然“受牛”,但,前提是主动为善。正如孔子所认为的那样,只要有利于事物的发展,利和礼我们都可以受之。总之,我们如果要建立一个和谐社会,既要做到利他,也要做利己,只要对社会有利,只要对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我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应该有着积极的意义,孔子对二位学生的评价不正说明了这一道理吗。
第三篇:孔子小故事
问题补充: 材料是
孔子有一个学生看见一个小孩掉到了水里就跳下救了小孩,小孩的父亲很感谢他,就送了他一头牛。当时牛很贵。人们说他贪心,孔子称赞他说:“你这样做能让更多的人去救人,救人得到的东西式理所应当的。”
当时鲁国有一则法律,看到有在别国当奴隶的本国人,可以帮他赎身,回国后可到官府报账。孔子有一个学生,赎回了一个奴隶,没有到官府报账,人们都称赞他,但是孔子却指责他说:“你这样做人们就不会去赎回奴隶了。不到官府报账,人们会蒙受损失;到官府报账,又会让别人觉得品德不如孔子的学生,所以就装作没看见了。
求根据这个材料的作文立意
第一则讲的是孔子表扬学生见义勇为后收取贵重酬谢礼品,第二则讲的是孔子批评学生赎回奴隶后不到官府报销。两个学生一个是救人,一个是赎人,概括起来都是善举;一个学生收取报酬遭到人们非议却得到孔子表扬,一个私人掏腰包得到人们夸奖却受到孔子的责备。可见孔子是赞成善举得到酬报,不让行善之人蒙受损失的。
这里会产生一个疑问:一向倡导儒家道德的圣人为什么这样看重钱财?解答这个疑问正是完成作文的关键所在,它涉及到利益与道德。
看问题与做事情都应以谁为最大受益者为出发点。收下谢礼的学生虽然收了贵重的报酬,但最大的受益者却是国家和社会。孰大孰小,已不言而喻。其实,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并不完全对立,只是我们有时在心中高高竖起了道德的旗帜,才使我们对一切与之稍有偏差的行为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古人云:“格超梅之上,品在竹之间;德馨心必正,质雅品自高。”的确,道德是高尚的品格。从古到今,道德就是永恒的话题。无德者不立,道德始终是做人的基础。但是,我们在推崇道德时往往过于偏激,好像道德与金钱是天生的“不共戴天”的敌人,于是评价某个人的道德是否高尚时总要把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金钱上。这是不理智的,甚至于可以说是完全错误的。
千禧之年,袁隆平教授接受了500万元的首届“最高科学荣誉奖”。这能说明他没有道德情操吗?不。袁隆平的二系法杂交稻技术的推广,让中国,也让世界多养活了亿万人。比之于袁隆平的贡献,这500万实在是微不足道的奖励。国家之所以设此重奖,是想让世人明白中国是个尊重人才的国家,从而吸引更多的本国人才、留学者和外籍科学家来我国工作。孰大孰小,早已不言而喻。
雅典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健儿取得了很多历史性突破,奥运会后国家重奖了获得金牌的运动员。这件事引发很多议论,责难之声不时充盈于耳。但也有不少人认为重奖是一种催化剂,可以激励更多的运动员创造佳绩。我们不能认为运动员拿了奖金就是丧失了道德。女排姑娘们不是就集体把奖金捐给了慈善机构了吗?
当然,我们也不能见利忘义,而应该正确看待和处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处理好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尤为重要。我们不应偏颇地用道德概念看待利益问题,更不应惟利是图地看待和处理道德问题。
亲爱的朋友,让我们用理智去审视利益,用理智去维护道德吧!
该材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立意
一、道德尺度并不能成为衡量社会价值的唯一标准。认的道义有时候并不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因为人的悲悯之心是与生俱来的且因人而异的,而制度的确立旨在维护社会稳定与进步。
而体现价值的标准需要的不只是悲天悯人,更是人们的反思与从善如流。(有一句话说得好“都说不杀不足以平民愤,难道凭民愤就可以杀人么?)
二、成全
苏格拉底临死前拒绝了学生的救援,因为他相信当时没有任何一种制度能比古希腊的民主与法制更加进步了,所以他选择遵循(尽管不尽合理)。因为整体的环境是好的,所以值得人们成全。
三、榜样作用
人们在做事情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更要注意对后者的榜样作用。可以引申到现实,比较容易联系实际,如名人效应等
四、反弹琵琶
不在乎社会舆论,只在乎对得起道义和良心,认为是对的值得的就去做,没有物质的牵绊与世俗的眼光,做好你自己。
ps:前两种是比较正规的思路,但如果缺乏很强的逻辑能力和议论水平,最好还是不要涉及。如果议论论点明确,层层推进,有理由破,论据充足,完全可以拿高分。
第三种比较讨巧,不需要多少技巧,只要语言流畅,言之有理,不偏题应该可以上二类文 第四种没有一定写作功底的不要涉及,很容易跑题,跟材料意图南辕北辙,不过如果材料运用得当,言之有理让人心服口服就可以上一类。
提示:
1.概括段意。第一段,助人接受了回报,众人认为贪心,孔子认为对; 第二段,助人不接受回报,众人认为高尚,孔子认为不对。
2.核心话题:助人与回报。围绕这一话题“众人”与“孔子”见解不同,你怎么看。
3.命题者的意图:⑴助人应接受回报;⑵助人应该得到奖励;⑶助人不图回报就高尚吗?
道德旗帜下的沉思
抚卷于案,对孔子的话颇感不解:义救鲁奴而不报账的学生竟受责备,而同样是救人一命却收下谢礼的学生反得表扬。掩卷沉思,方觉意义深远。
看问题与做事情都应以谁为最大受益者为出发点。收下谢礼的学生虽然收了贵重的报酬,但最大的受益者却是国家和社会。孰大孰小,已不言而喻。其实,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并不完全对立,只是我们有时在心中高高竖起了道德的旗帜,才使我们对一切与之稍有偏差的行为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古人云:“格超梅之上,品在竹之间;德馨心必正,质雅品自高。”的确,道德是高尚的品格。从古到今,道德就是永恒的话题。无德者不立,道德始终是做人的基础。但是,我们在推崇道德时往往过于偏激,好像道德与金钱是天生的“不共戴天”的敌人,于是评价某个人的道德是否高尚时总要把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金钱上。这是不理智的,甚至于可以说是完全错误的。
千禧之年,袁隆平教授接受了500万元的首届“最高科学荣誉奖”。这能说明他没有道德情操吗?不。袁隆平的二系法杂交稻技术的推广,让中国,也让世界多养活了亿万人。比之于袁隆平的贡献,这500万实在是微不足道的奖励。国家之所以设此重奖,是想让世人明白中国是个尊重人才的国家,从而吸引更多的本国人才、留学者和外籍科学家来我国工作。孰大孰小,早已不言而喻。
雅典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健儿取得了很多历史性突破,奥运会后国家重奖了获得金牌的运动员。这件事引发很多议论,责难之声不时充盈于耳。但也有不少人认为重奖是一种催化剂,可以激励更多的运动员创造佳绩。我们不能认为运动员拿了奖金就是丧失了道德。女排姑娘们不是就集体把奖金捐给了慈善机构了吗?
当然,我们也不能见利忘义,而应该正确看待和处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处理好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尤为重要。我们不应偏颇地用道德概念看待利益问题,更不应惟利是图地看待和处理道德问题。
亲爱的朋友,让我们用理智去审视利益,用理智去维护道德吧!利与义可以得兼
长期以来,就利与义二者的关系而言,人们普遍认为接受了利就意味着失去了义,似乎利与义之间的关系是非此即彼的,是不可能有机结合的。其实,这种传统的道德观念是错误的。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义和利是可以统一的,在义的范围内追求利值得提倡。
孔子有个学生看到一个孩子掉进湍急的河里,就奋不顾身地跳下去把他救起。这个小孩的父亲送他一头牛表示感谢,他高兴地接受了。大家议论纷纷,认为他太贪心。可是孔子却对他说,你做得对,因为你的行为向社会宣告: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你都可以收下,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
在我看来,孔子学生的做法是正确的,他冲破了人们思想上的误区。缺少对“人们思想上的误区”的阐析,即“要回报就是不义之人”,而且要与下文“难道他们就是不义之人”的反问句衔接)当今社会,也有许多像孔子学生这样乐于助人的人,他们也获得了应有的回报,难道他们就是不义之人?雷锋的那种做好事不留名的精神固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却不能成为束缚我们思想的枷锁。墨子曾经说过:“义,利也。”这只是简单的三个字,却准确地阐明了利与义的关系。利是义存在的基础。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说过:“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可见,一方面,利益的确是这种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的道义的前提。
另一方面,义又是对利的规约。“非典”期间,板蓝根一下子成为了抢手药,供不应求。不少企业从眼前利益出发,不顾大义,大肆涨价赚钱。面对这种情况,石家庄神威药业却毫不犹豫地选择降价,并千方百计地扩大生产,平稳市场上的药价。(作为商业性质的企业,神威固然)重视利益,但从长远看,放弃眼前的小利而选择大义,更能赢得长久的信誉。果然,“非典”过后,神威药业销售业绩一片大好。由此看来,符合道义的利才能长久,神威药业就是将义与利巧妙地结合,既不违背义,又获得了利,利与义的相互结合造就了一个企业的辉煌业绩,利与义不再是孟子所说的“鱼和熊掌二者不可兼得”的对立关系。
朱熹曾经说过“利者,义之和。”利与义是统一的,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正是由于符合道义,所以人们才能获得长久的利;正是由于存在着利益,所以人们才能做更多符合道义的事。正是把利与义相互结合,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和谐,我们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一.材料作文的审题 审题要“准”“深”“新”。
首先要“准”。具体所来要做到四点:
1.整体把握文意,找最主要的命意。(先概括每段大意,然后明确核心话题)
2.紧扣关键词,看命题者的倾向。
3.深准要求
4.从材料的因果关系中挖掘主旨。
孔子的褒贬对我们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启示
据《吕氏春秋》记载:孔子的一个学生子路遇见一小孩子溺水,于是就奋不顾身跳下水去,将孩子救了上来,孩子家人送了一头牛给子路,子路高兴地接受了,孔子听说后表扬了子路:“鲁人必拯溺者矣”;而孔子另一学生子贡到外国,并用自己和钱赎回了一个被卖为奴的鲁国人,按规定回到鲁国后,应该到国库报销,而子贡没有去,而孔子闻后却严厉批评了子贡:“赐失这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然而,社会上的评价却截然不同:认为子路“贪”,子贡品德高。而作为今天的我们,又如何从这两件事受到一些启发呢。
见义勇为的行为就应该得到奖赏。子路是在看见一个孩子掉进水的情况下,没有思考,没来得及多问,就一下子跃进水里救上了孩子,他当时没有想到会有一头牛的奖赏,但对于奖赏的结果他高兴地接受了。这种行为不仅要在思想上进行鼓励,同样也应该得到奖赏,只有这样,这种见义勇为的行为才能得到应该得到的尊重,其行为价值也在这种奖赏中通过这一形式得到体现。孔子所以表扬他,前提是子路救人不是为了牛,而是救人在先,受牛在后,认为他应该得到这种品德和物质方面的双重表彰,有精神的、也有物质的,并可以引导人们见义勇为,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而诸如湖北省新洲县农民程新安为救落水儿童英勇献身,前来的打捞队却开价5000元,另一个却开价1000元,这些人是眼前只有钱,先是讨价还价,置人性命于不顾,唯钱是命,这种为利而完全丧失了一个做人的基本准则,而子路则不予考虑,首先奋不顾身地救人,那与子路“受牛”则不可同年而语也。
而子贡虽然也是做了好事,但却没有按政策办,即:到国库去报销赎奴的钱,“不取其金于库”,人们虽然夸他做好事不留名,但客观上将这种美德没有发扬光大,不能让人看到这种好的行为并有一个好的结果。再说,如果不按政策去领取赎金,下次别人怎么想:救人后,如果回来报赎金,别人说你品德有问题;不报,自己要吃亏。那么,带来的后果只会是:人们再看到自己的同胞沦为奴隶,再也不会去救赎,人们即使看见同胞为奴,也“不复赎人矣”,实际上破坏了一种良好氛围,打破了一种良好救助机制,钱是小事,而机制则是必须坚持的。
我们做好事,如果动机纯正,完全可以领取奖赏,但也可以不领取奖赏,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当然,也根本不值得人们去指责什么,因为一些人做好事的前提不是为了奖励,但从社会角度考虑、从倡导一种向善精神角度考虑,社会或政府对那些只要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或事,就必须有价值的认可:精神的或物质的。
子贡自己出钱去赎回自己的同胞,没有主动到国库报销,一者可能是出于自己的经济条件较好,完全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范围内。然而,人们却拿他与子路的爱牛相提并论,认为子贡品德好,而子路“贪”,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孔子所以严肃地批评了子贡,认为因为鲁国有政策,只有主动去报销,实际上替政府宣扬了一种政策,营造了人人向善的良好氛围,给人们树立一种良好的道德标准。如果仅凭自己的力量,仅有好心不一定办成好事,你子贡能承受的,别人不一定能承受。如果说人们都把做好事应该得到奖赏说成是一种贪,那只会堵塞了向善之路,那谁还会来做自己不能承受的好事呢,况且,政府明文规定可以报销,不仅表明了政府一种积极向善的态度,也从物质方面鼓励了大家向善的积极性。在德国小镇,一名杨姓中国青年因拾到一个装有信用卡和钱的皮夹交了市政厅,他按照中国传统观念没有留名,可该镇镇长竟然发动近百名警力寻找小杨,交将一名奖章和资金交给小杨,用该镇镇长的话说:“就是为了对每个善举的尊重,也让我们有资格去劝勉更多的人为我施援向善,我们不以因你的无私而不去履行自己的职责!”说得多好,把对善举的尊重,看成是自己的职责!由此看来,“鱼”和“熊掌”完全可以得兼。
所以,子贡从善也是公民的一种义务,没有必要遮遮掩掩地怕人议论,不去领取该得的奖励,就应该向子路一样坦然“受牛”,但,前提是主动为善。正如孔子所认为的那样,只要有利于事物的发展,利和礼我们都可以受之。总之,我们如果要建立一个和谐社会,既要做到利他,也要做利己,只要对社会有利,只要对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我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应该有着积极的意义,孔子对二位学生的评价不正说明了这一道理吗。
第四篇:哲理故事——孔子小故事
哲理故事——孔子小故事
话说孔子东游,来到一个地方感觉腹中饥饿,就对弟子颜回说:前面一家饭馆,你去讨点饭来颜回就去到饭馆,说明来意。
那饭馆的主人说:要饭吃可以啊,不过我有个要求颜回忙道:什么要求?主人回答:我写一字,你若认识,我就请你们师徒吃饭,若不认识乱棍打出颜回微微一笑:主人家,回我不才,可我也跟师傅多年。慢说一字,就是一篇文章又有何难?主人也微微一笑:先别夸口,认完再说说罢拿笔写了一真字。颜回哈哈大笑:主人家,你也太欺我颜回无能了,我以为是什么难认之字,此字我颜回五岁就识主人微笑问:此为何字?回曰:是认真的真字。店主冷笑一声:哼,无知之徒竟感冒充孔老夫子门生,来人,乱棍打出
颜回就这样回来见老师,说了经过。孔老夫子微微一笑:看来他是要为师前去不可说罢来到店前,说明来意。那店主一样写下真字。孔老夫子答曰:此字念‘直八’那店主笑到:果是夫子来到,请就这样吃完喝完不出一分钱走了。颜回不懂啊,问曰:老师,你不是教我们那字念‘真’吗?什么时候变‘直八了?’孔老夫子微微一笑:有时候的事是认不得‘真’啊。
第五篇:孔子的小故事
孔子的小故事
1、孔子到庙堂参观,看到一种倾斜易覆的器皿,守庙的人说是宥坐之器。孔子说:“我听说宥坐之器,虚则欹(倾斜),中则正,满则覆。明君常将它放在自己的座右。”孔子让弟子注水,果然如此。孔子叹道:一切事物哪有满而不覆的道理呢?”弟子问:“敢问有保持满而不覆的办法吗?”子曰:“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损之又损之道也。”
2、孔子弟子公孙赤出使齐国,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孔子说:“给她六斗四升。”冉求请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她二斗四升。”冉求认为太少,给了公孙赤母亲更多。孔子说:“公孙赤到齐国去,肥马轻裘,威风凛凛。我听说过,君子只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帮助他人周急不济富,对年轻人救急不救穷,这是君子的态度。
3、孔子说,可以和他人说的事但不说,这是失人;不可和他人说的事,却和他说了,这是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在乡里间,貌温恭谦,表现得像个不善言辞的人;当他在祭祀宗庙和议论朝政时很善于明辨,对答如流;与上大夫谈话时,中正而有诤辩,敢于说实话;与下大夫交谈时,侃侃而谈,和气而又欢乐;君视朝时,恭恭敬敬,但又威仪中适,不张不弛。根据人的性格特征和场合说话,这需要仁德、智慧和勇气。
4、孔子离开曹国到宋国后,就和弟子们在大树下练习礼仪。宋国的司马桓魋想要杀掉孔子,就把大树给砍了。有位弟子催促孔子说:“咱们快点走吧。”孔子说:“上天既然使我具备圣德之性,桓魋又能把我怎样呢?”顺境不贪,逆境反喜,一切都是磨练自己的机会,心存正义、自强不息,感恩桓魋,感恩对手。
5、孔子问礼老子,辞行时,老子对他说:“富贵之人送人以财,仁义之人送人以言,我不富贵,就窃用仁人的名义送你一句话吧:头脑聪慧、洞察一切反而濒临绝境,是因为喜好议论他人的缘故;博洽善辩、宽广弘大反而危及其身,是因为揭发别人丑恶的缘故。做人子女的就不要有自己,做人臣子的也不要有自己。”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宽则得众,苛则失人。胸无渣滓自会处世圆明,眼无成见才会学富五车。
6、孔子向襄子学琴艺,一连十天都弹同一首曲子。襄子让他换首曲子,孔子说:“我还没有掌握弹琴的技法。”一连三番,孔子都以“没有弄懂曲子的情志、不知道作曲者的为人”为由继续弹奏同一首曲子。又过了一段时间,孔子终于说“我知道作曲者的为人了,他皮肤黝黑,个头高挑,目光远大,像个统治四方的王者,除了文王还有谁能这样呢!”襄子深拜孔子说:“我老师曾说过这首琴曲是《文王操》。”世间一切事业、学问、技能、德行,如果不能专一坚持,就不会有所作为,所以孔子说“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7、颜渊做人,大智若愚。孔子说:“我跟颜渊说一天的话,他也没有问难的话,好象很傻的样子。等我回头暗暗观察他的行为举止,发现他足以发挥我所教诲的道理,这才发现他一点儿也不傻。”人往往被小聪明限制住了视野,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人总将目光投向他的事业,沉默着奋斗,而不在乎身边的一些小争执。
8、宰我问道孔子。他说:“对于有仁德的人,别人告诉他井里面掉下去一位仁人,他会跟着下去吗?”孔子说:“为什么要下去呢?君子可以到井边去救人,却不可以陷入井中;君子可能被欺骗,但不可能被迷惑。”君子做事情的时候,要从符合理性精神的现实逻辑出发,即便追求精神上的更高境界和仁德,也要保持充分的理智,可以被利用,但决不能被糊弄。要用充分理性的精神去生活,成全自己也成全别人。
9、孔子在路上听到有人哭,上前打探,那人说:“我叫丘吾子,我有三个过失,晚年而自觉,追悔莫及:我少时好学,周遍天下,回到家里,父母都去世了,是一失也;长事齐君,君骄奢而失去人心,是二失也;吾平生厚交,而今皆离绝,是三失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来者,年也;不可再见者,亲也。”遂投水而死。孔子感慨地对弟子们说:“你们应引以为戒啊!”听了孔夫子的教导,学生们告辞孔子而回家奉养父母的有十三个之多。《论语》有云: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丘吾子的遗憾警示我们:行孝不能等!
10、子贡去见孔子。孔子说:“我们的学说难道有错误的地方吗?为什么我们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子贡说:“夫子之道至大也,所以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是否可以降低一点标准呢?”孔子说:“优秀的农夫耕耘却不能保证获得好的收成,优良的工匠擅长技艺却不能满足所有人的要求。君子能够修明道业,用法度来规范,用道统来治理,但不能保证你的学说会被世道所容……”人当尽人事而听天命,居一求缺,当下不就是自得其乐吗?今人普遍求全、求满,古人却懂得求残、求缺,天地尚不能久,何况人乎?
11、子路有一次问孔子:“君子也有忧愁吗?”孔子回答说:“没有。君子追求道义,有终生的快乐,无一朝之忧。小人汲汲于功利,患得患失,一生都生活在忧虑之中。”仁者不忧,是一门大学问。君子之所以为君子,在于他的所作所为里,承载了他的人生追求。兼济天下的人海阔天空,胸怀广大。小人关注眼前得失,稍有挫折便怨天尤人,长久以往便“长戚戚”。
12、孔子登上东山感觉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俯览天下,感觉天下也小了。孟子也曾讲“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这都是说立志高远,胸襟开阔,才能提升境界。孔子起于累土,最终居高临下,有着非凡的气质和自信,其思想境界,超越了芸芸众生,故能拥有“一览众山小”的气魄。
13、孔子困于陈国和蔡国之间,还断绝了粮食,弟子们都饿得浑身无力,站不起来。但是孔子仍然讲习诵读,演奏歌唱,传授诗书礼乐毫不间断。子路很生气,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困厄吗?”孔子说:“君子能固守困厄而不动摇,小人困厄就胡作非为了。”失意忘形和得意忘形都是人的弊病,古人讲“饱暖思淫欲,饥寒生盗心”,无论面对顺境还是逆境,能不失所守,这就是一种修养,就是一种高贵的心。
14、齐景公和晏婴到鲁国,景公问孔子:“过去秦国很小,位置偏僻,穆公为什么能称霸呢?”孔子回答说:“秦国虽小,志向远大,地方偏僻,行为端正,又能重用五张羊皮赎回百里奚。从此来看,称王是可以的。”在这里,孔子解释了秦国得以称霸一方的原因。成就一番雄伟的事业,有两个因素必不可少:志向与人才。但凡有志于成功者,必当会在这两个方面下功夫。
15、孔子到宋国去,匡人派士兵围住了他们。子路大怒,举起戟来便要与匡人格斗。孔子止住了他,说道:“哪里有修治仁义而不原谅世俗之人的不良行为的呢?不研究诗书,不学习礼乐,这是我的过错!若把宣扬先王美德、爱好古法作为一重罪责,那就不是我的罪过了,这大概就是命!子路,你来唱歌,我应和你。”唱完几首歌之后,匡人竟自己卸甲而去。面对逆境,却依旧可以矢志不移,坚持自己的人生追求,真可谓诚心至极了,这种感染力是能征服人的。待人需要真诚,对待自己的理想,更需要有一种正心诚意的心灵支撑。只有如此,方可成就自我。
16、晏婴是与孔子同时代的政治家,为孔子所敬重。一天,晏婴的车夫回家后,他的妻子要求离婚,车夫不解,其妻说,我今天在门缝中看到你驾车经过门口,晏婴那么矮,做了宰相,名震诸侯,还是那么朴实无华、自居人下,而你身高八尺,只是他的仆役,却意气扬扬、傲气冲天,你这样没有出息,所以我要离婚。车夫听了这番话,就谦虚谨慎、发奋图强。晏婴知道后,也努力培养他,后来车夫官拜大夫。孔子尤其佩服晏子的交友之道,晏子交友,交情越久,他就越恭敬有礼,别人也越尊重他,从而能做到全始全终,所以孔子由衷地说:“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17、孔子一行“困于陈蔡”脱险之后,子路说:“我们跟随老师遭此磨难,恐怕一生都不会忘记。”孔子说道:“幸运与磨难是什么呢?遭受陈蔡之厄,这是我的幸运啊,也是你们的幸运啊。我听说,君王不经受磨难就不能成就王业,怀有雄心壮志之人不遭受危难,他的行为就不足以显明。”所谓“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个中三昧,非亲身体会,怎可言清?
18、孔子的侄子孔蔑向孔子请教为人处世的方法。孔子说:“知而不做,不如不知;亲近而不信任,不如不亲近。得意不可忘形,失意不可颓废。”孔蔑问:“我自己应该怎么做呢?”夫子说:“设法改掉自己的缺点,尽力弥补自己不具备的才能,不要因为自己修养不够就去怀疑别人,也不要因为自己有才干而看不起别人。每天说话不给自己留下后患之忧;每天一举一动,也不给自己留下隐患。那只有聪明的人才能够做到。”如果不培养内在的德行,那就是自己的过错,培养了道德,名声自然就会树立起来,不求名利,名利也自在其中了。
19、孔子的弟子澹台子羽有君子之容,但是他的表现却比不上他的容貌;宰我谈吐文雅,但他的智力却不能给他的辩才以更大的帮助。孔子说:“相马以舆,相士以居(考察马的能力要看它拉车的情况,考察一个人要看他平时的表现),这是不可废止的。如果以貌取人,那么在子羽身上就会犯错误;若凭一个人的话语来选择人才,那就会在宰予身上出现错误。”
20、叔孙武叔没有做官的时候受到孔子的弟子颜回的接待,颜回对手下人说:“以宾客之礼接待他。”武叔很喜欢揭示别人的过失并亲自品头论足,颜回说:“您的这种做法肯定会自取其辱,您应该听从我的劝告啊。我听孔子说:‘说别人的缺点,并不能因此而美化自己;说别人行为不正,并不能使自己的行为端正。’因此君子只批评自己的缺点,不攻击别人的缺点。”小人好搬弄是非,讽人之长,隐己之短;君子善于坦白自己的缺点,批评自己的不足,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只改正自己,正人先正己,为人处世,不可不知。
21、仲孙何忌问孔子的弟子颜回:“如果说一个字,对仁德、智慧都有好处,你能不能说给我听听?”颜回说:“说一个字对智慧有好处,莫过于‘预’字;说一个字对仁德有好处,莫过于‘恕’字。这就是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所谓“预”就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明未雨绸缪的重要性;所谓“恕”就是包容与豁达,恕可以让家庭祥和,也可让社会和谐,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尤其需要我们多多遵循恕道。
22、孔子说:“自从季孙赠送给我千种粟,我又用来送给朋友们后,我跟朋友们的关系就更加亲密了;自从南宫敬叔让我坐上车后,我的话就更加受欢迎了。所以,道虽然很重要,但也必须等待一定的时机才会被人看重,有了一定的大势才能实现。如果没有季孙和南宫敬叔赠送财物给我,我的道几乎就要湮灭了。”“道虽贵,必有时而后重,有势而后行”,任何事情的成功都需要因人因时,借力借势而行,而不能一味强调单干,成功也需要别人的支持。时和势的出现,也是一个积跬步以致千里的过程,作为开创者,尤为艰难,但是只要坚持下去,终会看到胜利的曙光。
23、一次,孔子在东游途中,被一位童子挡住了前行的去路。孔子从车中探身出来,询问童子姓名。童子答曰:“项橐”。孔子也自报了家门。当小项橐得知面前这位老先生乃是孔子时,决定出一道题,考一考这位博学者。项橐问:“夫子可知道,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地上有多少五谷,人有多少根眉毛?”孔子摇摇头,说:“实在惭愧,我答不出来。”项橐得意地说:“我来告诉你,天上有一夜星辰,地上有一茬五谷,人有黑白两根眉毛。”孔子敬佩眼前这位童子,于是下车向他行了礼。孔子对弟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人,不论位阶有多高,学问有多大,都要时刻保持谦虚,不要因为他人年龄幼小而心存轻视。普通人需如此,管理者和成功者更需如此。
24、一日,孔子弟子子贡与卫国大夫棘子成聊天。棘子成说:“君子具有好的品质就行了,要那些表面的仪式有什么用呢?”子贡说:“真遗憾,夫子您这样谈论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本质就像文采,文采就像本质,两者同等重要。去掉了毛的虎、豹皮,和去掉了毛的犬、羊皮是一样的。”人注重自己的外表,既是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是对他人的尊重。这一点,经常游走于交际圈的朋友,尤其应当注意落实。因为,人的言谈举止,有时可以决定你事业的大小,功业的成败得失。
25、司马牛问孔子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对他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司马牛说:“不忧愁,不恐惧,这样就可以叫君子了吗?”孔子回答说:“自己问心无愧,那么还有什么忧愁和恐惧呢?”做人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讲操守,重品行。尤其是身居高位的人,更应当做到慎独慎微,防微杜渐。不仅在公共场合严格要求自己,而且还要在无人监督、一人独处的时候,依然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工作也与一个样。这有如此,方可上不愧于天,下不怍于人,无忧无惧。凡人当如此,成功者更应当如此。
26、鲁国大夫臧文仲曾在家养贵重的动物——玳瑁,孔子批评他玩物丧志,不务正业。孔子还曾把臧文仲说成“窃位者”,意思就是在其位不谋其政,身居高位,却不知提拔有才德的人。孔子批评他:“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柳下惠是孟子眼中的“圣之和者”,怀中搂着女子而没有产生非分的想法和举动,被誉为道德楷模。臧文仲明知柳下惠是个贤人,却不对其提拔重用。一个明智和有度量的管理者,对于身边有才干的人,不应心存嫉妒,要大胆提拔任用,不应当压抑有才干之人。当身边下属都非常强大的时候,管理者本身的能力和修养也会得到提升,这是水涨船高的道理。
27、仲弓向孔子问仁。孔子回答说:“自己所不喜欢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在朝廷做官的时候不要让人怨恨,在城邑做官的时候也不要让人怨恨。”仲弓听后对孔子说:“我虽然迟钝,但也一定会按照您的话去做的。”孔子的意思是,自己不愿意被人戳到痛处,那么与人交往的时候,也不要对他人毫无顾及。在职场交际中,要避免踏入言语的雷区,避免触碰到别人的隐私和伤痛。否则,不但交友不成,还可能带来祸患。
28、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在宋国时,桓魋想要杀掉孔子,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弟子们都想逃避,唯独孔子非常有魄力地说,天生下了我,要我传承文德,桓魋又能拿我怎么样呢?习武之人都知道,如果丧失了自信,功夫再好,也会被打垮。荆轲曾去看一位剑客,荆轲举起剑来,对方却岿然不动,只用两只眼睛盯着他,荆轲还剑入鞘,扭头就走。原来那人的宁静、自信、刚毅让荆轲由衷地佩服了。两军对垒勇者胜,士气低落四海崩,在事情的关键时刻,有时还非得靠自信来取胜不可。所以,在谦虚与自信之间要把握好度。
29、叶公有一天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没有回答。孔子说:“你为什么不说:他是一个为了发愤学习而忘记饮食,在学问上有所收获时就快乐得忘记了忧愁,根本疏忽了衰老到来的人呢?”孔子的人生修养永远都是年轻的,他的这种为学的精神,是我们要效法的地方。如果真能做到孔子那样的发愤、乐学,又何愁学识不长、德业不广、事业不成呢?进步永不停息,境界需要超越。
30、子路问孔子:“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回答道:“君子以义作为最高尚的品德,君子有勇无义就会作乱,小人有勇无义就会偷盗。”一个人崇尚勇敢,这本身并没有错,但这种勇敢是有制约、有前提的,其前提就是要符合道义。作为决策者,施展抱负、规划宏图,都必须要符合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坚守道德底线。须知,没有道德约束的勇敢,是世上最大的灾难。
31、一次,孔子与弟子交流。孔子谈到的君子的做派。他说:“圣人我是看不到了,能看到君子,就可以了。”他接着说:“善人我也不可能看到了,能见到始终如一的人,也可以了。没有却装作有,空虚却装作充实,穷困却装作富足,这样的人是难于有恒心的。”做人,尤其是志在做大事业的人,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展现自己真实的精神世界,做到始终如一。有德才得,有诚才成。虚荣与欺骗,最后的结果还是骗了自己!
32、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的呢?”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从不迁怒别人,也从不犯同样的错误,却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那样的人了,没有听说谁是好学的。”孔子赞赏颜回,是因为他不重复犯错误,不把怨气无谓地施于他人。对于我们尤其是领导者来讲,好些时候,错误的铸成,都是由不分青红皂白发泄自己的不满造成的。对待下属不可轻易动怒,这是一种极高的道德境界。
33、鲁国正卿季文子每做一件事情,都要考虑很久,考虑很多次。孔子听到后,说:对于一件事情,考虑两次也就可以了。凡事三思,一般总会利多弊少,然而孔子却不同意季文子如此去做。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做事过于谨慎,顾虑太多,就会发生各种弊病。处事多思是好事,但过分了,也不尽善,这与孔子“过犹不及”的思想是吻合的。
34、子贡问孔子怎样对待朋友。孔子说:“忠诚地劝导他,恰当地引导他,如果不听也就罢了,不要自取其辱。”在人伦关系中,朋友交往讲究的是一个“信”字,这是维系双方关系的纽带。对待朋友的错误,要开诚布公地劝导他,推心置腹地讲明利害关系,但他坚持不听,也就作罢,否则就有可能自取其辱。这是交友的一个基本准则,也是一种艺术,同时又是对别人的一种承认和尊重。
35、叶公向孔子请教如何管理政事。孔子便对他讲:“使近处的人高兴,使远处的人归附。”此话貌似平淡,却意义深远。近悦远来,最重要的是依靠什么呢?依靠良好的道德修为。对于领导者而言,只有使周围的人敬佩、开心,使远方的人归附你、称赞你,才是你的真正成功!
36、陈侯建造陵阳台,还未完工就杀了几十人,后来又要杀监工的三个官吏。孔子与陈侯上台上观看。陈侯问:“周朝建造灵台,也杀人吧?”孔子说:“文王建庙堂,老百姓像儿子给父亲干活似的都来了,哪用杀人呢!”陈侯感到很惭愧,就放了被抓的官吏,停止了工程。用野蛮、暴力的方式对待别人,收获的只能是敌对,种下的必为仇恨的种子。在人下,要把自己当人;在人上,要把别人当人。如果不知道这个道理,悖逆大众,结果惨淡收场。只有赢得人心,才能赢得一切!
37、孔子离开宋国到郑国去,与弟子们走散了,一个人站在城郭东门下。一个郑国人对子贡说:“东门有个人,额头像尧,脖子像糕陶,肩膀像子产,从肩往下比禹矮三寸,狼狈不堪的样子像条丧家狗。”子贡说与孔子,孔子笑着说:“说我长得像古代圣贤,不像吧。丧家之狗,倒是很像的。”敢于正视自己的落魄,敢于正视自己的真实处境,是一种大境界。每个人都应当由闻过则喜的胸怀,敢于承认自己,才能认识自己并剖析自己。凡人当如此,成功者更当如此。
38、一次,子夏做莒父的总管,问孔子怎样办理正事。孔子对他说:“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欲速则不达”,贯穿着深刻的辩证法思想,说明对立的事物可以互相转化。欲成就一番大事业,切不可急功近利,否则就无法达到高远的目的;也不可贪求小利,否则也不可能做成大事。一个最终走向成功的人,必定是张弛有度、拿捏有准、冷静理智而目光犀利的人。
39、有一回,鲁国一个简朴吝啬的人,用陶器煮食物并自认为很好,就把它送给了孔子。孔子高兴得像接收太牢祭品一样。子路不以为然。孔子说:“好吟诗歌的人能想到国君,吃到美食的人能想到亲人。我不是注重器物本身啊!”俗语言:雪中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对待不同的人,应该用不同的标准。富人帮助你一百元与穷人帮助你一元,尽管数额不同,其爱心是相同的,不可区别高下。这个道理,高高在上者,更应当清楚。
40、一日,冉求苦丧着脸走到孔子面前,对老师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您所讲的道,而是我的能力不够呀!”孔子听到这话,对冉求说:“能力不够是到半路实在坚持不下去才停下来,现在是你自己给自己划了界限而不思进取,不想前进!”这是一个关于能力与态度的关系问题,冉求对老师的授课内容产生了抵触情绪,将学业上的差距,归咎于客观。我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能力固然重要,但态度在迈向成功中的非凡意义,一样不可小视。成就一番事业,没有一股执着的“傻劲儿”,很难有成果。所谓“我欲仁,斯仁至矣”。